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1482A - 非对称式卷带自动接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对称式卷带自动接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01482A CN1401482A CN 02130552 CN02130552A CN1401482A CN 1401482 A CN1401482 A CN 1401482A CN 02130552 CN02130552 CN 02130552 CN 02130552 A CN02130552 A CN 02130552A CN 1401482 A CN1401482 A CN 14014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joining device
- tape auto
- contacts
- jet cas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8—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specially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e.g. using folded portion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打印机内的喷墨匣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包括一卷带、一喷墨头,设置于该卷带上、以及多个接点,用来接收该打印机所发出的信号并进而将该信号传送至该喷墨头。该卷带包括一可被一中心线所平分的区域,该中心线将该卷带分为二面积几乎相等的第一面及第二面。该多个接点分布于该第一面上的接点数是不同于分布于该第二面上的接点数。该喷墨头以对准该中心线的方式或偏离该中心线的方式设置于该卷带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打印机的喷墨匣,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喷墨匣且其上的接点数目或喷墨头位置为不对称分布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A,图1A为现有卷带自动接合装置14设置于一喷墨匣(printhead cartridge)10的墨水槽12上的示意图,墨水槽12用来装载打印用的墨水,卷带自动接合装置(tape automated bonding device,TAB device)14内的卷带是从墨水槽12的前表面15绕曲贴合至墨水槽12的底面19。卷带自动接合装置14包括多个接点(contacts)16,每一接点都连接于一对应的走线(trace)17,走线17是将多个接点16电连接至一喷墨头(printhead)18,喷墨头18设置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14上且位于墨水槽12的底面19。卷带自动接合装置14对称于喷墨匣10的中心线A-A,更明确地说,多个接点16是平均分布于中心线A-A的两侧,而喷墨头18的中心线的延伸线则交会于中心线A-A。
请参考图1B及图1C,喷墨匣设置于一打印机100内且受打印机100控制。打印机100包括一软性电路板(flexible circuit board,FCB)102(未显示于图1B),其用来电连接至卷带自动接合装置14的多个接点16,以使喷墨匣10得以接收从打印机100所传来的信号。喷墨头18依据接点16所传来的信号来控制墨水槽12喷出墨水以完成打印的工作。此外,软性电路板102可容纳二个并排于打印机100内的喷墨匣10。
然而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上述多个对称性排列的接点16及卷带自动接合装置14上的喷墨头18将会使软性电路板102的尺寸变得较大,当然价格也就变得较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包括多个非对称排列的接点及偏离一中心线位置的喷墨头,以缩减打印机内相对应软性电路板的凹洞(dimples)分布面积。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包括一卷带、一喷墨头设置于卷带上、以及多个接点用来接收打印机所发出的信号并进而将信号传送至喷墨头。其中,卷带包括一可被一中心线所平分的区域,中心线将卷带分于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第一面的面积与第二面的面积几乎相等。另外,多个接点以多行的排列方式设置于卷带上,第一面上的接点行数不同于第二面上的接点行数,以使分布于第一面的接点数多于分布于第二面的接点数。
上述的喷墨头可以对准中心线的方式或以偏离中心线的方式设置于卷带上。如果,喷墨头以偏离中心线的方式设置于卷带上,则卷带上的多个接点可以对称性的方式设置于中心线的两侧。
本发明多个接点的非对称排列及喷墨头的偏离中心线排列的优点在于,其可容许打印机内的软性电路板的尺寸尽可能的缩小,以降低打印机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卷带自动接合装置设置于一喷墨匣内墨水槽上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的内含有图1A中的喷墨匣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1C为图1B中打印机内软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详细图;
图4为本发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详细图。
图5为将本发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第三实施例设置于一喷墨匣上的透视图;
图6为图5中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详细图;
图7为将本发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详细图;
图8为将本发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详细图;
图9为图2中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背视图;
图10为图5中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背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设计是受限于喷墨匣及应用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打印机内的软性电路板设计,在接下来的叙述中所提及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外形都与其所对应的喷墨匣及软性电路板的外形相配合,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以下所提及的实施例,本发明可应用于各种外形的软性电路板及喷墨匣。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的示意图,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包括一弹性多分子聚合物(polymer)材质的卷带及一塑料材质的L型底座31(显示于图9),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设置于一喷墨匣20的墨水槽22,墨水槽22用来装载打印用的墨水。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设置于墨水槽22的前表面24及底面26上,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的中心线与喷墨匣20的中心线B-B重合。喷墨匣20被设置于一打印机内,且受该打印机的控制以将墨水喷至像纸类的可打印物体上。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通过接收该打印机所传来的信号方式充当该打印机内的软性电路板与喷墨匣20之间的数据传输介面。当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接收该打印机所传来的喷墨信号时,墨水槽22内的墨水就会被喷至纸上。
请参考图3,图3为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的详细图示。图2中的挠性卷带是附着于喷墨匣20上,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图3中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的挠性卷带摊平的且不附着于喷墨匣20上。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的挠性卷带上包括多个接点32,排列成多行直线32c,每一接点32都对应于一走线34,其将该接点32电连接至一喷墨头36。当喷墨匣20接收来自于打印机的信号时,喷墨头36为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内用来喷墨的元件。喷墨头36沿着中心线B-B设置,也就是说,喷墨头36的中心线与喷墨匣20的中心线B-B重合。而多个接点32则是以非对称的方式被设置于中心线B-B两侧的四行直线32c上。中心线B-B将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分为一第一边30a及一第二边30b,第一边30a与第二边30b的面积约略相等,上述的四行直线32c中的三行直线32c位于第一边30a上,而其余的一行直线32c则位于第二边30b上。走线34采用最短路径的布局型态。为了要让第一边30a及第二边30b内的直线32c的行数不同,多个接点32以非对称的方式排列于第一边30a及第二边30b上。如果多个接点32是非以多行的方式排列,那么任一边上的接点32数目一定要大于另一边上的接点32数目,如此才能使设置于打印机内的软性电路板的接触面积得以缩减。一般说来,第一边30a与第二边30b上的接点32数目相差百分之五以上,或者是单一接点就可自成一直线32c。请注意,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中的多行直线32c并不一定要与中心线B-B平行,多行直线32c也可与中心线垂直,上述的两种直线32c设置方式都同等适用于以下的实施例。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前所述,喷墨头36的中心线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的中心线B-B重合,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接点32都位于第一边30a上的四行直线32c上,当然所有的接点32也可位于第二边30b上。走线34也采用最短路径的布局型态。
请参考图9,图9为从喷墨匣20墨水槽22上脱离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背视图,图9中显示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包括多个插脚(pins)37,其用来以机械性可拆解的(detachable)方式将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连接于喷墨匣20的墨水槽22。多个插脚37分布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上邻接于墨水槽22的前表面24的区域,当然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也可包括其它分布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上邻接于墨水槽22底面26区域的多个插脚。多个插脚37以金属制成的小型板状物,其可耦合于墨水槽22上与其相对应的孔洞,多个插脚37也可为以金属制成的圆形物体或其它以金属、或非金属(例如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的底座31相同材质的物质所制成)制成的固定结构。多个插脚37的排列方式要能使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能紧紧地固定于墨水槽22。在图9中也显示一墨水注入管(ink pipe)38,其用来将墨水从墨水槽22注入至喷墨头36。当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连接于墨水槽22时,墨水注入管38会穿过至墨水槽22内,并且挤压墨水槽22内含有墨水的泡棉(foam)(图中未示),形成从墨水槽22至喷墨头36的喷墨路径。底座31上也包括一孔,其连接于喷墨头36,用来将墨水从墨水槽22传送至喷墨头36。为了达成上述的要求,墨水注入管38位于对应于喷墨头36的位置处。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一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中的挠性卷带设置于一喷墨匣40的墨水槽42上,除了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在喷墨匣40中的位置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在喷墨匣20中的位置不同以外,本实施例中喷墨匣40的设计及运作与图2中喷墨匣20的设计及运作完全相同。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沿着一中心线D-D设置,中心线D-D约略偏离喷墨匣40的中心线C-C,也就是说中心线C-C与中心线D-D平行但不重合。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之所以位于喷墨匣40上约略偏离喷墨匣40的中心线C-C的位置上,方便喷墨匣40的同一设计。
请参考图6,图6为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的更详细的示意图。图5中的挠性卷带附着在喷墨匣40上,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图6中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的挠性卷带摊平且不附着于喷墨匣40上。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包括多个接点52,排列成多行直线52c,每一接点都对应于一走线54,其将该接点52电连接至一喷墨头56。喷墨头56的中心线偏离至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的中心线D-D的左侧,当然喷墨头56的中心线也可偏离至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的中心线D-D的右侧。中心线D-D将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分为一第一边50a及一第二边50b,右左两边50a、50b的面积约略相等,更明确地说,喷墨头56的中心线与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的中心线D-D平行但不重合。多个接点52对称地分布于四行直线52c,其中两行直线52c分布于第一边50a,而另两行直线52c则分布于第二边50b,走线54的布局对应于多个接点52。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如之前所描述的第三实施例,喷墨头56的中心线偏移至中心线D-D的左侧。然而,第四实施例中的多个接点52的排列方式为非对称性,其中有十二个接点52设置于第二边50b的三行直线52c上,而其余的四个接点52则设置于第一边50a的一行直线52c上,走线54的布局方式也要确定能让多个接点52有效地电连接至喷墨头56。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喷墨头56、所有的接点52、以及所有的走线54都位于中心线D-D的左侧,以致于所有的直线52c也都位于第二边50b。走线54的布局可延伸至第一边50a,如此的延伸式布局方式可缩小该软性电路板的面积。
请参考图10,图10为从喷墨匣40墨水槽42脱离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背视图,图10中显示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包括多个插脚57,其用来以机械性可拆解的方式将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连接于喷墨匣40的墨水槽42。多个插脚57以金属制成的小型板状物,其可啮合于墨水槽22上与其相对应的孔洞。与图9中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30相同,多个插脚57的位置、排列方式都设计成使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能紧紧地固定于墨水槽42上。图10中也显示一墨水注入管58,其用来将墨水从墨水槽42注入至喷墨头56。当卷带自动接合装置50连接于墨水槽42时,墨水注入管58穿透至墨水槽42并且挤压墨水槽42内的内含墨水泡棉(图中未示),形成从墨水槽42至喷墨头56的喷墨路径。底座51上包括一孔,其连接于喷墨头56,用来将墨水从墨水槽42传送至喷墨头56,为了达成上述的要求,墨水注入管58位于对应于喷墨头56的位置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多个非对称排列方式的接点及偏离中心线位置的喷墨头以缩减该打印机内的软性电路板的尺寸,如此将会降低该软性电路板的成本,并从而降低该打印机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43)
1.一种用于一打印机内的喷墨匣的卷带自动接合(tape automatedbonding,TAB)装置,其包括:
一卷带,其包括一可被一中心线所平分的区域,该中心线将该卷带分为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的面积与该第二面的面积约略相等;
一喷墨头,设置于该卷带上;以及
多个接点,用来接收该打印机所发出的信号并进而将该信号传送至该喷墨头,该多个接点以多行的排列方式设置于该卷带上,该第一面的行数不同于该第二面的行数以使分布于该第一面的接点数多于分布于该第二面的接点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第一面上的接点数目至少比该第二面上的接点数目多百分之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喷墨头中心线的延伸线与该中心线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喷墨头的中心线的延伸线偏离该中心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多个接点可用来接收一设置于该打印机的软性电路板(flexible circuit board,FCB)所传来的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卷带的材质为高分子聚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多个接点设置于该卷带的第一面上,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另包括多个设置于相对于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上的插脚,用来以机械性可拆解的方式将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连接于该喷墨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另包括一墨水注入管,用来将墨水从该喷墨匣注入至该喷墨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喷墨匣内包括泡棉,且该墨水注入管穿透至该喷墨匣内,并挤压该泡棉以将墨水从该喷墨匣注入至喷墨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另包括一底座,该卷带固定于该底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多个接点全都设置于该第一面上。
12.一种用于一打印机内的喷墨匣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包括:
一卷带,其包括一可被一中心线所平分的区域,该中心线将该卷带分于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的面积与该第二面的面积约略相等;
一喷墨头,设置于该卷带上,且该喷墨头中心线的延伸线偏离该中心线;以及
多个接点,设置于该卷带上,用来接收该打印机所传来的信号并进而将该信号传送至该喷墨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第一面上的多个接点的数目与该第二面上的多个接点的数目不相等。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第一面上的多个接点数目至少比该第二面上的多个接点数目多百分之五。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第一面上的多个接点数目与该第二面上的多个接点数目相等。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多个接点以多行的方式排列。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第一面多行的行数不等于该第二面多行的行数。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第一面的多行的行数与该第二面的多行的行数相等。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多个接点用来接收一设置于该打印机的软性电路板所传来的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卷带的材质为多分子聚合物。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多个接点设置于该第一面上,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另包括多个设置在相对于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上的插脚,用来以机械性可拆解的方式将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连接于该喷墨匣。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另包括一墨水注入管,用来将墨水从该喷墨匣注入至该喷墨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喷墨匣内包括泡棉,且该墨水注入管穿透至该喷墨匣内,并挤压该泡棉以将墨水从该喷墨匣注入至喷墨头。
2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另包括一底座,该卷带固定于该底座。
2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多个接点全都设置于该第一面上。
26.一种用于一打印机的喷墨匣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包括:
一底座;
一卷带,固定于该底座;
一喷墨头,设置于该卷带;
多个接点,设置于该卷带的第一面上,用来接收该打印机所传来的信号并进而将该信号传送至该喷墨头;以及
多个插脚,设置于相对于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上,用来以机械性可拆解的方式将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连接于该喷墨匣。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底座另包括一孔,以连接于该喷墨头。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另包括一墨水注入管,用来将墨水从该喷墨匣注入至该喷墨头。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其中该喷墨匣内包括泡棉,且该墨水注入管穿透至该喷墨匣内,并挤压该泡棉以将墨水从该喷墨匣注入至该喷墨头。
30.一种喷墨匣,其可设置于一打印机内的载具上,该载具可延着一第一方向移动,该喷墨匣包括:
一墨水槽(ink well),用来储存墨水,该墨水槽具有一前表面及一底面,该前表面上的第一中心线垂直于该第一方向,该第一中心线将该前表面分为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其中该第一边与该第二边的面积大致相等;以及
一卷带自动接合装置,设置于该墨水槽上,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的中心线与该前表面的中心线平行但不重合,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包括:
一卷带;
一喷墨头,设置于该卷带上;以及
多个接点,设置于该卷带上,用来接收该打印机所传送来的信号并进而将该信号传送至该喷墨头。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第一面上的多个接点的数目与该第二面上的多个接点的数目不相等。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第一面上的多个接点的数目与该第二面上的多个接点的数目相等。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多个接点以多行的方式排列。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第一面上的多行的行数与该第二面的多行的行数不相等。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第一面上的多行的行数与该第二面的多行的行数相等。
3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底面包括一第二中心线,将该底面约平分成两半,该第二中心线的延伸线与该第一中心线重合,而该喷墨头的中心线的延伸线与该第二中心线重合。
37.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底面包括一第二中心线,将该底面约平分成两半,该第二中心线的延伸线与该第一中心线重合,而该喷墨头的中心线的延伸线偏离该第二中心线。
38.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多个接点设置于该卷带的第一面上,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另包括多个设置于相对于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的插脚,用来以机械性可拆解的方式将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连接于该喷墨匣。
39.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另包括一墨水注入管,用来将墨水从该喷墨匣注入至该喷墨头。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喷墨匣,其内另包括泡棉,且该墨水注入管穿透至该喷墨匣内,并挤压该泡棉以将墨水从该喷墨匣注入至该喷墨头。
4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卷带自动接合装置另包括一底座,该卷带固定于该底座。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底座另包括一孔,连接于该喷墨头。
4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喷墨匣,其中该多个接点全都设置于该第一面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9/682,300 US6533396B2 (en) | 2001-08-16 | 2001-08-16 | Printhead cartridge with asymmetrical contacts |
US09/682,300 | 2001-08-16 | ||
US10/064,631 US6712457B2 (en) | 2001-08-16 | 2002-08-01 | Asymmetrical tape automated bonding device for a printhead cartridge |
US10/064,631 | 2002-08-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01482A true CN1401482A (zh) | 2003-03-12 |
CN1162274C CN1162274C (zh) | 2004-08-18 |
Family
ID=26744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3055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2274C (zh) | 2001-08-16 | 2002-08-16 | 非对称式卷带自动接合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274C (zh) |
DE (1) | DE10237326B4 (zh) |
TW (2) | TWI2469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66491B2 (ja) * | 2002-03-29 | 2005-06-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81297B1 (en) * | 1992-07-30 | 1999-03-1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head unit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
US6161915A (en) * | 1998-06-19 | 2000-12-19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Identification of thermal inkjet printer cartridges |
-
2002
- 2002-08-14 DE DE2002137326 patent/DE10237326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8-16 TW TW91118596A patent/TWI24696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8-16 TW TW94136403A patent/TWI27655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8-16 CN CNB021305528A patent/CN116227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274C (zh) | 2004-08-18 |
TWI276550B (en) | 2007-03-21 |
TW200611834A (en) | 2006-04-16 |
DE10237326B4 (de) | 2008-01-03 |
TWI246968B (en) | 2006-01-11 |
DE10237326A1 (de) | 2003-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79769B (zh) | 头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 | |
US7967415B2 (en) | Printing material container | |
US5533904A (en) |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for multiple flexible circuits | |
US10744761B2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US7992970B2 (en) | Droplet ejecting apparatus | |
US20150343791A1 (en) | Liquid ejection cartridge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
US20030035033A1 (en) | Asymmetrical tape automated bonding device for a printhead cartridge | |
JP2018103614A (ja) | 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 |
US9919516B2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CN1401482A (zh) | 非对称式卷带自动接合装置 | |
US9090062B2 (en) |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nkjet head | |
CN2613374Y (zh) | 喷墨匣 | |
US7025441B2 (en) | Ink jet print head | |
JP6627288B2 (ja) |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 |
US20160318303A1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JP2021008080A (ja) | 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ヘッド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 |
US11919306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jet head chip, liquid jet head chip,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recording device | |
CN1224516C (zh) | 墨水匣及与之相关的降低尺寸的方法和打印设备和电路板 | |
US7271478B2 (en) |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inkjet head | |
US20030202031A1 (en) | Recording head unit | |
US20200276814A1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ejecting head | |
JP2019081332A (ja) | ヘッドユニット | |
CN2547511Y (zh) | 接触点呈非对称排列的墨水匣 | |
US9216578B2 (en) | Liquid ejection head | |
US20250018713A1 (e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