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0191C - 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30191C CN1330191C CNB031473482A CN03147348A CN1330191C CN 1330191 C CN1330191 C CN 1330191C CN B031473482 A CNB031473482 A CN B031473482A CN 03147348 A CN03147348 A CN 03147348A CN 1330191 C CN1330191 C CN 133019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access layer
- direct
- network controller
- radio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能够避免直传消息和信令消息收发时序发生错误,防止直传消息由于晚于信令消息到达用户设备而被丢弃。这种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核心网向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信令消息;B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侧判断当前相应域是否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如果有,则进入步骤C,如果无,则进入步骤D;C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侧等待所述直传消息发送完毕,进入步骤D;D无线网络控制器向用户设备发送信令消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特别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收发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通信系统中,当呼叫时,首先建立接入层的信令面(包括传输网络层和无线网络层信令面),继而建立非接入层信令面,在释放时,则首先由核心网和用户设备的非接入层消息完成交互,然后由核心网触发接入层信令面的释放。
上述过程中关于接入层信令消息与非接入层直传消息的交互流程,在3GPP系列协议,尤其是2001年6月出版的3GPP TS 25.331 V3.7.0以及3GPPTS 23.122 V3.7.0中有详细的描述。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会发生非接入层直传消息与接入层信令消息收发时序错误的问题。原因如下:当接入层信令消息和非接入层直传消息交互出现,并且核心网首先通过IU接口向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UTRAN”)下发非接入层直传消息,然后向UTRAN下发接入层信令消息时,对于非接入层的直传消息,UTRAN不作任何处理即刻直接透传给用户设备;另一方面,对于接入层的信令消息,UTRAN也即刻发送给用户设备。但两种消息通过不同的信道进行发送,信令消息从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ing,简称“SRB”)1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层下发,而直传消息从SRB3或SRB4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层下发。在通常情况下,SRB1的优先级高于SRB3及SRB4的优先级,因此系统会优先发送信令消息。另外,信令消息一般较小,而直传消息较大,也对发送速度有影响,从而更加容易导致在核心网先下发直传消息,后下发信令消息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反而先收到信令消息,后收到直传消息。
图1示出一个收发直传消息和信令消息的具体的例子。在图1中,首先由用户设备向UTRAN发送"INITIAL DIRECT TRANSFER″(初始直传)消息,然后UTRAN向核心网发送"INITIAL UE MESSAGE″(初始UE消息)消息,接着,核心网首先通过IU接口,向UTRAN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下发直传消息。然后,核心网再通过IU接口下发"IU RELEASE COMMAND″(IU释放命令)消息,该消息是信令消息。
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简称“RNC”)收到核心网下发的直传消息后向用户设备转发该直传消息;另一方面,无线网络控制器收到核心网下发的信令消息,即向用户设备发送″RRC CONNECTIONRELEASE″(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消息。
如上文所述,信令消息″RRC CONNECTION RELEASE″从SRB1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层下发,而直传消息″DIRECT TRANSFER"从SRB3或SRB4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层下发,由于从优先级的角度看,SRB1高于SRB3和SRB4,而且信令消息较小,另外SRB3或SRB4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层上有可能数据包较多,因此会引起在无线网络控制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UU接口上出现直传消息和信令消息的错序,即如图1所示,在IU接口上,直传消息在信令消息"IU RELEASE COMMAND"之前到达UTRAN侧,但是在UU接口上,直传消息却慢于信令消息″RRC CONNECTION RELEASE″到达用户设备侧。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收到″RRC CONNECTION RELEASE″后将释放接入层,从而导致后收到的非接入层直传消息被丢弃,无法传送到用户设备的非接入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避免直传消息和信令消息收发时序发生错误,防止直传消息由于晚于信令消息到达用户设备而被丢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方明所提供的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核心网向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信令消息;
B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侧判断当前相应域是否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如果有,则进入步骤C,如果无,则进入步骤D;
C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侧等待所述直传消息发送完毕,进入步骤D;
D无线网络控制器向用户设备发送信令消息。
其中,所述步骤A中,信令消息是释放类或配置类信令消息。
所述步骤B包含以下步骤: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判断当前相应域中是否有已经向用户设备发送,但未收到证实消息的直传消息,如果有,则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侧判定当前相应域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如果没有,则判定当前相应域没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
所述步骤C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等待所述直传消息的证实消息,收到所述证实消息即表明所述直传消息发送完毕,进入步骤D。
所述步骤C中还包含以下步骤:
当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等待来自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证实消息超时,通过定时器触发无线网络控制器向用户设备下发所述信令消息。
所述定时器的定时长度由网络侧设定。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当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需要将信令消息转发给用户设备时,首先判断当前相应域是否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如果有,则等待该直传消息发送完毕后,方将所述信令消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区别,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即避免了在当前相应域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的情况下发送信令消息。从而防止了收发信令消息和直传消息的时序错误,并保证了直传消息能够正确到达用户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收发直传消息和信令消息的时序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时序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2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时序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步骤100,核心网通过IU接口,向UTRAN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信令消息,其中,这些信令消息可以是释放类信令消息,例如"RADIOBEARER RELEASE″(无线承载释放)消息、″SIGNALLING CONNECTIONRELEASE″(信令连接释放)消息和″RRC CONNECTION RELEASE″(无线资源连接释放)消息等;也可以是配置类信令消息,例如"RADIO BEARERRECONFIGURATION″(无线承载重配置)等。此后进入步骤200。
在步骤200中,UTRAN侧收到上述信令消息后,判断当前相应域是否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如果有,则进入步骤300,如果无,则进入步骤400。其中相应域是指该信令连接所在的域,例如CS(电路交换)域或PS(分组交换)域。只在当前相应域中判断是因为不同域中的连接是独立的。
这里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UTRAN侧如何判断相应域是否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
在WCDMA通信系统中,直传消息是AM(Acknowledged Mode,告知模式)模式的,因此如果UTRAN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通过UU接口向用户设备发送直传消息,并且该用户设备收到直传消息的话,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链路控制层必须向无线网络控制器返回证实消息。
也就是说,如果无线网络控制器通过UU接口向用户设备发送了直传消息,但是未收到来自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链路控制层返回的证实消息,则说明该直传消息尚未正确到达用户设备,即当前相应域正在发送下行直传消息。
因此,无线网络控制器可根据当前相应域中是否已经向用户设备发送了直传消息,但是UTRAN侧尚未收到来自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链路控制层返回的证实消息,来判断是否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
根据以上原理,如果判断结果是当前相应域中没有已经发送,但是未收到证实消息的直传消息,则表示没有下行消息正在发送。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UTRAN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通过UU接口向用户设备发送了直传消息,并且直传消息已经正确到达该用户设备,从而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链路控制层向无线网络控制器返回了证实消息。另外一种是UTRAN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未向用户设备发送直传消息。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允许UTRAN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直接将直传消息下发给用户设备而不会导致直传消息和信令消息的收发错序。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步骤400。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结果是有已经发送,但是尚未收到证实消息的直传消息,则表示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步骤300。
在步骤300中,由于在步骤200,UTRAN判定当前相应域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故为了避免用户设备在正确收到直传消息之前先收到信令消息而发生直传消息和信令消息的错序,因此等待该直传消息发送完毕后,进入步骤400,即UTRAN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向用户设备发送信令消息。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UTRAN侧的无线网络控制器等待来自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链路控制层返回的证实消息,直到收到该证实消息,方通过UU接口,向用户设备发送信令消息。这种方案很好的确保了用户设备能够正确地接收到UTRAN侧下发的直传消息,避免因为先收到诸如释放类的信令消息而导致直传消息被丢弃的现象。另外,无线网络控制器等待来自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证实消息的时间由定时器保护,如果UTRAN侧出现长时间未收到来自用户设备侧无线链路控制层的证实消息的情况,即等待超时,则通过上述定时器超时触发无线网络控制器通过UU接口向用户设备下发信令消息。
在步骤400中,无线网络控制器通过UU接口,直接向用户设备下发信令消息。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核心网向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信令消息;
B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侧判断当前相应域是否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如果有,则进入步骤C,如果无,则进入步骤D;
C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侧等待所述直传消息发送完毕,进入步骤D;
D无线网络控制器向用户设备发送信令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信令消息是释放类或配置类信令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含以下步骤: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判断当前相应域中是否有已经向用户设备发送,但未收到证实消息的直传消息,如果有,则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侧判定当前相应域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如果没有,则判定当前相应域没有下行直传消息正在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的实现方式如下:
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等待所述直传消息的证实消息,收到所述证实消息即表明所述直传消息发送完毕,进入步骤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还包含以下步骤:
当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等待来自用户设备侧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证实消息超时,通过定时器触发无线网络控制器向用户设备下发所述信令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器的定时长度由网络侧设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473482A CN1330191C (zh) | 2003-07-10 | 2003-07-10 | 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473482A CN1330191C (zh) | 2003-07-10 | 2003-07-10 | 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68049A CN1568049A (zh) | 2005-01-19 |
CN1330191C true CN1330191C (zh) | 2007-08-01 |
Family
ID=34471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4734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191C (zh) | 2003-07-10 | 2003-07-10 | 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30191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44691C (zh) * | 2005-12-21 | 2008-12-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对移动终端状态转换过程中的非接入层信令的处理方法 |
CN102111835B (zh) * | 2007-08-13 | 2012-1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演进网络中切换过程中非接入层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1370283B (zh) * | 2007-08-13 | 2011-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演进网络中切换过程中非接入层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1374341B (zh) * | 2007-08-21 | 2012-1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用接入网及利用其实现业务的方法 |
CN102316514A (zh) * | 2010-06-30 | 2012-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信令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3078873B (zh) * | 2013-01-29 | 2016-08-0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异步容错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9314913B (zh) * | 2018-09-21 | 2022-04-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接入控制限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19116A1 (en) * | 1999-09-07 | 2001-03-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ansfer of overlapping routing area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CN1362845A (zh) * | 2000-12-29 | 2002-08-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地面无线接入网注册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口协议建立方法 |
-
2003
- 2003-07-10 CN CNB031473482A patent/CN133019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19116A1 (en) * | 1999-09-07 | 2001-03-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ansfer of overlapping routing area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CN1362845A (zh) * | 2000-12-29 | 2002-08-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地面无线接入网注册用户设备的无线接口协议建立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TS 25.331,第V3.7.0卷 200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68049A (zh) | 2005-0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21997B (zh)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断续接收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 |
EP2099252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 setup latency reduction | |
CN1421106B (zh) | 使移动站能够接收分组交换寻呼的方法 | |
CN102484835A (zh) | 获取相邻小区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106181A (zh) | 使用扩展的随机接入响应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 |
US5748620A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to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3875196A (zh)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有效地支持多个频带的方法和装置 | |
EP1993314A2 (en) | Method of managing queuing opera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CN105657729A (zh) | 一种终端的处理方法和终端 | |
CN101374350A (zh) | 无线电信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00502347C (zh) | 便于睡眠模式、分组数据移动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330191C (zh) | 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 | |
CN102379153A (zh) | 减少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 | |
EP1799002B1 (en) |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1444124B (zh) | 用于自适应信道信令的方法 | |
WO2002001903A1 (en) | Call set-up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
EP2245866B1 (en)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mobile device registration | |
US20070086407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co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wireless terminal therrof | |
WO2005076538A1 (en) | System, arrangement and method relating to packet switched communication | |
CN106028473A (zh) | 一种通话挂断方法及装置 | |
CN101151923B (zh) | 用于操作无线电台的方法 | |
EP1574091B1 (en)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acket-switched connection, cellular network and cellular terminal | |
RU2003132459A (ru) |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запрашива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положения и состояния абонента узла в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й сети | |
EP1954064B1 (en) | Control method for re-accessing a trunking system after a terminal has exited a group call | |
US6442388B1 (en) | Method for conducting handoff back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