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62894C - 向显影装置供应电压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向显影装置供应电压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2894C
CN1262894C CNB03154620XA CN03154620A CN1262894C CN 1262894 C CN1262894 C CN 1262894C CN B03154620X A CNB03154620X A CN B03154620XA CN 03154620 A CN03154620 A CN 03154620A CN 1262894 C CN1262894 C CN 126289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high voltage
developing cell
developing
convers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546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87376A (zh
Inventor
金旻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87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7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28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28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08Three-wire systems; Systems having more than three wi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08Three-wire systems; Systems having more than three wires
    • H02J1/082Plural DC voltage, e.g. DC supply voltage with at least two different DC voltage le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velop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向显影装置供应电压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产生高电压的高电压源;和电压转换单元,其包括设置在多个显影单元和高电压源之间的多个转换元件,连续地将来自于高电压源的电压供应至多个显影单元。高电压源向各个转换元件供应预定电压电平的一个电压。该电压转换单元具有多个高电压分配部分,该高电压分配部分将供应至转换元件的电压分成一个或多个不同电压电平的电压,并将分压电压和初始供应的电压供应至各个显影单元。配线导线或构图的连接线以及触点的数量减少,而且高电压产生的噪音降低。

Description

向显影装置供应电压的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2年7月10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申请号为2002-40106的韩国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在此引用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一种静电复制彩色成像装置,如,彩色影印机或彩色打印机,其具有多个静电复制显影装置,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显影装置的供应电压装置,该装置向用于彩色打印或彩色影印的多个显影装置供应高电压。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一种传统的静电复制彩色成像装置10,如,彩色影印机或彩色打印机,该装置具有鼓形的感光体11,该感光体可以在驱动源(未示出)的作用下按预定方向连续旋转。
感光体11的外圆周附近形成有:充电单元12;激光扫描单元(LSU)20;四个可滑动的显影单元31,32,33和34,分别为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可滑动单元,分别容纳有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显影剂;转印部分60;消磁灯87和清除放电部分80;所有这些部件依次形成在感光体11的旋转方向上。
充电单元12可以是一个电晕充电器,并可给感光体11均匀充电。LSU20将感光体11按轴向线性方式暴露于光源(如,激光光源)中。
每个可滑动的显影单元31,32,33和34包括:显影辊13、显影槽16、显影剂输入辊15和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如,调整附着在显影辊13上的显影剂厚度的刮刀51)。显影剂驱动源(未示出)分别驱动可滑动的显影单元31、32、33和34。通过显影槽16的显影剂输入辊15将显影剂输送到显影辊13,并且施加预定高电压。借助对电荷电源外加预定电压的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51,将显影辊13上的显影剂厚度调整成薄的。
各个滑动显影单元31、32、33和34是可滑动的,并可动地受到支承以在显影剂导向元件(未示出)中往复移动。每个可滑动的显影单元31、32、33和34通过固定在转轴56上的第一到第四偏心凸轮35、36、37和38向着感光体11并且逆着回位弹簧74移动。转轴56的转动由电离合器(未示出)控制。
在显影过程中,显影偏电压施加到显影辊13上。随着正-负反向过程,使显影偏电压变成和感光体11的电荷极性相同。
转印部分60将感光体11上的彩色图像电磁转移到记录介质(如,纸张P)上,清除放电部分80将残留的显影剂从感光体11上清除。
如上构造的成像装置10的运行过程详细描述如下。通过接受打印命令,光感受体驱动源(未示出)连续旋转感光体11,在此过程中,充电单元12对感光体11的表面均匀充电。当为了首先形成如黄色图像的彩色图像而使被充电的区域到达黄色显影单元31的黄色图像显影位置d时,黄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1的电离合器开启,并且黄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1朝向感光体11移动,以设定成显影状态。
感光体11的表面暴露于LSU20,因此在该表面上形成黄色静电潜影。在黄色图像显影位置d,通过黄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1,黄色图像从彩色图像的前端到未端连续形成。
随着黄色图像完成和黄色图像的未端通过黄色图像显影位置d,第一偏心凸轮35转动,因而导致黄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1与感光体11分离。
当为了第二个形成如品红色图像的彩色图像而使黄色图像的前端到达品红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2的品红色图像显影位置e时,品红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2的电离合器开启。因而,品红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2由第二偏心凸轮36设定成显影状态。
感光体11上的黄色图像通过不在运转状态的转印部分60、消磁灯87和清除放电部分80,定位于充电单元12下方。转印部分60和清除放电部分80不接触感光体11,以防止经过它们之间时图像模糊。
充电单元12下方的有黄色图像形成在其上的感光体11再次由充电单元12均匀充电,而且品红色图像通过将感光体11暴露于LSU20的光中而叠加在黄色图像上,并通过品红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2在品红色图像显影位置e进行显影。随着品红色图像成像的完成,该图像的末端通过品红色图像的显影位置e,第二偏心凸轮36转动。结果,使品红色显影单元32与感光体11分离。
当为了第三个形成如青色图像的彩色图像而使图像的前端到达青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3的青色图像显影位置f时,青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3的电离合器开启,从而使青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3设定成显影状态。
黄色图像和品红色图像的合成图像通过转印部分60和消磁灯87,定位于充电单元12下方。感光体11由充电单元12均匀地(即,一致地)充电。通过将感光体11暴露于LSU20的光中,黄色图像和品红色图像的合成图像与青色图像叠加,并通过青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3在青色图像显影位置f显影。青色图像成像完成之后,该图像的末端通过青色图像显影位置f、第三偏心凸轮37,转动,并且青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3与感光体11分离。
黑色图像以与上述相同方式叠加和成像,由此整个图像的成像完成。即,当为了第四个形成如黑色图像的彩色图像而使图像的前端到达黑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4的黑色图像显影位置g时,黑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4的电离合器开启,从而黑色可滑动显影单元34设定成显影状态。感光体11上的彩色图像通过转印部分60转移到记录介质P上,而记录介质从记录介质供应部分同步输出。
图像转印之后,感光体11通过消磁灯87放电,并且随着感光体11表面上的残留显影剂通过清除放电部分80的转动刷81而清除,感光体11恢复到初始状态。其上形成有彩色图像的记录介质P被传输到记录介质熔融部分(recording medium fusing potion)(未示出),当色彩在记录介质熔融部分固着在记录介质P上之后,记录介质P的外表面放电。
采用上述传统的静电复制彩色成像装置10的结构,由于在预定压力下,四个可滑动显影单元31、32、33和34与感光体11接触,或者滑动离开感光体11,在感光体11的一个循环中,感光体11四次和四个可滑动显影单元31、32、33和34的显影辊13接触。
如图2所示,连接到显影辊13的动力供应滑动触点端子13a、15a和51a、四个可滑动显影单元31、32、33和34的显影剂输入辊15和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51分别顺序地连接到固定触点端子90a′、90b′、90c′,或者顺序地与它们断开,而固定触点端子90a′、90b′、90c′连接到高压电源(HVPS)90的相应的电压供应部分,即,通过复杂的配线导线(wiring harness)连接到显影辊电压单元90a、显影剂输入辊电压单元90b及显影剂层厚调节刮刀电压单元90c。
然而,在如上构造的传统静电复制彩色成像装置10中,为了连续使用四个可滑动显影单元31、32、33和34,需要复杂结构的第一到第四偏心凸轮35、36、37和38、凸轮驱动电机(未示出)和电离合器。
另外,在从一个可滑动显影单元31、32、33或34变换为另一个可滑动显影单元31、32、33或34时,感光体11与四个可滑动显影单元31、32、33和34的显影辊13接触时产生震动,在显影过程中,这种震动直接传递到感光体11。因此,感光体11的使用寿命缩短,造成感光体11的速度不稳定,由于不稳定使打印质量下降。
另外,向传统静电复制彩色成像装置10的可滑动显影单元31、32、33和34供应高电压的动力供应装置具有复杂的结构,其中,HVPS90的电压单元90a、90b和90c通过引起复杂生产工艺的综合配线导线分别和固定触点端子90a′、90b′、90c′连接。另外,滑动触点端子13a、15a和51a和固定触点端子90a′、90b′和90c′的滑动接触降低了高压触点的转换的可靠性。
为了避免使用上述滑动型显影单元31、32、33和34的传统静电复制彩色成像装置10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未示出),其具有与感光体固定成间隔开预定间隙(即,0.2mm)的关系的固定显影单元31′、32′、33′和34′(参看图3和图4)。
该成像装置包括:HVPS90′,其具有显影辊电压单元90d、显影剂输入辊电压单元90e和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电压单元90f;固定显影单元31′、32′、33′和34′的固定触点端子13a′、15a′和51a′,其与感光体固定成预定间隙,而不是相对于感光体11接触或断开固定显影单元31′、32′、33′和34′;以及耦合印刷电路板(PCB)95,其将HVPS90′的电压单元90d、90e和90f与固定显影单元31′、32′、33′和34′的固定触点端子13a′、15a′和51a′连接。
耦合PCB95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PCB输入端子95d、95e和95f,它们通过配线导线与HVPS90′的电压单元90d、90e和90f连接;第一、第二和第三PCB输出端子95d′、95e′和95f′,它们通过各个固定显影单元31′、32′、33′和34′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弹簧端子98d、98e和98f连接到各个固定显影单元31′、32′、33′和34′的相应的固定触点端子13a′、15a′和51a′;以及四个螺线管91,每个螺线管具有通过耦合PCB95中构图的连接线分别与第一、第二和第三PCB输入端子95d、95e和95f连接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螺线管输入端子91d、91e和91f,还具有与第一、第二和第三PCB输出端子95d′、95e′和95f连接用于转换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输出转换端子91d′、91e′和91f。
根据使用固定显影单元31′、32′、33′和34′的成像装置,固定显影单元31′、32′、33′和34′是固定的,因此不可移动以与感光体接触或与感光体隔离。因而,由于接触震动导致的打印质量变差和感光体寿命缩短得到改善,同时通过使用耦合PCB95作为动力供应装置,使用配线导线的复杂结构得以简化。然而,由于从HVPS90′供应动力所需的配线导线、PCB95中构图的连接线和用于高电压转换的触点所形成的复杂结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在从一个固定显影单元31′、32′、33′或34′变化到另一个固定显影单元31′、32′、33′或34′过程中,外加高电压会产生噪音,并且高电压触点转换的可靠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或优点将在下文说明中部分阐述,并从说明书中显而易见,或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来了解。
因而,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的动力供应装置,其结构简单,减少了高电压配线导线、构图的连接线和用于高电压转换的触点的数量,在一个显影单元转换到另一个显影单元的过程中,能够减少高电压产生的噪音和改善高电压触点的转换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的动力供应装置,其具有电压分配单元,该电压分配单元通过使用齐纳二极管而将从高电压源输送的一个高电压转换成至少两个不同电平的高电压。
为了实现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向多个显影单元供应高电压的装置包括:产生高电压的高电压源;电压转换单元,其包括设置在多个显影单元和高电压源之间的多个转换元件,以连续将来自于高电压源的高电压供应至多个显影单元,高电压源为电压转换单元的各个转换元件供应预定电压电平的一个电压,并且电压转换单元包括多个高电压分配单元,该高电压分配单元将供应至各个转换元件的电压分成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电压电平的电压,并将分压电压和初始施加的电压供应至各个显影单元。
每个高电压分配单元可以包括基准电压传输单元,其在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子和多个转换元件的相应一个元件之间传送预定电压电平的一个电压,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子与需要高电压的每个显影单元的组成部分的一个固定触点端子连接,一个或多个分压电压产生单元与基准电压传输单元并联布置,并和电压转换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剩余的输出端子连接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齐纳二极管,电压转换单元的剩余输出端子与需要高电压的每个显影单元的组成部分的固定触点端子的剩余端子连接。
每个分压电压产生单元可以包括两个串联布置的齐纳二极管。
电压转换单元包括具有用作多个转换元件的螺线管的印刷电路板。
一种向多个显影单元供应高电压的装置,可以包括:产生高电压的高电压源;电压转换单元,其包括设置在多个显影单元和高电压源之间的多个转换元件,以连续将来自高电压源的高电压供应至多个显影单元,高电压源向电压转换单元的各个转换元件供应预定电压电平的一个电压,并且每个显影单元包括高电压分配单元,该高电压分配单元将经由相应转换元件供应的预定电压电平的一个电压分成一个或多个电压,并供应一个或多个分压电压和高电压。
高电压分配单元可以包括:基准电压传输单元,其在显影单元的输入端子和需要高电压的显影单元组成部分的一个触点端子之间传送预定电压电平的一个电压,显影单元的输入端子与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子连接,而该电压转换单元与每个转换元件连接;一个或多个分压电压产生单元,与基准电压传输单元并联布置,并和需要高电压的显影单元组成部分的触点端子的剩余端子连接,并具有一个或多个齐纳二极管。
每个分压电压产生单元可以包括两个串联布置的齐纳二极管。
电压转换单元包括具有用作转换元件的螺线管的印刷电路板。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和/或优点将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所作的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和更易于理解,附图中:
图1是普通传统静电复制彩色成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用在图1的静电复制彩色成像装置中的显影装置的动力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用在第二种类型的传统静电复制彩色成像装置中的显影装置的动力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图3的动力供应装置的高电压动力源、电压转换单元和各个显影单元之间连接关系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静电复制彩色成像装置中使用的显影装置的动力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静电复制彩色成像装置中使用的显影装置的动力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图6的动力供应装置的高电压动力源、电压转换单元和各个显影单元之间连接关系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描述本发明现有实施例,其示例示于附图中,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自始至终表示相同的元件。下文描述实施例,以便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动力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参照图5,动力供应装置100包括:鼓形感光体(未示出),其利用其表面的电势差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每个显影单元容纳四种颜色(即,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显影剂,并具有固定成与感光体隔开预定间隙(如,0.2mm范围内)的显影辊(未示出)。
为给各个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供应高电压,电压供应装置100包括:产生高电压的高电压源190;和电压转换单元195′,其包括多个转换元件,所述转换元件设置在多个显影单元和高电压源之间,从而将来自于高电压源190的电压连续供应至多个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高电压源向电压转换单元的各个转换元件供应预定电压电平的一个电压。
高电压源190具有基准电压单元190a,该基准电压单元只将特定电平的一个电压(下文中,“基准电压”)供应至电压转换单元195′。因而,与图3所示的传统电压供应装置相比,其配线导线的触点数量减少了2个。
电压转换单元195′形成在耦合印刷电路板(PCB)195上,并包括:经由配线导线与基准电压单元190a连接的一个或多个PCB输出端子195a;四个相应的螺线管191,以连续转换,因此将来自于一个或多个PCB输入端子195a的基准电压供应至四个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四个电压分配单元193,将来自相应螺线管191的基准电压分成两个输出电压和一个基准电压;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PCB输出端子195a′、195b′和195c′,以从电压分配单元193分别输出两个输出电压和一个基准电压至电压转换单元195′的外部。
一个或多个PCB输入端子195a经由形成在耦合PCB195中的四个构图的连接线与四个螺线管191的输入端子191a连接。
如上所述,电压供应装置100可以使每个螺线管191a具有一个PCB输入端子195a和一个输入端子191a。因此,与传统电压供应装置不同,如图3所示,其中形成复杂构图的连接线,以连接第一、第二和第三PCB输入端子95d、95e和95f与各个螺线管191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输入端子91d、91e和91f,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需要复杂构图的连接线。
各个螺线管191的输出转换端子191a′设置成各个螺线管191的输出转换端子191a′转换到相应电压分配单元193的输入端子193a′。
每个电压分配单元193包括:基准电压传输单元193a,其在第一PCB输出端子195a′和相应电压分配单元193的输入端子193a′之间传输基准电压,而第一PCB输出端子195a′与需要高电压动力的固定显影单元的显影辊(未示出)上的固定触点端子113连接,而相应电压分配单元193的输入端子193a′与各个螺线管191的输出转换端子191a′连接;第一和第二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3b和193c,其与基准电压传输单元193a并联设置并连接到第二和第三PCB输出端子195b′和195c′,而第二和第三PCB输出端子195b′和195c′分别与显影剂输入辊(未示出)的固定触点端子115和151和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刮刀)(未示出)连接。
每个基准电压传输单元193a包括电线,电线在耦合PCB195中构图,并经由第一PCB输出端子195a′和第一弹簧端子198a与相应的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的显影辊的固定触点端子113连接。第一和第二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3b和193c各自包括具有形成第一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3b的第一和第二齐纳二极管ZD1和ZD2以及形成第二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3c的第三和第四齐纳二极管ZD3和ZD4的电线,分别通过第二和第三PCB输出端子195b′和195c′以及第二和第三弹簧端子198b和198c连接到显影剂输入辊的固定触点端子115和151和相应固定显影单元的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
第一和第二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3b和193c的一对齐纳二极管ZD1和ZD2以及一对齐纳二极管ZD3和ZD4用作将基准电压传输单元193a的基准电压按需要放大为输出电平的恒定电压。
通常,供应至显影辊的电压低于供应至显影剂输入辊的电压或供应至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的电压大约100-400V。因此,提供给各个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3b和193c的齐纳二极管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二极管。即,齐纳二极管的数量变化取决于显影辊、显影剂输入辊和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所需要的恒定电压。
第一、第二和第三PCB输出端子195a′、195b′、195c′将来自于基准电压输送单元193a和各个电压分配单元193的第一和第二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3b和193c的电压输出到耦合PCB195的外部,并经由第一、第二和第三弹簧端子198a、198b和198c直接连接到显影辊、显影剂输入辊和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的固定触点端子113、115和151。
如上所述,电压供应装置100只将来自高电压源190的一个电压供应至电压转换单元195′,因此减少了高电压源190和电压转换单元195′之间的配线导线数量以及电压转换单元195′的PCB输入端子195a和各个螺线管191的输入端子191a之间构图的连接线的数量。因此,电压供应装置100具有简单的结构,并降低了在从一个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或134转换到另一个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或134过程中由高电压产生的噪音。
以下将参见图5描述如上构造的电压供应装置100的运转情况。
首先,由于接受打印命令,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影。通过驱动源,作为感光体的成像部分(如,黄色静电潜像的一部分)移动,该驱动源将感光体旋转到相应的固定显影单元的显影位置,即,黄色固定显影单元131,黄色固定显影单元131的显影剂输入辊和显影辊在与感光体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将显影剂传送到感光体上。
这种情况下,电压供应装置100运转各个螺线管191(即,与黄色固定显影单元131对应的螺线管)来转换连接到黄色固定显影单元131的固定触点端子113,115和151的电压分配单元193的输入端子193a′,从而将预定电压供应至黄色固定显影单元131的显影辊、显影剂输入辊和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
根据各个黄色螺线管191的工作情况,经由一个或多个PCB输入端子195a从高压源190的基准电压单元190a供应至螺线管输入端子191a的基准电压经由输出转换端子191a′输入到电压分配单元193的输入端子193a′。
此外,经由第一PCB输出端子195a′和基准电压转换单元193a的电线将基准电压施加到显影辊的固定触点端子113,同时基准电压经由第二和第三PCB输出端子195b′和195c′和与基准电压产生单元193a的电线并联的第一和第二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3b和193c的电线分别施加到显影剂输入辊的固定触点端子115和151和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
因而,通过显影剂输入辊与显影辊间的电势差使由显影剂输入辊输送到显影辊上的显影剂移动。更具体的说,显影剂移动到相对低电势的显影辊的表面上。显影辊表面上的显影剂层的厚度通过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来调整,该调节元件通过摩擦生电施加预定量的电荷。
此外,通过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和显影辊之间的电势差形成的电场,显影剂跨过感光体与显影辊之间的如0.2mm的间隙移动至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上。借助显影剂,静电潜像转变成可视图像。
随着黄色图像成像的完成,黄色图像的末端通过显影位置。然后,随着黄色图像的前端到达第二彩色图像的显影位置,即,黄色图像的前端到达品红色固定显影单元132的显影位置,例如,品红色显影单元132以核上述相同方式进行成像。
此外,形成在感光体上的黄色图像通过不在运行状态的传输单元(未示出)、消磁灯(未示出)和清除放电单元(未示出),因此,黄色图像再次位于充电单元(未示出)下方。上面形成有黄色图像的感光体由其下方的充电单元均匀充电。对LSU(未示出)曝光处理之后,与品红色相对应的品红色图像叠加在黄色图像上,并在品红色显影位置通过品红色固定显影单元132显影。
当其他所有颜色的图像,如,青色图像和黑色图像以上述相同方法经叠加成像后,整个图像的成像就完成了。
然后,感光体上的彩色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而记录介质是从记录介质供应部分同步传输并由此返回的,感光体通过放电灯(未示出)进行放电。同时,感光体表面上残留的显影剂经清除放电单元(未示出)的旋转刷除掉,感光体返回到初始状态。上面具有图像的记录介质传输到记录介质熔融单元。当图像在记录介质熔融单元(未示出)固着在记录介质上后,记录介质从显影装置中输出。
现在参照图6和7,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压供应装置100′。
如参照图5所述,电压供应装置100′包括:圆柱鼓形的感光体(未示出),它通过使用其表面上的电势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影;以及四个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它们具有固定在其上与感光体之间有预定间隙的显影辊。
为了向各个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供应高电压,电压供应装置100′包括:产生高电压的高电压源190′;以及电压转换单元195″,其具有形成在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与高电压源190′之间的多个转换元件,以连续地将高电压源190′的电压供应至各个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
高电压源190′具有基准电压单元190d,该基准电压单元190d只将特定电平的一个电压(下文,“基准电压”)供应至电压转换单元195″。因而,与图3的传统动力供应装置相比,配线导线的触点数量减少了2个。
电压转换单元195″形成在耦合印刷电路板(PCB)195e上,并包括:PCB输入端子195d,其经由配线导线与高电压源190′的基准电压单元190d连接;四个螺线管191′,转换成顺序地将基准电压从PCB输入端子195d供应至四个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以及四个PCB输出端子195d′,其将基准电压从相应螺线管191′输出至耦合PCB195e的外部,并形成电压转换单元195″。
PCB输入端子195d经由形成在耦合PCB195e中的四个构图的连接线与螺线管191′的输入端子191d连接。
如上所述,第二实施例的耦合PCB195e对于每个螺线管191′来说具有一个PCB输入端子195d和一个输入端子191d,如图5的第一实施例。因此,不需要传统电压供应装置(参看图3)所需的复杂构图的连接线。
如图7所示,各个螺线管191′的输出转换端子191e配置成,输出转换端子191e分别转换成相应的PCB输出端子195d′,而各个PCB输出端子195d′经由形成在耦合PCB195e下部的各个弹簧端子198d与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的各个输入端子194a′连接。
每个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包括电压分配单元194,此单元分配单元将经由弹簧端子198d输入至输入端子194a′的基准电压分成两个输出电压和所述基准电压。
每个电压分配单元194包括:基准电压传输单元194a,其与相应的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或134′的显影辊(未示出)的触点端子113′连接,以传输基准电压;以及第一和第二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4b和194c,它们与基准电压传输单元194a并联布置,并分别与显影剂供应辊(未示出)和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未示出)的触点端子115′和151′连接。
基准电压传输单元194a形成在连接到显影辊的触点端子113′的电线上。每个第一和第二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4b和194c由这样的电线形成,所述电线具有第一对第一和第二齐纳二极管ZD1′和ZD2′,以及第二对第三和第四齐纳二极管ZD3′和ZD4′,两对二极管串联布置并与相应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的显影剂输入辊和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的触点端子115′和151′连接。
然而,提供给第一和第二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4b和194c的齐纳二极管的数量如图5中第一实施例所示的不限于2个。齐纳二极管的数量可以根据相应显影辊、相应显影剂输入辊和相应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所需电压而适当变化。
如上所述,通过从高电压源190′仅向电压转换单元195″供应一个电压,电压供应装置100′具有简化的结构,高电压源190′和电压转换单元195″之间的配线导线数量减少,并且电压转换单元195″的PCB输入端子195d和各个螺线管191′的输入端子191d之间构图的连接线数量减少。此外,在从一个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或134′变化到另一个固定显影单元131′、132′、133′或134′过程中由高电压产生的噪音降低。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由于各个固定显影单元仅仅经由单独一个PCB输入端子195d和单独一个输入端子194a′与电压转换单元195″连接,所以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压供应装置100的情况相比,用于高电压转换的触点数量减少,且高电压转换的可靠性提高。
根据第二实施例构造的电压供应装置100′的运行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除了来自于高电压源190′的基准电压在各个显影单元131′、132′、133′和134′而不是在电压转换单元195″分成基准电压和两个不同电平的电压,以供应至各个显影辊、各个显影剂输入辊和各个显影剂层厚调节元件之外。因而,在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采用电压供应装置,来自于高电压源的单独一个高电压通过在电压转换单元或在各个显影单元形成的电压分配单元按需要分成不同电平的电压。因而,大大减少了配线导线或构图的连接线的数量,以及用于高电压转换以将来自于高电压源的高电压供应至电压转换单元或将来自于高电压源的高电压供应至各个显影单元的触点数量,因此,降低了在从一个固定显影单元变换到另一个固定显影单元过程中由高电压产生的噪音。此外,供应了高电压转换的可靠性。
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可在该实施例中作出变化,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向多个显影单元供应电压的装置,包括:
产生电压的高电压源(190);
电压转换单元(195′),其包括:
多个转换元件,其设置在多个显影单元(131,132,133,134)和高电压源(190)之间,将来自于高电压源(190)的电压连续供应至多个显影单元,高电压源向电压转换单元的各个转换元件供应预定电压电平的一个电压,和
多个高电压分配单元,将供应至转换元件的电压分成两个不同电压电平的电压,并将分压电压或该预定电压电平的一个电压供应至各个显影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高电压分配单元包括:
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子(195a′),其与每个显影单元(131,132,133,134)的各个固定触点端子(113)连接;
基准电压传输单元(193a),其在电压转换单元(195′)的输出端子(195a′)和相应一个转换元件之间传输一个电压;
电压转换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剩余输出端子(195b′,195c′);和
两个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3b;193c),其与基准电压传输单元(193a)并联布置并和电压转换单元(195′)的一个或多个剩余输出端子连接,并包括一个或多个齐纳二极管(ZD1,ZD2,ZD3,ZD4),电压转换单元的剩余输出端子与需要高电压的每个显影单元的固定触点端子(115;151)中的剩余端子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3b;193c)包括:
两个串联布置的齐纳二极管(ZD1,ZD2或ZD3,ZD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
电压转换单元(195′)包括印刷电路板(195);而且
转换元件包括螺线管(191)。
5.一种向显影单元供应电压的装置,包括:
产生电压的高电压源(190′);
电压转换单元(195″),其包括:
多个转换元件,其设置在多个显影单元(131′,132′,133′,134′)和高电压源(190′)之间,将来自于高电压源(190′)的电压连续供应至多个显影单元,高电压源向电压转换单元的各个转换元件供应预定电压电平的一个电压;和
多个显影单元,每个显影单元包括高电压分配单元,将经由相应转换元件供应的一个电压分成一个或多个分压电压,并且供应该一个或多个分压电压和一个供应电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
电压转换单元(195″)还包括它的与每个转换元件连接的多个输出端子(195d′);而且
每个高电压分配单元包括:
它的输入端子;
基准电压传输单元(194a),在需要高电压的显影单元的输入端子和显影单元的一个触点端子之间传输一个电压,显影单元的输入端子与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子连接,而电压转换单元的多个输出端子与转换元件连接;和
两个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4b;194c),其与基准电压传输单元(194a)并联布置,与需要高电压的显影单元的触点端子的剩余端子连接,并且每个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4b;194c)具有一个或多个齐纳二极管(ZD1′,ZD2′;ZD3′,ZD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分压电压产生单元(194b;194c)包括两个串联布置的齐纳二极管(ZD1′,ZD2′或ZD3′,ZD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
电压转换单元(195″)包括印刷电路板(195e);而且
转换元件包括螺线管(191′)。
CNB03154620XA 2002-07-10 2003-07-10 向显影装置供应电压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28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2-0040106A KR100428633B1 (ko) 2002-07-10 2002-07-10 현상기의 전압 공급장치
KR40106/2002 2002-07-10
KR40106/02 2002-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7376A CN1487376A (zh) 2004-04-07
CN1262894C true CN1262894C (zh) 2006-07-05

Family

ID=3171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462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2894C (zh) 2002-07-10 2003-07-10 向显影装置供应电压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20409B2 (zh)
JP (1) JP2004038185A (zh)
KR (1) KR100428633B1 (zh)
CN (1) CN126289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1429B1 (ko) * 2004-05-25 2006-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기의 전압 공급장치
KR100601723B1 (ko) * 2005-04-20 2006-07-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KR101239974B1 (ko) 2006-07-14 2013-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기 전압공급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5049096B2 (ja) * 2007-10-31 2012-10-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高圧接点端子台
JP5339130B2 (ja) * 2009-01-19 2013-11-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743483B1 (ko) 2009-10-26 2017-06-07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7147430B2 (ja) * 2018-09-27 2022-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バイアス電圧変更回路、作像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4806A (en) * 1987-01-20 1990-05-15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JPH0443372A (ja) * 1990-06-11 1992-02-1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5376998A (en) * 1991-10-24 1994-12-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development unit selectively driven by a common power source
JPH05197254A (ja) * 1991-10-24 1993-08-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5627722A (en) * 1994-12-05 1997-05-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ingle high voltage supply for use in a multiple developer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US5862438A (en) * 1998-08-06 1999-01-19 Xerox Corporation Reduced interdocument zone in a printing system having a single developer power supply
US20020067929A1 (en) * 2000-12-01 2002-06-06 James Maurice H. High voltage developer bias multiplexer
KR100449727B1 (ko) * 2002-06-11 2004-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 바이어스 전원의 단속장치
US20040175197A1 (en) * 2002-07-02 2004-09-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eveloping unit thereof
KR100428646B1 (ko) * 2002-07-03 2004-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칼라 화상형성장치의 현상기 고전압 절환장치
KR100503468B1 (ko) * 2002-10-08 2005-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고압공급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7376A (zh) 2004-04-07
KR20040005529A (ko) 2004-01-16
US7020409B2 (en) 2006-03-28
KR100428633B1 (ko) 2004-04-28
JP2004038185A (ja) 2004-02-05
US20040075346A1 (en) 2004-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2894C (zh) 向显影装置供应电压的装置
CN10560744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160555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2758826Y (zh) 光学头及使用该光学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91625A (zh) 成像装置
CN1610617A (zh) 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US20100118108A1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head, light-emitting element chip,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supply method
US6163672A (en) Tandem tri-level xerograph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ly registered pictorial color images
JP3584043B2 (ja) 複数の像を形成する装置
CN1467580A (zh) 光学头及使用该光学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289975C (zh) 为显影设备提供电压的装置
CN1773389A (zh) 显影单元驱动装置和具有该显影单元驱动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880328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35300A (zh) 曝光装置与图像形成设备
US12007705B2 (en) Print head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896888A (zh) 控制显影单元电压的成像装置
EP3705947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341141A (ja) 光学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229607B2 (ja) 画像照明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A2478637A1 (en) Led print head printing
CN1755781A (zh) 像素电路、发光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H09202006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露光装置
US2022024541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862924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22667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3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Ace Print Solu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P printer Korea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Ace Print Solution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4

Address after: texas

Patentee after: HP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

Address before: Han Guojingjidao

Patentee before: HP printer Korea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