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0838A - 复合型空调低温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型空调低温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90838A CN1290838A CN00100877A CN00100877A CN1290838A CN 1290838 A CN1290838 A CN 1290838A CN 00100877 A CN00100877 A CN 00100877A CN 00100877 A CN00100877 A CN 00100877A CN 1290838 A CN1290838 A CN 12908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w temperature
- heat converter
- indoor heat
- temperature control
- in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628 coolnes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02 de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88 decontamin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4—Arrangement of shut-off valves for disconnecting a part of the refrigerant cycle, e.g. an outdoor par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paralle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6—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unloaders
- F25B2600/0261—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unloaders external to the compress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4—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06—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for preventing fros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台室外机连有一台或多台室内机的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普通的操作程序;将运行中的室内机的电控膨胀阀开至一预定程度,以控制流过运行中的室内机的致冷剂流量;以及低温控制程序,在为防止每个室内热交换器低温时冻结的操作过程中,根据运行中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的变化,按序控制旁通阀、电机控制电控膨胀阀、室外鼓风机及压缩机。因此,无论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数量及制冷量为多大,都可形成制冷过程的循环运行。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台室外机连有一台或多台室内机、可同时对多个房间进行制冷的非变频型的复合型单冷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该方法无论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数量及制冷量为多少,仅根据运行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控制阀门、室外鼓风机及压缩机,从而防止热交换器冻结。
如图1所示,通常,一复合型空调(例如三台室内机)由一组分别设置于各房间内的室内机10、11、12及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20组成。
室外机20包括压缩机30、室外热交换器40、室外鼓风机41、旁通阀50、第一毛细管51、室A、B、C的电磁阀60、61、62、室A、B、C的毛细管70、71、72、主电磁阀80及主毛细管81。旁通阀50用于某一房间制冷时,将从室外热交换器40中排出的一预定量的致冷剂旁路,从而调节运行中的室内机的致冷剂流量;室A、B、C的电磁阀60、61、62用于各室内机打开或关闭致冷剂流量,以便根据各室内机10、11、12的运行状态(开/关)选择其开头状态进行制冷。室A、B、C的毛细管70、71、72与各室内机10、11、12相连,以便将由室外热交换器40降温及冷凝后所得的室温及高压下的液态致冷剂转化成低压、低温的易汽化的致冷剂。主电磁阀80用于当某一房间的空调运行时,将致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40排放出来并导入室A、B、C的毛细管70、71、72,从而调节运行中的室内机的致冷剂流量。主毛细管81用于当第二、第三室的室内机运行时,降低经室外热交换器40冷却并冷凝后室温及高压的液态致冷剂的汽化压力。室内机10、11、12分别配有室内热交换器90、91、92及室内鼓风机100、101、102。
由上述结构构成的空调,当高温、高压的汽态致冷剂从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中排出并导入室外热交换器40,室外热交换器40将此高温、高压的汽态致冷剂进行热交换,并利用室外鼓风机40鼓风,从而进行强有力的冷却和冷凝。
参见图2,如某一房间制冷,则旁通阀50及主电磁阀80开启并让一定量的致冷剂从热交换器40中排出,经旁通阀50旁路,由室外热交换器40冷凝后得到的室温及高压的液态致冷剂再流经主电磁阀80。
参见图2,流过主电磁阀80的室温及高压的液态致冷剂经室A、B或C的电磁阀60、61或62之一流入相应的室A、B或C的毛细管70、71或72,得到低压和低温的易汽化的致冷剂,然后被导入相应的室A、B或C的室内热交换器90、91或92。
因此,当经室A、B或C的毛细管70、71、72调节后的低温、低压易汽化的致冷剂被汽化转化成汽体时,在室内热交换器90、91、92处进行热交换,并利用室内鼓风机100、101、102鼓风将室内空气降温。此被降温的空气被排放进室内从而完成制冷过程。在室A、B、C的室内热交换器90、91、92处进行热交换后的低温、低压致冷剂再次流入压缩机30,从而进行循环制冷。
另外,参见图2,当其它的两个室2、室3同时制冷时,则旁通阀50及主电磁阀80关闭,让经室外热交换器40冷凝后的室温高压液态致冷剂流经主毛细管81,并经过二个或三个室的电磁阀60、61、62流入室A、B、C的毛细管70、71、72,从而完成两间房(室A+B、室B+C、室A+C)或三间房(室A+B+C)的制冷。
如上所述,当制冷进行了一定时间后,通过室内鼓风机100、101、102鼓风进行热交换时因为冷空气的排放,以及在室内热交换器90、91、92对致冷剂汽化所需热量,室内热交换器90、91、92的温度降低。当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室内热交换器90、91、92冻结,降低了室内鼓风机100、101、102的鼓风量。因此更加速了冻结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下介绍一种低温控制方法。此方法在制冷过程中通过检测室内热交换器90、91、92的温度变化来控制压缩机30、室外鼓风机41及室内鼓风机100、101、102,从而防止室内热交换器90、91、92冻结。
参见图3,当某一室内热交换器对某一房间制冷(室A、B、C之一),其温度低于-1摄氏度维持6分钟时,首先第一步(高至低、低至关闭的转换)降低室外鼓风机41的转速(转/分),以进行防止冻结控制程序。在执行防止冻结控制程序的第一步骤中,若3分钟内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未升至5摄氏度,则进行防止冻结控制程序的第二步骤,即关闭压缩机30及室外鼓风机41,并降低此房间(室A、B、C之一)相应的室内鼓风机的转速(设置为低转速(转/分))。
参见图3,当多个房间(2间或3间房)进行制冷时,若室A、B或C的室内交换器低于-1摄氏度持续6分钟时,则进行防止冻结控制程序第一步骤(高至低、低至关闭的转换),即降低室外鼓风机41的转速(转/分)。在执行防止冻结控制程序的第一步骤中,若3分钟内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未超过5摄氏度,则进行防止冻结控制程序的第二步骤,即关闭压缩机30、室外鼓风机41,并降低两间房(室A+B、室B+C、室A+C)或三间房(室A+B+C)的室内鼓风机的转速(设置为低转速(转/分))。
另一方面,在防止冻结控制程序的第二步骤中,若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升至5摄氏度时,运行中的室内机的压缩机30、室外鼓风机41及室内鼓风机返回防止冻结控制程序前的正常运行状态。另外,若6分钟内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超过0摄氏度,则室内机停止6分钟的计数并以正常运行状态运行。
然而,上述传统的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是:在一间房制冷的情况下,无论运行中的室内机的负荷多大,其旁通阀始终开启,从而降低了其正常工作状态时的制冷能力。
其二是:在多间房进行制冷时,各室内机的负荷均不相同,在具有高负荷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较高(因需要较高的制冷量)而其它低负荷房间热交换的温度则较低,因此导致冻结。而且,如果低负荷房间的任一热交换器冻结,进行防止冻结控制程序(最初是可进行控制的),则室外鼓风机41的速度改变或压缩机关闭,从而导致非正常循环,使得任一室内机都不能进行正常的制冷。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缺陷,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该方法无论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数量及制冷量为多少,仅根据运行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按序控制旁通阀、电控膨胀阀、室外鼓风机及压缩机,以防止热交换器冻结,从而达到最佳制冷循环。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缺陷,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复合型空调低温控制方法,在多个负荷各不相同的房间同时进行制冷时,通过控制相应室内机的电控膨胀阀的开启程度,防止相应室内机冻结,同时确保其它房间的室内机正常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台室外机连接一台或多台室内机、可对多间房进行制冷的复合型空调低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正常运行程序:开启运行中室内机的电控膨胀阀至一定开启程度,以适应运行中室内机的数量,从而控制流入运行中室内机的致冷剂流量;
低温控制程序:在其防止各室内热交换器低温时冻结的操作过程中,根据运行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变化,按序控制旁通阀、电控膨胀阀、室外鼓风机及压缩机。
图1为传统的带有三台室内机的复合型空调的致冷剂循环流程图;
图2为传统的带有三台室内机的复合型空调中,根据运行中室内机的数量,电磁阀开启状态图表;
图3为传统的根据其热交换器的温度来进行低温控制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带有三台室内机的复合型空调的致冷剂循环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复合型空调低温控制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6为本发明根据其热交换器的温度来进行低温控制的各受控部件的状态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根据其室外鼓风机的速度进行低温控制的步骤图表;
图8为本发明在一间房制冷时,从低温控制步骤返回正常运行时的负荷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在两间房制冷时,从低温控制步骤返回正常运行时的负荷状态图;
图10a、10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一间房制冷时,低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a、11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在二间房制冷时,低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发明的带有三台室内机的复合型空调的致冷剂循环流程图,其中与传统复合型空调相同的部件采用了与之相同的标号。
参见图4,该复合型空调具有三个室内机10、11、12及一个室外机20,室外机20内设置有压缩机30、室外热交换器40、室外鼓风机41、用于旁通一定量的由压缩机30排出的致冷剂的第一旁通阀110和第一毛细管111、用于旁通一定量的由室外热交换器40排出的致冷剂的第二旁通阀120及第二毛细管121、室A、B、C的电控膨胀阀130、131、132,这些膨胀阀用于根据各室内机的运行状态(开/关),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以完成各间房制冷。
另外,室内机10、11、12分别包括室内热交换器90、91、92,室内鼓风机100、101、102以及用于检测并输出室内热交换器90、91、92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40、141、142。
本发明的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可参见图5。
如图5所示:电源装置150将由交流电源输入端(未标注)输入的交流电压转变为一定值的直流电压,再输出至控制装置154。操作控制装置152由一组输入运行方式(自动、制冷、除霜、鼓风等方式)、调整风量、调整设定(TS)温度、空调运行状态(开/关)等的功能键组成。
为实现无论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数量和制冷量为多少,都能根据运行中的室内热交换器90、91、92的平均温度来分别控制室内机运行,以完成各室内机的最佳制冷循环,控制装置154依次执行第一步骤至第四步骤。即:开启或关闭第一和第二旁通阀110、120;改变室A、B、C的电控膨胀阀130、131、132至经测试所得的最佳开启程度;改变室外鼓风机41的转速;打开或关闭压缩机30。
室温检测装置156由检测室内机10、11、12的室内温度(Tr)、室外温度(T0)及输出室内热交换器90、91、92温度等温度传感器组成。压缩机驱动装置158根据设定温度(TS)与室温(Tr)的比较结果控制驱动压缩机30。
室外鼓风机驱动装置根据设定温度(TS)与室温(Tr)的比较结果控制室外鼓风机61的开启或关闭。室内鼓风机驱动装置162根据所设定的鼓风量控制室内鼓风机电机的转速并打开或关闭室内鼓风机100、101、102,以便将由室内热交换器90、91、92所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吹入室内。
而且,为了根据运行中的室内机10、11、12的数量来打开或关闭阀门以控制致冷剂的流量,致冷剂阀门驱动装置164接收由控制装置154输出的控制信号,打开或关闭第一、第二旁通阀110、120或打开或关闭电控膨胀阀130、131、132,令其位于所设定的开启程度。
以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复合型空调低温控制方法的操作过程。
首先,本发明的一间房制冷时的复合型空调低温控制方法可参见图10a及图10b。
图10a及10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台一间房制冷时,低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当空调接通电源时,电源装置150将由交流输入端(未标注)输入的交流电压转变为一定值的直流电压,并输出至各驱动电路及控制装置154。
控制装置154利用电源装置150输出的直流电压启动空调。
同时,用户通过操作控制装置152上的功能键设定制冷房间的数量、设定温度(TS)、设定风量、运行选择信号及运行开始信号(以下简称运行信号),并通过操作控制装置152输至控制装置154。
步骤S1中,控制装置154判断是否一间房进行制冷。如确定是一间房在进行制冷(即为是时),则执行步骤S2,控制装置154输出一控制信号至室内鼓风机电机驱动装置162和阀门驱动装置164,以驱动运行中的室内机(室A、B或C)的室内鼓风机100、101、102以及电控膨胀阀130、131、132。
因此,室内鼓风机电机驱动装置162根据所设定的风量控制室内鼓风机的电机转速并启动室A、B、C之一的室内鼓风机100、101、102。阀门驱动装置164打开室A、B、C之一的电控膨胀阀130、131、132至一定开启程度(250级:经实验测定的最佳开启程度),以适应一间房制冷的需要。
接着执行步骤S3,控制装置154判断由室温检测装置156测定的室温(Tr)是否高于所设定温度(TS)。
根据步骤S3的判定结果,若室温Tr高于所设定温度TS(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4,控制装置154输出一控制信号至压缩机驱动装置158,以启动压缩机30。同时,输出一控制信号至室外鼓风机电动驱动装置160,以驱动室外鼓风机41,并根据室外温度(当室外温度超过28摄氏度,其转速设置为高转速,而当室外温度低26摄氏度,其转速设置为低转速)控制其转速。
因此,压缩机驱动装置158通过由控制装置154输出的控制信号启动压缩机30。室外鼓风机电机驱动装置160通过由控制装置154输出的控制信号将室外鼓风机41设定为高或低转速(转/分)。
当压缩机30及室外鼓风机41开启时,高温、高压的汽态致冷剂从室外机20压缩机中排放出来,并在步骤S5中注入室外热交换器40。室外热交换器40对此高温高压的汽态致冷利用室外鼓风机鼓风进行热交换并对其进行冷凝,从而加强了冷却及冷凝的作用。
在室外热交换器40处冷凝液化后的室温、高压、液态致冷剂被导入以一定开启程度打开的室A、B、C的电控膨胀阀130、131、132中的一个,其开启度为250级(其它的电控膨胀阀保持关闭状态),以降低压力,得到低温低压的易蒸发的致冷剂,然后流入安装于室内机10、11、12内的室A、B、C室内热交换器90、91、92中的一个。
当经过电控膨胀阀130、131、132之一的降压后的低温、低压易汽化的致冷剂,在相应的室A、B、C的室内热交换器90、91、92处汽化后转变成气体。同时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利用室内鼓风机100、101、102鼓风,从而使室内空气降温。然后此被降温的空气(冷空气)被排放至室内,从而完成一间房的制冷程序。在室A、B、C的室内热交换器90、91、92冷却的汽态致冷剂被再次导入压缩机30内,可进行再循环。
如上所述,当进行制冷时,室温检测装置156在步骤S6中对运行中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进行检测。同时,控制装置154判断此运行中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是否低于4摄氏度。
根据步骤S6的判定结果,若运行中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的输出温度TP不低于4摄氏度(即为否时),则返回执行上一步骤S5,继续一间房的制冷运行。
另一方面,若运行中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的输出温度TP低于4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7,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154判断的热交换器维持低于4摄氏度的时间是否超过一既定时间值(t1)(例如t1为5秒)。
根据步骤S7的判定结果,若已超过既定时间值t1,则接着执行步骤S8,控制装置154输出一控制信号至阀门驱动装置164,以开启第二旁通阀120。
参见图6、7,阀门驱动装置164根据控制装置154的控制信号开启第二旁通阀120,将室外热交换器40排出的致冷剂按既定量旁路,从而完成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一步骤。
当完成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一步骤后,如图6所示,执行步骤S9,控制装置154判断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是否低于2摄氏度。若不低于2摄氏度(即为否时),则重复执行步骤S9。
根据步骤S9的判定结果,若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低于2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接着执行步骤S10,控制装置154判断室内热交换器维持低于2摄氏度的时间是否超过一既定时间值t1。
根据步骤S10的判定结果,若已超过一既定时间值(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11,控制装置154输出一控制信号至阀门驱动装置164,以驱动第一旁通阀120。
因此,当阀门驱动装置164根据控制装置154的输出控制信号开启第一旁通阀110,将压缩机30排放出的致冷剂按既定量旁路,从而完成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二步骤。
如图6及图10a所示,完成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一、第二步骤后,接着执行步骤S12,控制装置154判断室A、B、C之一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是否高于10摄氏度。
根据步骤S12的判定结果,若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高于10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13,控制装置154确认由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一、二步骤中所设定的状态已消除,阀门驱动装置164关闭第二旁通阀120。
然后执行步骤S14,判断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是否高于12摄氏度。
如图6所示,根据步骤S14的判定结果,若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高于12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15,控制装置154确认由低温度控制程序第二步骤所设定的状态已消除,阀门驱动装置164关闭第一旁通阀。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6,并重复其后续步骤。
如图6所示,根据步骤S14的判定结果,若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高于12摄氏度(即为否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16。控制装置154判断执行完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二步骤后,运行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是否低于0摄氏度。
根据步骤S16的判定结果,若运行机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低于0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17。控制装置154输出一控制信号至室外鼓风机驱动装置160,以降低室外鼓风机41的转速。
因此,如图6、7所示,室外鼓风机驱动装置160根据控制装置154发出的控制信号来降低室外鼓风机41的转速(高至低、低至关闭),从而完成了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三步骤。
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三步骤完成后,如图6所示,则执行步骤S18。改变室外鼓风机41的转速后,在步骤S18中,控制装置154判断运行中的室内热交换器(一间房)的温度TP是否升至4摄氏度(当室外温度不高于26摄氏度)或8摄氏度(当室外温度高于28摄氏度)。
根据步骤S18的判定结果,若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高于4或8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步骤S19,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154输出控制信号至室外鼓风机驱动装置160,使室外鼓风机41返回初始转速(低至高、关至低)。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16。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根据步骤S18的判定结果,若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不高于4或8摄氏度(即为否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20。控制装置154则执行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三步骤,并判断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是否低于-3摄氏度。若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不低于-3摄氏度(即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0。
如图6所示,根据步骤S20的判定结果,若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低于-3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21。控制装置154判断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维持-3摄氏度的时间是否超过既定时间值t1。
如图6、7所示,根据步骤S21的判定结果,若已超过既定时间值t1(即为是时),则执行步骤S22,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154关闭压缩机30和室外鼓风机41,并转换运行中的室内机的室内鼓风机的转速(设定为低低转速(LL))。
当压缩机30处于停机状态,同时完成3分钟延时及2分半钟压力平衡控制程序。运行中的室内机(一间房)的电控膨胀阀130、131、132中的一个移动至180级,并维持其待用状态。未运行的其它室内机的电控膨胀阀保持其关闭状态。这些操作程序均在低温控制程序的第四步骤中完成。
因此,无论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数量或制冷量为多少,为检测运行中室内机(一间房)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低温控制程序按序完成第一至第四步骤。于是,当此运行中的室内机在其自身运行过程中具有高负荷时,旁通阀关闭,从而确保了运行中室内机的最大制冷量。
接着执行步骤S23,控制装置154判断压缩机30保持在待机状态是否超过3分钟,即是否已延时3分钟。若已超过3分钟(即为是时),则执行步骤S24,控制装置154判定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是否高于6摄氏度。
根据步骤S24的判定结果,若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高于6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25,控制装置154判断室温TR是否高于所设定温度TS。
根据步骤S25的判定结果,若室温TR高于设定温度TS(即为是时),控制装置154结束低温控制程序,并使室内机处于其正常运行状态。然后,执行下一步骤S26,控制装置154将压缩机30设置为开启状态,室外鼓风机处于进行低温控制程序前的初始状态(即高或低转速运行状态),第一、二旁通阀110、120处于关闭状态,运行中的室内机(一间房)以其所设定的旋转速度运行。运行中的室内机(一间房)所对应的电控膨胀阀130、131、132中的一个移至250级,并完成其正常操作。再返回执行步骤S5,并重复其后续步骤。
参见附图11a及11b,以下详细介绍本发明在多个房间(两间或叁间房)进行制冷时的低温控制方法。
图11a及11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在二间房制冷时,低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执行步骤S31,控制装置154判断是否进行二间房的制冷运行。若是进行两间房制冷(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32,控制装置154开启室A、B、C中二间房的室内机及电控膨胀阀130、131、132中的二个阀门至一定开启程度,以适应二间房的制冷需求。
接着执行步骤S33,控制装置154判断是否室温TR高于所设定温度TS,若室温TR不高于所设定温度TS(即为否时),重复步骤S33。若室温TR高于所设定温度TS(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34。
在步骤S34中,控制装置154启动压缩机30,并将室外鼓风机转换至高转速(当室外温度高于28摄氏度时)或转至低速(当室外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时)。
当压缩机30及室外鼓风机启动后,接着执行步骤S35,对两间房进行制冷。汽态高温高压的致冷剂从压缩机30中排放出来并注入室外热交换器40,然后,冷凝后得到液态室温高压的致冷剂。
在室外热器40处冷凝得到的液态室温高压致冷剂流入室A、B、C中的两个相应的具有一定开启程度的电控膨胀阀,并对其进行降压,然后,所得的低温、低压的致冷剂被注入室A、B、C的室内热交换器90、91、92中的两个。
因此,此低温低压的致冷剂在相应的室A、B、C的室内热交换器中汽化。同时,外部空气被冷却。此已冷却的空气被排放进室内,从而完成二间房的制冷(室A+B、室B+C、室A+C)。然后,此低温低压的致冷剂在相应的室内热交器90、91、92处进行热交换后,被送至压缩机进行再循环。
当进行二间房的制冷工作时,执行步骤S36,温度检测装置156检测运行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的输出温度TP,控制装置154判断两运行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TPM是否低于4摄氏度。
根据步骤36的判定结果,若室内热交器的平均温度TPM是否低于4摄氏度(即为否时),返回执行步骤S35;若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TPM低于4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37。控制装置154判断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维持低于4摄氏度的时间是否超过即定时间值T1(例如,T1为5秒)。
根据步骤S37的判定结果,若未超过既定时间值T1(即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36,若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维持低于4摄氏度的时间超过即定时间值T1(例如,T1为5秒)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38。控制装置154打开第二旁通阀,将一定量的由室外热交换器40排放出的致冷剂旁路。从而完成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一步骤。
接着,执行步骤S39,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154判断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TPM是否低于2摄氏度,若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TPM不低于2摄氏度(即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39;若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TPM低于2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步骤S40。控制装置154判断是否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TPM维持低于2摄氏度的时间超过既定时间值T1。
根据步骤S40的判定结果,若维持低于2摄氏度的时间未超过既定时间值T1(即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40;若已超过既定时间值T1(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41。控制装置154打开第一旁通阀,将一定量的由压缩机30排放出的致冷剂旁路。从而完成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二步骤。
如图6所示,执行完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一、二步骤后,执行步骤S42。控制装置154判断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TPM是否高于10摄氏度。
根据步骤S42的判定结果,如图6所示,若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TPM高于10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43。控制装置154确认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一步骤的状态已消除,并关闭第二旁通阀120。
接着,执行下一步骤S44。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154维持第二旁通阀关闭状态,并判断TPM是否高于12摄氏度。
根据步骤S44判定结果,如图6所示,若TPM高于12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45。控制装置154确认低温控制程序第二步骤的状态已消除,并关闭第一旁通阀120。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36,并重复其后续步骤。
根据步骤S44的判定结果,若TPM不高于12摄氏度(即为否时),则执行步骤S46,控制装置154判断完成低于温控制程序后的TPM是否低于0摄氏度,若不低于0摄氏度(即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46。
根据步骤S46的判定结果,若TPM低于0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47。控制装置154转换室外鼓风机41的转速(高至低、低至关闭),从而完成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三步骤。
执行完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三步骤后,即室外鼓风机41转换转速后,执行步骤S48。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154判断TPM是否高于4摄氏度(当室外温度低于26摄氏度时)或8摄氏度(当室外温度超过28摄氏度)。
根据步骤S48的判定结果,若TPM高于4或8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49,控制装置154将室外鼓风机41置于低温控制程序第三步前的起始转速(低至高,关闭至低)。再返回执行步骤S46,并重复其后续步骤。
另一方面,根据步骤S48的判定结果,若TPM不高于4或8摄氏度(即为否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50,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154判断完成低温控制程序第三步骤后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A(例如,室A的室内热交换器)是否低于-3摄氏度。
根据步骤S50判定结果,若室A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A低于-3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步骤S51。控制装置154判断室A的室内热交器的温度TPA维持低于-3摄氏度的时间是否超过既定时间值T1。
根据步骤S5 1的判定结果,若已超过既定时间值T1(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52。控制装置154将室A的室内机的电控膨胀阀移至180级,并将室内鼓风机100从设定转速转换为低低转速(LL)。
因此,无论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数量或其制冷量为多少,所检测的是室内热交换器(二间房)的平均温度(TPM),从而完成低温控制程序第一至第三步骤。当室内机的负荷不同时,室内机的电控膨胀阀130满足低温控制程序第四步的条件,其开启程度被控制(180级),从而防止了室内机冻结。同时,形成制冷的最佳循环。
然后执行步骤S53,控制装置154判断室B的室内交换器的温度TPB(例如:室B)在完成室A的温控制程序第四步后是否低于-3摄氏度。
根据步骤S53的判定结果,若室B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B低于-3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54。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154判断室B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B维持低于-3摄氏度的时间是否超过既定时间值T1。
根据步骤S54的判定结果,若已超过既定时间值T1(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55。控制装置154令室A、B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A、TPB满足低温控制程序第四步的条件。如图6、7所示,控制装置154关闭压缩机30和室外鼓风机41,同时,将室B的室内鼓风机101的转速从所设定的转速转为低低转速(LL)(此时,室A的室内鼓风机的转速已为低低转速(LL)
当压缩机30处于关机状态时,进行三分钟延时及二分半钟压力平衡控制程序。室B的电控膨胀阀131移至180级,并保持其待用状态(此时,室A的电控膨胀阀130已经位于180级)。而室内机处于停机状态的相应的电控膨胀阀保持其关闭状态。最后,完成低温控制程序的第四步。
接着执行步骤S56,控制装置154判断压缩机30是否已延时3分钟。若压缩机30已延时三分钟(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57,控制装置154判断室A的室内交换器的温度TPA是否高于6摄氏度。
根据步骤S57的判定结果,若室A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A高于6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58。控制装置S154取消室A的低温控制程序,室内机返回其正常制冷运行状态。然后,控制装置154启动压缩机30,室外鼓风机返回其执行低温控制程序前的初始状态(高或低转速),第一、第二旁通阀关闭,室A的室内鼓风机的转速为设定转速。室A的电控膨胀阀130移至250级,并返回执行步骤S35,重复其后续步骤。
另一方面,根据步骤S57的判定结果,若室A热交换器的温度TPA不高于6摄氏度(即为否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59。控制装置154判断室B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B是否高于6摄氏度。若室B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B不高于6摄氏度(即为否时),则返回执行步骤S57,且重复其后续步骤。
根据步骤S59的判定结果,若室B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B高于6摄氏度(即为是时),则执行下一步骤S60。如图6至9所示,控制装置154消除室B的低温控制程序的条件,并将室B的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为其正常制冷运行状态。即启动压缩机,室外鼓风机41的转速恢复到执行低温控制程序前的高或低转速,第一、第二旁通阀101、102关闭,室B的室内鼓风机按设定转速鼓风,室B相应的电控膨胀阀131移至250级。最后,执行步骤S35并重复执行其后续步骤。
另外,当室A、B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PA、TPB均高于6摄氏度时,与室A、B相应的电控膨胀阀130、131移至210级,两间房同时进行制冷。
根据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复合型空调低温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无论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数量或制冷量为多少,在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一至第一四步骤中,所检测的是运行中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以按序控制旁通阀,电控膨胀阀、室外鼓风机及压缩机,从而防止室内机冻结,形成最佳循环制冷;当各室制冷运行的室内机负荷较大时,关闭旁通阀,以实现多间房的最大致冷量;当多间房进行制冷且负荷不相同时,在低温控制程序的第四步中,将相应的室内机的电控膨胀阀控制为一定开启度(180级),从而防止了室风机冻结,同时,让其它正常运行的室内热交器执行正常的制冷程序。
Claims (8)
1.一种一台室外机可连接一台或多台室内机、对多个房间进行制冷的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其待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普通的操作程序:将进行中的室内机的电控膨胀阀开至一预定开启程度以适应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数量,从而通过运行室内机控制致冷剂流量;一个低温控制程序:在其防止每室内热交换器低温时冻结的操作过程中,根据运行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变化,按序控制旁通阀,电控膨胀阀、室外鼓风机及压缩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温控制程序中,还包括一个运行返回步骤,当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高于所预设的低温返回温度时,进行正常的制冷运行,使旁通阀、电控膨胀阀,室外鼓风机及压缩机返回至正常的制冷运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房间制冷时,各运行中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控制为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室外鼓风机的旋转速度(转/分)由室外温度决定。
5.一种室外机可连接一台或多台室内机、对多个房间进行制冷的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其待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开启电控膨胀阀至一预定开启程度以适应运行中的室内机的数量,从而控制流过运行中的室内机的致冷剂流量;
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一步骤:当一个室内热交换器保持在低于第一设定温度的时间超过一既定时间值时,打开第二旁通阀;
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二步骤:执行完第一步骤后,当此室内热交换器保持在低于第二设定温度的时间超过一既定时间值时,打开第一旁通阀;
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三步骤:执行完第二步骤后,当室内热交换器保持低于第三设定温度时,改变室外鼓风机的转速(转/分);
低温控制程序的第四步骤:执行完第三步骤后,当室内热交换器保持在低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时间超过一既定时间值时,关闭压缩机。
6.一种一台室外机可连接一台或多台室内机、对多个房间进行制冷的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其待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开启电控膨胀阀至一预定开启程度以适应运行中室内机的数量,从而控制流过运行中的室内机的致冷剂流量;
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一步骤:当多个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保持在低于其第一设定温度的时间超过一既定时间值时,开启第二旁通阀;
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二步骤:执行完第一步骤后,当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保持在低于第二设定温度的时间超过一既定时间值时,开启第一旁通阀;
低温控制程序的第三步骤:执行完第二步骤后,当室内热交换器的平均温度保持在低于第三设定温度的时间超过一既定时间值时,改变室外鼓风机的转速(转/分);
低温控制程序的第四步骤:执行完第三步骤后,当任意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保持在低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时间超过一既定时间值时,改变相应室内机的电控膨胀阀的开启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温控制程序的第四步骤中,当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保持在低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时间超过一既定时间值时,关闭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型空调的低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温控制程序的第四步骤中,压缩机处于关闭状态,关闭室外鼓风机,同时改变所有运行中的室内机的电控膨胀阀的开启程度,以适应低温控制程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9924738 | 1999-06-28 | ||
KR1019990024738A KR100333395B1 (ko) | 1999-06-28 | 1999-06-28 |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저온제어 운전방법 |
KR99-24738 | 1999-06-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90838A true CN1290838A (zh) | 2001-04-11 |
CN1130532C CN1130532C (zh) | 2003-12-10 |
Family
ID=19596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1008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0532C (zh) | 1999-06-28 | 2000-02-17 | 复合型空调低温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0333395B1 (zh) |
CN (1) | CN1130532C (zh) |
ES (1) | ES2156772B1 (zh) |
FR (1) | FR2795492B1 (zh) |
IT (1) | IT1307615B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2387A (zh) * | 2008-05-29 | 2009-12-02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多联式中央空调器制热时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CN101614430A (zh) * | 2008-06-24 | 2009-12-30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拖三空调室内机电磁阀控制方法 |
CN103148652A (zh) * | 2013-03-06 | 2013-06-12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制冷系统 |
CN104121729A (zh) * | 2014-07-30 | 2014-10-29 | 刘雄 | 制冷剂流向转换装置 |
CN104729018A (zh) * | 2015-03-18 | 2015-06-2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CN109654686A (zh) * | 2018-12-20 | 2019-04-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793159A (zh) * | 2019-11-19 | 2020-02-14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制冷防冻结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1936801A (zh) * | 2018-04-13 | 2020-11-13 | 开利公司 | 对多个吸热热交换器制冷系统除霜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23945B1 (ko) * | 2005-12-30 | 2007-05-31 |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동결방지 제어방법 |
KR102203213B1 (ko) * | 2014-04-25 | 2021-01-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
CN107289662B (zh) * | 2017-07-17 | 2019-07-19 | 河南恒天润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室外机风扇电机的控制方法 |
DE102021132800A1 (de) * | 2021-12-13 | 2023-06-15 |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ältemittelkreises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Kraftfahrzeug |
CN114322253B (zh) * | 2021-12-20 | 2023-12-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92134A (en) * | 1989-08-18 | 1992-03-03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Heating and cool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defrosting |
US5237833A (en) * | 1991-01-10 | 1993-08-2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KR950002921Y1 (ko) * | 1991-01-30 | 1995-04-1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멀티에어콘의 제어회로 |
JPH06249484A (ja) * | 1993-02-24 | 1994-09-06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H07208835A (ja) * | 1994-01-17 | 1995-08-11 | Hitachi Ltd | 冷凍空調装置 |
US5551248A (en) * | 1995-02-03 | 1996-09-03 | Heatcraft Inc. | Control apparatus for space cooling system |
KR0142989B1 (ko) * | 1995-07-25 | 1998-08-01 | 구자홍 | 다실형 공기 조화기의 냉매제어방법 |
JPH09126601A (ja) * | 1995-10-27 | 1997-05-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
KR970059639A (ko) * | 1996-01-30 | 1997-08-12 | 구자홍 | 멀티 에어컨의 운전제어방법 |
KR100210079B1 (ko) * | 1996-10-26 | 1999-07-15 | 윤종용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독립운전장치 |
KR19990084384A (ko) * | 1998-05-06 | 1999-12-06 | 구자홍 | 멀티에어컨의 저온결빙방지 사이클 |
-
1999
- 1999-06-28 KR KR1019990024738A patent/KR10033339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12-16 ES ES009902751A patent/ES2156772B1/es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12-17 FR FR9915966A patent/FR2795492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12-20 IT IT1999RM000768A patent/IT1307615B1/it active
-
2000
- 2000-02-17 CN CN00100877A patent/CN113053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2387A (zh) * | 2008-05-29 | 2009-12-02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多联式中央空调器制热时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CN101614430A (zh) * | 2008-06-24 | 2009-12-30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拖三空调室内机电磁阀控制方法 |
CN103148652B (zh) * | 2013-03-06 | 2015-06-17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制冷系统 |
CN103148652A (zh) * | 2013-03-06 | 2013-06-12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制冷系统 |
CN104121729B (zh) * | 2014-07-30 | 2017-02-15 | 刘雄 | 制冷剂流向转换装置 |
CN104121729A (zh) * | 2014-07-30 | 2014-10-29 | 刘雄 | 制冷剂流向转换装置 |
CN104729018A (zh) * | 2015-03-18 | 2015-06-2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CN104729018B (zh) * | 2015-03-18 | 2017-05-1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CN111936801A (zh) * | 2018-04-13 | 2020-11-13 | 开利公司 | 对多个吸热热交换器制冷系统除霜的方法 |
CN109654686A (zh) * | 2018-12-20 | 2019-04-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654686B (zh) * | 2018-12-20 | 2020-12-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793159A (zh) * | 2019-11-19 | 2020-02-14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制冷防冻结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0793159B (zh) * | 2019-11-19 | 2021-10-2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制冷防冻结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ITRM990768A0 (it) | 1999-12-20 |
ES2156772A1 (es) | 2001-07-01 |
KR100333395B1 (ko) | 2002-04-24 |
IT1307615B1 (it) | 2001-11-14 |
FR2795492A1 (fr) | 2000-12-29 |
ITRM990768A1 (it) | 2001-06-20 |
FR2795492B1 (fr) | 2002-08-02 |
CN1130532C (zh) | 2003-12-10 |
KR20010004127A (ko) | 2001-01-15 |
ES2156772B1 (es) | 2002-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6664C (zh) | 电冰箱 | |
CN101968248B (zh) | 直流变频压缩机回油的控制方法 | |
CN1290838A (zh) | 复合型空调低温控制方法 | |
CN1257369C (zh) | 空调机 | |
CN1645007A (zh) | 多子机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 |
CN1108491C (zh) | 空调机 | |
CN1395670A (zh) | 空调装置 | |
CN1643317A (zh) | 冰箱 | |
CN1553111A (zh) | 变频空调的启动控制方法 | |
CN1735779A (zh) | 制冷装置 | |
CN1975276A (zh) | 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71882C (zh) | 冷冻循环装置 | |
CN1779391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506640A (zh) | 空调系统和控制该系统的方法 | |
CN1467459A (zh) | 有两个蒸发器的制冷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 | |
CN101046326A (zh) | 热泵供热水机 | |
CN1130745A (zh) | 空调机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789843A (zh) | 用于控制热电联产系统的方法 | |
CN1384322A (zh) | 设有两个蒸发器的冰箱的控制操作方法 | |
CN1108493C (zh) | 空气调节机 | |
CN1118860A (zh) | 空调机 | |
CN1121585C (zh) | 多室型空调机 | |
CN1119575C (zh) | 空调系统 | |
CN1482425A (zh) | 使用多压缩机的热泵型空调系统的线性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 |
CN1122156C (zh) | 复合型空调的电控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