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87956A - 物品保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物品保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7956A
CN1287956A CN 99119349 CN99119349A CN1287956A CN 1287956 A CN1287956 A CN 1287956A CN 99119349 CN99119349 CN 99119349 CN 99119349 A CN99119349 A CN 99119349A CN 1287956 A CN1287956 A CN 1287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film
article
fenestra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1193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笠倉羲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91193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87956A/zh
Priority to TW88121867A priority patent/TW443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287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79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物品保持结构,有相对向保持的第1、2基座(11、21),该各基座各有窗孔(14、24),柔性薄膜(15、25)固定在基座上并覆盖相应窗孔,物品保持于二薄膜之间,特征是还设有箱,该箱约束所述二基座,保持上述物品处在不动状态。本发明结构可降低包装材料的成本,并可提高包装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物品保持结构
本发明涉及下述物品保持结构,其可仅仅以夹持或设置于角部的方式对固体形状的物品(也括其内装有液体的物品)进行包装。
操作时或搬运时等情况下的,在来自外部的冲击下容易受到损伤的商品可按照下述方式包装,嵌入由按照与被包装商品的轮廓相一致的方式形成的成形件,比如发泡苯乙烯成形体、纸制成形体形成的缓冲用部件中,或收纳于发泡缓冲片或碎片等中,并且在其外再通过硬质外侧容器包装,而不会发生所收纳的商品因为在操作时或搬运时,在包装容器内松动而受到损伤。
于是,下述的物品保持结构为人们所知,该物品保持结构由具有第1窗孔的第1基座、覆盖该第1窗孔而固定于该第1基座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1薄膜、具有与上述第1窗孔相对应的第2窗孔的第2基座、覆盖该第2窗孔而固定于第2基座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2薄膜构成,第1基座和第2基座以相对的方式保持,物品保持于该第1薄膜和第2薄膜之间。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采用了将第1基座和第2基座连接,形成1个箱,以封闭状态将该箱扣合等的结构方式,以便对因所夹持的物品的反力作用而可离开的第1基座和第2基座进行约束。
按照上述结构,由于不仅其结构复杂,而且必须成整体成形,这样有其造价必定上升的等缺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件,可减轻包装材料的成本,并且可提高包装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采用了下述的技术结构:一种物品保持结构,包括:
具有第1窗孔的第1基座;
覆盖该第1窗孔而固定于第1基座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1薄膜;
具有与上述第1窗孔相对应的第2窗孔的第2基座;
覆盖该第2窗孔而固定于第2基座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2薄膜;
上述第1基座和第2基座以相对的方式保持,物品保持于第1薄膜和第2薄膜之间;
该结构设置有下述箱,该箱以保持上述物品不动的状态对处于上述相对状态的第1基座和第2基座进行约束。
另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结构,即上述第1基座和第2基座由具有窗孔的扁平的顶壁和沿其外周垂直向下延伸的侧壁构成。
还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结构,即上述第1基座和第2基座的截面呈箱型,在展开时其固定于扁平的盖体上,该盖体在弯折后,使第1窗孔和第2窗孔重合的状态下,使第1基座和第2基座形成筒体,该盖体具有保持该形状的止动部件。
此外,权利要求4采用了下述技术结构,一种物品保持结构,该结构包括:
具有第1窗孔的第1基座;
覆盖该第1窗孔而固定于第1基座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1薄膜;
具有与上述第1窗孔相对应的第2窗孔的第2基座;
覆盖该第2窗孔而固定于第2基座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2薄膜;
上述第1基座和第2基座以相对的方式保持,物品保持于第1薄膜和第2薄膜之间;
该结构设置有下述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固定于与上述第1基座的表面或第2基座的表面相对的第2基座或第1基座上。
再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涉及下述技术结构,即其涉及一种物品保持结构,其由4个侧片、上盖片、底盖片、上下中间分隔片形成,在开设于上述上下中间分隔片中的开口中分别贴合有柔性薄膜,并且在上下中间分隔片的4条边上分别成整体形成有呈下凹状弯折的摩擦片,其高度基本上为侧片的一半。
另外,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涉及下述技术结构,即其涉及一种物品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由形成于顶面上的开口、支脚和中间分隔体形成,该支脚按照在两侧端部确保规定高度的方式形成,该中间分隔体由环带状的柔性薄膜形成,在上述开口的下方,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地设置于支脚端部的薄膜保持机构上。
此外,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涉及下述技术结构,即在薄膜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作为薄膜保持机构的圆杆以便使环带状的柔性薄膜保持拉紧状态。
还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涉及下述技术结构,即在形成于支脚的固定机构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所述圆杆。
再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涉及下述技术结构,物品保持机构大体上所有部分由纸片或塑料片形成。
另外,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涉及下述技术结构,再以上下的方式设置有中间分隔体。
此外,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明涉及下述技术结构,即其涉及一种组装时呈三棱柱状的角部用物品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与收纳容器相接触的侧壁片、收纳物品对接片、弯折片、连接片、上下底片、顶片、弯折内接片形成,在上述收纳物品对接片的开口中安装有柔性薄膜。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的第1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为上述实施例的另一透视图;
图3为上述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第2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为第1和第2基座的平面图;
图6为第3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7为采用不同的固定机构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的展开图;
图9为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的透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11为接纳有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的容器的透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的透视图;
图13为柔性薄膜的透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的剖面图;
图15为柔性薄膜处于夹持物品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6为上述柔性薄膜处于扭曲状态的剖面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处于以保持物品的方式收纳于容器中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处于以保持物品的方式收纳于容器中的状态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9为本发明的角部用物品保持结构的透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的角部用物品保持结构的展开图;
图21为本发明的角部用物品保持结构的使用状态的平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进行描述。
第1实施例
图1~3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物品保持结构由具有第1窗孔的第1基座11、覆盖该第1窗孔14而固定于第1基座11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1薄膜15、具有与上述第1窗孔14相对应的第2窗孔24的第2基座21、覆盖该第2窗孔24而固定于第2基座21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2薄膜25构成,另外设置有将第1基座11和第2基座21以相对向的方式保持的盖体31。
即,在图示实施例的场合,第1基座11和第2基座21由具有矩形的顶壁12、22和沿其4条边垂直向下延伸的侧壁13、23组成截面呈箱型的纸箱或塑料件形成,上述盖体31由在展开时呈扁平状的纸件或塑料件形成。
另外,第1基座11和第2基座21以适当间距间隔开的方式固定于盖体31上,该盖体31在弯折后,使第1窗孔14和第2窗孔24重合的状态下,使第1基座11和第2基座21形成筒状的箱体,该盖体31包括保持该形状的止动部件。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止动部件由与盖体31的端部形成整体的插入片35、形成于第2基座21的对应位置处的插入孔36、与该插入孔邻接而延伸的辅助插入片37、形成于上述插入片35的基部上的辅助插入孔38构成。
于是,如果第1基座11与第2基座21分开,盖体31成展开的状态的准备位置,将物品G放置于每个窗孔的中间部,使盖体31卷折呈弯折的箱体状,则便将物品G夹持于第1基座11和第2基座21以重合方式所相对的第1薄膜15和第2薄膜25之间。
在此状态,通过将上述插入片35插入插入孔36中,同时将辅助插入片37插入辅助插入孔38中,则便将盖体31约束成箱形状。
由于按照上述方式,夹持物品G的第1薄膜15和第2薄膜25的位置受到约束,这样可将物品G保持在中空位置。
另外,第1基座11和第2基座21是由呈箱状的盖体31约束的。
第2实施例
图4和5表示第2实施例的物品保持结构。
在该物品保持结构中,第1基座11和第2基座21由扁平的矩形顶壁22和沿其4条边的外缘垂直向下延伸的侧壁23形成,其截面呈横卧的コ状。
该第1基座11和第2基座21的中间部分别设置有第1窗孔14和第2窗孔24。
另外,从图5可知,由于在窗孔14(24)的4个角部设置有切入线K,此外在其外周形成有折入线,这样在窗孔14(24)较小的场合,该部分具有柔性,从而可将窗孔以较大幅度地打开。
显然,薄膜15(25)的固定部分位于切入线或折入线的外侧。
代替盖体的箱体31由正方体的中空箱体形成,其由可密封的公知结构形成。
在使第1基座11与第2基座21按照其窗孔14、24完全对合的方式对称地重合时,该箱体31由可无间隙地收纳这些基座的内周面形成。
因此,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将物品G放置于第1基座11中的第1窗孔14的第1薄膜15上,使分别压靠第2基座21中的第2窗孔24与相应顶壁12、22相接触,通过第2薄膜25与第1薄膜15夹持物品G。通过将箱体31密封,此状态下的第1基座11和第2基座21可保持上述约束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31由下述公知的结构形成,在该结构中,其底部封闭,另外在顶部以左右一对封闭上部开口的开合片在纵横方向按照上下重合方式设置有4个。
于是,按照本实施例,仅仅通过在箱体31内部放入第1基座11,放置物品,之后放入第2基座21,将箱体31的顶部开合片封闭,借助粘接带等将顶部密封的方式,便可使G物品保持不动。
第3实施例
下面就第3实施例的物品保持结构,描述在第1基座11上,在第2基座22的表面上设置有固定机构的另一实施例。
在图6中,第1基座11为扁平的板,在其底面固定有作为固定机构的一个实例而表示的钉P。
于是,在将物品G放置于第2基座21中的窗孔24的第2薄膜25上之后,从上方按压该第1基座11,将该钉P刺入第2基座21的顶壁22中,从而可将两者固定。
在钉的固定力较弱的场合,也可在内面将钉弯曲。
此外还可不采用钉,而采用钩,将该钩嵌合于设置于第2基座21上的接纳孔(图中未示出)中。
图7以实例表示采用尼龙带扣M实现固定和脱开的结构。
在此场合,第1基座11的外周设置有垂直向下延伸的外缘。
另外,由于在第1基座11的内面与第2基座21的顶壁22上采用1组以可脱开方式连接的带式固定件(尼龙带扣),这样同样可将第1基座11与第2基座21固定。
固定该第1基座11与第2基座21的机构可采用其它的公知的固定机构、连接机构、粘接方式等。
此外,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薄膜可采用具有弹性的薄膜(弹性体)或具有在夹持物品G时发生变形而不恢复的塑性的薄膜等。
还有,将薄膜固定于基座上的方式可采用热溶焊接或其它的任意的连接方法。
第4实施例
图8~10表示第4实施例的物品保持结构。
图8为第4实施例的物品保持结构的展开图,图9为该实施例处于组装状态的透视图。第4实施例的物品保持结构51由4个侧片52,53,54,55、顶盖片56、底盖片57、上中间分隔片58、下中间分隔片59构成。在上述侧片52,53,54,55中,侧片52与另一端部的连接片60连接,从而形成平行四面体。在上中间分隔片58与下中间分隔片59中形成有开口61,62。在该开口61,62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分别粘贴有具有柔性的薄膜63,64。上述柔性薄膜63,64采用其厚度在0.02~0.5m/m的范围内的软质薄膜。在上中间分隔片58的4条边上成整体形成有呈下凹状弯折的摩擦片65,66,67,68,并在组装起来的侧片52,53,54,55的内侧弯折。由于该摩擦片65,66,67,68的高度基本上为侧片52,53,54,55的高度的一半,这样在于内侧弯折的状态,上述上中间分隔片58与下中间分隔片59以其平面相互紧密贴合的方式相对设置。
与上中间分隔片58相同,在下中间分隔片59的4条边上也成整体形成有呈下凹状弯折的摩擦片,该摩擦片在组装好的侧片的内侧弯折。
在上述相对设置的上下中间分隔片58、59之间的柔性薄膜63,64之间设置有作为被固定物的物品G。由于柔性薄膜63,64的弹力作用,将该物品G的上下方裹住,同时由于分别形成于上下中间分隔片58,59上的摩擦片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该物品G牢固地固定于规定的容器内部。
由以上结构形成的物品保持结构通过在上、下的柔性薄膜之间设置物品G,可防止该物品G产生移动。
第5实施例
图11~18表示第5实施例的物品保持结构。
在图11~17所示的第5实施例的物品保持结构中,中间分隔体82收纳于各种形状的容器81内部,如图12所示,该中间分隔体82由多层硬壳纸等的纸片或塑料片形成,在顶面以留出方形框架83的方式形成有开口84,在两个侧面形成有用于确保规定高度的支脚85,85’,在上述开口84的下方,装设有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支脚85,85’的端部处的柔性薄膜86。上述中间分隔体82是通过将一张纸片或塑料片弯折而形成的,在上述支脚85,85’部分的内侧插入有多层硬壳纸等的纸片等,以便确保实现增强而规定的厚度。柔性薄膜86采用其厚度在0.02~0.5m/m的范围内的软质薄膜,该薄膜形状为通过设置于两个端部的作为薄膜保持机构的木制圆杆87,87’、将上述开口84堵住的具有较大宽度的环带状。于是,在上部和下部的柔性薄膜86之间,形成与圆杆87,87’的直径相对应的间隙88。上述圆杆87,87’的端部相对柔性薄膜86突出,形成连接部89,89’、90,90’。上述两个连接部89,89’、90,90’以可拆卸的方式与作为形成于支脚85,85’的端部上的固定机构的凹口部91,91’嵌合,通过该嵌合,便使柔性薄膜86处于拉紧状态。规定的物品G设置于上述圆杆87,87’之间的柔性薄膜86的间隙88中。借助上述柔性薄膜86的弹力,便牢固地保持物品G。图15表示在柔性薄膜86的间隙88中单纯地设置物品G,而图16表示的是将上述柔性薄膜86扭转一次以便实现更加牢固的固定。通过稍稍扭转较小的物品G,柔性薄膜的弹力增加,另外将物品从四周环绕,物品不会偏离规定的位置。
在上述物品G设置于间隙88中的状态,通过将圆杆87,87’嵌合于凹口部91,91’,则便将物品G牢固固定。
在上述物品G固定的状态,通过将中间分隔体82设置于容器81内部,对来自操作时或搬运时的外部的冲击,可不产生松动地将物品收纳在容器中。
上述采用的容器81、中间分隔体82等由包括多层硬壳纸等的纸制体的场合,不仅仅其造价降低,而且在使用后,形成有利于地球环境的可能再利用废弃物。
此外,虽然上面采用了作为保持上述柔性薄膜86的薄膜保持机构的圆杆87,87’,但是不必限于该圆杆,可采用其截面形状为圆形、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各种形状的杆。此外,作为连接该薄膜保持机构的固定机构的凹口部91,91’的形状按照与上述薄膜保持机构保持一致的方式形成。
图18的物品保持结构是在包装容器内部,中间分隔体82是按照上下接连的方式设置的,从而可高效率地保持物品。
第6实施例
图19~21表示第6实施例的物品保持结构。
图19为角部用的物品保持结构101的透视图,如图20的展开图所示,该角部用的物品保持结构101是这样形成的,将1个片材按照规定形状裁剪,在规定地方,将其弯折。
该角部用的物品保持结构101的整体呈三棱柱的形状,其由与收纳容器相接触的侧壁片102,103、收纳物品对接片104、弯曲片105、连接片106、上下的底片107、顶片108和弯折内接片109、110形成。
在与上述容器相接触的侧壁片102上形成用于插入连接片106的连接孔111,通过将由虚线表示的弯折部在每个内侧弯折,便形成三棱柱。该三棱柱的形状的保持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从外侧朝向内侧,将连接片106插入上述连接孔111中。
在收纳物品对接片104的中间部附近形成有开口112,该开口112由柔性薄膜113封闭。
该柔性薄膜113采用其厚度在0.02~0.5m/m的范围内的具有弹性的软质薄膜,该薄膜固定于该开口的外缘部。该柔性薄膜113可为1张,也可为2张。
将弯曲片105弯折后,使其重叠于侧壁片102的外表面,形成于其端部的连接片106按照上述方式,插入连接孔111中。
在上述侧壁片102上,通过相应的弯折部,将使二相等的三角形的底片107和顶片108连接于与上述侧壁片102相对的位置,此外,除了按照片的厚度切出的凹口部114、114的区域,在底片107与顶片108上连接有弯折内接片109,110。
上述弯折内接片109,110通过在内侧成直角弯折,与侧壁片103的内侧相接触的方式实现组装。
当弯折内接片109,110叠加于侧壁片103上而弯折时,该内接片109,110的端部边缘115,116相互接触。
于是,即使在组装好的三棱柱状的角部缓冲部件承受沿上下方向的压力的情况下,由于侧面的侧壁片103与内接片109,110相重合,另外,弯折片105重叠于侧壁片102上,这样其强度增加,不会产生压垮的情况。
按照图19所示的方式组装的三角柱状的角部用物品保持结构101可通过下述方式,可以浮于容器的底部或盖部的状态保持物品G,该方式为:在图21的容器的每个角部设置得使收纳物品对接片104成为内侧,将物品G的角部压靠于该面的柔性薄膜113上。
由于保持于上述状态的物品G不直接与接纳容器相接触,只通过本实施例的角部用的物品保持结构101中的柔性薄膜保持,这样即使在容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可通过该柔性薄膜吸收该冲击。
对于角部用物品保持结构101的实施例,虽然对相对三棱柱,其高度较低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描述,但是可根据接纳物品G的种类,自由改变其高度。
如果按照上面具体描述的方式采用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可以简单的结构,采用柔性薄膜,很容易牢固地将物品保持不动。
此外,由于上下中间分隔片的4条边上成整体分别形成有摩擦片,该摩擦片呈下凹状弯折,与侧片的内侧紧密贴合,这样摩擦片的主体上作用有恢复力,从而摩擦片可更加牢固地与侧片的内侧紧密贴合,可通过上述柔性薄膜和摩擦片,更加牢固地保持物品。
还有,可通过使柔性薄膜扭曲来保持物品。
再有,由于中间分隔体可作为单独件与容器分离,另外,柔性薄膜也可与中间分隔体分离,这样根据需要,还可反复使用中间分隔体、柔性薄膜等。
此外,由于角部用物品保持结构可通过由多层硬壳纸等的纸或塑料等材料制成,在不采用粘接剂等粘接方式的情况下很容易实现组装,并且侧壁按照2层重叠,这样沿上下方向的强度足够高。
另外,由于通过不在收纳物品的整个表面上采用缓冲材料,而仅仅在角部采用缓冲材料的方式保持物品,这样可大幅度节约缓冲材料的使用量。
还有,由于角部用物品保持结构是在与收纳物品的形状无关的情况下构成的,这样即使在物品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仍可反复使用。此外,也容易再循环,即使在破坏的情况下,在采用纸形成的场合,仍然不会造成环境问题。
此外,由于通过对多层硬壳纸等的1张片进行裁剪的方式形成,这样以很低的成本形成角部用物品保持结构。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物品保持结构可由纸制成,这样可使成本降低。

Claims (11)

1.一种物品保持结构,其包括:
具有第1窗孔的第1基座;
覆盖该第1窗孔而固定于第1基座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1薄膜;
具有与上述第1窗孔相对应的第2窗孔的第2基座;
覆盖该第2窗孔而固定于第2基座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2薄膜;
上述第1基座和第2基座以相对的方式保持,物品保持于第1薄膜和第2薄膜之间;
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设置有下述箱,该箱以保持上述物品不动的状态对处于上述相对状态的第1基座和第2基座进行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基座和第2基座由具有窗孔的扁平的顶壁和沿其外周垂直向下延伸的侧壁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基座和第2基座的截面呈箱型,在展开时其固定于扁平的盖体上,该盖体在弯折后,使第1窗孔和第2窗孔重合的状态下,使第1基座和第2基座形成筒体,该盖体具有保持该形状的止动部件。
4.一种物品保持结构,其包括:
具有第1窗孔的第1基座;
覆盖该第1窗孔而固定于第1基座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1薄膜;
具有与上述第1窗孔相对应的第2窗孔的第2基座;
覆盖该第2窗孔而固定于第2基座表面上的具有柔性的第2薄膜;
上述第1基座和第2基座以相对的方式保持,物品保持于第1薄膜和第2薄膜之间;
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设置有下述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固定于与上述第1基座的表面或第2基座的表面相对的第2基座或第1基座上。
5.一种物品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4个侧片、上盖片、底盖片、上下中间分隔片形成,在开设于上述上下中间分隔片中的开口中分别贴合有柔性薄膜,并且在上下中间分隔片的4条边上分别成整体形成有呈下凹状弯折的摩擦片,其高度基本上为侧片的一半。
6.一种物品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由形成于顶面上的开口、支脚和中间分隔体形成,该支脚按照在两侧端部确保规定高度的方式形成,该中间分隔体由环带状的柔性薄膜形成,在上述开口的下方,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地设置于支脚端部的薄膜保持机构设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薄膜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作为薄膜保持机构的圆杆以便使环带状的柔性薄膜保持拉紧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支脚的端部处的固定机构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圆杆的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除了柔性薄膜、木制薄膜保持机构以外的其它所有部分由纸片或塑料片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包装容器中,以上下接连的方式设置有中间分隔体。
11.一种组装时呈三棱柱状的角部用物品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与收纳容器相接触的侧壁片、收纳物品对接片、弯折片、连接片、上下底片、顶片、弯折内接片形成,在上述收纳物品对接片的开口中安装有柔性薄膜。
CN 99119349 1999-09-10 1999-09-10 物品保持结构 Pending CN12879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119349 CN1287956A (zh) 1999-09-10 1999-09-10 物品保持结构
TW88121867A TW443979B (en) 1999-09-10 1999-12-14 Article retaining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119349 CN1287956A (zh) 1999-09-10 1999-09-10 物品保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7956A true CN1287956A (zh) 2001-03-21

Family

ID=5280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119349 Pending CN1287956A (zh) 1999-09-10 1999-09-10 物品保持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287956A (zh)
TW (1) TW44397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6358A (zh) * 2011-12-22 2012-04-11 郑荣昊 储物凳
CN101654168B (zh) * 2008-04-30 2012-06-27 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通用泡罩包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4168B (zh) * 2008-04-30 2012-06-27 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通用泡罩包装
CN102406358A (zh) * 2011-12-22 2012-04-11 郑荣昊 储物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43979B (en) 200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3352C (zh) 用于一种袋的防窜动封闭结构
CN1118422C (zh) 包括含阀附件的分配装置和带有该分配装置的包装
CN1233538C (zh) 包装物、包装方法和隔离构件
CN1668512A (zh) 带有锁定端盖的产品容器
CN1200857C (zh) 产品散布装置
CN1189364C (zh) 焊丝贮存用容器
CN1103725C (zh) 合成树脂制的液体注出容器的瓶塞与盖子
CN1105669C (zh) 密封装置和容器
US5957314A (en) Crown caps for drug containers
CN1282588C (zh) 容器超声波封口方法
CN1228217C (zh) 注出容器
CN1918048A (zh) 用于一次性柔软隐形眼镜的包装
CN1759042A (zh) 包装容器及安装在包装容器上的注入塞
CN1311461A (zh) 粉体收纳容器,该容器的组装方法及减少容积方法
CN1261320A (zh) 挠性的、可折叠、可自支撑的储物袋和容器
CN1792737A (zh) 悬浮包装系统
CN1639018A (zh) 合成树脂制盖子、封闭装置和容器装饮料
CN1466535A (zh) 软质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高粘性调制液填充体
CN1872632A (zh) 容器口部的封闭机构
CN1960773A (zh) 一次性奶杯装置
CN1816478A (zh) 用于块状商品的容器
CN1111587A (zh) 固定细长物品的容器
CN1129435A (zh) 包装容器及其成型方法
US20080093244A1 (en) Inflatable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bottles
CN214567598U (zh) 纸质缓冲保护结构及保护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