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0085A -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移动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移动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30085A CN1230085A CN98126559A CN98126559A CN1230085A CN 1230085 A CN1230085 A CN 1230085A CN 98126559 A CN98126559 A CN 98126559A CN 98126559 A CN98126559 A CN 98126559A CN 1230085 A CN1230085 A CN 12300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 host
- network
- router
- inter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84—Providing for device mo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因特网系统和方法,其中被分配了一个因特网协议地址的移动主机,使用在个人通信系统网络中的现存的码分多址型移动网络和本地位置记发器和内部工作单元,来建立通信,并且这种通信不要求移动主机限制在某一特定网络中。本移动因特网系统和方法含有多个移动主机,多个移动接入点,一个移动路由器和多个网关路由器。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因特网,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使用已有的码分多址(CDMA)型移动通信网络以及个人通信系统网络的移动因特网。
通常,因特网是一种数据通信网络,其中,多个网络之间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来交换数据,每一个网络均有一个用以识别的IP地址和多个主机,每个主机都带有网络的IP地址。通常,主机是一个带有通信调制解调器的计算机或一个与电话线相连的计算机,并仅能够与主机已知的具有特定的IP地址的网络进行通信。
过去,因特网上的数据通信主要使用固定的主机。最近,由于通信和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种移动IP,其中主机是一个电话和一个便携式计算机,它能够在其自己的网络之外提供因特网服务。目前,在因特网工程工作组(IETF)的移动IP技术中,对每个通信网络都加入了移动代理系统以及移动主机和移动代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因此,因特网上的数据通信需要一个移动代理系统(mobile agentsystem),连接到多个网络上的多个主机,和连接到每个网络的因特网。当拥有某一网络的特定IP地址的移动主机移动到另一个网络上时,适用的移动代理系统就负责管理该移动主机移动的信息和目前的IP地址。特别的,数据通信的完成需要使用加到移动主机和移动代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在此功能的基础上,移动代理系统又分为本地代理器(home agent)和外部代理器(external agent)。本地代理器负责管理主机在本地代理器的本地网络上,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等,登记的IP地址。当移动主机从它的本地网络转移到另一个网络时,本地代理器将移动主机临时连接的网络的IP地址作为“关照地址”予以登记。如果移动主机的原IP地址接收到数据,则本地代理系统就会将该数据传送到移动主机在当时所在的关照地址上去。
另一方面,外部代理器对暂时连接到外部代理器网络的一个特定IP地址上的外部网络的一个移动主机的地址和位置加以管理。当移动主机离开它的本地网络而与某一外部网络建立起一个临时连接时,在本地网络上的移动代理器(mobile agent)将移动主机在本地网络的上的IP地址所接收到的数据传送到移动主机在外部网络上的特定地址上。
为实现一种移动IP,本地网络上的移动代理器向本地网络上的移动主机传送它目前的位置。同时,在移动主机连接到某一外部网络的情况下,如果原始注册的本地网络上的IP地址收到IP数据报(IPdatagram),移动代理器就会通过一个隧道系统(tunneling system)将该数据报传送给临时连接到外部网络上的移动主机。
图1示出了现有的在因特网上的数据通信网络连接,包括拥有其自己的IP地址的主机,路由器(routers),和移动代理器。按照现有的TCP/IP标准,在LAN/WAN1网络上注册的移动主机HT11,能够通过因特网400,经过路由器RT31和RT33与在LAN/WAN3上注册的主机HT13进行通信。然而,如果移动主机HT11离开了它的本地网络LAN/IP1进入某一外部网络,从HT11自己的IP地址上传送IP数据报变得非常复杂。
例如,假设移动主机HT11连接到在LAN2网络上的移动主机HT12的位置上,移动主机HT11就会收到移动代理器AT22广播的信息,指示出HT11在外部网络LAN2上的位置,通过将HT11临时连接的地址作为关照地址建立一个IP地址,能够向该位置提供移动IP服务。然后,移动主机HT11通过因特网400将它的关照地址注册在它自己的本地代理器AT21上。当另一个主机HT13从一个外部网络LAN/WAN3上向主机HT11在本地网络LAN/WAN1上的特定IP地址发送数据报时,本地代理器AT21接收IP数据报并向注册的关照地址(即在外部网络上的移动主机HT12的位置)发送IP数据报。因此,即使在移动到一个外部网络LAN2以后,移动主机仍能够从它自己的IP地址上收到所有的数据。
临时连接在外部网络LAN2上的移动主机HT12上的HT11,可以向固定主机HT13传送数据报。虽然移动主机可以通过因特网呼叫固定主机,但是固定主机无法通过因特网呼叫移动主机。更进一步的,移动主机HT11甚至不需要以上所描述的移动IP系统,而使用现有的TCP/IP协议就能够与固定主机HT13进行通信。然而,现有的TCP/IP协议还需要增加其容量以实施它在各个网络中的隧道系统和移动代理器。并且,移动代理系统本身必须新补入到网络中。
如以上所述,当移动主机从本地网络转移到某一外部网络,并且与外部网络建立起临时连接后,移动主机从移动代理器接收到一个广播信息,标识移动主机在该外部网络上当前的位置。接着,移动主机将它临时连接到的实际IP地址作为关照地址建立起来。然而,与外部网络连接并且建立起一个关照地址将会显著得降低系统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至少要解决相关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缺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使用现有的CDMA或FDMA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因特网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移动因特网系统和方法,当移动站在邻近的蜂窝之间移动时,它也能够提供一种持续不掉线的移动IP服务。
本发明其他的的优点、目的、和特点,一部分将会在以下的详细说明中阐述,一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是显而易见的,或者会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中体会到。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在权利要求中也被指出。
依照本发明,为实现本发明目的,如以下具体化并详细描述的,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移动因特网包括:多个移动主机,每一个能够提供移动数据通信业务和无线电接入;多个无线电移动接入点(radiomobile access points),分别向移动主机提供一条无线电通信信道;一个移动路由器,它与每一个移动接入点相连,负责交换移动主机之间的无线电数据分组(radio data packet),管理移动主机的位置和登记,和接通移动主机和无线电移动接入点之间的无线电接入;和多个网关路由器(gateway routers),每一个网关路由器连接在移动路由器和与多个其它移动因特网连接的固定因特网之间。
依照本发明,利用现有的因特网协议中安装应用程序,可以实现移动IP服务。并且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即使在移动站在毗邻的蜂窝之间移动时,也不会掉线。更进一步的,无需向现有的CDMA移动电话网络和个人通信网络中加入移动代理系统和新的协议,就可以实现本发明。
参照附图,将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的组成部分。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个数据通信网络与因特网相连;
图2示出了在移动主机和固定因特网上的主机之间基于CDMA移动通信而进行的通信中无线电分组数据协议的分层;
图3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移动因特网数据通信网络的连接形式;
图4示出了移动IP网络的另一个最优实施例,其中使用了如图3所示的系统中的CDMA移动通信网络和个人通信系统网络;和
图5示出了依照本发明在移动因特网中的移动主机之间进行通信的过程中,无线电分组数据协议的分层。
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电接入(radio access)的技术标准有IS-95,IS-99,IS-657,IS-658,和IS-707。因而,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入标准下,能够使基于电话的移动主机和数据终端站(data terminal station)的无线电数据通信服务运转起来。并且,异步电路数据,传真服务,和无线电分组数据服务均由这些通信标准所规范。更进一步的,这些通信标准提供了一种内部工作单元IWU(Inter-Working Unit)的标准,使得有线数据通信协议和无线数据通信协议联系起来。
通过CDMA接入标准,移动站(mobile station)能够传输异步电路数据、传真、和提供在无线电分组数据服务下的访问传输。然而,在现有的技术标准下,固定因特网上的主机通过因特网呼叫具有某一IP地址的移动主机是不能实现的。因此需要附加接入标准。并且,在两个移动站之间没有IWU的情况下,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数据通信标准还没有建立。
参照图2,将会解释一种通过固定因特网向固定主机传送无线电分组数据的无线电数据通信的接入方法。在图2中,一个IS-657分组类型的数据通信协议层有一条路径,通过该路径,能够实现从移动主机TE2、MT2和IWU向固定主机(未示出)的通信。作为一种点到点链接协议(PPP)显示了,如果数据终端站TE2将业务选择设定为分组服务模式,站TE2通过移动站MT2、基站BS和移动交换中心(MSC)保持与IWU的连接。一旦连接建立,IWU将IWU的一个子网络的因特网IP地址分配给数据终端站TE2,以向固定因特网IP地址传送IP数据报。然后,数据分组协议的上层TCP和网络层IP被开启,允许移动站TE2和固定因特网上的主机之间进行通信。
如果固定因特网上的主机呼叫数据终端站,该呼叫信号通过合适的基站(base station)和移动交换中心被传输到IWU。然而,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在IWU中用IP地址来识别数据终端站的方法。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因特网,它允许使用IP地址呼叫移动站或者数据终端站,并且在移动站之间的通信无需IWU。
图3示出了依照本发明在CDMA型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因特网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移动因特网301包含:多个移动主机MHT11-13,其每一个能提供移动数据通信业务和一条无线电接入;多个移动接入点MAP1-3,分别向移动主机MHT11-13提供无线电通信信道;一个移动路由器MRT21,多个移动接入点MAP1-3都与它相连,用以在移动主机MHT11-13之间交换无线电数据分组,管理移动主机MHT11-13的位置和登记,和调整移动主机和移动接入点之间的无线电接入;和多个网关路由器GWR1-2,连接在移动路由器MRT21和固定因特网400之间。固定因特网400与移动因特网301的网关路由器GWR3相连,移动因特网301包含移动主机MHT14-15;移动接入点MAP4-6;和移动路由器MRT22。
每一个网关路由器都有一个网络ID,形成了因特网400的一个子网络,用以在移动路由器中注册和管理在它的网络ID下的移动主机的ID。并且,网关路由器GWR1-2使用移动因特网301和其子网络ID中的移动主机ID执行数据通信协议,向具有因特网IP地址的移动主机提供移动因特网协议服务。同样的,网关路由器GWR3使用移动因特网302和其子网络ID中的主机ID执行数据通信协议,向具有因特网IP地址的移动主机提供移动因特网协议服务。
如图4所示出的,移动主机MHT11-13包含一个数据终端站,可以是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手(PDA)、膝上型电脑、掌上型电脑、便携式电脑或者迷你电脑,与移动站如蜂窝电话的组合。并且,移动接入点MAP1-3可以是基站,而且移动路由器可以包含至少一个主机位置记发器(host location register)HLR1以管理移动主机的位置和登记;多个移动交换中心MSC1-2,用于在移动主机MHT11-13之间交换无线电数据组,和多个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1,分别用以控制移动主机MHT11-13到移动接入点MAP1-3的无线电接入。
因特网网关路由器GWR1-2可以包含IWU1和IWU2。作为连接到因特网400和移动交换中心MSC1的一个子网络,IWU1拥有多个移动主机识别码(ID),它们含有在HLR1中注册的移动主机11,12的数据终端站11,15的IP地址。相应于数据终端站11,15的移动站12,15的移动识别号码(MIN)也被登记到HLR1。特别的,包含分配给数据终端站的IP地址的主机ID被注册到HLR,并且,相应于数据终端站的移动站的MIN被注册到含有分配给数据终端站的主机ID的IP地址上。在因特网301上的移动主机MHT11-13拥有一个主机ID,该主机ID属于网关路由器GWR1-2的子网络ID,并且网关路由器GWR1-2被注册到移动路由器MRT21上。
多个内部工作单元IWU1-3和移动交换中心MSC1-3可以被连接到一个HLR1上。然而,移动主机,即与移动站12,16相连的数据终端站11,15,不需要持续连接到具有一个IP地址的主机ID上。而是,在IWU1能够容纳的限度内多个主机ID被分配给多个移动主机。更进一步的,仅仅在连接到网络301并由HLR1管理的IWU1的子网络ID范围内的主机ID,可以被分配给在HLR1中注册的移动主机。
回到图3,在其中注册了移动路由器MRT21和移动主机MHT11-13的移动因特网301,是移动主机MHT11-13的本地网络。移动路由器MRT21和移动主机MHT11-13未在移动因特网302中注册,移动因特网302是移动主机的外部网络。并且,网关路由器GWR1-2拥有一个包含了移动主机ID的子网络ID,该网关路由器称为移动主机的本地网关路由器。
参照图3和图4,将进一步说明在CDMA型移动通信网络中提供IP通信服务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移动主机MHT11-13的本地网络是移动因特网301。移动主机MHT11的本地网关路由器是GWR1,移动主机MHT12的本地网关路由器是GWR2。并且,移动主机MHT14的本地网络和本地网关路由器分别为因特网302和网关路由器GWR3。
当移动因特网301上的移动主机MHT11与固定因特网400上的某一主机通信时,MHT11的IP地址收到的所有数据或者由MHT11传输的数据均通过本地网关路由器GWR1。GWR1来调整所有的通信,它不区别固定因特网上的主机(图中未示出)是否为LAN1,LAN2,LAN3,或者是其他LAN,也不区别MHT11是否位于本地网络301,或者位于外部网络302。
如果移动主机MHT11通过分组数据服务模式呼叫固定因特网400上的某一主机,而不指定一个移动因特网,移动路由器MRT21通过它的HLR1来识别MHT11的本地移动网络301和本地网关路由器GWR1。然后,MRT21将MHT11连接到本地网关路由器GWR1,允许向固定因特网400上的主机的通信。
如果数据是从固定因特网400向移动主机MHT11传送,固定因特网400向移动主机MHT11的网关路由器GWR1传送所有的IP数据。GWR1请求本地移动路由器MRT21与具有某一特定IP地址的MHT21建立起一次呼叫。通过该IP地址,本地移动路由器MRT21识别出MHT11的所在位置。如果MHT11在本地网络301内,则MRT21直接通过分组数据服务选项呼叫MHT11。如果MHT11已经移动并且临时连接到外部网络302的移动主机MHT14的位置上,则MRT21首先通过一条与外部网络302连接的电路和移动路由器MRT22建立连接,连接建立起来以后,MRT21通过分组数据服务选项呼叫MHT11,经过移动接入点MAP4将MHT11与GWR1连接起来。
特别的,当固定因特网400上的主机呼叫在本地网络301上移动主机MHT11的IP地址时,呼叫信号通过因特网400和IWU1被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MSC1。此时,无线电通信服务选项已经被设置为分组服务模式。特别的,IWU1使用移动主机MHT11的数据终端站ID,而不是MIN,来请求移动交换中心MSC1建立与MHT11的一次呼叫。HLR1从与移动主机MHT11的ID一起注册的MIN来识别移动主机12的位置,并且通过分组服务呼叫MHT11,以在固定因特网400和MHT11之间建立一条分组数据信道。
然而,如果移动主机MHT11已经从本地网络301移动到外部网络302上的移动主机MHT14的位置,移动交换中心MSC1就不能直接在固定因特网400和移动主机MHT11之间建立起连接。必须首先在本地网络的移动交换中心MSC1和外部网络的MSC3之间建立起一条数据通路。当数据分组服务选项被选择为向MHT11传送数据时,本地网络301上的IWU1收到的IP数据报被进一步传送到与MSC3连接的移动交换中心MSC1。从MSC1,数据经过MSC3,基站控制器BSC3,和基站BTS3被传送到移动主机MHT11临时连接的移动主机MHT14的位置上。特别的,MSC1通过MSC3呼叫经HLR1识别的移动站12的MIN,并且通知MSC3服务模式为分组模式。
更进一步的,如果移动站MHT11已经从本地网络301移动至外部网络302的移动主机MHT14的位置,从MHT11向固定因特网400上的主机的呼叫是通过经MSC3连接至本地网络上的MSC1来建立的。在移动至外部网络302并且与移动主机MHT14建立起临时连接后,当MHT11请求分组服务选项时,MSC3与MHT11的本地网络301的MSC1建立连接。MSC3还将MHT11的MIN通知MSC1,并且通知它服务选项为不指定受话者号码的分组服务模式。MSC1能够从在HLR1上注册的MIN中得到移动主机MHT11的ID,通过此ID,MHT11的子网络IWU1被识别出,因而得以在MHT11和固定因特网400之间建立一次通话。
因此,通过使用移动主机ID,移动主机MHT11能够在任何地方与固定因特网400上的任何主机通信,只要它位于无线电数据通信服务可及的个人通信和移动通信的服务区域内,而且,当移动站在相邻的蜂窝之间移动时,也能够向移动站提供持续的通话服务。在两个移动站之间的通信。
两个移动主机之间的通信发生在当移动主机MHT11,无论它是位于本地网络301还是位于外部网络302,通过分组服务选项呼叫另一个移动主机MHT12的MIN时。对MHT12的呼叫是在MHT11的移动路由器MRT21确定了MHT12的数据服务和注册的位置之后,通过分组服务选项建立的。并且,通话能够通过分配给移动因特网301的移动IP地址,而不必使用网关路由器GWR1的子网络ID内的移动主机ID,来简单地建立。移动IP地址与网关路由器子网络地址不同,并且它不能用于通过网关路由器的因特网通信。
参照图4,将详细说明在本地网络301内的两个移动主机之间的通信。本地网络301的移动主机MHT11通过移动站12将业务选项设置为分组数据业务模式,并且开始向移动主机MHT12的一次呼叫。如果MHT11没有说明分组数据业务的接收者MHT12的MIN,MHT11就连接到IWU1以确定MHT12的位置。然而,如果指定了MHT12的MIN,一个要求在MHT11和MHT12之间建立通信的请求就会被发送至移动转换中心MSC1。MSC1和HLR1通过MIN呼叫MHT12,并且MHT12被告之是分组业务选项。然后,两个移动主机的PPP被设置,上层协议层打开以允许在MHT11和MHT12之间的分组数据通信。图5示出了依照本发明,在两个移动主机的通信过程中使用的无线电分组数据协议的层级。特别的,呼叫者的移动路由器打开无线电连接协议(RLP),并且接收者的移动路由器打开RLP。然后,PPP、网络层、和上层被打开,允许在同一网络中的两个移动主机之间的通信。
仍参照图4,将详细说明一个移动主机在外部网络302上时的通信模式。如果移动主机MHT11已经从本地网络301移动至外部网络302,这时向移动主机302开始一次呼叫,则由移动转换站MSC1和HLR1建立的连接路径与从IWU1呼叫MHT12的情况相同。特别的,在MHT11和MHT12之间的通信路径主要通过外部网络302的移动转换中心MSC3建立。在向MHT11提供服务的过程中,IWU1仅仅在为了识别MHT11时才允许访问HLR1。
通过分配特定的因特网IP地址,每一移动站在服务区域内可以向一个移动主机和因特网内的固定主机提供持续的通信服务。并且,在无线电移动数据通信服务区域内的两个移动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是通过外部网络上的移动转换中心来建立的,它不依赖于IWU,而是使用移动IP地址或MIN。因此,通过使用CDMA型移动通信网络,个人通信网络的基本组件和现存的因特网通信协议,而不需要改变应用程序,也不需要加入移动代理系统,就能够实现移动因特网的服务。从而,无需加入移动通信协议就能够简单的实现移动因特网的商业应用,同时也提高了通信网络安全性。
前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范性的,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内容可以很容易的被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设备上。对本发明的说明是示范性的,不能用来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对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来说,许多替换、修改、变化都是很显而易见得。
Claims (27)
1.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因特网,包含:
多个移动主机,每个主机均能提供移动数据通信服务;
一个数据接口(interfacer),它向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提供一个无线电通信信道,并且允许数据分组在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之间交换;
多个网关路由器,每个网关路由器连接在所述的数据接口和固定因特网之间,每个所述的网关路由器拥有多个识别码(identifier),其中每个识别码表示在所述的固定因特网内的一个IP地址,并且每个识别码被分配给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之一;和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接口通过将所述分配的识别码寄存在所述的接口,来管理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的位置,和利用由所述识别码表示的IP地址,向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提供无线电因特网协议服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固定因特网内的一个主机呼叫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之一时,拥有分配给该多个移动主机之一的识别码的网关路由器,请求所述的移动路由器与具有所述分配的识别码表示的IP地址的该多个移动路由器之一建立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接口含有:
多个移动接入点,每一个均向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提供一条无线电通信信道;和
一个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的多个移动接入点的每一个连接,通过控制在所述的多个移动接入点与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之间的无线电访问,来允许数据分组的交换;所述移动路由器通过在所述移动路由器中寄存所分配的识别码来管理所述多个移动主机的位置,并利用由所述识别码指示的IP地址为所述多个移动主机提供因特网协议服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多个移动接入点均包含一个基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包括:
多个移动交换中心,每个均允许在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之间进行数据分组交换;
多个基站控制器,每个均用来控制在所述的多个移动接入点和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之间的无线电接入;和
至少一个HLR,通过将所分配的识别码寄存在该HLR上,来管理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因特网,进一步还包括:
多个子网络ID,由所述的多个网关路由器组成,每个子网络ID是所述固定因特网的一部分;和
其特征在于每个子网络ID包含所述的多个网关路由器之一,和属于所述多个网关路由器之一的识别码所表示的多个IP地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包含一个数据终端站和一个相应的移动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网关路由器的识别码包含一个主机ID,指示出分配给数据终端站的IP地址和分配给移动站的移动识别号码(mobile identification number)。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确定了一个第一子网络ID作为本地网络,它拥有与一个在其中寄存了移动主机的识别码的第一移动路由器相连的一个第一网关路由器;和确定了一个第二子网络ID作为外部网络,它拥有与一个在其中不寄存移动主机识别码的第二移动路由器相连的一个第二网关路由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如果通信在一个移动主机和一个固定主机之间进行,所述的移动主机的数据发送或在所述的移动主机的IP地址上的数据接收是通过本地网络的网关路由器进行的,而与所述移动主机的物理位置无关。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如果固定因特网上的一个主机呼叫本地网络上的移动主机,则本地网络上的网关路由器请求本地网络上的第一移动路由器建立到所述移动主机的呼叫;和
所述第一移动路由器从分配给所述移动主机的数据终端站的主机ID来识别所述移动主机的IP地址,和在所述主机与所述移动主机之间建立数据通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如果固定因特网上的一个主机呼叫位于外部网络上的移动主机,本地网络的网关路由器请求本地网络的第一移动路由器建立到所述移动主机的呼叫;和
所述第一移动路由器从分配给所述移动主机的数据终端站的主机ID来识别所述移动主机的IP地址,和通过外部网络上的第二移动路由器在所述一个主机和所述移动主机之间建立数据路径。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如果一个子网络ID的一个第一移动主机呼叫该子网络ID的一个第二移动主机,该子网络ID的移动路由器通过相应于所述第二移动主机的数据终端站的移动识别号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主机之间直接建立数据信道。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子网络ID的一个第一移动主机呼叫第二子网络ID的一个第二移动主机,所述第一移动主机的一个第一移动路由器通过相应于所述第二移动主机的数据终端站的移动站的移动识别数识别IP地址,经过所述第二移动主机的一个第二移动路由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主机之间直接建立数据通路。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终端站可以是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字助手,膝上型电脑,掌上型电脑,便携式电脑或迷你电脑。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因特网网关路由器包含至少一个内部工作单元。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因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工作单元有多个识别码,指示出IP地址并分配给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
18.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方法,该移动通信网络具有能提供数据通信业务的多个移动主机,一个移动路由器和多个网关路由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表示固定因特网内的IP地址的识别码分配给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的每一个,所述识别码属于所述的多个网关路由器之一;
通过将所述分配的识别码寄存在移动路由器上,来管理所述多个移动主机的位置;和
利用由所述的识别码指示出的IP地址向多个移动主机提供无线电因特网协议服务。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组成多个子网络ID,其中每个子网络ID包含所述的多个网关路由器之一,以及由属于该所述的多个网关路由器之一的识别码指示的IP地址。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多个移动主机含有一个数据终端站,和一个相应的移动站。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网关路由器的识别码含有指示出分配给数据终端站的IP地址的主机ID,和分配给移动站的移动识别号码。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一子网络ID作为本地网络,它拥有与一个在其中注册了移动主机的识别码的第一移动路由器相连的一个第一网关路由器;和一个第二子网络ID作为外部网络,它拥有与一个在其中未注册移动主机的识别码的第二移动路由器相连的一个第二网关路由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固定因特网上的主机呼叫本地网络上的移动主机,则本地网络上的网关路由器请求本地网络上的第一移动路由器建立到所述移动主机的呼叫;和
所述第一移动路由器从分配给所述移动主机的数据终端站的主机ID来标识所述移动主机的IP地址,并在所述主机和所述移动主机之间建立数据通路。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固定因特网上的一个主机呼叫位于外部网络上的移动主机,本地网络的网关路由器请求本地网络的第一移动路由器建立到所述移动主机的呼叫;和
所述第一移动路由器从分配给所述移动主机的数据终端站的主机ID来标识所述移动主机的IP地址,并通过外部网络上的第二移动路由器在所述主机和所述移动主机之间建立数据通路。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一个子网络ID的一个第一移动主机呼叫该子网络ID的一个第二移动主机,该子网络ID的移动路由器通过相应于所述第二移动主机的数据终端站的移动站的移动识别号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主机之间直接建立数据通路。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移动主机之间建立数据通路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通过本地网络的移动路由器,打开第一移动主机的无线电链路协议;和
通过本地网络的移动路由器,打开第二移动主机的无线电链路协议。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第一子网络ID的一个第一移动主机呼叫第二子网络ID的一个第二移动主机,所述第一移动主机的一个第一移动路由器通过相应于所述第二移动主机的数据终端站的移动站的移动识别号码来标识IP地址,经过所述第二移动主机的一个第二移动路由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主机之间直接建立数据通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80744/97 | 1997-12-31 | ||
KR1019970080744A KR100272567B1 (ko) | 1997-12-31 | 1997-12-31 |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이동 인터넷 |
KR80744/1997 | 1997-12-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30085A true CN1230085A (zh) | 1999-09-29 |
CN1099205C CN1099205C (zh) | 2003-01-15 |
Family
ID=1953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1265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9205C (zh) | 1997-12-31 | 1998-12-25 |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移动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697355B1 (zh) |
KR (1) | KR100272567B1 (zh) |
CN (1) | CN1099205C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2870C (zh) * | 2003-09-03 | 2007-04-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在码分多址系统与无线局域网间切换的方法 |
WO2007118409A1 (fr) * | 2006-04-13 | 2007-10-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tructure de réseau à multiples hôtes et dispositif passerelle |
CN100367736C (zh) * | 2002-04-30 | 2008-02-06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将工作站连接到广域网的方法和装置 |
CN100394733C (zh) * | 2002-08-06 | 2008-06-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未来因特网中利用区域定位点支持移动节点的移动性的系统和方法 |
CN100397926C (zh) * | 2002-08-21 | 2008-06-25 | 汤姆森许可公司 | 当无线局域网与无线电话网络交互工作时管理服务质量等级的技术 |
CN100403834C (zh) * | 2003-12-11 | 2008-07-1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用于合作信息管理系统的合作信息管理设备及网关设备 |
CN100403662C (zh) * | 2000-10-26 | 2008-07-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具有移动因特网协议地址的移动站的切换方法 |
CN100428843C (zh) * | 2004-12-02 | 2008-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宽带移动接入网系统及其方法 |
CN100463425C (zh) * | 2000-03-09 | 2009-02-18 | 艾闻达通讯公司 | 使用者可设定综合工作站的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
CN101248603B (zh) * | 2003-12-23 | 2012-06-20 |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 用于从源到节点群传送业务的方法 |
CN101572876B (zh) * | 2008-04-28 | 2016-0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标识信息的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
US10659970B2 (en) | 2002-01-31 | 2020-05-19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 communit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for voice and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47158B1 (ko) * | 1998-08-11 | 2004-10-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인터넷/패킷망 접속을 위한 시스템 네트웍 |
KR100469234B1 (ko) * | 1998-07-09 | 2005-06-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인터넷/패킷망접속을위한시스템네트웍 |
US6836662B1 (en) * | 1998-12-22 | 2004-12-28 |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necting wireless handsets with wireline switches |
FI108834B (fi) * | 1999-03-29 | 2002-03-28 | Nokia Corp | IP-liikkuvuudenhallinta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
FI19991847L (fi) * | 1999-08-31 | 2001-02-28 | Nokia Networks Oy | Tilaajatietojen hyödyntäminen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
KR100593477B1 (ko) * | 1999-09-03 | 2006-06-28 |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 무선환경에서의 데이터통신 연결방법 |
KR100660701B1 (ko) * | 1999-11-12 | 2006-12-21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패킷서비스를 위한 이동성 처리 장치 |
KR20010048891A (ko) * | 1999-11-30 | 2001-06-15 | 조정남 | 무선통신용 단말기간 데이터통신 연결방법 |
EP1111874A1 (en) * | 1999-12-20 | 2001-06-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Routing in mobile-IP Ad-Hoc networks |
KR100313929B1 (ko) * | 2000-01-05 | 2001-11-17 | 서평원 | 이동국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라우팅 방법 |
US20010036172A1 (en) * | 2000-02-03 | 2001-11-01 | Aaron Haskal | Wireless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
FI108769B (fi) * | 2000-04-07 | 2002-03-15 | Nokia Corp | Liityntäpisteen liittäminen langattomassa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
KR20010106742A (ko) * | 2000-05-23 | 2001-12-07 | 이원택 | 이기종 통신망에서의 음성통화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JP2002007238A (ja) * | 2000-06-21 | 2002-01-11 | Nec Corp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ゲートウェイ選択方法 |
KR20020020404A (ko) * | 2000-09-08 | 2002-03-15 | 윤종용 | 휴대폰의 심카드 기능을 인터넷 프로토콜로 구성하는 방법 |
US7072650B2 (en) * | 2000-11-13 | 2006-07-04 | Meshnetworks, Inc. | Ad hoc peer-to-peer mobile radio access system interfaced to the PSTN and cellular networks |
US7529235B2 (en) * | 2000-12-06 | 2009-05-05 | Franklin Zhigang Zhang | Internet based time distributed message network system and personal mobile access device |
US7046652B2 (en) * | 2001-01-09 | 2006-05-1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of a stackable wireless internet protocol base station |
US7181237B2 (en) * | 2001-03-15 | 2007-02-20 |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 Control of a multi-mode, multi-band mobile telephone via a single hardware and software man machine interface |
KR20020076906A (ko) * | 2001-03-31 | 2002-10-11 | (주) 엘지텔레콤 | 모바일아이피가 부여된 휴대폰을 이용한데이터송수신방법 |
KR100386092B1 (ko) * | 2001-06-20 | 2003-06-02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옥내/외로 이동하는 이용자를 위한 최적의 인터넷망 접속및 로밍 시스템 및 방법 |
SG138435A1 (en) * | 2001-07-17 | 2008-01-28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unit database server, mobile radio router, charging method, and vehicle mounted router and agent server therewith |
US20030031150A1 (en) * | 2001-08-10 | 2003-02-13 | Satoru Yukie | Dual network modem |
KR100416344B1 (ko) * | 2001-11-22 | 2004-01-31 |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망을 이용한 사용자 단말기활성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7561553B2 (en) * | 2002-02-27 | 2009-07-14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P mobility for mobile networks and detachable mobile network nodes |
AU2003234354A1 (en) * | 2002-05-28 | 2003-12-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data with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rvice area |
US7315555B2 (en) * | 2002-06-03 | 2008-01-01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ub-network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routing signaling messages |
US7305429B2 (en) * | 2002-06-10 | 2007-12-04 | Utstarco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ing |
KR100492958B1 (ko) * | 2002-09-10 | 2005-06-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고속 데이터 시스템에서 공중망과 사설망의 공통사용 방법 및 시스템 |
JP2004236001A (ja) * | 2003-01-30 | 2004-08-19 | Ntt Docomo Inc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位置情報管理装置、ルーティング情報管理装置 |
US7154901B2 (en) * | 2003-02-07 | 2006-12-26 | Mobile 365, Inc. | Intermediary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message exchange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
US7392049B2 (en) * | 2003-12-19 | 2008-06-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ireles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nhanced packet data services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
US7050801B2 (en) * | 2004-01-19 | 2006-05-2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tless wireless roaming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
US8059580B2 (en) * | 2004-05-14 | 2011-11-1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nternet micro cell |
US20050286479A1 (en) * | 2004-06-29 | 2005-12-29 | Eric Spencer | Busin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
US7539158B2 (en) | 2004-11-08 | 2009-05-26 | Lemko Corporation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a distributed mobile architecture |
KR100813793B1 (ko) * | 2004-12-23 | 2008-03-13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다중 이동 라우터 구조에 의한 휴대 인터넷 서비스를 위한이동 라우터 대치 방법 |
AU2005100399A4 (en) * | 2005-05-13 | 2005-06-23 | Mobile Ip Pty Ltd | Free2move |
EP1727056B1 (en) | 2005-05-25 | 2008-11-05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
US8655757B1 (en) * | 2005-06-30 | 2014-02-18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a unique asset identity |
US7856233B2 (en) | 2006-03-30 | 2010-12-21 | Lemko Corporation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a distributed mobile architecture |
US8224322B2 (en) | 2006-06-12 | 2012-07-17 | Lemko Corporation | Roaming mobile subscriber registration in a distributed mobile architecture |
US8676197B2 (en) | 2006-12-13 | 2014-03-18 | Lemko Corporation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to contro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8046420B2 (en) | 2008-04-23 | 2011-10-25 | Lemko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tro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8340667B2 (en) | 2008-06-26 | 2012-12-25 | Lemko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tro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8706105B2 (en) * | 2008-06-27 | 2014-04-22 | Lemko Corporation | Fault tolerant distributed mobile architecture |
US8107409B2 (en) | 2008-07-11 | 2012-01-31 | Lemko Corporation | OAMP for distributed mobile architecture |
US7855988B2 (en) | 2008-07-14 | 2010-12-21 | Lemko Corporation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routing calls using a distributed mobile architecture |
US7979066B2 (en) | 2008-09-25 | 2011-07-12 | Lemko Corporation | Multiple IMSI connections |
US9331955B2 (en) | 2011-06-29 | 2016-05-03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Transporting operations of arbitrary size over 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 |
US20130067095A1 (en) | 2011-09-09 | 2013-03-1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mb2 scaleout |
KR102170178B1 (ko) * | 2013-03-14 | 2020-10-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바일 액세스 포인트를 통한 외부 데이터 네트워크 사용 제어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JP6977507B2 (ja) * | 2017-11-24 | 2021-12-0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94700C (fi) * | 1994-01-21 | 1995-10-10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n verkkoelementti ja menetelmä pakettimuotoista datasiirtoa vart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
FI98027C (fi) * | 1995-01-10 | 1997-03-25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Pakettiradiojärjestelmä ja päätelaitteisto pakettiradiojärjestelmää varten |
FI105746B (fi) * | 1995-09-29 | 2000-09-29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Integroitu radioviestintäjärjestelmä |
KR970052811A (ko) * | 1995-12-16 | 1997-07-29 | 김주용 | 반도체 소자의 층간절연막 형성방법 |
US5835720A (en) * | 1996-05-17 | 1998-11-10 | Sun Microsystems, Inc. | IP disco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6137791A (en) * | 1997-03-25 | 2000-10-24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Communicating packet data with a mobile station roaming within an incompatible mobile network |
US6154461A (en) * | 1997-05-14 | 2000-11-28 | Telxon Corporation | Seamless roaming among multiple networks |
US6411632B2 (en) * | 1997-09-16 | 2002-06-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hub for interconnecting a wireless office environment with a public cellular telephone network |
US6223035B1 (en) * | 1997-09-30 | 2001-04-24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subscriber record for packet data registr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
US6115385A (en) * | 1998-03-11 | 2000-09-05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netting in a switched IP network |
US6519248B1 (en) * | 1998-07-24 | 2003-02-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acket data network having distributed database |
US6230012B1 (en) * | 1998-08-07 | 2001-05-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P mobility support using proxy mobile node registration |
US6215779B1 (en) * | 1998-09-22 | 2001-04-10 | Qualcomm Inc. | Distributed infrastructure for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
-
1997
- 1997-12-31 KR KR1019970080744A patent/KR100272567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
- 1998-11-12 US US09/190,613 patent/US669735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12-25 CN CN98126559A patent/CN109920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63425C (zh) * | 2000-03-09 | 2009-02-18 | 艾闻达通讯公司 | 使用者可设定综合工作站的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
CN100403662C (zh) * | 2000-10-26 | 2008-07-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具有移动因特网协议地址的移动站的切换方法 |
US10659970B2 (en) | 2002-01-31 | 2020-05-19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 communit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for voice and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 |
CN100367736C (zh) * | 2002-04-30 | 2008-02-06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将工作站连接到广域网的方法和装置 |
CN100394733C (zh) * | 2002-08-06 | 2008-06-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未来因特网中利用区域定位点支持移动节点的移动性的系统和方法 |
CN100397926C (zh) * | 2002-08-21 | 2008-06-25 | 汤姆森许可公司 | 当无线局域网与无线电话网络交互工作时管理服务质量等级的技术 |
CN1312870C (zh) * | 2003-09-03 | 2007-04-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在码分多址系统与无线局域网间切换的方法 |
CN100403834C (zh) * | 2003-12-11 | 2008-07-1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用于合作信息管理系统的合作信息管理设备及网关设备 |
CN101248603B (zh) * | 2003-12-23 | 2012-06-20 |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 用于从源到节点群传送业务的方法 |
CN100428843C (zh) * | 2004-12-02 | 2008-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宽带移动接入网系统及其方法 |
WO2007118409A1 (fr) * | 2006-04-13 | 2007-10-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tructure de réseau à multiples hôtes et dispositif passerelle |
CN101572876B (zh) * | 2008-04-28 | 2016-0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标识信息的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5472601A (zh) * | 2008-04-28 | 2016-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标识信息的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5472601B (zh) * | 2008-04-28 | 2019-05-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标识信息的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272567B1 (ko) | 2000-11-15 |
CN1099205C (zh) | 2003-01-15 |
KR19990060517A (ko) | 1999-07-26 |
US6697355B1 (en) | 2004-0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205C (zh) |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移动因特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221155C (zh) | 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监控通信的方法及其网络核心 | |
CN1199490C (zh) | 用于给在h.323系统中漫游的移动站提供移动终接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 |
KR100750370B1 (ko) | 어드레스 획득 | |
CN100342704C (zh) | 为移动无线终端分配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方法和系统 | |
US6763012B1 (en) |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network-to-network connection | |
US7149195B2 (en) |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multicasting data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JP4230106B2 (ja) | Gprs加入者による多数のインタネットサービスプロバイダの選択 | |
DE60121626T2 (de) | Zugriffssystem für ein Zugriffsnetzwerk | |
US6731621B1 (en) | Mobil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IP packet communications and method for routing IP packets | |
US20050025164A1 (en) | Seamless hand-off of mobile node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 |
CN1353903A (zh) | 在移动终端设备和互通功能之间建立分组网络呼叫 | |
CA2532780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handoff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411293A (zh) | 在移动通信中与分组呼叫冲突无关地处理基于分组的数据 | |
US20030119500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erminal mobility in h.323 systems | |
CN1642076A (zh) |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分组数据关口获取用户身份标识的方法 | |
JP2002533018A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331878A (zh) | 具有共同ip地址的移动终端和无线设备 | |
CN1870554A (zh) | 一种基站选择接入服务网络网关的方法 | |
EP1290848B1 (en) | Ip address allocation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859247A (zh) | WiMAX接入服务网络网关间相互定位的方法 | |
EP1518363B1 (en) |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 |
EP1360854B1 (en) | Access system for an access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115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