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133941A - 一种电连接器、接头机构及测试插头接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接头机构及测试插头接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133941A CN119133941A CN202411615028.6A CN202411615028A CN119133941A CN 119133941 A CN119133941 A CN 119133941A CN 202411615028 A CN202411615028 A CN 202411615028A CN 119133941 A CN119133941 A CN 1191339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connector
- pressing
- fixing
- fix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01R1/0408—Test fixtures or contact fields; Connectors or connecting adaptors; Test clips; Test sockets
- G01R1/0416—Connectors,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连接器、接头机构及测试插头接线系统,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其包括具有受压部的第一面以及具有限位部的第二面;以及,第二连接件,其包括固定部与挤压部,固定部能够沿第一方向扣于限位部上;当固定部发生远离限位部的相对运动时,挤压部能够对受压部至少产生第二方向的力,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不等于0°,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在插头与插座进行插接后,利用第二连接件上的固定部可以使插头可以插接更紧固,防止松脱,而当需要拔出插头时,工作人员可以掰动操作部,使固定部远离限位部,达成解锁的同时,还做到了将插头向上拔起的作用,省力且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连接器、接头机构及测试插头接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其内外回路的电气连接愈加复杂,各类电连接器的应用随之增多,整机配线检查与电气调试任务也愈加繁重。
通常电连接器用于设备内外的电气连接,而在设备投运及检修调试时,常常需要将多种检测仪器上的插头插入至待检测设备上对应的插座内,从而进行电气检测,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频繁插拔插头,如果插头插合不紧固,则可能会导致插头因振动或外力等因素意外脱落,进而可能会造成设备故障;而调试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再次拔出插头,反复的插拔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如果用力过猛,消耗体力的同时,也可能使插座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使插头和插座可以插合锁紧,插拔操作更轻松,提高效率,我们提出了电连接器、接头机构及测试插头接线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设备投运及检修调试时需要频繁插拔插头,需要使插头和插座插合锁紧,插拔省力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中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其包括具有受压部的第一面以及具有限位部的第二面;以及,第二连接件,其包括固定部与挤压部,所述固定部能够沿第一方向扣于所述限位部上,当所述固定部扣于所述限位部上时,所述挤压部正对于所述受压部;以及,当所述固定部发生远离限位部的相对运动时,所述挤压部能够对所述受压部至少产生第二方向的力,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不等于0°。
作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固定部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孔,并通过所述固定部扣于所述限位部上。
作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挤压部沿同一方向延伸。
作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挤压部沿同一方向延伸。
作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上包括对应于所述限位部的内勾面,当所述固定部沿第一方向扣于所述限位部上时,所述内勾面贴合于所述限位部。
作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发生相对旋转,当所述固定部通过旋转发生远离限位部的相对运动时,所述挤压部能够通过同向的旋转对所述受压部产生第二方向的力。
作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当所述固定部沿第一方向扣于所述限位部上时,所述挤压部与受压部之间存在适配空间。
作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的端部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固定部能够通过导向面跨过第一连接件;或者,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固定部端部的导向面,使得所述固定部能够从导向面跨过第一连接件。
作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发生远离限位部的直线运动,所述受压部自靠近连接孔至远离连接孔的方向上具有逐渐靠近第二面的趋势;当所述固定部通过直线运动远离限位部时,所述挤压部能够对所述受压部产生第二方向的力。
作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挤压部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内具有配合于所述受压部的挤压面。
作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挤压部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内具有配合于所述受压部的挤压面。
作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挤压部连接,所述操作部相对于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挤压部的另一端上。
本发明其一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固定部可以沿第一方向扣在限位部上形成连接,当需要两者脱离时,通过使挤压部挤压受压部,不仅可以实现固定部与限位部脱离,还可以使得挤压部对受压部产生第二方向的力,从而使第一连接件抬起,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省力的效果。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插头与插座插合时需要锁紧,而当插头和插座脱离时需要省力轻松,提高效率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中的接头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头机构,其包括电连接器,还包括,插头,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插头连接;以及,插座,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插座连接;所述插头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固定在所述插座上。
作为本发明接头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操作部与挤压部之间还具有安装部;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安装部固定在所述插头上。
作为本发明接头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能够使得挤压部产生第一方向或者固定部延伸方向的运动趋势。
作为本发明接头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头包括保护罩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上的束线口;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安装部固定在所述插头的保护罩边缘。
本发明另一有益效果为:当插头与插座插紧时,固定部可以沿第一方向扣在限位部上,而当需要使插头和插座分离时,利用操作部使固定部远离限位部的同时,挤压部对受压部产生远离挤压部的力,提供助力使插头、插座脱离。
鉴于设备投运及检修调试时,需要将检测仪器上的插头插入待检测设备,进行内部回路通断的检测,从而提出了本发明中的测试插头接线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所述接头机构的测试插头接线系统,其包括,所述插头为单回路测试插头或多回路测试插头;所述插座连接至待测试设备,所述插头连接至可以用于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检测设备上。
本发明另一有益效果为:插头可以设置在检测仪器上,而插座对应设置在待测试设备,当插头插在插座上时,可以测试设备内部电气回路通断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的插头与插座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插头与插座连接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弹性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即图2中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内勾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固定部与挤压部不沿同一方向延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的单回路测试插头与插座插接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的多回路测试插头与插座插接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中的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距离尺寸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中的第二连接件上的尺寸设计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连接件;101、受压部;M-1、第一面;102、限位部;M-2、第二面;200、第二连接件;201、固定部;202、挤压部;103、连接孔;201a、内勾面;K、适配空间;M、导向面;202a、卡槽;202a-1、挤压面;202a、卡槽;203、操作部;300、插头;400、插座;204、安装部;205、弹性件;301、保护罩;302、束线口;303、滑槽;206、滑块;301a、活动槽;207、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参照图1~图17,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
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100,其包括具有受压部101的第一面M-1以及具有限位部102的第二面M-2;以及,第二连接件200,其包括固定部201与挤压部202,固定部201能够沿第一方向扣于限位部102上,当固定部201扣于限位部102上时,挤压部202正对于受压部101;以及,当固定部201发生远离限位部102的相对运动时,挤压部202能够对受压部101至少产生第二方向的力,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不等于0°。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100实际为设置在待测试设备的插座上的一种连接结构(待测试设备可以为电力保护设备,如电力保护柜),该连接结构用于固定插接在插座上的插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100可以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平板状结构,并固定在插座的外边缘。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00对应于插头插接方向的一侧面为第一面M-1,且受压部101为存在于第一面M-1上的一块受压区域,该受压区域可以为与第一连接件100相重合的平面,也可以为与第一连接件100相平行的平面,也可以为与第一连接件100呈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当然,受压部101不完全为平面的时候(如略带一定曲面)依然可以实施。
第一连接件100上相对于第一面M-1的另一侧面为第二面M-2,且限位部102为存在于第二面M-2上的一块限位区域,该限位区域可以为第一连接件100相重合的平面,也可以为与第一连接件100相平行的平面,当然,限位部102也可以是其他曲面形态,但至少应当保证固定部201能够钩在其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件200实际为设置在检测仪器的插头上的一种连接结构(检测仪器可以为HP90测试仪、多回路通断测试仪等等),当检测仪器通过插头固定在待测试设备的插座上时,能够通过第二连接件200在第一连接件100上的锁定作用实现检测仪器与待测试设备之间的固定连接,当然,第二连接件200与第一连接件100也能够拆卸,实现检测仪器的拆除。
具体的,第二连接件200包括固定部201与挤压部202,固定部201为用于与第一连接件100上的限位部102进行扣合的结构,其可以为钩状结构;挤压部202为用于对第一连接件100上的受压部101进行挤压的结构,其可以为块状结构、平板结构或者其他能够对受压部101产生挤压作用的不规则构造。
本发明设定,如图6~图17所示,第一方向为自第一连接件100边缘向第一连接件100中心的朝向,也即图中F1的指向;第二方向为插头向插座进行插合的朝向,也即图中的F2的指向。
当检测仪器通过插头在待测试设备的插座上进行固定,以实现锁定功能时,固定部201能够沿第一方向扣于限位部102上;当检测仪器的插头要拔出待测试设备的插座,以实现解锁功能时,可以操作固定部201使其远离限位部102,且当固定部201发生远离限位部102的相对运动时,挤压部202能够对受压部101至少产生第二方向的力。本发明限定: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不等于0。上述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插拔过程可以存在如下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旋转挤压实现。具体的,如图6~图13,第二连接件200通过铰接的方式设置在检测仪器的插头上,其能够通过其钩状的固定部201扣在第一连接件100的受压部101上,实现锁定。当需要解锁时,可以拨动第二连接件200,使得第二连接件200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00发生相对旋转,在此过程中,当固定部201通过旋转发生远离限位部102的相对运动时,挤压部202能够通过同向的旋转顺势对受压部101产生第二方向的力,使得第一连接件100能够通过杠杆的作用逐渐远离检测仪器的插头,最终脱离并实现解锁。因此,操作人员在实际中仅需一个对第二连接件200的拨动力,即可同时实现“解锁”和“助脱”这两个作用,不再需要同时独立施加“拨动”和“外拔”的力,省力且便捷。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采用直线滑动挤压实现。具体的,如图14~图17,第二连接件200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检测仪器的插头上,其能够通过其钩状的固定部201扣在第一连接件100的受压部101上,实现锁定。挤压部202与受压部101彼此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能够互相贴合的斜坡面,当需要解锁时,可以向外滑动第二连接件200,使得第二连接件200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00发生相对滑动,在此过程中,当固定部201通过横向滑动发生远离限位部102的相对运动时,挤压部202能够通过斜坡面对受压部101的挤压对第一连接件100产生第二方向的分力,导致第一连接件100也能逐渐远离检测仪器的插头,最终脱离并实现解锁。因此,操作人员在实际中仅需一个对第二连接件200的向外的滑动力,即可同时实现“解锁”和“助脱”这两个作用,不再需要同时捏合并向外拔,省力且便捷。
综上,本发明通过第二连接件200上的固定部201扣在第一连接件100的限位部102上,使得插座和插头之间连接更为紧固,可以有效防止插头因意外碰撞或拉扯而脱落;而当需要使得插座和插头分离时,通过使固定部201远离限位部102,脱扣的同时,挤压部202对受压部101进行挤压,从而提供一个助力将插头可以抬起,达到省力的效果,同时也提供了安全保障。
实施例2,参照图1~图17,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但进一步的,固定部201可以通过两种实施方式扣于限位部102上。
第一连接件100设置有连接孔103,固定部201能够穿过第一连接件100的连接孔103,并通过固定部201扣于限位部102上。
具体的,连接孔103为贯穿开设在第一连接件100上第一面M-1和第二面M-2之间的孔,连接孔103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00的中间任意位置,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00的边缘,连接孔103主要为提供固定部201向限位部102扣住的一个运动空间,连接孔103的侧壁可以为竖直的平面状,也可以为具有一定坡度的斜面状,亦或是带有一定曲度的面,以上几种情况皆能实施。
优选的,固定部201与挤压部202沿同一方向延伸。
需说明的是,固定部201与挤压部202需要沿同一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若固定部201与挤压部202不沿同一方向延伸,当固定部201发生远离限位部102的相对运动时,此时虽然可以达到脱扣的作用,但是挤压部202却无法对受压部101产生第二方向的力,也就达不到提供助力让插头抬起的作用。
优选的,固定部201与挤压部202沿同一方向延伸。
优选的,固定部201上包括对应于限位部102的内勾面201a,当固定部201沿第一方向扣于限位部102上时,内勾面201a贴合于限位部102。
其中,当固定部201有沿着第一方向的运动趋势向限位部102扣住的时候,固定部201上存在某一面可以与限位部102贴合,该面定义为内勾面201a。
内勾面201a主要是用于形成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件200之间的稳定连接,当内勾面201a贴在限位部102上时,可以阻止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件200之间轻易脱离,也即加强了插头与插座之间的紧密连接,防止松脱;而内勾面201a可以为固定部201上的某一平面,也可以是带有一定凸起的曲面状,如图4所示,只要内勾面201a上有可以跟限位部102贴合的区域即可。
优选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200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00发生相对旋转,当固定部201通过旋转发生远离限位部102的相对运动时,挤压部202能够通过同向的旋转对受压部101产生第二方向的力。
优选的,当固定部201沿第一方向扣于限位部102上时,挤压部202与受压部101之间存在适配空间K。
为了使插头和插座之间插合紧密,防止因碰撞或拉扯等意外情况造成插头松脱,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200,使固定部201扣在限位部102上,而固定部201可以是通过直线运动,也可以是通过旋转运动扣在限位部102上,如果固定部201是通过旋转运动来扣住限位部102时,挤压部202会随固定部201一并旋转;为使得固定部201在完成扣住限位部102动作的同时,挤压部202的旋转不会对受压部101造成影响,需要设置一个空间以容许挤压部202在这个空间内进行旋转,如图6~图13所示,该空间为适配空间K。
优选的,固定部201的端部设置有导向面M,固定部201能够通过导向面M跨过第一连接件100;或者,第一连接件100上设置有对应于固定部201端部的导向面M,使得固定部201能够从导向面M跨过第一连接件100。
当固定部201是通过旋转运动来扣住限位部102时,导向面M主要是为了引导固定部201产生一定的旋转并扣住限位部102;如图6、图8、图10、图12所示,导向面M设置在固定部201的端部,当固定部201穿过连接孔103时,固定部201上的导向面M与连接孔103的侧壁发生配合,从而使得固定部201产生一定的旋转并扣住限位部102;如图7、图9、图11、图13所示,导向面M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00上,当固定部201穿过连接孔103时,固定部201的端部会与第一连接件100上的导向面M发生配合,从而引导固定部201扣住限位部102。
需要提及的是,导向面M可以是呈一定倾斜度的平面,当然呈一定倾斜度的不完全平面(如略带一定曲面)也可以进行实施。
当第二连接件200通过旋转的方式,从第一连接件100上的连接孔103内穿过,使固定部201扣于内勾面201a上,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为:如图6所示,当插头插合在插座上时,插头上的第二连接件200会与插座上的第一连接件100进行卡合,具体的,固定部201会穿过连接孔103,在导向面M的作用下,固定部201进行旋转并沿着第一方向勾住限位部102,此时挤压部202会随着固定部201一并转动,通过设置的适配空间K,挤压部202在适配空间K内转动,不会对受压部101产生影响,从而固定部201勾住限位部102后,可以形成插头与插座之间的稳固连接。
而根据图6的实施方式,当需要拔出插头时,只需要使固定部201通过旋转运动远离限位部102,此时达到了固定部201脱扣的效果,而与此同时,挤压部202会进行同向的旋转,从而挤压部202旋转经过适配空间K并对受压部101提供了一个至少为第二方向的挤压力,使得与第二连接件200连接在一起的插头向上抬起,从而插头与插座分离,也提高了插拔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二种情况为:如图7所示,当插头插合在插座上时,插头上的第二连接件200会与插座上的第一连接件100进行卡合,具体的,固定部201会穿过连接孔103,导向面M设置在连接孔103的侧壁,固定部201穿过时会与导向面M进行活动配合,从而使得固定部201进行旋转并沿着第一方向勾住限位部102,此时挤压部202会随着固定部201一并转动,通过设置的适配空间K,挤压部202可以在适配空间K内转动,不会对受压部101产生影响,从而固定部201勾住限位部102后,可以形成插头与插座之间的稳固连接。
而根据图7的实施方式,当需要拔出插头时,只需要将固定部201通过旋转运动远离限位部102,此时达到了固定部201脱扣的效果,而与此同时,挤压部202会进行同向的旋转,从而挤压部202旋转经过适配空间K并对受压部101提供了一个至少为第二方向的挤压力,使得与第二连接件200连接在一起的插头可以向上抬起,从而插头与插座分离,也提供了插拔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三种情况为: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件100上的受压部101为呈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当插头插合在插座上时,插头上的第二连接件200仍可以与插座上的第一连接件100进行卡合,具体的,固定部201会穿过连接孔103,在导向面M的作用下,固定部201进行旋转并沿着第一方向勾住限位部102,此时挤压部202会随着固定部201一并转动,通过设置的适配空间K,挤压部202在适配空间K内转动,不会对受压部101产生影响,从而固定部201勾住限位部102后,可以形成插头与插座之间的稳固连接。
而根据图8的实施方式,当需要拔出插头时,只需要使固定部201进行旋转远离限位部102,此时达到了固定部201脱扣的效果,而与此同时,挤压部202会进行同向的旋转,从而挤压部202旋转经过适配空间K并对受压部101提供了一个至少为第二方向的挤压力,使得与第二连接件200连接在一起的插头向上抬起,从而插头与插座分离,也提高了插拔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四种情况为: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件100上的受压部101为呈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当插头插合在插座上时,插头上的第二连接件200会与插座上的第一连接件100进行卡合,具体的,固定部201会穿过连接孔103,该实施方式中,导向面M设置在连接孔103的侧壁,固定部201穿过时会与导向面M进行活动配合,从而使得固定部201进行旋转并沿着第一方向勾住限位部102,此时挤压部202会随着固定部201一并转动,而通过设置的适配空间K,挤压部202可以在适配空间K内转动,不会对受压部101产生影响,从而固定部201勾住限位部102后,可以形成插头与插座之间的稳固连接。
而根据图9的实施方式,当需要拔出插头时,只需要将固定部201旋转,使其远离限位部102,此时达到了固定部201脱扣的效果,而与此同时,挤压部202会进行同向的旋转,从而挤压部202旋转经过适配空间K并对受压部101提供了一个至少为第二方向的挤压力,使得与第二连接件200连接在一起的插头可以向上抬起,从而插头与插座分离,也提供了插拔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200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00发生远离限位部102的直线运动,受压部101自靠近连接孔103至远离连接孔103的方向上具有逐渐靠近第二面M-2的趋势;当固定部201通过直线运动远离限位部102时,挤压部202能够对受压部101产生第二方向的力。
优选的,固定部201与挤压部202之间形成卡槽202a,卡槽202a内具有配合于受压部101的挤压面202a-1。
固定部201与挤压部202之间构成卡槽202a,可以卡在第一连接件100上的受压部101和限位部102之间。
本发明中设定,卡槽202a上与内勾面201a相对的面为挤压面202a-1,当固定部201是通过直线运动的方式远离限位部102时,该挤压面202a-1上设置有可以与受压部101相配合的斜坡面。
挤压面202a-1主要是用于当固定部201发生相对远离限位部102的运动时,挤压部202会随之一起移动,而挤压部202上会存在一个面为挤压面202a-1,在移动的过程中,该挤压面202a-1会对受压部101产生一个至少为第二方向的力,从而实现脱扣的同时,提供助力使插头可以远离插座。
优选的,第二连接件200还包括操作部203;操作部203与挤压部202连接,操作部203相对于固定部201设置在挤压部202的另一端上。
操作部203的设置主要为当需要使固定部201发生相对远离限位部102的运动时,也即需要使固定部201进行旋转或直线运动时,工作人员可以便于持之操作;而操作部203可以是任意形状,本发明以操作部203为一长杆状举例,如图1~图3所示,当需要使固定部201通过旋转远离限位部102时,只需要转动操作部203,即可使得固定部201相对脱离限位部102;同样地,当需要使固定部201与限位部102之间发生相对直线运动,操作部203的设置也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拉动,拉动操作部203使得固定部201会随之一起移动。
当第二连接件200通过直线运动的方式,从第一连接件100上的连接孔103内移动,使内勾面201a贴合在限位部102上,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为:如图14所示,通过设置滑槽303(滑槽303可以设置在插头上,也可以设置在与插头连接的某一载体上),本发明中滑槽303设置在与插头连接的保护罩301上;滑槽303的设置主要是使第二连接件200可以在滑槽303内进行直线移动,也即可以使得第二连接件200能够相对第一连接件100发生相对远离限位部102的直线运动(当然本发明不排除可以让第二连接件200能发生相对第一连接件100的直线移动的其余设置方式)。
在挤压部202上设置滑块206,滑块206可以在滑槽303内进行滑动。
在插头向插座插合的过程中,如图14所示,固定部201会穿过连接孔103,受压部101上的斜坡面相对应与挤压面202a-1贴合,而此时内勾面201a并未与限位部102贴合,为使得插头与插座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固,以防松脱,可以由图14所示的状态继续推动第二连接件200,使固定部201向靠近限位部102的方向移动,继而内勾面201a会贴合在限位部102上,从而可以达成插头与插座的紧固连接,使得插头不会因意外情况轻易松脱;需说明的是,滑槽303和滑块206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系数,当第二连接件200被推动某一位置后,也即滑块206移动至滑槽303某一位置后,因为本身存在的摩擦系数,如果工作人员没有特意施加额外的推力,不会轻易移动(当然本发明不排除滑块206运动至滑槽303任意处后,可以在该位置被固定的其余设置方式)。
而根据图14的实施方式,当需要拔出插头时,只需要拉动第二连接件200,使得第二连接件200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00发生远离限位部102的直线运动,此时由于受压部101上设置为呈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挤压面202a-1设置为与受压部101进行配合的倾斜平面,当第二连接件200向远离限位部102的方向移动时,挤压面202a-1与受压部101进行配合,从而挤压面202a-1会对受压部101产生一个至少为第二方向的力,在完成固定部201与限位部102脱离的同时,提供了一个助力可以使插头向上拔出,让插座与插头进行分离。
第二种情况为:如图16所示,通过设置活动槽301a(活动槽301a可以设置在插头上,也可以设置在与插头连接的某一载体上),本发明中活动槽301a设置在与插头连接的保护罩301上,在受压部101的侧壁设置可与活动槽301a进行活动配合的活动块207;在此种情况下,第二连接件200可以在连接孔103内进行滑动,插头与插座未扣合时,第二连接件200与插头之间无直接的连接关系;而同样的第二连接件200与连接孔103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系数,当工作人员没有额外对第二连接件200施加力的同时,第二连接件200可以相对固定在连接孔103内某处,当工作人员施加拉力后,第二连接件200才可被拉动。
当第二连接件200如图16所示置于连接孔103内时,受压部101上设置为呈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挤压面202a-1设置为与受压部101进行配合的倾斜平面,此时受压部101与挤压面202a-1相贴合,内勾面201a并未与限位部102贴合,进一步的,插头向插座插入后,位于活动块207下方的保护罩301边缘比位于活动块207上方的保护罩301边缘要短一些,使得位于活动块207下方的保护罩301边缘在插头向插座扣合的过程中不受影响,在插头与插座扣合完成后,位于活动块207上方的保护罩301边缘延伸贴合在活动块207上;进而在该状态下,为了使插头和插座之间连接更紧密,使插头不会因意外情况出现松脱,导致设备检修调试的过程受阻,可以推动第二连接件200向靠近限位部102的方向移动,进而内勾面201a贴合在限位部102上,活动块207进入保护罩301上的活动槽301a中,从而使得插头在设备调试过程中无法轻易松脱。
而根据图16的实施方式,当需要拔出插头时,只需拉动第二连接件200,使得固定部201远离限位部102,达到解锁的作用,与此同时,受压部101上的倾斜平面与挤压面202a-1上的倾斜平面相互配合,从而使得第二连接件200在移动时,一并会向上顶出插头,也即当第二连接件200在移动时,活动块207脱离活动槽301a,从而受压部101与挤压面202a-1活动配合,使得第二连接件200会向上移动,活动块207抬起上方延伸在外的保护罩301部分,从而助力将插头抬起,实现“助脱”的效果,省力且方便,并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在日常应用中,插头插在插座上,尤其是插头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反复插拔就会容易造成松动,如果没有加强两者之间的紧固连接,极有可能会出现电气设备正在工作中因为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松动或接触不良导致设备的故障,更甚至在设备需要长时间运行或处于特殊工作环境中,插头的松动会导致设备停止工作或产生其他问题;亦或者插头与插座之间没有紧固连接,从而使用时,插头可能会因为意外碰撞或拉扯脱落,增加电气连接松动或短路的风险,所以本发明设置第二连接件200,通过内勾面201a与限位部102配合,从而使得插头与插座之间可以紧密连接,提高安全性、减少故障率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误操作的可能,进而设备的电气连接质量,使插头与插座不会轻易松脱。
在插头与插座需要进行分离时,常常可能会出现猛地一拉插头,使得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接触造成剧烈的冲击或摩擦,从而导致设备工作异常或故障,而通过本发明的设置,在固定部201发生相对远离限位部102的运动时,挤压部202对受压部101至少产生一个第二方向的力,也即挤压部202可以按压着插座一端,而又能抬起插头一端,可以使得插座与插头可以更平稳地分离,避免插头猛地一拉带动插座出现松动,保证了安装性及插座连接的稳定性,减少了插头和插座的接触端磨损或者损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通过设置额外的第二连接件200来控制插头与插座的分离,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触电或其他安全问题,而本发明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操作部203来插拔插头,考虑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也使插拔过程更为可控,比如设备正出现电路故障短路的情况,通过拨动操作部203相较于比直接拔插头一定程度上更为安全;另外,本发明设置的第二连接件200可以在插头与插座插合时达到紧固连接的作用,而在插头与插座分离时,可以通过一个动作不仅达到了松开插头与插座紧固连接的作用,实现解锁的同时兼顾做到了助力拔出插头的功能,更为省力,相较于直接对插头与插座之间紧固连接,而分离时需要先松开连接的锁扣再拔出插头,本发明可以同步完成两个动作,更为方便,尤其是在需要插头与插座之间频繁连接和断开的情况下,通过第二连接件200可以为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大大减少了操作中的繁琐复杂性。
实施例3,参照图6~图17,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10~图13所示,第二连接件200通过旋转的方式,还可从第一连接件100的边缘上穿过并扣于限位部102上,无需额外设置连接孔103,当插头向插座插合时,第二连接件200之间从边缘穿过第一连接件100,由于导向面M的作用,第二连接件200发生偏转,使内勾面201a贴合于限位部102上,同样实现了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的锁紧;当需要解锁时,同样的可以使固定部201远离限位部102,从而实现解锁的同时,达到助脱插头的效果,该方案的具体运动过程原理可参考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运动过程原理,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除此在外,第二连接件200也可通过直线移动的方式扣于第一连接件100的边缘,如图15、图17所示,无需从连接孔103穿过,可通过推动固定部201向限位部102靠近,从而使内勾面201a贴合在限位部102上,完成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的扣紧,也即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的锁紧;同样的,当需要拔出插头时,向外拉动固定部201,使固定部201远离限位部102,从而在倾斜平面的作用下,实现解锁的同时,达到助脱插头的效果,该方案的具体运动过程原理可参考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运动过程原理,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实施例4,参照图1~图17,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头机构,插头300,第二连接件200与插头300连接;以及,插座400,第一连接件100与插座400连接;插头300通过第二连接件200与第一连接件100的连接,固定在插座400上。
优选的,第二连接件200的操作部203与挤压部202之间还具有安装部204;第二连接件200通过安装部204固定在插头300上。
如图1所示,挤压部202与安装部204活动连接,安装部204可以是任意形状,安装部204的设置实际是使第二连接件200与插头之间形成连接关系,通过安装部204可以使挤压部202能够发生相对于插头的旋转运动。
优选的,第二连接件200还包括设置于安装部204上的弹性件205;弹性件205能够使得挤压部202产生第一方向或者固定部201延伸方向的运动趋势。
弹性件205为可以发生弹性形变的器件,本发明中弹性件205优选为扭簧,弹性件20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200连接,另一端与插头(或者与插头连接的载体,如保护罩301)进行连接,弹性件205的设置实际目的在于当第二连接件200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00发生相对旋转时,固定部201穿过连接孔103发生偏转时,在弹性件205的作用下,内勾面201a可以贴合在限位部102上;而当插头与插座分离后,弹性件205也可以使第二连接件200复位。
优选的,插头300包括保护罩301以及设置于保护罩301上的束线口302;第二连接件200通过安装部204固定在插头300的保护罩301边缘。
保护罩301设置在插头的外部,可以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起到插头的防尘、防水作用;在保护罩301上设置束线口302,当插头上的线路连接好后,可以将线路从束线口302里梳理出来,使整体布线更加整洁有序,提高了美观性。
综上,当掰动操作部203,使得固定部201远离限位部102,此时挤压部202会发生同向旋转,与挤压部202挤压,产生第二方向的力,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发生脱离,从而使得插头300与插座400进行脱离,而当完成插拔动作后,在弹性件205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挤压部202恢复至初始状态。
实施例5,参照图1~图19,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插头接线系统,插头300为单回路测试插头或多回路测试插头;插座400连接至待测试设备,插头300连接至可以用于检测待测试设备的检测设备上。
综上,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中的插头300可以是单回路测试插头,也可以是多回路测试插头,插头300连接至检测仪器上,而插座400连接在对应的待测试设备上,当需要检测待测试设备内部电气回路通断时,只需要将插头300与插座400进行连接即可。
实施例6,参照图1~图21,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种情况的具体设计尺寸,也即如图6所示的应用尺寸设计。
表1 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种情况的尺寸设计表
,
如图20及表1所示,第二连接件200对称设置在保护罩301的两侧,设定从一个第二连接件200上旋转中心到另一个第二连接件200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为Z,考虑到24芯连接器上的插头有标准尺寸长度导致Z尺寸不能过短,以及Z如果尺寸过长则会浪费空间,所以Z的取值范围为153mm~165mm。
如图21及表1所示,以挤压部202旋转中心点为起点,从该位置至挤压部202延伸端部之间的距离定义为X,X的取值范围优选为9mm~14mm;如果小于9mm会使挤压部202在旋转时X过短无法对受压部101施加至少为第二方向的力,如果X超过14mm则会导致整体第二连接件200占用过多空间。
如图21及表1所示,以挤压部202旋转中心点为起点,从该位置至挤压面202a-1之间的距离定义为Y,Y的取值范围优选为3.5mm~10mm。
当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200发生脱离时,固定部201或者挤压部202发生旋转的角度定义为作用角β,考虑到挤压部202起拔行程及能否提供第二方向的力使插头300进行脱离,β的取值范围优选为42°~76°。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7)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100),其包括具有受压部(101)的第一面(M-1)以及具有限位部(102)的第二面(M-2);以及,
第二连接件(200),其包括固定部(201)与挤压部(202),所述固定部(201)能够沿第一方向扣于所述限位部(102)上,当所述固定部(201)扣于所述限位部(102)上时,所述挤压部(202)正对于所述受压部(101);以及,
当所述固定部(201)发生远离限位部(102)的相对运动时,所述挤压部(202)能够对所述受压部(101)至少产生第二方向的力,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不等于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0)设置有连接孔(103),所述固定部(201)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00)的连接孔(103),并通过所述固定部(201)扣于所述限位部(10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1)与所述挤压部(202)沿同一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1)与所述挤压部(202)沿同一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1)上包括对应于所述限位部(102)的内勾面(201a),当所述固定部(201)沿第一方向扣于所述限位部(102)上时,所述内勾面(201a)贴合于所述限位部(102)。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0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0)发生相对旋转,当所述固定部(201)通过旋转发生远离限位部(102)的相对运动时,所述挤压部(202)能够通过同向的旋转对所述受压部(101)产生第二方向的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固定部(201)沿第一方向扣于所述限位部(102)上时,所述挤压部(202)与受压部(101)之间存在适配空间(K)。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1)的端部设置有导向面(M),所述固定部(201)能够通过导向面(M)跨过第一连接件(100);或者,
第一连接件(100)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固定部(201)端部的导向面(M),使得所述固定部(201)能够从导向面(M)跨过第一连接件(100)。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0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0)发生远离限位部(102)的直线运动,所述受压部(101)自靠近连接孔(103)至远离连接孔(103)的方向上具有逐渐靠近第二面(M-2)的趋势;
当所述固定部(201)通过直线运动远离限位部(102)时,所述挤压部(202)能够对所述受压部(101)产生第二方向的力。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1)与挤压部(202)之间形成卡槽(202a),所述卡槽(202a)内具有配合于所述受压部(101)的挤压面(202a-1)。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1)与挤压部(202)之间形成卡槽(202a),所述卡槽(202a)内具有配合于所述受压部(101)的挤压面(202a-1)。
12.如权利要求1~5、7、10、11任一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00)还包括操作部(203);
所述操作部(203)与所述挤压部(202)连接,所述操作部(203)相对于固定部(201)设置在所述挤压部(202)的另一端上。
13.一种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插头(300),所述第二连接件(200)与所述插头(300)连接;以及,
插座(400),所述第一连接件(100)与所述插座(400)连接;
所述插头(300)通过第二连接件(200)与第一连接件(100)的连接,固定在所述插座(400)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00)的操作部(203)与挤压部(202)之间还具有安装部(204);
所述第二连接件(200)通过安装部(204)固定在所述插头(300)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部(204)上的弹性件(205);
所述弹性件(205)能够使得挤压部(202)产生第一方向或者固定部(201)延伸方向的运动趋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300)包括保护罩(301)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护罩(301)上的束线口(302);
所述第二连接件(200)通过安装部(204)固定在所述插头(300)的保护罩(301)边缘。
1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所述接头机构的测试插头接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300)为单回路测试插头或多回路测试插头;所述插座(400)连接至待测试设备,所述插头(300)连接至可以用于检测所述待测试设备的检测设备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615028.6A CN119133941A (zh) | 2024-11-13 | 2024-11-13 | 一种电连接器、接头机构及测试插头接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615028.6A CN119133941A (zh) | 2024-11-13 | 2024-11-13 | 一种电连接器、接头机构及测试插头接线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133941A true CN119133941A (zh) | 2024-12-13 |
Family
ID=9375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615028.6A Pending CN119133941A (zh) | 2024-11-13 | 2024-11-13 | 一种电连接器、接头机构及测试插头接线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133941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14499A2 (de) * | 1998-12-22 | 2000-06-28 |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 Zugentlastungsvorrichtung für Modulsysteme mit modularen Steckverbinderteilen |
US6257913B1 (en) * | 1999-12-15 | 2001-07-10 | Berg Technology, Inc. | Latch mechanis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21005462A (ja) * | 2019-06-25 | 2021-01-1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13314893A (zh) * | 2021-07-30 | 2021-08-27 | 南通龙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电线安装固定装置 |
CN115954720A (zh) * | 2023-01-12 | 2023-04-11 |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 易操作的插拔式连接器 |
CN116014502A (zh) * | 2022-12-29 | 2023-04-25 |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 插接连接器分离装置 |
CN219371459U (zh) * | 2022-12-08 | 2023-07-18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插座、插头壳体和内芯部件 |
CN220233598U (zh) * | 2023-06-29 | 2023-12-22 | 深圳市立电连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电子端子连接器 |
CN221978350U (zh) * | 2024-03-12 | 2024-11-08 | 广东顺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连接器 |
-
2024
- 2024-11-13 CN CN202411615028.6A patent/CN11913394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14499A2 (de) * | 1998-12-22 | 2000-06-28 |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 Zugentlastungsvorrichtung für Modulsysteme mit modularen Steckverbinderteilen |
US6257913B1 (en) * | 1999-12-15 | 2001-07-10 | Berg Technology, Inc. | Latch mechanis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21005462A (ja) * | 2019-06-25 | 2021-01-1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13314893A (zh) * | 2021-07-30 | 2021-08-27 | 南通龙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电线安装固定装置 |
CN219371459U (zh) * | 2022-12-08 | 2023-07-18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插座、插头壳体和内芯部件 |
CN116014502A (zh) * | 2022-12-29 | 2023-04-25 |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 插接连接器分离装置 |
CN115954720A (zh) * | 2023-01-12 | 2023-04-11 |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 易操作的插拔式连接器 |
CN220233598U (zh) * | 2023-06-29 | 2023-12-22 | 深圳市立电连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电子端子连接器 |
CN221978350U (zh) * | 2024-03-12 | 2024-11-08 | 广东顺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713752A (en) | Latch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11342708B2 (en) | Set of connectors having a locking device | |
US5709560A (en) | Connector having a pivotable connection-assistance member | |
US746518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ate-assist and a wire dress cover | |
US20100062635A1 (en) | Latch securing member | |
EP2466695B1 (en) | Connector | |
CN114050446A (zh) | 一种高压连接装置、电能传输装置及机动车辆 | |
CN113178740B (zh) | 一种快速自适应式旋转插拔水下承力连接器 | |
EP2955797A1 (en) | Cable strain relief | |
US6641424B1 (en) | Squib connector | |
US20150118886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EP4485712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nd plug connector | |
CN119133941A (zh) | 一种电连接器、接头机构及测试插头接线系统 | |
EP3540868A1 (en) | Locking electrical receptacle | |
US6302721B1 (en) | Latching adapter for installation on a cable connector | |
CA2316547A1 (en) | Connector assembly | |
CA2853298A1 (en) | Plug-type connection | |
CN216698922U (zh) | 一种高压连接装置、电能传输装置及机动车辆 | |
JP3047175B2 (ja) |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 |
CN111653889A (zh) | 一种防触指结构及尾部设置防触指结构的插座连接器 | |
US9634431B1 (en) | Clamp cup to secure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mating structures | |
CN210379638U (zh) | 一种快速连接的高防护性能连接器 | |
JP7423296B2 (ja) | 支持機構およびコネクタデバイス | |
CN222763296U (zh) | 一种具有二次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 | |
CN116073186B (zh) | 一种拨动型两阶段锁止连接器以及连接器插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