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3712C - 在指定区域内确定移动台是否存在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指定区域内确定移动台是否存在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03712C CN1203712C CNB998049360A CN99804936A CN1203712C CN 1203712 C CN1203712 C CN 1203712C CN B998049360 A CNB998049360 A CN B998049360A CN 99804936 A CN99804936 A CN 99804936A CN 1203712 C CN1203712 C CN 120371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mobile station
- hbs1
- radio
- dtc1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2—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the same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6—WPBX [Wireless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里的一种方法和方案,用于判断移动台(MS1)是不是在给定区域(101)中。分配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用于在移动台(MS1)和第一个基站(BS1)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移动台(MS1)反复地在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发射识别信息(IDI)。检测单元(HBS1)接收发射的至少一次识别码(IDI)信息。在至少收到一次识别信息(IDI)的时候,将该移动台(MS1)注册为在检测单元(HBS1)的附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台在其中工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方法和方案。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和方案,用于确定移动台是否在指定区域内。
背景技术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工作的移动台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某一移动台是否在指定区域内。
发生这个问题的一种情况实例是,一个家用基站,也就是能够跟公共电话网连接的专用基站,安装在公共蜂窝网用户的家里,而该用户利用他或她的移动台,在家里以及在家用基站的无线电覆盖区内的时候更希望通过家用基站通信,而不是通过蜂窝网通信。
GB 2282735介绍了一种通信系统,其中的用户携带一个手机,该手机或者通过跟电话网连接的家用基站通信,或者在远离家用基站的时候通过蜂窝网通信。除了在它的蜂窝模式中为了呼叫连接、识别和业务目的发射数字和模拟信号的设施以外,手机还发射低功率窄带信号,该信号说明用户的身份。当用户靠近家用基站时,家用基站收到这些识别信号,这些信号触动一个开关,使它进入第二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进来的给用户的信号通过电话网和家用基站传递。根据GB 2282735,除了发射跟呼叫有关的信号以外发射低功率识别信号的手机需要配备至少两个发射机,这样做增加了手机的复杂性和成本。
此外,GB 2282735公开了在改变到第二种工作模式以后,进来的信号是如何通过电话网和家用基站的。没有任何公开的内容涉及到如何将蜂窝网里建立的呼叫切换到家用基站。
美国专利5260988介绍了一种双模式蜂窝无绳便携式无线电电话,它既能工作于无绳电话系统,又能工作于蜂窝网。在无绳系统覆盖范围以内的时候,这种无线电电话首选该系统。
在蜂窝网里,当这一无线电电话工作于空闲模式时,也就是电源开着但没有建立呼叫的时候,该无线电电话监视属于该蜂窝网一个基站的第一个控制信道。该无线电电话临时停止监视第一个控制信道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该无线电电话扫描无绳系统的无线电信号。如果找到了无绳系统,该无线电电话就切换到这一无绳系统,否则就恢复继续监视第一个控制信道。
US 5260988还讨论了如何将建立起来的呼叫从蜂窝网切换到无绳系统。然而,US 5260988既没有公开是什么触发这一无线电电话尝试并切换到无绳系统里,也没有介绍该无线电电话在扫描无绳系统的无线电信号的时候如何能够维持呼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总的问题是如何检测某一移动台是否在指定区域内。
这个问题基本上是通过一种方法来解决的,在这种方法中,移动台在分配给移动台和第一个基站之间用于通信的一个无线电信道上发射识别移动台身份的信息。当检测单元收到发射的识别信息时,就将该移动台注册成在这一给定区域。这一解决方案包括在无线电通信系统里实施该方法所必需的装置。
更具体地说,这个问题是用以下方式解决的。分配第一个无线电信道,用于在移动台和第一个基站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移动台在第一个无线电信道上反复地发射识别信息。检测单元至少一次接收发射的识别信息。在收到这至少一次识别信息的时候,就为移动台注册,认为它在检测单元的附近区域内。
本发明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方案,用于使检测单元能够检测指定移动台是否在该单元的附近。
本发明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移动台存在与否的检测方法和方案,它不要求移动台有一个以上的发射机。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切换方法和方案,其中移动台从第一个基站切换到第二个基站是在,利用所述移动台存在与否的检测方法,检测到移动台确实在第二个基站覆盖区内的时候进行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检测移动台存在的检测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2基站和一个移动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分配第一个无线电信道,用于在移动台和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b)在用于发射控制信息的第一个无线电信道的一部分中反复地发射说明移动台身份的识别信息;c)在该第二基站处接收至少一次发射的识别信息;d)在第二基站处接收到所述至少一次发射的识别信息的时候,将移动台注册成在该第二基站的附近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切换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基站、一个移动台和第二基站,该切换方法包括一个用于确定移动台是不是在第二基站的覆盖区内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分配第一个无线电信道,用于在移动台和第一个基站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b)在用于发射控制信息的第一个无线电信道的一部分中反复地发射说明移动台身份的识别信息;c)在第二基站处接收至少一次发射的识别信息;d)在第二基站处接收到所述至少一次发射的识别信息的时候,将移动台注册成在该第二基站的附近区域;所述切换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h)用于在认定所述移动台在第二基站的覆盖区以内后,判断该移动台是否属于一个集合中的移动站的装置,所述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站,该集合中的移动站应与第二基站而不是与第一基站通信;i)从第一个无线电信道将移动台切换到第二个无线电信道,在第二基站和移动台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随后认定移动台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集合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个基站、一个第二基站和一个移动台,其中该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分配第一个无线电信道,用于在移动台和第一个基站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台包括发射装置,用来在发射控制信息的第一个无线电信道的一部中反复发射说明移动台身份的识别信息;第二基站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发射的至少一次识别信息;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注册装置,当所述接收装置收到所述至少一次识别信息时,用于将移动台注册成在第二基站的附近。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它提供了移动台存在与否的一种检测方法和方案,它不要求移动台有一个以上的发射机。
另一个优点是本发明允许有选择性的切换方法和方案,其中将选定的跟第一个无线电通信网中第一个基站通信的移动台,切换到不同于第一个无线电通信网中的第二个基站的决策,对于移动台和第一个无线电通信网来说是透明的。
下面将参考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和附图更加详细地介绍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画出了包括一个家用基站的第一个无线电通信系统。
图2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中移动台存在与否检测的流程图。
图2B是包括图2A所示移动台存在与否检测方法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说明发射的识别信息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移动台一个实施方案的框图。
图5是家用基站的一个框图。
图6画出了包括一个无线办公室系统的第二个无线电通信系统。
图7是包括一个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的第三个无线电通信系统。
图8是包括一个蜂窝网的第四个无线电通信系统。
图9是说明数字业务信道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画出了本发明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部分。
无线电通信些系统SYS1包括一个公共蜂窝网PLMN1和一个公共电话网PSTN1。蜂窝网PLMN1包括一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第一个基站BS1跟它相连。
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还包括一个家用基站HBS1。在这一实施方案实例里,家用基站HBS1安装在蜂窝网用户的家里。家用基站HBS1跟公共电话网PSTN1中的本地交换机LE1连接。电话网PSTN1和蜂窝网PLMN1互相连接,允许在相应网络中的电话用户进行通信,例如打电话。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还包括一个移动台MS1,它使得蜂窝网用户能够通过例如建立电话呼叫和接受电话呼叫来进行通信。
家用基站HBS1,也可以将它叫做个人基站,在蜂窝用户家里附近的特定区域101内提供无线电覆盖。图1中家用基站HBS1和第一个基站BS1都支持同样的无线电接口,这会简化移动台MS1的设计。在这一示例性实施方案里,采用了符合TIA/EIA IS-136规范的无线电接口。
当蜂窝用户在家用基站HBS1的覆盖区101内使用移动台MS1时,通信最好是由家用基站HBS1有线电话网PSTN1来处理,而不是通过蜂窝网PLMN1。这样,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必须能够检测移动台MS1是否在家用基站HBS1的覆盖区101内。本发明针对的就是这一存在与否的检测问题。
图2A是一个流程图,它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一种方法,用于检测什么时候移动台MS1在附近,也就是在家用基站HBS1的无线电覆盖区101内。
在图2A的步骤201里,分配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专用于移动台MS1跟第一个基站BS1之间的通信。进行信道分配的时候,移动台MS1、第一个基站BS1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用一种大家熟知的方式相互作用。第二方发出呼叫、移动台MS1接收,移动台MS1发出呼叫、第二方接收的情况下,会分配信道,该MS1在第一个基站BS1服务的区域(小区)里。信道分配还会发生在切换已经建立的呼叫的时候。这一数字业务信道DTC1是一个双向信道。在下行链路方向上,也就是从第一个基站BS1到移动台MS1的方向上,相应的信道叫做正向数字业务信道(FDTC),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也就是从移动台MS1到第一个基站BS1的方向上,相应的信道叫做反向数字业务信道(RDTC)。
数字业务信道DTC1用于传递用户数据信息,比方说语音或者传真,和控制信息,也就是信令信息。
数字业务信道包括一个叫做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SACCH1的部分。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1用于在上行链路方向传递信道质量信息(CQM),报告移动台MS1对分配的数字业务信道DTC1的测量结果,以及对蜂窝网PLMN1内其它基站信号的测量结果。
图9说明了符合TIA/EIA IS-136规范的数字业务信道的结构。一个TDMA帧901包含6个时隙902,其中两个时隙被分配给每一个数字业务信道。在上行链路方向上的一个时隙中,发射包括许多字段的一个脉冲串903。脉冲串903包括三个数据字段904、一个同步字段905、一个慢速随路控制信道字段906和一个编码数字校验色码字段907。这些数据字段904用于传递用户数据信息,而慢速随路控制信道字段906则用于传递慢速随路控制信道信息。传输每一慢速随路控制信道信息时,要使用许多脉冲串903。
在图2A中的步骤202里,移动台MS1在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1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1部分开始反复地发射信息,标明自己的身份。识别信息用识别消息ID1发送,它被一预定速率,例如每10秒一次,插入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1上的数据流中。
在步骤203中,家用基站HBS1收到移动台MS1发射的至少一次识别消息。家用基站HBS1在蜂窝网PLMN1内反向数字业务信道使用的无线电频带内,扫描属于分配的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1的无线电信号。家用基站HBS1每次检测到反向数字业务信道时,都要监视这一信道,直到它收到至少一个识别消息并正确地解码,或者它已经检测该信道的时间长度足以推断该信道上没有发射任何识别消息。收到识别消息时,家用基站HBS1将消息的内容跟以前储存的用于说明附属于这个家用基站HBS1的移动台MS1的身份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收到的识别信息跟储存的识别信息不相符,家用基站HBS1就继续扫描分配的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1。
如果收到的识别信息符合储存的识别信息,家用基站HBS1就在步骤204里注册,认为移动台MS1在家用基站HBS1的附近。
图3是一个框图,说明发射的识别消息的结构。跟慢速随路控制信道中发射的其它TIA/EIA IS-136消息一样,识别消息300包括一个2比特协议鉴别字段301和一个8比特消息类型字段302。识别消息300还包含一个标识字段303。图3所示的标识字段303有30比特。家用基站HBS1产生一个30比特的随机识别码,储存在家用基站HBS1和移动台MS1内。本领域里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选择用于本发明的识别信息有几种其它的方式。其它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识别号(MIN)、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者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
在刚刚讨论过的移动台是否存在的监测方法中,家用基站HBS1的功能相当于一个移动台存在与否的检测器。或者可以认为家用基站HBS1包括这样一个移动台存在与否检测器。
图2B中的流程图说明在图1所示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中按照本发明进行切换的方法。当移动台MS1位于家用基站HBS1的无线电覆盖区101内时,移动台MS1从蜂窝网PLMN1的第一个基站BS1切换到家用基站HBS1。
在这种切换方法里,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本发明检测移动台MS1在家用基站HBS1的无线电覆盖区101中的存在与否,也就是说,切换方法开始于图2A所示的方法步骤201~204。
在步骤204里,收到的识别信息被确认为跟储存在家用基站HBS1中的识别信息相同,这也意味着,移动台MS1被确定为这样一个移动台,当它位于家用基站HBS1的范围内的时候,最好应当跟家用基站HBS1通信。在这一示例性的实施方案里,只有一个移动台MS1附属于家用基站HBS1,但在其它的实施方案里,可以有几个移动台附属于该家用基站,构成一个移动台群,在家用基站的范围内时,它们应当通过家用基站进行通信。
在步骤205里,移动台MS1从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1切换到第二个数字业务信道DTC2,在家用基站HBS1和移动台MS1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
切换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家用基站HBS1通过电话网PSTN1跟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内的家用基站服务器建立调制解调器拨号连接。家用基站用做一个接口,在家用基站HBS1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之间传递信息。在所述调制解调器拨号连接中,家用基站HBS1发送一个请求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或者在一个无线电频率上切换到第二个数字业务信道DTC2,以前已经将这个无线电频率分配为用于家用基站HBS1。分配无线电频率给家用基站HBS1可以例如按照美国临时专利5428.668所介绍的那样进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对这一请求做出应答,它使家用基站HBS1开始在第二个数字业务信道DTC2上发射信号。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让第一个基站BS1发射切换命令给移动台MS1,让移动台MS1调谐到第二个数字业务信道DTC2上。移动台MS1调谐到第二个数字业务信道DTC2上,并在这一业务信道DTC2上继续发射和接收用户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当家用基站HBS1在第二个数字业务信道DTC2上检测到移动台MS1时,它就通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这一切换成功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将来自第二方的连接和跟家用基站HBS1的连接合并起来,蜂窝网用户和第二方之间继续下去的对话由这一合并以后的连接进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指令第一个基站BS1释放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可以在回答家用基站HBS1的切换请求的时候说明,第二个数字业务信道DTC2不应当使用家用基站HBS1建议的无线电频率,而是应当使用另一个无线电频率。
进行上述切换时,家用基站HBS1、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第一个基站BS1和移动台MS1相互作用,可以被一起看作将移动台MS1切换到第二个数字业务信道DTC2上去的装置。
图4说明的是移动台MS1的原理框图。只有在工作于模拟业务信道时才需要的方框没有包括在图4内。
移动台MS1包括一个麦克风401和一个耳机402,跟语音处理器403相连。语音处理器403进行模数和数模转换以及语音编码和译码。语音处理器403跟信道编解码器404相连。信道编解码器404进行信道编码和信道译码以及交织和去交织。信道编解码器404跟包括一个无线电发射机和一个无线电接收机的收发信机405相连。收发信机405跟一付天线406相连。控制处理器407负责对移动台MS1的总的控制,因此跟语音处理器403、信道编解码器404和收发信机405相连,并控制它们。存储器单元408储存程序指令供控制处理器407运行,以及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使用的数据。如图1所示,当移动台MS1正在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1上跟第一个基站BS1通信时,控制处理器407为信道编解码器提供消息流,在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1上发射。在这一消息流中,控制处理器407按照图3所示的格式插入识别信息ID1。移动台识别码储存在存储单元408里,家用基站HBS1每次给移动台MS1充电的时候都更新。
控制处理器407、信道编解码器404和收发信机405可以被一起看作在分配的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1上反复发射的识别消息ID1,也就是说明移动台MS1的身份的识别消息,的发射装置。
除了发射识别消息的上述装置外,移动台MS1跟本领域里的技术人员都熟知的跟TIA/EIA IS-136相符的其它移动台类似。
图5给出了家用基站HBS1的原理框图。
家用基站HBS1包括一付天线501,包括一个无线电接收机和一个无线电发射机的一个收发信机502跟它相连。信道编解码器503跟收发信机502相连,然后又跟语音处理器504相连。在图4所示移动台MS1中,信道编解码器503和语音处理器504跟信道编解码器404和语音处理器403一样完成类似的功能。
语音处理器504跟包括一个调制解调器506的PSTN接口505相连。在蜂窝网PLMN1中,PSTN接口505用于将家用基站HBS1跟图1中的电话网PSTN1相连,并提供让家用基站HBS1跟电话网PSTN1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相互作用的功能。
控制处理器507负责家用基站HBS1的整个控制,跟其它单元502~506相连并控制它们。存储单元508用于储存供控制处理器507执行的程序指令和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使用的数据。家用基站HBS1还包括一个电池充电器509,跟电连接器509相连。控制处理器507还跟电连接器510相连。
当图1中的移动台MS1跟电连接器509相连时,电池充电器509为移动台MS1充电。
到此为止介绍的家用基站HBS1其它方面的细节可以在美国专利第5428668号里找到。在该专利说明中通过参考附图2~3更具体地介绍了所述家用基站。在本发明的说明书里不再介绍这些共同的方面。
图1中的移动台MS1每次跟电连接器510连接的时候,控制处理器508都产生一个新的30比特随机识别码,并通过电连接器510将这一识别码发送给移动台MS1。这一新的30比特随机识别码被储存在移动台MS1和存储器508中,取代以前储存的随机识别码。
除了图4所示和以上讨论的那些单元以外,家用基站HBS1还包括一个扫频接收机511,跟天线501和信道译码器512相连。扫频接收机511和信道译码器512都跟控制处理器507相连,并受其控制。
执行图2A和2B所示方法的步骤203时,控制处理器507确定一组频率,图1中分配的业务信道DTC1可能使用这些频率发射信号。这组频率可以包括例如,可能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反向数字业务信道的所有频率。然后,控制处理器501让扫频接收机511轮流调谐到这些频率的每一个频率上去。扫频接收机511测量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如果这一信号强度大于规定阈值,控制处理器507就让信道译码器512对扫频接收机511的输出进行译码和去交织。控制处理器507分析信道译码器512的输出。如果控制处理器507认定信号强度大于规定阈值的信号中没有反向数据业务信道,控制处理器507就让扫频接收机511调谐到所述频率组中的下一个频率。如果发现了反向数字业务信道,控制处理器507就继续监视信道译码器512的输出,直到它认为收到了识别消息,或者监视当前反向数字业务信道的时间长度足以确认这一信道上没有任何识别消息。如果没有找到识别消息,控制处理器507就让扫频接收机511调谐到所述频率组中的下一个频率上去。
如果找到了一个识别消息,控制处理器507就将收到的识别消息的内容跟以前储存在单元508内的随机识别码进行比较。
如果收到的识别码跟储存的识别码不同,控制处理器507就让扫频接收机511调谐到所述频率组中的下一个频率上去。
如果收到的识别码跟储存的识别码一致,控制处理器507就认为附属于家用基站HBS1的移动台MS1在家用基站HBS1的无线电覆盖区101内。
当控制处理器507检测到移动台MS1在家用基站HBS1的无线电覆盖区101以内时,家用基站HBS1开始切换移动台MS1,就象前面讨论图2B所示步骤205时所介绍的一样。在切换过程中,控制处理器507通过调制解调器506跟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交换信令信息。
不是用单独一个信道译码器512跟扫频接收机511相连,而是可以用信道编解码器503对扫频接收机511的输出进行信道译码和去交织。
控制处理器507、扫频接收机511和信道译码器512可以被一起看作接收移动台MS1发射的识别信息的接收装置。
控制处理器507可以被看成在收到移动台MS1发射的识别信息时,将移动台MS1注册成在家用基站HBS1附近的注册装置。控制处理器507还可以看成判断移动台MS1是不是附属于家用基站,从而最好应当通过家用基站HBS1而不是第一个基站BS1进行通信的装置。
除了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外,本发明还有其它几个实施方案。
不是在一个慢速随路控制信道中重复地发射移动台识别信息,而是在一个快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上发射这一信息。
就象本领域里的技术人员会明白的一样,家用基站可以跟图1所示公共电话网以外的其它类型的公共有线网络连接。这种可选网络的一种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家用基站连接的网络既可以使用面向连接的信息传输模式,例如用电路交换连接或者ATM虚信道,又可以用无连接信息传输模式,例如,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除了用于触发切换到家用基站以外,本发明中移动台存在与否检测方法有几种其它的可能应用。
另一个应用是将这一移动台存在与否的检测方法用于触发附属于一个无绳办公系统的移动台,从公共蜂窝网切换到这一无绳办公系统去。
在图6里说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SYS4包括图1中的蜂窝网PLMN1、移动台MS3和一个无绳办公系统WOS1,该无绳办公系统包括一个连接了许多基站OBS1~OBS4的自动用户交换机(PABX)PABX1。PABX PABX1通过干线601跟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相连。
在本发明的这一示例性实施方案里,跟图2B所示的切换方法相似的一种切换方法用于将附属于无绳办公系统WOS1的移动台,从蜂窝网PLMN1切换到无绳办公系统WOS1,只要这些WOS1一进入属于该无绳办公系统的基站OBS1~OBS4中任意一个的范围内时就这样做。在图6里,最初跟蜂窝网PLMN1中第一个基站BS1通信,并在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4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部分SACCH4发射识别消息的移动台MS3,被切换到第二个数字业务信道DTC5,跟属于该无绳办公系统WOS1的第二个移动台OBS1通信。在本发明的这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里,管理附属移动台清单的主拷贝的PABX PABX1,为属于无绳办公系统WOS1的每一个基站OBS1~OBS4提供了附属于无绳办公系统WOS1的移动台的识别码的一个清单。基站OBS1扫描寻找正在跟蜂窝网PLMN1基站通信,附属于无绳系统WOS1的移动台。利用本发明的存在与否检测方法找到一个附属移动台在基站OBS1~OBS4之一的覆盖区内时,所述基站就将这一事实告诉PABX PABX1。PABX PABX1发送一个切换请求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并按照前面介绍的相似方式切换。但要注意,信令交换和连续的用户数据信息通信是由连接PABX PABX1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的干线601完成的,而不是通过拨号连接完成的。
移动台MS3的功能基本上相当于图4所示的移动台MS1。然而这一实例情形中的移动台MS3在它每次跟无绳办公系统WOS1注册的时候,都要接收30比特的随机识别码。检测到移动台MS3已经进入无绳办公系统WOS1的服务区时,PABX PABX1产生该随机识别码,通过检测到移动台MS3的基站用一则识别消息(见图3)发送这一新识别码给移动台MS3,用这一新的随机识别码更新附属移动台清单的主拷贝,同时将这一新识别码发送给它的附属移动台OBS1~OBS4。
另一个应用是用这一移动台存在与否检测方法,核实某一移动台是否在切换候选小区内,而不是用于进行切换。这样一种应用用图7来说明。图7说明了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SYS2,它包括一个蜂窝网PLMN2和一个移动台MS2。图中该蜂窝网PLMN2包括连接了第一个基站BS1和第二个基站BS2的一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分配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3,专用于移动台MS2和第一个基站BS1之间的通信。移动台BS2在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3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部分SACCH2上反复发射识别消息ID2,其中包括说明移动台MS2身份的信息。在本发明的这一可选应用里,发射的识别信息被选做临时移动台标识(TMSI),被本蜂窝网PLMN2动态地分配给移动台MS2。移动台MS2对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3和来自其它基站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测量,包括第二个基站BS2的信号,并将这些测量结果报告给第一个基站BS1。当移动台MS2接近第二个基站BS2时,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3的信号强度下降,而第二个基站BS2的信号强度则增强。第一个基站BS1评估移动台报告的结果,以及它自己在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3上的测量结果。满足切换判据时,第一个基站BS1发送一则切换请求消息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说明第二个基站BS2作为主要的切换目标。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发送一则核实请求消息给第二个基站BS2,让第二个基站BS2在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的上行连路上核实第二个基站BS2能够收到移动台MS2发射的信号。
在现有技术里,大家都知道,这一核实是通过调谐到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3的上行链路部分,也就是调谐到移动台MS2在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3上通信时发射信号的频率和时隙上去,在目标基站测量和评估译码后的数字核实色码、收到的信号强度和收到的脉冲串质量来完成的。
在图7所示的基站BS2里,这些现有技术测试是由本发明的移动台存在与否检测方法来补充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发送的核实请求,包括说明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3的信息,也就是频率和时隙信息,以及分配给移动台MS2的临时移动台标识。基站BS2根据说明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3的提供的信息调谐到第二个基站BS2的无线电接收机上去,试图接收移动台MS2发射的识别消息。如果基站BS2至少有一次成功地收到了包含跟分配给移动台MS2的相同的临时移动台标识的识别消息ID2,第二个基站BS2就认为收到的无线电信号是移动台MS2发射的,并返回一则核实结果消息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说明已经检测到移动台MS2在第二个基站BS2的附近。
本发明的另一个应用用图8来说明。图8所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SYS3包括公共蜂窝网PLMN1、公共电话网PSTN1和图1所示的移动台MS1。在图8中的无线电通信系统SYS3中,图1中的家用基站HBS1被一个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替代。这样做的目的是当蜂窝网用户用他的移动台MS1在家里通信时,通信仍然由蜂窝网PLMN1处理,但是蜂窝网用户将获得折扣,也就是说占空时间收费较低。
移动台MS1位于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附近用跟图2A所示的方法类似的方法检测到,其中图8中的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替换了图1中的家用基站HBS1。当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将移动台MS1注册成位于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附近时,也就是在图8中虚线圆801中时,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检测到移动台MS1存在时就记录下时间,也就是说它第一次收到移动台MS1在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1上发射的识别信息ID1的时刻。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继续监视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1上的识别信息ID1,直到它认为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1已经释放,或者移动台MS1已经从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附近离开,也就是说,移动台MS1已经移动到区域801以外。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MS1记录最后一次收到识别信息ID1的时刻。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开始通过电话网络PSTN1跟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建立调制解调器拨号连接,发送一则消息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通知它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收到识别信息ID1的时刻。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将这一信息储存起来。
给蜂窝网用户计费的时候,占空时间的费用按照储存的蜂窝网用户是在什么时候在家里通信的这一些信息折扣。
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包括图5所示方框的一个子集,也就是方框501、505~512,产生30比特识别码和检测移动台MS1是否存在的时候它的功能跟前面介绍的一样。检测到移动台MS1正在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附近通信时,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就将在第一个数字业务信道DTC1上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收到识别消息ID1的时刻记录下来。然后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跟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建立调制解调器拨号连接,将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收到识别信息ID1的时刻,以及蜂窝网用户的用户数发送过去。
不是每次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检测处移动台MS1在区域801内通信的时候,都建立调制解调器拨号连接,发送一则消息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而是可以让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DET1将区域801内的许多次通信信息储存起来,然后发送包括贮存的这些信息的单独一则消息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这单独一则消息可以在例如每天晚上发送。
对于本领域里的技术人员而言,除了通过图8所示的电话网以外,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有几种其它的可能方式跟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进行通信。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当然可以通过另一种类型的有线网络,比方说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连接和通信。家用存在与否检测器还可以用无线电通信,比方说mobitex或者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跟移动业务交换中心通信。
本发明的移动台存在与否检测方法当然可以用其它的移动台定位方法来补充,比方说到达时间差,以便更准确地确定移动台的位置。
本发明当然不限于应用在符合TIA/EIA IS-136的无线电通信系统里,而是还可以跟其它空中接口规范通信,比方说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个人数字蜂窝(PDC)或者TIA/EIA IS-95。
Claims (13)
1.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中的一种移动台存在检测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基站(BS1)、一个第二基站(HBS1)和一个移动台(MS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配(201)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用于在移动台(MS1)和第一基站(BS1)之间传输控制信息(906)和用户数据信息(904);
b)在用于发射控制信息(906)的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的一部分中反复地发射(202)说明移动台(MS1)身份的识别信息(ID1);
c)在该第二基站(HBS1)处接收(203)至少一次发射的识别信息(ID1);
d)在第二基站处接收到所述至少一次发射的识别信息(ID1)的时候,将移动台(MS1)注册(204)成在该第二基站(HBS1)的附近区域。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无线电信道的一部分是所述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部分(SACCH1)。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接收(203)包括以下步骤:
e)在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使用的至少一个无线电频带子集中扫描属于分配的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发射的无线电信号。
4.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中的一种切换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基站(BS1)、一个移动台(MS1)和第二基站(HBS1),该切换方法包括一个用于确定移动台(MS1)是不是在第二基站(HBS1)的覆盖区(101)内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配(201)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用于在移动台(MS1)和第一个基站(BS1)之间传递控制信息(906)和用户数据信息(904);
b)在用于发射控制信息(906)的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的一部分中反复地发射(202)说明移动台(MS1)身份的识别信息(ID1);
c)在第二基站(HBS1)处接收(203)至少一次发射的识别信息(ID1);
d)在第二基站处接收到所述至少一次发射的识别信息(ID1)的时候,将移动台(MS1)注册成在该第二基站(HBS1)的附近区域;
所述切换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h)用于在认定所述移动台(MS1)在第二基站(HBS1)的覆盖区(101)以内后,判断该移动台(MS1)是否属于一个集合中的移动站的步骤,所述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站,该集合中的移动站应与第二基站(HBS1)而不是与第一基站(BS1)通信;
i)从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将移动台(MS1)切换到第二个无线电信道(DTC2),在第二基站(HBS1)和移动台(MS1)之间传递控制信息(906)和用户数据信息(904),随后认定移动台(MS1)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集合内。
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说明移动台身份的识别信息(ID1)是在所述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部分(SACCH1)发射的。
6.权利要求4或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接收(203)包括以下步骤:
e)在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使用的至少一个无线电频带子集中扫描属于分配的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发射的无线电信号。
7.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包括第一个基站(BS1)、一个第二基站(HBS1)和一个移动台(MS1),其中该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包括分配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用于在移动台(MS1)和第一个基站(BS1)之间传递控制信息(906)和用户数据信息(90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移动台(MS1)包括发射装置,用来在发射控制信息(906)的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的一部分中反复发射说明移动台(MS1)身份的识别信息(ID1);
第二基站(HBS1)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发射的至少一次识别信息(ID1);
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包括注册装置,当所述接收装置收到所述至少一次识别信息(ID1)时,用于将移动台(MS1)注册成在第二基站(HBS1)的附近。
8.权利要求7的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用于在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部分(SACCH1)中发射所述识别信息(ID1)。
9.权利要求7的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使用的无线电频带中的至少一个子集上扫描属于分配的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的无线电信号,以便至少一次接收到发射的识别信息(ID1)。
10.权利要求8的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使用的无线电频带中的至少一个子集上扫描属于分配的第一个无线电信道(DTC1)的无线电信号,以便至少一次接收到发射的识别信息(ID1)。
11.权利要求7~10中任意一个的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其特征在于该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包括:
用于在将移动台(MS1)注册成在第二基站(HBS1)附近区域之后,判断移动台是否属于一个集合中的移动站的装置,所述集合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站,该集合中的移动站应优选地通过第二个基站(HBS1)而不是第一个基站(BS1)进行通信;
用于将移动台(MS1)切换到第二个无线电信道(DTC2)以在第二基站和移动台(MS1)之间传递控制信息(906)和用户数据信息(904),然后确定移动台(MS1)属于所述包括至少一个移动台的集合的装置。
12.权利要求11的无线电通信系统(SYS1),其特征在于第一基站(BS1)属于公共蜂窝网(PLMN1),第二基站是跟公共有线网(PSTN1)连接的一个家用基站,所述注册装置和判断装置包括在家用基站内。
13.权利要求11的无线电通信系统(SYS4),其特征在于第一基站(BS1)属于公共蜂窝网(PLMN1),第二基站属于无线办公系统(WOS1),所述注册装置和所述判断装置包括在无线办公系统(WOS1)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SE9801271A SE514190C2 (sv) | 1998-04-09 | 1998-04-09 | Förfarande och arrangemang vid ett kommunikationssystem |
SE98012719 | 1998-04-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96718A CN1296718A (zh) | 2001-05-23 |
CN1203712C true CN1203712C (zh) | 2005-05-25 |
Family
ID=20410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980493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3712C (zh) | 1998-04-09 | 1999-03-30 | 在指定区域内确定移动台是否存在的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381457B1 (zh) |
EP (1) | EP1070435A1 (zh) |
CN (1) | CN1203712C (zh) |
AR (1) | AR015755A1 (zh) |
AU (1) | AU4175899A (zh) |
BR (1) | BR9909539A (zh) |
CA (1) | CA2327819A1 (zh) |
IL (1) | IL138894A0 (zh) |
MY (1) | MY122199A (zh) |
SE (1) | SE514190C2 (zh) |
WO (1) | WO199905371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25349A (ja) * | 1998-10-12 | 2000-04-28 | Sony Corp | コードレス電話機及びその登録方法 |
JP2001169351A (ja) * | 1999-12-06 | 2001-06-22 | Canon Inc |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US7155222B1 (en) * | 2000-01-10 | 2006-12-26 | Qualcomm,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RR-level regist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771968B1 (en) * | 2000-10-11 | 2004-08-03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Interference protection for wireless office systems |
EP2627008A3 (en) | 2000-12-29 | 2013-09-11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Channel codec processor configurable for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
JP3727853B2 (ja) * | 2001-01-26 | 2005-12-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狭域通信用車載装置 |
US7308263B2 (en) * | 2001-02-26 | 2007-12-11 | Kineto Wireless, Inc. |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he handover of a telecommunication session between a licensed wireless system and an unlicensed wireless system |
US6922559B2 (en) * | 2001-02-26 | 2005-07-26 | Kineto Wireless, Inc. | Un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ase station to facilitate unlicensed and 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a subscriber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
US6551341B2 (en) * | 2001-06-14 | 2003-04-22 |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 Devices configured from strain hardened Ni Ti tubing |
EP1488542A1 (en) * | 2002-03-11 | 2004-12-22 | Ting-Mao Chang | Proximity triggered job scheduling system and method |
US7787572B2 (en) | 2005-04-07 | 2010-08-31 | Rambus Inc. | Advanced signal processor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baseband receivers |
US7640008B2 (en) * | 2002-10-18 | 2009-12-29 | Kineto Wireles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the coverage area of a 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n un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334137A3 (en) * | 2002-10-18 | 2012-07-25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releasing an ongo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 of a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
US7471655B2 (en) * | 2003-10-17 | 2008-12-30 | Kineto Wireless, Inc. | Channel activation messaging in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953423B2 (en) * | 2002-10-18 | 2011-05-31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ssaging in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606190B2 (en) * | 2002-10-18 | 2009-10-20 | Kineto Wireless, Inc. | Apparatus and messages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unlicensed access network and GPRS network for data services |
US7885644B2 (en) | 2002-10-18 | 2011-02-08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landline equival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over 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634269B2 (en) * | 2002-10-18 | 2009-12-15 | Kineto Wireles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the coverage area of a 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n un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873015B2 (en) | 2002-10-18 | 2011-01-18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istering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subscriber with a network controller |
US7349698B2 (en) | 2002-10-18 | 2008-03-25 | Kineto Wireless, Inc. | Registration messaging in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565145B2 (en) | 2002-10-18 | 2009-07-21 | Kineto Wireless, Inc. | Handover messaging in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369859B2 (en) * | 2003-10-17 | 2008-05-06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n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subscriber |
US8099095B2 (en) * | 2003-02-25 | 2012-0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n access termi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642475B1 (en) * | 2003-07-03 | 2015-08-26 | Sung-Chul Soh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zone-based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roviding |
KR100595819B1 (ko) * | 2003-07-03 | 2006-07-03 |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 특정 구역별 개인화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7272397B2 (en) * | 2003-10-17 | 2007-09-18 | Kineto Wireless, Inc. | Service access control interface for an un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80132207A1 (en) * | 2003-10-17 | 2008-06-05 | Gallagher Michael D | Service access control interface for an un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283822B2 (en) * | 2003-10-17 | 2007-10-16 | Kineto Wireless, Inc. | Service access control interface for an un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50202810A1 (en) * | 2004-03-11 | 2005-09-15 | Lapallo George | Mobile and landline connection |
US7957348B1 (en) | 2004-04-21 | 2011-06-07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traffic and media types with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witching system |
US8041385B2 (en) | 2004-05-14 | 2011-10-18 | Kineto Wireless, Inc. | Power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un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364081B1 (en) * | 2004-07-12 | 2013-01-29 | Stragent, Llc |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using a cellular phone as an interface for a VoIP-equipped computer |
US7940746B2 (en) | 2004-08-24 | 2011-05-10 | Comcast Cable Holdings,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device connected to a network |
US20060239277A1 (en) * | 2004-11-10 | 2006-10-26 | Michael Gallagher | Transmitting messages across telephony protocols |
US20060209799A1 (en) * | 2005-02-09 | 2006-09-21 | Gallagher Michael D |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network (UMAN) system and method |
US7933598B1 (en) | 2005-03-14 | 2011-04-26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ffecting handover in integrated wireless systems |
US7756546B1 (en) | 2005-03-30 | 2010-07-13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indicate fixed terminal capabilities |
US7843900B2 (en) * | 2005-08-10 | 2010-11-30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chanisms to extend UMA or GAN to inter-work with UMTS core network |
US7515575B1 (en) | 2005-08-26 | 2009-04-07 | Kineto Wireless, Inc. | Intelligent access point scanning with self-learning capability |
US20070197237A1 (en) * | 2006-01-30 | 2007-08-23 | Mark Powell |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Provision Access Point Credentials into Mobile Stations |
US8165086B2 (en) | 2006-04-18 | 2012-04-24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of providing improved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service |
US8625766B2 (en) * | 2006-06-12 | 2014-01-07 | Geo Semiconductor Inc. | Presence and/or capability based communication |
US7852817B2 (en) * | 2006-07-14 | 2010-12-14 | Kineto Wireless, Inc. | Generic access to the Iu interface |
US20080076425A1 (en) * | 2006-09-22 | 2008-03-27 | Amit Khetawa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US7912004B2 (en) * | 2006-07-14 | 2011-03-22 | Kineto Wireless, Inc. | Generic access to the Iu interface |
US20080039086A1 (en) * | 2006-07-14 | 2008-02-14 | Gallagher Michael D | Generic Access to the Iu Interface |
US20090059848A1 (en) * | 2006-07-14 | 2009-03-05 | Amit Khetawat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Large Number of Data Paths in 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80076392A1 (en) * | 2006-09-22 | 2008-03-27 | Amit Khetawa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US8073428B2 (en) | 2006-09-22 | 2011-12-06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 access point and a network controller |
US7995994B2 (en) * | 2006-09-22 | 2011-08-09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theft of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204502B2 (en) | 2006-09-22 | 2012-06-19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registration |
US8036664B2 (en) * | 2006-09-22 | 2011-10-11 | Kineto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ove-out |
US20080132239A1 (en) * | 2006-10-31 | 2008-06-05 | Amit Khetawat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hand-in for femtocells |
US8019331B2 (en) * | 2007-02-26 | 2011-09-13 | Kineto Wireless, Inc. | Femtocell integration into the macro network |
CN101330737B (zh) * | 2007-06-21 | 2013-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室内基站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
CN101374321B (zh) | 2007-08-22 | 2012-04-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演进网络切换处理方法与系统 |
US9445312B2 (en) * | 2007-12-31 | 2016-09-13 | United States Cellular Corporation | Enhanced configuration and handoff scheme for Femto systems |
US20090262683A1 (en) * | 2008-04-18 | 2009-10-22 | Amit Khetawa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up and Release of User Equipment Context Identifiers in a Home Node B System |
US20100041405A1 (en) * | 2008-08-15 | 2010-02-18 | Gallagher Michael 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 home node b handover in a home node b group |
US8996016B2 (en) * | 2009-01-05 | 2015-03-31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ethod for identifying user equipment to a femtocell |
US9265073B2 (en) | 2010-05-21 | 2016-02-16 | Kineto Wireles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 mode communication |
EP2580927B1 (en) * | 2010-06-09 | 2015-04-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node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331118T2 (de) * | 1992-03-31 | 2002-03-21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Tragbares Funktelefon und Verfahren zum Auswählen eines Funkkanals von geringer Gebühr |
US5255307A (en) * | 1992-05-07 | 1993-10-19 | Sony Electronics Inc. | Status indicator control for 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
CA2115657C (en) * | 1992-06-23 | 1998-07-07 | Michael J. Schellinger | Dual system cellular cordless radiotelephone apparatus with sub-data channel timing monitor |
GB2282735B (en) * | 1993-06-04 | 1998-11-18 | Mercury Personal Communication | Autorouting system for mobile telephones |
US5839071A (en) * | 1993-09-21 | 1998-11-17 | Telstra Corporation Limited | Base station for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5594782A (en) * | 1994-02-24 | 1997-01-14 | Gt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 Corporation | Multiple mode pers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5537460A (en) * | 1994-07-08 | 1996-07-16 | Holliday, Jr.; Robert O.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precise location of a modified cellular telephone using registration messages and reverse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
US5745850A (en) * | 1994-10-24 | 1998-04-2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bile (e.g. cellular or wireless) telephone call handover and impersonation |
US5784362A (en) * | 1995-04-17 | 1998-07-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Temporary frame identification for ARQ in a reservation-slotted-ALOHA type of protocol |
-
1998
- 1998-04-09 SE SE9801271A patent/SE514190C2/sv unknown
-
1999
- 1999-03-26 MY MYPI99001174A patent/MY122199A/en unknown
- 1999-03-30 WO PCT/SE1999/000525 patent/WO1999053712A1/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9-03-30 AU AU41758/99A patent/AU4175899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9-03-30 CA CA002327819A patent/CA232781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9-03-30 IL IL13889499A patent/IL138894A0/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3-30 BR BR9909539-4A patent/BR9909539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3-30 EP EP99925495A patent/EP107043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9-03-30 CN CNB998049360A patent/CN120371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4-07 US US09/287,840 patent/US638145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4-09 AR ARP990101629A patent/AR015755A1/es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MY122199A (en) | 2006-03-31 |
AU4175899A (en) | 1999-11-01 |
IL138894A0 (en) | 2001-11-25 |
EP1070435A1 (en) | 2001-01-24 |
BR9909539A (pt) | 2000-12-12 |
CA2327819A1 (en) | 1999-10-21 |
SE514190C2 (sv) | 2001-01-22 |
SE9801271D0 (sv) | 1998-04-09 |
CN1296718A (zh) | 2001-05-23 |
AR015755A1 (es) | 2001-05-16 |
SE9801271L (sv) | 1999-10-10 |
WO1999053712A1 (en) | 1999-10-21 |
US6381457B1 (en) | 2002-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03712C (zh) | 在指定区域内确定移动台是否存在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61492C (zh) | 在移动无线网络的基站收发信站和在该网络内移动台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 | |
CN1053782C (zh) | 数字控制信道上发送广播信息的方法 | |
CN1100466C (zh) | 用于软越区切换的无线移动站、基站和方法 | |
CN1104177C (zh) | 分组信道反馈 | |
TWI379606B (zh) | ||
CN1674689A (zh) | 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间交互中提供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613268A (zh) | 给wlan服务的移动站提供wwan服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722694A (zh) | 控制不同网络间转换的方法、介质和装置 | |
US9078187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ff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 |
CN101040463A (zh) | 用于连接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网络的双模式移动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 |
US8977253B2 (en) | Method for sending auxiliary detection signaling | |
CN1770920A (zh) | 宽带无线系统中使用异构相邻基站信息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329805A (zh) | 含有特定用户专用的基站子集的移动电话网络的运行方法 | |
CN1838623A (zh) | 无线lan的越区切换方法 | |
TWI373229B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 computer program for communication | |
CN1200228A (zh) | 在无线电通信环境中进行切换和漫游的方法 | |
CN1783822A (zh) | 通过宽带接入网关提供增强型广域网支持的系统及方法 | |
CN1227699A (zh) | 在cdma系统中进行可靠的系统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
CN1606891A (zh) | Wlan和wwan间的自动无缝垂直漫游 | |
KR20070013444A (ko)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이종망간 핸드오프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 |
CN1832621A (zh) | 多频点系统中的切换控制方法 | |
CN1505879A (zh) | 蜂窝通信网中运动的移动终端的信道分配方法 | |
JP2007535846A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コントローラによって無認可の移動電話アクセス加入者を登録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CN1250272A (zh) | 基站控制器之间实现软切换的移动通信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