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277758A - 贴片机定位模组 - Google Patents

贴片机定位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277758A
CN119277758A CN202411796100.XA CN202411796100A CN119277758A CN 119277758 A CN119277758 A CN 119277758A CN 202411796100 A CN202411796100 A CN 202411796100A CN 119277758 A CN119277758 A CN 119277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ection
push bar
component
driving sour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7961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277758B (zh
Inventor
吴清龙
曹辉
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aohu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aohu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aohu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aohu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7961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2777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9277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277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277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277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装备与精密机械制造的技术领域,提供贴片机定位模组,包括多功能调整机构、水平载料机构、移料机构和矫正机构,多功能调整机构,包括初级定位组件和换向组件;水平载料机构设置于多功能调整机构一侧,包括水平滑轨、第三驱动源和滑动设置于水平滑轨上的载具,第三驱动源用于驱动载具沿水平滑轨滑动;载具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沿水平滑轨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移料机构用于将元件依次运输至初级定位组件、换向组件和载具上;矫正机构包括支撑座、驱动组件和相对设置的第一矫正推条和第二矫正推条。本申请能够有效解决元件在传输过程中的位置偏移问题。

Description

贴片机定位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装备与精密机械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贴片机定位模组。
背景技术
贴片机能够高效、精确地完成电子元件的贴装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贴片机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定位装置,它负责确保每个元件都能被准确地放置在预设的位置上。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贴片机用机械定位模块,包括基台,基台的顶部设置有送料机构、多功能调整机构、装填机构和定位组件,送料机构和多功能调整机构相连接,装填机构设置于多功能调整机构的后侧,定位组件设置于装填机构的后侧,定位组件包括Y轴组件、Z轴组件和X轴贴板组件,Y轴组件和X轴贴板组件均固定安装于基台的顶部。通过设置于基台顶部的定位组件根据设定的规则控制三轴方向的精密移动精确定位配合定位组件内光学器件基于相机获取元件的位置信息对元件进行精确定位。
但上述的贴片机用机械定位模块内,装填机构对元件进行装填输送至Z轴组件,再由下方Z轴组件下移对元件进行贴片操作的过程中,被运输至Z轴组件下方的元件摆放位置相对于存在Z轴组件存在一定偏移,会影响后续的贴片操作,降低贴片质量。这种偏移不仅会增加生产不良率,还会延长生产周期,影响整体生产效率。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元件在传输过程中的位置偏移问题,成为提高贴片质量的关键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元件在传输过程中的位置偏移问题,本申请提供贴片机定位模组。
本申请提供贴片机定位模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贴片机定位模组,包括:
多功能调整机构,包括初级定位组件和换向组件,所述初级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纠偏推块,所述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纠偏推块相对移动;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旋转柱和第二驱动源,所述旋转柱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元件的换向槽,所述第二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柱转动;
水平载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多功能调整机构一侧,包括水平滑轨、第三驱动源和滑动设置于所述水平滑轨上的载具,所述第三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载具沿所述水平滑轨滑动;所述载具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水平滑轨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
移料机构,用于将元件依次运输至初级定位组件、换向组件和载具上;
矫正机构,包括支撑座、驱动组件和相对设置的第一矫正推条和第二矫正推条,所述第一矫正推条和第二矫正推条均位于所述水平滑轨上方,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矫正推条和第二矫正推条相对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元件由移料组件运输至两个纠偏推块之间时,两个纠偏推块相向移动与元件相对,实现对元件初步定位;经过初次定位的元件由移料组件运输至旋转柱的换向槽内,旋转柱转动,对元件的摆放角度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元件在进入水平载料机构前已经处于正确位置和姿态。水平载料机构的设置使得元件可以在载具上稳定传输,避免因晃动导致的定位偏差。元件放置于载具上后,在第一三驱动源的作用下沿水平滑轨移动至矫正机构处,矫正机构能够在元件进入载具后进行精确的再次校正,有效纠正元件在传输过程中的微小偏差,从而显著提升最终贴片的质量和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矫正推条靠近所述第二矫正推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齿,所述第一抵齿沿所述第一矫正推条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
所述第二矫正推条靠近所述第一矫正推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齿,所述第二抵齿沿所述第二矫正推条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抵齿和第二抵齿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矫正推条和第二矫正推条相向移动时,对元件的横向和纵向位置均进行限制,从而更加精确地对元件进行矫正,避免元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显著提高了贴片精度和质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矫正推条和所述第二矫正推条底部均连接有连接滑座,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滑座滑动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滑槽倾斜设置,使得第一矫正推条和第二矫正推条在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得第一矫正推条和第二矫正推条在相向移动时, 能够对元件位于同一对角线上的两个顶角进行抵推,对元件的横向位置和纵向位置进行同时调整,从而更加精确地对元件进行矫正。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杆、第五驱动源,以及套设并固定于所述传动杆外的传动凸轮;
所述传动杆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矫正推条下方,且所述传动杆平行于所述第一矫正推条设置,所述传动凸轮抵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滑座之间,所述第五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杆旋转;
所述第一矫正推条和所述第二矫正推条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矫正推条和所述第二矫正推条相向移动的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杆、第五驱动源和传动凸轮的组合设计使得驱动组件能够稳定地驱动第一矫正推条和第二矫正推条同时进行相背离移动,确保元件在矫正过程中受到均匀的作用力。同时,复位件的设计保证了矫正完成后,第一矫正推条和第二矫正推条能够迅速恢复到初始位置,便于进行下一次矫正。
可选的,所述移料机构包括运料吸盘、升降组件和第四驱动源,运料吸盘设置于所述多功能调整机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运料吸盘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四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运料吸盘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料吸盘的设置使得元件能够在多功能调整机构上方稳定吸取和释放元件,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升降组件的引入,使运料吸盘能调整元件的运输高度,适用于不同运输工况,第四驱动源使得运料吸盘可以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将元件旋转至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元件在初级定位组件、换向组件和载具之间的转运。
可选的,所述运料吸盘包括承载盘和设置于所述承载盘一侧的吸料杆,所述吸料杆绕所述承载盘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
所述吸料杆包括连接杆段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杆段一端的吸料嘴,所述吸料杆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承载盘上,所述吸料杆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吸料杆朝远离所述承载盘方向移动的施力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料杆可以绕承载盘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使得运料吸盘得以同时对多个元件进行转运。连接杆段滑动连接于承载盘上,配合施力件的作用,使吸料杆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
可选的,所述水平滑轨上方还设置有次级定位组件,所述次级定位组件位于所述矫正机构靠近所述移料机构的一侧;
所述次级定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定位抵块和定位抵轮,所述定位抵块和所述定位抵轮之间形成有供元件通过的定位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次级定位组件能够在元件经过矫正机构后的运输过程中进一步精确校正元件的位置偏差,确保元件在进入下一道工序时位置准确,有效提升贴片精度和质量。
可选的,所述多功能调整机构还包括通电测试台和去料组件,所述去料组件包括废弃筒和设置于所述废弃筒一侧的废料吹嘴;
所述移料机构还能够将元件运输至所述通电测试台和所述废弃筒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电测试台可以对元件进行通电测试,确保元件的功能正常,从而提高良品率。去料组件包括废弃筒和废料吹嘴,能够在元件在移料机构作用下移动至废气筒上方时,释放元件,利用废料吹嘴将通电测试不合格的元件吹入废弃筒,避免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可选的,所述水平滑轨上方还设置有剔除机构,所述剔除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剔除吹嘴和剔除料筒,所述剔除吹嘴和剔除料筒形成有过料间隙,所述过料间隙上方设置有视觉检测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视觉检测器能够准确识别出外观不合格或不符合标准的元件,并通过剔除吹嘴将其吹入剔除料筒中,从而避免这些不良元件进入后续工序,提高了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
可选的,还包括贴片机构,所述贴片机构包括二维移动单元和取料单元,所述二维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取料单元在所述矫正机构上方进行二维移动;所述取料单元包括取料板和设置于所述取料板一侧的多个取料吸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维移动单元使得取料单元可以灵活调整位置,多个取料吸头的设计则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元件,将载具上的多个元件移出载具进行后续的贴片工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初级定位组件通过第一驱动源驱动两个纠偏推块相对移动,能够在元件进入换向组件前对其进行初步定位,减少元件在传输过程中的位置偏移,从而提高贴片质量;
2. 换向组件通过第二驱动源驱动旋转柱转动,使元件在换向槽内完成角度调整,确保元件在进入载具时保持正确的姿态,进一步提升贴片精度;
3. 矫正机构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矫正推条和第二矫正推条相对移动,能够在元件进入载具前进行再次精确定位,纠正可能存在的微小偏差,确保元件在贴片操作中的位置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贴片机定位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贴片机定位模组移除运料吸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显示多功能调整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矫正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多功能调整机构;11、初级定位组件;111、第一驱动源;112、纠偏推块;113、弹性复位环;114、定位支座;12、换向组件;121、旋转柱;1211、换向槽;122、第二驱动源;13、通电测试台;14、去料组件;141、废弃筒;142、废料吹嘴;2、水平载料机构;21、水平滑轨;22、载具;221、容纳槽;2211、吸料口;23、第三驱动源;3、移料机构;31、运料吸盘;311、承载盘;312、吸料杆;3121、连接杆段;3122、吸料嘴;33、升降组件;331、升降电机;332、曲柄连杆结构;333、竖直滑台模组;34、第四驱动源;35、施力件;36、连接柱;4、矫正机构;41、支撑座;411、导向滑槽;42、驱动组件;421、传动杆;422、第五驱动源;423、传动凸轮;424、复位件;43、第一矫正推条;431、第一抵齿;44、第二矫正推条;441、第二抵齿;45、连接滑座;5、次级定位组件;51、定位抵块;52、定位抵轮;6、机架;7、剔除机构;71、剔除吹嘴;72、剔除料筒;73、视觉检测器;8、贴片机构;81、二维移动单元;82、取料单元;821、取料板;822、取料吸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图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贴片机定位模组。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片机定位模组,包括机架6,设置于机架6上的多功能调整机构1、水平载料机构2、移料机构3、矫正机构4和贴片机构8。
参照图3,多功能调整机构1包括沿同一圆周依次设置的初级定位组件11、通电测试台13、换向组件12和去料组件14。其中,初级定位组件11包括第一驱动源11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纠偏推块112,第一驱动源111用于驱动两个纠偏推块112相对移动;机架6上固定有定位支座114,两个纠偏推块112底部滑动连接于定位支座114顶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源111具体设置为固定于机架6上的伺服电机,且第一驱动源111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驱动凸轮(图中未示出),驱动凸轮位于两个纠偏推块112之间。两个纠偏推块112外还套设有弹性复位环113,弹性复位环113靠近定位支座114设置。启动第一驱动源111,即可使得两个纠偏推块112在第一驱动源111和弹性复位环113的作用下进行相背离移动和相向移动。
参照图3,通电测试台13用于对元件进行通电测试,确保元件的功能正常。通电测试台13可以选用带有测试电路板的工作台。换向组件12包括旋转柱121和第二驱动源122,旋转柱121顶端开设有换向槽1211,换向槽1211可以根据元件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定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源122设置为固定于机架6上的伺服电机,且第二驱动源122的输出轴与旋转柱121同轴固定。去料组件14包括废弃筒141和设置于废弃筒141一侧的废料吹嘴142,废弃筒141和废料吹嘴142均固定于机架6上。废弃筒141用于收集被剔除的元件,废料吹嘴142将通电后不合格的元件吹入废弃筒141内。
参照图2和图4,移料机构3包括运料吸盘31、升降组件33和第四驱动源34。升降组件33位于多功能调整机构1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33包括升降电机331、曲柄连杆结构332和竖直滑台模组333,曲柄连杆结构332将升降电机331的动力传递给竖直滑台模组333内的滑台。运料吸盘31包括承载盘311和设置于承载盘311一侧的多个吸料杆312。参照图1和图2,竖直滑台模组333的滑台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6,承载盘311同轴固定于连接柱36一端。吸料杆312沿承载盘311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吸料杆312均包括连接杆段3121和设置于连接杆段3121一端的吸料嘴3122,吸料杆312一端滑动连接于承载盘311内,吸料杆31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吸料杆312朝远离承载盘311方向移动的施力件35。施力件35可选用弹簧或气囊。在本实施例中,施力件35具体设置为套设于吸料杆312段外的弹簧,且弹簧一端通过连接环固定连接于吸料杆312段上,另一端固定于承载盘311上。第四驱动源34具体设置为伺服电机,第四驱动源3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连接柱36连接,以驱动承载盘311旋转,且不限制连接柱36与第四驱动源34发生相对滑动。
承载盘311的轴线与初级定位组件11、通电测试台13、换向组件12和去料组件14所在圆周的轴线共线设置。启动第四驱动源34,即承载盘311上的吸料杆312依次转动至初级定位组件11、通电测试台13、换向组件12和去料组件14处。
参照图2和图5,水平载料机构2包括水平滑轨21、第三驱动源23和滑动设置于水平滑轨21上的载具22。水平滑轨21位于废弃筒141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源23具体设置为伺服电机,第三驱动源23通过丝杆将动力传递给载具22,驱动载具22沿水平滑轨21上滑动。载具22上开设有容纳槽221,容纳槽221沿水平滑轨21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经过换向组件12调整过的元件,可在运料吸盘31的作用下转运至容纳槽221内。各个容纳槽221内底壁上均开设有吸料口2211,载具22内设置有吸气通道,各个吸料口2211均与吸气通道连通(图中未示出);通过抽气泵与吸气通道连通,使得容纳槽221内形成负压,可以提高元件在载具22上的安装稳定性。
参照图5,机架6上设置有次级定位组件5和剔除机构7。次级定位组件5和剔除机构7均设置在水平滑轨21上方,次级定位组件5位于剔除机构7和废气筒之间。次级定位组件5包括相对设置的定位抵块51和定位抵轮52,定位抵块51固定于机架6上,定位抵轮52通过支架转动连接于机架6上,定位抵块51和定位抵轮52之间形成有供元件通过的定位间隙。定位间隙可以根据元件的尺寸进行调整,确保元件在通过时保持正确的姿态。
参照图5,剔除机构7包括相对设置的剔除吹嘴71和剔除料筒72,剔除吹嘴71和剔除料筒72均固定于机架6上,剔除吹嘴71和剔除料筒72形成有过料间隙。过料间隙上方设置有视觉检测器73,视觉检测器73通过连接条固定于机架6上。剔除吹嘴71为高压喷气嘴,用于吹走经过视觉检测后外观不合格的元件。剔除料筒72,用于收集被剔除的元件。视觉检测器73可以是工业相机、激光测距仪等,用于实时监测元件的状态,判断是否合格。剔除机构7能够自动识别和剔除不合格的元件,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良品率。
参照图2和图6,矫正机构4包括支撑座41、驱动组件42和相对设置的第一矫正推条43和第二矫正推条44。第一矫正推条43和第二矫正推条44均位于水平滑轨21上方,第一矫正推条43靠近第二矫正推条4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齿431,第一抵齿431沿第一矫正推条43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矫正推条44靠近第一矫正推条4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齿441,第二抵齿441沿第二矫正推条44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抵齿431和第二抵齿441错位设置,形成交错的结构。第一矫正推条43和第二矫正推条44底部均连接有连接滑座4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矫正推条43和第二矫正推条4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滑座45。支撑座41上开设有供连接滑座45滑动的导向滑槽411,导向滑槽411倾斜设置。
参照图6,驱动组件42包括传动杆421、第五驱动源422,以及套设并固定于传动杆421外的传动凸轮423;传动杆421位于第一矫正推条43下方,转动连接于机架6上;且传动杆421平行于第一矫正推条43设置,传动凸轮423抵接于两个连接滑座45之间。第五驱动源422具体设置为步进电机,第五驱动源422通过带传动结构驱动传动杆421旋转;第一矫正推条43和第二矫正推条44之间,还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矫正推条43和第二矫正推条44相向移动的复位件424,如弹簧或橡胶条。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424具体设置为弹簧。
参照图1和图5,贴片机构8包括二维移动单元81和取料单元82。取料单元82包括取料板821和设置于取料板821一侧的多个取料吸头822,取料吸头822为真空吸头。取料吸头822与容纳槽221一一对应,使得取料单元82得以吸附位于载具22上的多个元件。二维移动单元81的移动端与取料单元82的取料板821固定连接,以驱动取料单元82在矫正机构4上方进行二维移动,确保取料单元82能够准确到达指定位置。
本实施例贴片机定位模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多功能调整机构1、水平载料机构2、移料机构3、矫正机构4和贴片机构8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元件的高效、准确的定位与贴装。多功能调整机构1的初级定位组件11和换向组件12能够有效地纠正元件的初始偏移,并进行方向转换,确保元件在进入后续工序时处于正确的位置。水平载料机构2通过水平滑轨21和载具22的配合,实现了元件的平稳运输,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偏移。移料机构3通过运料吸盘31、升降组件33和第四驱动源34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元件的精准定位和运输,提高了元件的定位精度。矫正机构4通过支撑座41、驱动组件42和第一矫正推条43、第二矫正推条44的配合,实现了元件的进一步精细矫正,确保了元件在后续贴片工序中的位置精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贴片机定位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功能调整机构(1),包括初级定位组件(11)和换向组件(12),所述初级定位组件(11)包括第一驱动源(11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纠偏推块(112),所述第一驱动源(111)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纠偏推块(112)相对移动;所述换向组件(12)包括旋转柱(121)和第二驱动源(122),所述旋转柱(12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元件的换向槽(1211),所述第二驱动源(122)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柱(121)转动;
水平载料机构(2),设置于所述多功能调整机构(1)一侧,包括水平滑轨(21)、第三驱动源(23)和滑动设置于所述水平滑轨(21)上的载具(22),所述第三驱动源(23)用于驱动所述载具(22)沿所述水平滑轨(21)滑动;所述载具(22)上开设有容纳槽(221),所述容纳槽(221)沿所述水平滑轨(21)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
移料机构(3),用于将元件依次运输至初级定位组件(11)、换向组件(12)和载具(22)上;
矫正机构(4),包括支撑座(41)、驱动组件(42)和相对设置的第一矫正推条(43)和第二矫正推条(44),所述第一矫正推条(43)和第二矫正推条(44)均位于所述水平滑轨(21)上方,所述驱动组件(4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矫正推条(43)和第二矫正推条(44)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机定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正推条(43)靠近所述第二矫正推条(4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齿(431),所述第一抵齿(431)沿所述第一矫正推条(43)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
所述第二矫正推条(44)靠近所述第一矫正推条(4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抵齿(441),所述第二抵齿(441)沿所述第二矫正推条(44)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抵齿(431)和第二抵齿(441)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片机定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正推条(43)和所述第二矫正推条(44)底部均连接有连接滑座(45),所述支撑座(41)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滑座(45)滑动的导向滑槽(411),所述导向滑槽(411)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片机定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2)包括传动杆(421)、第五驱动源(422),以及套设并固定于所述传动杆(421)外的传动凸轮(423);
所述传动杆(42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矫正推条(43)下方,且所述传动杆(421)平行于所述第一矫正推条(43)设置,所述传动凸轮(423)抵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滑座(45)之间,所述第五驱动源(422)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杆(421)旋转;
所述第一矫正推条(43)和所述第二矫正推条(44)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矫正推条(43)和所述第二矫正推条(44)相向移动的复位件(4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机定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3)包括运料吸盘(31)、升降组件(33)和第四驱动源(34),运料吸盘(31)设置于所述多功能调整机构(1)上方,所述升降组件(33)用于驱动所述运料吸盘(31)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四驱动源(34)用于驱动所述运料吸盘(3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片机定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吸盘(31)包括承载盘(311)和设置于所述承载盘(311)一侧的吸料杆(312),所述吸料杆(312)绕所述承载盘(311)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
所述吸料杆(312)包括连接杆段(3121)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杆段(3121)一端的吸料嘴(3122),所述吸料杆(312)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承载盘(311)上,所述吸料杆(31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吸料杆(312)朝远离所述承载盘(311)方向移动的施力件(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机定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轨(21)上方还设置有次级定位组件(5),所述次级定位组件(5)位于所述矫正机构(4)靠近所述移料机构(3)的一侧;
所述次级定位组件(5)包括相对设置的定位抵块(51)和定位抵轮(52),所述定位抵块(51)和所述定位抵轮(52)之间形成有供元件通过的定位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机定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调整机构(1)还包括通电测试台(13)和去料组件(14),所述去料组件(14)包括废弃筒(141)和设置于所述废弃筒(141)一侧的废料吹嘴(142);
所述移料机构(3)还能够将元件运输至所述通电测试台(13)和所述废弃筒(141)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片机定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轨(21)上方还设置有剔除机构(7),所述剔除机构(7)包括相对设置的剔除吹嘴(71)和剔除料筒(72),所述剔除吹嘴(71)和剔除料筒(72)形成有过料间隙,所述过料间隙上方设置有视觉检测器(7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机定位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片机构(8),所述贴片机构(8)包括二维移动单元(81)和取料单元(82),所述二维移动单元(81)用于驱动所述取料单元(82)在所述矫正机构(4)上方进行二维移动;所述取料单元(82)包括取料板(821)和设置于所述取料板(821)一侧的多个取料吸头(822)。
CN202411796100.XA 2024-12-09 2024-12-09 贴片机定位模组 Active CN119277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796100.XA CN119277758B (zh) 2024-12-09 2024-12-09 贴片机定位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796100.XA CN119277758B (zh) 2024-12-09 2024-12-09 贴片机定位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277758A true CN119277758A (zh) 2025-01-07
CN119277758B CN119277758B (zh) 2025-03-07

Family

ID=94124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796100.XA Active CN119277758B (zh) 2024-12-09 2024-12-09 贴片机定位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27775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369343U (zh) * 2022-05-20 2022-09-06 深圳市朝汇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全自动高速led分光机的12bim吹料模块
CN115768099A (zh) * 2022-11-05 2023-03-07 同力恒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贴片装置
CN116322019A (zh) * 2023-04-07 2023-06-23 深圳市标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贴片机
CN118259106A (zh) * 2024-03-07 2024-06-28 深圳市言必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369343U (zh) * 2022-05-20 2022-09-06 深圳市朝汇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全自动高速led分光机的12bim吹料模块
CN115768099A (zh) * 2022-11-05 2023-03-07 同力恒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板贴片装置
CN116322019A (zh) * 2023-04-07 2023-06-23 深圳市标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贴片机
CN118259106A (zh) * 2024-03-07 2024-06-28 深圳市言必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277758B (zh) 2025-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05537B1 (ko) 칩의 탑재장치 및 탑재방법
CN110582171B (zh) 自动贴片装置及自动贴片方法
CN212422486U (zh) 一种全自动表盖玻璃网印机
CN115863226B (zh) 一种可自动折断晶片检查移载的折取机
CN110479628B (zh) 一种自动分选设备及分选方法
CN113198689A (zh) 一种点胶设备
CN116598233B (zh) 一种芯片检测分选设备
CN113471107B (zh) 固晶机及固晶方法
CN112285867B (zh) 镜头全自动组装生产线及镜头全自动组装方法
CN113290381A (zh) 旋转取料的组装设备
CN114799604A (zh) 全自动焊接设备
CN210486789U (zh) 表面检测装置
CN115072046A (zh) 筛选设备
CN112986266A (zh) 一种产品表面缺陷检测设备
CN112548352A (zh) 一种激光打码设备
CN113002150B (zh) 晶片全自动网板印刷机
CN112705925B (zh) 一种镜头组装设备
CN115178481A (zh) 一种硅片分选机
CN212634951U (zh) 潜望式摄像头耦合设备
CN113945578A (zh) 新型芯片搬运测试设备及工作方法
CN110035283B (zh) 一种全自动tof摄像头测试设备
CN209793377U (zh) 一种pcb钻针研磨设备
CN119277758B (zh) 贴片机定位模组
CN113423261B (zh) 一种自动贴片机以及贴片工艺
CN210808124U (zh) 一种用于摄像头生产的高速精密贴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