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264188A - 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264188A
CN119264188A CN202310813731.7A CN202310813731A CN119264188A CN 119264188 A CN119264188 A CN 119264188A CN 202310813731 A CN202310813731 A CN 202310813731A CN 119264188 A CN119264188 A CN 119264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hydrogen
compound
solvent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37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思涵
高珊
祖钰
赵臣康
代曼
郭鸿宇
姜伟
王伟众
王东军
葛腾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137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26418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23737 priority patent/WO202500744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9264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264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3/00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33/18Monohydroxylic alcohols containing only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as cyclic part
    • C07C33/20Monohydroxylic alcohols containing only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as cyclic part monocyclic
    • C07C33/22Benzylalcohol; phenethyl alcoho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16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oxidation
    • C07C51/285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oxidation with peroxy-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3/00Compounds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07C63/04Monocyclic monocarboxylic acids
    • C07C63/06Benzoic ac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6 or 16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7/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7/02Silicon compounds
    • C07F7/08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C—Si link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该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式(1)中,Ar为*表示Ar与Si的连接位点;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氰基、烷基、卤素或氢,且不全为氢。将本发明的铬系化合物用于催化氧化反应中,例如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中的应用中具有好的催化氧化效果。

Description

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甲酸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被广泛用于医药、农药和高分子领域。
有机重铬酸吡啶盐在有机溶剂中可以将伯醇和仲醇氧化成醛和酮,一般不会将醇氧化到羧酸,但当反应体系中含有水时,生成的醛酮会进一步形成水合醛或水合酮,进而继续氧化得到羧酸,但是有机重铬酸吡啶盐存在以下缺点:(1)有机重铬酸吡啶盐在反应体系中呈弱酸性,不适用于某些酸敏感化合物,虽可通过加NaOAC粉末作为缓冲剂来减弱其酸性,但效果也不是太好;(2)有机重铬酸吡啶盐对环境污染较严重(SuggsE.Pyridiniumchlorochromate.An efficient reagent for oxidation of primary andsecondary alcohols to carbonyl compounds[J].Tetrahedron Letters,1975.);氯铬酸吡啶盐的氧化能力较有机重铬酸吡啶盐强,其氧化作用一般在中性条件下进行,但是无论是使用有机重铬酸吡啶盐或氯铬酸吡啶盐进行氧化反应,伴随着反应的进行,会生成出黑褐色油状残渣,生成物被这些残渣所包裹,导致产率降低(E.J,Corey,and,et al.Usefulprocedures for the oxidation of alcohols involving pyridinium dichromate inapprotic media[J].Tetrahedron Letters,1979,20(5):399-402.)。
Jones氧化反应(琼斯试剂氧化)是铬酸在丙酮中将一级和二级醇分别氧化为羧酸和酮的反应(Ley S V,Madin A.Oxidation Adjacent to Oxygen of Alcohols byChromium Reagents[J].Comprehensive Organic Synthesis,1991.),当其氧化二级苄醇原料时,并不能够得到高收率的苯甲酸类化合物,其并不能够得到高收率的,并且Jones试剂(琼斯试剂)是由三氧化铬、硫酸与水配成的水溶液,对于不耐酸性的二级苄醇原料并不适用。
综上,苄醇是一种稳定且易得的原料,但是目前通过苄醇制备苯甲酸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铬系化合物用于催化氧化反应中,例如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中的应用中具有好的催化氧化效果,所制的铬系化合物可以溶于有机溶剂中与苄醇类化合物形成均相反应,使反应更有利进行,反应条件温和,氧化完成后形成三价铬反应毒性小。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铬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其中,式(1)中,Ar为*表示Ar与Si的连接位点;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氰基、烷基、卤素或氢,且不全为氢。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铬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铬系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结构,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在溶剂和任选地除水剂存在下,将式(2-1)所示的化合物与CrO3进行酯化反应;
其中,Ar、R1、R2和R3的定义其的定义如本发明前述所述。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本发明所述铬系化合物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将本发明所述铬系化合物加入式(I)所述的苄醇类化合物中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其中,式(I)中Ra选自H、CH3、Cl或F。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铬系化合物,并且将其用于催化氧化反应中,例如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中的应用中具有好的催化氧化效果,苄醇类化合物具有高的转化率以及目标产物苯甲酸类化合物具有高的选择性,且催化氧化的反应条件温和,氧化完成后形成三价铬反应毒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第三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8是实施例1中第三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9是实施例1中第三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图10是实施例1中第三步所得产物的xrd晶体衍射结构;
图11是实施例2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12是实施例2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13是实施例2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图14是实施例2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15是实施例2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16是实施例2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图17是实施例3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18是实施例3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19是实施例3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图20是实施例3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21是实施例3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22是实施例3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图23是实施例3中第三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24是实施例3中第三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25是实施例3中第三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图26是实施例3中第三步所得产物的xrd晶体衍射结构;
图27是实施例4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28是实施例4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29是实施例4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图30是实施例4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31是实施例4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32是实施例4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图33是实施例5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34是实施例5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35是实施例5中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图36是实施例5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
图37是实施例5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
图38是实施例5中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中所述的卤素表示选自氟元素、氯元素、溴元素和碘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
本发明中所述的烷基可以为支链烷基,也可以为直链烷基、还可以为直环烷基,本发明对此无特殊限定。
本发明中所述的烷基C1-C10烷基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例如可以为例如可以为碳原子总数为1、2、3、4、5、6、7、8、9或10的直链烷基、支链烷基或者碳原子总数为3、4、5、6、7、8、9或10的环烷基,例如可以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环丙基、甲基环丙基、环己基等;针对“C1-C4烷基”具有与此相似的解释,所不同的是,碳原子数不同。
如前述,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铬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其中,式(1)中,Ar为*表示Ar与Si的连接位点;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氰基、烷基、卤素或氢,且不全为氢。
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式(1)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氰基、C1-C10烷基、卤素或氢,且不全为氢。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式(1)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C1-C4烷基、卤素或氢,且不全为氢。
根据本发明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式(1)中,R1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C1-C4烷基、卤素或氢,R2为氢,且不全为氢。
根据本发明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选自如式(1-1)-式(1-5)中所述结构的化合物:
式(1-1):R1、R2为氢,R3为CH3
式(1-2):R1、R2为氢,R3为F;
式(1-3):R1、R2为氢,R3为Cl;
式(1-4):R1、R2为氢,R3为C(CH3);
式(1-5):R2、R3为氢,R1为CH3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铬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铬系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结构,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在溶剂和任选地除水剂存在下,将式(2-1)所示的化合物与CrO3进行酯化反应;
其中,Ar、R1、R2和R3的定义其的定义如本发明前述所述。
本发明第二方面及以后所涉及的式(1)所示结构的铬系化合物与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铬系化合物的取代基相同,为了避免重复,本发明不在对铬系化合物进行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并且本发明式(2-1)所示的化合物中的R1、R2和R3取代基均与式(1)所示结构的铬系化合物中的取代基对应相同。
根据本发明,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溶剂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选自非极性溶剂,优选为四氯化碳、二氯甲烷、苯和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对于式(2-1)所示的化合物与CrO3的摩尔比可以为1:(2-4)。
根据本发明,对于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限制,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用量,例如溶剂的用量使式(2-1)所示的化合物在溶剂中的含量为10-50mg/mL。
根据本发明,任选地除水剂指在进行酯化反应时可有除水剂的存在,也可没有除水剂的存在,在进行酯化反应时,会有水产生,为了避免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优选在有除水剂存在进行酯化反应,对于除水剂的种类,可为本领域常规的除水剂,例如所述除水剂包括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聚丙烯酸钠、无水氯化镁、分子筛和无水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对于除水剂的用量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为本领域内常规使用的量,例如除水剂的质量为式(2-1)所示的化合物的质量的30-110wt%。
根据本发明,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酯化反应的条件没有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室温(指25±5℃)。
根据本发明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酯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时间为12-36小时。
根据本发明,酯化反应后得到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先经本领域内常规采用的后处理手段进行后处理得到,例如酯化反应后经过过滤、干燥、重结晶得到;对所述干燥可选择常压干燥,也可选择真空干燥,为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对此无特殊限制,故不做过多赘述;所述重结晶可选择在有利于晶体析出的溶剂中进行,优选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中进行重结晶。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的铬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式(2-1)所示的化合物:
(1)在惰性气氛和第一溶剂存在下,将式(2-2)所述的化合物与HSiCl3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式(2-3)所示的化合物;
(2)在第二溶剂存在下,将式(2-3)所示的化合物与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
本发明式(2-2)、式(2-3)所示的化合物中的R1、R2和R3取代基均与式(1)所示结构的铬系化合物中的取代基对应相同。
本发明中所述的惰性气氛为氮气和/或氩气,基于成本考虑,优选为氮气。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溶剂选自醚类溶剂,优选为乙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和1,2-二甲氧丙烷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乙醚和/或四氢呋喃。
根据本发明,在制备式(2-3)所示的化合物时,只要能实现式(2-2)所述的化合物与HSiCl3接触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式(2-3)所示的化合物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加料的顺序,例如将含第一溶剂和HSiCl3的物料以滴加的方式加入含第一溶剂和式(2-2)所述的化合物的物料中进行偶联反应;优选滴加的时间控制在0.5-2小时。
本发明对于第一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限制,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用量,例如第一溶剂用量使:含第一溶剂和式(2-2)所述的化合物的物料中式(2-2)所述的化合物的浓度为0.5-1.5M,含第一溶剂和HSiCl3的物料中HSiCl3的浓度为0.1-0.5M。
根据本发明,对于式(2-2)所述的化合物与HSiCl3的摩尔比可以大于等于3:1,优选为(3.1-3.5):1。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偶联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0-100℃,优选为0-50℃。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偶联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时间为2-24小时;该反应时间指式(2-2)所述的化合物与HSiCl3开始接触到结束反应的时间。
在本发明中,由式(2-2)所述的化合物与HSiCl3进行偶联反应后得到所述式(2-3)所示的化合物先先经过本领域内常规采用的后处理手段进行后处理,然后再引入至下一个步骤中与邻氯过氧化苯甲酸进行氧化反应;例如,通过分液、有机相浓缩、干燥、重结晶、洗涤后干燥等方式进行后处理;为了中和未完全反应的碱为反应烷的碱,同时更有利于分液提取产物,优选所述后处理还包括酸化步骤,更优选使用盐酸或醋酸进行酸化;为了除去分液后所得有几层中的水,优选所述分液后再使用吸水剂(例如无水硫酸镁)有机层进行干燥;优选使用乙醇与异丙醚进行重结晶;优选使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具体地,使用0.5-2M的盐酸对偶联反应后得到的物料进行酸化中和,之后加入异丙醚进行分液,有有机层用0.5-2M盐酸25mL洗涤后分液,再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之后过滤,在30-40℃下旋转蒸发得到粗产物,随后将粗产物溶于乙醇和异丙醚的混合溶液中,减压浓缩,冷却析晶,最后将析出的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后真空干燥得到得到式(2-3)所示的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溶剂选自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氯仿和1,2-二氯乙烷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剂选自双氧水、间氯过氧苯甲酸、过氧叔丁醇和过氧乙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间氯过氧苯甲酸。
根据本发明,对于第二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限制,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用量,例如第二溶剂的用量使式(2-3)所示的化合物在第二溶剂中的含量为0.02-0.15mg/mL。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式(2-3)所示的化合物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1.5-3)。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0-80℃。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时间为5-100小时。
在本发明中,式(2-3)所示的化合物与邻氯过氧化苯甲酸进行氧化反应经过本领域内常规采用的后处理手段进行后处理后能够得到式(2-1)所述的化合物,例如氧化反应得到的物料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经浓缩干燥后,用柱色谱分离得到式(2-1)所述的化合物;优选柱色谱分离时的洗脱液为体积比为(8-12):1的石油醚(PE)与乙酸乙酯(EA)的混合液。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本发明所述铬系化合物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的铬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催化氧化性。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铬系化合物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将本发明的铬系化合物用于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中时,能够较好地实现苄醇类化合物直接催化氧化得到苯甲酸类化合物的目的,且原料具有高的转化率,目标产物具有高的选择性。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将本发明所述铬系化合物加入式(I)所述的苄醇类化合物中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其中,式(I)中Ra选自H、CH3、Cl或F。
在本发明中,将本发明中的铬系化合物用于苄醇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反应中,能够实现在无水、无额外酸性添加剂的情况下得到苯甲酸类化合物,能够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高选择性地得到苯甲酸类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铬系化合物与苄醇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5-3.0。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10-80℃。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时间为3-24小时。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原料的来源如表1所示,如无特殊说明,其他原料均可市售得到:
表1原料的来源
对制备得到的化合物进行FTIR、1H NMR、XRD等表征分析,采用元素分析仪进行定量,熔点采用熔点仪进行测定,所涉及的表征、分析方法如表2所示:
表2评价分析方法
实施例1
铬酸双(三对甲苯基甲硅烷基)酯的合成:
第一步:
利用双头针将100mL 1.0M对甲苯基溴化镁溶液压入提前用氮气置换好内部气体的500mL三口瓶,随后用1小时缓慢滴加4.20g三氯硅烷(31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100mL,控制温度在35℃以下,滴加完成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后用1.0M盐酸25mL进行中和,用200mL异丙醚进行分液,有机层用1.0M盐酸25mL洗涤后分液,再用20g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在35℃下旋转蒸发得到粗产物,随后将粗产物溶于15mL乙醇和15mL异丙醚中,减压浓缩,冷却析晶,最后将析出的晶体用20mL无水乙醇洗涤后真空干燥得到产物,得到产物5.60g,产率60.3%,熔点75-76℃。
图1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2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3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通过图1-3可以得到第一步所得的产物为三(对甲苯基)硅烷。
第二步:
将2.50g三(对甲苯基)硅烷(8.25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置于50mL三口瓶中,冷却至0℃后加入2.84g(16.50mmol)mCPBA,随后撤去冰浴在室温下搅拌48小时后用370mL二氯甲烷稀释,将液体转移至1000mL分液漏斗中后依次用15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3次,用20g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35℃下旋干得到粗产物后用柱色谱法洗脱(洗脱液中PE:EA=9:1)得到产物700mg,产率26.6%,熔点108-109℃。
图4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5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6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通过图4-6可以得到第二步所得的产物为三(对甲苯基)硅醇。
第三步:
将500mg三(对甲苯基)硅醇(1.57mmol)、450mg三氧化铬(4.50mmol)和0.5g无水硫酸镁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以30mL四氯化碳为溶剂,在室温下搅拌24h,随后过滤,在真空下进行干燥得到橙红色粗产物,在室温下从正己烷中重结晶得到产物,并对获得的产物进行X射线晶体衍射测试。
图7为第三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8为第三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9为第三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图10为第三步所得产物的xrd晶体衍射结构,通过图7-10可以得到第三步所得的产物为铬酸双(三对甲苯基甲硅烷基)酯。
实施例2:
铬酸双(三对氟苯基甲硅烷基)酯的合成:
第一步:
将100mL 1.0M对氟苯基溴化镁加入到提前用氮气置换好内部气体的500mL三口瓶,随后用1小时缓慢滴加4.20g三氯硅烷(31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100mL,控制温度在35℃以下,滴加完成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后用1.0M盐酸25mL进行中和,用200mL异丙醚进行分液,有机层用1.0M盐酸25mL洗涤后分液,再用20g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在35℃下旋转蒸发得到粗产物,随后将粗产物溶于15mL正戊烷,常压下用慢速滤纸过滤脱去析出的有色产物,将滤液在35℃下旋蒸后用10mL甲醇重结晶得到产物4.50g,产率46.2%,熔点44-45℃。
图11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12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13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通过图11-13可以得到第一步所得的产物为三(对氟苯基)硅烷。
第二步:
将2.59g三(对氟苯基)硅烷(8.25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置于50mL三口瓶中,冷却至0℃后加入2.84g(16.50mmol)mCPBA,随后撤去冰浴在室温下搅拌96小时后用370mL二氯甲烷稀释,将液体转移至1000mL分液漏斗中后依次用15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3次,用20g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35℃下旋干得到粗产物后用柱色谱法洗脱(洗脱液中PE:EA=19:1)得到产物1.80g,产率66.2%,熔点81-82℃。
图14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15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16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通过图14-16可以得到第二步所得的产物为三(对氟苯基)硅醇。
第三步:
将517mg三(对氟苯基)硅醇(1.57mmol)、450mg三氧化铬(4.50mmol)和0.5g无水硫酸镁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以30mL四氯化碳为溶剂,在室温下搅拌24h,随后过滤,在真空下进行干燥得到橙红色粗产物,在室温下从正己烷中重结晶得到产物,所得产物为铬酸双(三对氟苯基甲硅烷基)酯。
实施例3:
铬酸双(三对氯苯基甲硅烷基)酯的合成:
第一步:
将100mL 1.0M对氯苯基溴化镁溶液加入到提前用氮气置换好内部气体的500mL三口瓶,随后用1小时缓慢滴加4.20g三氯硅烷(31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100mL,控制温度在35℃以下,滴加完成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后用1.0M盐酸25mL进行中和,用200mL异丙醚进行分液,有机层用1.0M盐酸25mL洗涤后分液,再用20g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在35℃下旋转蒸发得到粗产物,随后将粗产物在15mL无水乙醇中进行重结晶,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得到产物9.00g,产率79.8%,熔点75-77℃。
图17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18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19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通过图17-19可以得到第一步所得的产物为三(对氯苯基)硅醇。
第二步:
将3.00g三(对氯苯基)硅烷(8.25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置于50mL三口瓶中,冷却至0℃后加入2.84g(16.50mmol)mCPBA,随后撤去冰浴在室温下搅拌48小时后用370mL二氯甲烷稀释,将液体转移至1000mL分液漏斗中后依次用15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3次,用20g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35℃下旋干得到粗产物后用50mL正己烷洗涤得到纯净产物2.30g,产率73.5%,熔点115-116℃。
图20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21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22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通过图20-22可以得到第二步所得的产物为三(对氯苯基)硅醇。
第三步:
将1g三(对氯苯基)硅醇(2.70mmol)、720mg三氧化铬(7.20mmol)和0.5g无水硫酸镁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以30mL四氯化碳为溶剂,在室温下搅拌24h,随后过滤,在真空下进行干燥得到橙红色粗产物,在室温下从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正己烷的混合溶剂中重结晶得到产物,并对获得的产物进行X射线晶体衍射测试。
图23为第三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24为第三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25为第三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图26为第三步所得产物的xrd晶体衍射结构,通过图23-26可以得到第三步所得的产物为铬酸双(三对氯苯基甲硅烷基)酯。
实施例4:
铬酸双(三对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酯的合成:
第一步:
将100mL 1.0M对叔丁基苯基溴化镁溶液加入到提前用氮气置换好内部气体的三口瓶,随后用1小时缓慢滴加4.20g三氯硅烷(31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100mL,控制温度在35℃以下,滴加完成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后用1.0M盐酸25mL进行中和,用200mL异丙醚进行分液,有机层用1.0M盐酸25mL洗涤后分液,再用20g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在35℃下旋转蒸发得到粗产物,随后将粗产物在无水乙醇中进行重结晶,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得到产物10.80g,产率81.2%,熔点109-112℃。
图27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28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29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通过图27-29可以得到第一步所得的产物为三(对叔丁基苯基)硅烷。
第二步:
将3.54g三(对叔丁基苯基)硅烷(8.16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置于50mL三口瓶中,冷却至0℃后加入2.81g(16.32mmol)mCPBA,随后撤去冰浴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后用370mL二氯甲烷稀释,将液体转移至1000mL分液漏斗中后依次用15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3次,用20g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35℃下旋干得到粗产物后用50mL正己烷洗涤得到产物1.90g,产率52.3%,熔点192-194℃。
图30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31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32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通过图30-32可以得到第二步所得的产物为三(对叔丁基苯基)硅醇。
第三步:
将1.20g三(对叔丁基苯基)硅醇(2.70mmol)、720mg三氧化铬(7.20mmol)和0.5g无水硫酸镁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以30mL四氯化碳为溶剂,在室温下搅拌24h,随后过滤,在真空下进行干燥得到橙红色粗产物,在室温下从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正己烷的混合溶剂中重结晶获得得到产物,所得产物为铬酸双(三对叔丁基苯基甲硅烷基)酯。
实施例5:
铬酸双(三邻甲苯基甲硅烷基)酯的合成:
第一步:
将100mL 1.0M邻甲苯基溴化镁加入到提前用氮气置换好内部气体的三口瓶,随后用1小时缓慢滴加4.20g三氯硅烷(31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100mL,控制温度在35℃以下,滴加完成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3小时,反应结束后用1.0M盐酸25mL进行中和,用200mL异丙醚进行分液,有机层用1.0M盐酸25mL洗涤后分液,再用20g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在35℃下旋转蒸发得到粗产物,通过柱色谱法用石油醚脱去深色的杂质,最后用15mL甲醇洗涤粗产物并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得到产物3.95g,产率42.0%,熔点71-72℃。
图33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34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35为第一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通过图33-35可以得到第一步所得的产物为三(邻甲苯基)硅烷。
第二步:
将1.25g三(邻甲苯基)硅烷(4.13mmol)溶于30mL二氯甲烷置于50mL三口瓶中,冷却至0℃后加入1.42g(8.25mmol)mCPBA,随后撤去冰浴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后用200mL二氯甲烷稀释,将液体转移至1000mL分液漏斗中后依次用10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5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3次,用10g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35℃下旋干得到粗产物后用50mL正己烷洗涤得到白色固体产物,产量860mg,产率45.5%,熔点87-88℃。
图36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氢谱图,图37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碳谱图,图38为第二步所得产物的红外谱图,通过图36-38可以得到第二步所得的产物为三(邻甲苯基)硅醇。
第三步:
将8.6g三(邻甲苯基)硅烷(2.70mmol)、720mg三氧化铬(7.20mmol)和0.5g无水硫酸镁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以30mL四氯化碳为溶剂,在室温下搅拌24h,随后过滤,在真空下进行干燥得到橙红色粗产物,在室温下从二氯甲烷/正己烷的混合溶剂中重结晶获得得到产物,所得产物为铬酸双(三对邻甲苯基甲硅烷基)酯。
应用例
将1倍摩尔量的苄醇溶于二氯甲烷中,分别于0℃下加入实施例1-5中制备得到铬系化合物后,搅拌3小时,然后升至室温继续反应3小时,经过液相色谱鉴定分析,苄醇的转化率、苯甲酸的选择性如表3所示。
表3苄醇的转化率、苯甲酸的选择性
铬系化合物 苄醇的转化率(%) 苯甲酸的选择性(%)
实施例1 98% 92%
实施例2 99% 93%
实施例3 99% 96%
实施例4 97% 95%
实施例5 98% 96%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铬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其中,式(1)中,Ar为*表示Ar与Si的连接位点;
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氰基、烷基、卤素或氢,且不全为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式(1)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氰基、C1-C10烷基、卤素或氢,且不全为氢;
优选地,R1、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C1-C4烷基、卤素或氢,且不全为氢;
更优选地,R1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C1-C4烷基、卤素或氢,R2为氢,且不全为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选自如式(1-1)-式(1-5)中所述结构的化合物:
式(1-1):R1、R2为氢,R3为CH3
式(1-2):R1、R2为氢,R3为F;
式(1-3):R1、R2为氢,R3为Cl;
式(1-4):R1、R2为氢,R3为C(CH3);
式(1-5):R2、R3为氢,R1为CH3
4.一种铬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铬系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结构,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在溶剂和任选地除水剂存在下,将式(2-1)所示的化合物与CrO3进行酯化反应;
其中,Ar、R1、R2和R3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
所述溶剂选自四氯化碳、二氯甲烷、苯和己烷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除水剂包括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聚丙烯酸钠、无水氯化镁、分子筛和无水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酯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室温;和/或反应时间为12-36h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
该制备方法还包括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式(2-1)所述的化合物:
(1)在惰性气氛和第一溶剂存在下,将式(2-2)所述的化合物与HSiCl3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式(2-3)所示的化合物;
(2)在第二溶剂存在下,将式(2-3)所示的化合物与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
其中,R1、R2和R3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X为卤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溶剂选自醚类溶剂,优选为乙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和1,2-二甲氧丙烷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乙醚和/或四氢呋喃;和/或
所述偶联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0-100℃;和/或反应时间为2-24小时;和/或
所述第二溶剂选自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氯仿和1,2-二氯乙烷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氧化剂选自双氧水、间氯过氧苯甲酸、过氧叔丁醇和过氧乙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间氯过氧苯甲酸;和/或
式(2-3)所示的化合物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1.5-3);和/或
所述氧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0-80℃;和/或反应时间为5-100小时。
8.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铬系化合物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优选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9.一种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将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铬系化合物加入式(I)所述的苄醇类化合物中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其中,式(I)中Ra选自H、CH3、Cl或F。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铬系化合物与苄醇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5-3.0;和/或
所述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10-80℃;和/或反应时间为3-24小时。
CN202310813731.7A 2023-07-04 2023-07-04 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 Pending CN119264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3731.7A CN119264188A (zh) 2023-07-04 2023-07-04 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
PCT/CN2023/123737 WO2025007440A1 (zh) 2023-07-04 2023-10-10 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3731.7A CN119264188A (zh) 2023-07-04 2023-07-04 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264188A true CN119264188A (zh) 2025-01-07

Family

ID=94106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3731.7A Pending CN119264188A (zh) 2023-07-04 2023-07-04 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9264188A (zh)
WO (1) WO202500744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35065C (zh) * 1965-05-14
DD150260A1 (de) * 1980-04-28 1981-08-19 Roland Wagener Verwendung von elementorganylchromaten in der aetzgravurtechnik
CN101665519B (zh) * 2009-09-24 2014-02-19 仙桃市格瑞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双三苯基硅烷铬酸酯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5007440A1 (zh) 2025-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83559B (zh) 一种制备杂环邻碘硫醚的方法
CN119264188A (zh) 铬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苄醇类化合物催化氧化的方法
CN108358868B (zh) 2-取代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JPS58189132A (ja) ブテ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11303115A (zh) 有机三价碘单氟转移试剂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14591137B (zh) 螺桨烷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EP1366010A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inyl-, aryl- und heteroarylessigsäuren und ihrer derivate
JPH06263682A (ja) 光学活性β−ヒドロキシケトンの製造法
Rausch et al. The formation and reactions of some new functionally substituted derivatives of (η5-cyclopentadienyl dicarbonylnitrosylchromium (cynichrodene)
CN110845470A (zh) 噻吩硫醇功能化的有机羧酸前驱体、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JP6975107B2 (ja) 4−ハロシクロヘキサン−1−カルボン酸の精製方法、および、4−ハロシクロヘキサン−1−カルボン酸を含む生成物の製造方法
JP4498923B2 (ja) イミダゾ(1,2−a)ピリジン−3−アセトアミド類の調製方法
CN112441997B (zh) 一种合成α-(2-四氢呋喃基)-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JPH11508255A (ja) 1−(3−トリアルキルシリルフェニル)−2,2,2−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エタノン誘導体を製造する方法
JP2894525B2 (ja) 結晶性テトラキス(トリフェニルホスフィン)パラジウム及びその製造法
CN102947320B (zh) 钌基络合物
van Doorn et al.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neutral molecules by rigid binaphthyl metalloclefts: synthesis, complexation and calculations
JP2024081502A (ja) テルピリジ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4759722B2 (ja) 置換基を有する芳香族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18561684A (zh) 一种通过氰基增碳制备增碳酰氯的合成方法
CN119504695A (zh) 一种药物中间体氮杂螺[4.5]癸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7185972A (zh) 一种氟苯尼考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EP1389176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etonen aus carbonsäureanhydriden
CN114031497A (zh) 一种环丙烯酮与氧杂环化合物的开环双氯化反应方法
KR100763771B1 (ko) 알킬2-[3-[3-[(2e)-(7-클로로-퀴놀린-2-일)바이닐]페닐]-3(s)-하이드록시프로필]벤조에이트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