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952278B - 一种电池夹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夹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952278B CN118952278B CN202411466340.3A CN202411466340A CN118952278B CN 118952278 B CN118952278 B CN 118952278B CN 202411466340 A CN202411466340 A CN 202411466340A CN 118952278 B CN118952278 B CN 1189522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jaw
- battery
- rod
- switch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夹爪,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两个驱动气缸均通过丝杠丝母组件驱动且在固定座上水平移动;夹爪座垂直设置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夹爪座远离驱动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防滑底拖组件活动设置在开口槽内;两个翻转底托组件分别活动设置在夹爪座其中相对立的两侧壁上;防滑底拖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嵌设在开口槽内壁内的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转动辊,转动辊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弧形挤压板,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转杆,转杆的外周壁上设置有L型底托板,驱动电机二上电联有正反转开关。本发明具有可对电池在夹持时起到防护作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夹爪。
背景技术
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的转运,夹持电池的夹爪一般都是采用伺服电机或气缸等作为动力源,并设置有板状结构的夹爪对电池的两侧壁对电池进行夹取,但是这种板状结构的夹爪与电池之间的摩擦力相对较小,容易在电池的转运过程中出现松动,导致电池掉落而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对电池在夹持时起到防护作用的电池夹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夹爪,包括:
固定座;
驱动气缸,驱动气缸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气缸对称设置在固定座上,且两个驱动气缸均通过丝杠丝母组件驱动且在固定座上水平移动;
夹爪座,夹爪座垂直设置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夹爪座远离驱动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
防滑底拖组件,防滑底拖组件活动设置在开口槽内;
翻转底托组件,翻转底托组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翻转底托组件分别活动设置在夹爪座其中相对立的两侧壁上;
其中,防滑底拖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嵌设在开口槽内壁内的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转动辊,转动辊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弧形挤压板,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转杆,转动辊和转杆自上而下依次活动设置在开口槽内,转杆的外周壁上设置有L型底托板,驱动电机二上电联有正反转开关,开口槽的开口侧壁内设置有开关触发装置,开关触发装置与正反转开关之间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翻转底托组件包括:
安装板,安装板通过多个连接螺栓连接在夹爪座的侧壁上;
翻转侧板,翻转侧板依次水平并列设置有多个,靠近夹爪座的侧壁端的翻转侧板设置在安装板上,且相邻两个翻转侧板之间均通过带扭簧的转轴铰接;
底托槽,底托槽设置在翻转侧板的底部;
弹簧杆,弹簧杆垂直设置在底托槽内;
底托座,底托座水平连接在弹簧杆上,且底托座滑动设置在底托槽内;
底托通过伸缩弹簧活动嵌设在底托座的侧壁内上,当通过两个夹爪座对电池其中两个侧壁夹持后,便于通过底托伸出至电池的底部,防止电池在夹持过程中松动脱落。
优选地,所述开关触发装置包括:
开关槽,开关槽嵌设在开口槽的开口端;
触发杆,触发杆活动贯穿设置在开关槽内;
触发按压块,触发按压块设置在触发杆位于开关槽内的一端,触发杆远离触发按压块的一端贯穿至夹爪座的外部;
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套设在触发杆的外部,且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开关槽的底面和触发按压块固定连接;
正反转开关,正反转开关嵌设在开关槽的内壁上,触发按压块与正反转开关相接触,便于在对电池夹持前后,通过对触发杆的挤压控制正反转开关,从而可通过驱动电机二控制L型底托板在开口槽内的翻转位置。
优选地,所述两个夹爪座相对的侧壁上还均设置有防滑卡组件,防滑卡组件包括:
安装槽,安装槽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安装槽平行间隔设置在夹爪座侧壁上,安装槽的开口位于夹爪座的侧壁上,开口槽位于两个安装槽之间;
防滑卡块,防滑卡块设置有多个,防滑卡块活动设置在安装槽内;
凸块,凸块设置在防滑卡块靠近安装槽开口的侧壁上,当通过两个夹爪座上防滑卡组件的位置处对电池其中两个侧壁夹持后,可自动根据对电池夹持的位置不同,电池底部相应位置的凸块可对电池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电池出现下滑现象。
优选地,所述防滑卡块在安装槽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分布,且防滑卡块通过多个压缩弹簧活动连接在安装槽内,当通过两个夹爪座上防滑卡组件的位置处对电池其中两个侧壁夹持后,电池底部相应位置的防滑卡块可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从安装槽内弹出,进而可通过凸块对电池起到支撑作用。
优选地,所述翻转侧板靠近底托的侧壁与安装槽的开口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便于在对电池夹持时能与电池的侧壁接触紧密。
优选地,所述L型底托板垂直端的高度大于转杆的外周壁至夹爪座底面的距离,便于当夹爪座对电池夹持起吊后,L型底托板可从开口槽内翻转出,从而便于通过L型底托板的水平端对电池的底部进行防护,防止电池在夹爪座之间滑落。
优选地,所述弧形挤压板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辊轴线的长度方向一致,便于转动辊转动时带动弧形挤压板转动,从而可通过弧形挤压板对电池的侧壁进行挤压,有利于使得电池在夹爪座之间夹持牢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设置的防滑底拖组件,使得夹爪座对电池夹持时,通过开关触发装置实现L型底托板的翻转,从而可对夹持后的电池的底部进行防护支撑,可防止电池从夹爪座之间脱落。
2、当通过夹爪座将电池夹持后,可启动驱动电机一带动转动辊转动,使得弧形挤压板向靠近电池的方向转动,直至弧形挤压板与电池的外部相抵触,可防止电池在夹爪座之间滑落。
3、当将电池夹持在防滑卡组件的位置处时,靠近电池顶部和底部的防滑卡块可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从安装槽内弹出,此时凸块可位于电池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处,从而可提高了对电池的限位和支撑作用,防止电池出现掉落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夹爪的开关触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夹爪的弧形挤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夹爪的翻转底托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夹爪的防滑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夹爪的防滑卡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夹爪的正反转开关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座;2、驱动气缸;3、夹爪座;31、开口槽;4、防滑底拖组件;41、驱动电机一;411、转动辊;412、弧形挤压板;42、驱动电机二;421、转杆;422、L型底托板;423、开关触发装置;4231、开关槽;4232、触发杆;4233、触发按压块;4234、回位弹簧;4235、正反转开关;5、翻转底托组件;51、安装板;52、翻转侧板;53、带扭簧的转轴;54、底托槽;55、弹簧杆;56、底托座;57、底托;6、防滑卡组件;61、安装槽;62、防滑卡块;621、压缩弹簧;63、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夹爪,包括固定座1;驱动气缸2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气缸2对称设置在固定座1上,且两个驱动气缸2均通过丝杠丝母组件驱动且在固定座1上水平移动;夹爪座3垂直设置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上,夹爪座3远离驱动气缸2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31;防滑底拖组件4活动设置在开口槽31内;翻转底托组件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翻转底托组件5分别活动设置在夹爪座3其中相对立的两侧壁上;
防滑底拖组件4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嵌设在开口槽31内壁内的驱动电机一41和驱动电机二42,驱动电机一41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转动辊411,转动辊4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弧形挤压板412,驱动电机二42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转杆421,转动辊411和转杆421自上而下依次活动设置在开口槽31内,转杆42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L型底托板422,驱动电机二42上电联有正反转开关4235,开口槽31的开口侧壁内设置有开关触发装置423,开关触发装置423与正反转开关4235之间相接触;L型底托板422垂直端的高度大于转杆421的外周壁至夹爪座3底面的距离;弧形挤压板412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辊411轴线的长度方向一致;
开关触发装置423包括开关槽4231,开关槽4231嵌设在开口槽31的开口端;触发杆4232活动贯穿设置在开关槽4231内;触发按压块4233设置在触发杆4232位于开关槽4231内的一端,触发杆4232远离触发按压块4233的一端贯穿至夹爪座3的外部;回位弹簧4234套设在触发杆4232的外部,且回位弹簧4234的两端分别与开关槽4231的底面和触发按压块4233固定连接;正反转开关4235嵌设在开关槽4231的内壁上,触发按压块4233与正反转开关4235相接触。
先根据电池的外形尺寸,通过丝杠丝母组件驱动两个驱动气缸2在固定座1上水平移动调节间距(可设置两套丝杠丝母组件分别驱动两个驱动气缸2实现移动,丝杠丝母组件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进行赘述),再通过驱动气缸2调节夹爪座3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使得电池位于两个夹爪座3之间;再通过丝杠丝母组件驱动两个驱动气缸2和夹爪座3同时向靠近电池的方向移动,即可通过两个夹爪座3将电池夹持。
在对电池进行夹持前,当通过两个夹爪座3将电池夹持后,夹爪座3的底面与电池的放置面之间相抵触,可挤压触发杆4232,使得触发杆4232向开关槽4231内移动并与正反转开关4235相抵触(正反转开关4235的内部有三个接点:公共接点、正转接点和反转接点),即触发杆4232上的触发按压块4233与正反转开关4235上的正转接点相抵触,此时可启动驱动电机二42带动转杆421和L型底托板422转动,使得L型底托板422的水平端向远离电池的方向翻转,即L型底托板422不会与电池的放置面之间相抵触;当启动驱动气缸2带动夹爪座3向远离电池的放置面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夹爪座3的底面与电池的放置面之间分离后,触发杆4232在回位弹簧4234的作用下向开关槽4231的外部移动,同时触发杆4232上的触发按压块4233与正反转开关4235上的反转接点相抵触,此时可启动驱动电机二42带动转杆421和L型底托板422转动,使得L型底托板422的水平端向靠近电池底面的方向翻转,直至L型底托板422的水平端与电池的底面相接触,从而可通过L型底托板422的水平端对电池进行防护,防止电池在夹爪座3之间滑落。
当通过夹爪座3将电池夹持后,还可启动驱动电机一41带动转动辊411,使得弧形挤压板412向靠近电池的方向转动(弧形挤压板412的转动方向由电池的底部方向朝向电池的顶部方向转动),直至弧形挤压板412与电池的外部相抵触,可防止电池在夹爪座3之间滑落;弧形挤压板412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有利于增加与电池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且对电池的外壁不会造成划伤。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5所示,翻转底托组件5包括安装板51,安装板51通过多个连接螺栓连接在夹爪座3的侧壁上;翻转侧板52依次水平并列设置有多个,靠近夹爪座3的侧壁端的翻转侧板52设置在安装板51上,且相邻两个翻转侧板52之间均通过带扭簧的转轴53铰接;底托槽54设置在翻转侧板52的底部;弹簧杆55垂直设置在底托槽54内;底托座56水平连接在弹簧杆55上,且底托座56滑动设置在底托槽54内;底托57通过伸缩弹簧活动嵌设在底托座56的侧壁内。
当通过两个夹爪座3对电池其中两个侧壁夹持后(当两个夹爪座3向电池的方向移动进行夹持时,两个夹爪座3的底面均先与电池的放置面相抵触,同时电池的放置面对底托座56挤压,使得底托座56挤压弹簧杆55回缩至底托槽54内;当两个夹爪座3逐渐向电池靠近进行夹持时,底托57逐渐与电池的侧壁相抵触,从而对伸缩弹簧进行压缩,使得底托57回缩至底托座56的侧壁内),且当电池的尺寸较大时,翻转侧板52靠近底托槽54的侧壁均可以带扭簧的转轴53为轴进行转动,且与电池的另两个侧壁相接触;底托座56的底部在弹簧杆55的作用下弹出至底托槽54的外部(此时底托座56至少有一半的高度仍位于底托槽54内),此时可使得底托座56侧壁内的底托57位于电池底面的外侧方位置处,底托57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从底托座56侧壁内弹出至电池底面的下方,进而可防止电池在夹持过程中突然松动掉落。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图5至图7所示,两个夹爪座3相对的侧壁上还均设置有防滑卡组件6,防滑卡组件6包括安装槽61,安装槽6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安装槽61平行间隔设置在夹爪座3侧壁上,安装槽61的开口位于夹爪座3的侧壁上,开口槽31位于两个安装槽61之间;防滑卡块62设置有多个,防滑卡块62活动设置在安装槽61内;凸块63设置在防滑卡块62靠近安装槽61开口的侧壁上;防滑卡块62在安装槽61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分布,且防滑卡块62通过多个压缩弹簧621活动连接在安装槽61内。
当两个夹爪座3上防滑卡组件6的位置对电池其中两个侧壁夹持时,(此时电池的底部不与夹爪座3的底面在同一个平面上,电池的底部与安装槽61的位置相对应),靠近电池顶部和底部的防滑卡块62可在压缩弹簧621的作用下从安装槽61内弹出,此时凸块63可位于电池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处,从而可对电池起到限位和支撑作用,防止电池出现移动现象;同时位于电池侧壁位置处的防滑卡块62可在电池侧壁的挤压下对压缩弹簧621进行压缩,且进入至安装槽61内。
翻转侧板52靠近底托57的侧壁与安装槽61的开口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便于在使用夹爪座3对电池夹持时,各个翻转侧板52靠近底托57的侧壁和夹爪座3的侧壁都能与电池的侧壁接触紧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池夹爪,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1);
驱动气缸(2),驱动气缸(2)设置有两个,两个驱动气缸(2)对称设置在固定座(1)上,且两个驱动气缸(2)均通过丝杠丝母组件驱动且在固定座(1)上水平移动;
夹爪座(3),夹爪座(3)垂直设置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上,夹爪座(3)远离驱动气缸(2)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31);
防滑底拖组件(4),防滑底拖组件(4)活动设置在开口槽(31)内;
翻转底托组件(5),翻转底托组件(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翻转底托组件(5)分别活动设置在夹爪座(3)其中相对立的两侧壁上;
其中,防滑底拖组件(4)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嵌设在开口槽(31)内壁内的驱动电机一(41)和驱动电机二(42),驱动电机一(41)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转动辊(411),转动辊(4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弧形挤压板(412),驱动电机二(42)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转杆(421),转动辊(411)和转杆(421)自上而下依次活动设置在开口槽(31)内,转杆(42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L型底托板(422),驱动电机二(42)上电联有正反转开关(4235),开口槽(31)的开口侧壁内设置有开关触发装置(423),开关触发装置(423)与正反转开关(4235)之间相接触;
翻转底托组件(5)包括安装板(51),安装板(51)通过多个连接螺栓连接在夹爪座(3)的侧壁上;
翻转侧板(52),翻转侧板(52)依次水平并列设置有多个,靠近夹爪座(3)的侧壁端的翻转侧板(52)设置在安装板(51)上,且相邻两个翻转侧板(52)之间均通过带扭簧的转轴(53)铰接;
底托槽(54),底托槽(54)设置在翻转侧板(52)的底部;
弹簧杆(55),弹簧杆(55)垂直设置在底托槽(54)内;
底托座(56),底托座(56)水平连接在弹簧杆(55)上,且底托座(56)滑动设置在底托槽(54)内;
底托(57)通过伸缩弹簧活动嵌设在底托座(56)的侧壁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夹爪,其特征在于,开关触发装置(423)包括:
开关槽(4231),开关槽(4231)嵌设在开口槽(31)的开口端;
触发杆(4232),触发杆(4232)活动贯穿设置在开关槽(4231)内;
触发按压块(4233),触发按压块(4233)设置在触发杆(4232)位于开关槽(4231)内的一端,触发杆(4232)远离触发按压块(4233)的一端贯穿至夹爪座(3)的外部;
回位弹簧(4234),回位弹簧(4234)套设在触发杆(4232)的外部,且回位弹簧(4234)的两端分别与开关槽(4231)的底面和触发按压块(4233)固定连接;
正反转开关(4235),正反转开关(4235)嵌设在开关槽(4231)的内壁上,触发按压块(4233)与正反转开关(4235)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夹爪,其特征在于,两个夹爪座(3)相对的侧壁上还均设置有防滑卡组件(6),防滑卡组件(6)包括:
安装槽(61),安装槽(6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安装槽(61)平行间隔设置在夹爪座(3)侧壁上,安装槽(61)的开口位于夹爪座(3)的侧壁上,开口槽(31)位于两个安装槽(61)之间;
防滑卡块(62),防滑卡块(62)设置有多个,防滑卡块(62)活动设置在安装槽(61)内;
凸块(63),凸块(63)设置在防滑卡块(62)靠近安装槽(61)开口的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夹爪,其特征在于,防滑卡块(62)在安装槽(61)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分布,且防滑卡块(62)通过多个压缩弹簧(621)活动连接在安装槽(61)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夹爪,其特征在于,翻转侧板(52)靠近底托(57)的侧壁与安装槽(61)的开口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夹爪,其特征在于,L型底托板(422)垂直端的高度大于转杆(421)的外周壁至夹爪座(3)底面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夹爪,其特征在于,弧形挤压板(412)的长度方向与转动辊(411)轴线的长度方向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66340.3A CN118952278B (zh) | 2024-10-21 | 2024-10-21 | 一种电池夹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66340.3A CN118952278B (zh) | 2024-10-21 | 2024-10-21 | 一种电池夹爪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952278A CN118952278A (zh) | 2024-11-15 |
CN118952278B true CN118952278B (zh) | 2024-12-17 |
Family
ID=93387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466340.3A Active CN118952278B (zh) | 2024-10-21 | 2024-10-21 | 一种电池夹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952278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01096A (zh) * | 2023-12-21 | 2024-02-27 | 盐城慧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作业维修用提升机器人 |
CN118438472A (zh) * | 2024-07-05 | 2024-08-06 | 江苏茗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工位机械手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2610B (zh) * | 2020-09-29 | 2022-02-08 | 南京迷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检修系统 |
CN216731846U (zh) * | 2021-12-31 | 2022-06-14 | 广东鸿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电池抓持电手 |
-
2024
- 2024-10-21 CN CN202411466340.3A patent/CN1189522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01096A (zh) * | 2023-12-21 | 2024-02-27 | 盐城慧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作业维修用提升机器人 |
CN118438472A (zh) * | 2024-07-05 | 2024-08-06 | 江苏茗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工位机械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952278A (zh) | 2024-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085694U (zh) | 一种汽车零配件检测用夹持装置 | |
CN113258502B (zh) | 一种可快速装夹固定的电线电缆剥皮装置 | |
CN118952278B (zh) | 一种电池夹爪 | |
CN217253104U (zh) | 制动盘动平衡修正一体机 | |
CN220073759U (zh) | 一种电池pack生产用夹具 | |
CN219404004U (zh) | 一种液压千斤顶抗压检测设备 | |
CN117506992A (zh) | 一种带顶柱定位结构的机械手爪 | |
CN216807937U (zh) | 液压缓释回油结构液压千斤顶 | |
CN221093402U (zh) | 一种利于管材打包的吊装支架 | |
CN210549209U (zh) | 一种用于锂电池焊接设备的夹持组件 | |
CN213918328U (zh) | 一种抽架检测设备用桁架夹具 | |
CN219915141U (zh) | 一种固态电池测试夹持装置 | |
CN219949698U (zh) | 带压缩整形的推出器 | |
CN213764941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便捷式快速可调式夹具 | |
CN220650743U (zh) | 一种电池测试台架 | |
CN221115914U (zh) | 一种内胀式夹具 | |
CN220806985U (zh) | 一种锂电池检测用夹具 | |
CN221026248U (zh) | 一种用于瓶子的整列夹取装置 | |
CN219520664U (zh) | 一种金属切割机的可调夹具 | |
CN220279434U (zh) | 一种油缸检测的夹紧装置 | |
CN217263066U (zh) | 一种碟片上料储料装置 | |
CN221229100U (zh) | 一种机械零件展示台 | |
CN222178308U (zh) | 一种石墨电极加工用定位工装 | |
CN221190607U (zh) | 一种板材加工用上料装置 | |
CN115352757B (zh) | 货物多级道路运输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