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86665U - 一种咪芯防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咪芯防震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886665U CN221886665U CN202323366771.6U CN202323366771U CN221886665U CN 221886665 U CN221886665 U CN 221886665U CN 202323366771 U CN202323366771 U CN 202323366771U CN 221886665 U CN221886665 U CN 2218866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microphone
- ring
- core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咪芯防震结构,包括,主体部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表面的空腔以及设置在空腔内的咪芯,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的上端设置有芯罩,所述芯罩上设置有调整组件;其中,所述空腔下端设置有减震组件;其中,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凸起与连接凸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遮环片进行转动,调控到自己需要的孔的大小,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在底座下设置的压缩弹簧,进行减缓外界下侧的冲压作用,工作人员通过拿取防护环的凹凸件部分,借助凹凸起伏的结构,提高对防护环的拿取稳定性,避免由于打滑,将防护环从手上脱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咪芯防震结构。
背景技术
咪芯,又名咪头、麦克风、话筒、传声器,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之一,它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具体来说,咪头的工作原理是,当声波作用于其上时,振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会导致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实现声音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但是,现有的咪芯存在着与麦克风的壳体通过硬性的固定连接方式实现,因此咪芯容易随麦克风的跌落、碰撞等而遭受震动或冲击,随之便会产生噪音甚至造成咪芯的损坏,而且现有的很多麦克风结构都不太容易安装咪芯,生产中组装效率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与麦克风的壳体通过硬性的固定连接方式实现,因此咪芯容易随麦克风的跌落、碰撞等而遭受震动或冲击,随之便会产生噪音甚至造成咪芯的损坏,而且现有的很多麦克风结构都不太容易安装咪芯,生产中组装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咪芯防震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咪芯防震结构,包括,主体部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表面的空腔以及设置在空腔内的咪芯,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的上端设置有芯罩,所述芯罩上设置有调整组件;其中,所述空腔下端设置有减震组件;其中,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凸起与连接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咪芯防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端的防护环、设置在防护环外壁的空槽以及设置在空槽内的凹凸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咪芯防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环的上端设置有上螺纹槽,所述防护环的下端设置有下螺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咪芯防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下突起,所述芯罩的下端设置有上突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咪芯防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设置在芯罩上端表面的中心穿孔与环形穿孔、设置在中心穿孔内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外壁的第一环起,所述中心穿孔内开设有环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咪芯防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遮环片,所述遮环片与环形穿孔相互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咪芯防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空腔内部外壁的L型环板、设置在L型环板上端的散热筋以及设置在空腔内部底端的压缩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咪芯防震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缩弹簧上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外壁设置有第二环起。
本实用新型的咪芯防震结构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遮环片进行转动,调控到自己需要的孔的大小,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在底座下设置的压缩弹簧,进行减缓外界下侧的冲压作用,工作人员通过拿取防护环的凹凸件部分,借助凹凸起伏的结构,提高对防护环的拿取稳定性,避免由于打滑,将防护环从手上脱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咪芯防震结构用主体部件与调整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咪芯防震结构用限位凸起与连接凸起的整体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咪芯防震结构用防护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咪芯防震结构用减震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咪芯防震结构用上突起的整体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为咪芯防震结构用遮环片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咪芯防震结构,能实现咪芯快速实现组装功能的效果,其包括一种咪芯防震结构,包括,主体部件1,包括底座11、设置在底座11表面的空腔12以及设置在空腔12内的咪芯121,底座11上端设置有防护组件2,防护组件2的上端设置有芯罩13,芯罩13上设置有调整组件3;其中,空腔12下端设置有减震组件4;其中,底座11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凸起14与连接凸起15。
进一步的,限位凸起14沿着底座1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借助限位凸起14与连接凸起15的设置,方便与麦克风的电路支架、电池支架对接,快速实现组装功能,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将咪芯121放置在底座11表面的空腔12内,实现对咪芯121的固定,借助底座11的外壁对咪芯121外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借助防护组件2提高对咪芯121外壁的保护面积,同时通过防护组件2,快速实现与底座11和芯罩13的三者连接,有利于节约时间。
进一步的,通过减震组件4与芯罩13的设置,提高咪芯121对来自上下两侧压力作用的防震效果,保护咪芯121,芯罩13采用的软质具有弹性的材质,一方面能借助卡合作用与下侧的防护组件2螺纹连接,一方面,借助高弹的材质特性,保护咪芯121受到上方的冲压力。
综上,底座11通过限位凸起14和连接凸起15与麦克风的电路支架、电池支架等结构进行对位连接,方便组装成模块后再装入到麦克风手管中,让生产组装更高效,且结构的整体化更好。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与上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提供了咪芯防震结构快速组装的稳定性,其包括防护组件2包括设置在底座11上端的防护环21、设置在防护环21外壁的空槽22以及设置在空槽22内的凹凸件23。
进一步的,凹凸件23设计为具有上下起伏弧度的结构,沿着防护环21的圆心圆周阵列多个。
进一步的,防护环21设计为具有空心结构的圆环件,内径与底座11、芯罩13一致,通过防护环21与底座11、芯罩13的螺纹连接,实现装置的快速组装,通过凹凸件23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在组装时,避免打滑的情况,从而影响组装效率。
综上,工作人员通过拿取防护环21的凹凸件23部分,借助凹凸起伏的结构,提高对防护环21的拿取稳定性,避免由于打滑,将防护环21从手上脱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参照图3~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与上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提供了咪芯防震结构的来自外界下侧冲击力的减震作用,其包括防护环21的上端设置有上螺纹槽24,防护环21的下端设置有下螺纹槽25。
具体的,底座11上端设置有下突起16,芯罩13的下端设置有上突起17。
具体的,调整组件3包括设置在芯罩13上端表面的中心穿孔31与环形穿孔32、设置在中心穿孔31内的转轴33以及设置在转轴33外壁的第一环起34,中心穿孔31内开设有环槽35。
具体的,转轴33的下端设置有遮环片36,遮环片36与环形穿孔32相互对应。
具体的,减震组件4包括设置在空腔12内部外壁的L型环板41、设置在L型环板41上端的散热筋42以及设置在空腔12内部底端的压缩弹簧43。
具体的,压缩弹簧43上端设置有压板44,压板44外壁设置有第二环起45。
进一步的,通过防护环21上下两侧开设的上螺纹槽24、下螺纹槽25分别与芯罩13的下端的上突起17、底座11上端的下突起16螺纹连接,实现装置的快速又连接牢固的连接作用。
进一步的,环形穿孔32沿着中心穿孔31的圆心圆周阵列有多个,借助在芯罩13上侧设计中心穿孔31与环形穿孔32,可以有效地减少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反射和干扰,使声音更纯净,提高声音的收集和传输效果。
进一步的,在芯罩13上设计孔,目的是为了降低背压,背压通常是指运动流体在密闭容器中流动时,由于遇到障碍物或急转弯道的阻碍,从相反方向施加的压力,如果背压过高,可能会影响气流的速度和流动性,导致气流反弹,从而影响声音的质量,通过在芯罩13上开设孔洞,能够有效地减少气流的反弹,使气流更顺畅,同时,这也有助于降低噪音,确保咪芯121能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进一步的,借助第一环起34卡合在中心穿孔31内的环槽35内,使得转轴33能在中心穿孔31内转动,而不向下掉落,为调整遮环片36的转动提供运行保证。
进一步的,遮环片36设计为沿着芯罩13的圆弧部分的内径设计的弧形片,遮环片36沿着转轴33的圆心圆周阵列多个,通过对转轴33的转动,从而带动遮环片36转动,对环形穿孔32起到遮挡作用,可以进一步的防止灰尘异物进入,保障咪芯121的运行环境。
进一步的,通过在底座11内部设置的散热筋42,有利于提高咪芯121的散热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咪芯12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压缩弹簧43的设置,使得当咪芯121受到来自外界下侧的冲压作用,借助压缩弹簧43的弹性特点,对冲压产生的作用进行吸收并且降低,起到防震的作用。
进一步的,当对外界的冲压力进行吸收时候,对压板44有一个上下的运动作用,借助第二环起45与L型环板41的L下侧区域的卡合作用,有利于对压板44的运动起到一个限位作用,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综上,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遮环片36进行转动,调控到自己需要的孔的大小,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在底座11下设置的压缩弹簧43,进行减缓外界下侧的冲压作用。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咪芯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件(1),包括底座(11)、设置在底座(11)表面的空腔(12)以及设置在空腔(12)内的咪芯(121),所述底座(11)上端设置有防护组件(2),所述防护组件(2)的上端设置有芯罩(13),所述芯罩(13)上设置有调整组件(3);
其中,所述空腔(12)下端设置有减震组件(4);
其中,所述底座(11)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凸起(14)与连接凸起(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芯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设置在底座(11)上端的防护环(21)、设置在防护环(21)外壁的空槽(22)以及设置在空槽(22)内的凹凸件(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咪芯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21)的上端设置有上螺纹槽(24),所述防护环(21)的下端设置有下螺纹槽(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芯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端设置有下突起(16),所述芯罩(13)的下端设置有上突起(1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芯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3)包括设置在芯罩(13)上端表面的中心穿孔(31)与环形穿孔(32)、设置在中心穿孔(31)内的转轴(33)以及设置在转轴(33)外壁的第一环起(34),所述中心穿孔(31)内开设有环槽(3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咪芯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3)的下端设置有遮环片(36),所述遮环片(36)与环形穿孔(32)相互对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芯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4)包括设置在空腔(12)内部外壁的L型环板(41)、设置在L型环板(41)上端的散热筋(42)以及设置在空腔(12)内部底端的压缩弹簧(4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咪芯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43)上端设置有压板(44),所述压板(44)外壁设置有第二环起(4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66771.6U CN221886665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咪芯防震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66771.6U CN221886665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咪芯防震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886665U true CN221886665U (zh) | 2024-10-22 |
Family
ID=93101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366771.6U Active CN221886665U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一种咪芯防震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886665U (zh) |
-
2023
- 2023-12-11 CN CN202323366771.6U patent/CN2218866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886665U (zh) | 一种咪芯防震结构 | |
CN111526461B (zh) | 一种防共振扬声器盆架 | |
CN209544125U (zh) | 一种低噪音非晶合金变压器 | |
CN105933836A (zh) | 一种性能好的扬声器 | |
CN210345681U (zh) | 一种压缩机隔振底座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 |
CN209267750U (zh) |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扬声器 | |
CN216134564U (zh) | 智能家居音箱 | |
CN206977660U (zh) | 一种户外大功率散热防震音箱 | |
CN210536866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音箱外壳 | |
CN204200704U (zh) | 水泵减震装置及电磁茶炉 | |
US6584209B1 (en) | Open-type magnetic circuitry of loudspeaker | |
CN210042191U (zh) | 具有不对称波形的喇叭振动片 | |
CN208753494U (zh) | 一种高强度高频合金振子 | |
CN209330318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音箱维护设备 | |
CN222263013U (zh) | 减震扬声器 | |
CN207083218U (zh) | 一种带有无源辐射器的蓝牙扬声器 | |
CN219802504U (zh) | 扬声器减震装置及音箱 | |
CN212220112U (zh) | 一种低音音响车载喇叭 | |
CN205508565U (zh) | 一种变压器降噪装置、变压器及小区电网系统 | |
CN216795215U (zh) | 新型带防尘帽的扬声器 | |
CN212381354U (zh) | 一种咪头支架及麦克风 | |
CN211089965U (zh) | 一种基于微电子技术的麦克风主体装置 | |
CN202524552U (zh) | 一种具有较好音响效果的扬声器 | |
CN221930108U (zh) | 减震扬声器 | |
CN219834372U (zh) | 内置降噪机构的扬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