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0089A - 自动电信链路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电信链路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90089A CN1290089A CN00101843.4A CN00101843A CN1290089A CN 1290089 A CN1290089 A CN 1290089A CN 00101843 A CN00101843 A CN 00101843A CN 1290089 A CN1290089 A CN 12900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network
- link
- identification
-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6—Route discovery pack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64—Distributing or queueing
- H04Q3/66—Traffic distributors
- H04Q3/665—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7—Numbering, address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2—Network termination [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4—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9—ISD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52—Self-routing networks, real-time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67—Hierarchical multiplexing, add-drop multiple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电信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器,这些控制器自动确定相邻位于不同网络单元的至少两个端口之间的物理互连。每个端点,即每个端口具有一个唯一的识别。在说明的实施例中,当网络修改的时候,如给网络增加一个端口,启动一个端口或重新配置一个链路,两个端口连接到一个通信路径以形成一个交换它们链路“观察”的链路。即每个端口发送一个识别消息到另一个端口。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电信网络,尤其涉及电信系统内点对点链路的识别。
正如千里之行从一步开始一样,每个电信网络都是从一个单个链路开始。每个链路经过一种特定的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纤、射频(RF)信道或其他的传输介质,从单独的端口到单独的端口连接两个电信网络单元。每个网络单元可以经过多个端口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其他的网络单元,这些端口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一个电的、光的或RF接口。为了正确地分配或“准备(provision)”网络资源并且对报警状态做出适当的反应,你必须具有一个准确的网络“图(map)”,它的组成链路和它们的互连。然而,链路信息很难获得,变化过于频繁(例如通过增加或减去端口),并且在发现这些变化时易发生差错。即每当一个网络单元连接到另一个网络单元(从一个端口到另一个端口),每当一个网络单元或网络单元中的一个端口被启动,或者每当网络的端口对端口连接被以任何其他方式修改,常规的电信网络都要依靠技术人员输入链路信息、端口到端口连接信息。这种链路信息的人工输入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这样一种乏味的工作经常使得操作技术人员出错。
为了正确地管理电信网络,电信网络管理系统一般必须能够识别系统内的每个链路。即网络管理系统一般积累系统内各个端口之间点对点连接信息以形成一个网络图。该网络图描述系统内所有网络单元中所有端口之间的“缆连(cabling)”,不论是光的、电的,还是其他的。这种网络一般包括大量的网络单元,更大数量的端口,并且如上所述,在常规的电信网络中,每个链路被人工识别。识别每个网络单元的过程可能是一个令人胆怯的任务。即由于乏味的工作和结果容易出错误,所以人工识别端口到端口缆连,或链路识别,或连接所有的网络单元的所有链路需要相当大的努力,以致于它实际上不可能。在系统启动时链路识别信息不仅必须提供给网络管理员和每个网络单元,而且随着增加或减去网络单元或与此有关的端口,网络中每个组成部分内,和/或网络管理员内的链路识别信息也必须人工更新。这样一种方法不仅易于出错,而且耗费时间,所以是昂贵的。因为技术人员不可能以这种方式输入和准备缆连,所以网络管理员不能确定识别和创建网络管理员范围内所有端口之间的连接图。
因此非常希望有一种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自动确定它权限下每个链路的连接路径。
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电信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器,这些控制器自动确定相邻位于不同网络单元的至少两个端口之间的物理互连。每个端点,即每个端口具有一个唯一的识别。在说明的实施例中,当网络修改的时候,如给网络增加一个端口,启动一个端口或重新配置一个链路,每个端口有关的控制器发送一个识别消息到端口相邻的邻居端口。识别消息包括发送或者本地的端口识别和相邻接收的假定识别,或者远程的端口识别。类似地,与远程端口有关的控制器从远程端口的角度发射一个包含“远程端口的观察(view)”的识别消息,即本地和远程端口识别到本地端口。
如果来自两个相邻端口的识别消息一致,即如果每个端口的远程和本地端口识别是互易的,则链路被识别,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确定包含该链路的两个端口的互连。控制器保持这种链路识别信息直到网络配置的某些改变启动一个重新识别。然而,如果来自两个相邻端口的识别消息不一致,则与本地端口有关的控制器将更新它识别消息的“远程”部分并且重新发送消息到它的邻居作为更新的远程端口识别信息的确认。一旦建立起链路识别,这种互连数据被保留直到当相邻端口发送一个链路识别消息,或端口的本地识别被修改时。这种链路信息的交换是事件驱动的,通过一个链路的创建,通过与一个相邻网络单元的链路连接的重新建立,或者通过端口识别、端口有关的网络单元的网络地址或符号名的修改而触发。根据本发明的说明实施例,链路识别包括每个网络单元的目标标识符和网络地址,因此,自动链路识别过程可以用于识别电信网络内的网络单元。
虽然本发明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缆连介质”,包括导线、光的或RF,连接两个端口并且因此形成一个网络链路,但在说明实施例中光纤用于可以兼容于SONET或SDH光电信系统标准的电信网络。另外,虽然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电信网络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拓扑结构,但说明的实施例使用一种双向线路交换环(BLSR)拓扑结构。
在说明的实施例中,链路识别的“发现”,即端口对端口互连的确定发生在开放系统互连(OSI)数据链路层并且对于ISDND信道(LAPD)协议使用链路接入程序。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其他基本概念在Addison-Wesley出版公司1993年的Reading Massachusetts第33-62页,David M.Piscitello,A.LymanChapin的“开放系统网络”中进行了讨论,在此作为参考。
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网络对于网络中每个有效的链路可以使用网络管理系统来积累上面的链路识别信息,因此创建一个网络图。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是一个分布系统,因为网络内每个组成部分使用自身的控制器,可以得出一个网络图或网络拓扑结构。另一方面,在使用集中式网络管理系统的电信系统中,网络管理系统控制器可以询问各个网络单元以便获得链路信息并且随后得出网络图。接着网络图由网络管理系统使用以分配或准备网络资源并且正确地响应网络报警。
结合附图和下面详细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上面的特性和其他特性、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一个网络的概念方框图,它自动识别包括根据本发明原理网络的链路;
图2是一个描述网络识别消息内容的方框图,该消息可以在如图1的方框图中描述的网络内使用;
图3是一个说明自动识别端口对端口连接过程的流程图,该连接定义了如图1的电信网络内的一个链路;
图4是一个说明从如图3描述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的链路识别信息中自动产生一个网络图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A到图5C是BLSR的概念方框图,它说明根据本发明原理的自动链路识别过程;
图6是一个描述通过链路识别信息的网络内的节点使用以自动产生一个网络图的流程图;以及
图7A到图7D是描述由一个BLSR内各个节点自动确定一个网络拓扑结构的操作的概念方框图。
根据本发明的电信网络包括自动确定电信网络内各个端口之间物理互连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一个包括与传送和接收端口有关的识别信息的识别消息从每个端口发送到它相邻的邻居,并且当两个端口集中观察它们的互连时,对于每个端口的这个互连信息存储在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内。通过积累网络内所有链路的互连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产生一个准确的网络图,该图可以用于准备网络资源和用于响应网络报警。
图1的概念方框图说明一个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电信网络100。该网络包括多个经过通信链路互连的网络单元(NE)。每个通信链路包括一对端口和一个将它们互连的传输路径。传输路径可以用如导线电缆、光纤或RF传输路径的介质实现,不过为了方便起见以后称为电缆或光纤。术语网络单元或NE一般指各种通信设备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如一个多路复用器、一个分插(add/drop)复用器、一个交换器或可以作为电信网络内一个节点的其他电信设备。每个NE一般包括多个端口,端口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一个路径例如电缆或光纤连接到另一个NE内的另一个端口。网络链路基本上包括这种经过一个通信路径连接的两个端口的组合。网络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网络链路。另外,网络可以被看做节点的组合,节点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自动地识别,如整个在此作为参考的,具有系列号60/110724,名称为“环形网络中自动节点识别分配”,由1998年12月3日本申请的相同发明人中请的临时美国专利申请中讨论的。
在图1的说明实施例中,多个网络单元(NE)NE-A,NE-B,NE-C和NE-D被互连以形成网络100。NE-A102包括四个端口p1、p2、p3和p4。端口p1、p2、p3和p4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电的或光的接口电路并且数据可以经过端口的每一个发送或接收。发送和接收数据所经过的网络链路可以这样形成,即经过一个传输路径如电缆或光纤,将一个网络单元内的端口连接到另一个网络单元内的端口。控制器104与NE-A102有关并且实际上可以共同设置在如NE-A102相同的组件内,或者可以分别地设置,具有一个通信路径提供给NE-A102。控制器104可以采用如嵌入式控制器的任何种类的形式,专用于有关的网络单元,或者它可以是一种如DACScan 2000TM的控制器,DACScan 2000TM如在此作为参考的,1995年AndanPublisher,New Jersey,Ming-Chwan Chow的“了解SONET/SDH标准和应用”第7-1到7-40页中描述的。
每个网络单元,NE-B106、NE-C108、NE-D110可以包括一个控制器(未示出)和多个端口。端口p5-p8、p9-p12和p13-p16分别包含在网络单元NE-B、NE-C、NE-D内。NE-A的端口p1经过传输路径112连接到NE-B的端口p6而NE-A的端口p2经过传输路径114连接到NE-B的端口p5。类似地NE-B的端口p8和p7经过传输路径116和118分别连接到NE-C的端口p10和p9;NE-C的端口p11和p12经过传输路径120和122分别连接到NE-D的端口p14和p13;NE-D的端口p16和p15经过传输路径124和126分别连接到NE-A的端口p4和p3。在网络100的SONET或SDH网络实施例中,传输路径112-126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光纤并且说明的网络可以例如作为一个双向线路交换环(BLSR)实现。SONET网络和双向线路交换环是公知的并且在例如Ming-Chwan Chow的“了解SONET/SDH标准和应用”的第7-1到7-40页中进行了讨论。
根据本发明原理,在包括如给网络增加一个端口,启动一个端口或重新配置一个链路的网络修改的各种环境下,控制器104启动识别消息的传输从端口的每一个到它们被连接的相应端口。识别消息提供一个链路配置发送端口的“观察”、“知觉(perception)”或“假定”的指示。链路配置的发送端口的观察与链路配置的接收端口的观察相比较。如下面的更详细描述,发送和接收端口交换它们链路配置的观察直到它们的观察集中于一点(不抗拒某些拟人的术语,不隐含端口是有知觉的,或者是直接依靠它们正确的操作)。
具体地,在说明的实施例中,识别消息包括在图2说明的概念图中表示的信息。在这个说明的实施例中,发送端口包括它自己的端口识别和它的接收端口识别的最好估计。这种估计可以根据来自接收端口或其他源以前接收的消息,或者字段可以保留“空白”。在说明的例子中,链路识别消息200包括本地终端节点202和远程终端节点204信息段。本地终端节点段包括一个版本号206、一个目标标识符(TID)208、一个端口标识符210以及一个网络地址212。目标标识符是端口的有关网络单元的符号名。类似地,远程终端节点信息段204包括一个版本号214、与远程端口有关的假定的TID216、远程端口的假定的端口标识218以及远程端口有关的网络单元的网络地址220。如上所述,链路信息的这种交换是事件驱动的,通过一个链路的创建,通过与一个相邻网络单元的链路连接的重新建立,或者通过一个端口识别或通过端口的有关网络单元的网络地址或符号名的修改而触发。
基本的链路识别过程在图3的流程图中表示。该过程在步骤300开始并且从那里进行到步骤302,这里如同图2方框图中表示的,链路识别信息以本地202和远程204终端节点数据段的假定值预置。远程节点数据段204可以预置为例如“未知”值。该过程从步骤302进行到步骤304,这里尝试在本地和远程端口之间建立一个连接。这种尝试频繁地重复直到建立一个连接或一个预定时间周期过去。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该过程从步骤304进行到步骤306,这里确定是否到相邻端口的连接已经建立。如果连接没有建立,则过程进行到步骤308,在这里较少进行到相邻端口连接的尝试。可以在数据链路层进行组合,在说明的OSI实施例中,通过使用LAPD协议的OSI数据链路层进行连接。更准确地说,该连接使用LAPD协议的AITS服务,它保证这种关键步骤的可靠的通信。过程从步骤308进行到步骤310,这里确定是否一个到相邻端口的连接已经建立。如果没有任何连接建立,则过程返回到步骤308。如果连接已经建立,则该过程进行到步骤312,如同当一个连接建立时它从步骤306进行到步骤312,这里本地端口发送它的链路识别信息,例如链路识别消息200到远程端口。
在步骤314完成一个测试以确定到远程端口的传输已经失败,已经成功,还是连接已经终止。如果连接已经终止,则过程返回到步骤304,并且如前所述从那里进行。如果传输已经失败,则过程返回到步骤312以重新传送链路识别消息。如果传输是成功的,则过程从步骤314进行到步骤316,这里本地端口等待接收来自远程端口的链路识别消息。过程从步骤316进行到步骤318,这里确定远程端口的链路识别消息已经到达,还是到远程端口的连接已经终止。如果连接已经终止,则过程进行到步骤304,并且如前所述从那里进行。如果确定远程端口的链路识别消息已经接收到,则过程进行到步骤320,这里远程和本地链路识别消息进行比较,如果它们是不同的,则过程进行到步骤321,这里本地端口更新它的链路识别信息。过程从步骤321返回到步骤312并且如前所述过程从那里开始。另一方面,如果本地和远程链路识别消息是相同的,则过程从步骤320进行到步骤322。
在步骤322输入一个状态,因此过程基本上空闲,等待一个事件,如在远程端口识别的更新、对本地端口识别的修改,或到远程端口连接的终止。其他过程可以在相同控制器或网络管理系统上同时并行发生。当这样一个事件发生时,过程从步骤322进行到步骤324,这里确定是否远程端口的链路识别消息已经接收,如果已经接收,则过程返回到步骤320并且如前所述从那里进行。如果没有接收到远程端口的链路识别消息,则过程从步骤324进行到步骤326,这里确定是否本地端口识别信息已经改变。如果本地端口识别信息已经修改,则过程返回到步骤321并且如前所述从那里进行。如果本地识别信息没有更新则过程进行到步骤328,这里确定是否到远程端口的链路已经终止,如果这样,则过程返回到步骤304并且如前所述从那里进行。如果到远程端口的链路没有终止则过程返回到步骤322并且如前所述从那里进行。
一旦以这种方式建立链路识别,就使用链路识别信息,例如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形成一个网络图。然后网络图可以用于准备网络内各种链路的带宽容量或通过相关于网络报警和隔离故障来响应网络报警。另外,系统例如可以通过在一个失败的链路周围重定数据路由而响应。图4设置的流程图说明了根据图3流程图有关的讨论中描述的过程建立的链路识别信息为基础创建网络图所涉及的基本步骤。一旦建立起图,通过该图参照的资源可以被分配并且对链路信息的修改可以在图中反映出来。
产生网络图的过程在步骤400开始并且从那里进行到步骤402,这里收集如相对于图3的流程图描述的过程中建立的链路识别信息。过程从步骤402进行到步骤404,这里确定是否已经收集了网络中所有链路的链路识别信息,如果没有,则过程返回到步骤402。如果已经收集了网络内所有链路的链路识别信息,则过程进行到步骤406,这里网络图被更新。这个过程涉及将步骤402收集的链路识别信息组织到相关的图中,该图描述网络内每个网络单元中每个端口的点对点连接。更新过程可以包括现有图的修订,或者可以是网络图的初始创建。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接入一个单个网络单元并且跟踪所有链路得出一个网络图,通过这些链路,网络单元与链路的另一个端相关。这样可以跟踪与结合这些另一端的网络单元有关的链路等等,直到网络内所有链路被考虑并且包括在网络图中。
该过程从步骤406进行到步骤408,网络图在步骤406创建,依靠根据相对于图3讨论描述的过程获得的链路识别信息的图被用于分配可得到的网络资源用于整个网络信息传输。过程从步骤408进行到步骤410,这里过程等待一个能够影响网络图或准备(provisioning)的链路事件。如果这样一个事件发生,则过程返回到步骤402并且如前所述从那里进行。这种链路事件可以包括例如增加或减去一个链路、链路识别的修改或指示一个特定链路故障的报警。以这种方式,网络可以响应任何这样的链路事件以识别链路、收集链路识别信息,因此更新网络图和准备网络资源。该过程可以在步骤410空闲等待这样一个事件或者例如当网络管理员升级时,该过程可以进行到步骤412结束。
图5A到图5C的例子更详细地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原理产生网络图方法的说明实施例。一个SONET双向线路交换环(BLSR)用在图5A到图5C的例子中,但本发明的方法不限于SONET或BLSR拓扑结构。说明的网络映射是一种自主的拓扑结构确定,它依靠关于电信网络中相邻节点或网络单元之间的互连的信息。这种互连信息,即那个端口和由此那个节点连接到一个给定网络单元内每个端口或节点的识别,由图1到图4有关的讨论中描述的设备和过程施加。除了先前描述的可以触发网络图更新的链路修改事件以外,可以设置定时器使得网络图可以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更新。
在图5A的概念方框图中说明了包括四个网络单元的节点A、B、C和D的BLSR网络。节点A的端口p6连接到节点B的端口p4,节点B的端口p3连接到节点C的端口p4,节点C的端口p3连接到节点D的端口p2,而节点D的端口p1连接到节点A的端口p5。端口ID可以是相应于一个给定端口的机架、架子、槽和端口号码的物理标识符的组合。例如对于每个网络单元的一个OSI网络实体标题(NET)或TCP/IP地址、名称(TID)和系统识别(SystemId)的网络地址紧跟在各个网络单元之后列出。SystemId值实际上是网络地址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节点A-D的网络地址、名称和系统识别分别是net1、net2、net3和net4,节点A、节点B、节点C和节点D,123456、756283、232323和325721。随着链路识别信息交换过程开始,每个节点的每个端口发送上面的链路识别信息,如前所述,在这个说明实施例中使用OSI数据链路层和LAPD协议。
在图5B的概念方框图中更详细地说明这种信息交换,在图5B内箭头500、502、504和506分别表示节点A到节点B、节点B到节点C、节点C到节点D和节点D到节点A的链路识别信息的传输。类似地,箭头508、510、512和514分别表示节点A到节点D、节点D到节点C、节点C到节点B和节点B到节点A的链路识别信息的传输。一旦完成这个链路识别信息交换,网络内的每个节点获得每个链路的链路识别信息,包括本地和远程端口识别以及每个相邻网络单元的网络地址(NET)、名称(TID)和系统识别(SystemId)。
这样交换的信息概括在与图5C概念方框图的节点A-D有关的表中。例如,与节点A有关的表指示端口p5(一个本地端口)连接到与net4的远程网络地址NET和节点D的远程名称TID有关的远程端口p1。类似地,本地端口p6连接到具有net2的网络地址NET和节点B的名称TID的远程端口p4。
上面的链路识别信息可以用于确定例如在图6到7D有关的讨论中描述的网络拓扑结构。说明的过程被分散,因为过程在每个网络单元或节点中独立地执行。拓扑结构确定过程通过附加自己链路识别信息并且传递信息的每个节点,从节点到节点,每个方向围绕着环形,分配如图1到图4有关的讨论中描述所收集的链路识别信息。
图6的流程图概括地描述了环形内每个节点经历的过程,以确定网络拓扑结构。该过程在步骤600开始并且从那里进行到步骤602,这里节点检索它的有关链路中每一个以前获得的链路识别信息。虽然在与图5A到图7D有关的示范实施例中说明的网络仅具有与每个节点有关的两个链路,但每个节点可以如在多个嵌套环中具有若干个链路。过程从步骤602进行到步骤604,这里节点建立一个与它东和西邻居的OSI联系。
在建立OSI联系之后,过程进行到步骤606,这里节点传送包括本地NET、与发送端口有关的本地东或西标号以及链路识别信息的网络信息到它的东和西邻居。过程从步骤606进行到步骤608,这里始发节点等待接收来自邻居们的网络信息,它已经发送它自己的网络信息到这些邻居。当从另一个节点接收到网络信息时过程进行到步骤610,这里节点确定是否它已经接收到来自它东和西邻居的附加的消息。如果它没有从两个方向接收到消息,则过程返回到步骤608,这里节点等待接收来自其余邻居节点的附加的消息。一个非始发节点不是确定是否它已经接收到来自两个方向的消息,而是将附加它自己的数据到一个接收的消息上并且传递附加的消息到另一个端口。即如果一个非始发节点在它东的端口接收到一个消息,则它将它的信息加到该消息上,然后发送该消息到它西的邻居。如果节点(始发)在步骤610确定它已经接收到来自它两个邻居的消息,则过程进行到步骤612,这里检验收集的信息以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并且检验所得到的拓扑结构以确定是否它是一个有效的拓扑结构。
如果该拓扑结构是无效的,则过程进行到步骤613用于差错处理,它可以包括设置差错标记并且重新尝试确定网络拓扑结构。过程从步骤613进行到步骤618结束。如果在步骤612确定网络拓扑结构是有效的,则过程进行到步骤614,这里确定是否任何TID(网络单元名称)已经被复制。如果TID已经在信息交换中复制,则过程进行到步骤613的差错处理,并且如前所述从那里进行。如果TID没有被复制,则过程进行到步骤616,这里确定是否任何NET(网络单元地址)在信息交换中被复制。如果任何NET已经被复制,则过程进行到步骤613的差错处理并且如前所述从那里进行。如果没有发现任何复制NET,则过程从步骤616进行到步骤618结束。
从图7A到图7D的概念方框图说明确定一个示范SONET BLSR网络中网络拓扑结构的过程。图7A的过程在节点D开始,在建立了与它东和西邻居的OSI联系之后,使用节点D的东端口即端口p1发送网络信息到节点A,使用节点D的西端口即端口p2发送网络信息到节点C。如上所述,发送到节点A和C的网络信息包括节点D的NET信息、发送端口是东端口还是西端口的指示以及链路识别信息。因此,从节点D发送到节点A的信息包括net4/E/节点D/p1/节点A/p5,分别为本地NET、端口的本地东或西标号、本地TID、本地端口ID、远程TID以及远程端口ID。类似地,从节点D发送到节点C的信息包括net4/W/节点D/p2/节点C/p3,分别为本地NET、端口的本地东或西标号、本地TID、本地端口ID、远程TID以及远程端口ID。
图7B说明了网络拓扑结构确定的另一个步骤,因此接收来自节点D的网络信息的节点附加它们的信息并且发送连在一起的网络识别信息到位于另一个端口的节点,在相对端口节点上它们接收网络识别信息。例如,因为节点A已经在它的西端口端口p5接收到来自节点D的消息,在附加它自己的识别信息到消息之后,节点A从它的相对的东端口发送该消息到节点B。类似地,因为节点C已经在它的西端口端口p3接收到来自节点D的消息,在附加它自己的识别信息到消息之后,节点C从它的相对的东端口发送该消息到节点B。
在图7C中过程进行到某一点,这里节点B已经从两个方向接收到消息,附加它自己的识别信息到这些消息,并且经过它相对的端口发送连在一起的消息。例如,从节点B传送到节点C的消息应该包括节点D的端口p1和节点A的端口p6信息以及节点B的p3。
当始发节点,节点D如图7D描述的接收来自两个方向的返回消息时,节点D具有一个完整的BLSR环形图,包括在端口接口的环形节点连接,以及环上所有节点的TID和NET。这样得到的网络图或拓扑结构可以用于调节报警状态。例如,如果一个报警指示包括节点A的端口p5和节点D的端口p1的链路已经失效,就不用直接从节点A到节点D通信,而是可以通过从节点A到节点B,从节点B到节点C,以及从节点C到节点D来重新选择节点D到节点A之间的路由通信。
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本发明特定实施例前面的描述。但并不是完全列举或者要将本发明限制在公开的准确的形式上,可以根据上面的说明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化。选择和描述的实施例最好地解释了本发明的原理和它的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很好地利用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仅仅由它的附加权利要求书限制。
Claims (27)
1.一种电信网络,包括:
多个网络端口,
连接两个网络端口的通信路径,以及
自动链路标识符,被配置以经过通信路径从连接端口中的每一个发送一个端口识别消息到另一个连接的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中自动链路标识符被配置用于把来自每个端口的端口识别消息聚集在每个所述端口约定的识别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还包括一个控制器,它通过启动端口识别消息的传输响应于网络端口修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中通信路径是一个光通信路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还包括至少一个网络单元,该组成部分包括所述端口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端口是一个SONET端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还包括至少一个网络单元,该组成部分包括所述端口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端口是一个SDH端口。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以通过确定两个端口的识别来识别网络内的一个链路,这两个端口由一个通信路径连接以形成一个网络链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以通过积累网络内多个链路的链路识别而得出一个网络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还包括一个报警处理系统,它响应网络报警重新路由通过网络的通信,所述报警处理系统也响应于网络内每个端口的公共识别。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还包括一个配置的准备系统,根据所述网络图分配电信带宽。
11.在包括经过通信路径连接的多个端口的电信网络中,每个通信路径和连接的网络端口的组合形成一个网络链路,一种确定链路内一个唯一识别成对端口的方法,包括步骤:
(A)从网络通信路径一端的第一端口发送一个端口识别消息到通信路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端口,所述端口识别消息包括关于网络链路第一端口的知觉的信息。
(B)接收一个来自第二端口的第二端口识别消息,所述第二端口识别消息包括关于网络链路第二端口的知觉的信息。
(C)比较网络链路两个端口的知觉。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步骤:
(A1)形成相邻端口之间的一个逻辑数据链路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步骤:
(A2)经过逻辑数据链路连接发送端口识别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步骤:
(A3)使用LAPD协议用于发送端口识别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D)如果步骤C的比较显示网络链路的两个端口知觉是相同的则存储网络链路两个端口的知觉。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第一端口更新它的链路知觉以与从第二端口接收的知觉一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F)返回到步骤(A)。
18.在包括经过通信路径连接多个端口的电信网络中,每个通信路径和连接的网络端口的组合形成一个网络链路,一种创建电信网络图的方法,包括步骤:
(G)使用下面的步骤确定链路内每个端口的唯一识别:
(H)从网络通信路径一端的第一端口发送一个端口识别消息到通信路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端口,所述端口识别消息包括关于网络链路第一端口知觉的信息。
(I)接收一个来自第二端口的第二端口识别消息,所述第二端口识别消息包括关于网络链路第二端口的知觉的信息。
(J)比较网络链路两个端口的知觉。
(K)将网络内每个端口与它所在的网络单元相联系,端口的唯一识别已经在步骤(G)到步骤(H)中确定,以及
(L)积累链路识别信息以形成一个网络互连图。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M)根据在步骤(L)形成的网络图准备网络单元之间的通信路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N)响应网络系统报警的激活而调节通过网络的电信带宽流。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逻辑数据链路连接是一种LAPD AITS服务。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路径是一种光通信路径。
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端口是一种SONET端口。
2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端口是一种SDH端口。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网络是一种双向线路转换环并且一个启动网络单元从它的东和西端口发送识别消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环中的每个网络单元而不是启动网络单元:
在第一、东或西端口接收一个识别消息;
附加它自己的识别信息到识别消息;以及
从它相对的、西或东端口传递更新的消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启动网络单元:
积累从它的东和西端口接收的网络信息;以及
根据该积累的信息形成一个网络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9/243,269 US7058024B1 (en) | 1999-02-03 | 1999-02-03 | Automatic telecommunications link identification system |
US09/243,269 | 1999-02-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90089A true CN1290089A (zh) | 2001-04-04 |
Family
ID=22918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101843.4A Pending CN1290089A (zh) | 1999-02-03 | 2000-02-02 | 自动电信链路识别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58024B1 (zh) |
EP (1) | EP1026916A3 (zh) |
JP (1) | JP3753910B2 (zh) |
CN (1) | CN1290089A (zh) |
AU (1) | AU1351900A (zh) |
CA (1) | CA2296938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52216C (zh) * | 2002-11-26 | 2007-11-28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自动配置布置在面向分组的通信网中的通信单元之间的通信关系的方法 |
CN100492983C (zh) * | 2002-09-13 | 2009-05-27 | 菲特尔美国公司 | 动态更新与网络有关的信息的自登记系统和方法 |
WO2011057540A1 (zh) * | 2009-11-11 | 2011-05-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环网拓扑信息的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1090324B (zh) * | 2006-06-12 | 2011-05-2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网络系统以及服务器 |
CN108183830A (zh) * | 2018-02-27 | 2018-06-19 | 辽宁煜鑫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 光分配网络智能化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67960B1 (en) * | 2000-04-29 | 2003-12-2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otocol for identifying components in a point-to-point computer system |
US7028087B2 (en) * | 2001-02-23 | 2006-04-11 | Panduit Corp. | Network documentation system with electronic modules |
GB0105500D0 (en) * | 2001-03-06 | 2001-04-25 | Marconi Comm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networks |
ITMI20010900A1 (it) * | 2001-04-30 | 2002-10-30 | Marconi Comm Spa | Rete per telecomunicazioni con rilevazione automatica della topologiae metodo per tale rilevazione |
JP3523616B2 (ja) * | 2001-07-24 | 2004-04-2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バス最適化方法及び通信ノード |
KR20030034534A (ko) * | 2001-10-26 | 2003-05-09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Ip 네트워크에서 서비스별 트래픽 분석을 위한 포트번호선택방법 |
KR100488364B1 (ko) * | 2002-09-26 | 2005-05-11 |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 채널 맵 작성 프로그램을 이용하여 채널을 설정하는 통신방법 및 시스템 |
IL158030A0 (en) * | 2003-09-21 | 2004-03-28 | Rit Techn Ltd | Modular scanning system for cabling systems |
US7992090B2 (en) * | 2003-09-25 | 2011-08-0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Reciprocal link tracking |
US7221870B2 (en) * | 2003-10-21 | 2007-05-2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Ring map discovery and valid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 network applications |
ATE387793T1 (de) * | 2003-11-10 | 2008-03-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Verfahren und system für die 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einem client und einem server, wobei der client eine von mehreren physikalischen verbindungen auswählt |
US8046488B2 (en) * | 2004-05-21 | 2011-10-25 | Intel Corporation | Dynamically modulating link width |
DE102004055330A1 (de) * | 2004-11-16 | 2006-05-24 | Bosch Rexroth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s Netzwerkes |
US7898965B2 (en) | 2007-10-12 | 2011-03-0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IP network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using ethernet OAM |
CN104471906A (zh) * | 2012-05-25 | 2015-03-25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配置标记交换通信网络中的链路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158747B (zh) | 2013-05-14 | 2019-09-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和系统 |
DE112017007370B4 (de) * | 2017-03-29 | 2025-02-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r Netzwerkkonfigurationsinformation und Kommunikationsgerät |
US11691960B2 (en) | 2020-11-06 | 2023-07-04 |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 2-[thiophen-2-yl)formamido]-N-(phenyl)-2-methylpropanamide derivatives and the use thereof as medicament |
US11601395B1 (en) * | 2021-12-22 | 2023-03-07 | Uab 360 It | Updating parameters in a mesh network |
US11770362B2 (en) * | 2021-12-29 | 2023-09-26 | Uab 360 It | Access control in a mesh networ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44532A (en) * | 1985-06-10 | 1987-02-1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update of topology in a hybrid network |
DE3687400T2 (de) * | 1985-11-04 | 1993-07-15 | Ibm | Digitale nachrichtenuebertragungsnetzwerke und aufbau von uebertragungswegen in diesen netzwerken. |
FR2618604B1 (fr) | 1987-07-22 | 1989-11-24 | Realisations Nucleaires Et | Source d'ions de metaux liquides a arc sous vide |
US5455865A (en) * | 1989-05-09 | 1995-10-03 |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 Robust packet routing over a distributed network containing malicious failures |
GB2268374A (en) * | 1992-06-23 | 1994-01-05 | Ibm | Network addressing |
US5319644A (en) * | 1992-08-21 | 1994-06-07 | Synoptics Communication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port/station relationships in a network |
JPH07273785A (ja) * | 1994-03-29 | 1995-10-20 | Nec Corp | リング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ノード間情報収集方式 |
CA2149005A1 (en) * | 1994-05-09 | 1995-11-10 | David Tattersall | Ring network system |
US5506838A (en) * | 1994-12-29 | 1996-04-09 | Emc Corporation | Packet propagation and dynamic route discovery apparatus and techniques |
US5732086A (en) * | 1995-09-21 | 1998-03-2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opology of a reconfigurable multi-nodal network |
US5848243A (en) * | 1995-11-13 | 1998-12-08 | Sun Microsystems, Inc. | Network topology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a database of managed network resources including logical topolgies |
US5815490A (en) * | 1995-11-20 | 1998-09-29 | Nec America, Inc. | SDH ring high order path management |
US5740346A (en) | 1996-02-22 | 1998-04-14 | Fujitsu,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network topology exploration |
US5832196A (en) * | 1996-06-28 | 1998-11-03 |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Dynamic restoration process for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5909175A (en) * | 1997-02-28 | 1999-06-01 | Fujitsu Limited | Connection switching circuit for ring system |
US5982783A (en) * | 1997-06-16 | 1999-11-09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witch distribution via an intermediary switching network |
US6154462A (en) * | 1997-08-21 | 2000-11-28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a ring network |
US6373826B1 (en) * | 1998-12-15 | 2002-04-16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
-
1999
- 1999-02-03 US US09/243,269 patent/US705802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
- 2000-01-21 CA CA002296938A patent/CA2296938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1-24 AU AU13519/00A patent/AU1351900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0-01-26 EP EP00300566A patent/EP1026916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0-02-02 CN CN00101843.4A patent/CN1290089A/zh active Pending
- 2000-02-03 JP JP2000025819A patent/JP375391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92983C (zh) * | 2002-09-13 | 2009-05-27 | 菲特尔美国公司 | 动态更新与网络有关的信息的自登记系统和方法 |
CN100352216C (zh) * | 2002-11-26 | 2007-11-28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自动配置布置在面向分组的通信网中的通信单元之间的通信关系的方法 |
CN101090324B (zh) * | 2006-06-12 | 2011-05-2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网络系统以及服务器 |
WO2011057540A1 (zh) * | 2009-11-11 | 2011-05-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环网拓扑信息的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9237092B2 (en) | 2009-11-11 | 2016-01-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ring network topology information |
CN108183830A (zh) * | 2018-02-27 | 2018-06-19 | 辽宁煜鑫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 光分配网络智能化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2296938C (en) | 2006-06-06 |
EP1026916A3 (en) | 2005-03-23 |
CA2296938A1 (en) | 2000-08-03 |
AU1351900A (en) | 2000-08-10 |
JP3753910B2 (ja) | 2006-03-08 |
JP2000236347A (ja) | 2000-08-29 |
US7058024B1 (en) | 2006-06-06 |
EP1026916A2 (en) | 2000-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0089A (zh) | 自动电信链路识别系统 | |
US7889989B2 (en)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andem concatenation monitoring automatically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US5461624A (en) | Distributed routing network element | |
EP0295475B1 (en) | Method of maintaining a network topology database | |
US9030962B2 (en) | Method for routing information over a network employing centralized control | |
US6097696A (en) | Optical layer quasi-centralized restoration | |
EP0602824B1 (en) | Automatic network element identity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20010033550A1 (en) | Physical layer auto-discovery f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elements | |
US6061735A (en) | Network restoration plan regeneration responsive to network topology changes | |
US20020059465A1 (en) | Method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in web-based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system | |
JPH0775354B2 (ja) | 情報量削減方法 | |
EP0873619A4 (zh) | ||
CN1099794C (zh) | 电信网络节点中的地址分配方法 | |
CN100525507C (zh) | 光学交叉互联装置及网络 | |
EP0602823B1 (en) | Automatic detection of reachable network elements | |
US20020112077A1 (en)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to map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es to a node transport identifier | |
EP1433283A2 (en) |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automatic detection of the topology and method for this detection | |
AU781312B2 (en) | Identyfying a failed device in a network | |
JPH0936858A (ja) | 情報転送方法及び情報転送装置 | |
JP2003507976A (ja) | マルチマネージャ環境における包括アライメントプロセス | |
Cisco | Chapter 4, Configuring Networks | |
JP3149924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監視制御方法とそのシステム | |
EP1916798B1 (en) | Method of recovering structure of a tree logically arranged database in a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 |
KR100473269B1 (ko) | 네트워크시스템의 원격다운로드 최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KR20010054827A (ko) | 비동기식 전송모드망에서의 장애복구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