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5269A - 入呼叫路由选择 - Google Patents
入呼叫路由选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55269A CN1255269A CN 98804982 CN98804982A CN1255269A CN 1255269 A CN1255269 A CN 1255269A CN 98804982 CN98804982 CN 98804982 CN 98804982 A CN98804982 A CN 98804982A CN 1255269 A CN1255269 A CN 12552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user
- client computer
- call
- inter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0829171 Hypocrea virens (strain Gv29-8 / FGSC 10586) Effector TSP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669513 Homo sapiens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9364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700012364 RE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85—Details of finding and selecting a gateway for a particular cal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9—Provisions for intelligent networ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64—Distributing or queueing
- H04Q3/66—Traffic distributors
- H04Q3/665—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12—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intellig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38—Graded-service arrangements, i.e. some subscribers prevented from establishing certain connections
- H04M3/382—Graded-service arrangements, i.e. some subscribers prevented from establishing certain connections using authorisation codes or passwor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ub-Exchange Stations And Push- Button Telephones (AREA)
- Exchange System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以有效的方式对入呼叫进行路由选择。通过根据被叫方电话号码并结合其它特性来将入呼叫转向一个业务节点、该业务节点再进一步将呼叫转向一个特定节点,可以有效地解决入呼叫路由选择的问题。
Description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信,更具体地涉及互连网上的话音通信。
有关技术描述
由于互连网越来越普及,人们趋向在连接到互连网的计算机面前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连接到互连网最常见的方式是使用调制解调器而且连接时间通常比传统的话音通话花费的时间更长。对于家庭用户,连接互连网而使用电话线可能会导致冲突,因为大多数用户只有一条线路,既用于计算机通信又用于话音通信。
在瑞典专利申请SE-9602212-4中公开了一种方法,使用户在进行中的互连网会话中发起并接收话音呼叫。
在瑞典专利申请SE-9603932-6中,上述SE-9602212-4中公开的方法被进一步发展并解决了另外的问题。
上述各申请的一般思想是:使用普通电话线通过调制解调器连接到互连网的用户,可以使用其计算机中的特定应用程序来注册一种业务。该业务将用户电话线连接到特殊号码,从而激活IN业务,这样每当有到该用户的呼叫时,该呼叫就被重定向到该特殊号码。当IN业务被激活时,它启动网关,后者通过互连网或业务提供者自己的基于IP的网络连接到用户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并提示可以应答该呼叫的用户。
用类似方式,用户可以使用作为基于IP的互连网和PSTN之间桥梁的网关来进行出呼叫。在这种情况下,从PSTN网络的观点看来,好象是网关在进行呼叫并应该被计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SE-9603932-6中提出。
上述各申请中都没有公开以一种使得网络(电信网和基于IP的网络)利用率最大化的方式将入呼叫路由选择到客户机的特别方法。
发明概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为了提高网络利用率而对入呼叫进行路由选择所带来的问题的方法和网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以有效方式对入呼叫实行路由选择。
上述有关如何以有效方式对入呼叫实现路由选择的问题,是根据被叫方电话号码并结合其它特性来将入呼叫转接到一个业务节点、再由该业务节点进一步将呼叫转接到一个特定节点而解决的。
更具体地,上述问题通过将用户电话的电话号码转接到一个业务节点以便该入呼叫被转接到所述业务节点而解决。当所述业务节点检测到入呼叫时,它分析大量节点的被叫A-号码、与所述A-号码和位置关联的用户位置、或其它特性,并根据所述分析来将该入呼叫进行转接。
本发明的优点之一是以有效方式利用网络。
另一个优点是IP包的传播时间可以减到最少,因此减少了业务质量的变动。
根据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其它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很显然的。
本发明应用的更大范围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明显。但是,应该理解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仅通过图示的方式给出,因为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发明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然。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公开了电话倍增器的接口。
图2公开了网络配置的更详细视图。
图3表示为入呼叫进行路由选择的网络配置。
图4表示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网络配置。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1描述了电话倍增网络及其到外部网络、用户和单元的外部接口。用户101是在住宅使用电话倍增器的个人。用户101也是业务的用户。ISDN 102(综合业务数字网)用做PSTN 103(公共交换电话网)的网关。SP 104(业务提供者)是负责电话倍增器105成功操作的系统、组织和个人。在图1中还表示了电话倍增器的内部结构。客户机106是处于用户房屋中的电话倍增器的一部分。寄存器108是网关中的节点,网关是电话倍增器业务的所有用户所共用的。这个节点在本文件的其余部分中称为寄存器。VG 107(话音网关)是处理所有呼叫和语音传输的单元。VG 107可以处理多个同时的呼叫。在图1中也标识了网络外部的接口和节点。UI 109(用户接口)是用户101和客户机106之间的接口。PRI 110(ISDN基本速率(primary rate)接口)是在VG 107和ISDN 102之间使用的接口。OMI 111(操作及维护接口)是SP 104和寄存器108以及VG 107之间的接口。CLGI 112(客户机网关接口)分别是客户机106和寄存器108之间以及客户机和VG 107之间的接口。REGI 113(寄存器接口)是寄存器108和VG107之间的接口。
参考图2,客户机201在PC(未表示)上运行,PC通过调制解调器202和PSTN 203在ISP(互连网业务提供者)的POP(提供点)连接到ISP的AS 207(接入服务器)。PC由ISP给出IP地址。这一般是当连接到POP时自动进行的。在目前优选实施例中,ISP和SP104是同一组织或业务提供者。VG 203、204连接到ISP的IP网,一般是在作为POP的同一ES 205、206(交换以太网)。几个VG 203、204可以连接到一个POP。每个VG 203、204通过PRI 209、210连接到ISDN 208。一个寄存器节点211、212可以处理几个VG 203、204。寄存器节点211、212可以在物理上置于远端。VG 203、204以及寄存器211、212一般通过ISP的干线IP网213彼此连接。寄存器节点211、212一般是出于冗余的原因而做备份。几个路由器在图2中用R标出。
在图3中,客户机301连接到业务提供者IP-网302。为了连接,他使用调制解调器302和PSTN网304。PSTN网304连接到ISDN网305,后者再通过调制解调器组306连接到业务提供者IP-网。业务提供者IP-网也通过路由器308连接到互连网307。用户309通过PSTN网304呼叫客户机301,但是如果客户机301没有转接他的电话当然会得到忙音。客户机301将他的电话转到处于SSCP 310中的IN业务。这当然也可以是SSP以及单独的SCP,但是对于这个实施例SSCP就足够了。两个VG 311和312(话音网关)将ISDN网305连接到业务提供者IP-网。SSCP根据不同VG上的负荷情况不断更新并将入呼叫转接到VG 312,在该时刻这是最低负荷的VG。通过这个过程,从VG312传递到客户机301的IP包将具有最小时延。
图4表示了在地理位置上转接的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具有PSTN网中呼叫的最长部分,所以SSCP 401将入呼叫从用户402转接到最接近客户机404的VG 403。
中央寄存器节点可以服务几个分布式话音网关模块并构成广域分布式网关。广域分布问题
只要网关包含POP接入服务器所安排的单组VG,保证调制解调器和VG之间足够的IP通过量是简单的(所有设备存在于同一LAN环境中)。单个ISDN组号也足够为所有VG服务。
当电话倍增器业务扩大构成广域网关时,每个POP具有一个或几个由中央寄存器节点服务的VG。这确保了话音业务保证具有最小等待时间和抖动,因为避免了通过路由器的话音业务。客户机数据
客户机具有如下数据:
●电话号码,由国家码、地区码(在丹麦这样的市场中是可选的,在那里不使用地区码)和本地号码组成,例如:“46-08-6678054”
●鉴权数据,在目前优选实施例中这是提供给一串国家码、地区码、本地码和密码的ONF(单向功能)(可选的,永久的)
●客户机IP地址(易失的)
●寄存器的主机名1
●寄存器的主机名2
●主VG IP地址(易失的)
●从VG IP地址(易失的)
●拒绝入呼叫(易失的)
所有这些数据都可以在注册过程中得到,除了电话号码和鉴权数据以外。
国家码、地区码、以及本地号码的组合唯一地标识每个用户。
VG IP地址属性也代表了客户机的状态:0地址表示注销,任何其它地址表示注册。寄存器数据用户记录
寄存器节点保存具有如下属性的用户记录的相同集合:
●电话号码(关键字,永久性的,由国家码、地区码和本地号码组成)
●鉴权数据,提供给与密码(永久性的)连接的电话号码的ONF
●状态,允许或禁止
●客户机IP地址(从关键字,易失的)
●用户标识(可选的)
●主VG(易失的)
●从VG(易失的)
●注册号(永久的)
●入呼叫号(永久的)
●出呼叫号(永久的)
●第一次注册(永久的)
●最后注册(永久的)
客户机IP地址属性也代表了用户记录的状态(0地址代表注销,任何其它地址代表注册)。E.164-IP地址关联
当用户连接到互连网时,客户机的IP地址在两个寄存器节点中输入到用户记录中。由于电话号码和这个IP地址是关键字,电话号码和IP地址之间的E.164-IP地址关联在用户记录中维持。寄存器配置数据
如下数据可在寄存器中配置:数据在两个寄存器节点中是相同的:
●用户提供模式,自动或手动
●自动注销周期(可选的,必须大于PPP非活动超时)
●密码重新尝试次数
●自动删除周期(可选的)
●国家码
●干线前缀(可选的)
●SMTP-邮件服务器(用于基于电子邮件的报警处理)
●邮件接收者(接收报警的电子邮件地址列表)
●时间同步主机,时间同步主机的主机名
每个寄存器节点不同的数据:
●冗余寄存器节点的主机名(可选的)
●冗余寄存器节点的FTP帐号
●紧急号码
在两个节点中可以相等的数据:
●授权接入WWW服务器的主机
●授权接入FTP服务器的主机
VG记录
网关配置由VG记录组定义。这个记录组由寄存器保存,并按某些事件(例如VG启动和关闭)更新。
●IP地址(关键字)
●名字
●主客户机网络(在正常操作中只有这些网络中的客户机由这个VG服务)
●从客户机网络(当其它VG失效时这些网络中的客户机由这个VG服务)
●最大注册用户数
●目前的主注册用户
●目前的从注册用户VG配置数据
VG保存了对每个VG不同的一组配置数据:
●拨出前缀
●寄存器的IP地址。如果有冗余寄存器的话,可选地为两个。
●监视间隔
●号码提取方法(始呼(A)、被叫(B)或重定向号码)
●授权接入FTP服务器的主机
●网络计费注册和注销功能目的
为了使用户能够使用他的电话线连接到互连网业务提供者的提供点(POP),并还能够使用该线路和号码进行出和入的电话呼叫。如下地址在这些功能中是很重要的:
●用户的电话号码
●客户机的IP地址
●网关的ISDN号码概要
根据寄存器配置中鉴权模式属性的设置,注册和注销功能以两种形式出现。
在自动提供模式,如果IP地址匹配VG记录中任何客户机网络属性,就允许用户使用业务。在这种情况下,POP的鉴权是可信的,并且一旦通过,用户就是可信的。
在这种模式中,只有IP地址上的计费可以使用,也就是网络计费。我们不能相信用户提出的电话号码。
另一种手动模式意味着用户必须在系统中通过一些管理程序注册到系统中,见用户管理功能。为了在这种模式中使用业务,用户必须也在电话倍增器系统中通过鉴权程序。
鉴权程序基于问答机制(参考,Communication Security(通信安全性),Warwick Ford,Prentice Hall,ISBN 0-13-799453-2)。作为ONF可以使用MD5算法[RSA Data Security,Inc.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ONF(X+Y)在下面表示单向功能用于连接串X+Y。
在自动提供模式中注册
这种使用情况仅当客户机状态为注销时才能进入。在这种使用情况之前,假设用户已经建立了到VG的ISDN号码的呼叫转发或(更好的)遇忙呼叫转发。这可以用电话机或其它方式完成(对此的软件支持在产品中不提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呼叫转发自动由业务处理。
客户机检查到:用户的互连网会话是激活的。客户机将它当前的IP地址存入客户机的客户机IP地址属性,以用于其它使用情况的参考(出呼叫建立和注销)。客户机连接到寄存器并传递用户的电话号码。作为正进行的TCP会话参数,寄存器检索客户机的IP地址。注意如果使用DHCP,客户机IP地址在电话倍增器会话之间是不同的。
寄存器选择VG并将它的IP地址传递到客户机。VG的选择由寄存器如下进行:(1)选择用户IP地址匹配VG的主客户机网络属性的那些VG记录,(2)选择最大注册用户和主注册用户之间区别最大的VG记录,(3)检查最大注册用户上限不超过所选的VG,(4)检查所选的VG没有被禁止。所选的VG记录的当前主注册属性被增加。
寄存器检查所指出电话号码的用户记录的存在。检查客户机IP地址此时在寄存器中没有关联于任何电话号码。检查用户记录的状态是允许而且是注销。
用户记录被更新(客户机IP地址、注册号、最后注册属性被更新)。PSTN-IP关联因此而建立,而且前面的检查确保在两个方向上是明确的。VG记录的当前注册用户属性被增加。VG IP地址在客户机中设置。客户机与寄存器解除连接。
如果互连网会话没有激活,用户被告知启动互连网会话并尝试再次注册。如果寄存器不能访问,就通知用户并要求再重试。客户机成功注册以后入和出呼叫功能才能提供。使用情况结束。
如果根据VG记录中的任何客户机网参数,客户机IP地址不能接受,使用情况就结束。不对用户提供信息,因为这种例外可能是非法使用的情况。
如果由于缺乏资源,没有VG可供选择,就通知用户。客户机解除与寄存器的连接,使用情况结束。
如果客户机提供的电话号码没有用户记录存在,就产生新用户记录。如下属性被填入:电话号码、客户机IP地址、第一次注册。显而易见的缺省值被填入其余属性。此后,可以进行当前的使用情况。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不是产生新用户记录,而是结束使用情况。
如果在这次使用情况之前,客户机IP地址关联于寄存器中的一些用户电话号码,这种关联显然是无效的。对每个这样的电话号码重复执行强制的注销使用情况,直到从客户机IP地址到一些用户电话号码的关联不再存在。此后,当前的使用情况可以进行。
如果用户记录表示用户已经注册(从任何客户机IP地址),就执行强制的注销使用情况。此后,当前的使用情况可以进行。
如果用户状态是禁止的,用户被拒绝访问而且使用情况被结束。注册手动模式
这种情况的区别是在注册之前用户必须由业务提供者定义。在下文中描述了除自动模式情况以外的其它内容。
客户机首先通过通知寄存器,请求启动注册程序。在这条消息中,传递电话号码。
寄存器以电话号码作为关键字检查用户记录的存在,并检索一个非重复值(NRV),将该NRV关联于该用户。这个NRV被发送到客户机,后者用ONF(ONF(电话号码+密码)+NRV)来响应。
NRV可以(例如)是当前时间的毫秒数。
ONF(电话号码+密码)或者从客户机配置中取得,或者作为与用户的密码提示对话来进行计算。使用哪种机制是用户定义的。
寄存器取用户记录中的鉴权数据(AD),然后将ONF(AD+NRF)与从客户机接收的值比较。如果这些值相等,用户就被授权,鉴权故障计数器为0。
如果用户不存在,就通知用户:他必须联系业务者以便进行注册。
鉴权故障时,鉴权故障计数器递增。如果这个计数器超过了密码重试次数,用户就被禁止。
如果用户已经注册,就通知他。
在所有其它方面,保留了自动情况之外的事项。
注销,自动模式
客户机检查它的状态为注册。
对用户提示:将取消他的呼叫转发设置。不幸的是,直到互连网会话完成才能进行呼叫转发的取消(在电话倍增器产品的范围之外)。
执行强制注销使用情况。
客户机从寄存器解除连接。
如果客户机状态不是注册,使用情况就被结束,并且没有进一步动作(可以进行客户机的关闭)。
如果寄存器是不能访问的,使用情况就被结束。可以进行客户机的关闭。这将导致用户电话号码和客户机IP地址之间无效的关联,持续到被注册、自动注册或入呼叫建立使用情况所清除。
注销,手动模式
客户机检查他的状态是注册。
对用户提示将取消他的呼叫转发设置。不幸的是,直到互连网会话完成才能进行呼叫转发的取消(在电话倍增器产品的范围之外)。
执行强制注销使用情况。
客户机从寄存器解除连接。
如果客户机状态不是注册,使用情况就被结束,并且没有进一步动作(可以进行客户机的关闭)。
如果寄存器是不能访问的,使用情况就被结束。可以进行客户机的关闭。这将导致用户电话号码和客户机IP地址之间无效的关联,持续到被注册、自动注册或入呼叫建立使用情况所清除。强制注销
其它依赖于此的使用情况是:注册、注销、入呼叫建立、自动注销。
用户电话号码和客户机IP地址之间的关联被断掉(用户记录被更新)。
在与用户记录的主和从VG对应的VG记录中,当前主和从注册用户被递减。
注册日志被更新。自动注销
这种使用情况在寄存器中定期执行,不用手动干预。目的是从用户记录中去掉不正确的信息。周期由寄存器的自动注销周期属性给出。周期应该适当地短些,因为这是意外断开的用户被拯救并可以重新注册的方式。但是它要比PPP非激活超时长,以便不干扰ISP互连网业务的那项功能。
检查每个用户记录并实现如下步骤:
如果用户记录状态是注册,则通过连接客户机来验证它实际上是有效的。如果客户机不是有效的,执行这个用户的强制注销使用情况。
如果客户机是有效的,但是它的电话号码不匹配用户记录中的电话号码属性,在自动注销警告中发号码不一致,并执行用户记录所示用户的强制注销使用情况。
如果客户机很长时间没有注册(根据寄存器中定义的自动删除周期),用户记录就被删除。
客户机UI和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
客户机UI紧密关联注册和注销使用情况。
当客户机被启动时,它将建立到ISP的IP网的连接,如果不是已经被一些其它应用程序完成的话。然后将自动执行注册使用情况。
客户机UI也提供了菜单选项或按钮,用户可以通过它请求注册。这是有意义的,例如如果最初的注册因为某些原因失败了。
当客户机被结束,自动执行注销使用情况。入呼叫功能
入呼叫功能使用户可以使用他的电话线被连接到提供点(POP),并仍然能够在那条线路和号码上接收电话呼叫。
A方是呼叫用户电话号码一方,它被转接到VG组的ISDN组号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的电话号码可以被转接到IN业务。地址
如下地址在这个功能中很重要:
●用户的电话号码
●客户机IP地址
●A方电话号码
●话音网关的ISDN号码使用情况入呼叫建立
A方拨打B方的电话号码,它被转发到UAN(通用接入号码)。
呼叫从PRI接口发起。在呼叫建立过程中,B方的电话号码从PRI上的Q.931信令中提取。被提取的号码类型在号码提取方法中配置。
如果干线前缀参数出现,它的值就被加到B号码前。
然后将国家码参数加到B号码前。
VG连接到寄存器并查找B方电话号码的用户记录。客户机IP地址从这个记录中检索。
VG从寄存器解除连接。
使用从寄存器取得的IP地址来与客户机建立连接。
客户机通过UI向用户指示入呼叫。A方的电话号码不提供。
如下任一使用情况是可能的:
●入呼叫应答
●入呼叫拒绝
●入呼叫A方在振铃过程中挂断
●在振铃过程中,入呼叫ISDN超时
如果VG被禁止,就通知B方PRI忙,并结束使用情况。
如果B方电话号码没有在PRI中提供,呼叫就不能被处理。然后通知B方在PRI中被阻塞,并结束使用情况。
如果VG连接寄存器失败,而且该寄存器是冗余的,这个使用情况使用另一个寄存器继续。
如果VG连接寄存器失败,则通知B方PRI忙,并结束使用情况。
如果所提供的B号码没有用户记录,呼叫就不可能被处理。VG从寄存器解除连接,通知B方PRI忙,并结束使用情况。
如果B方电话号码没有关联于IP地址,VG从寄存器解除连接并通知B方PRI忙。然后结束使用情况。当用户已经注销但忘记取消他的呼叫转发时,会出现这种例外。
如果到所示IP地址的客户机连接的建立失败,就通知B方PRI忙。结束当前使用情况。
如果到客户机的连接成功,但是客户机的电话号码不等于B方的电话号码,就通知B方PRI忙。然后结束目前的使用情况。
如果在客户机中设置拒绝入呼叫标志,就通知B方PRI忙,并结束使用情况。
如果客户机软件忙,就通知B方PRI忙,并结束使用情况。
如果客户机不能分配任何音频设备,就对用户提供一条消息。这个消息通知他有入呼叫,而且他有两个选择:(1)结束使用音频的应用并进行呼叫,或者(2)拒绝呼叫。如果选择(2),B方就被告知PRI忙并结束使用情况。如果选择(1),就进行建立呼叫的另一次尝试。如果这次尝试也因为没有空闲音频设备而失败,就重复提供相同的消息和选项。入呼叫应答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在入呼叫建立成功之后发生。用户选择应答该呼叫。客户机更新它的状态消息。语音传输开始。入呼叫拒绝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在入呼叫建立成功之后发生。
B方被告知PRI忙。
客户机和VG中所有分配给该呼叫的资源都被释放。VG从客户机解除连接。在振铃过程中入呼叫A方挂机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在入呼叫建立成功之后发生。
这种使用情况从PRI触发。
客户机和VG中所有分配给该呼叫的资源都被释放。用户被通知A方已经挂机。
VG从客户机解除连接。
在振铃过程中入呼叫ISDN超时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在入呼叫建立成功之后发生。
这种使用情况从PRI触发。出现在如果B方(即,电话倍增器用户)根本没有动作而且A方不挂机后的一段时间之后。
客户机和VG中所有分配给该呼叫的资源都被释放。用户被通知呼叫被断开。
VG从客户机解除连接。
在通话过程中入呼叫B方挂机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在入呼叫成功应答之后发生,即,当语音传输已经建立时。
客户机和VG中所有分配给该呼叫的资源都被释放,而且在PRI中通知挂机。VG从客户机解除连接。
在通话过程中入呼叫A方挂机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在入呼叫成功应答之后发生,即,当语音传输已经建立时。
这种使用情况从PRI触发。客户机和VG中所有分配给该呼叫的资源都被释放。
通知用户A方挂机(VG不等待用户确认这条消息)。
VG从客户机解除连接。出呼叫功能
当用户正通过他的电话线连接到ISP的提供点(POP)时,允许他进行到PSTN/ISDN的出电话呼叫。
如下地址在这个功能中很重要:
●B方的电话号码
●A方的IP地址
为了理解这些地址是如何管理的,请参考配置管理功能。使用情况
客户机对B号码进行非常有限的号码分析。出呼叫建立
要求客户机状态是注册。
A方拨打B方的电话号码,在客户机中不执行号码分析。
根据操作系统的报告,客户机检查它的当前IP地址等于客户机以前存储的客户机IP地址属性。
客户机检查客户机平台上空闲音频设备的存在并保留它。
建立到注册时指定给客户机的VG的连接。
检查客户机的IP地址实际上被该VG服务。
将拨打的号码传递到VG。如下进行非常有限的号码分析:VG的干线前缀参数是否非空。检查拨号的开头的数字匹配干线前缀。
如果提供拨出参数,将它的值附加到拨打号码前。
建立到拨打号码的ISDN呼叫。
如果网络计费参数为真,用户的电话号码就作为用户提供的A号码在PRI中进行通知。
如果当前客户机IP地址与以前存的客户机IP地址属性不同,客户机的状态就设置为注销。用户被建议重新注册,而且结束使用情况。如果用户注册了,PPP连接断掉,具有不同客户机IP地址的新PPP连接被建立,那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客户机不能分配任何音频设备,就通知用户原因并要求关闭使用音频设备的任何应用,然后重试。
如果到VG的连接不能建立,或者如果VG的状态是禁止,客户机就尝试连接到从VG。如果这失败了,用户就被建议关闭该客户机并重启动它(假设用户因此而被指定了另一个而且更合适的VG)。音频设备被释放,并结束使用情况。
如果客户机IP地址不能被VG接受,就在出呼叫警告中发出拒绝的IP地址。音频设备被释放,并结束使用情况。
如果VG没有空闲容量,就通知用户并建议他以后重试。发出VG容量超出警告。音频设备被释放并结束使用情况。
如果VG的干线前缀参数非空,而且拨打号码的开头的数字匹配干线前缀,就检查拨打的号码是否是紧急号码。如果是紧急号码,使用情况就继续,否则通知用户号码具有非法格式,并结束使用情况。
如果被叫号码不能到达,就通知用户原因(忙、阻塞,等)。音频设备被释放并结束使用情况。出呼叫应答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在出呼叫建立使用情况成功之后发生。
B方选择应答该呼叫。
客户机更新它的状态消息。
语音传输开始。出呼叫拒绝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在出呼叫建立使用情况成功之后发生。
B方选择拒绝该呼叫(如果B方使用GSM电话时可能发生)。VG在PRI中看到忙信号。
客户机和VG中所有分配给该呼叫的资源都被释放。通知用户:B方拒绝呼叫(VG不等待用户确认这条消息)。
VG从客户机解除连接。在振铃过程中出呼叫A方挂机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在出呼叫建立使用情况成功之后发生。
在B方动作之前用户挂机。
客户机和VG中所有分配给该呼叫的资源都被释放。客户机中的状态消息被复位为空闲消息。
VG从客户机解除连接。在振铃过程中出呼叫ISDN超时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在出呼叫建立使用情况成功之后发生。
这种使用情况从PRI触发。它出现在如果B方根本没有动作而且A方不挂机后的一段时间之后。
客户机和VG中所有分配给该呼叫的资源都被释放。用户被告知:呼叫被ISDN断开。
VG从客户机解除连接。在通话过程中出呼叫A方挂机
这就是:成功的出呼叫通常如何被结束。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发生在出呼叫成功应答之后,即,当语音传输已经建立之时。
客户机和VG中所有分配给该呼叫的资源都被释放。客户机中状态消息被复位为空闲消息。
VG从客户机解除连接。
在通话过程中出呼叫ISDN断连
这种使用情况不常发生。
这种使用情况只可能发生在出呼叫成功应答之后,即,当语音传输已经建立之时。
B方挂机。一段时间后,ISDN网断开呼叫(VG在PRI中看到这个)。
客户机和VG中所有分配给该呼叫的资源都被释放。通知用户呼叫被B方断开(VG不等待用户确认这条消息)。
VG从客户机解除连接。用户管理功能
要使得能够管理用户业务。希望业务需求很小,包括偶然删除那些密码已经丢失的用户记录。使用情况自动用户删除
很长时间没有注册的用户的用户记录从寄存器中删除。见根据故障管理中的自动注销使用情况。这将限制寄存器中的用户表仅由适当的激活电话倍增器用户组成。从寄存器中删除的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刻重新注册。用户提供
管理系统可以通过OMI FTP-接口添加特定的用户。
人员管理员可以通过OMI HTTP-接口去掉特定的用户。
把在一个寄存器节点中进行的改变复制到冗余的寄存器节点中去。用户删除
管理系统可以通过OMI FTP-接口删除特定的用户。
人员管理者可以通过OMI HTTP-接口删除特定的用户。
把在一个寄存器节点中进行的改变复制到冗余的寄存器节点中去。向黑名单添加/删除用户
用户的状态设置为禁止/允许。
可以通过HTTP和FTP来进行。
改变用户的密码。
可以通过HTTP和FTP来进行。用户分析
人员管理者可以通过OMI-HTTP接口检索用户记录。鉴权功能
鉴权方案在注册和注销功能中描述。
要禁止非法使用业务。此外,要减少有些人在注册时声明另一个电话倍增器用户的电话号码的可能。计费功能
计费以很多方式支持:
产生寄存器日志并可以为了按时计费目的或统计的目的而检索。
产生呼叫日志并可以为了按每次呼叫计费的目的或统计目的而检索。
在手动提供模式中,用户可以被鉴权为他的电话号码或用户标识的合法用户。
如果计费系统可以确定某个时刻某个IP地址的用户,用户可以基于他们的IP地址而被计费。如果使用DHCP,这必须基于来自接入服务器的日志。
入呼叫可以基于UAN上的业务费率计费。
在手动提供模式中,出呼叫可以用用户提供的A号码进行,这可用于对出呼叫计费的电话网络计费系统中。性能管理功能
要使SP能监视并调整网络中这个业务的资源利用。
入和出网关的业务流在ISDN侧进行测量,为此存在熟知而且能理解的工具和方法。
寄存器日志可以用于注册和注销行为的统计分析。
呼叫日志可以用于分析电话行为的ISDN工具的补充。
如果在出呼叫时超过容量,发出警报。
虽然这样描述了发明,很显然在很多方面可以有变化。这种变化不认为是背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而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有这些修改都认为是包括在如下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的。
Claims (7)
1.用于将到第一用户的入呼叫路由选择到特定节点的方法,所述第一用户使用电信网连接到互连网,而且所述节点连接到互连网和所述电信网,其特征在于,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电信网呼叫所述第一用户,所述呼叫被转接到业务节点,所述业务节点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电话号码从连接到互连网和所述电信网的多个节点中选择一个特定节点,而且所述呼叫被进一步转接到所述特定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业务节点还根据所述特定节点的地理位置或者还根据特定节点的信令位置或根据来自多个节点的负荷信息,从连接到互连网和所述电信网的多个节点中选择一个特定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节点选择使第一用户和所述节点之间地理距离最短的节点,或者使第一用户和所述节点之间信令距离最短的节点,或者使IP包从所述节点发送到第一用户并返回的传播时间最短的节点,或者使所述节点的负荷最小的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节点是智能网中的业务控制点。
5.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何一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节点是话音网关。
6.用于将到第一用户的入呼叫路由选择到特定节点的节点,所述第一用户使用电信网连接到互连网,而且所述节点连接到互连网和所述电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包括接收从所述第一用户转接的呼叫的装置,而且所述节点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电话号码从连接到互连网和所述电信网的多个节点中选择一个特定节点的装置,而且所述节点包括将所述呼叫转接到所述特定节点的装置。
7.用于将到第一用户的入呼叫路由选择到特定节点的网络,所述第一用户使用电信网来连接到互连网,而且所述节点连接到互连网和所述电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包括业务节点,所述网络包括将所述呼叫转接到所述业务节点的装置,而且所述业务节点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电话号码从连接到互连网和所述电信网的多个节点中选择一个特定节点的装置,而且所述网络包括将所述呼叫转接到所述特定节点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SE97008726 | 1997-03-11 | ||
SE9700872A SE517567C2 (sv) | 1997-03-11 | 1997-03-11 | Dirigering av inkommande samtal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5269A true CN1255269A (zh) | 2000-05-31 |
Family
ID=20406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8804982 Pending CN1255269A (zh) | 1997-03-11 | 1998-02-24 | 入呼叫路由选择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0966848A1 (zh) |
JP (1) | JP2001517385A (zh) |
CN (1) | CN1255269A (zh) |
AU (1) | AU733799B2 (zh) |
BR (1) | BR9807997A (zh) |
CA (1) | CA2283793A1 (zh) |
NO (1) | NO994172L (zh) |
SE (1) | SE517567C2 (zh) |
WO (1) | WO1998041043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26773B (zh) * | 2005-12-01 | 2013-01-02 | 安移通网络公司 | 用于网状网中的自适应无线路由选择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
CN106912063A (zh) * | 2017-01-24 | 2017-06-30 | 北京百悟科技有限公司 | 呼叫路由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45331A1 (de) * | 1998-10-01 | 2000-04-06 | Siemens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kehrswegebestimmung in einem Kommunikations- oder Datennetz oder einem Netz aus Kommunikations- und Datennetz |
EP0996295A1 (en) * | 1998-10-22 | 2000-04-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lternative network gateway unit for processing a call |
AUPP747598A0 (en) * | 1998-12-03 | 1998-12-24 | Reznik, Michael | The share call card-the integration of virtual telephone line with telephone for public telephone network users |
AU770934B2 (en) * | 1998-12-03 | 2004-03-11 | Sharecall Technologies Pty Ltd | Telephone line sharing module |
DE10001077A1 (de) * | 2000-01-13 | 2001-07-19 | Alcatel Sa | Verfahren, Dienst-Vermittlungsstelle, Dienst-Steuerknoten, Internet-Gateway, Programm-Modul und Internet-Endgerät zum Aufbau einer Ruf-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Telefonnetz-Endgerät und einem Internet-Endgerät |
GB0322973D0 (en) | 2003-10-01 | 2003-11-05 | Siemens Ag | Telephone call process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129942C (en) * | 1993-09-30 | 1998-08-25 | Steven Todd Kaish |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integrated network-wide automatic call distribution |
CA2173304C (en) * | 1995-04-21 | 2003-04-29 | Anthony J. Dezonno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voice communications using a computer network |
FI104869B (fi) * | 1995-05-24 | 2000-04-14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netelmä verkkojen välisen puheyhteyden muodostamiseksi ja älyverkkopalvelu |
US5619557A (en) * | 1995-07-10 | 1997-04-08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coming telephone calls to remote agents and for collecting and providing call data |
US20010040885A1 (en) * | 1995-10-13 | 2001-11-15 | Howard Jona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outing voice telephone calls over a packet switched computer network |
-
1997
- 1997-03-11 SE SE9700872A patent/SE517567C2/sv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
- 1998-02-24 CA CA002283793A patent/CA228379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8-02-24 EP EP98909894A patent/EP0966848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8-02-24 BR BR9807997-2A patent/BR9807997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02-24 AU AU64263/98A patent/AU733799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8-02-24 CN CN 98804982 patent/CN1255269A/zh active Pending
- 1998-02-24 WO PCT/SE1998/000331 patent/WO1998041043A1/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8-02-24 JP JP52709898A patent/JP2001517385A/ja active Pending
-
1999
- 1999-08-27 NO NO994172A patent/NO994172L/n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26773B (zh) * | 2005-12-01 | 2013-01-02 | 安移通网络公司 | 用于网状网中的自适应无线路由选择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
CN106912063A (zh) * | 2017-01-24 | 2017-06-30 | 北京百悟科技有限公司 | 呼叫路由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733799B2 (en) | 2001-05-24 |
SE9700872D0 (sv) | 1997-03-11 |
WO1998041043A1 (en) | 1998-09-17 |
NO994172D0 (no) | 1999-08-27 |
CA2283793A1 (en) | 1998-09-17 |
NO994172L (no) | 1999-11-11 |
SE9700872L (sv) | 1998-11-02 |
AU6426398A (en) | 1998-09-29 |
EP0966848A1 (en) | 1999-12-29 |
SE517567C2 (sv) | 2002-06-18 |
JP2001517385A (ja) | 2001-10-02 |
BR9807997A (pt) | 2000-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783C (zh) | 在电信网络中的用户登记 | |
CN1157894C (zh) | 用于ip承载语音电话网关的方法 | |
CN1201533C (zh) | 因特网电话网络系统、网络访问方法及通话装置适配器 | |
CN1226885C (zh)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其中建立双模式呼叫的方法 | |
CN1805442A (zh) | Ims网络中具有会聚应用服务器逻辑和网关逻辑的呼叫控制 | |
CN1163029C (zh) | 数据网络用户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及其网络系统 | |
CN1582596A (zh) | 电信网络中控制及启用移动电话中高级服务和用户界面的方法、装置和配置 | |
CN1435043A (zh) | 呼叫中心运用方法及装置 | |
CN1336068A (zh) | 智能网 | |
CN1914893A (zh) | 用Web浏览器统一管理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上的不同类型的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056339A (zh) | 回铃音与振铃音相互转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179865A (zh) | 检测可能的非法的通信应用 | |
CN1711784A (zh) | 用于发送sms以及文本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 |
CN1426662A (zh) | 用于控制和监视无线漫游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 |
CN1656785A (zh) | 终端连接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及多功能电话终端 | |
CN1148031C (zh) | 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 | |
CN1234933A (zh) | 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 | |
CN101047628A (zh) | 一种电路域终端接入分组网络实现分组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312635A (zh) | 多业务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122428C (zh) | 用于输入和输出查询存储转发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076198A (zh) | 多媒体彩像业务实现方法 | |
CN1255269A (zh) | 入呼叫路由选择 | |
CN1220808A (zh) | 智能网络中的外设控制 | |
CN1503537A (zh) | 服务控制网络系统 | |
CN1126916A (zh) | 呼叫长途话费的处理方法和呼叫长途话费的处理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