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61880C - 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1880C
CN1261880C CNB038006081A CN03800608A CN1261880C CN 1261880 C CN1261880 C CN 1261880C CN B038006081 A CNB038006081 A CN B038006081A CN 03800608 A CN03800608 A CN 03800608A CN 1261880 C CN1261880 C CN 12618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ording medium
bunch
recording
bunch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006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24227A (zh
Inventor
贝瀬文彦
奥本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24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4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18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18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8Saving storage space on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06F3/0613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throughpu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04N1/2112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still vide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04N1/2112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still video cameras
    • H04N1/212Motion video recording combined with still video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04N1/2112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still video cameras
    • H04N1/2125Display of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the still picture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04N1/2158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a detachable storage un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223User address space allocation, e.g. contiguous or non contiguous base addressing
    • G06F12/023Free address space management
    • G06F12/0238Memory management in non-volatile memory, e.g. resistive RAM or ferroelectric memory
    • G06F12/0246Memory management in non-volatile memory, e.g. resistive RAM or ferroelectric memory in block erasable memory, e.g. flash memor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60Solid state medi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60Solid state media
    • G11B2220/61Solid state media wherein solid state memory is used for storing A/V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2201/214Checking or indicating the stora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7921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for more than one processing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emory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来提高记录速度的记录装置以及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根据从记忆棒31处获得的擦除块信息以及簇信息,CPU 11获得由簇构成的数据块规模,根据获得的数据块规模来调节数据块的起始位置,借此初始化记忆棒31。在向记忆棒31记录运动图像数据的过程中,CPU 11将运动图像数据以数据块为单位记录到簇全部处于空闲的数据块中。本发明适用于摄录一体机或者数字式静物照相机。

Description

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及方法、一种记录介质以及程序,更具体的说,涉及用于增强闪存写入操作速度的记录装置及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闪存中,数据以块为单位(擦除块)来进行记录或者擦除。另一方面,在基于MS-DOS(注册商标)O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使用FAT(文件分配表)文件系统在它们的硬盘上记录以及擦除数据,因而也经常使用FAT文件系统向闪存记录数据。
在FAT文件系统中,以由若干扇区配置的簇为单位来管理数据,所述若干扇区例如是4个、8个、16个或32个之类的。通常,所述簇的规模要大于闪存的擦除块的规模。
然而最近,随着闪存存储容量的增加,擦除块的规模开始超过最大簇的规模。
举例来说,由于擦除块的规模超过了所述簇的规模,所以若干簇的数据将被存储在一个擦除块中。因此,重写一个簇的数据必须一次读取包含该簇的一个擦除块的数据(若干簇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段存储到存储器中,重写存储器中所涉及的簇的数据,然后将包含该簇的若干簇的数据写入最初的一个擦除块。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数据写入操作的时间。
为了管理具有较大擦除块规模的闪存,建议增大(超过所述擦除块规模)将由FAT文件系统管理的簇的规模。
然而,这种方法涉及特殊的FAT文件系统,由此丧失了与使用常规FAT文件系统的通用个人计算机的兼容性。此外,例如在上述提议中,由于一个簇恰好占据1字节数据,因此,举例来说,如果增大簇的规模并且如果记录1字节数据,则增加了被浪费的区域,由此,对于该例子来说,存在降低存储器使用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使存储器使用效率的降低达到最小化的同时,提高闪存的写入速度。
在执行本发明并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处于空闲的若干簇的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其中若干簇全部处于空闲的擦除块的第二检测装置;以及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用于将数据记录到所述擦除块的若干簇中,其中所述擦除块是由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所述记录存储器可以是闪存。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FAT系统在记录介质中形成,并且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从该FAT中检测若干空闲簇。
上述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计算装置,用于根据由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一定数量的簇计算所述记录介质的剩余空闲容量,以及包括第二计算装置,用于根据由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擦除块的一定数量的簇计算所述记录介质的剩余空闲容量。
上述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确定装置,用于确定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数据是否是运动图像数据,其中,如果确定装置发现待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是运动图像数据,那么所述记录装置将该数据记录到擦除块的若干簇中,其中所述擦除块是由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
上述记录装置更进一步包括确定装置,用于确定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数据是否是静止图像数据,其中如果确定装置发现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数据是静止图像数据,那么所述记录装置将该数据记录到由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若干簇中。
上述记录装置还包括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由第一计算装置或者第二计算装置获得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空闲剩余容量。
上述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确定装置,用于确定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数据是否是运动图像数据,其中如果该确定装置发现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数据是运动图像数据,那么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由第二计算装置获得的记录介质的剩余空闲容量。
上述记录装置更进一步包括确定装置,用于确定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是否是静止图像数据,其中如果该确定装置发现待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是静止图像数据,那么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由第一计算装置获得的记录介质的剩余空闲容量。
在执行本发明并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记录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于检测处于空闲的若干簇的第一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其中若干簇全部处于空闲的擦除块的第二检测步骤,以及包括用于将数据记录到所述擦除块的若干簇的记录步骤,其中该擦除块是由第二检测步骤检测到的。
在执行本发明并依照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用于一记录介质的程序,包括用于检测处于空闲的若干簇的第一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其中若干簇全部处于空闲的擦除块的第二检测步骤,以及包括用于将数据记录到所述擦除块的若干簇的记录步骤,其中该擦除块是由第二检测步骤检测到的。
在执行本发明并依照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程序,包括用于检测处于空闲的若干簇的第一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其中若干簇全部处于空闲的擦除块的第二检测步骤,以及包括用于将数据记录到所述擦除块的若干簇的记录步骤,其中该擦除块是由第二检测步骤检测到的。
在依照本发明的所述记录装置以及方法、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所述程序中,对空闲簇进行检测并且对其中簇全部处于空闲的擦除块进行检测。将数据记录到所检测到的擦除块的空闲簇中。
所述记录装置可以是独立的装置或者是记录/重现装置的记录块。
附图简述
图1是举例说明适用于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
图2是举例说明图1中所示的记忆棒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FAT文件系统的图表;
图4是用于说明在图6中所示的记录处理中的FAT数据的例子的图表;
图5是用于说明在图1中所示的成像装置中、记忆棒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簇与块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7是用于说明在图1中所示的成像装置中的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图6中所示的记录处理中的FAT数据的另一个例子的图表:以及
图9是用于说明在图6中所示的记录处理中的FAT数据的又一例子的图表。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将参照所述附图、以举例说明的方式来更加详细的描述本发明。
现在,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成像装置1的示范性结构。所述成像装置1例如被配置为一摄录一体机(集成摄像机的录像机)或者被配置为一数字式静物照相机(DSC)。在图1中,CPU(中央处理单元)11根据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12中的程序,或者根据从存储单元20加载到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3中的程序,来执行不同的处理操作。至于CPU11的OS(操作系统),使用了MS-DOS(注册商标)。此外,CPU11根据由用户通过一输入单元18输入的指令来全面地控制所述成像装置1。RAM13还适当地存储CPU11执行各种处理操作所必需的数据。
在成像装置1中,由成像单元14来使一个对象成像,并且输出相应的运动图像数据或者静止图像数据。所述用户可操作例如由按钮组成的输入单元18来选择运动图像成像模式或者静止图像成像模式(在下文中,将所述运动图像成像模式称为运动图像模式并且将所述静止图像成像模式称为静止图象模式),借此执行成像操作。
根据由用户选择的成像模式,成像单元14拍摄一个对象的图像,并且将其运动图像数据或者静止图像数据提供给图像处理单元15。所述图像处理单元15对由成像单元14提供的成像数据执行诸如色彩转换、γ校正以及分辩率转换等的图像处理。
所述CPU11、ROM12以及RAM13、成像单元14以及图像处理单元15经由总线16互连。该总线16还与输入/输出接口17相连。
输入/输出接口17与例如由按钮以及拨号盘组成的输入单元18相连,与由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装置相连,与例如由扬声器构成的输出单元19相连,与例如由硬盘构成的存储单元20相连,以及与例如由调制解调器以及终端适配器构成的通信单元21相连。所述通信单元21经由网络(未示出)执行通信处理。
所述输入/输出接口17还与存储卡接口(I/F)30相连。
存储卡接口30根据来自CPU11的指令对所装入的记忆棒(Memory Stick,注册商标)31执行初始化处理,其中所述记忆棒通常是一个闪存,并且执行对所述运动图像数据或者静止图像数据的记录或重现处理,其中所述运动图像数据或者静止图像数据是由所述成像单元14获取并由图像处理单元15处理的。
在所述记忆棒31中,数据以块为单位进行记录以及擦除(此后称为擦除块)。
根据需要,所述输入/输出接口17还与驱动器40相连。在所述驱动器40上,磁盘41、光盘42、磁光盘43或者半导体存储器44被适当地装入,在需要时,从中读取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插入到存储单元20中。
参见图2,该图示出了记忆棒31的内部结构。应该注意的是,参照图2,以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先前参照图1描述的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这些内容的描述。
记忆棒31由CPU101、接口(I/F)102、闪存103以及RAM104组成。
CPU101经由接口102接收从存储卡接口30输入的、由成像装置1的中央处理器11给出的指令,并且据此控制整个记忆棒31。所述CPU101将数据存储到闪存103中,并且根据由成像装置1的CPU11给出的指令来初始化所述闪存103。
在CPU101的控制下,所述RAM104暂存已存储在记忆棒31或者已存储在闪存103中的数据。
参照图3,以下说明FAT(文件分配表)文件系统,所述FAT文件系统是一种管理存储在所述记忆棒31中的数据的方法。在记忆棒31中可以创建若干FAT文件系统。将所述记忆棒31分为若干分区,在每一分区中均设置一个文件系统。在该例子中,将一个分区分配给所述记忆棒31,并在其中形成一个FAT系统。
所述FAT文件系统使用逻辑扇区和簇的两个记录单元来管理每个记录介质(在该例子中是记忆棒31)的记录区域。每个逻辑扇区通常有512字节宽,将其从记忆棒31的首部开始顺序地编号。另一方面,每个簇都配置有若干逻辑扇区(4个、8个、16个或者32个扇区)。
参见图3,该图示出了记忆棒31中的FAT文件系统与数据区域(簇)的逻辑配置之间的关系。
所述FAT文件系统配置有MBR(主引导记录)51、PBR(分区引导记录)53、FATI54、FATII55、根目录56以及数据区域57。
所述MBR51是将被存储在FAT文件系统的起始地址处的数据。所述MBR51包括记忆棒31独有的信息,这种信息诸如是与存在于记忆棒31中的每个文件系统有关的信息,以及与记忆棒31的每个分区的范围有关的信息。每当记忆棒31被初始化并且执行分区的分配时,重写MBR51中的数据。
PBR53以及随后的空闲区域52被管理以用于组成记忆棒31的每个分区,因此这些项的数目与分区的数目是相同的。
PBR53是存储于在记忆棒31中形成的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处的数据。PBR53包括关于这种区域的地址信息,在这种区域中,将管理信息存为FATI54、FATII55以及根目录56、数据区域57的地址信息以及与对应的分区有关的信息。
FATI54是这样一个区域,其中存储了表示数据区域57中每个簇的使用状态的列表数据(FAT数据)。FATII55还存储FATI54的副本(也就是,相同的数据)。根目录56存储表示与根目录中的文件有关以及与该记忆棒31中的子目录有关的信息的数据。
数据区域57是用于存储数据的区域。CPU11以簇为基础来管理数据区域57。在数据区域57中由CPU11管理的簇中,簇0以及簇1提供由OS保留的区域,以便使从簇2开始的簇(簇2、簇3等等)提供数据可以基本上被记录的区域,其中所述簇是按它们的序号进行管理的。
以下参照图4说明FATI54的FAT数据,其中所述FAT数据指出数据区域57中的每个簇的使用状态。
参考图4,其示出了16位FAT系统中的FATI54的FAT数据。
FAT数据是一个表,该表包含与每个簇相关的指出在哪个簇中将输入连续数据的信息(条目)。也就是,条目c0、条目c1、条目c2等等分别存储与数据区域57中的簇0、簇1、簇2等等中存储的数据有关的信息。FAT数据从簇0的条目c0中的数据开始,所述簇0是由FAT数据管理的逻辑第一簇。
如图4中所示,在这个例子中,条目c2例如存储待存储于数据区域57中的簇2中的数据,并被结构为2个字节,“03”以及“00”。条目c2的字节1“03”表示在簇3中存储连续的数据(也就是,2个字节的真实值被表示为“00”“03”(0033),这是通过将第一个字节“03”与后一个字节“00”置换获得的)。在FAT数据中,如果在随后的簇中不存在连续的数据,那么写入表示EOF(文件结束)的“ff”“ff”;在空簇的情况下,例如如条目c18中所示那样写入“00”“00”。
应当注意的是,因为簇0以及簇1由OS保留,所以将“f8”“ff”以及“ff”“ff”分别写入条目c0和c1。也就是,由所述FAT管理的逻辑第一簇是簇0;然而,实际上,从条目c2(簇2的条目)开始写数据区域57的信息。
参考图4,条目c2的值是“03”“00”,条目c3的值是“04”“00”,条目c4的值是“07”“00”,条目c7的值是“08”“00”,条目c8的值是“09”“00”,条目c9的值是“0a”“00”,条目c10的值是“ff”“ff”,所以很明显,将从簇2开始记录的数据1顺序地存储于簇3、4、7、8、9和10中。条目c5的值是“06”“00”,条目c6的值是“0b”“00”,条目c11的值是“0c”“00”,条目c12的值是“0d”“00”,条目c13的值是“0e”“00”,条目14的值是“0f”“00”,条目c15的值是“10”“00”,且条目c16的值是“ff”“ff”,所以很明显,将从簇5开始记录的数据2顺序地存储于簇6、11、12、13、14、15和16中。此外,条目c17以及随后的条目的值是“00”“00”,所以很明显,簇17以及随后的簇是空闲区域。
应该注意的是,图左方示出的地址“0000”、“0010”、“0020”以及“0030”表示内部地址,在这些内部地址处写入FATI54的数据。
为了在记忆棒31中创建上述FAT文件系统,CPU11初始化记忆棒31。以下参照图5中所示流程图来说明该初始化处理。
为了初始化所述记忆棒31,用户将记忆棒31装入成像装置1的存储卡接口30上。在步骤S1中,当检测到装入记忆棒31时,CPU11控制存储卡接口30从记忆棒31中获取擦除块信息。也就是,记忆棒31的CPU101读取设定在装置内的擦除块规模,并经由接口102输出该擦除块规模。由此,获得作为擦除块规模的128K字节的值。
在步骤S2中,CPU11控制存储卡接口30以从记忆棒31获取簇信息。例如,记忆棒31的CPU101从PER53读取簇的规模,并将该簇的规模输出到CPU11。由此,例如获得了32K字节的值。
在步骤S3中,根据在步骤S1中获得的擦除块规模以及在步骤S2中获得的簇规模,CPU11获得数据块规模。该数据块规模由形成一个擦除块的一定数量的簇表示。在步骤S4中,根据在步骤S3中获得的数据块的规模,CPU11调节数据块的起始位置并且执行初始化。
以下参照图6说明上述的步骤S3和S4的处理细节。
在本例中,因为在步骤S1中获得的擦除块的规模是128K字节,并且在步骤S2中获得的簇的规模是32K字节,所以该数据块的规模是4个簇。因此,在步骤S4中,利用数据区域57中的4个簇作为一个数据块(擦除块)执行该处理。
应该注意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分别说明所述擦除块和所述数据块;然而,由于等效于所述擦除块的簇集合被认为是所述数据块,所以例如擦除块n+1和数据块1表示相同的区域。
所述数据区域57的实际使用状态从条目c2(簇2的条目)开始写;然而,因为FATI 54的FAT数据逻辑上从条目c0和c1(簇0的条目和簇1的条目)开始,所以对数据块起始位置进行调节,如此使得FAT数据与簇0相匹配,簇0是将要由FAT管理的逻辑第一簇。也就是,包括用于最初2个簇(簇0和簇1)的数据的4个簇(簇0至3)提供一个数据块,其中这4个簇是OS的保留区域,并且利用作为随后一个数据块的数据区域57中的后续4个簇执行所述处理。
因此,如图6中所示,簇0(保留区域)+簇1(保留区域)+簇2(数据区域)+簇3(数据区域)提供了等效于擦除块n的数据块0,簇4(数据区域)+簇5(数据区域)+簇6(数据区域)+簇7(数据区域)提供了等效于擦除块n+1的数据块1。同样地,数据区域57中的随后每四个簇顺序地提供1个数据块。
以下参照图7中所示流程图来说明如上所述进行初始化的记忆棒31的记录处理。
为了将正获取的运动图像数据或者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忆棒31,用户将记忆棒31装入成像装置1的存储卡接口30上,并且按下输入单元18的记录起动按钮。在步骤S31中,当检测到装入记忆棒31时,CPU11控制存储卡接口30以用于从记忆棒31获取擦除块信息。例如,记忆棒31的CPU101读取为装置所设定的擦除块规模(例如128K字节),且通知CPU11该擦除块的规模。同时,提供推荐的初始化参数。
在步骤S32中,CPU11控制存储卡接口30以从记忆棒31中获取簇信息。例如,簇规模的值(例如32K字节)是从记忆棒31的PBR53获得的。
在步骤S33中,CPU11根在步骤S31中接收的推荐初始化参数来确定所述记忆棒31是否已经被适当地初始化。也就是,在步骤S33中,确定所述初始化是否已经如参考图5中所示流程图所描述的那样执行(已经调节了数据块的起始位置)。
如果在步骤S33中发现记忆棒31未被适当地初始化,那么在步骤S34中,CPU11将记忆棒31没有被适当初始化的信息显示在诸如监视器的输出单元19上,借此结束记录处理。
应该注意的是,在该情况下,结束所述记录处理;显而易见的是,记忆棒31可再次被初始化或者被禁止记录运动图像数据。
如果在步骤S33中发现记忆棒31被适当地初始化,那么在步骤S35中,CPU11计算记忆棒31用于记录静止图像数据(在静止图像模式的情况下)的剩余容量。
在成像装置1中记录静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CPU11通过FATI54检测所有的空闲簇。更加具体的说,对条目Ci(i=0、1、2、……、)的值为“00”“00”的簇(在图4中所示的例子中,条目c17、c18、、c19、……、c31、……)进行检测。在步骤S35中,根据所有检测到的簇的数目来计算记忆棒31的剩余容量。
接下来,根据在步骤S31的处理中获得的擦除块规模(128K字节)以及在步骤S32的处理中获得的簇规模(32K字节),在步骤S35中,CPU11计算记忆棒31用于记录运动图像数据的剩余容量。以下参照图8说明步骤S35的该处理。
参见图8,该图示出了在16位FAT系统情况下的FATI54的一个扇区的FAT数据。应该注意的是,参照图8,先前参照图4说明的同样的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记来表示,并且为了使描述简单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4中所示的“0000”、“0010”、“0020”以及“0030”情况一样,位于该图左侧的地址“01f0”是内部地址,在这些内部地址处写入FATI54的数据,用于指出从“0000”开始的第32个地址。因此,形成条目c255的第二个字节“00”表示从形成条目c0的第一个字节“f8”(FAT数据的起始数据)开始的第512个数据。
在步骤S31的处理中获得的擦除块规模是128K字节,并且在步骤S32的处理中获得的簇规模是32K字节,所以很明显记忆棒31的数据块(擦除块)被配置为四个簇,并且如图6中所示,簇0至3的数据块0对应于擦除块n,并且簇4至7的数据块1对应于擦除块n+1。
因此,如图8中所示,FAT数据的每个簇的信息还被收集,以对应于具有作为块b0的条目c0至c3的数据块0(擦除块n)。同样地,条目c4至c7被收集作为块b1,条目c8至c11收集作为块b2,条目c12至c15收集作为块b3,并且条目c16至c19收集作为块4。此外,条目c20至c23收集作为块b5,条目c24至c27收集作为块b6,并且条目c28至c31收集作为块b7。更进一步,条目c248至c251收集作为块b62,而条目c252至c255收集作为块b63。因而,簇信息也为每个数据块而收集,其中所述每个数据块相当于该擦除块。
在该成像装置1中,在记录运动图像数据的过程中,CPU11从FATI54数据的起始数据开始检测全部处于空闲的簇的数据块,并且从检测到的数据块的簇开始记录运动图像数据。因此,在步骤S35中,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块的簇数目来计算记忆棒31的剩余容量。
例如,在图8中所示的例子中,每个数据块的簇(四个簇)都处于空闲区域“00”“00”的那些数据块对应于块b5至b63。在运动图像模式中,只有这些数据块的簇提供空闲区域。在块b4中,条目c17至c19是“00”“00”,而条目c16是“ff”“ff”。也就是,簇17至19是空闲区域,而簇16被使用,因此对应于块b4的数据块不是空闲区域。
因此,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36中,CPU11确定对应于块b5、b6、b7等等的数据块是空闲区域,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块中的簇数目计算记忆棒31的剩余容量。
在图8中所示的例子中,如此调节数据块的起始位置,以使其与簇0匹配,所述簇0是由FAT管理的逻辑第一簇,因此一个扇区的边界(第512个字节处的数据,也就是条目c255的第二个数据)与数据块边界匹配(块b63)。因此,在检测处于空闲区域的数据块的过程中,通过以扇区来读取FAT数据区可以检测到FAT数据,因此可以有效地执行对处于空闲区域数据块的检测。
相反地,在图9中所示的例子中,对数据块的起始位置不执行特殊的调节,因此从簇2开始记录数据区域57的数据,所述簇2是第一个基本上可进行记录的区域。
因此,如图9中所示,FAT数据的每个簇的信息还被收集,以对应于具有作为块d0的条目c2至c5的数据块0(擦除块n)。同样地,将条目c6至c9收集作为块d1,条目c10至c13作为块d2,条目c14至c17作为块d3,并且条目c18至c21作为块d4。将条目c22至c25收集作为块d5,条目c26至c29作为块d6,并且条目c30至c33作为块d7。收集条目c246至c249作为块d61,条目c250至c253作为块d62,并且条目c254至c257作为块d63。
也就是,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块d63延续了两个扇区,这两个扇区是图9中所示的扇区以及其后的扇区,其中所述数据块63包括形成一个扇区边界的第512个字节处的数据。为了检测该数据块63,必须检测以下两个扇区中的空闲区域,即、其中存在条目c254以及c255(第512个字节处的数据)的扇区,以及其中存在条目c256(第513个字节处的数据,也就是位于下一个扇区第一个字节处的数据)和条目c257的扇区,借此降低检测速度。
由此,对数据块的起始位置进行调节,以使其与簇0匹配,所述簇0是由FAT管理的逻辑第一簇,所以,与没有执行这种调节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有效地执行对空闲区域的数据块的检测。
接下来,在步骤S37中,CPU11确定所述成像模式(由CPU11根据通过输入单元18输入的数据来设定)是否是运动图像模式。如果发现该成像模式是运动图像模式,那么,在步骤S38中,CPU11根据在步骤S36的处理中计算的用于运动图像模式的剩余容量来确定在记忆棒31中是否存在任何剩余容量。
如果在步骤S38中发现在记忆棒31中存在任何剩余容量,那么,在步骤S39中,CPU11在输出单元19的监视器上显示该剩余容量,并且从其中簇(四个簇)都是空闲区域的第一个数据块开始,以数据块(或擦除块)为单位向闪存103中顺序地记录所述运动图像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个数据块是从FAT数据的起始数据中检测的。
也就是,CPU11以簇为单位来管理数据的记录,而CPU101以擦除块为单位来记录数据。将要由CPU11记录的四个连续的簇形成一个擦除块,以便CPU101可以将这四个连续簇的数据存储到RAM104中,借此将这些数据作为一个擦除块的数据迅速存储到闪存103中。
在步骤S40中,CPU11确定是否已经完成了对运动图像数据的记录。如果发现没有完成运动图像数据的记录,那么,CPU11返回到步骤S35以便由此重复上述处理。如果在步骤S40中发现完成了运动图像数据的记录,那么记录处理结束。
相反,如果在步骤S37中发现记录模式不是运动图像模式(也就是,发现其为静止图像模式),那么在步骤S41中,CPU11根据在步骤S35的处理中计算的用于静止图像模式的剩余容量来确定在记忆棒31中是否存在任何剩余容量。
如果在步骤S41中发现记忆棒31中存在任何剩余容量,那么在步骤S42中,CPU11在输出单元19的监视器上显示该剩余容量,并且从作为第一空闲区域的簇开始,将静止图像数据以簇为单位顺序地记录,其中所述簇是从FAT数据的起始处检测到的。
例如,如图8中所示,CPU11命令CPU101检测条目c17,其中所述条目c17是FAT数据中第一个“00”“00”(空闲区域),并且从对应于检测到的条目c17的簇17开始,将静止图像数据以簇为单位记录到处于空区域的簇中。
此刻,CPU101从闪存103读取对应于块b4(四个簇的数据)的擦除块的数据,并且将所述数据暂存到RAM104中。然后,在RAM104中,CPU101通过待记录的数据来更新对应于条目c17的簇的数据,再次读取四个簇(一个擦除块)的数据,并且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相应的擦除块中。
该记录时间大于用于运动图像数据的记录时间,但是静止图像数据在总的数据量方面小于运动图像数据,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上述过程不存在任何问题。
然后,在步骤S40中,CPU11确定是否已经完成了静止图像数据的记录。如果发现没有完成静止图像数据的记录,那么,CPU11返回到步骤S35以便由此重复上述处理。如果在步骤S40中发现完成了静止图像数据的记录,那么记录处理结束。
如果在步骤S38或步骤S41中发现记忆棒31的剩余容量为零,那么在步骤S43中,CPU11控制输出单元19在监视器上显示以下信息,该信息为:在记忆棒31中没有剩余容量。
应注意的是,在上面的描述中,如果记忆棒31不存在剩余容量,那么例如可以在输出单元19的监视器上显示上述信息;还可适用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剩余容量来显示记忆棒31中还存在多少剩余容量。
如上所述,将相当于记忆棒31的擦除块的一定数量的簇作为数据块来收集,并且以数据块(也就是,擦除块)为单位来记录运动图像数据,因此,如果记忆棒31的擦除块的规模较大,那么将使记录速度下降,上述处理可防止实时记录被禁止。
如上所述,如此调节数据块的起始位置,以使其与簇0相匹配,簇0是由FAT管理的逻辑第一簇,因此,与没有执行这种调节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有效地执行对作为空闲区域的数据块的检测。
由此,因为使用了OS的常规FAT文件系统,所以可将数据记录到通用计算机的记忆棒31中。此外,因为所述簇的规模不是很大,所以不会降低存储空间的使用效率。
在参照图5的流程说明的步骤S4的上述初始化处理中,CPU11调节数据块的起始位置,并根据数据块执行初始化处理。对于CPU11来说,命令CPU101初始化记忆棒31也是切实可行的。在该情况下,CPU101根据为装置设定的数据块以及数据块的起始位置的信息来初始化闪存103。
如上所述,当记录诸如运动图像的高比特率的数据时,在装入的记录介质上,以对应于擦除块的数据块为单位、将所述数据记录到空闲区域中,因此,如果闪存的擦除块的规模很大,那么可以提高记录速度。
在静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数据以簇为单位记录到空闲区域中,以便可以防止在记忆棒31中出现被浪费的空闲区域。
应注意的是,在静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如果希望防止记录速度下降,那么可以以上述数据块为单位来记录所述数据。让用户在提高记录速度和增加记录容量之间进行选择也是切实可行的。
在上述配置中,将起闪存作用的记忆棒用于记录介质。很明显,本发明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半导体存储器。
上述处理操作的序列不仅可以由硬件来执行,而且可以由软件来执行。在软件方式中,组成该软件的程序从程序存储介质安装到并入专用硬件装置的计算机中,或者安装到通用个人计算机中,所述通用个人计算机例如是通过安装各种程序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的计算机。
用于存储程序的程序存储介质由一组介质(package media)组成,其中所述程序被安装到计算机上,并且可由计算机执行,该组介质包括磁盘41(包括软盘)、光盘42(包括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以及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磁光盘(包括MD(Mini-Disc)(注册商标))、或半导体存储器44(包括记忆棒(注册商标)),或如图1中所示的、其中暂存或永久存储程序的存储单元20。
在此应当注意的是,用于说明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每个程序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时间序列方式顺序地执行的处理操作,而且包括同时或不连续地执行的处理操作。
应注意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系统表示由若干装置组成的整个装置。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且依照本发明,数据可以记录到记录介质中。此外,依照本发明,即使记录介质的擦除块的规模很大,也能够提高记录速度。再者,依照本发明,在保持与通用装置的兼容性的同时,可以使记录速度的降低最小化。

Claims (9)

1.一种管理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的记录装置的记录方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数据以由若干簇构成的擦除块为单位进行记录,所述记录方法包括:
第一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处于空闲的所述若干簇;
第二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其中所述若干簇全部处于空闲的擦除块;以及
记录步骤,用于将数据记录到由第二检测步骤检测到的所述擦除块的若干簇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记录介质是闪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FAT系统在所述记录介质中形成,并且所述第一检测步骤从所述FAT中检测若干空闲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还包括:
第一计算步骤,用于根据由第一检测步骤检测到的所述簇的数目来计算记录介质的剩余空闲容量;以及
第二计算步骤,用于根据由第二检测步骤检测到的所述擦除块的簇的数目来计算记录介质的剩余空闲容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方法,还包括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数据是否是运动图像数据,其中
如果所述确定步骤发现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数据是运动图像数据,那么所述记录步骤将该数据记录到由第二检测步骤检测到的所述擦除块的若干簇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数据是否是静止图像数据,其中
如果所述确定步骤发现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数据是静止图像数据,那么将该数据记录到由第一检测步骤检测到的若干簇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方法,进一步包括:
显示步骤,用于显示由所述第一计算步骤或所述第二计算步骤获得的记录介质的空闲剩余容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方法,还包括:
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数据是否是运动图像数据,其中
如果所述确定步骤发现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数据是运动图像数据,那么所述显示步骤显示由第二计算步骤获得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剩余空闲容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步骤,用于确定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数据是否是静止图像数据,其中
如果所述确定步骤发现待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数据是静止图像数据,那么所述显示步骤显示由第一计算步骤获得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剩余空闲容量。
CNB038006081A 2002-04-03 2003-04-02 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18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1673/2002 2002-04-03
JP2002101673A JP2003296177A (ja) 2002-04-03 2002-04-03 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4227A CN1524227A (zh) 2004-08-25
CN1261880C true CN1261880C (zh) 2006-06-28

Family

ID=29241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060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1880C (zh) 2002-04-03 2003-04-02 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426333B2 (zh)
EP (1) EP1492014A4 (zh)
JP (1) JP2003296177A (zh)
KR (1) KR100970523B1 (zh)
CN (1) CN1261880C (zh)
TW (1) TWI241483B (zh)
WO (1) WO20030880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46083B1 (ko) 2003-12-03 2011-07-01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정보 기록 매체의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및 데이터 기록 방법
EP1729218A4 (en) * 2004-04-20 2007-07-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NON-VOLATILE STORAGE SYSTEM
JP2006085380A (ja) * 2004-09-15 2006-03-30 Toshiba Corp ファイルストレージデバイス、プログラム、及び不揮発性半導体メモリの書込方法
CN100541448C (zh) 2004-12-22 2009-09-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格式辨别系统和格式辨别方法
JP2006285669A (ja) 2005-03-31 2006-10-19 Toshiba Corp ホスト機器
KR100827227B1 (ko) * 2005-06-24 2008-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저성능 저장장치의 drm 권리 객체를 효율적으로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4525493B2 (ja) * 2005-07-01 2010-08-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カメラ一体型記録装置
JP4781027B2 (ja) * 2005-07-15 2011-09-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制御方法及びデータ記録システム
KR100818797B1 (ko) 2006-10-19 2008-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메모리 용량 조절 방법과 메모리 용량 조절 장치
KR100923990B1 (ko) * 2007-02-13 2009-10-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래시 저장 장치의 특성을 기반으로 한 컴퓨팅 시스템
JP4981478B2 (ja) * 2007-02-20 2012-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8850102B2 (en) 2007-08-23 2014-09-30 Nokia Corporation Flash memory with small data programming capability
KR20100133359A (ko) * 2007-12-24 2010-12-2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이리듐 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기발광소자
JP5364340B2 (ja) * 2008-11-07 2013-12-11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バックアップ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
JP2011154547A (ja) * 2010-01-27 2011-08-11 Toshiba Corp メモリ管理装置及びメモリ管理方法
JP5820973B2 (ja) 2010-12-28 2015-11-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装置
JP6326799B2 (ja) * 2013-12-11 2018-05-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
JP6451389B2 (ja) * 2015-02-17 2019-0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インストール方法、及びインストールプログラム
JP6411282B2 (ja) * 2015-05-15 2018-10-24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半導体メモリ及びデータ書込方法
JP2018092654A (ja) * 2018-02-20 2018-06-14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22496B1 (en) * 1991-07-08 2002-03-06 Denso Corporation Thermal type flowmeter
EP0580434B1 (en) * 1992-07-24 1999-03-03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cartridge
US5590306A (en) * 1992-09-08 1996-12-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mory card management system for writing data with usage and recording codes made significant
KR0157665B1 (ko) * 1993-09-20 1998-11-16 모리시타 요이찌 압축텔레비젼신호기록재생장치
KR100197585B1 (ko) * 1995-01-16 1999-06-15 윤종용 영상(image)/오디오정보(information)를 반도체메모리에 기록/재생하기 위한 장치
JPH08221303A (ja) 1995-02-16 1996-08-30 Sony Corp 記録制御装置、および記録制御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
JPH0965269A (ja) * 1995-08-23 1997-03-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撮影装置
JPH09319645A (ja) * 1996-05-24 1997-12-12 Nec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H10124384A (ja) 1996-08-28 1998-05-15 Toshiba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メモリの制御方法
JP3588231B2 (ja) 1997-08-04 2004-11-10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ブロック消去型記憶媒体
KR100466496B1 (ko) * 1998-08-07 2005-01-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타치세이사쿠쇼 기록매체, 기록장치, 재생장치, 기록방법, 및 컴퓨터가 읽기가능한 기록매체
JP4474716B2 (ja) 1999-02-12 2010-06-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編集装置、編集方法
JP4173642B2 (ja) 1999-02-22 2008-10-29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メモリカードのデータ書き込み方法
JP2000267904A (ja) 1999-03-17 2000-09-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US6611907B1 (en) 1999-10-21 2003-08-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miconductor memory card access apparatus, a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 initialization method, and a semiconductor memory card
JP3942807B2 (ja) * 2000-06-06 2007-07-11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ブロックアラインメント機能付き半導体記憶装置
JP4428824B2 (ja) * 2000-06-27 2010-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WO2003005178A2 (en) 2001-07-05 2003-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 apparatus, medium, method,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92014A1 (en) 2004-12-29
KR100970523B1 (ko) 2010-07-16
US20050031297A1 (en) 2005-02-10
CN1524227A (zh) 2004-08-25
JP2003296177A (ja) 2003-10-17
TWI241483B (en) 2005-10-11
TW200402623A (en) 2004-02-16
US7426333B2 (en) 2008-09-16
KR20040093381A (ko) 2004-11-05
WO2003088042A1 (fr) 2003-10-23
EP1492014A4 (en) 200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1880C (zh) 记录方法
CN1256732C (zh) 快闪存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227610C (zh) 图象数据的文件管理方法及图像记录设备
CN1728775A (zh) 照相机、再现装置及相册登录方法
CN1303606C (zh) 对图像虚拟删除管理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方法
CN1367896A (zh) 文件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及存储介质
JPH0837638A (ja) ディ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
CN1717661A (zh) 数据记录装置
CN1957364A (zh) 存储卡、存取装置及存储卡的处理方法
CN1627421A (zh) 转换文件系统格式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765128A (zh) 数据处理装置
CN100351812C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
CN1774027A (zh) 数据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选择程序及可读记录介质
CN1222871C (zh) 格式化磁盘的方法
CN1967505A (zh)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摄取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CN1558415A (zh) 记录装置和方法
CN1184566C (zh) 文件管理装置和文件管理方法
US742457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formatting multiple recording media integrated as one
JP2006155461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933579A (zh) 图像管理装置
CN1213370C (zh) 非挥发信息存储管理方法
CN1402936A (zh) 信息记录装置、方法及其信息记录媒体
JP4577050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7059004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925588A (zh) 数码多媒体装置中自动存储文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