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330809C - 筒织气囊用底布及筒织气囊 - Google Patents

筒织气囊用底布及筒织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0809C
CN1330809C CNB011404302A CN01140430A CN1330809C CN 1330809 C CN1330809 C CN 1330809C CN B011404302 A CNB011404302 A CN B011404302A CN 01140430 A CN01140430 A CN 01140430A CN 1330809 C CN1330809 C CN 13308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abric
air bag
tube
knitted
air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404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0102A (zh
Inventor
松井真理子
北村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bo Co Ltd
Toyo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763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8873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205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22566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extil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60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0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08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08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一种筒织气囊底布及筒织气囊或侧面撞击用筒织气囊,在形成筒织气囊时,采用筒织织成底布,使底布全部经纱卷曲率的变化在40%以下,形成气囊。因此,本发明着眼于以往筒织气囊底布的问题,特别是底布的平整性,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织气囊底布及筒织气囊,解决了宽方向的厚度不均匀和经纱拉力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筒织气囊用底布及筒织气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安全装置之一的气囊,涉及对正面保护或侧面保护运输车辆中的乘客特别有益的气囊。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乘客安全意识的提高,作为汽车安全部件之一的气囊的安装率也迅速提高。气囊是在汽车发生撞击事件时,传感器感知撞击,由充气机产生高温和/或高压的气体,通过该气体迅速展开气囊,有益于保护乘客的部件。
以往,在气囊中,有驾驶员用、副驾驶员用的在由正面撞击时保护乘客而安装的气囊,最近开发出了也能够对应来自侧面撞击的气囊。
驾驶员用、副驾驶员用气囊以往通过将2块气囊底布缝在一起而制成。但是,最近由于气囊的性能提高和制造成本的降低,能够在缝制阶段形成袋的筒织技术引人注目。
另外,设想汽车滚动的情况多,侧面保护用气囊与驾驶员用、副驾驶员用的气囊不同,展开后必须确保内压保持时间在数秒至10秒的程度。从而设计为在车辆滚动中也能够保护乘客的头部。因此,必须防止由纺织物自身泄漏气体,由于有时会从缝制品的针脚泄漏空气,因而不实用。目前,通常在筒织气囊底布上进行表面涂层。
另外,该筒织气囊是多块布部分地一体结合形成袋的囊,与用多块布形成的囊部分一体结合的缝制部分的厚度和经纱的拉力不同。
在构成筒织气囊底布的宽方向,厚度或经纱拉力不同的场合,织制后的卷绕时,底布上出现皱纹或吊线,底布的质量下降。另外,底布通过织制后的验布、精炼、干燥、热固等各种后加工工序成为最终产品,因此如果在织制后的阶段底布的质量下降,后工序中的恶化程度增加的可能性变大。
而且,现阶段,在侧面撞击用筒织气囊的场合,设想汽车的翻车情况多,为了提高袋的内压保持性能,使用对筒织气囊底布进行了表面涂层的气囊,如果底布上存在皱纹,就不能均匀涂层,从而不能发挥作为气囊的功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筒织气囊底布着眼于以往筒织气囊底布的问题,特别是底布的平整性,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构成气囊的底布宽方向的厚度不均匀和经纱拉力不均匀问题的筒织气囊底布及用这种底布制成的正面或侧面撞击用筒织气囊。
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第1种方式是一种筒织气囊用底布,其特征在于,是采用筒织织成并形成了袋的气囊用底布,构成缝制部的结构由一点缝制部、3×3缎纹、5×5席纹或7×7席纹结构构成,该气囊用底布全部经纱卷曲率的变化在40%以下。
本发明的第2种方式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种方式所述的气囊用底布,其中,气囊用底布宽方向的厚度变化在3%以下。
本发明的第3种方式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种方式所述的筒织气囊底布,其中,气囊用底布全部经纱卷曲率的变化在30%以下。
本发明的第4种方式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种方式所述的筒织气囊底布,其中,气囊用底布全部经纱卷曲率的变化在15%以下。
本发明的第5种方式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种方式所述的筒织气囊底布,其中,气囊用底布全部经纱卷曲率的变化在10%以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织气囊,是采用筒织织成并形成了袋的气囊,构成该气囊的底布采用上述本发明的第1~第5种方式所述的底布制成。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侧面撞击用筒织气囊,这种筒织气囊所用的底布也是采用上述本发明的第1~第5种方式所述的底布制成。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筒织气囊底布试样的1个实例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双层筒织部的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使用的缝制部的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2中使用的缝制部的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3中使用的缝制部的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4中使用的缝制部的结构图。
图7是比较例1中使用的缝制部的结构图。
图8是比较例2中使用的缝制部的结构图。
图9为一般的侧面撞击用筒织气囊的一个实例。
其中,A为双层织筒部,B为缝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构成本发明筒织气囊底布的原纱并没有特别限定原料,特别是使用尼龙66、尼龙6、尼龙46、尼龙12等脂肪族聚酰胺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类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高聚酯。另外,如全芳香族聚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PPS纤维、聚醚酮纤维等。其中,考虑经济性,特别优选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尼龙66、尼龙6、尼龙46)。另外,为了提高原纱制造工序和后加工工序中的工序通过性,在上述合成纤维中也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例如防氧化剂、热稳定剂、润滑剂、防带静电剂、增粘剂、阻燃剂等。
另外,作为用于防止通气性降低或眼不齐的涂层剂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涂覆氯丁二烯、氯磺酰化烯烃、硅树脂等合成橡胶,或者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层压橡胶状物,也可以不通过粘接剂直接进行层压。另外,作为气囊,如果满足性能,也可以不进行涂层或层压作为无涂层底布,也可以对无涂层底布进行后加工。
另外,对织制时使用的纺织机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喷水织机(water jet loom)、喷气织机(air jet loom)、剑杆织机(rapier loom)、投射型织机等。但是,考虑到纺织生产率、对经纱的损坏、纱的污染等,特别优选喷水织机、喷气织机。
另外,在决定筒织的花纹时,可以使用提花(jacquard)装置或小提花(dobby)装置。为了形成特别复杂的花纹,必须使用提花装置(电子型、机械型),为了进一步使生产率、花纹变化的容易程度更好,优选电子型提花装置。
对使用的原纱的沸水收缩率并没有特别限定,JIS-L-1013(8.18.1A)的热水收缩率值(SHW值)为4~15%的原纱,在后工序通过沸水收缩工序时,优选原纱,更优选6~10%,特别优选8~10%。
实施例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另外,实施例、比较例中的物性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试样制成图1的形状,A部为筒部(多层布部),B部为缝制部。另外,由于省略了袋形状的因素,将其制成没有采用充气机安装口和袋的复杂形状的简化附图。另外,A部、B部中使用的织物结构实例如图2~8所示,图9表示一般的侧面撞击用筒织气囊形状的一个实例。
卷曲率的测定方法及变化率的计算方法:
原纱卷曲率的测定使用JIS-L-1096(8.7.2)。A部的纺织组合纺织物与所有试样相同,因此用实施例1的试样采样进行测定。另外,为了计算出卷曲率的变化率,对实施例、比较例的试样全部由缝制部的B部得到1块试样,测定10根经纱的卷曲率,求出其平均值,用以A部(袋部)的平均值为基准时与B部(缝制部)的差的比例(|(A-B)/A|×100=%)计算出该底布经纱卷曲率的变化率。
厚度的测定方法及变化率的计算方法:
使用JIS-L-1096(240g/cm2加压下),在A部、B部沿底布的宽方向分别测定10处。另外,厚度的变化率用以A部(袋部)为基准时与B部(缝制部)的差的比例(|(A-B)/A|×100=%)表示。
皱纹、吊线的评价方法:
对皱纹和吊线的评价由坯布状态下的外观检查和加工后的外观检查进行评价,另外,涂层加工性通过加工中进行涂层时的袋的加工性、产品收率进行评价。综合评价通过包含织制性的底布质量、最终产品的袋的质量进行评价。
实施例1
使用经、纬纱为350dtex/108f的尼龙66长丝原纱,用喷气织机和电子提花装置以平纹通过筒织进行织制,使之在双层袋部成为经60根/2.54cm、纬60根/2.54cm,然后通过沸水收缩工序,接着经过干燥、固定工序进行加工。成为表示该试样的图1的A部为双层织筒部、B部为在筒部结构上制成1点缝制部的缝制部结构。
实施例2
使用经、纬纱为350dtex/108f的尼龙66长丝原纱,用喷气织机和电子提花装置以平纹通过筒织进行织制,使之在双层袋部成为经60根/2.54cm、纬60根/2.54cm,然后通过沸水收缩工序,接着经过干燥、固定工序进行加工。成为表示该试样的图1的A部为双层织筒部、B部为使用了3×3缎纹结构的缝制部结构。
实施例3
使用经、纬纱为350dtex/108f的尼龙66长丝原纱,用喷气织机和电子提花装置以平纹通过筒织进行织制,使之在双层袋部成为经60根/2.54cm、纬60根/2.54cm,然后通过沸水收缩工序,接着经过干燥、固定工序进行加工。成为表示该试样的图1的A部为双层织筒部、B部为使用了7×7席纹的缝制部结构。
实施例4
使用经、纬纱为350dtex/108f的尼龙66长丝原纱,用喷气织机和电子提花装置以平纹通过筒织进行织制,使之在双层袋部成为经60根/2.54cm、纬60根/2.54cm,然后通过沸水收缩工序,接着经过干燥、固定工序进行加工。成为表示该试样的图1的A部为双层织筒部、B部为使用了5×5席纹的缝制部结构。
比较例1
使用经、纬纱为350dtex/108f的尼龙66长丝原纱,用喷气织机和电子提花装置以平纹通过筒织进行织制,使之在双层袋部成为经60根/2.54cm、纬60根/2.54cm,然后通过沸水收缩工序,接着经过干燥、固定工序进行加工。成为表示该试样的图1的A部为双层织筒部、B部为使用了2×2席纹的缝制部结构。
比较例2
使用经、纬纱为350dtex/108f的尼龙66长丝原纱,用喷气织机和电子提花装置以平纹通过筒织进行织制,使之在双层袋部成为经60根/2.54cm、纬60根/2.54cm,然后通过沸水收缩工序,接着经过干燥、固定工序进行加工。成为表示该筒织试样的图1的A部为双层织筒部、B部为使用了3×3席纹的缝制部结构。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比较例1   比较例2
  厚度(mm)   A部     0.537     0.537     0.537     0.537     0.537     0.537
  B部     0.531     0.543     0.526     0.523     0.517     0.520
  变化率(%)     1.1     1.1     2.0     2.6     3.7     3.2
  卷曲率(%)   A部     9.3     9.3     9.3     9.3     9.3     9.3
  B部     9.4     10.7     11.3     12.6     14.3     13.8
  变化率(%)     1     15     22     35     54     48
  坯布(个/100m)   皱纹     1     1     1     2     5     3
  吊线     0     1     1     2     2     2
  加工后(个/100m)   皱纹     1     1     2     3     7     5
  吊线     0     1     1     2     2     2
  涂层加工性     ◎     ◎     ○     △     ×     ×
  综合评价     ◎     ○     ○     △     ×     ×
涂层加工性、综合评价用符号表示,◎为非常优良,○为优良,△为普通,×为差。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场合,底布的厚度不均匀少,另外,经纱的卷曲率不均匀也几乎没有,因而能够得到底布的平整性,坯布阶段的缺陷数也减少,而且后加工性优良,因而加工中的缺陷的增加减少。
另外,经纱的卷曲率与筒部几乎相等,因而没有经纱松弛,织制性非常优良。另外,涂层加工性也良好,得到的用于各面使用的筒织气囊的质量也高。
实施例2的场合,A部、B部经纱间的卷曲率的变化率与实施例1比较,显著增大,因而在织制性方面差,但在底布的宽方向,厚度不均匀少,因而底布的平整性优良,卷绕皱纹等缺陷也少,后加工性也优良。另外,由于底布的平整性,因而涂层加工性优良,得到的用于各面使用的筒织气囊的质量也高。
实施例3、4的场合,虽然经纱间的卷曲率有少许不均匀,在织制性方面劣于实施例1,但经纱松弛的水平没有到使织制性劣化到极端的程度。另外,虽然底布宽方向的厚度不均匀也大于实施例1,但织制阶段的卷绕皱纹被抑制在某种程度以内。另外,涂层加工性与实施例1、2比较,在底布上有厚度差,因而多少有一些差,但没有到使涂层加工性劣化的程度。
由表1可以看出,比较例1、2的场合,底布宽方向的厚度变化率也大,因而在织制后卷绕于卷芯的阶段产生卷绕皱纹,质量降低,后加工时,底布的边也折叠,加工性变差,质量进一步降低。另外,经纱间的卷曲率的变化率也大,引起经纱松弛,织制性显著变差。另外,完成了的加工的质量差,因而涂层加工时引起恶化的可能性高,用于各面使用的筒织气囊的质量也差。
本发明的筒织气囊底布及用该底布制成的用于各部使用的筒织气囊,由于织物结构不同部分的经纱间的卷曲率的变化率小,因而能够在织制中抑制经纱松弛的产生,在织制性提高的同时,在底布宽方向,厚度的变化小,因而能够得到底布的平整性,卷绕皱纹的缺陷减少。另外,由于得到底布的平整性,后加工性也变得优良,即使在必须通过后加工进行涂层的场合,其涂层加工性也优良,因而结果能够使得到的筒织气囊底布及筒织气囊的质量优良。

Claims (7)

1、一种筒织气囊用底布,其特征在于,是采用筒织织成并形成了袋的气囊用底布,构成缝制部的结构由一点缝制部、3×3缎纹、5×5席纹或7×7席纹结构构成,该气囊用底布全部经纱卷曲率的变化在4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用底布,其中,气囊用底布宽方向的厚度变化在3%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织气囊用底布,其中,气囊用底布全部经纱卷曲率的变化在3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织气囊用底布,其中,气囊用底布全部经纱卷曲率的变化在1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织气囊底布,其中,气囊用底布全部经纱卷曲率的变化在10%以下。
6、一种筒织气囊,其特征在于,是采用筒织织成并形成了袋的气囊,构成该气囊的底布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底布。
7、一种侧面撞击用筒织气囊,其特征在于,是采用筒织织成并形成了袋的气囊,构成该气囊的底布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底布。
CNB011404302A 2000-12-11 2001-12-06 筒织气囊用底布及筒织气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8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76389A JP3788735B2 (ja) 2000-12-11 2000-12-11 袋織エアバッグ用基布及び袋織エアバッグ
JP2000376389 2000-12-11
JP200120575 2001-01-29
JP2001020575A JP2002225669A (ja) 2001-01-29 2001-01-29 側面衝突用袋織エアバッ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0102A CN1360102A (zh) 2002-07-24
CN1330809C true CN1330809C (zh) 2007-08-08

Family

ID=26605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043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809C (zh) 2000-12-11 2001-12-06 筒织气囊用底布及筒织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3080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392B (zh) * 2013-07-10 2017-02-08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用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JP7375549B2 (ja) * 2018-12-14 2023-11-08 東レ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および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2244A (ja) * 1997-02-17 1998-11-04 Toray Ind Inc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JP2000303303A (ja) * 1999-02-15 2000-10-31 Toray Ind Inc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2244A (ja) * 1997-02-17 1998-11-04 Toray Ind Inc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JP2000303303A (ja) * 1999-02-15 2000-10-31 Toray Ind Inc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0102A (zh) 2002-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9421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fabric for airbag
US10562483B2 (en) Coated base fabric for an airbag, airbag,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coated base fabric for an airbag
JP2005105437A (ja) エアバッグ用袋織基布
KR101765404B1 (ko) 에어백용 직물
CN106489000B (zh) 制备用于气囊的聚酯织物的方法
US20200070766A1 (en) Bag body
KR100541510B1 (ko) 언코트 에어백용 직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US10549711B2 (en) Airbag-use woven fabric and airbag
JP3850234B2 (ja)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エアバッグ
JP4292978B2 (ja) 袋織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エアバッグ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20155774A1 (en) High density fabric for air ba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igh density fabric
CN1330809C (zh) 筒织气囊用底布及筒织气囊
JP5873268B2 (ja) エアバッグ用高密度織物とその製織方法
US20210138994A1 (en) One-piece woven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788735B2 (ja) 袋織エアバッグ用基布及び袋織エアバッグ
JP4096299B2 (ja) 袋織エアバッグ基布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袋織エアバッグ
JP4354771B2 (ja) エアバッグ用袋織基布およびカーテン状エアバッグ
JP4496451B2 (ja) 高密度織物の製織方法
JP4370492B2 (ja) エアージェットルームの製織方法
WO2020179456A1 (ja) 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およびエアバッグ用基布の製造方法
JP4830210B2 (ja) 高密度織物
JP4374871B2 (ja) 袋織エアバッグ基布、エアバッグ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190740B2 (ja) 袋織りエアバッグ基布及び袋織りエアバッグ
JP3918990B2 (ja) 袋織りエアバッグ基布及びエアバッグ
JP2015143407A (ja) 広幅高密度織物ロ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8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