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9566A - 主叫方利用移动电话发送的短消息的动态路由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主叫方利用移动电话发送的短消息的动态路由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79566A CN1279566A CN00120173.5A CN00120173A CN1279566A CN 1279566 A CN1279566 A CN 1279566A CN 00120173 A CN00120173 A CN 00120173A CN 1279566 A CN1279566 A CN 12795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s
- message
- network
- smsc
- cen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4—Messaging devices, e.g. message cent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属于准备接收(其他移动电话网的)短消息的移动电话的经营者网络的GSM移动电话系统。短消息由路由包络组成,路由包络具有第一域(主叫方移动电话的号码)、第二域(主叫方移动电话网的第一短消息传送中心的号码)、第三域(被叫移动电话的号码)、以及为消息文本保留的一个域。编号方案包含短消息传送中心的号码,以及不同传送中心和被叫移动电话的网络的交换中心之间的可能的互连。为了到达被被叫方访问的交换中心,编号方案管理器确定中继传输中心或中心。
Description
Ⅰ-现有技术
用于由主叫方利用GSM移动电话发送的短消息(SMS)的动态路由选择系统,该GSM电话连接到与主叫方不属于同一个移动电话网的预期接收短消息(其他GSM移动电话用户或寻呼机)的移动电话经营网,无须连接到通过用于短消息(SMS)传送的漫游协议或互连协议而链接的网络,
-短消息(SMS)由路由包络组成,路由包络具有包含主叫方移动电话号码的第一域(E1)、打算接收主叫方移动电话经营网的第一短消息传送中心(SMSC)的号码的第二域(E2)、包含呼叫的移动电话号码的第三域、以及为消息正文(TM)保留的一个域,
-该系统包括属于同一网络或不同网络的短消息传送中心(SMSC)。
目前这可能来自能够包括正文消息(被称为“短消息”)并把它们发送到其它移动电话(GSM,“寻呼机”等)的移动电话(GSM或其它)。也来自INTERNET访问入口。
由于竞争造成的技术约束和商业限制,移动电话号码或internet访问(IAP或ISP)网络经营者使得这一交互工作的理想变得困难。
如果用户能够发送消息而他们自己无须知道他们的GSM或internet提供者们制订的发送消息到其它网络的所有协议,对这种服务的兴趣就会增加。
图1示出了在通常方式下当前允许短消息传送的装置和实际短消息的结构,借助于图1,这种公知的系统将在下面首先被描述。
在第二部分,借助于该领域内的术语,此现有技术将被以更详细的方式描述。由于该术语仅在并且普遍地在盎格鲁撒克逊方式下使用,在详细描述中必须使用该术语,并且说明书结尾处给出了一个术语表,用于解释按照国际GSM标准使用的不同的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根据图1,移动电话网由基端站BTS组成,移动电话M1通过基端站BTS通信。此基端站BTS以及其他基端站BTS被连接到基站集中器BSC。一个以及相同网络经营者的几个这种集中器BSC被连接到移动电话交换中心MSC。
当该中心MSC接收到将移动电话M1连接到同一网络内呼叫的移动电话M2的请求时,MSC能够通过同一基站集中器BSC或另一个基站到移动电话M2所属的基端站BTS,建立到该移动电话M2的通信。
在不属于该网络的移动电话M3的情况下,为了与其他网络通信,中心MSC需要使用国际网关。
在图1中以简化的方式表示该网络。
为了被连接到某个地理区域的移动电话上,基端站BTS被按领土分配。所有这些BTS被连接到一个基站集中器BSC。有若干个这种集中器BSC。这些集中器本身被连接到交换中心MSC。
当移动电话M1产生一个与目标移动电话M2的电话通信呼叫请求时,移动电话M1单独指示要到达的移动电话M2的号码。该请求在其中一个中心MSC终止,为了通过其号码知道被呼叫的M2,中心MSC必须询问数据库HLR,如果数据库HLR知道,数据库HLR解释被呼叫的M2的号码,并指示中心MSC必须经集中器BSC建立一个连接,然后传递到基端站BTS。
数据库HLR是用户网络数据库,包含其位置(甚至在另一个网络上)及其概况。
当连接被建立时,能够在移动电话M1和M2之间进行话音通信。
为了传递到另一个网络,如果M1希望与属于另一个经营网的移动电话M3通信,中心MSC经一网关GMSC通过国际电话网到达被呼叫的M3。
对于短消息SMS(短消息业务)的传送,包括发送字母数字混合消息到被呼叫方,不存在移动电话的一般语音通信的可能性。该被呼叫方可能是另一个移动电话,该移动电话的屏幕允许消息以字母数字的正文方式被显示。它也可以是一个寻呼机,也就是说类似移动电话但仅能够接收写入的消息的便携式终端。
目前对于短消息业务,网络包括一个或多个链接到中心MSC的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由于短消息业务不提供给所有的用户,固有地存在于移动电话上的短消息的可能性仅在用户提供时才能够被使用。
短消息的传送和有效传送的请求非常普遍地利用可能具有某种限制的移动电话经营者的网络。
因此,为了发送短消息SMS,主叫移动电话M1发送其消息SMSMO,消息SMSMO到达中心MSC。中心MSC稍后把它传送到短消息中心SMSC,短消息中心SMSC检验消息传送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如果短消息传送服务不构成移动电话M1上所允许的可能性部分,该操作被锁定在该级别上。但是,如果M1被授权传送短消息到其他用户,到经营者的网络,中心SMSC发出该授权,然后该消息被发送到被呼叫方M2。该连接的建立类似一个语音电话通信。为了知道通向被叫方M2的路径,中心SMSC不得不经中心MSC询问数据库HLR。
如果网络经营者与本国内另一个网络有协议,并且如果主叫方M1被批准享受该服务,这种可能性被中心SMSC确认;为了知道用于确定属于与当前网络有传送协议的另一网络的消息的地址的路径,中心MSC回到M2的数据库HLR。
通常,移动电话网是由国有经营者管理的国有网络。对于国际交换,经营者与从一个国家的移动电话传送呼叫到国外移动电话的外国经营者有协议。
也有可能使用移动电话从外国进行电话通信,也就是说,从与移动电话M1所属的国家网络不同的网络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漫游)协议的优点,位于外国的移动电话M1能够访问本地网并使用所涉及国家的不同的基端站BTS、集中器BSC和中心MSC,从而到达位于该国内或另一个国家内的被叫方。
但是,由于不同的原因,这样的可能性对于短消息的传送并不存在,或对于短消息来说不普遍,或者至少这些可能性非常有限。
也有严格限定到一组用户的短消息业务。
还应当注意,中断短消息路径被定位在中心SMSC这一级别。移动电话M1和中心SMSC之间的短消息命名为SMS-MO(从移动电话发送的短消息),同时在中心SMSC的下游该消息被命名为SMS-MT(从服务中心发送到移动电话的短消息)。
借助于图1所示的极其简化的方框图来解释短消息SMS的发送。
当主叫方(移动电话网用户)希望通过他的移动电话M1(移动电话作为短消息发送器)发送一个短消息时,他键入其字母数字消息和地址号码。该消息SMS被发送到隶属于移动电话M1所签约的经营者的网络的短消息中心SMSC。
SMSC的号码被自动地设置在移动电话M1内,无须主叫移动电话的用户进行干预。
如果被叫方(接收方移动电话或被呼叫的寻呼机)属于移动电话M1所签约的经营者的传送网,中心SMSC接受该短消息SMS的传送。然后通过传送路径进行传送,对此不进行解释。
如果来自移动电话M1的消息SMS准备发送给属于不同经营者但与移动电话M1的经营者的网络之间有短消息互通协议的一个网络的被叫方,中心SMSC经SMS-MT通过询问M3的网络的HLR把短消息发送到被叫方M3。
为了允许他们的传送,在短消息的标题内包含与路由和收件人有关的数据的特定项目号(number of items)。
图2的框图以更精确的方式示出了短消息SMS的结构。该消息包括路由包络和为消息正文(字母数字符号)保留的部分,路由包络构成消息的标题。
路由包络ER由第一域E1构成,第一域E1包含主叫移动电话(M1)的号码(图2)。路由包络ER的第二域E2被保留用于短消息SMS中心的号码。路由包络ER的第三域E3包含被叫方的号码。最后,域TM被用于接收短消息的字母数字文本。该域具有160个字符的长度。
当前,根据现有技术,域E1包含主叫移动电话的号码。该号码对于消息的管理(统计)以及消息的路由都是必要的,使得准备接收消息的人知道主叫用户。
目前,第二域E2包含移动电话M1所签约的网络的短消息中心SMSC的号码。消息的传送被自动地执行,无须包含与管理该传送有关的数据的消息本身,也就是说通过经营者的网络的不同中心的连续性转接短消息MSM。
最后,第三域E3包含被叫移动电话的号码。
下面将对发送消息各种公知传送处理以及限制进行详细描述,这些限制妨碍了这种传送。
Ⅱ-回顾当前用于限制短消息从一个GSM移动电话传送到另一个经营者的移动电话(假设有漫游协议)的不同处理
下面借助于图3,描述短消息到其预期接收方的传送链,图3示出了限制短消息传送的两个处理:
A.经营者(HPLMN)禁止移动电话用户进行SMS-MO操作(例如预付费约定)
在约定的级别进行限制的处理
VPLMNe(被访问的网络)的VLR包含它的一个SMS-MO功能被禁止的用户情况的拷贝。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将向用户回复一个错误消息。当然,如果移动电话没有处在漫游状态,VPLMNe能够和HPLMN一致。该处理经常被执行(如“预付费”约定)
B.服务中心(RPLMN)拒绝SMS-MO
SMSC由第三方(RPLMN)或约定经营者(HPLMN)操纵,除该拒绝的管理外,没有改变任何东西。拒绝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把第三方通信话务载入其SMSC。正向短消息包含包含在MAP-FORWARD-SHORT-MASSAGE中的MAP协议(通信应用协议)的如下地址数据
-目标服务中心的地址
-主叫移动电话的MSISDN(用户号码)
-被叫移动电话(在域UI内)的MSISDN(用户号码)
在被叫SMSC的级别进行限制的处理
因此服务中心可以拒绝消息的存放:
-所有主叫网络(除其本身外)的用户
-除特定主叫网络(必须创建一个号码清单)的用户以外的所有用户(黑名单)
-只有特定网络的用户(红名单)(必须以E164的格式(如先前的ITU标准)创建一个号码清单)
被叫SMSC可能是属于约定经营者(本地PLMN)或具有一个必须遵守的漫游协议的第三方经营者(中继PLMN),该漫游协议允许网间MAP消息的交换。
这种限制处理在可形成的市场的SMSC级别上是非常有用并容易执行的。
C.网络之间的国际网关拒绝SMS-MO
这可以是VLPMNe(发送)网络末端或RPLMN(接收)网络末端的国际网关,如果没有漫游协议,这将是很常见的情况。
通过分析SCCP消息的主叫方地址,可以完成HPLMNd端(RPLMN=HPLMNd)的限制。
Ⅱ-2-2nd阶段:从服务中心送SMS-MT
应当注意,下面的限制处理必须允许SMSC向其自己的用户发送SMS-MT,即使这些用户正在另一个网络上漫游。
必须也可能:
-禁止其他网络可能发送SMS-MT到它自己的用户
-当用户正在通过已经执行上述限制的经营者漫游时,允许其他网络发送MSM-MT到它们的用户。
例子:漫游的SMSC能够发送SMS-MT到正在Chungwha电信(台湾)上漫游的用户,而不是Chungwha电信的用户。
发送到HLR的短消息的MAP消息发送路由信息包含:
-被叫移动电话的MSISDN(用户号码)
-发信服务中心(RPLMN)的地址
它不包含主叫移动电话的MSISDN(用户号码)(如果SMS-MT跟随SMS-MO)。
如果HLR发现用户的IMSI,HLR将返回用户的IMSI,用户的IMSI将被用于寻址短消息的发送。
Ⅱ-2.1-从RPLMN到HPLMN的MAP消息传送机构的描述
SMSC发送“压缩”在SCCP消息内的MAP消息。
通过SMSC对SCCP消息定址
在SCCP消息中发送的包含:
Q713格式的“被叫方地址”
Q713格式的“主叫方地址”,主叫SMSC的地址
例1
如果主叫SMSC不知道(这需要用HLR的地址(地址E164或E214)创建一个数据库)所有RPLMN与其有漫游协议的HPLMN经营者,设置:
主叫方地址=打算接收该地址的“全局名称”域的SMSMT的用户的MSISDN。
例2
另一方面,如果主叫SMSC具有HPLMN的编号方案,它能够通过被叫用户的MSISDN推断(搜索一个表格)该用户(一般来说100到200,000个用户有1个HLR)的HLR的全局名称E164或E214。在这种情况下设置:
被叫方地址=被叫HLR的地址
从下面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接收)HPLMN,消除了在接收IGP级别上进行限制的可能性。
MTP消息的寻址到(RPLMN的)传送IGP
包含MAP消息的SCCP消息必须由SMSC发送到传送IGP。由于该SMSC执行了一个“地址翻译”(成为“信号点”),这将允许RPLMN通过一个“信号点”地址(ITU Q713标准)执行消息到传送IGP的路由选择,这是公知的。
然后国际网络SS7传送消息到基于SCCP消息的“被叫方地址”的接收IGP。
受(HPLMN的)接收IGP影响的路由
为了实现“地址翻译”,也就是说,找出“信号点”HLR的地址,将其发送到该“信号点”HLR,下面分析SCCP消息(不处理所包含的MAP消息)。
如果“被叫方地址”仅包含用户的号码,这就需要具有HPLMN的完整编号方案的IGP。如果没有安装该方案,消息将被拒绝(限制的被动处理,或确切地说“缺陷限制”)。
另一方面,(上述例2)如果SMSC已经能够提供HLR的地址E164或E214,IGP将必须能够进行地址翻译,并且将因此把消息发送到HLR(如果在RPLMN和HPLMN之间有漫游协议,如果IGP根据“主叫方地址”拒绝消息)。
解释
事实上,如果HPLMN的用户访问RPLMN(漫游时)并被定位,其VLR地址(在E214中,E214是从其E212中的IMSI推导出的)必须经2个IGP在其HLR(从而它能够接收呼叫)的终端第一次接通时被传送。从而接收IGP必须不可避免地能够进行翻译:
接收HLR的地址E214→(接收)HLR的信号点。
之后,网络与地址E164对话。
因而HLR响应被访问网络的VLR,给出其地址E164(包含在位置更新MAP消息内)。
此后,利用此地址E164,被访问的VLR所进行的位置更新被送到用户的HLR。
这暗示着接收IGP也能够进行翻译:
接收HLR的地址E164→(接收)HLR信号点。
由于漫游中的对称性,发送IGP也能够把其HLR的地址E214和E164翻译成信号点。
Ⅱ-2.2限制的处理
在图4中,能够看到通过短消息(SMS-MT)的HPLMN限制接收的两个处理。
D.HLR拒绝通过短消息的发送路由信息返还请求的信息。
在被叫移动电话的HLR(HPLMN)的级别上的限制处理
如果MSISDN属于已编址的网络,可以专门对发信服务中心(RPLMN)的地址进行限制。
因此HLR能够拒绝询问:
-所有主叫网络(除其自身外)的SMSC
-除特定主叫网络(黑名单)之外的所有网络
-只有特定主叫网络(红名单)
限制的处理
HLR具有可利用的黑/红名单,允许它选择地响应取决于发信SMSC的地址信息请求。这种功能被逐渐地添加到HLR软件的最后版本中,但尚未推广。
E.被叫MSC拒绝发送SMS-MT的请求
由于MAP-FORWAD-SHORT-MESSAGE消息包含被叫移动电话的IMSI,它将能够(关于可能由HLR进行的限制)被添加:
-无特定网络的主叫用户(黑名单)
-仅有特定网络的主叫用户(红名单)。
对接收VLR来说不可能实现此限制,这是因为主叫移动电话的MSISDN信息(用户号码)没有形成MAP-SEND-INFO-MT-SMS部分。
注意到MAP-FORWAD-SHORT-MESSAGE可能包含空(“未知”)“主叫用户”,因此这种使用不是非常灵活。
F.网络之间的国际网关(IGP)拒绝SMS-MT
这可以是RPLMN端的国际网关,更通常地是HPLMNd的。
拒绝是在SCCP消息的通道上进行的,SCCP消息封装来自RPLMN的SMSC的MAP消息“短消息的发送路由信息”。由于IGP没有分析内容(MAP消息或其他消息)的功能,所以IGP仅对SCCP消息的地址进行分析:
-主叫方地址和被叫方地址没有漫游协议
-SMSC已经通过作为“被叫方地址”的被叫用户的MSISDN发送其消息(上述例1),IGP没有执行编号方案,消息被拒绝(“缺陷限制”)。
Ⅲ-3-3rd阶段:状态报告的(可能)发送
通过其移动电话发送SMS-MO的用户可以要求在SMS-MT已被被叫用户的移动电话正确接收时得到一个确认(技术上,TPSRR状态报告请求位被定位在发送的消息中)。
对于2nd阶段,处理过程相同,作用相反:通过询问发送者的HLRe而不是(指定接收者的)HLRd,SMSCRPLMN发送诸如“消息在08:06:52发送。在08:07:20接收”的消息给SMS的发送者。
对于这种(任选)的功能,SMSC也必须具有发送SMS-MT到网络“e”的用户的授权。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短消息SMS的动态路由选择系统,允许这种短消息被发送到属于不能正常到达主叫移动电话的网络的被叫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上述限定类型的一个系统,其特征在于:
A)编号方案(PN)包含短消息传送中心(SMSC)的号码,以及可能在不同传送中心(SMSC)和被叫移动电话(M1a,…M4a)的网络交换中心(MSC)之间的互连,
B)为了到达被短消息(SMS)的指定接收者访问的交换中心(MSC),来自被叫方号码的一个编号方案管理器(GPN)确定中继传输中心(SMSC)。
Ⅳ-附图清单
下面借助于附图,本发明将被更详细地描述,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移动电话网的框图,
图2是短消息SMS结构的一个非常概略的图示,
图3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对发送短消息进行限制的两个处理过程,
图4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对短消息的接收进行限制的两个处理过程,
图5是本发明所述系统的一个非常简化的图,
图6示出了在传送链中具有一个SMSC中心的动态路由选择的第一处理过程,
图7示出了在传送链中具有两个SMSC中心的动态路由选择的第二处理过程,
图8示出了具有中继SMSC中心的传送处理过程,
图9是短消息SMS经过Internet的路由图,
图10是通过具有访问提供者识别的Internet发送消息的页面。
Ⅴ-详细描述
本发明将借助于基于图2的短消息MSM结构的图5进行解释。
根据图5,本发明涉及短消息发送系统,它允许移动电话M1e将其短消息不仅发送到移动电话M1a(接收方移动电话)或移动电话M2a,而且允许发送到被叫方M3a和M4a,移动电话M1e属于工作在区域Z1的特定经营者的网络,移动电话M1a属于主叫方经营者的网络,移动电话M2a属于与主叫方移动电话经营者的网络有互连协议的一个经营者的网络,M3a和M4a属于与移动电话M1e或经过Internet到达的闭环网络的被叫方移动电话M5a的经营者没有互连协议的网络。不同的被叫方是在目标区域z2内通过约定进行划分的。
被叫方M1a、M2a、M3a、M4a可以是移动电话或寻呼机。
下面将审查这些不同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短消息SMS的动态路由系统包括一个编号方案PN和一个编号方案管理器GPN。
编号方案包括,部分或全部,短消息发送中心SMSC的号码和不同发送中心SMSC之间的互连;网络和编号方案管理器GPN分析主叫方的号码并确定中继传送中心,以到达短消息SMS的被叫方M1a、M2a、M3a、M4a、M5a的传送中心SMSC。
传送中心SMSC是现有移动电话经营者的不同网络的传送中心。该网络由与不同网络具有互连协议的特殊短消息中心SMSC完成。
为了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动态路由系统的结构和操作,图5示意性示出了短消息从移动电话M1e传送到任何被叫方M1a-M5a,也就是说,不管属于哪个经营者的网络,通过不同路径进行短消息从主叫移动电话M1e到被叫方的路由选择。第一种情况是被叫方M1a属于具有其数据库HLR的中心MSC1。该中心属于与主叫移动电话M1e的网络具有一个互连协议的移动电话网。根据该协议,移动电话M1e被定址用于发送短消息SMS(SMS-MO)到中心SMSC1,中心SMSC1询问中心MSC1的数据库HLR,移动电话M1a属于中心MSC1。然后它传送消息SMS-MT。
第二种情况是较远的中心SMSC2不属于区域Z1,而是属于目标区域或区域Z2,总是由于互连协议,区域Z2从移动电话M1e所签约的经营者接受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电话M1e直接将其消息SMS-MO发送到该中心SMSC2,中心SMSC2通过中心MSC把它传送到被叫方M2e,被叫方M2e能够访问数据库HLR。
在第三种情况中,为了发送消息到移动电话M3a,移动电话M1e的管理器GPN1通过其编号方案PN发送一个消息到中继中心SMSC(SMSCR3),中继中心SMSC(SMSCR3)具有一个编号方案PN2和一个方案管理器GPN2。由于互惠协议,中继中心SMSCR3知道移动电话M3a所属的中心MSC3的数据库HLR的地址。获得数据库HLR的响应后,中心SMSCR3现在发送SMS-MT型短消息到被叫方M3a的中心MSC3。
目前假定移动电话Me1没有编号或程序管理器方案,传送消息到被叫方M4a的另一种情况包括发送消息到(SMSCR4型)中继SMSC中心,用户Me1知道中继SMSC中心的号码,并被授权转发到中继SMSC中心。该中心SMSCR4询问被叫方中心MSC4的数据库HLR,并传送以其SMS-MO形式(并不象从SMSC中心被发送的消息,即SMS-MT的形式)被接收的消息。通过传送到SMSCR4,中心SMSCR3将其最初写入从移动电话ME1接收的消息SMS-MO的域E2中的号码用中心SMS-CR4的域E2中的号码替换,消息由中心SMS-CR3传送到中心SMS-CR4的原因是消息是SMS-MO型的原因。
然后中心SMS-CR4传送消息到被叫方M4a,就象普通SMSC中心所做的那样。
另一个可能的情况是关于被叫方M5a,中心SMSC5不能直接访问被叫方M5a,必须有通过配备有编号方案GPN5的中继中心SMSCR5的通道。主叫方M1e到达中继中心SMSCR5,中继中心SMSCR通过Internet IP型网络把消息发送到SMSC5。
最后,为了到达属于一个自身闭环网络的被叫方M6a,移动电话M1e向中继中心SMSCR6发送一个消息,中继中心SMSCR6把该消息以SMS-MT的形式传送到一个连接到中心SMSC-R6bis的中间移动电话Mi,把该消息经Internet(IP)传送到闭环网络的中心SMSX。该中心SMSX接收一个授权的SMS消息,然后经中心MSC将其传送到被叫方M5a。
为了简化图示,区域Z1、Z2被区域Z3分隔,在区域Z3中出现不同的中继中心SMSCR。
返回到图2,概括地说,如果需要,根据本发明,消息SMS的结构可以按下述方式被修改:
-域E1保持冻结,直到最终使用,
-域E2由主叫移动电话或PC修改,该主叫移动电话装备有一个方案PN和一个方案管理器GPN,域E2链接到PC,并且PC包含方案PN和管理器GPN。
域E2也可以由属于系统的特殊中心SMSC-R修改。
这里的“修改”意思是域E2不是必定的,并且由于移动电话M1e是移动电话经营者网络的用户而自动地链接到中心SMSC1。
域E3一般是被叫移动电话的号码。但是,该域可以由主叫移动电话M1e的管理器GPN1替代,或被特殊中继中心SMSC-R(SMSCR3)的管理器替代,以及最终目标的号码在为消息文本所保留的区域TM(EE3)内被置换,从而稍后被中继中心SMSCR4解译。
通常,根据本发明,装备有编号方案PN的中继中心有可能为SMS-MO型或SMS-MT型消息路由选择,SMS-MO型或SMS-MT型消息被发送:
*通过从编号方案知道的目标移动电话的数据库HLR的地址直接到移动电话,
*经Internet,通过知道允许短消息被发送到被叫方的Internet站点。
基于图6,借助于对不同传送链的描述,下面将更加详细地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动态路由系统。
经过Internet的消息路由将借助于图9被描述。
Ⅵ-动态路由选择过程
Ⅵ-1固定路由
在传统的设备中,移动电话已经登记了(在SIM卡中)其签约经营者的服务中心的号码后,可以进行修改但不方便,因此,当用户希望发送短消息给另一个网络的用户时,他不知道是哪个网络,以及如果知道是哪个网络,他仍不知道其对应的服务中心号码。
用户能够经他的本地SMSC发送消息给其经营者已经实现了SMS-MT服务的网络的用户。
Ⅵ-2间接动态路由
在发送(e)和接收(d)网络之间没有漫游协议、限制访问目标网络或后者缺少SMSC的情况下,不可能通过直接动态路由(也不是通过固定路由)发送短消息。
第1种方法(链中仅1个SMSC)(图6)
在本发明中,软件(在移动电话或电缆连接的PC中)选择“服务中心”(被称为“中继”),而不是其(传送)签约经营者的或目标用户(接收)经营者的服务中心。由于服务中心接受来自传送经营者(没有限制B或C)的用户的短消息,并且已经对接收经营者的用户实现SMS-MT功能(后者没有安装任何限制),这个“中继”服务中心已经被选择。
在本发明中,即使发送和接收经营者没有一个短消息的互连协议,短消息的发送也是可能的。
作为例子,中继SC可以在不同于传送和接收经营者的另一个国家中,如图6所示。
第2种方法(链中2个SMSC)(图7)
在第1种方法中,直接中继SMSC对接收经营者的网络实现SMS-MT功能,接收经营者需要创建接收经营者的一个或多个HLR的地址表以及接收经营者的一个编码方案,使接收经营者能够知道将要询问的HLR的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第2种方法包括编程设计中继SMSC,从而中继SMSC发送一个短消息(SMS-MO)给接收经营者的SMSC。那么这足以构成知道接收SMSC的专用地址的系统。
具体地说,如果短消息的计划接收者属于与主叫移动电话相同的网络,该消息将被改道发送到二者共用的(传送和接收)经营者的SMSC。由于主叫移动电话的地址属于其网络(见图5,SMS-CR3改道发送到SMSC1的情况),该经营者将不可避免地接受消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把SMSC固定地址编程到他们的移动电话中,(中继SMSC的而不是他们网络的SMSC的)用户能够同时发送到他们的网络和其他网络。
如果传送和接收经营者不同,他们必须与中继SMSC有漫游协议,但彼此之间不一定有。
为了简化通过中继SMSC(一般是链接的经营者的)发送,后者能够通过SMS-MT发送消息到下面的SMSC(图5中的SMS-CR3)。
中继中心SMS-CR3同时相当于一个标准SMSC(能够接收SMSMO),以及SMSC1的HLR和MSC集成(能够接收SMS-MT);它允许链接经营者的(SMSC1)简单地发送SMS-MT消息,把SMS-CR3的地址添加到其可连接HLR的清单中。
对于所有被叫方的(SMSCI)而不是网络SMSC1的,为了具有HLR的性质,当SMS-CR3接收(SMSC1)的位置(SEND-ROUTING-INFO-FOR-MT)请求时,SMS-CR3返还接收的MSISDN作为IMSI,以及返还其自身的全局名称(GT)作为MSC号码,MSC号码使其(象一个MSC)成为将被(SMSC1)发送的SMS-MT的被叫方。
通过在SMS-MO中设置一个发信移动电话地址作为“未知”,或通过设置SMS-CR4的一个用户的地址(例如被叫方本身的地址),中继中心(SMS-CR3)能够强制下游中继中心(SMS-CR4)接受其SMS-MO(即使它们之间没有短消息传送互连协议)。
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包含在主叫(SMS-CR3)地址(Q713格式的“主叫方地址”)内的全局名称(GT),中继中心SMS-CR4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未授权的(SMS-CR3)保护自身免于SMS-MO的发送,其必须在打开的同时通过发送SMS-MO的交易的(SMS-CR3)接收主叫(SMS-CR3)的地址(SMS-CR3发送的MAP-OPEN-IND或TCAP Begin型的MAP消息的接收)。
那么,它能够通过黑名单(被禁止的SMS-CR3)或被授权的SMSC的红名单拒绝这种打开,黑名单易于构成,但是红名单还必须包括经营者的所有MSC,为了允许其用户继续从访问的网络发送SMS-MO,它与该经营者有漫游协议。后面的方法允许它阻止通过SMS-CR3先验发送SMS-MO,但该方法复杂,因为它需要构成MSC的一个真实名单,该名单必须一直知道最新情况。
第3种方法(链中3个SMSC)(图8)
在接收HPLMN的SMSC具有通过Internet发送SMS-MT的装置的情况下,允许一个SMS被发送到“SMS附近的网络”的用户,例如通过方法F(接收IGP不影响完整的MSISDN翻译)。
SMS-MO(来自中国的一个经营者)被发送到中继1 SMSC(在欧洲),中继1 SMSC通过SMS-MT将其发送到与“SMSC中继-Internet”2(在非洲)连接的GSM移动电话上并将其(SMS-MT的接收)传递到该SMSC中继-Internet2。后者经Internet把SMS发送到接收HPLMN的SMSC,HPLMN通过SMS-MT(法国)使它到达被叫方。
这样,链中有2个SMS-MT和3个SMSC,如图8所示。
Ⅵ-3-全球协议的例子(图9)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不同处理过程使得能够实现根据图9的一个全球系统。
GSM移动电话能够发送SMS到其他GSM移动电话或(其他网络的)(CDMA、DAMP等)其他移动电话,或发送到寻呼机。
Internet访问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服务;
Ⅶ-实现动态路由选择
Ⅶ-1-在连接到移动电话的PC或“Palm-Top”中
源自本发明的软件,由于其世界编号方案,确定接收经营者并作为所选路由的一个功能(可能性、成本)确定中继SMSC的号码,并使用它发送SMS。如果没有可能的路由,它给出显示并锁定消息的发送。
PC(或移动电话,见Ⅶ.2)中的软件能够从其动态路由文件显示可连接的经营者(可利用的经营者)清单。
Ⅶ-2在移动电话中
同样的逻辑也能够直接在用户的移动电话中实现。
Ⅶ-3在SMSC中继中
存在有两种使得SMS到达中继SMSC的处理过程:
a)用户手动或自动地为发送给不在同一网络上的用户的任何消息而改变服务中心的号码并设置中继SMSC的号码。如果他有软件Ⅶ.1或如果软件Ⅶ.1在他的移动电话内象在Ⅶ.2中一样被执行,上述操作是很容易的。
b)一般SMSC在中继SMSC上的发送是通过如Ⅵ.2中第2种方法所述的SMS-MO功能或通过SMS-MT,或通过INTERNET消息,中继SMSC也具有一个INTERNET入口。
Ⅷ-SMS经INTERNET的路由
很多SMSC通过INTERNET提供存储消息的可能性,然后通过SMS-MT发送它们。
在本发明中,中继SMSC能够经INTERNET发送SMS到具有上述功能的SMSC。如果目标SMSC与SMS没有漫游协议,这就非常有用,这是由于能够进行SMS的发送。
同样地,根据本发明,中继SMSC能够经INTERNET发送消息给寻呼机经营者,因此能够将SMS从GSM发送到一个寻呼机终端。
根据本发明,由于问题在于发送SMS到另一个网络的用户,在执行该处理过程的SMSC的水平上,所使用的软件的功能性是“SMS到e-mail”。
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处理过程及其设备使得网络能够实现发送短消息到GSM移动电话或“寻呼机”。
在本发明中,作为其INTERNET入口提供者的一个功能,中继SMSC能够监视对发送来自INTERNET用户的消息的授权。
中继SMS-CR3也可作为一个能够接收来自INTERNET浏览器的消息和INTERNET入口提供者的特征IP地址(IAP)(无须准确识别消息本身的始发者)的INTERNET服务器,中继中心通过询问具有IP地址的INTERNET路由(美国、欧洲、亚太)世界数据库(BD路由选择INTERNET)准确识别入口提供者,回复中获得INTERNET入口提供者的名字。中继中心SMS-CR3能够显示识别访问网络的页面(图10),并且,作为与INTERNET入口提供者所制订或没有制订的协议的一个功能,能够根据其授权表选择地接收或拒绝来自INTERNET的消息。
术语表
E164 CC形式(国家代码,法国=+33)普通MSISDN地址(移动站ISDN号)和国内号码(NDC+SN)
E214从E212地址(IMSI)获得的地址。域MCC(移动电话国家代码(法国=208))和MNC(移动电话网代码(法国电信=01))被翻译成CC+NDC,用户的域MSIN(国家移动电话用户身份)特征保持相同,前两个字符H1H2表示用户的HLR。
GMSC网关MSC:MSC能够指示与国际电话网的话音连接请求,反之亦然。
HLR本地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用户网络的中央数据库,包含其位置(即使在另一个被访问的网络上)和其分布图。
HPLMN本地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他签约的)用户的经营者的PLMN。
IAP Internet入口提供者,例如在法国:Wanadoo,Compuserve,AOL。
IGP国际网关允许PLMN被连接到其他网络进行短消息业务。他影响SCCP消息到国家“信号点”系统的路由选择,这是由于其编号方案导致下面二者之间的对应
MGT地址→信号点地址
IMSI国际移动电话用户身份(与MSISDN有关,并包含在HLR和ITU E212格式的用户SIM卡内,从用于法国的208开始)。
ISP Internet服务提供者。
MAP移动电话应用部分(GSM标准09.02)
MGT移动电话全局名称(ITU E214(ANSI标准中的ITU E212)或ITUE164内系统的国际地址)。
MS移动电话用户,GSM终端。
MTP3影响网络层传输消息的协议层(ITU Q704)。以“信号点”(ITUQ713)的地址的形式寻址。
MSC或SGSN移动电话交换中心或服务GPRS支持节点,交换中心。
MSISDN移动电话用户ISDN,国际格式ITU E164(例如开始于法国的33)的RNIS用户号。
PAGER单向射频通信终端(例如:法国的Tatoo,Kobby)。
PLMN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移动电话经营者的(固定)传输网。
RPLMN中继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能够从第三方用户(漫游或不在另一个网络上)接收SMS-MO的PLMN。它可以具有RPLMN=HPLMN(用户使用其签约经营者的SMS)。
Q713包含3个域的SCCP地址:信号点号码、子系统号码、E214或E164格式的全局名称(GT)。
漫游服务允许网络的用户从另一个网络打电话(进行呼叫或接收)。
SC服务中心,功能是存储并管理短消息副本。
SCCP协议层,影响有或没有建立连接的消息的路由,以具有MGT(E164或E214)的Q713形式寻址。
SMSC短消息服务中心,重细SC+SMS-GMSC+SMS-IWMSG。
SMS-GMSC SMS网关MSC,功能是与MSC接口以连接SC,允许SMS-MO的发送。
SMS-IWMS,SMS网关MSC,功能是与MSC接口以连接SC,允许接收SMS-MO。
SMS-MO原发短消息服务移动电话,用于从“主叫”移动电话发送短消息。
SMS-MT终止短消息服务移动电话,用于从服务中心发送短消息到移动电话。
UI单元信息,短消息的有用信息,包含主叫移动电话(SMS-MT)或被叫移动电话(SMS-MO)的号码。
VLR访问的位置寄存器,被访问的网络的本地数据库,包含由用户网络的HLR发送的用户分布图的备份。
VPLMN访问的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漫游用户访问的经营者的PLMN。如果用户没在漫游VPLMN=HPLMN。
d“被叫方”索引。
e“主叫方”索引(例如VPLMNe是短消息发送者访问的VPLMN)。
Claims (14)
1.短消息(SMS)的动态路由系统,该短消息是由使用GSM移动电话的主叫方发送的,该GSM移动电话连接到一个不属于同一个移动电话网的短消息的预期接收者(其他GSM移动电话用户或寻呼机)的移动电话经营者的网络,无须通过关于短消息(SMS)传送的漫游协议或互连协议而链接的网络,
-短消息(SMS)由路由包络组成,路由包络具有包含主叫方移动电话号码的第一域(E1)、打算接收主叫方移动电话的经营网的第一短消息传送中心(SMSC)的号码的第二域(E2)、包含呼叫的移动电话号码的第三域、以及为消息正文(TM)保留的一个域,
-该系统包括属于同一网络或不同网络的短消息传送中心(SMSC)。
该系统的特征在于:
A)编号方案(PN)包含短消息传送中心(SMSC)的号码,以及不同传送中心(SMSC)和被叫移动电话(M1a,…M4a)网络的交换中心(MSC)之间的可能的互连,
B)为了到达被短消息(SMS)的预期接收者访问的交换中心(MSC),来自被叫方号码的一个编号方案管理器(GPN)确定中继传输中心或多个中心(SMSC)。
2.如权利要求1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GPN检查PN方案以确定是否链接的经营者能够发送SMS到最终接收者的网络,如果能,它选择该链接的经营者的中心(SMSC1)。
3.如权利要求1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被叫方(SMSC1)网络的(SMSC)接受来自主叫用户(M1e)网络的短消息,后者通过SMS-MT直接把短消息转送到被叫方。
4.如权利要求1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主叫移动电话和被叫移动电话属于一个相同的网络,中继中心(SMSCR3)通过(SMS-MO)把消息转送到网络的(SMSC)。
5.如权利要求1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能发送短消息(SMS-MT)到被叫移动电话的中继(SMSC)存在,管理器(GPN)选择该中心(SMSCR3),中心(SMSCR3)具有一个编号方案和编号方案管理器。
6.如权利要求1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具有编号方案和程序管理器的中继(SMSC)中心,通过把新(SMSC)的号码放置在消息的域(E2)内,中继(SMSC)中心访问另一个下游中继中心(SMSC),下游中继中心同样具有一个编号方案和编号管理器,中继中心(SMSCR3)发送消息(SMS-MO)到另一个同样配备有编号方案(PN4)和管理器(GPN4)的中继中心(SMSCR4),中继中心(SMSCR4)把消息发送到被叫移动电话的网络。
7.如权利要求1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中继中心(SMSCR5)通过Internet发送消息到被叫方网络的(SMSC)。
8.如权利要求1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中继中心(SMSCR6)发送消息到中间移动电话(MI),中间移动电话属于允许消息通过Internet被存放在被叫方的(SMSC)内的网络。
9.如权利要求2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中继中心SMS-CR3同时相当于标准SMSC(能接收SMSMO),以及SMSC1的集成HLR和MSC(能接收SMS-MT);它允许链接经营者的(SMSC1)简单地发送(SMS-MT)消息,把SMS-CR3的地址添加到其可连接HLR的清单中。
10.如权利要求9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所有被叫方的(SMSC1)而不是网络SMSC1的,为了具有HLR的性质,当SMS-CR3接收(SMSC1)的位置(SEND-ROUTING-INFO-FOR-MT)请求时,MS-CR3返还接收的MSISDN或带对应表的另一个号码作为IMSI,以及返还其自身的全局名称(GT)(或另一个固定号码)作为MSC号码,MSC号码使其成为将被(SMSC1)发送的(象一个MSC)SMS-MT的被叫方。
11.如权利要求6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在SMS-MO的域SM-RP-OA(GSM标准09.02)中放置一个作为“未知”的发信移动电话地址,或通过放置SMS-CR4的其中一个用户的地址,例如被叫方本身的地址,中继中心(SMS-CR3)能够强制下游中继中心(SMS-CR4)接受其SMS-MO(即使它们之间没有短消息传送互连协议)。
12.如权利要求9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中继中心SMS-CR3也可作为一个能够接收来自INTERNET浏览器的消息和INTERNET入口提供者(无须准确识别消息本身的始发者)的特征IP地址的INTERNET服务器,中继中心通过询问具有IP地址的INTERNET路由(美国、欧洲、亚太)世界数据库(BD路由选择INTERNET)准确识别入口提供者,回复中获得INTERNET入口提供者的名字。
13.如权利要求12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中继中心SMS-CR3能够显示识别访问网络的页面(图10),并且,根据与INTERNET入口提供者所制订或没有制订的协议,能够根据其授权表选择地接收或拒绝来自INTERNET的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1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分析包含在主叫(SMS-CR3)地址(以Q713格式的“主叫方地址”)内的全局名称(GT),中继中心SMS-CR4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未授权的(SMS-CR3)保护自身免于SMS-MO的发送,其必须在打开的同时通过发送SMS-MO的交易的(SMS-CR3)接收主叫(SMS-CR3)的地址(接收SMS-CR3发送的MAP-OPEN-IND或TCAP Begin型的MAP消息)。然后它能够通过黑名单(被禁止的SMS-CR3)或被授权的SMSC的红名单拒绝这种打开,黑名单易于构成,但是红名单还必须包括经营者的所有MSC,为了允许其用户继续从访问的网络发送SMS-MO,它与该经营者有漫游协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9905239A FR2792791A1 (fr) | 1999-04-26 | 1999-04-26 | Systeme de routage dynamique d'un message court emis par un emetteur utilisant un telephone mobile |
FR9906989A FR2792792B1 (fr) | 1999-04-26 | 1999-06-03 | Systeme de routage dynamique d'un message court emis par un emetteur utilisant un telephone mobile |
FR9905239 | 1999-06-03 | ||
FR9906989 | 1999-06-03 | ||
US09/558,809 US6512926B1 (en) | 1999-04-26 | 2000-04-26 | Dynamic routing system for a short message sent by a calling party using a mobile phon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79566A true CN1279566A (zh) | 2001-01-10 |
CN1196348C CN1196348C (zh) | 2005-04-06 |
Family
ID=27253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12017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348C (zh) | 1999-04-26 | 2000-04-25 | 主叫方利用移动电话发送的短消息的动态路由系统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12926B1 (zh) |
JP (1) | JP2001016632A (zh) |
CN (1) | CN1196348C (zh) |
DE (1) | DE10020278B4 (zh) |
FR (1) | FR2792792B1 (zh) |
GB (1) | GB2351880B (zh) |
HK (1) | HK1034012A1 (zh) |
IT (1) | IT1317413B1 (zh) |
NL (1) | NL1015013C2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21430C (zh) * | 2005-04-29 | 2008-09-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ip网多媒体子系统的消息业务实现方法 |
CN100426821C (zh) * | 2003-03-06 | 2008-10-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短信息处理方法 |
CN100461879C (zh) * | 2005-03-28 | 2009-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短消息被叫业务的实现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059647B4 (de) * | 2000-12-01 | 2005-03-24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m Versenden von Kurznachrichten von einem mobilen End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Empfangen von Kurznachrichten von einem mobilen Endgerät jeweils in einem Mobilfunknetz |
NZ519862A (en) * | 2000-04-07 | 2003-09-26 | Cool 123 Ltd | Marketing response recording us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text word comparisons |
US8977559B2 (en) * | 2000-04-07 | 2015-03-10 | Zyzeba Holding Limited | Interactive marketing system |
US6970711B2 (en) * | 2000-12-20 | 2005-11-29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Dual protocol GPRS message center and method therefor |
KR20020060489A (ko) * | 2001-01-11 | 2002-07-18 | 윤종용 | 이동 전화기에서 이미지 파일 송신 및 수신방법 |
AT411807B (de) | 2001-02-14 | 2004-05-25 | Universal Comm Platform Ag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weiterleiten von kurznachrichten von einem mobilen endgerät |
ES2182679B1 (es) * | 2001-02-15 | 2004-06-01 | Airtel Movil, S.A. | Sistema de interconexion de un servidor remoto con un centro servidor de mensajes cortos (smsc) a traves de ineternet. |
GB0109525D0 (en) * | 2001-04-18 | 2001-06-06 | Telsis Holdings Ltd | Managing text message traffic in mobile telephone networks |
FR2825555B1 (fr) * | 2001-05-30 | 2004-03-12 | Nilcom | Systeme de messages courts, notamment de messages prepayes |
GB0116592D0 (en) * | 2001-07-06 | 2001-08-29 | Pathfinder Tech Resources Ltd | SMS routing |
US6658260B2 (en) * | 2001-09-05 | 2003-12-02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Inter-carrier short messaging service providing phone number only experience |
KR100414928B1 (ko) * | 2001-09-05 | 2004-01-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인터넷 폰에서의 단문 전송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
US7050408B2 (en) * | 2001-09-26 | 2006-05-2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ng multi-part messages between cellular devices using a standardized interface |
FR2838280A1 (fr) * | 2002-04-03 | 2003-10-10 | Nilcom | Systeme de recroutage de messages courts d'un centre de messages vers un autre, sans traduction d'adresse globale dans le centre de messages |
US7848767B2 (en) * | 2002-10-15 | 2010-12-07 | Tek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igrating between application layer mobile signaling protocols |
CA2526415C (en) * | 2003-05-16 | 2014-09-16 | Gerald Hewes | Mobile messaging short code translation and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
KR100690712B1 (ko) * | 2003-10-23 | 2007-03-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화 통화 중 전화번호 송수신 및 자동 저장 방법 |
TWI230004B (en) * | 2003-11-11 | 2005-03-21 | Benq Corp | Short message service barring system and method |
KR100582725B1 (ko) | 2003-12-03 | 2006-05-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 존 사설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간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
JP4056971B2 (ja) * | 2003-12-25 | 2008-03-0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相互接続契約判定システム、相互接続契約判定装置、及び、相互接続契約判定方法 |
US20080155215A1 (en) * | 2005-01-21 | 2008-06-26 | Natsume Matsuzaki | Backup System, Relay Device, Information Terminal, and Backup Device |
US7430425B2 (en) * | 2005-05-17 | 2008-09-30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Inter-carrier digital message with user data payload service providing phone number only experience |
SG131819A1 (en) * | 2005-11-07 | 2007-05-28 | Chikka Pte Ltd | Buddy-based cross-carrier messaging system |
US7889716B2 (en) * | 2005-12-01 | 2011-02-15 | Tekele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using an E.164 number (ENUM) database for message service message routing resolution among 2G and subsequent generation network systems |
WO2007095379A2 (en) * | 2006-02-15 | 2007-08-23 | Tekele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electively processing or redirecting 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sccp) messages |
KR20070093701A (ko) * | 2006-03-15 | 2007-09-19 | 타임스페이스시스템(주) | 국가간 단문메시지 전달방법 |
CN101106809B (zh) * | 2006-07-14 | 2010-04-14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网间漫游时预付费用户发送短消息的计费方法 |
CN101106810B (zh) * | 2006-07-14 | 2010-05-12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网间漫游时获得主叫签约信息的方法 |
US8493330B2 (en) * | 2007-01-03 | 2013-07-23 | Apple Inc. | Individual channel phase delay scheme |
US7941557B2 (en) * | 2007-11-28 | 2011-05-10 | Yahoo! Inc. | Dynamical routing for text messaging |
US8150428B2 (en) * | 2008-11-24 | 2012-04-03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Mobile originated SMS over a wireless IP network |
US8351381B1 (en) | 2009-01-08 | 2013-01-08 | Sprint Spectrum L.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from a first radio link to a second radio link for sending or receiving a message via the second radio link |
WO2010111561A2 (en) * | 2009-03-25 | 2010-09-30 | Tekele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proxy |
JP5446621B2 (ja) * | 2009-09-03 | 2014-03-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8750292B2 (en) | 2010-02-25 | 2014-06-10 | Tekelec, Inc. |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using a signaling message routing node to provide backup subscrib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
EP2656647B1 (en) | 2010-12-23 | 2019-04-24 | Tekelec, Inc. |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odifying a diameter signaling message directed to a charging function node |
JP5732550B2 (ja) | 2011-03-03 | 2015-06-10 | テケレック・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Tekelec, Inc. | ダイアメータシグナリングメッセージを強化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
US9100796B2 (en) | 2011-12-15 | 2015-08-04 | Tekelec, In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eamless roaming between diameter and non-diameter networks |
US8855654B2 (en) | 2013-01-28 | 2014-10-07 | Tekelec Global, In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tracking and communicating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handset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
JP5908441B2 (ja) | 2013-08-27 | 2016-04-2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知方法、通知装置、通知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53902A (en) * | 1990-04-27 | 1992-10-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Multi-exchange paging system for locating a mobile telephone in a wide area telephone network |
FI94581C (fi) * | 1991-02-12 | 1995-09-25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Järjestelmä yhteystietojen välittämiseksi automaattisesti matkapuhelinverkossa tai vastaavassa |
FI96731C (fi) * | 1992-06-12 | 1996-08-12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lyhytsanomien käsittelemiseksi solukkoradioverkossa |
US6108559A (en) * | 1993-10-26 | 2000-08-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messages in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5946630A (en) * | 1996-07-10 | 1999-08-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storing and forwarding short messages to mobile subscriber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
WO1998026131A1 (de) * | 1996-12-10 | 1998-06-18 | Paul Andermatt | Schallschutzwand |
FI109511B (fi) * | 1997-06-03 | 2002-08-15 | Nokia Corp | Lyhytsanomien reititys |
DE19725574C2 (de) * | 1997-06-17 | 1999-08-05 | Siemens Ag | Verfahren und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Steuerung eines Kurznachrichtendienstes |
US6047194A (en) * | 1997-09-23 | 2000-04-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permitting transmission of packet data to a mobile terminal |
US6263212B1 (en) * | 1998-02-17 | 2001-07-17 | Alcatel Usa Sourcing, L.P. |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
US6208870B1 (en) * | 1998-10-27 | 2001-03-2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hort message service notification forwarded between multiple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s |
-
1999
- 1999-06-03 FR FR9906989A patent/FR2792792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
- 2000-04-25 GB GB0010083A patent/GB2351880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4-25 DE DE10020278A patent/DE10020278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4-25 NL NL1015013A patent/NL1015013C2/nl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04-25 CN CN00120173.5A patent/CN119634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4-26 IT IT2000MI000923A patent/IT1317413B1/it active
- 2000-04-26 US US09/558,809 patent/US651292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04-26 JP JP2000126209A patent/JP2001016632A/ja active Pending
-
2001
- 2001-07-05 HK HK01104631A patent/HK1034012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26821C (zh) * | 2003-03-06 | 2008-10-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短信息处理方法 |
CN100461879C (zh) * | 2005-03-28 | 2009-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短消息被叫业务的实现方法 |
CN100421430C (zh) * | 2005-04-29 | 2008-09-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ip网多媒体子系统的消息业务实现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2792792A1 (fr) | 2000-10-27 |
NL1015013C2 (nl) | 2002-08-20 |
GB2351880A8 (en) | 2001-02-08 |
GB0010083D0 (en) | 2000-06-14 |
DE10020278B4 (de) | 2006-04-06 |
DE10020278A1 (de) | 2001-02-08 |
US6512926B1 (en) | 2003-01-28 |
IT1317413B1 (it) | 2003-07-09 |
FR2792792B1 (fr) | 2001-06-01 |
HK1034012A1 (en) | 2001-11-09 |
ITMI20000923A1 (it) | 2001-10-26 |
GB2351880B (en) | 2001-09-26 |
CN1196348C (zh) | 2005-04-06 |
JP2001016632A (ja) | 2001-01-19 |
NL1015013A1 (nl) | 2000-10-30 |
GB2351880A (en) | 2001-01-10 |
ITMI20000923A0 (it) | 2000-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6348C (zh) | 主叫方利用移动电话发送的短消息的动态路由系统 | |
CN1711784A (zh) | 用于发送sms以及文本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80638C (zh) | 用于控制和监视无线漫游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0409218C (zh) | 提供可配置动态多媒体消息服务预代码转换的系统和方法 | |
CN1217861A (zh) | 带有集成无线局系统的移动电信网 | |
CN101064866A (zh) | 一种短信的路由寻址方法及系统 | |
CN1640056A (zh) | 向合法侦听系统通知服务于侦听目标的服务系统 | |
CN1797461A (zh) | 一种广告业务信息发布系统及其发布方法 | |
CN1257631C (zh)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短消息传送系统及数据传送的方法 | |
CN1348664A (zh) | 网关中的电信业务标识 | |
CN1115935C (zh) | 在一个电话号码下在多个电信网中接通用户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047630A (zh) |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 |
CN101047655A (zh) | 一种基于ip传输的消息路由方法和系统 | |
CN1801231A (zh) | 紧急通报系统和紧急通报方法 | |
CN101080941A (zh) | Sms的高级合法侦听 | |
CN100346665C (zh) | 移动通信位置业务的平台、系统及方法 | |
CN101076198A (zh) | 多媒体彩像业务实现方法 | |
CN1792062A (zh) | 中介网络系统和方法 | |
CN1889771A (zh) | 一种hlr以及将传统移动终端接入ims域的方法及系统 | |
CN1625276A (zh) | 多区布置中的无线专网系统之间的短消息服务 | |
CN1176556C (zh) | 一种移动数据业务网络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
CN1277392C (zh) | 一种实现多媒体消息服务业务单节点接入的处理方法 | |
CN1949752A (zh) | 一种电路交换网与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互通的系统和方法 | |
CN1889619A (zh)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计费方法 | |
CN1874543A (zh) | 一种将传统移动终端接入多媒体域的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