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422293A -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422293A CN119422293A CN202380049455.XA CN202380049455A CN119422293A CN 119422293 A CN119422293 A CN 119422293A CN 202380049455 A CN202380049455 A CN 202380049455A CN 119422293 A CN119422293 A CN 1194222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housing
- cover
- terminal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82 po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6—Securing by a separate resilient retaining piece supported by base or case, e.g. collar or metal contact-retention cli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aterial, e.g. gels or resi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4—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with limited rotation angle with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防水性良好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具有开口部的壳体;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端子;封闭所述开口部的盖体;以及从所述壳体的外方侧覆盖由所述盖体封堵的所述开口部的被覆件,所述端子贯通所述盖体及所述被覆件而向所述壳体的外方延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涉及连接器,公开了一种未使用嵌入成型而将端子插入保持于壳体的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56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未使用嵌入成型而将端子插入保持于壳体的构造中,需要将端子插入壳体的开口部和使端子面向壳体外方以与对方端子连接的开口部,另外,由于在与对方端子连接时需要端子可动的空间,因此端子周围的空间多,很难确保防水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防水性良好的连接器。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可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获知。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壳体,其具有开口部;
端子,其收容在所述壳体内;
盖体,其封闭所述开口部;以及
被覆件,其从所述壳体的外方侧覆盖由所述盖体封堵的所述开口部,
所述端子贯通所述盖体及所述被覆件而向所述壳体的外方延伸。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其从具有第1开口部及第2开口部的壳体的所述第1开口部将端子插入到所述壳体内,设为所述端子从所述第2开口部面向所述壳体外且所述端子从所述第1开口部突出的状态,
对具有袋孔的弹性体进行组装以封闭所述第1开口部,使所述端子刺破所述袋孔,
以从所述壳体的外方侧覆盖由所述弹性体封堵的所述第1开口部的方式填充被覆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能够提供防水性良好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右前上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右下后方观察连接器1的立体图。
图3是从右下前方观察连接器1的立体图,是省略密封件70的立体图。
图4是连接器1的主视图。
图5是连接器1的右侧视图。
图6是图4的VI-VI剖视图,是以假想线示出连接器1的安装对象的基板90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VII-VII剖视图,是省略盖体50及密封件70的剖视图。
图8是图5的VIII-VIII剖视图,是省略盖体50及密封件70的剖视图。
图9是省略密封件70的连接器1的局部分解立体图,是从左后下方观察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省略密封件70的连接器1的局部分解立体图,是从右后上方观察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在连接器1的组装过程中端子30即将贯通盖体50的袋孔61的底部62之前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端子30从图11的状态贯通盖体50的袋孔61的底部62后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将图11的袋孔61置换为袋孔161的例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电连接中使用的连接器1。根据图1,定义连接器1中的相互正交的前后、上下、左右各方向。前后及左右方向是与作为连接器1的安装对象的基板90(图6)平行的方向。上下方向是与基板90垂直的方向。左右方向是端子30为多个的情况下的端子30的排列方向。
首先,使用图1~图6说明连接器1的整体构造。连接器1包括绝缘性的壳体10、导电性的端子30、盖体50及作为被覆件的密封件70。本实施方式中包括5个端子30和5个盖体50,各自的数量不限于5个。
壳体10是例如树脂成型体,收容并保持5个端子30。壳体10具有为了将各端子30插入壳体10内部而开口的5个第1开口部11和为了使各端子30面向壳体10的外方而开口的5个第2开口部12。第1开口部11及第2开口部12的数量不限于5个。
如图3等所示,5个第1开口部11在左右方向上并列地设置于壳体10的下表面。如图1等所示,5个第2开口部12跨于壳体10的前面及上表面而在左右方向上并列设置。
如图6~图8所示,壳体10具有保持各端子30的被保持部32的保持孔13。保持孔13设置在各第1开口部11的后部上方,在下方开口。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孔13的上方具有左右的槽13a。
如图2等所示,壳体10具有包围部14。包围部14是位于壳体10的下端外周部并以大致长方形状延伸的凸状部,向下方突出以包围5个第1开口部11的下端部的前后左右。
如图3等所示,壳体10在左右两侧面具有保持安装部81、82的保持部15、16。安装部81、82是通过例如板状金属的冲压加工而形成的金属板部件。安装部81、82通过钎焊等与成为连接器1的安装对象的基板90(图6)连接,将壳体10固定于基板90。
端子30例如是通过板状金属的冲压加工而形成的金属板部件。端子30也可以通过成型体、切削加工来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10所示,端子30具有腿部31、被保持部32、板簧部37及触点部38。
腿部31是通过钎焊等与连接器1的安装对象的基板90(图6)上的未图示的导电图案电连接的连接部(安装部)。腿部31与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腿部31贯通盖体50及密封件70而从第1开口部11向壳体10外的下方延伸。
被保持部32与腿部31的上部相连。被保持部32嵌入并保持于壳体10的保持孔1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8等所示,在被保持部32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具有凸部33,在被保持部32的上部具有两个角状部39。凸部33咬入保持孔13的左右内表面,产生针对保持孔13的保持力。角状部39嵌入于保持孔13的左右槽13a,提高保持力。但保持构造不限定于该方式。关于端子30相对于壳体10的保持,也可以取代基于凸部33、角状部39的保持力或进一步使用粘接。
板簧部37在侧面观察的情况下为大致倒U字型,并与被保持部32的上部相连。板簧部37以使触点部38具有适当挠性的方式发挥作用。触点部38支承于板簧部37,从第2开口部12面向壳体10的外方。触点部38左右分为两个,将未图示的对方连接器的端子(插头)二者之间并电连接。
如图6及图9所示,盖体50使第1开口部11闭合。盖体50是硅酮橡胶等弹性体,通过自身的弹性力将侧周部(侧周面)按压于第1开口部11的内周部(内周面),以封堵第1开口部11的状态保持。
如图6、图9~图12所示,盖体50具有第1部分51及第2部分52。第1部分51是盖体50的下部,嵌入于第1开口部11。第2部分52是盖体50的上部并从第1部分5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第2部分5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第1部分51。第2部分52从第1开口部11向壳体10内的空间突出。
盖体50在第1部分51的侧周部具有倾斜部63。倾斜部63是自上而下扩宽的倾斜面,环绕侧周部设置。
盖体50具有与倾斜部63的下部相连的包围部64。包围部64是位于盖体50的下表面外周部并以大致长方形状延伸的凸状部。
盖体50在下表面即面向壳体10外侧的面上具有凹部53(减重部)。凹部53的前后左右由包围部64包围。
嵌入第1开口部11之前的包围部64的外部尺寸比第1开口部11的内部尺寸稍大。由此,包围部64的侧周部在向第1开口部11嵌入时被第1开口部11的内周部按压而弹性变形,产生针对第1开口部11的保持力。此时,由于存在凹部53,因而包围部64能够弹性变形而退避到凹部53内,能够抑制盖体50在上下方向上挠曲。
盖体50在上表面即面向壳体10内方的面上具有凹部54。盖体50在凹部54的前后分别具有凸部55、56。凹部54在盖体50向上方挠曲的情况下抑制与端子30干涉或妨碍端子30的弹性变形。凸部55、56抑制端子30的过度变形抑制。
如图6及图12所示,盖体50在第1部分51具有供端子30的腿部31贯通的贯通部57。贯通部57在作为上下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下端部的内表面与腿部31的外表面弹性接触,在上下长度方向的另一部分的内表面与腿部31的外表面不接触。即,如图12所示,贯通部57具有内表面与腿部31的外表面弹性接触的接触部60和内表面与腿部31的外表面不接触的非接触部58。接触部60是图11所示的袋孔61的底部62被腿部31刺破而形成的部分。非接触部58以随着趋向上方而扩宽的方式倾斜。
密封件70是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树脂等,从壳体10的外方侧覆盖由盖体50封堵的第1开口部11。密封件70填满5个第1开口部11各自的内部,并越过第1开口部11而填充至与包围部14的内周部接触的深度。
连接器1的制造方法例如如下。
从壳体10的第1开口部11将端子30插入到壳体10内,设为端子30的触点部38从第2开口部12面向壳体10外且端子30的腿部31从第1开口部11突出的状态。接下来,组装具有袋孔61(图11)的盖体50以封闭第1开口部11,使袋孔61的底部62刺破腿部31。接下来进行灌封加工。具体来说,填充密封件70,以从壳体10的外方侧覆盖由盖体50封堵的第1开口部11。
盖体50的袋孔61也可以设为图13所示的袋孔161,使底部162周围成为具有规定曲率的弯曲形状。通过设为弯曲形状,从而在腿部31贯通时,能够调整为在底部162的大致中央而非底部162与侧面的边界贯通。由于能够在大致中央贯通,因此能够抑制在贯通后在底部162产生毛刺。
本实施方式具有下述的作用效果。
(1)由于构成为以盖体50封闭进而以密封件70覆盖壳体10的第1开口部11,因此能够抑制从第2开口部12进入壳体10内的水从第1开口部11漏出到外部。由此,即使在对方连接器未与连接器1嵌合的状态下,也能够使防水性良好。另外,能够确保对方连接器的可动区域且能够确保防水性。
(2)端子30的腿部31贯通贯通盖体50及密封件70而从第1开口部11向壳体10外的下方延伸。因此,与将端子30向盖体50的周围例如盖体50的后方拉出并向下方延伸的构成比较,能够使壳体10的构造小型且简单,且不需要引出部分的防水。
(3)盖体50是弹性体且通过自身的弹性力而嵌入并保持于第1开口部11。因此,不需要从下方按压盖体50的构成,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及成本增加。作为比较,在构成为将从下方按压盖体50的金属板部件组装于壳体10的情况下,很难采用端子30的腿部31贯通盖体50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消除这种缺点。
(4)由于盖体50是弹性体,因此能够在盖体50的侧周部与第1开口部11的内周部之间形成间隙,容易控制密封件70的填充范围。即,能够在灌封加工时抑制密封件70漏出到壳体10的内部侧并进行固着。
(5)由于在盖体50的下表面部设有凹部53,因此在包围部64的侧周部被第1开口部11的内周部按压而弹性变形时,包围部64能够退避到凹部53内。因此,能够抑制盖体50在上下方向上挠曲。由此,能够抑制盖体50向下方挠曲而使密封件70的填充范围变窄。另外,能够抑制盖体50向上方挠曲而与端子30干涉或妨碍端子30的弹性变形。
(6)由于在盖体50的上表面部设有凹部54,因此能够在盖体50向上方挠曲的情况下抑制与端子30干涉或妨碍端子30的弹性变形。另一方面,盖体50在凹部54的前后具有凸部55、56,由于由凸部55、56规定端子30的可变形量,因此能够抑制端子30过度变形。
(7)如图12所示,盖体50的贯通部57具有内表面与腿部31的外表面弹性接触的接触部60和内表面与腿部31的外表面不接触的非接触部58。接触部60在组装连接器1时由腿部31刺破图11所示的袋孔61的底部62而形成。因此,腿部31除了本实施例这样的方型以外,即使是薄板、圆型等任何形状也能够减小腿部31的外周部与接触部60之间的间隙,能够在灌封加工时抑制密封件70向壳体10的内部侧漏出并进行固着。另外,由于无需按腿部31的形状来设计袋孔61,因此能够将盖体50通用于多种端子。
(8)由于构成为在组装连接器1时由端子30的腿部31刺破盖体50的袋孔61,因此无需在盖体50的加工阶段形成贯通孔,提高盖体50加工时的生产率。假设在从盖体50的加工阶段形成贯通孔的情况下,在利用模具制造盖体50的方法中,在由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形成贯通孔的部分,上下模具彼此承受压力而模具可能破损,由于因重复接触而产生磨损,因而模具的劣化可能加速。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体50的加工阶段形成袋孔61即可,因此能够抑制由上下模具的压力引起的破损、由接触引起的磨损。
(9)袋孔61的内部尺寸大于端子30的腿部31的外部尺寸。因此,用于形成袋孔61的模具部分也可以大于腿部31的外部尺寸,模具的强度、耐久性提高。另外,例如,即使是作为追加加工的冲裁加工的方法,在假设在盖体50上形成贯通孔的情况下,也需要使贯通孔的内部尺寸形成得小于腿部31的外部尺寸以确保防水性,并要求致密的加工技术。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袋孔61的内部尺寸大于端子30的腿部31的外部尺寸,因此即使在作为追加加工进行冲裁加工的情况下,与贯通孔的情况相比,也不需要致密的加工技术。
(10)袋孔61是随着趋向上方而扩宽的形状,因此容易使端子30的腿部31插入,组装性良好。另外,在图13所示的具有弯曲形状的底部162的袋孔161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在腿部31的贯通时调整为在底部162的大致中央贯通,因此能够抑制贯通后的底部162产生毛刺。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其为本发明的例示,也能够采用上述以外的多种构成。例如,壳体10具有的第1开口部11及第2开口部12的个数、端子30的个数不限定于5个,可以任意个。
根据本说明书,提供以下方式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方式1)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壳体,其具有开口部;
端子,其收容在所述壳体内;
盖体,其封闭所述开口部;以及
被覆件,其从所述壳体的外方侧覆盖由所述盖体封堵的所述开口部,
所述端子贯通所述盖体及所述被覆件而向所述壳体的外方延伸。
根据方式1,由于构成为以盖体封闭并进一步以被覆件覆盖壳体的开口部,因此防水性提高。
(方式2)一种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第2开口部,
所述端子从所述第2开口部面向所述壳体的外方。
根据方式2,由于构成为以盖体封闭并进一步以被覆件覆盖壳体的开口部,因此能够抑制从第2开口部进入壳体内的水从开口部漏出到外部。由此,即使在对方连接器未与连接器嵌合的状态下,也能够使防水性良好。另外,能够确保对方连接器的可动区域且能够确保防水性。
(方式3)一种连接器,其中,
所述盖体是弹性体,所述盖体的侧周部通过所述盖体的弹性力而按压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部。
根据方式3,不需要按压盖体的构成,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及成本增加。
(方式4)一种连接器,其中,
所述盖体在面向所述壳体的外方的面上具有凹部。
根据方式4,能够利用凹部抑制盖体整体的挠曲。
(方式5)一种连接器,其中,
所述盖体在面向所述壳体的内方的面上具有凹部。
根据方式5,能够利用凹部抑制盖体与端子干涉。
(方式6)一种连接器,其中,
所述盖体是弹性体,具有供所述端子贯通的贯通部,
所述贯通部在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内表面与所述端子的外表面弹性接触,在长度方向的另一部分的内表面与所述端子的外表面不接触。
根据方式6,与贯通部在整个长度方向的内表面与所述端子的外表面弹性接触的情况不同,盖体的生产率高且组装性也提高。
(方式7)一种连接器,
其包括多个所述端子和多个所述盖体,
所述壳体具有多个所述开口部,
所述被覆件覆盖多个所述开口部。
根据方式7,能够在壳体上安装多个端子。另外,在壳体多个具有开口部的情况下,由于以单一被覆件覆盖多个开口部,因此与分别覆盖多个开口部的情况相比,生产率也提高。
(方式8)一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从具有第1开口部及第2开口部的壳体的所述第1开口部将端子插入到所述壳体内,设为所述端子从所述第2开口部面向所述壳体外且所述端子从所述第1开口部突出的状态,
对具有袋孔的弹性体进行组装以封闭所述第1开口部,使所述端子刺破所述袋孔,
以从所述壳体的外方侧覆盖由所述弹性体封堵的所述第1开口部的方式填充被覆件。
根据方式8,无需在弹性体的加工阶段形成贯通孔而形成袋孔即可,因此弹性体的生产率高。另外,弹性体中的端子刺破袋孔的部分与端子的外表面弹性接触,因此难以产生间隙,能够抑制被覆件漏出。
(方式9)一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袋孔的底部周围为弯曲形状。
根据方式9,能够抑制端子贯通后的袋孔底部产生毛刺。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
10壳体
11第1开口部
12第2开口部
30端子
50盖体
53、54凹部
57贯通部
58非接触部
60接触部
61袋孔
70密封件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具有开口部;
端子,其收容在所述壳体内;
盖体,其封闭所述开口部;以及
被覆件,其从所述壳体的外方侧覆盖由所述盖体封堵的所述开口部,
所述端子贯通所述盖体及所述被覆件而向所述壳体的外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第2开口部,
所述端子从所述第2开口部面向所述壳体的外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是弹性体,所述盖体的侧周部通过所述盖体的弹性力而按压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在面向所述壳体的外方的面上具有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在面向所述壳体的内方的面上具有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是弹性体,具有供所述端子贯通的贯通部,
所述贯通部在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内表面与所述端子的外表面弹性接触,在长度方向的另一部分的内表面与所述端子的外表面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所述端子和多个所述盖体,
所述壳体具有多个所述开口部,
所述被覆件覆盖多个所述开口部。
8.一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具有第1开口部及第2开口部的壳体的所述第1开口部将端子插入到所述壳体内,设为所述端子从所述第2开口部面向所述壳体外且所述端子从所述第1开口部突出的状态,
对具有袋孔的弹性体进行组装以封闭所述第1开口部,使所述端子刺破所述袋孔,
以从所述壳体的外方侧覆盖由所述弹性体封堵的所述第1开口部的方式填充被覆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孔的底部周围为弯曲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103066 | 2022-06-27 | ||
JP2022103066A JP2024003717A (ja) | 2022-06-27 | 2022-06-27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PCT/JP2023/022363 WO2024004705A1 (ja) | 2022-06-27 | 2023-06-16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422293A true CN119422293A (zh) | 2025-02-11 |
Family
ID=89382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80049455.XA Pending CN119422293A (zh) | 2022-06-27 | 2023-06-16 |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4003717A (zh) |
CN (1) | CN119422293A (zh) |
DE (1) | DE112023001960T5 (zh) |
TW (1) | TW202410586A (zh) |
WO (1) | WO2024004705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06799A (ja) * | 1999-06-23 | 2001-01-12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防水コネクタ |
JP4889118B2 (ja) | 2007-06-07 | 2012-03-07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電気コネクタ |
JP6172067B2 (ja) * | 2014-06-27 | 2017-08-0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防水コネクタ |
JP2017016783A (ja) * | 2015-06-29 | 2017-01-1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防水コネクタ |
JP6968415B2 (ja) * | 2017-01-23 | 2021-11-17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844455B2 (ja) * | 2017-07-04 | 2021-03-17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回路装置 |
JP6991819B2 (ja) * | 2017-10-05 | 2022-01-13 | 株式会社ヨコオ | コネクタ |
-
2022
- 2022-06-27 JP JP2022103066A patent/JP2024003717A/ja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6-16 TW TW112122748A patent/TW202410586A/zh unknown
- 2023-06-16 CN CN202380049455.XA patent/CN119422293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6-16 DE DE112023001960.6T patent/DE112023001960T5/de active Pending
- 2023-06-16 WO PCT/JP2023/022363 patent/WO202400470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10586A (zh) | 2024-03-01 |
WO2024004705A1 (ja) | 2024-01-04 |
JP2024003717A (ja) | 2024-01-15 |
DE112023001960T5 (de) | 2025-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708424B2 (ja) | 外部接続が可能な電子回路ユニット | |
JP3928460B2 (ja) | 防水コネクタ | |
US20150222059A1 (en)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8695639B (zh) | 连接器 | |
CN106025681B (zh) |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US1007493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xcellent waterproof property | |
CN113228423A (zh) |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 |
JP6005806B1 (ja) | 防水コネクタ組立体 | |
CN112701536B (zh) | 连接器结构以及壳体 | |
JP2015170485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10340629B2 (en) |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JP6968415B2 (ja) | コネクタ | |
JP2020047369A (ja) | コネクタ | |
JP2018085228A (ja) | コネクタ | |
CN119422293A (zh) | 连接器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
JP7256468B2 (ja) | コネクタ | |
US5762524A (en) |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solderless connector | |
CN108666803B (zh) | 电连接器 | |
CN112119542B (zh) | 连接器 | |
JP5691982B2 (ja) | 外部接続が可能な電子回路ユニット | |
CN117616646A (zh) | 基板用连接器及机器 | |
JP6983109B2 (ja)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WO2024062982A1 (ja) | コネクタ | |
TW202510418A (zh) | 連接器 | |
CN114389092B (zh) | 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