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3564A - 电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吸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23564A CN1323564A CN01111814A CN01111814A CN1323564A CN 1323564 A CN1323564 A CN 1323564A CN 01111814 A CN01111814 A CN 01111814A CN 01111814 A CN01111814 A CN 01111814A CN 1323564 A CN1323564 A CN 13235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exhaust
- pressure fan
- dust collector
- vacuum clea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009—Storing devices ; Supports, stands or hold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8—Suction cleaners with handles and nozzles fixed on the casings, e.g. wheeled suction cleaners with steering hand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吸尘器,包括:具有将灰尘吸入到集尘室的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本体、将一端安装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并连通上述送风机的具有柔软性的吸引软管、与上述吸引软管的另一端安装在一起并与上述送风机连通的操作柄、安装于上述操作柄并与上述吸引软管连通的连接管、及安装于上述连接管并与该连接管连通的吸口体,该本体设置了具有排气过滤器的排气过滤器收容部,从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排出的排气分支到多个排气通道,从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多个位置的排气口排出。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电动吸尘器本体、吸引软管、操作柄、连接管、及吸口体构成的电动吸尘器。
现在一般普遍使用的电动吸尘器为箱型电动吸尘器,包括:在内装了送风机的箱体的两侧设置了一对大车轮的吸尘器本体、一端安装于该吸尘器本体并连通到上述送风机的具有柔软性的吸引软管、安装到该吸引软管另一端并连通上述送风机的操作柄、安装在该操作柄并与上述吸引软管连通的连接管、及安装在该连接管并与该连接管连通的吸口体。
这些吸尘器本体一般具有软线卷轴装置,从家庭内配线供给电源,但也有如特开平7-39483号那样具有蓄电池可充电的吸尘器。另外,电动吸尘器本体一般由除去了灰尘的排气冷却送风机,从背面后方和大车轮等特定位置集中地排气,但最近也有称为排气循环方式的将排气返回到到吸口体再次吸入的吸尘器。
由于从上述吸尘器本体排气的现有例从特定位置集中地排气,所以,存在该排气吹到使用者的问题。另外,存在该排气随着房间内的对流而扩散扫除位置近旁的灰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散排出清洁空气的电动吸尘器。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电动吸尘器本体设置具有排气过滤器的排气过滤器收容部,该排气过滤器取入送风机的排气将灰尘从该排气中去除,从该排气过滤器收容部排出的气体分到多个排气通道,从形成于吸尘器本体的多个位置的排气口排出。
图1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系统的立起收容姿势的外观图,同时示出立起收容姿势的电动吸尘器将要放置到充电座时的外观和已放置到充电座时的状态。
图2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清扫状态的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的外观图,(a)为前方透视图,(b)为平面图,(c)为正面图,(d)为右侧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的部件构成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的中央纵断面图。
图6为示出将电源部插入到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的状态的后方透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充电部的说明图,(a)为拆下电动吸尘器本体后方罩的状态的后方透视图,(b)为示出充电部构造的透视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的排气流动的说明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的排气流动的横断面图。
图10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的车轮排气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下面,参照图1-图10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在以下说明中,为了避免重复说明,用相同符号示出同一或同样的部分和位置或箭头。
首先,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形式的带充电座的电动吸尘器系统的概略构造。图1为电动吸尘器系统的立起收容姿势的外观图,同时示出立起收容姿势的电动吸尘器将要放置到充电座时的外观和已放置到充电座时的状态。图2为示出电动吸尘器的清扫状态的外观图。
在图1、图2中,符号1总体示出带充电座的电动吸尘器系统,由称为箱型的电动吸尘器10和用于对该电动吸尘器10充电的充电座700构成。即,在该带充电座的电动吸尘器系统1中,由内装于电动吸尘器10的具有充电电池的电源部,可自由移动地进行扫除,不象现有的具有软线卷轴的电动吸尘器那样将电源软线连接到家庭内的配线,由从该电源软线供给的电源驱动内装的送风机进行扫除,动作范围受到限制。因此,进行扫除后,可在设置面积小的立起收容姿势下,放置到上述充电座700,对上述电源部进行充电。
上述电动吸尘器10由电动吸尘器本体100、连接体(以下称副把手部)600、具有柔软性的吸引软管200、操作柄300、连接管400、及吸口体500构成,该电动吸尘器本体100具有用于将灰尘吸入到集尘室的图中未示出的机构,例如送风机,该连接体600安装于该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软管安装部101,该吸引软管200将一端安装于上述副把手部600并连通到上述上述送风机,该操作柄300安装于上述吸引软管200的另一端并与上述送风机连通,该连接管400安装于上述操作柄300并与上述吸引软管200连通,该吸口体500安装于上述连接管400并与该连接管400连通。
在该实施形式中,通过使上述副把手部600具有用于安装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本体安装机构部610、用于安装上述吸引软管200的软管安装机构部620、连通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和上述吸引软管200的灰尘通道630、保持上述连接管400的连接管安装机构部640、及由使用者保持该副把手部600的把手部660,可获得在收容性和搬送性比极一般的电动吸尘器优良的电动吸尘器10。
按照本实施形式,可在上述把手部660的两侧分开保持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和上述连接管400,通过该把手部660在维持原有姿势的状态下用一只手提起立起收容姿势的上述电动吸尘器10,提高左右的重量平衡和搬送性。
而且,由于上述操作柄300固定在立起收容姿势的上端部,所以,可保持处于高位置的上述操作柄300,通过它利用上述行走装置102轻松地移动以立起收容姿势固定的电动吸尘器10。因此,在该实施形式下,例如,通过以上述立起收容姿势移动到上述充电座700,由上述把手660提起,使用者不用过多地改变姿势,即可简单地在上述充电座700的规定位置放置上述电动吸尘器10。
在该充电姿势下,对于现有技术来说,由于在电动吸尘器本体的底面安装连接管,所以,当将吸口体侧朝向正面时,可看到电动吸尘器本体的底面,外观变差。相反,当将电动吸尘器本体的上面朝向正面时,虽然提高了外观,但在朝向壁面的吸口体的上部出现无效空间,收容效率和稳定感变差。然而,在该实施形式下,由于为将连接管400背负在电动吸尘器本体100上面的构造,所以,可将外观效果差的底面朝向壁面侧,而且将上述吸口体500朝向正面,进一步提高外观性和收容效率。
上述充电座700具有高度低的薄型形式,在其上面设有凹状的吸尘器本体收容部701和吸口体收容部702,以从下方稳定地支承上述立起收容姿势的电动吸尘器10。这样,可由最小设置面积紧凑地收容,并可将该立起收容姿势作为充电姿势。而且,该充电座700在上述吸尘器本体收容部701与吸口体收容部702之间将回路基板和电源装置(变压器)分开设于两侧,形成将其罩住的第1隆起部705和第2隆起部706,所以,可提高内部安装效率,进一步提高设置面积,而且可稳定地支承立起收容姿势的电动吸尘器10。
在该实施形式中,为了辅助充电式的上述电动吸尘器10的吸引动力,在上述吸口体500设置由驱动马达驱动回转的回转刷。用于向该驱动马达供电的电源部设置在该吸口体500自身。即,在该实施形式中,将上述电源部分开设置在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和上述吸口本体500,从而减轻电源部的损失。例如,在将上述电源部111集中配置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场合,从电源部通过上述吸引软管200和连接管400向上述吸口体500供电,此时,由于其长配线距离使途中的放电产生损失,所以,存在工作时间变短或用于弥补该损失的电源部大型化和配线复杂化的问题。在该实施形式中,可解决上述问题。
在该实施形式中,随着上述电源部的分割化,在上述充电座700的上述吸尘器本体收容部701和吸口体收容部702分别设置充电端子部707、708。
该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100如图4、图5所示那样,通过将集尘室109、送风机110、及电源部111配置成前后列,在保持上述移动装置102的在行走姿势下的拉动、从该行走姿势朝立起收容姿势的变化、或搬送性优良的重量平衡的同时,使全体紧凑化。
该电动吸尘器100将排气口分散设置在该箱体的多个位置。这样,与从特定位置排气的现有例相比,可注意不到排气。
下面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说明该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10的概略构造。
在图2中,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在其内部设置了具有一次性使用的集尘袋144(参照图5)的集尘室109(参照图5),由一对大车轮104和1个万向轮105构成上述移动装置102,可通过上述吸引软管200使其移动。在通常的清扫(行走)姿势下,由上述大车轮104和万向轮105获得放置于清扫面的沿前后伸长的姿势。
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沿长度方向的一方设置上述集尘室109,在另一方设置送风机110和电源部111。在上述集尘室109的下方设置万向轮105,在上述送风机110和电源部111的两侧设置一对大车轮104。另外,在上述集尘室109侧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沿上述长度方向形成朝着水平方向的上述软管安装部101。另外,上述一对大车轮104设置在与设置上述软管安装部101的端部相向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侧,大车轮104的周围的设置部104a凸出设置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底面和背面(上述另一端部)。这样,该电动吸尘器本体100可从由上述一对大车轮104和上述万向轮105支承的清扫姿势,以上述大车轮104的回转轴B1为中心地朝Z方向回转,将上述万向车轮105悬起,成为使上述软管安装部101朝向垂直方向的立起位置的立起收容姿势。
在该立起收容姿势下,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由上述一对大车轮104和设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背面上部的脚部103稳定地支承。
另外,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运行控制由设于该电动吸尘器本体100上面的红外线接收部112接收上述操作柄300发射的操作信号进行操作。
该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1个大的特征在于:通过内装具有充电电池的上述电源部111,不用与现有技术那样与家庭内配线连接,可自由移动。而且,在该实施形式中,通过在配置现有软线卷轴的空间配置上述电源部111,不改变该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大小和平衡,即可实现箱型的所谓无绳吸尘器。特别是在该实施形式中,由于到使用通常的电动吸尘器10的扫除在20分钟左右,考虑到该工作时间、上述配置空间及上述送风机110的动力,设定可进行(工作)25(分钟)左右的充电容量。
当然,在该实施形式中,假设在无绳驱动经过规定时间后再希望进行扫除的场合,也可连接附属的电源软线由通常的家庭内配线进行运行。采用该实施形式的上述送风机110采用整流子马达,所以,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都可驱动。在该实施形式中,利用该整流子马达的特性,通过从上述电源部111供给直流电源,根据需要,连接电源软线直接将交流电源供给到上述送风机110。
该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另一个大的特征在于采用分散排气。例如,在该实施形式中,设置有在上述上述送风机110两侧设置的一对大车轮104、上述集尘室109两侧的上述缓冲器部106、分别位于本体背面侧的第1排气部113、第2排气部114、第3排气部115(参照图6)。这样,由于排气分散,所以可减轻使用者对排气注意到的程度。而且,由于上述送风机110的排气在通过内装的排气过滤器116(参照图5)后从各排气部排气,所以,各排气通道变长,可减轻噪声。
上述副把手部600具有将该副把手部600安装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功能、将上述吸引软管200安装于该副把手部600的功能、连通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与上述吸引软管200的功能、保持上述连接管400的功能、及由使用者保持该副把手部600的把手功能。
上述吸引软管200具有作为用于将灰尘输送到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输送通道的功能、作为用于移动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拉动装置的功能。在该实施形式中,采用折皱状的具有柔软性的软管。
上述操作柄300具有连通上述吸引软管200与上述连接管400的功能、进行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运行控制和使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移动的功能、操作上述吸口体500的动作的功能、及固定或解除连接管400的伸缩的功能。
该操作柄300可装拆地与上述吸引软管200连接,通过可装拆地与上述连接管400一起安装,连通上述吸引软管200和上述连接管400,形成灰尘输送通道。
该操作柄300具有柄部302,可由该柄部302通过上述吸引软管200移动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还可操作上述吸口体500的动作。另外,通过上述柄部302使上述立起收容姿势的电动吸尘器10倾斜倒下,可在该状态下拉着或推着使其移动。
特别是按照该柄部302,可容易地进行扭转动作,即以上述连接管400的中心轴A1为中心的回转P1而且,在该扭转动作中,由于上述吸引软管200可回转地安装并在重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操作柄300时常位于上述柄部302的下方,所以柄部302的扭转动作不会提起吸引软管200,所以可减轻手腕的负担。此时,由于柄部302设置在上部,所以,设置于下方的吸引软管200不会阻碍上述扭转动作。这样,可如后述的那样使吸口体500在地面(清扫面)上回转90度以上(图中的P2)。
在上述手柄部302的近旁设置对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运行进行操作的操作部303。另外,在上述手柄部302的近旁设置用于固定或解除连接管400的伸缩的第1伸缩开关301。在该实施形式下,上述第1伸缩开关301设置在手柄部302的根部附近的下部,当握住手柄部302时可象扣动手枪的枪机那样地用食指进行操作。由该机构,使用者可保持着手柄302,由一只手进行连接管400的伸缩的固定和解除操作。
上述连接管400使上述操作柄300和上述吸口体500连通,在规定位置固定该操作柄300和该吸口体500,从而具有将该操作柄300的动作(移动或回转)作为上述吸口体500的动作(移动或回转)进行传递的功能。在该实施形式中,通过组合大小不同的2个管体即第1管体420与第2管体440,可按规定长度固定并可自由伸缩地构成上述连接管400,在一方可自由装拆地安装操作柄300,在另一方可自由装拆地安装上述吸口体500。
在该实施形式中,可由设于上述操作柄300的上述第1伸缩开关301操作该连接管400的伸缩固定或解除,并且,在上述第1管体420的下端部设置第2伸缩开关403,这样,即使与上述操作柄300分离,连接管400也可伸缩。
在该实施形式中,在通过伸缩来改变与吸口体500的长度的管体的端部侧设置上述安装部401,通过收缩上述连接管400,即可使上述安装部401嵌合在设于上述副把手部600的上述连接管安装部640,所以,可提高操作性。
上述吸口体500由吸口本体1000和挠性连接部1500构成,该吸口本体1000在底面设置用于吸入灰尘的吸口开口部,该挠性连接部1500将上述吸口本体1000连接到上述连接管400,相应于通过上述连接管400传递的操作柄300的动作时常将吸口本体1000的底面接触清扫面(地面)地动作,并且,使包含从上述吸口本体1000吸入的灰尘的空气流被引导至上述连接管400地连通。
上述吸口本体1000具有扁平的大体长方形,在其上面中央可回转地安装上述挠性连接部1500。上述挠性连接部1500由管状的第1腕部1501和第2腕部1502构成,上述第1腕部1501的一端可通过第1回转部1503相对上述吸口本体1000朝成为仰角的高低方向Y(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回转地安装,上述第2腕部1502的一端通过第2回转部1504设于上述第1腕部1501的另一端,可沿使上述吸口本体1000平行于清扫面回转的左右方向X(与Y方向垂直的方向)回转地安装。上述挠性连接部1500可以该吸口体500为中心朝上述操作柄300的高低方向Y和左右方向X回转地连接,并可将上述操作柄300的扭转动作的回转P1依原样传递到该吸口本体1000相对清扫面的回转P2。
即,按照该实施形式,在上述操作柄300的柄部302的笔直姿势下,如图2的实线所示那样,获得上述吸口本体1000的背面方向与扫除的前后方向一致的第1驱动形式,使可进行大宽度清扫的V1方向的清扫成为可能,将上述柄部302扭转90度的动作如图2的虚线所示那样获得吸口本体1000的长度方向与扫除的前后方向一致的第2驱动形式,使可进行小宽度清扫的V2方向的清扫成为可能。
这样,例如,通过使上述操作柄300扭转90度,可与车的转向盘和车轮同样地使该吸口体500回转变化,从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通常横姿势的状态,变成该吸口体回转了90度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立起姿势的状态。
该实施形式的1个大特征在于,通过在第1回转部1503的下部配置具有上述充电电池的电源部,不使装置大型化即可收容该电源部。特别是在该实施形式中,在上述挠性连接部1500为水平的状态(倒着的状态),第1腕部1501为位于第2腕部1502上侧的构造,所以,利用该第2腕部的台阶配置上述电源部。
在该实施形式中,上述电源部的重心位于上述第1回转部1503的回转中心的后方侧,从而可提高该吸口体500相对上述回转中心的前后平衡。为此,即使吸口体500通过上述连接管400从地面悬起,吸口本体1000的底面部也与地面大体平行。
这样,按照本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10,通过采用无绳方式的箱型吸尘器,可不受电源软线制约地自由移动,所以,可提高上述操作柄300的拉动效果。而且,用于使这一点得以实现的电源部分别配置在具有接受该电源供给的驱动马达的电动吸尘器本体100和吸口体500,而且其配置都不导致各装置的大型化,可紧凑地配置,所以,可减轻电源供给的损失,并提高操作性。
另外,由于上述操作柄300具有进行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运行控制和使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移动的功能及操作上述吸口体500的动作的功能,同时具有固定或解除连接管400的伸缩的功能,所以,保持上述操作柄300的站立姿势的使用者不用过大改变姿势即可进行运行操作、扫除及收容。
而且,在该立起收容姿势下,将上述操作柄300配置保持在最顶部,所以,可通过该操作柄300在立起收容姿势下移动。
下面参照图3-图10详细说明电动吸尘器本体100。图3为电动吸尘器本体的外观图,(a)为前方透视图,(b)为平面图,(c)为正面图,(d)为右侧面图。图4为电动吸尘器本体的部件构成图。图5为电动吸尘器本体的中央纵断面图。图6为示出将电源部插入到电动吸尘器本体的状态的后方透视图。图7为充电部的说明图,(a)为拆下电动吸尘器本体后方罩的状态的后方透视图,(b)为示出充电部的构造的透视图。图8为示出电动吸尘器本体的排气流动的说明图。图9为示出电动吸尘器本体的排气的流动的横断面图。图10为用于说明电动吸尘器本体的从车轮排气的要部断面图。
首先,参照图3说明该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外观构造。在图3中,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外观为沿前后方向的长形,由大的圆形构成与将圆木横向配置的形状相似的断面形状。在沿该前后伸长的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两侧面的后方安装上述一对大车轮104。上述大车轮104的车轴117倾斜地设置(参照图4),从正面观看时下侧缩小,上方扩开,这样,提高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行走性和回转性。另外,在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底面前部设置1个万向车轮105。
另外,电动吸尘器本体100通过增大对上述大车轮104进行配置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侧高度,确保配置于内部的上述电动送风机110和电源部111及集尘过滤器116的配置空间。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上面从具有高度的长度方向的上述端部朝另一端部倾斜地形成,从而实现行走性和紧凑化。
在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上面中央的后端部设置可维持该横向伸长的清扫姿势进行搬送的主把手部107。该主把手部107具有U字型构造,该U字型的1对端部能够以设于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重心位置G1上方的1对回转轴108为中心回转,可由伸出到后端部的握把部提起,或将其收容在形成于电动吸尘器本体100下面的凹部。
在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上面前部设置上述红外线接收部112、在电池耗尽导致不能接收上述操作柄300的红外线信号时或希望在电动吸尘器本体100侧操作时进行操作的电源开关、及具有显示各种运行状态的多个指示灯的运行显示板118。
在该电动吸尘器本体100中,将软管安装部101设置在其大体中央的前罩119通过下端部的铰链120和设于上述运行显示板118前部的锁定机构121可开闭地安装。由该构造,在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为立起收容姿势的状态下,可开闭上述前罩119,在打开该前罩119的状态下,露出上述集尘室109,可简单地更换设于内部的一次性使用集尘袋144。
设于大车轮104的上述第1排气部113从侧面观看时由形成于周围的上述设置部104a的内侧全体的多个小孔群113a构成。该小孔群部113a由固定安装于上述大车轮104的上述车轴117的车轮罩122时常在上述大车轮104的上部形成弯月状的上述第1排气部113。
在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前部和两侧的大体中央形成上述缓冲器部106,在该缓冲器部106的两侧形成由多个小孔群114a构成的第2排气部114。
在该实施形式中,通过上述第1排气部113、上述第2排气部114、及在后面详细说明的第3排气部115分散排气。
在上述上面后方的单侧设置用于从家庭内配线供电而连接的电源软线连接部123。这样,当安装电源软线时,为与从现有例的软线卷轴拉出电源软线的状态相同的状态,所以,可没有不谐调感地使用电源软线连接。
在该实施形式中,设在行走姿势下从清扫面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最顶部的高度H2为220mm,宽度W1为240mm,前后的长度L1为350mm。
这样,该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100实现了与朝左右排列或朝前后配置现有送风机和软线卷轴的电动吸尘器本体相同程度大小的箱体。
下面,参照图4、图5详细说明该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部件构造和内部构造。在图4、5中,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箱体具有树脂形成的下罩124、上罩125、上述前罩119、后罩126、及集尘室罩127。上述上罩125和下罩124在两侧面的大体中央沿上下对齐由图上未示出的螺钉安装。
上述下罩124的两侧后方形成朝上方伸出形成的车轮基部128。在该车轮基部128的中央,设置朝外侧伸出的上述车轮轴117,在该车轮基部128可回转地安装上述大车轮104。在由上述大车轮104遮蔽的上述车轮基部128的上部,形成向第1排气部113供给排气的排气129。在上述车轴117固定上述车轮罩部122。
在该下罩124和上罩125的内侧,形成朝前后将该内部空间分割成3部分的前部内壁130和后部内壁131。并且,在前部内壁130的前部的前方设置内部空间132,在后部内壁131的后方设置后部内部空间134,在2个内壁之间形成收容上述送风机110的中央内部空间133。在上述前部内壁130的中央形成从上述前部内部空间132连通到上述中央内部空间133的开口部135,上述前后部内壁131将上述中央内部空间133和上述后部内部空间34闭锁。
在位于上述中央内部空间133的下部的上述下罩124的底面形成用于收容凹状排气过滤器116的排气过滤器收容部136,该排气过滤器收容部136和上述中央内部空间133连通。该排气过滤器收容部136由可通过后方铰链开闭的底盖137覆盖其底面,使得可装拆上述排气过滤器116。
另一方面,上述后部内部空间134由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136和上述后部内壁131的下方连通,在该后部内部空间134的中央形成大体为箱型的上述电源部111。该电源部111不与上述后部内部空间134连通。在该实施形式中,由上述上罩125形成上述电源部111的上部,由下罩124形成该电源部111的下部,在组装上罩125和下罩1 24的状态下,该电源部111相对周围的后部内部空间134受到密闭。在下罩124的底面设置用于将多个充电电池构成的充电组件138收容到该电源部111的插入口139,从该插入口139插入的充电组件138位于上述送风机110的后方。
位于上述前部内部空间132下方的下罩124的底面平坦地形成,安装有上述万向车轮105。在位于上述前部内部空间132两侧的上述下罩124的两侧前部朝前后方向排列地形成多个开口部140,将其覆盖地安装具有第2排气部114的上述缓冲器部106。另外,在该下罩124和上罩125的内侧设置安装各种装置的肋和排气通道。
如上述那样,上述上罩125在前部设置运行显示板118,从中央到后方设置主把手部107。上罩的后部形成为凹状,在该凹部141形成上述电源部111的上部,成为由上述后罩126覆盖该凹部141的构造。
上述前罩119在其前部设置有上述软管连接部101,并覆盖上述上罩125和下罩124的前部,在该软管连接部101安装上述吸引软管200的一端。另外,上述前罩119可通过上述铰链部120回转地安装,同时,可通过上述上罩125的锁定机构部121固定或解除固定。可由该前罩119的开闭,装拆配置于内部的一次性使用集尘袋144。
上述集尘罩127为上述前罩119侧的开放一方的罩,利用其开口部142周围的凸缘142a安装于上述上下罩125、124。利用该凸缘142a,或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安装部安装一次性使用集尘袋144。
上述集尘罩127收容在上述前部内部空间132,与上述前罩119一起构成上述集尘室109。利用上述集尘罩127的上部和上罩125之间的空间,配置上述运行显示板118的回路基板143,该集尘罩127两侧与下罩124之间的空间与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136连通,形成利用该空间连通到第2排气部114的排气通道。
下面,由图5更为详细地说明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内部构造。在图5中,上述送风机110由配置于前部的大直径的风扇部146和配置于该风扇部146后方的小直径的驱动马达部147构成。在上述驱动马达部147的周围,如图9中斜线部所示那样配置消音材料148。该送风机110由前部内壁130和后部内壁131支承,配置在上述中央内部空间133。
配置于该中央内部空间133的下方的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136从底面观看时形成为矩形,可收容薄型扁平的排气过滤器116。该实施形式的排气过滤器116将过滤器折曲成折皱状,增加表面积,提高集尘效率,构成为对微细的灰尘也能强力捕捉的可装拆的盒式抗菌防臭过滤器。例如,在该实施形式中,采用了静电过滤器。在该实施形式中,在上述中央内部空间133的下方配置排气过滤器收容部136,从而可配置具有将上述送风机110收容在其投影面积内那样大小的排气过滤器116,提高微细的集尘效率和防臭效率。
另一方面,在上述送风机110的上部,设置支承上述主把手部107的回转轴108。在该实施形式下,配置在上述风扇部146和驱动马达部147间的上部近旁。另外,在该实施形式下,由于具有电源部111,所以,与现有技术那样将软线卷轴设置在本体后方的情形相比,拉出电源软线与收容电源软线的状态的重心位置没有变化,所以,由上述主把手部107保持时,前后时常保持平衡,所以可进行稳定的搬送。
在该实施形式中,考虑到在上述吸引软管安装部101安装吸引软管200并由上述主把手部107保持的场合,上述回转轴108设置在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重心G1的位置的前方。即,通过将主把手部107的回转轴108设置在支承上述送风机110的前部内部壁130到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重心G1位置之间,不论安装或拆下上述吸引软管200,都可时常由该主把手部107进行稳定的平衡搬送。
形成于前部内部空间132的上述集尘室109从侧面观看时,其中心位置配置在上述送风机110的风扇回转中心位置稍往下的部位,在该集尘室109的上部配置上述基板143,在该集尘室109的下部配置万向车轮105。即,在该实施形式中,通过将上述集尘室109配置在上述送风机110的稍往下的部位,可使设于该集尘室109的前部的吸引软管安装部101的位置下降到下方,所以,可由吸引软管200进行稳定的拉动行走。由于在确保集尘室109的一定的大小的同时,可朝下方伸出上述万向车轮105,使上部的基板143的配置空间下降到下方,所以,可实现前倾的紧凑的外形。
上述后部内部空间134为由该后部内部壁131和箱体的背面壁(下罩的背面壁和后罩126)围成的空间。在该后部内部空间134的内部,由上部充电盖148和下部充电盖149形成电源部111的外形,该充电盖148由上述上罩125形成,该下部充电盖149由下罩124形成。上述电源部111在其内部设置由多个立起伸长的圆柱状电池138a(充电电池)构成的充电组件138。该充电组件138由绝热构件150将其与电源部111周围的后部内部空间134进行热分隔,并从插入口139插入到下方,由充电部盖145保持。(参照图6)详细情况由图7进行说明,该充电组件138在前后方向上配置有一列,以上述电池138a的长度方向为垂直(与电动吸尘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直交的方向)的姿势,将各电池138a朝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配置。
另一方面,上述后部内部空间134由用于与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136分隔的后部内部壁131上设置的开口部151连通,通过上述排气过滤器116的空气流入到该后部内部空间134。另外,在上述电源部111的上部后方,设置有与上述充电座700的接点连接的充电端子部152或与电源软线之间的电源软线连接部123。
在该实施形式中,由于沿前后方向地成一列配置上述集尘室109、送风机110、及电源部111,所以,可获得限制了高度和前后长度的紧凑的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由于将上述电源部111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配置各电池138a的1列配置,所以,可有效地使用上述送风机110的后方空间,而且可获得前后长度短的紧凑形式。在该实施形式中,由于上述集尘室109、送风机110、电源部111、及充电端子部152沿前后方向配置成一列,所以,可在设置面积小的立起收容姿势下进行充电。在该立起收容姿势下,上述充电组件138为水平配置,所以,即使在电动吸尘器本体100落下的场合,也可由较大的面积承受充电组件138的负荷,所以,可避免应力集中,提高本体强度。
另外,在该实施形式中,由于将上述大车轮104设置在上述电源部111和送风机10的两侧,所以,可由牢固的大车轮104支承该大重量的装置。而且,通过在上述电源部111与送风机110之间设置该大车轮104的车轴117,可在减轻上述万向车轮105的负荷提高行走性的同时,通过该大车轮104简单地变化到立起收容姿势。在该实施形式中,由于具有直径为180mm的大车轮104,所以,虽然在上述送风机110后方的上述后部内部壁131的近旁设置上述车轴117,但通过在重量最大的上述驱动马达部147的中心与上述电源部111的中心位置之间设置该车轴117,可提高行走性。
下面,参照图6、图7说明该电动吸尘器本体10的背面构造及该背面的排气构造和冷却构造。如图6所示,在上述后罩126形成凹部153,该凹部153在本体背面的单侧上部具有水平面,在该水平面安装与电源软线连接的上述电源软线连接部123,并使插入口在上部。这样,可插入具有L型插入口的电源软线,所以,即使使用电源软线拉动行走,或在电源软线产生拉伸负荷,也可减少简单脱开的可能性。
另外,为了安全,该电源软线连接部123具有图上未示出的切换开关,在未连接电源软线的场合,该切换开关用于防止该电源软线连接部123成为上述电源部111的充电端子部。在电源软线的插入口未连接到该电源软线连接部123的场合,该切换开关连接上述电源部111和上述送风机110,当在该电源软线连接部123安装电源软线的插入口时,连接该电源软线连接部123和上述送风机110。
在上述电源软线连接部123的旁边,设置构成上述电源部的通风路的狭缝状的吸气口154和排气口155,从该吸气口154吸入的空气吸走电源部111内的热量,从上述排气口155排出。另外,在上述后罩126的两侧,设置凸起形成的脚部103。由该脚部103和上述大车轮104保持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立起收容姿势。在该一对脚部103之间设置凹状的上述充电端子部152,所以,可减轻充电时以外的立起收容姿势的上述充电端子部152与地面等的接触。
上述充电端子部152在其凹状内部具有图中未示出的复位开关。在该实施形式中,由于在箱体内部具有电源部111,所以考虑了这样的场合,即,在设于上述回路143的图中未示出的微机因某种理由失控时,电动吸尘器本体100接受内部的上述电源部111的供给,该失控不能停止。在现有例中,虽可通过拔下电源软线使驱动马达110停止,但在充电式的场合,要拔出上述充电组件138很费事。另外,假设忘记了拔出该充电组件138。因此,在该实施形式中,使得可通过充电使上述微机复位。在该实施形式中,虽然充电等端子部152与上述复位开关一体化,但也可分离。
在上述后罩126的下部形成狭缝状的上述第3排气部115。如上述那样,上述充电组件138由从本体下方插入并用螺钉等安装的充电部盖145固定。通过采用可由硬币等使上述螺钉回转的锁定机构,可使电池更换很容易进行。
在图7中,如图(a)所示,具有第3排气通道156,从排气过滤器收容部136排出的空气通过形成于上述后部内部壁131的上述开口部151进入到该后部内部空间134,经上述电源部111的周围,从上述第3排气部115排气。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电源部111的冷却,形成电源部冷却通道160,其中,利用设于该充电部111的送风装置157,使空气经由上述后罩126的上述吸气口154从形成于电源部111上部的吸气口158进入到内部,从形成于电源部上部的排气159和上述后罩126的上述排气口155朝外部排气。
这样分离上述第3排气通道156与电源部冷却通道160的理由在于,由于通过上述排气过滤器116的空气为冷却上述驱动马达部147的空气,所以,为高温热风,由该热风冷却使用时成为高温的该电源部111较困难。在该实施形式中,为了分离上述2个通风路156、160,相对构成上述第3排气通道156的周围的后部内部空间134密闭地形成上述电源部111,形成独自的冷却通道(电源部冷却通道160)。在该实施形式中,为了避免第3排气通道156的热影响,由上述绝热构件150覆盖上述电源部111。该绝热构件150设于电源部111的内部,当然,也可包围在该电源部111的周围。
在该实施形式中,为了采用分散排气,采用了上述那样的构造,但如为不将排气取入到上述后部内部空间134的构造,则可将上述那样的上述后部内部空间134作为电源部111。另外,如设于该电源部111的电池138a的数量较少,则没有必要设置上述那样的送风装置157,例如,可在上述后部内部空间134的下方设置排气口,通过从这里由自然对流取入的空气冷却上述充电组件138,从形成于上述后部内部空间134上部的排气口排气。
另外,如(b)图所示,该实施形式的充电组件138采用在前后方向上较薄的构造。(b)图为从后方透视电源部111的概略透视图。上述充电组件138将长度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地设置上下3段、左右7列具有纵长圆柱形的外形的电池138a,扁平地配置将1个电池138a的空间作为配线空间的20个电池138a。另外,各列按正负相反地进行配置,以便于串联连接。
在该实施形式中,上述电池138a采用长度方向的长度(高度)Sh为43mm、直径Sd为23mm的比单三电池稍小的SUB-C规格的充电电池。这些多个电池138a包在树脂片中,维持上述配置地成为充电组件138。因此,该充电组件138的宽度Jw为165mm左右,高度Jh为133mm左右,厚度为25mm左右。
即,具有现有的5m左右的电源软线长度的软线卷轴采用直径J2为165mm、厚度d2为58mm左右的大小。该实施形式的上述充电组件138考虑到上述电源部111的大小,也只需具有与上述现有软线卷轴装置的大小大体相同程度的大小即可,所以,不必过多地改变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大小,即可实现无绳电动吸尘器。特别是如果不采用第3排气通道156,可减小该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大小,或者,通过沿厚度方向将电池138a排成2列,还可增加电池138a的数量,增大该充电组件138的容量。
在该实施形式中,由于采用电大直径J1为120mm、厚度d1为105mm的上述送风机110,所以,可在从电动吸尘器本体100的长度方向观看时由该充电组件138形成投影面积内配置上述送风机110,从而可实现前后方向短的紧凑的电动吸尘器10。
而且,在该实施形式中,如图5所示那样,由于上述充电组件138为沿前后方向较薄的1列配置的构造,所以,不用朝上方过多地伸出上述电源部111,即可收容在1对大车轮的后方下部1/4(从侧面观看时大车轮104的3点钟到6点钟的范围)的投影面积内,所以,不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即可以大车轮104为中心,使收容上述充电组件138的电动吸尘器本体100从清扫姿势改变成立起收容姿势。
由于上述充电电池一般具有1.2V的电压,所以,在该实施形式中,可供给1.2V×20个=24V的电源。按照该电源供给量,不用缩短上述驱动马达部147的马达寿命,即可获得充分的作功量,而且可获得使用者的标准清扫时间即25分钟左右的动力。
该实施例的电池138a由20个确保24V的电源,采用由18个-21个该电池138a获得的18V-25.2V的充电组件138,也可在与本实施形式相同的程度进行使用。
上述充电组件138如(b)图所示那样,插入到在左右方向中央形成分隔板161的扁平的上述电源部111。在该实施形式中,将上述充电组件138分割成2部分,由上述分隔板161沿左右分割,但在使用1个充电组件138的场合,也可设置与该充电组件138紧密接合的肋,以阻止空气朝左右方向流动。
上述分隔板161的下方开放,从左右一侧导入的空气被引导至下方,通过没有上述分隔板161的部分被引导至另一侧。在上述另一侧配置具有上述送风装置157的上述排气口159,在一侧配置上述吸气口158,该送风装置157具有回转轴与上述电池138a的长度方向一致的螺旋桨风机。由该构造,可通过上述送风装置157从上述吸气口158取入空气,从上述排气口159排出冷却该充电组件138的空气。此时,空气的流动方向为沿圆柱形电池138a的长度流动的方向,所以,可提高冷却效率。
下面,参照图5、图8、图9、图10、进一步说明作为本实施形式的1个特征的分散排气构造。在图7的说明中,说明了构成分散排气的1个的第3排气通道156,但在该实施形式中,除了该第3排气通道156外,还具有2个通道,共3个排气通道。这些排气通道都在通过上述排气过滤器116后分支,分散排气的空气为灰尘和臭味极小的清洁排气。由该排气过滤器116进行了净化的排气从本体的周围缓慢地流向上方,可抑制清扫面的灰尘飞舞,而且,由朝上方的缓慢的上升气流和上述吸口体500的吸引力双重作用,积极地促进室内的空气循环,从而可迅速地吸引在房间中漂浮的空中灰尘,使得扫除过程中室内的空气也很清洁。
在图5中,包含灰尘的空气由上述送风机110的吸引力通过上述吸引软管安装部101吸入到上述集尘室109,将灰尘残留在一次性使用集尘袋144,通过设于上述前部内部壁130中央的开口部135进入到上述风机部146。在图9中,从上述风机部146送出的空气冷却驱动马达部147,从该驱动马达部147的周围排出。该排出的空气由围着驱动马达部146的周围形成的导向构件162的内侧引导至上方的开口部163(参照图8)。从该开口部163排出的空气通过由上述导向构件162外侧和设于该导向构件162外侧周围的上述消音构件148形成的通道,被引导至下方,通过设于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136的排气过滤器116。这样,该实施形式通过将上述集尘室109、送风机110、电源部111配置成1列,在上述驱动马达部147的周围形成2层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变长,所以,可降低噪声。
在图8中,通过上述排气过滤器116的空气分支到3个排气通道,即第1、第2、第3、排气通道164、165、156。在这里,上述第3排气通道156在前面作了说明,故省略其说明。上述第1排气通道164为从设于上述大车轮104的第1排气部113排气的排气通道。该第1排气通道164由形成于上述后部内部壁131两侧前后的2个排气通道(前部通道157和后部通道158)构成。
上述前部通道157形成在上述后部内部壁131与形成于该后部内部壁131前部的通道壁159之间,从上述排气过滤器116通过图中未示出开口部连通到上述前部通道157,沿该前部通道157上升,从设于上述车轮基部128的上述排气口129吹出。另一方面,后部通道158将由上述第3排气通道156引导至上述后部内部空间134的空气从与后部内部空间134邻接的上述车轮基部128的上述排气口129吹出。
如图10所示,上述车轮基部128的上述排气口129排出的空气从设于上述车轮104的多个小孔群113a排出到该大车轮的外方。此时,该大车轮104回转,但由于上述小孔群113a设于车轮全体,所以,排气不会受到该大车轮104的妨碍。另一方面,该大车轮104的外侧的下部约2/3由上述车轮罩122覆盖,所以,除上述弯月状的第3排气部113以外,都受到遮蔽,所以,外观不受到损害,该第3排气部113在设计上受到强调。
返回到图8可看出,上述第2排气通道165从形成于该电动吸尘器本体100两侧的上述缓冲器部106的第2排气部114排气。该第2排气通道165由形成于上述下罩124和上述集尘罩127之间的空间、连通该空间与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136的开口部166、形成于上述缓冲器部106的安装部167的多个开口部140、及形成于上述缓冲器部106的上述第2排气部114构成,该缓冲器部106覆盖该开口部140地安装在上述安装部167。
这样,该实施形式的电动吸尘器10将经过1个排气过滤器116的空气分成多个,减少从各排气部排出的空气量,从而减轻使用者接触排气的不快感。特别是过去虽然也有从本体后方排气或从1对大车轮排气的方式,但该实施形式的优点在于将排气部(第1、第2排气部)设置在本体的两侧全体。这样,可扩大排气部,同时可延长排气通道。由此可减轻噪声。在该实施形式中,通过在本体背面设置第3排气部156,可有效地利用本体的大体全周作为排气部,所以可减少各排气量,降低噪声。
在该实施形式中,在上述送风机110的前部135具有图中未示出的2层中间部过滤器,除去在上述集尘袋144漏掉的大的灰尘,由上述排气过滤器进行高清洁度的空气净化,具有在上述3个排气部近旁设置的图中未示出的1层排气部过滤器,从而可提供高净化效果的电动吸尘器。在该实施形式中,上述排气部过滤器可进行大体净化和防止外部的垃圾进入,设于上述第1排气部113、第2排气部114、第3排气部115的内侧。例如,在上述第1排气部113处,设在上述大车轮104的内侧和上述排气口129的内壁面,在上述第2排气部114处,设于上述缓冲器部106的内侧和上述开口部的内壁面,在上述第3排气部115处设在背面壁的内侧。
各排气部配置在不吹出到地面上扬起灰尘或不会朝上方吹到使用者的周侧面,所以,可减轻使用者的厌恶印象,在外观方面,也可设置在处于站立姿势的使用者不易看到的位置。在该实施形式中,分别强调地形成在卧姿下易于看到的上述大车轮104的上述第1排气部113和缓冲器部106的第2排气部114,连续地形成该2个排气部,从而获得将功能用于形式的设计。
下面,利用图10更为详细地说明形成上述第1排气通道164的大车轮104的构造。该实施形式的大车轮104充分确保上述大车轮104周围的上述设置部104a的厚度(车轮宽度)和上述车轴轴承部168的厚度,并将该两部分的内侧的外方形成为凹状,使外侧深,内侧慢慢地变浅,从而在确保车轮宽度的同时提高全体强度。上述车轴轴承部168插入到伸出形成于上述车轮空间128的车轴117中可回转地安装。上述车轴117的内部贯通,在其贯通部169嵌合上述车轮罩122的安装部170。上述安装部170在前端部形成朝外周方向伸出的立起部172,并形成多个切口部171。由于具有该构造,上述前端部利用上述切口部171由树脂的弹性进行变形,所以,即使具有上述立起部172,也可穿过上述贯通部169,贯通后前端部恢复,所以,可将该车轮罩122固定支承在上述车轴117,同时,由该固定将上述大车轮104可回转地安装到规定位置。
上述车轮罩122以车轴轴承部168作为顶点将其外形大体形成为球面状,除第1排气部113以外,其外周进入到上述凹部173,所以,形成到上述外周部分近旁,从而可提高安全性。另外,由于在具有上述多个小孔群113a的上述凹部173与上述车轮罩122之间形成空间部,所以可减轻风摩擦音。
按照本发明,由排气过滤器净化送风机的排气,从吸尘器本体的多个位置分散排气,所以,可净化排气,并可使其不被人注意。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将灰尘吸入到集尘室的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本体、将一端安装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并连通上述送风机的具有柔软性的吸引软管、与上述吸引软管的另一端安装在一起并与上述送风机连通的操作柄、安装于上述操作柄并与上述吸引软管连通的连接管、及安装于上述连接管并与该连接管连通的吸口体,
上述吸尘器本体设置了具有排气过滤器的排气过滤器收容部,该排气过滤器取入上述送风机的排气,从该排气中除去灰尘,
从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排出的排气分支到多个排气通道,从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多个位置的排气口排出。
2、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将灰尘吸入到集尘室的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本体、将一端安装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并连通上述送风机的具有柔软性的吸引软管、与上述吸引软管的另一端安装在一起并与上述送风机连通的操作柄、安装于上述操作柄并与上述吸引软管连通的连接管、及安装于上述连接管并与该连接管连通的吸口体,
上述吸尘器本体设置了具有排气过滤器的排气过滤器收容部,该排气过滤器取入上述送风机的排气,从该排气中除去灰尘,
具有将在上述吸尘器本体的多个位置形成的排气口和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连通的多个排气通道。
3、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将灰尘吸入到集尘室的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本体、将一端安装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并连通上述送风机的具有柔软性的吸引软管、与上述吸引软管的另一端安装在一起并与上述送风机连通的操作柄、安装于上述操作柄并与上述吸引软管连通的连接管、及安装于上述连接管并与该连接管连通的吸口体,
上述吸尘器本体具有可装拆地设置上述吸引软管的集尘室、配置在上述集尘室后方的上述送风机、配置在上述送风机后方的软线卷轴部、及配置在上述送风机下方的排气过滤器收容部,
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具有取入上述送风机的排气并从该排气中除去灰尘的排气过滤器,
从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排出的排气分支到多个排气通道,从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多个位置的排气口排出。
4、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将灰尘吸入到集尘室的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本体、将一端安装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并连通上述送风机的具有柔软性的吸引软管、与上述吸引软管的另一端安装在一起并与上述送风机连通的操作柄、安装于上述操作柄并与上述吸引软管连通的连接管、及安装于上述连接管并与该连接管连通的吸口体,
上述吸尘器本体具有可装拆地设置上述吸引软管的集尘室、配置在上述集尘室后方的上述送风机、配置在上述送风机后方的具有多个充电电池的电源部、及配置在上述送风机下方的排气过滤器收容部,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具有取入上述送风机的排气并从该排气中除去灰尘的排气过滤器,
从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排出的排气分支到多个排气通道,从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多个位置的排气口排出。
5、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将灰尘吸入到集尘室的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本体、将一端安装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并连通上述送风机的具有柔软性的吸引软管、与上述吸引软管的另一端安装在一起并与上述送风机连通的操作柄、安装于上述操作柄并与上述吸引软管连通的连接管、及安装于上述连接管并与该连接管连通的吸口体,
上述吸尘器本体具有可装拆地设置上述吸引软管的集尘室、配置在上述集尘室后方的上述送风机、配置在上述送风机下方的排气过滤器收容部、及可更换地安装于上述送风机后方的电源装置和软线卷轴装置,
上述电源装置在其内部具有多个充电电池,可充电,
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具有取入上述送风机的排气并从该排气中除去灰尘的排气过滤器,
从上述排气过滤器收容部排出的排气分支到多个排气通道,从形成于上述吸尘器本体的多个位置的排气口排出。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具有配置于上述送风机两侧的1对大车轮和配置于上述集尘室下方的1个万向车轮,
上述大车轮在其回转轴周围具有多个开口部,
上述排气通道中的1个为从支承上述大车轮的箱体面通过上述大车轮的开口部排出的排气通道。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具有配置于上述送风机两侧的1对大车轮和配置于上述集尘室下方的1个万向车轮,还具有设置在上述集尘室两侧的缓冲器部,
上述排气通道中的1个为从设于上述缓冲器部的排气口排气的排气通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具有配置于上述送风机两侧的1对大车轮和配置于上述集尘室下方的1个万向车轮,
上述排气通道的1个在安装上述电源装置时被封锁,在安装软线卷轴装置时连通,从设于该软线卷轴装置的排出口排气。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具有配置于上述送风机两侧的1对大车轮和配置于上述集尘室下方的1个万向车轮、及设于上述集尘室两侧的缓冲器部,
上述大车轮在其回转轴的周围具有多个开口部,
上述排气通道具有从支承上述大车轮的箱体面通过上述大车轮的开口部排出的第1排气通道和从设于上述缓冲器部的排气口排气的第2排气通道。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吸尘器本体具有配置于上述送风机两侧的1对大车轮和配置于上述集尘室下方的1个万向车轮、及设于上述集尘室两侧的缓冲器部,
上述大车轮在其回转轴的周围具有多个开口部,
上述排气通道具有第1排气通道、第2排气通道、及第3排气通道,该第1排气通道从支承上述大车轮的箱体面通过上述大车轮的开口部排气,该第2排气通道从设于上述缓冲器部的排气口排气,该第3排气通道在安装上述电源装置时被封锁,在安装软线卷轴装置时连通,从设于该软线卷轴装置的排出口排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149810A JP3861564B2 (ja) | 2000-05-17 | 2000-05-17 | 電気掃除機 |
JP149810/2000 | 2000-05-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23564A true CN1323564A (zh) | 2001-11-28 |
Family
ID=18655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111814A Pending CN1323564A (zh) | 2000-05-17 | 2001-03-20 | 电动吸尘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861564B2 (zh) |
KR (1) | KR20010106161A (zh) |
CN (1) | CN1323564A (zh) |
TW (1) | TW480164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24622A1 (zh) * | 2016-01-20 | 2017-07-27 |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吸尘器的充电座 |
CN108742294A (zh) * | 2018-07-05 | 2018-11-06 | 安徽省弘诚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的便携式吸尘器 |
CN109068920A (zh) * | 2016-05-09 | 2018-12-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吸尘器支架 |
CN110049704A (zh) * | 2017-06-22 | 2019-07-23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吸尘器 |
CN110664309A (zh) * | 2019-11-01 | 2020-01-10 | 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吸尘器排风结构及吸尘器 |
TWI689277B (zh) * | 2017-08-08 | 2020-04-01 |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 電動吸塵器之充電座 |
CN112568784A (zh) * | 2016-02-29 | 2021-03-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真空吸尘器 |
US10959589B2 (en) | 2016-05-09 | 2021-03-30 | Lg Electronics Inc. | Cleaner holder |
US11013387B2 (en) | 2018-05-31 | 2021-05-25 |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nology Limited | Vacuum cleaner |
US11363928B2 (en) | 2016-05-09 | 2022-06-21 | Lg Electronics Inc. | Cleaner holder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85145B2 (ja) * | 2007-06-27 | 2012-07-2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電気掃除機 |
DE102010043577A1 (de) | 2010-11-08 | 2012-05-10 |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Kg | Sauggerät |
DK2897513T3 (en) | 2012-09-18 | 2017-02-06 | Kaercher Gmbh & Co Kg Alfred | BATTERY COVER DUST |
TWI634865B (zh) * | 2013-08-21 | 2018-09-11 | 松下電器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
JP6216218B2 (ja) * | 2013-11-07 | 2017-10-18 |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 電気掃除機 |
JP2016067459A (ja) * | 2014-09-29 | 2016-05-09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電気掃除機 |
KR101768316B1 (ko) * | 2015-07-29 | 2017-08-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 청소기 및 배터리 어셈블리 |
KR20170019890A (ko) | 2015-08-13 | 2017-02-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 청소기 |
AU2015413796B2 (en) * | 2015-11-02 | 2019-03-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
TWM536158U (zh) | 2016-11-03 | 2017-02-01 | Cheng-Chi Lu | 一種高硬度軟膜結構 |
CN112716353A (zh) * | 2019-10-14 | 2021-04-30 | 苏州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表面清洁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890008074Y1 (ko) * | 1987-12-18 | 1989-11-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진공 청소기의 공기 배기 장치 |
JPH0716176A (ja) * | 1993-06-30 | 1995-01-20 | Hitachi Ltd | 電気掃除機 |
KR970002796Y1 (ko) * | 1993-08-26 | 1997-04-02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진공청소기의 소음(消音)장치 |
KR960030400U (ko) * | 1995-03-28 | 1996-10-22 | 진공청소기 흡음방의 분산배기구조 | |
JPH1080382A (ja) * | 1996-09-11 | 1998-03-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気掃除機用台車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
KR100262757B1 (ko) * | 1998-05-30 | 2000-08-01 | 배길성 | 진공청소기의본체 |
-
2000
- 2000-05-17 JP JP2000149810A patent/JP386156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02-06 TW TW090102525A patent/TW48016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3-19 KR KR1020010013964A patent/KR2001010616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3-20 CN CN01111814A patent/CN132356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307031B2 (en) | 2016-01-20 | 2019-06-04 |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 Charging stand for vacuum cleaner |
WO2017124622A1 (zh) * | 2016-01-20 | 2017-07-27 |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吸尘器的充电座 |
CN112568784A (zh) * | 2016-02-29 | 2021-03-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真空吸尘器 |
US11399676B2 (en) | 2016-05-09 | 2022-08-02 | Lg Electronics Inc. | Cleaner holder |
US12150614B2 (en) | 2016-05-09 | 2024-11-26 | Lg Electronics Inc. | Cleaner holder |
CN109068920A (zh) * | 2016-05-09 | 2018-12-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吸尘器支架 |
US12108923B2 (en) | 2016-05-09 | 2024-10-08 | Lg Electronics Inc. | Cleaner holder |
EP4403081A3 (en) * | 2016-05-09 | 2024-09-18 | LG Electronics Inc. | Cleaner holder |
US10959589B2 (en) | 2016-05-09 | 2021-03-30 | Lg Electronics Inc. | Cleaner holder |
US11839348B2 (en) | 2016-05-09 | 2023-12-12 | Lg Electronics Inc. | Cleaner holder |
CN109068920B (zh) * | 2016-05-09 | 2022-01-1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吸尘器支架 |
US11363928B2 (en) | 2016-05-09 | 2022-06-21 | Lg Electronics Inc. | Cleaner holder |
CN110049704A (zh) * | 2017-06-22 | 2019-07-23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吸尘器 |
CN110049704B (zh) * | 2017-06-22 | 2022-07-12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 电动吸尘器 |
TWI689277B (zh) * | 2017-08-08 | 2020-04-01 |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 電動吸塵器之充電座 |
US11013387B2 (en) | 2018-05-31 | 2021-05-25 |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nology Limited | Vacuum cleaner |
CN108742294A (zh) * | 2018-07-05 | 2018-11-06 | 安徽省弘诚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的便携式吸尘器 |
CN110664309A (zh) * | 2019-11-01 | 2020-01-10 | 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吸尘器排风结构及吸尘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861564B2 (ja) | 2006-12-20 |
TW480164B (en) | 2002-03-21 |
KR20010106161A (ko) | 2001-11-29 |
JP2001321298A (ja) | 2001-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23564A (zh) | 电动吸尘器 | |
US6647587B1 (en) | Vacuum cleaner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dust collection to prevent filter blinding | |
TWI758173B (zh) | 吸塵器 | |
CN1181782C (zh) | 吸尘器 | |
CN100334994C (zh) | 便携式电动扫除机 | |
JP3785568B2 (ja) | 充電式電気掃除機 | |
CN2724606Y (zh) | 电动吸尘器 | |
JP2001321306A (ja) | 電気掃除機 | |
JP2002355199A (ja) | 電気掃除機 | |
CN1281676A (zh) | 吸尘器 | |
CN1117545C (zh) | 吸尘器用台车及吸尘器 | |
TWI612933B (zh) | 真空吸塵器之清掃頭以及真空吸塵器 | |
JP2001321308A (ja) | 充電台付電気掃除機及びその充電台 | |
CN1309336C (zh) | 电动吸尘器 | |
JP2004173966A (ja) | 電気掃除機 | |
CN1107480C (zh) | 电动吸尘器 | |
CN1324600A (zh) | 电动吸尘器 | |
JP5357980B2 (ja) | 縦型電気掃除機 | |
CN219250040U (zh) | 清洁设备 | |
CN109289345A (zh) | 一种过滤组件及除螨仪 | |
JP2000083869A (ja) | 電気掃除機 | |
CN103892772B (zh) | 真空吸尘器 | |
JP2004016541A (ja) | 電気掃除機 | |
JP2003125992A (ja) | 電気掃除機の吸口体及びこの吸口体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 |
JP2002355197A (ja) | 電気掃除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