CN1411633A - 在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利用用于上行链路同步方案的正交可变扩展因子码分配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利用用于上行链路同步方案的正交可变扩展因子码分配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11633A CN1411633A CN01806014A CN01806014A CN1411633A CN 1411633 A CN1411633 A CN 1411633A CN 01806014 A CN01806014 A CN 01806014A CN 01806014 A CN01806014 A CN 01806014A CN 1411633 A CN1411633 A CN 14116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data
- ovsf code
- control
- dpd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18—Allocation of orthogonal codes
- H04J13/20—Allocation of orthogonal codes having an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OVS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4—Orthogonal
- H04J13/0044—OVSF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从UTRAN接收以含有母节点和子节点的树的形式排列的2m-1个SF节点(此处,m是大于3的整数)当中的一个SF节点CSF,k;搜索包括接收SF节点CSF,k的一个组;利用与搜索组中接收SF节点和它的子节点的所选那一个相对应的OVSF码扩展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上的信号;和利用与基于接收SF节点的SF节点相对应的OVSF码扩展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上的信号。
Description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CDMA(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信道通信设备和方法,尤其涉及在CDMA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信道分离的OVSF(正交可变扩展因子)码的设备和方法。
2.相关技术描述
CDMA通信系统把正交码(或正交可变扩展因子(OVSF)码)用于信道分离,和CDMA系统被划分为同步CDMA系统和异步CDMA系统。这里,将参照异步CDMA通信系统对本发明加以描述,异步CDMA通信系统通常被称为W-CDMA(宽带码分多址)或UMTS(通用移动地面系统)通信系统。具体地说,将对W-CDMA通信系统中,利用OVSF码分配信道的操作加以描述。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诸如CDMA-2000系统的同步CDMA通信系统
图1显示了。W-CDMA通信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连接用户设备(UE)的每个过程都受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或CDMA-2000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BSC))控制。并且,把资源分配给与基站收发器(或节点B)相连接的UE也受管理基站收发器(BTS)控制。
当UE打算利用公用分组信道(CPCH)或随机访问信道(RACH)访问由RNC和基站收发器(或节点B)组成的特定UTRAN(或CDMA-2000系统中的基站)时,RNC向UE和基站收发器提供有关CPCH或RACH的可用上行链路信道资源的信息,即有关上行链路加扰码和OVSF码的信息。作为一种正交码的OVSF码具有与用在CDMA-2000系统中的沃尔什(Walsh)码相同的功能,和RNC把可用OVSF码节点设置信息提供给基站收发器。
当成功地实现UE与基站收发器之间的连接时,UE利用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DPCH)继续与基站收发器通信。W-CDMA系统应用其中信道不与基站收发器同步的异步方案。在这种情况中,必须把其唯一加扰码指定给每个UE,以便基站收发器可以区分UE。
因此,人们提出了上行链路异步发送方案(USTS)。通过利用USTS,可以把一个加扰码指定给数个UE。当UTRAN(UMTS地面无线电访问网络)从UE接收上行链路DPCH时,通过获得同步,UTST可以把单个全同加扰码指定给数个UE。其结果是,在一个小区中分配的加扰码的个数减少了,因此,降低了UE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UTRAN利用RNC提供的信道化码,即相互之间保持正交的OVSF码区分每一个都应用USTS的UE。在这里,为了便于说明,把单个相同加扰码指定给它们的一组UE被称为“USTS组”。
利用USTS方案获得上行链路同步的过程可分为两个过程,将各个过程描述如下。
第一个过程是初始同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UTRAN在RACH上从UE接收信号,和测量在RACH上从UE接收信号时的时间与预定参考时间之间的差值。并且,UTRAN在前向访问信道(FACH)上把测量的时间差发送到UE。一旦在FACH上接收到这个时间差,UE就利用这个时间差对准发送时间,和获得初始同步。
第二个过程是跟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UTRAN周期性地将UE信号接收时间与参考时间相比较,和在控制信道上通过发送功率控制(TPC)位把时间对准(alignment)位发送到UE。这里,由于是在控制信道上通过TPC位发送它的,因此,每两个帧发送一次时间对准位。时间对准位可以以n个码片为单位对准发送时间。在时间对准位以1/8个码片为单位对准发送时间的情况中,如果时间对准位是′1′,UE将发送时间提前1/8个码片。否则,如果时间对准位是′0′,UE把发送时间推迟1/8个码片。
现在,参照图2,对W-CDMA通信系统中通常用于信道分离的OVSF码加以描述。
下行链路可以利用OVSF码分离不同信道,和信道可以具有不同的数据速率。同时,上行链路分离一个UE中的各个信道,或分离UE使用相同加扰码的USTS中各个UE的信道。OVSF码Cn,k是根据扩展因子(SF)′n′和码号′k′唯一地确定的。在OVSF码Cn,k中,′n′表示SF值和′k′具有0≤k≤SF-1的值。OVSF码Cn,k是按照如下方程(1)生成的:
方程(1)
C1,0=1
按照方程(1)生成的、从SF=1到SF=4的OVSF码可以通过如下方程(2)表达:
方程2
C1,0=(1)
C2,0=(1,1)
C2,1=(1,-1)
C4,0=(1,1,1,1)
C4,1=(1,1,-1,-1)
C4,2=(1,-1,1,-1)
C4,3=(1,-1,-1,1)
图2显示了OVSF码树。在如下的描述中,OVSF码树中的Cn,k被称为“节点”。例如,OVSF码C1,0被称为OVSF码树中的“节点C1,0”或“C1,0节点”。
参照图2,描述OVSF码的特性。子码与它们的母码不保持正交性。例如,如果把节点C4,0分配给特定信道,那么,当将它们分配给不同信道时,母码C4,0的子码或子代码C8,0,C8,1,C16,0,C16,1,C16,2和C16,3不能保持与对应于母码C4,0的所有母码C2,0和C1,0的正交性。在如下的描述中,术语“子树”指的是特定代码的所有子码。也就是说,当把方程(2)的C4,0=(1,1,1,1)分配给特定码时,在C2,0=(1,1)、C8,0=(1,1,1,1,1,1,1,1)、和C8,1=(1,1,1,1,-1,-1,-1,-1)之间不保持正交性。因此,当把OVSF码分配给具有不同SF值(或具有不同数据速率)的信道时,应该这样分配OVSF码,以便保持与所分配OVSF码的正交性。
现在,参照图3,对利用OVSF码扩展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的过程加以描述。一般说来,只有一个DPDCH用于SF≥8,而最多6个DPDCH可以用于SF=4。如图3所示,信道可以划分成I信道和Q信道。由于可以利用复扩展码分离I信道和Q信道,因此,可以把相同的信道化码指定给它们。在图3中,把OVSF码C256,0指定给DPCCH,和把如下的信道化码指定给6个DPDCH:
Cd,n=C4,K此处,对于n=1或2,k=1,
对于n=3或4,k=3,
对于n=5或6,k=2。
在利用USTS的UE中,RNC分配一个上行链路加扰码和可用OVSF码作用DPCH的资源。RNC分配OVSF码,以便分离利用一个DPCH所需的SF=4、SF=16、SF=32、SF=64、SF=128和SF=256的DPDCH(数据部分)、和利用SF=256的DPCCH(控制部分)。RNC通过消息把DPCH(DPDCH和DPCCH)的OVSF码的节点信息提供给基站收发器(节点B)。
现在,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假设SF=64是最低节点。下面参照图4描述SF=64的OVSF码树。当DPDCH的SF是4,和在OVSF码树中分配节点C4,1时,分配与节点C4,1属于同一母码C2,0的节点C4,0的最低节点C64,15作为相应DPCCH的OVSF码。举另一个例子来说,当DPDCH的SF是4,和在OVSF码树中分配节点C4,2时,分配与节点C4,2属于同一母码C2,1的节点C4,3的最低节点C64,63作为相应DPCCH的OVSF码。
如上所述,在含有一对SF值固定的DPCCH和SF值可变的DPDCH的每个信道或服务中,传统OVSF码分配方法存在如下缺点。
由于DPCCH的节点总是成对地与DPDCH的节点一起分配,因此,可分配给DPDCH的OVSF码的个数减少了。也就是说,当在OVSF码树中把特定节点分配给数据部分时(即,当分配特定节点的OVSF码,以便分离DPDCH信道时),属于所分配特定节点的所有子节点的OVSF码并不与以前分配的DPDCH的节点保持正交性。因此,不可能把所分配特定节点的子码同时分配给数据部分。也就是说,当把SF=4的节点C4,1和节点C4,2分配给DPDCH时,必须把节点C4,0和节点C4,3分配给与DPDCH相对应的DPCCH。因此,不可能为数据部分分配SF=4的OVSF码,致使在图4所示的OVSF码树结构中,可以把最多2个SF=4的信道分配给数据部分。
由于当把与特定母节点相连的一个子节点分配给数据部分时,要把其余的一个子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因此,传统OVSF码分配方法在使用OVSF码方面存在局限性。其结果是,造成信道分配资源短缺。为了解决OVSF码分配局限性问题,通过为DPCCH单独提供OVSF码分配区,可以提高可用于DPDCH的OVSF码的数量。例如,通过把属于母节点C4,0的、SF=64的每个OVSF码只用于DPCCH,和对于SF=4的数据部分,把节点C4,1、C4,2和C4,3分配给DPDCH,可以提供最多3个信道。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分配OVSF码,以便成对分配数据速率可变的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和与它相联系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有效管理有限OVSF码资源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分组非正交节点和把DPCCH的一个OVSF码分配给每个组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使UTRAN能够有效地把信道分配给用户设备(UE)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使UE能够根据从UTRAN接收的信道分配相关信息,确定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使UTRAN能够确定OVSF码,以便把上行链路DPCH信道分配给应用上行链路同步发送方案(USTS)的UE的设备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CDMA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包括:从UTRAN接收以含有母节点和子节点的树的形式排列的2m-1个SF节点(此处,m是大于3的整数)当中的一个SF节点CSF,k;根据如下公式(1)搜索包括接收SF节点CSF,k的一个组;利用与搜索组中接收SF节点和它的子节点的所选那一个相对应的OVSF码扩展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上的信号;和利用与如下公式(2)根据接收SF节点确定的SF节点相对应的OVSF码扩展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上的信号。
公式(1)
对于
对于 此处, 和
公式(2)
最好,如果SF节点CSF,k中扩展因子是SF=64,和控制部分的相关扩展因子是SF=256,那么,根据如下公式(3),把DPCCH的扩展因子Ccontrol,256,127-k映射到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k,和把DPCCH的扩展因子Ccontrol,256,255-k映射到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32+k。
公式(3)
F(Cdata,64,k)=Ccontrol,256,127-k
F(Cdata,64,32+k)=Ccontrol,256,255-k此处,k=0,1,2,3,…,23。
最好,如果SF节点CSF,k中扩展因子是SF=64,和控制部分的相关扩展因子是SF=256,那么,根据如下公式(4),把DPCCH的扩展因子Ccontrol,256,96+k映射到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k,和把DPCCH的扩展因子Ccontrol,256,224+k映射到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32+k。
公式(4)
F(Cdata,64,k)=Ccontrol,256,96+k
F(Cdata,64,32+k)=Ccontrol,256,224+k此处,k=0,1,2,3,…,23。
最好,在SF节点CSF,k中扩展因子是SF=128,和控制部分的相关扩展因子是SF=256的情况下,当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128,k中的k是偶数时,根据如下公式(5)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当k是奇数时,根据如下公式(6)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当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32+k中的k是偶数时,根据如下公式(7)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和当k是奇数时,根据如下公式(8)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
公式(5)
F(Cdata,128,k)=Ccontrol,256,127-k
公式(6)
F7(Cdata,128,2n+1)=F7(Cdata,128,2(n+8)+1)=F7(Cdata,128,2(n+16)+1)=Ccontrol,256,103-n,(对于0≤n≤7),
公式(7)
F(Cdata,128,64+k)=Ccontrol,256,255-k此处k=0,2,4,…,22
公式(8)
F7(Cdata,128,64+2n+1)=F7(Cdata,128,64+2(n+8)+1)=F7(Cdata,128,64+2(n+16)+1)=Ccontrol,256,207-n,(对于0≤n≤7),此处k=1,3,5,…,2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CDMA通信系统中用于用户设备(UE)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以含有母节点和子节点的树的形式排列的2m-1个SF节点(此处,m是大于3的整数);输入单元,用于从UTRAN接收一个SF节点CSF,k;OVSF码分配设备,根据如下公式(9)搜索包括接收SF节点CSF,k的一个组,从搜索组中选择接收SF节点和相关子节点当中的、用于数据部分的一个节点,和选择按照公式(10)根据接收SF节点确定的、用于控制部分的SF节点;OVSF码发生器,用于为与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所选SF节点相对应的DPDCH和DPCCH生成OVSF码;DPDCH扩展器,利用为数据部分生成的OVSF码扩展DPDCH上的信号;和DPCCH扩展器,利用为控制部分生成的OVSF码扩展DPCCH上的信号。
公式(9)
对于
对于 此处, 和
公式(1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CDMA通信系统中用于UTRAN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以含有母节点和子节点的树的形式排列的2m-1个SF节点(此处,m是大于3的整数);输入单元,用于从UE接收一个SF节点CSF,k;OVSF码分配设备,根据如下公式(11)搜索包括接收SF节点CSF,k的一个组,从搜索组中选择接收SF节点和相关子节点当中的、用于数据部分的一个节点,和选择按照公式(12)根据接收SF节点确定的、用于控制部分的SF节点;OVSF码发生器,用于为与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所选SF节点相对应的DPDCH和DPCCH生成OVSF码;DPDCH解扩器,利用为数据部分生成的OVSF码解扩DPDCH上的信号;和DPCCH解扩器,利用为控制部分生成的OVSF码解扩DPCCH上的信号。
公式(11)
对于
对于 此处, 和
公式(1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的OVSF码分配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以树的形式把2m-1个SF节点排列在m+1列中,SF节点被划分成含有前一半和后一半SF节点的一对树,前一半和后一半SF节点是把与最大SF相对应的列中的第一SF节点一分为二获得的,其中,每棵树分配与成为接在第一SF节点之后的第二SF节点当中的一个节点的子节点的、在第(m+1)列中的某些SF节点之一相对应的OVSF码,作为扩展控制信号的第一OVSF码,和分配与与第二SF节点的所述那一个保持正交的其余节点的一个相对应的第二OVSF码,以便扩展数据信号。
最好,最大SF节点是C4,k(此处,k=0,1,2,3),第一SF节点包括C4,0和C4,2,第二SF节点包括C4,1和C4,3,第二SF节点C4,1包括子节点C8,2和C8,3,第二SF节点C4,3包括子节点C8,6和C8,7分配子节点C8,3和C8,7作为扩展控制信号的第二OVSF码,和分配其余的节点作为用于扩展数据信号的第一OVSF码。
最好,这样分配用于扩展数据信号的第一OVSF码和用于扩展控制信号的第二OVSF码,以便根据如下公式(13)得到映射。
公式(13)
F(Cdata,64,k)=Ccontrol,256,127-k
F(Cdatà,64,32+k)=Ccontrol,256,255-k此处,数据信号的扩展因子是SF=64,控制信号的扩展因子是SF=256,和k=0,1,2,3,…,23。
附图简述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如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面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异步W-CDMA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形;
图2是显示用于W-CDMA通信系统中的OVSF码树的图形;
图3是显示W-CDMA通信系统中,扩展上行链路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的方案的图形;
图4是显示W-CDMA通信系统中,SF=64的OVSF码树的图形;
图5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DMA通信系统中,用于UTRAN的OVSF码生成设备的方块图;
图6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DMA通信系统中,用于用户设备(UE)的OVSF码生成设备的方块图;和
图7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DMA通信系统中,分配OVSF码的过程的流程图。
优选实施例详述
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如下的描述中,对那些众所周知的功能或结构将不作详细描述,因为,否则的话,它们将会把本发明的特征淹没在不必要的细节之中。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假设专用物理信道(DPCH)的控制部分具有256的扩展因子(SF),和数据部分具有4、8、16、32和64的SF值。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假设DPCH的控制部分具有256的SF值,和数据部分具有4、8、16、32、64、128和256的SF值。根据本发明的OVSF码分配方法可应用于像在RACH和CPCH中那样,成对提供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信道或服务,和新的OVSF码分配方法不受SF值的限制。
在为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成对存在的信道服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分配由数个节点组成的OVSF码树中的一个特定节点,作为控制部分的OVSF码,和分配其余节点作为数据部分的OVSF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OVSF码树划分成4个节点,其中三个节点被分配给数据部分,而其余一个节点被分配给控制部分。也就是说,在如图4所示的节点C4,0、C8,0、C16,0、C32,0和C64,0当中,不保持正交性。因此,如果将这些节点之一分配给特定信道,那么,考虑到OVSF码树的特性,不能把其余的节点分配给其它信道。因此,本发明把非正交节点C4,0、C8,0、C16,0、C32,0和C64,0分类成几组(或子树),并且把与几组之一相对应的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其结果是,对于每个SF来说,可以把最多(2/3)*SF个节点同时分配给数据部分。
第一实施例
首先,把作为SF=4的节点之一的C4,3节点的子树分配给控制部分。尽管在如下的描述中,把C4,3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但是,也可以有选择地把SF=4节点当中,除了节点C4,3之外的其它节点C4,0、C4,1和C4,2分配给控制部分。由于把存在于C4,3的子树中的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因此,不能把它们分配给数据部分。取而代之,把12个SF=64节点C64,52、C64,53、C64,54、…、C64,63定义成用于控制部分的节点(或控制部分节点)。下面将给出控制部分节点C64,52、C64,53、C64,54、…、C64,63与SF=16数据部分节点C16,0、C16,1、C16,2、…C16,11之间一一映射的定义。这里,利用函数F1(Cdata,16,k)=Ccontrol,64,63-k(0≤k≤11)进行节点映射,此处,Cdata,16,k表示数据部分的节点C16,k,和Ccontrol,64,63-k表示控制部分的节点C64,63-k。对于各个F=16数据部分节点,可以利用如下规则分组如表1所示的非正交节点。
表1
数据部分 | 控制部分(SF=64) | ||
SF=4 | SF=8 | SF=16 | |
C4,0 | C8,0 | C16,0 | C64,63 |
C16,1 | C64,62 | ||
C8,1 | C16,2 | C64,61 | |
C16,3 | C64,60 | ||
C4,1 | C8,2 | C16,4 | C64,59 |
C16,5 | C64,58 | ||
C8,3 | C16,6 | C64,57 | |
C16,7 | C64,56 | ||
C4,2 | C8,4 | C16,8 | C64,55 |
C16,9 | C64,54 | ||
C8,5 | C16,10 | C64,53 | |
C16,11 | C64,52 |
表1显示了把节点C64,63-k分配给控制部分的例子。但是,当把节点C64,48+k分配给控制部分时,可以从C64,48到C64,59依次把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另外,即使适当地设置节点,以致于分配给控制部分的节点应该与分配给数据部分的节点一一映射,也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
<规则1>
如果对于SF≤16,存在满足(p*SF,p*k)=(16,n)的p,或对于SF>16,存在满足(p*16,p*n)=(SF,k)的p,那么,CSF,k和C16,n属于一个组。这里,0≤k≤3*SF/4-1。
根据规则1确定用于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每个SF≤16(SF=4、SF=8和SF=16)OVSF码。另外,对于SF>16(SF=32、SF=64、SF=128、…),一些节点可以应用规则1,而另一些节点则不能应用规则1,和存在避免使用这些节点的已知方法。因此,对于与当应用规则1时不能使用的节点有关的控制部分,需要附加的映射规则。通过使用这种映射规则,可以使用不分配给控制部分的节点C64,51、C64,50、C64,49和C64,48。也就是说,对于SF=32,将节点C32,k(此处,k是奇数或偶数)的每一个与分配经节点C16,k的、用于控制部分的节点相联系,和对于SF=64,将节点C64,k(此处,k是4的倍数、4的倍数-1、4的倍数-2、或4的倍数-4)的每一个与分配经节点C16,k的、用于控制部分的节点相联系。并且,根据附加映射规则分配没有分配给用于控制部分的节点的、用于数据部分的其余节点。在这个实施例中,假设对于C32,1、C32,3、C32,5、…、C32,21、C32,23的SF=32节点C32,k(此处,k是奇数)和C64,1、C64,2、C64,3、C64,5、C64,6、C64,7、C64,9、…、C64,43、C64,45、C64,46、C64,47的SF=64节点C64,k(此处,k不是4的倍数),需要附加映射规则。尽管可以把这个映射规则修改成各种类型,但是基本的映射规则如下。
(1)SF=32
在这种情况中,把C32,0、C32,2、C32,4、C32,6、…、C32,22的C32,k(此处,k是偶数)分别映射成C64,63、C64,62、C64,61、C64,60、…、C64,52的12个控制部分节点。并且,目前不使用节点C4,3的子树中,SF=64节点当中的4个节点C64,48、C64,49、C64,50和C64,51。因此,这些节点可以用于C32,1、C32,3、C32,5、C32,7、…、C32,23的SF=32节点C32,k(此处,k是奇数)。例如,可以设置如下给出的、12个SF=32节点与4个控制部分之间的多对一函数。
<规则2>
F2(Cdata,32,2n+1)=F2(Cdata,32,2(n+4)+1)=F2(Cdata,32,2(n+8)+1)=Ccontrol,64,51-n,(对于0≤n≤3)
因此,当使用作为规则2给出的附加映射规则时,把SF=32数据部分节点C32,k(此处,k是奇数)分配给如下表2所示的未分配控制部分节点C64,51、C64,50、C64,49和C64,48。
表2
n | 数据部分 | 控制部分 | ||
F2(Cdata,32,2n+1) | F2(Cdata,32,2(n+4)+1) | F2(Cdata,32,2(n+8)+1) | ||
n=0 | C32,1 | C32,9 | C32,17 | C64,51 |
n=1 | C32,3 | C32,11 | C32,19 | C64,50 |
n=2 | C32,5 | C32,13 | C32,21 | C64,49 |
n=3 | C32,7 | C32,15 | C32,23 | C64,48 |
因此,通过利用表2的结果,把C32,k节点的数据部分分配给用于控制部分的节点,可以给出下表3。
表3
数据部分 | 控制部分(SF=64) | |||
SF=4 | SF=8 | SF=16 | SF=32 | |
C4,0 | C8,0 | C16,0 | C32,0 | C64,63 |
C32,1 | C64,51 | |||
C16,1 | C32,2 | C64,62 | ||
C32,3 | C64,50 | |||
C8,1 | C16,2 | C32,4 | C64,61 | |
C32,5 | C64,49 | |||
C16,3 | C32,6 | C64,60 | ||
C32,7 | C64,48 | |||
C4,1 | C8,2 | C16,4 | C32,8 | C64,59 |
C32,9 | C64,51 | |||
C16,5 | C32,10 | C64,58 | ||
C32,11 | C64,50 | |||
C8,3 | C16,6 | C32,12 | C64,57 | |
C32,13 | C64,49 | |||
C16,7 | C32,14 | C64,56 | ||
C32,15 | C64,48 | |||
C4,2 | C8,4 | C16,8 | C32,16 | C64,55 |
C32,17 | C64,51 | |||
C16,9 | C32,18 | C64,54 | ||
C32,19 | C64,50 | |||
C8,5 | C16,0 | C32,20 | C64,53 | |
C32,21 | C64,49 | |||
C16,11 | C32,22 | C64,52 | ||
C32,23 | C64,48 |
(2)SF=64
根据把C64,k中的k除以4所得的余数,把SF=64的映射规则分成如下几种情况。首先,当节点C64,k中的k是4的倍数时,根据规则2,把这个节点确定为用于控制部分的节点。其次,当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2(即,k=4n+2)和是3(即,k=4n+3)时,根据规则3,分别把对于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2的情况的节点设置成用于数据部分,和把对于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3的情况的节点设置成用于控制部分。
<规则3>
F3(Cdata,64,4n+2)=Ccontrol,64,4n+3(0≤n≤11)
第三,当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1(即,k=4n+1)时,总共存在12个节点。有几种把12个节点分配给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方法。作为一个例子,设置如下映射规则。
<规则4>
F4-1(Cdata,64,4n+1)=Ccontrol,64,51-n(0≤n≤3)
F4-2(Cdata,64,4(n+4)+1)=Ccontrol,64,4n+1(0≤n≤3)
通过利用这种映射规则,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对于SF≤16,可以同时分配与每个SF有关的所有节点的3/4个,对于SF≤32,可以同时分配与每个SF有关的所有节点的1/2个。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考虑了对于控制部分分配SF=256,和对于数据部分可分配SF=4、SF=8、SF=16、SF=32、SF=64、SF=128和SF=256的情况。这里,即使像在RACH(随机访问信道)中那样,对于数据部分可以分配SF=32、SF=64、SF=128和SF=256,也可以通过利用如下规则,把映射规则用于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与用于控制部分的SF是64的第一实施例一样,即使用于控制部分的SF是256,SF=4节点的任何一个的子树也可用于控制部分。为了方便起见,假设这个节点是C4,4。用于数据部分的48个SF=64节点和48个SF=256节点的一般映射规则定义如下。
<规则5>
F5(Cdata,64,k)=Ccontrol,256,255-k
根据规则5,把用于数据部分的Cdata,64,k分配给如下表4所示的、用于控制部分的Ccontrol,256,255-k节点。
表4
数据部分 | 控制部分(SF=256) | ||||
SF=4 | SF=8 | SF=16 | SF=32 | SF=64 | |
C4,0 | C8,0 | C16,0 | C32,0 | C64,0 | C256,255 |
C64,1 | C256,254 | ||||
C32,1 | C64,2 | C256,253 | |||
C64,3 | C256,252 | ||||
C16,1 | C32,2 | C64,4 | C256,251 | ||
C64,5 | C256,250 | ||||
C32,3 | C64,6 | C256,249 | |||
C64,7 | C256,248 | ||||
C8,1 | C16,2 | C32,4 | C64,8 | C256,247 | |
C64,9 | C256,246 | ||||
C32,5 | C64,10 | C256,245 | |||
C64,11 | C256,244 | ||||
C16,3 | C32,6 | C64,12 | C256,243 | ||
C64,13 | C256,242 | ||||
C32,7 | C64,14 | C256,241 | |||
C64,15 | C256,240 | ||||
C4,1 | C8,2 | C16,4 | C32,8 | C64,16 | C256,239 |
C64,17 | C256,238 | ||||
··· | ··· | ··· | ··· | ··· | ··· |
C32,15 | C64,31 | C256,225 | |||
C64,32 | C256,224 | ||||
C4,2 | C8,4 | C16,8 | C32,16 | C64,33 | C256,223 |
C64,34 | C256,222 | ||||
C32,17 | C64,35 | C256,221 | |||
C64,36 | C256,220 | ||||
C16,9 | C32,18 | C64,37 | C256,219 | ||
C64,38 | C256,218 | ||||
C32,19 | C64,39 | C256,217 | |||
C64,40 | C256,216 | ||||
C8,5 | C16,10 | C32,20 | C64,41 | C256,215 | |
C64,42 | C256,214 | ||||
C32,21 | C64,43 | C256,213 | |||
C64,44 | C256,212 | ||||
C16,11 | C32,22 | C64,45 | C256,211 | ||
C64,46 | C256,210 | ||||
C32,23 | C64,47 | C256,209 | |||
C64,48 | C256,208 |
根据这个映射规则,确定了如表4所示的、与对应于48个SF=64节点的数据部分相联系的用于控制部分的节点。利用如下规则把与48个SF=64节点共享相同控制部分的节点分类成一个组。
<规则6>
如果对于SF≤16,存在满足(p*SF,p*k)=(64,n)的p,或对于SF>64,存在满足(p*64,p*n)=(SF,k)的p,那么,CSF,k和C64,n属于一个组。这里,0≤k≤3*SF/4-1。
当使用规则6的映射规则时,对于SF≤64,确定了如表4所示的、与数据部分节点有关的控制部分节点,和每个SF可以同时分配3*SF/4个数据部分节点。在规则6中,对于C128,1、C128,3、C128,5、C128,7、…、C128,95的SF=128节点Cdata,128,k(此处,k是奇数)和C256,1、C256,2、C256,3、C256,5、C256,6、C256,7、C256,9、…、C256,187、C256,189、C256,190和C256,191的SF=256节点Cdata,256,k(此处,k不是4的倍数),需要映射规则。下面给出典型例子。
(1)SF=128
目前没有使用节点C4,3的子树中,SF=256节点当中的16个节点C256,192、C256,193、C256,194、…、C256,207。因此,这些节点可以用于SF=128节点C128,k(此处,k是奇数)的控制部分。例如,可以设置如下给出的、48个SF=128节点与16个SF=256控制部分节点之间的多对一函数。
<规则7>
F7(Cdata,128,2n+1)=F7(Cdata,128,2(n+16)+1)=F2(Cdata,128,2(n+32)+1)=
Ccontrol,256,207-n,(对于0≤n≤3),
(2)SF=256
根据把C256,k中的k除以4所得的余数,把SF=256的映射规则分成如下几种情况。首先,当节点C256,k中的k是4的倍数时,根据规则7,把这个节点确定为用于控制部分的节点。其次,当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2(即,k=4n+2)和是3(即,k=4n+3)时,根据规则8,分别把对于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2的情况的节点设置成用于数据部分,和把对于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3的情况的节点设置成用于控制部分。
<规则8>
F8(Cdata,256,4n+2)=Ccontrol,256,4n+3(0≤n≤47)
第三,当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1(即,k=4n+1)时,总共存在48个节点。有几种把48个节点分配给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方法。作为一个例子,设置如下映射规则。
<规则9>
F9-1(Cdata,256,4n+1)=Ccontrol,256,207-n(0≤n≤15)
F9-2(Cdata,256,4(n+16)+1)=Ccontrol,256,4n+1(0≤n≤15)
通过利用这种映射规则,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对于SF≤64,可以同时分配与每个SF有关的所有节点的3/4个,对于SF≤128,可以同时分配与每个SF有关的所有节点的1/2个。
因此,映射规则可以用如下公式表达。
UTRAN可以把一个加扰码中OVSF码节点Cdata,SF,k之一分配给UE。
方程(3)
Cdata,SF,k
k=0,1,2,…,3/4×SF-1(此处,SF≤64)
k=0,2,4,…,94(对于SF=128)
k=0,4,8,…,188(对于SF=256)
在方程(3)中,SF值被确定为SF=4、SF=8、SF=16、SF=32、SF=64、SF=128和SF=256之一。一旦从URTAN接收到基于方程(3)的一个OVSF码节点,UE就可以使用子码树中SF值较高的上枝节点。例如,分得Cdata,8,1节点的UE可以使用子码树中SF>8的上枝节点,即,Cdata,16,2、Cdata,32,4、Cdata,64,8、Cdata,128,16和Cdata,256,32的代码。
在被指定用于DPDCH的Cdata,SF,k代码之后,UE根据上面映射规则发送Ccontrol,256,256-n节点。并且,节点Ccontrol,256,256-n中的n通过如下方程(4)确定。
方程(4)
n=k*64/SF
利用规则7、规则8和规则9的映射规则,可以进行不包括在方程(4)中的、对于SF=128,k=1,3,5,…,93,95,和对于SF=256,k=1,2,3,5,6,7,…,187,189,190,191的映射。
图5显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TRAN中,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生成OVSF码的设备。这个设备可以用于UTRAN的上行链路接收器中的OVSF码生成设备。
参照图5,输入单元110接收OVSF码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括数据部分的SF信息。控制信号处理器111处理输入单元110提供的控制信号,并且把数据部分的SF信息提供给OVSF码处理器112。然后,OVSF码处理器112利用数据部分的SF信息,确定用于数据部分的节点,和控制确定与用于数据部分的确定节点相对应的、用于控制部分的节点的过程。存储器114包括RNC提供的OVSF节点设置信息,并且,不仅存储以前分配的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节点信息,而且存储以后可分配的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节点信息。OVSF码处理器112通过查询存储在存储器114中的、有关可分配数据部分的节点信息。运算器113进行根据来自OVSF码处理器112的命令,确定控制部分的节点信息的运算。以后将参照图7对用于运算器113的算法加以描述描述。这里,控制信号处理器111、OVSF码处理器112、运算器113和存储器114构成搜索用于数据部分的信道化码和用于数据部分的OVSF码,和分配映射到用于数据部分的OVSF码的用于控制部分的信道化码的OVSF码分配设备。把设置的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节点信息提供给OVSF码发生器115,和OVSF码发生器115生成用于扩展数据部分上的信道数据的OVSF码Cdata,SF,k(或OVSF码Cdata,SF,k和OVSF码Cdata,SF,(SF/2)-k)、和用于扩展控制部分上的信道数据的OVSF码Ccontrol,4SF,SF-1-k(或OVSF码Ccontrol,4SF,2SF-1-k和OVSF码Ccontrol,4SF,4SF-1-k)。然后,信道解扩器121将解扰信号与用于数据部分的OVSF码相乘,解扩数据信道上的信号,和信道解扩器121将解扰信号与用于控制部分的OVSF码相乘,解扩控制信道上的信号。
图6显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UE中,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生成OVSF码的设备。这个OVSF码生成设备可以用于上行链路信道发送设备。
参照图6,输入单元210从UTRAN接收用于数据部分的OVSF码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括数据部分的节点信息。控制信号处理器211处理输入单元210提供的控制信号,并且把数据部分的节点信息提供给运算器212。运算器212进行确定控制部分的节点信息的运算。以后将参照图7对用于运算器212的算法加以描述描述。这里,控制信号处理器211和运算器212构成搜索用于数据部分的信道化码和用于数据部分的OVSF码,和分配映射到用于数据部分的OVSF码的用于控制部分的信道化码的OVSF码分配设备。把设置的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节点信息提供给OVSF码发生器213,和OVSF码发生器213生成用于扩展数据部分上的信道数据的OVSF码Cdata,SF,k(或OVSF码Cdata,SF,k和OVSF码Cdata,SF,(SF/2)-k)、和用于扩展控制部分上的信道数据的OVSF码Ccontrol,4SF,SF-1-k(或OVSF码Ccontrol,4SF,2SF-1-k和OVSF码Ccontrol,4SF,4SF-1-k)。然后,信道扩展器221利用用于数据部分的OVSF码扩展数据信道DPDCH上的数据,和信道扩展器222利用用于控制部分的OVSF码扩展控制信道DPCCH上的数据。由信道扩展器221和222扩展的信号由累加器223相加,然后与加扰码相乘。
图7显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CDMA通信系统中,分配OVSF码的过程。
参照图7,在步骤300,接收数据部分的OVSF码节点信息CZ,k(=Cdata,SF,k,即,Z是数据部分的SF)作为输入值。这里,Z表示数据部分的扩展因子(SF),k表示VOSF码树中的码号。在步骤301,确定在步骤300给出的SF值是否等于或小于Y/4。如果SF值等于或小于Y/4,过程转到步骤302,否则,过程转到步骤304。这里,Y表示控制部分的SF值。在步骤302,利用如下方程(5)计算值m。
方程(5)
m←k*Y/(4*SF)
此后,在步骤303,为控制部分确定节点CY,Y-1-m(Ccontrol,SF,SF-1-m,即,Y是控制部分的SF)。在步骤304,确定Z值是否等于Y/2。如果Z值等于Y/2,过程转到步骤305,否则,过程转到步骤308。在步骤305,确定值k除以2所得的余数是否是0(即,k mod 2=0是否成立)。如果是,过程转到步骤306,否则,过程转到步骤321。在步骤306,把k除以2确定的值设置成值m。此后,在步骤307,把CY,Y-1-m确定为用于控制部分的OVSF码。在步骤321,把(k-1)/2除以16所得的余数设置成值m和把值(13/16)*Y设置成值p。在步骤322,为控制部分确定CY,p-1-m。
在步骤308,确定值k除以4所得的值是否是0(即,k mod 4=0是否成立)。如果是,过程转到步骤309,否则,过程转到步骤331。在步骤309,把k除以4所得的值设置成值m。在步骤310,为控制部分确定CY,Y-1-m。在步骤331,确定值k除以4所得的值是否是2(即,k mod 4=2是否成立)。如果是,过程转到步骤332,否则,过程转到步骤333。在步骤332,为数据部分确定CY,k+1。在步骤333,确定k<Y/4是否成立。如果是,过程转到步骤334,否则,过程转到步骤336。在步骤334,把值(k-1)/4设置成值m和把值(13/16)*Y设置成值p。此后,在步骤335,为控制部分设置CY,p-1-m。同时,在步骤336,为控制部分设置CY,k+Y/4。
第三实施例
接着,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由于利用USTS(上行链路同步发送方案)的UE具有低移动性的特性,可以把扩展因子(SF)限制在特定值上。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假设把应用一种USTS的UE中DPDCH的SF(即,数据部分的SF)固定在一个值上。
在这个实施例中,为DPCCH(即控制部分)分配SF=256,和为DPDCH(数据部分)可变地分配SF=4、SF=8、SF=16、SF=32、SF=64、SF=128和SF=256之一。首先,DPDCH定义来自带有设置的SF的节点当中,OVSF树结构中的最前端的映射,然后,DPCCH定义来自SF=256节点当中,OVSF树结构中的最后端的映射。也就是说,使用了F11(Cdata,SF,k)=Ccontrol,256,255-k(0≤k≤11)的映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知道一个OVSF码树中可分配节点的最大个数,下面通过举例对SF=4和SF=64加以描述。
(1)SF=4
为了使OVSF码不失去正交性,把C4,0、C4,1和C4,2分配给PDDCH,和把C256,255、C256,254和C256,253分配给DPCCH,以便满足映射函数F11(Cdata,4,k)=Ccontrol,256,255-k(0≤k≤3)。当按如上所述分配OVSF码时,在保持正交性的同时,可以分配的节点的最大个数是3。
(2)SF=4
为了防止分配给DPCCH的节点存在于分配给DPDCH的节点的子树中,可以把最多51个节点分别分配给DPDCH和DPCCH。也就是说,把C64,0、C64,1、…、C64,51分配给DPDCH,和把C256,255、C256,254、…、C256,205分配给DPCCH,以便满足映射函数F11(Cdata,64,k)=Ccontrol,256,255-k(0≤k≤63)。在C64,50的子树中,SF=256节点包括C256,196、C256,197、C256,198和C256,199,和在C64,51的子树中,SF=256节点包括C256,200、C256,201、C256,202和C256,203。并且,在C64,52的子树中,SF=256节点包括C256,204、C256,205、C256,206和C256,207。从中可以看出,除了SF=64节点C64,51和它的子树SF=256节点C256,200、C256,201、C256,202和C256,203之外,其它所有节点都被分配了。但是,如果假设把SF=64节点C64,51分配给另一个DPDCH,那么,将没有多余的节点可分配给DPCCH。因此,可分配节点的最大个数是51。
在与DPDCH的设置SF有关的一个OVSF码树中可分配OVSF节点的最大个数可以通过如下规则10确定。
<规则10>
满足规则10的最大整数x是可以分配带有上面SF的DPDCH和SF=256DPCCH的OVSF节点的最大个数。根据规则10,可分配给DPDCH和DPCCH的OVSF码节点的最大个数对于SF=4 DPDCH,是3;对于SF=8 DPDCH,是7;对于SF=16 DPDCH,是15;对于SF=32 DPDCH,是28;对于SF=64 DPDCH,是51;对于SF=128 DPDCH,是85;和对于SF=256 DPDCH,是128。
第四实施例
在这个实施例中,对在根据前述规则,规定用于DPDCH的加扰码的范围的情况下,分配信道化码的方法加以描述。
首先,在规定DPDCH加扰码的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最长加扰码进行码分配。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根据把SF设置成64的情况,进行码分配。也就是说,在第二实施例中,对这样映射分配给DPDCH的SF=64码和分配给DPCCH的SF=256码,以便保持正交性的情况加以描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当分配给数据部分的OVSF码具有SF=128和SF=256时,存在未用OVSF码。因此,提供了把第二实施例中的未用OVSF码分配给数据部分的方法。在第四实施例中,对根据除了SF=64之外的其它SF值分配信道化码的方法加以描述。
(1)根据SF=256分配代码的方法
当根据SF=256分配代码时,把分配给DPDCH的OVSF码的SF定义为4≤SF≤256,和码分配方法与最大程度地建立带有SF=256的DPDCH的方法相同。当DPDCH可以具有SF=256时,为DPDCH分配OVSF码节点的1/2,和为DPCCH分配OVSF码节点的其余1/2。也就是说,把OVSF码树上的1/2节点分类成要分配给DPDCH的用于数据的OVSF码组,和把OVSF码树上的其它1/2节点分类成要分配给DPCCH的用于控制的OVSF码组。例如,为DPDCH分配整个OVSF码树的前1/2的、C2,0节点的子节点,和为DPCCH分配C2,1节点的其余子节点。当把C2,0节点的子节点之一分配给DPDCH作为OVSF码时,根据如下规则10把OVSF码分配给DPCCH。
<规则11>
F11(Cdata,256,k)=Ccontrol,256,255-k(对于0≤k≤SF/2-1)
如果对于SF≤256,存在满足(p*SF,p*k)=(256,n)的p,那么,节点CSF,k和C256,n属于同一个组。
(2)根据SF=128分配代码的方法
当根据SF=128分配代码时,把分配给DPDCH的OVSF码的SF定义为4≤SF≤128,和码分配方法与最大程度地建立带有SF=128的DPDCH的方法相同。当根据SF=128分配代码时,使用如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述,把SF固定在128上的码分配方法。也就是说,为DPDCH分配85个SF=128节点C128,0-C128,84,和为DPCCH分配不含有上面节点作为它们的母节点的85个SF=256节点C256,171-C256,255。这里,也可以为DPDCH分配是为DPDCH分配的节点的母节点,但不是为DPCCH分配的节点的母节点的节点。当把上面节点之一分配给DPDCH作为OVSF码时,根据如下规则11把OVSF码分配给DPCCH。
<规则12>
F12(Cdata,128,k)=Ccontrol,256,255-k(对于0≤k≤[85*SF/128-1])
如果对于SF≤128,存在满足(p*SF,p*k)=(128,n)的p,那么,节点CSF,k和C128,n属于同一个组。另外,当分配SF=256 OVSF码时,节点C256,2n和C128,n属于同一个组,可以把它们分配给同一个DPCCH,和可以像在第二实施例中那样应用和使用未用SF=256 OVSF码。
(3)根据SF=64分配代码的方法
当根据SF=64分配代码时,把分配给DPDCH的OVSF码的SF定义为4≤SF≤64,和码分配方法与最大程度地建立带有SF=64的DPDCH的方法相同。通过修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把SF设置成64。也就是说,为DPDCH分配51个SF=64节点C64,0-C64,50,和为DPCCH分配不含有上面节点作为它们的母节点的51个SF=256节点C256,204-C256,255。当然,也可以为DPDCH分配是为DPDCH分配的节点的母节点,但不是为DPCCH分配的节点的母节点的节点。当把上面节点之一分配给DPDCH作为OVSF码时,根据如下规则13把OVSF码分配给DPCCH。
<规则13>
F13(Cdata,64,k)=Ccontrol,256,255-k(对于0≤k≤[51*SF/64-1])
如果对于SF≤64,存在满足(p*SF,p*k)=(64,n)的p,那么,节点CSF,k和C64,n属于同一个组。这里,可以通过修改第二实施例,把SF=128 OVSF码和SF=256 OVSF码分配给DPCCH。
(4)根据SF=32分配代码的方法
当根据SF=32分配代码时,把分配给DPDCH的OVSF码的SF定义为4≤SF≤32,和码分配方法与最大程度地建立带有SF=32的DPDCH的方法相同。使用如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述,把SF固定在32上的码分配方法。也就是说,为DPDCH分配28个SF=32节点C32,0-C32,27,和为DPCCH分配不含有上面节点作为它们的母节点的28个SF=256节点C256,227-C256,255。当然,也可以为DPDCH分配是为DPDCH分配的节点的母节点,但不是为DPCCH分配的节点的母节点的节点。当把上面节点之一分配给DPDCH作为OVSF码时,根据如下规则14把OVSF码分配给DPCCH。
<规则14>
F14(Cdata,32,k)=Ccontrol,256,255-k(对于0≤k≤[28*SF/32-1])
如果对于SF≤32,存在满足(p*SF,p*k)=(32,n)的p,那么,节点CSF,k和C32,n属于同一个组。另外,可以像第二实施例那样,把SF=128 OVSF码和SF=256 OVSF码分配给DPCCH。
(5)根据4≤SF≤16分配代码的方法
首先为DPDCH分配15个SF=16节点C16,0-C16,14,然后,为DPCCH分配不含有上面节点作为它们的母节点的15个SF=256节点C256,241-C256,255。当然,也可以为DPDCH分配是为DPDCH分配的节点的母节点,但不是为DPCCH分配的节点的母节点的节点。当把上面节点之一分配给DPDCH作为OVSF码时,根据如下规则15把OVSF码分配给DPCCH。
<规则15>
F15(Cdata,16,k)=Ccontrol,256,255-k(对于0≤k≤[15*SF/16-1])
如果对于SF≤16,存在满足(p*SF,p*k)=(16,n)的p,那么,节点CSF,k和C16,n属于同一个组。另外,可以像第二实施例那样,把SF=128 OVSF码和SF=256 OVSF码分配给DPCCH。
(6)根据4≤SF≤8分配代码的方法
当根据SF=8分配代码时,把分配给DPDCH的OVSF码的SF定义为4≤SF≤8,和码分配方法与最大程度地建立带有SF=8的DPDCH的方法相同。
首先,为DPDCH分配7个SF=8节点C8,0-C8,6,然后,为DPCCH分配不含有上面节点作为它们的母节点的7个SF=256节点C256,249-C256,255。当然,也可以为DPDCH分配是为DPDCH分配的节点的母节点,但不是为DPCCH分配的节点的母节点的节点。当把上面节点之一分配给DPDCH作为OVSF码时,根据如下规则16把OVSF码分配给DPCCH。
<规则16>
F14(Cdata,8,k)=Ccontrol,256,255-k(对于0≤k≤[7*SF/8-1])
如果对于SF≤8,存在满足(p*SF,p*k)=(8,n)的p,那么,节点CSF,k和C8,n属于同一个组。另外,可以像第二实施例那样,把SF=16、SF=64、SF=128和SF=256 OVSF码分配给DPCCH。
尽管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把OVSF码树上码号较大的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即,DPCCH),但是,分配给DPCCH的码号不受限制。另外,尽管在第四实施例中,假设最小可分配SF是SF=4,但是,最小可分配SF也可以是SF=8、SF=16、SF=32、SF=64、SF=128或SF=256。在这种情况中,利用第四实施例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关系。例如,当最小SF是8时,利用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的4≤SF≤32,可以获得8≤SF≤32的相应关系。
即使在数个UE共享同一个加扰码,和利用作为信道化码的OVSF码标识数个UE的USTS中,一个UE也可以使用几个DPDCH。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几个OVSF码分配给一个UE。
但是,从有效OVSF码分配的角度来看,最好把SF值比上面DPDCH的SF值大一倍的DPDCH划分成I和Q信道,然后,把同一个OVSF码分配给各自的信道,而不是把一个DPDCH分配给每个UE。当不使用Q信道时,分配SF值大一倍的两个OVSF码,以便每个DPDCH可以使用一个OVSF码。当一个UE使用的几个DPDCH具有不同SF值时,分配每个SF值的OVSF码。即使一个UE使用几个DPDCH,也只能使用一个DPCCH。在分配用于DPCCH的OVSF码时,应用第二实施例分配与UE使用的DPDCH的最快一个相对应的用于DPCCH的OVSF码。
第五实施例
在第五实施例中,描述对于利用USTS的一个UE使用两个或更多个DPDCH的情况,分配OVSF码方法。
例如,把一个SF=8 OVSF码,而不是SF=4 OVSF码分配给打算使用数据速率为960Kbps的服务的UE,和把SF=8 DPDCH划分成I和Q信道。如果没有足够的SF=8 OVSF码,但是有足够的具有不同母节点(SF=8)的SF=16或SF=32 OVSF码,那么,把两个SF=16 OVSF码分别分配给I和Q信道,总共使用4个DPDCH。可替换地,可以使用8个像前述方法那样把4个SF=32 OVSF码分配给它的DPDCH。根据这种方法,可以把数量增加了的OVSF码分配给UE。
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如下规则17、规则18、规则18和规则20分配OVSF码。
<规则17>
把一个SF=256 OVSF码分配给打算使用SF=256 DPDCH的UE。
<规则18>
当还有可分配SF=k*2 OVSF码时,打算使用SF=k(4≤k≤128)DPDCH的UE把两个SF=k*2 DPDCH划分成I和Q信道,和同等使用在各自信道中的OVSF码。当不使用Q信道时,如果有的话,使用其余的SF=k OVSF码。
<规则19>
当按照规则18,没有备用的SF=k*2 OVSF码时,UE对于仍然保留2m-1个SF=2m(SF=2)OVSF码的情况,搜索最大的m值,把2m个SF=k*m DPDCH划分成I和Q信道,和同等使用在各自信道中的OVSF码。当只利用I信道分离信道时,即,当不使用Q信道时,UE对于仍然保留2m-1个SF=2m(SF=2)OVSF码的情况,搜索最大的m值,和如果按照规则18,没有留下SF=kOVSF码时,那么,使用2m-1个SF=k*mDPDCH中的OVSF码。当不存在满足这条规则的OVSF码时,拒绝当前USTS组的进入。
<规则20>
为SF=256DPCCH分配与分配给DPDCH的OVSF码的最快一个相对应的代码,即,位于图2所示的OVSF码树的最前端的OVSF码。可以利用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信道分配方法分配DPCCH。
例如,假设当把图2所示的节点C4,0、C8,2、C8,5、C16,6和C16,9分配给可以使用I和Q信道的USTS时,一个UE打算使用960Kbps DPDCH。根据规则18,需要一个SF=8 OVSF码,但是不存在多余的节点。如果根据规则19搜索SF=16 OVSF码,这就意味着,存在备用代码C16,7和C16,8。把这两个代码用于两个I和Q信道的DPDCH。也就是说,使用了4个DPDCH。把与第二实施例中的OVSF码C16,7相对应的OVSF码C256,7分配给DPCCH。
第六实施例
现在参照第二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了把SF=256 OVSF码分配给控制部分和把具有SF=4、SF=8、SF=16、SF=32、SF=64、SF=128和SF=256的OVSF码分配给数据部分的方法。并且,还描述把SF=4节点的某一个的子树用于控制部分的方法。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将描述把2个SF=8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而不是像第二实施例那样把SF=4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的情况。为了便于说明,在这里假设把8个SF=8节点当中的C8,3和C8,7分配给控制部分。这里,与把一个SF=4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的情况相比,把8个SF=8节点当中的两个分配给控制部分的情况最多可以分配2个SF=4节点,但是具有更好的功率峰均比(PAPR)。也就是说,通过分离OVSF码树中的两个上SF=4节点树和两个下SF=4节点树,和在上或下节点树中分配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可以降低PAPR。因此,当8个SF=8节点的两个有选择地用于控制部分时,从PAPR的角度来说,最好从上节点树中选择一个,和从下节点树中选择另一个。
第六实施例使用了通过如下公式给出的基本映射概念。下面将描述从UTRAN接收以含有母节点和子节点的树的形式排列的2m-1个SF节点(此处,m是大于3的整数)当中的一个SF节点CSF,k的方法。下面方程(6)显示了根据接收SF节点确定与SF节点相对应的OVSF码的方法。
方程(6)
对于
对于 此处, 和
方程(7)
把两个SF=8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的第六实施例是从基本上把一个SF=4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的第二实施例修改过来的。第六实施例根据如下规则21,对用于数据部分的48个SF=64节点和48个SF=256节点进行一对一映射。
<规则21>
F21-1(Cdata,64,k)=Ccontrol,256,127-k
F21-2(Cdata,64,32+k)=Ccontrol,256,255-k此处,k=0,1,2,3,…,23。
规则21是从规则5修改过来的,和与48个SF=64节点相对应的用于数据部分的控制部分节点是根据映射规则确定的。根据如下规则22分组与48个SF=64节点9共享相同控制部分的节点。规则22与规则6相同。
下表5给出基于规则21中F21-1(Cdata,64,k)=Ccontrol,256,127-k(此处,k=0,1,2,3,…,23)的映射规则的数据部分节点和控制部分节点,和下表6给出基于F21-2(Cdata,64,32+k)=Ccontrol,256,255-k(此处,k=0,1,2,3,…,23)的映射规则的数据部分节点和控制部分节点。
表5
表6
数据部分 | 控制部分 |
SF=4 | SF=8 | SF=16 | SF=32 | SF=64 | (SF=256) |
C4,0 | C8,0 | C16,0 | C32,0 | C64,0 | C256,127 |
C64,1 | C256,126 | ||||
C32,1 | C64,2 | C256,125 | |||
C64,3 | C256,124 | ||||
C16,1 | C32,2 | C64,4 | C256,123 | ||
C64,5 | C256,122 | ||||
C32,3 | C64,6 | C256,121 | |||
C64,7 | C256,120 | ||||
C8,1 | C16,2 | C32,4 | C64,8 | C256,119 | |
C64,9 | C256,118 | ||||
C32,5 | C64,10 | C256,117 | |||
C64,11 | C256,116 | ||||
C16,3 | C32,6 | C64,12 | C256,115 | ||
C64,13 | C256,114 | ||||
C32,7 | C64,14 | C256,113 | |||
C64,15 | C256,112 | ||||
C4,1 | C8,2 | C16,4 | C32,8 | C64,16 | C256,111 |
C64,17 | C256,110 | ||||
C32,9 | C64,18 | C256,109 | |||
C64,19 | C256,108 | ||||
C16,5 | C32,10 | C64,20 | C256,107 | ||
C64,21 | C256,106 | ||||
C32,11 | C64,22 | C256,105 | |||
C64,23 | C256,104 |
数据部分 | 控制部分(SF=256) | ||||
SF=4 | SF=8 | SF=16 | SF=32 | SF=64 | |
C4,2 | C8,4 | C16,8 | C32,16 | C64,32 | C256,255 |
C64,33 | C256,254 | ||||
C32,17 | C64,34 | C256,253 | |||
C64,35 | C256,252 | ||||
C16,9 | C32,18 | C64,36 | C256,251 | ||
C64,37 | C256,250 | ||||
C32,19 | C64,38 | C256,249 | |||
C64,39 | C256,248 | ||||
C8,5 | C16,10 | C32,20 | C64,40 | C256,247 | |
C64,41 | C256,246 | ||||
C32,21 | C64,42 | C256,245 | |||
C64,43 | C256,244 | ||||
C16,11 | C32,22 | C64,44 | C256,243 | ||
C64,45 | C256,242 | ||||
C32,23 | C64,46 | C256,241 | |||
C64,47 | C256,240 | ||||
C4,3 | C8,6 | C16,12 | C32,24 | C64,48 | C256,239 |
C64,49 | C256,238 | ||||
C32,25 | C64,50 | C256,237 |
C64,51 | C256,236 | ||||
C16,3 | C32,26 | C64,52 | C256,235 | ||
C64,53 | C256,234 | ||||
C32,27 | C64,54 | C256,233 | |||
C64,55 | C256,232 |
表5和表6显示了根据F(Cdata,64,k)=Ccontrol,256,127-k和F(Cdata,64,32+k)=Ccontrol,256,255-k的映射规则把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的例子。但是,当根据F(Cdata,64,k)=Ccontrol,256,96+k和F(Cdata,64,32+k)=Ccontrol,256,224+k的映射规则把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时,可以分别从C256,96到C256,111和从C256,224到C256,239依次分配这些节点。这可以表达如下。
F(Cdata,64,k)=Ccontrol,256,96+k
F(Cdata,64,32+k)=Ccontrol,256,224+k此处,k=0,1,2,3,…,23。
另外,甚至通过适当地设置分配给控制部分的节点,以便与分配给数据部分的节点一对一地映射,也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
<规则22>
F22(Cdata,64,k)=Ccontrol,256,255-k
如果对于SF≤64,存在满足(p*SF,p*k)=(64,n)的p,或对于SF≥64,存在满足(p*64,p*n)=(SF,k)的p(此处,0≤n≤23),那么,CSF,k和C64,n属于一个组。这里,0≤k≤3*SF/8-1。
如果对于SF≤64,存在满足(p*SF,p*k)=(64,n)的p,或对于SF≥64,存在满足(p*64,p*n)=(SF,k)的p(此处,32≤n≤55),那么,CSF,k和C64,n属于一个组。这里,SF/2≤k≤7*SF/8-1。
如果对于SF≤64,存在满足(p*SF,p*k)=(64,n)的p,或对于SF>64,存在满足(p*64,p*n)=(SF,k)的p,那么,CSF,k和C64,n属于一个组。
当使用基于规则22的映射方法时,对于4<SF≤64,确定与分配给数据部分的节点有关控制部分节点,每个SF可以同时分配3*SF/4个数据部分节点。根据规则22,需要把映射规则用于SF=128节点C128,k(此处k是奇数)和SF=256节点C256,k(此处k是4的倍数)。下面给出SF=128的典型例子(1)和SF=256的典型例子(2)。
(1)SF=128
图4所示的、在节点C8,3的子树中SF=256节点当中的8个节点C256,96、C256,97、C256,98、C256,99、C256,100、C256,101、C256,102、C256,103、和在节点C8,7的子树中SF=256节点当中的8个节点C256,200、C256,201、C256,202、C256,203、C256,204、C256,205、C256,206、C256,207是未被使用的。因此,可以为SF=128节点C128,k(此处k是奇数)的控制部分分配这些节点。例如,可以应用如下面规则23和规则24给出的、在48个SF=128节点和16个SF=256控制部分节点之间的多对一函数映射方法。
<规则23>
F23(Cdata,128,2n+1)=F23(Cdata,128,2(n+8)+1)=F23(Cdata,128,2(n+16)+1)=Ccontrol,256,103-n,(对于0≤n≤7),
F23(Cdata,128,64+2n+1)=F23(Cdata,128,64+2(n+8)+1)=F23(Cdata,128,64+2(n+16)+1)=Ccontrol,256,207-n,(对于0≤n≤7)。
因此,使用规则23的附加映射规则时,把如下表7和下表8所示的SF=128数据部分节点Cdata,128,k(此处k是奇数)分配给未分配控制部分节点C256,96、C256,97、C256,98、C256,99、C256,100、C256,101、C256,102、C256,103、C256,200、C256,201、C256,202、C256,203、C256,204、C256,205、C256,206、C256,207。
表7
n | 数据部分 | 控制部分 | ||
F7(Cdata,128,2n+1) | F7(Cdata,128,2(n+8)+1) | F2(Cdata,128,2(n+16)+1) | Ccontrol,256,103-n | |
n=0 | C128,1 | C128,17 | C128,33 | C256,103 |
n=1 | C128,3 | C128,19 | C128,35 | C256,102 |
n=2 | C128,5 | C128,21 | C128,37 | C256,101 |
n=3 | C128,7 | C128,23 | C128,39 | C256,100 |
n=4 | C128,9 | C128,25 | C128,41 | C256,99 |
n=5 | C128,11 | C128,27 | C128,43 | C256,98 |
n=6 | C128,13 | C128,29 | C128,45 | C256,97 |
n=7 | C128,15 | C128,31 | C128,47 | C256,96 |
表8
n | 数据部分 | 控制部分 | ||
F7(Cdata,128,64+2n+1) | F7(Cdata,128,64+2(n+8)+1) | F2(Cdata,128,64+2(n+16)+1) | Ccontrol,256,207-n | |
n=0 | C128,65 | C128,81 | C128,97 | C256,207 |
n=1 | C128,67 | C128,83 | C128,99 | C256,206 |
n=2 | C128,69 | C128,85 | C128,101 | C256,205 |
n=3 | C128,71 | C128,87 | C128,103 | C256,204 |
n=4 | C128,73 | C128,89 | C128,105 | C256,204 |
n=5 | C128,75 | C128,91 | C128,107 | C256,202 |
n=6 | C128,77 | C128,93 | C128,109 | C256,201 |
n=7 | C128,78 | C128,95 | C128,111 | C256,200 |
<规则24>
F24(Cdata,256,4n+2)=Ccontrol,256,4n+3(对于0≤n≤47)
另外,当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1(即,k=4n+1)时,总共存在48个节点。根据如下规则25,把这48个节点分配给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
F25-1(Cdata,256,4n+1)=Ccontrol,256,207-n(对于0≤n≤15)
F25-2(Cdata,256,4(n+16)+1)=Ccontrol,256,4n+1(对于0≤n≤15)
(2)SF=256
根据C256,k中的k除以4所得的余数,把SF=256的映射规则划分成如下两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中,当节点C256,k中的k是4的倍数时,根据规则21把这个节点确定为用于控制部分的节点。在第二种情况中,当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2(即,k=4n+2)和是3(即,k=4n+3)时,分别把对于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2的情况的节点设置成用于数据部分,和把对于k除以4所得的余数是3的情况的节点设置成用于控制部分。这里,通过修改规则24和规则25,可以将其余所有的SF=256节点与控制部分相联系。也就是说,通过利用映射规则,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对于SF=4,可以同时分配2个节点,对于4<SF≤16,可以同时分配与每个SF有关的所有节点的3/4个,和对于SF=256,可以同时分配与每个SF有关的的所有节点的1/2个。
因此,在第六实施例中,UTRAN可以把一个加扰码中的、如方程(8)定义的OVSF码节点Cdata,SF,k之一分配给UE。
方程(8)
Cdata,SF,k
此处,
在方程(8)中,有选择地把4、8、16、32、64、128和256之一确定为SF值。UTRAN根据方程(8)把OVSF码节点分配给它的UE可以使用子码树中SF值较大的上枝节点。例如,分得OVSF码节点Cdata,8,1的UE可以使用子码树中SF>8的上枝节点,即,代码Cdata,162、Cdata,32,4、Cdata,64,8、Cdata,128,16和Cdata,256,32。分得用于DPDCH的代码Cdata,SF,k之后,UE根据上面映射规则,在DPDCH码属于上枝节点树时,利用Ccontrol,256,127-n节点发送DPCCH,和在DPDCH码属于下枝节点树时,利用Ccontro1,256,255-n节点发送DPCCH。在节点Ccontro,256,255-n中,值n通过如下方程(9)确定。
方程(9)
n=k*64/SF
根据上面映射规则,进行不包括在方程(9)中的、有关SF=128节点和有关SF=256节点的映射。
因此,通过应用本发明的第二和第六实施例,可以对把4个SF=16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的一种情况和把8个SF=32个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的另一种情况进行映射。
参照第五实施例,描述在根据上面规则把2个SF=8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的假设下,在指定用于DPDCH的加扰码的范围的情况下,分配信道化码的第六实施例的方法。
在与DPDCH的给定SF有关的一个OVSF码树中可分配OVSF节点的最大个数可以通过如下规则26确定。
<规则26>
满足规则26的最大整数x是当把两个SF=8节点分配给控制部分时,可以分配带有上面SF值的DPDCH和SF=256 DPCCH的OVSF节点的最大个数。根据规则26,可分配给DPDCH和DPCCH的OVSF码节点的最大个数对于SF=4 DPDCH,是1;对于SF=8 DPDCH,是3;对于SF=16 DPDCH,是7;对于SF=32 DPDCH,是14;对于SF=64 DPDCH,是25;对于SF=128 DPDCH,是42;和对于SF=256 DPDCH,是64。
用在第五实施例中的规则在第六实施例中被改变成如下规则
下面规则27显示了根据SF=256分配代码的方法。
<规则27>
F27(Cdata,256,k)=Ccontrol,256,127-k(对于0≤k≤SF/4-1)
F27(Cdata,256,k)=Ccontrol,256,255-k(对于SF/2≤k≤SF*3/4-1)
下面规则28显示了根据SF=128分配代码的方法。
<规则28>
F28(Cdata,128,k)=Ccontrol,256,127-k(对于0≤k≤[42*SF/128-1])
F28(Cdata,128,k)=Ccontrol,256,255-k(对于SF/2≤k≤[106*SF/128-1])
下面规则29显示了根据SF=64分配代码的方法。
<规则29>
F29(Cdata,64,k)=Ccontrol,256,127-k(对于0≤k≤[25*SF/64-1])
F29(Cdata,64,k)=Ccontrol,256,255-k(对于SF/2≤k≤[57*SF/64-1])
下面规则30显示了根据SF=32分配代码的方法。
<规则30>
F30(Cdata,32,k)=Ccontrol,256,127-k(对于0≤k≤[14*SF/32-1])
F30(Cdata,32,k)=Ccontrol,256,255-k(对于SF/2≤k≤[30*SF/32-1])
下面规则31显示了根据SF=16分配代码的方法。
<规则31>
F31(Cdata,16,k)=Ccontrol,256,127-k(对于0≤k≤[7*SF/16-1])
F31(Cdata,16,k)=Ccontrol,256,255-k(对于SF/2≤k≤[16*SF/16-1])
下面规则32显示了根据SF=8分配代码的方法。
<规则32>
F32(Cdata,8,k)=Ccontrol,256,127-k(对于0≤k≤[3*SF/8-1])
F32(Cdata,8,k)=Ccontrol,256,255-k(对于SF/2≤k≤[7*SF/8-1])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分离DPDCH的数据部分和DPCCH的控制部分,把OVSF码分配给应用USTS的数个UE,以便提高OVSF码的利用率,从而有助于系统容量的增加。
并且,当不存在具有所希望数据速率的SF时,本发明分配N倍于上面SF的SF,和通过几个信道发送数据,以便提高OVSF码的利用率,从而有助于系统容量的增加。
此外,在成对存在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信道中,把特定的SF固定地分配给控制部分,和把SF可变地分配给数据部分,从而在保持正交性的同时,增加可分配OVSF码的个数,导致系统容量的增加。
另外,UTRAN可以主动地分配USTS组中的DPCH信道。
并且,在成对存在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信道中,单独分组分配给控制部分的OVSF码和分配给数据部分的OVSF码,以便从属于不同组的节点中选择分配给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的OVSF码,从而提高功率峰均比。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在CDMA(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从UTRAN(UMTS(通用移动地面系统)地面无线电访问网络)接收以含有母节点和子节点的树的形式排列的2m-1个SF节点(此处,m是大于3的整数)当中的一个SF(扩展因子)节点CSF,k;
根据如下公式(1)搜索包括接收SF节点CSF,k的一个组;
利用与搜索组中接收SF节点和它的子节点的所选那一个相对应的OVSF(正交可变扩展因子)码扩展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上的信号;和
利用与SF节点相对应的OVSF码扩展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上的信号,其中,如果SF节点的n是把2m-1/4一分为二所得的前一半值,通过公式(2A)确定SF节点,和如果SF节点的n是把2m-1/4一分为二所得的后一半值,通过公式(2B)确定SF节点,
公式(1)
对于
对于 此处, 和
公式(2A)
公式(2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分配方法,其中,如果SF节点CSF,k中扩展因子是SF=64,和控制部分的相关扩展因子是SF=256,那么,根据如下公式(3),把DPCCH的扩展因子Ccontrol,256,127-k映射到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k,和把DPCCH的扩展因子Ccontrol,256,255-k映射到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32+k,
公式(3)
F(Cdata,64,k)=Ccontrol,256,127-k
F(Cdata,64,32+k)=Ccontrol,256,255-k此处,k=0,1,2,3,…,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分配方法,其中,如果SF节点CSF,k中扩展因子是SF=64,和控制部分的相关扩展因子是SF=256,那么,根据如下公式(4),把DPCCH的扩展因子Ccontrol,256,96+k映射到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k,和把DPCCH的扩展因子Ccontrol,256,224+k映射到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32+k,
公式(4)
F(Cdata,64,k)=Ccontrol,256,96+k
F(Cdata,64,32+k)=Ccontrol,256,224+k此处,k=0,1,2,3,…,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分配方法,其中,在SF节点CSF,k中扩展因子是SF=128,和控制部分的相关扩展因子是SF=256的情况下,当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128,k中的k是偶数时,根据如下公式(5)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当k是奇数时,根据如下公式(6)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当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32+k中的k是偶数时,根据如下公式(7)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和当k是奇数时,根据如下公式(8)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
公式(5)
F(Cdata,128,k)=Ccontrol,256,127-k
公式(6)
F7(Cdata,128,2n+1)=F7(Cdata,128,2(n+8)+1)=F7(Cdata,128,2(n+16)+1)=Ccontrol,256,103-n,(对于0≤n≤7)
公式(7)
F(Cdata,128,64+k)=Ccontrol,256,255-k此处k=0,2,4,…,22
公式(8)
F7(Cdata,128,64+2n+1)=F7(Cdata,128,64+2(n+8)+1)=F7(Cdata,128,64+2(n+16)+1)=Ccontrol,256,207-n,(对于0≤n≤7)此处k=1,3,5,…,23。
5.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用于用户设备(UE)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以含有母节点和子节点的树的形式排列的2m-1个SF节点(此处,m是大于3的整数);
输入单元,用于从UTRAN接收一个SF节点CSF,k;
OVSF码分配设备,根据如下公式(9)搜索包括接收SF节点CSF,k的一个组,从搜索组中选择接收SF节点和相关子节点当中的、用于数据部分的一个节点,和选择如果SF节点的n是把2m-1/4一分为二所得的前一半值,通过公式(10A)确定的、用于控制部分的SF节点,和如果SF节点的n是把2m-1/4一分为二所得的后一半值,通过公式(10B)确定的、用于控制部分的SF节点;
OVSF码发生器,用于为与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所选SF节点相对应的DPDCH和DPCCH生成OVSF码;
DPDCH扩展器,利用为数据部分生成的OVSF码扩展DPDCH上的信号;和
DPCCH扩展器,利用为控制部分生成的OVSF码扩展DPCCH上的信号,
公式(9)
对于
对于 此处, 和
公式(10A)
公式(10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设备,其中,如果SF节点CSF,k中扩展因子是SF=64,和控制部分的相关扩展因子是SF=256,那么,根据如下公式(11),把DPCCH的扩展因子Ccontrol,256,127-k映射到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k,和把DPCCH的扩展因子Ccontrol,256,255-k映射到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32+k,
公式(11)
F(Cdata,64,k)=Ccontrol,256,127-k
F(Cdata,64,32+k)=Ccontrol,256,255-k此处,k=0,1,2,3,…,2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设备,在SF节点CSF,k中扩展因子是SF=128,和控制部分的相关扩展因子是SF=256的情况下,当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128,k中的k是偶数时,根据如下公式(12)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当k是奇数时,根据如下公式(13)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当DPDCH的扩展因子Cdata,64,32+k中的k是偶数时,根据如下公式(14)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和当k是奇数时,根据如下公式(14)映射DPCCH的扩展因子,
公式(12)
F(Cdata,128,k)=Ccontrol,256,127-k
公式(13)
F7(Cdata,128,2n+1)=F7(Cdata,128,2(n+8)+1)=F7(Cdata,128,2(n+16)+1)=Ccontrol,256,103-n,(对于0≤n≤7)
公式(14)
F(Cdata,128,64+k)=Ccontrol,256,255-k此处k=0,2,4,…,22
公式(15)
F7(Cdata,128,64+2n+1)=F7(Cdata,128,64+2(n+8)+1)=F7(Cdata,128,64+2(n+16)+1)=Ccontrol,256,207-n,(对于0≤n≤7)此处k=1,3,5,…,23。
8.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用于UTRAN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以含有母节点和子节点的树的形式排列的2m-1个SF节点(此处,m是大于3的整数);
输入单元,用于从UE接收一个SF节点CSF,k;
OVSF码分配设备,根据如下公式(16)搜索包括接收SF节点CSF,k的一个组,从搜索组中选择接收SF节点和相关子节点当中的、用于数据部分的一个节点,和选择如果SF节点的n是把2m-1/4一分为二所得的前一半值,通过公式(17A)确定的、用于控制部分的SF节点,和如果SF节点的n是把2m-1/4一分为二所得的后一半值,通过公式(17B)确定的、用于控制部分的SF节点;
OVSF码发生器,用于为与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所选SF节点相对应的DPDCH和DPCCH生成OVSF码;
DPDCH解扩器,利用为数据部分生成的OVSF码解扩DPDCH上的信号;和
DPCCH解扩器,利用为控制部分生成的OVSF码解扩DPCCH上的信号,
公式(16)
对于
对于 此处, 和
公式(17A)
公式(17B)
9.一种在含有OVSF码的CDMA通信系统中,指定分别扩展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的第一OVSF码和第二OVSF码的方法,其中,以树的形式把2m-1个SF节点排列在m+1列中,和SF节点被划分成含有前一半和后一半SF节点的一对树,前一半和后一半SF节点是把与最大SF相对应的列中的第一SF节点一分为二获得的,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每棵树分配与成为接在第一SF节点之后的第二SF节点当中的一个节点的子节点的、在第(m+1)列中的某些SF节点之一相对应的OVSF码,作为扩展控制信号的第一OVSF码,和
分配与与第二SF节点的所述那一个保持正交的其余节点的一个相对应的第二OVSF码,以便扩展数据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最大SF节点是C4,k(此处,k=0,1,2,3),第一SF节点包括C4,0和C4,2,第二SF节点包括C4,1和C4,3,第二SF节点C4,1包括子节点C8,2和C8,3,第二SF节点C4,3包括子节点C8,6和C8,7,分配子节点C8,3和C8,7作为扩展控制信号的第二OVSF码,和分配其余的节点作为用于扩展数据信号的第一OVSF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这样分配用于扩展数据信号的第一OVSF码和用于扩展控制信号的第二OVSF码,以便根据如下公式(17)得到映射,
公式(17)
F(Cdata,64,k)=Ccontrol,256,127-k
F(Cdata,64,32+k)=Ccontrol,256,255-k此处,数据信号的扩展因子是SF=64,控制信号的扩展因子是SF=256,和k=0,1,2,3,…,23。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当k是偶数时,根据如下公式(18)和公式(20)映射用于扩展数据信号的第一OVSF码和用于扩展控制信号的第二OVSF码,和当k是奇数时,根据如下公式(19)和公式(21)映射第一OVSF码和第二OVSF码,
公式(18)
F(Cdata,128,k)=Ccontrol,256,127-k
公式(19)
F7(Cdata,128,2n+1)=F7(Cdata,128,2(n+8)+1)=F7(Cdata,128,2(n+16)+1)=Ccontrol,256,103-n,(对于0≤n≤7)
公式(20)
F(Cdata,128,64+k)=Ccontrol,256,255-k此处k=0,2,4,…,22
公式(21)
F7(Cdata,128,64+2n+1)=F7(Cdata,128,64+2(n+8)+1)=F7(Cdata,128,64+2(n+16)+1)=Ccontrol,256,207-n,(对于0≤n≤7)此处,数据信号的扩展因子是SF=128,控制信号的扩展因子是SF=256,和k=0,1,2,3,…,23。
13.一种在CDMA(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从UTRAN(UMTS(通用移动地面系统)地面无线电访问网络)接收以含有母节点和子节点的树的形式排列的2m-1个SF节点(此处,m是大于3的整数)当中的一个SF(扩展因子)节点CSF,k;
搜索包括接收SF节点CSF,k的一个组;
利用与搜索组中接收SF节点和它的子节点的所选那一个相对应的OVSF(正交可变扩展因子)码扩展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上的信号;和
利用与基于接收SF节点的SF节点相对应的OVSF码扩展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上的信号。
14.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用于用户设备(UE)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以含有母节点和子节点的树的形式排列的2m-1个SF节点(此处,m是大于3的整数);
输入单元,用于从UTRAN接收一个SF节点CSF,k;
OVSF码分配设备,用于搜索包括接收SF节点CSF,k的一个组,从搜索组中选择接收SF节点和相关子节点当中的、用于数据部分的一个节点,和选择基于接收SF节点的、用于控制部分的SF节点;
OVSF码发生器,用于为与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所选SF节点相对应的DPDCH和DPCCH生成OVSF码;
DPDCH扩展器,利用为数据部分生成的OVSF码扩展DPDCH上的信号;和
DPCCH扩展器,利用为控制部分生成的OVSF码扩展DPCCH上的信号。
15.一种在CDMA通信系统中,用于UTRAN的上行链路信道发送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以含有母节点和子节点的树的形式排列的2m-1个SF节点(此处,m是大于3的整数);
输入单元,用于从UE接收一个SF节点CSF,k;
OVSF码分配设备,用于搜索包括接收SF节点CSF,k的一个组,从搜索组中选择接收SF节点和相关子节点当中的、用于数据部分的一个节点,和选择基于接收SF节点的、用于控制部分的SF节点;
OVSF码发生器,用于为与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所选SF节点相对应的DPDCH和DPCCH生成OVSF码;
DPDCH解扩器,利用为数据部分生成的OVSF码解扩DPDCH上的信号;和
DPCCH解扩器,利用为控制部分生成的OVSF码解扩DPCCH上的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000002076 | 2000-01-17 | ||
KR2000-2076 | 2000-01-17 | ||
KR20000002161 | 2000-01-18 | ||
KR2000-2161 | 2000-01-18 | ||
KR2000-2503 | 2000-01-19 | ||
KR20000002503 | 2000-01-19 | ||
KR2000-35173 | 2000-06-24 | ||
KR20000035173 | 2000-06-24 | ||
KR20000037827 | 2000-06-29 | ||
KR2000-37827 | 2000-06-29 | ||
KR20000038095 | 2000-06-30 | ||
KR2000-38095 | 2000-06-3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11633A true CN1411633A (zh) | 2003-04-16 |
Family
ID=27555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806014A Pending CN1411633A (zh) | 2000-01-17 | 2001-01-17 | 在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利用用于上行链路同步方案的正交可变扩展因子码分配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85653B2 (zh) |
EP (1) | EP1249078A1 (zh) |
JP (1) | JP2003520550A (zh) |
CN (1) | CN1411633A (zh) |
AU (1) | AU767627B2 (zh) |
CA (1) | CA2397052A1 (zh) |
WO (1) | WO2001054293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93316B (zh) * | 2005-07-05 | 2010-12-08 | 阿尔卡特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hs-dsch信道码的基站和方法 |
CN101635582B (zh) * | 2004-02-14 | 2012-12-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设备和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78265B1 (ja) * | 1998-03-16 | 1999-04-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符号割当装置並びにその方法 |
US6693952B1 (en) * | 1999-03-16 | 2004-02-1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Dynamic code allocation for downlink shared channels |
JP2001251667A (ja) * | 2000-02-02 | 2001-09-14 | Lg Electronics Inc | 共通パケットチャネルの割当方法 |
US7263058B2 (en) * | 2001-08-27 | 2007-08-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preamble sequence in a BW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FDM |
US6552996B2 (en) * | 2001-09-18 | 2003-04-22 | 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OVSF code system and methods |
US7020176B2 (en) * | 2001-10-30 | 2006-03-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ownlink channelization code allocation in a UMTS |
GB2381711B (en) * | 2001-10-31 | 2003-10-1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A method of allocating a channelisation code to one of a plurality of user terminals,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7054294B2 (en) * | 2001-11-29 | 2006-05-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code (OVSF) alloc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7003269B2 (en) * | 2002-02-20 | 2006-0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197007B2 (en) * | 2002-05-11 | 2007-03-27 | 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generating 2D OVSF codes in multicarrier DS-CDMA systems |
US7346038B2 (en) * | 2002-05-11 | 2008-03-18 | 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generating 2D OVSF codes in multicarrier DS-CDMA systems |
WO2004010591A2 (en) * | 2002-07-18 | 2004-01-29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ovsf) code assignment |
US20040076170A1 (en) * | 2002-10-18 | 2004-04-22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Orthogonal signaling for CDMA |
US9143255B2 (en) * | 2002-10-18 | 2015-09-22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Orthogonal signaling for CDMA |
US7254170B2 (en) * | 2002-11-06 | 2007-08-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oise and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low spreading factors |
US20060120322A1 (en) * | 2003-06-26 | 2006-06-08 | Jan Lindskog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ATE368993T1 (de) * | 2003-08-11 | 2007-08-15 | Alcatel Lucent | Verfahren zur dynamischen zuordnung von cdma- codes zu einer basisstation |
US7706365B2 (en) * | 2003-11-25 | 2010-04-27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Randomized distributed network coding |
JP2007519363A (ja) * | 2004-02-14 | 2007-07-12 |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向上した上りリンクを支援するために直交可変拡散コードを効率よく割り当てる方法 |
US7639650B2 (en) * | 2004-02-14 | 2009-12-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OVSF codes and I/Q channels for reducing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in transmitting data via enhanced up-link dedicated channels in WCDMA systems |
KR101015672B1 (ko) | 2004-02-14 | 2011-02-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비동기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향상된 상향링크 채널을 통해데이터 전송 시 최대전력대 평균전력비 감소를 위한직교가변확산코드 코드와 직교위상 채널의 할당 방법 및장치 |
ATE400095T1 (de) * | 2005-02-08 | 2008-07-15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Verfahren zum zuweisen und verfahren zum belegen von codes für datenübertragungen zwischen einer funkstation und wenigstens einer teilnehmerstation über eine luftschnittstelle eines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s sowie netzseitige einrichtung und funkstation |
EP2084825B1 (en) * | 2006-11-20 | 2018-05-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to counter interference from high speed transmissions |
DE602007032340C5 (de) * | 2007-05-07 | 2022-05-05 | Wireless Future Technologies Inc. | Steuerkanäle in Kommunikationsnetzwerksystemen |
US10530574B2 (en) | 2010-03-25 | 2020-01-07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Secure network coding for multi-descrip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
US8571214B2 (en) | 2010-03-25 | 2013-10-29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Secure network coding for multi-resolution wireless video streaming |
US9294113B2 (en) | 2011-07-05 | 2016-03-22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Energy-efficient time-stampless adaptive nonuniform sampling |
US9143274B2 (en) | 2011-10-31 | 2015-09-22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Traffic backfilling via network coding in a multi-packet reception network |
EP2774304B1 (en) | 2011-11-05 | 2021-06-16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o multiple nodes |
US8780693B2 (en) | 2011-11-08 | 2014-07-15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Coding approach for a robust and flexibl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
US9537759B2 (en) | 2012-01-31 | 2017-01-03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ulti-path data transfer using network coding |
US9160687B2 (en) | 2012-02-15 | 2015-10-13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finite memory network coding in an arbitrary network |
ES2834108T3 (es) | 2012-07-16 | 2021-06-16 | Code On Network Coding Llc | Codificación de red distribuida determinista |
US9369255B2 (en) | 2012-10-18 | 2016-06-14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feedback and enhancing message dissemination efficiency in a multicast network |
US9607003B2 (en) | 2013-03-14 | 2017-03-28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Network coded storage with multi-resolution codes |
KR20150129328A (ko) | 2013-03-14 | 2015-11-19 | 메사추세츠 인스티튜트 오브 테크놀로지 | 보안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9369541B2 (en) | 2013-03-14 | 2016-06-14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distributed content caching in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US9019643B2 (en) | 2013-03-15 | 2015-04-28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access time in a data storage device using coded seeking |
US9185529B2 (en) | 2013-03-15 | 2015-11-10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Wireless reliability architecture and methods using network coding |
US10558468B2 (en) * | 2015-10-22 | 2020-02-11 | American Megatrends International, Llc | Memory channel storage device initialization |
ES2926238T3 (es) | 2017-03-29 | 2022-10-24 | Massachusetts Inst Technology | Sistema y técnica para la generación de paquetes basados en codificación de red de ventana deslizante |
US11418449B2 (en) | 2018-05-16 | 2022-08-16 | Code On Network Coding, Llc | Multipath cod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techniques |
US11108705B2 (en) | 2019-04-30 | 2021-08-31 | Code On Network Coding, Llc | Linear network coding with pre-determined coefficient generation through parameter initialization and reuse |
US12261949B2 (en) | 2020-08-31 | 2025-03-25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Network coding-based 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Y112371A (en) * | 1993-07-20 | 2001-05-31 | Qualcom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thogonal spread spectrum sequence generation in variable data rate systems |
US6108369A (en) | 1997-07-11 | 2000-08-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Channelization code allocation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6009091A (en) * | 1998-03-13 | 1999-12-28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station location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526065B1 (en) * | 1999-01-21 | 2003-02-25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Cod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DM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6532250B1 (en) * | 1999-12-21 | 2003-03-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reading and despreading information signals i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
2001
- 2001-01-17 CA CA002397052A patent/CA239705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1-17 US US09/764,804 patent/US688565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1-17 EP EP01904584A patent/EP1249078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01-17 CN CN01806014A patent/CN1411633A/zh active Pending
- 2001-01-17 WO PCT/KR2001/000070 patent/WO2001054293A1/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1-17 JP JP2001553675A patent/JP2003520550A/ja active Pending
- 2001-01-17 AU AU32359/01A patent/AU767627B2/en not_active Ceas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5582B (zh) * | 2004-02-14 | 2012-12-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设备和方法 |
CN1893316B (zh) * | 2005-07-05 | 2010-12-08 | 阿尔卡特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hs-dsch信道码的基站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249078A1 (en) | 2002-10-16 |
AU767627B2 (en) | 2003-11-20 |
JP2003520550A (ja) | 2003-07-02 |
AU3235901A (en) | 2001-07-31 |
US20020018457A1 (en) | 2002-02-14 |
WO2001054293A1 (en) | 2001-07-26 |
CA2397052A1 (en) | 2001-07-26 |
US6885653B2 (en) | 2005-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11633A (zh) | 在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利用用于上行链路同步方案的正交可变扩展因子码分配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 |
CN1281017C (zh) | 移动站、基站、及无线传输方法 | |
CN1227848C (zh) | 用于产生和发送最佳蜂窝标识符码的方法 | |
CN1223101C (zh) |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指定公用分组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 |
CN1369142A (zh) | 宽带码多分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公用分组信道的信道分配设备和方法 | |
CN1372392A (zh) | 在移动无线系统内管理处理资源的方法 | |
CN1265674C (zh) | 用于在数据通信系统内选择服务扇区的方法和装置 | |
CN2631163Y (zh) | 一种时分双工/码分多址(tdd/cd ma)通信系统 | |
CN1423862A (zh) |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指定公用分组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 |
CN1466821A (zh) | 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硬分割模式的传输格式组合指示符位的设备和方法 | |
CN1386344A (zh) | 多载波cdma通信装置、多载波cdma发送装置以及多载波cdma接收装置 | |
CN1262072C (zh) |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编码/解码设备和方法 | |
CN101043258A (zh) | 频谱扩展通信装置和频谱扩展通信方法 | |
CN1363158A (zh) | 单载波/ds-cdma分组传送方法与多载波/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上行链路分组传送方法及多载波/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下行信道结构 | |
CN1292611A (zh) | 通信终端装置及基站装置 | |
CN1386336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上行链路同步发送方案越区切换和上行链路同步发送方案模式切换的方法 | |
CN1643942A (zh) | 盲码侦测的方法及装置 | |
CN1241380C (zh) | 传输装置和传输控制方法、接收装置和接收控制方法 | |
CN1722904A (zh) | 通信系统、用户设备、控制装置、通信系统控制方法、用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方法 | |
CN1478326A (zh) | 用于在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多径信号的方法及实施所述方法的装置 | |
CN1706110A (zh) | 用于多速率cdma链接的降低复杂度的mmse多用户检测 | |
CN1248830A (zh) |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及其中的越区切换方法 | |
CN1341298A (zh) |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产生复数准正交码的方法及采用准正交码扩展信道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 |
CN1874171A (zh) | 时隙码分多址系统多小区联合检测方法 | |
CN1874170A (zh) | 时隙码分多址系统多小区联合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