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594437A - 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594437A
CN119594437A CN202411840907.9A CN202411840907A CN119594437A CN 119594437 A CN119594437 A CN 119594437A CN 202411840907 A CN202411840907 A CN 202411840907A CN 119594437 A CN119594437 A CN 119594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module
pot
detection data
b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8409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科
周柯成
陈六明
任富佳
袁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8409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5944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9594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594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该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待测锅具的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防干烧模块移动;控制模块,分别与检测模块、驱动组件和防干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对驱动组件下发驱动控制信号,使驱动组件驱动防干烧模块沿朝向或者背离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和/或,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调节防干烧模块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本发明通过自动识别锅具的静态和动态检测数据,基于不同检测数据调节防干烧模块的位置、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提升防干烧模块对不同锅具的适用性,改善防干烧效果,避免防干烧模块误触发或者碰撞损坏。

Description

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防干烧燃气灶是一种具有自动检测锅底温度并在温度过高时自动切断气源的燃气灶,能够防止烹饪过程中忘记关火或水分蒸发导致的干烧现象,避免火灾等安全事故。
在现有技术中,防干烧燃气灶通常在炉头中间增加一个感温柱,通过感温柱感应锅底温度,当锅底温度过高时,自动切断燃烧器的供气。现有的测温保护策略存在以下问题:用户烹饪过程中使用的锅具类型不同,如非金属锅具、铝锅、平底锅或者圆底锅,对于非金属锅具,在定时工作过程中,感温柱检测到的锅底温度偏高,容易引起灶具高温保护发生中途熄火的现象,影响使用体验;对于铝锅等锅底易发生内凹变形的锅具,容易产生感温柱顶部接触不到位引发防干烧误触发情况;对于炒菜颠锅等场景,容易发生感温柱与锅底碰撞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防干烧模块难以兼容不同锅具,导致容易发生防干烧保护误触发或者测温元件碰撞损坏的问题,提升防干烧模块对不同锅具的适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灶具包括锅架、接水盘、燃烧器和防干烧模块,锅架用于支撑待测锅具,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待测锅具的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防干烧模块移动;控制模块,分别与检测模块、驱动组件和防干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对驱动组件下发驱动控制信号,使驱动组件驱动防干烧模块沿朝向或者背离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和/或,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调节防干烧模块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
可选地,检测模块包括:动作检测单元,用于采集待测锅具的动态检测数据;检测模块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材质检测单元、形状检测单元和类型检测单元;其中,材质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待测锅具的材质检测数据;形状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待测锅具的形状检测数据;锅具类型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待测锅具的类型检测数据;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材质检测数据确定锅具材质,和/或,根据形状检测数据确定锅具形状,和/或,根据类型检测数据确定锅具类型;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锅具材质、锅具形状或者锅具类型中的至少一项,及动态检测数据识别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非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或者颠锅烹饪,对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非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及颠锅烹饪匹配对应的驱动控制信号。
可选地,材质检测单元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电学检测单元、光学检测单元和导热检测单元;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电学检测单元采集的材质检测数据确定待测锅具的阻容值,并根据阻容值确定锅具材质;和/或,根据光学检测单元采集的材质检测数据确定待测锅具的辐射系数,并根据辐射系数确定锅具材质;和/或,根据导热检测单元采集的材质检测数据确定待测锅具的导热系数,并根据导热系数确定锅具材质。
可选地,动作检测单元被配置为:识别距离锅具底面的实时距离、锅架承受的压力和锅具的加速度中的至少一项;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距离锅具底面的实时距离、锅架承受的压力或者锅具的加速度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锅具动作和锅具形状。
可选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驱动控制信号,并根据驱动控制信号执行正转或者反转;传动机构,设有曲柄部和连杆部,曲柄部与驱动电机连接,连杆部的第一端与曲柄部铰接,连杆部的第二端与防干烧模块铰接,曲柄部随驱动电机同步转动,经连杆部带动防干烧模块沿朝向或者背离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传动机构的曲柄半径和连杆长度,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确定防干烧模块的移动距离,并根据移动距离、曲柄半径和连杆长度确定曲柄转角,及根据曲柄转角下发驱动控制信号。
可选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与连杆部的第二端铰接,且固定部外周与燃烧器的炉头中空部侧壁形成嵌套间隙配合抵接,用于锁合固定防干烧模块,使防干烧模块能够沿朝向或者背离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防干烧模块包括:防干烧探头和支撑部;防干烧探头设置于燃烧器的炉头中空部;支撑部锁合固定于固定部。
可选地,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还包括:定时模块和/或交互模块;定时模块用于配置定时时长;交互模块用于获取灶具的工作模式,并根据工作模块显示对应的数据;其中,工作模式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定时模式,探头升降显示模式和防干烧触发模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灶具包括锅架、接水盘、燃烧器和防干烧模块,锅架用于支撑待测锅具,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锅具的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对驱动组件下发驱动控制信号,使驱动组件驱动防干烧模块沿朝向或者背离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和/或,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调节防干烧模块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灶具,包括:锅架,接水盘,燃烧器,防干烧模块,及上述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设置检测模块、驱动组件和控制模块,通过检测模块自动识别锅具的静态和动态检测数据,控制模块根据不同检测数据控制驱动组件调节防干烧模块的位置,及根据不同检测数据调节防干烧模块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解决了现有的防干烧模块难以兼容不同锅具,导致容易发生防干烧保护误触发或者测温元件碰撞损坏的问题,提高防干烧模块的测温保护精准度,减少误判,提升防干烧模块对不同锅具的适用性,改善防干烧效果,避免防干烧模块误触发或者碰撞损坏,提升用户体验,延长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干烧控制装置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干烧控制装置的灶具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和炉头的爆炸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和炉头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锅架;2、接水盘;3、燃烧器;4、炉头;5、底盘;6、驱动电机;7、曲轴部;8、连杆部;9、固定部;10、炉头中空部;11、防干烧模块;13、面板;14、定时编码器;15、定时编码器旋钮;16、阀体;100、检测模块;300、控制模块;19、定时模块;20、交互模块;21、显示板;22、电源模块;23、熄火保护模块;24、检火模块;111、防干烧探头;112、支撑部;200、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配置有防干烧功能的燃气灶具。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干烧控制装置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干烧控制装置的灶具的爆炸图。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灶具包括锅架1、接水盘2、燃烧器3、防干烧模块11、炉头4、灶具底盘5和灶具面板13。其中,锅架1用于支撑待测锅具,锅具底面与锅架1的上表面抵接。锅架1放置于接水盘2上方,接水盘2用于支撑限位锅架。炉头4上部、接水盘2下部和灶具面板13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炉头4下部与灶具底盘5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防干烧模块11包括:防干烧探头111,防干烧探头111设置于燃烧器3的炉头中空部。该防干烧探头111可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或热敏电阻检测待测锅具的锅底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按材质分类,待测锅具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任一项:非金属锅和金属锅,其中,非金属锅包括但不限于:砂锅、石锅、陶瓷锅或者玻璃锅;金属锅包括但不限于:铝锅、铁锅或者不锈钢锅;按形状分类,待测锅具包括但不限于:平底锅或者圆底锅;按功能分类,待测锅具包括但不限于:炒锅、蒸煮锅或者炖锅。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的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100、驱动组件200和控制模块300。
其中,检测模块100,用于获取待测锅具的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静态检测数据为对待测锅具执行形状、材质或者类型等静态特征检测后反馈的数据。动态检测数据为对待测锅具执行动作状态检测后反馈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朝向待测锅具的锅具底面的位置设置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或者其他检测元件,用于采集对应位置的检测数据。典型地,检测模块100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至少一项: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变力检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阻传感器或者磁电传感器。
驱动组件200,用于驱动防干烧模块1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00与防干烧模块11传动连接,以驱动防干烧模块11沿朝向或者背离待测锅具的锅具底面的方向移动。示例性地,在驱动组件200驱动防干烧模块11沿朝向待测锅具的锅具底面的方向移动之时,若防干烧模块11的防干烧探头111与锅具底面抵接,则驱动组件200停止驱动;在驱动组件200驱动防干烧模块11沿背离待测锅具的锅具底面的方向移动之时,驱动组件200可按照标定数据调大防干烧探头111与锅具底面之间的间距,或者,直接驱动防干烧探头111隐藏至燃烧器内部。
控制模块300,分别与检测模块100、驱动组件200和防干烧模块11连接,用于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对驱动组件200下发驱动控制信号,使驱动组件200驱动防干烧模块11沿朝向或者背离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和/或,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调节防干烧模块11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其中,工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关闭防干烧模块11,及维持防干烧模块11执行对待测锅具的锅底执行测温。保护温度阈值为基于防干烧模块11的测温数据设置的触发防干烧保护动作(如关机)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对驱动组件200下发驱动控制信号,使驱动组件200驱动防干烧模块11沿朝向或者背离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包括: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识别烹饪场景,并根据烹饪场景确定驱动控制信号。
具体地,在烹饪过程中,检测模块100反馈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识别锅具材质、锅具形状或者锅具类型,并根据锅具材质、锅具形状或者锅具类型中的至少一项,及动态检测数据识别烹饪场景。若当前烹饪场景为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例如为铝锅),则控制驱动组件200驱动防干烧探头111上升并与锅具底部抵接;若待测锅具的类型为非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例如为砂锅),则基于超声波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变力检测传感器或者加速度传感器识别锅具动作,当待测锅具的类型为非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且待测锅具无连续动作时,判定当前烹饪场景为砂锅烹饪,控制驱动组件200驱动防干烧探头111与锅具底部抵接,并增大防干烧模块11的保护温度阈值;当待测锅具的类型为非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且待测锅具有连续动作时,判定当前烹饪场景为颠锅烹饪,控制驱动组件200驱动防干烧探头111下降至燃烧器3内部。通过自动识别锅具的静态和动态检测数据,基于不同检测数据调节防干烧模块的位置、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解决了现有的防干烧模块难以兼容不同锅具,导致容易发生防干烧保护误触发或者测温元件碰撞损坏的问题,提高防干烧模块的测温保护精准度,减少误判,提升防干烧模块对不同锅具的适用性,改善防干烧效果,避免防干烧模块误触发或者碰撞损坏,提升用户体验,延长使用寿命。
可选地,本发明的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根据锅具材质、锅具形状或者锅具类型中的至少一项,及动态检测数据调节所述防干烧模块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具体包括如下控制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根据材质检测数据、形状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识别烹饪场景,并根据烹饪场景调节防干烧模块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具体地,在灶具工作时,控制模块300根据锅具的材质监测数据可判断锅具的材质,由于不同材质的锅具在烹饪过程中锅底的温度有所不同,因此控制模块300会根据锅具的材质调节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例如,若检测到待测锅具的材质为非金属材质,由于非金属材质的锅具导热性能较差,烹饪过程中非金属材质锅具的锅底温度会较高,因此需要升高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而金属材质的锅具导热性能较好,烹饪过程中金属材质锅具的锅底温度与锅中食材温度差值较小,若检测到待测锅具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则需要调低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从而避免防干烧模块11误判的情况发生。同时控制模块300根据形状监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判断锅具的形状以及锅具是否处于移动中。若锅具处于移动中则判定用户正在移动锅具,比如用户正在颠锅或转移锅具,则关闭防干烧模块11,避免锅具与防干烧模块11发生碰撞,损坏锅具或防干烧模块11。若控制模块300判定锅具静止不动,那么防干烧模块11会开启且抵接锅具底部,检测锅具底部温度防止干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根据材质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识别烹饪场景,并根据烹饪场景调节防干烧模块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具体地,在灶具工作时,控制模块300根据锅具的材质监测数据可判断锅具的材质,由于不同材质的锅具在烹饪过程中锅底的温度有所不同,因此控制模块300会根据锅具的材质调节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例如,若检测到待测锅具的材质为非金属材质,由于非金属材质的锅具导热性能较差,烹饪过程中非金属材质锅具的锅底温度会较高,因此需要升高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而金属材质的锅具导热性能较好,烹饪过程中金属材质锅具的锅底温度与锅中食材温度差值较小,若检测到待测锅具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则需要调低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从而避免防干烧模块11误判的情况发生。同时控制模块300根据动态检测数判断锅具是否处于移动中。若锅具处于移动中则判定用户正在移动锅具,比如用户正在颠锅或转移锅具,则关闭防干烧模块11,避免锅具与防干烧模块11发生碰撞,损坏锅具或防干烧模块11。若控制模块300判定锅具静止不动,那么防干烧模块11会开启且抵接锅具底部,检测锅具底部温度防止干烧。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根据类型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识别烹饪场景,并根据烹饪场景调节防干烧模块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具体地,在灶具工作时,控制模块300根据锅具的类型监测数据可识别锅具的材质和形状。由于不同材质的锅具在烹饪过程中锅底的温度有所不同,因此控制模块300会根据锅具的材质调节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例如,若检测到待测锅具的材质为非金属材质,由于非金属材质的锅具导热性能较差,烹饪过程中非金属材质锅具的锅底温度会较高,因此需要升高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而金属材质的锅具导热性能较好,烹饪过程中金属材质锅具的锅底温度与锅中食材温度差值较小,若检测到待测锅具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则需要调低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从而避免防干烧模块11误判的情况发生。同时控制模块300根据类型监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判断锅具的形状以及锅具是否处于移动中。若锅具处于移动中则判定用户正在移动锅具,比如用户正在颠锅或转移锅具,则关闭防干烧模块11,避免锅具与防干烧模块11发生碰撞,损坏锅具或防干烧模块11。若控制模块300判定锅具静止不动,那么防干烧模块11会开启且抵接锅具底部,检测锅具底部温度防止干烧。
可选地,本发明的控制模块300还被配置为:根据锅具材质、锅具形状或者锅具类型中的至少一项,及动态检测数据识别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非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或者颠锅烹饪,对所述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所述非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及所述颠锅烹饪匹配对应的驱动控制信号,具体包括如下控制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0被配置为:根据锅具材质或者锅具类型确定待测锅具是否为易形变锅具,并在待测锅具为易形变锅具时,控制驱动组件200驱动防干烧模块11沿朝向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直至防干烧模块11与待测锅具的锅底抵接;和/或,在锅具类型为非易形变锅具,且基于动态检测数据识别到锅具连续动作时,驱动防干烧模块11沿背离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检测模块100包括:动作检测单元,用于采集待测锅具的动态检测数据;检测模块100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材质检测单元、形状检测单元和类型检测单元。其中,材质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待测锅具的材质检测数据;形状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待测锅具的形状检测数据;锅具类型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待测锅具的类型检测数据。
可选地,形状检测单元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传感器或者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优选地,设置3个或者四个超声波传感器。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均匀设置于接水盘朝向待测锅具一侧的表面,且超声波传感器在厨具面板上的投影落入锅架的内圈周向范围内。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形状检测数据确定锅具形状。具体地,在烹饪过程中,超声波传感器发射超声波,识别距离锅架支撑的锅具底面的实时距离,并根据空间各处距离的远近和变化识别待测锅具的形状。
可选地,材质检测单元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电学检测单元、光学检测单元和导热检测单元。
其中,电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待测锅具的导电特性。典型地,电学检测单元包括但不限于:电容传感器、电阻传感器或者磁电传感器。示例性地,以电容传感器为例,电容传感器设置于防干烧模块11的探头头部,电容传感器与待测锅具的锅具底面可形成电容极板,电容计算公式为C=εS/(4πkd),其中,ε表示介电常数(对于平行板电容器,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表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表示距离电容极板(即锅具底面)的距离,k表示静电力常量。本申请的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电学检测单元采集的材质检测数据确定待测锅具的阻容值,并根据阻容值确定锅具材质。具体地,可通过电容有无进行判别锅具为金属材质(检测到电容)还是非金属材质(未检测到电容),进一步地,可通过检测得到的电容值大小判别具体金属材质(如铝合金或者铁合金)。
光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待测锅具对特定光波的辐射系数。典型地,光学检测单元包括但不限于:辐射仪或者红外辐射检测单元。示例性地,以红外辐射检测单元为例,红外辐射检测模块设置于锅架1外周方向上,与接水盘2或面板13上表面抵接,检测锅底表面的辐射系数。控制模块300还被配置为:根据光学检测单元采集的材质检测数据确定待测锅具的辐射系数,并根据辐射系数确定锅具材质。具体地,光学检测模块可设置于锅架1外周方向上,与接水盘2或面板13上表面抵接,通过接收分析锅底表面的辐射系数大小可判断锅具材质。例如,当待测锅具底面的辐射系数小于辐射系数临界值(例如为0.6)时,判定待测锅具为非金属锅;当待测锅具底面的辐射系数大于或者等于辐射系数临界值(例如为0.6)时,判定待测锅具为金属锅。
导热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测锅具的锅底温度变化情况。典型地,导热检测单元包括但不限于:温度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或者热敏电阻传感器。示例性地,以温度传感器为例,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锅架1外周方向上,与接水盘2或面板13上表面抵接,检测锅底的温度变化情况。控制模块300还被配置为:根据导热检测单元采集的材质检测数据确定待测锅具的导热系数,并根据导热系数确定锅具材质。具体地,导热检测单元通过温度探头测量锅具底部温度的变化情况,然后分析锅具底部温度的变化情况,确定锅具的导热系数,从而确定锅具的材质。例如,当导热系数小于导热系数临界值时,判定待测锅具为非金属锅;当导热系数大于或者等于导热系数临界值时,判定待测锅具为金属锅。
可选地,动作检测单元包括下述至少一项:超声波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变力检测传感器或者加速度传感器。动作检测单元可识别距离锅架支撑的锅具底面的实时距离、锅架1承受的压力和锅具的加速度中的至少一项,并基于距离锅架支撑的锅具底面的实时距离、锅架1承受的压力和锅具的加速度中的至少一项锅具动作和锅具形状。
其中,超声波传感器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1,当超声波传感器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时,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均匀布置于锅架1的内圈周向范围内,用于识别锅具底部与超声波传感器发射端之间的实时间距;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实时间距确定锅具动作和锅具形状。具体地,在检测过程中,超声波传感器发射超声波,识别距离锅架支撑的锅具底面的实时距离,并根据空间各处距离的远近和变化识别锅具动作和锅具形状。例如,若待测锅具底面与超声波传感器的实时距离持续变化,判定待测锅具正在移动;若测锅具底面与超声波传感器的实时距离长时间(例如在2秒内)不变化,判定锅具处于静止状态。
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锅具底部的位移。位移传感器设置于锅架1的脚片与接水盘2抵接处,位移传感器的数量与锅架1的脚片数量保持一致。控制模块300还用于根据位移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实时位移确定锅具动作,并根据锅具动作确定烹饪场景。具体地,在检测过程中,位移传感器识别锅具底面的实时位移,并根据锅具底面的实时位移识别锅具动作。例如,若待测锅具底面持续往返运动,判定用户正在颠锅。
应变力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其受到锅架1的压力,应变力检测传感器受到锅架1的压力可间接反映锅具的动作。应变力检测传感器设置于锅架1的脚片与接水盘2抵接处,应变力检测传感器的数量与锅架1的脚片数量保持一致。控制模块300还用于根据应变力检测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压力数据确定锅具动作,并根据锅具动作确定烹饪场景。具体地,在检测过程中,应变力传检测感器检测锅架1对应变力检测传感器的压力,并根据压力数据的变化识别锅具动作。例如,若应变力检测传感器受到压力大于锅架1的重量,且压力长时间不变,则判定锅具正放置于锅架1上且静止不动;若应变力检测传感器受到压力等于锅架1的重量,判定锅架1上没有锅具。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具的加速度。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锅架1的脚片与接水盘2抵接处,加速度传感器的数量与锅架1的脚片数量保持一致。控制模块300还用于根据锅具的加速度确定锅具动作,并根据锅具动作确定烹饪场景。具体地,在检测过程中,加速度传感器检测锅具的加速度,控制模块300根据锅具的加速度识别锅具动作。例如,若加速度传感器探测到锅具的加速度持续变化,判定用户正在颠锅。
可选地,类型检测单元可为无线射频检测单元。本发明的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类型检测数据确定锅具类型。具体地,无线射频检测单元包括识别单元和可编辑标识单元;可编辑标识单元设置于待测锅具,用于存储待测锅具的锅具材质、锅具形状或者锅具类型中的至少一项,且存储数据为可编辑数据;识别单元与控制模块300通信连接,或者,与控制模块300集成设置。可编辑标识单元包括近场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近场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可设置于锅具把手、锅柄或副耳上;识别单元包括近场无线射频识别器,近场无线射频识别器可根据近场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识别锅具材质、锅具形状或者锅具类型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组件的爆炸图。参见图4和图5所示,驱动组件200包括驱动电机6和传动机构,驱动电机6与控制模块18连接,用于接收控制模块18下发的驱动控制信号,并根据驱动控制信号执行正转或者反转;传动机构,设有曲柄部7和连杆部8,曲柄部7与驱动电机6连接,连杆部8的第一端与曲柄部7铰接,连杆部8的第二端与防干烧模块11铰接,曲柄部7随驱动电机6同步转动,经连杆部8带动防干烧模块11沿朝向或者背离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控制模块18被配置为:获取传动机构的曲柄半径和连杆长度,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确定防干烧模块11的移动距离,并根据移动距离、曲柄半径和连杆长度确定曲柄转角,及根据曲柄转角下发驱动控制信号。
具体地,参见图4和图5所示,当驱动电机6正转或反转时,驱动电机6带动曲柄部7和连杆部8运动,从而实现防干烧探头11沿朝向或背离锅具的方向(例如为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防干烧探头11的位移的计算公式为:
x=R(1-cosα)+Rλ(1-cos2α)/4
其中,x表示探头的位移,R为曲柄半径,α为曲柄转角,λ为曲柄半径R与连杆长度L的比值(R/L)。曲柄半径为曲柄部7与驱动电机6的连接点距离曲柄部7与连杆部8的连接点的长度。控制模块18可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确定防干烧模块11需要移动的距离,并根据上述公式控制驱动电机6,以使防干烧模块11移动到特定位置。
参见图4和图5所示,驱动组件200还包括固定部9,固定部9与连杆部8的第二端铰接,且固定部9的外周与燃烧器3的炉头中空部侧壁形成嵌套间隙配合抵接,用于锁合固定防干烧模块11,使防干烧模块11能够沿朝向或者背离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9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盖板,防干烧模块11固定在两个盖板接合形成的固定孔中。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和炉头的爆炸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和炉头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至图7所示,固定部9与连杆部8的第二端铰接,并锁合固定防干烧模块11,使防干烧模块11可以被连杆部8带动向上或向下移动。固定部9包括固定孔和若干个固定脚,固定孔用于固定防干烧模块11,固定脚沿径向配置于固定孔外侧,且与炉头中空部10侧壁形成嵌套间隙配合抵接,从而保证防干烧模块11在上下移动的同时不会出现水平方向上的偏移。
参见图4至图7,防干烧模块11还包括:支撑部112,该支撑部112锁合固定于固定部9,使防干烧探头111置于炉头中空部10。具体地,固定部9由两个盖板形成一个固定孔,该固定孔的尺寸与支撑部112过盈配合,使支撑部112锁合固定于固定部9中。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8所示,本申请的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还包括:定时模块19和/或交互模块20。定时模块19用于配置定时时长,其中,定时时长表示灶具的烹饪时长;交互模块20用于获取灶具的工作模式,并根据工作模块显示对应的数据。其中,工作模式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定时模式,探头升降显示模式和防干烧触发模式。
参考图8,控制模块300与定时模块19和交互模块20连接,定时模块19配置定时时长,控制模块300获取定时时长并根据定时时长控制灶具关火。控制模块300向交互模块20输出灶具的工作模式信息,交互模块20根据工作模式信息显示灶具的工作模式。
参考图2,定时模块19包括定时编码器14和定时编码器旋钮15,定时编码器14套设于阀体16上并在面板13下方,定时编码器旋钮15套设于定时编码器14上部且在面板13上方。火力旋钮插接于阀体16阀杆顶部并位于定时编码器旋钮15上部,阀体16和定时编码器14均与控制模块300连接。交互模块20包括显示板21,显示板21与面板13相抵接,且与控制模块300相连,显示板21上表面设有显示屏。显示板21上的显示屏可根据不同的模式显示不同的数据,在定时模式下,显示板21用于显示剩余定时分钟,1分钟时间以内按秒显示;在探头升降显示模式下,显示板21可用于显示防干烧探头11相较于基准点上升和下降的高度以及最高最低位置的提醒显示;在防干烧触发模式下,显示板21可用于显示防干烧触发警示信息(例如为图文警示或者灯光警示)。
参考图8所示,本申请的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22,电源模块22用于向控制模块300和驱动电机6供电。
参考图8所示,本申请的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还包括:熄火保护模块23和检火模块24。熄火保护模块23和检火模块24分别与控制模块300连接,熄火保护模块23在控制模块300的控制下对灶具进行熄火保护;检火模块24用于检测灶具的火焰检测数据,并将火焰检测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块300,控制模块300可根据火焰检测数据判断是否点火成功,或者,根据火焰检测数据判断是否熄火成功。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基于上述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实现。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的灶具包括锅架1、接水盘2、燃烧器3和防干烧模块11,锅架1用于支撑待测锅具。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申请的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测锅具的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
S2: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对驱动组件下发驱动控制信号,使驱动组件驱动防干烧模块沿朝向或者背离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和/或,根据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调节防干烧模块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10,用户旋转火力旋钮点火,热电偶检测点火是否成功,点火成功后默认开启防干烧模式。接下来导热检测单元和超声波传感器对锅具材质、形状和动作进行判断,若锅具有连续性动作,则防干烧探头111下降至燃烧器3内部;若锅具无连续性动作且为非金属锅,则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提高Δt;若锅具无连续性动作且为金属锅,则驱动电机6带动防干烧探头111与锅具底部抵接,其中圆底锅不需要防干烧探头111移动,平底锅需要防干烧探头111上升以抵接锅底。若触发防干烧高温保护,则灶具熄火;若未触发防干烧高温保护,则定时结束时灶具熄火。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11,用户旋转火力旋钮点火,热电偶检测点火是否成功,点火成功后默认开启防干烧模式。接下来电学检测单元和位移传感器对锅具材质和动作进行判断,若锅具是铝锅,则驱动电机6带动防干烧探头111与锅具底部抵接;若锅具有连续性动作且不是铝锅,则防干烧探头111下降至燃烧器3内部;若锅具无连续性动作且为非金属锅,则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提高Δt;若锅具无连续性动作且为除铝锅之外的其他金属锅,则驱动电机6带动防干烧探头111与锅具底部抵接。若触发防干烧高温保护,则灶具熄火;若未触发防干烧高温保护,则定时结束时灶具熄火。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12,用户旋转火力旋钮点火,热电偶检测点火是否成功,点火成功后默认开启防干烧模式。接下来近场无线射频识别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对锅具类型和动作进行判断,若锅具是平底铝锅,则驱动电机6带动防干烧探头111上升并与锅具底部抵接;若锅具不是平底铝锅且有连续性动作,则防干烧探头111下降至燃烧器3内部;若锅具无连续性动作且为圆底铁锅,则驱动电机6带动防干烧探头111与锅具底部抵接,防干烧模块11正常工作;若锅具无连续性动作且为砂锅,则防干烧保护温度阈值提高Δt。若触发防干烧高温保护,则灶具熄火;若未触发防干烧高温保护,则定时结束时灶具熄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灶具,包括上述实施例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具备上述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相同部分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灶具包括但不限于:燃气灶、集成灶和其他具有燃烧器的烹饪器具。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所述灶具包括锅架、接水盘、燃烧器和防干烧模块,所述锅架用于支撑待测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测锅具的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防干烧模块移动;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防干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静态检测数据和所述动态检测数据对所述驱动组件下发驱动控制信号,使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防干烧模块沿朝向或者背离所述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和/或,根据所述静态检测数据和所述动态检测数据调节所述防干烧模块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动作检测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待测锅具的所述动态检测数据;
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材质检测单元、形状检测单元和类型检测单元;其中,所述材质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测锅具的材质检测数据;所述形状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测锅具的形状检测数据;所述锅具类型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测锅具的类型检测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材质检测数据确定锅具材质,和/或,根据所述形状检测数据确定锅具形状,和/或,根据所述类型检测数据确定锅具类型;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锅具材质、所述锅具形状或者所述锅具类型中的至少一项,及所述动态检测数据识别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非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或者颠锅烹饪,对所述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所述非易形变锅具烹饪场景及所述颠锅烹饪匹配对应的所述驱动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质检测单元包括下述至少一项:电学检测单元、光学检测单元和导热检测单元;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电学检测单元采集的所述材质检测数据确定所述待测锅具的阻容值,并根据所述阻容值确定所述锅具材质;和/或,
根据所述光学检测单元采集的所述材质检测数据确定所述待测锅具的辐射系数,并根据所述辐射系数确定所述锅具材质;和/或,
根据所述导热检测单元采集的所述材质检测数据确定所述待测锅具的导热系数,并根据所述导热系数确定所述锅具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检测单元被配置为:识别距离锅具底面的实时距离、锅架承受的压力和锅具的加速度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距离锅具底面的实时距离、所述锅架承受的压力或者所述锅具的加速度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锅具动作和锅具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驱动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控制信号执行正转或者反转;
传动机构,设有曲柄部和连杆部,所述曲柄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连杆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曲柄部铰接,所述连杆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防干烧模块铰接,所述曲柄部随所述驱动电机同步转动,经所述连杆部带动所述防干烧模块沿朝向或者背离所述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传动机构的曲柄半径和连杆长度,根据所述静态检测数据和所述动态检测数据确定所述防干烧模块的移动距离,并根据所述移动距离、所述曲柄半径和所述连杆长度确定曲柄转角,及根据所述曲柄转角下发所述驱动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杆部的第二端铰接,且所述固定部外周与所述燃烧器的炉头中空部侧壁形成嵌套间隙配合抵接,用于锁合固定所述防干烧模块,使所述防干烧模块能够沿朝向或者背离所述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烧模块包括:防干烧探头和支撑部;
所述防干烧探头设置于所述燃烧器的炉头中空部;
所述支撑部锁合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时模块和/或交互模块;
所述定时模块用于配置定时时长;
所述交互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灶具的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工作模块显示对应的数据;
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定时模式,探头升降显示模式和防干烧触发模式。
9.一种灶具防干烧控制方法,所述灶具包括锅架、接水盘、燃烧器和防干烧模块,所述锅架用于支撑待测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锅具的静态检测数据和动态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静态检测数据和所述动态检测数据对驱动组件下发驱动控制信号,使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防干烧模块沿朝向或者背离所述待测锅具的方向移动,和/或,根据所述静态检测数据和所述动态检测数据调节所述防干烧模块的工作状态和保护温度阈值。
10.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架,接水盘,燃烧器,防干烧模块,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
CN202411840907.9A 2024-12-13 2024-12-13 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95944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840907.9A CN119594437A (zh) 2024-12-13 2024-12-13 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840907.9A CN119594437A (zh) 2024-12-13 2024-12-13 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594437A true CN119594437A (zh) 2025-03-11

Family

ID=94836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840907.9A Pending CN119594437A (zh) 2024-12-13 2024-12-13 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59443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0487B2 (ja) クッキング装置および食品識別が行われる方法
EP2822428B1 (en) Cooking appliance
JP5054510B2 (ja) クッキング装置および食品識別を含んでいる方法
CN108426273B (zh) 防干烧灶具的控制方法
CN205505114U (zh) 一种通过称重检测沸腾的电陶炉
KR101048897B1 (ko) 그릴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FR2903564A1 (fr) Plaque de cuisson permettant la detection de la temperature d'un article culinaire
TWM540245U (zh) 具熱影像的智慧料理控制系統
JP5174089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10925804B (zh) 一种精准测量燃气灶上锅具内食物温度的方法
CN116710705A (zh) 沸腾检测和预防系统
CN110848754A (zh) 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和燃气灶
CN119594437A (zh) 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JP3083936B2 (ja) グリル用昇降式温度センサー装置
CN119594435A (zh) 灶具及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方法
JP2011023159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9594436A (zh) 灶具及灶具防干烧控制装置和方法
JP4311148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19594440A (zh) 灶具及灶具防干烧装置和方法
KR20050075267A (ko) 전기 가열 조리기
CN110848746A (zh) 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和燃气灶
JP4862710B2 (ja) 加熱調理器
US20230341129A1 (en) Utensil profile determination system
CN114287805A (zh) 烤盘和烤箱
CN1837685A (zh) 精确测温的电加热灶具及电加热灶具精确测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