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705308B - 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705308B CN118705308B CN202411180818.6A CN202411180818A CN118705308B CN 118705308 B CN118705308 B CN 118705308B CN 202411180818 A CN202411180818 A CN 202411180818A CN 118705308 B CN118705308 B CN 1187053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metal tube
- fixedly connected
- slide groove
- fixed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3/00—Spring uni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springs, e.g.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 F16F3/08—Spring uni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springs, e.g.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with springs made of a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rubber
- F16F3/10—Spring uni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springs, e.g.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with springs made of a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rubber combined with 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16—Framework; Casings; Coverings ; Removal of heat; Means for generating overpressure of air against infiltration of dust; Ducts for electric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涉及纺机配件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底座、顶盖以及用于连接底座与顶盖的缓冲组件,所述底座包括吸震垫和插孔,所述顶盖包括插块、顶板、活塞杆和压环,所述缓冲组件设于底座与顶盖之间,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簧、金属管和硅胶隔膜,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压环和吸震垫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呈圆柱状,所述金属管设于弹簧中心,所述金属管与活塞杆轴向共线,所述金属管底部与吸震垫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管包括周向均布于其侧壁的气孔,所述硅胶隔膜固定连接于金属管内侧上端,所述硅胶隔膜与活塞杆底端固定连接;能够实现避免现有技术中气孔附近产生二次振动对装置造成破坏的问题,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导致车间噪音加大,同时震动也会导致纺织机械寿命缩短,现有纺织机械一般通过减震装置来减小震动,减震装置多为普通的橡胶减震结构,使用寿命较短,且消震过程中存在位移偏移和散热不足的现象,有待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公告号为CN110985578B的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通过硅胶伸缩管和弹簧配合进行减震,硅胶伸缩管受压缩时可对弹簧进行吹气散热,延长了弹簧的使用寿命,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也得以延长。
但上述方案实际使用过程中,空气不断来回通过硅胶伸缩管的侧壁的气孔,致使硅胶伸缩管的气孔附近产生二次振动,易对装置造成破坏,缩减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不断来回通过硅胶伸缩管的侧壁的气孔,致使硅胶伸缩管的气孔附近产生二次振动,易对装置造成破坏的问题,实现了避免二次振动的产生,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顶盖以及用于连接底座与顶盖的缓冲组件;
所述底座包括吸震垫和插孔;
所述吸震垫呈圆形;
所述插孔呈圆形且设有三个周向均布于吸震垫一周;
所述顶盖包括插块、顶板、活塞杆和压环;
所述插块呈圆柱形且其外径与插孔内径相同,所述插块共设有三个且分别与三个插孔轴向共线,所述插块沿轴向滑动于插孔中;
所述顶板呈圆形且与三个插块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与吸震垫轴向共线;
所述活塞杆与顶板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呈圆柱状且短于插块;
所述压环呈圆环状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环与顶板轴向共线,所述压环内径大于活塞杆外径,所述压环短于活塞杆;
所述插孔的内径与插块的外径相同,所述插孔与插块轴向共线,所述插块于插孔内滑动;
所述缓冲组件设于底座与顶盖之间,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簧、金属管和硅胶隔膜;
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压环和吸震垫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呈圆柱状,所述弹簧与吸震垫轴向共线;
所述金属管设于弹簧中心,所述金属管与活塞杆轴向共线,所述金属管底部与吸震垫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管包括周向均布于其侧壁的气孔;
所述硅胶隔膜固定连接于金属管内侧上端,所述硅胶隔膜与活塞杆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还包括设于气孔一侧的单向膜瓣,所述单向膜瓣略大于气孔,所述单向膜瓣数量与气孔相对应,所述单向膜瓣只能单向打开,所述单向膜瓣中允许正向打开与反向打开的数量各占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侧壁偏上与偏下处分别周向均布一周气孔,上层所述气孔一侧设置的所述单向膜瓣只允许向外打开,仅允许空气通过气孔向外排出,下层所述气孔一侧设置的所述单向膜瓣只允许向内打开,仅允许空气通过气孔向内进入。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还包括设于气孔处的变阻尼机构以及驱动环,所述变阻尼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层、第二固定层、三角滑块和转动环;
所述第一固定层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层与金属管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层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层与金属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层与第一固定层的外径和内径均相同,所述第二固定层与第一固定层中部留有空隙,所述第二固定层与第一固定层轴向共线;
所述三角滑块呈三棱柱状,且其顶面为正三角形,所述三角滑块设于第一固定层与第二固定层之间,且三角滑块与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接触,所述三角滑块设有六个且周向均布;
所述转动环呈圆环状,所述转动环与第二固定层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与第二固定层的外径和内径均相同,所述转动环与第二固定层轴向共线;所述驱动环呈环状,所述驱动环与金属管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环上下两侧与转动环的侧面接触,所述驱动环与转动环的接触面设有摩擦纹,所述驱动环转动时可驱动转动环转动,且驱动环与转动环的接触面无相对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变阻尼机构还包括设于转动环上的第一滑槽、设于第二固定层上的第二滑槽、设于三角滑块一侧的圆柱滑块、设于三角滑块另一侧的限位块以及设于第一固定层上的第三滑槽;
所述第一滑槽呈弧形,所述第一滑槽两端到转动环中心的距离不同,所述第一滑槽设有六个,且绕转动环的中心周向均布;
所述第二滑槽呈条形,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与第一滑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滑槽两端到第二固定层中心的距离不同,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的相反端到转动环与第二固定层的轴线距离相同,所述第二滑槽设有六个且绕第二固定层的中心周向均布;
所述圆柱滑块呈圆柱状且同时穿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圆柱滑块的直径与第一滑槽的宽度相同;
所述限位块呈方形且与圆柱滑块位于三角滑块相反的两侧;
所述第三滑槽呈条形,所述第三滑槽的位置与第二滑槽对应,所述第三滑槽设有六个,且绕第一固定层的中心周向均布,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限位块宽度相同,所述限位块滑动于第三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驱动环设于金属管外侧,所述驱动环设有便于拨动的拨杆。
优选的,所述驱动环设于金属管内侧,所述金属管还包括有与其内部滑动连接的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触动环、限位环、连接杆和启动环;
所述触动环呈环状且外径与金属管相同,所述触动环位于硅胶隔膜下方,所述触动环与金属管滑动连接,所述触动环仅可相对金属管进行竖向移动,不可相对金属管转动,所述触动环中部设有用于接触的撑柄;
所述限位环呈环状且外径与金属管相同,所述限位环设于触动环下方,所述限位环与金属管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环仅可相对金属管进行竖向移动,不可相对金属管转动;
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触动环与限位环之间,所述连接杆共设有四个且周向均布于触动环一周;
所述启动环呈环状,所述启动环开设通孔,所述启动环通过通孔与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启动环与驱动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触动环中部撑柄与硅胶隔膜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在上下两端设有两处反向的曲段,所述连接杆随着触动环上下移动时,所述曲段经过启动环的通孔使得所述启动环转动。
优选的,所述触动环中部撑柄与硅胶隔膜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半部与下半部设为相反的螺旋弧状。
优选的,所述触动环与硅胶隔膜仅接触,所述连接杆设为螺旋弧状,所述限位环底部固定连接有延迟复位件,所述延迟复位件底部与金属管固定连接,所述延迟复位件采用记忆棉制成。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其一,通过将气孔设于金属管侧壁,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气不断来回通过硅胶伸缩管的侧壁的气孔,致使硅胶伸缩管的气孔附近产生二次振动对装置造成破坏的问题,进而避免了气孔附近的二次振动,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二,通过在气孔一侧设置单向膜瓣,单向膜瓣只能单向打开且单向膜瓣中允许正向打开与反向打开的数量各占一半,从而将气孔中用于进气与用于排气的气孔分离,使得排气区域与进气区域分离,避免吹出的空气再次被吸入,造成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影响对弹簧散热的效果,从而提升了弹簧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三,通过调整进气用气孔与排气用气孔的位置,使金属管内部产生竖向气流,从而将金属管内部的热量带出,从而实现对金属管的散热,提升了金属管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四,通过在气孔处设置变阻尼机构,转动驱动环即可改变气孔孔径,并且不改变气孔形状,进而实现阻尼的调整,使减震装置可以根据环境的振幅进行手动调节,使其处于正常工况下工作,以提高使用寿命。
其五,通过在金属管中设置触发机构,使得在振幅较大时,硅胶隔膜带动连接杆移动,当连接杆上的曲段通过启动环的通孔时,驱动环转动,进而驱动变阻尼机构,实现感应到大振幅时,阻尼自动增大,使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受到的振动振幅变化时,阻尼也能及时变化调整,从而避免阻尼与振幅不匹配,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六,通过将连接杆的上半部与下半部设为相反的螺旋状,使得连接杆通过启动环的通孔的过程中,启动环连续转动,将硅胶隔膜的竖向移动与启动环的转动角度线性关联,使得阻尼可以根据振幅连续性调节,从而提高了减震装置的阻尼适应性,从而避免阻尼与振幅不匹配,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七,通过使触动环与硅胶隔膜仅接触,连接杆设为螺旋状,限位环底部固定连接有记忆棉,使得在装置受到振动时,根据最大振幅将触动环下压,使得阻尼对应减小,并且振动使得硅胶隔膜受该振动反向驱动时,依旧保持较大阻尼,使得整个振动周期的阻尼都适应于该振动,记忆棉在不受压则缓慢将触动环复位,使得阻尼回归较小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的缓冲组件剖视图一;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的缓冲组件剖视图二;
图6为本发明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的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的变阻尼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的变阻尼机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的三角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的触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的触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的触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00、底座;110、吸震垫;120、插孔;200、顶盖;210、插块;220、顶板;230、活塞杆;240、压环;300、缓冲组件;310、弹簧;320、金属管;321、气孔;322、单向膜瓣;323、变阻尼机构;3231、第一固定层;3232、第二固定层;3233、三角滑块;3234、转动环;3235、第一滑槽;3236、第二滑槽;3237、圆柱滑块;3238、限位块;3239、第三滑槽;324、驱动环;325、触发机构;3251、触动环;3252、限位环;3253、连接杆;3254、启动环;3255、延迟复位件;330、硅胶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100、顶盖200以及用于连接底座100与顶盖200的缓冲组件300;
所述底座100包括吸震垫110和插孔120;
所述吸震垫110呈圆形;
所述插孔120呈圆形且设有三个周向均布于吸震垫110一周;
所述顶盖200包括插块210、顶板220、活塞杆230和压环240;
所述插块210呈圆柱形且其外径与插孔120内径相同,所述插块210共设有三个且分别与三个插孔120轴向共线,所述插块210沿轴向滑动于插孔120中;
所述顶板220呈圆形且与三个插块210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20与吸震垫110轴向共线;
所述活塞杆230与顶板220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230呈圆柱状且短于插块210;
所述压环240呈圆环状与顶板220固定连接,所述压环240与顶板220轴向共线,所述压环240内径大于活塞杆230外径,所述压环240短于活塞杆230;
所述插孔120的内径与插块210的外径相同,所述插孔120与插块210轴向共线,所述插块210于插孔120内滑动;
所述缓冲组件300设于底座100与顶盖200之间,所述缓冲组件300包括弹簧310、金属管320和硅胶隔膜330;
所述弹簧310两端分别与压环240和吸震垫110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10呈圆柱状,所述弹簧310与吸震垫110轴向共线;
所述金属管320设于弹簧310中心,所述金属管320与活塞杆230轴向共线,所述金属管320底部与吸震垫110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管320包括周向均布于其侧壁的气孔321;
所述硅胶隔膜330固定连接于金属管320内侧上端,所述硅胶隔膜330与活塞杆230底端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在实际运行时,步骤如下:在振动传递至装置时,底座100与顶盖200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插块210沿着插孔120滑动,保证只产生竖向位移,不产生水平位移,吸震垫110与压环240之间的弹簧310被压缩,对振动进行缓冲,将能量储存为弹性势能,同时,活塞杆230带动硅胶隔膜330与金属管320产生相对位移,使得金属管320的腔内体积变化,使空气通过气孔321进出金属管320,产生阻尼,阻止弹簧310不断回弹,促进弹簧310复位,实现减震效果,同时空气通过气孔321排出至弹簧310附近,促进空气流动,增强弹簧310的散热。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将气孔321设于金属管320侧壁,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气不断来回通过硅胶伸缩管的侧壁的气孔321,致使硅胶伸缩管的气孔321附近产生二次振动对装置造成破坏的问题,进而避免了气孔321附近的二次振动,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考虑到空气进出气孔321的频率与振动频率相同,致使进气与出气两个动作的间隔通常较短,从气孔321吹出的空气还未完全混入外部空气中,便又从气孔321吸入,导致空气的内能堆积逐渐升高,以至于后续吹出的空气在弹簧310周围并不能有效促进散热降温;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优化。
如图3-图4所示,所述金属管320还包括设于气孔321一侧的单向膜瓣322,所述单向膜瓣322略大于气孔321,所述单向膜瓣322数量与气孔321相对应,所述单向膜瓣322只能单向打开,所述单向膜瓣322中允许正向打开与反向打开的数量各占一半。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在气孔321一侧设置单向膜瓣322,单向膜瓣322只能单向打开且单向膜瓣322中允许正向打开与反向打开的数量各占一半,从而将气孔321中用于进气与用于排气的气孔321分离,使得排气区域与进气区域分离,避免吹出的空气再次被吸入,造成温度不断升高,从而改善对弹簧310散热效果,提升了弹簧310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考虑到气孔321仅在金属管320一周,致使金属管320内的气流多为横向流动,竖向流动较少,因此,在金属管320中未设气孔321处的内能难以被空气带出与外部交换,致使金属管320的散热较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优化。
如图5所示,所述金属管320侧壁偏上与偏下处分别周向均布一周气孔321,上层所述气孔321一侧设置的所述单向膜瓣322只允许向外打开,仅允许空气通过气孔321向外排出,下层所述气孔321一侧设置的所述单向膜瓣322只允许向内打开,仅允许空气通过气孔321向内进入。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调整进气用气孔321与排气用气孔321的位置,使金属管320内部产生竖向气流,从而将金属管320内部的热量带出,从而实现对金属管320的散热,提升了金属管320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考虑到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可能会面临不同的使用环境,而不同环境下,减震装置面临的振幅也有大有小,在大振幅的震动下,减震装置往往需要较大的阻尼才能正常实现减震工作,而较小振幅的震动下,减震装置又需要较小的阻尼,防止装置僵硬;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优化。
如图6-图9所示,所述金属管320还包括设于气孔321处的变阻尼机构323以及驱动环324,所述变阻尼机构323包括第一固定层3231、第二固定层3232、三角滑块3233和转动环3234;
所述第一固定层3231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层3231与金属管32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层3232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层3231与金属管3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层3232与第一固定层3231的外径和内径均相同,所述第二固定层3232与第一固定层3231中部留有空隙,所述第二固定层3232与第一固定层3231轴向共线;
所述三角滑块3233呈三棱柱状,且其顶面为正三角形,所述三角滑块3233设于第一固定层3231与第二固定层3232之间,且三角滑块3233与第一固定层3231和第二固定层3232接触,所述三角滑块3233设有六个且周向均布;
所述转动环3234呈圆环状,所述转动环3234与第二固定层323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3234与第二固定层3232的外径和内径均相同,所述转动环3234与第二固定层3232轴向共线;所述驱动环324呈环状,所述驱动环324与金属管320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环324上下两侧与转动环3234的侧面接触,所述驱动环324与转动环3234的接触面设有摩擦纹,所述驱动环324转动时可驱动转动环3234转动,且驱动环324与转动环3234的接触面无相对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变阻尼机构323还包括设于转动环3234上的第一滑槽3235、设于第二固定层3232上的第二滑槽3236、设于三角滑块3233一侧的圆柱滑块3237、设于三角滑块3233另一侧的限位块3238以及设于第一固定层3231上的第三滑槽3239;
所述第一滑槽3235呈弧形,所述第一滑槽3235两端到转动环3234中心的距离不同,所述第一滑槽3235设有六个,且绕转动环3234的中心周向均布;
所述第二滑槽3236呈条形,所述第二滑槽3236的宽度与第一滑槽3235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滑槽3236两端到第二固定层3232中心的距离不同,所述第二滑槽3236与第一滑槽3235的相反端到转动环3234与第二固定层3232的轴线距离相同,所述第二滑槽3236设有六个且绕第二固定层3232的中心周向均布;
所述圆柱滑块3237呈圆柱状且同时穿过第一滑槽3235和第二滑槽3236,所述圆柱滑块3237的直径与第一滑槽3235的宽度相同;
所述限位块3238呈方形且与圆柱滑块3237位于三角滑块3233相反的两侧;
所述第三滑槽3239呈条形,所述第三滑槽3239的位置与第二滑槽3236对应,所述第三滑槽3239设有六个,且绕第一固定层3231的中心周向均布,所述第三滑槽3239与所述限位块3238宽度相同,所述限位块3238滑动于第三滑槽3239中。
优选的,所述驱动环324设于金属管320外侧,所述驱动环324设有便于拨动的拨杆。
具体实施:通过拨动拨杆使驱动环324转动,驱动环324带动转动环3234转动,转动环3234通过第一滑槽3235使三角滑块3233跟随圆柱滑块3237沿着第二滑槽3236移动,同时限位块3238沿着第三滑槽3239移动防止三角滑块3233转动,从而使六个三角滑块3233中间形成的孔隙在形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孔径,进而实现阻尼的调整。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在气孔321处设置变阻尼机构323,转动驱动环324即可改变气孔321孔径,并且不改变气孔321形状,进而实现阻尼的调整,使减震装置可以根据环境的振幅进行手动调节,使其处于正常工况下工作,以提高使用寿命。
实施例五:考虑到同一环境中,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受到震动的振幅可能经常变化,而频繁主动进行阻尼调节较为不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优化。
如图7-图10所示,所述驱动环324设于金属管320内侧,所述金属管320还包括有与其内部滑动连接的触发机构325,所述触发机构325包括触动环3251、限位环3252、连接杆3253和启动环3254;
所述触动环3251呈环状且外径与金属管320相同,所述触动环3251位于硅胶隔膜330下方,所述触动环3251与金属管320滑动连接,所述触动环3251仅可相对金属管320进行竖向移动,不可相对金属管320转动,所述触动环3251中部设有用于接触的撑柄;
所述限位环3252呈环状且外径与金属管320相同,所述限位环3252设于触动环3251下方,所述限位环3252与金属管32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环3252仅可相对金属管320进行竖向移动,不可相对金属管320转动;
所述连接杆3253固定连接于触动环3251与限位环3252之间,所述连接杆3253共设有四个且周向均布于触动环3251一周;
所述启动环3254呈环状,所述启动环3254开设通孔,所述启动环3254通过通孔与连接杆3253滑动连接,所述启动环3254与驱动环324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触动环3251中部撑柄与硅胶隔膜33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53在上下两端设有两处反向的曲段,所述连接杆3253随着触动环3251上下移动时,所述曲段经过启动环3254的通孔使得所述启动环3254转动。具体实施:硅胶隔膜330相对金属管320移动时带动触动环3251沿着硅胶隔膜330上下移动,触动环3251带动连接杆3253上下移动,当振幅较大时,连接杆3253上下两处的曲段经过启动环3254,使得启动环3254转动,从而带动驱动环324转动,进而驱动变阻尼机构323进行阻尼调整。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在金属管320中设置触发机构325,使得在振幅较大时,硅胶隔膜330带动连接杆3253移动,当连接杆3253上的曲段通过启动环3254的通孔时,驱动环324转动,进而驱动变阻尼机构323,实现感应到大振幅时,阻尼自动增大,使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受到的振动振幅变化时,阻尼也能及时变化调整,从而避免阻尼与振幅不匹配,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六: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杆3253只有在振幅达到指定大小时,才可改变阻尼,然而可能存在振幅增加,但却没有到达可以驱动驱动环324的阀值,然而此时的最适阻尼处于预设的大阻尼和小阻尼之间,致使减震装置的效果不佳;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优化。
如图11所示,所述触动环3251中部撑柄与硅胶隔膜33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53的上半部与下半部设为相反的螺旋弧状。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将连接杆3253的上半部与下半部设为相反的螺旋状,使得连接杆3253通过启动环3254的通孔的过程中,启动环3254连续转动,将硅胶隔膜330的竖向移动与启动环3254的转动角度线性关联,使得阻尼可以根据振幅连续性调节,从而提高了减震装置的阻尼适应性,从而避免阻尼与振幅不匹配,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七:上述实施例中的触发机构325对变阻尼机构323的调整,仅与硅胶隔膜330的位移相关,而振动是一种往复运动,在回归经过平衡位置时,其虽然位移回归,但依旧有较大的能量,此时阻尼跟随位移回归较小值,致使此时的阻尼相对较小,影响减震效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优化。
如图12所示,所述触动环3251与硅胶隔膜330仅接触,所述连接杆3253设为螺旋弧状,所述限位环3252底部固定连接有延迟复位件3255,所述延迟复位件3255底部与金属管320固定连接,所述延迟复位件3255采用记忆棉制成。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使触动环3251与硅胶隔膜330仅接触,连接杆3253设为螺旋状,限位环3252底部固定连接有记忆棉,使得在装置受到振动时,根据最大振幅将触动环3251下压,使得阻尼对应减小,并且振动使得硅胶隔膜330受该振动反向驱动时,装置依旧保持较大阻尼,使得整个振动周期中,阻尼都适应于该振动,记忆棉在不受压时则缓慢复原,将触发机构325复位,使得阻尼缓慢回归初始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顶盖(200)以及用于连接底座(100)与顶盖(200)的缓冲组件(300);
所述底座(100)包括吸震垫(110)和插孔(120);
所述吸震垫(110)呈圆形;
所述插孔(120)呈圆形且设有三个周向均布于吸震垫(110)一周;
所述顶盖(200)包括插块(210)、顶板(220)、活塞杆(230)和压环(240);
所述插块(210)呈圆柱形且其外径与插孔(120)内径相同,所述插块(210)共设有三个且分别与三个插孔(120)轴向共线,所述插块(210)沿轴向滑动于插孔(120)中;
所述顶板(220)呈圆形且与三个插块(210)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20)与吸震垫(110)轴向共线;
所述活塞杆(230)与顶板(220)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230)呈圆柱状且短于插块(210);
所述压环(240)呈圆环状与顶板(220)固定连接,所述压环(240)与顶板(220)轴向共线,所述压环(240)内径大于活塞杆(230)外径,所述压环(240)短于活塞杆(230);
所述插孔(120)的内径与插块(210)的外径相同,所述插孔(120)与插块(210)轴向共线,所述插块(210)于插孔(120)内滑动;
所述缓冲组件(300)设于底座(100)与顶盖(200)之间,所述缓冲组件(300)包括弹簧(310)、金属管(320)和硅胶隔膜(330);
所述弹簧(310)两端分别与压环(240)和吸震垫(110)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10)呈圆柱状,所述弹簧(310)与吸震垫(110)轴向共线;
所述金属管(320)设于弹簧(310)中心,所述金属管(320)与活塞杆(230)轴向共线,所述金属管(320)底部与吸震垫(110)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管(320)包括周向均布于其侧壁的气孔(321);
所述硅胶隔膜(330)固定连接于金属管(320)内侧上端,所述硅胶隔膜(330)与活塞杆(230)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金属管(320)还包括设于气孔(321)一侧的单向膜瓣(322),所述单向膜瓣(322)略大于气孔(321),所述单向膜瓣(322)数量与气孔(321)相对应,所述单向膜瓣(322)只能单向打开,所述单向膜瓣(322)中允许正向打开与反向打开的数量各占一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320)侧壁偏上与偏下处分别周向均布一周气孔(321),上层所述气孔(321)一侧设置的所述单向膜瓣(322)只允许向外打开,仅允许空气通过气孔(321)向外排出,下层所述气孔(321)一侧设置的所述单向膜瓣(322)只允许向内打开,仅允许空气通过气孔(321)向内进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320)还包括设于气孔(321)处的变阻尼机构(323)以及驱动环(324),所述变阻尼机构(323)包括第一固定层(3231)、第二固定层(3232)、三角滑块(3233)和转动环(3234);
所述第一固定层(3231)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层(3231)与金属管(32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层(3232)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层(3231)与金属管(3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层(3232)与第一固定层(3231)的外径和内径均相同,所述第二固定层(3232)与第一固定层(3231)中部留有空隙,所述第二固定层(3232)与第一固定层(3231)轴向共线;
所述三角滑块(3233)呈三棱柱状,且其顶面为正三角形,所述三角滑块(3233)设于第一固定层(3231)与第二固定层(3232)之间,且三角滑块(3233)与第一固定层(3231)和第二固定层(3232)接触,所述三角滑块(3233)设有六个且周向均布;
所述转动环(3234)呈圆环状,所述转动环(3234)与第二固定层(323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3234)与第二固定层(3232)的外径和内径均相同,所述转动环(3234)与第二固定层(3232)轴向共线;所述驱动环(324)呈环状,所述驱动环(324)与金属管(320)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环(324)上下两侧与转动环(3234)的侧面接触,所述驱动环(324)与转动环(3234)的接触面设有摩擦纹,所述驱动环(324)转动时可驱动转动环(3234)转动,且驱动环(324)与转动环(3234)的接触面无相对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阻尼机构(323)还包括设于转动环(3234)上的第一滑槽(3235)、设于第二固定层(3232)上的第二滑槽(3236)、设于三角滑块(3233)一侧的圆柱滑块(3237)、设于三角滑块(3233)另一侧的限位块(3238)以及设于第一固定层(3231)上的第三滑槽(3239);
所述第一滑槽(3235)呈弧形,所述第一滑槽(3235)两端到转动环(3234)中心的距离不同,所述第一滑槽(3235)设有六个,且绕转动环(3234)的中心周向均布;
所述第二滑槽(3236)呈条形,所述第二滑槽(3236)的宽度与第一滑槽(3235)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滑槽(3236)两端到第二固定层(3232)中心的距离不同,所述第二滑槽(3236)与第一滑槽(3235)的相反端到转动环(3234)与第二固定层(3232)的轴线距离相同,所述第二滑槽(3236)设有六个且绕第二固定层(3232)的中心周向均布;
所述圆柱滑块(3237)呈圆柱状且同时穿过第一滑槽(3235)和第二滑槽(3236),所述圆柱滑块(3237)的直径与第一滑槽(3235)的宽度相同;
所述限位块(3238)呈方形且与圆柱滑块(3237)位于三角滑块(3233)相反的两侧;
所述第三滑槽(3239)呈条形,所述第三滑槽(3239)的位置与第二滑槽(3236)对应,所述第三滑槽(3239)设有六个,且绕第一固定层(3231)的中心周向均布,所述第三滑槽(3239)与所述限位块(3238)宽度相同,所述限位块(3238)滑动于第三滑槽(3239)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324)设于金属管(320)外侧,所述驱动环(324)设有便于拨动的拨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324)设于金属管(320)内侧,所述金属管(320)还包括有与其内部滑动连接的触发机构(325),所述触发机构(325)包括触动环(3251)、限位环(3252)、连接杆(3253)和启动环(3254);
所述触动环(3251)呈环状且外径与金属管(320)相同,所述触动环(3251)位于硅胶隔膜(330)下方,所述触动环(3251)与金属管(320)滑动连接,所述触动环(3251)仅可相对金属管(320)进行竖向移动,不可相对金属管(320)转动,所述触动环(3251)中部设有用于接触的撑柄;
所述限位环(3252)呈环状且外径与金属管(320)相同,所述限位环(3252)设于触动环(3251)下方,所述限位环(3252)与金属管(32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环(3252)仅可相对金属管(320)进行竖向移动,不可相对金属管(320)转动;
所述连接杆(3253)固定连接于触动环(3251)与限位环(3252)之间,所述连接杆(3253)共设有四个且周向均布于触动环(3251)一周;
所述启动环(3254)呈环状,所述启动环(3254)开设通孔,所述启动环(3254)通过通孔与连接杆(3253)滑动连接,所述启动环(3254)与驱动环(324)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环(3251)中部撑柄与硅胶隔膜(33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53)在上下两端设有两处反向的曲段,所述连接杆(3253)随着触动环(3251)上下移动时,所述曲段经过启动环(3254)的通孔使得所述启动环(3254)转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环(3251)中部撑柄与硅胶隔膜(33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53)的上半部与下半部设为相反的螺旋弧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环(3251)与硅胶隔膜(330)仅接触,所述连接杆(3253)设为螺旋弧状,所述限位环(3252)底部固定连接有延迟复位件(3255),所述延迟复位件(3255)底部与金属管(320)固定连接,所述延迟复位件(3255)采用记忆棉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180818.6A CN118705308B (zh) | 2024-08-27 | 2024-08-27 | 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180818.6A CN118705308B (zh) | 2024-08-27 | 2024-08-27 | 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705308A CN118705308A (zh) | 2024-09-27 |
CN118705308B true CN118705308B (zh) | 2024-11-12 |
Family
ID=92822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180818.6A Active CN118705308B (zh) | 2024-08-27 | 2024-08-27 | 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705308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859673U (zh) * | 2019-11-23 | 2020-06-26 | 李道飞 | 一种双向弹簧减震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2019885A1 (en) * | 1991-04-29 | 1992-11-12 | Paton H N | Composite elastomeric spring and mounting apparatus |
JP2006183711A (ja) * | 2004-12-27 | 2006-07-13 | Bridgestone Corp | 免震装置 |
CN107906156B (zh) * | 2017-11-06 | 2020-07-24 | 盐城市步高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储能减震器 |
CN110848301B (zh) * | 2019-11-23 | 2021-02-02 | 李道飞 | 一种多层缓冲减震装置 |
CN213511833U (zh) * | 2020-11-05 | 2021-06-22 | 昆山豪曼五金弹簧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前支架减震弹簧 |
-
2024
- 2024-08-27 CN CN202411180818.6A patent/CN1187053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0859673U (zh) * | 2019-11-23 | 2020-06-26 | 李道飞 | 一种双向弹簧减震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705308A (zh) | 2024-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22811B (zh) | 线性压缩机 | |
RU2002114272A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бора воздуха при помощи центростремительного течения | |
CN118705308B (zh) | 一种网布纺织机械的减震装置 | |
CN107802206B (zh) |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 |
TWM473385U (zh) | 搬動治具及其相關搬動設備 | |
WO2008095350A1 (fr) | Ensemble joint et axe de support | |
CN111828791B (zh) | 一种多媒体投影数字一体机 | |
CN111853123A (zh) | 一种四挡抗超强冲击的汽车储能减震器的减震方法 | |
US11266284B2 (en) | Cleaner | |
CN111334983A (zh) | 一种减震件及洗衣机 | |
CN211969345U (zh) | 一种具有吸振功能的汽车发动机舱软垫 | |
CN216046135U (zh) | 通风管道消声器支座 | |
CN104514118A (zh) | 用于自动洗衣机的振动吸收阻尼器 | |
CN216145979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力柜底座 | |
CN220354143U (zh) | 一种风机噪音消声器 | |
CN113311393A (zh) | 一种具有缓冲和减震功能的雷达基站设备 | |
CN222695338U (zh) | 一种高频振动筛 | |
CN221886665U (zh) | 一种咪芯防震结构 | |
CN118582498A (zh) |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及其组件 | |
CN215569465U (zh) | 一种伸缩组件及具有其的家用电器 | |
CN222046506U (zh) | 一种用于小型空气泵的减震装置 | |
CN118856141A (zh) | 一种管路系统的减振装置、制冷系统和减振装置的参数调节方法 | |
CN207387573U (zh) | 一种减震结构和往复式气动工具 | |
CN216589312U (zh) | 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的风机减震器 | |
CN118089922A (zh) | 一种便携式噪声污染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