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9153A - 减少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 - Google Patents
减少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79153A CN102379153A CN201080015009XA CN201080015009A CN102379153A CN 102379153 A CN102379153 A CN 102379153A CN 201080015009X A CN201080015009X A CN 201080015009XA CN 201080015009 A CN201080015009 A CN 201080015009A CN 102379153 A CN102379153 A CN 1023791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group
- icmp
- node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947840 Alteromonadal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49 magnet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用于减少发起例如即按即说呼叫等群组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用以接收无线通信系统上的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的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群组通信服务器接收来自发起方的起始与目标的呼叫的请求,且将对应的消息发送到网络节点。如果所述呼叫无法完成,那么所述服务器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指示在所述网络节点与目标无线通信装置之间不存在连接的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消息。响应于所述消息,所述群组通信服务器将状态故障消息发送到所述发起无线通信装置。
Description
根据35U.S.C.§119主张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2009年4月8日申请的标题为“减少其中目标装置不可达但仍向所有服务器注册的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REDUCING TIME FOR CALL FAILUREINDICATION WHERE TARGET DEVICE IS UNREACHABLE BUT STILL REGISTEREDWITH THE ALL SERVER)”的第61/167,697号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且所述申请案转让给本案受让人,且特此以引用的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测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呼叫完成的性能。更具体地说,各种实施例是针对计算群组通信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即按即说系统)中的实时性能和负载统计数据。
背景技术
在例如蜂窝式电话、PDA、微型膝上型计算机和高级寻呼机等无线电信装置中,所述装置通常通过经由现有的蜂窝式电话网络桥接电话呼叫和经由所述网络传递数据包而跨长距离通信。这些无线装置具有不同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且可相应地跨无线网络发送和接收除话音之外的软件程序。
一种无线电信服务提供快速的一对一或一对多通信,其一般称为“经由蜂窝式的即按即说”(“PTT PoC”、“即按即说”、“PTT”)能力。通常由运营商设立用于通信无线装置的接收方装置的特定PTT群组。PTT通信连接通常由无线装置上的单个按钮起始,所述按钮激活讲话者与群组的每一成员装置之间的半双工链路,使得所述无线装置可掌握发言权,且一旦松开按钮,发言权就被释放,且所述无线装置可接收传入的PTT发射。在某些布置中,所述PTT讲话者将具有“发言权”,其中在所述讲话者正在讲话时,其它群组成员不可讲话。一旦所述讲话者释放所述PTT按钮,所述群组中的任何其它个别成员就可使用其PTT按钮且其将具有发言权。
在PTT环境中,当PTT服务器将ANNOUNCE(通告)消息发送到目标客户端时,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接收ANNOUNCE消息,且需要将所述消息路由到目标客户端的无线通信装置。为了将ANNOUNCE消息路由到适当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PDSN必须具有所建立的与RAN的A10连接。有可能PDSN接收用于目标装置的ANNOUNCE消息,而不具有所建立的与RAN的A10连接。这可发生是因为:由于RAN或PDSN处的内部问题,RAN与PDSN之间的A10或点到点协议(“PPP”)连接针对目标客户端装置不存在。在当前系统中,PDSN将丢弃通告消息,PTT服务器将超时,且将根据预设的可靠性机制而保持重新发送ANNOUNCE消息。在可靠性机制已完成之后,服务器将结束呼叫,且将指示无法到达目标装置的STATUS(状态)故障消息发送到操作者。可能存在若干与此设计相关联的问题。
首先,当前系统可能将服务器资源浪费在重试ANNOUNCE消息上。其次,发起无线通信装置可能浪费无线带宽资源,因为服务器在用尽可靠性机制之前不发送STATUS故障。第三,在当前系统中,无法从STATUS故障的原因代码或从服务器日志推断消息是否到达目标RAN。第四,在现场测试活动期间,当可用的仅有日志为客户端日志时,知道用于出故障的呼叫尝试的确切故障代码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出故障原因“目标不可达”并不有助于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
由此,具有增加将呼叫故障消息传送到发起无线通信装置的速度且最小化其所涉及的资源的技术将是有益的。
发明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网络通信实体可从发起方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起始与目标无线通信装置的呼叫的请求。所述网络实体可向网络节点发送对应于所述请求的呼叫通告消息。所述网络实体可从网络节点接收指示所述节点缺少到对应于所述目标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连接的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消息。所述网络实体可将指示呼叫失败的状态故障消息发送到发起方。所述网络通信实体可包含群组通信服务器、即按即说(PTT)服务器和/或呼叫服务器。
附图说明
呈现附图是为了辅助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且提供其只是为了说明实施例而非限制实施例。
图1是具有无线电信装置的指定PTT群组的无线网络的代表图,所述无线电信装置经由所述无线网络与群组通信服务器和其它计算机装置通信。
图2是处于共同蜂窝式电信配置中的无线网络的一个实施例的代表图,其中群组通信服务器控制PTT群组成员的无线电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图3是说明具有PTT能力的无线电信装置的计算机平台的框图。
图4是通信群组应用程序的软件层的一个实施例的图,所述软件层具有PTT客户端和针对群组的媒体客户端。
图5是示范性移动通信装置。
图6描绘并入有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的示范性过程。
图7A描绘用于接收无线通信系统中等待通告机制失败的呼叫故障指示的常见技术的呼叫流程图。
图7B描绘用于减少接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的呼叫流程图。
图8描绘说明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内的示范性群组通信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方面揭示于针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及相关图式中。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设计替代实施例。此外,将不会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众所周知的元件,或将省略所述元件,以免使本发明的相关细节模糊不清。
词语“示范性”在本文中用于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本文中被描述为“示范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优选或有利。同样,术语“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要求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均包括所论述的特征、优点或操作模式。
在此描述中,术语“通信装置”、“无线装置”、“无线通信装置”、“PTT通信装置”、“手持式装置”、“移动装置”和“手持机”可互换地使用。术语“呼叫”和“通信”也可互换地使用。在本文中使用术语“应用程序”意在涵盖可执行和不可执行的软件文件、原始数据、合计数据、补丁和其它代码段。术语“群组通信”或“PTT呼叫”是指在真实还是虚拟半双工通信信道中的点到点或点到多点半双工通信。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且无意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如本文中所使用,单数形式“一”和“所述”既定还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指示。将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和/或“包括”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陈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及/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及/或其群组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根据待由(例如)计算装置的元件执行的动作的序列来描述许多实施例。将认识到,可由特定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由正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或由两者的组合来执行本文中所述的各种动作。此外,可认为本文中所述的这些动作序列完全在任何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内体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中已存储一组对应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将致使相关联的处理器执行本文中所述的功能性。因此,本发明的各种方面可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所有所述形式均被涵盖在所主张的标的物的范围内。此外,对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的每一者来说,任何所述实施例的对应形式可在本文中被描述为(例如)“经配置以”执行所描述的动作“的逻辑”。
图1说明用于在PTT群组12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无线电信装置(例如无线电话14、智能寻呼机16和个人数字助理(PDA)18)与其它无线电信装置之间经由无线网络20共享群组媒体的系统10的一个实施例。在系统10中,每一无线电信装置14、16、18能够经由无线通信网络20选择性地与多组中的一目标组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无线电信装置直接通信。举例来说,移动电话14的目标组可为通信群组12中的所有装置或其子组,例如寻呼机16和PDA 18。
在此实施例中,无线电信装置(例如移动电话14)至少通知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此处展示为服务器32,其可存在于跨无线网络20的服务器侧LAN 30上),以指示无线装置存在于(即可接入)无线网络20上。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可与所述无线电信装置所指定的一组目标无线电信装置共享此信息,或还可与驻存在服务器侧LAN 30上或可经由无线网络20接入的其它计算机装置共享。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可具有附接的或可存取的数据库34以存储用于无线装置的群组识别数据。服务器侧LAN 30上还存在数据存储装置36,其在此处展示为文件管理服务器。应了解,驻存在服务器侧LAN 30上或无线网络20上或通常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组件的数目不受限制。
可经由通信的无线电信装置14、16、18与目标组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无线电信装置之间的半双工信道建立直接通信(例如PTT通信)。而且,如果目标组的无线电信装置中的至少一者已向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告知其在无线网络20上的存在,那么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可尝试使所请求的直接通信与所述目标组桥接。
在目标组中没有无线电信装置(或其中的至少一者)未向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告知其在无线网络20上的存在时,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还可向无线电信装置14、16、18告知不能将直接通信桥接到目标组12。此外,虽然此处将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展示为具有群组识别数据的附接数据库34,但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可具有驻存在其上的群组身份数据,且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所有存储功能。
总的来说,系统10包含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装置,例如移动电话14,其为在跨无线通信网络20的群组通信中彼此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群组12的成员。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可经配置以选择性地将针对群组的媒体(例如话音或其它数据)发送到通信群组12的其它成员。至少一个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可经配置以将信息存储在无线通信网络20上的通信群组12上,所述信息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通信群组的特定成员无线通信装置的身份。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可进一步经配置以从通信群组12的发送无线通信装置(例如移动电话14)选择性地接收针对群组的媒体,且将针对群组的媒体发送到用于所述发送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群组12的其它成员无线通信装置。系统10可进一步包含与群组通信服务器32通信的数据存储装置36,以用于存取和存储目的。
无线通信装置14、16、18可在请求发送针对群组的媒体的时间将通信群组识别数据发送到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例如,发送目标列表),且因此,群组通信服务器32可基于如本文进一步论述的多种准则将针对群组的媒体发送或存储到通信群组识别数据中识别的成员无线通信装置。或者,在无线通信装置发送针对群组的媒体之前,无线通信装置14、16、18可从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请求通信群组12的成员数据,且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可将一个或一个以上地址或通信群组地址发送到无线通信装置14、16、18。
图2是常见蜂窝式电信配置中的无线网络的一个实施例的代表图,所述常见蜂窝式电信配置具有一系列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群组通信服务器)32,其控制PTT系统中的设定群组成员(装置70、72、74、76)的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所述无线网络仅是示范性的,且可包含远程模块借以彼此间无线地通信和/或在无线网络20的组件(包含但不限于无线网络运营商和/或服务器)之间无线地通信的任何系统。一系列群组通信服务器32可连接到群组通信服务器LAN 50。无线电话可使用数据服务选项来请求来自群组通信服务器32的包数据会话。
群组通信服务器32连接到无线服务提供商的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例如PDSN52,此处展示为驻存在运营商网络54上。每一PDSN 52可经由包控制功能(PCF)62而与基站60的基站控制器64介接。PCF 62通常位于基站60中。运营商网络54控制发送到消息接发服务控制器(“MSC”)58的消息(一般呈数据包的形式)。运营商网络30通过网络、因特网和/或POTS(“普通电话系统”)与MSC 32通信。通常,运营商网络54与MSC 58之间的网络或因特网连接传送数据,且POTS传送话音信息。MSC 58可连接到一个或一个以上基站60。MSC 58通常以类似于运营商网络的方式通过用于数据传送的网络和/或因特网和用于话音信息的POTS两者连接到分支到源(branch-to-source,BTS)66。BTS 66最终通过短消息接发服务(“SMS”)或此项技术中已知的其它无线方法无线地广播和接收去往和来自无线装置(例如,蜂窝式电话70、72、74、76)的消息。还应注意,运营商边界和/或PTT经营商网络边界不抑制或禁止本文中所描述的对数据的共享。
蜂窝式电话和移动电信装置(例如无线电话14)正被制造成具有增加的计算能力,且正变得等同于个人计算机和手持式PDA。这些“智能”蜂窝式电话允许软件开发者创建可下载到无线装置上且可在无线装置的处理器上执行的软件应用程序。例如蜂窝式电话14等无线装置可下载许多类型的应用程序,例如网页、小程序、MIDlet、游戏和数据。在已指定通信群组12(图1)的无线装置中,无线通信装置可直接与一组中的其它成员连接,且加入语音和数据通信。然而,所有此些直接通信均将通过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或在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的控制下发生。装置的所有数据包不一定必须行进穿过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本身,但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32必须能够最终控制通信,因为其通常将为知道通信群组的成员的身份和/或可对所述身份进行检索,或将通信群组12的成员的身份导向到另一计算机装置的唯一服务器侧30组件。
图3是说明作为移动电话14的无线电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移动电话14具有打开到一目标组装置(即,通信群组12的其它成员)的直接通信的PTT按钮78。无线装置14还展示为具有面向无线装置14的用户的图形显示器80。无线装置14包含计算机平台82,计算机平台82可处置话音和数据包,且接收和执行经由无线网络20传输的软件应用程序以包含针对群组的媒体。除其它组件之外,计算机平台82包含专用集成电路(“ASIC”)84,或其它处理器、微处理器、逻辑电路、可编程门阵列或其它数据处理装置。ASIC 84是在制造无线装置时安装的且通常不可升级。ASIC 84或其它处理器执行应用编程接口(“API”)层86,应用编程接口(“API”)层86包含所驻存的应用程序环境,且可包含加载在ASIC 84上的操作系统。所驻存的应用程序环境与无线装置的存储器88中的任何驻存程序介接。所驻存的应用程序环境的实例为由针对无线装置平台开发出的“无线二进制运行时环境”(BREW)软件。
如此处所示,所述无线装置可为具有图形显示器80的移动电话14,但也可为此项技术中已知的具有计算机平台82的任何无线装置,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图形显示器80的寻呼机,或甚至具有无线通信门户的单独的计算机平台82,且可另外具有与网络或因特网的有线连接。此外,存储器88可包括只读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ROM)、EPROM、EEPROM、快闪卡,或计算机平台常见的任何存储器。计算机平台82还可包含用于将未现行使用的软件应用程序存储在存储器88中的本地数据库90。本地数据库90通常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快闪存储器单元,但可为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何二级或三级存储装置,例如磁性媒体、EPROM、EEPROM、光学媒体、磁带或软盘或硬盘。图形显示器80不但可呈现关于正在进行的群组呼叫的信息,而且还可呈现关于针对群组的媒体的信息,从而包含文件预览,如本文中更全面地描述。
在无线装置的此实施例中,计算机平台82还包含群组通信接口92,群组通信接口92可打开来自无线装置的群组通信信道。群组通信接口92也可为用于普通运载发射到无线装置和从无线装置发射的话音和数据的无线装置的标准通信接口的一部分。群组通信接口92通常包括此项技术中已知的硬件。
图4是具有PTT设施和针对群组的媒体设施的群组应用程序客户端的软件层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在此实施例中,移动装置环境中的计算机平台82由QUALCOMM公司开发的形成于移动台调制解调器(MSM)100和高级移动订户软件(AMSS)102之上的一系列软件“层”组成,驱动下面的MSM芯片组,且实施用于包含CDMA20001X和CDMA20001xEV-DO的整套CDMA通信技术的软件协议堆栈。存在移动操作系统层104,其在此实施例中为也由QUALCOMM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层104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用于芯片专有操作或装置专有操作,同时提供一隔离层,其消除与AMSS 102和计算机平台上的任何OEM软件的直接接触。移动操作系统层104实现使用移动装置特征而不必每当发布新版本的装置专有软件便重写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开发。
PTT客户端108是经由外部接口提供对PTT服务的接入的应用程序,此处在PTT感知UI 106处展示。PTT客户端包含启用移动操作系统104应用程序(例如群组媒体客户端110)所需的所有功能。除了用PTT客户端108提供对PTT服务的接入之外,PTT客户端108还优选充当所有PTT感知应用程序之间的隔离层和到群组通信计算机装置102的接口。在此实施例中,PTT客户端108维持对PTT服务的接入,对群组通信请求做出响应,处理所有PTT感知移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对PTT服务的请求,处理所有传出的PTT请求,收集和封装用于发起PTT谈话突发的声码器包,并剖析用于终止的PTT谈话突发的声码器数据的包。
群组媒体客户端110是扩展PTT服务以接入除传统半双工话音通信(VoIP-PTT媒体)以外的媒体类型的基于移动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群组媒体客户端110经由外部接口提供对群组媒体服务的接入,所述外部接口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单独的API,例如群组媒体感知API。群组媒体感知UI是可完全开发为基于移动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或与AMSS 102接口组合使用的应用程序。群组媒体感知UI通过调用适当的API(例如来自其它驻存的PTT和群组媒体应用程序112的API)对用户对于针对群组的媒体的服务的请求做出响应。群组媒体客户端110服务于来自用户的请求,且向用户通知任何针对群组的媒体的请求的结果。用户还可具有在群组媒体客户端110上的设置,其指定如何处置指示存在待从文件管理服务器(数据存储装置36)下载的文件的传入的通知。举例来说,群组媒体客户端110可选择立即开始下载文件,或允许提示目标用户决定是否下载所述文件。
参看图5,说明示范性移动通信装置500,且明确地说,说明用于所述装置的用户接口。所述装置通常包含显示器505,显示器505可包括LCD或OLED显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包含触摸屏能力。所述装置可包含小键盘515,小键盘515可为标准电话小键盘,或在其它实施例中,其可为QWERTY小键盘。所述装置还可包含导航按钮510,导航按钮51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显示器505中导航的上、下、左、右键。导航键可进一步包括选择或OK键550,以指示用户对特定功能的选择或确认。所述装置还可包含软键507,软键507是可编程的且用于选择如显示器505的靠近所述软键的区域中所指示的功能。
参看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点亮来自小键盘515、导航按钮510或OK键550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按钮。所述按钮可以特定色彩稳定地点亮,或可闪烁开/关,或以在装置中或由用户配置以说明给定功能性的任何其它方式。
图6描绘并入有减少用以接收无线通信系统10中的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的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的示范性过程。在一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CDMA2000网络。所述过程可以在群组通信服务器32处从发起方无线通信装置14接收起始与目标无线通信装置的呼叫的请求而开始(602)。发起方装置和目标装置包括即按即说(PTT)装置。所述装置可为参与话音PTT呼叫的多个目标无线通信装置。所述过程继续向网络节点发送对应于所述请求的呼叫通告消息(604)。在一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包括包数据服务节点52。
所述过程可继续从网络节点接收指示所述节点缺少到对应于目标装置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连接的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消息,如步骤606处所示。各种PDSN52(例如由UTSTARCOMTM制造的PDSN)当前支持ICMP消息。在一实施例中,指示节点缺少连接的消息包括指示所述节点缺少A10连接的消息。ICMP消息可为来自用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的ICMP(ICMPv4)消息和用于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ICMP(ICMPv6)消息的组的一者。在一实施例中,ICMP消息进一步包括网络节点无法确定目标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的指示。在一实施例中,PDSN 52已从其现成形式修改,以返回有意义的错误代码,例如“不存在针对目标的PPP连接”。
所述过程可继续将指示呼叫失败的状态故障消息发送到目标装置,如步骤608处所示。可在控制信道上发送状态故障消息。在一实施例中,状态故障消息将指示呼叫为何失败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原因,例如对“不存在针对目标的PPP连接”的指示。通常在PDSN 52最近已例如在软件崩溃或目标无线装置已丧失电力之后而重启的情形下观察到错误。这些可导致服务器不知道目标已丧失IP连接性(经由PDSN 52)但PDSN知道这点的情形。
图7A描绘用于接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呼叫故障指示的现有技术的呼叫流程图。在此图中,时间从上到下流动,使得在图的顶部附近发生的事件在更靠近图的底部发生的事件之前发生。在一实施例中,发起无线通信装置702可经由第一PDSN 704将既定用于目标710的呼叫请求消息发送到群组通信服务器706,且此消息花费时间“t1”从发起方702传递到服务器706。群组通信服务器706接收此消息,且接着根据可靠性机制将ANNOUNCE消息发送到第二PDSN 708,其中如果群组通信服务器706未从第二PDSN 708接收到对应消息,那么群组通信服务器706将重试ANNOUNCE消息。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PDSN 708不具有与适当RAN的A10连接以转发ANNOUNCE消息的情况下,第二PDSN 708不转发通告消息,且也不将消息发送到群组通信服务器706。
在指定的超时周期(其在此处例如可为740ms)已逝去之后,服务器706将第二ANNOUNCE消息发送到第二PDSN 708。随着每一超时周期逝去,群组通信服务器706发送另一ANNOUNCE消息,直到达到为四的当前重试总数(总共有五个,包含初始ANNOUNCE消息)为止。在最后的ANNOUNCE消息超时后,群组通信服务器706即刻向发起方702发送STATUS故障消息,其花费时间“t2”从服务器706传递到发起方702。
此技术可花费等于t1、t2和(例如)3200ms(740ms*5)的总和的时间周期来操作。即使t1和t2是瞬时的(两者的总和通常略小于150ms),但当即按即说环境通常从事所述长度的分数的数倍时,t1和t2仍超过三秒。
图7B描绘用于减少用以接收无线通信系统10中的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的呼叫流程图。在此图中,时间从上到下流动,使得在图的顶部附近发生的事件在较靠近图的底部发生的事件之前发生。在一实施例中,发起无线通信装置802可经由第一PDSN 804将呼叫请求消息发送到群组通信服务器806,且此消息花费时间“t1”从发起方传递到服务器806。此时间周期等于图7A的系统中的对应时间周期。群组通信服务器806接收此消息,且将对应的ANNOUNCE消息发送到第二PDSN 808。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PDSN 808不具有与适当RAN的A10连接以转发ANNOUNCE消息的情况下,第二PDSN808可不转发通告消息,且立即将ICMP错误消息发送到群组通信服务器806。从群组通信服务器发送ANNOUNCE消息开始直到其接收到ICMP错误消息为止的此时间周期取决于例如网络拥塞等因素,但通常持续约30ms。当群组通信服务器806接收到ICMP错误消息时,其经由第一PDSN 804将对应的STATUS故障消息发送到发起方802,其花费时间“t2”从服务器806传递到发起方802。
此技术可花费等于t1、t2和(例如)约30ms的总和的时间周期来操作。与图7A的现有技术所需的t1、t2和3200ms的总和相比,此技术节约了超过3秒,这在例如即按即说系统等低等待时间环境中是极具意义的。
图8是说明群组通信服务器800(其也可为“PTT服务器”和/或“呼叫服务器”)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框图。或者,群组通信服务器800在本文中还可称为图2中所示的群组通信服务器32。群组通信服务器800可为可存在于服务器侧LAN 30上的单独装置,其中其功能性在上文论述。为了简单起见,图8的框图中所说明的各种特征和功能是使用共用总线连接在一起,所述共用总线意在表示这些各种特征和功能在操作上耦合在一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根据需要提供和适应其它连接、机制、特征、功能等,以在操作上耦合和配置实际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另外,还认识到,可进一步细分图8的实例中所说明的特征或功能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或可组合图8中所说明的特征或功能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
群组通信服务器800可包含用于经由服务器侧LAN进行通信的网络接口805,其可为有线的和/或无线的。处理器810可连接到网络接口805、用户接口815和存储器820。处理器810可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或数字信号处理器,其提供处理功能,以及其它计算和控制功能性。处理器810存取存储器820以用于读取/写入用于执行所编程的功能性的数据和/或软件指令。存储器820可在处理器810的板上(例如,在同一IC封装内),且/或存储器可为在处理器外部且功能上经由数据总线耦合的存储器。
许多软件模块和/或数据表可驻存在存储器820中,且由处理器810用于管理PTT功能性,包含上文所述的功能性。如此处所说明,在存储器820内,群组通信服务器800可进一步包含或以其它方式提供群组通信管理与接口模块830。虽然在实例中将软件模块830说明为包含在存储器820中,但应认识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其它或额外的机制来提供或以其它方式在操作上布置此些程序。举例来说,软件模块830的全部或部分可提供于固件中。另外,虽然在图8中为便于描述将软件模块830展示为单个独特实体,但应理解,其可包含未说明的多个模块,或以其它方式进一步被分割为不同的程序群组。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及技艺中的任一者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举例来说,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在整个以上描述中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码片。
此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结合本文中所揭示的实施例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及算法步骤可实施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说明硬件与软件的这种互换性,上文已大致关于其功能性而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将此功能性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及强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些实施决策不应被解释为会导致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揭示的实施例而描述的方法、序列和/或算法可直接以硬件、以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以两者的组合来体现。软件模块可驻存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装卸盘、CD-ROM,或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一其它形式的存储媒体中。示范性存储媒体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可从存储媒体读取信息并将信息写入到存储媒体。在替代方案中,存储媒体可与处理器成一体式。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含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体现用于从发起方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起始与目标无线通信装置的呼叫的请求且将对应于所述请求的通告消息发送到网络节点的方法。所体现的方法可进一步包含从网络节点接收指示所述节点缺少到对应于目标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连接的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消息,以及将指示呼叫失败的状态故障消息发送到发起方。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说明的实例,且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性的任何装置均包括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虽然前述揭示内容展示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但应注意,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文中进行各种变化及修改。无需以任何特定次序来执行根据本文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项的功能、步骤及/或动作。此外,尽管可以单数形式描述或主张本发明的元件,但除非明确规定限于单数形式,否则也涵盖复数形式。
Claims (47)
1.一种用于减少用以接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的方法,其包括:
从发起方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起始与目标无线通信装置的呼叫的请求;
将对应于所述请求的呼叫通告消息发送到网络节点;
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指示所述节点缺少到对应于所述目标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连接的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消息;以及
将指示所述呼叫失败的状态故障消息发送到所述发起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包数据服务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起方装置和所述目标装置包括即按即说PTT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装置包括多个目标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所述节点缺少连接的所述消息包括指示所述节点缺少A10连接的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ICMP消息为来自一组的一者,所述组包括用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的ICMP(ICMPv4)消息和用于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ICMP(ICMPv6)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包括话音呼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CDMA2000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控制信道上发送所述状态故障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故障消息包括所述呼叫为何失败的原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失败的所述原因包括不存在针对所述目标的PPP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ICMP消息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节点无法确定所述目标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的指示。
13.一种用于减少用以接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的系统,其包括:
用于从发起方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起始与目标无线通信装置的呼叫的请求的装置;
用于将对应于所述请求的呼叫通告消息发送到网络节点的装置;
用于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指示所述节点缺少到对应于所述目标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连接的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消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将指示所述呼叫失败的状态故障消息发送到所述发起方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包数据服务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发起方装置和所述目标装置包括即按即说PTT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目标装置包括多个目标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指示所述节点缺少连接的所述消息包括指示所述节点缺少A10连接的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ICMP消息为来自一组的一者,所述组包括用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的ICMP(ICMPv4)消息和用于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ICMP(ICMPv6)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呼叫包括话音呼叫。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CDMA2000网络。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状态故障消息是在控制信道上发送。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状态故障消息包括所述呼叫为何失败的原因。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呼叫失败的所述原因包括不存在针对所述目标的PPP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ICMP消息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节点无法确定所述目标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的指示。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上体现有指令,所述指令包括:
用以从发起方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起始与目标无线通信装置的呼叫的请求的一组指令;
用以将对应于所述请求的呼叫通告消息发送到网络节点的一组指令;
用于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指示所述节点缺少到对应于所述目标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连接的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消息的一组指令;以及
用以将指示呼叫失败的状态故障消息发送到所述发起方的一组指令。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包数据服务节点。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发起方装置和所述目标装置包括即按即说PTT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目标装置包括多个目标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指示所述节点缺少连接的所述消息包括指示所述节点缺少A10连接的消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ICMP消息为来自一组的一者,所述组包括用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的ICMP(ICMPv4)消息和用于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ICMP(ICMPv6)消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呼叫包括话音呼叫。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状态故障消息是在控制信道上发送。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状态故障消息包括所述呼叫为何失败的原因。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呼叫失败的所述原因包括不存在针对所述目标的PPP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ICMP消息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节点无法确定所述目标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的指示。
36.一种用于减少用以接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的设备,其包括: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耦合到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致使所述处理器
从发起方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起始与目标无线通信装置的呼叫的请求,
将对应于所述请求的呼叫通告消息发送到网络节点,
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指示所述节点缺少到对应于所述目标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连接的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消息,以及
将指示所述呼叫失败的状态故障消息发送到所述发起方。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包数据服务节点。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起方装置和所述目标装置包括即按即说PTT装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装置包括多个目标装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指示所述节点缺少连接的所述消息包括指示所述节点缺少A10连接的消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ICMP消息为来自一组的一者,所述组包括用于因特网协议版本4的ICMP(ICMPv4)消息和用于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ICMP(ICMPv6)消息。
42.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呼叫包括话音呼叫。
43.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CDMA2000网络。
44.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状态故障消息是在控制信道上发送。
45.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状态故障消息包括所述呼叫为何失败的原因。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呼叫失败的所述原因包括不存在针对所述目标的PPP连接。
4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ICMP消息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节点无法确定所述目标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的指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6769709P | 2009-04-08 | 2009-04-08 | |
US61/167,697 | 2009-04-08 | ||
US12/751,624 | 2010-03-31 | ||
US12/751,624 US8744509B2 (en) | 2009-04-08 | 2010-03-31 | Reducing time for call failure indication |
PCT/US2010/030184 WO2010118095A1 (en) | 2009-04-08 | 2010-04-07 | Reducing time for call failure indica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79153A true CN102379153A (zh) | 2012-03-14 |
CN102379153B CN102379153B (zh) | 2014-10-08 |
Family
ID=42934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1500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9153B (zh) | 2009-04-08 | 2010-04-07 | 一种用于减少用以接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的方法与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44509B2 (zh) |
EP (1) | EP2417823A1 (zh) |
JP (1) | JP5230840B2 (zh) |
KR (1) | KR101281437B1 (zh) |
CN (1) | CN102379153B (zh) |
WO (1) | WO201011809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58837B2 (en) * | 2009-04-08 | 2015-02-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ducing time for call failure indication |
US9439054B2 (en) * | 2011-01-11 | 2016-09-06 | GreatCall, Inc. | Emergency call redir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US9445250B2 (en) | 2011-01-11 | 2016-09-13 | GreatCall, Inc. | Emergency call plac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
US8626148B2 (en) | 2011-03-15 | 2014-01-07 | Apple Inc. | Text message transmissions indicating failure of recipient mobile device to connect with a call |
CN103139818A (zh) * | 2011-12-02 | 2013-06-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aos中保持长连接的方法、系统、aoe、aog及终端 |
JP5912578B2 (ja) * | 2012-01-26 | 2016-04-27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
CN104349342B (zh) * | 2013-08-01 | 2019-03-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业务管理方法和装置 |
EP3110182A4 (en) | 2014-02-18 | 2017-09-27 | Kyocer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server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72454A1 (en) * | 2004-06-07 | 2005-12-0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low-latency, high-accuracy indication-to-speak and abandon call |
US7221670B2 (en) * | 2001-08-13 | 2007-05-22 | Motorol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information concerning packet data to a base station |
CN101077031A (zh) * | 2004-12-15 | 2007-11-2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无线电网络控制装置、无线电局域网中继装置、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
WO2007149025A1 (en) * | 2006-06-20 | 2007-12-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in moving networks |
US20080153480A1 (en) * | 2005-02-23 | 2008-06-26 | Yue Jun Jiang | Integrated cellular VoIP for call rerouting |
US20080159240A1 (en) * | 2006-11-01 | 2008-07-03 | Spectralink, Corp. | Method of conducting a communications session using incorrect timestamp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40293B2 (en) * | 2002-07-17 | 2009-12-2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essaging between wireless mobile terminals and networked computers |
KR101015642B1 (ko) * | 2003-09-19 | 2011-02-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헤테로지니어스 네트워크를 통한 데이터 푸쉬 서비스시스템 및 방법 |
US7260414B2 (en) | 2003-12-08 | 2007-08-21 | Kyocera Wireless Corp. | Optimized push-to-talk call setup |
US20050124387A1 (en) * | 2003-12-09 | 2005-06-09 | Ribeiro Claudio S. | Portable apparatus user interface |
WO2005071890A1 (en) * | 2004-01-27 | 2005-08-04 | Actix Limited | Monitoring system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traffic analysis using a hierarchial approach |
JP4740331B2 (ja) * | 2005-07-19 | 2011-08-03 |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サービス品質処理の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8130719B2 (en) * | 2005-12-30 | 2012-03-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DSN-based session recovery from RBS/AN failure in a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network |
US20070153750A1 (en) * | 2005-12-30 | 2007-07-05 | Baglin Vincent B | Reactivat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for a dormant mobile station |
US8248916B2 (en) * | 2005-12-30 | 2012-08-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ecovery methods for restoring service in a distributed radio access network |
US8780856B2 (en) * | 2007-09-18 | 2014-07-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ter-system handoffs in multi-access environments |
US8447349B2 (en) * | 2008-02-15 | 2013-05-21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technology handoff of a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 |
JP5075727B2 (ja) * | 2008-04-25 | 2012-11-2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トリーム配信システム及び障害検知方法 |
US20100215052A1 (en) * | 2009-02-20 | 2010-08-26 | Inventec Corporation | Iscsi network interface card with arp/icmp resolution function |
US8826376B2 (en) * | 2009-03-10 | 2014-09-02 | Alcatel Lucent | Communication of session-specific information to user equipment from an access network |
-
2010
- 2010-03-31 US US12/751,624 patent/US874450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4-07 KR KR1020117026545A patent/KR10128143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4-07 EP EP10715004A patent/EP241782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4-07 CN CN201080015009.XA patent/CN10237915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4-07 WO PCT/US2010/030184 patent/WO201011809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4-07 JP JP2012504804A patent/JP523084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21670B2 (en) * | 2001-08-13 | 2007-05-22 | Motorol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information concerning packet data to a base station |
US20050272454A1 (en) * | 2004-06-07 | 2005-12-0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low-latency, high-accuracy indication-to-speak and abandon call |
CN101077031A (zh) * | 2004-12-15 | 2007-11-2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无线电网络控制装置、无线电局域网中继装置、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
US20080153480A1 (en) * | 2005-02-23 | 2008-06-26 | Yue Jun Jiang | Integrated cellular VoIP for call rerouting |
WO2007149025A1 (en) * | 2006-06-20 | 2007-12-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in moving networks |
US20080159240A1 (en) * | 2006-11-01 | 2008-07-03 | Spectralink, Corp. | Method of conducting a communications session using incorrect timestamp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00260107A1 (en) | 2010-10-14 |
CN102379153B (zh) | 2014-10-08 |
US8744509B2 (en) | 2014-06-03 |
KR101281437B1 (ko) | 2013-07-02 |
JP5230840B2 (ja) | 2013-07-10 |
WO2010118095A1 (en) | 2010-10-14 |
KR20120011033A (ko) | 2012-02-06 |
JP2012523759A (ja) | 2012-10-04 |
EP2417823A1 (en) | 2012-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79153B (zh) | 一种用于减少用以接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呼叫故障指示的时间的方法与系统 | |
CN103402183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装置间的群组通信中共享媒体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390418B (zh) | 用于向无线调度优先权用户提供通信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100091B (zh) | 无线通信装置处的群组通信的优先排序 | |
CN103220633B (zh) | 对来自无线通信装置的经捆绑消息的选择性检视 | |
EP2346297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ource scheduling | |
CN101176319B (zh) | 用于无线接入终端和分组交换通信系统之间经由电路交换通信系统的分组数据交换的方法和装置 | |
JP2007527136A (ja) | 高容量電源使用に基づいてクイックページングチャネルの使用を終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180327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广播接口的连续维持 | |
CN101360342A (zh) | 终端以及呼叫转移业务的定制方法和服务器 | |
CN102065567A (zh) | 用于解决在移动通信设备和无线网络之间要求数据连接的应用之中相互竞争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726070A (zh) | 群组通信数据的会话触发推送 | |
MXPA06015226A (es) |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que utiliza un vapor de persistencia para solicitudes de comunicacion de grupo a fin de reducir la latencia. | |
WO2012092728A1 (zh) | 短信处理方法及终端 | |
CN101523936A (zh) | 使用信令协议的增强型无线语音服务 | |
CN102379111B (zh) | 用于无线通信装置间的对媒体的协调共享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4717378A (zh) | 呼叫转移方法及装置 | |
CN102017743B (zh) | 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辅助位置更新的系统和方法 | |
WO2008050325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call completion of unanswered calls made to or from a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2415202B (zh) | 用于中断通信系统内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
JP2009232414A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加入者識別符号通知装置 | |
CN1330191C (zh) | 接入层与非接入层消息的时序控制方法 | |
US8345847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hibernation | |
KR100808083B1 (ko) | 반이중 음성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송신 채널 요청 메시징 | |
CN102868985A (zh) |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