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9717C -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99717C CN1299717C CNB2004100580111A CN200410058011A CN1299717C CN 1299717 C CN1299717 C CN 1299717C CN B2004100580111 A CNB2004100580111 A CN B2004100580111A CN 200410058011 A CN200410058011 A CN 200410058011A CN 1299717 C CN1299717 C CN 129971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 ethanol
- add
- gardenia
- adju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牛胆酸、异去氧胆酸、黄芩苷、栀子、珍珠母制成,先制备栀子提取液和珍珠母粉水解液,再加异去氧胆酸粉和牛胆酸粉调pH得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经醇沉后,加入黄芩苷细粉,经调pH等工艺,得总混合药液;再取总混合药液制备成各种制剂。本发明改进了栀子提取工艺,形成以栀子苷为主要组分的半成品。在保持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脑栓塞类疾病生物效应的前提下,基本消除原存在的不良反应,达到了稳效减毒的目的,可用于治疗脑栓塞、脑出血类疾病的新药开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清开灵注射液是经典中药方安宫牛黄丸经过科学研制提纯而来的一种中药复合型针剂。它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高热、昏迷、中风偏瘫、急慢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症。临床应用22年来,由于其疗效明显,应用日益增多,自1992年以来连续三次被审定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首选必备药品,并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特别是近10年来,其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独特疗效更为临床广泛认同。
但是,近年来,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时常发生,有关报道也日渐增多,甚至出现了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死亡。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变态反应(皮疹、瘙痒、剥脱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精神错乱等)及偶发的恶心、呕吐、腹痛、静脉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因此,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药物纯度,将无药理作用的杂质含量降至最低,减少不良反应已为当务之急。
由于清开灵注射液是一个中药复方注射液,功效范围广,治疗病种多,对每一味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又不清楚,工艺改进困难。因此,针对主治病种进行清开灵注射液组方与工艺的研究是可行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为:
胆酸3-9重量份、黄芩苷4-6重量份、栀子20-35重量份、珍珠母粉40-60重量份;上述药物组合物的优选范围为:胆酸6.5-7.4重量份、黄芩苷5.0-5.5重量份、栀子25.0-28.0重量份、珍珠母粉45.0-50.0重量份;
上述药物组合物的优选配比为:胆酸4重量份、黄芩苷4.5重量份、栀子23重量份、珍珠母粉42重量份;胆酸8重量份、黄芩苷5.6重量份、栀子30重量份、珍珠母粉55重量份;胆酸7.4重量份、黄芩苷5.0重量份、栀子28重量份、珍珠母粉45重量份;胆酸6.5重量份、黄芩苷5.5重量份、栀子25.0重量份、珍珠母粉50.0重量份;或胆酸7重量份、黄芩苷5.3重量份、栀子26重量份、珍珠母粉48重量份。
上述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的胆酸是由牛胆酸和异去氧胆酸按2-4∶2-4.5的比例组成;其中牛胆酸和异去氧胆酸的优选比例范围为:3.0-3.5∶3.5-3.9;牛胆酸和异去氧胆酸的优选配比为:2.2∶3.4,3.9∶4.1或3.2∶3.8。
上述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的黄芩苷可用黄芩苷元、去甲黄芩苷素、汉黄芩苷素或汉黄芩苷代替。
取上述药物组合物,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制备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剂型当中的一种:注射制剂、片剂、胶囊剂、喷雾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口服液体制剂等;所述注射制剂可以是注射液、大输液、冻干粉针、注射用片剂、混悬型注射剂等。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按处方量取牛胆酸、异去氧胆酸、黄芩苷、栀子、珍珠母粉;
B.制备栀子提取液和珍珠母粉水解液,混合均匀,调PH至7,得混合提取液;
C.取乙醇,调PH至11,加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乙醇沉淀,冷藏,抽滤,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加入黄芩苷细粉,使其完全溶解,得总混合药液;
D.取总混合药液,加入辅料,按常规制剂工艺或步骤,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注射制剂、片剂、胶囊剂、喷雾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口服液体制剂等。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栀子提取液可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处方量的栀子,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O),用6~10倍量的60%~8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3~5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36~60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8~12倍量60%~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12~36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珍珠母粉水解液可由如下方法制备: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加入珍珠母粉,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过滤,滤渣用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冷却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配液步骤可具体如下:
1、提取药液的混合
将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分别过滤,混合均匀,用10%NaOH液调PH至7,抽滤,得混合提取液;
2、胆酸的溶解
取为胆酸量的60倍的75%乙醇,用10%NaOH液调PH至11,加入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
3、混合药液的醇处理
混合药液补加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用10%NaOH液调PH至7、密封冷藏2-3天抽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室温放置;补加新鲜注射用水,调至中性至全量的4/5时,用10%NaOH液调PH至7.2,冷藏3-4天,抽滤,得澄清液体;
4、黄芩苷的处理溶解及混合
取约总配液体积的新鲜去离子水,用10%NaOH溶液调PH至8,加入黄芩苷细粉,用10%NaOH溶液调PH至7,使其完全溶解;将含黄芩苷溶液加入到混合药液中,得总混合药液。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注射制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总混合药液,调PH至7.2,加入活性碳(0.3)水浴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密封冷藏3-4天,纸浆并过滤,调PH至7.2,用G4滤球抽滤,制成注射制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滴丸制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总混合药液,调PH至7.2,加入活性碳(0.3)水浴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密封冷藏3-4天,纸浆并过滤,调PH至7.2,用G4滤球抽滤,减压浓缩、喷雾干燥成粉;将此药粉与基质物质(比例为PEG4000∶硬脂酸∶石蜡∶药粉=3.60∶0.32∶0.08∶1.00)水浴溶化,混合均匀,用滴管在75℃下,自上而下滴入液体石蜡冷却液中,收集滴丸用滤纸吸除冷却剂,即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滴丸。
本发明组合物的有效组分包括胆酸类(牛胆酸、猪胆酸和异去氧胆酸等)、黄芩苷类(黄芩苷为主,还有汉黄芩苷、野黄芩苷等)、栀子环烯醚萜类(栀子苷为主、去羟栀子苷和栀子酸等)和色素类(藏红花素、藏红花酸等)、结合态钙和游离态钙等。
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注射液,与清开灵注射液和改变珍珠母水解的方法后所制得注射液相比,颜色最浅,而且其总固体物量较少。采用Waster大鼠MCAT脑梗塞模型,并以清开灵注射液为对照,测定脑组织SOD、MDA、NOS含量等;结果表明,针对脑缺血损伤的治疗,本发明组合物在一些指标上与清开灵基本接近,按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制得的注射液效应尤为明显,在一些配比下某些方面还优于清开灵。
根据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新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不仅祛除了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味,减少了不良反应,将无药理作用的杂质含量降至最低;药物减少到四种(其中牛胆酸、异去氧胆酸合称为胆酸),提高了栀子提取物的精度;而且其生物效应与原清开灵注射液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效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差别,基本保持清开灵注射液在脑缺血损伤病理过程中的脑保护作用,同时祛除了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成分,达到了稳效减毒的优化目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与清开灵在药效学上比较具有如下优势:①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抑制脑缺血启动的微血管细胞粘附过程,从而改善缺血组织微循环灌流,改善缺血缺氧状态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优势;②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减轻缺血对神经元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方面更为显著。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 脑缺血损伤动物模型对清开灵药效物质及配伍作用特征的研究
利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和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不完全脑缺血损伤动物模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和死亡率整体评价,结合系列代谢性损伤指标的生化分析,进行了清开灵注射液药效物质中有效组分的筛选分析。
A.整体效应:包括胆酸、黄芩苷、栀子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板兰根提取物、珍珠母和水牛角水解液等清开灵各部分药效物质,均能显著改善模型动物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各部分间显示出显著的协同作用,清开灵全方效果最为显著。
胆酸、黄芩苷能够降低模型动物死亡率,其余单个部分对模型动物死亡率的影响不显著或有加重趋势。各配伍组死亡率显著下降,随着各部分药效物质配伍的增多,死亡率进一步下降,清开灵全方的死亡率为零,显示了较好的配伍减毒增效作用。
B.抗脂质过氧化反应:金银花、板兰根、珍珠母和水牛角能够显著提高模型动物脑组织的SOD水平,而胆酸、黄芩苷、栀子对脑组织SOD水平无改善作用。黄芩苷与栀子配伍产生了显著的提高模型动物脑组织SOD水平的作用,其余配伍未显示协同增效作用。板兰根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脑组织的LPO含量,其余各药对此均无显著影响。但黄芩苷与栀子配伍后能够显著地降低脑组织LPO含量,胆酸与珍珠母、水牛角配伍后脑组织LPO含量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栀子、板兰根及胆酸与珍珠母、水牛角配伍均可显著降低脑组织的LPO含量。而黄芩苷、金银花对此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无显著影响。
C.对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栀子、板兰根、珍珠母和水牛角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脑组织中钠-钾-ATP酶的活性,黄芩苷的作用相反,而胆酸、金银花无显著作用。将胆酸与珍珠母、水牛角配伍以及将黄芩苷与栀子配伍,均可削弱后者对脑组织钠-钾-ATP酶活性的降低作用,提示此两组配伍对钠-钾-ATP酶活性均可能存在着拮抗作用。金银花与板兰根配伍未呈现明显的协同作用。
珍珠母和水牛角对脑能荷有显著的改善趋势,胆酸、黄芩苷、栀子无显著作用,金银花、板兰根有一定改善趋势。珍珠母、水牛角与胆酸配伍后仍保持了原有效应,而黄芩苷与栀子、金银花与板兰根配伍后对脑能荷变化仍无显著影响,珍珠母、水牛角与黄芩苷、栀子、金银花和板兰根则对其原有效应产生了消极影响。
D.损害性反应指标分析:板兰根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浆中vWF的水平,而胆酸、黄芩苷、栀子、金银花、珍珠母和水牛角对模型动物vWF水平无显著改善作用,胆酸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是,胆酸与珍珠母、水牛角配伍,以及黄芩苷与栀子配伍,均产生了显著的降低模型动物血浆vWF水平的作用,两组配伍具有协同作用,而金银花与板兰根配合则未显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清开灵全方的效果较显著。胆酸、黄芩苷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脑组织的NOS水平,而栀子、金银花、板兰根、珍珠母和水牛角对模型动物脑组织NOS水平无改善作用。配伍作用未显示明显的协同作用。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清开灵注射液各组成部分对于脑缺血损伤不同病理环节的影响具有相对特异性,同时存在着有效与无效、配伍协同增效与减毒等多方面的效应关系。
实验例2 应用细胞模型对清开灵药效物质的筛选研究
应用培养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在确定对正常培养细胞的无毒给药剂量下,进行了细胞模型的药效物质筛选。
A.对神经元的影响:清开灵全方在一定剂量时对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中的栀子、板蓝根、珍珠母与水牛角水解液配伍的混液对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元(SH-SY5Y)的增殖,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增加抗脂质过氧化物系统的SOD和NOS活力,以及提高NO浓度;牛胆酸、猪胆酸、栀子、板蓝根、珍珠母和水牛角水解液配伍的混液,对神经元产生了明显的毒性作用,其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增加自由基清除剂SOD和NOS活力,以及提高NO浓度的作用,较之栀子、板蓝根、珍珠母与水牛角水解液配伍的混液有所降低。单一药物的研究表明:一定剂量时,牛胆酸、栀子对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猪胆酸、黄芩苷对神经元有较高的毒性作用,但高剂量的黄芩苷对SH-SY5Y神经元的抑制作用较低剂量组轻,低剂量的金银花、珍珠母与水牛角水解液和大剂量板蓝根对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故不同剂量的配伍、不同组分配伍的清开灵药效物质可减少各单味药的不足,并达到清开灵的最佳药效。
B.对内皮细胞的影响:清开灵全方在一定剂量时对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中栀子、板蓝根、珍珠母与水牛角水解液配伍的混液对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促进内皮细胞(ECV304)的增殖;牛胆酸、猪胆酸、栀子、板蓝根、珍珠母与水牛角水解液配伍的混液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弱于栀子、板蓝根、珍珠母与水牛角水解液的配伍作用,而毒性作用增大。单一组分的研究表明:牛胆酸、黄芩苷、珍珠母与水牛角水解液有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大剂量的栀子、猪胆酸也有较强的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金银花和板蓝根对内皮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C.对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清开灵全方对神经胶质细胞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低剂量的清开灵全液对神经胶质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低于大剂量。其中,栀子、板蓝根、珍珠母与水牛角水解液配伍的混液对神经胶质细胞有显著保护作用。牛胆酸、猪胆酸、栀子、板蓝根、珍珠母与水牛角水解液配伍的混液,对神经胶质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低剂量牛胆酸、猪胆酸、黄芩苷对神经胶质细胞有显著保护作用,高剂量牛胆酸、猪胆酸、黄芩苷对神经胶质细胞有较高的抑制作用。栀子、金银花、板蓝根、珍珠母与水牛角水解液,对神经胶质细胞均有轻度的抑制作用。
鉴于清开灵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特征,首先本着保效减毒的原则,确定清开灵不良反应与无显著效应的部分为水牛角、金银花和板蓝根,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有效组方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
实验例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配伍量变化的优选研究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共四味药物,设为四个影响因素;每味药物设三个量级,即三个水平。故采用4因素3水平混合因素均匀设计法,取U9(3×3×3×3)表,共获得10个组方。采用大鼠MCAT脑梗塞模型,并以清开灵注射液为对照,以与脑缺血级联反应密切相关的iNOS、MDA、TNF-α、IL-1β、vWF及NSE等6个效应指标进行药效观察,综合比较各个组方的药理作用强度,并据此数值通过总分制对组方进行寻优。
药效指标效应值组间比较的综合优势分析显示,本发明组合物所描述的比例关系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余用药组或效果不明显,或虽然在某些指标上有改善作用,但同时在另外指标上有比较明显的加重损伤的作用。总分排队评判时,将同一组方下各药效指标值进行平均,再将同一组方的各个平均药效指标值求和,和数为该组方总药理效应值;然后,对不同组方的总药理效应值按照从小到大顺序进行排序,因为各种药效指标基本是抑制型指标,故总药理效应值越小,组方越优,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配伍组优于清开灵全方组。说明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较清开灵全方具有减毒优势的同时,增效作用亦比较明显。
综合上述两种分析所得结果,确定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较优的配伍比例范围。
实验例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MCAO大鼠脑组织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脑缺血不同时段脑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
如表1所示,脑缺血后两个时段,模型组大鼠脑组织ICAM-1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0.01)。缺血12h,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ICAM-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清开灵未显示显著的阻抑ICAM-1高表达的作用,至脑缺血24h,清开灵及本发明药物组合物ICAM-1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显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在缺血极早期发挥阻抑ICAM-1高表达的作用。
表1缺血不同时段脑组织匀浆上清液ICAM-1表达水平(
X±SD ng/ml)
组别 | n | 缺血12h | 缺血24h |
假手术组 | 10 | 0.688±0.209 | 1.11±0.369 |
模型组 | 10 | 0.861±0.109△ | 1.67±0.318△△ |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 | 10 | 0.598±0.067** | 1.53±0.350△△ |
清开灵 | 10 | 0.779±0.113 | 1.62±0.309△△ |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 △△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 **P<0.01
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脑缺血不同时段脑组织E-selectin表达的影响
如表2所示,脑缺血后两个时段,模型组大鼠脑组织E-selectin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或0.05)。缺血12h,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脑组织E-selectin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清开灵组未显示显著的阻抑表达效应;缺血24h,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和清开灵组均显示了显著的阻抑表达效应(P<0.01或0.05),且前者的作用优于后者。
表2缺血不同时段脑组织匀浆上清液E-selectin表达水平(
X±SD ng/ml)
组别 | n | 缺血12h | 缺血24h |
假手术组模型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清开灵组 | 10101010 | 22.86±2.8926.74±2.59△△21.18±2.34**25.27±3.72△ | 13.06±2.9416.87±4.43△11.54±1.71**14.28±2.97* |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 △△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 **P<0.01
实验例5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MCAO大鼠血管调节功能的影响
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脑缺血不同时段血浆ET-1含量的影响。
如表3所示,脑缺血12h和24h,模型组血浆ET-1含量显著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脑缺血12h,两个用药组未提示有意义的生物效应,与模型组比较P>0.05。在脑缺血24h,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血浆ET-1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清开灵在此时间仍未显示有效作用。
表3脑缺血不同时段血浆ET-1含量(
X±SD pg/ml)
组别 | n | 缺血12h | 缺血24h |
假手术组模型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清开灵组 | 10101010 | 142.26±18.61159.06±7.66△162.69±24.48△158.35±6.32△ | 150.46±22.90174.30±25.33△129.74±21.02**△179.20±19.15△ |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 △△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 **P<0.01
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脑缺血不同时段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影响
如表4所示,脑缺血12h和24h,模型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或0.05;缺血12h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和清开灵组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缺血24h,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清开灵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表4脑缺血不同时段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
X±SD)
组别 | n | 缺血12h | 缺血24h |
假手术组模型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清开灵组 | 10101010 | 0.350±0.0910.709±0.168△△0.331±0.178**0.352±0.087** | 0.366±0.0830.526±0.204△0.251±0.092**0.704±0.326△ |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 △△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 **P<0.01
实验例6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MCAO大鼠脑组织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缺血脑组织TNF-α含量的影响
表5:脑缺血不同时段脑组织匀浆TNF-α蛋白含量(
X±SD pg/ml)
组别 | n | 缺血12h | n | 缺血24h |
假手术组模型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清开灵组 | 89109 | 15.241±1.18017.459±0.261△17.747±3.114△18.762±0.939△△ | 10101010 | 26.624±1.82328.324±1.292Δ24.715±2.843**25.725±2.841* |
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 △△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 **P<0.01
结果表明:脑缺血12h和24h小时两个时间点,模型组TNF-α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表明缺血刺激促进了TNF-α的合成与分泌。缺血12h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在缺血24h,两给药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0.05。
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缺血脑组织IL-1β含量的影响
表6脑缺血不同时段脑组织匀浆IL-1β蛋白含量(
X±SD pg/ml)
组别 | n | 缺血12h | n | 缺血4h |
假手术组模型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栀子苷组 | 89109 | 0.121±0.0210.143±0.018△0.090±0.048**0.081±0.040** | 10101010 | 0.191±0.0230.221±0.042△0.150±0.047**0.149±0.040** |
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 △△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 **P<0.01
表6显示,缺血12h和24h,模型组脑组织IL-1β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表明缺血刺激了IL-1β的合成与分泌。而两个用药组对此改变均显示了良好的阻抑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实验例7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MCAO大鼠脑组织血管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血浆vWF蛋白含量的影响
表7脑缺血不同时段血浆vWF含量(
X±SD单位)
组别 | n | 缺血12h | n | 缺血24h |
假手术组模型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清开灵组 | 89109 | 0.028±0.0080.062±0.017△△0.055±0.023△△0.068±0.021△△ | 10101010 | 0.024±0.0070.044±0.013△△0.029±0.010**0.039±0.009△ |
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 △△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 **P<0.01
表7显示,缺血12h和24h,模型组血浆vWF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表明缺血造成了显著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缺血12h,两用药组与模型组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缺血24h,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清开灵组与模型组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血清NSE含量的影响
表8脑缺血不同时段血清NSE含量(
X±SD ng/ml)
组别 | n | 缺血12h | n | 缺血24h |
假手术组模型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清开灵组 | 6668 | 3.33±0.698.72±4.79△4.67±1.98*6.32±2.46△ | 76910 | 3.44±0.705.85±2.34△4.58±1.19△5.34±2.46△ |
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 △△P<0.01,与模型组相比 *P<0.05 **P<0.01
表8显示,脑缺血12h和24h,模型组血清NSE含量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缺血12h,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血清NSE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清开灵组血清NSE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降低。延至缺血24h,与模型组比较,两用药组血清NSE含量均无显著降低。
实施例1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
胆酸400g 黄芩苷450g 栀子2300g 珍珠母粉4200g
按常规方法制备成胶囊剂。
实施例2本发明喷雾剂的制备
胆酸740g 黄芩苷500g 栀子2800g 珍珠母粉4500g
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喷雾剂。
实施例3本发明滴丸的制备
胆酸800g 黄芩苷560g 栀子3000g 珍珠母粉5500g
按常规方法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4本发明口服液体制剂的制备
胆酸650g 黄芩苷550g 栀子2500g 珍珠母粉5000g
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口服液体制剂。
实施例5本发明注射用片剂的制备
胆酸700g 黄芩苷530g 栀子2600g 珍珠母粉4800g
按常规方法制备成注射用片剂。
实施例6本发明注射液的制备
牛胆酸350g 异去氧胆酸350g 黄芩苷550g
栀子2500g 珍珠母粉5000g
按常规方法制成注射液。
实施例7本发明冻干粉针剂的制备
牛胆酸480g 异去氧胆酸400g 黄芩苷450g
栀 子3300g 珍珠母粉4300g
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冻干粉针剂。
实施例8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
牛胆酸370g 异去氧胆酸400g 黄芩苷570g
栀 子2400g 珍珠母粉5600g
按常规方法制备成颗粒剂。
实施例9例本发明片剂的制备
牛胆酸150g 异去氧胆酸150g 黄芩苷510g
栀 子2800g 珍珠母粉4500g
按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
实施例10本发明混悬剂的制备
牛胆酸350g 异去氧胆酸350g 黄芩苷500g
栀 子2700g 珍珠母粉5000g
按常规方法制备成混悬剂。
实施例11本发明注射液的制备
A.取牛胆酸350g 异去氧胆酸390g 黄芩苷500g
栀 子2800g 珍珠母粉4500g
按下述方法制成100升注射液。
B.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的制备
取处方量的栀子,粉碎成粗粉,用8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4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10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24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再称取珍珠母粉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注意:不断搅拌,勿使药液溢出),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不断补加煮沸的去离子水)过滤,滤渣用少量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放冷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C.配液
1、提取药液的混合:
将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分别过滤,混合均匀,用10%NaOH液调PH至7,抽滤,得混合提取液;
2、胆酸的溶解:
量取75%乙醇(约为胆酸量的60倍)用10%NaOH液调PH至11,加入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
3、混合药液的醇处理:
量取混合药液补加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用10%NaOH液调PH至7、密封冷藏2-3天抽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室温放置;补加新鲜注射用水,调至中性至全量的4/5时,用10%NaOH液调PH至7.2,冷藏3-4天,纸浆并抽滤,应得澄清液体;
4、黄芩苷的处理溶解及混合:
量取约总配液体积的新鲜去离子水,用10%NaOH液调PH至8,加入黄芩素细粉,用10%NaOH液调PH至7,使其完全溶解;将含黄芩苷溶液加入到混合药液中,得总混合药液。
D.总混合药液的处理
调总混合药液PH至7.2,加入活性碳(0.3)水浴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密封冷藏3-4天,纸浆并过滤,调PH至7.2,用G4滤球抽滤备灌封用;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制备成注射液,10ml/支,0.09克/ml,静脉注射20-40ml/日。
实施例12本发明注射液(大输液)的制备
A.取牛胆酸390g 异去氧胆酸410g 黄芩苷560g
栀子3000g 珍珠母粉5500g
按下述方法制成100升注射大输液。
B.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的制备
取处方量的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5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10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36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再称取珍珠母粉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注意:不断搅拌,勿使药液溢出),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不断补加煮沸的去离子水)过滤,滤渣用少量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放冷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C.配液
1、提取药液的混合:
将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分别过滤,混合均匀;用10%NaOH液调PH至7,抽滤,得混合提取液;
2、胆酸的溶解:
量取75%乙醇(约为胆酸量的60倍)用10%NaOH液调PH至11,加入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此时PH~9,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
3、混合药液的醇处理:
量取混合药液补加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用10%NaOH液调PH至7、密封冷藏2-3天抽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室温放置;补加新鲜注射用水,调至中性至全量的4/5时,用10%NaOH液调PH至7.2,冷藏3-4天,纸浆并抽滤,应得澄清液体;
4、黄芩苷的处理溶解及混合:
量取约总配液体积的新鲜去离子水,用10%NaOH液调PH至8,加入黄芩素细粉,用10%NaOH液调PH至7,使其完全溶解;将含黄芩苷溶液加入到混合药液中,得总混合药液。
D.总混合药液的处理
调总混合药液PH至7.2,加入活性碳(0.3)水浴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密封冷藏3-4天,纸浆并过滤,调PH至7.2,用G4滤球抽滤备灌封用;取总混合药液,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大输液。
实施例13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
A.取牛胆酸200g 异去氧胆酸200g 黄芩苷450g
栀子2300g 珍珠母粉4200g
B.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的制备
取处方量的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5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10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36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再称取珍珠母粉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注意:不断搅拌,勿使药液溢出),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不断补加煮沸的去离子水)过滤,滤渣用少量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放冷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C.配液
1、提取药液的混合:
将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分别过滤,混合均匀;用10%NaOH液调PH至7,抽滤,得混合提取液;
2、胆酸的溶解:
量取75%乙醇(约为胆酸量的60倍)用10%NaOH液调PH至11,加入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此时PH~9,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
3、混合药液的醇处理:
量取混合药液补加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用10%NaOH液调PH至7、密封冷藏2-3天抽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室温放置;补加新鲜注射用水,调至中性至全量的4/5时,用10%NaOH液调PH至7.2,冷藏3-4天,纸浆并抽滤,应得澄清液体;
4、黄芩苷的处理溶解及混合:
量取约总配液体积的新鲜去离子水,用10%NaOH液调PH至8,加入黄芩素细粉,用10%NaOH液调PH至7,使其完全溶解;将含黄芩苷溶液加入到混合药液中,得总混合药液。
D.总混合药液的处理
将总混合药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成粉,灌装于空芯胶囊中,制备成硬胶囊。
实施例14本发明喷雾剂的制备
A.取牛胆酸350g 异去氧胆酸350g 黄芩苷530g
栀子2600g 珍珠母粉4800g
B.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的制备
取处方量的栀子,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3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60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8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12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再称取珍珠母粉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注意:不断搅拌,勿使药液溢出),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不断补加煮沸的去离子水)过滤,滤渣用少量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放冷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C.配液
1、提取药液的混合:
将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分别过滤,混合均匀;用10%NaOH液调PH至7,抽滤,得混合提取液;
2、胆酸的溶解:
量取75%乙醇(约为胆酸量的60倍)用10%NaOH液调PH至11,加入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此时PH~9,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
3、混合药液的醇处理:
量取混合药液补加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用10%NaOH液调PH至7、密封冷藏2-3天抽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室温放置;补加新鲜注射用水,调至中性至全量的4/5时,用10%NaOH液调PH至7.2,冷藏3-4天,纸浆并抽滤,应得澄清液体;
4、黄芩苷的处理溶解及混合:
量取约总配液体积的新鲜去离子水,用10%NaOH液调PH至8,加入黄芩素细粉,用10%NaOH液调PH至7,使其完全溶解;将含黄芩苷溶液加入到混合药液中,得总混合药液。
D.总混合药液的处理
调总混合药液PH至7.2,加入活性碳(0.3)水浴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密封冷藏3-4天,纸浆并过滤,调PH至7.2,用G4滤球抽滤备灌封用;取总混合药液,制备成注射液;将注射液减压浓缩至1/2量,每10ml灌装于微型喷雾瓶中;制备成喷雾剂5000支,日用量为3-5ml。
实施例15本发明滴丸的制备
A.取牛胆酸300g 异去氧胆酸350g 黄芩苷550g
栀子2500g 珍珠母粉5000g
B.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的制备
取处方量的栀子,粉碎成粗粉,,用8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4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10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24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再称取珍珠母粉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注意:不断搅拌,勿使药液溢出),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不断补加煮沸的去离子水)过滤,滤渣用少量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放冷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C.配液
1、提取药液的混合:
将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分别过滤,混合均匀;用10%NaOH液调PH至7,抽滤,得混合提取液;
2、胆酸的溶解:
量取75%乙醇(约为胆酸量的60倍)用10%NaOH液调PH至11,加入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此时PH~9,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
3、混合药液的醇处理:
量取混合药液补加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用10%NaOH液调PH至7、密封冷藏2-3天抽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室温放置;补加新鲜注射用水,调至中性至全量的4/5时,用10%NaOH液调PH至7.2,冷藏3-4天,纸浆并抽滤,应得澄清液体;
4、黄芩苷的处理溶解及混合:
量取约总配液体积的新鲜去离子水,用10%NaOH液调PH至8,加入黄芩素细粉,用10%NaOH液调PH至7,使其完全溶解;将含黄芩苷溶液加入到混合药液中,得总混合药液。
D.总混合药液的处理
调总混合药液PH至7.2,加入活性碳(0.3)水浴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密封冷藏3-4天,纸浆并过滤,调PH至7.2,用G4滤球抽滤备灌封用;将总混合药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成粉;将此药粉与基质物质(比例为PEG4000∶硬脂酸∶石蜡∶药粉=3.60∶0.32∶0.08∶1.00)水浴溶化,混合均匀,用内径1.69mm,外径3.81mm的滴管在75℃下以48粒/min左右的滴速,自上而下滴入液体石蜡冷却液中,收集滴丸用滤纸吸除冷却剂即得;制备成滴丸。
实施例16本发明冻干粉针的制备
A.取牛胆酸300g 异去氧胆酸430g 黄芩苷510g
栀子2800g 珍珠母粉4500g
按下述方法制成冻干粉针。
B.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的制备
取处方量的栀子,粉碎成粗粉,用8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4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10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24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再称取珍珠母粉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注意:不断搅拌,勿使药液溢出),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不断补加煮沸的去离子水)过滤,滤渣用少量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放冷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C.配液
1、提取药液的混合:
将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分别过滤,混合均匀;用10%NaOH液调PH至7,抽滤,得混合提取液;
2、胆酸的溶解:
量取75%乙醇(约为胆酸量的60倍)用10%NaOH液调PH至11,加入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此时PH~9,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
3、混合药液的醇处理:
量取混合药液补加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用10%NaOH液调PH至7、密封冷藏2-3天抽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室温放置;补加新鲜注射用水,调至中性至全量的4/5时,用10%NaOH液调PH至7.2,冷藏3-4天,纸浆并抽滤,应得澄清液体;
4、黄芩苷的处理溶解及混合:
量取约总配液体积的新鲜去离子水,用10%NaOH液调PH至8,加入黄芩素细粉,用10%NaOH液调PH至7,使其完全溶解;将含黄芩苷溶液加入到混合药液中,得总混合药液。
D.总混合药液的处理
调总混合药液PH至7.2,加入活性碳(0.3)水浴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密封冷藏3-4天,纸浆并过滤,调PH至7.2,经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针。
实施例17本发明口服液体制剂的制备
A.取牛胆酸200g 异去氧胆酸400g 黄芩苷500g
栀子2700g 珍珠母粉5000g
B.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的制备
取处方量的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5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10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36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再称取珍珠母粉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注意:不断搅拌,勿使药液溢出),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不断补加煮沸的去离子水)过滤,滤渣用少量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放冷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C.配液
1、提取药液的混合:
将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分别过滤,混合均匀;用10%NaOH液调PH至7,抽滤,得混合提取液;
2、胆酸的溶解:
量取75%乙醇(约为胆酸量的60倍)用10%NaOH液调PH至11,加入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此时PH~9,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
3、混合药液的醇处理:
量取混合药液补加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用10%NaOH液调PH至7、密封冷藏2-3天抽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室温放置;补加新鲜注射用水,调至中性至全量的4/5时,用10%NaOH液调PH至7.2,冷藏3-4天,纸浆并抽滤,应得澄清液体;
4、黄芩苷的处理溶解及混合:
量取约总配液体积的新鲜去离子水,用10%NaOH液调PH至8,加入黄芩素细粉,用10%NaOH液调PH至7,使其完全溶解;将含黄芩苷溶液加入到混合药液中,得总混合药液。
D.总混合药液的处理
调总混合药液PH至7.2,加入活性碳(0.3)水浴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密封冷藏3-4天,纸浆并过滤,调PH至7.2,用G4滤球抽滤备灌封用;将总混合药液按常规方法制备成口服液体制剂。
实施例18本发明注射用片剂的制备
A.取牛胆酸320g 异去氧胆酸480g 黄芩苷470g
栀子3000g 珍珠母粉4000g
B.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的制备
取处方量的栀子,粉碎成粗粉,用8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4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10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24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再称取珍珠母粉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注意:不断搅拌,勿使药液溢出),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不断补加煮沸的去离子水)过滤,滤渣用少量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放冷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C.配液
1、提取药液的混合:
将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分别过滤,混合均匀;用10%NaOH液调PH至7,抽滤,得混合提取液;
2、胆酸的溶解:
量取75%乙醇(约为胆酸量的60倍)用10%NaOH液调PH至11,加入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此时PH~9,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
3、混合药液的醇处理:
量取混合药液补加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用10%NaOH液调PH至7、密封冷藏2-3天抽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室温放置;补加新鲜注射用水,调至中性至全量的4/5时,用10%NaOH液调PH至7.2,冷藏3-4天,纸浆并抽滤,应得澄清液体;
4、黄芩苷的处理溶解及混合:
量取约总配液体积的新鲜去离子水,用10%NaOH液调PH至8,加入黄芩素细粉,用10%NaOH液调PH至7,使其完全溶解;将含黄芩苷溶液加入到混合药液中,得总混合药液。
D.总混合药液的处理
将总混合浓缩,按常规方法制备成注射用片剂。
Claims (28)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胆酸3-9重量份 黄芩苷4-6重量份
栀子20-35重量份 珍珠母粉40-6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胆酸6.5-7.4重量份 黄芩苷5.0-5.5重量份
栀子25.0-28.0重量份 珍珠母粉45.0-50.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胆酸4重量份 黄芩苷4.5重量份
栀子23重量份 珍珠母粉42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胆酸8重量份 黄芩苷5.6重量份
栀子30重量份 珍珠母粉55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胆酸7.4重量份 黄芩苷5.0重量份
栀子28重量份 珍珠母粉45重量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胆酸6.5重量份 黄芩苷5.5重量份
栀子25重量份 珍珠母粉50.0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胆酸7重量份 黄芩苷5.3重量份
栀子26重量份 珍珠母粉48重量份。
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意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胆酸是由牛胆酸和异去氧胆酸按2-4∶2-4.5的比例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胆酸是由牛胆酸和异去氧胆酸按3.0-3.5∶3.5-3.9的比例组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胆酸是由牛胆酸和异去氧胆酸按2.2∶3.4的比例组成。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胆酸是由牛胆酸和异去氧胆酸按3.9∶4.1的比例组成。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胆酸是由牛胆酸和异去氧胆酸按3.2∶3.8的比例组成。
13、如权利要求1、2、3、4、5、6、7、9、10、11或12所述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接受的剂型:注射制剂、片剂、胶囊剂、喷雾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接受的剂型:注射制剂、片剂、胶囊剂、喷雾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牛胆酸、异去氧胆酸、黄芩苷、栀子、珍珠母粉;
B.制备栀子提取液和珍珠母粉水解液,混合均匀,调PH至7,得混合提取液;
C.取乙醇,调PH至11,加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乙醇沉淀,冷藏,抽滤,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加入黄芩苷细粉,使其完全溶解,得总混合药液;
D.取总混合药液,加入辅料,按常规制剂工艺或步骤,制成注射制剂、片剂、胶囊剂、喷雾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栀子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取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10倍量的60%~8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3~5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36~60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8~12倍量60%~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12~36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栀子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取栀子,粉碎成粗粉,用8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4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10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24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18、如权利要求15、16或1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珍珠母粉水解液的制备方法为: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加入珍珠母粉,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过滤,滤渣用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冷却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19、如权利要求9-12所述的任意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牛胆酸、异去氧胆酸、黄芩苷、栀子、珍珠母粉;
B.制备栀子提取液和珍珠母粉水解液,混合均匀,调PH至7,得混合提取液;
C.取乙醇,调PH至11,加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乙醇沉淀,冷藏,抽滤,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加入黄芩苷细粉,使其完全溶解,得总混合药液;
D.取总混合药液,加入辅料,按常规制剂工艺或步骤,制成注射制剂、片剂、胶囊剂、喷雾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滴丸或口服液体制剂。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栀子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取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10倍量的60%~8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3~5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36~60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8~12倍量60%~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12~36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栀子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取栀子,粉碎成粗粉,用8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4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10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24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珍珠母粉水解液的制备方法为: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加入珍珠母粉,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过滤,滤渣用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冷却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2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牛胆酸、异去氧胆酸、黄芩苷、栀子、珍珠母粉;
B.取栀子,粉碎成粗粉,用8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4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10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24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加入珍珠母粉,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过滤,滤渣用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冷却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C.将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分别过滤,混合均匀,用10%NaOH液调PH至7,抽滤,得混合提取液;取为胆酸量60倍的75%乙醇,用10%NaOH液调PH至11,加入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混合药液补加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用10%NaOH液调PH至7、密封冷藏2-3天抽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室温放置;补加新鲜注射用水,调至中性至全量的4/5时,用10%NaOH液调PH至7.2,冷藏3-4天,抽滤,得澄清液体;取总配液体积的新鲜去离子水,用10%NaOH液调PH至8,加入黄芩苷细粉,用10%NaOH液调PH至7,使其完全溶解;将含黄芩苷溶液加入到混合药液中,得总混合药液;
D.调总混合药液PH至7.2,加入活性碳水浴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密封冷藏3-4天,纸浆并过滤,调PH至7.2,用G4滤球抽滤备灌封用,制成注射制剂。
24、如权利要求9-12所述的任意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牛胆酸、异去氧胆酸、黄芩苷、栀子、珍珠母粉;
B.取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的70%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5倍量水稀释,搅匀,0-4℃冷藏36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上活性炭柱,先用蒸馏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用10倍量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得栀子半成品;取栀子半成品用注射用水溶解,滤过;调节PH值至6.0~7.0,0-4℃冷藏36小时,0.45μm滤膜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溶解,用0.22μm滤膜滤过,得栀子提取液;
先配制8倍量4N的H2SO4水溶液;加入珍珠母粉,加热至沸保持微沸6-7小时,过滤,滤渣用热水洗涤2次,得桔红色澄明溶液;冷却后有白色针状结晶体析出,再过滤,除去结晶物,得桔红色澄清溶液;将澄清的水解液浓缩只剩相当于原料总量的2-3倍量时冷却,加入乙醇调至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取出冷藏供配液用;
C.将栀子提取液、珍珠母粉水解液分别过滤,混合均匀,用10%NaOH液调PH至7,抽滤,得混合提取液;取为胆酸量60倍的75%乙醇,用10%NaOH液调PH至11,加入去氧胆酸粉使全部溶解,加入牛胆酸粉调PH至9使之全部溶解;将混合提取液混合于胆酸溶液中,得混合药液;混合药液补加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用10%NaOH液调PH至7、密封冷藏2-3天抽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室温放置;补加新鲜注射用水,调至中性至全量的4/5时,用10%NaOH液调PH至7.2,冷藏3-4天,抽滤,得澄清液体;取总配液体积的新鲜去离子水,用10%NaOH液调PH至8,加入黄芩苷细粉,用10%NaOH液调PH至7,使其完全溶解;将含黄芩苷溶液加入到混合药液中,得总混合药液;
D.调总混合药液PH至7.2,加入活性碳水浴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密封冷藏3-4天,纸浆并过滤,调PH至7.2,用G4滤球抽滤备灌封用,制成注射制剂。
25、如权利要求1、2、3、4、5、6、7、9、10、11或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缺血的药物中的应用。
2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缺血的药物中的应用。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应用,其中治疗脑缺血是指阻抑ICAM-1高表达、阻抑脑组织E-selectin表达、降低血浆ET-1含量、降低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降低TNF-α的合成与分泌、阻抑IL-1β的合成与分泌、降低血浆vWF含量或降低血清NSE含量。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应用,其中治疗脑缺血是指阻抑ICAM-1高表达、阻抑脑组织E-selectin表达、降低血浆ET-1含量、降低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降低TNF-α的合成与分泌、阻抑IL-1β的合成与分泌、降低血浆vWF含量或降低血清NSE含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580111A CN1299717C (zh) | 2004-08-06 | 2004-08-06 |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580111A CN1299717C (zh) | 2004-08-06 | 2004-08-06 |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02893A CN1602893A (zh) | 2005-04-06 |
CN1299717C true CN1299717C (zh) | 2007-02-14 |
Family
ID=3466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580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9717C (zh) | 2004-08-06 | 2004-08-06 |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99717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85796B (zh) * | 2007-09-10 | 2012-05-23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种制剂在制备改善因老化致认知功能障碍和老年痴呆药物中的应用 |
CN101327262B (zh) * | 2007-12-07 | 2011-12-14 | 广州医药工业研究院 | 清开灵栓剂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0773A (zh) * | 2003-04-10 | 2003-09-10 | 于文勇 | 清开灵注射液或注射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
CN1513505A (zh) * | 2003-06-25 | 2004-07-21 | 增城市广增药物研究所 | 制备清开灵颗粒剂的新方法 |
-
2004
- 2004-08-06 CN CNB2004100580111A patent/CN129971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0773A (zh) * | 2003-04-10 | 2003-09-10 | 于文勇 | 清开灵注射液或注射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
CN1513505A (zh) * | 2003-06-25 | 2004-07-21 | 增城市广增药物研究所 | 制备清开灵颗粒剂的新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02893A (zh) | 2005-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54840A (zh) | 一种由绞股蓝、西洋参和黄芪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 |
CN1850249A (zh) | 一种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45198C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86267A (zh) | 一种温经养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49324A (zh) | 一种由银杏叶与葛根素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 |
CN1299717C (zh) |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39932A (zh) | 静脉给药的丹参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12048A (zh) | 一种治疗气滞胃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23689C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94936C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79706A (zh) | 双黄连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96080C (zh) | 清肝降压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19560C (zh) | 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中药复方风湿宁制剂和制备方法 | |
CN1686351A (zh) |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
CN1954870A (zh) | 一种由肿节风和白花蛇舌草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 |
CN1294925C (zh) | 一种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341492C (zh) | 一种参芪降糖软胶囊及其制备检测方法 | |
CN1323688C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79807A (zh) | 一种清热通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39197C (zh) | 治疗中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38038C (zh) | 一种补肾健脾填精补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31895A (zh) | 苦杏仁苷的制备方法和苦杏仁苷在制备促进心脑胰及伤口血液循环的苦杏仁苷制剂中的应用 | |
CN1634496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47747A (zh) | 由木犀草素和连翘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679802A (zh) | 一种壮腰健肾制剂和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