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775450B - 电液湿式离合器及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液湿式离合器及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775450B
CN118775450B CN202411257112.5A CN202411257112A CN118775450B CN 118775450 B CN118775450 B CN 118775450B CN 202411257112 A CN202411257112 A CN 202411257112A CN 118775450 B CN118775450 B CN 118775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oil outlet
lubrication
lubrication oil
lubricat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2571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775450A (zh
Inventor
付玲
刘延斌
尹莉
石前列
文寄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2571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775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8775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75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775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75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16D25/123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in view of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3Guidance of lubricant within rotary parts, e.g. axial channels or radial openings i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73Friction devices, e.g. clutches or br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液湿式离合器,包括输入传动件、输出传动件、离合组件、活塞、外毂和润滑油路;离合组件和活塞之间形成润滑腔,活塞上设有活塞润滑出油孔,输入传动件和输出传动件同轴设置,离合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输入传动件固定于第一部分,外毂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部分和输出传动件,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离合组件接合或分离;外毂上设有第二润滑出油孔,离合组件接合时,润滑油路通过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对齐或部分错开。该电液湿式离合器在离合组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磨损的全过程始终能保持与第二润滑出油孔有足够大的油道。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传动系统。

Description

电液湿式离合器及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式离合器的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液湿式离合器及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离合器是机械传动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件,用来传送和切断发动机传给变速箱和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并防止传动系和动力输出装置超负荷时零件受到损坏,广泛应用于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及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湿式离合器是用油液冷却摩擦表面的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因滑磨而产生的热量可随时被冷却油液带走,从而有效地控制摩擦表面的温度,还能显著减少摩擦表面的磨损,多用于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系统。
一种湿式离合器中,通过润滑孔实现对湿式离合器进行润滑。然而,随着湿式离合器的摩擦片与钢片的磨损,润滑孔可能由于磨损导致的摩擦片与钢片间隙的增加而导致润滑孔位置变化而被封闭或部分封闭,导致润滑油无法进入润滑孔或润滑油量不足,进而造成传动系统发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液湿式离合器及传动系统,能够在离合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互磨损前后供润滑油通入离合组件的润滑孔均能保证足够尺寸,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
一种电液湿式离合器,包括输入传动件、输出传动件、离合组件、活塞、外毂和润滑油路;其中,输入传动件和输出传动件同轴设置,离合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输入传动件固定连接于第一部分,外毂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部分和输出传动件,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以推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贴紧或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离,从而使离合组件接合或分离;离合组件和活塞之间形成润滑腔,活塞上开设有N个活塞润滑出油孔,外毂上设有第二润滑出油孔,活塞润滑出油孔能够经第二润滑出油孔与润滑油路连通或与润滑油路断开;离合组件接合时,润滑油路通过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部分在离合组件处于非磨损状态时与第二润滑出油孔错开,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错开的部分远离输入传动件,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在离合组件处于磨损状态时与第二润滑出油孔对齐,或者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部分与第二润滑出油孔错开,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错开的部分靠近输入传动件;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1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离合组件分离时,润滑油路通过 n2个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总截面积大于n2个活塞润滑油出油孔的总截面积;其中,n2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N的正整数;离合组件接合且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部分错开时,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n2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总截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活塞上开设有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择一地或同时与润滑油路连通;离合组件分离时,润滑油路择一地通过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离合组件接合时,润滑油路择一地通过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或者同时通过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截面积小于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截面积;离合组件分离时,润滑油路通过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离合组件接合时,润滑油路通过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
在一实施例中,润滑油路通过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时,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的部分与第二润滑出油孔错开,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错开的部分和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分别位于润滑油路的两侧,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截面积;或者,润滑油路通过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时,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对齐;或者,润滑油路通过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时,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的部分与第二润滑出油孔错开,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错开的部分和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分别位于润滑油路的同侧,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截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电液湿式离合器还包括制动组件,制动组件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三部分固定连接于输出传动件,第四部分固定连接于安装箱体;活塞的侧部设有滑动件,滑动件用于抵接制动组件的侧部,以使离合组件分离时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贴紧,离合组件接合时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分离,从而使制动组件接合或分离;离合组件分离且制动组件接合时,润滑油路通过 n2个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离合组件接合且制动组件分离时,润滑油路通过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部分错开或对齐,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部分错开时,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n2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总截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润滑油路沿输出传动件的输出端侧部进入输出传动件依次沿平行于输出传动件的轴线和垂直于输出传动件的轴线方向穿过输出传动件和外毂分别连通于润滑腔和制动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离合组件还包括内毂,内毂固定连接于输入传动件,离合组件沿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内毂,第一部分沿周向固定连接于内毂,第二部分沿周向固定连接于外毂;活塞包括活塞套筒,活塞套筒套设于外毂,活塞与内毂之间设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用于提供驱使离合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离的力。
在一实施例中,活塞润滑出油孔间隔设于活塞套筒上。
基于前述发明相同的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可设置有如前述的电液湿式离合器。本发明提供的电液湿式离合器、传动系统及农业机械,设置多个活塞润滑出油孔,当离合组件接合时,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油出油孔对齐或部分错开,因此在离合组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磨损的全过程始终能保持与第二润滑油出油孔有足够大的油道,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和图2分别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液湿式离合器的不同视角的整体结构。
图3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液湿式离合器的整体剖视结构。
图4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油路分布结构。
图5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塞运动对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的影响。
图6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离合组件的结构。
图7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组件的结构。
图8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动组件的结构。
图9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泄压机构。
图10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泄压机构。
图11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动件的第二种结构。
图12示意性显示了图11的剖视结构。
图13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塞运动对第二种泄压机构的影响。
图14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泄压机构。
图15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动件的第三种结构。
图16示意性显示了图15的剖视结构。
图17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塞运动对第三种泄压机构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设有”、“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术语“上”、“内”、“一侧”、“两侧”“内侧”、“侧部”、“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特定的顺序。
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液湿式离合器,包括输入传动件10、输出传动件20、离合组件50、活塞60、外毂40和润滑油路102;其中,输入传动件10和输出传动件20同轴设置,离合组件50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输入传动件10固定连接第一部分,外毂40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部分和输出传动件20,活塞60可移动地设置以推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贴紧或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离,从而使离合组件50接合或分离;离合组件50和活塞60之间形成润滑腔902,活塞60上开设有N个活塞润滑出油孔,外毂40上设有第二润滑出油孔h,活塞润滑出油孔能够经第二润滑出油孔h与润滑油路102连通或与润滑油路102断开;离合组件50接合时,润滑油路102通过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902,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部分在离合组件50处于非磨损状态时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的部分远离输入传动件10,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在离合组件50处于磨损状态时与0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齐,或者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部分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的部分靠近输入传动件10。离合组件50分离时,润滑油路102通过 n2个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902;离合组件50接合且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部分与润滑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时,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n2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总截面积;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1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n2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N的正整数; 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总截面积大于n2个活塞润滑油出油孔的总截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液湿式离合器,设置多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离合组件50接合时一个或多个活塞润滑出油孔通润滑油,以增加活塞60的润滑油流通截面积从而增大流入离合组件50的润滑油流量,由于离合组件50接合时, 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油出油孔h部分错开或对齐,因此在离合组件50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磨损的全过程始终能保持与第二润滑油出油孔h有足够大的油道,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活塞60上开设有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择一地或同时与润滑油路102连通;离合组件50分离时,润滑油路102择一地通过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润滑腔902,离合组件50接合时,润滑油路102择一地通过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或者同时通过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润滑腔902。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的截面积小于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的截面积;离合组件50分离时,润滑油路102通过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连通于润滑腔902,离合组件50接合时,润滑油路102通过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润滑腔902。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润滑油路102通过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润滑腔902时,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的部分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的部分和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分别位于第二润滑出油孔h的两侧,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的截面积;或者,润滑油路102通过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润滑腔902时,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齐;或者,润滑油路102通过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润滑腔902时,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的部分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且与润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的部分和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分别位于第二润滑出油孔h的同侧,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的截面积。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液湿式离合器还包括制动组件80;制动组件80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三部分固定连接于输出传动件20,第四部分固定连接于安装箱体,活塞60的侧部设有滑动件61,滑动件61用于抵接制动组件80的侧部,以使离合组件50分离时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贴紧,离合组件50合时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分离,从而使制动组件80接合或分离;离合组件50分离且制动组件80接合时,润滑油路102通过 n2个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902;离合组件50接合且制动组件80分离时,润滑油路102通过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润滑腔902,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部分错开或对齐,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部分错开时,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n2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总截面积;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2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N的正整数; n2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总截面积大于n2个活塞润滑油出油孔的总截面积。因此可以根据离合组件和制动组件的摩擦产热情况合理分配流量,提高湿式离合器的可靠性,且不会增加湿式离合器的结构和装配的复杂程度,在离合片与离合摩擦片相互磨损的全过程始终能保持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有足够大的油道,可保证湿式离合器在接合过程始终有足够的供油流量。具体地,滑动件61的自由端套设有制动回位弹性件64,制动回位弹性件64为弹簧结构。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设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的截面积为A1,通过流量为Q1;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的截面积为A2,通过流量为Q2;润滑油路102的第一润滑出油孔f的截面积为A3,通过流量为Q3;润滑油路102的润滑进油孔b的通过流量为Q;则离合组件50分离时:
则有
Q3≥Q3min,其中,Q3min为制动组件80散热所需的最小润滑流量;
离合组件(50)接合时:
则有
Q2≥Q2min,其中Q2min为离合组件50散热所需的最小润滑流量。
例如:设Q=20L/min,A1=2mm2,A2=20mm2,A3=3mm2,Q2min=17.14 L/min,
Q3min=2.56 L/min,则离合器分离时:Q1=12.48L/min,Q3=7.52L/min>2.56 L/min,则离合器接合时:Q2=18.29L/min>17.14 L/min,Q3=1.71L/min。
具体地,活塞60上设置了两个润滑出油孔,电液湿式离合器接合时截面积较大的润滑出油孔通润滑油,电液湿式离合器分离时截面积较小的润滑出油孔通润滑油,如此可实现根据离合组件50的摩擦产热情况合理分配流量,提高湿式离合器的可靠性,活塞60上截面积较大的润滑出油孔在第一部分,即离合片51与第二部分,即离合摩擦片52相互磨损的全过程始终能保持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有足够大的油道,可保证湿式离合器在接合过程始终有足够的供油流量,因此可以根据离合组件50的摩擦产热情况合理分配流量,提高了湿式离合器的稳定性,且不会增加湿式离合器的结构和装配的复杂程度。
在一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离合组件50分离时,润滑油路102通过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或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润滑腔902,离合组件50接合时,润滑油路102同时通过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润滑腔902。活塞上设置了两个润滑出油孔,电液湿式离合器接合时两个润滑出油孔通润滑油,电液湿式离合器分离时仅一个润滑出油孔通润滑油,如此可实现根据离合组件的摩擦产热情况合理分配流量,提高电液湿式离合器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离合组件50还包括内毂30,内毂30固定连接于输入传动件10,离合组件50沿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内毂30,第一部分沿周向固定连接于内毂30,第二部分沿周向固定连接于外毂40;活塞60包括活塞套筒65,活塞套筒65套设于外毂40,活塞60与内毂30之间设有弹性组件70,弹性组件70用于提供驱使离合组件5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离的力。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活塞润滑出油孔间隔设于活塞套筒65上。此种设置方式,易于加工制作,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不同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外毂40和润滑腔902。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润滑油路102沿输出传动件20的输出端侧部进入输出传动件20依次沿平行于输出传动件20的轴线和垂直于输出传动件20的轴线方向穿过输出传动件20和外毂40分别连通于润滑腔902和制动组件80。具体地,上述润滑油路102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加工制造,且能够分别提高各油路的流通效率。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为离合片51,第二部分为离合摩擦片52,离合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53、定位件54和分离弹性件55;其中,离合片51、离合摩擦片52和第一弹性件53交替可移动地套设于内毂30上,离合片51的外周沿周向嵌接于外毂40,离合摩擦片52的内周沿周向嵌接于外毂40;或者定位件54沿平行于输入传动件10的轴线方向穿设于离合片51或离合摩擦片52,定位件5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内毂30和外毂40的侧部,定位件54的两端套设有第一弹性支撑件56,第一弹性支撑件56用以预紧定位件54的端部,分离弹性件55间隔设于相邻两离合片51或相邻两离合摩擦片52之间。
离合组件50靠近内毂30的一侧从里至外依次设有调节片57和第一弹性挡圈58。具体地,离合片51和调节片57为钢片,第一弹性件53为波形弹簧,定位件54为定位胶棒,分离弹性件55为分离弹簧,第一弹性支撑件56为预紧弹簧。具体地,离合片51与离合摩擦片52之间均设置了波形弹簧,当湿式离合器分离时,离合片51与离合摩擦片52分离彻底且均匀,可快速实现输出传动件20的停转,提高了分离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离合片51的周向均设置了定位胶棒和分离弹簧,定位胶棒可提高离合片51之间的同轴度,提高离合组件50接合与分离过程的稳定性,分离弹簧可使分离过程更均匀彻底且提高分离响应速度。容易理解地,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离合片51与离合摩擦片52之间的第一弹性件53的种类和位置,也可将离合片51上的定位件54和分离弹性件55设置在离合摩擦片52上或者离合片51的其他位置上。
具体地,设离合片51厚度为h1,离合摩擦片52的厚度为h2,离合组件50在分离状态下离合片51与离合摩擦片52的平均间隙为λ,则调节片57的厚度H为H= h1+ h2+λ,可将调节片57替换为一对离合片51和离合摩擦片52,还可以将调节片57的厚度设置为多对离合片51和离合摩擦片52的厚度及平均间隙之和,如此可提高整个湿式离合器的输出转矩以适应更高功率的农用机械、车辆或工程机械。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弹性组件70包括回位弹性件71、弹性件挡板72和第二弹性挡圈73;其中,回位弹性件71沿输出传动件20的轴向可移动地套设于活塞60,弹性件挡板72和第二弹性挡圈73从里至外依次固定套设于外毂40。具体地,回位弹性件71为弹簧结构。上述结构形式的弹性组件,易于布置安装,结构简单紧凑,且便于对活塞60施加弹性力以稳定可靠地实现活塞60的复位。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制动组件80的第三部分为制动片81,制动组件80的第四部分为制动摩擦片82,制动组件8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83;其中,制动片81、制动摩擦片82和第二弹性件83交替可移动地套设于外毂40上远离内毂30的一端,制动组件80的外侧设有固定套设于外毂40的第三弹性挡圈84。具体地,制动片81为钢片,第二弹性件83为波形弹簧。具体地,制动片81与制动摩擦片82之间均设置了波形弹簧,当湿式离合器接合时,制动片81与制动摩擦片82分离彻底且均匀,减少了制动组件80的能量损耗,提高了接合过程的传递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工作油路101沿输出传动件20的端部进入输出传动件20依次沿平行于输出传动件20的轴线和垂直于输出传动件20的轴线方向穿过输出传动件20和外毂40连通于工作油腔901,即靠近外毂外毂40内侧的位置外毂具体地,上述工作油路101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加工制造,且能够分别提高各油路的流通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地,外毂40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外毂41和第二外毂42。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内毂30设有安装套筒31,离合组件50套设在安装套筒31上,安装套筒31上间隔设有润滑孔32。通过间隔设置在安装套筒31上的润滑孔32,可以进一步实现对离合组件50的均匀润滑冷却。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滑动件61沿平行于输出传动件20的轴线方向设置,滑动件61相对输出传动件20的轴线对称设置,滑动件61上套设有第二弹性支撑件62,第二弹性支撑件62为预紧弹簧,预紧弹簧用以预紧滑动件61,从而使得滑动件61始终连接于外毂40。具体地,滑动件61还可以作为活塞60与制动组件80之间的定位件,活塞60与第一外毂41之间通过滑动件61进行定位连接,滑动件61上配有预紧弹簧可预紧滑动件61,使滑动件61始终连接活塞60和第一外毂41,可提高活塞60和第一外毂41之间的同轴度,使活塞60往复运动平稳可靠无倾斜。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输入传动件10上套设有第一轴承11,第一轴承11嵌设于轴承座12,轴承座12固定连接于第一部分箱体,外毂40上套设有第二轴承43,第二轴承43固定连接于第二部分箱体,输出传动件20上套设有第三轴承21,第三轴承21固定连接于第三部分箱体,第一部分箱体、第二部分箱体和第三部分箱体依次固定连接。
为实现该电液湿式离合器的装配:(1)将第一外毂41和第二外毂42通过电子速焊机焊接在一起,在活塞60和第二外毂42上安装密封圈,在第二外毂42上装入与滑动件61相配的预紧弹簧,将滑动件61装入活塞60,通过滑动件61实现定位;(2)使用工装压紧回位弹性件71,安装弹性件挡板72,再安装第二弹性挡圈73进行轴向限位;(3)将第四轴承13,即推力滚针轴承安装在内毂30上,将内毂30与第二外毂42相配合,交替安装离合片51、第一弹性件53和离合摩擦片52,装入定位件54和相配的分离弹性件55,安装调节片57,使用工装压紧,再安装第一弹性挡圈58进行轴向限位;(4)在第二外毂42上交替安装制动片81、第二弹性件83、制动摩擦片82,使用工装压紧,再安装第三弹性挡圈84进行轴向限位;(5)将第一轴承11嵌入轴承座12中,第一轴承11为深沟球轴承,输入传动件11(即输入轴)与第一轴承11相配合,轴承座12与第一部分箱体连接;(6)将第二轴承43安装在第二部分箱体上,第二轴承43为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第二外毂42与第二轴承43相配合,第二部分箱体与第一部分箱体连接时输入传动件10与内毂30通过花键进行连接;(7)将第三轴承21安装在第三部分箱体上,第三轴承21为第二圆柱滚子轴承,将第二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装入输出传动件20(即输出轴),第三部分箱体与第二部分箱体连接时输出传动件20与第二外毂42通过花键进行连接。因此,在箱体上固定湿式离合器的三个部分,再依次连接各部分箱体,间接实现湿式离合器的装配,降低了湿式离合器的装配难度,提高了湿式离合器的装配精度和可靠性。
如图3至图5所示,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液湿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为:轴状输入传动件10始终由发动机提供输入转速和输入转矩,输入传动件10通过花键与内毂30连接并带动内毂30转动,内毂30沿周向通过花键槽和花键配合的结构与离合摩擦片52嵌接并带动离合摩擦片52转动。当工作油腔901充油时,活塞60挤压离合组件50,此时离合摩擦片52与离合片51沿轴向贴紧并带动离合片51转动,而离合器片51沿周向通过花键与花键槽配合的结构嵌接在外毂40中的第一外毂41并带动第一外毂41转动,第一外毂41与第二外毂42通过电子速焊连接在一起,第二外毂42通过花键与花键槽的配合的结构与轴状输出传动件20连接并带动输出传动件20转动输出转速和转矩。当工作油腔901泄油时,在回位弹性件71的作用下,活塞60回复至初始位置,受第一弹性件53作用,离合摩擦片52与离合片51将脱开,离合摩擦片52无法将转速与转矩传递至离合片51。滑动件61在活塞60回位的作用下挤压制动组件80,此时制动片81与制动摩擦片82沿轴向贴紧,由于制动摩擦片82已被箱体实现周向限位,故制动片81被制动摩擦片82制动。而制动片81通过花键与花键槽的配合结构与第二外毂42连接并将第二外毂42制动,第二外毂42通过花键与花键槽的配合结构与输出传动件20连接并将输出传动件20制动。如此在湿式离合器分离时可同步实施制动,使输出传动件20停转,防止不良作业的产生。而在工作油腔901充油时,滑动件61跟随活塞60运动与制动片81分离,制动片81与制动摩擦片82受第二弹性件83作用也分离,未产生制动效果,对湿式离合器的传动效率无影响。
为实现湿式离合器的接合,需在工作油腔901内通入工作油使活塞60运动,此时离合片51和离合摩擦片52将贴紧。而湿式离合器分离时,活塞60回到初始位置,制动片81和制动摩擦片82将贴紧。离合片51和离合摩擦片52在接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热量,制动片81和制动摩擦片82在制动时也会产生一部分热量,此时就需要足够的润滑冷却油来改善摩擦环境并进行散热。为实现活塞60的运动、离合片51和离合摩擦片52以及制动片81和制动摩擦片82的润滑冷却,需分别设置工作油孔及润滑冷却油孔。
工作油孔及润滑冷却油孔的设置请参阅图4,为实现活塞60的运动,工作油由输出轴工作进油孔a进入,经输出轴工作出油孔c和外毂工作进油孔d流入工作油腔901,即可实现推动活塞60运动。为实现离合片51和离合摩擦片52以及制动片81和制动摩擦片82的润滑冷却,一部分润滑冷却油由润滑进油孔b进入,经第二输出轴润滑出油孔g和第二润滑出油孔h流入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或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对离合组件50进行润滑冷却;另一部分润滑冷却油经第一输出轴润滑出油孔e和第一润滑出油孔f流入,对制动组件80进行润滑冷却。
活塞60运动对活塞润滑出油孔的影响请参阅图5,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的截面积比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的截面积小很多。湿式离合器分离时,离合片51和离合摩擦片52未接合,产热较少,故所需润滑冷却油流量较少,而制动片81和制动摩擦片82接合,产热较多,故所需润滑冷却油流量较多。
设活塞行程为△,则当工作油腔901未通入工作油时,活塞行程为0,部分润滑冷却油经第二润滑出油孔h流入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此时,有较多部分的润滑冷却油流向制动组件80,较少部分润滑冷却油流向离合组件50,如此可带走制动片81和制动摩擦片82接合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也可防止离合片51与离合摩擦片52之间存在过多油液导致带排转矩的增大,影响湿式离合器对输出轴的制动效果。湿式离合器接合时,离合片51和离合摩擦片52接合,产热较多,故所需润滑冷却油流量较多,而制动片81和制动摩擦片82未接合,产热较少,故所需润滑冷却油流量较少。湿式离合器接合时工作油腔901已充满工作油,设离合片51和离合摩擦片52之间的总间隙为α,则此时活塞行程为△=α,部分润滑冷却油经第二润滑出油孔h流入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此时,有较多部分润滑冷却油流向离合组件50,较少部分润滑冷却油流向制动组件80,如此可带走离合片51与离合摩擦片52接合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也可防止制动片81和制动摩擦片82之间存在过多油液导致带排转矩的增大,影响湿式离合器的动力传输效率。
当离合片51与离合摩擦片52在接合时相互磨损后,离合片51和离合摩擦片52之间的总间隙将变大,活塞行程也将变大,设总磨损量为δ,则此时活塞行程为△=α+δ。由于总磨损量δ为0时,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并未偏移至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完全重合,而是预留了一定的行程。故在离合片51与离合摩擦片52相互磨损后,活塞行程△将逐渐增大,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逐渐偏移至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完全重合的位置。并随着总磨损量δ的增大,活塞行程△进一步增大,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将偏移至第二润滑出油孔h另一侧。在离合片51与离合摩擦片52在接合时相互磨损的整个过程中,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始终与第二润滑出油孔h重合,即始终存在传输润滑冷却油的油道,此油道的截面积始终大于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的截面积。如此,在离合片51与离合摩擦片52接合相互磨损时始终有足够多的流量带走接合产生的大量热量,保证了湿式离合器的工作稳定性。
因此,活塞60上设置了两个润滑出油孔,湿式离合器接合时截面积较大的润滑出油孔通油,湿式离合器分离时截面积较小的润滑出油孔通油,如此可实现根据离合组件50和制动组件80的摩擦产热情况合理分配流量,提高电液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可靠性,活塞60上内部尺寸较大的润滑出油孔在离合片51与离合摩擦片52相互磨损的全过程始终能保持与第二润滑油孔h有足够大的油道,可保证湿式离合器在接合过程始终有足够的供油流量,提高了湿式离合器的稳定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地,在湿式离合器接合时,工作油进入工作油腔901,工作油在工作油腔901内转动产生离心力,而工作油离心力会对活塞60产生动压力。在湿式离合器分离时,大部分工作油排出工作油腔901,但仍有小部分工作油未排出,该部分工作油产生的动压力将会推动活塞60移动,使离合片51和离合摩擦片52间隙变小甚至贴紧,这无疑会影响分离效果,造成不良作业的产生。
为消除该部分工作油的影响,如图9、图10和图14所示,具体地,湿式离合器设置了泄压组件100,泄压组件100包括第一泄压油孔110、第二泄压油孔120、堵塞件130和泄压弹性件140,其中,第一泄压油孔110和工作油腔901连通,堵塞件130可移动地设于第一泄压油孔110和第二泄压油孔120之间;泄压弹性件140用以提供驱使堵塞件130移动的弹性力,从而实现离合组件50接合时,堵塞件130处于实现第一泄压油孔110和第二泄压油孔120相互阻断的位置,离合组件50分离时,堵塞件130处于实现第一泄压油孔110和第二泄压油孔120相互连通或相互阻断的位置。
如图9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外毂40内开设容纳腔150,容纳腔150内设有定位柱160,堵塞件130可移动地设于容纳腔150内,泄压弹性件140的两端分别抵接堵塞件130和定位柱160;第二泄压油孔120开设于定位柱160,第一泄压油孔110设于外毂40内靠近活塞60外侧的位置,第二泄压油孔120与第一泄压油孔110同轴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堵塞件130为球状结构,第二泄压油孔120的端部设有与球状结构配合的圆锥面结构121以确保堵塞效果。具体地,泄压弹性件140为泄压弹簧。当工作油腔901内充油时,工作油从第一泄压油孔110进入,此时工作油的作用力F1远大于泄压弹性件140的回弹力F2,故推动球状结构的堵塞件130挤压泄压弹性件140并与第二泄压油孔120内部的圆锥面结构121贴合,如此堵塞件130将第二泄压油孔120堵塞,阻止工作油腔901内的工作油泄露。当工作油腔901内泄油时,小部分工作油产生动压力推动堵塞件130靠近第二泄压油孔120。此时堵塞件130不能与圆锥面结构121贴合,否则无法排出多余的工作油。为满足以上要求,设泄压弹性件140在堵塞件130堵塞第一泄压油孔110时的作用力为F21,泄压弹性件140在泄压球堵塞第二泄压油孔120时的作用力为F22,泄压工作油作用力为F1′,则应满足F21<F1′<F22。如此,泄压球既不堵塞第一泄压油孔110,又不堵塞第二泄压油孔120,多余的工作油将从第二泄压油孔120向外流出。因此,在湿式离合器分离时可完全将工作油排出,消除工作油离心力对活塞60产生的动压力,使离合组件50分离彻底,防止不良作业的产生。可以理解地,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上述泄压结构设置在外毂40的其它位置,以实现在工作油腔901泄油时,排出工作油腔901内多余的工作油均可,安装腔体150的轴线可以多种角度相交于输出传动件20的轴线的方式设置。
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活塞60的外侧设有滑动连接于外毂40的滑动件61,堵塞件130为设于滑动件61上的封堵环,第一泄压油孔110和第二泄压油孔120同轴设于滑动件61两侧,滑动件61上设有环形过渡泄油槽63;离合组件50分离时,弹性组件70替代泄压弹性组件140驱使活塞60带动滑动件61上的封堵环移动以使环形过渡泄油槽63分别连通于第一泄压油孔110和第二泄压油孔120;离合组件50接合时,活塞60带动滑动件61上的封堵环移动以阻隔第一泄压油孔110和第二泄压油孔120。
如图13所示,当离合组件50分离,即活塞行程△为0时,工作油腔901中的工作油经第一泄压油孔110、滑动件61上的环形过渡泄油槽63和第二泄压油孔120流出,可避免动压力产生影响湿式离合器的分离效果。当离合组件50接合,即活塞行程为△=α时,制动回位弹性件64推动滑动件61跟随活塞60轴向移动,此时第一泄压油孔110被滑动件61上封堵环堵住,保证工作油腔901内有足够大的压力。考虑离合组件50磨损,即活塞行程为△=α+δ时,滑动件61的位置偏移,但第一泄压油孔110仍然被滑动件61堵住,以保证工作油腔901内有足够大的压力。设第一泄压油孔110沿滑动件61的轴向的宽度为d4,则环形过渡泄油槽63沿滑动件61的轴向的宽度z应满足z=d4,封堵环的长度y应满足:y≥α+[δ],其中 [δ]为离合组件50的最大磨损量。
如图14至图16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活塞60的外侧设有滑动连接于外毂40的滑动件61,堵塞件130为设于滑动件61上的封堵环,第一泄压油孔110设于外毂40内靠近活塞60外侧的位置,第二泄压油孔120设于滑动件61内,滑动件61设有环形过渡泄油槽63,第二泄压油孔120连通于环形过渡泄油槽63;离合组件50分离时,弹性组件70替代泄压弹性组件140驱使活塞60带动滑动件61上的封堵环移动以使过渡泄油槽63连通于第一泄压油孔110;离合组件50接合时,活塞60带动滑动件61上的封堵环移动以阻隔第一泄压油孔110和第二泄压油孔120。具体地,第二泄油孔120沿滑动件61的轴线穿过连通于环形过渡泄油槽63。
如图17所示,当离合组件50分离,即活塞行程△为0时,工作油腔901中的工作油经第一泄油孔110、环形过渡泄油槽63和第二泄油孔120流出,可避免动压力产生影响湿式离合器的分离效果。当离合组件50接合,即活塞行程为△=α时,制动回位弹性件64推动滑动件61跟随活塞60轴向移动,此时第一泄油孔110被滑动件61堵住,保证工作油腔901内有足够大的压力。考虑离合组件50磨损,即活塞行程为△=α+δ时,滑动件61的位置偏移,但第一泄油孔110仍然被滑动件61堵住,以保证工作油腔901内有足够大的压力。设第一泄油孔110沿滑动件61的轴向的宽度为d4,则滑动件61上的环形槽沿滑动件61的轴向的宽度z应满足z=d4,第二泄油孔120的截面积d5与第一泄油孔110的内径大小相等,即d5= d4,堵塞件130为设于滑动件61上的封堵环,封堵环的长度y应满足条件:y≥α+[δ],其中 [δ]为最大磨损量。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可设置有如前述实施例的电液湿式离合器。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发明涉及的电液湿式离合器及传动系统,通过在活塞上设置多个活塞润滑出油孔,离合组件接合且制动组件分离时一个或多个活塞润滑出油孔通润滑油,以增加活塞的润滑油流通截面积从而增大流入离合组件的润滑油流量,由于离合组件接合时,n1个活塞润滑出油孔与第二润滑油出油孔对齐或部分错开,因此在离合组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磨损的全过程始终能保持与第二润滑油出油孔有足够大的油道,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液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传动件(10)、输出传动件(20)、离合组件(50)、活塞(60)、外毂(40)和润滑油路(102);其中,
所述输入传动件(10)和所述输出传动件(20)同轴设置,所述离合组件(50)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输入传动件(1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外毂(40)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输出传动件(20),所述活塞(60)可移动地设置以推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贴紧或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离,从而使所述离合组件(50)接合或分离;
所述离合组件(50)和所述活塞(60)之间形成润滑腔(902),所述活塞(60)上开设有N个活塞润滑出油孔,所述外毂(40)上设有第二润滑出油孔(h),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能够经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与所述润滑油路(102)连通或与所述润滑油路(102)断开;
所述离合组件(50)接合时,所述润滑油路(102)通过n1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n1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的部分在所述离合组件处于非磨损状态时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且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的部分远离所述输入传动件(10),n1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在所述离合组件处于磨损状态时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齐,或者n1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且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的部分靠近所述输入传动件(10);
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1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组件(50)分离时,所述润滑油路(102)通过 n2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n1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总截面积大于n2个所述活塞润滑油出油孔的总截面积;其中,n2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N的正整数;
所述离合组件(50)接合且n1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部分错开时,n1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n2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总截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0)上开设有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和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所述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和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择一地或同时与所述润滑油路(102)连通;
所述离合组件(50)分离时,所述润滑油路(102)择一地通过所述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和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所述离合组件(50)接合时,所述润滑油路(102)择一地通过所述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和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或者同时通过所述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和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液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的截面积;所述离合组件(50)分离时,所述润滑油路(102)通过所述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所述离合组件(50)接合时,所述润滑油路(102)通过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液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路(102)通过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时,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且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的部分和所述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分别位于所述润滑油路(102)的两侧,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的截面积;或者,
所述润滑油路(102)通过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时,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齐;或者,
所述润滑油路(102)通过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时,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且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错开的部分和所述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分别位于所述润滑油路(102)的同侧,所述第二活塞润滑出油孔(j)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活塞润滑出油孔(i)的截面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离合器还包括制动组件(80),所述制动组件(80)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输出传动件(20),所述第四部分固定连接于安装箱体;
所述活塞(60)的侧部设有滑动件(61),所述滑动件(61)用于抵接所述制动组件(80)的侧部,以使所述离合组件(50)分离时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贴紧,所述离合组件(50)接合时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分离,从而使所述制动组件(80)接合或分离;
所述离合组件(50)分离且所述制动组件(80)接合时,所述润滑油路(102)通过 n2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
所述离合组件(50)接合且所述制动组件(80)分离时,所述润滑油路(102)通过n1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n1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部分错开或对齐,n1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部分错开时,n1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与所述第二润滑出油孔(h)对准的部分的截面积大于n2个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的总截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液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路(102)沿所述输出传动件(20)的输出端侧部进入所述输出传动件(20)依次沿平行于所述输出传动件(20)的轴线和垂直于所述输出传动件(20)的轴线方向穿过所述输出传动件(20)和所述外毂(40)分别连通于所述润滑腔(902)和所述制动组件(8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组件(50)还包括内毂(30),所述内毂(30)固定连接于所述输入传动件(10),所述离合组件(50)沿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内毂(30),所述第一部分沿周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毂(30),所述第二部分沿周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外毂(40);
所述活塞(60)包括活塞套筒(65),所述活塞套筒(65)套设于所述外毂(40),所述活塞(60)与所述内毂(30)之间设有弹性组件(70),所述弹性组件(70)用于提供驱使所述离合组件(50)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离的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液湿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润滑出油孔间隔设于所述活塞套筒(65)上。
10.一种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电液湿式离合器。
CN202411257112.5A 2024-09-09 2024-09-09 电液湿式离合器及传动系统 Active CN118775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257112.5A CN118775450B (zh) 2024-09-09 2024-09-09 电液湿式离合器及传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257112.5A CN118775450B (zh) 2024-09-09 2024-09-09 电液湿式离合器及传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775450A CN118775450A (zh) 2024-10-15
CN118775450B true CN118775450B (zh) 2024-11-19

Family

ID=9298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257112.5A Active CN118775450B (zh) 2024-09-09 2024-09-09 电液湿式离合器及传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77545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0538A (zh) * 2020-01-16 2020-05-08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湿式双离合器及湿式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
CN114087298A (zh) * 2021-11-23 2022-02-25 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湿式离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7497B2 (ja) * 2002-10-04 2008-06-11 Tcm株式会社 湿式多板油圧クラッチの潤滑部構造
CN216407547U (zh) * 2021-12-14 2022-04-29 荣成市黄海离合器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pto离合器总成
CN118391373A (zh) * 2024-04-30 2024-07-26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动力换挡变速器的换挡执行机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0538A (zh) * 2020-01-16 2020-05-08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湿式双离合器及湿式双离合器的供油结构
CN114087298A (zh) * 2021-11-23 2022-02-25 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湿式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775450A (zh) 202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24181B1 (ko) 필요에 따라 작동되는 윤활수단을 구비한 다중 디스크 마찰장치
KR100551766B1 (ko) 필요에 따라 작동되는 윤활장치를 구비한 다중 디스크 마찰장치
JP5025249B2 (ja) 発進クラッチ
EP0718520B1 (en) Wet clutch assembly
US8522944B2 (en) Clutch system
EP1445506A1 (en) Multi-disk friction device with selective lubrification on demand
CN102099594A (zh) 双离合器
AU2013237977B2 (en) Lock-up clutch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torque capacity
AU2013237977A1 (en) Lock-up clutch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torque capacity
CN118775450B (zh) 电液湿式离合器及传动系统
CA2704910C (en) A simplified cooling circuit for powertrain braking system
CN217481797U (zh) 离合器组件
US7143884B2 (en) Bi-directional clutch unit
CN110735918B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换挡装置及其换挡控制方法
KR102631217B1 (ko) 하이브리드 구동 모듈
US10151356B2 (en) Hydraulic engagement device
US20090297363A1 (en) Variable output fluid pump system
US20060169565A1 (en) Multi-plate type friction engaging apparatus and bush for such multi-plate type friction engaging apparatus
CN219366650U (zh) 一种制动器总成
CN107939864B (zh) 气动驻车制动器
CN218408235U (zh) 一种湿式pto离合器总成
US12049927B2 (en) Axially stabilized gear assembly
JPH08170653A (ja) 湿式多板のクラッチ装置
JP2004125059A (ja) 湿式多板クラッチ装置
AU671676B2 (en) Multi-plate clu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