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4224A -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与系统及其所采用基地台与移动台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与系统及其所采用基地台与移动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04224A CN1304224A CN00137566A CN00137566A CN1304224A CN 1304224 A CN1304224 A CN 1304224A CN 00137566 A CN00137566 A CN 00137566A CN 00137566 A CN00137566 A CN 00137566A CN 1304224 A CN1304224 A CN 13042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o channel
- travelling carriage
- base station
- cir
- transmitted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7—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ormation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含有至少一个移动台和至少一个基地台的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包括第1至第3单元。第1单元由基地台与移动台之中至少一方或双方检测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第2单元检测使用中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第3单元根据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并根据发送端发送功率是否达到最大的信息来确定发送端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控制方法与系统,尤其是涉及在以携带电话为代表的移动通信中进行至少一个基地台与至少一个移动台无线电通信频道发送功率控制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控制的移动通信控制。
在移动通信中要进行发送功率控制,以把发送功率掌握在满足规定通信质量所必要的最低限度内。通过进行这种发送功率控制,能够达到对其它移动台通信的干扰变小,通信质量得到改善,以及系统整体容量变大等效果。另外,由于耗电量降低,还具有节约移动台电池等效果。
尤其是,无线电联接方式采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联接)的场合,由于尽可能地降低干扰量直接关系到加入者容量增大问题,所以发送功率控制是必需技术。迄今,关于在CDMA方式下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的方案是:控制移动台发送功率以使基地台接收CIR(Carrier Information Rate,载波信息率)与规定目标CIR相等;控制基地台发送功率以使移动台接收CIR与规定目标CIR相等。在此,CIR是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之比,其计算方法是:把含有在发送端以扩散码扩散所得到信号的接收信号再以扩散码进行逆扩散,从而得到有用信号,这一有用信号除以干扰信号即为CIR值。
图1是一种移动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例示图。根据图1,当基地台1001接收CIR低于目标CIR时,基地台1001向移动台发送发送功率控制信号“1”以提高移动台发送功率。于是接收到发送功率控制信号“1”的移动台1002提高发送功率譬如1dB。反之,当基地台1001接收CIR高于目标CIR时,基地台则向移动台发送发送功率控制信号“0”以降低移动台发送功率。于是接收到发送功率控制信号“0”的移动台1002降低发送功率譬如1dB。
在CDMA方式下,当同一小区内同时进行通信的移动台多起来时,干扰功率增大,满足目标CIR所需的发送功率变大。由于从发送放大器特性来看发送功率是有一定限度的,故当同时进行通信的移动台数量多到某一定程度时就会有移动台做不到增大发送功率以与目标CIR符合。
以往,是通过进行呼叫接入控制来限制可以同时通信的移动台数量,以使之不超过容量范围。据此,平均来说通信中的移动台数量基本上被限制在了容量范围内,在线路交换方面能使通信中呼叫切断小于预定标准,并防止了在分组通信方面不能分组传送以至于总处理能力显著低下以及有时根本不能进行信息传送等发生。
但是,在移动通信中,由于移动台的移动,接收水平变化,即所谓衰落的缘故,对特定移动台的干扰以及有用信号功率大小时刻都在变化。譬如,呼叫接入或是移交之际频道分配等时候,即便所有移动台都满足规定质量,也会由于受移动台移动等影响而出现干扰变大,有用功率变小等原因,使得规定CIR以及规定通信质量等无法满足的情况。
如上所述,由于发送功率是有一定限度的,虽然在基地台附近的移动台大多可以在发送功率限度范围内进行发送功率控制,但是远离于基地台的移动台有时即使以最大发送功率发送信号也不能满足规定通信品质要求。以往在这种时候就要强行切断正在使用通信质量得不到满足的无线电频道的呼叫。这种情况尤其是当发送功率已无余力,话务拥挤时容易发生。
还有,即使是在话务量相对于系统容量并没有多大的情况下,当移动台处于远离基地台即处于小区边缘部或是处于室内等因而接收水平不大的场合,有时尽最大发送功率也得不到满足要求的规定通信质量。在这种场合也是要强行切断正在使用通信质量得不到满足的无线电频道的呼叫。在分组通信的场合,会达不到目标CIR并且分组损失率会增大,故总处理能力很可能大幅度降低。
在已有方式中,由于如上所述要切断通信质量得不到满足的呼叫,故存在着呼叫中断率高,服务质量差的问题。还存在着为降低中断率而减少同时通信频道数量,故使得系统容量变小的问题。同时还在分组通信方面存在着总处理能力降低,延迟变大等问题。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的移动通信控制方法与系统及其所采用基地台与移动台,其当不能满足规定通信质量要求时可以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以满足规定通信质量要求,使通信得以继续。
本发明目的实现如下:
本发明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含有至少1个移动台和至少1个基地台,特征在于:包括由基地台与移动台之中至少一方或双方检测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的第1单元,和对使用中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进行检测的第2单元,以及根据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并根据发送端发送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等信息来确定发送端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第3单元。
本发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地台具备:为把握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而对使用中无线电频道接收水平进行检测的接收水平检测电路;和为检测各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而对相关无线电频道接收CIR(Carrier Interference Ratio)进行检测的接收CIR检测电路;以及根据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并根据移动台发送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等信息来确定移动台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的基地台控制单元。
本发明移动通信控制系统中的移动台具备:为检测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而对使用中某一相关无线电频道接收CIR(Carrier Interference Ratio)进行检测的接收CIR检测电路;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来自基地台的有关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的控制信号对移动台的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进行控制,同时根据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话务并移动台发送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的状况建议基地台改变信息传输比特率。
本发明移动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为把握话务状况而对使用中无线电频道接收水平进行检测;和为检测该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而对无线电频道接收CIR(Carrier Interference Ratio)进行检测;以及根据该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并根据移动台发送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等信息来确定移动台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
本发明移动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为检测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而对使用中无线电频道接收CIR进行检测;和根据有关来自基地台的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的控制信号对移动台的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进行控制;以及根据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并根据移动台发送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等信息建议基地台改变信息传输比特率。
本发明细节和优点以及其它目的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已有移动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例示图。
图2是本发明的移动通信控制系统一具体实施例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上行线路信号发送功率控制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控制中基地台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上行线路信号发送功率控制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控制中移动台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在CDMA方式下应用时基地台构造的方块图。
图6是本发明在CDMA方式下应用时移动台构造的方块图。
根据说明本发明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实施例构造图2,第1基地台103与第2基地台104分别形成有第1小区105与第2小区106。第1移动台101与第2移动台102通过各自无线电频道同第1基地台103连接。控制第1移动台101的发送功率以使第1基地台103中第1移动台101的接收CIR与目标CIR相等;控制第2移动台102的发送功率以使第1基地台103中第2移动台的接收CIR与目标CIR相等。
还有,要控制第1基地台103的发送功率以使第1和第2移动台101,102中第1基地台103的接收CIR分别与其目标CIR相等。虽然在图2中没有示出但是要指出的是:如果移动台处于第2小区106的话,则第2基地台104也要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同理,移动台也要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另外,虽然图2中仅示出两基地台,但图2所示系统是例示复数个基地台和复数个移动台的系统的。
在此,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无线电频道作以下定义:无线电频道是指通信中所用频带。在CDMA方式下,在该频带中复数编码被复用化处理;在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联接)方式下,频带被分割为较小频带。而在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联接)方式下,频带为分时使用。
根据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上行线路信号发送功率控制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控制中基地台动作的流程图3,基地台首先检查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是否为拥挤(202)。当步骤202回答为肯定时,基地台通知小区内所有移动台现在话务状况为拥挤(203)。这一通知是以对所有与该基地台进行着通信的移动台传送信息的方式进行的。接着,基地台对每个移动台接收CIR进行检测(204)。于是基地台就每个移动台检查是否存在接收CIR不满足目标CIR要求状况已经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205)。
在步骤205,如果查出移动台不满足目标CIR要求状况已经超过规定时间的场合,则基地台将通知该移动台降低相关无线电频道信息传输比特率(206)。然后,基地台降低相关无线电频道信息传输比特率(207)。然后基地台检测移动台接收CIR(208)。当接收CIR低于或等于目标CIR时不改变发送功率,而当接收CIR高比目标CIR高时,基地台则向该移动台发送发送功率控制信号以要求移动台降低发送功率(209)。
在步骤205,当不存在移动台接收CIR不满足目标CIR要求状况已经超过规定时间的场合,基地台则不进行信息传输比特率改变,并且当接收CIR低于或等于目标CIR时不改变发送功率。而当移动台接收CIR高于目标CIR时,基地台则向该移动台发送发送功率控制信号以要求移动台降低发送功率(209)。
接下来,说明一下检查出来话务状况为不拥挤的场合。首先基地台就每个移动台接收CIR进行检测(210)。于是基地台就每个移动台检查是否存在接收CIR不满足目标CIR要求状况已经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211)。如果在步骤211查出存在接收CIR不满足目标CIR要求状况已经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则基地台检查是否有来自移动台的变低信息传输比特率的建议(212)。如果有建议的话,基地台则会通知该移动台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213),并降低相关无线电频道上信息传输比特率(214)。然后基地台对该移动台接收CIR进行检测(215)。于是,在步骤216,基地台向每个移动台发送发送功率控制信号,告其同接收CIR目标CIR相比较大时则降低发送功率,相同时则不变,较低时则提高发送功率。
在步骤211,当不存在移动台接收CIR不满足目标CIR要求状况已经超过规定时间的场合,或者在步骤212中没有来自移动台的建议的场合,基地台实施上述步骤216的发送功率控制。
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无论是否为拥挤,在基地台向移动台发送发送功率控制信号之后都要返回开始步骤201,重复以上动作。
在CDMA方式下,在步骤202是按以下方式作出判定的:在基地台检测无线电频道总接收功率水平并将之同预定值相比较,当总接收功率水平比之较大或相等时作出整个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为拥挤的判断,当较小时则作出不拥挤判断。
关于移动台动作,参照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上行线路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控制中移动台动作的流程图4。
首先,移动台检查是否被基地台告知整个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为拥挤(302)。当步骤302回答为肯定时,移动台根据发送功率控制信号对发送功率进行控制(303)。接着,移动台确认一下基地台是否发出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的指示(304)。当步骤304回答为肯定时,移动台要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305);而当步骤304回答为否定时,则返回开始(301)。
在步骤302,当移动台没被告知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为拥挤的场合,移动台首先根据发送功率控制信号对发送功率进行控制(306)。接着,在发送功率达到最大功率之后,检查一下又接收到规定时间内提高发送功率的控制信号与否(307)。当步骤307回答为肯定时,移动台则向基地台发送信号建议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308)。接着,移动台检查一下基地台是否发出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的指示(309)。当步骤309回答为肯定时,移动台则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310),然后返回开始(301)。另外;在步骤307,309的回答为否定时,则返回开始(301)。
通过在基地台以及移动台进行这些动作,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其一,当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为拥挤,在某一定时间并在规定信息传输比特率下不能满足规定通信质量要求的场合,接收端不就发送功率控制方面向发送端发出提高发送功率的指示,通过双方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来满足规定通信质量要求,使通信得以继续。
其二,接收端接收水平较低,在某一定时间并在规定信息传输比特率下不能满足规定通信质量要求的场合,通过双方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来满足规定通信质量要求,使通信得以继续。
关于基地台构造,参照本发明在CDMA方式下应用时基地台构造的方块图5。虽然图5所示基地台构造能够与复数个移动台相对应,与复数个移动台分别对应的构造一样,为简单起见,在图5中第1频道对应部分构造显示比较详细,而对第2频道对应构造只显示了其一部分,同时省略了其它频道对应构造。另外,天线401,天线共用器402,接收信号分配电路403,发送信号合成电路419是在所有无线电频道中共用的。
基地台包括:天线401,天线共用器402,接收信号分配电路403,接收水平检测电路404,第1接收用相关器405,第1解调器406。天线401用于进行信号接发,天线共用器402用于使天线401能在信号接发时共用,接收信号分配电路403把作为天线共用器402输出信号的接收信号分配给接收水平检测电路404与第1接收用相关器405等,接收水平检测电路404对来自接收信号分配电路403的接收信号的整体接收水平进行检测,第1接收用相关器405利用由基地台控制单元413所指定的扩散码对来自接收信号分配电路403的接收信号取相关,从而决定基于相关的接收时刻,进行逆扩散。第1解调器406对第1接收用相关器405输出进行解调并输出一合成编码信号,其同时还兼具根据基地台控制单元413指示改变扩散增益的作用。
图5所示基地台进一步还包括:第1解码器407,发送功率控制信号读取电路408,第1接收CIR检测电路410,第1频道控制单元411。第1解码器407把第1解调器406输出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从而输出一合成信息信号,其还兼具这些作用:根据基地台控制单元413指示,把为了提高传送可靠性而将原为1比特的信息以复数比特表示的信息进行解码重又复原为1比特信息;对多次返送来的信息包进行解码使原信息复原。
发送功率控制信号读取电路408从解码器407输出的信息信号读取发送功率控制信号,第1接收CIR检测电路410通过第1解调器对接收CIR进行检测。第1频道控制单元411根据发送功率控制信号读取电路408输出确定对移动台的发送功率并根据该且确定的发送功率控制第1放大器417;其还通过对第1接收CIR检测电路410输出与目标CIR进行比较,生成对移动台的发送功率控制信号,并把该发送功率控制信号向信号复用电路414发送。
进一步,图5所示基地台还具有:第2接收用相关器412,第1编码器415,附加于所说基地台控制单元413的第1解调器416,信号复用电路414以及第1放大器417。
基地台控制单元413其具有以下一些作用:其一是根据来自接收水平检测电路404检测到的接收水平对当前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进行判断。其二是向接收相关器以及调制器指示规定扩散码。其三是根据需要改变第1解调器406和第1调制器416扩散增益。其四是把1比特信息用复数比特表示以提高传送可靠性。其五是指示把复数比特作为信息包而进行多次发送。
信号复用电路414把应发送信息信号和由第1频道控制单元411发给移动台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以及发给移动台的各种控制信息进行复用化。第1编码电路415把被信号复用电路414复用化的信号进行编码,其还兼具这种作用:根据基地台控制单元413指示把1比特信息用复数比特表示以提高传送可靠性,以及把复数比特作为信息包而进行多次发送。
第1调制器416对编码信号进行调制并以基地台控制单元413所指定扩散码扩散,其还兼具根据基地台控制单元413指示改变扩散增益的作用。第1放大器417把被调制信号放大以取得第1频道控制单元411所指定发送功率。
图5所示基地台进一步还包括第2放大器418和发送信号合成电路419,后者对来自包括第1放大器417和第2放大器418的复数放大器的发送信号进行合成并对天线共用器402输出。
虽然在图5中,发送功率控制信息附随于信息信号,但其也可使用其它频道发送。
以下结合图5所示基地台构造和图3所示基地台动作进行说明。
步骤202:基地台于接收水平检测电路404检测无线电频道接收水平,并把检测值送给基地台控制单元413。基地台控制单元413把电路404所检测到的接收水平同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作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是否为拥挤的判断。
步骤203:当接收水平大于阈值因而作出拥挤判断时,基地台控制单元413把表示话务状况为拥挤的信息送给信号复用电路414。信号复用电路414把该信息复用成信息信号。该复用化信号通过编码器,调制器以及放大器等发送给移动台。
步骤204:第1接收CIR检测电路410对来自第1移动台信号的接收CIR进行检测,并将其发送给第1频道控制单元411。
步骤205:第1频道控制单元411把接收CIR同目标CIR进行比较,当不满足目标CIR要求状况已经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把该情况通知给基地台控制单元413。
步骤206:基地台控制单元413通过信号复用电路414等发送电路向第1移动台发送表示应降低移动台信息传输比特率的控制信号。
步骤207:控制第1解调器406与第1解码器407其中一方或双方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并且控制第1调制器416与第1编码器415其中一方或双方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
步骤208:在基地台与移动台双方都降低了信息传输比特率后,在第1接收CIR检测电路410对来自当前移动台信号的接收CIR进行检测,并将其发送给第1频道控制单元411。
步骤209:频道控制单元411把发送来的接收CIR同目标CIR进行比较,当接收CIR低于或等于目标CIR时向第1移动台发送指示其不改变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信号,而当接收CIR高于目标CIR时,则向第1移动台发送指示其降低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信号。
步骤210:第1接收CIR检测电路410对来自第1移动台信号的接收CIR进行检测,并将其发送给第1频道控制单元411。
步骤211:第1频道控制单元411把接收CIR同预定目标CIR进行比较,当不满足目标CIR要求状况已经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把该情况通知给基地台控制单元413。
步骤212:当在来自第1移动台的接收信号中有建议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的信息时,则通过频道控制单元411将该建议通知给基地台控制单元413。
步骤213:当第1移动台已经对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作了建议时,基地台控制单元413通过信号复用电路414等发送电路向该第1移动台发送控制信号,要求该第1移动台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
步骤214:控制第1解调器406与第1解码器407其中一方或双方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并且控制第1调制器416与第1编码器415其中一方或双方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
步骤215:在基地台与移动台双方都降低了信息传输比特率之后,第1接收CIR检测电路410对来自移动台信号的接收CIR进行检测,该检测到的接收CIR被报告给第1频道控制单元411。
步骤216:频道控制单元411把接收CIR同目标CIR进行比较,当接收CIR低于或等于目标CIR时向第1移动台发送发送功率控制信号,指示其不改变发送功率,而当高于目标CIR时,则发送给第1移动台一指示其降低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信号。
接下来,参照本发明在CDMA方式下应用时移动台构造的方块图6进行说明。
图6所示移动台包括:天线501,天线共用器502,接收用相关器503,解调器504,解码器505,发送功率控制信号读取电路506,接收CIR检测电路508,控制单元509,信号复用电路510,编码器511,调制器512以及放大器513。
天线501用于进行信号接发,天线共用器502是为使天线501能在接发信号时共用而设。接收用相关器503利用由控制单元509所指定的扩散码对来自天线共用器502的接收信号取相关,从而决定信号接收时刻,进行逆扩散。解调器504对接收用相关器503输出信号进行解调从而输出一个合成编码信号,其同时还兼具根据控制单元509指示改变扩散增益的作用。
解码器505把解调器504输出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从而输出一个合成信息信号,其还兼具以下作用:把为了提高传送可靠性而将原为1比特的信息以复数比特表示的信息进行解码重又复原为1比特信息,和对多次返送来的信息包进行解码使原信息复原。发送功率控制信号读取电路506是从解码器505输出的信息信号读取发送功率控制信号。
接收CIR检测电路508通过解调器504对接收CIR进行检测。控制单元509其具有以下一些作用:根据发送功率控制信号读取电路506输出确定本台发送功率并向放大器513发出指示;根据接收CIR检测电路508输出生成对基地台的发送功率控制信号并送给信号复用电路510;了解并管理当前无线电频道下本台发送功率水平以及本台最大发送功率水平;管理当前信息传输比特率;作为改变信息传输比特率的指示,视需要指示解调器504和调制器512改变扩散增益;把1比特信息用复数比特表示以提高传送可靠性;把复数比特作为信息包而进行多次发送。
信号复用电路510是把应发送信息和由控制单元509发给移动台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以及发给移动台的各种控制信息进行复用化处理。编码器511把被信号复用电路所复用化的信号进行编码,其还兼具这种作用:根据控制单元509指示把1比特信息用复数比特表示以提高传送可靠性,以及能够把复数比特作为信息包而进行多次发送。
调制器512对编码信号进行调制并以控制单元509所指定扩散码扩散,其还兼具根据控制单元509指示改变扩散增益的作用。放大器513把被调制信号放大以得到控制单元509所指定发送功率。
虽然在图6中,发送功率控制信息附随于信息信号,但其也可使用其它频道发送。
以下结合图6所示移动台构造和图4所示移动台动作进行说明。
步骤302:移动台控制部509通过从天线501到解码器505的一系列电路从基地台发送来的信号中读取信息,然后检查是否被基地台告知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为拥挤。
步骤303:发送功率控制信号读取电路506从来自基地台的接收信号中读取对移动台的发送功率控制信号,并送入控制单元509。控制单元509把该控制信号所指定发送功率告知放大器513。
步骤304:控制单元509检查在来自基地台的接收信号中是否含有关于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指示的控制信号。
步骤305:当接收信号中含有上述控制信号时,则控制单元509指示解调器504与解码器505其中一方或双方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并且还指示调制器512与编码器511其中一方或双方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
步骤306:发送功率控制信号读取电路506从来自基地台的接收信号中读取对移动台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并送入控制单元509。控制单元509把该控制信号所指定发送功率告知放大器513。
步骤307:控制单元509判断一下在发送功率已达到最大功率之后是否又接收到了规定时间内提高发送功率的控制信号。
步骤308:当作出了在发送功率已达到最大功率之后又接收到了规定时间内提高发送功率的控制信号的判断时,则控制单元509通过一系列发送电路向基地台发送关于建议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的控制信号。
步骤309:控制单元509判断一下在来自基地台的接收信号中是否含有关于指示移动台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的控制信号。
步骤310:当接收信号中含有上述控制信号时,控制单元509则指示解调器504与解码器505其中一方或双方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并且还指示调制器512与编码器511其中一方或双方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
接下来,对基地台与移动台以改变信息传输比特率来改变通信质量的方法作如下归纳。
方法1:在CDMA方式下在相同扩散频带增大扩散增益。这种场合虽然信息传输比特率下降,但抗干扰能力却增强,即可以较大CIR接收信号。
方法2:把1比特信息用复数比特表示,譬如,对同一信息比特多次发送,从分别接收到的该同一信息比特复原接收信号。这种场合,信息传输比特率虽然下降,但抗干扰能力却增强。即,即便以较小CIR也可以获得高通信质量。
方法3:将复数比特组合为一信息包进行多次发送,从分别接收到的同一信息包复原接收信号。这种场合虽然也会使信息传输比特率下降,但抗干扰能力却增强。即,即便以较小CIR也可以获得高通信质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方法1或方法2或方法3,或者其组合等任何一种方法。在方法1的场合,要对调制器和解调器指定扩散增益的改变。而在方法2以及方法3的场合,对编码器和解码器要就把1比特信息用复数比特表示或者对以复数比特构成的信息包多次发送进行设定。
另外,只要是通过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能够提高通信品质的方法都可以采用。虽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就移动台发送功率控制来说明的,但是反之也可以控制基地台发送功率。让移动台根据接收CIR生成发送功率控制信号而让基地台相应于移动台所发送的发送功率控制信号改变发送功率,也即可以互换基地台和移动台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虽然采用CDMA这一无线电传送系统,但是只要是能够做到把握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并对无线电频道是否正以最大发送功率发送信号作出判断的话,其也可以适用于FDMA或TDMA方式。
当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为拥挤时,在已有技术中会因不能满足规定通信质量要求而要强行切断呼叫,而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能够满足规定通信质量要求,故使通信无须被强行切断而得以继续。因此可提高服务质量。
还有,在已有技术中,处于小区边缘部的移动台与基地台之间的通信中,有时尽管其中一方或双方以最大发送功率发送信号也达不到规定通信质量,在这种场合下,是采取强行切断方式,而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降低信息传输比特率能够满足规定通信质量要求,故使通信无须被强行切断而得以继续。因此可提高服务质量。另外,在适用于信息包通信方面,即便出现上述状况,也能够确保某种程度的总处理能力并且传送延迟方面也变短。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情况下可以有变形和修改。
本申请是基于1999年12月28日于日本提出的申请号为11-375793的在先申请,在此附上与之同一内容文件供参考。
Claims (13)
1.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含有至少1个移动台和至少1个基地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基地台与移动台之中至少一方或双方检测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的第1单元;和
对使用中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进行检测的第2单元;以及
根据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并根据发送端发送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等信息来确定发送端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第3单元。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由于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为拥挤而使得该使用中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下降时,维持发送端发送功率。
3.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降低信息传送速度来提高通信质量的第4单元,当由于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为拥挤而使得该使用中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下降时,该第4单元降低信息传送速度以改善通信质量,借此来满足规定通信质量要求。
4.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降低信息传送速度来提高通信质量的第4单元,当尽管于使用中无线电频道以最大发送功率发送而该使用中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仍然下降时,该第4单元降低信息传送速度以改善通信质量,借此来满足规定通信质量要求。
5.按权利要求3或4所说的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CDMA方式下,所说第4单元增大扩散增益。
6.按权利要求3或4所说的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说第4单元对相同信息比特多次进行发送,从分别接收的同一信息比特复原接收信号。
7.按权利要求3或4所说的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说第4单元对相同信息包多次进行发送,从分别接收的同一信息包复原接收信号。
8.按权利要求2或3所说的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使用信中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为拥挤这一情况是当该使用中无线电频道接收水平大于预先设定值时作出判断的。
9.按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说的移动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无线电频道传送信号的接收CIR小于按信息传送速度而预先设定的接收CIR值时,判定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质量下降。
10.一种移动通信控制系统中的基地台,其特征在于:具备
为把握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而对使用中无线电频道接收水平进行检测的接收水平检测电路;和
为检测各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而对相关无线电频道接收CIR进行检测的接收CIR检测电路;以及
根据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并根据移动台发送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等信息来确定移动台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的基地台控制单元。
11.一种移动通信控制系统中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具备
为检测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而对使用中某一相关无线电频道接收CIR进行检测的接收CIR检测电路;以及
控制单元,其根据来自基地台的有关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的控制信号对移动台的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进行控制,同时根据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话务并移动台发送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的状况建议基地台改变信息传输比特率。
12.移动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为把握话务状况而对使用中无线电频道接收水平进行检测;和
为检测该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而对无线电频道接收CIR进行检测;以及
根据该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并根据移动台发送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等信息来确定移动台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
13.移动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为检测无线电频道通信质量而对使用中无线电频道接收CIR进行检测;和
根据有关来自基地台的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的控制信号对移动台的发送功率以及信息传输比特率进行控制;以及
根据使用中无线电频道话务状况并根据移动台发送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送功率等信息建议基地台改变信息传输比特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75793/1999 | 1999-12-28 | ||
JP37579399A JP3618071B2 (ja) | 1999-12-28 | 1999-12-28 | 移動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04224A true CN1304224A (zh) | 2001-07-18 |
CN1276668C CN1276668C (zh) | 2006-09-20 |
Family
ID=18506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13756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6668C (zh) | 1999-12-28 | 2000-12-28 |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与系统及其所采用基地台与移动台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909905B2 (zh) |
EP (1) | EP1113589B1 (zh) |
JP (1) | JP3618071B2 (zh) |
KR (1) | KR100389480B1 (zh) |
CN (1) | CN1276668C (zh) |
DE (1) | DE60042261D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13207B (zh) * | 2001-12-07 | 2010-05-05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无线控制装置、移动通信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0021441D0 (en) * | 2000-08-31 | 2000-10-18 | Nokia Networks Oy | Changing bandwidth |
US6985739B2 (en) * | 2000-12-15 | 2006-01-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dmission and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CDMA-base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006483B2 (en) | 2001-02-23 | 2006-02-28 | Ipr Licensing, Inc. | Qualifying available reverse link coding rates from access channel power setting |
FR2822011B1 (fr) * | 2001-03-08 | 2003-06-20 | Cit Alcatel | Procede d'admission des appels dans un systeme de telecommunication |
JP4547832B2 (ja) * | 2001-05-02 | 2010-09-22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無線lan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
US7961616B2 (en) * | 2001-06-07 | 2011-06-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046640B2 (en) * | 2001-06-29 | 2006-05-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oftware analysis tool for CDMA system |
US6934555B2 (en) * | 2001-06-29 | 2005-08-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oftware analysis tool for CDMA system |
US7103021B2 (en) | 2001-09-25 | 2006-09-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s of data rate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522563B2 (en) * | 2001-11-28 | 2009-04-21 | Millennial Net, Inc. | Network protocol |
JP3895982B2 (ja) * | 2001-12-20 | 2007-03-22 | 株式会社東芝 |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 |
JP4054650B2 (ja) * | 2002-10-03 | 2008-02-2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このリソース割当方法が適用される基地局、移動局、無線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
JP4071598B2 (ja) | 2002-10-04 | 2008-04-0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方法、及びこれらに用いて好適な無線局 |
SE0203056D0 (sv) * | 2002-10-11 | 2002-10-11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315910B2 (ja) * | 2003-01-23 | 2009-08-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資源管理装置及び制御チャネル割当方法 |
JP2004320240A (ja) | 2003-04-14 | 2004-11-11 | Ntt Docomo Inc | 伝送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及び伝送レート制御方法 |
CN1934883A (zh) * | 2004-03-22 | 2007-03-2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分组数据的调度方法 |
JP4451452B2 (ja) | 2004-11-10 | 2010-04-1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JP2006311519A (ja) * | 2005-03-31 | 2006-11-09 | Maspro Denkoh Corp |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4725329B2 (ja) * | 2006-01-17 | 2011-07-13 |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 携帯ip電話制御方法および携帯ip電話制御システム |
KR100964577B1 (ko) * | 2006-06-02 | 2010-06-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
EP2066137A4 (en) * | 2006-09-28 | 2012-06-27 | Fujitsu Ltd | RADIO BASIS STATION FOR DEGENERATION OPERA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DURING A CATASTROPHIC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345591B2 (en) * | 2007-07-20 | 2013-01-01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plurality of physical layers to retain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wireless device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
JP5108450B2 (ja) * | 2007-10-22 | 2012-12-2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
JP5053876B2 (ja) * | 2008-01-28 | 2012-10-2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8145164B2 (en) | 2008-02-28 | 2012-03-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 signaling message the relates to transmission rate restrictions |
JP2009218746A (ja) * | 2008-03-07 | 2009-09-24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データ収集装置 |
JP5294743B2 (ja) * | 2008-07-16 | 2013-09-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JP5565082B2 (ja) * | 2009-07-31 | 2014-08-0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送信電力決定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531767B2 (ja) | 2009-07-31 | 2014-06-2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310603B2 (ja) * | 2010-03-05 | 2013-10-0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機、及び電力制御方法 |
JP5905749B2 (ja) * | 2012-03-06 | 2016-04-20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 |
US8918136B2 (en) * | 2012-11-29 | 2014-12-23 | At&T Mobility Ii Llc | Adjustment of transmit power parameter |
EP2949148A4 (en) * | 2013-01-25 | 2016-08-31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ACITY MANAGEMENT |
US11228958B2 (en) * | 2020-04-15 | 2022-0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transmission of recommended bit rate queri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ZA946674B (en) | 1993-09-08 | 1995-05-02 | Qualcom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transmission data rate in a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822318A (en) | 1994-07-29 | 1998-10-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in a variable 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606595B2 (ja) | 1994-08-29 | 1997-05-0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ディジタル無線通信方式 |
JP3014308B2 (ja) * | 1994-10-24 | 2000-02-28 | エヌ・ティ・ティ移動通信網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US5873028A (en) | 1994-10-24 | 1999-02-16 |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H08289367A (ja) | 1995-04-14 | 1996-11-01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WO1997008847A1 (en) * | 1995-08-31 | 1997-03-06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a radio transmitter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734646A (en) * | 1995-10-05 | 1998-03-31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providing load and interference based demand assignment service to users |
WO1997024820A1 (en) | 1995-12-27 | 1997-07-10 | Ericsson Inc. | High power short message service using tdma frames |
FI102023B1 (fi) * | 1996-11-26 | 1998-09-30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kuormitustavoitteen muodostamiseksi ja radiojärjestelmä |
KR19980046880A (ko) * | 1996-12-13 | 1998-09-15 | 양승택 | 음성 부호화기의 전송률 결정방법 |
JP3112173B2 (ja) | 1996-12-27 | 2000-11-2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呼受付制御方法及び移動局装置 |
JP3202658B2 (ja) | 1997-06-20 | 2001-08-2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可変レートcdma送信電力制御方式 |
US6067458A (en) * | 1997-07-01 | 2000-05-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using lower rate for high rate communication |
JP3013822B2 (ja) * | 1997-11-20 | 2000-02-2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システム |
JP4048510B2 (ja) | 1998-03-05 | 2008-02-2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基地局 |
JP3109589B2 (ja) | 1998-03-18 | 2000-11-2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Cdma端末の送信パワー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
ES2184430T3 (es) | 1998-04-17 | 2003-04-0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on por radio y procedimiento que permite ajustar la velocidad de transmision. |
US6400954B1 (en) | 1998-05-15 | 2002-06-04 | Tl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de selection based on access network capacity |
US6252865B1 (en) * | 1998-10-02 | 2001-06-26 | Qualcomm,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st power control of signals transmitted on a multiple access channel |
KR100313914B1 (ko) * | 1998-10-09 | 2001-12-20 | 서평원 |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패킷데이터전송속도제어방법 |
US6668159B1 (en) * | 1998-11-30 | 2003-12-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erminal bitrate indicator |
CN1172453C (zh) * | 1999-03-12 | 2004-10-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反向链路功率控制信道上的功率分配方法和设备 |
-
1999
- 1999-12-28 JP JP37579399A patent/JP361807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
- 2000-12-27 US US09/747,962 patent/US690990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12-27 KR KR10-2000-0082579A patent/KR10038948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0-12-28 DE DE60042261T patent/DE60042261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12-28 CN CNB001375660A patent/CN127666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12-28 EP EP00311728A patent/EP111358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13207B (zh) * | 2001-12-07 | 2010-05-05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无线控制装置、移动通信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10062732A (ko) | 2001-07-07 |
JP3618071B2 (ja) | 2005-02-09 |
US20010017882A1 (en) | 2001-08-30 |
KR100389480B1 (ko) | 2003-06-27 |
CN1276668C (zh) | 2006-09-20 |
EP1113589A2 (en) | 2001-07-04 |
JP2001189693A (ja) | 2001-07-10 |
US6909905B2 (en) | 2005-06-21 |
EP1113589B1 (en) | 2009-05-27 |
DE60042261D1 (de) | 2009-07-09 |
EP1113589A3 (en) | 2003-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6668C (zh) |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与系统及其所采用基地台与移动台 | |
EP1964293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roadcast service | |
CN1223223C (zh) | 控制通过至少两个无线网络连接的宏分集的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 |
CN1218511C (zh) | 无线数据调制解调器中的温度传输控制 | |
CN1141004C (zh) | 无线通信系统、指派时隙和频率的方法及优化分配的方法 | |
CN102647796B (zh) | 上行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726660A (zh) | 用于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75691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
CN1735224A (zh) | 用于限制p2p通信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
CN1893305A (zh) | 基站和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
CN1418418A (zh) | 传输高速数据的可变速率无线信道的帧结构 | |
IL158884A (en) | Dynamic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 procedure for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techniques | |
CN1251731A (zh) | 使用功率限制的信道分配方法 | |
CN1431839A (zh) | 传输确认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
CN1398058A (zh) | 移动通信系统时隙指配方法与信号传送方法并无线基地台控制装置以及无线基地台与移动台 | |
CN1925353A (zh) | 发送功率校正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站 | |
CN1461538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反向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745599A (zh) | 通信终端设备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 |
CN1435013A (zh) | 利用上行移动发射功率的无线网络控制 | |
CN1538634A (zh) | 传输控制装置、无线基站及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 |
CN1242646C (zh) |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 |
CN1154375C (zh) | 扩频通信系统及其过载控制方法 | |
CN1656720A (zh) | 无线电装置和基站装置 | |
CN1917393A (zh) | 上行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448038A (zh) | 通信业务量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