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多个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当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且容易与本发明进行比较,就现在一般使用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在系统LSI的内部形成的一般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设有:用作总线受控器的三个内部模块11、21a和21b。内部模块11由随机访问存储器(RAM)构成,以下称为RAM11。内部模块21a由输入输出模块(IOa)构成,以下称为第一内部模块21a。内部模块21b由输入输出模块(IOb)构成,以下称为第二内部模块21b。
这种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大体由如下各部分构成:总线主控器1,主控总线1a,RAM用总线接口部件(以下,略为“BIU_R”)10,RAM用受控总线10a,RAM11,IO用总线接口部件(以下,略为“BIU_I”)20,IO用受控总线20a,第一内部模块21a,以及第二内部模块21b。
总线主控器1经由BIU_R10进行与RAM11之间的数据传送,同时经由BIU_I20进行与第一内部模块21a或第二内部模块21b之间的数据传送。该总线主控器1与主控总线1a相连。
主控总线1a由主控地址总线2、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主控写入数据总线4、RAM用读出数据总线5以及IO用读出数据总线6构成。
主控地址总线2用以将从总线主控器1输出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传送到BIU_R10与BIU_I20。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用以将从总线主控器1输出的主控控制信号MCS传送到BIU_R10与BIU_I20。该主控控制信号MCS包含:访问请求信号REQ、访问许可信号ACK、访问结束信号END以及主控读出/写入信号RW。访问请求信号REQ是总线主控器1向BIU_R10与BIU_I20请求访问的信号。访问许可信号ACK是对来自BIU_R10与BIU_I20的表示可访问的信号取逻辑和后的信号。访问结束信号END是对从BIU_R10与BIU_I20输出的表示访问结束的信号取逻辑和后的信号。主控读出/写入信号RW是指示总线主控器1进行读出访问还是写入访问的信号。
主控写入数据总线4用以将从总线主控器1输出的主控写入数据MDW传送到BIU_R10与BIU_I20。RAM用读出数据总线5用以将从RAM11经由BIU_R10传送来的主控读出数据MDR_R传送到选择器7。IO用读出数据总线6用以将从第一内部模块21a或第二内部模块21b经由BIU_I20传送来的主控读出数据MDR_I传送到选择器7。
RAM用读出数据总线5和IO用读出数据总线6连接于选择器7的输入端子,而选择器7的输出端子通过主控读出数据总线8连接到总线主控器1。该选择器7根据BIU_R10与BIU_I20中哪一个在工作,选择由RAM用读出数据总线5传送来的主控读出数据MDR_R与由IO用读出数据总线6传送来的主控读出数据MDR_I中的一个,并作为主控读出数据输出到主控读出数据总线8。
为了对RAM11访问,BIU_R10将主控总线1a的协议和RAM用受控总线10a的协议相互变换。该BIU_R10经由RAM用受控总线10a连接到RAM11。
RAM用受控总线10a由RAM地址总线12、RAM读出数据总线13、RAM写入数据总线14以及RAM控制信号总线15构成。
RAM地址总线12用以将从BIU_R10输出的RAM地址信号RADDR传送到RAM11。RAM读出数据总线13用以将从RAM11读出的RAM读出数据RDR传送到BIU_R10。RAM写入数据总线14用以将从BIU_R10输出的RAM写入数据RDW传送到RAM11。
RAM控制信号总线15用以将从BIU_R10作为RAM控制信号RCS输出的RAM选片信号RCS与RAM读出/写入信号RRW传送到RAM11。RAM选片信号RCS用以RAM11的选择。RAM读出/写入信号RRW是指示对RAM11进行读出访问还是写入访问的信号。
为了访问第一内部模块21a与第二内部模块21b,BIU_I20将主控总线1a的协议和IO用受控总线20a的协议相互变换。该BIU_I20经由IO用受控总线20a连接到第一内部模块21a和第二内部模块21b。
IO用受控总线20a由IO地址总线22、第一IO读出数据总线23a、第二IO读出数据总线23b、IO写入数据总线26以及IO控制信号总线27构成。
IO地址总线22用以将来自BIU_I20的IO地址信号IADDR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21a与第二内部模块21b。第一IO读出数据总线23a用以将从第一内部模块21a读出的第一IO读出数据传送到选择器24。第二IO读出数据总线23b用以将从第二内部模块21b读出的第二IO读出数据传送到选择器24。IO写入数据总线26用以将来自BIU_I的IO写入数据IDW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21a与第二内部模块21b。IO控制信号总线27用以将从BIU_I20输出的IO读出/写入信号IRW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21a与第二内部模块21b。
选择器24的输出端子通过IO读出数据总线25连接到BIU_I20。该选择器24根据第一IO选片信号ICSa与第二IO选片信号ICSb中的哪一个被激活,选择由第一IO读出数据总线23a传送来的第一IO读出数据与由第二IO读出数据总线23b传送来的第二IO读出数据中的一个,作为IO读出数据IDR输出到IO读出数据总线25。
并且,第一IO选择信号线28a与第二IO选择信号线28b分别从RIU_I20连接到第一内部模块21a与第二内部模块21b。第一IO选择信号线28a用以传送BIU_I20选择第一内部模块21a的第一IO选片信号ICSa。第二IO选择信号线28b用以传送BIU_I20选择第二内部模块21b的第二IO选片信号ICSb。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一般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首先,就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概略操作进行说明。
这里,作为一例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说明将存储在RAM11中的数据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21a的情况。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由总线主控器1从RAM11读出数据的读出操作和总线主控器1向第一内部模块21a写入数据的写入操作构成。
首先,就总线主控器1从RAM11读出数据的读出操作进行说明。总线主控器1将读出数据所需的主控控制信号MCS输出到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同时,将指示RAM11的读出开始位置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主控控制信号MCS输出到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时,BIU_R10调查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是否为指定RAM11的信号。若判断为是指定RAM11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则BIU_R10对RAM用受控总线10a执行数据读出的协议。
也就是,BIU_R10向RAM控制信号总线15输出从RAM11读出数据所需的RAM控制信号RCS。同时,向RAM地址总线12输出指示RAM11的读出开始位置的地址,作为RAM地址信号RADDR。从而,从RAM11读出数据,并作为RAM读出数据RDR输出到RAM读出数据总线13。BIU_R10将RAM读出数据总线13传送来的RAM读出数据RDR输出到主控总线1a中的RAM用读出数据总线5,作为主控读出数据MDR_R。
总线主控器1对RAM11进行访问时,通过控制部(未作图示)控制选择器7选择RAM读出数据总线13。因此,选择器7选择输出到RAM用读出数据总线5的主控读出数据MDR_R,并作为主控读出数据输出到主控读出数据总线8。总线主控器1取得来自该主控读出数据总线8的主控读出数据。如此,总线主控器1从RAM11读出数据的读出操作完成。
接着,就总线主控器1对第一内部模块21a写入数据的写入操作进行说明。总线主控器1将写入数据所需的主控控制信号MCS输出到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同时,向主控地址总线2输出分配在第一内部模块21a内的地址,作为主控地址信号MADDR。再有,向主控写入数据总线4输出先前从RAM 11读出的数据,作为主控写入数据MDW。
主控控制信号MCS输出到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时,BIU_I20调查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是否为指定第一内部模块21a的信号。若判断为是指定第一内部模块21a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则BIU_I20对IO用受控总线20a执行数据写入的协议。
也就是,BIU_I20使对第一IO选择信号线28a输出的第一IO选择信号ICSa激活。从而,第一内部模块21a被选择且成为可操作。同时,将写入数据所需的IO读出/写入信号IRW向IO控制信号总线27输出。并且,对IO地址总线12输出指示数据的写入位置的IO地址信号LADDR。另外,还向IO写入数据总线26输出从主控写入数据总线4传送来的主控写入数据MDW,作为IO写入数据IDW。从而,从总线主控器1传送来的数据被写入第一内部模块21a。如此,总线主控器1向第一内部模块21a写入数据的写入操作完成。通过以上的读出操作与写入操作,将存储于RAM 11的一个数据向第一内部模块21a传送的操作完成。
接着,参照图2所示的时间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
图2表示将四个数据从RAM 11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21a时的定时。另外,图2中,R0_R3表示与数据传送时被执行的四个数据的读出操作相关的信号,W0~W3表示与数据传送时被执行的四个数据的写入操作相关的信号。这些记号R0~R3、WO~W3和R,在后面出现的其它时间图中也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在时钟周期(以下,简称为“CLK”)“1”中,总线主控器1对访问请求信号REQ、主控读出/写入信号RW及主控地址信号MADDR加以确认(assert)。主控读出/写入信号RW以高电平(以下,称为“H电平”)表示读出,以低电平(以下,称为“L电平”)表示写入。BIU_R10通过调查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输出对应于RAM11的地址,且判断为处于可响应状态时,在CLK“1”中对访问许可信号ACK加以确认。并且,BIU_R10在CLK“1”中,通过确认RAM选片信号RCS、RAM地址信号RADDR及RAM读出/写入信号RRW,向RAM11发送读出请求。RAM读出/写入信号RRW以H电平表示读出,以L电平表示写入。
响应上述读出请求从RAM11读出的RAM读出数据RDR,在读出请求的下一个CLK“2”中输出到RAM读出数据总线13。在CLK“2”中,该RAM读出数据总线13输出的RAM读出数据RDR经由BIU_R输出到主控总线1a的RAM用读出数据总线5,作为主控读出数据MDR_R。同时,BIU_R10确认访问结束信号END。
在CLK“2”中,输出到RAM用读出数据总线5的主控读出数据MDR_R被选择器7选择,输出到主控读出数据总线8。该输出到主控读出数据总线8的读出数据,在CLK“2”中,被总线主控器1取得。从而,总线主控器1从RAM11读出数据的读出操作完成。
接着,在下一CLK“3”中,总线主控器1向主控写入数据总线4输出已获取的读出数据作为主控写入数据MDW。与此同时,总线主控器1对访问请求信号REQ、主控地址信号MADDR及主控读出/写入信号RW加以确认。
BIU_I20通过调查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判定对应于第一内部模块21a的地址被输出,且为可操作状态时,在CLK“3”中确认访问许可信号ACK。并且,BIU_I20在CLK“3”中,对IO选片信号ICSa与IO读出/写入信号IRW加以确认。另外,通过将IO地址信号IADDR输出到IO地址总线22,进而将IO写入数据IDW输出到IO写入数据总线26,向第一内部模块21a发送写入请求。IO读出/写入信号IRW以H电平表示读出,以L电平表示写入。于是,IO写入数据IDW被写入由IO地址信号IADDR指定的位置。如此,总线主控器1向第一内部模块21a写入数据的写入操作完成,并且对第一内部模块21a传送存储于RAM11中的一个数据的操作完成。以下,同样地进行第二至第四个数据的传送。
再有,从第一内部模块21a到RAM11的数据传送由总线主控器1从第一内部模块21a读出数据的操作和总线主控器1向RAM11写入数据的操作构成。这些操作与上述的从RAM11到第一内部模块21a的数据传送操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将四个数据从RAM11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21a需要12个时钟周期。
实施例1
接着,就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说明。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用传送用总线在LSI内作为总线受控器设置的多个内部模块之间进行传送。以下,与图1所示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构成要素相同或相当部分以相同符号表示,其说明省略。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从图1所示的构成要素中,将总线主控器1、IO用读出数据总线6、选择器7、BIU_I20、第一内部模块21a、第二内部模块21b、选择器24以及附属于它们的布线除去,而新加了总线主控器51、第一内部模块61a、第二内部模块61b、传送控制部62、选择器66、选择器68、IO选择寄存器70以及传送指示寄存器72。
总线主控器51经由BIU_R10访问RAM 11、第一内部模块61a以及第二内部模块61b,执行它们之间的数据传送,同时进行RAM 11和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该总线主控器51与主控总线51a相连。
如上所述,主控总线51a除了IO用读出数据总线6被除去外,与图1所示的主控总线1a相同。RAM用读出数据总线5对总线主控器51传送从BIU_R10传送来的主控读出数据MDR_R(不经过图1所示的选择器7),照原样作为主控读出数据。
第一内部模块61a除了由从IO选择寄存器70传送来的第一选择信号SELa选择之外,与图1所示的第一内部模块21a相同。同样,第二内部模块61b除了由从IO选择寄存器70传送来的第二选择信号SELb选择之外,与图1所示的第二内部模块21b相同。
传送控制部62基于来自RAM控制信号总线15的RAM控制信号RCS和来自传送指示寄存器72的传送指示信号,生成用以控制在RAM11和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的传送控制信号TCS。该生成的传送控制信号TCS,由传送控制信号总线63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上述传送控制信号TCS包含:用以对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指示读出定时的IO读出选通信号RS和用以对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指示写入定时的IO写入选通信号WS。
传送用总线60由上述的传送控制信号总线63、IO写入数据总线64、第一IO读出数据总线65a以及第二IO读出数据总线65b构成。
IO写入数据总线64在RAM读出数据总线13和第一内部模块21a与第二内部模块21b之间连接。该IO写入数据总线64用以对第一内部模块21a与第二内部模块21b作为传送写入数据TDW传送从RAM11读出的RAM读出数据RDR。第一IO读出数据总线65a用以将从第一内部模块61a读出的第一IO读出数据传送到选择器66。第二IO读出数据总线65b用以将从第二内部模块61b读出的第二IO读出数据传送到选择器66。
选择器66的输出端子通过IO读出数据总线67连接到选择器68的一个输入端子。该选择器66根据第一选择信号SELa与第二选择信号SELb中的哪一个被激活,选择经第一IO读出数据总线65a传送来的第一IO读出数据与经第二IO读出数据总线65b传送来的第二IO读出数据中的一个数据,并作为传送读出数据TDR输出。
选择器66的输出端子通过IO读出数据总线67连接到选择器68的一个输入端子。IO读出数据总线67用以将从选择器66输出的传送读出数据TDR传送到选择器68。选择器68的另一输入端子通过RAM写入数据总线14连接到BIU_R 10。RAM写入数据总线14用以将来自BIU_R 10的RAM写入数据RDW传送到选择器68。该选择器68的输出端子通过RAM写入数据总线69连接到RAM 11。选择器68根据是采用传送用总线60的数据传送还是采用总线主控器51的数据传送,选择由IO读出数据总线67传送来的传送读出数据TDR与由RAM写入数据总线14传送来的RAM写入数据RDW中的一个作为RAM写入数据,用RAM写入数据总线69传送到RAM11。
IO选择寄存器70对确定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中哪一个进行数据传送的值加以保持。这种IO选择寄存器70通过第一选择信号线71a连接到第一内部模块61a,同时通过第二选择信号线71b连接到第二内部模块61b。IO选择寄存器70通过采用第一选择信号线71a向第一内部模块61a传送第一选择信号SELa,选择该第一内部模块61a作为数据传送的对象。同样,IO选择寄存器70通过采用第二选择信号线71b向第二内部模块61b传送第二选择信号SELb,选择该第二内部模块61b作为数据传送的对象。
传送指示寄存器72对确定是否向传送控制部62提供传送指示的值加以保持。该传送指示寄存器72通过传送指示线73连接到传送控制部62,用该传送指示线73,向传送控制部62发送传送指示信号。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首先,说明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概略操作。
这里,作为一例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说明将存储在RAM 11的数据向第一内部模块61a传送的情况。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由从RAM 11读出数据的读出操作和将读出的数据写入第一内部模块61a的写入操作构成。读出操作通过总线主控器51的控制执行,写入操作通过传送控制部62的控制执行。
读出操作与写入操作开始之前,首先,通过控制部(未作图示),对传送指示寄存器72设置指示要进行传送的值。从而,传送指示信号被激活,经由传送指示线73,将要执行数据传送的指示传送到传送控制部62。并且,通过控制部(未作图示),在IO选择寄存器70中设置表示要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的值。从而,第一选择信号SELa被激活,经由第一选择信号线71a,将作为数据传送的对象而被选择的指示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以上的准备一旦完成,就开始传送操作。
首先,说明从RAM 11读出数据的读出操作。这种读出操作用总线主控器51进行。即,总线主控器51将读出数据所需的主控控制信号MCS输出到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同时,将指示RAM 11的读出开始位置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主控控制信号MCS输出到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时,BIU_R10调查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是否为指定RAM 11的信号。然后,若判断为是指定RAM 11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则BIU_R10对RAM用受控总线10a执行数据读出的协议。
换言之,BIU_R10向RAM控制信号总线15输出从RAM 11读出数据所需的RAM控制信号RCS。同时,向RAM地址总线12输出指示RAM11的读出开始位置的地址,作为RAM地址信号RADDR。从而,从RAM11读出数据,作为RAM读出数据RDR输出到RAM读出数据总线13。
此时,与上述一般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不同,BIU_R10不将经由RAM读出数据总线13传送来的RAM读出数据RDR输出到主控总线51a中的RAM用读出数据总线5。而是,经由IO写入数据总线64向第一内部模块61a传送RAM读出数据RDR,作为传送写入数据TDW。经过以上操作,从RAM11读取数据的读出操作完成。
接着,说明将从RAM11读出的数据写入第一内部模块61a的写入操作。传送控制部62监测流过RAM控制信号总线15的RAM控制信号RCS。因此,传送控制部62确定读出数据RDR从RAM11输出到RAM读出数据总线13的RAM的定时。传送控制部62在该定时,激活传送控制信号TCS所包含的IO写入选通信号WS。从而,从RAM11经RAM读出数据总线13与IO写入数据总线64传送来的RAM读出数据RDR,即传送写入数据TDW,被写入第一内部模块61a。通过以上操作,将从RAM11读出的数据写入第一内部模块61a的写入操作完成。通过以上的读出操作与写入操作,将存储在RAM 11的一个数据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的操作完成。
作为另一例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说明将存储在RAM11的数据传送到总线主控器51的情况。这时,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仅由从RAM11读出数据的读出操作构成。这种读出操作开始之前,首先,通过控制部(未作图示),在传送指示寄存器72中设置指示不执行传送的值。从而,传送指示信号被去激活,且经由传送指示线73,向传送控制部62传送不执行数据传送的指示。之后的操作与已说明的一般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的读出操作相同。
接着,参照图4所示的时间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再有,图中的R表示与从RAM 11单独读出数据时执行的一个读出操作相关联。在后述的图7与图9中也一样。
图4表示将四个数据从RAM 11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时的定时。首先,数据传送之前,如上所述,对传送指示寄存器72与IO选择寄存器70设置预定值,且传送指示信号与第一选择信号SELa设为激活状态。
接着,在CLK“1”中,总线主控器51对访问请求信号REQ、主控读出/写入信号RW以及主控地址信号MADDR加以确认。主控读出/写入信号RW,以H电平表示读出,以L电平表示写入。通过调查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输出对应于RAM11的地址,且判断为处于可响应状态时,BIU_R10在CLK“1”中确认访问许可信号ACK。并且,BIU_R10在CLK“1”中,通过对RAM选片信号RCS、RAM地址信号RADDR以及RAM读出/写入信号RRW加以确认,向RAM 11发送读出请求。RAM读出/写入信号RRW以H电平表示读出,以L电平表示写入。
响应上述读出请求,从RAM11读出的RAM读出数据RDR,在读出请求的下一CLK“2”中输出到RAM读出数据总线13。该输出到RAM读出数据总线13的RAM读出数据RDR,作为传送写入数据TDW,经由IO写入数据总线64供给第一内部模块61a。同时,BIU_R10确认访问结束信号END。
传送控制部62在CLK“2”中确认IO写入选通信号WS。从而,输出到IO写入数据总线64的传送写入数据TDW,在CLK“2”中,被写入根据第一选择信号SELa选择的第一内部模块61a。通过以上操作,将存储在RAM11的一个数据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的操作完成。以下,同样地进行第二至第四个数据的传送。
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RAM11的数据传送由总线主控器51从第一内部模块61a读出数据的读出操作构成;从第一内部模块61a读出的数据不传送总线主控器51,而直接写入RAM11。这些操作与上述的从RAM11到第一内部模块61a的数据传送操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总线主控器51如用上述的一般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那样,经由主控总线51a获取从RAM11读出的数据,然后,无需经主控总线51a写入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而将从RAM读出的数据不经主控总线51a地直接写入到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因此,如图4所示,能够在CLK“1”~CLK“4”期间连续输出访问请求信号REQ,进行连续的读出操作。
再有,图4所示的例中的动作是:在CLK“6”~CLK“8”期间,进行传送指示寄存器72的设定,且在CLK“8”中传送指示信号成为非激活状态,然后,在CLK“9”与CLK“10”中,总线主控器51从RAM11读出数据。
如以上说明,依据本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为了将四个数据从RAM 11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需要五个时钟周期。而在上述一般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为了将四个数据从RAM11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21a需要12个时钟周期。
如此,总线主控器在数据传送时,无需交互进行数据的读出操作和写入操作,只连续进行读出或写入即可,因此,能够减少数据传送所需的时钟周期数。并且,通过减少时钟周期数,也能期待取得使采用这种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系统LSI的耗电减少的效果。
实施例2
接着,就本发明实施例2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说明。本例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与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基于供给RAM 11的RAM地址信号RADDR生成供给传送控制部62的传送指示信号。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构成要素相比,本例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用传送指示控制部80取代了传送指示寄存器72。
传送指示控制部80基于输出到RAM地址总线12的RAM地址信号RADDR,生成确定是否向传送控制部62提供传送指示的传送指示信号。该传送指示控制部80经由传送指示线81连接到传送控制部62,并用该传送指示线81,将传送指示信号传送到传送控制部62。
这里,如图6所示,RAM 11的地址空间被分为区域a、区域b和区域c等三个区域,假定区域a与区域c为数据传送用区域,区域b为普通存储区域。传送指示控制部80在区域a或区域b根据RAM地址信号RADDR被指定的场合,将传送指示信号设为激活状态,在区域c被指定的场合,将传送指示信号设为非激活状态。另外,RAM11的区域通过在寄存器(未作图示)上设置预定值来进行定义。因此,通过变更寄存器的内容,能够任意地变更RAM11的区域的定义。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2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
在这种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与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一样,从传送指示控制部80输出的传送控制信号在激活状态时,进行总线受控器之间(RAM11和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而传送控制信号在非激活状态时,进行总线主控器51和总线受控器(RAM11、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
接着,参照图7所示的时间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2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
本实施例2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数据传送的方式切换时的操作。以下作为一例这种操作,就从RAM11到第一内部模块61a进行了四个数据传送后,切换到从RAM11到总线主控器51的数据传送的操作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CLK“1”~CLK“4”期间,若RAM地址总线12上的RAM地址信号RADDR指示了区域a或区域c,则传送指示控制部80判断应在总线受控器之间传送数据,并激活传送指示信号。从而,从RAM11读出的数据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
接着,在CLK6中,若RAM地址总线12上的RAM地址信号RADDR指示了区域b,则传送指示控制部80判断应在总线受控器和总线主控器51之间传送数据,并将传送指示信号去激活。从而,从RAM11读出的数据传送到总线主控器51。
如以上说明,依据本实施例2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按照RAM11的被访问区域切换是在总线受控器之间进行数据传送还是在总线受控器和总线主控器之间进行通常的传送。因而,在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能够省去用三个时钟周期的对传送指示寄存器的值设定(参照图4),因此,能够削减传送指示中所需的辅助操作时间,能以较少的时钟周期高效率且迅速地进行数据传送。
实施例3
接着,就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说明。本例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用总线主控器生成在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用传送控制部62生成的传送指示信号。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构成要素中去掉了传送指示寄存器72,并用新的总线主控器52取代了总线主控器51。
总线主控器52经由BIU_R10访问RAM11、第一内部模块61a和第二内部模块61b,执行与它们之间的数据传送,同时进行在RAM11和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并且,该总线主控器52生成传送指示信号,并用传送指示线53传送到传送控制部62。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
在本例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传送一样,从总线主控器52输出的传送控制信号在激活状态时,进行多个总线受控器之间(RAM11和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传送控制信号在非激活状态时,进行总线主控器52和总线受控器(RAM11、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
这里,总线主控器52为DMA传送控制器(以下,略为“DMAC”),假定该DMAC设有通道0与通道1这两个传送通道。然后,设通道0进行从RAM11到第一内部模块61a的数据传送,通道1进行从RAM11到与主控总线51a连接的其它模块(未作图示)的数据传送。
当DMAC用通道0进行数据传送时,响应来自控制部(未作图示)的指示,总线主控器52使输出到传送指示线53的传送指示信号激活。接着DMAC用通道1进行数据传送时,响应来自控制部(未作图示)的指示,总线主控器52使输出到传送指示线53的传送指示信号成为非激活。
参照图9所示的时间图,就该场合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在CLK“1”~CLK“5”期间,进行DMAC的用通道0的数据传送。即,DMAC为了使传送控制信号激活,用传送用总线60将数据从RAM 11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在CLK“6”中,进行DMAC的用通道1的数据传送。即,DMAC为了使传送控制信号成为非激活,从RAM11读出的数据经由RAM用受控总线10a、BIU_R10以及主控总线51a,被DMAC获取。然后,被DMAC获取的数据经由主控总线51a传送到模块(未作图示)。
接着,说明DMAC的通道0进行从RAM 11到第一内部模块61a的数据传送和通道1进行从RAM 11到第二内部模块61b的数据传送的操作。
DMAC用通道0进行数据传送时,响应来自控制部(未作图示)的指示,总线主控器52使输出到传送指示线53的传送指示信号激活。接着,DMAC用通道1进行数据传送时,由IO选择寄存器70选择了第二内部模块61b后,响应来自控制部(未作图示)的指示,总线主控器52使输出到传送指示线53的传送指示信号激活。
参照图10所示的时间图,说明该场合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另外,图10中,Ra与Wa表示与通道0的数据传送时相关联的信号,Rb与Wb表示与通道1的数据传送时相关联的信号。这些符号Ra、Wa、Rb和Wb在后面出现的其它时间图中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意。
在CLK“1”~CLK“5”期间,进行DMAC的用通道0的数据传送。即,DMAC为了使传送控制信号激活,用传送用总线60将数据从RAM 11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在CLK“6”~CLK“8”期间,进行IO选择寄存器70的设定,在CLK“8”中从IO选择寄存器70输出的第一选择信号SELa成为非激活状态,第二选择信号SELb成为激活状态。从而,第二内部模块61b被选择。在之后的CLK“9”~CLK“13”期间,进行DMAC的用通道1的数据传送。即,DMAC为了使传送控制信号激活,用传送用总线60将数据从RAM 11传送到第二内部模块61b。
如以上说明,依据本实施例3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由于以总线主控器52生成传送指示信号,不需要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的传送指示寄存器72。结果,能够使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简单。并且,由于不进行地址比较,能提高工作频率。
实施例4
接着,就本发明实施例4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说明。本例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用总线主控器生成在实施例3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用IO选择寄存器70生成的第一选择信号SELa与第二选择信号SELb。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3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构成要素中去掉了IO选择寄存器70,并用新的总线主控器54取代了总线主控器52。
总线主控器54经由BIU_R10访问RAM 11、第一内部模块61a和第二内部模块61b,执行与它们之间的数据传送,同时进行RAM 11和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并且,该总线主控器54生成传送指示信号,并用传送指示线55传送到传送控制部62。另外,该总线主控器54生成第一选择信号SELa,经由第一选择信号线56a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同时生成第二选择信号SELb,并经由第二选择信号线56b传送到第二内部模块61b。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4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
在本例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从总线主控器54输出的传送控制信号在激活状态时,除了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的方法以外,与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一样,进行多个总线受控器之间(RAM 11和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并且,传送控制信号在非激活状态时,与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一样,进行总线主控器54和总线受控器(RAM11、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
这里,总线主控器54为DMAC,该DMAC设有通道0与通道1这两个传送通道。假定通道0进行从RAM11到第一内部模块61a的数据传送,且通道1进行从RAM 11到第二内部模块61b的数据传送。
DMAC用通道0进行数据传送时,总线主控器54使输出到传送指示线53的传送指示信号激活,同时使输出到第一选择信号线56a的第一选择信号SELa激活。接着,DMAC用通道1进行数据传送时,总线主控器54输出到传送指示线53的传送指示信号激活,同时使输出到第二选择信号线56b的第二选择信号SELb激活。
参照图12所示的时间图,就该场合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CLK“1”~CLK“5”期间,进行DMAC的用通道0的数据传送。即,DMAC为了在CLK“1”中使传送控制信号与第一选择信号SELa激活,在CLK“1”~CLK“4”期间从RAM 11读出的RAM读出数据RDR被输出到RAM读出数据总线13。这种输出到RAM读出数据总线13的RAM读出数据RDR作为传送写入数据TDW,在CLK“2”~CLK“5”期间,经由IO写入数据总线64传送并写入到第二内部模块61a。DMAC从数据传送开始到结束为止,就是说在CLK“1”~CLK“5”期间,将第一选择信号SELa维持在激活状态。
在CLK“6”~CLK“10”期间,进行DMAC的用通道1的数据传送。即,DMAC为了在CLK“6”中使传送控制信号与第二选择信号SELb激活,在CLK“6”~CLK“9”期间从RAM 11读出的RAM读出数据RDR被输出到RAM读出数据总线13。输出到该RAM读出数据总线13的RAM读出数据RDR,在CLK“7”~CLK“10”期间作为传送写入数据TDW经由IO写入数据总线64传送并写入到第二内部模块61b。DMAC从数据传送开始到结束为止,就是说在CLK“6”~CLK“9”期间,将第二选择信号SELb维持在激活状态。
如以上说明,依据本实施例4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总线主控器54输出选择成为数据传送对象的总线受控器的信号,因此,无需每次切换数据传送时在IO选择寄存器70上设定预定值。结果,能够在实施例3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省去需要三个时钟周期的对IO选择寄存器70的值设定(参照图10),并能削减总线受控器的选择所需的辅助操作时间。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3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与本实施例3一样,也能采用以总线主控器生成第一选择信号SELa与第二选择信号SELb的结构。
实施例5
接着,就本发明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说明。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在实施例4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按照用以控制外部设备的信息生成传送指示信号。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这种数据传送控制装置采用以外部用总线接口部件(以下,称为“BIU_E”)90、传送控制部110和外部设备控制部91分别取代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4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构成要素中的BIU_R 10、传送控制部62和RAM11的结构。并且,外部设备控制部91与外部设备101相连。
BIU_E 90为了经外部设备控制部91对外部设备101进行访问,将主控总线51a的协议和外部设备用受控总线90a的协议相互变换。该BIU_E 90经外部设备用受控总线90a连接到外部设备控制部91。
外部设备用受控总线90a由外部地址总线92、外部读出数据总线93、外部写入数据总线94以及外部控制信号总线95构成。
外部地址总线92用以将从BIU_E90输出的外部地址信号EADDR传送到外部设备控制部91。外部读出数据总线93用以将从外部设备控制部91读出的外部读出数据EDR传送到BIU_E90。外部写入数据总线94用以将从BIU_E90输出的外部写入数据EDW经由选择器96传送到外部设备控制部91。外部控制信号总线95用以将从BIU_E 90输出的外部控制信号ECS传送到外部设备控制部91与传送控制部110。
外部控制信号ECS包含:用以向外部设备101请求访问的外部设备访问请求信号EREQ,用以指示向外部设备101进行读出访问还是写入访问的外部设备读出/写入信号ERW,以及表示对外部设备101的访问结束的设备访问结束信号EEND。
选择器96选择从BIU_E90经外部写入数据总线94传送来的外部写入数据EDW和从选择器66经IO读出数据总线67传送来的传送读出数据TDR中的一个,用写入数据总线97传送到外部设备控制部91。
外部设备控制部91是具有总线受控器功能的内部模块。该外部设备控制部91经外部设备访问信息信号线98连接到传送控制部110。外部设备控制部91采用该外部设备访问信息信号线98,向传送控制部110传送被连接的外部设备101的访问相关的信息,作为外部设备访问信息信号。并且,该外部设备控制部91通过外部总线91a,连接到在系统LSI的外部连接的外部设备101。
外部总线91a由外部设备地址总线102、外部设备数据总线103以及外部设备控制信号总线104构成。
外部设备地址总线102用以将从外部设备控制部91输出的外部设备地址信号传送到外部设备101。外部设备数据总线103用以外部设备控制部91和外部设备101之间的数据传送与接收。外部设备控制信号总线104用以将从外部设备控制部91输出的外部设备控制信号传送到外部设备101。该外部设备控制信号由面向外部设备101的指令构成。
传送控制部110基于来自外部控制信号总线95的外部控制信号ECS、来自总线主控器54的传送指示信号以及来自外部设备控制部91的外部设备访问信息信号生成用以控制外部设备控制部91和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的传送控制信号TCS。该被生成的传送控制信号TCS经传送控制信号总线63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传送控制信号TCS包含IO读出选通信号RS与IO写入选通信号WS。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首先,就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概略操作进行说明。
这里,作为一例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说明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外部设备101传送数据的情况。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由从第一内部模块61a读出数据的读出操作和将被读出的数据经由外部设备控制部91写入外部设备101的写入操作构成。读出操作在传送控制部62的控制下执行,写入操作在总线主控器54的控制下执行。
在数据传送操作开始之前,总线主控器54使传送指示信号激活,经由传送指示线55将要执行数据传送的指示传送到传送控制部110。并且,使要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的第一选择信号SELa激活,并经由第一选择信号线56a,将作为数据传送的对象选择的指示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以上准备一旦完成,就开始数据传送操作。
数据传送操作,首先,从总线主控器54对外部设备101的写入操作开始。即,总线主控器54将用以写入数据所需的主控控制信号MCS输出到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同时,将指定成为写入对象的外部设备101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主控控制信号MCS被输出到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时,BIU_E90调查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是否指定外部设备101。然后,若判断是指定外部设备101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则BIU_E90对外部设备用受控总线90a执行数据写入的协议。
换言之,BIU_E90向外部控制信号总线95输出用以对外部设备101写入数据所需的外部设备控制信号ECS。同时,向外部地址总线92作为外部设备地址信号EADDR输出外部设备101所需的地址。外部设备控制部91通过接受外部设备控制信号ECS与外部设备地址信号EADDR等,经由外部总线91a对外部设备101进行写入操作。
也就是,外部设备控制部91向构成外部总线91a的外部设备控制信号总线104输出对外部设备101写入数据所需的控制信号。并且,向外部设备地址总线102输出对外部设备101写入数据所需的地址。再向外部设备数据总线103输出对外部设备101写入的数据。从而,数据被写入外部设备101。写入该外部设备101的数据,须在写入的定时从第一内部模块61a读出,并经由选择器66、IO读出数据总线67、选择器96以及写入数据总线97存放到外部设备控制部91。
这里,就从第一内部模块61a读出数据的操作进行说明。传送控制部110对构成外部设备用受控总线90a的外部设备控制信号总线95上流过的外部设备控制信号ECS加以监测。并且,通过从外部设备控制部91经由外部设备访问信息信号线98传送来的外部设备访问信息信号,确认对外部设备101进行访问的定时。传送控制部110基于外部设备控制信号ECS与外部设备访问信息信号等,确定外部设备控制部91向外部设备101写入数据的定时,并按该确定的定时向传送控制信号总线63输出传送控制信号TCS。
由第一选择信号SELa选择的第一内部模块61a,按照该传送控制信号TCS所包含的IO读出选通信号RS读出数据,并向第一IO读出数据总线65a输出。该第一IO读出数据总线65a读出的数据,经由选择器66输出到IO读出数据总线67,作为传送读出数据TDR传送到选择器96。选择器96使来自IO读出数据总线67的传送读出数据TDR通过,输出到写入数据总线97,并传送到外部设备控制部91。通过以上操作,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外部设备101的数据传送操作完成。
接着,参照图14所示的时间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这里,就使用SDRAM作为外部设备101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在CLK“1”中,对总线主控器54将访问请求信号REQ、主控读出/写入信号RW以及主控地址信号MADDR加以确认。主控读出/写入信号RW以H电平表示读出,以L电平表示写入。若BIU_E90通过调查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的主控地址信号MADDR判断出已对外部设备101输出地址,则在CLK“1”中确认访问许可信号ACK。并且,BIU_E90通过在CLK“1”中对外部设备访问请求信号EREQ、外部设备地址信号EADDR以及外部设备读出/写入信号ERW加以确认,对外部设备控制部91进行读写访问。外部设备读出/写入信号ERW以H电平表示读出,以L电平表示写入。
外部设备控制部91在CLK“1”中,向外部设备控制信号总线104输出行激活指令“ac”,同时向外部设备地址总线102输出行地址“r0”。接着,在CLK“2”与CLK“3”中,外部设备控制部91向外部设备控制信号总线104输出无操作指令“np”。输出无操作指令“np”的理由是:作为SDRAM的AC定时条件(从行到列的延迟时间),要求在行激活指令“ac”和写入指令“w0”之间存在三个以上的时钟周期。
在之后的CLK“4”中,外部设备控制部91向外部设备控制信号总线104输出写入指令“w0”,向外部设备地址总线102输出列地址“c0”,向外部设备数据总线103输出写入数据“d0”。同时,外部设备控制部91向外部控制信号总线95输出外部设备访问结束信号EEND。接到了该外部设备访问结束信号EEND的BIU_E 90,向主控总线51a的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输出主控控制信号MCS中的访问结束信号END。于是,第一次的对外部设备101的写入操作结束。接着,在CLK“4”~CLK“7”期间,进行第二至第四次的对外部设备101的写入操作。由于进行第二次后的写入操作时,已设于行激活状态,写入指令“w1”~“w3”被连续发送。
另一方面,从第一内部模块61a读出数据的读出操作,在CLK“4”~CLK“7”期间进行。即,传送控制部110按照从外部设备控制部91传送来的外部设备访问信息信号所包含的SDRAM的AC定时条件(从行到列的延迟时间)判断需要三个时钟周期的延迟,在CLK“4”~CLK“7”期间,向传送控制信号总线63输出IO读出选通信号RS。从而,在CLK“4”~CLK“7”,期间,数据从第一内部模块61a读出,并经由第一IO读出数据总线65a、选择器66、IO读出数据总线67、选择器96以及外部设备控制部91,输出到外部设备数据总线103。通过以上操作,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外部设备101的数据传送操作完成。
再有,满足SDRAM的AC定时条件(从行到列的延迟时间)的时钟周期数,依赖于SDRAM的种类与时钟频率。但是,传送控制部110按照从外部设备控制部91传送来的外部设备访问信息信号所包含的SDRAM的AC定时条件(从行到列的延迟时间)确定延迟的时钟周期数,因此,即使SDRAM的种类与时钟频率变更,也能准确且可靠地进行数据传送操作。
如以上说明,依据本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例如对于像SDRAM的、满足AC定时条件的时钟周期数因时钟频率等而不同的外部设备,能够准确且可靠地进行数据传送。
再有,本实施例5中,就采用SDRAM作为外部设备10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SDRAM,本实施例也能适用为满足AC定时条件而需要对时钟周期的周期数加以控制的其它设备。并且,外部设备101并不限于与系统LSI的外部连接的设备,也可为设于LSI内部的总线受控器。
并且,本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是变更实施例4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而构成,但也可以变更实施例1~实施例3中的任意一个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而构成,这时,也具有上述的作用与效果。
实施例6
接着,就本发明实施例6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说明。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在实施例4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根据供给RAM 11的RAM地址信号RADDR生成用以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的第一选择信号SELa与第二选择信号SELb。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4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从总线主控器54去掉了用于输出的第一选择信号线56a与第二选择信号线56b,新增加了IO选择控制部74。
IO选择控制部74基于来自RAM地址总线12的RAM地址信号RADDR,生成用以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的第一选择信号SELa或选择第二内部模块61b的第二选择信号SELb。在该IO选择控制部74上生成的第一选择信号SELa,用第一选择信号线75a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同样地,第二选择信号SELb用第二选择信号线75b传送到第二内部模块61b。
这里,如图16所示,RAM 11的地址空间被分为区域a和区域b这两个区域,设定区域a为第一内部模块61a访问的区域,区域b为第二内部模块61b访问的区域。IO选择控制部74在根据RAM地址信号RADDR指定区域a时使第一选择信号SELa激活,在指定区域b时使第二选择信号SELb激活。再有,RAM 11的区域定义是通过向寄存器(未作图示)设定预定值来进行。因此,通过变更寄存器的内容,能够任意地更改RAM 11的区域定义。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6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
在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从总线主控器54输出的传送控制信号在激活状态时,除了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的方法以外,与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一样,进行多个总线受控器之间(RAM 11和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并且,传送控制信号在非激活状态时,与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一样,进行总线主控器54和总线受控器(RAM 11、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因此,以下只对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的操作进行说明。
这里若从总线主控器54经由主控总线51a与BIU_R10输出到RAM用受控总线10a的RAM地址总线12的RAM地址信号RADDR指示RAM 11的区域a,则IO选择控制部74就使第一选择信号SELa激活。从而,实现对第一内部模块61a的读出操作与写入操作成为可能。
同样地,若从总线主控器54经由主控总线51a与BIU_R 10输出到RAM用受控总线10a的RAM地址总线12的RAM地址信号RADDR指示RAM11的区域b,则IO选择控制部74就使第二选择信号SELb激活。从而,实现对第二内部模块61b的读出操作与写入操作成为可能。
如以上说明,依据本实施例6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按照RAM 11的被访问的区域来切换是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还是选择第二内部模块61b。因而,在如实施例3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那样设有IO选择寄存器的结构中,能够省去需要三个时钟周期的对IO选择寄存器的值设定(参照图10),因此,能够削减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所需的辅助操作时间,能以较少的时钟周期数高效率且迅速地进行数据传送。
实施例7
接着,就本发明实施例7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说明。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在实施例4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基础上设置成:基于总线主控器54预先存储的给出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的IO地址,生成用以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的第一选择信号SELa与第二选择信号SELb。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7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是: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4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从总线主控器54去掉了用于输出的第一选择信号线56a与第二选择信号线56b,新增加了IO选择控制部76,同时增加了用以从总线主控器54向IO选择控制部74传送IO地址信号IOADDR的IO地址线57。
IO选择控制部76基于来自总线主控器54的IO地址信号IOADDR,生成用以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的第一选择信号SELa或选择第二内部模块61b的第二选择信号SELb。在这种IO选择控制部76上生成的第一选择信号SELa,用第一选择信号线77a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同样,第二选择信号SELb用第二选择信号线77b传送到第二内部模块61b。
如图18所示,IO地址空间被分为区域a与区域b这两个区域,设定区域a定义为给第一内部模块61a的区域,区域b定义为给第二内部模块61b的区域。IO选择控制部76在根据IO地址信号IOADDR指定区域a时使第一选择信号SELa激活,而指定区域b时使第二选择信号SELb激活。再有,IO地址空间区域的定义是通过在寄存器(未作图示)上设定预定值来进行。因此,通过变更寄存器的内容,能够任意地更改IO地址空间区域的定义。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7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
在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从总线主控器54输出的传送控制信号在激活状态时,除了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的方法以外,与实施例1的数据传送一样,进行多个总线受控器之间(RAM 11和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并且,传送控制信号在非激活状态时,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传送一样,进行总线主控器54和总线受控器(RAM 11、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之间的数据传送。因此,以下只对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的操作进行说明。
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中的一个作为数据传送的对象时,总线主控器54用IO地址线57向IO选择控制部76传送存储在内部的表示IO地址的IO地址信号IOADDR。IO选择控制部76在收到的IO地址信号IOADDR指示IO地址空间的区域a时,使第一选择信号SELa激活。从而,实现对第一内部模块61a的读出操作与写入操作成为可能。
同样地,IO选择控制部76在收到的IO地址信号IOADDR指示IO地址空间的区域b时,使第二选择信号SELb激活。从而,实现对第二内部模块61b的读出操作与写入操作成为可能。
如以上说明,依据本实施例7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按照被访问的IO地址空间的区域来切换是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还是选择第二内部模块61b。因此,能够省去如实施例3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那样的设有IO选择寄存器的结构中,需要三个时钟周期的对IO选择寄存器的值设定(参照图10),因此,能够削减在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的选择所需的辅助操作时间,能以较少的时钟周期数高效率且迅速地进行数据传送。
可对本实施例7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如图19所示的变形。这种变形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将图17所示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IO选择控制部76的功能分别装在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的内部,作为IO选择控制部76a与IO选择控制部76b。
按照该变形例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例7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一样的作用与效果。
实施例8
接着,就本发明实施例8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说明。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在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基础上,设置两个总线主控器和两个主控总线,各总线主控器能够并行地访问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8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主要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第二主控总线200a、总线接口部件(以下,称为“BIU_C”)120、选择器7a、选择器207、选择器126、第一地址解码器210以及第二地址解码器220而构成。
第一总线主控器154与实施例5的总线主控器54对应。该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经由第一主控总线54a、BIU_E 190和外部设备控制部91与外部设备101进行数据传送,同时经由第二主控总线200a、BIU_C120与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进行数据传送。
第一主控总线54a是在实施例5的主控总线51a上增加了用以获取来自BIU_C 120的第二读出数据信号MaDR_C的读出数据总线9C而构成的。具体地说,它包括:使第一主控地址信号MaADDR流过的主控地址总线2、使第一主控控制信号MaCS流过的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使第一主控写入数据信号MaDW流过的主控写入数据总线4、获取来自BIU_E 190的第一读出数据信号MbDR_E的读出数据总线9以及上述的读出数据总线9C。
并且,选择器7a选择从读出数据总线9传送来的第一读出数据信号MaDR_E或从读出数据总线9C传送来的第二读出数据信号MaDR_C中的一个,传送到第一总线主控器154。
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经由第一主控总线54a、BIU_E 190和外部设备控制部91与外部设备101进行数据传送,同时经由第二主控总线200a、BIU_C 120与第一内部模块61a或第二内部模块61b进行数据传送。
第二主控总线200a由对应于第一主控总线54a的多个总线构成。它们是:使第二主控地址信号MbADDR流过的主控地址总线202、使第二主控控制信号MbCS流过的主控控制信号总线203、使第二主控写入数据信号MbDW流过的主控写入数据总线204、用以获取来自BIU_E 190的第一读出数据信号MbDR_E的读出数据总线209以及用以获取来自BIU_C120的第二读出数据信号MbDR_C的读出数据总线209C。
并且,选择器207选择从读出数据总线209传送来的第一读出数据信号MaDR_E或从读出数据总线209C传送来的第二读出数据信号MaDR_C中的一个,传送到第二总线主控器200。
BIU_E 190在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BIU_E 90上增加了对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访问和来自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访问进行仲裁的功能。
BIU_C120对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访问和来自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访问进行仲裁,将第一主控总线54a的协议或第二主控总线200a的协议变换为内装模块用受控总线120a的协议。
第一地址解码器210判定: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输出的第一主控地址信号MaADDR是指定BIU_E190与BIU_C120中的哪一个地址空间。若该第一地址解码器210判定是指定BIU_E190的地址空间,则经由信号线211,将表示该判定结果的MaBIU_E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E190。另一方面,若判定是指定BIU_C120的地址空间,则经由信号线212,将表示该判定结果的MaBIU_C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C120。
第二地址解码器220判定从第二总线主控器200输出的第二主控地址信号MbADDR是指定BIU_E190与BIU_C120中的哪一个地址空间。若该第二地址解码器220判定是指定BIU_E190的地址空间,则经由信号线221,将表示该判定结果的MaBIU_E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E190。另一方面,若判定是指定BIU_C120的地址空间,则经由信号线222,将表示该判定结果的MaBIU_C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C120。
BIU_C 120通过内装模块用受控总线120a连接到第一内部模块61a和第二内部模块61b。内装模块用受控总线120a由内部地址总线122、内部读出数据总线123、内部写入数据总线124以及内部控制信号总线125构成。
内部地址总线122用以将从BIU_C120输出的内部地址信号CADDR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内部读出数据总线123用以将从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读出后由选择器126选择的内部读出数据信号CDR传送到BIU_C120。内部写入数据总线124用以将从BIL_C120输出的内部写入数据CDW传送到第二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内部控制信号总线125用以将从BIU_C120输出的内部制仰信号CCS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与第二内部模块61b。
选择器126选择从第一内部模块61a经由信号线123a传送来的读出数据与从第二内部模块61b经由信号线123b传送来的读出数据中的一个,作为内部读出数据信号CDR输出到内部读出数据总线123。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8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首先,就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对第一内部模块61a的访问(读出操作与写入操作)进行说明。
第一总线主控器154,首先,将第一选择信号SELa输出到第一选择信号线56a,并选择第一内部模块61a。接着,将访问所需的第一主控控制信号MaCS输出到主控控制信号总线3。同时,将访问所需的第一主控地址信号MaADDR输出到主控地址总线2。在写入操作时,再将第一主控写入数据信号MaDW输出到主控写入数据总线4。
并且,第一地址解码器210对第一主控地址信号MaADDR进行解码,并判断是指定BIU_E190与BIU_C120中的哪一个地址空间。由于结果判断为指定BIU_C120的地址空间,MaBIU_C选择信号经由信号线212传送到BIU_C120。于是,BIU_C120被选择。
这样被选择的BIU_C120,一旦收到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访问请求时,将第一主控总线54a的协议变换为内装模块用受控总线120a的协议。从而,内部地址信号CADDR从BIU_C120输出到内部地址总线122,同时内部控制信号CCS输出到内部控制信号总线125。写入操作时,内部写入数据CDW再被输出到内部写入数据总线124。输出到该内装模块用受控总线120a的各信号,被传送到第一内部模块61a。
在第一内部模块61a中,若由内部控制信号CCS指定了读出访问,则从由内部地址信号CADDR指定的位置读出数据,并输出到信号线123a。输出到该信号线123a的数据,经由选择器126输出到内部读出数据总线123,并作为内部读出数据信号CDR传送到BIU_C120。BIU_C120向第一主控总线54a的读出数据总线209C作为第一读出数据信号MbDR_C输出该内部读出数据信号CDR。这种第一读出数据信号MbDR_C,经由选择器7a被第一总线主控器154获取。从而,读出操作结束。
另一方面,若由内部控制信号CCS指定了读出访问,则第一内部模块61a将输出到内部写入数据总线124的内部写入数据CDW,写入到由内部地址信号CADDR指定的位置。于是,写入操作结束。
第二总线主控器200对第一内部模块61a的访问(读出操作与写入操作),用第二主控总线200a以与上述一样的次序进行。
这里,考虑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和第二总线主控器200同时访问到BIU_C120的地址空间的情况。这时,根据从第一地址解码器210经由信号线212传送来的MaBIU_C选择信号,BIU_C120被选择,同时根据从第二地址解码器220经由信号线222传送来的MbBIU_C选择信号,BIU_C120被选择。因此,BIU_C120进行确定接受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和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哪一个的访问的判优。作为判优方法,可以采用以硬件固定来优先接受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访问的方法,以硬件固定来优先接受来自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访问的方法,以及在BIU_C120的内部设置寄存器、通过该寄存器的设定来切换优先顺序的方法等。例如,采用以硬件固定来优先接受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访问的方法时,先接受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访问,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访问则要等到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操作结束。然后,在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访问结束后,接着进行接受第二总线主控器200访问的操作。
依据本实施例8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一样,按照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请求,进行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外部设备101的数据传送时,第二总线主控器200能够经由BIU_C120用上述的操作访问第二内部模块61a。
如以上说明,依据本实施例8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按照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请求,进行了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外部设备101的数据传送时,第二总线主控器200能够与该数据传送并行地访问第一内部模块61a,因此,在总体上能够减少数据传送所需的时钟周期。
实施例9
接着,就本发明实施例9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说明。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在实施例8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基础上设置成:能够不等多个总线受控器之间进行的采用传送用总线的数据传送结束,实现总线主控器和其它总线受控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9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主要在图20所示的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上增加了总线接口部件(以下,称为“BIU_M”)1 30与内装存储块131,且以选择器7b与选择器207a分别更换了选择器7a与选择器207。
以下,就与实施例8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除了经由BIU_E190与BIU_C120进行数据传送外,还经由BIU_M130进行与内装存储块131之间的数据传送。第一主控总线54a在实施例8的第一主控总线54a上增加了用以获取来自BIU_M130的第三读出数据信号MaDR_M的读出数据总线9M。
并且,选择器7b选择从读出数据总线9传送来的第一读出数据信号MaDR_E、从读出数据总线9C传送来的第二读出数据信号MaDR_C以及从读出数据总线9M传送来的第三读出数据信号MaDR_M中的任意一个,传送到第一总线主控器154。
第二总线主控器200除了经由BIU_E190与BIU_C120的数据传送外,还经由BIU_M130进行与内装存储块131之间的数据传送。第二主控总线200a在实施例8的第二主控总线200a上增加了用以获取来自BIU_M130的第三读出数据信号MbDR_M的读出数据总线209_M。
并且,选择器207a选择从读出数据总线209传送来的第一读出数据信号MaDR_E、从读出数据总线209C传送来的第二读出数据信号MaDR_C以及从读出数据总线209_M传送来的第三读出数据信号MaDR_M中的任意一个,传送到第二总线主控器200。
BIU_M130对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访问和来自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访问进行仲裁,将第一主控总线54a的协议或第二主控总线200a的协议变换为内装存储器用受控总线130a的协议。BIU_C120通过内装存储器用受控总线130a连接到内装存储块131。内装存储器用受控总线130a由内装存储器地址总线132、内装存储器读出数据总线133、内装存储器写入数据总线134以及内装存储器控制信号总线135构成。
内装存储器地址总线132用以将从BIU_M130输出的内装存储器地址信号MADDR传送到内装存储块131。内装存储器读出数据总线133用以将从内装存储块131读出的内装存储器读出数据信号MDR传送到BIU_M130。内装存储器写入数据总线134用以将从BIU_M130输出的内装存储器写入数据MDW传送到内装存储块131。内装存储器控制信号总线135用以将从BIU_M130输出的内装存储器控制信号传送到内装存储块131。
传送控制部110除了实施例8的传送控制部110的功能外,还具有这样的功能:将表示收到了传送指示的传送指示接受信号,经由信号线111传送到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并将表示正在数据传送中的占用信号,经由信号线112传送到BIU_E190的功能。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9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
响应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访问请求进行的、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外部设备101的数据传送,与实施例5和实施例8同样地进行。再有,当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经由传送指示线55,将传送指示信号传送到传送控制部110时,传送控制部110响应这种传送指示信号,将所需的控制信号输出到第一内部模块61a与外部设备101。与此同时,传送控制部110将表示收到了传送指示的传送指示接受信号,经由信号线111传送到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同时将表示正在数据传送中的占用信号,经由信号线112传送到BIU_E190。若BIU_E190取得占用信号,则直到该占用信号被解除,不接受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与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访问请求。在该状态下,进行上述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外部设备101的数据传送。
第一总线主控器154通过来自传送控制部110的传送指示接受信号,判断为收到了发给传送控制部110的传送指示,并向下一个访问移动。这时,例如能够进行从第二内部模块61b到内装存储块131的数据传送。该数据传送操作这样实现:第一总线主控器154首先对第二内部模块61b执行读出操作,然后对内装存储块131执行写入操作。
如以上说明,依据本实施例9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第一总线主控器154接受对传送控制部110请求的传送指示后,能够不等该传送完成就开始下一个访问,因此,在总体上能够减少数据传送所需的时钟周期。
实施例10
接着,就本发明实施例10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说明。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使得在实施例8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不等多个总线受控器之间进行的利用传送用总线的数据传送结束就实现总线主控器和其它总线受控器之间的数据传送成为可能。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0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该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在图20所示的实施例5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中,设置了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连接到BIU_E190和BIU_C120的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向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输出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10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这里,就响应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请求进行的、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外部设备101的数据传送的操作进行说明。该操作与实施例5、实施例8以及实施例9相同。这里,第一总线主控器1 54访问BIU_E190时,向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输出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BIU_E190执行控制,使得一旦接受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访问请求到该访问请求所对应的操作结束为止,不受理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以外的总线主控器的访问请求。BIU_C120也与此相同。
依据本实施例10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能以确保对BIU_E190或BIL_C120的总线访问权的状态进行数据的读出操作或写入操作,因此,能够防止起因于来自其它总线主控器的访问请求而导致的时钟周期数的增加。结果,总体上能够减少数据传送所需的时钟周期。
可对本实施例10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进行如图23所示的变形。该变形例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组合了图22所示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和图21所示的实施例9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结构,而且,将实施例9与实施例10的第一主控总线54a分为:用以终点访问(写入操作)的第一终点用主控总线54b和用以源点访问(读出操作)的第一源点用主控总线54c。
第一总线主控器154设有对第一终点用主控总线54b和第一源点用主控总线54c的接口。
第一源点用主控总线54c含有源点访问用地址总线2_s、源点访问用控制信号总线3_s以及源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_s。源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_s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连接到BIU_E 190、BIU_C 120和BIU_M 130,用以向它们传送源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
第一源点地址解码器210_s接受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输出到源点访问用地址总线2_s的源点地址信号MaADDR_s,并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判断指定了BIU_E190、BIU_C120和BIU_M130中的哪一个地址空间。通过该第一源点地址解码器210_s判定是指定BIU_E190的地址空间时,经由信号线211_s,将表示该判定结果的源点MaBIU_E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E190。并且,判定是指定了BIU_C120的地址空间时,经由信号线212_s,将表示该判定结果的源点MaBIU_C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C120。而且,判定是指定了BIU_M130的地址空间时,经由信号线213_s,将表示该判定结果的源点MaBIU_M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M130。
第一终点用主控总线54b含有终点访问用地址总线2_d、终点访问用控制信号总线3_d以及终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_d。终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_d,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连接到BIU_E190、BIU_C120和BIU_M130,用以向它们传送终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
第一终点地址解码器210_d接受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输出到终点访问用地址总线2_d的终点地址信号MaADDR_d,并判断是否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指定了BIU_E190、BIU_C120和BIU_M130中的哪一个地址空间。通过该第一终点地址解码器210_d判定是指定了BIU-E190的地址空间时,经由信号线211_d,将表示该判定结果的终点MaBIU_E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E190。并且,判定是指定了BIU_C120的地址空间时,经由信号线212_d,将表示该判定结果的终点MaBIU_C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C120。而且,判定是指定了BIU_M130的地址空间时,经由信号线213_d,将表示该判定结果的终点MaBIU_M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M130。
接着,就本变形例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这里,就一例通过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控制,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内装存储块131进行数据传送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第一总线主控器154使用第一源点用主控总线54c从第一内部模块61a读出数据,并将该读出的数据,利用第一终点用主控总线54b写入到内装存储块131。重复该操作,传送所期望数量的数据。来自第一内部模块61a的数据读出与对内装存储块131的数据写入等各操作,除了使用源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与终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外,与实施例8中说明的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数据传送操作相同。
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对第一内部模块61a的源点访问(读出操作)时,向源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_s输出源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并传送到BIU_E190、BIU_C120和BIU_M130。第一源点地址解码器210_s对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输出的源点地址信号MaADDR_s进行解码,经由信号线212_s,将源点MaBIU_C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C120。
BIU_C120对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源点访问请求、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终点访问请求以及来自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访问请求加以仲裁,确定受理的一个访问请求。这里,假设不存在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终点访问请求与来自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访问请求。
BIU_C120受理唯一的访问请求即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源点访问请求。这时,由于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对源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_s输出源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因此,即使结束正执行的1份数据的读出访问操作,也不会断开供给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内装模块用受控总线120a的总线访问权。BIU_C120受理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继续发送的对第一内部模块61a的源点访问请求。这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访问请求,也不会受理该访问请求。
通过这样的操作,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向源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_s持续输出源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从而,重复所期望次数的读出访问操作。在这种读出访问操作重复进行期间,BIU_C120不接受来自其它总线主控器的访问请求。
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对内装存储块131终点访问(写入操作)时,向终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_d输出终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并传送到BIU_E190、BIU_C120和BIU_M130。第一终点地址解码器210_d对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输出的终点地址信号MaADDR_d进行解码,经由信号线213_d,将终点MaBIU_M选择信号传送到BIU_M130。
BIU_M130对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源点访问请求、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终点访问请求以及来自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访问请求加以仲裁,确定受理的一个访问请求。这里,假设不存在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源点访问请求与来自第二总线主控器的访问请求。
BIU_M130接受唯一的访问请求即来自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的终点访问请求。这时,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向终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_d输出终点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因此,即使结束了正在执行的1份数据的写入访问操作,也不会断开向第一总线主控器154供给的内装存储器用受控总线130a的总线访问权。BIU_M130受理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继续发送的对内装存储块131的终点访问请求。这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总线主控器200的访问请求,也不接受该访问请求。
通过这样的操作,从第一总线主控器154向终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线155_d持续输出终点访问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从而,所期望次数的写入访问操作被重复。在这种写入访问操作被重复的期间,BIU_M130不受来自其它总线主控器的访问请求。
如以上的操作,执行第一总线主控器154控制下的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内装存储块131的数据传送。通过上述的操作进行从第一内部模块61a到内装存储块131的数据传送的期间,第二总线主控器200能与该数据传送并行地进行对外部设备101的访问。
如以上说明,依据本实施例10的数据传送控制装置,能用受控总线访问权确保信号在各BIU上以确保受控总线的总线访问权的状态进行数据的读出操作与写入操作,因此,能够防止因来自其它总线主控器的访问导致的时钟周期数的增加。结果,能以最小的时钟周期数实现数据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