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402945A -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2945A
CN1402945A CN00816485A CN00816485A CN1402945A CN 1402945 A CN1402945 A CN 1402945A CN 00816485 A CN00816485 A CN 00816485A CN 00816485 A CN00816485 A CN 00816485A CN 1402945 A CN1402945 A CN 1402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radio
radio station
district
sub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6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385C (zh
Inventor
肯·雅各布森
罗德·阿韦尔布克
约翰·休斯
肯尼斯·詹姆斯·克赖斯勒
盖伊·乔治·罗马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In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Inc
Publication of CN1402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2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3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8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358)、在小区(350)内使用IP地址可寻址的移动站(372,374)、和控制器(300),该控制器适于接收来自移动站(374)的上下文激活以分配先前移动站位于所述小区(350)外时分配给该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并且如果与先前所述移动站注册所述静态IP地址的地点相关的第二控制器(200)还未重新分配静态IP地址,则其分配所述静态IP地址,因此,使得能够在处于不同的软件和测量基础设备控制下的蜂窝系统间进行漫游。

Description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无线通信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可划分为多个小区。今后称之为移动站的移动电话或移动无线装置可在小区内移动。移动站也可从一小区移动到另一小区。
图1图示了蜂窝无线系统的单一小区。图1所示的各组件图示了个人移动无线(PMR)系统10的常规方案。图1中的便携无线装置2,4,和6可以与基站8进行通信。无线装置2,4和6也可以等同于安装在车辆内的移动无线装置。图1中所示的每个无线装置可以通过基站8与一个或更多其它无线装置进行通信。如果无线装置2,4和6具有直接模式运行能力,那么它们就可以相互之间或与其他无线装置直接通信,而不需要通过基站8的通信链路。无线装置2,4和6组成了这个系统中的移动站。
图1中所示的现有技术中普通类型无线系统的例子是iDEN和TETRA无线系统。
图2示出了蜂窝无线系统中的几个小区110,120,130,140,150的配置。软件和测量基础设备(software and measurementinfrastructure)(SwMI)100控制这五个小区。SwMI和它所控制的小区一同组成了无线网络。SwMI负责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典型地包括控制网络中运行的移动站IP地址的分配,为网络中的移动代理商之间以及向这些代理商提供通信路由。如图1中的2,4或6所示的那些无线装置可以在网络内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与它们中的任意一个小区进行通信。
图2中所示的SwMI 100完成几个功能,表明在方框100中的‘FA’,‘IP’,和‘HA’中。小框“IP”表明SwMI负责给在小区110-150中运行的无线装置分配IP地址。IP地址允许把具有正确IP地址的数据分组发送到网络中的无线装置中。为了能把呼叫路由到位于移动站通信范围内的基站,SwMI将保存一个表以指示出移动无线装置所在的小区。
组件100中的方框‘HA’表明SwMI还为通常在网络中运行的无线装置执行“本地代理”(HA)功能。最后,组件100中的方框‘FA’表明SwMI还为进入到网络中而通常又不在该网络中运行的无线装置执行“异地代理”(FA)功能。下面将结合图4更为详尽地解释本地代理和异地代理功能.
移动站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比如处于不同国家中的网络中运行。这被称之为‘漫游’。根据TETRA标准设计的无线装置可以从一个网络漫游到另一个网络。在GSM和PCS1800数字移动电话标准中,移动电话可以在网络和/或国家之间漫游。
将来,通过互联网协议(IP)寻址就能容易地到达移动站将是理想的。而尤为理想的是,可寻址的IP移动站能够从一个网络漫游到另一个网络。
现在已经提出几种使可寻址的IP移动站在蜂窝无线通信网络内或者这样的网络之间可漫游的方案。
下面介绍这些方案中的四个实例
移动互联网协议
现已提出完整的移动互连协议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在处于不属于它们通常运行的网络中的那部分的“异地”小区时,移动站有识别能力。它们通常运行的网络就是它们处于其“本地代理”控制下的网络。本地代理为处于移动站通常运行的网络中的移动站提供IP地址。不在本地代理控制下的小区被认为是处在‘异地代理’控制之下。
当移动站已经从它的本地网络移动到另一个异地网络中时,带有IP地址的数据分组仍然可以到达移动站。移动互连网协议允许本地代理把移动站IP地址映射并封装到异地代理“转交”地址(care ofaddress)中,以向异地代理发送。
根据移动互连网协议建议,移动站将能够把有关它们当前所处的异地代理的信息传送给它们的本地代理。这就需要移动站适合于识别出它不处于本地代理的控制下的小区,而且还能识别出异地代理的标识,并且将该信息提供给它的本地代理以作为完成向本地代理注册的部分工作。
iDEN移动IP无线装置
iDEN移动IP无线装置具有一种工作模式,在此模式下,能够为连接到它的非移动数据终端装置(DTE)充当代理的移动IP的作用。这种DTE的例子可以是膝上型便携式计算机。在这种情况下,iDEN无线装置必须被安排有执行代理功能,而且在上述意义下,它本身必须具备移动IP功能。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移动性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是在美国使用的无线数据系统。在此系统中,只有当基础设备和移动站都具有可移动功能时,IP寻址和漫游才是可能的。
因此在CDPD中,只对那些已经恰当配置的手持机,而且对于这些手持机来说,也只有当它们处于支持漫游的小区中时,IP寻址漫游才是可能的
TETRA分组数据标准
TETRA分组数据标准EPT WG3(98)005描述了SwMI给移动无线装置分配IP地址的装置。IP分配过程是TETRA“上下文激活(context-activation)”的一部分。移动站执行上下文激活。上下文激活是移动站向网络注册以使用IP地址在网络上启动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的行为。网络在激活时为移动站分配IP地址。因此,上下文激活允许移动站获得互连连接以发送和接收IP分组。
若只是简单地通过无线网络传递话音通信,TETRA无线装置不需要执行上下文激活。但是如果无线装置需要通过TETRA网络发送分组数据时,无线装置必须要执行上下文激活。TETRA无线装置可能由用户命令指定执行上下文激活。另外亦可由于外部激励源的作用,比如当无线装置已经与PC相连或PC处于启动时,无线装置会意识到它需要执行上下文激活。
当上下文激活完成时,网络可以把分配给无线装置的IP地址映射到那个无线装置的个人TETRA用户标识(ITSI)中。当网络接收到无线装置的数据分组时,网络就可以通过使用含有无线装置ITSI号的定位图来定位无线装置。于是这使得网络能把数据分组发送到处于该网络中的无线装置所处的位置。
分配给网络中的移动站的IP地址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静态IP地址通常是移动装置执行上下文激活时申请使用的地址,这个地址将会是移动无线装置先前所用的IP地址。
然而,无线装置在上下文激活时可能不指定任何特别的IP地址。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有两种可能的结果。首先,网络会识别移动站并且为移动站分配与网络先前分配给那个移动站的相同的IP地址,这是静态寻址,但它不需要移动站在上下文激活请求时指定任何IP地址。第二种可能的结果是网络从提供给它的IP地址池中给当前未用的移动站分配任意一个IP地址,这是动态地址分配。SwMI具有用于动态分配的IP地址池。提供给一个SwMI的地址池可能不同于提供给另一个SwMI的地址池,例如,处于不同国家网络中的SwMI地址池,或由不同公司所拥有的网络中的SwMI地址池。
TETRA分组数据标准允许移动无线装置申请一个SwMI所认可的专用IP地址。但是,现有标准不提供在不同SwMI中漫游的装置。
更加详细地查看TETRA分组数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移动无线装置的三个基本状态。它们是:
(i)空闲-这是上下文激活之前的状态。
(ii)备用--这是上下文激活后的状态。
(iii)就绪--这是数据活动期间的状态。
移动站有两个计时器。其中一个是“备用”计时器。备用计时器测量从上下文激活开始的时间,典型地,可以把计时器设定为从上下文激活起、在其超时前、且移动站返回到空闲模式前的几个小时。当备用计时器超时时,移动站需要执行上下文激活以便再次通过网络开始数据交换。
另一个计时器是“就绪”计时器。当移动站处于有效操作时,移动站处于就绪状态,其通过网络交换数据分组。就绪计时器的时限被设计成当就绪计时器还未超时时,移动站仍可能通过网络继续通信。就绪计时器的典型计时是最近的分组数据活动后10秒钟。因此,就绪计时器的状态规定了移动站的状态,即,移动站是否正在通信。当就绪计时器超时,无线装置就返回备用模式。就绪计时器的超时不会导致移动站为开始IP分组数据的发送或接收而执行上下文激活。
移动站在它的本地网中,会保持一个IP地址直至备用计时器超时。这意味着移动装置会在它使用那个IP地址接收或发送最后的数据分组之后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一个IP地址。典型地,这个周期可能是24小时,在此期间移动站处于备用模式。只要在少于该时间内,移动站不需要为开始IP数据分组的发送或接收执行上下文激活。如果移动站在备用模式下重新开始IP数据分组的发送或接收,移动站会将备用和就绪计时器都复位。
但是,也需要在移动装置一进入新的网络中时就执行上下文激活。因此,当进入处于异地代理控制下的小区时,移动TETRA无线装置将试图执行上下文激活。
个人TETRA用户识别的移动性
个人TETRA用户识别的(ITSI)移动性是TETRA标准中移动站移动性的建议。该移动性不基于IP标准。它需要来自基础设备的话音容量敏感元件比如本地寄存器(HLR)中的资源。
存在一种对现有技术的系统和方案提供增强性能的需要。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蜂窝无线系统的单个小区。
图2为控制五个蜂窝移动站小区的软件和测量基础设备。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蜂窝移动站的例子。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配置方案中的本地的和被访问的网络。
图5为从被访问的SwMI的角度来看的根据本发明的IP地址分配和移动IP注册的流程图。
图6为从移动装置的角度来看的移动站请求静态IP地址分配的判定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站。图3中的移动站可以是便携或移动无线装置的形式。然而,移动电话也可以构成功能类似的装置。
图3中的无线装置2可以发送来自无线装置用户的话音。该无线装置包括话筒34,它可以为无线装置的发射提供信号。来自话筒的信号由发射电路22发送。发射电路22经过开关24和天线26进行发射。
发射机2还具有控制器20和只读存储器(ROM)32。控制器20是图3实施例中的微处理器。ROM32是永久性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ROM32可以包含各种不同的存储器区域。
图3的无线装置2,还包括显示器42和键盘44,它们充当无线装置的用户接口电路的一部分。至少用户接口电路的键盘44部分可由用户激活。也可采用无线装置话音激活或其他与用户交互的装置。
开关24把无线装置接收的信号路由到接收电路28。接收到的信号又从这里路由到控制器20和音频处理电路38。扬声器40与音频电路38相连。扬声器40构成用户接口的另一部分。
可以提供数据终端36。终端36提供包含由发射电路22、开关24和天线26发射的数据组成的信号。接收器电路28可适用于接收数据。可从接收电路28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给数据终端36。为了简化说明,图3中未给出这一连接。
给无线装置2提供就绪计时器46和备用计时器48,它们的功能将在后面更详细地阐明。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例。图3中的无线装置2可用于图4中的配置。图4中的移动站374是图3中所示形式的无线装置。
图4中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向移动站如在小区350内的移动站374广播无线信号的基站358。移动站374可使用IP地址寻址。
小区350的占据范围如图4中分界线290的右侧示意性地表示的地理区域。图4还提供了另一个小区210的略图。小区210是与小区350处于不同的网络中的一部分。故小区210和350受不同SwMI的控制。
图4顶端是SwMI控制小区210和350。SwMI200控制小区210。SwMI200可以进一步控制类似图2中配置的小区。SwMI300控制小区350。SwMI300可以进一步控制类似图2中配置的小区。
SwMI300,小区350和其它受SwMI300控制的小区组成了第一个网络。SwMI200,小区210和其它受SwMI200控制的小区组成了不相同的第二个网络。
重要的是,在小区350中所示的移动站374源于小区210。因此SwMI200是移动站374的本地代理。因此移动站374名义上属于第二个网络。
图4还示出小区350中的另外两个移动站372和376。它们可以是从另一个网络正在访问小区350的其它的移动站,正如移动站374正在访问小区350那样。另一方面,移动站372和376中的一个或二者通常可以驻留在小区350或其他受SwMI300控制的小区中,故它们的本地代理是SwMI300。小区210中的三个移动站202,204和206,通常也同样可以驻留在小区210中或其它受SwMI200控制的网络中的别的小区。但是,移动站202,204和206可能正在访问小区210,但通常驻留在另一个网络。
移动站374已进入小区350。从移动站374的角度看,小区350在异地代理的控制下。移动站374的异地代理功能由SwMI300提供。
异地代理控制对小区350内的移动站的IP地址分配。特别是,异地代理充当小区350内第一控制器角色。小区210中的本地代理200充当小区210内的第二控制器角色。
如图所示SwMI300正通过连接280与SwMI200链接。图中示出的是物理链接,其可能是固定连线,例如光纤链接。不过,SwMI200和SwMI300也可以使用其它如无线方式链接。
作为充当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一个网络中小区350的第一控制器,SwMI300适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站374的请求,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为移动站374分配先前在小区350之外分配给移动站374的静态IP地址。如果移动站374直接从小区210进入小区350,则SwMI300担当异地代理作用,自移动站374向SwMI300的请求可能用于一个与移动站374已在小区210中使用过的地址相同的IP地址。
在响应来自移动站374的请求时,SwMI300进一步适用于检查与与小区210相关的SwMI200,所请求的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给其它移动站。尽管本例中的移动站374直接从小区210进入小区350,通常SwMI300适用于检查移动站先前所注册的那个小区中的控制器,它可能是移动站374的另一个未在图4中示出的异地代理。
最后,如果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给另一个移动站,SwMI300适合于将先前已在小区350外分配给移动站374的静态IP地址分配给移动站374以在小区350使用。向SwMI300的本地代理注册后,允许通过铺设隧道贯穿网络向SwMI300发送数据分组。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先前在小区350之外就分配给移动站374的静态IP地址已经被SwMI200分配给其它移动站,因此也就不能被SwMI300分配以在小区350中使用。同样还可能发生的是,已经为已处于小区350中的另一个移动站分配了先前由移动站374所使用的IP地址,并且因为这个原因,先前分配给移动站374的IP地址就不能再被SwMI300用来分配给移动站374以在小区350中使用。
根据SwMI300检查SwMI200处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的控制器、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给另外的移动站,图4实施例得到阐明。然而,本发明的可替换实施例是可能的,其中,异地代理检查(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给另外的移动站)与处于静态IP地址注册地相关的SwMI形成的第二控制器。把移动站一进入小区350时就请求的IP地址确认为总是属于特定的小区将是比较恰当的。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当移动站374漫游于几个小区中时,不需要建立起一整条网络控制器链,以供异地代理374检查移动站374所请求的IP地址的可用性。实际上,异地代理374可立即检查保留注册的静态IP地址的单一小区。
本发明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还有可能进一步改进。作为第一控制器,SwMI300可能进一步适用于完成以移动站374名义向作为第二控制器的本地代理SwMI200进行移动IP注册。它将提供向小区350中的移动站374发送IP分组数据的功能,而无需移动站374必须为可移动IP终端。于是移动站374就可以是较简单的、无所述附加功能的终端。因此,这种方案具有仅使用控制小区350的网络的SwMI的配置就能为移动站提供完全的IP移动性的优点。使得不匹配的移动站例如TETRA无线装置易于在此网络中漫游将是必要的。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原则,只需要改变网络的基础设备就可以把可寻址的IP移动站变成漫游移动IP台。这样有利于已存在的TETRA移动站进行移动IP寻址。并且能够降低未来的移动IP台的复杂性。
如果作为第一控制器的SwMI300进一步适用于以移动站374名义向本地代理SwMI200进行移动IP注册,那么SwMI300可以使用移动站的ITSI号来做这件事。ITSI号允许SwMI访问存储在本地SwMI的本地注册器(HLR)中的移动站的详细资料。
图4示出移动站374已经从一个移动通信网络漫游到另一个网络的配置。然而,实际上移动站374可能开始时例如通过架设在办公室工作空间的电缆线连接到局域网(LAN)。然后,用户可以把移动站374从有线连接中移出,并且需要通过移动网络建立起通信。这种转换的发生与图4中所示的漫游可以是相似的。从移动网络移回到固定LAN的转换也类似。
参见图3,移动站374包括计时器46。移动站374也包括备用计时器48。
在运行中移动站374在进入小区350时执行上下文激活。这是因为移动站374需要通过SwMI300通信,而在本例中,移动站374先前通过SwMI200通信。然而,移动站374可以适用于在请求静态IP地址前检查它的备用计时器或就绪计数器。只有当这些计数器之一仍未超时,移动站374才可以适用于请求与它在小区350之外请求的相同的IP地址。
移动站374可以适用于:
(i)检查就绪计数器46是否已超时;和
(ii)如果374的就绪计数器还未超时,则请求分配先前在小区350外分配给移动站374的那个静态IP地址。
移动站374可以在小区中的第一次上下文激活时检查就绪计数器46是否已超时。因此,如果移动站374进入小区350时处于发送或接收数据的操作中,这将确保移动站374请求先前在小区350外分配给移动站374的静态IP地址。移动站374如此操作具有极大的优点,因为它确保当移动站374进入小区350时继续正在进行的数据交换并且在交换过程使用相同的IP地址完成数据交换。这增加了交换过程中所有IP数据分组成功到达移动站374的机会。
移动站374还可以适用于:
(i)检查移动站的备用计数器48是否已超时;并且
(ii)如果备用计时器48还未超时,则请求分配先前在小区350之外分配给移动站374的静态IP地址。
在小区350中第一次执行上下文激活时,移动站374检查备用计时器48是否超时。因此,如果其在进入小区350时处于有效或空闲状态时,移动站374将请求先前在小区350外分配给它的静态IP地址。
小区350可以是具有与移动站374先前注册地不同的IP地址池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管理单元的一部分。这就是图4例子中的情况,分配IP地址的管理功能由SwMI300完成,且小区350处于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不同的切换与管理基础设备(SwMI)控制下。本发明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一部分。
以上讨论了可替换实施例,其中SwMI300作为异地代理,检查与静态IP地址注册地相关的第二控制器,该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给另一个移动站。在这种情况下,小区350可以是具有与静态IP地址注册地不同的IP地址池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管理单元的一部分。在图4例子中,第一控制器由小区350的SwMI数据控制器构成,且小区350处于与静态IP地址注册地不同的切换与管理基础设备(SwMI)控制下。SwMI的数据控制器可以具有几个功能。典型地,它们是数据分组路由,铺设隧道将数据分组从一个SwMI贯穿向另一个SwMI,和包括分配的IP地址管理。
如果将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已经分配给另一个移动站,则SwMI300可以适用于从受SwMI300控制的网络中提供的IP地址池中为移动站374分配新的IP地址。这意味着移动站374请求在进入小区前所使用的静态IP地址将不成功。然而,这样能确保不会将当前分配给移动站如372或376的IP地址分配给移动站374。分配给移动站374的新的IP地址将是动态IP地址。
一般而言,本发明提供在不同SwMI之间漫游的技术。在上下文激活期间移动站374接收IP地址。在它的本地网络外,移动站374可以要求静态IP地址作为上下文激活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站从它的本地SwMI漫游到被访问SwMI时,执行新的上下文激活。本发明提出基于RFC2002所描述的移动IP功能的业务移动性。然而,移动节点功能不存在于移动站中。这个功能存在于被访问SWMI基础设备中。提供给正在漫游的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被基础设备处理为移动IP地址,而又被移动站处理成普通的静态IP地址。
当移动站漫游到根据本发明中构造的、被访问的SwMI时,移动站可能检查它的就绪计时器是否启动,或者可能检查它的备用计时器是否启动。基于这些计时器的其中一个的条件,移动站决定是否需要保留与先前相同的IP地址,以便保持IP会话仍旧有效。如果相关计数器启动,移动站请求与已经由本地SwMI分配的相同的静态地址。被访问的SwMI检查本地SwMI是否IP地址仍可使用。如果答案是可以,那么被访问SwMI可以以移动站的名义向本地代理执行移动IP注册,事实上其可能驻留在本地SwMI或互联网中。
然后,本地代理将用于移动站寻址的数据分组发送到被访问的SwMI。被访问的SwMI也执行移动IP异地代理功能。
如果移动站在进入被访问小区时处于空闲状态,移动站可能不请求任何专门地址类型。于是被访问SwMI可能为移动站分配静态或新的动态地址。在静态地址情况下,SwMI将在验证本地SwMI后分配旧的IP地址。被访问SwMI还将在本地代理中执行移动IP注册以提供移动性。在移动站处于漫游且处于就绪状态下时,如果被访问的SwMI为移动站分配来自于提供给被访问SwMI的IP地址池中的动态IP地址,那么被访问SwMI能够执行动态IP地址的移动IP注册以便为动态IP提供移动性。
本发明的优点包括在SwMI间提供移动性,和在漫游到通常支持动态IP地址分配的被访问SwMI后维持正在进行的IP通信会话。
在不同网络中漫游而同时又维持正在进行的通信继续下去的实际例子将如下面所述。例如可寻址IP的TETRA无线装置可以在它的本地网络边沿运行。此时,它可以通过属于那个网络的无线基站交换数据分组。在此交换期间,TETRA无线装置可能进入到另一个例如由不同公司拥有的网络。在本发明的这种配置下,无线装置将能够使用与它曾经在本地网络中使用过的相同IP地址继续进行数据交换。移动IP注册将由新的网络中的异地代理(SwMI)负责。IP数据分组的发送将由本地代理进行。与不采用发明配置的网络比较,它提供了服务的连续性并降低丢失呼叫的可能性。
除了上述介绍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还包括移动站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注册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向小区内的移动站广播无线信号的基站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站注册方法包括:
a)进入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区的移动站,该使用IP地址可寻址所述的移动站
b)移动站向分配给该移动站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请求先前分配给在小区外的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并且
c)与小区相关的第一控制器检查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相关的第二控制器,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给另外的移动站,并且,
如果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给另外的移动站,第一控制器将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分配给该移动站,用于在小区中使用。
根据本发明一种可替换方法也是可行的。这个可替换的方法包括上述步骤a)-c),但是在步骤c)中,与小区相相关的第一控制器检查与静态IP地址注册地相关的第二控制器,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给另外的移动站。这取代了上述步骤c)中的检查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相关的第二控制器。
图5是从被访问SwMI角度看的根据本发明的IP地址分配和移动IP注册的流程图
从方框502开始,移动装置漫游到由“被访问”的SwMI提供服务的区域中。如果被访问的SwMI不优先提供动态IP地址分配(见方框504),则检查本地SwMI看是否提供移动装置的静态IP地址(见方框506)。
如果提供静态IP地址,那么被访问的SwMI执行向本地代理的移动IP注册(见框518),并且上下文确认(context acceptance)表示同意静态IP地址(见方框520)。然后移动装置返回到备用态(见方框514)。
如果框506中的检查发现没有提供静态IP地址,那么被访问的SwMI从提供给SwMI的IP地址池中为移动装置分配动态IP地址(见方框510)。步骤510由虚线框示出,因为这是可选步骤。步骤510的注册通常向被访问的SwMI的本地代理进行。为了在本地会话期间在SwMI内提供移动性,SwMI可配置成使用来自它的动态地址池的移动IP地址。
通过上下文确认将动态IP地址提供给移动装置(见方框512)。然后移动装置返回到备用态(见方框514)。
如果进行框504的检查时发现被访问的SwMI优先提供动态IP地址分配,那么移动装置可能请求分配给它静态IP地址(见方框516)。在此情况下,如上所述,流程转到方框506。如果移动装置没有请求分配给它静态IP地址,则如上所述,流程从方框516转到方框508。
因此,图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流程。
框图506的步骤可以包括检查移动装置先前的注册地,或者检查所请求的静态IP地址的注册地。
图6为从移动装置角度看的图示移动站请求分配静态IP地址的判定过程的流程图。
流程开始于方框602,移动装置漫游到由“被访问”SwMI提供服务的区域中。如果移动装置的就绪计时器没有处于“启动”状态(见方框604),那么移动装置检查它的备用计时器(见方框606)。如果备用计时器启动,那么移动装置检查无线装置的应用程序是否“运行(open)”(见方框608)。运行的应用程序是指正在无线装置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因此,无线装置在方框608检查是否它的任意一个应用程序正在运行。应用程序的例子可以是在摩托罗拉“iDEN”无线装置上运行的互联网浏览器。
如果没有运行的应用程序,或者方框606的检查结果是备用计时器没有启动,那么移动装置在上下文激活过程中不指定IP地址(见方框610)。然后,移动装置通过上下文确认接收IP地址(见方框612),并且最终处于备用态(见方框614)。
如果就绪计时器是启动的(见方框604),或者备用计时器是启动的,并且在无线装置上有应用程序正在运行(见方框608),则移动装置在上下文激活期间请求静态IP地址(见方框616)。然后,移动装置可以通过上下文确认接收静态IP地址的许可(见方框618)。然后,移动装置使用分组数据信道用静态IP地址继续发送或接收数据分组(见方框620)。最后,移动装置处于就绪态(见方框622)。
方框512,520,612和618的上下文确认消息是从SwMI发送到移动站的消息。上下文确认消息告知移动装置它必须使用的IP地址。

Claims (44)

1.一种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a)至少一个基站,用于向小区中的移动站广播无线信号;
b)使用IP地址可寻址的移动站;和
c)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小区中的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适用于:
(i)接收来自移动站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为移动站分配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的请求;
(ii)响应来自移动站的请求,检查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相关的第二控制器,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给另外的移动站;和
(iii)如果静态地址还未分配给另外的移动站,就把先前在小区之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分配给移动站以供在小区中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第一控制器进一步适用于以移动站的名义向第二控制器进行移动IP注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移动站包括就绪计时器,移动站适用:
i)检查就绪计时器是否已超时,并且
ii)如果就绪计时器还未超时,就请求分配静态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系统,其中,移动站适用在小区中的第一次上下文激活时检查就绪计时器是否已超时。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移动站包括备用计时器,并且移动站适用于:
(i)检查备用计时器是否已超时,并且
(ii)如果备用计时器还未超时,就请求分配静态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系统,其中,移动站适用在小区中的第一次上下文激活时检查备用计时器是否已超时。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小区是具有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不同的IP地址池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管理单元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第一控制器是小区的SwMI数据控制器,并且小区处于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不同的切换管理基础设备控制下。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是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如果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已经分配给了另外的移动站,第一控制器适用于从小区中可获得的IP地址池中为移动站分配新的IP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新的IP地址是动态IP地址。
12.一种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a)至少一个基站,用于向小区中的移动站广播无线信号;
b)使用IP地址可寻址的移动站;和
c)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小区中的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适用于:
(i)接收来自移动站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为移动站分配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的请求;
(ii)响应来自移动站的请求,检查与静态IP地址注册地相关的第二控制器,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给另外的移动站;和
(iii)如果静态地址还未分配给另外的移动站,就把先前在小区之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分配给移动站以供在小区中使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第一控制器进一步适用于以移动站的名义向第二控制器进行移动IP注册。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移动站包括就绪计时器,移动站适用:
i)检查就绪计时器是否已超时,并且
ii)如果就绪计时器还未超时,就请求分配静态IP地址。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系统,其中,移动站适用在小区中的第一次上下文激活时检查就绪计时器是否已超时。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移动站包括备用计时器,并且移动站适用于:
(i)检查移动站的备用计时器是否已超时,并且
(ii)如果备用计时器还未超时,就请求分配静态IP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系统,其中,移动站适用于在小区中的第一次上下文激活时检查备用计时器是否已超时。
18.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小区是具有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不同的IP的地址池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管理单元的一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第一控制器是小区的SwMI数据控制器,并且小区处于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不同的切换管理基础设备(SwMI)控制下。
20.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是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一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如果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已经分配给了另外的移动站,第一控制器适用于从小区中可获得的IP地址池中为移动站分配新的IP地址。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系统,其中,新的IP地址是动态IP地址。
23.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站的注册方法,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用于向小区中的移动站广播无线信号,移动站的注册方法包括:
a)移动站进入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小区,该移动站可用IP地址寻址;
b)移动站请求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为移动站分配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和
c)与小区相相关的第一控制器检查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相关的第二控制器,该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个另外的移动站,和
如果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个另外的移动站,第一控制器为移动站分配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供在小区中使用。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第一控制器以移动站的名义向第二控制器进行移动IP注册。
25.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移动站检查移动站就绪计时器是否已超时,并且如果就绪计时器还未超时,移动站就请求分配静态IP地址。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移动站在步骤a)中进入小区的第一次上下文激活时检查就绪计时器是否已超时。
27.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移动站检查移动站备用计时器是否已超时,并且如果备用计时器还未超时,移动站就请求分配静态IP地址。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移动站在步骤a)中进入小区的第一次上下文激活时检查移动站备用计时器是否已超时。
29.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小区是具有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不同的IP的地址池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管理单元的一部分。
30.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小区处于与移动站先前注册地不同的切换管理基础设备控制下,第一控制器是步骤a)中进入的小区的SwMI数据控制器。
31.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是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一部分。
32.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如果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已经分配给了另外的移动站,则第一控制器从小区中可获得的IP地址池中为移动站分配新的IP地址。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方法,其中,新的IP地址是动态IP地址。
34.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站的注册方法,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用于向小区中的移动站广播无线信号,移动站的注册方法包括:
a)进入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小区的移动站,该移动站可用IP地址寻址;
b)移动站请求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为移动站分配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和
c)与小区相相关的第一控制器检查与静态IP地址注册地相相关的第二控制器,该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个另外的移动站,和
如果静态IP地址还未分配个另外的移动站,第一控制器为移动站分配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供在小区中使用。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第一控制器以移动站的名义向第二控制器进行移动IP注册。
36.根据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移动站检查移动站就绪计时器是否已超时,并且如果就绪计时器还未超时,移动站就请求分配静态IP地址。
37.根据权利要求36的方法,其中,移动站在步骤a)中进入小区的第一次上下文激活时检查就绪计时器是否已超时。
38.根据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移动站检查移动站备用计时器是否已超时,并且如果备用计时器还未超时,移动站就请求分配静态IP地址。
39.根据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中,移动站在步骤a)中进入小区的第一次上下文激活时检查移动站备用计时器是否已超时。
40.根据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小区是具有与静态IP地址注册地不同的IP的地址池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管理单元的一部分。
41.根据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小区处于与静态IP地址注册地不同的切换管理基础设备控制下,第一控制器是步骤a)中进入的小区的SwMI数据控制器。
42.根据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是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一部分。
43.根据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如果先前在小区外分配给移动站的静态IP地址已经分配给了另外的移动站,则第一控制器从小区中可获得的IP地址池中为移动站分配新的IP地址。
44.根据权利要求43的方法,其中,新的IP地址是动态IP地址。
CNB008164851A 1999-11-30 2000-11-14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938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451,328 US6374108B1 (en) 1999-11-30 1999-11-30 Assigning an IP address to a mobile station while roaming
US09/451,328 1999-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2945A true CN1402945A (zh) 2003-03-12
CN1169385C CN1169385C (zh) 2004-09-29

Family

ID=2379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648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9385C (zh) 1999-11-30 2000-11-14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6374108B1 (zh)
EP (1) EP1238546B1 (zh)
JP (1) JP4615172B2 (zh)
CN (1) CN1169385C (zh)
AT (1) ATE315299T1 (zh)
AU (1) AU1608101A (zh)
DE (1) DE60025396T2 (zh)
ES (1) ES2256065T3 (zh)
HK (1) HK1054146A1 (zh)
PT (1) PT1238546E (zh)
WO (1) WO200104147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976B (zh) * 2009-03-04 2011-11-16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网络设备和认证服务器
CN101453492B (zh) * 2007-12-03 2012-03-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为终端分配静态ip地址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6206382A1 (zh) * 2015-06-23 2016-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ip地址管理、上网及溯源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81431A1 (en) * 1998-10-28 2000-04-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obile-tcp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 mobile-tcp connection
US6487406B1 (en) * 1999-06-16 2002-11-26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PCS-to-mobile IP internetworking
US6799204B1 (en) * 1999-10-22 2004-09-28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registration and configuration protocol
ATE256944T1 (de) * 1999-10-22 2004-01-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eilnehmerregistrierung und aufenthaltsverwaltung für mobile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e
AU2281200A (en) * 1999-12-07 2001-06-1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call routing depending on caller location in mobile ip network
US6684256B1 (en) * 2000-01-27 2004-01-27 Utstarcom, Inc. Routing method for mobile wireless nodes having overlapping internet protocol home addresses
US6671735B1 (en) * 2000-01-28 2003-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IP address as a wireless unit identifier
US7193980B2 (en) * 2000-07-06 2007-03-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ontinuation session attribute
FI20002607L (fi) * 2000-11-28 2002-05-29 Nokia Corp Päästä-päähän -tahdistuksen ylläpitäminen tietoliikenneyhteydellä
US7051109B1 (en) * 2001-02-21 2006-05-23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SCTP to provide mobility of a network device
US20020143968A1 (en) * 2001-03-29 2002-10-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suring the proper return of queries requested by world wide web client stations from web sources when dynamic IP addresses are assigned to client stations
US20030012151A1 (en) * 2001-07-12 2003-01-16 Dan Vassilovski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ging for voice over IP
US8041815B2 (en) * 2001-09-21 2011-10-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for mobile users
WO2003045034A1 (en) * 2001-10-12 2003-05-30 Mobiwave Pte, Ltd. Security of data through wireless access points supporting roaming
US7003294B2 (en) * 2001-12-20 2006-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re-registration of mobile IP nodes
US7061887B2 (en) * 2002-01-25 2006-06-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mobile IP sessions with dynamically allocated home IP address
JP3924502B2 (ja) * 2002-07-04 2007-06-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通信方法およびモバイル通信システム
US6871076B2 (en) * 2002-07-11 2005-03-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location based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puter
KR100450941B1 (ko) * 2002-09-11 2004-10-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대한 아이피 할당 방법
US9166867B2 (en) * 2003-01-27 2015-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mless roaming
US20040240430A1 (en) * 2003-05-27 2004-12-02 Innomedia Pte Ltd. IP gateway for hybrid circuit switched and IP based mobile wireless telephone system
KR100962647B1 (ko) * 2003-10-27 2010-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단말기의 이동성 지원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US7424293B2 (en) * 2003-12-02 2008-09-09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User plane location based service using message tunneling to support roaming
US7215959B2 (en) 2003-12-15 2007-05-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ellular to 802.11 voice roaming utilizing SIP signaling
US7200400B2 (en) * 2003-12-15 2007-04-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bile to 802.11 voice multi-network roaming utilizing SIP signaling with SIP proxy or redirect server
US20050250492A1 (en) * 2004-05-10 2005-11-10 Chang Han K Method for suspending roaming
WO2007061790A2 (en) * 2005-11-18 2007-05-31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mobility detection
US20070127496A1 (en) * 2005-12-05 2007-06-07 Paula Tjandra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reverse tunnel
US20070127420A1 (en) * 2005-12-05 2007-06-07 Paula Tjandra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reverse tunnel
CN101686520A (zh) * 2008-09-24 2010-03-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家用基站上下文管理的方法
US8385300B2 (en) * 2008-10-03 2013-02-26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management for communicating packet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397280B1 (en) 2010-07-22 2013-03-12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tatic packet address assignment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by an authorization system
US8447288B2 (en) 2011-05-24 2013-05-2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updating an address book when a mobile device roams from one network to anoth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7240B2 (ja) * 1987-05-26 1996-12-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電話方法および方式
US5159592A (en) * 1990-10-29 1992-10-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 address management for a wired network suppor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o a plurality of mobile users
ATE196705T1 (de) * 1993-12-08 2000-10-15 Ibm Dynamisches teilnehmererfassungsverfahren in einem mobilen kommunikationsnetz
US5793762A (en) * 1994-04-12 1998-08-11 U S Wes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acket data and voice services to mobile subscribers
US5572528A (en) * 1995-03-20 1996-11-05 Novell, Inc. Mobile networ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812819A (en) * 1995-06-05 1998-09-22 Shiva Corporation Remote acc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which allow dynamic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management
JPH1013904A (ja) * 1996-06-19 1998-01-16 N T T Ido Tsushinmo Kk 移動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JP3488347B2 (ja) * 1996-08-29 2004-01-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ドレス自動配布システム及びアドレス配布サーバ
JPH10308763A (ja) * 1997-05-09 1998-11-17 Toshib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
US6414950B1 (en) * 1997-10-14 2002-07-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equence delivery of messages
FI980291L (fi) * 1998-02-09 1999-08-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Liikkuva internetpääsy
US6147986A (en) * 1998-03-06 2000-11-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updating of wireless mobile terminal hosts affiliated with a wired network
US6195705B1 (en) * 1998-06-30 2001-02-27 Cisco Technology, Inc. Mobile IP mobility agent standby protocol
US6230012B1 (en) * 1998-08-07 2001-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P mobility support using proxy mobile node registrat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3492B (zh) * 2007-12-03 2012-03-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为终端分配静态ip地址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488976B (zh) * 2009-03-04 2011-11-16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网络设备和认证服务器
WO2016206382A1 (zh) * 2015-06-23 2016-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ip地址管理、上网及溯源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38546A4 (en) 2003-05-02
DE60025396D1 (de) 2006-03-30
JP4615172B2 (ja) 2011-01-19
US6374108B1 (en) 2002-04-16
AU1608101A (en) 2001-06-12
ATE315299T1 (de) 2006-02-15
ES2256065T3 (es) 2006-07-16
PT1238546E (pt) 2006-05-31
EP1238546B1 (en) 2006-01-04
JP2003516059A (ja) 2003-05-07
HK1054146A1 (en) 2003-11-14
CN1169385C (zh) 2004-09-29
WO2001041475A1 (en) 2001-06-07
EP1238546A1 (en) 2002-09-11
DE60025396T2 (de) 200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02945A (zh) 蜂窝无线通信系统
CN1119039C (zh) 在个人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管理系统
CN1074638C (zh) 用于互连通信系统的设备,通信系统和无绳接入系统
CN1233120C (zh) 移动通信系统及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设备、控制方法
CN1225137C (zh)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不同计费费率及指示移动台位置的方法
US200600999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an idle mobile unit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CN1612570A (zh) 支持移动终端的移动的方法和系统
CN1287578C (zh) 一种通过路由服务器实现用户异地漫游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267433A (zh) 增强了移动性管理的分组数据无线电业务
CN1826788A (zh) 动态绑定订户识别模块(sim)/用户识别模块(uim)和便携式通信装置
CN101040463A (zh) 用于连接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网络的双模式移动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CN1484407A (zh) 优化分组路由方法
CN1600043A (zh) 与msc间分组数据切换相关的电路交换呼叫建立与呼叫路由的优化
CN1173954A (zh) 分组无线系统和用于分组无线网络中数据分组进行协议无关的路由选择的方法
CN1317216A (zh) 电信系统和呼叫的建立方法
CN1325238A (zh) 用于提供公众/专用移动通信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416294A (zh) 网络中匹配用户状态的设备、方法和系统
CN1623300A (zh) 在未来因特网中利用区域定位点支持移动节点的移动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279789C (zh) 在一个物理移动交换中心覆盖的多子网间实现通信的方法
CN1055817C (zh) 蜂窝状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CN1736081A (zh) 对移动ip的网络支持的早期确定
CN1913713A (zh) 公共数据网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635713A (zh) 蓝牙网络结构及蓝牙终端在不同蓝牙接入点切换的方法
CN1202076A (zh) 通讯系统
CN1112014C (zh) 跨ip网域的无线网路漫游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MOTOROLA SOLUTIONS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MOTOROLA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after: Motorala Solutions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Patentee before: Motorola In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