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6313C - 4-叔丁氧基氯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4-叔丁氧基氯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56313C CN1256313C CN 200410041580 CN200410041580A CN1256313C CN 1256313 C CN1256313 C CN 1256313C CN 200410041580 CN200410041580 CN 200410041580 CN 200410041580 A CN200410041580 A CN 200410041580A CN 1256313 C CN1256313 C CN 125631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t
- butoxy
- reaction
- chlorophenol
- chlorobenze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4-叔丁氧基氯苯的制备方法,以对氯苯酚和异丁烯为主要反应原料,选取30~98Wt%浓度的硫酸并辅以季氨盐作为催化剂,经过醚化反应而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溶剂采用苯、甲苯、二甲苯等最为常见的石化产品,参加反应的固体原料对氯苯酚和气体原料异丁烯,均易溶于这几种反应溶剂,整个反应属于均相反应过程,易于操作控制。反应后的剩余原料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易于分离提纯。在季胺盐的选择中,本发明尤其应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取得了很好的催化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总的反应时间有效缩短,产品收率和纯度均好于现有技术最佳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4-叔丁氧基氯苯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以对氯苯酚和异丁烯为起始原料,通过醚化反应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羟基苯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香料中间体。以4-叔丁氧基氯苯为原料,通过格氏反应制备对羟基苯乙醇是一种简单易行、收率较高的方法,得到的产品纯度也高。所以,4-叔丁氧基氯苯的制备方法是人们比较关心和研究的课题。
目前主要有两大类方法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即:①以4-叔丁基苯醚为起始原料,采用“氯化法”来制备;②以对氯苯酚为起始原料,采用“醚化法”来制备。对于“氯化法”,主要是使用锰化合物催化剂在苯环上使氯原子取代氢原子(见J.Chem.Res.Synop.1998,(10),662~663),虽然可以得到4-叔丁氧基氯苯,但是氯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1位和4位同时取代,导致副产物含量高,给后面的分离提纯工作带来困难。“醚化法”比较典型的又有三种方法,文献1(Synthesis,1982,(3),186~188)采用氯代叔丁烷作为醚化试剂、以镍为催化剂,产品收率仅为32%;文献2(J.Chem.Res.Synop,2000,(5),252~253)也采用氯代叔丁烷作为醚化试剂,但催化剂使用的是锌粉,得到的产品收率也不高,约在65%左右;文献3(日本专利JP2001,151,718)采用异丁烯作为醚化试剂、硫酸甲酯作催化剂,产品收率提高到75.1%左右。这种方法中,异丁烯原料容易得到,但使用的催化剂硫酸甲酯没有现成供应,需要制备;其次,反应是以氯苯为溶剂的,不如直接采用石油化工溶剂方便;而且,该方法的反应时间长,需要26个小时;此外,该方法中需要使用热碱,操作上也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叔丁氧基氯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醚化法”反应路径,以异丁烯作为醚化试剂,选择新的催化剂和反应溶剂,在保留现有技术优点的基础之上,克服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使4-叔丁氧基氯苯的制备过程更易进行、产品收率更高、反应时间更短。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以对氯苯酚和异丁烯为主反应原料,经过醚化反应生成4-叔丁氧基氯苯,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制备:
①将对氯苯酚和硫酸按照100∶0.2~5的重量比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混合使对氯苯酚完全溶解,对氯苯酚与有机溶剂的重量之比为1∶1.5~5;
②在常温下向配制的溶液中缓慢通入异丁烯气体,异丁烯与对氯苯酚的摩尔比为1~2∶1;
③通气结束后,常温下保温1~6小时;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之后,再用氯化钠溶液洗涤至中性;
⑤将洗涤后的有机溶液减压蒸馏,分段收集馏分,得到回收溶剂和4-叔丁氧基氯苯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优选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中在步骤①中还加入含有苄基的季胺盐,它与硫酸的重量之比为:0.5~5∶1。
前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季胺盐是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前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中所述硫酸的重量百分浓度为30~98%。
前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中步骤①中所用的有机溶剂是苯、甲苯或二甲苯,更优选苯。
前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中步骤②和③过程中,溶液总体温度不超过30℃。
前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中步骤④中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重量百分浓度是20~40%,所用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涤次数为2~4次。
前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中步骤⑤减压蒸馏在8mmHg绝对压力下进行时,收集73~75℃范围的馏分即可得到4-叔丁氧基氯苯产品。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1)采用硫酸或者硫酸与季胺盐混合使用,作为对氯苯酚与异丁烯进行醚化反应的催化剂。尤其是硫酸与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混合使用,催化效果更好;
(2)可以采用苯、甲苯或二甲苯等最为常见的石化产品作为反应溶剂,成本低,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后处理及回收利用较为方便;
(3)反应过程是均相反应过程,且在常温下进行,易于操作控制,反应后的各种原料和产物易于分离;
(4)反应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缩短,只需要6小时左右;
(5)得到的产品不仅纯度高,收率比现有技术最好情况又有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对氯苯酚和异丁烯为主反应原料,选取30~98Wt%浓度的硫酸并辅以季氨盐作为催化剂,经过醚化反应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反应溶剂采用苯、甲苯、二甲苯等最为常见的石油化工溶剂,参加反应的固体原料对氯苯酚和气体原料异丁烯,均易溶于这几种反应溶剂,因而整个反应是均相反应过程,易于操作和控制。反应后的剩余原料又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使得反应得到的产物易于分离提纯。在各种季胺盐的选择当中,本发明尤其应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取得了更好的催化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总的反应时间有效缩短,产品收率和纯度均好于现有技术最佳值。
下面是几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它们仅作为例子给出,不视为对本发明的应用限制。凡操作条件的等同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个500ml的四颈圆底烧瓶,带有机械搅拌、温度计、通气管、冷凝管和尾气吸收装置。在烧瓶中加入1mol对氯苯酚、300ml苯、0.5g浓度为30Wt%的稀硫酸和0.3g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搅拌至料液透明澄清,于常温下通入1.2mol异丁烯气体,控制通气温度不超过30℃。4小时通气完毕后,再继续搅拌保温2小时。用150ml浓度为3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分两次滴加洗涤料液,再用200ml饱和食盐水分两次洗涤料液到中性。将料液于绝对压力为8mmHg的真空下进行蒸馏,收集73~75℃的馏分得4-叔丁氧基氯苯145.5g,收率为78.6%。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产品中4-叔丁氧基氯苯含量为99.8%。
实施例2:
一个500ml的四颈圆底烧瓶,带有机械搅拌、温度计、通气管、冷凝管和尾气吸收装置。在烧瓶中加入1mol对氯苯酚、300ml苯和0.5g浓度为30Wt%的稀硫酸,搅拌至料液透明澄清,于常温下通入1mol异丁烯气体,控制通气温度不超过30℃。4小时通气完毕后,再继续搅拌保温6小时。用150ml浓度为3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分两次滴加洗涤料液,再用200ml饱和食盐水分两次洗涤料液到中性,将料液于绝对压力8mmHg的真空下进行蒸馏,收集73~75℃的馏分得4-叔丁氧基氯苯153g,收率为82.9%,HPLC分析表明纯度为99.8%。
实施例3:
一个500ml的四颈圆底烧瓶,带有机械搅拌、温度计、通气管、冷凝管和尾气吸收装置。在烧瓶中加入1mol对氯苯酚、300ml甲苯和0.5g浓度为30Wt%的稀硫酸,搅拌至料液透明澄清,于常温下通入2mol异丁烯气体,控制通气温度不超过30℃。4小时通气完毕后,再继续搅拌于常温保温2小时。用150ml浓度为3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分两次洗涤料液,再用200ml饱和食盐水分两次洗涤料液到中性,将料液于绝对压力为8mmHg的真空下进行蒸馏,收集73~75℃的馏分得4-叔丁氧基氯苯146g,收率为79.1%,HPLC分析表明纯度为99.8%。
实施例4:
一个500ml的四颈圆底烧瓶,带有机械搅拌、温度计、通气管、冷凝管和尾气吸收装置。在烧瓶中加入1mol对氯苯酚、300ml苯、0.5g浓度为30Wt%的稀硫酸和0.5g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搅拌至料液透明澄清,于常温下通入1mol异丁烯气体,控制通气温度不超过50℃。4小时通气完毕后,再继续搅拌在45℃保温2小时。用150ml浓度为3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分两次滴加洗涤料液,再用200ml饱和食盐水分两次洗涤料液到中性,将料液于绝对压力为8mmHg的真空下进行蒸馏,收集73~75℃的馏分得4-叔丁氧基氯苯126g,收率为68.3%,HPLC分析表明纯度为99.5%。
实施例5:
一个500ml的四颈圆底烧瓶,带有机械搅拌、温度计、通气管、冷凝管和尾气吸收装置。在烧瓶中加入1mol对氯苯酚、300ml苯、0.5g浓度为30Wt%的稀硫酸和0.3g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搅拌至料液透明澄清,于常温下缓慢通入2mol异丁烯气体,控制通气温度不超过30℃。4小时通气完毕后,再继续搅拌于25℃保温2小时。用150ml浓度为3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分两次洗涤料液,再用200ml饱和食盐水分两次洗涤料液到中性,将料液于绝对压力为8mmHg的真空下进行蒸馏,收集73~75℃的馏分得4-叔丁氧基氯苯148g,收率为80.2%,HPLC分析表明纯度为99.8%。
实施例6:
一个500ml的四颈圆底烧瓶,带有机械搅拌、温度计、通气管、冷凝管和尾气吸收装置。在烧瓶中加入1mol对氯苯酚、300ml苯、0.8g浓度为98Wt%的硫酸和0.3g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搅拌至料液透明澄清,于常温下通入1mol异丁烯气体,控制通气温度不超过30℃。4小时通气完毕后,再继续搅拌保温2小时。用150ml浓度为30Wt%的氢氧化钠溶液分两次滴加洗涤料液,再用200ml饱和食盐水分两次洗涤料液到中性,将料液于绝对压力为8mmHg的真空下进行蒸馏,收集73~75℃的馏分得4-叔丁氧基氯苯139g,收率为75.3%,HPLC分析表明纯度为99.5%。
Claims (7)
1.一种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以对氯苯酚和异丁烯为主反应原料,经过醚化反应生成4-叔丁氧基氯苯,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制备,
①将对氯苯酚和硫酸按照100∶0.2~5的重量比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并且加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与硫酸的重量之比为:0.5~5∶1,搅拌混合使对氯苯酚完全溶解,对氯苯酚与有机溶剂的重量之比为1∶1.5~5;
②在常温下向配制的溶液中缓慢通入异丁烯气体,异丁烯与对氯苯酚的摩尔比为1~2∶1;
③通气结束后,常温下保温1~6小时;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之后,再用氯化钠溶液洗涤至中性;
⑤将洗涤后的有机溶液减压蒸馏,分段收集馏分,得到回收溶剂和4-叔丁氧基氯苯产品。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的重量百分浓度为30~98%。
3.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所用的有机溶剂是苯、甲苯或二甲苯。
4.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是苯。
5.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和③过程中,溶液总体温度不超过30℃。
6.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重量百分浓度是20~40%,所用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涤次数为2~4次。
7.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制备4-叔丁氧基氯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减压蒸馏是在8mmHg绝对压力下进行的,收集73~75℃范围的馏分即得4-叔丁氧基氯苯产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41580 CN1256313C (zh) | 2004-08-02 | 2004-08-02 | 4-叔丁氧基氯苯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41580 CN1256313C (zh) | 2004-08-02 | 2004-08-02 | 4-叔丁氧基氯苯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03293A CN1603293A (zh) | 2005-04-06 |
CN1256313C true CN1256313C (zh) | 2006-05-17 |
Family
ID=3466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4158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6313C (zh) | 2004-08-02 | 2004-08-02 | 4-叔丁氧基氯苯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5631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76885B (zh) * | 2012-12-24 | 2015-10-21 | 三门峡奥科化工有限公司 | 对叔丁基氯苯的合成方法 |
CN108285409B (zh) * | 2018-03-07 | 2022-03-15 | 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一种合成叔丁氧基取代的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
CN116239452A (zh) * | 2022-12-20 | 2023-06-09 | 浙江圣效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叔丁基苯醚类化合物的方法 |
-
2004
- 2004-08-02 CN CN 200410041580 patent/CN125631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03293A (zh) | 2005-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92353A (zh) | 一种甲醇法制备愈创木酚的方法 | |
CN108047009A (zh) | 甲基取代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 |
CN1256313C (zh) | 4-叔丁氧基氯苯的制备方法 | |
CN1177791C (zh) | α,α- 支链羧酸的制备方法 | |
JP2017504614A (ja) | ポリオキシメチレンジメチルエーテルカルボニル化物及びメトキシ酢酸メチルの製造方法 | |
CN1927846A (zh) | 动物用抗球虫药物甲基三嗪酮的制备方法 | |
CN107913739B (zh) | 用于合成烷基芳香醛的催化剂 | |
CN1286808C (zh) | 一种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制备方法 | |
CN101948461B (zh) | 一种合成1,4-二氧六环的方法 | |
CN107866283B (zh) | 用于对甲基苯甲醛合成的催化剂 | |
CN111233641A (zh) | 二甘醇单甲醚的制备方法 | |
CN111499497B (zh) | 一种麝香草酚的制备方法 | |
CN1248237A (zh) | 制备羧酸的方法 | |
CN1176082C (zh) | α-蒎烯的环氧化方法 | |
CN106831527A (zh) | 吡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86955B (zh) | 一种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一步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工艺 | |
CN1164558C (zh) | 制备甲基苯基草酸酯和草酸二苯酯的方法 | |
CN1186124C (zh) | 一种复合型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30625A (zh) | 多卤代对-三氟甲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 |
CN1218927C (zh) | γ-溴代丁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 |
CN1247504C (zh) | β-卤代-α-苯乙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289476C (zh) | 一种利用甲基硫酸钠制备二甲基硫醚的方法 | |
CN1117721C (zh) | 芳香烃烷基醚的制造方法 | |
CN1199941C (zh) | 2,6-二氯苯甲腈氟代制备2,6-二氟苯甲腈的方法 | |
CN1271027C (zh) | 相转移催化合成二卤代芳香醚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3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