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28C - 盘盒 - Google Patents
盘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228C CN1082228C CN95118604A CN95118604A CN1082228C CN 1082228 C CN1082228 C CN 1082228C CN 95118604 A CN95118604 A CN 95118604A CN 95118604 A CN95118604 A CN 95118604A CN 1082228 C CN1082228 C CN 108222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y salver
- fenestra
- valve
- pin
- magnet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685 targe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2—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for rigid discs
- G11B23/0321—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for rigid discs rigid cartridges for single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00—Recording by mechanical cutting, deforming or pressing, e.g. of grooves or pits; Reproducing by mechanical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3/68—Record carriers
- G11B3/70—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 or structur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盘盒,包括可旋转地容纳一个盘的盘室,该盘有一主记录表面和一个保护表面,盘室由上下半部构成。盘盒插入盘播放装置中时,上下半部分别有能向盘播放装置的磁场作用头露出保护层和向物镜露出主记录表面的第一和第二窗孔。其中一个窗孔比另一个宽度小。上下两半部分还分别包括设在盘盒插入端的第一和第二桥形连接部分,分别连接第一和第二窗孔的第一和第二对相对的侧边。为增加刚性,其中一个桥形连接部分比另一个的厚度大。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装有盘室的盘盒,该盘室中可旋转地容纳一个记录盘,例如磁光盘。
按常规,以磁光盘播放装置作为盘播放装置用于向可旋转地容纳在盘盒的盘室中的磁光盘写入信息信号和/或从磁光盘读出信息是熟知的。
按惯例,上述盘播放装置包括一个带盘盒保持架的盘盒加载机构,该盘盒保持架用于支撑盘盒,一个包括装备在盘加载机构下方的盘工作台的旋转机构,用于固定该磁光盘和一个旋转驱动盘工作台的主轴电机,一个装备在旋转机构后面并具有一个物镜的光拾取器装置,一个装备在光拾取器装置上方并具有一个磁场作用头的外磁场发生器,和一个装备在外磁场发生器和光拾取器装置两者前方的提升机构,用于向上和向下来回移动旋转机构。
在上述常规磁光盘播放装置中,盘盒装在预定的盘盒加载位置后,通过旋转处在盘盒加载位置的磁光盘以实现向和从磁光盘写入和读出信息信号。
被加载到这种类型磁光盘播放装置的盘盒结构一般如图1和2所示,其中 盘盒201包括一个盘状的磁光盘202和一个可旋转地容纳磁光盘202的盘室203。
当然,磁光盘202在其记录区形成一记录层,一个磁光盘播放装置(下文称其为盘播放装置)向磁记录层写入信息信号和/或从磁记录层读出信息信号。
在磁光盘202一侧有一个主记录表面作为信号记录表面,在盘该侧中部形成一个盒状金属夹盘毂202a。盘室203还包括一对相对的实际上为盒状的两部分,即一个上半部分204和一个下半部分205,这两部分中确定一尺寸大小能容纳磁光盘202的内部空间。这两部分204和205相互吻合一起构成盘室203。
盘室203的前部209形成一个与盘盒保持架的活门开启销(将在一文中说明)啮合的活门开启部件啮合部分224,以转换盘室保持架的窗孔使盘室的窗孔转换到其开启状态。在盘室一侧壁部分207的前部附近设置一个盘盒插入销孔228,在其中插入夹头保持销(下文将说明)。
盘室203的下半部分205形成盘盒定位销啮合孔225和226,用于啮合盘盒定位销(下文将说明)以将盘盒201定位在磁光盘播放装置中适当的水平方位。一个误擦除保护件227装备在盘盒定位销啮合孔226附近,以选择是否能或不能将信息信号写入磁光盘202。
如图2所示,下半部分205形成有第一窗孔206,设置该窗孔是为了向盘盒的外部露出磁光盘202的主记录表面部分和夹盘毂202a。第一窗孔206实际上装在盘室203两横向的侧壁207和208之间的中间位置,包括一个从盘室203前部209向盘室纵向的中部延伸的长孔。当盘盒201加载到磁光盘单元时,该第一窗孔是用来使夹盘毂202a朝向旋转驱动机构(将在后面描述)的盘工作台,使磁光盘202的主记录表面露出给光拾取器装置的(将在后面描述)物镜。
如图1所示,上半部分204形成有第二窗孔216,该第二窗孔216位于盘室203前部209附近并朝向第一窗孔206配置。所形成的第二窗孔216基本上是矩形窗孔,其尺寸大小将磁光盘202另一侧形成的保持表面的一部分露在盘盒外部。当盘盒201加到磁光盘播放装置时,第二窗孔用来使限定在磁光盘202另一侧的保护层露出给磁场作用头(后面将描述)。
桥形连接部分206a和216a分别装备在与盘室203前部209的窗孔206和216相对应的位置。这些桥形连接部分由用于确保光拾取器装置和磁场作用头便于靠近磁光盘相应的主记录表面的断开凹形形成。
也就是说,在靠近前部209与第一窗孔206和第二窗孔216对应的位置,将盘室203中部的厚度(桥形连接部分206a和216a的厚度)设计成薄壁。
另外,一个可滑动的活门件211连接盘室203,以便打开和关闭两个窗孔206和216。活门件211包括一个能关上下半部分205第一窗孔206的第一活门板212,一个与第一活门板212平行配置用于关上上半部分204第二窗孔的第二活门板213,和连接第二活门板213和第一活门板212基部的连接部分214。
第一活门板212为一个宽度比较窄的矩形形状,其尺寸大小遮盖第一窗孔206。借助活门压力板215对第一活门212顶端加压并支撑,以防第一活门板脱离盘室203表面。另一方面,第二活门板213为一个宽度尺寸至少遮盖第二窗孔216的矩形形状。
设定连接部分214的高度基本等于盘室203中部薄壁的厚度。螺旋扭转弹簧(未示出)的弹簧钩安装在盘室203的连接部分之间,用于恒定地在关闭第一窗孔206和第二窗孔216的方向偏置活门件211。
图1中,两个活门移动方向由相对的箭头X表示,即关闭两个窗孔206和216的关闭方向和打开两个窗孔的打开方向。
近几年来,使用这种类型的盘盒要求在盘播放装置中插入薄壁。因此,连接相应于第一和第二窗孔206和216的盘室两侧边缘盘盒插入端的桥形连接部分206a和216a的厚度小于上和下两部分204和205的厚度。由于上述原因,盘室203在桥形连接部分206a和216a处的刚性往往会降低,因此,如果盘盒掉下来,由此产生的冲击力会使上半部分204桥形连接部分206a的底部和下半部分205桥形连接部分216a的底部断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插入磁光盘播放装置而避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的盘夹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插入磁光盘播放装置能增强盘盒桥形连接部分刚性的盘盒,以防止当盘盒掉落时产生的冲击力使桥形连接部分损坏。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和特性从后面的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其新颖性将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特别提出。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盘盒容纳一个在一侧具有主记录表面,在反面具有保护层的盘。该盘盒可由夹头插入端插入一个盘播放装置,该盘播放装置向盘主记录表面写入信息信号和/或从该盘主记录表面读取信息信号,并包括一个物镜组件,用于将激光束聚焦在盘主记录表面上,和一个磁场作用头,用于向盘施加外磁场。
该盘盒还包括一个上半部分和一个下半部分,与可旋转地容纳在上和下两半部分之间的盘为相对关系。上半部分具有在盘盒插入盘播放装置时能向磁场作用头露出保护层的第一窗孔,下半部分具有在盘盒插入盘播放装置时能向物镜组件露出记录表面的第二窗孔。
第一和第二窗孔各在盘盒横向具有规定宽度,在申请人的发明中,第一和第二窗孔中一个窗孔的规定宽度小于第一和第二窗孔中另一个窗孔的规定宽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指教制成的盘盒中,上和下两部分分别包括置于盘盒插入端的第一和第二桥形连接部分,这些桥形连接部分各连接盘盒每半边对应的第一和第二窗孔的两侧边缘。在申请人的发明中,第一和第二桥形连接部分中一个桥形连接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一和第二桥形连接部分中另一个桥形连接部分的厚度。
因此,当两部分相互组装在一起时,厚度较小半边的桥形连接处的刚性取决于厚度较大半边的桥形连接处的刚性。因此,盘盒总的刚性相对于两桥形连接部分是增强了。这将减少由于盘盒掉在硬表面产生的冲击力造成桥形连接部分损坏的机会。
下面作为例子给出的详细说明完全是为了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能被最好地理解,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其中:
图1是具体说明现有技术的盘盒上侧在活门处在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具体说明图1的现有技术的盘盒下侧在活门处在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3(A)和3(B)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讲授的盘盒的优选实施例在组装状态和分解状态的正视图。
图4示出本发明的盘盘盒的顶视分解透视图。
图5示出本发明的盘盘盒的底视分解透视图。
图6示出本发明的盘盒在其活门处于关闭状态的顶视透视图。
图7示出本发明的盘盒在其活门处于关闭状态的底视透视图。
图8示出本发明的盘盒在其活门处于打开状态的顶视透视图。
图9示出本发明的盘盒在其活门处于打开状态的底视透视图。
图10示出图3-9的盘盒向根据本发明讲授的磁光盘播放装置优选实施例中插入时的顶视透视图。
图11示出图10的磁光盘播放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12示出图10的磁光盘播放装置的盘盒保持架的透视图。
现在参考图3(A)和3(B)至7,说明根据本发明讲授的盘盒301的优选实施例。盘盒301包括一个磁光盘302和一个其中可旋转地容纳磁光盘302的盘室203。磁光盘302在其一侧的数据记录区形成一主记录表面。一个磁光盘播放装置向主磁记录层写入信息信号和/或从主磁记录层读出信息信号。磁光盘302在该盘中部形成一个盘状金属夹盘毂302a。
如图3(A)、3(B)、4和5所示,盘室303包括一对相对的实际上为盒状的两部分,即一个上半部分304和一个下半部分305,这两部分中限定外壳304a和305a,通过其前部装备的窗孔容纳磁光盘302。通过超声波焊接将这两部分304和305相互组装在一起构成该盘盒。
如图4和5所示,盘室303的前部309形成一个与盘盒保持架的活门开启销啮合的活门开启部件啮合部件324,正如下面将详细讨论的,滑动活门件311使盘室中装备的窗孔露出。在盘盒的一侧壁307的前部附近设置一个销插入孔328,盘盒保持销插入其中。
盘室303的下半部分305形成一个盘盒定位销啮合孔325和326(见图5),用于啮合夹头定位销以将磁光盘播放装置中盘盒301定位在其适当的水平定位,一个导向孔305b设置在盘盒定位销啮合孔326附近,该导向孔穿过盘盒的内外表面并在盘盒横向方向延伸。另有一个断开槽305c与盘盒定位销啮合孔326相邻设置,与导向孔305b同方向延伸并在夹头纵向方向打开。
另外,下半部分305形成一个中孔305d和一个第二窗孔306。通过夹盘毂302a中孔305d露在盘盒外侧,磁光盘302的信号记录表面部分通过第二窗孔306露在盘盒外侧。
形成由孔305d或在盘盒301下半部分305中部形成穿过盘盒内侧和外侧的圆形孔。当盘盒301加载到磁光盘播放装置中时该中孔用来使夹盘毂302a朝向盘旋转驱动机构的盘工作台。
第二窗孔306为一个长孔形状,从盘室203前部309基本上向盘盒中部纵向延伸,并基本上处在盘室303两侧壁307和308之间的中间位置。当盘盒30 1被加载到磁光盘播放装置时,第二窗孔用来使磁光盘302的信号记录表面露出给光拾取器装置。
上半部分304形成一个穿过盘盒延伸的通孔304b,和一个向盘盒纵向方向敞开并在盘盒横向方向延伸的断开槽304c。前者位于与上述导向孔305b内端相对应的上半部分位置,内端朝向相对于盘盒横向的盘盒中部。后者位于相当于断开槽305c的上半部分位置。
上半部分304的内壁表面与用于引导保护滑块的上述断开槽304c的断开窗孔表面相对的第一导向装置304d构成整体。上半部分304的内壁表面还设置一个通过大于通孔304b内径的间隔与第一导向装置304d相对的第二导向装置304e,其间的间隔大于贯通口304b的尺寸,该第二导向装置304r也是用于引导保护滑块。
另外,上半部分的内壁表面与用于限制保护滑块运动互相对置的制动器304f和304g(见图5)构成整体,在导向装置304d和304e两侧(盘盒横向方向)。靠近盘室303一侧壁307的制动器304g最好是一个具有啮合部分304g1基本上为矩形的制动器(在其平面图中)以便在相对盘盒相对横向的方向推动保护滑块,并与夹头一侧壁啮合。
上半部分还形成一个设置在盘室303前部309附近的第一窗孔316,与下半部分305的第二窗孔306相对。上半部分304的第一窗孔最好是一个矩形窗孔,其尺寸大小要露出设置在磁光盘302一侧上的主记录表面。每个窗孔在盘盒模向具有规定宽度的尺寸。如图3(A)和3(B)所示,第一窗孔316的规定宽度尺寸L1小于第二窗孔306的规定宽度尺寸L2,即L1<L2(见图3A和3B)。当盘盒加载到磁光盘播放装置中时第一窗孔用来使磁光盘一侧上的保护表面露出给磁场作用头。
如图3(A)、3(B)、4和5所示,桥形连接部分306a和316a设置在与上和下两部分304和305(盘室303)前部309中各自的窗孔306和316相对应的位置。每个桥形连接部分在盘盒插入端连接每个窗孔306和316的两侧边缘。这些桥形连接部分最好为断开的凹形,这种设计确保磁场作用头和光拾取器装置便于靠近相应磁光盘的保护表面和主记录表面。
更准确地说,在靠近前部209与第一窗孔206和第二窗孔216对应的位置,将盘室203中部的厚度(桥形连接部分206a和216a的厚度)设计成薄壁。另外,上半部分桥形连接部分316a的底部316a1的厚度大于下半部分桥形连接部分306a的底部306a1的厚度。
盘室303的下半部分305与下侧第一导向装置305h和下侧第二导向装置305i构成整体。这些导向装置从桥形连接部分306a两侧在盘盒的横向延伸,并从下半部分内壁凸出。
在下半部分305与盘室303侧壁307邻接的位置有一个弹簧挂钩305j。该弹簧挂钩有一凹槽305j1,并从下半部分内壁凸出。
另外,下半部分305包括一个用于活门件的制动器305k,位于与盘盒另一个侧壁308邻接的位置,这样以便与上述弹簧挂钩305j相对。制动器305k与在其一端,朝向盘室303侧壁308的直立部分305l构成一个整体。构成活门开启部件啮合部分324的一部分并具有一个销导向表面305ll的直立部分305l扩大啮合部分的窗孔。
盘室303的上半部分304包括上侧第一导向装置304h和上侧第二导向装置304i,这些导向装置从桥形连接部分316a两侧在盘盒横向向外延伸,并从上半部分内壁凸出。
在上半部分304与盘室303侧壁308邻接的位置还包括一个与上述制动器305k有关的制动器304l,用于限制活门件的运动。制动器304l包括一个在其一端,朝向盘室303侧壁308的直立部分304m。直立部分304m构成活门开启部件啮合部件324的一部分并具有一扩大啮合部分窗孔销导向表面304ml。
如图4和5所示,一个写保护滑块327装配在本发明的盘盒中,作为误擦除防止保护件,以此选择能或不能在磁光盘302上写入信息信号。写保护滑块327与导向装置304d和204e相关联,并包括一个能够打开和关闭上半部分304通孔304b的底327a。写保护滑块327还包括与底327a构成整体并具有可与制动器304g啮合的爪部分327b1的啮合部分327b。装配写保护滑块327以便滑块被容纳在盘室303中,可沿盘盒横向在制动器304f和304g之间滑动。
写保护滑块327的底通过一个连接部分327d与遮盖部分327c形成整体,以使上和下两部分304和305的断开槽304c和305c能被遮盖。遮盖部分327c包括一个在其内侧端露出给相应的断开槽304c和305c的滑块操作部分327e,朝向相对于盘盒横向的盘盒中部。
另外,写保护滑块327的327a与朝向下半部分305导向孔305b凸出的部分327d构成整体。
为打开和关闭两个窗孔306和316,一个金属活门件311可滑动地安装在盘室303中。活门311包括一个关闭下半部分305的第二窗306的第一活门板312,一个与第一活门板312平行排列的第二活门板313,用于关上上半部分304的第一窗孔316,和一个连接第一活门板312和第二活门板313底部的连接部分314。最好的方法是,第一活门板312一般为宽度相对较窄的矩形,其尺寸大小遮盖第二窗孔306和中孔305d。
第一活门板312的顶端由一个活门压力板压紧和支撑,以防止第一活门板脱离盘室303表面。
第二活门板313为一个宽度较第一活门板312宽的矩形形状,其尺寸大小遮盖第一窗孔316。第二活门板313在盘盒横向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活门板312在盘盒横向的宽度尺寸。这样消除了活门件311自身的扭转程度,它将围绕夹头纵向确定的轴线扭转。
图4和5示出装配一个用于在盘盒横向引导活门件311的合成树脂活门滑块315。该活门滑块315包括一个安装在连接部位314内侧在盘盒的横向延伸的底315a。活门滑块315还包括一个与底315a构成整体的导向部分315b,该导向部分315b在盘盒横向向盘室303的另一侧壁308凸出。活门滑块装配在上和下两部分304和305之间,这样以使其可在盘盒横向滑动。
导向部分315b厚度尺寸基本等于盘室303薄壁中孔的尺寸厚度。
活门滑块315的底315a与第一滑动部分317和第二滑动部分318构成整体。第一滑动部分317从盘室303前部309在靠近盘室303一侧壁307的部位向内凸起,第二滑动部分318装配在第一滑动部分317一侧以与第一滑动部分相同的方式从盘室303前部309向内凸起。装配在底315b的滑动部分317和318形成各自的啮合槽317a和318a,两者分别与下侧第二导向装置305i和上侧第二导向装置304i啮合。
在底315a中,间隙315al和朝向间隙315al的弹簧挂钩315c由第二滑动部分318在靠近活门件连接部分的部位形成的断开限定。另外,滑块315的导向部分315与盘室303前部309在靠近盘室303一侧壁307的位置向内凸起的连接部分319形成整体。连接部分319的顶端包括一个啮合部分320,该啮合部分320向盘室303的侧壁308凸起,并与上半部分304的上侧第一导向装置304h和下半部分305的下侧第一导向装置305h两者啮合。
此外,导向部分315b包括在滑块垂直方向并排列在滑块相对端向连接部分318凸起的上凸起322a和下凸起322b,以便该凸起与盘室303前部309相对。导向部分315b还形成一个压力接收部分322,用于打开活门件并具有连接凸起322a和322b的连接部分322c。
一个销导向表面322d(见图6)形成在压力接收部分322的外角,该角朝向盘室303的另一个侧壁308。销导向表面322d是由倒角尺寸值近似由C1近似表示的倒角形成的,以便销导向表面根据与盘盒插入侧的距离逐渐地离开直立部分304m和305l的销导向表面304ml和305ll。
构成销导向表面322d与两个销导向表面304ml和305ll协同操作,用于在下文详细描述的,当盘盒301插入盘盒保持架时向活门开启部件啮合部分324引导活门打开销。
图4示出一个容纳在盘室303中的螺旋扭转弹簧321,该螺旋扭转弹簧321作为活门件的返回弹簧。弹簧各端由下半部分305的弹簧挂钩305j和滑块315的弹簧挂钩315C啮合。螺旋扭转弹簧321起到向关闭第一窗孔316和第二窗孔306的方向恒定偏置活门件311的作用。在附图7中,箭头X指明相反的方向,一个是活门件311关闭两个窗孔306和316的方向,另一个是活门件打开两个窗孔306和316的方向。
具有上述构造的盘盒,在盘盒插入端连接上半部分304第一窗孔316两侧边缘的桥形连接部分316a的底316al的厚度大于在盘盒插入端连接下半部分305第一开口306两侧边缘的桥形连接部分306a的底306al的厚度。
因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当上和下两部分304和305相互组装时,具有厚度较小半边的桥形连接部分306a的刚性取决于具有厚度较大半边的桥形连接部分316a的刚性,于是,盘室303在桥式连接部分306a和316a部分的刚性增加。
在优选实施例中,由于桥形连接部分316a的底和316a1的厚度大于桥形连接部分306a的底306a1的厚度,当上半部分304由合成树脂制成时,上半部分铸塑期间,合成树脂将平滑地流入铸塑模。由于合成树脂平滑流动的结果,增加了上半部分桥形连接部分316a的底316a1的平整度。
下文按照图10至12详细说明一个磁光盘播放装置,该播放装置对容纳在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盘盒中的磁光盘进行记录和/或重放操作。如图10所示,磁光盘播放装置包括一个外壳3(播放装置主体),外壳3安装在一个基本为C型的底架1上,里面容纳对盘盒301的磁光盘302提供记录和/或重放的各种机构。当组装到计算机、子系统或类似装置时,前面板安装在这些装置上面以便露出。
如图10所示,前面板4带有一个盘盒插入/弹出口5,盘盒301通过该插入/弹出口5插入壳体3或从壳体3的里面弹出。防尘盖6沿前面板可转动地安装以打开和关闭盘夹头插入/弹出口5,从而防止灰尘进入盘播放装置内部。
前面板4还带有一个指示磁光盘302记录工作和重放工作的操作状态的发光元件7,和一个用于弹出盘盒301的弹出钮8。
如图11所示,壳体3中容纳一个具有盘盒保持架9的盘盒加载/卸载机构(A),盘盒保持架9保持盘盒301以便盘盒能向其插入或从其退出。该壳体还包括一个盘旋转机构(B),盘旋转机构(B)具有装配在盘盒加载/卸载机构下方的盘工作台和旋转驱动该盘工作台的主轴电机10。一个带有物镜12的光拾取器装置(C)也装配在盘旋转机构(B)的后面。光拾取器装置上方安装一个具有一个磁场作用头的外磁场发生器(D)。壳体3还包括一个位于外磁场发生器(D)附近的保持机构(E)以将该磁场作用头保持在加载位置或卸载位置。一个驱动机构(F)安装在保持机构(E)一侧端,用于向磁场作用头施加驱动力以便加载或卸载磁头,并向盘盒301施加驱动力以便卸载盘盒。在驱动机构(F)前面,装配一个提升机构(G)以便上和下来回移动盘旋机构(B)。一个传动机构(未示出)安装在提升机构(G)的后面,向保持机构(E)施加驱动力以便加载或卸载磁头。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壳体3的各个组成部分。
(A)盘盒加载/卸载机构
该盘盒加载/卸载机构(A)安装有带一个自动插入机构(A1)的盘盒保持架9,自动插入机构(A1)自动地在盘盒插入方向插入盘盒301,并在盘盒弹出方向弹出盘盒301。
盘盒保持架9由一个具有纵向延伸的盘盒插入/弹出口18的平盒状体和一个包括在纵向延伸的长孔的导向槽19组成,盘盒插入/弹出口18一般为矩形形状。多个插入导向件20和21装备在盘盒保持架9的盘盒插入口18的角附近,用于在插入/弹出盘盒时引导盘盒301。
盘盒保持架9带有一个活门开启装置(A-a),用于自动地打开盘盘盒301的活门件311。活门开启装置(A-a)由一个凸轮槽22和一个活门开启销支撑件24构成。凸轮槽22具有按照盘盒301的插入运动打开活门件311这样的轨迹,活门开启销支撑件24具有一个可在凸轮槽22中移动的活门开启销23。
凸轮槽22包括一段相对于盘盒301的插入方向斜着倾斜的倾斜部分22a,与该倾斜部分22a相接的弧形部分22b,和与弧形部分22b相接并平行于盘盒301插入方向的直线部分22c。
活门开启销支撑件24由具有基本上为半圆形的前端部分24a和后端部分24b和基本上为矩形的中部24c的板状件构成。
活门开启销支撑件24形成一个导向槽24d。该导向槽24d包括一个从后端部分24b向中部纵向延伸的长孔,并与其销可沿导向槽19延伸方向移动的凸出可移动导向销26啮合。
借助螺旋扭转弹簧27,恒定地向设置在凸轮22起始端的活门开启销23方向推动活门开启销支撑件24。
如图12所示,一个盘盒插入定位限定片28在盘盒保持架9顶板9a的左后边缘部分向下弯曲,以这种方式向盘盒保持架后方凸出,用于在盘盒301的插入方向限定盘夹头301的运动。
此外,盘盒保持架9在基本为盘盒保持架各侧边缘的角部位形成一对凹口29。一对盘盒推动调整片31连接保持架,以这种方式露出相应的凹口29,用于向高度方向的盘盒定位部分30对盘盒301加力。
盘盒推动调整片31包括一个固定连接盘盒保持架9底板部分的支撑部分31a,一个只在加载期间与盘盒301上表面接触的盘盒推动部分31b,一个在卸载期间向非接触位置返回盘盒推动部分31b的盘盒返回部分31c,盘盒推动部分在该非接触位置脱离盘盒的上表面,和一个装备在连接支撑部分31a和盘盒推动部分31b连接部分的弯曲部分31d,用于在从加载状态向卸载状态转换时防止盘盒推动调整片卡在盘盒推动操作片上(下文将描述)。
下面描述盘盒保持架9的自动插入机构(A1)。该自动插入机构(A1)包括一个可在盘盒301插入/弹出方向移动的第一插入板170,一个根据第一插入板170的运动将盘盒301插入盘播放装置的第二插入板171,一个用于向第一插入板170用力加力以便第一插入板向盘盒保持架9内运动的第三插入板170。
如图11和12所示,第一插入板170装备在盘盒保持架9底板部分的一侧边缘。该第一插入板170在其两端形成各自带有长孔的导向槽175和176,长孔在盘盒301的插入/弹出方向延伸并与一对固定在盘盒保持架9底板部分(未示出)上的导向轴173和174啮合。导向轴173和174装配到各自的导向槽175和176并与其啮合,以便第一插入板可在图12的箭头A1和A2指示的方向移动。
第一插入板170在与盘盒301插入/弹出方向的垂直方向形成一个打开的凹口177。另外,第一插入板170在其后端部位形成一个盘盒接触部分178,紧靠盘盒301,的活门件311。
此外,第一插入板170在其后部内端形成一个与触发臂销180接触的触发臂转动操作调整片181,触发臂销180安装在连接到底架1上的触发臂179上。与触发臂转动操作调整片181接触的触发臂179将滑板保持在其卸载状态,后面将要对其描述。触发臂可围绕连在盘盒保持架9底板部分(未示出)上的支撑轴182旋转。触发臂179形成一个与滑板制动器销啮合的啮合钉179a。借助一个螺旋扭转弹簧(未示出),触发臂179恒定地在啮合钉179a啮合滑板制动销的方向被可转动地偏置。
自动插入机构A1的第二插入板171按图12的箭头B1和箭头B2指示的方向以可绕支撑轴184旋转的方式安装,支撑轴184装配在第一插入板170后端。第二插入板171形成盘盒保持销185,当盘盒301通过盘盒插入/弹出口18插入盘盒保持架9时,盘盒保持销185插入盘盒301的盘盒插入销孔328与其啮合。第二插入板171还形成一个凸轮槽186,导向轴174经过该凸轮槽186插入导向槽176与其啮合。
盘盒保持槽185位于盘盒保持架的外侧,使盘盒301插入盘盒保持架9时盘盒插入销孔328与其相对。设计盘盒保持销以便通过第二插入板171的旋转能使销185插入盘盒插入销孔328。
以这种方式设计的自动插入机构A1的第三插入板172是使其可围绕安装在盘盒保持架9底板部分的支撑轴187旋转。
第三插入板172的一端形成一个与凹口177啮合的插入板操作销188,另一端形成一个可与滑板的插入板保持片(未示出)啮合的向下凸起的插入板保持销189。
另外,通过插入板操作销188和啮合在导向轴174上的螺旋扭转弹簧190,第三插入板172被恒定偏置在图12的箭头C1和箭头C2指示的方向。
(B)盘旋转机构
盘旋转机构(B)装配有上面提到的主轴电机10,该主轴电机10通过提升机构(G)朝向和离开盘夹头301移动。主轴电机10安装在具有向上打开(盘安装侧)的凹面32a的圆柱形主轴支架32(盘工作台)中。
一个磁体容纳在支架32的凹面32a中,用于吸引磁光盘302的夹盘毂302a。磁体33的中部提供一个插入孔33a,主轴电机10的主轴10a插入该插入孔中。
凹面32a的内圆周边缘形成一平的盘装载表面(盘工作台表面),以便装载磁光盘302。装载表面34的平面设定在比主轴10a顶部略低的平面。
(C)光拾取器装置
光拾取器装置是用来向位于壳体3内侧形成的盘装载部分的磁光盘302的主记录表面上发射激光束。该光拾取器装置(C)不同于常规的一体化光学系统,为分离的光学系统形式。该光拾取器装置(C)的分离光学系统具有一个光可移动部分以便进行高速存取。
更具体地说,该光拾取器装置包括一个带有激光二极管的固定光学系统(未示出),作为记录和重放的光源,一个用于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的信号检测器,一个用于检测记录信号的信号检测器,一个其中安装有物镜12的支架,用于转换从固定光学系统发射到磁光盘302信号记录表面的激光束,和一个安装在支架37后方用于跟踪控制的电流计。构成光拾取器装置的各个组件分别放置在底架1上。
光拾取器装置的支架37由一对导向槽39可滑动地支撑,该对导向槽位于底架1上方并相互平行由预定间隔横向隔开。两对轴承40位于支架37的一侧壁,使每对轴承的轴承旋转轴线之间的角度约为90度。同样,一对轴承40位于支架37的另一侧壁,使那对轴承的轴承旋转轴线之间的角度约为90度。
一个弹性件(未示出)连接每对轴承中的一个轴承以便向该轴承施加弹力,使每对轴承的两轴承旋转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直线电机42装配在支架37两侧以驱动该支架。此外,为支撑物镜12,借助两个在它们的垂直方向并排放置的弹性体48将物镜保持架47装配在支架37上。
(D)外磁场发生器
外磁场发生器(D)有一个滑块(下文称其为″磁场作用头″)59,该滑块安有一个用于向磁光盘302的信号记录表面施加外磁场的磁场作用头。外磁场发生器(D)的滑块59在下文将被称为″磁场作用头″。通过保持机构(E)将外磁场发生器装配在支架37后部。外磁场发生器(D)的磁场作用头59包括一个浮动磁头以便磁场调制改写。
(E)保持机构
保持机构(E)包括一个由形成在支架37后端的隆起部分37a支撑的提升机构58,该提升机构58由驱动机构(F)产生的驱动力旋转。保持机构(E)还包括一个装配在提升机构58上方并由支架37的隆起部分37a可旋转地支撑的磁头臂60,这样以便支撑磁场作用头。保持机构用于将磁头臂60和提升机构58保持在加载位置和卸载位置之间,其中在加载位置,能将磁场从磁场作用头59加到磁光盘302,而在卸载位置,磁场作用头59从盘装载表面34离开。
为确保浮动磁头期间的稳定性,保持机构(E)的磁头臂60用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其中在第一位置,磁场作用头59处在其卸载状态,从磁光盘302的信号记录表面离开,而在第二位置,磁场作用头59处在其加载状态,带有几克至10克推力与磁光盘302的信号记录表面接触。
(F)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F)包括一个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机70,该驱动源借助一个传动机构(未示出)弹出盘盒301并提供一个驱动源以保持或放松提升装置58的锁定状态。驱动机构(F)还包括一个与驱动电机70从动连接的传动齿轮72。另外,一个圆柱销71从传动齿轮72的一侧壁的周边在与托架37前进/后退方向的垂直方向凸出,传动齿轮72的正向旋转使销71转动。将滑板从其加载位置退回到卸载位置。反之,传动齿轮72的反向转动使销71产生的转动允许旋转力通过传动机构(未示出)加到提升装置58。传动齿轮72正向旋转使销71产生的位移使盘夹头301弹出。
通过传动齿轮72反向旋转使销71产生的位移,借助传动机构放开提升装置58的锁定状态,于是,当托架37位于盘最外面位置时,能完成磁场作用头59向磁光盘302上的加载动作。
(G)提升机构
提升机构(G)包括一个安装在底架1上基本为T形的提升板74,以便可向上和向下移动。该提升板74支撑用于定位盘盒301的盘盒定位销73和用于旋转地驱动磁光盘302的盘旋转机构(B)。提升机构(G)还包括安装在提升板74下方并根据盘盒301的加载/卸载运动在纵向前进或后退的基本为C形的滑板75。
如图11所示,长孔78和79位于提升机构(G)的滑板75两侧,靠近后端并基本位于滑板75的中部。弹簧悬挂轴(也作为导向轴)76和导向轴77两个从底架1凸出的轴,分别通过长孔78和79插入并露出。
第一凸轮片82装配在基本上位于滑板75中部的相应长孔78附近。每个第一凸轮片82有一段倾斜并向前延伸的下斜槽80和一段与下斜槽80相接水平延伸的平行槽81。一个可与销71啮合的向后延伸的滑板返回片83和一个带在纵向打开通孔84a的向上弯曲弹簧挂钩84与位于滑板后端长孔79附近的滑板形成整体,并朝向驱动电机。
第二凸轮片87装配在滑板75两侧的前端。每个第二凸轮片87有一段倾斜并向前延伸的下斜槽85和一段与下斜槽85相接水平延伸的平行槽86。设置第三凸轮片87的斜槽85的倾斜角大于第一凸轮片82的斜槽80的倾斜角。通过弯曲、滑板在基本是中部的最外侧与夹头推动操作片88形成整体。每个夹头推动操作片有一个凸起部分88a,用于推动夹头推动调整片31。
在滑板75后端靠近一侧的部位形成一个可与触发臂179的啮合钉179a啮合的滑板啮合销75a。该滑板在其前端靠近另圜侧的部位形成一个可与插入板保持销189啮合的插入板保持片。
借助弹簧悬挂轴76和弹簧挂钩84之间偏置的螺旋扭转弹簧恒定地向滑板75施加一弹力偏置,使滑板按图11箭头M1指示的方向从底架后部(卸载位置)返回底架前部(加载位置)。
如图11所示,第一销89可转动地装配在提升板74后端两侧。每个第一销89露出斜槽80和平行槽81。第二销90可转动地装配在提升板74前端两侧。每个第二销90露出斜槽85和平行槽86。
此外,一个温度传感器91、一个写保护开关92A和一个盘类型检测开关92b安装在提升板74前端上。
通过这些设计,盘盒向磁光盘播放装置中的加载操作进行如下。
在盘盒加载操作中,盘盒301开始按图11箭头D指示的方向通过盘盒插入/弹出孔18插入盘盒保持架9。此时,活门开启销23靠在盘盒301的前部。
接下来,当盘盒301进一步插入盘盒保持架9时,活门开启销借助盘盒301的压力沿凸轮槽22的倾斜部分22a移动。然后,活门开启销支撑件24在绕可移动导向销26转动的同时,克服螺旋扭转弹簧27的弹力偏置沿凸轮槽22的倾斜部分22a移动,可移动导向销26位于其在导向槽19中的初始位置。结果,活门件311克服盘盒301螺旋扭转弹簧321的偏置在能够打开上和下两部分304和305窗孔306和316的方向移动。
当盘盒301进一步插入盘盒保持架9时,活门开启销23沿凸轮槽22的弧形部分22b向直线部分22c移动,这样活门件311在打开盘
盒301窗孔306和316的方向进一步移动。此时,活门开启销24围绕位于初始位置的可移动导向销26转动,活门开启销23已经同样地沿倾斜部分22a移动。接下来,当活门开启销23到达弧形部分22b的后端部位时,销进入活门开启部件啮合部分324。结果,盘盒301的窗孔306和316完全打开,磁光盘302的一部分露出。
当盘盒301进一步插入盘盒保持架9时,可移动导向销26靠住盘盒301前部309。随着进一步插入,活门开启销23沿凸轮槽22的直线部分22C在盘盒插入方向移动,另外活门开启销支撑件24沿导向槽19移动。在上述移动中途,盘盒301靠着第一插入板170的盘盒接触部分178。接着,当盘盒301插入盘盒保持架9时,第一插入板170按图12箭头A1指示的方向移动。
根据第一插入板170的运动,第二插入板171在盘盒插入方向(箭头A1指示的方向)移动,同时还按图12箭头B1指示的方向转动,以这种方式沿凸轮槽186移动。结果,盘盒保持销185逐渐进入盘盒插入销的插入孔328。当盘盒301进一步插入盘盒保持架9时,触发臂转动操作调整片181与触发臂销180接触。当第一插入板170在盘盒插入方向进一步移动时,触发臂179围绕支撑轴182在图12箭头K1指示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啮合钉179a脱离滑板啮合销75a。结果,由导向轴76和77导向的滑板75借助螺旋扭转弹簧(未示出)开始按图11箭头M1指示的方向在底架1上移动。
此时,滑板75的一个插入板支撑板(未示出)脱开第三插入板172的插入板支撑板189,然后借助螺旋扭转弹簧190的偏置按图12的箭头C1指示的方向围绕支撑轴187转动。当第三插入板172按箭头C1指示的方向旋转时,通过插入板操作销188施加的压力使第一插入板170在图12的箭头A1指示的方向移动。此时,盘盒保持架销185已经进入盘盒301的盘盒插入销孔328,于是盘盒301自动地深深插入盘盒保持架9。
以这种方式,活门件稳固地靠着夹头插入位置限定片28,结果,确定了盘盒301的装载部位。
滑板75向盘盒插入/弹出口18的运动防止盘盒推动操作片88的凸起部分88a脱开盘盒推动调整片31的盘盒返回部分31c,并确保盘盒301插入盘盒保持架9中。此后,盘盒推动调整片31的盘盒推动部分31b进入盘盒保持架9,从而使盘盒301的上表面310a被向下推。结果,通过盘盒推动调整片31的压力向盘盒保持架9的高度方向的盘盒定位部分30推动盘盒301,盘盒借此被保持在预定高度的平面。
由于滑板75向盘盒插入/弹出口18的进一步运动,第一凸轮片82和第二凸轮片87分别与第一销89和第二凸轮片87(第二销90)啮合。接着,当滑板75进一步向插入/弹出口18移动时,第一销89沿第一凸轮片82的斜槽80向上滚动,而第二销90沿第二凸轮片87的斜槽85向上滚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凸轮片87的斜槽85的倾角大于第一凸轮片82的斜槽80的倾角,在第一凸轮销89到达第一凸轮片82的平行槽81之前,第二销90到达第二凸轮片87的平行槽86。结果,提升板74两端部分的前端部分首先升起,于是盘盒定位销73先于主轴电机10升起。
因此,盘盒定位销73分别插入盘盒定位销啮合孔325和326,结果,盘盒301稳固地定位在盘盒保持架9中。此后,当第一销89到达第一凸轮片82的平行槽81时,主轴电机10升起,以使提升板74接触主轴高度定位件(未示出)。结果,主轴电机10的主轴10a插入磁光盘302的夹盘毂302a。然后,磁光盘302的盘盒紧动作完成。以这种方式,完成磁光盘302向磁光盘播放装置的装配。
盘盒301从磁光盘播放装置的卸载动作能够进行如下。
传动齿轮72在驱动电机70的驱动下一开始反向转动,销71就在盘盒301插入方向推动滑板返回片83,从而从加载位置向卸载位置拉动并返回滑板75。结果,第二销90沿位于第二凸轮槽87的平行槽86下方的倾斜部分85滚动,同时第一销89沿位于第一凸轮槽82的平行槽81下方的倾斜部分80滚动。从而使提升板74脱开主轴高度定位件(未示出)并向下移动。
然后,盘盒定位销73脱开盘盒301的盘盒定位销325和326。结果,盘盒定位销73向盘盒301的定位动作被放松,同时主轴电机10的主轴10a离开夹盘毂302a。从而使磁光盘302脱开容纳在主轴支撑件32中的磁体33,以这种方式使磁光盘302退出盘盒紧状态。
滑板75在盘盒301插入方向的运动允许盘盒推动操作片88的凸起部分88a啮合盘盒推动调整片31的盘盒返回部分31c。于是盒盘推动部分31b露在盘盒保持架9外面,以解除施加在盘盒301上表面301a上的压力。
滑板75进一步在盘盒301插入方向移动,于是滑板75的插入支撑件(未示出)被推动并与第三插入板172的插入板支撑销189啮合。结果,第三插入板172克服螺旋扭转弹簧190的偏置在图12的箭头C2指示的方向围绕支撑轴187转动。
根据第三插入板172的转动,通过插入板操作销188的推动啮合,第一插入板170在图12的箭头A2指示的方向移动。
根据第一插入板170的运动,第二插入板171在图12的箭头B2指示的方向沿凸轮槽186转动。结果,盘盒保持销185向盘盒插入销孔328外面移动。在该状态下,能够从盘盒保持架9弹出盘盒301。
根据第一插入板170的运动,触发臂179克服螺旋扭转弹簧(未示出)的偏置在图12的箭头K2指示的方向转动。结果,触发臂179的齿盒钉179a啮合滑板啮合销75a。此后,当盘盒301借助于螺旋扭转弹簧27的偏置在盘盒弹出方向移动时,活门开启销23沿凸轮槽22的直线部分22c向弧形部分22b移动。此外,活门开启销支撑件24沿导向槽19在盘盒弹出方向移动。
由于盘盒301在盘盒弹出方向的运动,当活门开启销23到达弧形部分22b的后端以及可移动导向销26到达导向槽19的开始点(初始位置)时,可移动导向销26开始移动,以离开盘盒301前部309。结果,活门开启销23沿弧形部分22b向倾斜部分22a移动。
当活门开启销23沿弧形部分22b移动时,活门开启销支撑件24围绕位于导向槽19初始位置的可移动导向销26转动。接着,盘盒301继续在盘盒弹出方向移动时,活门开启销23通过弧形部分22b的开始点并沿凸轮槽22的倾斜部分22a移动。此时,通过螺旋扭转弹簧321的偏置,活门件311在使两部分304和305的窗孔306和316关闭的方向移动。
盘盒301继续在盘盒弹出方向移动时,活门开启销23离开盘室303的前部309一定间隔以便盘盒301的一部分从盘盒保持架9弹出。这样,盘盒310卸开到磁光盘播放装置外。
根据上面所述,一个其中安装磁光盘302的盘盒被加载到盘室303中。本发明的盘盒的盘室包括两个窗孔,即当盘盒插入盘播放装置时一个朝向磁场作用的窗孔和一个朝向物镜组合件的窗孔。每个窗孔将被规定宽度,其中一个窗孔的规定宽度小于另一个窗孔的规定宽度。
此外,本发明的盘盒中,在盘盒插入端,盘盒的每半边窗孔的桥形连接部分在连接侧边缘提供两个桥形连接部分。一个桥形连接部分底部的厚度大于另一个桥形连接部分底部的厚度。
因此,当相应的两部分相互吻合地组装在一起时,厚度较小半边的桥形连接处的刚性取决于厚度较大半边的桥形连接外的刚性。因此,盘盒总的刚性相对于两桥形连接部分被增强。这将减少由于夹头掉落产生的冲击力造成桥形连接部分损坏的机会。
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里给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用于盘盒,其中磁盘或光盘加载在盘盒中。
虽然已经参考确定的优选实施例详细地给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做出许多变化和改进。所附权利要求被解释为包括上述以及各种其它变化和改进。
Claims (4)
1.一个能加载在盘驱动装置上的盘盒,该盘驱动装置在置
于盘盒中的盘上记录和/或重放该盘上的信息信号,包括:
一个盘盒,包括一个具有第一窗孔和在连接盘盒插入端连接第一窗孔两侧边缘的第一桥形连接部分的上半部分,和一个与第一半边装配在一起并具有与第一窗孔相对的第二窗孔和与第一桥形连接部分相对在盘盒插入端连接第二窗孔两侧边缘的第二桥形连接部分的下半部分,
一个盘可旋转地置于上和下两部分之间并具有朝向各窗孔限定平面的信号记录表面,
一个连到盘盒的活门,能够滑动以便打开和关闭两个窗孔,
其中第一和第二桥形连接部分各在对应第一和第二窗孔的位置分别带有薄壁部分,以允许装在盘播放装置中的磁头装置便于接近盘的信号记录表面,
其中第一和第二桥形连接部分中一个的薄壁部分的从盘盒横向看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一和第二桥形连接部分中另一个的薄壁部分的从盘盒横向看的厚度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盘盒,其中上和下两部分的两个窗孔在盘盒横向为规定宽度尺寸并形成矩形窗孔,其尺寸可露出盘信号记录表面的一部分,其中第一窗孔的规定宽度尺寸小于第二窗孔的规定宽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盘盒,其中上和下两部分的两个窗孔在盘盒横向为规定宽度尺寸,且当盘盒加载到盘播放装置时,第一窗孔朝向装在盘播放装置中的磁场作用头,第二窗孔朝向光拾取器装置的物镜,光拾取器装置与磁场作用头在盘播放装置中相对安装,其上半部分的第一窗孔的规定宽度尺寸小于下半部分第二窗孔的规定宽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盘盒,其中活门包括一个能关闭上半部分第一窗孔的第一活门板,一个与第一活门板平行配置关闭下半部分第二窗孔的第二活门板,一个连接第一活门板和第二活门板的连接部分,其中第一活门滑块以可在盘盒横向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上和下两部分之间,活门滑块具有一个安装在活门连接部分内侧的底,一个与底形成整体的导向部分,设置导向部分的尺寸基本等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桥形连接部分的第一和第二薄壁部分的厚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6221576A JPH0887851A (ja) | 1994-09-16 | 1994-09-16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21576/94 | 1994-09-16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125248A Division CN1392559A (zh) | 1994-09-16 | 2001-08-29 | 盘盒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382A CN1144382A (zh) | 1997-03-05 |
CN1082228C true CN1082228C (zh) | 2002-04-03 |
Family
ID=167689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51186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228C (zh) | 1994-09-16 | 1995-09-16 | 盘盒 |
CN01125248A Pending CN1392559A (zh) | 1994-09-16 | 2001-08-29 | 盘盒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125248A Pending CN1392559A (zh) | 1994-09-16 | 2001-08-29 | 盘盒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850384A (zh) |
EP (1) | EP0702371A3 (zh) |
JP (1) | JPH0887851A (zh) |
KR (1) | KR100354460B1 (zh) |
CN (2) | CN1082228C (zh) |
MY (1) | MY114003A (zh) |
TW (2) | TW368163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25900B2 (en) * | 1997-01-31 | 2003-02-25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Flexible recording system, flexible disk drive and recording disk |
US6307831B1 (en) * | 1997-06-10 | 2001-10-23 | Tdk Corporation | Disc cartridge having reference holes |
US6185069B1 (en) * | 1997-08-29 | 2001-02-06 | Iomega Corporation | Magnetic disk cartridge having a flexible disk anti-drift mechanism |
KR100312326B1 (ko) * | 1998-03-17 | 2001-12-28 | 구자홍 | 디스크카트리지 |
US6411596B1 (en) * | 1999-03-16 | 2002-06-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Magneto-optical disk cartridge and magneto-optical disk apparatus |
US6580683B1 (en) | 1999-06-23 | 2003-06-17 | Dataplay, Inc. |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 master data area and a writeable data area |
US7227817B1 (en) | 1999-12-07 | 2007-06-05 | Dphi Acquisitions, Inc. | Low profile optical head |
US6631359B1 (en) | 1999-09-10 | 2003-10-07 | Dphi Acquisitions, Inc. | Writeable medium access control using a medium writeable area |
US7191153B1 (en) | 1999-09-10 | 2007-03-13 | Dphi Acquisitions, Inc. | Content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6910219B2 (en) * | 2001-07-06 | 2005-06-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c cartridge |
JP2003077250A (ja) * | 2001-09-03 | 2003-03-14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5032310A (ja) * | 2003-07-09 | 2005-02-03 | Canon Inc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JP4682515B2 (ja) * | 2003-12-26 | 2011-05-1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5276324A (ja) * | 2004-03-25 | 2005-10-06 | Tdk Corp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4363246B2 (ja) | 2004-05-07 | 2009-11-1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6176191A (ja) * | 2004-12-24 | 2006-07-0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感光性記録媒体用カートリッジ |
JP4452665B2 (ja) * | 2005-08-19 | 2010-04-2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記録媒体用カートリッジ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26411A (en) * | 1988-09-05 | 1990-05-15 | U.S. Philips Corporation | Cassette having an information disc |
US5040167A (en) * | 1988-04-04 | 1991-08-13 | Hitachi Maxell, Ltd. | Disk cartridge |
EP0442502A2 (en) * | 1990-02-14 | 1991-08-21 | Dai Nippon Insatsu Kabushiki Kaisha | Disk cartrid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47805Y2 (zh) * | 1987-09-24 | 1992-11-11 | ||
JPH0528607Y2 (zh) * | 1987-10-27 | 1993-07-22 | ||
US5237560A (en) * | 1988-06-23 | 1993-08-17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 disc cartridge |
EP0653756B1 (en) * | 1988-06-29 | 2001-09-26 | Dai Nippon Insatsu Kabushiki Kaisha | Disc cartridge |
JP2785279B2 (ja) * | 1988-09-26 | 1998-08-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H0636541Y2 (ja) * | 1989-02-28 | 1994-09-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2827332B2 (ja) * | 1989-10-06 | 1998-11-2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5467239A (en) * | 1991-01-11 | 1995-11-14 | Sony Corporation | Disc cartridge withribbed shutter |
-
1994
- 1994-09-16 JP JP6221576A patent/JPH0887851A/ja active Pending
-
1995
- 1995-09-12 US US08/527,042 patent/US5850384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09-14 EP EP95306495A patent/EP0702371A3/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5-09-15 KR KR1019950030195A patent/KR100354460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5-09-15 TW TW085208452U patent/TW368163U/zh unknown
- 1995-09-15 TW TW085209640U patent/TW386634U/zh unknown
- 1995-09-15 MY MYPI95002740A patent/MY114003A/en unknown
- 1995-09-16 CN CN95118604A patent/CN108222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08-29 CN CN01125248A patent/CN13925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40167A (en) * | 1988-04-04 | 1991-08-13 | Hitachi Maxell, Ltd. | Disk cartridge |
US4926411A (en) * | 1988-09-05 | 1990-05-15 | U.S. Philips Corporation | Cassette having an information disc |
EP0442502A2 (en) * | 1990-02-14 | 1991-08-21 | Dai Nippon Insatsu Kabushiki Kaisha | Disk cartridg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5850384A (en) | 1998-12-15 |
EP0702371A3 (en) | 1997-10-15 |
KR960011975A (ko) | 1996-04-20 |
CN1144382A (zh) | 1997-03-05 |
TW368163U (en) | 1999-08-21 |
MY114003A (en) | 2002-07-31 |
TW386634U (en) | 2000-04-01 |
CN1392559A (zh) | 2003-01-22 |
KR100354460B1 (ko) | 2002-12-26 |
EP0702371A2 (en) | 1996-03-20 |
JPH0887851A (ja) | 1996-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228C (zh) | 盘盒 | |
CN1139065C (zh) | 光盘驱动装置 | |
CN1249720C (zh) | 盒式盘 | |
CN1126091C (zh) | 记录载体重放/记录装置 | |
CN1245336A (zh) | 盒式盘 | |
CN1855265A (zh) | 盘驱动设备和电子装置 | |
CN1221181A (zh) | 盘设备 | |
CN1253889C (zh) | 用于封装记录介质的盘盒 | |
CN1088236C (zh) | 光盘和盘盒 | |
CN1734656B (zh) | 盘驱动装置、盘驱动单元和光头装置 | |
CN1174411C (zh) | 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以及盘记录介质的更换装置 | |
US8356313B2 (en) | Reduced thickness disc drive apparatus | |
CN1975899A (zh) | 盘片驱动装置 | |
CN1239572A (zh) | 盘形记录介质的盘盒 | |
CN1305057C (zh) |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 |
CN1310249C (zh) | 盘盒 | |
CN1486491A (zh) | 盘驱动装置 | |
CN1320544C (zh) | 光盘驱动装置 | |
CN1692439A (zh) | 记录再生装置 | |
CN1604215A (zh) | 盘装置 | |
US20050286359A1 (en) | Disc device | |
CN1327582A (zh) | 光磁盘记录及/或再生装置 | |
CN1754222A (zh) | 盘片盒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JP3740285B2 (ja) | 情報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 |
US7516461B2 (en) | Disk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403 Termination date: 2009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