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87329A - 生产管理方法及生产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生产管理方法及生产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7329A
CN1287329A CN00126448A CN00126448A CN1287329A CN 1287329 A CN1287329 A CN 1287329A CN 00126448 A CN00126448 A CN 00126448A CN 00126448 A CN00126448 A CN 00126448A CN 1287329 A CN1287329 A CN 1287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ntioned
assembling
input
assembl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26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原仁
山口康裕
梅田秀德
崎山达也
地引优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87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73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318Data analysis, using different formats like table, char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177Computer assisted quality surveyance, caq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179Quality control, monitor production tool with multiple sens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41Database schema or data structure
    • Y10S707/99944Object-oriented database structure
    • Y10S707/99945Object-oriented database structure proces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41Database schema or data structure
    • Y10S707/99948Application of database or data structure, e.g. distributed, multimedia, or im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15/00Data processing: presentation processing of document, operator interface processing, and screen saver display processing
    • Y10S715/961Operator interface with visual structure or function dictated by intended use
    • Y10S715/965Operator interface with visual structure or function dictated by intended use for process control and configuration
    • Y10S715/966Computer process, e.g. operation of computer
    • Y10S715/968Computer process, e.g. operation of computer interface for database querying and retriev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Multi-Process Working Machines And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管理方法及生产管理系统,在终端装置201—203分别输入与各组装工序101—103有关的数据,在终端装置204—208分别输入各工序104、105、106、110、111的数据,输入数据存储在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的数据库708中,在输出系的终端装置501—503指定检索条件,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进行检索并转送所得数据,输出系终端装置对该数据进行时序系列加工输出。能有效且迅速地实行生产线上制品管理。

Description

生产管理方法及生产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终端装置(クライアント)、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生产管理方法、生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检索方法、以及存储用于实行该方法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媒体,更具体地,涉及在生产·组装线上有效管理进行生产·组装的零件、组件或本体的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终端装置、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生产管理方法、生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检索方法、以及存储用于实行该方法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媒体。
以往,用台帐票据类管理生产线制品的制造履历。因此,研讨该产品问题时场合,需要检索台帐票据类。具体地说,台帐票据类基本上是制品流动表、各工序的作业者记入的作业表。流动表是随着每批产品移转的票单,记载按怎样工序移转。各工序一结束,用手工记入该工序的作业者及使用材料、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数量。
另外,在作业表中用手工记入该工序的哪一批,以及与流动表一样的使用什么材料、合格品数量多少等。然后,将这些票单汇总,进行各种统计。作业者作成日报、周报、月报等,从这些票单得到实际业绩数据和质量数据。即、将作业者记入的数据进行转记、统计。
问题多场合,将这些票单作为根据追究原因。若从质量数据统计感到是否某个工序存在问题,就确认作业票。例如,确认作业票结果,似乎材料有问题场合,就确认材料票。小组研究场合,将这些票单复印分发。
但是,在上述那样用票单类管理制造履历方法中,作成及研究票单类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存在效率差不能迅速对应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有效且迅速进行在生产·组装线上制造物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终端装置、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生产管理方法、生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检索方法、以及存储用于实行该方法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媒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生产管理系统,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特征在于,设有:
若干输入装置,在组装工序以及根据所定检查项目对组装品进行检查的检查工序,输入·发送上述组装数据、质量数据、检查数据、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作为组装品名称及机种代码的总称命名);
第一存储装置,对于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管理号以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该组装品的组装开始时间、完成日时作为组装品数据进行存储;
第二存储装置,在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顺序存储上述检查数据;
第三存储装置,在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顺序存储上述质量数据;
第一显示·选择装置,用于显示选择组装品分类代码;
第二显示·选择装置,用于显示·选择所定日时;
第三显示·选择装置,为了从存储在上述第二、三存储装置的若干质量数据、检查数据中提取所希望数据,显示及选择与该提取条件相关附加的若干输出信息;
检索装置,根据由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检索提取存储在上述第一、二、三存储装置中的数据;
第四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上述检索装置检索提取的信息;
数据加工装置,根据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按时序加工存储在上述第四存储装置中的存储数据;
第一显示装置,按上述输出信息的输出项目表示由上述数据加工装置加工的时序系列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第一显示装置以数值表示上述各输出项目的时序系列数据,并且,至少将上述输出项目的时序系列数据之一以直方图表示。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设有:
选择装置,用于选择由上述第一显示装置表示的输出项目中某个项目名;
图线化装置,将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项目的时序数据直方图化。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设有第二显示装置,用于表示由上述检索装置提取的存储在上述第二或第三存储装置中的检查数据或质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设有第三显示装置,通过选择由上述第二显示装置表示的数据,上述第三显示装置仅表示与上述选择数据一致的组装品单体的检查数据或质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设有用于使检索装置实行检索的实行装置,得到由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设有用于使检索装置每隔所定间隔自动实行检索的实行装置,得到由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时间、输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设有:
监视·设定装置,用于对由上述检索装置提取的存储在上述第二或第三存储装置中的检查数据或质量数据信息进行计数,以监视设定;
通知装置,由上述监视·设定装置进行监视设定的信息成为所定件数时,该通知装置发出通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另一种生产管理系统,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特征在于,设有:
(A)主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
其至少包括:
①组装品主表,用于存储按种类对组装品区分的组装品分类代
  码数据;
②质量内容主表,使上述质量项目与上述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对
  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上述数据;
③主数据表,使得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
  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与在生产组装线上组装
  开始日时、完成日时等通过实施组装·检查可取得的生产线
  信息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④质量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组装品分类代码、上述质
  量内容主表的质量项目、根据质量项目的质量信息、输入日
  时、输入的组装·检查·修理工序处于对应状态,在该对应状
  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⑤检查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与组装
  品有关的检查项目及其检查结果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
  这些数据;
(B)输入终端装置
从由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来的上述组装品代码主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质量内容主表显示·输入预先特定的表信息,并且,根据该显示·输入信息向上述主数据表、质量内容数据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转送上述信息;
(C)输出终端装置
在显示部以显示器表示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数据输出表示控制部,数据转送部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所定数据,数据加工部对由上述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其包括:(C1)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
可显示·选择根据上述组装品主表信息的组装品分类代码;(C2)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
可显示·选择根据上述质量内容主表信息的输出项目;(C3)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
可显示日历,且能指定日期;(C4)数据转送部
根据由上述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
部、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所选择的条件,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
算机转送数据;(C5)数据加工部
对由上述数据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按时序进行统计加工;(C6)数据输出表示控制部
按各项目表示上述数据加工部的时序系列数据。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进一步包括:
⑥检查内容主表,使得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
  及组装品分类代码与在生产组装线上检查组装品的检查项目、
  利用该项目的生产组装线的检查工序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
  存储这些数据;上述输入终端装置也能表示·输入上述检查内容主表的信息。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进一步包括:
⑦按工序区分的显示·输入主表,使得生产组装线上的各工序
  与各输入终端装置可显示·输入的主保存管理计算机的表相
  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根据上述按工序区分的显示·输入主表,上述输入终端装置的显示·输入受到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数据加工部还计算各数据的总件数。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数据输出显示控制部列表表示根据上述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的项目以及由上述数据加工部按时序加工的各项目的件数。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数据输出显示控制部使上述数据加工部按时序加工的件数直方图化。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7)图线制作部,对于上述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的项目,通过上述数据加工部按时序进行加工,该图线制作部将上述加工所得数据图线化。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8)定期实行部,每隔预先设定的间隔向上述数据转送部发出实行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9)警报设定·发生部,表示上述质量内容主表的质量内容,且可以选择,设定发生该项目警报的累积件数,根据上述数据转送部及数据加工部的运算结果发出警报表示。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10)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表示通过上述数据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中上述质量内容数据表的全部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11)单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选择由上述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所表示的若干质量内容之一,一览表示该选择项目的质量内容及与该选择项目有关的上述组装品代码或名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输入步骤,输入若干数据,在生产组装线的组装工序以及根据所定检查项目对组装品进行检查的检查工序,输入·发送上述组装数据、质量数据、检查数据、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
第一存储步骤,向存储媒体顺序存储:
对于上述输入工序输入的管理号以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该组装品的组装开始日时、完成日时作为组装品数据;
处于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的上述检查数据;
处于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的上述质量数据;
选择步骤,从上述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及若干输出信息分别选择所希望项目,上述若干输出信息是为了从上述存储在存储媒体中的若干质量数据、检查数据中提取所希望数据而与提取条件相关的输出信息;
检索·提取步骤,根据由上述选择步骤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各项目,检索提取存储在上述存储媒体中的数据;
第二存储步骤,往终端装置存储媒体存储由上述检索提取步骤检索提取的信息;
数据加工步骤,根据上述选择步骤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按时序加工存储在上述终端装置存储媒体中的存储数据;
显示步骤,按上述输出信息的各输出项目表示由上述数据加工步骤加工的时序系列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选择由上述显示步骤所表示的各项目中某个,根据时序系列数据将上述所选择项目图线化。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还表示存储在上述终端装置存储媒体中的上述质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选择由上述质量数据显示步骤所表示的各项目中某个,单品表示与该项目一致的组装品单质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以所定间隔自动实行上述检索·提取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
设定由上述检索·提取步骤提取存储在存储媒体中的质量数据的某项目的特定件数;
检索该设定项目件数是否达到特定件数,若达到特定件数,就警报表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另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准备主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
该主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中设有下列各表:
①组装品主表,用于存储按种类对组装品区分的组装品分类代
  码数据;
②质量内容主表,使上述质量项目与上述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对
  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上述数据;
③主数据表,使得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
  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与在生产组装线上组装
  开始日时、完成日时等通过实施组装·检查可取得的生产线
  信息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④质量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组装品分类代码、上述质
  量内容主表的质量项目、根据质量项目的质量信息、输入日
  时、输入的组装·检查·修理工序处于对应状态,在该对应状
  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⑤检查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与组装
  品有关的检查项目及其检查结果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
  这些数据;
(B)输入步骤
从由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来的上述组装品代码主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质量内容主表显示·输入预先特定的表信息,并且,根据该显示·输入信息向上述主数据表、质量内容数据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转送上述信息;
(C)选择步骤
在输出终端装置显示部以显示器表示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数据输出表示控制部,数据转送部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所定数据,数据加工部对由上述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进行加工:
(C1)选择组装品
    显示·选择根据上述组装品主表信息的组装品分类代码;
(C2)选择输出类别
    显示·选择根据上述质量内容主表信息的输出项目;
(C3)选择日期
    显示日历,选择指定日期;
(D)数据转送步骤
根据上述所选择的条件,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数据;
(E)存储步骤
存储在输出终端装置中;
(F)数据加工步骤
对在上述输出选择区域所选择的各输出项目按时序系列加工上述所存储数据;
(G)显示步骤
按各项目表示时序系列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
在上述数据加工步骤(F)中对各项目的总件数进行统计;
在上述显示步骤(G)中按各项目以时序系列数据表示总件数。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进一步包括:
(H)将由上述数据加工步骤所加工的时序系列数据图线化。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进一步包括:
(I)上述输出终端装置以预先决定间隔实行数据转送。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进一步包括:
(J)上述输出终端装置设定上述质量内容主表的质量项目以及用于发生该项目警报的累积件数,并且根据上述数据转送和数据加工的运算结果发出警报。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进一步包括:
(K)上述输出终端装置显示由上述数据转送步骤转送数据中上述质量内容数据表的全部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进一步包括:
(L)上述输出终端装置选择由上述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所表示的若干质量内容之一;
(M)一览表示该选择项目的与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的质量内容。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设有:
若干输入装置,在组装工序以及根据所定检查项目对组装品进行检查的检查工序,输入·发送上述组装数据、质量数据、检查数据、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作为组装品名称及机种代码的总称命名);
第一存储装置,对于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管理号以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该组装品的组装开始时间、完成日时作为组装品数据进行存储;
第二存储装置,在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顺序存储上述检查数据;
第三存储装置,在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顺序存储上述质量数据;
第一显示·选择装置,用于显示选择组装品分类代码;
第二显示·选择装置,用于显示·选择所定日时;
第三显示·选择装置,为了从存储在上述第二、三存储装置的若干质量数据、检查数据中提取所希望数据,显示及选择与该提取条件相关附加的若干输出信息;
检索装置,根据由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检索提取存储在上述第一、二、三存储装置中的数据;
第四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上述检索装置检索提取的信息;
数据加工装置,根据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按时序加工存储在上述第四存储装置中的存储数据;
第一显示装置,按上述输出信息的输出项目表示由上述数据加工装置加工的时序系列数据。
因此,在组装生产线上能有效且迅速地对制品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第一显示装置以数值表示上述各输出项目的时序系列数据,并且,至少将上述输出项目的时序系列数据之一以直方图表示。因此,管理者很容易把握时序系列数据,便于在组装生产线上能有效且迅速地对制品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设有:
选择装置,用于选择由上述第一显示装置表示的输出项目中某个项目名;
图线化装置,将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项目的时序数据直方图化。
因此,可以根据管理者需要进行选择显示,在组装生产线上能方便有效地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设有第二显示装置,用于表示由上述检索装置提取的存储在上述第二或第三存储装置中的检查数据或质量数据。这样,管理者可以随时知道生产线上制品的检查数据和质量数据,在组装生产线上能方便有效地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设有第三显示装置,通过选择由上述第二显示装置表示的数据,上述第三显示装置仅表示与上述选择数据一致的组装品单体的检查数据或质量数据。这样,可以从检查数据或质量数据中选择其中之一,对该专项内容显示组装品数据,在组装生产线上能方便有效地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设有用于使检索装置实行检索的实行装置,得到由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因此,能方便地进行检索,在组装生产线上有效地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设有用于使检索装置每隔所定间隔自动实行检索的实行装置,得到由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时间、输出信息。这样,每隔所定间隔能自动实行检索,检索方便有效。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设有:
监视·设定装置,用于对由上述检索装置提取的存储在上述第二或第三存储装置中的检查数据或质量数据信息进行计数,以监视设定;
通知装置,由上述监视·设定装置进行监视设定的信息成为所定件数时,该通知装置发出通知。
这样,当质量信息超过基准值场合,通知装置发出通知,能迅速把握有关问题,迅速采取对策。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设有:
(A)主保存管理计算机
其至少包括:
①组装品主表,用于存储按种类对组装品区分的组装品分类代
  码数据;
②质量内容主表,使上述质量项目与上述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对
  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上述数据;
③主数据表,使得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
  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与在生产组装线上组装
  开始日时、完成日时等通过实施组装·检查可取得的生产线
  信息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④质量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组装品分类代码、上述质
  量内容主表的质量项目、根据质量项目的质量信息、输入日
  时、输入的组装·检查·修理工序处于对应状态,在该对应状
  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⑤检查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与组装
  品有关的检查项目及其检查结果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
  这些数据;
(B)输入终端装置
从由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来的上述组装品代码主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质量内容主表显示·输入预先特定的表信息,并且,根据该显示·输入信息向上述主数据表、质量内容数据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转送上述信息;
(C)输出终端装置
在显示部以显示器表示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数据输出表示控制部,数据转送部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所定数据,数据加工部对由上述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进行加工:
(C1)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
    可显示·选择根据上述组装品主表信息的组装品分类代码;
(C2)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
    可显示·选择根据上述质量内容主表信息的输出项目;
(C3)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
    可显示日历,且能指定日期;
(C4)数据转送部
    根据由上述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
    部、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所选择的条件,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
    算机转送数据;
(C5)数据加工部
    对由上述数据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按时序进行统计加工;
(C6)数据输出表示控制部
    按各项目表示上述数据加工部的时序系列数据。
因此,在组装生产线上能有效且迅速地对制品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
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进一步包括:
⑥检查内容主表,使得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
  及组装品分类代码与在生产组装线上检查组装品的检查项目、
  利用该项目的生产组装线的检查工序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
  存储这些数据;
上述输入终端装置也能表示·输入上述检查内容主表的信息。
因此,由于检查内容主表使得管理号、组装品分类代码与检查项目、检查工序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从而能方便有效地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还在于:
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进一步包括:
⑦按工序区分的显示·输入主表,使得生产组装线上的各工序与
  各输入终端装置可显示·输入的主保存管理计算机的表相对
  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根据上述按工序区分的显示·输入主表,上述输入终端装置的显示·输入受到限定。
因此,由于显示·输入主表使得各工序与各输入终端装置可显示·输入的主保存管理计算机的表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从而能方便有效地按工序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数据加工部还计算各数据的总件数。这样,能有效地对生产线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数据输出显示控制部列表表示根据上述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的项目以及由上述数据加工部按时序加工的各项目的件数。因此,能知道按质量实绩区分、按工序区分、按不良项目区分、按责任区区分的质量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数据输出显示控制部使上述数据加工部按时序加工的件数直方图化,这样,容易把握时序系列数据,能有效地对生产线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7)图线制作部,对于上述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的项目,通过上述数据加工部按时序进行加工,该图线制作部将上述加工所得数据图线化。这样,数据易于视认,容易把握时序系列数据,能有效地对生产线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8)定期实行部,每隔预先设定的间隔向上述数据转送部发出实行指令。这样,能实时进行数据检索,实现快速响应。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9)警报设定·发生部,表示上述质量内容主表的质量内容,且可以选择,设定发生该项目警报的累积件数,根据上述数据转送部及数据加工部的运算结果发出警报表示。这样,发生问题场合,能迅速把握问题,采取对策。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10)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表示通过上述数据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中上述质量内容数据表的全部数据。
因此,能充分把握质量内容数据,能有效地对生产线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系统,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11)单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选择由上述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所表示的若干质量内容之一,一览表示该选择项目的质量内容及与该选择项目有关的上述组装品代码或名称。
因此,容易把握各组装品的数据,能有效地对生产线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输入步骤,输入若干数据,在生产组装线的组装工序以及根据所定检查项目对组装品进行检查的检查工序,输入·发送上述组装数据、质量数据、检查数据、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
第一存储步骤,向存储媒体顺序存储:
对于上述输入工序输入的管理号以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该组装品的组装开始日时、完成日时作为组装品数据;
处于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的上述检查数据;
处于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的上述质量数据;
选择步骤,从上述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及若干输出信息分别选择所希望项目,上述若干输出信息是为了从上述存储在存储媒体中的若干质量数据、检查数据中提取所希望数据而与提取条件相关的输出信息;
检索·提取步骤,根据由上述选择步骤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各项目,检索提取存储在上述存储媒体中的数据;
第二存储步骤,往终端装置存储媒体存储由上述检索提取步骤检索提取的信息;
数据加工步骤,根据上述选择步骤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按时序加工存储在上述终端装置存储媒体中的存储数据;
显示步骤,按上述输出信息的各输出项目表示由上述数据加工步骤加工的时序系列数据。
因此,在组装生产线上能有效且迅速地对制品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选择由上述显示步骤所表示的各项目中某个,根据时序系列数据将上述所选择项目图线化。因此,易于把握数据。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还表示存储在上述终端装置存储媒体中的上述质量数据。这样对生产线上组装品质量易于把握,在组装生产线上能有效且迅速地对制品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选择由上述质量数据显示步骤所表示的各项目中某个,单品表示与该项目一致的组装品单质量数据。这样,易于知道该项目的质量数据及相关信息,在组装生产线上能有效对制品进行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所定间隔自动实行上述检索·提取步骤,这样,能实时进行数据检索,实现快速响应,且能自由设定检索时间间隔,使用性良好。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
设定由上述检索·提取步骤提取存储在存储媒体中的质量数据的某项目的特定件数;
检索该设定项目件数是否达到特定件数,若达到特定件数,就警报表示。
这样,当问题发生场合,能迅速发现问题,迅速采取对策。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准备主保存管理计算机
该主保存管理计算机中设有下列各表:
①组装品主表,用于存储按种类对组装品区分的组装品分类代
  码数据;
②质量内容主表,使上述质量项目与上述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对
  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上述数据;
③主数据表,使得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
  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与在生产组装线上组装
  开始日时、完成日时等通过实施组装·检查可取得的生产线
  信息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④质量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组装品分类代码、上述质
  量内容主表的质量项目、根据质量项目的质量信息、输入日
  时、输入的组装·检查·修理工序处于对应状态,在该对应状
  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⑤检查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与组装
  品有关的检查项目及其检查结果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
  这些数据;
(B)输入步骤
从由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来的上述组装品代码主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质量内容主表显示·输入预先特定的表信息,并且,根据该显示·输入信息向上述主数据表、质量内容数据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转送上述信息;
(C)选择步骤
在输出终端装置显示部以显示器表示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数据输出表示控制部,数据转送部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所定数据,数据加工部对由上述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进行加工;
(C1)选择组装品
    显示·选择根据上述组装品主表信息的组装品分类代码;
(C2)选择输出类别
    显示·选择根据上述质量内容主表信息的输出项目;
(C3)选择日期
    显示日历,选择指定日期;
(D)数据转送步骤
根据上述所选择的条件,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数据;
(E)存储步骤
存储在输出终端装置中;
(F)数据加工步骤
对在上述输出选择区域所选择的各输出项目按时序系列加工上述所存储数据;
(G)显示步骤
按各项目表示时序系列数据。
因此,能与机种代码、生产号相对应管理数据,对生产线上制品进行迅速有效的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在数据加工步骤(F)中对各项目的总件数进行统计,在显示步骤(G)中按各项目以时序系列数据表示总件数。因此,容易分析数据。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H)将由上述数据加工步骤所加工的时序系列数据图线化。
因此,时序系列数据易于视认,数据分析更容易,能对生产线上制品进行迅速有效的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进一步包括:
(I)上述输出终端装置以预先决定间隔实行数据转送。
这样,能实时进行数据检索,实现快速响应。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J)上述输出终端装置设定上述质量内容主表的质量项目以及用于发生该项目警报的累积件数,并且根据上述数据转送和数据加工的运算结果发出警报。
这样,发生问题场合,能迅速把握问题,采取对策。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K)上述输出终端装置显示由上述数据转送步骤转送数据中上述质量内容数据表的全部数据。
这样,能把握加工前的实际数据,能对生产线上制品进行迅速有效的管理。
按照本发明的生产管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L)上述输出终端装置选择由上述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所表示的若干质量内容之一;
(M)一览表示该选择项目的与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的质量内容。
这样,易于把握各组装品数据。
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实施例1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概略构成例的图;
图2是图1的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图3是图1输入系统的终端装置的概略构成方框图;
图4是图1的保存管理计算机的概略构成方框图;
图5是图1输出系统的终端装置的概略构成方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1生产管理系统的概略整体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生产号登录工序的数据输入的流程图;
图8表示生产号登录工序的显示画面;
图9表示生产号登录工序的显示画面;
图10表示生产号登录工序的显示画面;
图11是用于说明检查工序的数据输入的流程图;
图12表示检查工序的显示画面;
图13表示检查工序的显示画面;
图14表示检查工序的显示画面;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输出系统的终端装置的概略整体处理的流程图;
图16表示输出系统的终端装置的初始画面;
图17是用于详细说明图15的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18表示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19表示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20表示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21表示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22是用于详细说明图15的监视器处理的流程图;
图23表示监视器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24表示监视器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25表示监视器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26表示监视器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27是用于说明质量信息处理的流程图;
图28表示质量信息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29表示质量信息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30表示质量信息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31表示质量信息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32是用于说明特性值管理处理的流程图;
图33表示特性值管理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34表示特性值管理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35表示特性值管理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36是用于说明防止再发生工作进度处理的流程图;
图37表示防止再发生工作进度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38表示防止再发生工作进度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39表示防止再发生工作进度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40是实施例2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概略构成例的图;
图41是用于说明输入系统(组装工序)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图42是用于说明输入系统(检查工序)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图43是用于说明输出系统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图44是用于说明管理系统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图45是图40的输入系统及输出系统终端装置的概略构成方框图;
图46是图40的工序监视保存管理计算机的概略构成方框图;
图47表示存储在图46的第1数据库中的主表;
图48表示存储在图46的第2数据库中的主表;
图49表示图47的机种代码名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50表示图47的工厂名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51表示图47的制品领域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52表示图47的生产步骤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53表示图47的生产线号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54表示图47的处理类别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55表示图47的输入担当者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56表示图47的责任区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57表示图47的修理内容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58表示图47的组件检查表担当者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59表示图47的修理担当者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60表示图47的工序内检查担当者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61表示图47的对策担当者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62表示图47的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63表示图47的警报受信者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64表示图47的检查表项目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65表示图47的组件名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66表示图47的机种名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67表示图47的警报管理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68表示图47的警报值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69表示图47的不良内容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70表示图47的组件检查表项目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71表示图48的检查表数据主表的格式一例;
图72表示图48的检查表修订履历数据表的格式一例;
图73表示图48的组件管理号数据表的格式一例;
图74表示图48的主数据表的格式一例;
图75表示图48的工序内不良数据表的格式一例;
图76表示图48的工序外不良数据表的格式一例;
图77表示图48的组件主数据表的格式一例;
图78表示图48的组件检查表数据表的格式一例;
图79表示图48的组件数据表的格式一例;
图80表示图40的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81是用于说明输入系统终端装置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82是用于说明输入系统终端装置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83是用于说明输入系统终端装置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84是用于说明输入系统终端装置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85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86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87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88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89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90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91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92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93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94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95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96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97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98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99是用于说明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00是用于说明输出系统终端装置的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流程图;
图101是用于说明输出系统终端装置的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流程图;
图102是用于说明输出系统终端装置的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流程图;
图103是用于说明输出系统终端装置的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流程图;
图104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05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06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07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08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09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10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11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12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13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14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15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16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17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18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19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20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21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22是用于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23是用于说明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的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124是用于说明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的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125是用于说明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的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126是用于说明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的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127是用于说明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的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128是用于说明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29是用于说明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30是用于说明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31是用于说明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32是用于说明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33是用于说明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34是用于说明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35是用于说明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下面参照附图,按照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以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顺序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终端装置、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生产管理方法、生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检索方法、以及存储用于实行该方法程序的可由电脑读取的记录媒体的合适实施例。
下面先说明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
机种:按制品规格式样区分
生产号:制造方的管理号
机种号:制品序号
似有问题:除检查项目之外感到似有问题
信息处理:作为信息要传达的事项
不再现:虽然发生问题,但在修理工序中确认时,同样内容问题不再出现
完成制品台数:组装完成的制品台数
直行机台数:组装完成的制品台数中未发生任何问题的台数
不良件数:组装后,检查时(确认工序)发现问题(不良)的件数
直行率:(直行机台数/制品完成台数)×100
不良指数:不良件数/完成品台数
PQ值:全部有问题件数/检查台数
下生产线台数:组装线上发生问题而下组装线的台数
责任区:成为发生问题主要原因的区域(零件区,组装区,技术区,设计区)
例如,买进零件为原因导致产品上发生问题的场合为「零件区」的责任。组装工作为原因导致产品上发生问题的场合为「组装区」的责任。组装工作中未出现问题,并且零件规格合格,但是产品上发生问题的场合为「技术区」的责任。在技术区调查分析,由设计问题导致产品上发生问题的场合为「设计区」的责任。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至图39,按照「生产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成」、「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构成」、「输入系终端装置构成」、「保存管理计算机的构成」、「输出系终端装置构成」、「生产管理系统的概略整体动作」、「数据输入工序」、「检索要求,输出工程」顺序,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在以下说明中,以制造彩色复印机的制造组装线的生产管理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生产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成]
图1是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概略构成例的图。在图1中,100表示彩色复印机的制造组装线,该制造组装线100由组装Ⅰ工序101、组装Ⅱ工序102、…、组装N工序103、电气检查工序104、图像检查工序105、完成检查工序106构成。除了组装线之外的工序,110表示修理工序,111表示制品检查工序。
201至203表示用于输入组装Ⅰ工序101、组装Ⅱ工序102、…、组装N工序103的各工序数据的终端装置。在终端装置201~203,分别由操作者输入在组装工序中组装的各零件.组件的生产.组装内容的数据,所输入的数据被转送到后述的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
204至206表示用于输入电气检查工序104、图像检查工序105、完成检查工序106的各工序数据的终端装置。在终端装置204至206,分别对在组装工序101至103组装的制品由操作者输入检查.确认的内容.结果数据,所输入的数据被转送到后述的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
207表示用于输入修理工序110数据的终端装置。在终端装置207,由操作者输入修理工序110数据,所输入的数据被转送到后述的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
208表示用于对在组装Ⅰ工序101到修理工序110各工序中所输入的数据进行确认的终端装置。上述终端装置201~208构成输入系统。这里,制造组装线100为制品本体、即彩色复印机本体的制造组装线,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能适用于零件或组件的制造组装线。
300表示管理生产管理系统整体的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该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将从终端装置201~208转送来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另外,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根据从后述终端装置501~503转送来的检索要求,从数据库中检索相应的数据后送向终端装置501~503。该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构成数据库系统。
另外,401表示制造,制品检查部门,402表示零件检查部门,403表示制造技术部门。501至503表示分别设于制造,制品检查部门401、零件检查部门402、制造技术部门403的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501~503根据所设定的检索条件向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输出检索要求,并对从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来的检索数据进行加工及显示等。
[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构成]
图2是图1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系统的概略构成图。输入系(终端装置201~208)的应用功能包括输入功能、更新功能、登录功能、取消功能、选择功能、指南功能、自动输入功能、上托功能、条形码对应功能、印刷预示功能、票单输入功能、防止输入遗漏功能。
另外,作为输入系(终端装置201~208)的输入信息,有生产信息(工厂名,制品领域,机种,生产步骤,生产线号,工序名,机种代码,生产号,机械号,组装日,完成日等)和问题信息(发生日,发生时刻,发生工序,不良项目,不良内容,处理类别,责任区,不良原因,修理内容,修理担当者,对策内容,对策日等)。作为其它数据,有检查表检查数据,确认表确认数据,检查员名,合格与否数据。这些输入信息转送到数据库系统(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
数据库系统(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设有用于管理从输入系统输入的输入信息的各种表。具体地说,设有例如生产信息表,不良信息表,检查表数据表,确认表数据表,主数据表,目标/警报管理数据表等。
数据库系统(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根据从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转送的检索要求,从数据库中检索相应的数据后送向各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
作为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的输出信息,有质量管理信息(质量监视器,质量信息管理,特性值管理,防止再发生进度管理等)和警报信息(超过质量目标警报,多发生不良警报,再发生不良警报,交货期警告警报等)。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根据所设定的检索条件向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输出检索要求,并对从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转送来的检索数据,按时序系列加工检索所得数据,输出上述的输出信息。
[输入系终端装置构成]
图3是图1输入系终端装置201~208概略构成方框图。输入系统的各终端装置201~208构成相同。如图3所示,终端装置201~208由输入数据的输入部601、显示部602、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部603、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CPU604、作为CPU604的工作区使用的RAM605、读写记录媒体数据的记录媒体存取装置606、以及存储用于使CPU604运转的各种程序的记录媒体607构成。
输入部601由键盘、鼠标器、或条形码阅读器等构成,上述键盘包括光标键、数字输入键及各种功能键。输入部601是用户接口,用于操作者向CPU604给与操作指示或输入数据。
显示部602由CRT或LCD等构成,显示从CPU604输入的数据。通信部603与网络连接,用于通过网络与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或其它终端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上述CPU604是中央控制组件,根据存储在记录媒体的程序控制装置整体。上述CPU604与输入部601、显示部602、通信部603、RAM605、以及记录媒体存取装置606连接,控制数据通信、从存储器读取应用程序和各种数据的读写、数据/指令的输入、显示等。
上述RAM605设有工作存储器与显示存储器。工作存储器存储所指定的程序、输入指示、输入数据及处理结果等。显示存储器一时存储表示在显示部602显示画面上的显示数据。
上述记录媒体607存储CPU604可实行的操作系统程序607a(例如WINDOWS95或WINDOWS NT)和应用程序等各种程序和数据。作为应用程序可以列举例如生产管理系统的输入用程序607b等。作为记录媒体可以由例如软盘、硬磁盘、CD-ROM、DVD-ROM、MO或PC卡等光学性·磁性·电气性记录媒体构成。上述各种程序以CPU604能读取的数据状态存储在记录媒体607中。另外,上述各种程序也可以预先存储在记录媒体,或通过通信线路被下取后存储在记录媒体中。
[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的构成]
图4是图1的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概略构成方框图。如图4所示,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由用于输入数据的输入部701、显示部702、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部703、对生产管理系统整体进行管理同时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CPU704、作为CPU704工作区使用的RAM705、读写记录媒体数据的记录媒体存取装置706、以及存储用于使CPU704运行的程序的记录媒体707。
输入部701由键盘、鼠标器、及条形码阅读器等构成,上述键盘包括光标键、数字输入键及各种功能键。输入部701是用户接口,用于操作者向CPU704给与操作指示或输入数据。
显示部702由CRT或LCD等构成,显示从CPU704输入的数据。通信部703与网络连接,用于通过网络与输入系终端装置201~208或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进行数据通信。
上述CPU704是中央控制组件,根据存储在记录媒体的程序控制整个装置。该CPU704与输入部701、显示部702、通信部703、RAM705、记录媒体存取装置706及数据库708连接,控制数据通信、从记录媒体707读取程序、或各种数据的读写、数据/指令的输入、显示等。
上述RAM705设有工作存储器与显示存储器。工作存储器存储所指定的程序、输入指示、输入数据及处理结果等。显示存储器一时存储表示在显示部702显示画面上的显示数据。
上述记录媒体707存储CPU704可实行的操作系统程序707a(例如WINDOWS NT Server V4.0)和应用程序等各种程序和数据。作为应用程序可以列举例如生产管理系统的输入用程序707b等。作为记录媒体可以由例如软盘、硬磁盘、CD-ROM、DVD-ROM、MO或PC卡等光学性·磁性·电气性记录媒体。上述各种程序以CPU704能读取的数据状态存储在记录媒体707中。另外,有时上述各种程序预先存储在记录媒体中,或通过通信线路被下取后存储在记录媒体中。
上述数据库708设有生产信息表708a,问题信息表708b,检查表数据表708c,确认数据表708d,主数据表708e,目标/警报管理数据表708f等。
[输出系终端装置构成]
图5是图1终端装置501~503的概略构成方框图。输出系的各终端装置501~503构成相同。如图5所示,终端装置501~503由用于输入数据的输入部801、显示部802、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部803、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CPU804、作为CPU804工作区使用的RAM805、读写记录媒体数据的记录媒体存取装置806、以及存储用于使CPU804运行的各种程序的记录媒体807。
输入部801由键盘、鼠标器等构成,上述键盘包括光标键、数字输入键及各种功能键。输入部801是用户接口,用于操作者向CPU804给与操作指示或输入数据。
显示部802由CRT或LCD等构成,显示从CPU804输入的数据。通信部803与网络连接,用于通过网络与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或其他终端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上述CPU804是中央控制组件,根据存储在记录媒体807中的程序控制装置整体。上述CPU804与输入部801、显示部802、通信部803、RAM805、记录媒体存取装置806、及数据库808连接,控制数据通信、从存储器读取应用程序和各种数据的读写、数据/指令的输入、显示等。
上述RAM805设有工作存储器与显示存储器。工作存储器存储所指定的程序、输入指示、输入数据及处理结果等,显示存储器一时存储表示在显示部802显示画面上的显示数据。
上述记录媒体807存储CPU804可实行的操作系统程序807a(例如WINDOWS95或WINDOWS NT)和应用程序等各种程序和数据。作为应用程序可以列举例如生产管理系统的输入用程序807b等。作为记录媒体由例如软盘、硬磁盘、CD-ROM、DVD-ROM、MO或PC卡等光学性·磁性·电气性记录媒体构成。上述各种程序以CPU804能够读取的数据状态存储在记录媒体807中。另外,有时上述各种程序预先存储在记录媒体中,或通过通信线路被下取后存储在记录媒体中。
印刷部808由例如激光打印机构成,通过CPU804的控制,将在显示部上显示的数据等印刷在纸等上。
下面,按照「生产管理系统概略的整体动作」、「数据输入工序」、「检索要求·输出工序」顺序详细说明上述生产管理系统动作。
[生产管理系统概略的整体动作]
图6是用于说明图1生产管理系统的概略整体动作的流程图。在图6中,在输入系(终端装置201~208)输入组装Ⅰ工序101、组装Ⅱ工序102、…、组装N工序103、电气检查工序104、图像检查工序105、完成检查工序106、修理工序110、制品检查工序的数据(步骤P100)。所输入的数据被转送到数据库系统、即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步骤P101)。
在数据库系统(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接收从输入系(终端装置201~208)转送来的数据(步骤P200),所接收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708)的相应表中(步骤P201)。
另一方面,在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输入检索条件(步骤P300),根据所输入的检索条件向数据库系统(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转送检索要求(步骤P301)。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接收从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转送来的检索要求(步骤P202),从数据库(708)的相应表中检索与检索要求一致的数据(步骤P203),将其转送到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 (步骤P204)。
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接收从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转送来的检索数据后(步骤P302),按照所设定的输出对象,按时序系列加工检索数据进行输出(步骤P303)。在此,被加工的检索数据超过预先设定的实行标准值场合,就向有关部门发出警告(步骤P304)。作为该实行标准值可设定关于PQ值、IQ值、相同不良项目和制品检查不良等实行标准值。
[数据输入工序]
下面、按照①生产号登录工序(在组装Ⅰ工序101~组装N工序的各工序向终端装置201~203输入数据)、②检查工序(电气检查工序104、图像检查工序105、完成检查工序106的各工序向终端装置204~206输入数据)顺序说明在输入系终端装置201~206的数据输入工序。
①生产号登录工序的数据输入
该生产号登录工序是在组装Ⅰ工序101~组装N工序103的各工序向终端装置201~203输入数据的工序。按照图7的流程图,参考图8~图10说明生产号登录工序。
图7是用于说明生产号登录工序的数据输入的流程图,图8~图10表示生产号登录工序的显示画面。
在图7中,首先,组装Ⅰ工序101~组装N工序103的各作业者分别将终端装置201~203电源接通(步骤P400),选择生产管理系统输入用程序607b,若启动该生产管理系统输入用程序607b(步骤P401),就显示如图8所示的初始画面1000(步骤P402)。在图8所示的初始画面的一部分上,显示副画面1001用于确认·变更今天的日期及现在时刻。
然后,作业者确认所显示的今天日期及现在时刻,若无变更则按下输入键,若有变更场合则输入正确的今天日期及现在时刻,并按下输入键(步骤P403)。若对今天日期及现在时刻的确认·变更结束,就显示如图9所示的用于输入职员号/通行字的副画面1002(步骤P404)。然后由作业者输入职员号/通行字(步骤P405)。若以上步骤结束,就显示如图10所示的工序内数据输入画面(步骤P406)。
在图10所示的工序内数据输入画面中,1003表示工厂,1004表示制品领域,1005表示机种名,1006表示生产步骤,1007表示生产线号,1008表示工序名,1009表示机种代号,1010表示生产号的输入项目。另外,1011表示输入向导栏,在该输入向导栏1011,自动显示与输入项目1003到输入项目1009的各输入项目相符合的数据项目。
作业者按照本人所担当的组装工序的组装作业进展,在1003~1010的输入项目输入数据(步骤P407)。具体地说,从输入向导栏显示的数据项目中用鼠标器选择按压,所选择数据就自动显示在输入项目1003~1009框内。另外,通过用条形码阅读器读取添附在装配零件或组件上的表示生产号的条形码,输入生产号栏1010。
然后,作业者按下登录键1020,登录所输入数据(步骤P408),登记数据送向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步骤P409)。这时,日期和现在时刻数据也加在一起被转送到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然后,进行步骤P407~步骤P409的处理,直到有结束指示(步骤P410)。对以后投入在生产线上的机械,仅登录生产号1010数据与对应的机械序号。
②检查工序的数据输入
该检查工序是在电气检查工序104、图像检查工序105、完成检查工序106的各工序向终端装置204~206输入数据的工序。按照图7的流程图,参考图8、图9、图12~图14说明检查工序。图11是用于说明检查工序的数据输入的流程图,图8、图9、图12~图14表示检查工序的数据输入显示画面。
在图11中,首先,电气检查工序104、图像检查工序105、完成检查工序106的各作业者分别接通终端装置204~206电源(步骤P500),选择生产管理系统输入用程序607b,若启动该生产管理系统输入用程序607b(步骤P501),就显示如图8所示的初始画面1000(步骤P502)。在图8所示的初始画面的一部分,显示副画面1001用于确认·变更今天的日期及现在时刻。
然后,作业者确认所显示的今天日期及现在时刻,若无变更则按下输入键,若有变更场合则输入正确的今天日期及现在时刻后,按下输入键(步骤P503)。若对今天日期及现在时刻的确认·变更结束,就显示如图9所示的用于输入职员号/通行字的副画面1002(步骤P504)。然后,由作业者输入职员号/通行字(步骤P505)。若以上步骤结束,就显示如图10所示的工序内数据输入画面(步骤P506)。
在图12中,1003表示工厂,1004表示制品领域,1005表示机种名,1006表示生产步骤,1007表示生产线号,1008表示工序名,1009表示机种代号,1010表示生产号的输入项目。另外,1011表示输入指南栏,在该输入指南栏1011,自动显示与输入项目1003到输入项目1009的各输入项目相一致的数据项目。
作业者按照自己担当的检查工序,在1003~1009的输入项目上输入数据(步骤P507)。具体地说,从输入向导栏1011显示的数据项目中用鼠标器选择及按压,所选择数据就自动显示在输入项目1003~1009框内。
然后,作业者为了读取作为检查工序对象的机械生产号数据,按下「生产号呼出」按钮(步骤P508),则正在生产线上机械和下生产线机械的生产号显示在一览表框1022上(步骤P509)。
作业者从表格框1022中选择目标生产号后按压(步骤P510),如图13所示,该生产号的现阶段质量数据显示在画面上(步骤P511)。从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读取上述显示在表格框1022中的生产号和该生产号的现阶段质量数据,将其显示在画面上。具体地说,如图13所示,将目前为止所输入的数据表示在输入项目,同时不良数据(质量数据)表示在不良数据输入项目栏1025。此外,没有不良数据场合,就不显示不良数据。
然后,在对象工序中发生对象生产号不良场合,作业者在不良数据输入项目栏1025上输入有关不良数据(步骤P512)。若最初输入「不良项目」,则在「发生日」、「发生时刻」、「工序名」上自动输入数据。另外,也可以用票单形式进行有关不良数据的输入。若在图13的不良数据输入项目栏1025按下号码栏,就显示如图14所示的票单输入画面。
作业者按下登录键1020登录所输入的有关不良数据(步骤P513),所登录的有关不良数据被转送到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步骤P514)。接着,在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将转送来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内相应表中。然后进行步骤P510~步骤P514的处理,直到有结束指示(步骤P515)。
[检索要求·输出工序]
下面,参照图15~图39说明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的检索要求·输出工序。该检索要求·输出工序是在制造·制品检查部门401、零件检查部门402、及制造技术部门403的各部门从终端装置501~503向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输出检索要求,按时序系列加工从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转送来的检索数据及将其显示的工序。
图15是用于说明输出系的终端装置501~503整体的概略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5中,首先制造·制品检查部门401、零件检查部门402、及制造技术部门403的各管理者分别接通终端装置501~503电源(步骤P600),选择生产管理系统输出用程序807b,若启动该选择生产管理系统输出用程序807b(步骤P601),就显示如图16所示的初始画面2000(步骤P602)。在其画面的一部分,显示副画面2001用于输入职员号/通行字,由管理者输入职员号/通行字(步骤P603)。若以上步骤结束,可以向画面进行键输入操作。
然后,若由管理者进行键操作(步骤P604),则解析键操作内容(步骤P605),若选择防止再发生输入键2002场合,就实行①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步骤P606)。若选择监视器处理场合,就实行②监视器处理(步骤P607)。若选择质量信息键2004场合,就实行(③质量信息处理(步骤P608)。若选择特性值管理键场合,就实行④特性值管理处理(步骤P609)。若选择防止再发生进度管理键场合,就实行⑤防止再发生进度管理处理(步骤P610)。若选择其它键场合,就实行其它处理(步骤P611)。
下面,分别对①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步骤P606),②监视器处理(步骤P607),③质量信息处理(步骤P608),④特性值管理处理(步骤P609),⑤防止再发生进度管理处理(步骤P610)进行具体说明。
①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
按照图17的流程图,参照图18至图21说明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图17是用于详细说明图15的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图18至图21表示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18表示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键被选择的场合所显示的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的初始画面2009。在图18中,2010是用于显示所选择机种数据存在期间的键。若按下此键,就显示所选择机种的数据存在期间。2011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制品领域」的制品领域选择框,2012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的机种选择框,2013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的机种代码选择框,2014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生产步骤」的生产步骤选择框。
另外,2015表示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责任区」的责任区选择栏。在责任区选择栏2015,从“零件”、“技术”、“组装”、“设计”、“其它”及“全部”中选择一个。2016表示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检索类别」的检索类别选择栏。在检索类别选择栏2016,从“未输入防止再发生数据”、“已输入防止再发生数据”及“全部”中选择一个。2017表示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检索方法」的检索方法选择栏。在检索方法选择栏2017,从“按日期检索”、“按生产号检索”及“按机号检索”中选择一个。2018表示用于选择「检索对象」的检索对象选择栏。在检索对象选择栏2018,选择“限于工序内”。
在图17的流程图中,在图18的初始画面2009,先由管理者在制品领域选择栏2011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制品领域」(步骤P700)。然后,在机种选择栏2012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步骤P701)。接着,在机种代码选择栏2013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步骤P702)。然后,在生产步骤选择栏2014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生产步骤」(步骤P703)。
另外,在责任区选择栏2015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责任区」(步骤P704),在检索类别选择栏2016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检索类别」(步骤P705)。然后,在检索方法选择栏2017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检索方法」(步骤P706),在检索对象选择栏2018中选择「检索对象」(步骤P707)。
接着,管理者若按下检索条件输入键2020(步骤P708),则显示用于具体指定在检索方法选择栏2017所设定的检索方法的副画面。(步骤P709)。具体地说,如图19所示,在检索方法选择栏2017中选择“按日期检索”的场合,就显示副画面2030,由管理者输入检索期间。另外,当选择“按生产号检索”场合,就显示副画面2031,由管理者输入生产号的「开始号」和「结束号」。另外,当选择“按机号检索”的场合,就显示副画面2032,由管理者输入机号的「开始号」和「结束号」。
然后,由管理者指定具体检索方法,按压确认按钮(步骤P710),根据上述步骤P700~步骤P710所设定的检索条件向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转送检索要求(步骤P711)。然后,在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根据检索条件对数据进行检索后,将检索数据转送来。检索而得数据(原始数据)如图20所示,显示在检索数据显示栏2035一览上(步骤P712)。
检索数据显示栏2035由“号码”、“生产号”、“机号”、“机头号”、“再检”、“发生日”、“发生时刻”、“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下生产线”、“处理类别”、“责任区”、“不良原因”、“修理内容”、“修理日”、“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日”、“对策时刻”、“对策担当者”等项目构成,关于在检索数据显示栏上显示哪个项目,可由操作者自由设定。
然后,在检索数据显示栏2035,按下目标数据的最左端单元2002(步骤P713),就显示如图21所示的防止再发生输入画面2040(步骤P714)。然后,管理者在防止再发生输入画面2040上输入“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日”、“对策时刻”、“对策担当者”(步骤P715)后,按下登录键登录(步骤P716)。所登录的防止再发生数据被转送到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步骤P717)。转送来的防止再发生数据存储在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数据库708对应表中。然后,进行步骤P700至步骤P717的处理,直到有结束指示(步骤P718)。
②监视器处理
下面按照图22的流程图,参照图23至图26说明监视器处理。图22是用于说明监视器处理的流程图,图23至图26表示监视器处理的显示画面。该监视器至少在输出系统501~503中之一,在制造组装线100运行期间常时进行处理。
图23表示监视器键2003被选择场合显示的监视器处理的初始画面2100。在图23中,2101是用于显示所选择机种数据存在期间的键。若按下此键2101,就显示所选择机种数据的存在期间。2102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制品领域」的制品领域选择栏,2103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的机种选择栏,2104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的机种代码选择栏,2105是用于选择输出对象的输出类别选择栏。该输出类别选择栏2105中显示“当日生产·质量信息”、“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按不良项目区分的发生状况”、“按责任区区分的发生状况”、“按处理类别区分的发生状况”、“下生产线/解除状况”、及“按不良内容区分的发生状况”各项,从上述各项中选择输出对象。
在此,“当日生产·质量信息”是用于把握质量实际业绩、与目标之差、及偏差的信息。“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按不良项目区分的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项目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按处理类别区分的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处理类别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下生产线/解除状况”是用于把握下生产线/解除状况的推移和倾向。“按不良内容区分的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内容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该输出类别(输出对象)在检索数据之前或之后都可以选择。
2106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日期」栏。2107是用于选择要检索的信息类别栏,从“限于工序内”、“限于工序外”及“工序内+工序外”中选择一个。2108表示显示基准拦,用于选择以“不良发生日”为基准显示信息,或者以“机械完成日”为基准显示信息。该显示基准栏2108可以在检索之前或检索之后设定。
2109表示「更新间隔」设定键,该「更新间隔」设定键2109被选择场合,则显示如图24所示的副画面2110。在副画面2110,选择是否自动更新检索信息,当实行自动更新场合,设定以几分钟间隔实行。这里,所谓自动更新是指即使不按下检索实行键系统也能每隔所设定的时间自动检索信息将最新信息显示在画面上的功能。2115表示检索实行键,按下该检索实行键2115,就能够检索符合检索条件的信息,并能够将所检索的信息显示在画面上。
在图22的流程图中,在图23的初始画面,由管理者在制品领域选择栏2102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制品领域」(步骤P800)。接着,在机种选择栏2103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步骤P801)。然后,在机种代码选择栏2104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步骤P802),在输出类别选择栏2015选择输出类别(输出对象)(步骤803)。进而,设定更新间隔(步骤P805),选择要检索的信息类别(步骤P806)。
以后,若管理者按下检索实行键2115(步骤P807),就根据在步骤P800~步骤P807所设定的检索条件向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转送检索要求(步骤P808)。然后,在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根据检索条件检索数据后,将检索数据转送来。接着,如图25所示,将检索数据(原始数据)显示在检索数据显示栏2116一览上(步骤P809)。
检索数据显示栏2116由“号码”、“生产号”、“机号”、“机头号”、“再检”、“发生日”、“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下生产线”、“处理类别”、“责任区”、“不良原因”、“修理内容”、“修理日”、“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日”、“对策时刻”、“对策担当者”等项目构成,关于在检索数据显示栏上显示哪个项目,可由操作者自由设定。
另外,在检索数据中,将在输出类别选择栏2105中被选择的输出类别(输出对象)数据进行按时序系列加工(统计·计算),将其显示在输出对象显示栏2117一览上(步骤P810)。另外,显示在该输出对象显示栏2117数据中所选择项目以曲线形式表示在曲线显示栏2118上。
此外,图25表示在输出类别选择栏2105中选择“当日生产·质量信息”场合,在输出对象显示栏2117上显示的数据。在如图25所示的输出对象显示栏2117,显示与数据项目(生产完成台数、直行机台数、不良件数、直行率、不良指数、PQ值、下生产线台数)相应的“合计数”、“图线”、“比例”、“每小时(8点~20点)发生率”。另外,图25所示的曲线图显示栏2118表示在输出对象显示栏2117中选择生产完成台数场合时曲线图显示例。
图26A~图26F表示在输出类别选择栏2105中分别选择“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按不良项目区分的发生状况”、“按处理类别区分的发生状况”、“下生产线/解除状况”、及“按不良内容区分的发生状况”场合输出对象显示栏2117的显示例。
显示画面所显示的数据通过按压印刷键2120,在印刷部808印刷及输出。然后,将预先设定的实行标准值和在输出对象显示栏2117所显示的实际业绩相比较(步骤P811),当实际业绩超过实行标准值场合,则向有关部门(预先登记好的责任区,或者有关的组装工序等)发出警报(步骤P812)。接着,判断是否有结束指示(步骤P813),有结束指示场合则结束该处理,没有结束指示场合,则判断所设定的更新间隔时间是否经过(步骤P814),当更新间隔时间经过场合,返回步骤P807进行检索数据的更新(步骤P808~步骤P812)。如上所述,常时进行判断实际业绩是否超过实行标准值。
③质量信息处理
下面按照图27的流程图参照图28至图31说明防止再发生输入处理。图27是用于详细说明质量信息处理的流程图,图28至图31表示质量信息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28表示质量信息处理键2004被选择的场合显示的质量信息处理的初始画面2200。2201是用于显示所选择的机种数据存在期间的键。若按下该键2201,就显示所选择机种数据的存在期间。2202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生产步骤」的生产步骤选择栏。2203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制品领域」的制品领域选择栏,2204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的机种选择栏,2205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的机种代码选择栏,2206是用于选择输出对象的输出类别选择栏。从输出类别选择栏2206中显示“质量趋向”、“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按不良项目区分的发生状况”、“按处理类别区分的发生状况”、“下生产线/解除状况”及“按不良内容区分的发生状况”各项,从上述各项中选择输出对象。
在此,“质量趋向”是用于把握实际业绩、与目标之差、偏差的信息。“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按不良项目区分的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项目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按处理类别区分的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处理类别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下生产线/解除状况”是用于把握下生产线/解除状况及其推移和倾向。“按不良内容区分的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内容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该输出类别(输出对象)在检索数据之前或之后都可以选择。
2207表示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检索方法」的检索方法选择栏。在检索方法选择栏2207,从“按日期检索”、“按生产号检索”、及“按机号检索”中选择一个。2208表示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检索基准」的检索基准选择栏。在检索基准选择栏2208,从“发生日基准”或“完成日基准”中选择一个。2214表示用于选择要检索的信息类别栏,从“限于工序内”、“限于工序外”及“工序内+工序外”中选择一个。
在图27的流程图中,在图28的初始画面,由管理者在生产步骤选择栏2202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生产步骤」(步骤P900),在制品领域选择栏2203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制品领域」(步骤P901)。接着,在机种选择栏2204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步骤P902),在机种代码选择栏2205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步骤P903),进而,在输出类别选择栏2206选择输出类别(输出对象)(步骤P904),选择要检索的信息类别(步骤P905)。
然后,管理者按下检索条件输入键2209(步骤P906),则显示副画面用于指定在检索方法选择栏2207所设定的具体检索方法(步骤P907)。具体地说,如图29所示,在检索方法选择栏2207,若选择“按日期检索”场合,就显示副画面2210,由管理者输入检索期间。另外,若选择“按生产号检索”场合,就显示副画面2211,由管理者输入生产号的「开始号」和「结束号」。另外,若选择“按机号检索”场合,就显示副画面2212,由管理者输入机号的「开始号」和「结束号」。
接着,由管理者指定具体的检索方法,若按下确认按钮(步骤P908),则根据在上述步骤P901~步骤P907所设定的检索条件向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转送检索要求(步骤P909)。在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根据检索条件进行数据检索,将检索而得数据转送来。如图30所示,将上述检索数据(原始数据)表示在检索数据显示栏2220一览上(步骤P910)。检索数据显示栏2220由“号码”、“生产号”、“机号”、“机头号”、“再检”、“发生日”、“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下生产线”、“处理类别”、“责任区”、“不良原因”、“修理内容”、“修理日”、“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日”、“对策时刻”、“对策担当者”等项目构成,关于在检索数据显示栏上显示哪个项目,可由操作者自由选择。
另外,在检索数据中,将在输出类别选择栏2206中被选择的输出类别(输出对象)数据按时序系列加工(总计·计算)及将其显示在输出对象显示栏2221一览上(步骤P911)。另外,显示在该输出对象显示栏2221中所选择的项目以曲线形式表示在曲线显示栏2222上。该曲线化项目可由操作者任意选择。
此外,图30表示在输出类别选择栏2206选择“质量趋向”场合在输出对象显示栏2221上显示的数据一例。在如图30所示的输出对象显示栏2221,显示与数据项目(生产完成台数、直行机台数、不良件数、直行率、不良指数、PQ值、下生产线台数)相应的“合计数”、“合计数图线”、“比例”、“每小时(8点~20点)发生率”。另外,图30所示的曲线图显示栏2222表示在输出对象显示栏2221选择生产完成台数场合曲线图显示例。
图31A~图31F表示在输出类别选择栏2206分别选择“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按不良项目区分的发生状况”、“按处理类别区分的发生状况”、“下生产线/解除状况”、及“按不良内容区分的发生状况”场合输出对象显示栏2117的显示例。
然后,进行步骤P900至步骤P911的处理,直到有结束指示(步骤P912)。
④特性值管理处理
下面,按照图32的流程图,参照图33至图35说明特性值管理处理。图32是用于详细说明特性值处理的流程图,图33至图35是表示特性值管理处理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33表示特性值管理键2005被选择场合显示的特性值管理处理的初始画面2300。2301是用于显示所选择测定类别数据存在期间的键。若按下此键2301,就显示所选择的机种数据存在期间。2302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生产步骤」的生产步骤选择栏,2303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测定类别」的测定类别选择栏,2304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的机种选择栏,2305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的机种代码选择栏,2306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检索方法」的检索方法选择栏。在检索方法选择栏,从“按日期检索”、“按生产号检索”、及“按机号检索”中选择一个。
在图32的流程图中,在图33的初始画面2300,首先由管理者在生产步骤选择栏2302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生产步骤」(步骤P1001),在测定类别选择栏2303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测定类别」(步骤P1002)。接着,在机种选择栏2304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步骤P1003),在机种代码选择栏2305中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步骤P1004)。另外,在检索方法选择栏2306中选择「检索方法」(步骤P1005)。
管理者若按下检索条件输入键2307(步骤P1006),就显示副画面用于具体指定在检索方法选择栏2306所设定的检索方法(步骤P1007)。具体地说,如图34所示,在检索方法选择栏2306,若选择“按测定日检索”场合,就显示副画面2310,由管理者输入检索期间。另外,若选择“按生产号检索”场合,就显示副画面2311,由管理者输入生产号的「开始号」和「结束号」。另外,若选择“按机号检索”场合,就显示副画面2312,由管理者输入机号的「开始号」和「结束号」。
然后,由管理者指定具体的检索方法,若按下确认按钮(步骤P1008),则根据在上述步骤P1001~步骤P1007所设定的检索条件向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转送检索要求(步骤P1009)。在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根据检索条件进行数据检索,并将检索而得数据转送来。例如图35所示那样,在检索数据显示栏2320一览上表示上述检索数据。此外,在频率分布曲线显示栏2321表示频率分布曲线,在X曲线显示栏2322表示X曲线,在R曲线显示栏2323表示R曲线,在统计数据显示栏2324表示统计数据(步骤P1010)。
然后,进行步骤P1001~P1010的处理,直到有结束指示(步骤P1011)。
⑤防止再发生进度管理处理
下面,按照图36的流程图,参照图37~图39说明防止再发生进度管理处理。图36是用于说明防止再发生进度管理处理的流程图,图37~图39表示防止再发生进度处理的显示画面。
图37表示防止再发生进度管理键2006被选择场合显示的防止再发生进度管理处理的初始画面2400。在图37中,2401是用于显示所选择机种数据存在期间的键。若按下该键2401,就显示所选择机种数据存在期间。2402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制品领域」的制品领域选择栏,2403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的机种选择栏,2404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的机种代码选择栏,2405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生产步骤」的生产步骤选择栏。
另外,2406表示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责任区」的责任区选择栏。在责任区选择栏2406,从“零件”、“技术”、“组装”、“设计”、“其它”及“全部”,中选择一个。2407表示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检索类别」的检索类别选择栏。在检索类别选择栏2407,从“防止再发生未输入数据”、“防止再发生输入完数据”及“全部”中选择一个。2408表示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信息类别」的信息类别选择栏。在信息类别选择栏2408,从“限于工序内信息”或“限于工序外信息”中选择一个。
另外,2409表示用于设定更新检查时间的「更新间隔」设定键,若选择该「更新间隔」设定键场合,就显示如图38所示的副画面2410。在副画面2410上选择是否自动更新检索信息。若实行自动更新场合,则设定以几分钟间隔实行。
在图36的流程图中,在图37所示的初始画面2009,首先由管理者在制品领域选择栏2402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制品领域」,在机种选择栏2403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步骤P1100)。接着,在机种代码选择栏2404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步骤P1101),在生产步骤选择栏2405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生产步骤」(步骤P1102)。
进而,在责任区选择栏2406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责任区」(步骤P1103),在检索类别选择栏2407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检索类别」(步骤P1104),在信息类别选择栏2408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信息类别」(步骤P1105)。进而,设定更新检索时间。(步骤P1106)。
然后,管理者若按下检索条件输入键2411(步骤P1107),就显示如图38所示的用于输入作为对象的检索期间的副画面2412(步骤P1108)。接着,由管理者指定具体的检索方法,若按下确认按钮(步骤P1109),则根据在上述步骤P1100~步骤P1109所设定的检索条件向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转送检索要求(步骤P1110)。在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根据检索条件进行数据检索后,将检索而得数据转送来。其检索数据如图39所示,显示在检索数据显示栏2420一览上。另外,在按责任区区分的责任区显示栏2421上显示各责任区发生比例,及未输入防止再发生数据的经过时间/日数(步骤P1111)。另外,在按责任区区分的责任区显示栏2421所显示的数据中被选择的项目以曲线形式显示在直方图显示栏2422上。该直方图项目可以由操作者任意选择。
此外,图39所示的例表示在责任区选择栏2406中选择“全部”场合,在按责任区区分的责任区显示栏2421显示的数据例。在图39所示的按责任区区分的责任区显示栏2421上显示与责任区(全部、零件、组装、技术、设计、其它)对应的“合计数”、“合计数的图线”、“比例”、“经过时间(未防止再发生场合:从不良发生的经过小时/日数,已防止再发生场合:从不良发生到已防止再发生输入的经过小时/日数)。
然后,进行步骤P1100~步骤P1111的处理,直到有结束指示(步骤P1112)。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终端装置201~203,分别输入与各组装工序101~103组装有关的数据,在终端装置204~208,输入电气检查工序104、图像检查工序105、完成检查工序106、修理工序110、制品检查工序111的数据。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将终端装置201~208输入数据存储在数据库708,在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指定检索条件,将检索要求向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转送,在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300,根据该检索要求,从数据库708检索相应数据送向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在输出系终端装置501~503,将检索所得数据按时序系列加工及输出(显示或印刷),因此,能有效且迅速管理在制连组装线制造的制造物。另外,按时序系列加工检索数据,因此,能按时序管理。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终端装置501~503在监视器处理等中,将按时序系列加工所得数据用表以及曲线图形式输出,因此,能按时序管理制造组装线。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终端装置501~503在监视器处理等中,将质量信息按质量实际业绩、工序、不良项目、或责任区区分作成及输出,因此,能按质量实际业绩、工序、不良项目、或责任区了解质量信息。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终端装置501~503在监视器处理等中,若所得质量信息超过实行标准值场合,则向质量信息责任区、或与质量信息有关的组装工序发出警告,因此,相关部门能迅速把握问题,并能迅速指定对策解决问题。
第2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40-图135按照“生产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成”、“输入系和输出系的终端装置构成”、“工序监视存取管理计算机的构成”、“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的构成”、“输入系终端装置的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系终端装置的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管理系终端装置的警报邮件送信处理”顺序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说明中,以制造彩色复印机的制造组装线的生产管理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生产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成]
图40是第2实施例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概略构成例的图。在图40中,3100表示彩色复印机制造组装线,该制造组装线3100由组装Ⅰ工序3101、组装Ⅱ工序3102、……组装N工序3103、电气检查工序3104、图像检查工序3105、完成检查工序3106、修理工序3110、制品检查工序3111构成。
3201~3203表示用于输入组装Ⅰ工序3101、组装Ⅱ工序3102、……组装N工序3103的各工序数据的终端装置。在终端装置3201~3203,分别由作业者输入在组装工序中组装的各零件·组件的生产·组装内容的数据,所输入的数据被转送到后述的存取管理计算机3300。
3204~3206表示用于输入电气检查工序3104、图像检查工序3105、完成检查工序3106的各工序数据的终端装置。在终端装置3204~3206,分别对在组装工序3101~3103组装的制品由作业者输入检查·确认的内容或结果数据,所输入的数据被转送到后述的存取管理计算机3300。
3207表示用于输入修理工序3110数据的终端装置。在终端装置3207,由作业者输入修理工序3110数据,所输入的数据被转送到后述的存取管理计算机3300。
3208表示制品检查工序3111的终端装置,该制品检查工序3111对在组装工序3101~修理工序3110各工序所输入的数据进行校核。上述终端装置3201~3208构成输入系统。制造组装线3100为制品本体、在本实施例中为彩色复印机本体的的制造组装线,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能适用于零件或组件的制造组装线。
3300a表示管理生产管理系统整体的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该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将从终端装置3201~3208转送来的数据保管在数据库中。另外,该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根据从后述终端装置3501~3503转送来的检索要求,从数据库将相应数据送向终端装置3501~3503。3300b表示进行警报邮件发信的邮件管理计算机。该邮件管理计算机3300b与生产管理系统连接,同时还与外部网络3700连接。邮件管理计算机3300b将从管理系统终端装置3600送来的警报邮件送向指定送信处(生产管理系统内或与网络3700连接的终端)。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和邮件管理计算机3300b构成数据库系统。
另外,3401表示制造·制品检查部门,3402表示零件检查部门,3403表示制造技术部门。3501~3503表示别设于制造·制品检查部门3401、零件检查部门3402、制造技术部门3403的终端装置。上述终端装置3501~3503根据所设定的检索条件向存取管理计算机3300输出检索要求,并对从存取管理计算机3300转送来的检索数据进行加工及显示等。终端装置3501~3503构成输出系。
3420表示管理部门,3600表示设于管理部门3420的管理系终端装置。存储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数据库中的组装制品的不良数据等超过标准值场合,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将警报邮件送向所定送信处。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构成管理系。
下面,参照图41的流程图说明组装工序3101~3103的基本作业。图41是用于说明组装工序3101~3103基本作业的流程图。在图41中,在步骤T1,组装工序3101~3103的各作业者在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3对添附在生产线上组装制品上的条形码表读取对象组装制品的条形码数据(机种代码及制品生产编号)。所读取的机种代码及制品生产编号(以下简记为“生产号”)表示在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3的画面上(步骤T2)。然后,在步骤T3,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数据库检索与机种代码及制品生产编号一致的数据(组件数据、检查表数据、不良数据等)。组装工序3101~3103的各作业者在检索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数据期间进行生产线上组装作业(步骤T4)。检索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数据后,所检索的数据显示在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3的画面上(步骤T5)。作业者在该画面上输入必要数据。另外,有组件装配工序场合,用条形码读取器读取组件的条形码数据(组件管理号码),所读取的组件管理号码表示在画面上(步骤T6)。作业者在该画面上输入必要数据。根据作业者的登记指示,将画面上的数据登记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数据库中(步骤T7)。
下面,参照图42的流程图说明检查工序3104~3106的基本作业。图42是用于说明检查工序3104~3106基本作业的流程图。在图42中,在步骤T11,检查工序3104~3106的各作业者(检查员)在输入系终端装置3204~3206通过条形码读取器对添附在生产线上组装制品上的条形码表读取对象组装制品的条形码数据(机种代码及制品生产编号)。所读取的机种代码及制品生产编号表示在输入系终端装置3204~3206的画面上(步骤T12)。然后,在步骤T13,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数据库检索与机种代码及制品生产编号一致的数据(组件数据、检查表数据、不良数据等)。检查工序3104~3106的各作业者在检索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数据期间实行生产线上作业(步骤T14)。检索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数据后,所检索的数据显示在输入系终端装置3204~3206的画面上(步骤T15)。各作业者在该画面上输入检查表项目的检索结果(步骤T16)。根据检查者的登记指示,将画面上的数据登记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数据库中(步骤T17)。
在此,从条形码表读取条形码数据(机种代码及制品生产编号),但也可预先在组装制品上粘贴条形码,读取粘贴在该组装制品上的条形码。
下面,参照图43的流程图说明制造·制品检查部门3401、零件检查部门3402、及制造技术部门3403的基本作业。图43是用于说明制造·制品检查部门3401、零件检查部门3402、及制造技术部门3403的基本作业的流程图。在图43中,制造·制品检查部门3401、零件检查部门3402、及制造技术部门3403的各担当者在输出系终端装置3501~3503为了以当日、日单位、月单位等把握生产管理系统的制品状况,设定检索条件,用于检索存储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数据库中数据(步骤T21)。然后,将检索要求向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b发送(步骤T22),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b检索与检索条件一致的数据(步骤T23)。接着,按时序系列等加工检索所得数据,将其显示在输出系终端装置3501~3503的画面上(步骤T24)。
下面,参照图44的流程图说明管理部门3420的基本作业。图44是用于说明管理部门3420基本作业的流程图。在图44中,管理部门3420的管理者在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为了把握是否发生制品制造等问题,设定检索条件,用于检索存储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步骤T31)。然后,将检索要求向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b发送(步骤T32),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b检索与检索条件一致的数据(步骤T33)。接着,检索所得数据内,若存在与警报标准值有关的数据场合,应向登记的送信处通知所发生问题,发送警报邮件(步骤T34)。
[生产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成]
图45是图40表示的输入系的终端装置3201~3208与输出系的终端装置3501~3503的概略构成方框图。输入系的各终端装置3201~3208与输出系的各终端装置3501~3503构成相同。如图45所示,输入系的终端装置3201~3208与输出系的终端装置3501~3503由用于输入数据的输入部3601、显示部3602、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部3603、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CPU3604、作为CPU3604工作区使用的RAM3605、读取/写入记录媒体3607数据的记录媒体存取装置3606、存储用于使CPU3604动作的各种程序等的记录媒体3607、印刷部3608、扬声器3609构成。
输入部3601由键盘、鼠标器等构成,上述键盘包括光标键、数字输入键及各种功能键,输入部3601是用户接口,用于操作者给与CPU3604以操作指示,或输入数据。
显示部3602由CRT、LCD等构成,表示从CPU3604输入的数据等。通信部3603与网络连接,用于通过网络与管理计算机3300或其它终端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CPU3604是中央控制组件,根据存储在记录媒体3607中的程序控制装置整体,输入部3601、显示部3602、通信部3603、RAM3605、记录媒体存取装置3606、印刷部3608、扬声器3609与上述CPU3604连接,控制数据通信、从存储部读取应用程序、各种数据的读取/写入、数据/指令输入、显示等。
上述RAM3605设有工作存储器与显示存储器,工作存储器存储所指定的程序、输入指示、输入数据及处理结果等,显示存储器一时存储表示在显示部3602上的显示数据。
上述记录媒体3607存储CPU3604可实行的OS程序3607a(例如,WINDOWS95,WINDOWS NT)、应用程序等各种程序和数据。作为应用程序可以列举例如生产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用程序3607b等。作为记录媒体3607可以由例如软盘、硬磁盘、CD-ROM、DVD-ROM、MO、PC卡等光·磁·电记录媒体构成。上述各种程序以CPU3604能读取状态存储在记录媒体3607中。另外,有时上述各种程序预先存储在记录媒体中,或通过通信线路被下取(ダゥンロ一ド)存储在记录媒体中。上述各种程序可通过通信线路发送。
印刷部3608由例如激光打印机构成,通过CPU3604的控制,将在显示部3602上表示的数据等印刷在纸等材质上。扬声器3609通过CPU3604的控制发出警报音等。
在输入系的终端装置3201~3208中,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工序内输入程序3707c(参照图46),CPU3604按照该工序内输入程序3707c实行后述的工序内数据输入。
在输出系的终端装置3501~3503中,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工序监视/警报程序3707d(参照图46),CPU3604按照该工序监视/警报程序3707d实行后述的工序监视/警报处理。
在输出系的终端装置3501~3503中,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工序监视质量程序3707e,CPU3604按照该工序监视质量程序3707e实行后述的工序监视质量处理。
在输出系的终端装置3501~3503中,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日报/月报程序3707f(参照图46),CPU3604按照该日报/月报程序3707f实行后述的日报/月报处理。
在输出系的终端装置3501~3503中,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自由检索程序3707g(参照图46),CPU3604按照该自由检索程序3707g实行自由检索处理。
这样,通过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程序使用,变更程序场合,不需往各终端装置进行设置,能迅速使用在生产管理系统内变更的程序。
[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的构成]
图46是图40表示的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概略构成方框图。如图46所示,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设有用于输入数据的输入部3701、显示部3702、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部3703、管理生产管理系统整体且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CPU3704、作为CPU3704工作区使用的RAM3705、读取/写入记录媒体3707数据的记录媒体存取装置3706、存储用于使CPU3704动作的各种程序等的记录媒体3707、存储各种主表的第1数据库3708、存储各种数据表的第2数据库3709。
输入部3701由键盘、鼠标器等构成,上述键盘包括光标键、数字输入键及各种功能键,输入部3701是用户接口,用于操作者给与CPU3704以操作指示,或输入数据。
显示部3702由CRT、LCD等构成,表示从CPU3704输入的数据。通信部3703与网络连接,用于通过网络与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或输出系终端装置3501~3503进行数据通信。
CPU3704是中央控制组件,根据存储在记录媒体3707中的程序控制装置整体,输入部3701、显示部3702、通信部3703、RAM3705、记录媒体存取装置3706、数据库3708与上述CPU3704连接,控制数据通信、从记录媒体3707读取程序、各种数据的读取/写入、数据/指令输入、显示等。
上述RAM3705设有工作存储器与显示存储器,工作存储器存储所指定的程序、输入指示、输入数据及处理结果等,显示存储器一时存储表示在显示部3702上的显示数据。
上述记录媒体3707存储CPU3704可实行的OS程序3707a(例如,WINDOWS NT Server V4.0)、应用程序等各种程序和数据。作为应用程序可以列举例如生产管理系统管理用程序3707b、工序内输入程序3707c、工序监视/警报程序3707d、工序监视质量程序3707e、日报/月报程序3707f、自由检索程序3707g等。作为记录媒体3707可以由例如软盘、硬磁盘、CD-ROM、DVD-ROM、MO、PC卡等光·磁·电记录媒体构成。上述各种程序以CPU3704能读取状态存储在记录媒体3707中。另外,有时上述各种程序预先存储在记录媒体中,或通过通信线路被下取存储在记录媒体中。上述各种程序可通过通信线路发送。
图47表示图46的第1数据库3708的格式一例。如该图所示,在第1数据库3708中存储各种主表。主表由机种代码名主表3708a、工厂名主表3708b、制品领域主表3708c、生产步骤主表3708d、生产线号主表3708e、处理类别主表3708f、输入担当者主表3708g、责任区主表3708h、修理内容主表3708i、组件检查项目主表3708j、修理担当者主表3708k、工序内检查项目主表37081、对策担当者主表3708m、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3708n、警报受信者主表3708o、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组件名主表3708q、机种名主表3708r、警报管理主表3708s、警报值主表3708t、不良内容主表3708u、组件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v构成。
图48表示图46的第2数据库3709的格式一例。如该图所示,在第2数据库3709中存储各种数据表。数据表由检查表数据表3709a、检查表修订履历数据表3709b、组件管理号码数据表3709c、主数据表3709d、组件主数据表3709e、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工序外不良数据表3709g、组件不良数据表3709h、组件检查表数据表3709i、组件数据表3709j构成。
图49-图70表示上述各主表3708a~3708v的数据格式一例。图中,标有“◎”项目是作为检索关键字使用的项目。
图49表示机种代码名主表3708a的格式一例。如该图所示,在机种代码名主表3708a中对应存储着“号码”、“机种代码”、“机种略名”、“商品名”、“电压表示“、“机种记号”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机种代码名主表3708a。
图50表示工厂名主表3708b的格式一例。如该图所示,在工厂名主表3708b中对应存储着“号码”、“工场名”、“略号”数据。
图51表示制品领域主表3708c的格式一例。在制品领域主表3708c中存储着“制品领域”数据。
图52表示生产步骤主表3708d的格式一例。在生产步骤主表3708d中存储着“号码”、“生产步骤”数据。
图53表示生产线号主表3708e的格式一例。在生产线号主表3708e中存储着“生产线号”数据。
图54表示处理类别主表3708f的格式一例。在处理类别主表3708f中存储着“处理类别”(例如,委托研究、信息处理)数据。
图55表示输入担当者主表3708g的格式一例。在输入担当者主表3708g中对应存储着“职员号”、“姓名”、“通行字”数据。
图56表示责任区主表3708h的格式一例。在责任区主表3708h中对应存储着“号码”、“责任区1”、“责任区2”、“责任区3”数据。
图57表示修理内容主表3708i的格式一例。在修理内容主表3708i中对应存储着“号码”、“修理内容1”、“修理内容2”、“修理内容3”数据。
图58表示组件检查表担当者主表3708j的格式一例。在组件检查表担当者主表3708j中对应存储着“号码”、“担当者名”数据。
图59表示修理担当者主表3708k的格式一例。在修理担当者主表3708k中对应存储着修理担当的“担当者名”数据。
图60表示工序内检查担当者主表37081的格式一例。在工序内检查担当者主表37081中对应存储着工序内检查担当的“担当者名”数据。
图61表示对策担当者主表3708m的格式一例。在对策担当者主表3708m中存储着“号码”、“担当者名”数据。
图62表示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3708n的格式一例。在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3708n中对应存储着“号码”、“工序名”、“表示工序”、“检查员”、“制表控制”数据。
图63表示警报受信者主表3708o的格式一例。在警报受信者主表3708o中对应存储着“号码”、“责任区1”、“责任区2”、“责任区3”“NOTES ID”、“送信类别”数据。
图64表示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的格式一例。在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中对应存储着“机种代码”、“号码”、“工序名”、“检查项目”、“规格”、“输入型式”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在此,“输入型式”中,“1”为直接输入,“2”为“是否合格”输入。
图65表示组件名主表3708q的格式一例。在组件名主表3708q中对应存储着“组件号码”、“组件记号”、“组件名”、“组件区分”、“机种号码”、“组件机种号码”、“组件检查表有无”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组件名主表3708q。
图66表示机种名主表3708r的格式一例。在机种名主表3708r中对应存储着“机种名”、“制品领域”、“生产据点”、“批量生产开始年月日”、“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名”、“IP地址”、“数据库名”、“HEAD NO FLG”、“邮件送信”数据。
图67表示警报管理主表3708s的格式一例。在警报管理主表3708s中对应存储着“管理区分”、“组织”、“目标值”、“警报值”数据。
图68表示警报值主表3708t的格式一例。在警报值主表3708t中对应存储着“号码”、“管理区分”、“不良区分”、“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1”、“不良内容2”、“不良内容3”、“线外”、“似有问题”、“处理类别”、“责任区1”、“责任区2”、“责任区3”、“不再现”、“不良原因”、“修理内容1”、“修理内容2”、“修理内容3”、“修理担当者”、“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担当者”、“警报值”、“警报结果”、“警报时刻”、“邮件送信日期”数据。
图69表示不良内容主表3708u的格式一例。在不良内容主表3708u中对应存储着“机种名”、“工序名”、“号码”、“不良项目”、“不良内容1”、“不良内容2”、“不良内容3”数据。
图70表示组件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v的格式一例。在组件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v中对应存储着“组件记号”、“组件区分”、“号码”、“分类”、“检查项目”、“规格”、“检查方法”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组件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v。
图71-图79表示上述各数据表3709a~3709j的数据格式一例。图中,标有“◎”项目是作为检索关键字使用的项目。
图71表示检查表数据表3709a的格式一例。在检查表数据表3709a中对应存储着“生产号”、“机种代码”,“关系检查表”、“号码”、“生产步骤”、“工序名”、“检查项目”、“规格”、“检验结束”、“再检印”、“输入型式”数据。在此,“输入型式”中,“1”为直接输入,“2”为“是否合格”输入。在该检查表数据表3709a中顺序追加从输入系3201~3208送来的数据(原始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检查表数据表3709a。
图72表示检查表修订履历数据表3709b的格式一例。在检查表修订履历数据表3709b中对应存储着“机种代码”、“号码”、“项目”、“内容”、“作成日”、“编辑日”、“认可”数据。
图73表示组件管理号数据表3709c的格式一例。在组件管理号数据表3709c中对应存储着“生产号”、“机种代码”、“组件号”、“组件记号”、“组件区分”、“生产步骤”、“组件名”、“组件管理号”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组件管理号码数据表3709c。
图74表示主数据表3709d的格式一例。在主数据表3709d中对应存储着“工厂名”、“制品领域”、“机种名”、“生产步骤”、“生产线号”、“机种代码”、“生产号”、“机号”、“组装开始日”、“组装开始时刻”、“完成日”、“完成时刻”、“线外标志”、“工序输入搁置标志”、“制品研究输入搁置标志”、“制品研究样品标志”“市场发生标志”、“输入日”、“不良件数”、“似有问题件数”、“不再现件数”、“再检件数”、“信息处理件数”、“特记事项”、“最新更新日时”数据(质量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主数据表3709d。在该主数据表3709d中,用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统计的数据以机种代码和生产号作为关键字更新原有数据。
图75表示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格式一例。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中对应存储着“工厂名”、“制品领域”、“机种名”、“生产步骤”、“生产线号”、“机种代码”、“生产号”、“不良号码”、“机号”、“不良区分”、“再检件数”、“发生日”、“发生时刻”、“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1”、“不良内容2”、“不良内容3”、“线外”、“似有问题“、“处理类别”、“责任区1”、“责任区2”、“责任区3”、“不再现”、“不良原因”、“修理内容1”、“修理内容2”、“修理内容3”、“修理日”、“修理时间”、“修理担当者”、“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日”、“对策时刻”、“对策担当者”、“最新更新日”、“邮件送信标志”数据(质量数据)。在此,“邮件送信标志”中,“1”表示送信对象,“2”表示送信结束。在该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中顺序追加从输入系3201~3208送来的数据(原始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不良数据表3709f。
图76表示工序外不良数据表3709g的格式一例。在工序外不良数据表3709g中对应存储着“工厂名”、“制品领域”、“机种名”、“生产步骤”、“管理号”、“不良号码”、“再检件数”、“发生日”、“发生时刻”、“组件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1”、“不良内容2”、“不良内容3”、“线外”、“似有问题”、“处理类别”、“责任区1”、“责任区2”、“不再现”、“不良原因”、“修理内容1”、“修理内容2”、“修理日”、“修理时间”、“修理担当者”、“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日”、“对策时刻”、“对策担当者”、“最新更新日”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工序外不良数据表3709g。
图77表示组件主数据表3709h的格式一例。在组件主数据表3709h中对应存储着“工厂名”、“制品领域”、“机种名”、“生产步骤”、“组件记号”、“组件区分”、“组件管理号”、“组件名”、“组装开始日”、“组装开始时刻”、“完成日”、“完成时刻”、“输入日”、“不良件数”、“似有问题件数”、“不再现件数”、“再检件数”、“最新更新日期”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组件主数据表3709h。
图78表示组件检查表数据表3709i的格式一例。在组件检查表数据表3709i中对应存储着“组件管理号”、“组件记号”、“组件区分”、“生产步骤”、“号码”、“分类”、“检查项目”、“规格”、“检查方法”、“判定”、“再检印”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组件检查表数据表3709i。
图79表示组件数据表3709j的格式一例。在组件数据表3709j中对应存储着“组件管理号”、“组件记号”、“组件区分”、“生产步骤”、“组件名”、“检查日”、“检查时刻”、“再检印”、“合格印”数据。在该组件数据表3709j中顺序追加从输入系3201~3208送来的数据(原始数据)。对各机种名准备该组件数据表3709j。
[管理系终端装置的构成]
图80表示图40的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的概略构成方框图。该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设有用于输入数据的输入部3801、显示部3802、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部3803、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CPU3804、作为CPU3804工作区使用的RAM3805、读取/写入记录媒体3807数据的记录媒体存取装置3806、存储用于使CPU3804动作的各种程序等的记录媒体3807。
输入部3801由键盘、鼠标器等构成,上述键盘包括光标键、数字输入键及各种功能键,输入部3801是用户接口,用于操作者给与CPU3804以操作指示,或输入数据。
显示部3802由CRT、LCD等构成,表示从CPU3804输入的数据。通信部3803与网络连接,用于通过网络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邮件管理计算机3300b或其它终端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CPU3804是中央控制组件,根据存储在记录媒体3807中的程序控制装置整体,输入部3801、显示部3802、通信部3803、RAM3805及记录媒体存取装置3806与上述CPU3804连接,控制数据通信、从存储部读取应用程序、各种数据的读取/写入、数据/指令输入、显示等。
上述RAM3805设有工作存储器与显示存储器,工作存储器存储所指定的程序、输入指示、输入数据及处理结果等,显示存储器一时存储表示在显示部3802上的显示数据。
上述记录媒体3807存储CPU3804可实行的OS程序3807a(例如,WINDOWS 95、WINDOWS NT)、应用程序等各种程序和数据。作为应用程序可以列举例如警报邮件送信程序3807b、主维修程序3807c等。作为记录媒体3807可以由例如软盘、硬磁盘、CD-ROM、DVD-ROM、MO、PC卡等光·磁·电记录媒体构成。上述各种程序以CPU3804能读取状态存储在记录媒体3807中。另外,有时上述各种程序预先存储在记录媒体中,或通过通信线路被下取存储在记录媒体中。上述各种程序可通过通信线路发送。
在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中,CPU3804根据警报邮件送信程序3807b实行后述的警报邮件送信处理。另外,在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中,CPU3804根据主维修程序3807c进行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各主表数据的输入·追加·变更·删除等。具体地说,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进行机种代码名主表3708a、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3708n、修理担当者主表3708k、不良内容主表3708u、对策担当者主表3708m、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工序内检查担当主表3708l、组件名主表3708q、组件检查担当者主表3708j、组件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v、警报受信者主表3708o、警报值主表3708t的数据输入·追加·变更·删除等。
[输入系终端装置的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
根据图81-图84流程图,参照图85-图99的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表示例,说明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的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图81-图84是用于说明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的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图85-图99表示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表示例。
图87表示启动工序内输入程序3707c场合所示工序内数据输入画面1000一例。在图87所示工序内数据输入画面中,4001表示“工厂”输入栏,4002表示“生产步骤”输入栏,4003表示“生产线号”输入栏,4004表示“机种名”输入栏,4005表示“工序名”输入栏,4006表示“作业者”输入栏,4007表示“机种代码”输入栏,4008表示“生产号”输入栏,4009表示“机号”输入栏,4010表示“组装日”输入栏,4011表示“组装时刻”输入栏,4012表示“完成日”输入栏,4013表示“完成时刻”输入栏。上述这些输入栏构成主数据输入区4016。
4020是用于输入不良内容数据的不良内容数据输入区。在该不良内容数据输入区4020中表示“再检”、“发生日”、“发生时刻”、“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1”、“不良内容2”、“不良内容3”、“修理内容1”、“修理内容2”、“修理内容3”、“不再现”、“不良原因”、“责任区1”、“责任区2”、“责任区3”、“修理日”、“修理时间”、“修理担当者”、“下生产线”、“似有问题”、“处理类别”、“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日”、“对策时刻”、“对策担当者”等项目,存在不良内容场合,由作业者输入数据。
4017是选择区,表示用于输入到不良内容数据输入区4020的项目(数据)。另外,4031表示用于将输入数据登录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中的“登录F1”键,4032表示用于将输入数据自动登录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中的“自动登录F8”(图中简记为“自登F8”)键,4033表示“完成F5”键。
图96表示在图87画面中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及组件数据输入方框4051叠合在选择输入区4017上场合。如后所述,上述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及组件数据输入方框4051的表示/不表示由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3708n的“制表控制”数据决定。连续两下按压组件数据输入方框4051的组件项目的组件数据,能表示组件检查表与组件不良内容。图97表示组件检查表与组件不良内容的显示画面4052一例。
在各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中,先分别设定启动条件。在图87的工序内数据输入画面中,选择工具(T),如图88所示,显示用于设定启动条件的下引菜单4015。在各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分别设定启动条件。在该下引菜单4015中,表示“输入条件设定”、“日期时刻设定”、“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检查表履历”、“通行字变更”、“启动条件设定”。
之所以设定启动条件,是因为若在输入终端装置启动时每次设定初始值(工厂、生产步骤、生产线号、机种名、工序名),则输入错误多,且每次输入相同内容是一种浪费,采用自动输入初始值功能,能防止输入错误,提高输入效率。
在该下引菜单4015中,若选择“输入条件设定”,则如图89所示,用于设定输入条件的对话框4041叠合表示在图88画面上。在该对话框4041上设定输入条件。该对话框4041中设定“完成数据登录时,是否校核检查表数据输入遗漏”、“完成数据登录时,是否校核修理内容数据输入遗漏”、“输入组件管理号时,是否校核组件检查表数据”、“F8登录时,是否自动输入检查表的空白部分”、“不良内容期间”、“修理内容期间”等设定,所设定的内容(数据)作为输入条件设定文件按各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分别登录在记录媒体3607中。“不良内容期间”和“修理内容期间”按日为单位设定。
在该下引菜单4015中,若选择“启动条件设定”,则如图90所示,用于设定启动条件的对话框4042叠合表示在图88画面上。在该对话框4042上对各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设定启动条件。该对话框4042中设定“工厂”、“生产步骤”、“生产线号”、“机种名”、“工序名”。所设定的内容(数据)作为启动条件设定文件按各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分别登录在记录媒体3607中。由于各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初始值不同,预先在各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保存启动条件设定数据,启动时分别读取该启动条件数据,在上述“工厂”、“生产步骤”、“生产线号”、“机种名”、“工序名”各表示栏设定启动条件数据。在图90所示例中,将“工厂”设定为“厚木”,“生产步骤”设定为“量产”,“生产线号”设定为“A6112”,“机种名”设定为“CattleyaⅡ”、“工序名”设定为“全部”,将上述数据作为启动条件数据。
在图88的下引菜单4015中,若选择“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则如图91所示,通行字输入画面叠合表示在图88画面上。若输入正确的通行字,则如图92所示,用于设定按工序区分的作业的对话框4044叠合表示在图88画面上。在此,之所以要求输入通行字是为了不使任何作业者任意进行上述设定,仅让知道通行字的有权设定者设定按工序区分的作业。
在对话框4044中设定按工序区分的作业,所设定的数据登录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3708n中。在该对话框4044中对应设定“号码”、“工序名”、“表示工序”、“检查员”、“制表控制”。
在此,所谓“表示工序”是指对于工序名用检查表表示所设定工序的功能,可以对各工序或若干工序组进行表示。根据生产变化,有必要频繁进行工序变更,以往以工序为单位的管理方法不能对应,所以,用作业设定功能实现工序方框化。另外,所谓“检查员”是指以“自动登录F8”登录时,相对“表示工序”,使“检查员”作为管理数据自动显示和登录在检查表中。
另外,所谓“制表控制”是用于设定对每个工序如何进行表示(检查表,组件名等)。例如,若对某工序名在“制表控制”栏中预先设定“检查表”,则在实行该工序的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中,“检查表”的数据显示在画面上。这样,对每个工序可以选择表示或不表示“检查表”、“组件名”。
通过按压“保存”键4045,在对话框4044中设定的数据登录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3708n中。
例如,如图93所示,“工序名”是“机械检查02”,与机械检查02对应的“表示工序”栏中是“机械检查02”,“检查员”是“小野”,“制表控制”栏中是“检查表”场合,在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中,表示机械检查02的检查表(检查员“小野”)。另外,如图94所示,“工序名”是“电气检查02”,与电气检查02对应的“表示工序”栏中是“电气检查02,电气检查03”,“检查员”是“土持,小林”,“制表控制”栏中是“检查表+组件”场合,在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中,表示电气检查02和电气检查03的检查表(检查员“土持,小林”),同时,表示组件数据输入方框。“工序名”是“全部”场合,表示所有检查工序的检查表。
在“制表控制”栏中预先输入“开始”场合,被切入“开始”的工序识别为最初工序,“检查表”的数据全部以画面自动表示。即,“开始”被切入到组装工序的最初工序。
在图88的下引菜单4015中,若选择“检查表履历”,下取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检查表修订履历数据表3709b的检查表履历数据。并且,如图95所示,在用于确认检查表履历的检查表履历对话框4045中表示读取的检查表履历数据。
下面,参照图81-图84的流程图说明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的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在图81中,若输入系(组装工序3101~3103,检查工序3104~3106,修理工序3110,制品检验工序3111)的各作业者将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的电源接通(步骤S1),存储在记录媒体3607中的生产管理系统终端装置用程序3607b在RAM3605展开之后启动,如图85所示的图像选择画面表示在显示部2602上(步骤S2)。若在该图像选择画面中选择工序内输入程序3602a(步骤S3),则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工序内输入程序3602a,存储到RAM3605中(步骤S4)。
若启动存储到RAM3605中的工序内输入程序3602a(步骤S5),则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输入担当者主表3708g(职员号,姓名,通行字)的主数据,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6)。接着,在显示部3602表示如图86所示通行字输入画面(步骤S7)。在该通行字输入画面上表示“职员号”与“通行字”输入栏。作业者输入职员号和通行字(步骤S8)。
将所输入的职员号和通行字与存储在RAM3605中的输入担当者主表3708g的主数据进行对照(步骤S9),判断所输入的职员号和通行字是否正确(步骤S10),所输入的职员号和通行字正确场合(步骤S10的“是”),就进入步骤S11,所输入的职员号和通行字不正确场合(步骤S10的“否”),返回步骤S8,再次输入职员号和通行字。
在步骤S11,读取存储在记录媒体3607中的启动条件设定文件及输入条件设定文件的文本文件数据(启动条件数据,输入条件数据),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12)。接着,表示如上述图87所示数据输入画面(步骤S13),这时,将存储在RAM3605中的启动条件文件的启动条件数据表示在数据输入画面的“工厂名”、“生产步骤”、“生产线号”、“机种名”、“工序名”各栏中(步骤S14)。
接着,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不良内容主表3708u(机种名,工序名,号码,不良项目,不良内容1,不良内容2,不良内容3)、修理内容主表3708i(号码,修理内容1,修理内容2,修理内容3)、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3708n(号码,工序名,表示工序,检查员,制表控制)的对象机种的主数据(步骤S15),将上述下取的对象机种的主数据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16)。此后,通过条形码读取装置从添附在组装制品上的条形码表读取条形码数据(机种代码及生产号),输入“机种代码”和“生产号”栏(步骤S17)。
在图82中,参照与存储在RAM3605中的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3708n的主数据的与该工序(启动条件文件的作为启动条件数据登录)对应的“制表控制”的数据,判断是否“开始”工序(步骤S21)。判断结果,若是开始工序场合(步骤S21的“是”),就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组件主表3708q(组件号码,组件记号,组件名,组件区分,机种代码,组件检查表有无)以及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机种代码,号码,工序名,检查项目,规格,输入型式)下取与读取的机种代码一致的主数据,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22),移到步骤S24。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中,当与上述工序对应的“制表控制”不是“开始”工序场合(步骤S21的“否”),就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主数据表3709d(“工厂名”、“制品领域”、“机种名”、“生产步骤”、“生产线号”、“机种代码”、“生产号”、“HEAD NO”、“机号”、“组装开始日”、“组装开始时刻”、“完成日”、“完成时刻”、“线外标志”、“工序输入搁置标志”、“制品研究输入搁置标志”、“制品研究样品标志”、“市场发生标志”、“输入日”、“不良件数”、“似有问题件数”、“不再现件数”、“再检件数”、“信息处理件数”、“特记事项”、“最新更新日时”)、组件管理号码数据表3709c(“生产号”、“机种代码”、“组件号”、“组件记号”、“组件区分”、“生产步骤”、“组件名”、“组件管理号码”)、检查表数据表3709a(“生产号”、“机种代码”、“关系检查表”、“号码”、“生产步骤”、“工序名”、“检查项目”、“规格”、“检验结束”、“再检印”、“输入型式”)、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工厂名”、“制品领域”、“机种名”、“生产步骤”、“生产线号”、“机种代码”、“生产号”、“不良号码”、“机号”、“不良区分”、“再现件数”、“发生日”、“发生时刻”、“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1”、“不良内容2”、“不良内容3”、“线外”、“处理类别”“似有问题”、“责任区1”、“责任区2”、“责任区3”、“不再现”、“不良原因”、“修理内容1”、“修理内容2”、“修理内容3”、“修理日”、“修理时间”、“修理担当者”、“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日”、“对策时刻”、“对策担当者”、“最新更新日”、“邮件送信标志”)下取与输入的“机种代码”及“生产号”一致的主数据,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23),移到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判断与自机设定的工序对应的存储在RAM3605中的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3708n的“制表控制”的数据。若“制表控制”是“开始”工序场合,就移到步骤S25,将存储在RAM3605中的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的主数据表示在画面的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中,同时,将存储在RAM3605中的组件名主表3708q的主数据表示在组件数据输入方框4051中(步骤S25)。接着,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20输入不良内容(步骤S35),按压“登录F1”键4031,将输入到画面上的全部数据登录到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对应数据表中(步骤S36),进入步骤S45。具体地说,在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和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20中输入的数据登录在不良内容主表3708u中。
另外,在步骤S24中,“制表控制”是“组件”场合,将存储在RAM3605中的主数据表3709d的主数据表示在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中,存储在RAM3605中的组件数据表3709k的主数据表示在组件数据输入方框4051中,存储在RAM3605中的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主数据表示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20中(步骤S26)。图98表示该场合的画面显示例,表示组件数据输入方框4051。
在画面上的组件数据输入方框4051的机种代码输入栏,通过条形码读取装置读取输入粘贴在组件上的“组件管理号”的条形码数据(步骤S27)。
接着,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1020输入不良内容(步骤S35)。按压“登录F1”键4031,将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组件数据输入方框4051、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20中的数据登录到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对应数据表中(步骤S37),进入步骤S45。具体地说,在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和组件数据输入方框4051中输入的数据登录在组件数据表3709k中,在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和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20中输入的数据登录在不良内容主表3708u中。
在步骤S24中,“制表控制”是“检查表”场合,将取入的主数据表3709d的主数据表示在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中,存储在RAM3605中的检查表数据表3709i的对象工序的检查表的数据表示在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中,存储在RAM3605中的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数据表示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51中(步骤S28)。图99表示该场合的画面显示例,表示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当存在不合格项目场合,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51中输入对象工序的检查表数据。仅当存在不合格项目场合才输入检查表数据,合格场合不输入。如后所述,空栏自动输入“合格”。
此后,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20输入不良内容数据(步骤S35)。接着,对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的检查表数据判断是否存在不合格项目(步骤S38),当检查表数据存在不合格项目场合,按压“登录F1”键4031,将画面上数据登录到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对应数据表中(步骤S39),进入步骤S45。另一方面,在步骤S38,当检查表数据没有不合格项目场合,按压“自动登录F8”键4032,将“合格”文字输入到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的检查表的未输入项目中,画面上数据登录到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对应数据表中(步骤S40),进入步骤S45。具体地说,在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和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中输入的数据登录在检查表数据表3709i中。
在步骤S24中,“制表控制”是“组件+检查表”场合,将存储在RAM3605中的主数据表3709d的数据表示在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中,存储在RAM3605中的检查表数据表3709i的对象工序的检查表的数据表示在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中,存储在RAM3605中的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数据表示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51中(步骤S30)。图96表示该场合的画面显示例,表示组件数据输入方框4051及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
此后,在组件输入栏4051的机种代码输入栏,通过条形码读取装置读取输入粘贴在组件上的“组件管理号”的条形码数据(步骤S31)。当存在不合格项目场合,输入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的对象工序的检查表数据(步骤S32)。接着,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20中输入不良内容(步骤S35)。
下面,判断在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的检查表数据中是否有不合格项目(步骤S38),当存在不合格项目场合,按压“登录F1”键4031,将画面上数据登录到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对应数据表中(步骤S39),进入步骤S45。具体地说,在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和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20输入的数据登录在不良内容主表3708u中,在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和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中输入的数据登录在检查表数据表3709i中,在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和组件数据输入方框4051中输入的数据登录在组件数据表3709k中。
另一方面,在步骤S38,当检查表数据没有不合格项目场合,按压“自动登录F8”键4032,将“合”(合格的简称)文字输入到检查表的未输入项目中,画面上数据登录到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对应数据表中(步骤S40),进入步骤S45。
在步骤S24中,“制表控制”是“结束”场合,将存储在RAM3605中的主数据表3709d的主数据表示在主数据输入方框4016中,存储在RAM3605中的检查表数据表3709i的对象工序的检查表的数据表示在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中,存储在RAM3605中的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数据表示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51中(步骤S33)。
在检查表数据输入方框4050中输入对象工序的检查表的数据(步骤S34)。此后,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20输入不良内容。接着,按压“完成F5”键4033(步骤S41),判断输入内容是否遗漏(步骤S42),输入有遗漏场合,终端装置修理人员或故障对策者采取对应措施。另一方面,输入没有遗漏场合,在画面的“完成日”栏中自动输入完成日数据,在“完成时刻”栏中自动输入完成时刻数据(步骤S43)。按压“自动登录F8”键4032,将“合”(合格的简称)文字自动输入到检查表的未输入项目中,画面上全部数据登录到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对应数据表中(步骤S44),进入步骤S45。
在步骤S45,对于输入到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51的不良内容数据统计“似有问题件数”、“不再出现件数”、“信息处理件数”、“不良总件数”等涉及不良的件数,将生产步骤、机种代码、生产号作为关键字,登录(更新登录)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主数据表3709d的相对应处(步骤S45)。
此后,消去画面上的数据输入部分的数据,进入步骤S48,没有程序结束指示场合,返回图81中的步骤S17,输入生产线上此后的组装制品的机种代码以及产品号。
参照图84的流程图详细说明上述步骤S35的不良内容的输入。在图84中,先判断是否有不良内容(步骤S50),没有不良内容场合,进入步骤S56,另一方面,有不良内容场合,进入步骤S51,生产线的作业者、修理人员或故障对策者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20输入不良内容(步骤S51)。然后,修理人员或故障对策者判断是否委托研究对象(步骤S52),不是委托研究对象场合,进入步骤S56,是委托研究对象场合,进入步骤S53,在不良内容数据输入方框4020的处理区分栏4053中输入“委托研究”数据。然后,判断是否发送委托研究警报邮件(步骤S54),不发送委托研究警报邮件场合,进入步骤S56,发送委托研究警报邮件场合,对发送委托研究警报邮件进行设定,进入步骤S56。在此,若设定发送委托研究警报邮件,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将邮件送信标志设定为“1”(送信对象)。在步骤S56,在机号输入对象工序输入机号数据后返回。
通过管理系终端3600可随时对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的检查项目、规格、输入型式进行追加、削除、变更。该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的修订履历保存在检查表修订履历数据表3709d中。保存在检查表修订履历数据表3709d中的数据内容可从各终端进行确认。
如上所述,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主表3708m的“制表控制”为“开始”(最初工序)场合,显示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的检查项目等作为检查表(参照步骤S22和S25)。该检查表的检查项目保存在检查表项目数据表3709i中(参照步骤S36),在以后工序中,将检查表项目数据表3709i的检查项目和数据等表示在检查表中(参照步骤S23和S28),在该工序将输入数据的检查表登录在检查表项目数据表3709i中(参照步骤S39和S40),反复同样处理直到最终工序。因此,组装体从最初工序到最终工序(制品完成)使用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的相同检查项目。即,对检查表项目主表3708P的检查项目、规格、输入型式进行追加、削除、变更的结果反映到此后的组装体。这样,不管任何时候修订检查表项目数据表3709i,在此后工序也不会发生问题。
[输出系终端的工序监视/警报处理]
根据图100-图105的流程图,参照图106-图124的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说明输出系终端的工序监视/警报处理。图100-图105是用于说明输出系终端3501~3503的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的流程图,图106-图124表示工序内数据输入处理的画面显示例。
该工序监视/警报处理是在制造·制品检查部门3401、零件检查部门3402、制造技术部门3403各部门从终端3501~3503分别向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输出检查要求,对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转送来的检查数据按时序加工进行表示等
图106表示启动工序监视/警报处理程序3707d场合显示画面5000一例。在该图中,5001是用于表示所选择机种的数据存在期间的键。若按压该键5001,表示所选择机种的数据存在期间。5002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制品领域”的制品领域选择框,5003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的机种选择框,5004是用于选择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的机种代码选择框,5005是用于选择输出对象的输出种类选择框。在该输出种类选择框5005中表示“当日生产·质量信息”、“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按不良项目区分的发生状况”、“按责任区区分的发生状况”、“按处理类别区分的发生状况”、“按生产线区分的发生状况”、“下线/解除状况”、“不良内容发生状况”、“修理内容状况”、“按工序区分的质量发生状况”各项,从上述各项中选择输出对象。
在此,“当日生产·质量信息”是用于把握实际状态、与目标的差、偏差的信息。“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按不良项目区分的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项目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按生产线区分的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生产线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下线/解除状况”是用于把握下线/解除状况和推移·倾向。“不良内容发生状况”是用于把握按不良内容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的推移和倾向。这种输出种类(输出对象)在数据检索前后都可选择。
5006表示用于选择检索对象的“日期”的日历。5007表示用于选择检索对象的“日期”的指定日栏。检索对象的“日期”指定可通过日历5006或指定日栏5007指定。5008是用于指定数据的检索间隔的“检索间隔”键,5009是用于设定警报条件的“警报条件设定”键,5010是用于确认警报状况的“警报状况确认”键,5011是用于实行检索的“检索条件”键,5012是用于在表计算软件中展开数据的“表软件展开”键,5013是用于将表示在画面上的数据印刷输出的“印刷”键,5014是用于选择警报发生/不发生的“警报设定”栏。5015是表示基准栏,可以选择不良发生日作为基准表示,也可以选择制品完成日作为基准表示,这种表示基准的设定在检索前后都可设定。
选择上述“检索间隔”键5008场合,如图107所示的用于设定更新方法的画面5020叠合在图106的画面上表示。在该画面5020中,选择是否自动更新信息检索,当实行自动更新场合,设定以几分钟间隔实行。在此,所谓自动更新是指即使不按压检索实行键5011系统每隔所设定时间自动检索信息将最新信息表示在画面上的功能。在该图例中,设定“实行自动更新”作为更新方法,设定每隔1分钟作为自动更新实行间隔。这样,设定每隔1分钟自动更新场合,输出系终端3501~3503每隔1分钟向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发出读取质量数据要求,每隔1分钟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取出质量数据,更新质量数据。
下面,说明警报的设定方法。作为警报分为个别警报和共同警报(重要问题)。共同警报用于与相关部门合作,提高质量改善的速度,个别警报用于各自改进质量、质量确认、订正确认、质量改进效果确认等的状况确认。
在图106画面中,若选择警报条件设定键5009,就显示例如图108所示的警报条件设定指南画面5021。在该图中,5023是用于进行个别警报设定的“个别警报设定”键,5024是用于进行共同警报设定的“共同警报设定”键。图108表示选择“个别警报设定”键5023所显示的个别警报设定栏5022。担当者在该个别警报设定栏5022输入警报条件(警报项目,警报基准)及警报值,选择设定OK按钮,个别警报设定结束,该个别警报设定数据存储在记录媒体3607中。
另外,在警报条件设定指南画面5021中,若选择“共同警报设定”键5024,则显示如上述图91所示的通行字输入画面,当输入正确的通行字场合,显示例如图109所示的共同警报设定栏5025。担当者在该共同警报设定栏5025中输入警报条件(警报项目,警报基准)及警报值,选择设定OK按钮,共同警报设定结束,该共同警报设定数据转送到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将受信的共同警报数据登录在警报值主表3708t中。在此,之所以要求输入通行字是为了不使作业者随便地进行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仅让知道通行字的有权限者进行按工序区分的作业设定。
具体说明警报设定方法。在上述各警报设定栏5022、5025从“不良区分”-“对策担当”指定希望发出警报的项目(警报条件或标准),将需发出警报场合的该项目的发生件数输入“警报值”栏。符合该警报条件的件数达到警报值场合,发出警报。当超过上述发生件数时,希望每当指定项目发生就发出警报场合,在“警报值”栏中输入“*”。例如,警报值为“3*”场合,当发生件数是3件时发出警报,此后,每当指定警报条件发生时(每1件)就发出警报。
下面,参照图100-图105的流程图说明工序监视/警报处理。在图100中,制造·制品检查部门3401、零件检查部门3402、制造技术部门3403各部门的担当者接通输出系终端3501~3503的电源(步骤S61),存储在记录媒体3607中的生产管理系统终端用程序3607b展开在RAM3605中后启动,在显示部3602上表示如图85所示的图像选择画面(步骤S62)。接着,若选择工序监视/警报程序3602b(步骤S63),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工序监视/警报程序3706d,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64)。
若启动该存储在RAM3605中的工序监视/警报程序3706d,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输入担当者主表3708g(职员号,姓名,通行字)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66)。显示上述图86那样的通行字输入画面(步骤S67)。担当者输入通行字和职员号(步骤S68)。
将所输入的通行字、职员号与存储在RAM3605中的担当者主表3708g(职员号,姓名,通行字)中数据进行比较(步骤S69),判断所输入的通行字、职员号是否正确(步骤S70),正确场合,进入步骤S71,不正确场合,返回步骤S68,重新输入通行字、职员号。
在步骤S71,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制品领域主表3708c(制品领域)及机种名主表3708r(机种名,制品领域,生产据点,生产开始年月日,存取管理计算机名,IP地址,数据库名,邮件送信)下取主数据(步骤S71),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72),显示例如上述图106所示画面(步骤S73)。这时,在输出画面的“制品领域选择框”5002表示制品领域主表3708c的制品领域的主数据,在“机种选择框”5003表示机种代码名主表3708a的机种名的主数据,在“机种代码选择框”5004表示机种代码名主表3708a的机种代码的主数据。另外,在“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表示写入在工序监视/警报程序3707c中的输出类别数据。
然后,选择“制品领域选择框”5002的制品领域(步骤S74),选择“机种选择框”5003的机种名(步骤S75)。接着,读取存储在记录媒体3607中的个别警报条件设定文件选择(步骤S76),将个别警报条件设定数据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77)。在“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选择输出类别(步骤S78),选择日历5006的日期(步骤S79)。
此后,在图101的步骤S80判断在上述“更新方法设定”的选择框5020(参照图107)设定的检索条件是自动检索还是手工检索(步骤S80)。
判断结果,设定为自动检索场合,判断是否经过指定时间间隔(步骤S81),若已经过指定时间,就进入步骤S83。另一方面,设定为手工检索场合,判断是否按压检索实行键5011(步骤S82),若按压检索实行键5011场合,就进入步骤S83。
在步骤S83,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警报值主表3708t(“号码”、“不良区分”、“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1”、“不良内容2”、“不良内容3”、“线外”、“似有问题”、“处理类别”、“责任区1”、“责任区2”、“责任区3”、“不再现”、“不良原因”、“修理内容1”、“修理内容2”、“修理内容3”、“修理担当者”、“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担当者”、“警报值”、“警报结果”、“警报时刻”、“邮件送信日期”)的数据(步骤S83),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84)。
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主数据表3709d(“工厂名”、“制品领域”、“机种名”、“生产步骤”、“生产线号”、“机种代码”、“生产号”、“机号”、“组装开始日”、“组装开始时刻”、“完成日”、“完成时刻”、“线外标志”、“工序输入搁置标志”、“制品研究输入搁置标志”、“制品研究样品标志”“市场发生标志”、“输入日”、“不良件数”、“似有问题件数”、“不再现件数”、“再检件数”、“信息处理件数”、“特记事项”、“最新更新日时”)以及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工厂名”、“制品领域”、“机种名”、“生产步骤”、“生产线号”、“机种代码”、“生产号”、“不良号码”、“机号”、“不良区分”、“再研究件数”、“发生日”、“发生时刻”、“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1”、“不良内容2”、“不良内容3”、“线外”、“处理类别”“似有问题”、“责任区1”、“责任区2”、“责任区3”、“不再现”、“不良原因”、“修理内容1”、“修理内容2”、“修理内容3”、“修理日”、“修理时间”、“修理担当者”、“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日”、“对策时刻”、“对策担当者”、“最新更新日”、“邮件送信标志”)下取上述步骤S74、S75、S78、S79中指定的机种和指定日的质量数据(步骤S85),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86)。并且,对存储在RAM3605中的质量数据根据在“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中所选择的输出对象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87)。
在此,参照图103的流程图说明上述步骤S87的具体处理内容。在图103中,先判断“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中所选择的输出对象(步骤S102),当“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中所选择的输出对象为“当日计算·质量信息”场合,计算不良件数、完成台数、直行率、不良指数、PQ值、下线台数的统计值(步骤S103)。计算而得的统计值按时序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104)。
另一方面,当“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中所选择的输出对象为“其它”场合,对各所选择的输出对象的项目按件数多少顺序排列质量数据(步骤S105),按时序统计上述排列数据(步骤S106),统计结果按时序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107)。此后,在图101的步骤S88中,将存储在RAM3605中的质量数据及按时序的统计结果表示在画面上。
图110表示质量数据及按时序的统计结果的画面显示例。在该图所示例中,按照所指定的“机种名”、“机种代码”、“指定日”的质量数据(检索数据、原始数据)一览表示在检索数据表示栏5031中。检索数据表示栏5031由“号码”、“生产号”、“机号”、“机种号码”、“再检”、“发生日”、“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下线”、“处理类别”、“责任区”、“不良原因”、“修理内容”、“修理日”、“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日”、“对策时刻”、“对策担当者”等项目构成,什么项目表示在检索数据表示栏5031中可由操作者自由选择。在检索数据表示栏5031中指定项目(列),通过操作“表示/不表示列的选择”键3203,可表示或不表示所指定的项目(列)的数据。
按时序的统计结果一览表示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在该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表示的不良件数的统计(计算)条件用确认框5034指定。通过对确认框5034选择“不包括‘似有问题’件”、“不包括‘不再现’件”,可以将上述两类件数排除在不良件数之外。另外,表示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的项目之中,所选择项目时序系列数据在图线表示栏5033被描绘成图线。并且,在图线表示栏5033中表示的项目不局限于一项,可以选择若干项目,表示若干项目的时序数据。在件数表示栏5030中表示“似有问题件数”、“不再现件数”、“再检件数”、“输入搁置台数”。
图111是机种代码选择为“全部”、指定日选择为“5月1日”、输出类别选择为“当日生产·质量信息”场合。在该图的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对各数据项目(生产完成台数,直行机台数,不良台数,直行率,不良指数,PQ值,下线台数)表示“总数”、“直方图线”、“比例”、“每小时(8时-20时)台数”。图线表示栏5033显示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20选择“生产完成台数”场合的图线例。
作为“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的输出类别选择“当日生产·质量信息”场合,详细说明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表示的数据项目(生产完成台数,直行机台数,不良台数,直行率,不良指数,PQ值,下线台数)的计算方法。
①生产完成台数
对主数据表3709d的“完成日”或“完成时刻”输入的台数进行计数,表示在“总数”项目。将“生产完成台数”的总台数除以“生产完成台数”的总件数,再乘以100,所得结果数字表示在“此例”项目。上述计算结果以直方图形式表示在“直方图线”项目栏。在“每小时台数”项目栏表示指定日每小时的台数。画面上虽然是每隔一小时,但是,时间间隔并不局限于一小时,也可以是例如每隔30分钟,利用主数据表3709d的“完成时刻”对此进行计数。
②直行机台数
对主数据表中存在“不良件数”数据的台数(有时一台中存在若干“不良件数”数据)进行计数,将上述“生产完成台数”的“总数”减去上述主数据表中存在“不良件数”数据的台数,所得结果表示在“直行机台数”的“总数”项目栏。将“直行机台数”除以“生产完成台数”,再乘以100,所得结果数字表示在“此例”项目。上述计算结果以直方图形式表示在“直方图线”项目栏,直方图长度基准为生产完成台数。“每小时台数”利用主数据表3709d的“完成时刻”对每小时台数进行计数。
③不良件数
将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不良项目”栏的计数值减去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有“似有问题”及“不再现”标志的计数值,所得结果表示在“不良件数”的“总数”项目栏。上述场合如图112所示,启动时预先在确认框5034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及“不包括‘不再现’件”上,因此,“不良项目”的计数值应除去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有“似有问题”及“不再现”标志的计数值,因而用上述方法计算。不标注确认标记的计算式将在后面说明。上述“不良件数”除以“生产完成台数”,再乘以100,所得结果数字表示在“比例”项目栏。上述计算结果以直方图形式表示在“直方图线”项目栏。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发生时刻“对每小时不良发生件数进行计数。
在确认框5034没有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而在“不包括‘不再现’件”标有确认标记场合,应从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不良项目”栏的计数值减去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有“不再现”标志的计数值,所得结果作为“不良件数”使用。在确认框5034没有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不再现’件”、而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标有确认标记场合,应从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不良项目”栏的计数值减去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有“似有问题”标志的计数值,所得结果作为“不良件数”使用。
在确认框5034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再检’件”、且没有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及“不包括‘不再现’件”场合,应从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不良项目“栏的计数值减去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有“再检”标志的计数值,所得结果作为“不良件数”使用。在确认框5034可以选择若干项目,这种场合,将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不良项目”栏的计数值减去标有确认标志的若干项件数之和,所得结果作为“不良件数”。图111表示没有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不包括‘不再现’件”、“不包括‘再检’件”场合。
④直行率
将上述“直行机台数”的“总数”除以“生产完成台数”的“总数”,再乘以100,所得结果数字表示在直行率的“总数”项目栏。“比例”项目栏与“总数”栏表示相同。上述结果以直方图形式表示在“直方图线”项目栏,表示方法与上述相同。上述“直行机台数”的每小时的结果除以“生产完成台数”的每小时的结果,再乘以100,所得计算结果是直行率的每小时的结果。
⑤不良指数
将上述“不良台数”的“总数”除以“生产完成台数”的“总数”得到“不良指数”的“总数”。例如图111所示,“不良台数”等于“生产完成台数”减去“直行机台数”,因此不良台数为9。再将其除以“生产完成台数”的“总数”就得到“不良指数”的“总数”0.025。“比例”项目栏与“总数”栏表示相同。“直方图线”项目栏没有表示。上述“不良台数”的每小时的结果除以“生产完成台数”的每小时的结果是不良指数的每小时的结果。
⑥PQ值
将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不良项目”栏的计数值除以上述“生产完成台数”的“总数”得到“PQ值”的“总数”。“比例”项目栏与“总数”栏表示相同。“直方图线”项目栏没有表示。利用“发生时刻”/“发生日”在各指定时刻/日对工序内不良数据表的“不良项目”进行计数,上述所得计数值除以相应指定时刻/日的“生产完成台数”的计数值,所得即各小时的PQ值。
⑦下线台数
对主数据表3709d的“线外标志”(“1”为下生产线,“2”为下生产线后再投入生产线)的输入数据进行计数,表示在“总数”栏中。将上述“下线台数”的“总数”除以“生产完成台数”,再乘以100,所得结果数字表示在“比例”项目。上述计算结果以直方图形式表示在“直方图线”项目栏。主数据表3709d的各小时的“线外标志”件数即每小时件数。
图112表示在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中选择“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场合的输出画面显示例。如该图所示,选择“按工序区分的不良发生状况”场合,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工序名栏中记载着总数、图像检查01、完成检查01、调整工序01、调整工序02、电气检查01,对于上述各工序设有件数、图线、此例及各时刻件数栏。
在此,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工序名”、“发生日”、“发生时刻”进行计数,表示各工序的件数及总件数。本场合的件数利用“工序名”和“发生日”信息对件数计数。“比例”通过将各工序件数除以总件数,再乘以100而得。“图线”按上述“比例”画出。“每时刻的件数”利用“工序名”、“发生日”、“发生时刻”信息对各时刻计数,表示在相应栏中。
在确认框5034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和“不包括‘不再现’件”,如上所述,能使上述两种状态的制品不包含在不良件数中。另外,在确认框5034若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再检’件”,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再检数”,从上述以“工序名”计数的值除去“再检数”。
在图112中,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设有用于选择数据种类的无线按钮5035,用该无线按钮5035所选择的项目(“件数”、“不良指数”、“PQ值”)的数据表示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上述场合的各计算式与上述“当日生产·质量信息”相同。图112所示例是用无线按钮5035选择“件数”场合。
图113表示在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中选择“按不良项目区分的发生状况”场合的输出画面显示例。如该图所示,选择“按不良项目区分的发生状况”场合,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不良项目名栏中记载着总数、图像不良、显示不良、动作不良、运送不良、组装不良、异常音、调整不良,对于上述各不良项目名设有件数、图线、比例及各时刻件数栏。
在此,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不良项目”、“发生日”、“发生时刻”进行计数,表示各项目的件数及总件数。本场合的件数利用“不良项目”和“发生日”信息对件数计数。“比例”通过将各不良项目件数除以总件数,再乘以100而得。“图线”按上述“比例”画出。“每时刻的件数”利用“不良项目”、“发生日”、“发生时刻”信息对各时刻计数,表示在相应栏中。
若用无线按钮5035选择“件数”、“不良指数”、“P0值”,各不良项目名的内容与所选择信息一起显示。各计算式与上述“当日生产·质量信息”相同。图113所示例是用无线按钮5035选择“件数”场合。
在确认框5034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和“不包括‘不再现’件”,如上所述,能使上述两种状态的制品不包含在不良件数中,其计算式与上述相同。另外,在确认框5034若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再检’件”,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再检数”,能选择不包括“再检数”的“不良项目”进行运算处理。
图114表示在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中选择“按责任区区分的发生状况”场合的输出画面显示例。如该图所示,选择“按责任区区分的发生状况”场合,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责任区名栏中记载着总数、垃圾、组装、技术、不明、责任区未输入、零件,对于上述各责任区名设有件数、图线、比例及各时刻件数栏。
在此,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责任区1、2、3”、“发生日”、“发生时刻”进行计数,表示各项目的件数及总件数。本场合的件数利用“责任区1、2、3”和“发生日”信息对件数计数。“比例”通过将各项目件数除以总件数,再乘以100而得。“图线”按上述“比例”画出。“每时刻的件数”利用“责任区1、2、3”、“发生日”、“发生时刻”信息对各时刻计数,表示在相应栏中。
若用无线按钮5035选择“件数”、“不良指数”、“PQ值”,各责任区名数据内容与所选择信息一起显示。各计算式与上述“当日生产·质量信息”相同。图114所示例是用无线按钮5035选择“件数”场合。
在确认框5034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和“不包括‘不再现’件”,如上所述,能使上述两种状态的制品不包含在不良件数中,其计算式与上述相同。另外,在确认框5034若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再检’件”,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再检数”,能选择不包括“再检数”的“责任区1、2、3”进行运算处理。
图115表示在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中选择“下线/解除状况”场合的输出画面显示例。如该图所示,选择“下线/解除状况”场合,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数据项目名栏中记载着生产完成台数、下线台数、下线解除台数,对于上述各项目设有件数、图线、比例及各时刻件数栏。
数据项目名栏中的生产完成台数、下线台数及下线解除台数利用主数据表3709d的“线外标志”、“组装开始日”、“完成日”及“完成时刻”信息进行计数。“生产完成台数”的“件数”为主数据表3709d的“完成日”的件数。“生产完成台数”的“每时刻件数”利用主数据表3709d的“完成时刻”信息进行计数。“下线台数”的“件数”利用主数据表3709d的“线外标志”、“组装开始日”信息进行计数。“下线台数”的“比例”通过将下线台数除以生产完成台数,再乘以100而得。“图线”按上述“比例”画出。“下线台数”的“每时刻的件数”利用主数据表3709d的“组装开始时刻”信息计数,表示在相应栏中。“下线解除台数”的“件数”利用主数据表3709d的“线外标志”、“完成日”信息进行计数。“下线解除台数”的“比例”通过将下线解除台数除以生产完成台数,再乘以100而得。“图线”按上述“比例”画出。“下线解除台数”的“每时刻的件数”利用主数据表3709d的“完成时刻”信息计数,表示在相应栏中。
在确认框5034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和“不包括‘不再现’件”,能使上述两种状态的制品不包含在不良件数中,其计算式与上述相同。另外,在确认框5034若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再检’件”,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再检数”,能选择没有输入“再检数”的项目名进行运算处理。
图116表示在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中选择“按不良内容区分的发生状况”场合的输出画面显示例。如该图所示,选择“按不良内容区分的发生状况”场合,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不良内容栏中记载着总数、纵白带、损伤、涂不匀(感光体)、色点、横黑条纹、纵带、操作部纵线、纵白黑带、纵白条纹、纵黑带,对于上述各项目设有件数、图线、比例及各时刻件数栏。
不良内容栏中各项目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不良内容1、2、3”、“发生日”、“发生时刻”信息进行计数。各项目的件数利用“不良内容1、2、3”和“发生日”信息进行计数。“比例”通过将各项目的件数除以总件数,再乘以100而得。“图线”按上述“比例”画出。“每时刻的件数”利用“不良内容1、2、3”、“发生日”、“发生时刻”信息进行计数,表示在相应栏中。
在确认框5034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和“不包括‘不再现’件”,能使上述两种状态的制品不包含在不良件数中,其计算式与上述相同。另外,在确认框5034若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再检’件”,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再检数”,能选择没有输入“再检数”的项目名进行运算处理。
图117表示在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中选择“修理内容状况”场合的输出画面显示例。如该图所示,选择“修理内容状况”场合,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修理内容名栏中记载着总数、清扫、更换、修正、涂润滑剂、设置,对于上述各项目设有件数、图线、比例及各时刻件数栏。
修理内容栏中各项目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修理内容1、2、3”、“修理日”、“修理时间”信息进行计数。各项目的件数利用“修理内容1、2、3”和“修理日”信息进行计数。“比例”通过将各项目的件数除以总件数,再乘以100而得。“图线”按上述“比例”画出。“每时刻的件数”利用“修理内容1、2、3”、“修理日”、“修理时间”信息进行计数,表示在相应栏中。
在确认框5034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和“不包括‘不再现’件”,能使上述两种状态的制品不包含在不良件数中,其计算式与上述相同。另外,在确认框5034若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再检’件”,利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再检数”,能选择没有输入“再检数”的项目名进行运算处理。
图118-图121表示在输出类别选择框5005中选择“按工序区分质量状况”场合的输出画面显示例。如这些图所示,选择“按工序区分质量状况”场合,在输出对象表示栏5032中,工序名栏中记载着总数、电气检查01、调整工序01、机械检查01、图像检查01、完成检查01,对于上述各项目设有件数(或不良指数、PQ值、台数)、图线、比例及各时刻件数栏。图118表示在确认框5034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不包括‘不再现’件”、“不包括‘再检’件,无线按钮5035选择“件数”场合的显示例。图119表示在确认框5034选择“不包括‘再检’件,无线按钮5035选择“台数”场合的显示例。图120表示在确认框5034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似有问题’件”、“不包括‘不再现’件”、“不包括‘再检’件,无线按钮5035选择“不良指数”场合的显示例。图121表示在确认框5034将确认标记标注在“不包括‘再检’件,无线按钮5035选择“PQ值”场合的显示例。
在图101的步骤S89中,将存储在RAM3605中的个别警报条件设定数据与质量数据进行比较。在此,参照图104的流程图说明步骤S89的具体处理内容。在图104中,在步骤S111,取出质量数据的第1件的数据,在步骤S112,将其与个别警报条件数据的警报基准进行比较,在步骤S113,判断是否符合该警报基准。比较结果,若不符合警报基准场合(步骤S113的“否”),就移到步骤S115,若符合警报基准场合(步骤S113的“是”),就将一致的项目和件数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114),再进入步骤S115。
在步骤S115,判断是否最后的质量数据,若是最后的质量数据(步骤S115的“是”),就返回,若不是最后的质量数据(步骤S115的“否”),就进入步骤S116,取出后面的质量数据,再回到步骤S112,数据处理结束前反复相同处理。
在图101的步骤S90中,将存储在RAM3605中的共同警报条件设定数据与质量数据进行比较。在此,参照图105的流程图说明步骤S90的具体处理内容。在图105中,在步骤S121,取出质量数据的第1件的数据,在步骤S122,将其与共同警报条件数据的警报基准(警报项目)进行比较,在步骤S123,判断是否符合该警报基准。比较结果,若不符合警报基准场合(步骤S123的“否”),就移到步骤S125,若符合警报基准场合(步骤S123的“是”),就将一致的项目和件数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124),再进入步骤S125。
在步骤S125,判断是否最后的质量数据,若是最后的质量数据(步骤S125的“是”),就返回,若不是最后的质量数据(步骤S125的“否”),就进入步骤S126,取出后面的质量数据,再回到步骤S122,数据处理结束前反复相同处理。
在图102的步骤S91中,参照存储在RAM3605中的与警报基准一致的项目及其件数判断是否存在与警报值有关的质量数据,没有与警报值有关的质量数据场合(步骤S91的“否”),移到步骤S96,存在与警报值有关的质量数据场合(步骤S91的“是”),就进入步骤S92,判断是否在警报音的设定栏5014设定“鸣警报音”,若在警报音的设定栏5014设定“鸣警报音”场合(步骤S92的“是”),就进入步骤S93,从扬声期607鸣警报音,同时,在步骤S94,在画面上表示存储在RAM3605中的与警报基准一致的项目和件数(警报结果状况)。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92,判断为在警报音的设定栏5014没有设定“鸣警报音”场合(步骤S92的“否”),就不鸣警报音,进入步骤S94,在画面上表示存储在RAM3605中的与警报基准一致的项目和件数(警报结果状况)。
图122和图124表示警报状况结果的表示画面一例。图122表示个别警报发生状况的表示画面一例,图124表示共同警报发生状况的表示画面一例。在图122和图124中,“结果”栏表示发生件数,与警报值有关的项目用红色表示以便识别。在该画面上若选择项目,则表示如图123所示的警报详细内容。
然后,一确认警报状况,就按压关按钮(步骤S95),关闭警报结果状况的画面。以后,通过系统利用者的操作状况改变。在步骤S96,键输入场合,判断键输入内容,当选择“表软件展开”键5012场合,画面上数据原封不动地展开在表计算软件上(步骤S98)。当选择“印刷”键5013场合,画面上数据原封不动地印刷输出(步骤S99)。当按压“表示/不表示列的选择”键场合,表示用于设定不良数据的列的表示/不表示的设定画面,在该画面上选择不良数据项目(步骤S100)。当按压“选择以票单形式表示”键场合,不良数据内容以票单形式表示(步骤S101)。当按压其它键场合,实行其它处理(步骤S97)。
接着,在步骤S102,判断是否有结束程序指示,若有的话(步骤S102的“是”),就结束该程序,若没有的话(步骤S102的“否”),就返回图100的步骤S78。
[管理系终端装置的警报邮件送信处理]
根据图125-图129的流程图,参照图130-图135的终端邮件送信处理的画面显示例说明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的警报邮件送信处理。图125-图129是用于说明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的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流程图,图130-图135表示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的画面显示例。该警报邮件送信处理由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实行。
在上述警报邮件送信处理中,对于制造工序内发生的不良数据,系统侧实时监视是否发生质量问题研究终端装置对象的数据以及全体共同的警报设定对象的数据,发生场合,在画面上实时显示其状况,向警报邮件送信对象者直接发送不良内容邮件。这样,接收到邮件的担当者通过与本部门或关系部门的互相合作,能早期解决质量问题。
图130表示使警报邮件送信程序3807b启动场合显示部3802画面5000一例。在该图中,6001表示用于显示所选择机种数据存在期间的键,按压该键6001,表示所选择机种数据存在期间。6002表示用于选择制品领域以作为检索对象的制品领域选择框,6003表示用于选择机种以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选择框,6004表示用于选择机种代码以作为检索对象的机种代码选择框,6006表示用于选择检索对象日期的日历。
6008表示用于指定数据检索间隔的“更新间隔”键,若选择该“更新间隔”键6008场合,表示与上述图107相同的用于设定更新方法的画面。在该画面上,选择是否自动更新信息检索,若实行自动更新场合,设定间隔多少分钟实行。在此,所谓自动更新是指即使不按压“检索实行”键6012,系统每隔所设定时间间隔自动检索信息并将最新信息表示在画面上功能。通过按压“检索实行”键6012,实行适合检索条件的信息检索,将检索而得信息表示在画面上。
6009表示用于设定启动条件的“启动时设定”键,若选择该“启动时设定”键6009场合,如图133所示,表示启动时设定画面6021。在该画面6021上,输入“对象机种名”、“邮件保存管理计算机名”及“邮件文件名”,再选择“设定OK”,则设定“对象机种名”、“邮件保存管理计算机名”及“邮件文件名”,存储在记录媒体3807中。该“对象机种名”、“邮件保存管理计算机名”及“邮件文件名”仅在系统最初运行时以及变更时进行设定。
在图130中,6015是用于表示共同警报设定状况及共同警报结果的“警报设定状况/结果”键,6016是用于表示研究委托邮件状况的“研究委托邮件状况”键,6017是用于表示警报邮件地址的“警报邮件地址”键。选择上述“警报设定状况/结果”键6015、“研究委托邮件状况”键6016、“警报邮件地址”键6017中某个,可选择切换“警报设定状况/结果”、“研究委托邮件状况”、“警报邮件地址”画面。
图130表示选择“警报设定状况/结果”键6015场合,在警报设定状况/结果表示区域6018,表示警报值主表3708t的数据。另外,若选择“研究委托邮件状况”键6016,则如图131所示,在研究委托邮件状况显示区域6019表示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数据。若选择“警报邮件地址”键6017,则如图132所示,在警报邮件地址显示区域6020表示警报受信者主表3708o的数据。在上述“修理工序输入画面”,当选择输入“研究委托”场合,从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发送研究委托邮件。图134表示在输入系终端3201-3208使用的不良内容单据表示画面6022一例,图135表示研究委托邮件6022一例
下面,参照图125-图129的流程图说明警报邮件送信处理。在图125中,管理系的负责者接通管理系终端装置3600的电源(步骤S131),表示用于选择程序的图像选择画面(步骤S132),在该图像选择画面上选择警报邮件送信程序(步骤S133),从记录媒体3807读取警报邮件送信程序3807b,展开在RAM3805后,启动警报邮件送信程序3807b(步骤S135)。一启动警报邮件送信程序3807b,表示上述图91所示那样的通行字输入画面(步骤S137)。管理者输入职员号和通行字(步骤S138)。
将所输入的通行字与预先登录的通行字进行比较(步骤S139),判断通行字输入是否正确(步骤S140),通行字输入正确的话(步骤S140的“是”),就进入步骤S141,通行字输入不正确的话(步骤S140的“否”),就返回步骤S138,再次输入通行字。
接着,在步骤S141中,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机种名主表3708r(“机种名”、“制品领域”、“生产据点”、“生产开始年月日”、“服务名”、“IP地址”、“数据库名”、“邮件送信”)数据,警报值主表3708t(“号码”、“不良区分”、“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1”、“不良内容2”、“不良内容3”、“线外”、“似有问题”、“处理类别”、“责任区1”、“责任区2”、“责任区3”、“不再现”、“不良原因”、“修理内容1”、“修理内容2”、“修理内容3”、“修理担当者”、“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担当者”、“警报值”、“警报结果”、“警报时刻”、“邮件送信日期”)数据,以及警报受信者主表3708o(“责任区1”、“责任区2”、“责任区3”“通信ID”、“送信地址”)数据,存储到RAM3605中。
接着,表示图130所示画面,将取入的机种名主表3708r、警报值主表3708t、警报受信者主表3708o的主数据表示在画面的对应区域(步骤S142)。
在步骤S143,要求接通邮件保存管理计算机3300a(步骤S143)。在此,确认邮件的通行字,通行字正确场合,从邮件保存管理计算机3300a得到肯定回答。
此后,判断在上述“设定更新方法”时设定的检索条件是自动检索还是手工检索(步骤S150)。判断结果,设定的检索条件是自动检索场合,就进入步骤S151,判断是否经过指定时间间隔,经过指定时间间隔场合(步骤S151的“是”),进入步骤S153。另一方面,设定的检索条件是手工检索场合,就进入步骤S152,判断是否按压检索实行键,若按压检索实行键场合(步骤S151的“是”),就进入步骤S153。
在步骤S153从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下取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工厂名”、“制品领域”、“机种名”、“生产步骤”、“生产线号”、“机种代码”、“生产号”、“不良编号”、“机号”、“不良区分”、“再检数”、“发生日”、“发生时刻”、“工序名”、“不良项目”、“不良内容1”、“不良内容2”、“不良内容3”、“线外”、“处理类别”、“似有问题”、“责任区1”、“责任区2”、“责任区3”、“不再现”、“不良原因”、“修理内容1”、“修理内容2”、“修理内容3”、“修理日”、“修理时间”、“修理担当者”、“防止再发生内容”、“对策日”、“对策时刻”、“对策担当者”、“最新更新日”、“邮件送信标志”)的当日质量数据,存储在RAM3605中。
然后,在步骤S154,判断是否有邮件送信标志设定为“1”(设定发送研究委托邮件)的质量数据,没有邮件送信标志设定为“1”的质量数据场合(步骤S154的“否”),就进入步骤S157,有邮件送信标志设定为“1”的质量数据场合(步骤S154的“是”),就进入步骤S155,向对象者(警报受信者主表3708o指定送信地址者)发送研究委托邮件。图135表示研究委托邮件一例。接着,在工序监视管理计算机3300a的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的邮件送信标志写入“2”(步骤S156)。
在步骤S157中,比较警报值主表的警报基准与质量数据。在此,参照图128的流程图说明步骤157的具体处理内容。在图128中,在步骤S170,取出质量数据的第1件的数据,在步骤S171,将其与警报基准进行比较,在步骤S172,判断是否符合该警报基准。比较结果,若不符合警报基准场合(步骤S172的“否”),就移到步骤S174,若符合警报基准场合(步骤S172的“是”),就将一致的项目和件数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173),再进入步骤S174。在步骤S174,判断是否最后的质量数据,若是最后的质量数据(步骤S174的“是”),就返回,若不是最后的质量数据(步骤S174的“否”),就进入步骤S175,取出后面的质量数据,再回到步骤S171,质量数据处理结束前反复相同处理。
在图127的步骤S158中,判断是否存在与警报值有关的质量数据,没有与警报值有关的质量数据场合(步骤S158的“否”),移到图126的步骤S150,存在与警报值有关的质量数据场合(步骤S158的“是”),就进入步骤S160,整理警报对象不良数据,准备邮件送信。
参照图129的流程图说明步骤157的具体处理内容。在图129中,在步骤S180,取出存储在RAM3605中的邮件送信对象的质量数据的第1件的数据,在步骤S181,将邮件送信对象数据的不良责任区与警报受信者主表的按责任区区别的地址数据进行比较,决定邮件地址。然后,将邮件送信对象数据与邮件地址数据存储在RAM3605中(步骤S182)。判断是否最后的邮件送信对象数据(步骤S183),若是最后的邮件送信对象数据(步骤S183的“是”),就返回,若不是最后的邮件送信对象数据(步骤S183的“否”),就进入步骤S184,取出存储在RAM3605中的后面的邮件送信对象数据,再回到步骤S181,邮件送信对象数据处理结束前反复相同处理。
在图127的步骤S160中,为了向共同警报邮件的送信对象者发送不良数据的共同警报邮件,向邮件保存管理计算机3300b发送共同警报邮件。此后,从邮件保存管理计算机3300b将共同警报邮件向送信对象者发送。
接着,在步骤S162,判断是否有结束程序指示,若没有的话(步骤S162的“否”),就返回步骤S150,若有的话(步骤S162的“是”),就将工序监视保存管理计算机3300a的警报值表3708t的警报结果、时刻、邮件送信日期写入(步骤S163),结束该程序。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2中,在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中,将各组装品的机种代码、制品生产号、质量数据、检查表数据等转送到工序监视保存管理计算机3300a,工序监视保存管理计算机3300a将从输入系终端装置3201-3208输入的数据存储在对应的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检查表数据表3709a,主数据表3709d等)中,在输出系终端装置3401-3403中,指定机种代码及日期,从工序监视保存管理计算机3300a的对应表(工序内不良数据表3709f,主数据表3709d)检索与指定条件一致的数据,根据所选择的输出类别规定的输出项目,按时序加工检索到的数据,表示在画面上,能有效且迅速地进行生产组装线上制品管理。另外,对于设定输出对象时规定的输出项目,按时序加工检索到的数据,所以,能按各时间带进行管理。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是以彩色复印机生产线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黑白复印机、传真装置、汽车等其它所有生产线管理都能适用。

Claims (32)

1.一种生产管理系统,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特征在于,设有:
若干输入装置,在组装工序以及根据所定检查项目对组装品进行检查的检查工序,输入·发送上述组装数据、质量数据、检查数据、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作为组装品名称及机种代码的总称命名);
第一存储装置,对于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管理号以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该组装品的组装开始时间、完成日时作为组装品数据进行存储;
第二存储装置,在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顺序存储上述检查数据;
第三存储装置,在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顺序存储上述质量数据;
第一显示·选择装置,用于显示选择组装品分类代码;
第二显示·选择装置,用于显示·选择所定日时;
第三显示·选择装置,为了从存储在上述第二、三存储装置的若干质量数据、检查数据中提取所希望数据,显示及选择与该提取条件相关附加的若干输出信息;
检索装置,根据由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检索提取存储在上述第一、二、三存储装置中的数据;
第四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上述检索装置检索提取的信息;
数据加工装置,根据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按时序加工存储在上述第四存储装置中的存储数据;
第一显示装置,按上述输出信息的输出项目表示由上述数据加工装置加工的时序系列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显示装置以数值表示上述各输出项目的时序系列数据,并且,至少将上述输出项目的时序系列数据之一以直方图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
选择装置,用于选择由上述第一显示装置表示的输出项目中某个项目名:
图线化装置,将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项目的时序数据直方图化。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二显示装置,用于表示由上述检索装置提取的存储在上述第二或第三存储装置中的检查数据或质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三显示装置,通过选择由上述第二显示装置表示的数据,上述第三显示装置仅表示与上述选择数据一致的组装品单体的检查数据或质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使检索装置实行检索的实行装置,得到由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使检索装置每隔所定间隔自动实行检索的实行装置,得到由上述第一、二、三显示·选择装置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时间、输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
监视·设定装置,用于对由上述检索装置提取的存储在上述第二或第三存储装置中的检查数据或质量数据信息进行计数,以监视设定;
通知装置,由上述监视·设定装置进行监视设定的信息成为所定件数时,该通知装置发出通知。
9.一种生产管理系统,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特征在于,设有:
(A)主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
其至少包括:
①组装品主表,用于存储按种类对组装品区分的组装品分类代数据;
②质量内容主表,使上述质量项目与上述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上述数据;
③主数据表,使得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与在生产组装线上组装开始日时、完成日时等通过实施组装·检查可取得的生产线信息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④质量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组装品分类代码、上述质量内容主表的质量项目、根据质量项目的质量信息、输入日时、输入的组装·检查·修理工序处于对应状态,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⑤检查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与组装品有关的检查项目及其检查结果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B)输入终端装置
从由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来的上述组装品代码主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质量内容主表显示·输入预先特定的表信息,并且,根据该显示·输入信息向上述主数据表、质量内容数据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转送上述信息;
(C)输出终端装置
在显示部以显示器表示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数据输出表示控制部,数据转送部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所定数据,数据加工部对由上述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进行加工:(C1)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
可显示·选择根据上述组装品主表信息的组装品分类代码;(C2)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
可显示·选择根据上述质量内容主表信息的输出项目;(C3)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
可显示日历,且能指定日期;(C4)数据转送部
根据由上述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所选择的条件,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数据;(C5)数据加工部
对由上述数据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按时序进行统计加工;(C6)数据输出表示控制部
按各项目表示上述数据加工部的时序系列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进一步包括:
⑥检查内容主表,使得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组装品分类代码与在生产组装线上检查组装品的检查项目、利用该项目的生产组装线的检查工序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上述输入终端装置也能表示·输入上述检查内容主表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进一步包括:
⑦按工序区分的显示·输入主表,使得生产组装线上的各工序与各输入终端装置可显示·输入的主保存管理计算机的表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根据上述按工序区分的显示·输入主表,上述输入终端装置的显示·输入受到限定。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加工部还计算各数据的总件数。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输出显示控制部列表表示根据上述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的项目以及由上述数据加工部按时序加工的各项目的件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输出显示控制部使上述数据加工部按时序加工的件数直方图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7)图线制作部,对于上述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的项目,通过上述数据加工部按时序进行加工,该图线制作部将上述加工所得数据图线化。
16.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8)定期实行部,每隔预先设定的间隔向上述数据转送部发出实行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9)警报设定·发生部,表示上述质量内容主表的质量内容,且可以选择,设定发生该项目警报的累积件数,根据上述数据转送部及数据加工部的运算结果发出警报表示。
18.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10)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表示通过上述数据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中上述质量内容数据表的全部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终端装置进一步设有:
(C11)单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选择由上述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所表示的若干质量内容之一,一览表示该选择项目的质量内容及与该选择项目有关的上述组装品代码或名称。
20.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输入步骤,输入若干数据,在生产组装线的组装工序以及根据所定检查项目对组装品进行检查的检查工序,输入·发送上述组装数据、质量数据、检查数据、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
第一存储步骤,向存储媒体顺序存储:
对于上述输入工序输入的管理号以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该组装品的组装开始日时、完成日时作为组装品数据;
处于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的上述检查数据;
处于与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附加状态下的上述质量数据;
选择步骤,从上述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及若干输出信息分别选择所希望项目,上述若干输出信息是为了从上述存储在存储媒体中的若干质量数据、检查数据中提取所希望数据而与提取条件相关的输出信息;
检索·提取步骤,根据由上述选择步骤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各项目,检索提取存储在上述存储媒体中的数据;
第二存储步骤,往终端装置存储媒体存储由上述检索提取步骤检索提取的信息;
数据加工步骤,根据上述选择步骤所选择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所定日时、输出信息,按时序加工存储在上述终端装置存储媒体中的存储数据;
显示步骤,按上述输出信息的各输出项目表示由上述数据加工步骤加工的时序系列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中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由上述显示步骤所表示的各项目中某个,根据时序系列数据将上述所选择项目图线化。
22.根据权利要求20中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表示存储在上述终端装置存储媒体中的上述质量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由上述质量数据显示步骤所表示的各项目中某个,单品表示与该项目一致的组装品单质量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20中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定间隔自动实行上述检索·提取步骤。
25.根据权利要求20中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定由上述检索·提取步骤提取存储在存储媒体中的质量数据的某项目的特定件数;
检索该设定项目件数是否达到特定件数,若达到特定件数,就警报表示。
26.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在一条或若干条生产组装线上,为了组装一个或若干个零件、组件、其它完成制品等生产一个完成制品,管理上述组装时的组装数据、判断组装品质量如何的质量数据、以预先设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组装品结果的检查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准备主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
该主数据保存管理计算机中设有下列各表:
①组装品主表,用于存储按种类对组装品区分的组装品分类代码数据;
②质量内容主表,使上述质量项目与上述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上述数据;
③主数据表,使得可对一个个组装品进行识别的管理号以及按种类对组装品分类的组装品分类代码与在生产组装线上组装开始日时、完成日时等通过实施组装·检查可取得的生产线信息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④质量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组装品分类代码、上述质量内容主表的质量项目、根据质量项目的质量信息、输入日时、输入的组装·检查·修理工序处于对应状态,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⑤检查内容数据表,使得上述管理号及组装品分类代码与组装品有关的检查项目及其检查结果相对应,在该对应状态下存储这些数据;
(B)输入步骤
从由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来的上述组装品代码主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质量内容主表显示·输入预先特定的表信息,并且,根据该显示·输入信息向上述主数据表、质量内容数据表、检查内容数据表转送上述信息;
(C)选择步骤
在输出终端装置显示部以显示器表示组装品选择表示控制部、输出类别选择表示控制部、日期选择表示控制部、数据输出表示控制部,数据转送部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所定数据,数据加工部对由上述转送部转送来的数据进行加工:
(C1)选择组装品
显示·选择根据上述组装品主表信息的组装品分类代码;
(C2)选择输出类别
显示·选择根据上述质量内容主表信息的输出项目;
(C3)选择日期
显示日历,选择指定日期;
(D)数据转送步骤
根据上述所选择的条件,从上述主保存管理计算机转送数据;
(E)存储步骤
存储在输出终端装置中;
(F)数据加工步骤
对在上述输出选择区域所选择的各输出项目按时序系列加工上述所存储数据;
(G)显示步骤
按各项目表示时序系列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数据加工步骤(F)中对各项目的总件数进行统计;
在上述显示步骤(G)中按各项目以时序系列数据表示总件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H)将由上述数据加工步骤所加工的时序系列数据图线化。
29.根据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I)上述输出终端装置以预先决定间隔实行数据转送。
30.根据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J)上述输出终端装置设定上述质量内容主表的质量项目以及用于发生该项目警报的累积件数,并且根据上述数据转送和数据加工的运算结果发出警报。
31.根据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K)上述输出终端装置显示由上述数据转送步骤转送数据中上述质量内容数据表的全部数据。
32.根据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L)上述输出终端装置选择由上述质量内容数据显示控制部所表示的若干质量内容之一;
(M)一览表示该选择项目的与组装品分类代码相关的质量内容。
CN00126448A 1999-09-02 2000-09-01 生产管理方法及生产管理系统 Pending CN12873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918299 1999-09-02
JP249182/1999 1999-09-02
JP232532/2000 2000-07-31
JP2000232532 2000-07-31
JP243459/2000 2000-08-10
JP2000243459A JP2002117107A (ja) 1999-09-02 2000-08-10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生産管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クライアント、生産管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生産管理方法、生産管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検索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が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7329A true CN1287329A (zh) 2001-03-14

Family

ID=27333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26448A Pending CN1287329A (zh) 1999-09-02 2000-09-01 生产管理方法及生产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01822B1 (zh)
EP (1) EP1081569B1 (zh)
JP (1) JP2002117107A (zh)
CN (1) CN1287329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6958B (zh) * 2004-12-06 2011-09-28 京瓷株式会社 便携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32051A (zh) * 2010-07-12 2012-01-2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检查信息系统
CN102687130A (zh) * 2009-11-12 2012-09-19 系统科技国际公司 用于复合生产工序的管理和设计的系统和方法
CN103226745A (zh) * 2012-01-27 2013-07-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图形生成方法和生产管理设备
CN104907823A (zh) * 2014-03-15 2015-09-16 加特可株式会社 组装指示系统
CN105934721A (zh) * 2014-05-13 2016-09-07 三菱电机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数据管理装置以及数据管理程序
CN109571346A (zh) * 2018-12-18 2019-04-05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一种用于智能装配生产过程的诱导监测系统
CN110023861A (zh) * 2016-08-22 2019-07-1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制造工厂的系统和方法
CN110036351A (zh) * 2016-12-07 2019-07-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质量管理装置及质量管理方法
CN110376977A (zh) * 2019-06-05 2019-10-25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周期的计算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361844A (zh) * 2020-03-05 2021-09-07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TWI777331B (zh) * 2019-12-27 2022-09-11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工廠的狀態之系統、顯示工廠的狀態之裝置及顯示工廠的狀態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7038B1 (en) * 2001-04-06 2006-02-28 Ciena Corporation Defect management database for managing manufacturing quality information
US7281221B2 (en) * 2001-12-05 2007-10-09 Siemens Building Technologies, Inc. Work cell problem identification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US8799113B2 (en) * 2001-12-28 2014-08-05 Binforma Group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Quality management by validating a bill of materials in event-based product manufacturing
US7035877B2 (en) * 2001-12-28 2006-04-25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ith labels and smart tags in event-based product manufacturing
AU2002354343A1 (en) * 2002-10-16 2004-05-0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ep processing configuration/management method in factory production step management system
US20050004781A1 (en) * 2003-04-21 2005-01-06 National Gypsum Propert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nt management
CA2560277A1 (en) * 2004-03-19 2005-09-29 Oversigh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action compliance monitoring
US7904488B2 (en) 2004-07-21 2011-03-0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Time stamp methods for unified plant model
JP4207915B2 (ja) * 2005-01-24 2009-01-1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品質変動表示装置、品質変動表示方法、品質変動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8688507B2 (en) * 2005-03-21 2014-04-01 Oversigh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nitoring transaction entity versions for policy compliance
US8799800B2 (en) 2005-05-13 2014-08-05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user interface generation
US7809683B2 (en) 2005-05-13 2010-10-05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Library that includes modifiable industrial automation objects
US7650405B2 (en) 2005-05-13 2010-01-19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Tracking and tracing across process boundaries in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environment
US7672737B2 (en) 2005-05-13 2010-03-02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data model for utilization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environments
US7676281B2 (en) 2005-05-13 2010-03-09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database in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environment
US7548789B2 (en) 2005-09-29 2009-06-16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Editing lifecycle and deployment of objects in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environment
US7881812B2 (en) 2005-09-29 2011-02-01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Editing and configuring device
US8484250B2 (en) 2005-09-30 2013-07-09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Data federation with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US8275680B2 (en) 2005-09-30 2012-09-25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Enabling transactional mechanisms in an automated controller system
US7801628B2 (en) 2005-09-30 2010-09-21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 operator interfaces interacting with higher-level business workflow
US7734590B2 (en) 2005-09-30 2010-06-0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cremental association of metadata to production data
US7526794B2 (en) 2005-09-30 2009-04-2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Data perspectives in controller system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s
US7660638B2 (en) 2005-09-30 2010-02-09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engine
US20080016119A1 (en) * 2006-07-14 2008-01-17 Sharma Parit K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Method
JP2008033460A (ja) * 2006-07-27 2008-02-14 Oki Dat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6323881A (ja) * 2006-09-12 2006-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生産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センタ
US8374829B2 (en) * 2007-03-16 2013-02-12 Lego A/S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building instructions for building element models
US7979251B2 (en) * 2007-03-16 2011-07-12 Lego A/S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building instructions for building element models
US8078303B2 (en) 2007-07-03 2011-12-13 Southwire Company Electronic supervisor
US20090063546A1 (en) * 2007-08-31 2009-03-05 Caterpilla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 data dictionary
US7684886B2 (en) * 2007-08-31 2010-03-23 Caterpilla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nd validating product development
US8286236B2 (en) * 2007-12-21 2012-10-09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Manufacturing control system
US9626487B2 (en) * 2007-12-21 2017-04-18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ecurity-activated production device
US20110178619A1 (en) * 2007-12-21 2011-07-21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Security-activated robotic tasks
US9128476B2 (en) * 2007-12-21 2015-09-08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ecure robotic operational system
US8752166B2 (en) * 2007-12-21 2014-06-10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ecurity-activated operational components
US8429754B2 (en) * 2007-12-21 2013-04-23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Control technique for object production rights
US20090164379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Conditional authorization for security-activated device
US9818071B2 (en) 2007-12-21 2017-11-14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Authorization rights for operational components
US9071436B2 (en) * 2007-12-21 2015-06-30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ecurity-activated robotic system
JP4936015B2 (ja) * 2008-07-30 2012-05-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品質管理装置、品質管理システム、品質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08048552B4 (de) * 2008-09-17 2014-02-27 Khs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industriellen Systems
JP5200970B2 (ja) * 2009-02-04 2013-06-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品質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品質管理装置および品質管理プログラム
US9392072B2 (en) 2010-04-15 2016-07-12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ducting communications among components of multidoma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
US8484401B2 (en) 2010-04-15 2013-07-09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ducting communications among components of multidoma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
US8984533B2 (en) 2010-04-15 2015-03-1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ducting communications among components of multidoma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
US8533237B2 (en) * 2011-09-23 2013-09-10 Siemens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oftware Inc. Data structure partitioning in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systems
US8458228B2 (en) * 2011-09-23 2013-06-04 Siemens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oftware Inc. Occurrence management in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systems
JP5919871B2 (ja) * 2012-02-21 2016-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ポート作成システム、レポート作成装置、レポート作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86531B2 (ja) * 2013-03-29 2016-09-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CN103699945B (zh) * 2013-12-31 2017-09-29 北京理工大学 提取可重构制造系统不同尺度生产性能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00012B (zh) * 2016-12-12 2020-03-2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产线管理系统
JP6721775B2 (ja) * 2017-02-24 2020-07-15 株式会社Fuji 不具合情報共有システム
CN108628277B (zh) * 2018-08-16 2020-07-24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工作站的分配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1178376B (zh) * 2018-11-13 2023-06-20 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自动分类装置、自动分类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966649A1 (de) 2019-05-09 2022-03-16 Dürr Systems AG Analyse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hierzu
EP3966650B1 (de) 2019-05-09 2024-03-06 Dürr Systems AG Verfahren zur kontrolle und nachbehandlung von werkstücken, kontrollanlage und behandlungsanlage
PL3966646T3 (pl) * 2019-05-09 2024-04-29 Dürr Systems Ag Sposób analizy wad jakościowych
US11063882B2 (en) * 2019-08-07 2021-07-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ata integration
JP6965477B2 (ja) * 2019-11-27 2021-11-10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生産システムの情報収集装置、情報収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11489B2 (ja) * 2020-04-08 2024-01-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生産知識管理システム、生産知識管理方法及び生産知識管理プログラム
US11995158B2 (en) * 2021-03-05 2024-05-28 Adobe Inc. Techniques for predicting leakage of a serial number
JP2023135144A (ja) * 2022-03-15 2023-09-28 株式会社イシダ 生産管理装置、生産管理システム、組合せ計量装置及び包装装置
CN114615304B (zh) * 2022-04-18 2022-07-22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分平台式工业物联网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10017313A (ko) * 1990-03-19 1991-11-05 미다 가쓰시게 통합품질관리방법 및 시스템
JP2985505B2 (ja) * 1991-07-08 1999-12-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品質情報収集診断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US5696686A (en) * 1994-06-10 1997-12-0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Computer system for quality control correlations
US5461570A (en) * 1994-06-10 1995-10-24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Computer system for quality control correlations
DE4446966A1 (de) * 1994-12-28 1996-07-04 Itt Ind Gmbh Deutsche Informationssystem zur Produktionskontrolle
JP3325737B2 (ja) 1995-03-09 2002-09-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品質管理データ処理装置
US5777876A (en) * 1995-12-29 1998-07-07 Bull Hn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Databa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JP3475690B2 (ja) * 1996-01-29 2003-1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製品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製品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6522939B1 (en) * 1996-07-01 2003-02-18 Robert D. Strauch Computer system for quality control correlation
JPH10173021A (ja) * 1996-12-12 1998-06-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製造ライン解析方法及び製造ライン解析装置
US6574522B1 (en) * 1999-09-24 2003-06-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of collecting statistically analyzing and graphically displaying quality control data for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JP2001134798A (ja) * 1999-11-08 2001-05-18 Nippon Chem Ind Co Ltd 製品品質管理情報システム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6958B (zh) * 2004-12-06 2011-09-28 京瓷株式会社 便携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87130A (zh) * 2009-11-12 2012-09-19 系统科技国际公司 用于复合生产工序的管理和设计的系统和方法
CN102687130B (zh) * 2009-11-12 2015-09-09 系统科技方案公司 用于复合生产工序的管理和设计的系统
CN102332051A (zh) * 2010-07-12 2012-01-2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检查信息系统
CN103226745A (zh) * 2012-01-27 2013-07-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图形生成方法和生产管理设备
CN104907823A (zh) * 2014-03-15 2015-09-16 加特可株式会社 组装指示系统
CN105934721A (zh) * 2014-05-13 2016-09-07 三菱电机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数据管理装置以及数据管理程序
CN105934721B (zh) * 2014-05-13 2019-03-08 三菱电机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数据管理装置
CN110023861A (zh) * 2016-08-22 2019-07-1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制造工厂的系统和方法
CN110036351A (zh) * 2016-12-07 2019-07-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质量管理装置及质量管理方法
CN109571346A (zh) * 2018-12-18 2019-04-05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一种用于智能装配生产过程的诱导监测系统
CN110376977A (zh) * 2019-06-05 2019-10-25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周期的计算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376977B (zh) * 2019-06-05 2020-10-27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周期的计算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TWI777331B (zh) * 2019-12-27 2022-09-11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工廠的狀態之系統、顯示工廠的狀態之裝置及顯示工廠的狀態之方法
CN113361844A (zh) * 2020-03-05 2021-09-07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81569A2 (en) 2001-03-07
JP2002117107A (ja) 2002-04-19
US6801822B1 (en) 2004-10-05
EP1081569B1 (en) 2005-12-07
EP1081569A3 (en) 2003-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7329A (zh) 生产管理方法及生产管理系统
CN1259622C (zh) 对排列在信元中的信息进行显示的装置
CN1296858C (zh) 信息处理系统
CN1305006C (zh) 向图象处理装置提供格式化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269066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577324A (zh) 文档管理方法和程序、记录介质和文档管理装置
CN1856788A (zh) 类似率算出装置和类似率算出程序
CN1912825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773407A (zh) 信息处理装置、运行状况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CN1828517A (zh) 文档处理装置和文档处理方法
CN1296811C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297882C (zh) 数据处理装置、印刷控制方法
CN1541362A (zh) WebJINS各种信息刊物自动编辑系统
CN1329299A (zh) 打印控制设备、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414507A (zh) 服务器和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控制方法
CN1731399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359081A (zh) 结构编辑装置、目标内容结构的管理及显示方法和记录媒体
CN1754220A (zh) 一次写入多次读取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再现装置
CN1619561A (zh) 商品交易装置
CN1706657A (zh) 印刷装置、控制印刷程序、记录控制印刷程序的记录媒体
CN1517849A (zh) 通过网络设定参数的方法及其主机
CN1826612A (zh) 电子化服务指南显示程序、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电子化服务指南显示控制方法、电子化服务指南显示控制装置、程序传送方法、程序传送装置、程序接收方法、及程序接收装置
CN101030138A (zh) 应用构架
CN1774712A (zh) 在数据表中管理递归可缩放模板实例中的插入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826615A (zh) 电子化服务指南显示程序、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电子化服务指南显示控制方法、电子化服务指南显示控制装置、程序传送方法、程序传送装置、程序接收方法、及程序接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