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0783A - 网上资料流通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流通控制程序 - Google Patents
网上资料流通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流通控制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40783A CN1340783A CN01120373A CN01120373A CN1340783A CN 1340783 A CN1340783 A CN 1340783A CN 01120373 A CN01120373 A CN 01120373A CN 01120373 A CN01120373 A CN 01120373A CN 1340783 A CN1340783 A CN 13407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nline
- data
- format
-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流通控制方法,包括:把识别网上资料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以第1格式制作的阅览对象数据中,生成第1格式网上资料的步骤;把网上资料发送到通信网络上的步骤;通过通信网络来接收网上资料的步骤;从接收的网上资料中分离出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第1格式数据的步骤;把分离出的第1格式数据转换成与第1格式不同的第2格式的数据的步骤;把分离出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转换后的第2格式数据中,生成第2格式网上资料的步骤;把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步骤。提供在电子流通系统中,能保障网上资料著作权并能在用户终端进行阅览的网上资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数字化的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网上资料通过网络来进行流通的电子流通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流通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图7是表示以往电子流通系统100的图。电子流通系统100具有多个用户终端101、102以及网上资料持有者终端103。多个用户终端101、102与网上资料持有者终端103分别连接到代表国际互联网的网络104上,可相互进行通信。
过去,在利用电子流通系统100来进行网上资料流通时,是网上资料持有者先在自己的主页上揭示网上资料的目录来招募需求者,当通过确认需求者的信用卡编号判断需求者的合法性后,对该需求者发送网上资料,进行网上资料的流通。
更具体地说,网上资料持有者先把作为流通对象的网上资料在网络104上公开。在由网上资料持有者终端103建立的主页上揭示包括网上资料的概要、价格等的目录。需要网上资料的用户终端101的用户在与网络104连接的用户终端101上通过搜索引网站等、或刊登在杂志上的主页网址,来访问存在所需求的网上资料的主页。然后,如果在登载在该主页上的目录中,在网上资料的概要、价格等方面有符合所需条件的网上资料的话,用户向网上资料持有者终端103发送用户的信用卡编号。而且,当网上资料持有者确认其为合法的信用卡编号时,通过网上资料持有者终端103向用户终端101发送网上资料。
以上的技术刊登在美国专利第6,055,513号的“Methed and Apparatusfor Intelligent Sele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Telephonic and ElectronicCommerce”中。
但是,在以往的电子流通系统100中,当出售的网上资料的格式不同于用户终端能够进行阅览的网上资料格式时,用户则不能获得到所需要的网上资料。例如,网上资料持有者终端103即使发送图像质量较高的HDTV(高清晰度图像)格式的网上资料,如果在用户终端101、102一侧只能阅览标准图像质量的SDTV(标准清晰度图像)格式的网上资料,则用户无法享有到该网上资料。
另外,所述的电子流通系统100还存在着不能防止非法复制网上资料的问题。例如,不能防止用户终端101的用户在未得到网上资料持有者允许的情况下,将购得的网上资料登载在自己的主页上,让第3者(例如是用户终端102的用户)有尝或无偿地进行复制的不正当行为。其结果,大大地损害了网上资料制作者以及合法持有者的权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电子流通系统中,在保护网上资料著作者权益的条件下提供利用用户终端能进行阅览的网上资料。
本发明的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流通控制方法包括:把识别网上资料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在以第1格式制作的阅览对象的数据中,生成第1格式的网上资料的步骤;把所述网上资料发送到通信网络上的步骤;通过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网上资料的步骤;从接收的所述网上资料中分离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所述第1格式的数据的步骤;把分离出的所述第1格式的数据转换成与所述第1格式不同的第2格式的数据的步骤;把分离出的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转换后的所述第2格式的数据中,生成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的步骤;把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步骤。通过这样的构成就能达到所述的目的。
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包括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所述转换步骤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对应从所述第1格式数据向所述第2格式数据的转换,来变更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的步骤。
所述分离步骤也可以包括:从所述网上资料中提取出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步骤;从所述网上资料中减去提取出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获得所述第1格式数据的步骤。
也可以还包括:在用户终端,从所述第2格式网上资料中提取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步骤;在正确提取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再生所述第2格式网上资料的步骤。
本发明的利用网络的网上资料流通控制系统包括:把识别网上资料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在以第1格式制作的阅览对象的数据中,生成第1格式网上资料,发送到通信网络上的第1识别信息附加部;通过通信网络接收从第1识别信息附加部发送来的所述网上资料,从接收的所述网上资料中分离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所述第1格式数据的识别信息分离部;把识别信息分离部分离出的所述第1格式数据转换成与所述第1格式不同的第2格式数据的转换部;把识别信息分离部分离出的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转换部所转换的所述第2格式数据中,生成第2格式网上资料,并发送给用户终端的第2识别信息附加部。通过这样的构成就能达到所述的目的。
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包括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转换部也可以对应从所述第1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第2格式的数据转换,来变更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
识别信息分离部也可以通过从所述网上资料中提取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并从所述网上资料中减去所提取的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来分离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所述阅览对象数据。
也可以通过所述网络,使具有所述第1识别信息附加部,并从该数据制作者终端接收以第1格式制作的阅览对象数据的网上资料服务器,和具有所述识别信息分离部、所述转换部以及所述第2识别信息附加部的中继服务器,和从中继服务器的所述第2识别信息附加部接收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的用户终端构成网络连接。
也可以由用户终端从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中提取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在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被正确提取出来的情况下,再生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
本发明的计算机可执行的网上资料流通控制程序包括:把识别网上资料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在以第1格式制作的阅览对象的数据中,生成第1格式的网上资料的步骤;把所述网上资料发送到通信网络上的步骤;从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网上资料的步骤;从接收的所述网上资料中分离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所述第1格式数据的步骤;把分离出的所述第1格式数据转换成与所述第1格式不同的第2格式数据的步骤;把分离出的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转换后的所述第2格式数据中,生成第2格式网上资料的步骤;把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步骤。通过这样的构成就能达到所述的目的。
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包括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所述转换步骤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对应从所述第1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第2格式的数据转换,来变更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的步骤。
所述分离步骤也可以由以下步骤构成:从所述网上资料中提取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步骤;从所述网上资料中减去提取出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来获得所述第1格式数据的步骤。
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用户终端,从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中提取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步骤;在正确提取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再生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的步骤。
本发明的存储媒体储存有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的网上资料流通控制程序,据此,就能达到所述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网上资料流通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网上资料流通系统的具体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一例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图。
图4是表示一例由多个目录数据构成的目录的图。
图5是表示一例识别信息表的图。
图6是格式化变换处理的概念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电子流通系统的图。下面简要说明附图符号
1-用户终端,2-公告牌服务器,3-著作权人终端,10-网上资料流通系统,11-识别信息提取部,12-合法性判断部,13-存储部,14-再生部,20-著作权人终端,21-识别信息提取部,22-识别信息表,23-合法性判断部,24-目录数据存储部,25-公告牌,26-识别信息分离部,27-格式化变换部,28-识别信息附加部,31-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生成部,32-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中,用同一符号所表示的构成部分具有同一的机能。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网上资料流通系统10的构成的图。网上资料流通系统10具有用户终端1、中继服务器2、和网上资料服务器3。用户终端1、中继服务器2以及网上资料服务器3分别连接到代表国际互联网的通信网络4上,构成可相互进行通信。在本实施例的网上资料流通系统10中,网上资料服务器3通过中继服务器2将作为流通(出售)对象的网上资料公开。另一方面,用户通过阅览公开在中继服务器2上的网上资料,可购买所需要的网上资料。用户的购买请求传达给网上资料服务器3。网上资料服务器3将对方希望购买的网上资料以第1格式发送给中继服务器2。中继服务器2将从网上资料服务器3接收到的第1格式的网上资料转换成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然后发送给用户终端1。另外,在图中只表示出1个用户终端1,但在实际中也可以存在多个用户终端。
下面参照图2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2是表示网上资料流通系统10的具体构成的方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省略了通信网络4。以下,沿着数据的流向进行说明。
首先,网上资料制作者制作数字化的规定格式的图像、声音等的AV数据(多媒体数据)。这个多媒体数据就是用户的视听对象,一般称为网上资料。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网上资料还包括附加在多媒体数据中的为了维护著作者权益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另外,在单纯提到“数据”时,是指不包括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多媒体数据。
网上资料的制作者既是著作权所有者。网上资料可以只是图像,也可以只是声音。著作权所有者为了向用户提供网上资料,首先把该网上资料从著作权人终端20发送到网上资料服务器3。著作权人终端20是著作权人提供数据的计算机终端装置。另外,著作权人终端20和网上资料服务器3也可以是由同一台计算机构成。
网上资料服务器3具有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生成部31和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部32。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生成部31通过所定的处理生成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是为了识别网上资料所分配的具有唯一性的固有信息。图3是表示一例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图。如图3所示,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是包括了著作权人识别信息、网上资料识别记号、网上资料的储存日期、储存者名、题目、类别、内容、复制价格以及购买联系网址等的信息。
在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中,著作权人识别信息是预先分配给各个著作权人的具有唯一性的特定网上资料的著作权人的信息。著作权人识别信息与网上资料一同从发送源的著作权人终端20发送出来,或由网上资料服务器3来特定发送源。
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中的网上资料识别记号是,当网上资料是由网上资料制作公司制作的以出售为目的的商用网上资料的情况下所附加的固有值。在图中网上资料2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为AAAB。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生成部31(图2)不仅利用网上资料的制作年月日,还利用时分秒甚至毫秒作为参数生成网上资料识别记号。或,也可以例如,在希望在世界中只能识别到唯一的网上资料2的情况下,向世界通用的识别记号分配机构申请,获得该网上资料特有的网上资料识别记号AAAB,把这个记号作为网上资料识别记号。如后面所述的那样,只要至少根据这个网上资料识别记号和著作权人识别信息,便可判定是否是非法复制的网上资料。另外,通过制作者的输入来获得储存者名以及标题等的信息。
再参照图2,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部32把由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生成部31所生成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作为电子透过信息叠加在从著作权人终端20接收到的网上资料中。电子透过信息的主要特点是,即使对著作物(图像和声音)进行改变或压缩、解压处理,电子透过信息也不会消失,人的眼耳感觉不到电子透过信息,以及叠加的电子透过信息不影响原版的著作物的质量。由于具有这些特征使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网上资料形成不可分的一体,所以可以防止非法的复制,这样可以对网上资料的再生以及储存进行控制。
可以利用各种的方法进行电子透过信息的叠加,例如通过在网上资料的特定的频率成分上随机地进行相加来叠加。具体是,当把应插入电子透过的网上资料的特定频率成分设为ai,设ci取随机数+1或-1值,把构成电子透过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值设为xi时,插入了电子透过信息的信号被表示为
ai+xi*ci …(1)
如上所述地构成把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作为电子透过信息进行叠加后的网上资料。另外,可以在对著作权人终端20的网上资料叠加作为电子透过信息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时,利用预先密码化的该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在这个场合下,所述的式(1)的xi的值为密码化后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值。这个密码化可以由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生成部31或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部32来进行。通过利用密码化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作为电子透过信息,使非法的使用者不易解密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可更有效地保护著作者权益。之后,网上资料服务器3为了大范围地出售作成的网上资料,生成与网上资料相关的目录数据,并发送到中继服务器2。目录数据是作为预览提取出的网上资料摘要,显示禁止复制的的警告、标题、内容、价格以及购买联络网址等的信息。
继续参照图2,中继服务器2是网络上的登录有作为目录的多数目录数据的计算机服务器。在网上资料中包括图像的情况下,只要把网上资料的主要部分进行预览即可。另外在是音乐网上资料的情况下,则是取代预览把规定时间的内容提取出来进行视听播放。并同样显示禁止复制的警告等。图4表示一例由多数目录数据构成的目录。目录被登载在建立在网络上的公共揭示牌(电子揭示牌)上。用户可通过访问设置在中继服务器2中的揭示牌阅览目录,选择各种各样的网上资料。另外,需留意在从网上资料中摘要出的预览显示数据中包括有网上资料识别信息。
下面对中继服务器2的构成进行具体的说明。中继服务器具有识别信息提取部21、识别信息表22、合法性判断部23、目录数据存储部24以及揭示牌25。另外,中继服务器2还包括识别信息分离部26、格式转换部27以及识别信息附加部28。识别信息提取部21用于提取出附加在目录数据的预览部分的网上资料中的识别信息。这里所说的识别信息是著作权人识别信息(图4的“10001”、“10054”)以及网上资料识别记号(图4的“AAAB”),是以随机状态叠加在特定频率成分中的电子透过信息。具体的提取方法如下,即,首先通过与在透过插入网上资料时所使用的滤波器相同通带宽度的滤波器提取出叠加在识别信息中的频率成分。然后用与插入时相同的随机数与该频率相乘,再通过只提取直流成分的滤波器。如关于式(1)所做的说明那样,当把将要插入电子透过的网上资料的特定频率成分设为ai、ci取随机数+1或-1、把构成电子透过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值设为xi时,插入了电子透过信息的信号表示为ai+xi*ci。所以,由识别信息提取部21乘上随机数ci后的值为
(ai+xi*ci)*ci=ai*ci+xi*(ci2) …(2);在利用公开键暗号方式的情况下,使用公开键将随机数ci加密,然后发送到中继服务器2和合法用户的用户终端。由中继服务器2等使用固有的秘密键将随机数ci解密。具体的是,由于随机数ci为+1或-1,所以ai*ci的直流成分为0,另外,ci^2=1。因此,当通过提取这个信号的直流成分的滤波器后,得到(ai+xi*ci)*ci=xi,这样便提取出了作为电子透过信息的被叠加的识别信息。在作为电子透过信息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预先被加密的情况下,还需要解密该密码的键。这个键可从网上资料服务器3获得。识别信息提取部21使用该键来解密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在利用公开键加密方式的情况下同时需要加密的公开键和解密的秘密键。
另外,也可以取(xi+ci)进行识别信息的密码化(ci:取+1或-1的随机数,xi:将要构成电子透过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值)。这个“+”表示排他性逻辑合运算。由于识别信息提取部21把随机数ci与xi+ci相加,
(xi+ci)+ci=xi+(ci+ci)=xi+0=xi …(3);由此可提取出识别信息。如上所述,随机数ci利用公开键暗号方式发送到中继服务器2和合法用户的用户终端。另外,也可以使著作权人识别信息与随机数相乘等使用著作权人识别信息进行加密解密。
识别信息表22组合存储著作权人识别信息和网上资料识别记号。图5表示一例识别信息表22。登陆在识别信息表22的信息是在向中继服务器2发送目录数据之前,从网上资料服务器3送来的目录数据的著作权人识别信息和网上资料识别记号的组合信息。
图2的合法性判断部23用于判断由识别信息提取部21提取出的著作权人识别信息和网上资料识别记号的组合信息的合法性。即,合法性判断部23把由识别信息提取部21提取出的著作权人识别信息和网上资料识别记号的组合信息与存储在识别信息表22中的著作权人识别信息和网上资料识别记号的组合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判断该网上资料为不是不合法的复制。即,判断为从网上资料服务器送来的目录数据以以及发送来的网上资料是由合法的制作者送来的信息。所以在判断为合法组合的情况下,合法性判断部23允许目录数据积蓄在目录数据存储部24中。目录数据存储部24用于存储从网上资料服务器3送来的目录数据。通过这样的方法,使该网上资料允许被流通,把网上资料的目录登载在揭示牌25中。在图4所示的目录中登载了网上资料1以及2。
另一方面,在由识别信息提取部21提取出的著作权人识别信息和网上资料识别记号的组合与识别信息表22中的著作权人识别信息和网上资料识别记号的组合不同的情况下,或不能检测出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判断其为非法的复制,不把该目录数据登载到揭示牌25中。这是由于对于已经存在的商用网上资料,其非法复制的可能性大的原因。在这个场合,对希望登录者(例如是进行了非法复制的一般用户的用户终端)传达不可登载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法使非法复制的网上资料不能登载到揭示牌2中。为了更有力地制止非法复制,也可以将该非法复制通知给该网上资料的合法著作权人。另外,也可以通过使合法性判断部23询问世界公用的识别记号分配机构,确认该组合是否正确,来进行识别信息的合法性的判断。
接着,对用户终端1进行说明。用户终端1是用户阅览登载了目录的揭示牌25,从登载在揭示牌25中的网上资料目录中查看网上资料预览,进行视听时所使用的计算机(PC)等的终端。如果有希望购买的网上资料,用户向该网上资料的出售者(发送网上资料的网上资料服务器3的著作权人)发送购买请求。例如是表示购买联络地址的电子邮件地址等的特定网上资料出售者的信息。接收到购买请求的网上资料服务器3向用户终端1发送要求付款的信用卡编号或电子货币的请求。另外,为了能够阅览网上资料,还向用户终端1发送请告知该用户终端1所支持的文件格式的请求。
当用户发送了信用卡编号以及用户终端1能够进行阅览的格式等后,网上资料服务器3对接收到的信用卡编号或电子货币的合法性进行确认,然后把用户希望的网上资料发送到中继服务器2。在从网上资料服务器3接收到的网上资料的格式为用户能够进行视听的情况下,中继服务器2把该网上资料直接发送给用户终端1。
另一方面,在发送到中继服务器2的网上资料的格式与用户终端1能够进行阅览的网上资料格式不同的情况下,中继服务器2将网上资料格式转换为用户终端可阅览的格式,然后发送给用户终端1。所谓“能够阅览”是指用户终端1支持可再生该网上资料的格式或用户终端1的显示输出设备具有可显示该网上资料的性能(例如,显示器的显示性能等)。这些处理主要由识别信息分离部26、格式转换部27以及识别信息附加部28进行。以下,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关于格式转换的主要处理进行说明。虽然在格式中包括符号化方式、分辨率等的条件,但在下面的说明中,作为格式的一例只对把HDTV格式等的MPEG2主要程序概要并且是高水平的网上资料转换为四分之一共用中间格式(Quarter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等的MPEG4简单程序概要水平0的处理进行说明。通过这个转换处理用户可使用不能阅览TV用网上资料的移动电话机等的用户终端1来欣赏网上资料。
图6是格式转换处理的概念图。按照顺序对处理进行说明。首先,著作权人制作HDTV格式化的MPEG2主要程序概要并且是高水平的AV数据,并发送到网上资料服务器3。网上资料服务器3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部32把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作为使用公开密码键加密的电子透过信息附加在所述的AV数据中,从而生成第1格式的网上资料。网上资料服务器3把第1格式的网上资料发送到中继服务器2。
中继服务器2的识别信息分离部26使用解密键从网上资料中分离出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提出AV数据和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更具体地说,首先从第1格式的网上资料中提取出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然后通过从第1格式的网上资料中减去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来获得AV数据。
并且,也可以继续进行以下的只通过从网上资料中提取出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不能完全分离的处理。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在网上资料中被重叠附加了多个不同的电子透过信息,将会降低网上资料的品质。然后格式转换部27把由识别信息分离部26分离出的MPEG2主要程序概要并且是高水平格式化的AV数据通过进行下载取样,转换为MPEG4简单程序概要水平0格式化的AV数据。之后,中继服务器2的识别信息附加部28把被提取出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按照所述的电子透过信息的附加顺序直接附加在转换后的格式的AV数据中,生成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然后,识别信息附加部28把生成的网上资料发送给用户终端1(图1)。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对提取出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不进行转换,再次作为电子透过信息附加到AV数据中。但是,也可以使格式转换部27消除或修改一部分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再次作为电子透过信息附加到AV数据中。例如,也可以在原始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中包括表示网上资料为第1格式的信息,使格式转换部27把该信息改变为表示转换后的网上资料为第2格式,再附加到AV数据中。这样,在第3者进行了非法的格式转换的情况下,由于电子透过信息不变,虽然是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但在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中包括有表示第1格式的信息,所以可以判断出是非法取得的网上资料。另外,在再次附加电子透过信息时,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密码键等。
另外,以上的说明是以从MPEG2主程序概要并且是高水平格式化转换到MPEG4简单程序概要水平0格式化为例所做的说明。但不限于此。不管网上资料是动态图像还是静止图像,如下面表1所示,可以从一种格式转换到另一种格式。
[表1]
格式转换例
分类 | 格式 | 用途、特征 |
动态图像 | MPEG-2视频 主程序概要@高水平 | HDTV用、高分辨率 |
MPEG-2视频 主程序概要@主水平 | 标准TV用、中等分辨率 | |
MPEG-1视频 | PC、卡拉OK用 | |
MPEG-4视频 简单程序概要@水平0 | 移动电话用 | |
MPEG-4视频 核心程序概要@水平2 | PC、网络用 | |
ITU-T H.26L | 电话用 | |
ITU-T H.263 | 有线电话用 | |
ITU-T H.261 | 有线电话用 | |
Windows媒体视频 | PC、网络用 | |
实时视频 | PC、网络用 | |
动态JPEG | 摄象机用 | |
动态JPEG2000 | 将来的摄象机用 | |
静止图像 | JPEG | 照相机用 |
JPEG2000 | 将来的照相机用 | |
GIF | PC用 |
例如:
动态图像格式之间的转换(从MPEG-2视频的主程序概要@高水平格式到MPEG-2视频的主程序概要@主水平格式的转换);
静止图像格式之间的转换(从JPEG格式到GIF格式的转换);
从动态图像格式转换到静止图像格式(从MPEG-2视频的主程序概要@高水平格式到JPEG2000格式的转换);
从静止图像格式转换到动态图像格式(由多个JPEG格式的静止图象转换到动态JPEG格式,将多个GIF格式的静止图象转换到进行了桢补偿处理的MPEG-1视频格式)。
由于人们已熟悉表中所记载的任意一种格式的内容,故省略对转换算法的具体的说明。
如上所述,中继服务器2可生成包括电子透过信息并且具有可通过用户终端进行阅览的格式的网上资料。通过把该网上资料发送到用户终端1,用户可使用用户终端1来欣赏网上资料,同时网上资料制作者的著作权也得到了保护。
以下,对用户终端1的构成进行具体的说明。用户终端1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C)、移动电话、具备通信机能的TV以及录象机等。用户终端1具有识别信息提取部11、合法性判定部12、存储部13和再生部14。当用户终端1开始从中继服务器2接收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时,通过识别信息检测机能11读出被叠加在网上资料内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在此时,只接收到一部分的网上资料。然后,合法性判定部12根据读出的识别信息,用与中继服务器2的合法性判定部23同样的方法确认网上资料的合法性。如果判断为是合法的网上资料,合法性判定部12允许存储部13进行网上资料的储存。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是不合法的网上资料时,例如,当认为接收的是非法复制的网上资料时,或检测不出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时,停止网上资料的接收。另外,合法性判定部12也可以在接收终了之后进行合法性的判断。在再生时判断出是非法复制的网上资料的情况下,合法性判断部12通过使再生输出网上资料的再生部14不工作,来禁止该网上资料被输出到输出显示设备上。这样,被非法复制的网上资料即使被一般的用户终端下载,也不能显示,从而该著作权得到了保护。
依照本实施例,在网上资料服务器3所保持的网上资料格式(网上资料的第1格式)不是用户终端1可阅览的格式(网上资料的第2格式)的情况下,中继服务器2将网上资料的第1格式转换成第2格式。这样用户可使用用户终端1来欣赏网上资料。另外,在进行转换时,附加在网上资料的第1格式中的作为电子透过信息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被无损失地附加在第2格式中。由于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包括有识别网上资料制作者的著作权人识别信息以及识别网上资料的网上资料识别记号,根据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来判断是否是非法复制的网上资料,所以网上资料制作者的著作权同时得到了保护。
以上是对本实施例所做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网上资料服务器3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部32是将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在从著作权人发送来的声音、图像等的AV数据中。但也可以由中继服务器2来执行这个动作。在这个场合,网上资料服务器3把网上资料和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发送到中继服务器2。另外,也可以由中继服务器2来取得或生成网上资料识别信息。
另外,虽然是由中继服务器2的格式转换部27进行从网上资料的第1格式到第2格式的转换,也可以在用户终端1一侧安装转换程序,在用户终端1进行各种的格式转换。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是从用户终端1一侧直接把购买请求发送到网上资料服务器3,也可以通过中继服务器2发送给网上资料服务器3。这样,由于网上资料服务器3只从中继服务器2接收购买请求,使管理简单化。
对于通过本实施例所说明的构成各个网上资料流通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的处理动作也可以通过使计算机执行该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这样的计算机程序被储存在CD、DVD等的光盘、软盘等的磁存储媒体以以及闪存存储器等的半导体存储媒体中。或作为电子信号通过国际互联网等的网络来传送该计算机程序。
依照本发明的网上资料流通系统,由于把网上资料的格式先从第1格式转换到第2格式,再发送给阅览者(用户)的终端,使用户可以欣赏到与用户终端以及显示输出设备的格式不同的格式的网上资料。
通过把附加在第1格式网上资料中的识别信息附加在转换后的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中,转换格式后的网上资料同样也可以保护网上资料著作权人的权益。
通过对应向所述第2格式数据进行的转换,把从第1格式网上资料中提取出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第2格式网上资料中,就能获得适合第2格式网上资料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
通过在从第1格式的网上资料中减去网上资料识别信息之后,结合第2格式进行转换,就能防止第2格式网上资料的质量下降。
Claims (16)
1.一种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流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识别网上资料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以第1格式制作的阅览对象数据中,生成第1格式网上资料的步骤;
把所述网上资料发送到通信网络上的步骤;
通过通信网络来接收所述网上资料的步骤;
从接收的所述网上资料中分离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所述第1格式数据的步骤;
把分离出的所述第1格式数据转换成与所述第1格式不同的第2格式的数据的步骤;
把分离出的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转换后的所述第2格式数据中,生成第2格式网上资料的步骤;
把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流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包括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
所述转换步骤还包括:对应从所述第1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第2格式的数据转换,来变更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流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步骤包括:
从所述网上资料中提取出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步骤;
从所述网上资料中减去所提取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来获得所述第1格式数据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流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用户终端,从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中提取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步骤;
在正确提取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再生所述第2格式网上资料的步骤。
5.一种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流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识别网上资料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以第1格式制作的阅览对象数据中,生成第1格式的网上资料并发送到通信网络上的第1识别信息附加部;
通过通信网络从第1识别信息附加部接收所述网上资料,从接收的所述网上资料中分离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所述第1格式数据的识别信息分离部;
把识别信息分离部分离出的所述第1格式数据转换成与所述第1格式不同的第2格式数据的转换部;
把识别信息分离部分离出的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转换部转换的所述第2格式数据中,生成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并发送给用户终端的第2识别信息附加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流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包括表示网上资料格式信息;
转换部对应从所述第1格式数据向所述第2格式数据的转换,来变更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流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识别信息分离部通过从所述网上资料中提取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从所述网上资料中减去所提取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来分离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所述阅览对象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流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网络连接具有所述第1识别信息附加部的从数据制作者终端接收以第1格式制作的阅览对象数据的网上资料服务器,和具有所述识别信息分离部、所述转换部以及所述第2识别信息附加部的中继服务器,和从中继服务器的所述第2识别信息附加部接收第2格式网上资料的用户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流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用户终端从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中提取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并在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被正确提取出来的情况下,再生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
10.一种计算机可执行的网上资料流通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识别网上资料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以第1格式制作的阅览对象数据中,生成第1格式的网上资料的步骤;
把所述网上资料发送到通信网络上的步骤;
通过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网上资料的步骤;
从接收的所述网上资料中分离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所述第1格式数据的步骤;
把分离出的所述第1格式数据转换成与所述第1格式不同的第2格式数据的步骤;
把分离出的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转换后的所述第2格式数据中,生成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的步骤;
把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网上资料流通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包括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
所述转换步骤还包括:对应从所述第1格式数据到所述第2格式数据的转换,来变更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网上资料流通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步骤包括:从所述网上资料中提取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步骤;从所述网上资料中减去所提取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来获得所述第1格式数据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网上资料流通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用户终端,从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中提取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步骤;
在正确地提取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再生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的步骤。
14.一种储存有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执行的网上资料流通控制程序的存储媒体。
15.一种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中继方法,通过通信网络来接收网上资料,该网上资料是把识别该网上资料的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以第1格式制作的阅览对象数据中而生成的第1格式网上资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接收的所述网上资料中分离出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和所述第1格式数据的步骤;
把分离出的所述第1格式数据转换成与所述第1格式不同的第2格式的数据的步骤;
把分离出的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附加到转换后的所述第2格式数据中,生成第2格式网上资料的步骤;
把所述第2格式的网上资料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过通信网络的网上资料的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上资料识别信息包括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
所述转换步骤还包括:对应从所述第1格式的数据到所述第2格式的数据的转换,还变更表示网上资料格式的信息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258651 | 2000-08-29 | ||
JP258651/2000 | 2000-08-2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40783A true CN1340783A (zh) | 2002-03-20 |
Family
ID=1874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120373A Pending CN1340783A (zh) | 2000-08-29 | 2001-08-29 | 网上资料流通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流通控制程序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20078178A1 (zh) |
EP (1) | EP1187048A3 (zh) |
KR (1) | KR20020018011A (zh) |
CN (1) | CN134078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97156B1 (en) | 1998-09-25 | 2007-03-27 | Digimar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bedding auxiliary information within original data |
US7532740B2 (en) * | 1998-09-25 | 2009-05-12 | Digimar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bedding auxiliary information within original data |
US7373513B2 (en) * | 1998-09-25 | 2008-05-13 | Digimarc Corporation | Transmarking of multimedia signals |
GB2371636A (en) * | 2000-12-21 | 2002-07-31 | Nokia Oyj |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
JP3809779B2 (ja) * | 2001-06-18 | 2006-08-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データ転送装置、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転送方法 |
US7546464B2 (en) * | 2001-06-26 | 2009-06-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Network access terminal, network system, method of network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code |
US6938072B2 (en) * | 2001-09-21 | 2005-08-3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inconsistency between data sources in a web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
US7392394B2 (en) * | 2001-12-13 | 2008-06-24 | Digimarc Corporation | Digital watermarking with variable orientation and protocols |
US7328345B2 (en) * | 2002-01-29 | 2008-02-05 | Widevine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d to end securing of content for video on demand |
AU2003234152A1 (en) * | 2002-04-19 | 2003-11-03 | Computer Associates Think,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data |
ATE255800T1 (de) * | 2002-07-22 | 2003-12-15 | Evolium Sas |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von dienstverwaltung für netzelemente eines zelluraren kommunikationsnetzwerkes |
US7620699B1 (en) * | 2002-07-26 | 2009-11-17 | Paltalk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high-bandwidth data sharing |
US7376696B2 (en) * | 2002-08-27 | 2008-05-20 | Intel Corporation | User interface to facilitate exchanging files among processor-based devices |
US7647507B1 (en) * | 2003-07-08 | 2010-01-12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Secure digital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secure hard drive |
EP1691553B1 (en) * | 2003-12-02 | 2012-03-28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av content in download type file format |
JP4307982B2 (ja) * | 2003-12-19 | 2009-08-0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ータ多重化制御方法 |
KR100636169B1 (ko) | 2004-07-29 | 2006-10-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서로 다른 drm이 적용된 콘텐츠의 전송 및 재생 방법 |
EP1637957A1 (en) * | 2004-09-21 | 2006-03-22 |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protected data |
US20060198319A1 (en) * | 2005-02-01 | 2006-09-07 | Schondelmayer Adam H | Network diagnosti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ggregated links |
US20060198312A1 (en) * | 2005-02-01 | 2006-09-07 | Schondelmayer Adam H | Network diagnosti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tering the format and bandwidth of network messages |
US20060198318A1 (en) * | 2005-02-01 | 2006-09-07 | Schondelmayer Adam H | Network diagnosti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atistical triggering |
US20060200711A1 (en) * | 2005-02-01 | 2006-09-07 | Schondelmayer Adam H | Network diagnosti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network messages |
CN101120357B (zh) * | 2005-02-14 | 2010-09-2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利用外部记录介质写入装置的数据管理方法及数据管理系统 |
US20080168094A1 (en) * | 2005-02-16 | 2008-07-10 | Pioneer Corporation | Data Relay Device, Digital Content Reproduction Device, Data Relay Method, Digital Content Reproduc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
US7760859B2 (en) * | 2005-03-07 | 2010-07-20 | Net Optics, Inc. |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ap port aggregator |
WO2006095646A1 (ja) * | 2005-03-08 | 2006-09-14 | Pioneer Corporation |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
KR100713844B1 (ko) * | 2005-05-06 | 2007-05-02 | 주식회사 코어트러스트 | 디알엠 컨버터 |
US20070038880A1 (en) * | 2005-08-15 | 2007-02-15 | Noble Gayle L | Network diagnosti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storage devices |
US20070211696A1 (en) * | 2006-03-13 | 2007-09-13 | Finisar Corporation | Method of generating network traffic |
US20060264178A1 (en) * | 2005-05-20 | 2006-11-23 | Noble Gayle L | Wireless diagnostic systems |
US7899057B2 (en) * | 2006-04-28 | 2011-03-01 |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 Systems for ordering network packets |
US8107822B2 (en) | 2005-05-20 | 2012-01-31 | Finisar Corporation | Protocols for out-of-band communication |
US20070260728A1 (en) * | 2006-05-08 | 2007-11-08 | Finisar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network diagnostic statistics |
US20070211697A1 (en) * | 2006-03-13 | 2007-09-13 | Finisar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nalyzing network with generated traffic |
US20080075103A1 (en) * | 2005-05-20 | 2008-03-27 | Finisar Corporation | Diagnostic device |
US7570641B2 (en) * | 2005-08-23 | 2009-08-04 | Macrovision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watermarking and distributing content |
KR100776799B1 (ko) * | 2005-12-02 | 2007-11-1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끊김 없는 실시간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
KR100813973B1 (ko) * | 2006-01-03 | 2008-03-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수의 사용 제한 정보들을 포함하는 컨텐트를 임포트하는장치 및 방법 |
US20100217976A1 (en) * | 2006-01-03 | 2010-08-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orting content |
KR100924777B1 (ko) * | 2006-01-03 | 2009-11-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라이센스를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KR100856404B1 (ko) * | 2006-01-03 | 2008-09-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컨텐트를 임포트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07119324A1 (ja) * | 2006-03-17 | 2007-10-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コンテンツ検索装置 |
US8213333B2 (en) | 2006-07-12 | 2012-07-03 | Chip Greel | Identifying and resolving problems in wireless device configurations |
US8917899B2 (en) * | 2006-10-10 | 2014-12-23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watermarking digital media |
US8683600B2 (en) * | 2006-10-11 | 2014-03-25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Print policy commands |
US8526821B2 (en) * | 2006-12-29 | 2013-09-03 | Finisar Corporation | Transceivers for testing networks and adapting to device changes |
US20080271076A1 (en) * | 2007-04-27 | 2008-10-30 |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Between Edge Device Resources in an SDV System |
US20080270311A1 (en) * | 2007-04-27 | 2008-10-30 |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osing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License Format |
US8094576B2 (en) | 2007-08-07 | 2012-01-10 | Net Optic, Inc. | Integrated switch tap arrangement with visual display arrangement and methods thereof |
US20090158443A1 (en) * | 2007-12-17 | 2009-06-18 | Verizon Business Network Services Inc. | Piracy prevention, detection, and content management |
US8868464B2 (en) | 2008-02-07 | 2014-10-21 | Google Inc. |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modification or skipping of viewing of advertisements within content |
US9911457B2 (en) * | 2008-09-24 | 2018-03-06 | Disney Enterpris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cure content with revocable access |
US9813448B2 (en) | 2010-02-26 | 2017-11-07 | Ixia | Secured network arrangement and methods thereof |
US9749261B2 (en) | 2010-02-28 | 2017-08-29 | Ixia |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for minimizing delay in high-speed taps |
KR20120119793A (ko) * | 2011-04-22 | 2012-10-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해킹 추적을 위한 워터 마킹 방법 및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해킹 콘텐츠 차단 방법 및 장치 |
EP2670110B1 (en) * | 2012-06-01 | 2015-07-08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s for improved content delivery |
CN103533672B (zh) * | 2013-11-04 | 2017-07-25 | 中山大学花都产业科技研究院 | 一种无线卡拉ok系统及其内部数据交互方法 |
US10951591B1 (en) * | 2016-12-20 | 2021-03-16 | Wells Fargo Bank, N.A. | SSL encryption with reduced bandwidth |
KR102092840B1 (ko) * | 2019-08-12 | 2020-03-24 | 박옥생 | 저작물의 자산화 및 접근성을 확장하는 저작물 거래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76260B2 (ja) * | 1997-03-10 | 2000-08-1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情報提供装置 |
US6167441A (en) * | 1997-11-21 | 2000-12-2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ustomization of web pages based on requester type |
US6055513A (en) * | 1998-03-11 | 2000-04-25 | Telebuyer,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 sele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telephonic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
-
2001
- 2001-08-27 US US09/938,664 patent/US2002007817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8-27 KR KR1020010051642A patent/KR20020018011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01-08-28 EP EP01120455A patent/EP1187048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08-29 CN CN01120373A patent/CN1340783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20078178A1 (en) | 2002-06-20 |
KR20020018011A (ko) | 2002-03-07 |
EP1187048A2 (en) | 2002-03-13 |
EP1187048A3 (en) | 2005-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40783A (zh) | 网上资料流通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流通控制程序 | |
US8126200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employing digital content | |
US7171018B2 (en) | Port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employing digital watermarking | |
US7505605B2 (en) | Port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employing digital watermarking | |
US6829368B2 (en) | Establish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on-line media collections using identifiers in media signals | |
US8607354B2 (en) | Deriving multiple fingerprints from audio or video content | |
JP5427706B2 (ja) | コンテンツ識別、個人ドメイン、著作権告知、メタデータ、および電子商取引 | |
EP1249002B1 (en) | Authenticating metadata and embedding metadata in watermarks of media signals | |
US8126918B2 (en) | Using embedded data with file sharing | |
KR100865249B1 (ko) | 파일 공유에 임베딩된 데이터의 사용 | |
CN1462397A (zh) | 保护和管理数字式内容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系统 | |
CN1386226A (zh) | 内容流通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
JP2002169785A (ja) | コンテンツ流通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の流通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JP4080700B2 (ja) | データ運用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2002196985A (ja) | コンテンツ流通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の流通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JP2005269412A (ja) |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視聴者端末装置 | |
Lee et al. | Anonymous authorship control for user-generated content | |
Kanellopoulos et al. | Recent Advances i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