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1320A - 挠性的、可折叠、可自支撑的储物袋和容器 - Google Patents
挠性的、可折叠、可自支撑的储物袋和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61320A CN1261320A CN98806549A CN98806549A CN1261320A CN 1261320 A CN1261320 A CN 1261320A CN 98806549 A CN98806549 A CN 98806549A CN 98806549 A CN98806549 A CN 98806549A CN 1261320 A CN1261320 A CN 12613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 bag
- closing device
- self
- side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1/00—Nestable, stackable or joinable containers; Containers of variable capacity
- B65D21/08—Containers of variable capacit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16—End- or aperture-clos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65D33/1658—Elements for flattening or folding the mouth por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g Frames (AREA)
- Packages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储物袋10,该储物袋由至少一片挠性片状材料构成,形成具有由铰接的周边凸缘31限定一开口的半封闭容器。铰接的凸缘包括用于密封开口,以便将半封闭的容器转换成封闭容器的封口装置。当将容器的底面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容器为自支撑的,并且开口保持打开状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压扁、可堆垛、可自恢复的容器101,该容器包括一整体式连续筒形侧壁,它具有一个第一开口端至一个第二开口端,并且沿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限定轴向方向。筒形侧壁在受到沿轴向施加的外力时可折叠,当外力撤去时可自己恢复。筒形侧壁上连接有一个盖401,以便可有选择地将半封闭式容器转换成封闭容器,从而变成储物袋,同时设置封口装置来将盖密封到筒形侧壁上。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挠性储物袋和容器,特别是那些适于用来盛放和保存各种物品,包括易腐品材料的储物袋和容器。本发明还涉及密封性能得以改进,从而在很宽的使用范围内盛放和保存物品的挠性储物袋和容器。
发明背景
用于盛放和保存各种物品,以及保藏如食物等易腐品的挠性储物袋是公知的。这种袋一般为由矩形片状聚合物薄膜自身折叠,并沿两个边密封而形成的半封闭式容器,该容器具有两个挠性的相对的侧壁,三个密封的或折叠的边和一个开口边。与袋成一体的封口装置如内锁式肋型密封件或单独设置的封口装置如塑料或纸包线式带子为保存组件之一。
这里所用的“挠性的”一词指的是材料能够折叠或弯曲,特别是可反复折弯,从而在施加外力时为柔韧的、可屈服的。所以,“挠性的”基本上相对于非挠性的、刚性的或不可屈服的等词。因此挠性的材料和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可改变形状和结构,并且在不失其整体性的前提下随与之接触的物品而变形。前述各种挠性储物袋一般由聚合薄膜,如聚乙烯或其它聚烯烃族成分构成,厚度在约0.0002英寸至约0.002英寸之间。这种薄膜通常为透明的,但有时为不透明的和/或有颜色的。
目前市售的各种挠性储物袋为传统的可储存很宽范围物品和材料的,一般为一次性的储存装置。在前述各种类型的储物袋取得了相当大的商业成功的同时,它们所依赖的机械封口装置对手不太灵巧的人如小孩、老人或关节炎病人来说难于操作。另外,这种机械封口装置在操作中一般需将机械部件对准,这对于视力有问题或手眼协调有问题的人来说很困难。许多机械封口装置还存在泄漏的地方,即在内锁沟道的端部位置处液体或气体可漏出或进入袋内。
目前已对所关心的可选封口机械装置进行了改进,即采用绳带或粘接剂区域来粘结袋的重叠区域。这些封口装置的独立封口部件或内锁机械部件在使用中存在一些困难,一些粘接封口机械装置需要采用可撕去的防粘衬来保护粘接剂过早起作用,从而在组件中增加了部件,在使用前增加了打开步骤。另外,一些受保护的粘接剂构形需要内锁槽、沟道或突起物,这些设置必须与粘接剂恰当地对准以便彼此接合,这样仍需要传统机械封口机构中所需的好视力和协调性。
这种挠性储物袋除在使用前一般具有很高的储存效率外,在许多储存情况下希望在封口之后袋内的空气量最少,并且/或者在袋内内容物的上面或周围无空隙,从而使盛有物品的袋子的储存空间最小,这样有利于袋子有效地保存易腐品。尽筒采用了上述改进型封口机构,但对传统的挠性储物袋来说,在完成封口之前仅部分封口袋子并排出内部空气往往是很困难的,这种做同样需要手十分灵巧,并且视力也得很好。
传统的挠性袋还遇到一个的固有问题是应能够在开口的状态下仅需用一只手来抓住挠性或松垂的袋子,这样另一只手可操纵其它容器,将内容物倒入袋中,或用另一只手剪切、修整物品,从而将其插入袋中。传统的挠性袋在这种填充操作过程中还很难维持袋的开口方向是合适的(一般为向上)。尽筒将袋改进为刚性容器或开口周边增强的柔软容器,从而适合于该用途,但它们的成本相对较高,一次性使用的经济性能有限,因而有待改进。虽然关心的是将容器或袋的开口保持在开口状态,但还希望前述的容器在仍为挠性的同时是自支撑的,这样易于在填充时不用手抓住它。另一方面,提高了一次性使用性能的挠性储物袋又缺乏在填充后稳定堆垛的必要结构。
对于刚性和半刚性容器来说,很显然这种容器作为一种盛放很宽范围物品的装置也已取得了相当大程度的商业成功。这种容器一般有一个为了填充而保持打开状态的开口,并且为了填充一般以合适的方向自支撑,呈打开状态。这种容器为了可堆放往往还具有平的底部和顶部。但是这种容器一般由较贵的材料制成,因此一次性使用性能受限。另外,这种容器的使用寿命受损坏、污染或其它在使用中自然发生的损耗,包括典型的机械封口机构的损耗等的限制。还需考虑这种立体的、刚性或半刚性的容器在空的时的情况,因为他们在空的时所占的体积与盛满时一样。由于它们存在相对固定的体积结构,它们也难于将物品之上或周围的空气量或自由空间减至最小,从而将被填充的容器的储存空间减至最小,这样有助于容器保存易变质的物品。其它要考虑的是,所使用的一般为独立的盖或封口分别与它们的容器的匹配问题。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挠性袋和储存容器所期望的品质的挠性储物袋或容器,并且使二者不期望的品质降至最小。
具体地说,希望提供一种在使用中密封性得以改进的挠性储物袋或容器。
还希望提供一种在封口前有利于排出内部空气的挠性储物袋或容器。
还希望提供一种为了填充目的而能够自支撑,处于开口状态的这种袋和容器,并且通过折叠成紧凑结构而有利于储存。
还希望提供一种采用便宜的材料制成的袋或容器,从而有利于提高一次性使用性能,并在填充物品后仍能够稳定地堆垛袋或容器。
还希望提供一种具有前述认为的方便的整个结构的袋或容器,不需要独立的封口装置。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储物袋,该储物袋由至少一片挠性片状材料组成,构成具有由铰接的周边凸缘限定一开口的半封闭容器。铰接的凸缘包括用于密封开口,以便将半封闭的容器转换成封闭容器的封口装置。袋包括至少一对设置在片状材料上,大致垂直于开口的方向延伸的相对的角撑片和基本上为平的,以大致与开口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底部。当底部放在水平表面上时,容器是自支撑的,并且将开口保持在打开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一个开口和用于密封开口,从而将半封闭容器转换成封闭容器的封口装置的挠性储物袋。封口装置包括形成开口周边的至少一部分的一材料带,该材料带具有朝向开口内部的第一侧和朝向开口外部的第二侧。第一侧在被使用者触发之后呈现粘接撕开力,该力大于被使用者触发之前呈现的粘接撕开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压扁、可堆垛、可自恢复的容器,该容器包括一整体式连续筒形侧壁,具有一个第一开口端和一个第二开口端,并且沿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限定轴向方向。第一开口端具有构成周边的,基本上为连续的向外延伸凸缘。筒形侧壁在受到沿轴向施加的外力时可被压扁,当外力撤去时可自恢复。容器还包括一个与筒形侧壁的第二开口端形成一体的底片,该底片封闭筒形侧壁的一端而构成半封闭容器。筒形侧壁上连接有一个盖,以便可有选择地将半封闭式容器转换成封闭容器,从而变成储物袋,同时设置一个封口装置来将盖密封到筒形侧壁上。封口装置包括形成周边的至少一部分的材料带,该材料带具有朝向开口内部的第一侧和朝向开口外部的第二侧,第一侧在被使用者触发之后呈现粘接撕开力,该力大于被使用者触发之前呈现的粘接撕开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压扁、可折叠、可堆垛并且自支撑的容器,该容器包括具有两个相对侧壁、两个在侧壁之间的相对端壁以及封闭容器主体一端的底片的半封闭容器主体。容器还包括一个连接在容器主体上,以便有选择地将半封闭容器转换成封闭容器的盖。最后,容器包括一个将盖密封在容器主体上的封口装置。按照本发明,侧壁和端壁彼此可向内折叠,这样容器一般在垂直于盖和底片的方向上被压扁,而当侧壁和端壁处于不折叠的取向时,容器基本上是自支撑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一个开口和一个用于密封开口,从而将半封闭容器转换成封闭容器的封口装置的储物容器。封口装置包括形成开口周边的至少一部分的一材料带,该材料带具有朝向开口内部的第一侧和朝向开口外部的第二侧。第一侧在被使用者触发之后呈现粘接撕开力,该力大于被使用者触发之前呈现的粘接撕开力。
因此,本发明的挠性储物袋和容器同时具有挠性袋和储物容器的所期望的品质,并且通过对密封性能进行改进而尽可能降低二者不期望的品质,有利于在封口前排出内部空气;为了填充而自支撑,使之处于开口状态;将其折叠成紧凑状态而易于储存;以及由便宜的材料整体构造而成,提高一次性使用性能,不需独立的封口装置。
附图说明
尽筒权利要求具体指出和直接限定了本发明,但可以相信,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数字来代表:
图1为本发明挠性储物袋的优选实施例处于开口状态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挠性储物袋在填充之后处于部分封闭状态的透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挠性储物袋在填充之后处于封闭和密封状态的透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挠性储物袋的透视图,其中袋的密封边有选择地折叠过来以提供堆垛用的平坦上表面;
图5为图1所示挠性储物袋处于部分折叠状态的透视图;
图6为图1所示挠性储物袋处于全部折叠、扁平状态的透视图;
图7为与图6所示类似的无加强片的另一挠性储物袋的透视图;
图8为本发明储物容器处于封闭状态的透视图;
图9为图8所示储物容器处于开口状态并且部分装有固体物品的透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储物容器处于完全扁平状态的透视图;
图11为图8所示容器的凸缘区域的部分垂直剖面图,示出了封口装置与容器其余部分之间的关系;
图12为与图11所示类似的部分垂直剖面图,但示出的是另一容器构形,其中容器主体的周边部分和盖构成一复合结构;
图13为与图11所示类似的部分垂直剖面图,但示出的是容器在外力作用下部分被压扁;
图14为与图13所示类似的部分垂直剖面图,但示出的是容器处于完全被压扁的状态;
图15为本发明的储物容器在封闭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16为图15所示储物容器处于开口状态,并且部分装有固体物品的透视图;
图17为图15所示储物容器处于水平位置准备折叠时的透视图;
图18为图15所示储物容器处于部分折叠和压扁状态的透视图;
图19为图15所示储物容器处于完全折叠和压扁状态的透视图;
图20为本发明适合用作封口装置的材料的优选实施例的顶视图,所示的材料具有由基质的内连接图形环绕的截头锥体凸起;
图21为图20所示材料放大的部分顶视图,示出了凸起的排列;
图22沿图21的22-22线剖开的垂直剖面图,示出了凸起对在凸起之间的基质层而言起支座作用,这样与凸起的最外端相接触的目标表面不与基质层接触;
图23为与图22所示类似的垂直剖面图,示出了将材料压向目标表面的效果,此时凸起变形为基本上翻转和/或被压扁,允许在凸起之间的基质层与目标表面接触;
图24为图20-23所示材料的垂直剖面图,示出了凸起之间优选的尺寸关系;以及
图25为制造适合用作本发明封口装置的材料的合适方法的示意图,示出了将成形网作为包绕真空筒和驱动滑轮的传送带。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挠性储物袋10的目前优选的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挠性储物袋10包括由一片挠性材料折叠并自粘接而成的袋主体20,该袋主体构成一个半封闭容器,该容器有一个由凸缘31限定的开口。挠性储物袋10还包括一个与凸缘31相连的封口装置30,该封口装置用于密封容器10的开口端,以便构成如图3所示的全封闭容器或器皿。封口装置30如后面所述的可选择性地打开、密封和再密封。
在图1所示的优选构形中,封口装置30完全包绕由凸缘31构成的开口的周边。但是在有一些情况下,未完全包绕凸缘的封口装置(例如封口装置仅沿凸缘31的一侧布置)也可以提供足够的完整封口。凸缘31既可以与袋的主体20成一体,也可以作为独立的部件与袋主体相连。当凸缘作为独立部件,特别是为刚性更大的材料部件时,此时最好是袋主体材料在它的上边(限定开口)形成至少一个小边缘和一些打褶的角,这样构成将袋主体与凸缘相连的合适的接合点。
挠性储物袋10适于在袋主体中盛放和保存范围很宽的原料和/或物品。图1示出了开口状态的该储物袋,其中封口装置30已分离,这样凸缘31可打开,允许将原料和/物品放到储物袋10的袋主体部分内部。在图1中示出了多个在储物袋10内的普通固体物品99。
除上述如图1所示的挠性储物袋与一般使用的挠性储物袋和储存容器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外,它还具有另一特征,即能够使袋呈现自支撑构形,有利于在不需手工支撑的情况下取出和放入物品,因而使用更方便。
这里所用的“自支撑”一词指的是一种材料、结构或容器能够在平行于重力方向的平面上维持其取向。例如,自支撑材料,特别是片状材料可保持其平行于重力方向向上延伸的状态,并维持其取向而不折叠或坍塌。非自支撑材料一般将折叠或坍塌,并且不能保持平行于重力方向(即“垂直”),除非它们保持从其支撑点向下延伸的状态。因此,一个自支撑的袋或容器能够在不自身折叠或坍塌的情况下维持其取向为从它的支撑基点相对于重力方向向上延伸。
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挠性储物袋10包括两个基本上为平的侧面23、两个基本上为平的具有角撑片的端面21和一个基本上为平的底面50,这些面构成具有由上凸缘31限定的一个开口的半封闭容器。侧面具有侧边22和底边26,而端面21具有底边48和一般传统设计成具有汇聚底部折痕42和中间折痕46的角撑片。在图1所示的构形中,袋处于自支撑、开口状态。凸缘31最好具有足够的弹性和刚性,这样有助于使袋的开口端保持在如图1所示的开口状态,特别是当铰链32(最好见图2)为使凸缘31弹性偏向而呈如图1所示的开口构形的活动铰链时。这样,挠性储物袋的结构使之能够呈现自支撑的构形,有利于不需手工支撑即可取出或放入物品。
从现有技术中可知,角撑片式袋一般为在没什么困难的情况下很容易填充和倒空的自支撑开口袋。但与绝大多数传统的角撑片式袋不同的是,本发明的挠性储物袋包括如这里描述的可有选择触发的封口装置30。因此,除自支撑之外,角撑片式挠性储物袋10还具有这里所描述的期望的密封特性。
图2为在物品99已装入后处于部分封闭状态的图1所示挠性储物袋。如图2所示,凸缘31最好包括一对最好与凸缘31的材料构成一体的铰链32,这种类型的铰链32一般称为“活动铰链(living hinges)”。铰链32最好设计成至少略微偏向呈如图1所示的开口构形,这样有助于使容器保持处于开口、自支撑状态。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类型的挠性储物袋,但该储物袋处于物品放入到袋的内部之后的密封状态。因此角撑片的中间折痕46以与图2所示的方式类似地已从图1所示的构形向内推入。此时,封口装置30已被使用者有意识地触发,从而使封口装置的重叠区域彼此粘接在一起而形成封口,为由袋的凸缘3 1形成的开口提供不透液体和气体密封。在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封口装置整个包绕由凸缘31限定的袋的开口端,这样确保整个周边的全部粘接性均被触发。
观察图1-3所示的顺序步骤之后可清楚看出,用于构成袋主体的挠性片状材料足够柔软和柔顺,以便适应铰接凸缘在图1所示的开口构形和图3所示的封闭构形之间变化时的动作。更具体地说,端面21足够柔软到当凸缘的铰接部分向下朝底面50以枢轴转动,同时凸缘的外侧部分(靠近耳片35)彼此向上移动时自身折叠或起褶。
图1-3所示的内容还证明了本发明挠性储物袋的另一固有的性能优点。更具体地说,铰接的周边凸缘以垂直于挠性储物袋开口的轴向方向,并且垂直于相邻于凸缘的内壁表面的方向朝向封口装置30。这种取向趋向于将封口装置与通过开口放入到袋内中的物质隔开,从而防止在使用前被污染。同时,袋的封口使封口装置从垂直于开口的轴的水平方向转90度而呈平行于开口的轴的垂直方向,从而有效地将挠性储物袋的封口从类似于容器的装置的封口变为类似于袋的装置的封口,这样做具有两者的优点。
为了打开图3所示的袋,使用者抓住一对耳片35,并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地推它们,启动并继续将凸缘31的相对两半分开,并且因此分开封口装置30。另外可抓住在封口装置之上的袋的边缘上的边(如上所述最好部分无粘接剂)并推开它们。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封闭和密封的袋,该袋的顶部随意地折叠成基本上平行于底50,这样得到稳定的可堆垛构形,此时其它容器、物品等类似物可稳定地放在袋上。另外可以看出,袋主体的材料的柔韧特性使得这种折叠有利于储存。带间隔的、被限定的角的具有角撑片、打褶的侧壁结构为被充满的带增加了整体性和稳定性,在使用中提高了可堆垛性,并且在翻倒或类似动作中增加了稳定性。
除了自支撑之外,角撑片式挠性储物袋10还很容易折叠或压扁,因此占空间最小而容易储存。图5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角撑片式挠性储物袋10处于部分折叠或压扁的状态。因此,中间折痕已彼此向内推入,带动侧边22在中间折痕46的两侧彼此靠近,并且在它们附近略微平行于底部折痕42。这种可看到的与封口装置无关的折叠特性还使得容器的容积在物品装入之后变小,从而使内部空气最少和/或在封口之后使在装入袋内的物品之上或周围的自由空间最小,因此使盛放有物品的袋的储存空间最小,这样有助于使袋有效地保存易变质物品。图6所示的角撑片式挠性储物袋10处于更加充分的完全折叠状态,其中袋进行折叠,直到底面50基本上平行于侧面。图6还示了一个可选的加强片55,该片增加了基本上为矩形的、平的底面50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在底面上增加附加的加强结构降低了空袋的重心,从而在填充物品前和填充过程中提高了稳定性,还增加了袋底面的硬度,从而在袋填充或空的大多数情况下增强了稳定性,减少了在盛放较重物品时袋的底面呈弓形的可能。构成如图7中袋主体的底面50的翼的内折也起类似的作用。加强片的材料可与袋的材料相似,或与袋的材料不同,即比之更耐用或没有其耐用。可采用涂敷粘接剂的方式或其它方式使加强片固定到底面上。很显然最好是当采用加强片时,将该片放置在底面的外面,而不是放置在内面,从而不必在袋的内部另外增加表面、连接件和缝隙的前提下提供支撑和加强,因为在袋的内部增加部件可能会使袋内的物品陷入其中,从而造成清洁困难。
图7所示的袋与图6类似,但该袋在底面50上没有可选择的加强片。在图7中,底面50的接缝和折叠结构清晰可见。这种构形是传统的经折叠的角撑片式袋类型,该类型袋具有一个正方形或矩形的底,并且适当地由粘接剂、热封或类似方式密封,从而提供基本上为液密的或气密的底面结构。
适合于构成本发明挠性储物袋的各种材料成分包括基本上不能渗透的材料,如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乙烯(PE)、聚丙烯(PP),铝箔、被覆(蜡等)或非被覆纸、被覆无纺布等,以及基本上为可渗透的材料,如稀洋纱、网织品、纺织品、无纺布或有孔薄膜,这些材料或者主要为天然的二维结构,或构成三维结构。这些材料可由单一成分或层构成,或者是包括对基质起支承作用的基质材料的多种材料的复合结构。已发现本发明适于采用的材料包括厚度为0.004或0.006英寸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可从Huntsman Film Products Corp.买到,生产标号为X420。
图8示出了本发明储物容器10A的优选实施例。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储物容器10A包括一个最好由一片材料整体构成的容器主体20A和最好与容器主体20A构成一整体,或至少在铰接线45A处铰接附着到容器主体上的一个盖40A。储物容器10A还包括与边28A相邻的封口装置30A,以便用来密封盖40A的周边部分和容器主体20A,构成如图8所示的完全封闭的容器或器皿。封口装置30A可包括盖40A的边缘部分和/或容器主体20A的边缘凸缘部分25A。铰接线45A最好为一体式活动铰接,并且可有选择地通过划线、穿孔或类似方法产生强度减弱线,该线可有选择地允许盖与容器主体分开。
在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封口装置30A完全环绕由边28A形成的开口的周边。但在一些情况下,未全部环绕的封口装置(例如封口装置位于沿边28A的整个部分,但在铰接线45A的铰接处除外)也可提供合适的封口整体性。
储物容器10A适于盛放和保存盛放在容器主体内的范围很宽的材料和/或物品。图9示出了处于开口状态下的储物容器10A,其中封口装置30A已分离,这样边28A可打开,允许材料和/或物品进入储物容器10A的主体部分的内部。在图9中,储物容器10A中示出了多个普通的固体物品99A。
本发明可弹性变形的储物容器使使用者不仅可以保存物品,而且该容器还可暂时性被压实,以便易于压实储存,其中被压实的容器趋向于自恢复至接近易于使用的初始状态。在未压缩状态,储物容器是“自支撑的”,即处于膨胀、展开状态,以便易于填充和使用。
这里所用的“自支撑”一词指的是一种材料、结构或容器能够在平行于重力方向的平面上维持其取向。例如,自支撑材料,特别是片状材料可保持其平行于重力方向向上延伸的状态,并维持其取向而不折叠或坍塌。非自支撑材料一般将折叠或坍塌,并且不能保持平行于重力方向(即“垂直”),除非它们保持从其支撑点向下延伸的状态。因此,一个自支撑的袋或容器能够在不自身折叠或坍塌的情况下维持其取向为从它的支撑基点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向上延伸。
再参见图9,储物容器主体20A包括可变形的基本上为连续的材料筒或箍。在所示的构形中,容器的形状基本上为矩形,所述筒或箍形成基本上连续的侧壁,包括侧壁部分21A,22A,23A和24A。筒或箍几乎可以有所期望的各种截面,但一般为矩形。不考虑截面形状,构成半封闭容器的容器主体最好在壁、底面等彼此相连之处没有内角,这样有助于容易移动容器内的物品,并且易于清洁。构成筒形侧壁的一端留有进入容器内部的开口,该开口有选择地由沿枢轴转动的盖40A封闭。筒形侧壁的另一端由底面50A封闭,其中底面的材料可以与筒形侧壁的弹性材料相同。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具有采用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的相对厚一些、硬一些的盖和底面,并且盖与底面大致彼此平行。
本发明可弹性变形的包装袋可由便宜的材料制成,并且易于生产、可进行多次变形而仍保持其功能和美观特性。
总的来说,本发明可弹性变形的储物容器在当作为侧壁的材料的弹性增大时,侧壁的厚度可大一些。反之,当用于构成侧壁的材料的弹性降低时,侧壁的厚度最好采用较薄一些,从而本发明储物容器的弹性变形特性为最大。
如图10所示,相交侧壁21A、22A、23A和24A的圆周连接限定了一个筒或箍,该筒或箍在施加的外力“F”作用下易于变形,如图所示产生沿侧壁“起褶”效果。根据用作筒形侧壁的材料性能和相邻侧壁相交产生的角的范围,这种起褶效果或多或少地集中在角处,并在侧壁的中部产生更多的弓形或弯曲。出现这种变形的原因是侧壁较薄,并且由构成侧壁的材料的可弹性变形特性决定的。当变形力“F”从可弹性变形储物容器(图10中的盖40A)上撤去时,由内连接的侧壁构成的筒或箍趋向于使容器主体20A自恢复成初始的,基本上如图8和9所示的未变形形状,基本上消除了图10所示的折叠或褶。这里所用的“自恢复”一词指的是当变形力撤去时,弹性变形储物容器10A在不会由于变形而产生永久变形的前提下趋向于回复到其初始未变形状态。这种恢复不能使包装袋完全展开到真正的初始形状和外观。但与现有技术中的基本刚性包装袋不同,可弹性变形储物容器10A将自恢复到足以有利于继续使用。在与本申请有共同受让人的,1995年1月10日授予Muckenfuhs等人的美国专利5,379,879中详细讨论了可自恢复的容器,该专利公开的内容在此通过参考被引入本申请文件中。
如果采用热成形来制作储物容器主体20A和/或盖40A,则通过采用合适的模具也可以以相对较低的花费使制作出的储物容器具有较高的装饰效果。例如可将纹理、标识、用法说明书模压到容器主体20A和/或盖40A上,得到所期望的美学外观和/或完整的商标识别和/或使用说明,而不需辅助印刷或贴标识的操作。不仅由于由相交侧壁21A-24A形成的筒或箍,而且由于基本上为平的和厚的底片和盖分别产生的抗扭力抵抗在储物容器上可能存在施加的扭转力。因此,一旦所有外加力已从包装袋上撤去,则侧壁21A-24A和相对较厚的底片和盖有助于使包装袋展开至基本为初始构形。
再参见图9,可弹性变形的储物容器10A的盖40A、侧壁21A-24A和底片50A不需由相同的材料制作,这样做存在一定的优点。从制造观点来看,采用相似的材料可通过现有技术,例如热封、超声等来简单、低成本地将盖、侧壁和底片连接起来。另外,从储物容器在使用寿命结束后被回收的角度来说,如果制作储物容器的所有部件是相同的材料,则在材料回收处理之前不必将这些部件彼此拆开。
图11是图8和9所示的储物容器10A通过侧壁22A剖开的部分剖视图,从而更清楚地示出了前面描述的各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凸缘25A表示成与侧壁22A形成一体,而侧壁22A表示成与底面50A形成一体。盖40A表示成一整体。另一方面在图12中,将盖40A表示成包括一个中央盖片42A和一个盖框架44A,或者如果需要还可表示成由各种部件构成。凸缘25A表示成较小,并且最好(但为可选的)仍与侧壁22A成为一体。但是,现有的容器主体的外面部分包括固定在凸缘25A上并从凸缘25A处横向向外延伸的外侧凸缘27A。在图12中还有用于增加储物容器的刚性和弹性的可选的加强底片55A,并且该加强底片55A最好设在外面,以避免在容器主体的内部产生额外的表面和边,这些新产生的表面和边将使容器难于清洁和倒空。
在底面上增加额外的加强件降低了空容器的重心,从而在开始和填充过程中使稳定性加大,并且使容器的底面刚性增大,从而在大多数填充和空的情况下增加了稳定性;此外在盛放有较重的物品时减少了容器的底变成弓形的可能。加强片的材料可与袋的材料相似,或与袋的材料不同,即比之更耐用或没有其耐用。可采用涂敷粘接剂的方式或其它方式使加强片固定到底面上。很显然最好是当采用加强片时,将该片放置在底面的外面,而不是放置在内面,从而不必在袋的内部另外增加表面、连接件和缝隙的前提下提供支撑和加强,因为在袋的内部增加部件可能会使袋内的物品陷入其中,从而造成清洁困难。
由于能够采用多种组合部件来构成容器,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来制造各个部件,如采用透明的聚合片来制作盖片,或采用刚性更大的弹性材料来制作凸缘或盖的框架,而与用来制作筒形侧壁的材料加工无关。
图13和14分别为图11所示储物容器处于部分和完全被压缩状态的部分剖面图。如图10所示,在轴向上施加外力F使容器部分被压扁或被压缩而在筒形侧壁的轴向上引起筒形侧壁起褶或打折。这种压扁继续到如图14所示(以及如图10所示的透视图)出现完全被压扁状态,此时叠在一起的褶或折叠形成坚固堆垛的侧壁,阻止储物容器的进一步压缩。出于在图11-14中清楚显示的目的而将侧壁的厚度加以夸大了,实际情况是最好仅达到当盖和底面明显地彼此靠近,在完全被压缩时真正使整个容器的厚度达到最小即可。
在采用或不采用排气部件的情况下,为了初始封口,利用本发明可选择触发的封口装置有利于在采用易于操作的密封机构来密封之前非常简单地排出或挤出空气,并且/或减少在物品上部或周围的自由空间。在完成封口步骤之前,可如上所述将储物容器主体压缩,以减少容器内部的容积,随后完成封口步骤而将该容器密封。
适合于构成本发明储物容器的各种材料成分包括基本上不能渗透的材料,如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乙烯(PE)、聚丙烯(PP),铝箔、被覆(蜡等)或非被覆纸、被覆无纺布等,以及基本上为可渗透的材料,如稀洋纱、网织品、纺织品、无纺布或有孔薄膜,这些材料或者主要为天然的二维结构,或构成三维结构。这些材料可由单一成分或层构成,或者是包括对基质起支承作用的基质材料的多种材料的复合结构。已发现本发明适于采用的材料包括厚度为0.012英寸的聚合物薄膜,可从American National Can处买到,产品标号为DZ-2002-2。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储物容器10B的优选实施例。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储物容器10B包括一个最好由一片材料整体构成的容器主体20B和最好与容器主体20B构成一整体,或至少在铰接线45B处铰接附着到容器主体上的一个盖40B。储物容器10B还包括与边28B相邻的封口装置30B,以便用来密封盖40B的周边部分和容器主体20B,构成如图15所示的完全封闭的容器或器皿。封口装置30B可包括盖40B的边缘部分和/或容器主体20B的边缘凸缘部分25B。封口装置30B如后面将描述的那样选择为可开口的、可密封的和可再密封的。图16中所示的铰接线45B最好为一体式活动铰接,并且可有选择地通过划线、穿孔或类似方法产生强度减弱线,该线可有选择地允许盖与容器主体分开。
在图15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封口装置30B完全环绕由边28B形成的开口的周边。但在一些情况下,未全部环绕的封口装置(例如封口装置位于沿边28B的整个部分,但在铰接线45B的铰接处除外)也可提供合适的封口整体。凸缘25B可以或者与容器主体20B构成为一体,或者为与容器主体相连的独立部件。当凸缘作为独立部件,最好是材料刚性更大的部件时,此时最好是容器主体材料在它的(限定开口)上边形成至少一个小周边凸缘和一些打褶的角,这样构成将容器主体与凸缘相连的合适的接合点。封口装置可设在凸缘25B和/或盖40B的匹配部分处。
储物容器10B适于盛放和保存盛放在容器主体内的范围很宽的材料和/或物品。图16示出了处于开口状态下的储物容器10B,其中封口装置30B已分离,这样边28B可打开,允许材料和/或物品进入储物容器10B的主体部分的内部。在图16中,储物容器10B中示出了多个普通的固体物品99B。
由于能够采用多种组合部件来构成容器,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来制造各个部件,如采用透明的聚合片来制作盖片,或采用刚性更大的弹性材料来制作凸缘或盖的框架,而与制作容器主体20B的材料的加工无关。盖40B表示成包括一个中央盖片42B和一个盖框架44B,如果需要的话,它们也可以由不同元件制成,虽然盖40B也可以为整体构成的。
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储物容器10B包括两个基本上为平的端面50B、两个基本上为平的、角撑片式的侧面60B和一个基本上为平的底面70B,这些面构成具有由上凸缘25B限定开口的半封闭容器。端面50B包括侧边55B和底面54B,而侧面60B包括底边64B和一般传统设计成具有汇聚底部折痕62B和中间折痕61B以及横向折痕63B的角撑片。在图15所示的构形中,储物容器处于自支撑、开口状态。凸缘25B最好具有足够的弹性和刚性,这样有助于使容器的开口端保持在如图15所示的开口状态。
除上述如图15所示的储物容器与一般使用的挠性储物袋和储存容器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外,它还具有另一特征,即能够使容器呈现自支撑构形,有利于在不需手工支撑的情况下取出和放入物品,因而使用更方便。
这里所用的“自支撑”一词指的是一种材料、结构或容器能够在平行于重力方向的平面上维持其取向。例如,自支撑材料,特别是片状材料可保持其平行于重力方向向上延伸的状态,并维持其取向而不折叠或坍塌。非自支撑材料一般将折叠或坍塌,并且不能保持平行于重力方向(即“垂直”),除非它们保持从其支撑点向下延伸的状态。因此,一个自支撑的袋或容器能够在不自身折叠或坍塌的情况下维持其取向为从它的支撑基点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向上延伸。
除了自支撑之外,角撑片式储物容器10B还很容易折叠或压扁,因此占空间最小而容易储存。图17示出了如图15所示的角撑片式储物容器10B横向位于其侧面上,以准备折叠。图18示出了如图15所示的角撑片式储物容器10B处于部分折叠或压扁的状态。因此,中间折痕61B已彼此向内推入,带动底边64B基本上平行于凸缘25B朝其移动。图19示出了角撑片式储物容器10B基本上处于完全折叠状态,其中折叠继续进行,直到底面70B基本上平行并靠近凸缘25B。图17还示了一个可选的加强片72B,该片增加了基本上为矩形的、平的底面70B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为了避免对容器主体的折叠的不利影响,加强片72B最好包括基本上与横向折痕63B对齐的折痕71B,以便如图17-19所示进行折叠。可选的加强片72B还可在一端或两端向上延伸以覆盖或加强端面50B。
在底面上增加强度降低了空容器的重心,从而在填充物品前和填充过程中提高了稳定性;在底面上增加强度还增加了容器底面的硬度,从而在容器填充或空的大多数情况下增强了稳定性,减少了在盛放较重量物品时容器的底面呈弓形的可能。加强片的材料可与容器主体的材料相似,或不同,即比之更耐用或没有其耐用。可采用涂敷粘接剂的方式或其它适当的方式使加强片固定到底面上。很显然当采用加强片时,最好是将该片放置在底面的外面,而不是放置在内面,从而不必在容器内部另外增加表面、连接件和缝隙的前提下提供支撑和加强,因为在容器内部增加部件可能会使容器内物品陷入其中,从而造成清洁困难。
用于形成容器主体的挠性片状材料是足够柔韧和可屈服的,以适应容器在图15所示的开口状态和图19所示的封闭状态之间折叠或被压扁。更具体地说,侧面60B足够柔韧到当端面50B彼此以枢轴向内转动,底面70B向盖40B移动时可自身折叠或起褶。
为了打开图15所示的储物容器,使用者可抓住一对耳片35B并以相反方向拉动它们,以启动并继续将凸缘31B的相对两半分开,并且因此分开封口装置30B。
在图15-19中,端面50B的接缝和折叠结构清晰可见。这种构形是传统的经折叠的角撑片式袋类型,该类型袋具有一个正方形或矩形的底,并且适当地由粘接剂、热封或类似方式密封,从而提供基本上为液密的或气密的底面结构。角撑片式、起褶的侧壁结构以及具有间隔的、限定的角增加了填充后容器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了使用中的堆垛能力,并在颠倒或类似情况下增加了稳定性。
更具体地说,折叠容器主体材料以构成端面50B,如图15-19所示,其结果是多个材料层形成重叠翼51B和52B,这导致当这些面如图15所示在其展开位置时增加了容器的稳定性和刚性,因为它们起到了作为容器的腿或支撑物的作用。另外,可以相信,翼51B和52B的对角线折叠边(即边53B)提供了对角线加强折痕或支柱,从而进一步有助于由挠性材料上构成端面50B,而端面50B能够为本发明的容器提供所期望水平的整体性、自支撑性和可堆垛性。
适合于构成本发明挠性储物袋的各种材料成分包括基本上不能渗透的材料,如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乙烯(PE)、聚丙烯(PP),铝箔、被覆(蜡等)或非被覆纸、被覆无纺布等,以及基本上为可渗透的材料,如稀洋纱、网织品、纺织品、无纺布或有孔薄膜,这些材料或者主要为天然的二维结构,或构成三维结构。这些材料可由单一成分或层构成,或者是包括对基质起支承作用的基质材料的多种材料的复合结构。已发现本发明适于采用的材料包括厚度为0.006英寸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可从Huntsman FilmProducts Corp.买到,生产标号为X420。
一旦所期望的片状材料包括所有或部分用于制作袋或容器主体的材料以任何所希望和适当的方式制造出,则可以任何公知和适当的方式,如本领域中公知的制作市售的这种袋或容器的方式将袋或容器构造出。可采用热封或粘接剂密封的技术将袋或容器的各种部件或元件自身连接或彼此连接。另外,袋或容器主体可采用热成形、吹塑或其它注模技术,由长幅状或片状材料构造而成,而不是依赖于折叠或粘接的技术。
图1-19所示的封口装置可采用任何公知的方式构造成任何封口构形,如折叠、打褶、粘接剂或机械内锁封口,如本领域公知的肋、珠和槽等。但是很明显优选为采用可选择触发的基于粘接剂的结构,该结构在触发后提供可靠的封口密封。因此,封口装置最好包括可选择触发的类似粘接剂的材料,这种材料可跨过开口彼此粘接到相对材料表面上。在封口装置和目标表面之间的粘接还足以形成一种屏障密封,以防止氧气、湿气/潮湿水气、气味等通过,这样易变质物品可有效地被封闭和保护至材料本身的隔绝特性决定的程度。目标表面可以是袋的独立部分,或者是封口装置本身的另一区域。
这里所用的“选择触发”一词用于指材料在开始接触目标表示时呈现出基本上无粘性特性,直到由使用者的一些动作来“触发”该材料,使之展现粘接特性。因此,选择触发性能不同于永久性触发的粘接剂带,永久性触发的粘接剂带依赖于撕去防粘衬(一般为覆有硅酮的纸带)来暴露出粘接剂以供使用。
这种材料的选择触发性允许使用者在触发和完成附着之前适当地定位相对表面,并且将在填充操作过程中封口装置被袋和容器内物品污染的可能性减至最小。这种特性允许挠性储物袋或容器以任何期望的方式被打开、填充和/或操作,而不会遇到封口装置过早地自身粘紧或粘着或粘到开口或袋/容器主体的其它部分上问题,并且不需分开防粘片、衬或隔离物等。最好是选择触发过程是可逆的,这样封口装置可脱离触发状态,此时袋或容器被打开来盛装或取出物品,然后封口装置再次被触发,以便在粘接能力不明显损失的情况下进一步封口。
尽筒用在封口装置中的材料可设有两个活性侧或表面,但如果期望具有特殊应用,按照本发明显然最好将这种材料设置有仅有一个活性侧和一个非活性侧或惰性侧。尽筒在一些情况下允许或期望将封口装置设计成在其自身或另外的目标表面上具有非连续的粘接图形,如在其活动表面上具有断续或不连续的粘接剂层,但显然最好是封口装置设计成呈现自身或与任何基本上连续的目标表面形成连续密封或粘接的能力。
可以预想到任何触发装置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如由压缩而机械触发、拉伸而机械触发及热触发等。但很显然这些触发装置可以是或采用其它可触发粘性或具有类似粘接性能的具有这里描述的功能特性的触发装置。在优选实施例中,活性侧可在施加在材料片上的外力作用下被触发。该力可以是以基本上垂直于材料片的方向作用的外加压缩力,可以是以基本上平行于材料片的方向的外加拉伸力,或为两者联合作用。
在不考虑触发方式的前提下,根据本发明用作封口装置的材料将相对于仅具有粘着或亲和特性来说呈现粘接、粘附或粘性特性。因此这里所用的“粘接”一词用来指材料无论是否真的包括一般公认并指明为粘接剂成分都呈现出一种粘附特性。因此,当这种材料与自身或其它目标表面接触时将形成粘合或密封,其它相对于仅被吸引至这类表面不同。尽筒有许多方式,如采用可选的粘附材料来提供期望的粘接性能,但显然优选的方式是采用压敏粘接剂。
当设计用于本发明封口装置的材料时,可希望对粘接剂试剂进行特殊选择,以便能够根据需要对于特殊应用提供永久粘接或可去除的粘接。当期望永久性粘接时,打开挠性储物袋或容器取出物品将需要损坏袋或容器。另一方面,可去除的粘接使得在取物时不必损坏袋或容器即可将封口装置与其自身或与袋或容器的其它地方在粘接位置处分离。另外,依赖于在材料设计中采用的触发机构,如果在初次触发/粘接/释放周期之后还保持足够的粘性,则可去除粘接可另外再次固定。
用于本发明中的封口装置呈现的粘性足以经受得住挠性储物袋或容器在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操作时可能大小程度的外力或内力,因而维持与相对表面的密封接合达到期望水平,这样确保能够保存易变质物品。总的来说,期望封口装置维持密封的粘性为最小,这样封口装置易于撕开,以取出储存的物品。同时在优选实施例中,封口装置基本上为无附着性材料。在与本申请有共同受让人的,待审查中的,以Hamilton和McGuire名义于1996年11月8日申请的,名称为“具有可变形支座保护的基质及其制造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第08/744,850号中详细描述了适于测量和定量计算粘性和附着性能的方法。该专利申请公开的内容在此通过参考被引入本申请文件中。
用于本发明中的封口装置包括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材料片。第一侧为一活性侧,以使用者触发之后呈现粘接撕开力,该力大于使用者触发之前呈现的粘接撕开力。封口装置的活性侧在使用者触发之后呈现出的粘接撕开力最好为每英寸至少约1盎司,更优选的是在每英寸约1至2.5盎司。
用作本发明封口装置的目前感兴趣的这种材料为三维结构的整合幅片,该幅片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一种活性物质,如粘接剂,由基质材料的三维表面外形保护其不与外部接触。这种材料包括聚合物或其它片状材料,该片状材料具有凸纹/凹陷,以便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升起的“波纹”图形,该图形作为支座来防止其间的粘接剂与外表面接触,直到这种支座变形为呈现为二维结构。典型的粘接剂载体结构在下面专利文件中有公开:与本申请有共同受让人的,待审查中的,1996年1月10日以Hamilton和Mc Guire名义提出的,题为“通过压紧与一个目标表面可拆开地密封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08/584638号;1996年11月8日以Hamilton和Mc Guire名义提出的,题为“具有由可变形的支座保护的基质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08/744850号;1996年11月8日以Mc Guire,Tweddell和Hamilton名义提出的,题为“三维的抗套叠的片材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的美国专利申请系列08/745339号;1996年11月8日,Hamilton和Mc Guire提出的,题为“改进的用于贮存的包裹材料”的美国专利申请08/745340号。这里引入这些专利申请供参考。
三维结构包括一片可变形的材料,该材料具有第一侧,在该侧上具有多个由低谷间隔开的空心凸起。多个空心凸起具有最远端。材料片具有一个第二侧。第二侧具有多个对应于第一侧上多个空心凸起的凹陷。基质粘合到并部分填充至多个空心凸起之间的低谷中。基质具有一个低于多个空心凸起的最远端的表面,这样当可变形薄膜片的第一侧的一部分被靠向目标表面放置时,多个空心凸起防止基质和目标表面之间的接触,直到上述部分在目标表面变形。多个凸起的变形模式最好选自翻转、挤压或伸长。在翻转和/或挤压模式中,最好是多个凸起中的每一个将基本上不变形,直到其暴露在至少为每平方英寸0.1镑(0.69千帕)的压力下。
图8-12示出了用于本发明挠性储物袋和容器的封口装置中的材料的优选实施例,该材料总的由30表示,具有三维片状结构(在图8-19中也用30A、30B代表)。材料30包括具有空心凸起14和一层位于凸起14之间的基质16的变形的材料12。凸起14最好呈圆锥形,并具有截头或拱顶最远端18。凸起14最好间隔均等,并构成等边三角形图形,而凸起14均从材料的相同侧延伸。两凸起14中心之间的间隔最好近似小于或等于凸起基底直径的两倍,以便使凸起之间的低谷所占的体积为最小,因此位于凸起之间的基质的数量为最小。最好是凸起14具有的高度小于它们的直径,这样当它们变形时,它们基本上沿垂直于材料平面的轴翻转和/受压变形。凸起的这种形状和变形模式阻止凸起14在平行于材料平面的方向上发生折叠,因而凸起不可能阻碍位于它们之间的基质与目标表面的接触。
图10示出了目标表面90,该表面是光滑的,但可具有任何表面构造,并且凸起14的最远端18将该表面与基质层16隔开。本发明的目标表面将一般包括封口周边的相对部分,它可以是相似类型的选择触发型粘接剂承载封口装置自身或不是其自身。图11示出了凸起14在施加到材料的非基质侧的压力作用下已部分变形后与基质层16接触的目标表面90,其中所述压力表示为力F。
每单位面积上凸起的数量越多,对抗所施加的变形力的材料片和凸起壁可越薄。优选的基质层16最好是胶乳压敏粘接剂或热熔粘接剂,如市售的由H.B.Fuller Co.of Vadnais Heights,MN生产的粘接剂,产品规格为FullerHL-2115X。任何适于材料涂敷所需的粘接剂均可使用。粘接剂可以是可再固定的、可剥离的、永久性的或其它类型的。凸起的尺寸和间隔最好选择成使连续粘接剂通路包绕着凸起,这样可与目标表面产生气密密封,并且与目标表面的粘附达到期望水平,同时还为选择触发提供最佳的支座图形。
薄膜材料可由均匀树脂或它的掺混物制成。希望在薄膜结构中具有单层或多层,这些层可以是通过共挤、挤出覆盖、层叠或采用其它公知技术来联合制成的。薄膜材料的关键属性是它可成形以产生凸起和低谷。可采用的树脂包括聚乙烯、聚丙烯、PET、PVC、PVDC、乳胶结构、尼龙等。一般来说聚烯烃为优选的,因为它成本低并且易于成形。其它适合的材料包括铝箔、被覆(蜡等)或非被覆纸、被覆或非被覆无纺布、稀洋纱、网织品、纺织品、非纺织品、有孔膜等,或为这些材料的混合物。
成形封口装置的不同应用将决定凸起的不同尺寸和密度,以及不同基质的选择。可以相信,凸起尺寸、形状和间隔,幅片材料性能如弯曲系数、材料刚性、材料厚度、硬度、变形温度以及成形工艺过程决定着凸起的强度。要求有“临界”凸起刚性,以防止由于片材的叠加层重力或其它力,如承载振动、错误操作、下落以及在其它情况下产生的力而使封口装置过早地被触发。
凸起翻转使凸起回弹最小,这样不需很高的粘附来防止因密封相对不佳而导致的失败。可采用弹性凸起,例如想要使粘结成为永久性的,可采用侵蚀性粘接剂来克服回弹。另外当想要重复使用的材料,可采用弹性凸起。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封口装置的凸起和低谷的优选形状,其中可使凸起以翻转和/或挤压来作为变形的模式。优选的形状使凸起折弯而与设置在位于凸起之间的低谷上和/或空心凸起内部的基质发生冲突的可能最小。图12所示中每个凸起的高度表示为A,基部直径为B。使凸起在不折弯的情况下基本上翻转和/或被压扁时的基部直径B与高A之比至少为2∶1。
图13示出了制造用于本发明中的材料,如材料30的适合方法,该方法在在图13中大体上用180表示。
第一步骤包括用第一基质涂覆成形网。成形网有一个顶面和多个凹槽。涂覆步骤为在不桥接凹槽的前提下将第一基质施加到顶面上。第二步骤包括将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材料片导入到成形网上,这样材料片的第一侧在成形网的顶面上与第一基质接触。第一基质最好是与材料片的第一侧粘接。第三步骤包括成形材料片,产生多个从第一侧开始延伸进入成形网的凹槽内的空心凸起。多个空心凸起由低谷间隔开,基质从成形网进入低谷中。采用共同的传送和成形表面使多个空心凸起与第一基质精确对准。第一基质形成在凸起之间的低谷中的互连层。
成形网181绕在空转滑轮182和从动真空辊184上。成形网181最好是不锈钢带,具有所期望的凸起图形,该图形以凹槽形式蚀刻在带上。覆盖在真空辊184表面的是作为成形网181的多孔背衬表面的无缝镍网。
为了得到包含压敏粘接剂的材料,当成形网181旋转通过基质涂敷器188时,涂敷器188将基质186,最好为热熔粘接剂涂敷到成形网181上。将材料幅片带入,使之在材料输入空转辊192处与涂敷在成形网上的基底接触。当材料通过真空辊184,并且当真空源(未示出)借助固定真空多支筒196,通过真空辊184在成形网181上施加真空时,采用热空气源194使热空气放射状分布于材料190上。在材料被热空气源194加热时施加真空。成形的基质涂敷材料198在剥取辊200处与成形网181分离。由于采用共同的成形网来将基底传送给材料和形成凸起,因此基质图形很容易与凸起对准。
不锈钢成形网181为加工成型的有缝带。它的加工包括一些步骤。由计算机程序设计出凹槽图形并将其印在透明胶片上,为光刻提供光掩膜。光掩膜用于产生蚀刻和非蚀刻区域。蚀刻的材料一般为不锈钢,但也可以是黄铜、铝、铜、镁和其它材料,包括合金等。另外,可将凹槽图形蚀刻在光敏聚合物上,而不是刻在金属上。上面作为参考并引入本申请的Hamilton等人和McGuire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中详细地描述了合适的成形结构。
当采用前述各种材料采制作本发明的封口装置时,可以在将袋的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之前、之中或之后采用上述材料来整体形成并构造成挠性储物袋或容器的主体的一部分。另外,这种封口装置也可独立形成,然后在将袋的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之前、之中或之后将封口装置与挠性储物袋或容器的主体相连。这种连接可以是沿着侧边的,或可以是朝向袋或容器主体的上面部分形成的材料层叠或粘结。当希望增加包括封口装置的袋或容器部分的厚度、硬度和/或弹性时,这种层叠特别具有优越性。用作封口装置的材料在尺寸或成分上可以与用以形成袋或容器主体的材料相同或不同。
特别适于作为本发明凸缘材料的是自支撑、半钢性的弹性聚合物或覆有纸的片状材料,并且该片状材料上层叠有封口装置,这样封口装置的活性侧背向凸缘材料,此时形成具有许多可高度变形的支座的复合封口装置,并且具有更具弹性、自支撑更好的基质材料。已发现适合用于本发明中的材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片状材料,厚度为0.020英寸,可从Huntsman Film ProductsCorp.处买到,生产标号为X420。
为了促进封口装置材料的粘接或粘合重叠部分分离,可对材料的整体性进行各种修改和修饰,进而对挠性储物袋或容器的整个结构进行修改或修饰。例如,可以期望在开口周边的相对侧上设有延伸耳片(如图1-7中所示的耳片35),以利于开始时用手分开封口。也可以期望袋或容器主体的紧邻开口周边的部分留有一个小的但有限的区域封口材料,这样存在一个用于开始时分离材料的无粘接剂的材料边缘来打开挠性储物袋或容器。
按照本发明,封口装置30采用选择触发粘接剂材料使使用者易于打开封闭和密封挠性储物袋或容器开口的封口装置。封口装置30易于用一只手或双手操作,即仅需用惯用手的一对相对手指抓住或捏住封口装置来使材料帖向袋或容器主体或封口装置的相对表面即可。移动抓住的手指,使之越过开口区域,使封口装置的固定粘合跨过开口区域,这样使挠性袋或容器从半封闭容器变为全封闭容器。特别是当封口装置完全环绕袋或容器主体中的开口时,封口装置30对未对准要求不严,即它可以粘接到任何相对表面上,而不象机械封口装置那样一般需要匹配元件的精确对准。
捏住或抓住袋或容器主体重叠部分来触发封口装置的封口能力对挠性整合的结构,如本发明的挠性储物袋或容器来说特别有好处。具体地说,这种结构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可屈服,因此很难通过将外力作用在袋或容器上并使之整个靠向一表面(特别是在已盛放物品后)而触发密封,因为施加外力倾向于在进行封口密封时挤出袋或容器内的物品。因此采用这里描述的封口装置能安全、可靠在对即使很柔软的储物袋或容器进行密封。
因为在优选构形中的封口装置采用一层由多个三维凸起保护的粘接剂层,而不是采用三维匹配的内锁元件对,所以可能将这种封口装置有效地应用在袋或容器主体的限定的非平行区域上,如在靠近铰链32的区域上,而不会存在泄漏位置,如机械部件的端部。因此本发明的封口装置30在防泄漏密封十分重要的位置处除获得相当水平密封外,还提供了另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尽筒在前面的图1-7和15-19中所示的自支撑挠性储物袋为由挠性片状材料沿一般为纸制日用型袋设计的线构造而成,例如在1897年6月15日授予Lorenz的美国专利584,555中所示出的那样,结合本发明的封口装置可以采用范围很宽的其它构形来保持自支撑构形。这种其它示例性袋设计的例子在下述专利文献中公开:1976年7月20日授予Hanson的美国专利3,970,241;1991年10月29日授予Mendenhall的美国专利5,061,500;1993年3月23日授予Watkins等人的美国专利5,195,829;以及1994年5月24日授予Happ的美国专利5,314,252。例子还包括与本申请有共同受让人的,1990年2月6日授予Cox等人的美国专利4,898,477。这里公开的内容通过参考被引入本申请文件中。
除了可采用这种片状材料来折叠和密封形成袋或容器主体之外,还可采用公知和恰当的方式,如本领域公知的用于制作市售的这种袋或容器的方式来构造袋或容器。可采用热封或胶封技术来将袋或容器的各种元件或部件自身相连或彼此相连。另外,袋或容器主体可由初始的坯材或片状材料经热成形、吹塑或其它注模方法制成,而不是靠折叠或粘结技术来将幅片或片状材料构造成袋或容器主体。
尽筒这里已展现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可以看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和修饰。因此期望权利要求书将覆盖在本发明范围之内的所有这些改变和修饰。
Claims (10)
1.一种挠性储物袋,包括由至少一片挠性片状材料组装而成的半封闭容器,该容器具有一个由铰接周边凸缘限定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凸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开口的封口装置,从而将所述半封闭容器转变成封闭容器,其中所述容器是自支撑的,并保持所述开口处于向上延伸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储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包括至少一对在所述片状材料上形成,在垂直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的相对的角撑片,及基本上为平的、在平行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的底部,这样当所述底部放置在水平表面时,所述容器是自支撑的,并保持所述开口处于向上延伸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挠性储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形成所述铰接凸缘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材料片,所述材料片具有一个朝向所述开口内部的第一侧和朝向所述开口外部的第二侧,在使用者触发之后,所述第一侧呈现粘接撕开力,该力大于使用者触发之前呈现的粘接撕开力。
4.一种可压扁、可堆垛、可自恢复的容器,包括:
(a)一个整体式连续筒形侧壁,具有一个第一开口端和一个第二开口端,并且限定从第一开口端至第二开口端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开口端具有基本上连续向外延伸的凸缘,该凸缘构成所述第一开口端的周边,所述筒形侧壁在轴向方向的外力作用下可压扁,并且当所述外力撤去后可自恢复;
(b)与所述筒形侧壁的所述第二开口端成为一体的底面,该底面封闭所述筒形侧壁的一端,以形成半封闭容器;
(c)用于有选择性地将所述半封闭容器转变成封闭容器的盖;以及
(d)用于将所述盖密封到所述凸缘上的封口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形成所述用边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材料片,所述材料片具有一个朝向所述开口内部的第一侧和朝向所述开口外部的第二侧,在使用者触发之后,所述第一侧呈现粘接撕开力,该力大于使用者触发之前呈现的粘接撕开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压扁、可堆垛、可自支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侧壁和所述底面由连续片状材料热成形而制成。
6.一种可压扁、可折叠、可堆垛、可自支撑的容器,包括:
(a)一个半封闭容器主体,该主体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两个位于所述侧壁之间的相对端壁,所述侧壁和所述端壁一起构成具有两个开口端的筒形结构,并且一个底面封闭所述容器主体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底面相对的所述筒形结构的另一个端部形成一周边;
(b)一个有选择性地将所述半封闭容器转变成封闭容器的盖;以及
(c)一个将所述盖密封到所述容器主体上的封口装置;
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壁包括一个以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底面的方向延伸的角撑片,并且所述侧壁和所述端壁彼此相向朝内折叠,这样所述容器在垂直于所述盖的方向上被压扁,并且所述底面在所述侧壁和所述端壁处于未折叠取向时其本上是自支撑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压扁、可堆垛、可自支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所述端壁和所述底面由连续片状材料整体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压扁、可堆垛、可自支撑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包括对角线加强折痕。
9.如权利要求1或4或6所述的储物袋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由大致垂直于所述凸缘的方向上施加的外压缩力触发。
10.如权利要求1或4或6所述的储物袋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为三维片状材料,该材料在使用者触发时可转变成基本为二维的片状材料,以暴露出粘接剂层,使之与横跨所述开口的所述半封闭容器的互补表面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85424697A | 1997-05-09 | 1997-05-09 | |
US08/853,773 | 1997-05-09 | ||
US08/854,247 | 1997-05-09 | ||
US08/854,247 US6164821A (en) | 1997-05-09 | 1997-05-09 | Flexible, self-supporting storage bag with hinged, framed closure |
US08/853,773 US5996882A (en) | 1997-05-09 | 1997-05-09 | Collapsible, foldable, stackable, and self-supporting container |
US08/854,246 | 1997-05-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61320A true CN1261320A (zh) | 2000-07-26 |
CN1080687C CN1080687C (zh) | 2002-03-13 |
Family
ID=27420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8065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687C (zh) | 1997-05-09 | 1998-05-06 | 挠性的、可折叠、可自支撑的储物袋和容器 |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0980334B1 (zh) |
JP (1) | JP3388762B2 (zh) |
KR (1) | KR100354924B1 (zh) |
CN (1) | CN1080687C (zh) |
AU (1) | AU737264B2 (zh) |
BR (1) | BR9808757A (zh) |
CA (1) | CA2289669C (zh) |
CO (1) | CO4790163A1 (zh) |
DE (1) | DE69807061T2 (zh) |
ES (1) | ES2178212T3 (zh) |
HK (1) | HK1027075A1 (zh) |
PE (1) | PE34099A1 (zh) |
TW (1) | TW431991B (zh) |
WO (1) | WO1998050279A2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4193A (zh) * | 2011-08-25 | 2012-04-25 | 北京航洋胶囊技术有限公司 | 易撕口包装袋 |
CN102858647A (zh) * | 2010-04-15 | 2013-01-02 | 日野智晴 | 开闭件以及具有该开闭件的袋 |
CN105555941A (zh) * | 2013-06-12 | 2016-05-04 |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生物科学公司 | 可弃容器和包括该容器的混合系统 |
CN106935274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展的设备罩壳 |
CN112424078A (zh) * | 2018-08-14 | 2021-02-26 | 宝洁公司 | 可适形的包装件 |
CN113734612A (zh) * | 2020-05-29 | 2021-12-03 | 清华大学 | 用于存储装置的设备 |
CN114224052A (zh) * | 2015-11-02 | 2022-03-25 | 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 | 封闭系统和容器 |
US11315716B2 (en) | 2018-08-14 | 2022-04-26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gnetization of magnetizable material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322481B (zh) * | 1995-03-07 | 1997-12-11 | Sankyo Co | |
US6892897B2 (en) | 1998-11-24 | 2005-05-17 | Spin Master Limited | Collapsible storage device with movable closure element |
GB9825586D0 (en) * | 1998-11-24 | 1999-01-13 | Worlds Apart Limited | Storage device with improvements |
US7001475B2 (en) | 2001-12-11 | 2006-02-21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Film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film structures |
TW200500271A (en) | 2002-10-24 | 2005-01-01 | Kao Corp | Self-supporting bag |
DE10328476B3 (de) * | 2003-06-25 | 2004-09-30 | Nordenia Deutschland Gronau Gmbh | Flachgelegte Folienverpackung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
US8695793B2 (en) | 2004-10-22 | 2014-04-15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Flexible stable easily opened package |
GB2442221A (en) * | 2006-09-28 | 2008-04-02 | Michael John Gordon | Bag with closure device |
ATE454329T1 (de) * | 2007-10-15 | 2010-01-15 | Goglio Spa | Stehbeutel für schüttfähige produkte |
MX2011005398A (es) | 2008-11-21 | 2011-06-16 | Graphic Packaging Int Inc | Caja de carton con escudete de refuerzo en parte superior. |
US7971720B2 (en) | 2009-06-24 | 2011-07-05 | The Clorox Company | Vertically stacking litter bag with handle |
US10315829B2 (en) | 2012-09-14 | 2019-06-11 | Clearpak, Llc | Multi-layered suspension package assembly |
US9199761B2 (en) | 2013-10-28 | 2015-12-01 | John McDonald | Compressible packaging assembly |
US9463915B2 (en) | 2013-10-28 | 2016-10-11 | John McDonald | Compressible packaging assembly |
US20150266642A1 (en) | 2014-03-21 | 2015-09-24 | John McDonald | Heat sealed packaging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and using the same |
CA2997686A1 (en) | 2015-10-22 | 2017-04-27 |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Llc | Carton with locking feature |
PL3411297T3 (pl) | 2016-02-05 | 2024-02-26 |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Llc | Karton z wierzchnią częścią wielokrotnego zamykania, półwyrób do utworzenia kartonu i sposób utworzenia kartonu |
US10173805B2 (en) | 2016-07-14 | 2019-01-08 |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Llc | Reclosable carton |
US10239651B2 (en) | 2017-01-13 | 2019-03-26 |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Llc | Carton with top closure |
US10392156B2 (en) | 2017-04-10 | 2019-08-27 | John McDonald | Return shipping system |
TWI761779B (zh) * | 2020-03-03 | 2022-04-21 | 印度商洛希亞股份有限公司 | 製作複合袋之裝置及方法 |
CN112689606B (zh) * | 2020-12-17 | 2023-04-07 | 深圳市宏讯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储料供料装置 |
EP4074618A1 (en) | 2021-04-13 | 2022-10-19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Re-closable paper-based package |
DE102021121836B4 (de) * | 2021-08-24 | 2023-10-12 | Mondi Ag | Verfahren zum Verpacken eines Gegenstandes in einem Papiersack und Papiersack |
US11897661B1 (en) | 2022-10-11 | 2024-02-13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Re-closable paper-based packa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7206665A (zh) * | 1972-05-17 | 1973-11-20 | ||
AU1546776A (en) * | 1975-06-30 | 1978-01-05 | Metpro Pty Ltd | Handbag frame |
GB1575657A (en) * | 1978-05-17 | 1980-09-24 | Peake N | Closure means for a bag |
-
1998
- 1998-05-06 CN CN98806549A patent/CN108068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05-06 BR BR9808757-6A patent/BR9808757A/pt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1998-05-06 WO PCT/US1998/009216 patent/WO1998050279A2/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8-05-06 KR KR1019997010267A patent/KR10035492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05-06 EP EP98923342A patent/EP098033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5-06 JP JP54843298A patent/JP338876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05-06 CA CA002289669A patent/CA2289669C/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5-06 ES ES98923342T patent/ES2178212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5-06 AU AU75653/98A patent/AU737264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8-05-06 DE DE69807061T patent/DE69807061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5-08 TW TW087107171A patent/TW431991B/zh active
- 1998-05-08 PE PE1998000349A patent/PE34099A1/es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8-05-11 CO CO98026127A patent/CO4790163A1/es unknown
-
2000
- 2000-08-21 HK HK00105250A patent/HK1027075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8647A (zh) * | 2010-04-15 | 2013-01-02 | 日野智晴 | 开闭件以及具有该开闭件的袋 |
CN102424193A (zh) * | 2011-08-25 | 2012-04-25 | 北京航洋胶囊技术有限公司 | 易撕口包装袋 |
CN105555941A (zh) * | 2013-06-12 | 2016-05-04 |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生物科学公司 | 可弃容器和包括该容器的混合系统 |
US10076753B2 (en) | 2013-06-12 | 2018-09-18 | Ge Healthcare Bio-Sciences Corp. | Disposable container and mixing system comprising the container |
US11014087B2 (en) | 2013-06-12 | 2021-05-25 | Global Life Sciences Solutions Usa Llc | Disposable container and mixing system comprising the container |
CN114224052A (zh) * | 2015-11-02 | 2022-03-25 | 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 | 封闭系统和容器 |
CN114224052B (zh) * | 2015-11-02 | 2024-02-06 | 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 | 封闭系统和容器 |
CN106935274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展的设备罩壳 |
CN112424078A (zh) * | 2018-08-14 | 2021-02-26 | 宝洁公司 | 可适形的包装件 |
US11315716B2 (en) | 2018-08-14 | 2022-04-26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magnetization of magnetizable materials |
CN113734612A (zh) * | 2020-05-29 | 2021-12-03 | 清华大学 | 用于存储装置的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980334A2 (en) | 2000-02-23 |
JP3388762B2 (ja) | 2003-03-24 |
EP0980334B1 (en) | 2002-08-07 |
AU737264B2 (en) | 2001-08-16 |
CA2289669A1 (en) | 1998-11-12 |
CA2289669C (en) | 2005-12-20 |
TW431991B (en) | 2001-05-01 |
BR9808757A (pt) | 2000-10-03 |
DE69807061T2 (de) | 2003-02-27 |
WO1998050279A3 (en) | 1999-02-25 |
DE69807061D1 (de) | 2002-09-12 |
JP2000512960A (ja) | 2000-10-03 |
KR20010012315A (ko) | 2001-02-15 |
WO1998050279A2 (en) | 1998-11-12 |
KR100354924B1 (ko) | 2002-10-05 |
ES2178212T3 (es) | 2002-12-16 |
HK1027075A1 (en) | 2001-01-05 |
CN1080687C (zh) | 2002-03-13 |
AU7565398A (en) | 1998-11-27 |
CO4790163A1 (es) | 1999-05-31 |
PE34099A1 (es) | 1999-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1320A (zh) | 挠性的、可折叠、可自支撑的储物袋和容器 | |
CN1093826C (zh) | 具有可以有选择地触发的封闭装置的挠性贮存袋 | |
KR100537719B1 (ko) | 뚜껑 정렬 형상부를 갖는 적층가능한 자체 지지형 용기 | |
US5996882A (en) | Collapsible, foldable, stackable, and self-supporting container | |
US6164821A (en) | Flexible, self-supporting storage bag with hinged, framed closure | |
KR100366683B1 (ko) | 가요성 백 | |
CN1081586C (zh) | 具有矩形底部的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71558A (zh) | 湿纸巾包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 |
CN1891579A (zh) | 具有扁平可再密封装置的能重新闭合的真空存储袋 | |
US20180016038A1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and filling a packaging container | |
US8783950B2 (en) | Packaging body and film made of resin used therefor | |
EP0072452A1 (en) | Flange structure for plastic container | |
CN1081158C (zh) | 陈列和存储用的容器 | |
CN1112307C (zh) | 多壁袋 | |
CN206691532U (zh) | 一种复合封罐结构 | |
MXPA99010292A (en) | Flexible storage bag with selectively-activatible clos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