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04580C - 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4580C
CN1204580C CN 01110252 CN01110252A CN1204580C CN 1204580 C CN1204580 C CN 1204580C CN 01110252 CN01110252 CN 01110252 CN 01110252 A CN01110252 A CN 01110252A CN 1204580 C CN1204580 C CN 12045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ning
panel
axis direction
switching devic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102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0377A (zh
Inventor
野村秀和
坂部正司
本田稔
草间公男
铃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30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0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45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45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操作容易外观良好的开关装置。器体由前面开口的壳体、和设在壳体前面的盖子、和具有以横跨壳体与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不让壳体与盖子分离而嵌合的2个组装孔,以及支撑壳体和盖子的一对组装框构成。器体在组装框上包括安装爪,该安装爪是为安装到具有在长轴方向包括3组器具安装构件的长方形器具安装用开口窗的面板上。操作手柄配置在器体前侧面板的开口窗内,其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3分之一。

Description

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此前,作为开关装置,提供有一种作为具有通过相互按压操作两端部而让所按压操作的端部对侧的端部翘起形成起伏动作的操作手柄的布线器具,通过按压操作设置在开关本体的前面侧上的操作手柄,进行触点切换的所谓翻转开关。这种开关装置的器体是通过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将前面开口的直方体状的壳体和角筒状的盖子结合而构成,在开关本体前面侧,相对于盖子可自由摇动支撑的操作手柄的一部分从盖子的轮毂部的开口面凸出,可以相互按压操作操作手柄的操作面的两端部。此外,这种开关本体的器体,一般形成为标准化的埋入型布线器具的单位尺寸(1个模块尺寸),在具有包括3组器具安装构件的细长器具安装用开口窗的组装框内可以安装3个,然后在安装框的前面安装上面板。还有,作为具有单位尺寸的器体的开关装置,也提供一种操作手柄从盖子的轮毂部的开口面凸出的按钮开关。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开关装置中,由于操作手柄形成为大致和盖子的轮毂部的开口面相同的尺寸,和器体相比手柄小,不仅难以操作,而且外观也不好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针对上述问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操作同时外观好看的开关装置。
发明之1具有的特征是包括可以安装到具有在长轴方向包括3组器具安装构件的长方形状的器具安装用开口窗的面板上而短轴方向的外形尺寸大致为上述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3分之一的器体,和设置在上述器体的前面侧、配置在上述面板的开口窗内、相互操作在上述开口窗的短轴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操作手柄;上述器体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3分之一的大小。上述器体通过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和现有的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将壳体和盖子结合的情况相比,组装作业变得容易,而且,通过将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3分之一的大小,由于操作手柄的面积可以做得比现有的要大,所以在提高操作性的同时,外观也变得好看。
发明之2具有的特征是包括可以安装到具有在长轴方向包括3组器具安装构件的长方形状的器具安装用开口窗的面板上而短轴方向的外形尺寸大致为上述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3分之一的器体,和设置在上述器体的前面侧、配置在上述面板的开口窗内、相互操作在上述开口窗的短轴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操作手柄;上述器体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整个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小。上述器体通过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和现有的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将壳体和盖子结合的情况相比,组装作业变得容易,而且,通过将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大致整个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小,由于操作手柄的面积可以做得比现有的以及发明之1要大,在提高操作性的同时,外观也变得好看。
发明之3具有的特征是包括可以安装到具有在长轴方向包括3组器具安装构件的长方形状的器具安装用开口窗的面板上的器体,和设置在上述器体的前面侧、配置在上述面板的开口窗内、相互操作在上述开口窗的短轴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操作手柄;上述器体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一半的大小。上述器体通过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和现有的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将壳体和盖子结合的情况相比,组装作业变得容易,还有,通过将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一半的大小,由于操作手柄的面积可以做得比现有的以及发明之1要大,所以在提高操作性的同时,外观也变得好看。
发明之4具有的特征是包括可以安装到具有在长轴方向包括3组器具安装构件的长方形状的器具安装用开口窗的面板上而短轴方向的外形尺寸大致为上述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3分之一的器体,和设置在上述器体的前面侧、配置在上述面板的开口窗内、按压操作在上述开口窗的短轴方向上的一端部的操作手柄;上述器体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3分之一的大小。上述器体通过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和现有的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将壳体和盖子结合的情况相比,组装作业变得容易,还有,通过将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3分之一的大小,由于操作手柄的面积可以做得比现有的要大,所以在提高操作性的同时,外观也变得好看。
发明之5,是在根据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4的发明中,由于在上述组装孔的内周面上凸出设置有压接上述组装凸块的压入肋,可以提高壳体和盖子的结合力,同时可以防止组装框的脱落。
发明之6,包括上述发明之1到4在内,由于上述组装凸块分别形成在位临沿上述面板中的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部位的面上,在上述组装框上形成有为安装到上述面板的器具安装构件的安装部,可以采用和现有的埋入型布线器具相同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施工作业变得容易,同时可以向上述面板与其他埋入型布线器具连设。
发明之5,包括上述发明之1到4在内,由于上述组装凸块分别形成一对在位临沿上述面板中的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部位的面上,在上述各组装框分别设置有2个上述组装孔,可以进一步提高壳体和盖子的结合力。
发明之8,包括上述发明之1到4在内,由于上述组装框上凸出设置有在上述组装凸块嵌合到上述组装孔的状态下其前端部具有与设置在上述组装凸块的基端部上的挂接凹部挂接的钩形爪的挂接脚,可以防止组装框的拔出,进一步提高壳体和盖子的结合力,让组装框小型化。
发明之9,包括上述发明之8在内,由于上述组装凸块的侧缘上形成有在上述组装凸块没有嵌合到上述组装孔的状态下上述钩形爪可嵌入的临时支撑用临时支撑凹部。组装时,在将上述组装框的挂接脚的钩形爪挂接到临时支撑凹部的状态下,在上述壳体的临时支撑凹部中设置上述盖子,然后,即可将挂接脚的钩形爪挂接到挂接凹部,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以下对附图作简要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例1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的主要部份放大图。
图5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的主要部份放大剖视图。
图6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7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组装方法的说明图。
图8为表示安装上同上开关装置的面板框的主视图。
图9为表示安装上同上开关装置的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表示安装上同上开关装置的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1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向面板上安装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2为表示实施例2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的主视图。
图14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的侧视图。
图15为表示安装上同上开关装置的面板框的主视图。
图16为表示实施例3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7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的主视图。
图18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的侧视图。
图19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与面板框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20为表示实施例4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1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的主视图。
图22为表示同上开关装置的仰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1-开关装置、3-组装框、4-组装孔、5-器体、5b-壳体、5a-盖子、6-组装凸部、8-安装爪、43-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让后述的触点开闭的翻转手柄31的开关本体1和与开关本体1的翻转手柄31相对向的安装在翻转手柄31上操作手柄43。
以下首先参照图1~图7说明开关本体1。
开关本体1的器体5为箱状,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5b、设置在壳体5b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5a、将壳体5b和盖子5a结合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一对组装框3形成。换句话说,壳体5b和盖子5a采用一对组装框3结合。即,壳体5b的长轴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凸出设置2个组装凸部6b、6b,在盖子5a的长轴方向的两侧面上分别凸出设置有其后端缘与壳体5b的组装凸部6b的前端缘挡接的2个组装凸部6a、6a,通过将设置在组装框3上的2个组装孔4、4分别与由相互挡接的组装凸部6a、6b的组所构成的一对安装凸部6、6嵌接而让壳体5b和盖子5a结合。关于组装框3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说明。
然而,壳体5b的内部空间在长轴方向上被分成3室,两侧的室收容后述的端子而称为端子收容室13、14,中央室收容后述的开关机构部的一部分而形成中央收容室23。端子收容室13内收容由端子板15、2个锁锭弹簧16和解除扣17所构成的端子,端子收容室14内收容由端子板18、2个锁锭弹簧19和解除扣21所构成的端子。还有,在与端子收容室13、14对应的壳体5b的后壁上贯通设置有各一对电线插入口(图中未画出),在各一对电线插入口的附近分别贯通设置有各一个解除孔(图中未画出)。
锁锭弹簧16、19,通过将具有弹性的导电性金属的带板的两端部分别弯曲,而在中央片16c、19c的两端部上分别形成锁锭片16a、19a和接触片16b、19b。锁锭片16a、19a被弯曲成J字状,从与中央片16c、19c的连接部位开始倾斜使得其前端与中央片16c、19c的距离扩大。还有,接触片16b、19b被弯曲成S字状,在中央片16c、19c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弹性。
另一方面,各端子板15、18的整体形状为后方开放的コ字状,包括前片15a、18a、位于前片15a、18a后方相互对向的按压片15b、18b以及挡接片15c、18c。锁锭弹簧16、19的中央片16c、19c为平板状,与端子板15、18的挡接片15c、18c挡接,让锁锭片16a、19a和接触片16b、19b与按压片15b、18b对向。端子板15、18和锁锭弹簧16、19与上述各电线插入口之间的位置关系设定为从电线插入口导入到器体5内的电线被插入到锁锭弹簧16、19的锁锭片16a、19a以及接触片16b、19b和端子板15、18的按压片15b、18b之间。因此,当在器体5中插入电线,在锁锭片16a、19a以及接触片16b、19b和端子板15、18的按压片15b、18b之间夹持电线,锁锭片16a、19a的前端咬住电线的芯线防止拔出,同时通过锁锭片16a、19a以及接触片16b、19b让电线的芯线与端子板15、18处于电连接。利用锁锭弹簧16、19的弹力,而不用端子螺钉就可以将电线连接,这种构造的端子称为速接端子。
解除扣17、21采用尿素树脂那样的热固性树脂形成,其后部邻接到上述解除孔的形状分别被收容到各端子收容室13、14内。解除扣17、21的一部分可以与锁锭弹簧16、19的锁锭片16a、19a接触,如果通过上述解除孔用一字改锥那样的工具的前端部按压操作解除扣17、21,将锁锭片16a、19a从端子板15、18的按压片15b、18b拉开,减弱电线的夹持力,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将电线拉出。在此,各解除扣17、21配置成分别与各端子板15、18对应的各一对锁锭弹簧16、19横跨,可以同时按压与各端子板15、18对应的各2个锁锭弹簧16、19的锁锭片16a、19a。
在收容在端子收容室14内的端子板18中一体形成有插入到中央收容室23内的触点支撑片18d,在触点支撑片18d的前端部上在中央收容室23内设置有固定触点(图中未画出)。还有,在收容在端子收容室13内的端子板15的挡接片15c的前端部上形成有沿中央收容室23的后壁内周面配置的支撑片15e。在支撑片15e的前端部形成还有弯曲成ヘ字状的支点凸部15f。支点凸部15f挡接由コ字状的导电板构成的选通器24的中央片24a的后面。
选通器24,在其中央片24a的两端上形成侧片24b、24c,以支点凸部22为中心可自由摇动地配置在中央收容室23内。中央收容室23从壳体5b的短轴方向的两侧壁的内面凸出设置有肋23a、23a,由肋23a、23a限制选通器24向壳体5b的短轴方向移动。在选通器24的侧片24b的侧缘上凸出设置有凸部24d,通过将该凸部24d与肋23a挂接,限制选通器24的摇动范围。
选通器24配置成与触点支撑片18d对向,在与一方的侧片24b中设置在触点支撑片18d上的固定触点(图中未画出)相对向的部位上设置有与上述固定触点同时构成触点的可动触点29。即,通过摇动选通器24,可动触点29接触/脱离上述固定触点,选择让端子板15和端子板18处于电接触状态和电分离状态。总之,开关本体1构成用于包括上述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29各1个的单刀单掷的单掷开关(所谓的单刀开关)的触点,例如可以作为将触点插入到电源与负载之间向负载投入电源的单刀开关使用。
如上所述,通过将收容在端子收容室13、14内的各一对锁锭弹簧16、19分别与1个端子板15、18对应配置,各一对锁锭弹簧16、19分别电连接。即,通过触点的开闭同时切换收容在端子收容室13内与端子板15对应的2个锁锭弹簧16和收容在端子收容室14内与端子板18对应的2个锁锭弹簧19之间的导通、非导通,各2个设置的锁锭弹簧16、19的一方可以作为输配线的端子使用。
触点与为了让选通器24摇动而设置的翻转弹簧30、翻转手柄31一起构成上述开关机构部。翻转弹簧30为线圈弹簧,其一端部收容在由选通器24的中央片24a和两侧片24b、24c所围的空间内,另一端部收容在翻转手柄31内。
翻转手柄31由合成树脂制成,通过在盖子5a的前面贯通设置的矩形状的贯通孔32从盖子5a的前面侧露出。在盖子5a中的贯通孔32的周缘上沿整个周边形成有向前方凸出的增强凸条34,在形成比较大面积的贯通孔32的同时可以通过增强凸条34保持刚性。进一步,沿增强凸条34的长轴方向在部位的中间部向前方凸出设置有半圆状的轴承台35,在轴承台35上形成有向后方开放的轴承部33。
还有,翻转手柄31的短轴方向的两侧面上凸出设置有前端部细小的三角形状的支点凸部31b,通过让轴承部33绞接支点凸部31b,翻转手柄31可以相对于盖子5a自由摇动地被安装。即,通过将翻转手柄31从后方插入到盖子5a的贯通孔32,同时将支点凸部31b插入到轴承部33,翻转手柄31可以相对于盖子5a自由摇动。如上述那样,翻转手柄31通过翻转弹簧30与选通器24连接,当翻转手柄31摇动,在摇动范围的中间翻转弹簧30通过最压缩的位置。在该位置的前后,从翻转弹簧30作用在选通器24的弹力的方向反转,由翻转弹簧30的弹力让选通器24急速移动。还有,在翻转手柄31的前面侧上安装可自由装卸的后面开口的直方体形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操作手柄43。在此,在翻转手柄31的长轴方向的一方侧面上凸出设置有1个挂接爪31c,另一方的侧面上凸出设置有一对挂接爪31c、31c,在操作手柄43的后面凸出设置有其前端部分别与各挂接爪31c的后缘挂接的结合脚(图中未画出)。还有,在操作手柄43的后面凸出设置有在上述结合脚的前端部挂接在各挂接爪31c的后缘上的状态下、分别与翻转手柄31的前面和长轴方向的两侧面挡接的肋,可以防止操作手柄43的摇晃。因此,操作手柄43可以不用螺钉等其他部件就可以与翻转手柄31简单结合,使得组装作业容易。
通过将操作手柄43安装到开关本体1的翻转手柄31上,如果相互按压操作操作手柄43的两端部,操作手柄43的每次按压操作将使得翻转手柄31转动。
然而,如上所述,器体5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5b、设置在壳体5b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5a、具有为了不让壳体5b和盖子5a分开而嵌入以横跨壳体5b和盖子5a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6的2个组装孔4、4并且支撑在壳体5b和盖子5a上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3、3所形成。组装凸块6在壳体的长轴方向的两侧面形成。在此,各组装凸块6分别由在壳体5b的长轴方向两侧面上形成的各2个组装凸部6b和分别在盖子5a的长轴方向两侧面上形成的各2个组装凸部6a中处于沿前后方向相互挡接的2个组装凸部6a、6b所形成。此外,形成在壳体5b上的组装凸部6b的前缘比壳体5b的前端缘要向前凸出。还有,同一侧面上相邻组装凸部6b、6b的基端部之间连接,该连接部位从壳体5b的前端缘向前方凸出。另一方面,在盖子5a的后端缘上,设置有与该连接部位对应的缺口部。
组装框3,如图4到图6所示,在组装凸块6嵌合到组装孔4中的状态下凸出设置有在前端部上具有与设置在组装凸块6的基端部上挂接凹部6d挂接的钩形爪3d的挂接脚3a。即,仅仅让组装框3的组装孔4嵌入到组装凸块6那样作用力,挂接脚3a沿组装凸块6的侧缘弯曲,挂接脚3a的钩形爪3d就可以简单地挂接到挂接凹部6d中。这样,在采用现有的金属制成的组装框将壳体与盖子结合的开关装置中,组装时由于有必要将金属制成的组装框的一部分进行铆接作业,在本实施例中,和现有的开关装置相比,组装作业变得更容易。还有,通过将挂接脚3a的钩形爪3d嵌合到挂接凹部6d中,可以防止组装框3得拔出,可以提高壳体5b和盖子5a得结合力,能让组装框3小型化。
在此,在组装孔4的内周面上排列设置有压接在组装凸块6上的多个压入肋9。在此,压入肋9在周方向上间隔凸出设置。这样通过在组装孔4的内周面上凸出设置多个压入肋9,让组装框3和组装凸块6压接,可以提高壳体5b和盖子5a之间的结合力。此外,在相邻2个组装凸块6、6之间,在组装框3上夹持分割2个组装孔4、4的切割片3c。
开关本体1可以安装在图9和图11所示的面板2上,该面板2具有长方形状的开口窗,在沿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部位上包括3组作为器具安装构件的支撑槽57a、57b(参见图11)。对此,组装凸块6在上述面板2上位临沿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部位的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在组装框3的前部(即,位临沿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部位的面上)作为为安装到设置在面板2上的支撑槽57a、57b上的安装部凸出设置有一对安装爪8、8。在安装爪8的前端部上形成有越到前方从组装框3的凸出量越小的倾斜的导引面8a。还有,从组装框3的前端缘上,连续一体形成有其后面挡接在盖子5a的前面的承接片3b。
由于在组装凸块6的基端部侧的侧缘上,在图7所示那样组装凸块6没有嵌入到组装孔4的状态下,形成有挂接脚3a的钩形爪3d可挂接临时支撑用的临时支撑凹部6c,可以让组装框3临时支撑在壳体5b上,使得组装作业容易。
以下,简单说明开关装置组装的顺序。首先,分别在壳体5b的各端子收容室13、14内收容各一对锁锭弹簧16、19、解除扣17、21以及端子板15、18,然后,在中央收容室23内收容选通器24,将收容了翻转弹簧30的上述另一端部的翻转手柄31,在翻转弹簧30的上述另一端部挡接在选通器24的中央片24a上的情况下组装在壳体5b上,然后,将组装框3的挂接脚3a的引挂爪3d嵌合到临时支撑凹部6c上,接着,让盖子5a从壳体5b的前面侧与壳体5b挡接,将组装凸块6压入到组装框3的组装孔4内,让组装框3的挂接脚3a的引挂爪3d卡入挂接凹部6d上,这样,将壳体5b和盖子5a结合。这时,在选通器24和翻转弹簧31之间,将翻转弹簧31压弯,通过翻转弹簧30的弹力将翻转手柄3的支点凸部31b压向轴承台35的轴承部33。之后,从翻转手柄31的前方即可安装操作手柄43。
以下,简单说明上述开关本体1的动作。将操作手柄43的一端部(图2中的上端部)倒扣(图2中上端部的一方和另一端部相比从盖子5a的凸出量要小),从可动触点29接触上述固定触点上的状态,即触点闭合的状态下如果在操作手柄43的另一端部(图2中的下端部)上作用按压力,则翻转手柄31以支点凸部31b的前端为中心转动,翻转弹簧30翻转,选通器24翻转,可动触点29离开上述固定触点,保持触点离开状态。
这样,触点成为离开状态时,操作手柄43和翻转手柄31的图2中的下端部倒扣,上端部翘起,如果在操作手柄43的上述一端部(图2中的上端部)上作用按压力,则翻转手柄31翻转,通过翻转弹簧30让可动触点29与上述固定触点接触。总之,在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中,每对操作手柄43进行一次按压操作,触点将开闭。此外,在操作手柄43的前面的上述一端部上,凸出设置有按压位置指示凸部43a,作为电源切入的单刀开关使用时,表示关断电源时应该作用按压力的端部为按压位置指示凸部43a侧。为了将上述开关装置安装在壁面那样的施工面上,采用图9以及图10所示的面板2。面板2由支撑器体5的安装框的面板框50、覆盖面板框50的装饰板60所构成。
面板框50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绝缘性,通过用横片52将上下一对的框片53a、53b的左端部之间以及右端部之间连接成连续一体,使得让操作手柄43的前面露出的长方形的开口窗51形成为包括中央部的横长的矩形框状。在沿开口窗51的长轴方向上以相互对向的形式分别设置有带板状的固定梁部54和可动梁部55。
可动梁部55,在长轴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在可动梁部55的长轴方向延长的连接部55a与框片53b连接成连续一体,中间部的2处通过与可动梁部55垂直方向上的桥部55b与框片53b连接成连续一体。还有,各连接部55a和各桥部55b之间以及两桥部55b之间的部位成为表里贯通的槽56a~56c。形成面板框50的合成树脂具有可挠性,所以可动梁部55和连接部55a是可挠的。两侧的槽56a、56c形成为L字形,中间部的槽56b性形成为直线形。在框片53b中各桥部55b的附近,为了即使在与桥部55b对应的部位也让可动梁部55是可挠的,分别设置有贯通表里的长孔状的槽55c。
另一方面,在固定梁部54和可动梁部55中临近开口窗51的一面上,等间隔设置有与凸出设置在器体5的两侧面上的各一对安装爪8凹凸挂接的作为器具安装构件的6个支撑槽57a、57b(参见图11)。因此,如果设置在组装框3上的安装爪8凹凸嵌合在各支撑槽57a、57b内,操作手柄43的前面从开口窗51露出的形式可以在面板框50上安装上器体5。还有,为了不让器体5从面板框50向前方拔出,在固定梁部54和可动梁部55的基部上形成有挡接器体5前面(组装框3的承接片3b的前面)的挡接部54d、55d(参见图11)。即,通过让器体5的前面与挡接部54d、55d挡接,安装爪8的后面挂接在支撑槽57a、57b上,器体5安装到面板框50上。在此,在临近固定梁部54和可动梁部55的开口窗51的一面中的各前端部分上,将器体5的安装爪8从面板框50的后面侧导入支撑槽57a、57b时,为了将各安装爪8引导到支撑槽57a、57b内,设置有越朝前端侧相互之间的距离越远的倾斜面的引导部57c、57d。
然而,为了在面板框50上安装器体5(开关本体1),如图11(a)、(b)所示,如果将器体5从面板框50的后方插入,让凸出设置在器体5的一侧面上的安装爪8嵌合在固定梁部54的支撑槽57a内,让器体5的前端部与开口窗51大致保持一致,将器体5相对于面板框50从前方压入,则凸出设置在器体5的另一侧面上的安装爪8让可动梁部55弯曲,通过安装爪8的引导面8a和设置可动梁部55上的引导部57d,让安装爪8进入支撑槽57b内,可以容易地将安装爪8嵌入到支撑槽57b内。
如上所述,由于在可动梁部55的延长线上设置有连接部55a,在将器体5安装在面板框50上的状态下,即使从前面侧向后方给器体5施加按压力,可动梁部55倒向开口窗51侧弯曲,器体5的安装爪8不会从支撑槽57a、57b跑出。这样,可以提高器体5安装在面板框50上的安装强度。
另一方面,在临近固定梁部54的基部的各一对支撑槽57a之间,穿通设置有贯通面板框50的表里的器具取出孔54c,在将器体5安装在面板框50上的状态下,将改锥或者取出专用工具的前端部分插入器具取出孔54c,由器具的前端部分将器体5按向可动梁部55侧,利用杠杆原理,只需要极小的力就可以让可动梁部55弯曲,解除固定梁部54侧的支撑槽57a和器体5的安装爪8之间的嵌合状态,可以从面板框5上取出器体5。
然而,面板框50在固定梁部54和可动梁部55上分别有3对支撑槽57a、57b,器体5在各侧面具有各一对安装爪8。设置在器体5上的安装爪8的间隔与在固定梁部54和可动梁部55上相邻支撑槽57a、57b之间的间隔一致,设定成在上述面板框50上可以安装3个图1所示的器体5的尺寸。即,面板框50为3个用,器体5可以在3个用的面板框50上安装3个(如图8的二点虚线所示,3个操作手柄43大致可以塞满开口窗51)。在此,这种尺寸的器体5称为单位尺寸的器体5。
通过象上述那样规定器体5和面板框50的相对安装尺寸,在面板框50内可以安装1~3个范围内任意个数的单位尺寸的器体5。还有,由于各支撑槽57a、57b等间隔设置,只要是单位尺寸的器体5,可以采用固定梁部54和可动梁部55的相邻任意2个支撑槽57a、57b就可以安装到面板框50上。
为了将安装了器体5的面板框50安装到壁面等上,在面板框50的各横片52上设置有插通为在埋入到壁面里的埋入箱(图中未画出)内安装面板框50的箱螺钉的箱用孔58a、插通为将面板框50直接安装到壁面等施工面上的螺钉的螺钉插入孔58b、挂接安装到形成施工面的壁面板等上时所使用的夹具(图中未画出)的夹具挂接孔58c。
还有,在面板框50的四角,设置有挂接从装饰板60的后面凸出设置的挂接凸块63的装饰板挂接孔59,通过在装饰板挂接孔59内插入挂接凸块63,以覆盖面板框50的前面的形式可以装卸自由地安装装饰板60。
装饰板60采用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将覆盖面板框50的前面的矩形前面板61和从前面板61的周缘在整个周上向后方凸出的侧壁62连续一体形成的大致箱状。为连接到面板框50上的上述挂接凸部63凸出设置在前面板61的后面侧的四角。还有,在前面板61的中央部上设置有让安装在面板框50上器体5的前面露出的开口窗61a。
装饰板60的侧壁62中各对向面之间的距离分别比面板框50的对应部位的宽度尺寸要大。即,设置在施工面上的面板框50的前面侧上安装装饰板60时,面板框50收容到装饰板60的内侧,装饰板60的侧壁62的前端缘与施工基本挡接。其结果,面板框50和装饰板60的凸出嵌合面不会比施工面向前方超出,两者的凸出嵌合的线从侧面基本上看不出来,外观好看。还有,装饰板60的侧壁62的内侧面上多个排列设置有与面板框50的侧面挡接防止装饰板60相对于面板框50的位置错位的限制肋64。
面板框50的两框片53a、53b的外侧面上,形成有越到后方越向外凸出的倾斜面53c和与倾斜面53c连接向外侧张出的伸出部53d。进一步,在装饰板60的上下的侧壁62的内侧面上凸出设置有其后端面与伸出部53d的前面挡接的肋69,通过该肋69可以防止装饰板60的晃动。在面板框50上安装装饰板60时,装饰板60的限制肋64被引导到在面板框50的框片53a、53b上形成的倾斜面53c内,使得安装容易。
在装饰板60的上下一方侧壁62上设置有一对缺口部66,在该缺口部66中插入工具(一字改锥的前端部等),如果向装饰板60施加从面板框50离开(向前)的力,将解除装饰板60的挂接凸块63和面板框50的装饰板挂接孔59之间挂接状态,可以从面板框50上取出装饰板60。在面板框50的框片53b中与切口部66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比倾斜面53c向内陷入的排出部65,可以让插入切口部66的工具插入到深部,在取出装饰板60时容易施加力。进一步,从排出部65的后面侧端部在不从装饰板60的切口部66凸出的程度下延伸设置比伸出部53d要薄的肋67。即,插入切口部66的工具如果以与施工面挡接的部分作为支点施加力,担心会损伤施工面,通过设置肋67,插入切口部66的工具与肋67挡接,从面板框50取出装饰板60时可以防止由工具损伤施工面。
在装饰板60的后面侧排列设置有安装到面板框50时分别嵌入到设置在面板框50上3个槽56a~56c的凸条片68a~68c。在此,各凸条片68a~68c的尺寸设定为,在嵌入到面板框50的各槽56a~56c中的状态下,槽56a~56c的内周面和凸条片68a~68c之间只有极小的间隙。即,在安装了器体5的面板框50上安装上装饰板60的状态下,3个凸条片68a~68c嵌入到面板框50的各槽56a~56c中,由于槽56a~56c的内周面和凸条片68a~68c之间只有极小的间隙,可以限制面板框50的可动梁部的弯曲。其结果,在进行操作手柄的操作时即使有冲击,如上所述,由于可以限制可动梁部55的移动,难以解除器体5的安装爪8和固定梁部54以及可动梁部55的支撑槽57a、57b之间的挂接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中,沿装饰板60的开口窗61a的长轴方向的操作手柄43的尺寸是开口窗61a的长轴方向的尺寸的略三分之一,可以在面板框50的长轴方向并排安装3个开关装置,同时和现有的相比增大了操作手柄43的面积,提高了操作性,外观也良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在图12到图14中表示。本实施例开关装置的基本构成和实施例1的开关装置大致相同,只有操作手柄43的大小等与实施例1不同。此外,和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手柄43,如图15所示形成为和面板框50的开口窗51(以及装饰板60的开口窗61a)大致相同的尺寸。即,本实施例中由于操作手柄43的长轴方向的尺寸设定为和开口窗51的长轴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操作手柄43的短轴方向的尺寸和开口窗51的短轴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因此和翻转手柄31相比较可以以比较大的尺寸形成操作手柄43,提高开关装置的操作性。还有,由于操作手柄43的操作面看起来很大,通过将沿开口窗61a的长轴方向延伸的线板45安装在操作手柄43的一端侧,操作手柄43细长,看起来紧凑(小型),外观好看。
在此,在操作手柄43的一端侧上形成有沿操作手柄43的长轴方向走向的安装槽44,在安装槽44上覆盖带板状的线板45。在安装槽44的长轴方向的略中央的底面上凸出设置有细长的按压位置指示凸部43b,在安装槽44的两端部以及中间部位上穿通设置有贯通操作手柄43的结合孔43c~43f,在穿通安装槽44的一端部设置的结合孔43a的深部形成有凹部(图中未画出)。
线板45为合成树脂制的,在略中央穿通设置有插通按压位置指示凸部43b的插通孔46,在长轴方向的一端上凸出设置有和设置在安装槽44的一端侧的与上述凹部凹凸挂接的凸部47。从线板45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向后方凸出设置有挂接在结合孔43d~43f上的结合脚48。因此,将线板45安装在操作手柄43上时,首先将设置在线板45的一端侧上凸部47插入到操作手柄43的结合孔43c内,以该凸部47为支点,让线板45的另一端侧向安装槽44靠近,转动线板45,通过插入挂接到与线板45的结合脚48对应的结合孔43d~43f内,将线板45安装到操作手柄43上。此外,按压位置指示凸部43b通过线板45的插通孔46,其前端部从操作手柄43的前面凸出。该按压位置指示凸部43b和在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按压位置指示凸部43a具有相同的功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在图16到图18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基本构成和实施例2的开关装置大致相同,只有操作手柄43的大小、组装框3的形状等和实施例2不同。此外,和实施例2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手柄43,如图19所示形成为用2个覆盖面板框50的开口窗51程度的尺寸。因此,本实施例中,和翻转手柄31相比较也可以以比较大的尺寸形成操作手柄43,提高开关装置的操作性。还有,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手柄43也和实施例2同样,将沿装饰板60的开口窗61a(面板框50的开口窗51)的长轴方向延伸的线板45安装在操作手柄43的一端侧。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壳体5b以及盖子5a的尺寸设定为和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尺寸,让操作手柄43的前面的中心和翻转手柄31的前面的中心重合进行安装,在操作手柄43中沿开口窗51的长轴方向的边的尺寸形成为大致是实施例1中的操作手柄43的对应边的1.5倍的尺寸,如果采用实施例1中的组装框3,安装爪8的位置将会与面板框50的支撑槽57a、57b的位置错位,结果不能将器体5安装到面板框50上。
为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组装框3的前部的两侧缘上设置沿盖子5a的短轴方向凸出的延伸片3d,而在延伸片3d上设置安装爪8,和实施例1比较扩大了一对安装爪8、8的间距。总之,在沿开口窗51的长轴方向的方向中开关本体1的中心位置和操作手柄43的中心位置保持一致的状态下,以将器体5安装在面板框50上那样的间距在设置在组装框3上延伸片3d上凸出设置安装爪8。在图17以及图18中,实施例1中安装爪8、8的位置采用2点虚线表示。因此,开关本体1,在设置在面板框50的各框片53a、53b上的相邻3个支撑槽57a、57b中,在两侧的支撑槽57a、57b上挂接安装爪8,可以在面板框50的上下任一安装位置上进行安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是图20到图22中所示构成的按钮开关,和实施例1同样,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5b、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5a以及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3形成器体5。此外,和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的盖子5a内收容驱动选通器24’的驱动部(图中未画出),每按压操作器体5的前面侧的操作手柄43’的一端部(图21的下端部),选通器24’的可动触点29与设置在端子板18的触点支撑片18d上的固定触点25相互重复处于接触状态和断开状态。还有,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手柄43’为图21所示的按压操作下端部的按钮开关,在操作手柄43’的前面形成有指示应按压位置的圆形状的按压位置指示凹部43g。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和实施例1同样,器体5的尺寸形成为单位尺寸,操作手柄43’的前面的尺寸也和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尺寸。还有,固定触点25和可动触点29所构成的触点与为让选通器24’摇动而设置的上述驱动部一起构成开关机构部。
最后,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之1包括可以安装到具有在长轴方向包括3组器具安装构件的长方形状的器具安装用开口窗的面板上而短轴方向的外形尺寸大致为上述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3分之一的器体,和设置在上述器体的前面侧、配置在上述面板的开口窗内、相互操作在上述开口窗的短轴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操作手柄,上述器体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3分之一的大小。其效果为,上述器体通过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以及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由此和现有的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将壳体和盖子结合的情况相比,组装作业变得容易,还有,通过将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3分之一的大小,由于操作手柄的面积可以做得比现有的要大,所以在提高操作性的同时,外观也变得好看。
本发明之2包括可以安装到具有在长轴方向包括3组器具安装构件的长方形状的器具安装用开口窗的面板上而短轴方向的外形尺寸大致为上述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3分之一的器体,和设置在上述器体的前面侧、配置在上述面板的开口窗内、相互操作在上述开口窗的短轴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操作手柄;上述器体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大致整个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小。其效果为,上述器体通过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以及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由此和现有的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将壳体和盖子结合的情况相比,组装作业变得容易,还有,通过将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大致整个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小,由于操作手柄的面积可以做得比现有的以及发明之1要大,所以在提高操作性的同时,外观也变得好看。
本发明之3包括可以安装到具有在长轴方向包括3组器具安装构件的长方形状的器具安装用开口窗的面板上的器体,和设置在上述器体的前面侧、配置在上述面板的开口窗内、相互操作在上述开口窗的短轴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操作手柄;上述器体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一半的大小。其效果为,上述器体通过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以及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由此和现有的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将壳体和盖子结合的情况相比,组装作业变得容易,还有,通过将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一半的大小,由于操作手柄的面积可以做得比现有的以及发明之1要大,所以在提高操作性的同时,外观也变得好看。
本发明之4是包括可以安装到具有在长轴方向包括3组器具安装构件的长方形状的器具安装用开口窗的面板上而短轴方向的外形尺寸大致为上述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3分之一的器体,和设置在上述器体的前面侧、配置在上述面板的开口窗内、按压操作在上述开口窗的短轴方向上的一端部的操作手柄;上述器体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3分之一的大小。其效果为,上述器体通过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由此和现有的采用金属制成的组装框将壳体和盖子结合的情况相比,组装作业变得容易,还有,通过将上述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上述面板的开口窗的大致3分之一的大小,由于操作手柄的面积可以做得比现有的要大,所以在提高操作性的同时,外观也变得好看。
本发明之5,包括发明之1到4在内,由于在上述组装孔的内周面上凸出设置有压接上述组装凸块的压入肋,所以其效果为,可以提高壳体和盖子的结合力,同时可以防止组装框的脱落。
本发明之6,包括发明之1到4在内,由于上述组装凸块分别形成在位临沿上述面板中的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部位的面上,在上述组装框上形成有为安装到上述面板的器具安装构件的安装部,所以其效果为,可以采用和现有的埋入型布线器具相同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施工作业变得容易,同时可以与其他埋入型布线器具连设。
本发明之7,包括发明之1到4在内,由于上述组装凸块分别形成一对在位临沿上述面板中的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部位的面上,在上述组装框上设置有2个上述组装孔,所以其效果为,可以进一步提高壳体和盖子的结合力。
本发明之8,包括发明之1到4在内,由于上述组装框上凸出设置有在上述组装凸块嵌合到上述组装孔的状态下其前端部具有与设置在上述组装凸块的基端部上的挂接凹部挂接的钩形爪的挂接脚,所以其效果为,可以防止组装框的拔出,进一步提高壳体和盖子的结合力,让组装框小型化。
本发明之9,包括发明之8在内,由于上述组装凸块的侧缘上形成有在上述组装凸块没有嵌合到上述组装孔的状态下上述钩形爪可嵌入的临时支撑用临时支撑凹部,所以其效果为,组装时,在将上述组装框的挂接脚的钩形爪挂接到临时支撑凹部的状态下,在上述壳体的临时支撑凹部中设置上述盖子,然后,即可将挂接脚的钩形爪挂接到挂接凹部,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Claims (9)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以安装到具有长方形状的器具安装用开口窗的面板上的器体,在所述开口窗的长轴方向包括3组器具安装构件,所述器体的短轴方向的外形尺寸大致为所述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3分之一;和设置在所述器体的前面侧并配置在所述面板的开口窗内的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在所述开口窗的短轴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可以相互按压操作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器体由前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前面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子、具有以横跨壳体和盖子的形式形成的组装凸块所嵌合的组装孔的一对合成树脂制成的组装框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手柄为3个,所述3个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大致塞满所述面板的开口窗的长轴方向。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手柄为1个,所述1个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大致整个所述面板的开口窗的长轴方向。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手柄为2个,所述2个操作手柄形成为可以塞满大致整个所述面板的开口窗的长轴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组装孔的内周面上凸出设置有压接所述组装凸块的压入肋。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组装凸块分别形成在位临沿所述面板中的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部位的面上,在所述组装框上形成有为安装到所述面板的器具安装构件的安装爪。
7.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组装凸块分别形成一对在位临沿所述面板中的开口窗的长轴方向的部位的面上,在所述各组装框上分别设置有2个所述组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组装框上凸出设置有挂接脚,所述挂接脚的前端部具有在所述组装凸块嵌合到所述组装孔的状态下与设置在所述组装凸块的基端部上的挂接凹部挂接的钩形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组装凸块的侧缘上形成有在所述组装凸块没有嵌合到所述组装孔的状态下所述钩形爪可嵌入的临时支撑用临时支撑凹部。
CN 01110252 2000-06-27 2001-04-04 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45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91974A JP2002008491A (ja) 2000-06-27 2000-06-27 スイッチ装置
JP191974/2000 2000-06-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0377A CN1330377A (zh) 2002-01-09
CN1204580C true CN1204580C (zh) 2005-06-01

Family

ID=1869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1025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4580C (zh) 2000-06-27 2001-04-04 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2008491A (zh)
CN (1) CN1204580C (zh)
ID (1) ID30568A (zh)
TW (1) TW5034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01729B2 (en) * 2013-03-08 2017-07-11 Tai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eptide having 5 linked CTL epitop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008491A (ja) 2002-01-11
TW503416B (en) 2002-09-21
CN1330377A (zh) 2002-01-09
ID30568A (id) 2001-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9937A (zh) 带有闸门的光连接器
CN1918753A (zh) 卡连接器
USD519462S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CN1525607A (zh) 插头和接口部件
JP2004022286A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CN1205532A (zh) 能在滑动和推压方向操作的开关装置和其装配方法
CN1637981A (zh) 按钮开关组件
US6761573B1 (en) Flat and pliable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CN1204580C (zh) 开关装置
CN1259681C (zh) 开关
CN1881695A (zh) 连接器
US7033208B1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US20080188117A1 (en) Electrical adapter box within improved fastening structure
JP397455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75819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member
CN1288800C (zh) 速接端子装置
JP2005259457A (ja)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カバーのロック機構
CN1862738A (zh) 开关装置
CN101924805B (zh) 移动设备
US6599146B2 (en) ZIF socket
US6719575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EP171104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0278380A (ja) 電話機ホルダー
CN1118174C (zh) 折叠式电话机
CN1874072A (zh) 连接器装置,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