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826596A - 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和发电建材的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和发电建材的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826596A
CN118826596A CN202411012663.5A CN202411012663A CN118826596A CN 118826596 A CN118826596 A CN 118826596A CN 202411012663 A CN202411012663 A CN 202411012663A CN 118826596 A CN118826596 A CN 118826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support
building material
generation building
integrate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0126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永祥
侯俊宇
柯源
张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lio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li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lio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li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0126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8265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8826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8265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environments
    • F24S20/60Solar heat collectors integrated in fixed constructions, e.g. in buildings
    • F24S20/69Solar heat collectors integrated in fixed constructions, e.g. in buildings in the form of shingles or ti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1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fixing to the ground or to building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3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of structures
    • H02S20/25Roof tile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和发电建材的安装方法,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沿平板光伏瓦的纵向方向安装于工作面,该支撑件包括两个竖直的竖直贴合部,在竖直贴合部的外侧设置有沿平板光伏瓦横向方向延伸的水平支撑部;本发明消除屋面发电建材常见的积灰凸点,能够快速形成完整的屋面竖向排水系统,并降低安装成本与时间,通过模块化设计大幅简化了施工流程,减少了人工需求,降低了安装成本,并缩短了项目完成周期。

Description

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和发电建材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光伏领域,具体讲是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和发电建材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瓦作为一种将光伏电池片嵌入到建筑材料中的产品,它结合了太阳能发电与建筑美学,成为了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光伏板往往独立于建筑物之外,而光伏瓦则直接替代了传统屋瓦或建筑外立面,实现了能源生产与建筑功能的完美融合。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设计理念,其核心在于将光伏组件作为建筑的一部分进行集成,而不是简单地附加在建筑表面。这种设计不仅可以产生清洁的能源,还能改善建筑物的外观、热性能和声学特性,同时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而光伏建筑一体化安装的过程中,支架系统较为重要;但是传统支架系统无法解决光伏融入建筑的问题,只是简单的将光伏附着在建筑外层,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光伏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架系统的设计和质量。传统的支架系统多采用固定式或可调节角度的设计,但安装过程复杂。并且传统支架系统安装复杂,每一块光伏组件需要大量的支架和紧固件,光紧固螺丝就多达10多次,造成建筑屋顶及外立面安装困难。并且采用螺钉过多后,出现漏点就多,就约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并且,若光伏瓦出现螺钉孔后,光伏瓦会以该螺钉孔为中心,向四周蔓延损坏,从而降低光伏瓦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和发电建材安装方法,本发明能够降低安装成本与时间,通过模块化设计大幅简化了施工流程,减少了人工需求,降低了安装成本,并缩短了项目完成周期。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
所述支撑件沿平板光伏瓦的纵向方向安装于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为需要安装平板光伏瓦的安装面,如屋面或墙面),该支撑件包括两个竖直的竖直贴合部,在竖直贴合部的外侧设置有沿平板光伏瓦横向方向延伸的水平支撑部;
在每个所述水平支撑部上均安装有与所述竖直贴合部贴合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开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沿平板光伏瓦的纵向方向延伸,该安装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水平支撑部平行;
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具有与水平支撑部接触的接触部,该接触部与所述安装槽之间具有间隙,该接触部为板状。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和连接件接触面采用粘接固定和密封。
可选的,两个所述竖直贴合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有上开口的线槽,在该线槽的底部开设有引线孔。
可选的,在所述线槽的开口端扣合安装有防护盖板。
可选的,所述竖直贴合部的上端具有第一凸起,所述防护盖板的下端面开设有与第一凸起反向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扣合。
可选的,所述防护盖板的内侧形成有两条与所述竖直贴合部适配的卡合凹槽,所述竖直贴合部的外侧与卡合凹槽接触的地方采用锯齿部卡合。
可选的,在所述水平支撑部和竖直贴合部的外表面具有粗糙部,该外表面与所述连接件贴合。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利用紧固件固定于工作面,或者所述支撑件通过底部的π形支撑块支撑于工作面,支撑件通过紧固件与π形支撑块连接,π形支撑块通过紧固件与工作面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竖直贴合部的内侧面和/或线槽的底面开设有紧固件定位部。
可选的,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还包括横向支撑块,该横向支撑块支撑于平板光伏瓦的横向端面,并与支撑件的水平支撑部连接。所述横向支撑块的上端面不高于所述平板光伏瓦的上表面。该横向支撑块在提高支撑强度的前提下,能够解决发电建材支架高于玻璃面的问题,解决了发电建材间的连接处积灰问题;并由此形成了屋面的雨水自清洁功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电建材安装方法,通过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进行安装,该安装方法包括:
将所述支撑件通过紧固件(自攻螺钉)直接安装或利用π形支撑块安装于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为屋面或墙面;
根据屋面倾斜度或屋面走水方向调整支撑件的水平度;
在平板光伏瓦上安装连接件或/和横向支撑块,其中平板光伏瓦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槽并用密封胶填充;
将安装有连接件的平板光伏瓦安装于支撑件,其中连接件的竖直贴合部和水平支撑部均与连接件接触,并且接触面通过密封胶固定;
将平板光伏瓦下端面的接线盒的导线从引线孔引入线槽,并接通正负极线路;
在线槽的上方盖合上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防护盖板。
在工作面上安装横跨与平板光伏的廊桥。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能够降低安装成本与时间,通过模块化设计大幅简化了施工流程,减少了人工需求,降低了安装成本,并缩短了项目完成周期。能够解决传统多个螺钉安装带来的易漏水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支撑件和连接件能够试下模块话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和质量,缩短安装时间,并且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支撑件与防护盖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防护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横向支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与平板光伏瓦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与平板光伏瓦另一视角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与平板光伏瓦连接走线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具有π形支撑块的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与光伏瓦连接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通过自攻螺钉与檩条连接示意图;
图14是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通过倾斜的自攻螺钉安装示意图;
图15是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通过倾斜的自攻螺钉的另一方向安装示意图;
图16是两个所述横向支撑块背靠背的安装示意图;
图17是所述竖直贴合部与防护盖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8是所述竖直贴合部与防护盖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9是传统支撑块集灰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所述横向支撑块安装示意图;
图中:100、支撑件;101、竖直贴合部;102、水平支撑部;103、线槽;104、紧固件定位部;105、引线孔;106、第一凸起;200、防护盖板;201、卡合凹槽;202、第二凸起;300、连接件;301、接触部;302、安装槽;400、π形支撑块;500、横向支撑块;600、平板光伏瓦;700、接线盒;800、导线;900、结构胶;901、灰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安装的过程中,支架系统较为重要;但是传统支架系统无法解决光伏融入建筑的问题,只是简单的将光伏附着在建筑外层,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光伏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架系统的设计和质量。传统的支架系统多采用固定式或可调节角度的设计,但安装过程复杂,且常需要在高处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并且传统支架系统安装复杂,每一块光伏组件需要大量的支架和紧固件,光紧固螺丝就多达10多次,造成建筑屋顶及外立面安装困难;并且采用螺钉过多后,出现漏点就多,就约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并且,若光伏瓦出现螺钉孔后,光伏瓦会以该螺钉孔为中心,向四周蔓延损坏,从而降低光伏瓦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施例在此提供了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如图1-图8所示,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包括支撑件100和连接件300,
所述支撑件100沿平板光伏瓦600的纵向方向安装于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为需要安装平板光伏瓦的安装面,如屋面或墙面),如图4所示,该支撑件100包括两个竖直的竖直贴合部101,在竖直贴合部的外侧设置有沿平板光伏瓦600横向方向延伸的水平支撑部102;
在每个所述水平支撑部上均安装有与所述竖直贴合部贴合的连接件300,该连接件开设有安装槽302,该安装槽沿平板光伏瓦的纵向方向延伸,该安装槽302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水平支撑部平行;
所述连接件300的底部具有与水平支撑部接触的接触部301,该接触部与所述安装槽302之间具有间隙,该接触部为板状。通过该间隙能够实现光伏瓦在安装时与工作面具有距离,方便在平板光伏瓦的下部安装接线盒700和引出导线。
上述技术特征能够实现平板光伏瓦的快速稳定安装,通过支撑件能够实现与工作面的连接,为平板光伏瓦提供支撑点;所述连接件可以在安装平板光伏瓦时,先安装于平板光伏瓦,该连接件通过卡槽的形式与平板光伏瓦结合,安装快速方便,为了提供安装稳定性和密封性,可以在卡合时涂上结构胶;安装有连接件的平板光伏瓦再安装于支撑件,安装时,连接件与支撑件竖直贴合部和水平支撑部接触,通过水平支撑部为平板光伏瓦进行支撑,也方便平板光伏瓦的找平,而竖直贴合部能够实现对连接件的限位,所述竖直贴合部和水平支撑部与连接件接触的地方通过结构胶进行固定和密封,整个过程中,平板光伏瓦与连接件都是通过卡合和粘接固定,在平板光伏瓦上没有采用任何的螺钉,不应影响到平板光伏瓦的任何密封性能,特别是,在端面或裸露面不会出现任何的螺钉或螺钉孔,也不会因为安装而降低平板光伏瓦的使用寿命,并且采用连接件和支撑件安装方便,快捷,能够避免传统支架采用很多螺钉安装的问题,因为采用螺钉安装后,会出现螺钉孔,特别是裸露的螺钉,就必须要做防水,不管是钢结构还是光伏瓦,若出现螺钉孔,钢结构或光伏瓦就会从这个螺钉孔渗水或损坏,并且还会以该螺钉孔为中心向四周蔓延,从而导致整个发电建材支架或光伏瓦时候寿命降低。
同时上述技术特征中,所述连接件300的底部具有与水平支撑部接触的接触部301,该接触部为板状;并且在接触部或水平支撑部上开设有粗糙部,该粗糙部通过数条凸棱形成;其中板状的接触部与水平支撑部结构能够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支撑性,也增加粘接的面积;在增加接触面积后,即使上部出现一点漏水,也能够通过接触面积大来延长水行进的路径,从而提高阻水的效果,提高防水效果;并且所述粗糙部通过数条凸棱形成,而凸棱的方向沿平板光伏瓦的纵向延伸,这样的粗糙部能够增加结构胶的接触面积,提高粘接和密封效果;通过的如上所述,即使上方出现漏点,数个凸棱也能够提高阻水效果,相邻凸棱也能够形成纵向的排水道,也能够实现纵向的排水,从而阻碍水向下进入光伏瓦的下方,从而提高防水效果。
为了提高连接件与支撑件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100和连接件300接触面采用粘接的方式来固定和密封,示例性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竖直贴合部和水平支撑部与连接件接触第地方均采用结构胶900进行固定和密封。
通过上述技术特征能解决现连接处的密封稳定和连接稳定性问题,避免水进入到光伏瓦的下方,从而影响下方的接线和和线路问题。
为了方便导线的引出,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竖直贴合部101之间的间隙形成有上开口的线槽103,在该线槽103的底部开设有引线孔105。通过线槽能够实现侧出线(即从光伏瓦的侧面出现,线路可沿光伏瓦纵向布置),而引出孔能够实现从下方将光伏瓦的导线800引入到线槽中,避免导线与水接触的风险,因为光伏瓦若从上方出线,不方便做防水,容易出现漏点与渗水的现象。
为了保护线槽,防止线槽进水,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线槽的开口端扣合安装有防护盖板200,该防护盖板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快速方便,克服通过自攻螺钉安装带来的漏水风险。
示例性的,如图17所示,所述竖直贴合部101的上端具有第一凸起106,所述防护盖板200的下端面开设有与第一凸起106反向的第二凸起202,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扣合。通过两个凸起的配合,能够实现防护盖板与支撑件的卡合连接,并且通过凸起的方式,能够实现接触处形成S形接触路径,降低雨水进入线槽的风险。
示例性的,如图18所示,所述防护盖板的内侧形成有两条与所述竖直贴合部适配的卡合凹槽201,所述竖直贴合部的外侧与卡合凹槽接触的地方采用锯齿部卡合。通过锯齿状卡合能够防止防护盖板的脱落,保证卡合的稳定性,锯齿状能够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接触面积后在增加结构胶,能够提高连接紧密性;同时在所述通过锯齿状能够形成多个S接触路径,降低雨水进入线槽的风险。
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和防水性,在所述水平支撑部102和竖直贴合部101的外表面具有粗糙部,该外表面与所述连接件贴合,该粗糙部通故粗糙面或开设数个条形槽形成。这样的粗糙部能够增加结构胶的接触面积,提高粘接和密封效果;通过的如上所述,即使上方出现漏水,数个凸棱也能够提高阻水效果,相邻凸棱也能够形成纵向的排水道,也能够实现纵向的排水,从而阻碍水向下进入光伏瓦的下方,从而提高防水效果。
为了更好的安装支撑件,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支撑件101利用紧固件固定于工作面的檩条。
在旧屋面安装支撑件时,为了降低对屋面的损坏,如图2和图12所示,所述支撑件101通过底部的π形支撑块400支撑于工作面,支撑件100通过紧固件与π形支撑块连接,π形支撑块通过紧固件与工作面连接;示例性的,所述紧固件为自攻螺钉。
为了更好的向支撑件打入自攻螺钉,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竖直贴合部101的内侧面和/或线槽的底面开设有紧固件定位部104,该紧固件定位部通过两条平行的凸棱形成,目的在于降低打入自攻螺钉时自攻螺钉出现偏移的现象。
为了提高平板光伏瓦的支撑性,如图1和图1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还包括横向支撑块500,该横向支撑块500支撑于平板光伏瓦的横向端面,并与支撑件的水平支撑部连接,如图16所示,相邻的平板光伏瓦,可以通过两个所述横向支撑块进行支撑,而相邻的两个横向支撑块背靠背布置,并且在接触之间通过结构胶900固定。所述横向支撑块的上端面不高于所述平板光伏瓦的上表面(如图20所示),该横向支撑块在提高支撑强度的前提下,能够解决发电建材支架高于玻璃面的问题,解决了发电建材间的连接处积灰问题(如图19所示,传统的支撑块为了保证支撑强度,支撑块的上端面高于光伏板上表面,在有高处差的地方就容易堆积很多灰尘901);并由此形成了屋面的雨水自清洁功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发电建材安装方法,通过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进行安装,该安装方法包括:
将所述支撑件通过紧固件(自攻螺钉)直接安装或利用π形支撑块安装于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为屋面或墙面;
根据屋面倾斜度或屋面走水方向调整支撑件的水平度;
在平板光伏瓦上安装连接件或/和横向支撑块,其中平板光伏瓦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槽并用密封胶填充;
将安装有连接件的平板光伏瓦安装于支撑件,其中连接件的竖直贴合部和水平支撑部均与连接件接触,并且接触面通过密封胶固定;
将平板光伏瓦下端面的接线盒的导线从引线孔引入线槽,并接通正负极线路;
在线槽的上方盖合上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防护盖板。
在工作面上安装横跨与平板光伏的廊桥。
示例性的,对新建建筑结构安装(代替彩钢瓦等建筑屋面材料安装)支架系统时,支撑件与建筑屋面檩条垂直固定,通过不锈钢自攻钉或螺丝紧固连接。并提前计算好相邻支撑件的间距,间距等于平板光伏瓦用连接件固定所需宽度。
示例性的,在老旧建筑屋面安装支架系统时,需提前计算好相邻支撑件间距,间距等于平板光伏瓦用连接件固定所需宽度,在支撑件间距下方提前安装π形支撑块。
再测量屋面水平,在屋面上根据水平差异选择不同型号尺寸的π形支撑块,π形支撑块固定于屋面,基本保持π形支撑块凸起部分基本与屋面原有瓦面凸起部分处在同一平面,误差最好不超过3cm。
当需要安装π形支撑块的地方与原有屋面凸起冲突时,可以采用加宽型的π形支撑块。
在π形支撑块上安装固定支撑件,通过不锈钢自攻钉或螺丝紧固连接。
不管是新建建筑结构还是老旧建筑屋面安装平板光伏瓦,平板光伏瓦的安装方法都是一样,具体如下:
安装方式一:将一列平板光伏瓦的左右两侧依次安装在连接件的安装槽内,通过密封胶固定,相邻的两块平板光伏瓦的上下相邻的临边分别安装横向支撑块,并用密封胶填充。将安装好的一列平板光伏瓦的左右横向支撑块通过结构硅胶分别固定于两根支撑件上。
安装方式二:将一块平板光伏瓦的左右两侧依次安装在连接件的卡槽内,通过密封胶固定;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横向支撑块,并用密封胶固定。将多块平板光伏瓦的左右横向支撑块依次通过结构硅胶分别固定于两根支撑件上。
根据平板光伏瓦的接线盒位置在支撑件的线槽底部开孔,孔径大小可以穿过MC4头,将平板光伏瓦正负极MC4头以及正负极直流线从支撑件中间部分穿孔引入型材槽内,在槽内与直流线通过MC4头连接。
将防护盖板盖在支撑件的线槽上,完成安装。
可选的,在需要加强结构强度和抗拉拔需要可以在支撑件线槽内斜向打钉与连接件固定加强连接强度。
可选的,在安装和检修时可以用支撑行走廊板搭载支撑件上,无须踩踏平板光伏瓦。
可选的,平板光伏瓦可根据屋顶实际面积选择不同尺寸,也可以在大面积使用同一种通用尺寸,在屋顶边缘剩余宽度或长度不足时采用适合的另一种小尺寸平板光伏瓦安装,以实现最大面积利用光伏发电。
可选的,平板光伏瓦也可通过所示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安装于墙面,平板光伏瓦用作光伏墙板。
本发明将光伏瓦与建筑的集成,不仅提供了清洁的能源,还提升了建筑的外观设计,使其更加现代化和环保。通过改进发电建材支架系统降低安装成本与时间,创新的安装方法和模块化设计(如支撑件,连接件)大幅简化了施工流程,减少了人工需求,降低了安装成本,并缩短了项目完成周期。
示例性的,所述平板光伏瓦为矩形,长宽限制在30cm-300cm。该平板光伏瓦自上而下依次是:面层透光材料、上层热熔粘合材料、太阳能电池发电层、下层热熔粘合材料、加强支撑层。
所述面层透光材料是光伏玻璃,光伏软玻璃,镀釉彩色玻璃,ETFE复合膜,PET复合膜,PVDF复合膜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接受阳光照射,透光,保护内部太阳能电池。
所述上层热熔粘合材料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OE(PolyolefinElastomer 聚烯烃弹性胶体),PVB(聚乙烯醇缩丁醛),硅胶的一种或多种,用途保护太阳能电池电路和粘合透光层与电池片的粘结功能。
所述太阳能电池发电层是单晶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碲化镉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种或多种,并采用串并联电路实现光伏电流电压的有序形成和输出。
所是下层热熔粘合材料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POE(PolyolefinElastomer聚烯烃弹性胶体),PVB(聚乙烯醇缩丁醛),硅胶中第一种或多种,用途保护太阳能电池电路和粘合绝缘保护层。
所述加强支撑层是采用0.25-2.5厚度的金属板,如镀锌钢板、铝板、铝合金板、钛合金板,面层预复合绝缘层,作为轻质屋面面层的光伏瓦使用。或采用2-10mm的复合板强度高且绝缘耐候,如玄武岩板,耐火板、瓷砖、水泥板、水磨石板、人造板、复合蜂窝板等,作为可行走承重的屋面光伏瓦使用。
所述加强支撑层留有2个开孔,开孔下面粘接有接线盒,太阳能电池发电层正极和负极由开孔处引出,在接线盒内与直流线焊接,直流线另一头连接有MC4接线头。(也就是一片光伏瓦有1个正极接线盒,1根正极直流线,1个正极MC4头和1个负极接线盒,1根负极直流线,1个负极MC4头)。
上述平板光伏瓦设计能够更高效地转化太阳能为电能,提高能源产出,同时减少能量损耗。增强建筑美学与功能性,光伏瓦与建筑的集成,不仅提供了清洁的能源,还提升了建筑的外观设计,使其更加现代化和环保。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
所述支撑件沿平板光伏瓦的纵向方向安装于工作面,该支撑件包括两个竖直的竖直贴合部,在竖直贴合部的外侧设置有沿平板光伏瓦横向方向延伸的水平支撑部;
在每个所述水平支撑部上均安装有与所述竖直贴合部贴合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开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沿平板光伏瓦的纵向方向延伸,该安装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水平支撑部平行;
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具有与水平支撑部接触的接触部,该接触部与所述安装槽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和连接件接触面采用粘接固定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直贴合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有上开口的线槽,在该线槽的底部开设有引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槽的开口端扣合安装有防护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贴合部的上端具有第一凸起,所述防护盖板的下端面开设有与第一凸起反向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板的内侧形成有两条与所述竖直贴合部适配的卡合凹槽,所述竖直贴合部的外侧与卡合凹槽接触的地方采用锯齿部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支撑部和竖直贴合部的外表面具有粗糙部,该外表面与所述连接件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利用紧固件固定于工作面,或者所述支撑件通过底部的π形支撑块支撑于工作面,支撑件通过紧固件与π形支撑块连接,π形支撑块通过紧固件与工作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支撑块,该横向支撑块支撑于平板光伏瓦的横向端面,并与支撑件的水平支撑部连接;所述横向支撑块的上端面不高于所述平板光伏瓦的上表面。
10.一种发电建材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进行安装,该安装方法包括:
将所述支撑件通过紧固件直接安装或利用π形支撑块安装于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为屋面或墙面;
根据屋面倾斜度或屋面走水方向调整支撑件的水平度;
在平板光伏瓦上安装连接件或/和横向支撑块,其中平板光伏瓦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槽并用密封胶填充;
将安装有连接件的平板光伏瓦安装于支撑件,其中连接件的竖直贴合部和水平支撑部均与连接件接触,并且接触面通过密封胶固定;
将平板光伏瓦下端面的接线盒的导线从引线孔引入线槽,并接通正负极线路;
在线槽的上方盖合上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防护盖板。
CN202411012663.5A 2024-07-26 2024-07-26 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和发电建材的安装方法 Pending CN1188265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012663.5A CN118826596A (zh) 2024-07-26 2024-07-26 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和发电建材的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012663.5A CN118826596A (zh) 2024-07-26 2024-07-26 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和发电建材的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826596A true CN118826596A (zh) 2024-10-22

Family

ID=93078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012663.5A Pending CN118826596A (zh) 2024-07-26 2024-07-26 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和发电建材的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8265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22809A (zh) * 2024-12-02 2024-12-31 赫里欧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光伏瓦、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22809A (zh) * 2024-12-02 2024-12-31 赫里欧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光伏瓦、光伏建筑一体化支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31899C (en) Roof with solar battery
US5112408A (en) Roofing tile assembly
US6182404B1 (en) Sub-roofing element, on a roof, for a flat, plate-shaped structural element
US6119415A (en) Pitched roof with an energy collection system
CN109150083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109339354B (zh) 一种集电光伏瓦、连接结构、屋面结构及屋面施工方法
CN201562685U (zh) 瓦片式光伏电池组件
MX2007010391A (es) Revestimiento para techo o fachadas.
EP1476617A4 (en) SHINGLE SYSTEM
JPH111998A (ja) 太陽電池一体型屋根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WO2017205968A1 (en) Solar shingle installation kit
JPH1122127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相互間の接続構造
US20120272591A1 (en) Device for generating solar power
CN118826596A (zh) 一体化发电建材支架系统和发电建材的安装方法
JPH10308524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GB2463556A (en) A roofing system comprising photovoltaic modules
CN201334786Y (zh) 太阳能光伏温室
CN118971743A (zh) 一种便于光伏瓦拆装的光伏系统、安装方法及光伏建筑
CN210508110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新型双层光伏板屋面
CN110086412B (zh) 一种太阳瓦套件
WO2011114078A2 (en) A roofing system including photovoltaic modules
CN213774140U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彩钢瓦
JPH10121668A (ja) 屋根ユニット
JP2002303022A (ja) 太陽電池付き屋根の施工方法
CN113482252A (zh) 一种坡屋面光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