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63342A - 制冷系统和冰箱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和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063342A CN119063342A CN202310636684.3A CN202310636684A CN119063342A CN 119063342 A CN119063342 A CN 119063342A CN 202310636684 A CN202310636684 A CN 202310636684A CN 119063342 A CN119063342 A CN 1190633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ressor
- regenerator
- mixed solution
- refrigerating
- refriger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25B41/42—Arrangements for diverging or converging flows, e.g. branch lines or junc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3—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cool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制冷机组和吸收制冷机组。压缩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吸收制冷机组包括再生器,再生器包括用于安装压缩机的壳体和由壳体围合成的安装腔。其中,安装腔内接入吸收制冷机组的吸收器内的混合溶液。在压缩机安装于壳体的情况下,再生器内的混合溶液可吸收压缩机释放的热量。这样,将压缩机安装于再生器的壳体后,在压缩式制冷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再生器内的混合溶液可对压缩机进行散热。通过吸收制冷机组中的混合溶液对压缩机进行散热的效率高于现有的强制对流散热和自然对流散热,进而保证压缩机工作时处于更低的温度,可进一步保证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同时,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冰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和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通过制冷剂蒸发吸热以及冷凝放热的特性保证箱体内温度低于门外的环境温度,以低温保持箱体内存放的物品。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一般采用压缩式制冷系统或吸收式制冷系统,其中采用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冰箱占大多数。压缩式制冷系统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其中,蒸发器和冷凝器用于冰箱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以对冰箱内部进行制冷,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系统的制冷剂。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和压缩机都是冰箱制冷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均会对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压缩机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压缩机温度过高会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
目前用于冰箱的小型压缩式制冷系统一般会采用强制对流或自然对流的方式对压缩机散热,以避免压缩机的温度过高。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通过强制对流或自然对流的方式对压缩机进行散热的冰箱,压缩机的散热效率都比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和冰箱,可增加压缩机工作时的散热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制冷机组和吸收制冷机组。压缩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吸收制冷机组包括再生器,再生器包括用于安装压缩机的壳体和由壳体围合成的安装腔。其中,安装腔内接入吸收制冷机组的吸收器内的混合溶液。在压缩机安装于壳体的情况下,再生器内的混合溶液可吸收压缩机释放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生器的壳体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和散热器。压缩机本体设置于再生器的壳体外侧与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散热器设置于压缩机本体朝向再生器的一侧,且穿过第一开口设置于再生器的安装腔内,用于对压缩机本体散热。其中,散热器与混合溶液接触,以使混合溶液可吸收散热器释放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与压缩机本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结构,以避免混合溶液从第一开口处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制冷机组还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安装于再生器的安装腔内。其中,在第一冷凝器安装于安装腔的情况下,第一冷凝器与混合溶液接触,以使混合溶液可吸收第一冷凝器释放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生器的壳体还包括设置于上半部分的制冷剂出口和设置于下半部分的吸收剂出口。其中,混合溶液由第二制冷剂和吸收剂组合构成。在混合溶液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第二制冷剂与吸收剂分离,且第二制冷剂从制冷剂出口流出再生器,吸收剂从吸收剂出口流出再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安装于再生器的安装腔内,用于对安装腔内的混合溶液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元件电连接,用于检测安装腔内的温度。其中,在安装腔内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可发送低温信号,以使加热元件对混合溶液加热。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设置有冷藏室和冷冻室的箱体,还包括上述的制冷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制冷机组还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蒸发器设置于箱体,且与冷冻室对应设置,用于对冷冻室制冷。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蒸发器设置于箱体,且与冷藏室对应设置,用于对冷藏室制冷。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和冰箱,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制冷机组和吸收制冷机组。压缩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吸收制冷机组包括再生器,再生器包括用于安装压缩机的壳体和由壳体围合成的安装腔。其中,安装腔内还存储有混合溶液。在压缩机安装于壳体的情况下,混合溶液可吸收压缩机释放的热量。这样,将压缩机安装于再生器的壳体后,在压缩式制冷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再生器内的混合溶液可对压缩机进行散热。通过吸收制冷机组中的混合溶液对压缩机进行散热的效率高于现有的强制对流散热和自然对流散热,进而保证压缩机工作时处于更低的温度,可进一步保证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压缩机安装于再生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再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再生器的剖面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再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再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压缩机;101:压缩机本体;102:散热器;103:支撑座;11:第一冷凝器;111:第一安装结构;12:第一蒸发器;13:第一节流阀;14:第一循环流路;20:再生器;21:吸收器;22:泵机;23:第三节流阀;24:吸收剂流路;25:冷却装置;30:第二冷凝器;31:第二蒸发器;32:第二节流阀;33:制冷剂流路;40:壳体;401:制冷剂出口;402:吸收剂出口;403:混合溶液入口;404:第一开口;50:加热元件;501:第二安装结构;61:冷冻室;62:冷藏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目前的家用冰箱一般采用压缩式制冷系统或吸收式制冷系统,其中压缩式制冷系统占家用冰箱总数九成左右。压缩式制冷系统主要包括箱体、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阀和冷媒循环流路。蒸发器和冷凝器用于箱体内的储物室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以保证储物室处于低温状态。压缩机用于对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进行压缩,以保证制冷剂的压力状态。冷媒循环流路用于连通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和压缩机,以使制冷剂在三者之间流通。其中,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和压缩机的工作状态会对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制冷机组和吸收制冷机组。压缩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10。吸收制冷机组包括再生器20,再生器20包括用于安装压缩机10的壳体40和由壳体40围合成的安装腔。其中,安装腔内接入吸收制冷机组的吸收器内的混合溶液。在压缩机10安装于壳体40的情况下,再生器20内的混合溶液可吸收压缩机10释放的热量。
具体地,压缩制冷机组还包括第一循环流路14以及流动于压缩机10和第一循环流路14的第一制冷剂,压缩机10用于对压缩流入的第一制冷剂以保证第一制冷剂流出时的压力状态。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泵机22和第二循环流路。第二循环流路用于连通泵机22和再生器20,泵机22用于带动混合溶液在再生器20和第二循环流路中流动。将压缩机10安装于再生器20后,压缩机10设置于再生器20内的部分可浸泡于混合溶液中。在压缩机10工作的情况下,压缩机10会释放大量的热量。此时,压缩机10设置于再生器20内的部分会浸泡于混合溶液内,混合溶液可迅速对压缩机10散热。同时,由于混合溶液在再生器20和第二循环流路中为流动状态,因此可更高效的对压缩机10进行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液体相较于气体来说具有更好的吸热能力,且液体冷却系统对于噪音的控制能力也要强于气体冷却系统。现有的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均是通过空气流动对压缩机10进行散热,其散热效率不高。本申请相较于现有的散热方式,使用混合溶液对压缩机10进行散热,散热效率更高。
如图1至图3所示,可选地,第二循环流路包括制冷剂流路33和吸收剂流路24,且制冷剂流路33和吸收剂流路24为并联状态。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第二冷凝器30、第二蒸发器31和吸收器21。其中,第二冷凝器30、第二蒸发器31、吸收器21、泵机22和再生器20通过制冷剂流路33连通,其中再生器20和吸收器21之间连通设置吸收剂流路24。在第二制冷剂循环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二冷凝器30向外部环境释放热量,冷却后的第二制冷剂流入第二蒸发器31以吸收第二蒸发器31周围的热量。从第二蒸发器31流出的第二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路24流入吸收器21,流入吸收器21的第二制冷剂和通过吸收剂流路24流入吸收器21的吸收剂形成混合溶液并发生相变。发生相变的混合溶液通过吸收器21向外部环境释放热量。冷却后的混合溶液在泵机22的作用下重新流入再生器20并吸收压缩机10和/或第一冷凝器11释放的热量。
可选地,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冷却装置25,冷却装置25设置于吸收器21与泵机22之间的管路,在吸收器21内发生相变的混合溶液可通过吸收器21和冷却装置25向外部环境释放热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却装置25可以是冷凝器,也可以是冷却器,只要能实现对混合溶液进行降温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再生器20内接入吸收制冷机组的吸收器21内的混合溶液,可以是直接通过泵机22将吸收器21内的混合溶液泵入的,也可以是经冷却装置25(例如,第三冷凝器)冷却处理后再泵入的,不限定。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生器20的壳体40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404。压缩机10包括压缩机本体101和散热器102。压缩机本体101设置于再生器20的壳体40外侧与第一开口404对应的位置。散热器102设置于压缩机本体101朝向再生器20的一侧,且穿过第一开口404设置于再生器20的安装腔内,用于对压缩机本体101散热。其中,散热器102与混合溶液接触,以使混合溶液可吸收散热器102释放的热量。
具体地,第一开口404设置于壳体40的上端面,以避免混合溶液从第一开口404处流出。压缩机本体101设置于第一开口404处且位于壳体40外侧,散热器102穿过第一开口404设置于再生器20的安装腔内,且散热器102浸泡于混合溶液中以增加散热器102和混合溶液的接触面积。在压缩机10工作的情况下,压缩机本体101的热量可快速传递至散热器102,混合溶液再对散热器102进行散热以保证压缩机10工作时的温度。同时,由于泵机22可增加混合溶液的流速,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混合溶液对压缩机10的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将压缩机本体101设置于壳体40外并将散热器102设置于安装腔内,可以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防止混合溶液流入压缩机10内对压缩机10内的电路结构产生影响。
可选地,散热器102采用的是金属材质的散热片。例如,散热器102可以是铝制或铜制的散热片。
如图8所示,可选地,安装腔与压缩机本体10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支撑座103,用于支撑压缩机本体101的底面。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压缩机本体101对再生器20的壳体40产生较大压力以及散热器102与安装腔的底壁面接触。
可选地,安装腔与压缩机本体10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支撑座103,以提高对压缩机本体101的支撑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404与压缩机本体10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结构,以避免混合溶液从第一开口404处泄漏。
具体地,在将压缩机10安装于再生器20的壳体40后,可使用密封胶或密封条等密封结构对压缩机本体101和第一开口404的边沿处进行密封。如此设置,在压缩机10安装于壳体40后,压缩机本体101和密封结构可共同封堵第一开口404,以避免安装腔内的混合溶液从第一开口404流出安装腔。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腔内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状态,因此即使再生器20的壳体40水平设置,混合溶液也有可能会从第一开口404泄漏。若混合溶液发生泄漏,不仅可能会对压缩机10产生影响还会造成混合溶液的浪费。
如图6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制冷机组还包括第一冷凝器11。第一冷凝器11安装于再生器20的安装腔内。其中,在第一冷凝器11安装于安装腔的情况下,第一冷凝器11与混合溶液接触,以使混合溶液可吸收第一冷凝器11释放的热量。
具体地,安装腔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111,用于安装第一冷凝器11。在第一冷凝器11安装于安装腔的情况下,第一冷凝器11浸泡于混合溶液中,混合溶液可吸收第一冷凝器11产生的热量以对第一冷凝器11进行散热。其中,第一冷凝器11可部分浸泡于混合溶液中,也可全部浸泡于混合溶液中。
可选地,在第一冷凝器11安装于安装腔且压缩机10安装于壳体40外的情况下,壳体40还包括第二开口。第一循环流路14可穿过第二开口以连通压缩机10和第一冷凝器11,且第二开口与第一循环流路14对应的位置设置密封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制冷剂流入第一蒸发器12的时候可吸收第一蒸发器12处的热量进而对冰箱内部进行制冷,第一制冷剂流入第一冷凝器11的时候可对外部环境释放热量。因此,第一冷凝器11的散热效率也会影响压缩制冷机组的制冷效率。
可选地,泵机22由压缩机10和/或第一冷凝器11产生的热量驱动。
如图4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生器20的壳体40还包括设置于上半部分的制冷剂出口401和设置于下半部分的吸收剂出口402。其中,混合溶液由第二制冷剂和吸收剂组合构成。在混合溶液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第二制冷剂与吸收剂分离,且第二制冷剂从制冷剂出口401流出再生器20,吸收剂从吸收剂出口402流出再生器20。
具体地,在混合溶液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混合溶液中的第二制冷剂发生汽化而吸收剂仍为液态。此时,第二制冷剂在泵机22的驱动下可通过制冷剂出口401流入制冷剂流路33以完成循环,吸收剂在泵机22的驱动下可通过吸收剂出口402流入吸收剂流路24以完成循环。
可选地,第二制冷剂为水,吸收剂为溴化锂。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加热元件50。加热元件50安装于再生器20的安装腔内,用于对安装腔内的混合溶液加热。
具体地,再生器20的安装腔内还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501,用于安装加热元件50。在加热元件50安装于安装腔的情况下,加热元件50可部分浸泡于混合溶液中也可完全浸泡于混合溶液中。如此设置,可提高加热元件50对混合溶液的加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冷凝器11和压缩机10释放的热量与压缩制冷机组的工作状态有关。若压缩制冷机组处于低功率运行状态下,第一冷凝器11和压缩机10释放的热量也越少。此时,第一冷凝器11和压缩机10释放的热量可能无法使混合溶液中的第二制冷剂汽化,进而影响混合溶液的循环。在安装腔内设置加热元件50对混合溶液进行辅助加热以保证混合溶液的温度可使第二制冷剂汽化,进而保证混合溶液正常循环。
可选地,加热元件50为电加热元件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元件50电连接,用于检测安装腔内的温度。其中,在安装腔内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可发送低温信号,以使加热元件50对混合溶液加热。
具体地,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信号输入端和与加热元件50电连接的信号输出端。温度传感器可检测安装腔内的温度,在安装腔内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可向控制组件发送低温信号。控制组件接收到低温信号后可控制加热元件50对安装腔内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以保证混合溶液的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
可选地,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100°。例如。预设温度可以是60°、65°、75°、85°或100°。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设置有冷藏室62和冷冻室61的箱体,还包括上述的制冷系统。
具体地,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制冷系统的冰箱,将压缩机10安装于再生器20的壳体40后,再生器20内的混合溶液可对压缩机10进行散热。如此设置,可使压缩机10工作时处于更低的温度,以保证压缩机10的使用寿命和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制冷机组还包括第一蒸发器12。第一蒸发器12设置于箱体,且与冷冻室61对应设置,用于对冷冻室61制冷。
具体地,压缩制冷机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循环流路14的第一节流阀13。
压缩机10吸入低温低压的气态第一制冷剂,并将第一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第一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态第一制冷剂通过第一循环流路14流入第一冷凝器11,第一冷凝器11对高温高压的气态第一制冷剂散热后使第一制冷剂成为常温常压的液态第一制冷剂。此时,压缩机10和第一冷凝器11会向混合溶液释放大量的热量。常温高压的气态第一制冷剂再依次流入第一节流阀13和第一蒸发器12后被汽化并吸收冷冻室61的热量,然后进入压缩机10完成逆卡诺循环。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第二蒸发器31。第二蒸发器31设置于箱体,且与冷藏室62对应设置,用于对冷藏室62制冷。
具体地,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设置于制冷剂流路33的第二节流阀32和设置于吸收剂流路24的第三节流阀23,第二冷凝器30通过制冷剂流路33与再生器20和第二蒸发器31连通。再生器20的壳体40还设置有混合溶液入口403,通过第二循环流路与泵机22连通。其中,第二蒸发器31和第二节流阀32串联于制冷剂流路33,第三节流阀23设置于吸收剂流路24。
在混合溶液吸收压缩机10、第一冷凝器11和/或加热元件50释放的热量后,第二制冷剂汽化并通过制冷剂出口401流入再生器20,吸收剂通过吸收剂出口402流出再生器20。第二制冷剂再流入第二冷凝器30并向环境释放热量并成为常温高压的制冷剂。中温高压的第二制冷剂经过第二节流阀32节流作用,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态第二制冷剂。第二制冷剂在第二蒸发器31中从冷藏间室中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第二制冷剂。吸收剂流再生器20后经过第三节流阀23的作用成为低压吸收剂。流经第二节流阀32的第二制冷剂和流经第三节流阀23的吸收剂同时流入吸收器21,第二制冷剂和吸收剂在吸收器21中相溶,产生相变并通过吸收器21释放热量成为低温的混合溶液。泵机22将吸收器21内的混合溶液输送至再生器20内,以完成循环并对压缩机10和/或第一冷凝器11散热。
采用本申请的制冷系统的冰箱,可通过压缩制冷机组对冷冻室61进行制冷,通过吸收制冷机组对冷藏室62进行制冷。可通过吸收制冷机组中的混合溶液对压缩制冷机组中的压缩机10散热,以保证压缩机10的工作状态。由于压缩制冷机组只用负责对冷冻室61制冷,因此可以采用小功率的压缩机10,进而降低制冷系统的噪音。并且本申请提供的冰箱相较于传统的冰箱,可以有效利用压缩机10和第一冷凝器11产生的废热,避免能源浪费。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和,
吸收制冷机组,包括再生器,再生器包括用于安装压缩机的壳体和由壳体围合成的安装腔;其中,安装腔内接入吸收制冷机组的吸收器内的混合溶液;
在压缩机安装于壳体的情况下,再生器内的混合溶液可吸收压缩机释放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再生器的壳体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压缩机包括:
压缩机本体,设置于再生器的壳体外侧与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和,
散热器,设置于压缩机本体朝向再生器的一侧,且穿过第一开口设置于再生器的安装腔内,用于对压缩机本体散热;
其中,散热器与混合溶液接触,以使混合溶液可吸收散热器释放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开口与压缩机本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结构,以避免混合溶液从第一开口处泄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压缩制冷机组还包括:
第一冷凝器,安装于再生器的安装腔内;
其中,在第一冷凝器安装于安装腔的情况下,第一冷凝器与混合溶液接触,以使混合溶液可吸收第一冷凝器释放的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再生器的壳体还包括设置于上半部分的制冷剂出口和设置于下半部分的吸收剂出口;
其中,混合溶液由第二制冷剂和吸收剂组合组成;
在混合溶液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第二制冷剂与吸收剂分离,且,第二制冷剂从制冷剂出口流出再生器,吸收剂从吸收剂出口流出再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
加热元件,安装于再生器的安装腔内,用于对安装腔内的混合溶液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与加热元件电连接,用于检测安装腔内的温度;
其中,在安装腔内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可发送低温信号,以使加热元件对混合溶液加热。
8.一种冰箱,包括设置有冷藏室和冷冻室的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压缩制冷机组还包括:
第一蒸发器,设置于箱体,且与冷冻室对应设置,用于对冷冻室制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吸收制冷机组还包括:
第二蒸发器,设置于箱体,且与冷藏室对应设置,用于对冷藏室制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36684.3A CN119063342A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制冷系统和冰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36684.3A CN119063342A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制冷系统和冰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063342A true CN119063342A (zh) | 2024-12-03 |
Family
ID=9363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36684.3A Pending CN119063342A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制冷系统和冰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063342A (zh) |
-
2023
- 2023-05-31 CN CN202310636684.3A patent/CN11906334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27997B (zh) | 空调系统 | |
CN109959084A (zh) | 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9959081A (zh) | 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装置 | |
CN216291978U (zh) | 一种一体化机柜空调 | |
CN119063342A (zh) | 制冷系统和冰箱 | |
JP2004076982A (ja) | スターリング冷熱供給システム | |
EP0574367A1 (en) | Refrigerator with intermittently working sorptio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 |
KR200161214Y1 (ko) | 냉장고의 냉각장치 | |
KR100306513B1 (ko) | 열전소자의냉각효율을증진시키는냉각관과이냉각관을이용한냉방장치 | |
KR200308194Y1 (ko) | 수냉식 응축열로 냉각수를 가열하는 절전형 히트펌프 | |
KR20100019140A (ko) | 열전 소자를 이용한 흡착식 냉각 장치 | |
CN220586119U (zh) | 一种飞轮储能冷却系统 | |
CN111354995A (zh) | 用于车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KR102485877B1 (ko) | 축열식 냉각장치 | |
JP2003314942A (ja) | 集熱器 | |
KR100473884B1 (ko) | 펠티어소자를 이용한 프리저시스템 | |
KR100512245B1 (ko) | 응축기 방열을 위한 다층 유로 구조 | |
KR200147876Y1 (ko) | 열교환장치의 응축기 구조 | |
CN113993353A (zh) | 一种一体化机柜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EP1234149B1 (en) | The refrigerator | |
KR200264535Y1 (ko) | 반도체 냉각 모듈을 이용한 냉장고 | |
KR200402138Y1 (ko) | 롤-본딩 타입 히트파이프를 이용한 저온저장장치 | |
JP2005076999A (ja) | 冷蔵庫 | |
CN116928987A (zh) | 冷藏冷冻装置 | |
KR20020090957A (ko) | 수냉식 응축열로 냉각수를 가열하는 절전형 히트펌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