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7642C - 便携式电话机及音乐播放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话机及音乐播放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7642C CN1227642C CNB018046460A CN01804646A CN1227642C CN 1227642 C CN1227642 C CN 1227642C CN B018046460 A CNB018046460 A CN B018046460A CN 01804646 A CN01804646 A CN 01804646A CN 1227642 C CN1227642 C CN 122764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sic data
- melody
- memory
- music
- pla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033—Recording/reproducing or transmission of music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041—Recording/reproducing or transmission of music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 coded form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30/00—General physical, ergonomic 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e.g. shape or architecture
- G10H2230/005—Device type or category
- G10H2230/021—Mobile ringtone, i.e.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conversion or downloading of ringing tones or other sounds for mobile telephony; Special musical data formats or protocols therefor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30/00—General physical, ergonomic 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e.g. shape or architecture
- G10H2230/025—Computing or signal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features
- G10H2230/031—Use of cache memory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 processes, e.g. for improving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or solving interfacing problem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40/00—Data organisation or data communication aspect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40/171—Transmission of musical instrument data, control or statu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remote access or control of music data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2240/201—Physical layer or hardware aspects of transmission to or from an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 e.g. voltage levels, bit streams, code words or symbols over a physical link connecting network nodes or instruments
- G10H2240/241—Telephone transmission, i.e. using twisted pair telephone lines or any type of telephone network
- G10H2240/251—Mobile telephon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tting, accessing or controlling music data wirelessly via a wireless or mobile telephone receiver, analogue or digital, e.g. DECT, GSM, UM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everberation, Karaoke And Other Acous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具有音乐播放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设置有存储多首乐曲的音乐数据的第一存储器和存储要播放的至少一首乐曲的第二存储器(即超高速缓冲存储器)。按预定规则从多首乐曲中选择可播放的一首乐曲,先从第一存储器把该选定的乐曲的音乐数据传送到第二存储器,从而在特定电话号码来话呼叫时能够圆滑地播放所选择的乐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乐音来提醒使用者或用户接收发话方来话的便携式电话机,特别是涉及在便携式电话机中播放乐音的音乐播放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近来的电信技术提供了像蜂窝电话系统那样的多种便携式电话系统,主要分为模拟蜂窝电话系统以及公知的PDC(个人数字蜂窝通信系统)或PHS(个人手机系统)等数字蜂窝通信系统。在有来话时,便携式电话机产生来户呼叫音,以通知使用者接收来话。以往,便携式电话机产生嘟嘟声作为来话呼叫音,但这种声音刺耳。因此,近来的便携式电话机产生乐音作为来话呼叫音以取代嘟嘟声。
虽然上述的便携式电话机能够播放单纯的乐音,但在音质方面却无法使用户满意。
为了妥善处置上述缺点,技术人员提出了把具有自动播放功能的音乐播放装置内装在便携式电话机中的方案。即,适用于便携式电话机可实现自动演奏功能的音乐播放装置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音源构成。其中,CPU执行存储在ROM内的自动演奏程序,从ROM或RAM中读取代表预定的乐曲的乐音及节拍的音乐数据的同时把发音参数适当地设定于音源。如此,音乐播放装置来播放乐曲的乐音。
近年来,技术人员在研发用于播放乐音的所谓“音乐IC”。作为一例,该音乐IC由音源、定序器和存储乐谱数据的ROM构成。接收到来自外部的播放指示后,音乐IC就根据存储在ROM内的乐谱数据播放预定乐曲的乐音。若音乐IC内装于便携式电话机内,因为不要求CPU执行音乐播放处理,所以能够降低其处理负荷。这样,便携式电话机就能够使用低成本且低速的CPU作为其处理用的CPU。
在由CPU、ROM、RAM以及音源构成的上述音乐播放装置中,由CPU解释音乐数据并执行适宜地把发音参数设定到音源内的所谓定序器处理。因此,CPU就会增加处理负荷。此外,无法由不能承受增加的处理负荷的廉价CPU来构成使用音乐播放装置的便携式电话机。
使用音乐IC的便携式电话机的优点是不会增加CPU的处理负荷。但是,可播放的乐曲有限。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申请人提出了两件日本专利申请,即:日本专利申请平11-222319号以及日本专利申请平11-309408号。这些专利申请提出了能够以低成本播放各种乐曲的适用于便携式电话机的音乐播放装置的方案。
使用上述音乐播放装置的便携式电话机用硬件例如FIFO(先入先出)存储器来播放乐音。即,用回应来话而触发的触发器指定被播放的乐曲的音乐数据,然后传送到FIFO存储器。因此,在启动乐音播放的触发脉冲与实际播放乐音的定时之间会发生点时间延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电话机及音乐播放方法,可减少指定要播放的乐音的音乐数据的触发脉冲与实际播放乐音的定时之间不必要的时间延迟。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提供一种音乐播放方法,能够适用于具有播放乐曲的乐音作为来话呼叫音或挂断音的音乐播放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在此,便携式电话机具有存储多首乐曲的音乐数据的第一存储器和存储至少一首播放乐曲的第二存储器(即超高速缓冲存储器),其中,关联有可能与便携式电话机的用户打电话的发话方的电话号码而把乐曲预先列表。首先按预定规则从第一存储器的多首乐曲中选择有可能播放的单一乐曲,该选定的乐曲的音乐数据先行从第一存储器传送到第二存储器。若来话电话号码指定预先已经写入第二存储器的乐曲,就根据第二存储器的音乐数据直接播放乐音信号。若来话电话号码指定与所选取的乐曲不同的乐曲,则所指定的乐曲的音乐数据自动从第一存储器传送到第二存储器,同时先前写入第二存储器的音乐数据会被瞬时抹除。
因为有可能被播放的乐曲先行存储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内,并且在闪存命中时直接无中断地播放乐音信号,所以能够明显著地减少乐音播放触发定时与实际乐音播放定时之间的时间迟滞。
另外,第一存储器由RAM或ROM构成,而第二存储器则由专门存储乐谱数据的FIFO存储器以及专门存储乐曲的多部分的音色数据的语音RAM构成。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音乐播放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的电路结构方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音乐播放部的内部结构方框图;
图3表示便携式电话机中包含乐曲播放用的音符和休止符的音乐数据的一例;
图4表示图2所示的存储在语音RAM内的音色数据内容的一例;
图5表示把音色分配于被播放的乐曲的多个部分的音色分配数据的构成例;
图6是由图1与图2所示的系统CPU执行的来话处理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由系统CPU执行的来话处理另一例的部分流程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来话接收处理其余部分的部分流程图;以及
图9是由系统CPU执行的音乐播放处理的流程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表示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音乐播放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的电路结构。图1中,具备调制解调功能的通信部13与可伸缩天线1a相连接,中央处理单元(CPU)10执行电话功能程序,以对便携式电话机1的系统各部分进行总体控制。该系统CPU 10具有计时器(未显示),用以指示处理中的时间经过,同时按特定的时间间隔产生计时器中断。
在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IRQ)后,系统CPU 10执行辅助音乐播放处理的处理,其细节稍后将做说明。系统RAM 11包含各种存储区,即:音乐数据存储区、用户设定数据存储区以及系统CPU 10所使用的工作区。在此,音乐数据存储区用来存储包含便携式电话机1经基地台或网络从例如预定的音乐下载中心下载的乐谱数据或音色数据的音乐数据。
系统RAM 11的用户设定数据存储区是在来话接收模式、挂断模式以及音乐播放模式下与发话方电话号码相关连而存储指定音乐播放部15所播放的乐曲的乐曲指定数据的存储区。即,用户设定数据存储区存储表示乐曲指定数据与发话方电话号码之间的对应表。因此,便携式电话机1的用户可任意设定存储在用户设定数据存储区内的对应表的内容。此外,系统RAM 11还存储有表示音乐播放部15过去回应来话而播放过的乐曲的播放频度的播放频度数据。该播放频度数据依据需求而更新。另外,系统RAM 11存储由输入部17的用户操作所设定的各种设定数据。
系统ROM 12存储电话的发送和接收时由CPU 10执行的各种电话功能程序。此外,系统ROM 12存储有关辅助音乐播放处理的程序以及诸如预设的乐谱数据和音色数据等各种固定数据。本发明使用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作为第一存储器。
通信部13解调由天线1a所接收到的信号,同时调制由天线1a发送的信号。即,来话信号由通信部解调,然后由语音处理器(编码器/解码器)14解码。此外,送话器21拾取便携式电话机1用户的语音并转换成语音信号,然后在语音处理器14压缩编码。
语音处理器14对对应于发送用的用户语音信号进行高效率压缩编码·解码。即,语音处理器14是按照码激线性预测编码(CELPC)方式或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ADPCM)方式的编码器/解码器。音乐播放部15把来自语音处理器14的语音信号传送给扬声器22,以播放发送到便携式电话机1的语音。音乐播放部15播放音乐数据,以此来播放乐曲的乐音作为来话呼叫音或挂断音。在此,扬声器23播放来话呼叫音以提醒便携式电话机1的用户接收来话。挂断音与语音信号混合,并且由扬声器22产生。此外,挂断音被传送到语音处理器14和通信部13,并发送到正在与便携式电话机1的用户通信的人的电话终端。
音乐播放部15具有存储预定量的乐曲播放用的乐谱数据的内部存储器,若音乐数据播放中在音乐播放部15的内部存储器内出现预定容量的空闲区域,则音乐播放部15就把中断请求信号(IRQ)提供给系统CPU 10,而系统紧接在先行存储于内部存储器内的预定量的乐谱数据之后从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读取乐谱数据的剩馀部分,如此就把乐谱数据的剩馀部分依序传送给音乐播放部15。
接口(I/F)16从诸如个人计算机之类的外部机器20下载由乐谱数据和音色数据构成的音乐数据。输入部17包含有分别代表数码‘0’到‘9’的数字键或其他按键,这些按键全都配置在便携式电话机1上。
在显示器18的屏幕上显示由数字键(或拨号键)或其他按键的操作所指示的电话功能菜单或其他信息。震动器19产生振动代替便携式电话机1产生的来话呼叫音。也就是,便携式电话机1由震动器19震动机身回应来话,用以提醒用户接收来话。便携式电话机1的全部功能块和部件与发送接收数据和指令的总线24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2详细说明音乐播放部15的内部结构。图2所示的音乐播放部15由以下部分构成:接口(I/F)30、乐谱数据存储用的FIFO存储器31、INDEX解码器32、定序器33、音色数据存储用的语音RAM 34、乐音信号产生用的音源35、数模变换器(DAC)36以及将数模变换器36的输出与图1所示的语音处理器14的输出混合在一起的混音器(MIX)37。本发明使用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作为第二存储器。
音乐播放部15经接口30从总线24输入各种数据。该接口30把数据的内容(DATA,即乐谱数据与音色数据)从指示接收数据显示的索引数据(INDEX)中分离出来,然后经输出端“DATA”输出,同时经输出端“DATA”输出索引数据。
FIFO存储器31相当于前述音乐播放部15的内部存储器,存储例如32字的数据。即,乐谱数据以先入先出方式从FIFO存储器31中依序读取出来,在来自FIFO存储器31的乐谱数据的读取处理期间,若出现前述的空闲区域,FIFO存储器31就向系统CPU 10传送一个中断请求信号(IRQ)。
INDEX解码器32对索引数据解码,并产生写入脉冲(WP)和锁定脉冲(LP),后述其细节。这些脉冲提供给FIFO存储器31,此外,INDEX解码器32也将索引数据AD1供应给定序器33,该数据指示显示输出接口30经输出端DATA输入到定序器33的预定数据。进一步,INDEX解码器32也将索引数据AD2供应给语音RAM 34,该数据指示显示输出接口30经输出端DATA输入到语音RAM 34的预定数据。
定序器33将读取脉冲(Read)供应给FIFO存储器31,以依序读出乐谱数据。此外,定序器33按照包含乐谱数据的时间数据将前述的发音参数设定到音源35。进一步,定序器33从接口30的输出端DATA输入音色分配数据,并把用音色分配数据分别对乐曲的各部分指定的音色号码供给语音RAM 34。这样,定序器33从语音RAM 34中读出对应于相应音色号码的音色参数,并设定到音源35中。
语音RAM 34专门用于存储从接口30的输出端DATA输出的音色数据,即,语音RAM 34具有可存储8种音色的音色数据的存储容量。
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是根据有关乐曲选择的预定规则设计出来,该规则为最先选择使用频度最高的乐曲的音乐数据。根据这些规则,从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内存储的所有音乐数据中选择有可能在下次播放的音乐数据和预测的音乐数据,选取的(或预测的)音乐数据被闪存起来(或先行写入)。
把有可能下次播放的和预测的音乐数据中的乐谱数据的一部分从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传送到FIFO存储器31,同时把音色数据传送到语音RAM 34。因此,把乐谱数据的一部分预先写入FIFO存储器31的同时,音色数据被预先写入到语音RAM 34。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应预先写入存储器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被传送到限制容量的FIFO存储器31,即本发明的第二存储器。当然,可以简单地把本实施例更改为采用大存储容量的存储器。这种情况下,先行写入存储器的所有音乐数据可以一块传送到这种存储器内,然后依序从存储器读取音乐数据并供应给音源35。
音源35可同时产生四个部分的乐音信号,把依照音色分配数据分别从语音RAM 34中读出的音色设定到这些部分内。如此,音源35产生具有由来自定序器33的发音参数指定的音高和音程的乐音信号,四个部分的乐音信号被提供给数模变换器36,对应于预定的播放定时变换为模拟乐音信号。然后,混音器37将模拟乐音信号与由语音处理器14解码的前述语音信号混合起来。
接下来,说明图2所示的音乐播放部15的动作。在音乐播放模式下,显示器18在屏幕上显示列出多首乐曲的乐曲信息。便携式电话机1的用户从该乐曲信息中选择显示器18的屏幕上所列出的乐曲的一首乐曲。然后,从系统RAM 11读取所选择的乐曲的音乐数据,并经总线24送至音乐播放部15。即,音乐播份部分15的接口30输入包含八种音色的音色数据与索引数据的音乐数据,INDEX解码器32对附属于音色数据的音乐数据进行解码并生成索引数据AD2,传送至语音RAM 34。图4表示写入语音RAM 34的八中种音色的音色数据内容之一例。
在图4中,语音RAM 34存储四种数据,即,对应于波形参数、包络参数、调制参数、效果参数的“音色1”~“音色8”的八种音色各个音色。在此,八种音色的每种音色都具有其特定的参数。尤其是,波形参数指定乐音的波形。在音源35具有列出多种波形的波形表的PCM音源的情况下,波形参数指定波形表上所列的波形中的任一波形。在音源35为FM音源的情况下,则波形参数指定运算频率调制的算法。
包络参数指定升音速率、降音速率、持续高低以及断开速率。调制参数指定像是振音或颤音深度这些速度。效果参数指定音乐的效果,如:回荡、合唱以及变曲等。
输入至接口30的音乐数据中还包含节拍数据或具有索引数据的音色分配数据。INDEX解码器32解码节拍数据以及附属于音色分配数据的索引数据,并产生索引数据AD1,传送至定序器33。
定序器33从语音RAM 34中读取由音色分配数据指定的音色参数,该音色参数被传送至音源35。图5表示音色分配数据的一例,如图5所示,设置有适当分配了音色号码的四个部分“部分1”~“部分4”。这样,就能够实现对四个部分的预定音色的分配。把预定部分的音色号码提供给语音RAM34,定序器33就能够从语音RAM 34读出对应的音色参数。因此,能够对音源35适当地设定四个部分的音色。
另外,所播放的音乐数据的音色数据被传送并写入到语音RAM 34中,语音RAM 34具有存储至少依照本实施例的八种音色的音色数据的存储容量。即,即使语音RAM 34具有比较小的存储容量,它还是能够存储播放音乐数据所必要的全部音色数据。另外,按照本实施例,可以由用户进行节拍数据的编辑。
在由接口30输入的音乐数据中包含有附属于乐谱数据的索引数据,该索引数据由INDEX解码器32解码,然后将写入脉冲(WP)供应给FIFO存储器31。因此,32字的乐谱数据被写入FIFO存储器31。另外,32字只表示完全对应于单一乐曲的乐谱数据的一部分。因此,FIFO存储器31最先载入乐谱数据的开头部分。
写入FIFO存储器31的乐谱数据由分别具有预定数据结构的并示例于图3的音符数据和休止符数据构成。即,一个字的音符数据由八度音代码(Oct)、音符码(Note)、指定音符定位部分的部分号码、表示从该音符到下一个音符(或下一个休止符)的时间长度的间隔以及音符长度信息构成。一个字的休止符数据由代表休止符种类的休止符码、指定休止符定位部分的部分号码以及表示从该休止符到下一个音符(或下一个休止符)的时间长度的间隔构成。
在用音源35播放乐音的情况下,为了从FIFO存储器31中依序读取前述的音符数据和休止符数据,与依照读出的数据量成比例地产生并增加空闲区域。最初,因为FIFO存储器31中只存储32字的乐谱数据的开头部分,所以把乐谱数据的后续部分依序写入FIFO存储器31的空闲区域。因此,即使乐谱数据包含有可实现乐音的高品质播放的多种数据元素,按照本实施例,由于依序把乐谱数据的后续部分依序写入FIFO存储器31,所以也可进行高品质的乐谱数据播放。
音乐播放部15根据前述的动作原理执行音乐数据的播放,在播放时,预先设定开始写入乐谱数据的下一个部分的FIFO存储器31的空闲区域的预定大小(即字数)。即,预先设定IRQ Point数据,并指定对FIFO存储器31开始写入乐谱数据的下一个部分的空闲区域的大小即字数。设定该IRQ Point数据,FIFO存储器31就能够发出中断请求信号(IRQ)来指示系统CPU 10进行乐谱数据下一个部分的写入。若将IRQ Point数据设定为接近于零,虽然中断的频度增加,但系统CPU 10的处理负荷会减少,这是因为有可能减少每次中断时写入乐谱数据的字数。相比之下,若将IRQ Point数据设定为接近32字,中断的频度就降低,但系统CPU 10的处理负荷会增大,这是因为每次中断时写入乐谱数据的字数增加。为此,最好考虑系统CPU 10的处理速度来设定IRQ Point数据。
一旦系统CPU 10发出开始指令使音乐播放部15开始播放音乐数据,定序器33就把读取脉冲(Read)供应给FIFO存储器31,依序读取乐谱数据。在从FIFO存储器31中读取图3所示的音符数据的情况下,依据预先设定的间隔信息与节拍信息关联定时将八音度码、音符码、部份信息以及键盘开启数据设定到音源35,其中八音度码与音符码用于指定音调高低。音源35对应前述代码与信息产生代表具有依照设定于部分内的音色参数指定音调的乐音信号。经过对应于音符数据的音符长度的时间之后,定序器33指定部分并把键盘关闭数据供应给音源35。因此,音源35进行对应于音符数据的乐音的消音处理。每当从FIFO存储器31读取音符数据时,就会重复执行前述的运作。因此,音源35依序产生由乐谱数据播放的乐音信号,并把这些信号传送到数模变换器36。
在乐谱数据播放进行中,若FIFO存储器31内出现的空闲区域的大小与IRQ Point数据设定的字数一致,则FIFO存储器31向系统CPU 10发出中断请求信号(IRQ)。系统CPU 10接受该IRQ,读出对应于(31-IRQ Point)字的乐谱数据的下一个部分,并传送至总线24。然后经接口30把乐谱数据的下一部分传送并写入到FIFO存储器31的空闲区域。
分别重复写入对应于(31-IRQ Point)字的乐谱数据的接下来的部分,即使乐谱数据包含完全对应于单一乐曲的多个数据,也能够将整个乐谱数据完全写入到容量有限的存储器即FIFO存储器31中。
音源35依照预设的节拍播放从FIFO存储器31读出的乐谱数据,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即使使用例如被限定于32字存储容量的FIFO存储器31,也能够播放为实现高品质乐曲播放而包含多个数据的乐谱数据。
假设,由用户设定便携式电话机1,音乐播放部15回应来话进行乐曲的播放。这种情况下,便携式电话机1有来话呼叫时,音乐播放部15会执行音乐播放处理,扬声器23根据数模变换器36的输出产生乐曲的乐音作为来话呼叫音。在用户暂时占用便携式电话机1的情况下,假定由用户设定便携式电话机1,音乐播放部15进行乐曲的播放。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占用便携式电话机1,音乐播放部15执行音乐播放处理,扬声器22根据数模变换器36的输出产生乐曲的乐音作为挂断音。同时,音源35对语音处理器14输出乐音信号,该信号表示发送到与便携式电话机1的使用者进行通信的人的电话终端的挂断音。这样,乐音信号就经便携式电话机1的通信部13发送到该电话终端。
接下来,参照图6来说明由按照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1的系统CPU 10执行的来话接收处理的一例。在此,进行说明的前提是:用户操作输入部17的按键来指定来话呼叫乐音模式,播放乐曲的乐音作为通知便携式电话机1接收来话的来话呼叫音。此外,依据预定的规则从多首乐曲中预先选择产生乐音作为来话呼叫音的乐曲,并先行从从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把所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传送至音乐播放部15的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
系统CPU 10由无线发送到便携式电话机1的来话信号的接收开始来话处理。在步骤100,系统CPU 10检测出接收由发话方的电话终端发送给便携式电话机1的来话呼叫信号的来话呼叫乐音模式。此外,从发话方的电话终端得知电话号码信息并且存储在系统RAM 11内。在步骤101,判断用户是否按下输入部17的预定按键指定来话呼叫乐音模式,换言之,就是判断是否设定便携式电话机1由音乐播放部15播放乐曲的乐音作为来话呼叫音。系统CPU 10参照预先存储在系统RAM 11内的设定数据来进行上述判断。
系统CPU 10在步骤101判定为用户已经对便携式电话机1指定来话呼叫乐音模式的情况下,流程前进至步骤102,判断闪存命中与否。如前面描述过的那样,音乐播放部15中先行写入有把乐音作为来话呼叫音进行播放的乐曲的音乐数据。详细地说,乐谱数据已经先行被写入FIFO存储器31中,另一方面,音色数据已经先行被写入到语音RAM 34中。因此,在先行写入音乐播放部15的音乐数据与发话方的电话终端的电话号码信息所特定的音乐数据一致的情况下,系统CPU 10就检测到闪存命中。
参照存储在系统RAM 11内的一个对应关系表来进行有关闪存命中的上述判断,该对应关系表表示有可能打电话给便携式电话机1的用户的人的电话号码与分别特定有可能由音乐播放部15播放的乐曲的乐曲特定数据间的对应关系。系统CPU 10把发话方的电话号码作为关键信息来检索特定音乐播放部15播放的乐曲的乐曲特定数据。然后,系统CPU 10把检索到的乐曲特定数据与存储在系统RAM 11内并特定先行闪存在音乐播放部15内的音乐数据的乐曲特定数据相比较。即,系统CPU 10通过检测出被检索到的乐曲特定数据是否与特定所闪存的音乐数据的乐曲特定数据一致,来进行有关闪存命中的判定。
系统CPU 10在步骤102判定检测到闪存命中的情况下,流程前进到步骤103以开始来话呼叫乐音的播放。即,音源35根据来自定序器33的发音参数产生表示多部分的乐音的乐音信号,从而,扬声器23产生乐音作为来话呼叫乐音。系统CPU 10在步骤102未检测到闪存命中的情况下,则流程进至步骤104,对来话呼叫乐音产生用的音乐数据进行初始化。
在初始化中,系统CPU 10瞬时抹除先行存储在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内的音乐数据。参照表示有可能打电话给便携式电话机1用户的人的电话号码与分别特定有可能由音乐播放部15播放的乐曲的乐曲特定数据间的对应关系表,系统CPU 10根据发话方电话号码新特定要播放的乐曲。被特定的乐曲的音乐数据从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传送至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如此,系统CPU 10就完成了音乐播放部15中的音乐数据的初始化。在步骤104完成初始化后,流程前进至步骤103,系统CPU 10开始对应于根据发话方电话号码新特定的乐曲的来话呼叫乐音的播放。
系统CPU 10在步骤101判定用户并未对便携式电话机1指定来话呼叫乐音模式的情况下,流程前进至步骤105,音源35产生表示如嘟嘟声的标准来话呼叫音的信号,从而,扬声器23产生标准来话呼叫音以通知用户有发话方的来话。另外,用户可设定便携式电话机1启动震动器19,产生震动以取代标准来话呼叫音。
在步骤103或105结束之后,流程前进至步骤106,判断用户是否操作了输入部17的通话键来进行与发话方的电话终端的线路连接。若已经接好线路,则流程前进至步骤107。在此,因为用户操作通话键之前一直重复执行判断步骤106,所以便携式电话机1持续响着来话呼叫音。在步骤107,系统CPU 10停止由便携式电话机1产生响起的来话呼叫乐音或标准来话呼叫音。
在步骤108,系统CPU 10进行通话处理,由便携式电话机1的用户与电话终端的发话方进行通话。在步骤109,判断线路是否被切断。借由检测用户是否按下停止键来停止通话就可进行这种判定。若在步骤109,系统CPU 10判定线路未被切断,则流程返回到步骤108,让用户与发话方继续通话。若在步骤109,系统CPU 10判定线路已经被切断,则流程前进至步骤110,以便进行准备下一次的音乐播放的音乐数据的闪存处理。在闪存处理中,依照预定的规则从预设的乐曲中选择回应下一次来话有可能播放的乐曲,并先行从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把所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传送至音乐播放部1 5的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
所谓预定的规则是从预先存储的多首乐曲中选择单一乐曲,用于播放的所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被先行写入音乐播放部15。也可以采用系统CPU 10执行的各种类型的规则来从多首乐曲中选择一首乐曲。例如,依照第一种规则,系统CPU 10选择过去使用最频繁的乐曲。而依照第二种规则,系统CPU 10再次选择先前选择过的乐曲。
接下来,参照图7和图8来说明便携式电话机1的系统CPU 10执行的来话接收处理的其他示例。将在下列前提之下进行说明:用户操作输入部17的挂断键以回应来话指定播放乐曲的乐音作为挂断音的挂断乐音模式。此外,依据预定的规则从多首乐曲中选择播放乐音作为挂断音的乐曲,先行从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把所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传送至音乐播放部15的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
系统CPU 10开始执行图7与图8的来话接收处理,以回应从发话方的电话终端发送到便携式电话机1的来话信号。即,在步骤200,系统CPU 10检测来自与发送到便携式电话机1的电话号码信息相关的电话终端的来话,由发话方所提供的电话号码信息被存储在系统RAM 11内。在步骤201,判断便携式电话机1是否设定在来话OK模式。所谓来话OK模式是便携式电话机1已经准备好接收发话方来话的动作模式,该模式是考虑到像是用户正在驾车而无法接听电话或者用户正在出席公司的重要会议而不能接听电话的忙碌情况而设置的。系统CPU 10参照预先存储在系统RAM 11内的设定数据来进行步骤201的判断。
若在步骤201,系统CPU 10判定便携式电话机1此刻设定了来话OK模式,则便携式电话机1在步骤202进行来话通知。也就是,音源35由扬声器23播放像嘟嘟声这种标准来话呼叫音,或者系统CPU 10启动震动器19以产生震动来取代来话呼叫音。而且,也可修改步骤202,如图6所示,让便携式电话机1产生来话呼叫乐音以通知用户接收来话。在步骤203,判断用户是否按下了输入部17的通话键。若在步骤203,系统CPU 10检测到用户按下了通话键,系统CPU 10就在步骤204进行与发话方的电话终端的线路连接,然后在步骤205进行通话处理。
在步骤206,判断用户是否按下输入部17的挂断键。若在步骤206,系统CPU 10判定用户未操作挂断键,流程就前进至步骤213,判断线路是否被切断,换言之,就是判定用户是否按下了停止键。若在步骤213,系统CPU 10判定线路未被切断,则流程再次返回到步骤205,因此,系统CPU 10继续执行通话处理。若在步骤213,系统CPU 10判定为线路已经被切断,就结束图7的来话接收处理。
若在步骤206,系统CPU 10检测到用户操作了挂断键,流程将前进至步骤207,判断是否发生了闪存命中。如前所述,对应于播放乐音作为挂断音的乐曲的音乐数据被先行写入音乐播放部15。详细地说,乐谱数据被写入FIFO存储器31,另一方面,音色数据被写入语音RAM 34。因此,系统CPU 10进行步骤207的判断,判断先行写入音乐播放部15的音乐数据是否与来自发话方电话终端的电话号码信息特定的音乐数据一致。
上述步骤207的判断是参照存储在系统RAM 11内的对应关系表来进行,该对应关系表表示有可能打电话给便携式电话机1用户的人的电话号码与分别特定有可能由音乐播放部15播放的乐曲的乐曲特定数据间的对应关系。系统CPU 10把发话方的电话号码作为关键信息检索特定由音乐播放部15播放的乐曲的乐曲特定数据。然后,由系统CPU 10检索到的乐曲特定数据与存储在系统RAM 11并先行闪存在音乐播放部15内的音乐数据的乐曲特定数据相比较。即,系统CPU 10借由检索到的乐曲特定数据与特定所闪存的音乐数据的乐曲特定数据是否一致来进行有关闪存命中的判定。
若在步骤207,系统CPU 10检测到储藏命中,流程前进至步骤210,音乐播放部15开始播放闪存的乐曲的乐音作为挂断音。也就是,音源35根据来自定序器33的发音参数,播放乐曲的各部分的乐音信号作为挂断音。因此,扬声器22发出由音源35播放的乐音信号的乐音。此外,乐音信号被发送至电话终端,产生挂断音,通知发话方用户暂时占用便携式电话机1。若在步骤207,系统CPU 10判断未发生闪存命中,则流程前进至步骤208,对用于播放挂断音的音乐数据进行初始化。
在初始化中,系统CPU 10瞬时抹除音乐播放部15的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内存储的音乐数据。系统CPU 10参照存储在系统RAM 11内的表示分别特定音乐播放部15播放的乐曲的乐曲特定数据与预先列出的人的电话号码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表根据发话方电话号码特定乐曲,并从系统RAM11或系统ROM 12把该特定的乐曲的音乐数据传送至音乐播放部15的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如此,系统CPU 10就完成了表示作为挂断音播放的乐音的乐曲的音乐数据的初始化。在完成了步骤208的初始化之后,流程前进至步骤210,音乐播放部15开始播放挂断乐音。
在步骤211,判断是否解除了挂断状态。也就是,系统CPU 10参照系统RAM 11内存储的设定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按下了输入部17的挂断解除键。若在步骤211,系统CPU 10检测到挂断状态已经解除,流程前进到步骤212,系统CPU 10进行音乐数据的闪存处理。在闪存处理中,依照预定规则选择乐曲为下一次音乐播放做准备,并把所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从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传送至音乐播放部15的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
依照预定规则,从预先存储在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内的多首乐曲中选取一首乐曲,所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被先行写入音乐播放部15。另外还记述一种选择过去使用最频繁的乐曲的规则,或者也可采用另一种再次选择以前使用过的乐曲的规则。在步骤212的音乐数据的闪存处理完成后,流程再次进到步骤205,从而,便携式电话机1重新开始通话处理。之后,系统CPU10执行前述动作。
若在步骤201,系统CPU 10判定便携式电话机1未设定于来话OK模式,则流程前进至图8所示的步骤221,便携式电话机1与发话方电话终端进行线路连接。在步骤222,把用户无法接听电话的挂断音信息从便携式电话机发送到发话方的电话终端。该挂断音信息由语音处理器14与通信部15传送至电话终端。在步骤223,便携式电话机1自动切断与电话终端的线路,然后结束来话接收处理。
若在步骤203,系统CPU 10判定用户未按下通话键,流程进至图8所示的步骤214,判断用户是否按下了输入部17的挂断键。若在步骤214,系统CPU 10判断用户未按下挂断键,则流程进至图7所示的步骤230。总之,系统CPU 10重复步骤203与204直到用户操作通话键或挂断键为止。
若在步骤214,系统CPU 10检测到用户操作了挂断键,则流程进至步骤215,进行线路连接。在步骤216,系统CPU 10播放“请稍等”的挂断音信息。这种挂断音信息经语音处理器14与通信部13发送到发话方的电话终端。
然后,系统CPU 10进至步骤217至220,但这些步骤与前述图7所示步骤207至212一样。在此省略步骤217至220的细节的重复说明。在步骤216,便携式电话机1结束挂断音信息的发送之后,若在步骤217,系统CPU 10检测到闪存命中,流程进至步骤218。此外,若在步骤217,系统CPU 10不检测闪存命中,而在步骤224进行有关挂断音的音乐数据初始化,流程就进至步骤218。在步骤218,音乐播放部15开始有关挂断音的音乐数据的播放。然后,若在步骤219解除挂断状态,流程进到步骤220,系统CPU 10进行音乐数据的闪存处理。在完成步骤220之后,流程返回到图7内所示的步骤205。即,系统CPU 10连接线路进行上述的通话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9详细说明由便携式电话机1的系统CPU 10执行的音乐播放处理。通过该音乐播放处理,用户就能够鉴赏所播放的乐曲而与便携式电话机1的通话无关。另外,由音乐播放处理提供在通话期间轻柔播放所谓背景音乐(BGM)。用户按下输入部17的预定按键,开始音乐播放处理。在音乐播放模式下,首先在步骤300,便携式电话机1的用户从预先列出的多首乐曲之中选择乐曲。
按照音乐播放模式,便携式电话机1的显示器18的屏幕上显示音乐播放菜单,在此用户指定提供多首乐曲的音乐选择菜单。即,用户操作输入部17的拨号键(或数字键),从多首乐曲之中选择所要的乐曲。根据显示器18的屏幕上所要的乐曲的选择,从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内存储的多宗音乐数据中选择对应的音乐数据。在此,系统ROM 12存储预先安装在便携式电话机1内表示预设乐曲的音乐数据。系统RAM 11可存储代表从音乐下载中心或外部机器20下载来的其他乐曲的音乐数据。在步骤301,系统CPU 10判定是否要开始播放乐曲。即,判断用户是否操作了输入部17的开始键来开始乐曲的播放。
若在步骤301,系统CPU 10判定用户未指示便携式电话机1开始播放乐曲,流程返回到步骤300。若在步骤301,系统CPU 10判定用户指示便携式电话机1开始播放乐曲,流程就进至步骤302,判断是否发生闪存命中。如前所述,预定的音乐数据被先行写入音乐播放部15。详细地说,乐谱数据被写入FIFO存储器31,另一方面,音色数据则写入语音RAM 34。最后,系统CPU10判断在步骤300选取的乐曲是否与先行写入音乐播放部15的预定音乐数据一致。
参照存储在系统RAM 11内并特定乐曲的乐曲特定数据来进行上述的判定。也就是,系统CPU 10判断特定步骤300所选取的乐曲的乐曲特定数据是否与特定先行闪存到音乐播放部15的乐曲的乐曲特定数据一致。
若在步骤302,系统CPU 10检测到闪存命中,流程进至步骤304,音乐播放部15开始播放用户在步骤300选择并且先行闪存的乐曲。也就是,音源35根据来自定序器33的发音参数,播放乐曲各部分的乐音信号。因此,扬声器22或23产生对应于被播放的乐音信号的乐音。若在步骤302,系统CPU 10未检测到闪存命中,流程进至步骤303,执行播放用的音乐数据的初始化。
在初始化中,系统CPU 10瞬时抹除音乐播放部15的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内预先存储的音乐数据。参照系统RAM 11的列表,该列表表示音乐播放部15要播放的乐曲清单,在步骤300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从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传送至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这样,初始化完成之后,新的所要的音乐数据就被设定到音乐播放部15。在步骤303结束后,流程进至步骤304,音乐播放部15开始播放乐曲。
在步骤305,判定乐曲的播放是否停止。换言之,就是判定用户是否操作了输入部17的停止键以停止乐曲播放。参照预先存储在系统RAM 11内的设定数据来进行上述的判定,若在步骤305,系统CPU 10检测到乐曲的播放已经停止,流程进到步骤306,系统CPU 10执行音乐数据的闪存处理。然后,系统CPU 10结束图9的音乐播放处理。在步骤306的闪存处理中,依照预定规则选择有可能播放的乐曲,为下次音乐播放做准备,并从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把所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传送至FIFO存储器31和语音RAM 34。
前述规则已经结合图6至8内所示的流程图进行了说明,也就是,为了先行写入有可能播放的音乐数据,规定有从预先列出的多首乐曲中选择一首乐曲的预定规则。在此,也可规定另一种规则,即先选择过去使用最频繁的乐曲,或者可规定再一种规则,即再次选择先前使用过的乐曲。另外,还可以采用把用户预设的音乐数据适当地先行写入音乐播放部15的各种方法。
如到此为止所进行的说明,本实施例具有种种技术特征,简要归纳如下。
在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机1中,在音乐播放之前,将依照预定规则自动选择乐曲,并把所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从第一存储器(即系统RAM 11或系统ROM 12)传送至第二存储器(即FIFO存储器31与语音RAM 34)。即,作为下一次音乐播放使用可能性高的乐曲被先行闪存在第二存储器内。若系统CPU 10检测到闪存命中,即目前特定用于播放的乐曲与闪存的乐曲一致,就直接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已闪存的乐曲的音乐数据,而无须访问第一存储器。如此就不必在闪存命中时新写入音乐数据。总之,可消除指定乐音的播放而特定音乐数据的触发器定时与实际播放乐音的播放定时间的时间延迟。
因为目前特定用于播放的乐曲与第二存储器内存储的已闪存的乐曲不一致,而系统CPU 10未检测到闪存命中的情况下,瞬时抹除第二存储器所存储的内容。此外,把已特定乐曲的音乐数据重新从第一存储器传送至第二存储器。如此,将可确实无中断地播放所特定的乐曲。
本实施例中,采用从第一存储器内事先列出的多首乐曲中自动选择下一次音乐播放时有可能要播放的乐曲的预定规则,所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被先行从第一存储器传送到第二存储器。此外,本实施例中,也记述了选择过去使用最频繁的乐曲的规则。这就提高了特定要播放的乐曲与选取并先行闪存到第二存储器内的乐曲一致的可能性。也就是,可降低指定乐音播放而特定音乐数据触发器定时与实际播放乐音的播放定时间的时间延迟。
最后,本发明并不受限于至此说明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宗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各种修改。本实施例中,使用FIFO存储器31与语音存储器34作为存储单一乐曲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不过,也可设置多个超高速缓冲存储器来分别存储多首乐曲,例如七首或八首乐曲。在此情况下,根据来话的电话号码选择一个超高速缓冲存储器,如此从选取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中读取所要的乐曲。或者,也可设置能分配为多个区域的大存储容量的一个超高速缓冲存储器快取存储器。在此情况下,根据来话的电话号码选择超高速缓冲存储器内的一个区域,如此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所选取的区域中读取所要的乐曲。
Claims (13)
1.一种内装有用于播放预先存储的乐音的乐曲播放装置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部分构成:
配置在该乐曲播放装置的外部、用于控制该便携式电话的整个系统的一中央处理单元;
配置在所述乐曲播放装置的外部、用于存储表示多首乐曲的音乐数据的第一存储器;
配置在所述乐曲播放装置的内部、用于存储一首要播放的乐曲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的第二存储器;
配置在所述乐曲播放装置的内部、用于基于所输入的音乐数据产生乐音信号的乐音发生器;
其中该中央处理单元依照预定规则从存储在第一存储器内的多宗音乐数据中选择一宗音乐数据,并把所选取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先行从第一存储器传送到第二存储器;其中,在目前特定用来播放的乐曲与先行写入第二存储器的、由所选择的音乐数据指定的乐曲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从第二存储器读取相应的音乐数据并将读取到的音乐数据输出到该乐音发生器;
其中,在第二存储器产生了预定量的空闲区域的情况下,该乐曲播放装置向该中央处理单元提供传送音乐数据的请求,从而该中央处理单元从该第一存储器中读取预定量的、位于预先写入该第二存储器中的音乐数据之后的音乐数据,并将读取到的音乐数据写入该第二存储器的空闲区域;以及
在目前特定用来播放的乐曲与预先写入第二存储器的音乐数据所对应的乐曲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将与目前特定的乐曲对应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从第一存储器传送至第二存储器,从而预先写入该第二存储器的该音乐数据被与目前特定用来播放的乐曲对应的音乐数据的那部分代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规则为选择过去使用最频繁的乐曲。
3.一种具有乐音播放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的音乐播放方法,该便携式电话机内装有用来播放预先存储的乐音的乐曲播放装置,并由配置在该乐曲播放装置的外部用于控制该便携式电话系统的一中央处理单元、配置在该乐曲播放装置的外部用于存储关于多首乐曲的音乐数据的第一存储器、配置在该乐曲播放装置的内部具有用于存储一首要播放的乐曲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的第二存储器和配置在该乐曲播放装置的内部根据所输入的音乐数据产生乐音信号的乐音发生器构成;该音乐播放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该中央处理单元依照预定规则从存储在第一存储器内的多宗音乐数据中选择一宗音乐数据;
先行把所选取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从该第一存储器传送到该第二存储器;
在目前特定用来播放的乐曲与先行写入该第二存储器的音乐数据的乐曲一致的情况下,该中央处理单元从该第二存储器读取该存储的音乐数据,并输出到乐音发生器;
在第二存储器产生了预定量的空闲区域的情况下,该乐曲播放装置向该中央处理单元提供传送音乐数据的请求,该中央处理单元从该第一存储器中读取预定量的、位于预先写入该第二存储器中音乐数据之后的音乐数据,并将读取到的音乐数据写入该第二存储器的空闲区域;以及
在目前特定用来播放的乐曲与预先写入第二存储器的音乐数据所对应的乐曲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将与目前特定的乐曲对应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从第一存储器传送至第二存储器,从而预先写入该第二存储器的该音乐数据被与目前特定用来播放的乐曲对应的音乐数据的那部分代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乐播放方法,所述预定规则为选择过去使用最频繁的乐曲。
5.一种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部分构成:
存储与来话的预设电话号码相关联而列出的多首乐曲的音乐数据的第一存储器;
具有用于存储一首要播放的乐曲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的第二存储器;
依照预定规则从多首乐曲中选择有可能播放的乐曲并先行把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从第一存储器传送到第二存储器的中央控制设备;
在回应来话而根据其电话号码特定先行写入第二存储器的乐曲的情况下,根据存储在第二存储器内的音乐数据产生乐音信号的乐音发生器;以及
在第二存储器产生了预定量的空闲区域的情况下,该便携式电话机的乐曲播放装置向该中央处理单元提供传送音乐数据的请求,该中央处理单元从该第一存储器中读取预定量的、位于预先写入该第二存储器中的音乐数据之后的音乐数据,并将读取到的音乐数据写入该第二存储器的空闲区域;
在依照来话电话号码所特定的乐曲不同于先行写入第二存储器的音乐数据所对应的乐曲的情况下,该中央处理单元将与目前特定的乐曲对应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从第一存储器传送至第二存储器,从而预先写入该第二存储器的该音乐数据被与目前特定用来播放的乐曲对应的音乐数据的那部分代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储器由存储所选取的乐曲的音乐数据中的乐谱数据的FIFO存储器和存储所选取的乐曲的多个部分的音色数据的语音RAM构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规则为选择过去使用最频繁的乐曲。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规则为重复选择先前使用过的乐曲。
9.一种内装在便携式电话机中用来播放乐音的乐曲播放装置,预先把多首乐曲的音乐数据存储在内装于该便携式电话机中用于其内部数据存储的系统存储器内,其特征在于该乐曲播放装置由如下部分构成:
具有用于存储一首要播放的乐曲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的超高速缓冲存储器;
根据音乐数据产生乐音的乐音发生器;
依照预定规则从存储在系统存储器内的多宗音乐数据中选择一宗音乐数据并把所选取的音乐数据预先从系统存储器传送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控制器;
其中,在目前特定用来播放的乐曲与存储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内的音乐数据的乐曲一致的情况下,控制器从超高速缓冲存储器直接读取音乐数据并输出到乐音发生器,同时,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产生了预定量的空闲区域的情况下,通知控制器请求传送乐曲数据,控制器从系统存储器中读取音乐数据并存储到超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空闲区域内;以及
在目前特定用来播放的乐曲与预先写入第二存储器的音乐数据所对应的乐曲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将与目前特定的乐曲对应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从第一存储器传送至第二存储器,从而预先写入该第二存储器的该音乐数据被与目前特定用来播放的乐曲对应的音乐数据的那部分代替。
10.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乐曲的音乐数据相当于便携式电话机的来话呼叫音或挂断音。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乐曲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乐曲的音乐数据相当于便携式电话机的来话呼叫音或挂断音。
12.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依照所述预定规则选择乐音发生器先前使用过的音乐数据,并存储在第二存储器内。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乐曲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依照所述预定规则选择乐音发生器先前使用过的音乐数据,并存储在超高速缓冲存储器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2472/2000 | 2000-02-09 | ||
JP32472/00 | 2000-02-09 | ||
JP2000032472A JP2001222281A (ja) | 2000-02-09 | 2000-02-09 | 携帯電話装置及び携帯電話装置の楽曲再生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98394A CN1398394A (zh) | 2003-02-19 |
CN1227642C true CN1227642C (zh) | 2005-11-16 |
Family
ID=18557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0464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7642C (zh) | 2000-02-09 | 2001-02-09 | 便携式电话机及音乐播放方法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999752B2 (zh) |
EP (1) | EP1255243B1 (zh) |
JP (1) | JP2001222281A (zh) |
KR (1) | KR100450871B1 (zh) |
CN (1) | CN1227642C (zh) |
AU (1) | AU2001232255A1 (zh) |
DE (1) | DE60142551D1 (zh) |
HK (1) | HK1050586A1 (zh) |
TW (1) | TW496062B (zh) |
WO (1) | WO20010597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36602B1 (en) * | 1999-08-25 | 2003-10-21 | Giovanni Vlacancich |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
JP3386027B2 (ja) * | 1999-12-28 | 2003-03-10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携帯電話機 |
JP4206608B2 (ja) * | 2000-05-23 | 2009-01-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の着信音出力方法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
JP4806840B2 (ja) * | 2000-08-11 | 2011-11-0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携帯電話機 |
US9942377B2 (en) | 2000-08-11 | 2018-04-10 | Drnc Holdings, Inc. | Portable telephone |
US7003083B2 (en) * | 2001-02-13 | 2006-02-2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electable audio and mixed background sound for voice messaging system |
US6683938B1 (en) * | 2001-08-30 | 2004-01-27 | At&T Cor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background audio during a telephone call |
JP3879545B2 (ja) * | 2002-03-12 | 2007-02-14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楽曲再生制御装置、楽曲再生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AU2003221153A1 (en) * | 2002-03-25 | 2003-10-08 | Yoshihiko Sano | Representation generation method, representation generation device, and representation generation system |
JP4039158B2 (ja) * | 2002-07-22 | 2008-01-3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US7844047B1 (en) | 2002-07-23 | 2010-11-30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Tune master internet protocol device |
US7519166B1 (en) * | 2002-07-23 | 2009-04-1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Tune master caller identification device |
US7356132B1 (en) | 2002-07-23 | 2008-04-08 | At&T Delaw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 Tune master telephone |
US7197135B1 (en) * | 2002-10-24 | 2007-03-27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ller-controlled tune notification of a call |
JP3938015B2 (ja) * | 2002-11-19 | 2007-06-27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音声再生装置 |
US20060211456A1 (en) * | 2003-01-17 | 2006-09-21 | Jukka Holm | Musical audible alert termination |
KR20100067695A (ko) * | 2003-02-07 | 2010-06-21 |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 다중 사용자 환경들의 제어 |
US20040176025A1 (en) * | 2003-02-07 | 2004-09-09 | Nokia Corporation | Playing music with mobile phones |
EP1571647A1 (en) * | 2004-02-26 | 2005-09-07 | Lg Electronic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bell sound |
JP2007536810A (ja) * | 2004-05-03 | 2007-12-13 | ソマティック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個別化された音響警報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JP4556574B2 (ja) * | 2004-09-13 | 2010-10-0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通話音声生成装置及び方法 |
JP4507801B2 (ja) * | 2004-09-30 | 2010-07-21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楽音制御装置および楽音制御処理のプログラム |
JP4514641B2 (ja) * | 2005-04-11 | 2010-07-28 |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
CN101203904A (zh) * | 2005-04-18 | 2008-06-1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音乐谱写设备的操作方法 |
WO2007019307A2 (en) | 2005-08-03 | 2007-02-15 | Somatic Technologies, Inc. | Somatic, auditory and cochle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TWI270051B (en) * | 2005-08-18 | 2007-01-01 |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MIDI message and multi-media apparatus |
KR20070040285A (ko) * | 2005-10-11 | 2007-04-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모바일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
US20080032676A1 (en) * | 2006-08-02 | 2008-02-07 | Christian Kraft |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elephone and music function |
CA2569184A1 (en) * | 2006-11-28 | 2008-05-28 | Attila P. Kozak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KR101010282B1 (ko) * | 2010-03-02 | 2011-01-24 | (주) 골프존 | 가상 골프 시뮬레이션에 이용되는 사용자 정의 골프코스 제작 장치 및 그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가상 골프 시뮬레이션 방법 |
JP6904141B2 (ja) * | 2017-07-28 | 2021-07-14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楽音発生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楽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68492A (ja) * | 1990-10-31 | 1992-06-16 | Brother Ind Ltd | 楽音再生装置 |
JPH05108065A (ja) * | 1991-10-15 | 1993-04-30 |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 自動演奏装置 |
EP0542118B1 (en) * | 1991-11-08 | 1998-09-23 | Sony Corporation | Cordless telephone apparatus with recording-reproducing means |
US5390236A (en) * | 1992-03-31 | 1995-02-14 | Klausner Patent Technologies | Telephone answering device linking displayed data with recorded audio message |
US5710978A (en) * | 1993-06-29 | 1998-01-20 | Swift Computers, Inc. | Logging recorder system for trunking radio |
US5737308A (en) * | 1993-10-29 | 1998-04-0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Recording medium for specified re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
JPH0954581A (ja) | 1995-08-10 | 1997-02-25 | Roland Corp | 自動演奏装置 |
WO1997017681A1 (en) * | 1995-11-10 | 1997-05-15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Data receiver apparatus |
JP2904088B2 (ja) | 1995-12-21 | 1999-06-14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楽音生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H09200303A (ja) * | 1996-01-18 | 1997-07-31 | Sony Corp | 電話機 |
FI102711B (fi) * | 1996-02-23 | 1999-01-29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Puhelimen soittoäänen määrittely |
DE69713190T2 (de) * | 1996-03-13 | 2003-01-16 | Nec Corp., Tokio/Tokyo | Rufempfangsmeldung für ein Kommunikationsgerät mit einer durch den Benutzer zusammengestellten Schallmelodie |
JPH09319373A (ja) * | 1996-05-28 | 1997-12-12 | Roland Corp | 楽音形成装置 |
FI105308B (fi) * | 1996-12-30 | 2000-07-14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Puhelimen soittoäänen ohjelmointi |
JPH10233822A (ja) * | 1997-02-18 | 1998-09-02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電話装置 |
JP3356005B2 (ja) | 1997-06-25 | 2002-12-09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カラオケ装置 |
FI114769B (fi) * | 1997-09-04 | 2004-12-15 | Nokia Corp | Menetelmä puhelinnumeroiden käsittelemiseksi matkaviestimessä ja matkaviestin |
JPH11126084A (ja) | 1997-10-23 | 1999-05-11 | Yamaha Corp | カラオケ装置およびカラオケシステム |
JPH11164058A (ja) | 1997-11-26 | 1999-06-18 | Hitachi Electron Service Co Ltd | 携帯型音楽選曲視聴システム |
US7123936B1 (en) | 1998-02-18 | 2006-10-17 | Ericsson Inc. | Cellular phone with expansion memory for audio and video storage |
JPH11331404A (ja) | 1998-05-15 | 1999-11-30 | Japan Radio Co Ltd | ペジャー端末 |
JP2000083282A (ja) * | 1998-09-07 | 2000-03-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移動体通信装置 |
US20030060211A1 (en) * | 1999-01-26 | 2003-03-27 | Vincent Chern | Location-bas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JP3279298B2 (ja) | 1999-08-05 | 2002-04-30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楽曲再生装置、楽曲再生機能を備える携帯電話装置、および楽曲再生方法 |
JP3279293B2 (ja) | 1999-08-05 | 2002-04-30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楽曲再生装置、楽曲再生機能を備える携帯電話装置および楽曲再生方法 |
-
2000
- 2000-02-09 JP JP2000032472A patent/JP2001222281A/ja active Pending
-
2001
- 2001-02-06 TW TW090102485A patent/TW49606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2-09 EP EP01904363A patent/EP125524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2-09 CN CNB018046460A patent/CN122764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2-09 US US10/203,231 patent/US699975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2-09 WO PCT/JP2001/000909 patent/WO2001059754A1/ja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1-02-09 KR KR10-2002-7010135A patent/KR10045087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2-09 DE DE60142551T patent/DE60142551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2-09 AU AU2001232255A patent/AU200123225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
- 2003-04-16 HK HK03102747A patent/HK1050586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1059754A1 (fr) | 2001-08-16 |
HK1050586A1 (en) | 2003-06-27 |
US6999752B2 (en) | 2006-02-14 |
EP1255243A4 (en) | 2008-07-09 |
EP1255243A1 (en) | 2002-11-06 |
EP1255243B1 (en) | 2010-07-14 |
TW496062B (en) | 2002-07-21 |
KR100450871B1 (ko) | 2004-10-01 |
CN1398394A (zh) | 2003-02-19 |
JP2001222281A (ja) | 2001-08-17 |
KR20020074503A (ko) | 2002-09-30 |
AU2001232255A1 (en) | 2001-08-20 |
US20030013432A1 (en) | 2003-01-16 |
DE60142551D1 (de) | 2010-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7642C (zh) | 便携式电话机及音乐播放方法 | |
CN1214360C (zh) | 可适用于便携式电话终端的音乐播放装置 | |
CN1178199C (zh) | 乐曲播放装置、便携终端装置及乐曲播放方法 | |
CN1370372A (zh) | 电话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 |
CN1422424A (zh) | 电话终端装置 | |
CN1232944C (zh) | 具有作曲功能的便携电话机 | |
CN1462537A (zh) | 便携终端装置 | |
CN1190770C (zh) | 音乐播放设备,音乐播放方法和电话终端装置 | |
CN1158894C (zh) | 便携终端 | |
CN100550129C (zh) | 音乐再现装置及方法、和便携终端装置 | |
CN1878203A (zh) | 一种可以进行语音及背景音合成的移动通信终端 | |
JP2000224269A (ja) | 電話機および電話システム | |
CN100362567C (zh) | 一种合成和弦手机铃声的方法 | |
CN1197413C (zh) | 共享频道间参数的音调发生器设备 | |
CN1641745A (zh) | 音乐再现装置和方法 | |
CN1535457A (zh) | 电话终端装置 | |
CN1574866A (zh) | 移动通信终端 | |
CN2711999Y (zh) | 可上载音乐或铃声的固定电话装置 | |
JP2003036077A (ja) | 携帯音響装置 | |
JP2005229511A (ja) | 楽音生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