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24033C - 盘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4033C
CN1224033C CNB028037901A CN02803790A CN1224033C CN 1224033 C CN1224033 C CN 1224033C CN B028037901 A CNB028037901 A CN B028037901A CN 02803790 A CN02803790 A CN 02803790A CN 1224033 C CN1224033 C CN 12240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disk cartridge
inner rotator
rack member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037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86491A (zh
Inventor
川口三良
井上直树
水间浩彰
中村卓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86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6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40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40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436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opening mechanism of the cartridge shutt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7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featur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8Shutter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驱动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一个使用了内部转子的盒式盘中内部转子的转动,简单地执行活门的打开或关闭。盘驱动装置构成以通过利用相对于盒式盘(1)滑动驱动的齿条件(71)的齿条部分(74)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的局部齿轮(27)来打开和关闭活门(9,10)。

Description

盘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驱动装置的技术领域,在所述盘驱动装置内装入盒式盘,而该盒式盘安装或可更换地安装并使用盘记录媒体(如DVR,DVD,DVD-ROM等),本发明更特别涉及的技术领域为用于打开和关闭盒式盘上的活门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如图44所示,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盒式盘101,如DVR,DVD,DVD-ROM等,其在上下壳体102和103之间可转动地安装有一个盘D,并且可通过一个大致U形活门105,从上下壳体102和103上侧打开和关闭一对上下拾取头插入槽104,并且可以使活门105沿盒式盘101的一个侧表面101a滑动。
但是,这种传统的盒式盘101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活门105固定在外侧,因此易于使该活门滑动并打开,以致可能会损坏放置在内部的盘D或灰尘等可能会附着在盘D上,从而在数据的写入和/或读取期间可能会遗失信息。
本发明是为克服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驱动装置,其中,通过盒式盘中内部转子的转动,能够简单地执行活门的打开或关闭驱动,从而拾取头插入槽借助于活门从内侧由内部转子的转动来打开和关闭,而盘状记录媒体装在盒式盘内,这样的活门就不易从外侧打开。
发明内容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其为一种用于向一盘状记录媒体写入和/或从该媒体读取的盘驱动装置,所述盘状记录媒体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盒式盘内部,所述盒式盘包括一个可转动安装的内部转子以及一个活门,该活门通过内部转子的转动能够从内侧打开和关闭一拾取头插入槽,所述盘驱动装置包括:一个齿条件,其具有一个与形成于所述内部转子外周的外周齿轮啮合的齿条部分;以及驱动装置,其用于相对于所述盒式盘滑动驱动所述齿条件,以便转动驱动所述外周齿轮。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通过在盒式盘中的内部转子的转动可以简单地执行活门的打开和关闭驱动,其通过装有一盘状记录媒体的内部转子借助相对于盒式盘被滑动驱动并且在内部转子外周齿上转动驱动的齿条件所形成的转动、利用活门从内侧关闭和打开拾取头插入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向一盘状记录媒体写入和/或从该媒体读取的盘驱动装置,所述盘状记录媒体可转动地装在一个盒式盘内部,所述盒式盘包括一个可转动安装的内部转子以及活门,该活门通过内部转子的转动能够从内部打开和关闭拾取头插入槽,所述盘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盒托架,在其内部插入所述盒式盘;以及锁定装置,其用于将插入所述盒托架内的所述盒式盘锁定在盒托架内的适当位置处,齿条件,其具有与形成于所述内部转子外周上的外周齿轮啮合的齿条部分;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相对于固定就位的所述齿条件滑动驱动所述盒托架,以便通过所述齿条件转动驱动所述内部转子。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向一盘状记录媒体写入和/或从该媒体读取的盘驱动装置,所述盘状记录媒体可转动地装在一个盒式盘内部,所述盒式盘包括一个可转动安装的内部转子以及活门,该活门通过内部转子的转动能够从内部打开和关闭拾取头插入槽,所述盘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盒托架,在其内部插入所述盒式盘;以及锁定装置,其用于将插入所述盒托架内的所述盒式盘锁定在盒托架内的适当位置处,齿条件,其具有与形成于所述内部转子外周上的外周齿轮啮合的齿条部分;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条驱动装置,其用于沿所述盒式盘的一个侧表面、相对于所述盒托架以一个方向滑动驱动所述齿条件;以及盒托架驱动装置,其用于在所述齿条驱动装置滑动驱动所述齿条件的同时沿另一方向滑动驱动所述盒托架;其中,通过所述齿条部分在两个方向的滑动行程转动驱动所述内部转子,所述两个方向的滑动行程包括所述齿条件的沿相对于所述盒式盘的一个方向的滑动以及所述盒式盘的沿相对于所述齿条件的另一方向的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初始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其说明了在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盒式盘和盘驱动装置的实施例中,通过一个齿条件转动驱动内部转子的操作;
图2为局部剖面底视图,其显示了由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开始转动驱动内部转子;
图3为局部剖面底视图,其显示了在图2所示的状态之后内部转子的转动驱动操作;
图4为局部剖面底视图,其显示了在图3所示的状态之后内部转子的转动驱动操作;
图5为局部剖面底视图,其显示了在图4所示的状态之后内部转子的转动驱动操作;
图6为局部剖面底视图,其显示了在图5所示的状态之后内部转子的转动驱动操作;
图7为局部剖面底视图,其显示了在图6所示的状态之后内部转子的转动驱动操作;
图8为局部剖面底视图,其显示了在图7所示的状态之后内部转子的转动驱动操作;
图9为局部剖面底视图,其显示了在图8所示的状态之后内部转子的转动驱动操作;
图10为图6的侧视图;
图11为一底视图,其说明了用于局部齿轮的内部转子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以及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之间的物理关系,以及一齿条件和一齿条部分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与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之间的物理关系;
图12为与图11相同的底视图;
图13为放大视图,其显示了内部转子的局部齿轮和齿条件的齿条部分之间的接合关系;
图14A~14B为沿图10中线A-A所示的局部剖面图;
图15为齿条件的透视图;
图16为显示齿条件的一个侧表面,一个下表面以及一个上表面的视图;
图17为齿条件的基本形状的剖视底视图;
图18为齿条件的第一改进例的剖视底视图;
图19为齿条件的第二改进例的剖视底视图;
图20为齿条件的第三改进例的剖视底视图;
图21为盒式盘和齿条件的透视图;
图22为沿图21中线B-B所示的盒式盘的剖面图;
图23为底部透视图,其中,拆开了盒式盘的上下壳体;
图24为底部透视图,其中,拆开了内部转子,活门以及盒式盘的盘;
图25为内部转子的底部视图;
图26为底部视图,其显示了盒式盘的拾取头插入槽的活门关闭状态;
图27为底部视图,其显示了盒式盘的拾取头插入槽的活门打开状态;
图28为底视图,其显示了活门的关闭状态,通过由齿条件转动驱动内部转子,能够驱动活门打开-关闭;
图29为底视图,其显示了在图28所示的状态之后,通过齿条件进行内部转子的活门打开操作;
图30为底视图,其显示了在图29所示的状态之后,通过齿条件进行内部转子的活门打开操作;
图31为底视图,其显示了在图30所示的状态之后,通过齿条件进行内部转子的活门打开操作;
图32为底视图,其显示了在图31所示的状态之后,通过齿条件进行的活门打开操作;
图33为透视图,其显示了盒式盘和一盘驱动装置;
图34为透视图,其显示了能够进行盒式盘中活门打开和关闭操作的齿条件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开始状态;
图35为透视图,其显示了在图34所示的状态之后,齿条件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图36为透视图,其显示了在图34所示的状态之后,齿条件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图37为透视图,其显示了执行盒式盘的活门打开和关闭驱动的盒式盘中齿条件的相对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起始状态;
图38为透视图,其显示了在图37所示的状态之后盒式盘的齿条件的相对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图39为透视图,其显示了在图38所示的状态之后盒式盘的齿条件的相对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图40为透视图,其显示了在图39所示的状态之后盒式盘的齿条件的相对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图41为透视图,其显示了执行盒式盘的活门打开和关闭驱动的盒式盘和齿条件的相对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图42为透视图,其显示了在图41所示的状态之后,用于盒式盘的齿条件的相对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图43为透视图,其显示了在图42所示的状态之后,盒式盘的齿条件的相对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图44为一种传统盒式盘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43,将以下面的顺序说明采用本发明的盒式盘和盘驱动装置的实施例。
(1)对通过一个齿条件在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与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之间转动驱动盘驱动装置中内部转子的操作的说明(图1~图9)。
(2)对以下相对关系的说明,即:内部转子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局部齿轮以及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齿条件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齿条部分以及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之间的相对关系(图11和12)。
(3)对由盒式盘侧表面形成的齿条件的参考表面的说明(图13~16)。
(4)对齿条件中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以及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的支承机构的说明(图17~20)。
(5)对使用了内部转子的盒式盘的说明(图21~24)。
(6)对活门打开和关闭机构的说明,该机构由内部转子的转动打开和关闭(图25~32)。
(7)对用于盒式盘的盘驱动装置中齿条件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图34~36)。
(8)对用于盒式盘的盘驱动装置中齿条件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图37~40)。
(9)对用于盒式盘的盘驱动装置中齿条件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说明(图41~43)。
(1)对通过一个齿条件在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与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之间转动驱动盘驱动装置中内部转子的操作的说明
首先,参照附图1~9,下面说明通过后面将描述的盘驱动装置的齿条件可转动驱动后面将描述的盒式盘的内部转子从图1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到达图9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的操作。
首先,在图1中,箭头方向a为用于打开内部转子4的活门的转动方向,而箭头b为用于关闭活门的转动方向。
图1显示了一种初始状态,在该状态下,内部转子4已沿箭头b的方向恢复至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并且由一锁定件36锁定。
此时,呈以圆弧状一体形成在内部转子4外周面4a上的圆弧状凸起部分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25经一矩形窗孔35伸出到圆弧状的凹槽34内侧,所述窗孔沿形成于盒式盘1的一个侧表面1c上的凹槽34的底部34a的纵向开设在近似中央位置处,并且窗孔35由该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25封堵。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形成于内部转子4的转动开始部分,几乎处在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25圆周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并且该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近似位于沿窗孔35纵向的中央位置处。
局部齿轮27为外周齿轮,其以圆弧状、从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25沿箭头b方向整体形成在内部齿轮4的外周4a上,使该局部齿轮27从窗孔35缩入盒式盘1中在箭头b方向侧的某一位置处并且使其隐藏。
另外,锁定件36锁定一个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该部分起到一个锁定凹入部分的作用并且形成在沿箭头b的方向离内部转子4的外周面4a上的局部齿轮27一定距离的位置处。应注意的是,该锁定件36为由合成树脂和类似材料制成的大致Y形模制部件,并且沿箭头c,d所示的方向可转动地绕一支承销38安装,所述支承销整体形成在下侧壳体3内侧与内部转子4外周相邻的位置处。该锁定件36的一个释放臂36a的顶端36b在凹槽34的底部34a、由箭头d的方向经一个形成于从窗孔35朝前表面1a偏离的位置处的孔39伸出在凹槽34内侧。一个锁定臂36c位于与该锁定件36的锁定释放臂36a相对的侧面并且以近似叉形形状形成,且通过由一模制弹簧36d产生的微弱力与内部转子4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接合,从而锁定了内部转子4。
因此,在该起始状态下,如后面将参照图22和26描述的那样,通过一对活门9和10,从内侧封闭盒式盘1的拾取头插入槽5,使驱动活门9和10的内部转子4外周的局部齿轮27隐藏在盒式盘1内,因此,即使通过利用手指沿箭头c的方向推动锁定件36的锁定释放臂36a来释放内部转子4的锁定,也不能通过利用手指从盒式盘1外侧操纵局部齿轮27来转动内部转子4而打开活门9和10。
下面,图2~9显示了沿盒式盘1的侧表面1c以箭头e的方向相对滑动地驱动齿条件71的状态,所述齿条件能够起到内部转子转动驱动装置的作用,所述齿条件设置在后文将描述的盘驱动装置内侧。
如图2所示,当沿箭头e的方向滑动驱动齿条件71达到盒式盘1的预定的位置时,作为齿条件71的内部转子转动驱动开始部分,在顶端71a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沿箭头c的方向推动锁定释放臂36a的顶端36b。随后,通过克服模制弹簧36d的推动,沿箭头c的方向使该锁定件36的锁定臂36c转动,并且使该锁定臂与内部转子4的内部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分离,从而释放内部转子4的锁定。
接着,当沿箭头e的方向连续滑动驱动齿条件71时,沿箭头e的方向使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从锁定释放臂36a的顶端36b移动,并且由于模制弹簧36d的弹簧力的作用,锁定件36的锁定释放臂36a的顶端36b再次沿箭头d的方向从孔39伸出到凹槽34内侧。
但是,如图3所示,当由箭头e的方向使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抵靠在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25上时,几乎与此同时,起到齿条件71的锁定释放部分作用的齿条部分74的顶端靠在锁定件36的锁定释放臂36a的顶端36b上,并且再次沿箭头c的方向推动锁定释放臂36a。
随后,与上述内容相似,克服模制弹簧36d的弹簧力推动锁定件36的锁定臂36c,并且沿箭头c的方向,即锁定释放方向,可转动地偏压锁定臂36c,从而将其推入锁定释放状态,之后,只要使内部转子4正好转动至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便能使锁定件36保持在锁定释放状态。
接着,如图4所示,当沿箭头e的方向连续滑动驱动齿条件71时,由于模制弹簧73的弹力,由箭头g的方向使齿条件71顶端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与内部转子4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接合。沿箭头e的方向连续滑动驱动齿条件71,以便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驱动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并且沿箭头a的方向、由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开始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
接着,如图5所示,当沿箭头e的方向连续滑动驱动齿条件71时,由箭头e的方向使齿条件7 1的齿条部分74与转子4外周的局部齿轮27啮合,并且在该接合之后马上沿箭头h的方向使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与内部转子4外周的该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相对分离。
此后,如图5至9所示,通过沿箭头e的方向被连续滑动驱动的齿条件71的齿条部分74,在不停止的状态下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的局部齿轮27,以便通过克服在盒式盘1内侧的相对转动滑动摩擦,沿箭头a的方向有力地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
此时,如图7和8所示,在通过齿条件71的齿条部分74使内部转子4的局部齿轮27沿箭头a方向转动的中途,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通过克服模制弹簧76的弹力,沿箭头c的方向再次推动锁定件36的锁定释放臂36a的顶端36,因此,通过克服模制弹簧36d的弹力,锁定臂36c靠在以圆弧状整体形成在内部转子4的外周面4a外周上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29上。
图9显示了内部转子4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并且在齿条件71从图8所示的位置到达图9所示的位置之前,由于模制弹簧76的弹力,通过模制弹簧76,使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从箭头i的方向与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接合,在其之后,立刻使齿条件71的齿条部分74与内部转子4的局部齿轮27分离。
沿箭头e的方向连续滑动驱动齿条件71达到图9所示的滑动终止位置,以便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沿箭头a的方向被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转动驱动,并且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达到图9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沿箭头a方向的端面26a等由箭头a的方向抵靠在盒式盘1内侧的内部转子制动器30上,从而使内部转子4停止在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并且几乎与此同时,齿条件71的齿条臂71c由于模制弹簧73的弹力作用进入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29中箭头b方向侧的端面29a,并且在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处,将内部转子4锁定在内部转子制动器30和锁定臂71c之间。
此时,如后文所述,完全打开成对的活门9和10达到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以便完全打开盒式盘1的捡拾插入孔7。
应注意的是:通过沿盒式盘1的齿条件71的箭头f的方向,从图9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达到图4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并且如后文所述,使成对活门9和10关闭至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的操作与上述操作相反。
即,当从图9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沿箭头f的方向滑动驱动齿条件71时,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沿箭头b的方向被转动驱动。此时,如图8所示,锁定件36的锁定臂36c通过克服模制弹簧36d的弹力靠在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29上。
如图5至8所示,使齿条件71的齿条部分74与内部转子4外周的局部齿轮27啮合,并且沿箭头b的方向、以非滑动方式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之后,如图4所示,通过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沿箭头b的方向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并且使内部转子4沿箭头b的方向恢复至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整体形成在内部转子4外周上的制动器凸起部分31等从箭头b的方向抵靠在盒式盘1的内部转子制动器30上,并且使内部转子4停止在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处。几乎与此同时,使锁定件36的锁定臂36c与用作内部转子4的锁定凹入部分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接合,并且再次将内部转子4锁定在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处。
如图1~3所示,沿箭头f的方向连续滑动驱动齿条件71,并且通过克服模制弹簧73的弹力,使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与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分离,并且沿箭头f的方向使齿条件71与盒式盘1分离。
(2)对以下相对关系的说明,即:内部转子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局部齿轮以及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齿条件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齿条部分以及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之间的相对关系。
接着,参见附图11~12,说明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局部齿轮27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齿条部分74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之间的相对关系,其中,局部齿轮27在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和在箭头a方向上的第一齿27a之间在节圆PC上的长度L1与沿齿条部分74的在箭头e方向上的在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第一齿74a之间的长度L2(齿轮模数的整数倍)相匹配(L1=L2),并且局部齿轮27和齿条部分74上齿的模数和数量相匹配,并且在沿内部转子4外周的局部齿轮27的箭头a方向的最后一个齿27b与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之间的局部齿轮27的节圆PC上的长度L3与在齿条件71的齿条部分74沿箭头e方向的最后一个齿74b与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之间的长度L4相匹配(L3=L4)。
如上所述,这种结构能够准确、可靠及平稳地实现从图4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沿箭头a方向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达到图9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同时,通过沿箭头e的方向滑动驱动齿条件71,使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齿条部分74以及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按顺序与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局部齿轮27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接合和连接以及实现沿箭头b的方向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的基本操作,同时,通过沿箭头f的方向滑动驱动齿条件71,使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齿条部分74和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按顺序与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局部齿轮27和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接合和连接。
因此,在将在后面描述的任意类型的用于盘驱动装置61的盒式盘1的插入系统(在盘架系统中的槽)中,都可以始终可靠、平稳地通过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实现活门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应注意的是:圆弧形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25设置在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和局部齿轮27的第一齿27a之间,并且在该空间中不存在局部齿轮27。因此,当以由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滑动驱动齿条件71并且使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在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和局部齿轮27的第一齿27a之间滑动时,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能够平稳地靠在并滑过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25,并且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25在局部齿轮27上滑动,从而根本不会产生咔哒声响。
如在图4等中所描述的那样,作为锁定件36的锁定释放臂36a对齿条部分74的接触面,锁定释放臂36a顶端36b在齿条纵向的宽度W1远大于齿条部分74的节距P1,因此,即使当齿条部分74的边缘沿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在顶端36b上滑动,同时通过克服模制弹簧36b推力而沿箭头c的方向推压锁定释放臂36a的顶端36b时,也不会产生咔哒声响,并且齿条部分74能够沿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平稳滑动,同时沿箭头c的方向可靠地推压锁定释放臂36a。
另外,此时,如图11和12所示,齿条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的顶端形状以R状形成,因此,如上所述,在使这些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与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结合或分离时,能够减小载荷。
因此,所能获得的优点为:不仅能够沿箭头a和b所示的方向、通过利用齿条件71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以较小的转矩平稳地操纵活门9和10的打开和关闭驱动,而且还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这些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与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之间的相互摩擦和损坏。
(3)对由盒式盘的侧表面限定的齿条件参考表面的说明
下面,参照图13~16说明在盒式盘1的一个侧表面处限定的参考表面33。如后面所描述的那样,盒式盘1的上下壳体2和3均由通过合成树脂或类似材料制成的模制件形成,并且在一个侧面1c上形成凹槽34,其在竖直厚度方向沿中央部分水平形成,因此所述一个侧面1c为在凹槽34上下侧处准确测定的参考表面33。
另一方面,根据图14A,15,16所示的齿条件71的一个例子,齿条件71以近似条状形成,并且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模制弹簧73,齿条部分74,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以及模制弹簧76在齿条件71的一个侧面71b内沿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以一列(水平)整体形成。
因此,如以图2~9所描述的那样,沿盒式盘1的一个侧面1c、在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上相对滑动驱动齿条件71,并且使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齿条部分74以及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沿盒式盘1的凹槽34内侧、以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运动。另外,在使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齿条部分74以及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与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局部齿轮27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接合并连接的同时,沿箭头a和b所示的方向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通过盒式盘1的凹槽34上下侧的参考表面33可准确地导引齿条件71的一个侧面71b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以此方式,如图13和14A所示,始终可以将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齿条部分74以及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与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局部齿轮27以及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的每一接合(连接)深度D2控制至一设计值。
因此,即使部件的尺寸有略微的变化,如上所述通过齿条件71在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上的滑动,也能够沿箭头a和b所示的方向、以非滑动方式准确可靠地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以便始终能够可靠地实现活门9和10的打开和关闭驱动,因此,无论用于盘驱动装置61的盒式盘1的插入系统(在盘架系统中的槽)是怎么样,均能够可靠地实现活门9和10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参见图14A,齿条件71的另一侧面71c(在盒式盘1侧的相对侧的表面)由一个将在后面描述的盒托架64等形成的滑动参考部分65制动,通过一个侧部加压弹簧66,如螺旋弹簧等,以箭头j所示的方向压迫盒式盘1的另一侧面1d,并且通过反作用力,从箭头k的方向使齿条件71的一个侧面71b弹性地压靠在盒式盘1的参考表面33上。
当以此方式构成时,能够更可靠地避免由于部件尺寸变化导致接合(连接)深度D2产生的变化,并且能够确保较高的可靠性。
应注意的是:此时,即使从左向右颠倒图14A和14B所示的滑动参考部分65和侧部加压弹簧66的布置,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另外,参见图14B,在齿条件71的宽度方向上在上方或在下方(上下方向上)偏置地来设置齿条件71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模制弹簧73、齿条部分74、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以及模制弹簧76,并且齿条件71的一个侧面71b由仅从盒式盘1的凹槽34上侧和下侧的参考表面33中选择的一个参考表面33导引。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4)对齿条件的说明
下面,参照图17~20,说明齿条件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的一种支承机构。首先,图17、18和19显示了当通过一个由合成树脂或类似材料形成的模制件在齿条件71上形成齿条部分74时,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模制弹簧73、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以及模制弹簧76形成的整体。
图17从后至前颠倒了模制弹簧73和76,对于齿条件71的纵向(箭头e,f的方向)而言,这些模制弹簧通过它们的顶端悬臂支承了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并且在齿条件71的两个端部71a和71d的内侧位置处设有这些模制弹簧73和76对齿条件71的连接点73a和76a。
另外,参见附图18,模制弹簧73和76转成同向,这些弹簧通过它们的端部悬臂支承了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这些模制弹簧73和76对齿条件71的连接点73a和76a是以相同的方向设置的。
另外,参见图19,在其中央支承着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的模制弹簧73和76的在由箭头e和f所示的方向的两个端部形成用于齿条件71的连接点73a和73b以及76a和76b。
在由上述方式构成时,在由箭头g和h所示的方向上可由模制弹簧73和76可运动地支承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箭头g和h所示的方向为与上述内部转子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与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连接和分离的方向,并且,由于模制弹簧73和76在箭头g和h所示方向的弹簧力的作用,能够可靠地执行分别使这些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与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始终强有力而可靠地接合的基本操作。另外,通过克服模制弹簧73和76的力,在箭头h和j所示的方向上使这些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与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分离的基本操作也能够平稳地进行。
根据图17至19所示的一种模制整体结构,可以省略利用一个独立工序将这些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装配在齿条件71上的步骤,因此,所述模制整体结构在成本上也是有利的。
下面,附图20显示了通过弹性件78和79,如一个螺旋弹簧,一块弹簧板,一个弹簧等,实现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沿箭头g和h所示的方向的可移动支承。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可靠平稳地执行用于使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沿箭头g和h所示的方向与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结合或分离的基本操作。
(5)对使用了内部转子的盒式盘的说明
下面,参照图21至24说明使用了内部转子4的盒式盘1。首先,如图21至24所示,盒式盘1的上下壳体2和3,内部转子4,成对的活门9和10等均通过利用合成树脂制成的模制件形成。通过从上方和下侧结合近似对称形状的上下壳体2和3形成的盒式盘1为扁平和近似方形形状,且其前表面1a以大致圆弧形状弯曲。在后表面1b的左右端,以直线状形成一个对称锥形部分,并且平行形成左右侧表面1c和1d。沿在一个侧表面1c厚度方向的中央部分水平形成上述凹槽34,并且如上所述,凹槽34的底部34a设有窗孔35和孔39。大致从下壳体3的中央至前表面1a的中部相对形成一个具有长孔形状的拾取头插入槽5。
内部转子4以圆盘状形成,并且在底部4b的外周上一体形成一个圆形外周壁4c。从底部4b的中央至外周相对形成一个开口部分4d,该部分的形状与下壳体3的拾取头插入槽5相同。将该内部转子4水平安装在一个形成于上下壳体2和3之间的圆形转子壳体部分8内,以使该转子被可转动地安装。在内部转子4的底部4b,以允许盘D进行一定程度的竖直运动的状态下,水平、可转动地安装作为盘状媒体的盘D,如DVR或类似物。
通过夹持器支承环12,将由一磁性件形成的近似盘状盘夹持器11安装至上部壳体2的下表面的中央部分,所述夹持器支承环12通过焊接或类似方式固定在上壳体2的下表面。该盘夹持器11可相对于上部壳体2转动,同时沿竖直方向被支承以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升。在上部壳体2上表面的中央部分形成一个近似U形的鼓起部分2a。应注意的是:在盒式盘1另一侧表面1d且靠近前侧1a的位置处形成一个半圆形凹入锁定部分13。
以近似半圆形状形成的一对薄板状活门9和10几乎以相等的高度安装在活门安装空间7内,该活门安装空间为水平形成在内部转子4的底部4b和下壳体3之间的空间。
在内部转子4的底部4b和下壳体3之间的空间中安装一个活门打开和关闭机构16,该机构可通过内部转子4的转动执行一对活门9和10的打开和关闭驱动。该活门打开和关闭机构16整体形成在与内部转子4的底部4b的下表面相对180°的位置处,并可转动地支承一对活门9和10的相对侧的端部,且由一个所谓凸轮机构,一对几乎平行的凸轮槽19和20以及一对凸轮销21和22构成,其中,所述凸轮机构由一对能与内部转子4一体相互转动的可转动支承点17和18构成,所述成对的凸轮槽19和20形成在一对活门9和10的相对侧的端部,所述成对的凸轮销21和22为以180°的相对位置整体形成在下壳体3底部4b上的固定销。
(6)对通过内部转子的转动打开和关闭活门的打开和关闭机构的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25~32,说明通过内部转子4的转动打开和关闭活门的打开和关闭机构16。当该活门打开和关闭机构如图22、26和28所示,处于沿箭头b的方向使内部转子4转动恢复至上述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活门关闭位置)时,成对的活门9和10沿箭头m的方向、绕一对转动支承点销17和18转动,并在倾斜横过拾取头插入槽5中心附近的活门封闭位置处彼此接近,且沿成对的这些活门9和10端缘在上下对称形成的Z形状的重叠斜面9a和10a处彼此重叠,从而封闭在下壳体3的拾取头插入槽5和内部转子4的打开部分4d之间的中央重叠部分处的开口。
即,在这种活门封闭状态,由内部转子4的底部4b和成对的活门9和10完全封闭下壳体3的拾取头插入槽5的整个区域。
另一方面,该活门打开和关闭机构16如图27和32所示,当沿箭头a的方向使内部转子4转动至上述活门打开和关闭位置(=活门打开位置)时,由于与成对的可转动支承销17和18沿箭头a方向的转动操作同步的一对凸轮槽19和20以及凸轮销21和22产生的所谓凸轮操作,使成对的活门9和10沿彼此离开的箭头n的方向、绕一对转动支承销17和18转动,并且使成对的这些活门9和10一起打开至拾取头插入槽5的两侧位置。
此时,内部转子4的打开部分4d完全重叠拾取头插入槽5,以便完全打开该拾取头插入槽5的整个区域。
应注意的是,图25显示了内部转子4外周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25、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局部齿轮27以及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的布置。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25以圆弧状形成,具有内部转子4的最大半径R1,局部齿轮27以圆弧状形成且具有与最大半径R1内切的中等半径R2,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以最小半径R3形成在外周表面4a。
图28至32如上所述,显示了这样一种操作,其中,沿盒式盘1的一个侧表面(参考表面33)1c、以箭头e的方向相对滑动驱动齿条件71,在按顺序使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凸起部分72、齿条部分74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凸起部分75与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凹入部分26、局部齿轮27和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凹入部分28接合和连接时,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从图28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活门关闭位置)到达图32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活门打开位置),通过活门打开和关闭机构16的凸轮操作,使成对的活门9和10从图28所示的活门关闭位置打开至图32所示的活门打开位置。
下面,图33至36等显示了一种盘驱动装置61,其中,从形成于一块前面板62上部的一个狭缝状盒式盘装入槽63、沿箭头o的方向将盒式盘1插入盒托架64内侧,并且使一个作为安装在盒托架64内侧的锁定装置的锁定臂67与一个形成在盒式盘1另一侧表面1d的锁定凹入部分1 3结合。将该盒式盘1固定在盒托架64内侧。
之后,通过后面将描述的齿条件71的滑动驱动方法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沿箭头m的方向打开图22所示的活门9和10。
而后,在使盒托架64保持水平的同时下降,或在开始水平收缩而随后在保持水平并且定位的同时使其下降,从下方将主轴电动机的盘台、光学拾波器及类似部件(未示出)相对插入盒式盘1的拾取头插入槽5内侧。将盘D提升至设置在内部转子4上的盘安装部分6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并且同时,由盘夹持器11使盘D定位于盘台的中心并将其卡在盘台上。
由主轴电动机、以恒定速度转动驱动盘D,并且由光学拾取器及类似部件实现盘D上数据的写入和/或读取。因此,构成盘驱动装置。
(7)对用于盒式盘的盘驱动装置中齿条件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说明
下面,参见图34至36,说明用于盒式盘1的齿条件71的滑动驱动方法。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4和35所示,当从箭头o的方向,将盒式盘1插入盒驱动装置61内侧的盒托架64内,由锁定臂67锁定所述锁定凹入部分13,并且通过一个盒式盘插入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盒式盘1插入盒托架64时,通过一个作为齿条驱动装置的齿条驱动马达81、从图35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P11以箭头e的方向、沿盒式盘1的上述参考表面33滑动驱动齿条件71到达图36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P12。随后,如上所述,以箭头a的方向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以便执行活门打开操作。因此,构成了齿条件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一个例子。
应注意的是,在写入盘D和/或由盘D读取之后,通过齿条驱动马达81、沿箭头f的方向从图36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P12滑动驱动齿条件71到达图35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P11,并且如上所述,沿箭头b的方向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以便执行活门关闭操作。之后,如图34所示,从盒式盘装入槽63、沿箭头p的方向将盒式盘1推出至盘驱动装置61的外侧。
因此,如上所述,当通过活门封闭盒式盘1的拾取头插入槽5时,可以从盘驱动装置61推出盒式盘1,因此,灰尘不会到达盒式盘1内部。
根据这一第一实施例,仅通过保持盒式盘1相对于盒托架64固定就位并且仅沿一个小空间的内侧滑动驱动齿条件71,便能够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以执行活门打开操作,因此,可以减小盘驱动装置61的尺寸。另外,由于所述机构足以驱动齿条件71,因此,能够简化所述机构并降低其成本。
(8)对用于盒式盘的盘驱动装置中的齿条件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说明
下面,参见图37至40,说明盒式盘1的齿条件71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当使齿条件71在盘驱动装置61内固定就位时,并且如图37和38所示,由箭头o的方向将盒式盘1插入在盘驱动装置61内的盒托架64内以便通过锁定臂67锁定所述锁定凹入部分13并且通过盒式盘插入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盒式盘1插入盒托架64时,从图38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P21,沿与齿条件71平行的箭头f的方向,由起到盒托架驱动装置作用的盒托架驱动马达82将盒托架64与盒式盘1一起滑动驱动到达图40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P22。随后,如上所述,相对于盒式盘1沿箭头e的方向滑动驱动齿条件71,并且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以执行活门打开操作。从而实现齿条件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应注意的是,在写入盘D和/或从盘D读取之后,从图40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P22,沿箭头e的方向,由盒托架驱动马达82将盒托架64与盒式盘1一起滑动驱动到达图38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P21,并且如上所述,沿箭头b的方向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以便执行活门的关闭操作。之后,如图38和39所示,沿箭头p的方向,从盒式盘装入槽63向盘驱动装置61的外侧推出盒式盘1。
根据这一第二实施例,盒托架64适用于盘驱动装置61,该驱动装置能沿一水平接收盒托架64的L形齿条使盒托架64沿箭头f的方向,从图37所示的盒插入位置运动,之后,使其竖直降低。由此,使齿条件71固定就位就足够了,而无需提供一个该齿条件71的滑动驱动机构,因此,能够简化结构并降低成本。
(9)对用于盒式盘的盘驱动装置中的齿条件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说明
下面,参见图41至43,说明用于盒式盘1的齿条件71的滑动驱动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所述第三实施例为上述第一实施例中齿条件71的滑动驱动和第二实施例中盒托架64的滑动驱动的结合。
即,如图41和42所示,当从箭头o的方向,将盒式盘1插入在盘驱动装置61内的盒托架64内,且由锁定臂67锁定所述锁定凹入部分13,并由盒式盘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盒式盘1插入盒托架64内时,从图42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P11,沿箭头e的方向,由齿条驱动马达81滑动驱动齿条件71到达图43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P12。与此同时,从图42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P21,沿箭头f的方向,由盒托架马达82将盒托架64与盒式盘1一起滑动驱动至图42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P22。因此,以齿条件71沿箭头e方向的滑动行程和盒托架64沿箭头f方向的滑动行程之和作为滑动行程,相对于盒式盘1、沿箭头e的方向以预定的行程滑动驱动齿条件71。随后,如上所述,沿箭头a的方向快速转动驱动内部转子4,并且迅速执行活门的打开操作。从而能够实现齿条件的滑动运动的第三实施例。
应注意的是,在写入盘D和/或从盘D读取之后,从图43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P12,沿箭头f的方向,由齿条驱动马达81将齿条件71滑动驱动到达图42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P11,并且同时,沿箭头e的方向,也滑动驱动盒托架64从图43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终止位置P22到达图42所示的活门打开和关闭开始位置P21以便执行活门的关闭操作。之后,如图42和41所示,沿箭头p的方向,从盒式盘装入槽63将盒式盘1推出至盘驱动装置61的外侧。
根据这一第三实施例,以齿条件71相对于盒式盘1沿箭头e方向的滑动行程与盒式盘1相对于齿条件71沿箭头f方向的滑动行程之和作为滑动行程,滑动驱动内部转子4以执行活门打开和关闭操作。因此,可以将齿条件71和盒式盘1的每一滑动行程缩短至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一半,从而可以减小整个尺寸。也可以将齿条件71或盒式盘1的滑动驱动时间缩短至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一半,因此,可以实现将盒式盘1装入盘驱动装置61以及从盘驱动装置61除去盒式盘1的时间的缩短。
虽然已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应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且在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内可作出各种改进。
例如,本发明的盒式盘1也适用于被称为茶叶罐(caddy)式的盒式盘,这种盒式盘的结构为可相对于下壳体3打开和关闭整个或部分上壳体2,以便将盘D装入盘壳体部分6内,这种装入方式使得盘D还可以从其上去除。
工业实用性
由此构成的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可有效地实现以下优点。
由于通过利用齿条部分转动驱动内部转子的外周齿轮的齿条件,能够容易地进行通过盒式盘中内部转子的转动来实现活门的打开和关闭,其中,能够通过安装有盘状记录媒体的内部转子的转动能从内侧、利用活门打开和关闭拾取头插入槽,从而不能容易地从外侧打开活门,因此,本发明通过内部转子的转动、以一种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实现活门的打开和关闭驱动。
本发明包括用于将插入所述盒托架内的所述盒式盘锁定在盒托架内适当位置处的锁定装置,以及齿条驱动装置,其用于通过沿所述盒式盘的侧表面滑动驱动齿条件、由齿条部分转动驱动内部转子;因此,通过减小所要求的空间,能够减小尺寸。
本发明包括用于将插入所述盒托架内的所述盒式盘锁定在盒托架内适当位置处的锁定装置,以及盒托架驱动装置,该装置用于通过相对于固定就位的齿条件滑动驱动盒托架,利用齿条部分转动驱动内部转子;因此,简化了结构并且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包括:用于将插入所述盒托架内的所述盒式盘锁定在盒托架内适当位置处的锁定装置,齿条驱动装置,其用于沿所述盒式盘的侧表面、相对于所述盒托架以一个方向滑动驱动所述齿条件,以及盒托架驱动装置,其用于几乎与通过所述齿条驱动装置进行的所述齿条件的滑动驱动同步地、沿另一方向滑动驱动所述盒托架,其中,通过在两个方向的滑动行程用齿条部分转动驱动所述内部转子,所述两个方向的滑动包括所述齿条件的沿相对于所述盒式盘的一个方向的滑动以及所述盒式盘的沿相对于所述齿条件的另一方向的滑动,因此,能够实现结构紧凑,并且缩短装卸盒式盘的时间。

Claims (4)

1.一种用于向一盘状记录媒体写入和/或从该媒体读取的盘驱动装置,所述盘状记录媒体可转动地装在一个盒式盘内部,所述盒式盘包括一个可转动安装的内部转子以及活门,该活门通过内部转子的转动能够从内部打开和关闭拾取头插入槽,所述盘驱动装置包括:
齿条件,其具有与形成于所述内部转子外周上的外周齿轮啮合的齿条部分;以及
驱动装置,其用于相对于所述盒式盘滑动驱动所述齿条件,以便转动驱动所述外周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还包括:
一个盒托架,在其内部插入所述盒式盘;以及
锁定装置,其用于将插入所述盒托架内的所述盒式盘锁定在盒托架内的适当位置处,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沿所述盒式盘的侧表面滑动驱动所述齿条件,以便通过所述齿条部分转动驱动所述内部转子。
3.一种用于向一盘状记录媒体写入和/或从该媒体读取的盘驱动装置,所述盘状记录媒体可转动地装在一个盒式盘内部,所述盒式盘包括一个可转动安装的内部转子以及活门,该活门通过内部转子的转动能够从内部打开和关闭拾取头插入槽,所述盘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盒托架,在其内部插入所述盒式盘;以及
锁定装置,其用于将插入所述盒托架内的所述盒式盘锁定在盒托架内的适当位置处,
齿条件,其具有与形成于所述内部转子外周上的外周齿轮啮合的齿条部分;和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相对于固定就位的所述齿条件滑动驱动所述盒托架,以便通过所述齿条件转动驱动所述内部转子。
4.一种用于向一盘状记录媒体写入和/或从该媒体读取的盘驱动装置,所述盘状记录媒体可转动地装在一个盒式盘内部,所述盒式盘包括一个可转动安装的内部转子以及活门,该活门通过内部转子的转动能够从内部打开和关闭拾取头插入槽,所述盘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盒托架,在其内部插入所述盒式盘;以及
锁定装置,其用于将插入所述盒托架内的所述盒式盘锁定在盒托架内的适当位置处,
齿条件,其具有与形成于所述内部转子外周上的外周齿轮啮合的齿条部分;和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齿条驱动装置,其用于沿所述盒式盘的一个侧表面、相对于所述盒托架以一个方向滑动驱动所述齿条件;以及
盒托架驱动装置,其用于在所述齿条驱动装置滑动驱动所述齿条件的同时沿另一方向滑动驱动所述盒托架;
其中,通过所述齿条部分在两个方向的滑动行程转动驱动所述内部转子,所述两个方向的滑动行程包括所述齿条件的沿相对于所述盒式盘的一个方向的滑动以及所述盒式盘的沿相对于所述齿条件的另一方向的滑动。
CNB028037901A 2001-10-01 2002-10-01 盘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40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05593A JP2003115153A (ja) 2001-10-01 2001-10-01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305593/2001 2001-10-01
JP305593/01 2001-10-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6491A CN1486491A (zh) 2004-03-31
CN1224033C true CN1224033C (zh) 2005-10-19

Family

ID=19125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379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4033C (zh) 2001-10-01 2002-10-01 盘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231646B2 (zh)
EP (1) EP1434213B1 (zh)
JP (1) JP2003115153A (zh)
KR (1) KR100970011B1 (zh)
CN (1) CN1224033C (zh)
DE (1) DE60226155T2 (zh)
TW (1) TWI226605B (zh)
WO (1) WO20030323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319578T2 (de) * 2002-11-01 2008-06-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Laufwerk
KR100517505B1 (ko) * 2003-07-22 2005-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카트리지의 로딩 장치
KR100490437B1 (ko) * 2003-07-22 2005-05-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카트리지의 로딩장치
KR20050075124A (ko) * 2004-01-15 2005-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카트리지를 탑재하는 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4280867B2 (ja) 2004-05-10 2009-06-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2006268896A (ja) * 2005-03-22 2006-10-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KR100621397B1 (ko) * 2005-06-07 2006-09-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형 기록/재생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11148A (ja) * 1981-12-22 1983-07-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トリツジ案内装置
GB2187879B (en) * 1986-03-11 1990-04-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assette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H0887855A (ja) * 1994-09-14 1996-04-02 Sony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10320952A (ja) 1997-05-23 1998-12-04 Sony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477138B1 (en) * 1998-04-28 2002-11-05 Lg Electronics Inc. Disc cartridge with gearing shutters and disc driver for driving the same
TW522385B (en) 2000-05-17 2003-03-01 Sony Corp Disk cartridge
JP4089140B2 (ja) * 2000-07-28 2008-05-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20020118634A1 (en) * 2001-02-28 2002-08-29 Hong Khuu Rack gear opening mechanism for an optical disk cartridge
EP1400974B1 (en) * 2001-06-29 2008-05-07 Sony Corporation Disk cartridge; forming member for dis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nner shell
ES2319622T3 (es) * 2001-09-03 2009-05-11 Sony Corporation Cartucho de disco, dispositivo de medio de grabacion de disco y dispositivo de grabacion y/o reproduccion de disco.
JP2003100046A (ja) * 2001-09-21 2003-04-0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シャッタ開閉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26605B (en) 2005-01-11
CN1486491A (zh) 2004-03-31
JP2003115153A (ja) 2003-04-18
US7231646B2 (en) 2007-06-12
EP1434213A4 (en) 2005-05-11
DE60226155D1 (de) 2008-05-29
KR100970011B1 (ko) 2010-07-16
DE60226155T2 (de) 2009-07-02
US20050229194A1 (en) 2005-10-13
WO2003032310A1 (fr) 2003-04-17
EP1434213A1 (en) 2004-06-30
KR20040039183A (ko) 2004-05-10
EP1434213B1 (en) 200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506C (zh) 盘片驱动装置
CN1335615A (zh) 盒式盘
CN1384498A (zh) 盘装置
CN1211793C (zh) 盘驱动装置
CN100336129C (zh) 盘盒
CN1224033C (zh) 盘驱动装置
CN1096677C (zh) 盘盒
CN1082228C (zh) 盘盒
CN1221181A (zh) 盘设备
CN1145959C (zh) 光磁记录和/或再现装置的磁头升降装置
CN1253889C (zh) 用于封装记录介质的盘盒
CN1161776C (zh) 盘片支承板和盘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253864C (zh) 活门关闭机构和盘片驱动装置
CN1992019A (zh) 盘驱动器
CN1088236C (zh) 光盘和盘盒
CN1085375C (zh) 记录媒体的装载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275250C (zh) 盘装置
CN101034576A (zh) 光盘装置及控制光盘装置的方法
CN1395732A (zh) 盘形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551173A (zh) 光盘驱动器
CN1233829A (zh) 盘片装载装置
CN1832011A (zh) 盘片记录和/或回放设备
CN1826654A (zh) 盘盒的活门件、盘盒和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296935C (zh) 盒式记录介质
CN1383144A (zh) 盘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510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