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704124A - 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704124A
CN118704124A CN202410750635.7A CN202410750635A CN118704124A CN 118704124 A CN118704124 A CN 118704124A CN 202410750635 A CN202410750635 A CN 202410750635A CN 118704124 A CN118704124 A CN 118704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mixing
raw materials
threaded rod
fixed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7506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煜斌
韦红艳
杨茜
仓伟
姚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zhou Weida Group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zhou Weida Group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zhou Weida Group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zhou Weida Group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7506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7041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8704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041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3/00Mixing, e.g. blending, fibres; Mixing non-fibrous materials with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1/00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e.g. for continuous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包括混合箱以及依次设置在混合箱一侧的梳棉机、并条机和转杯纺机,混合箱内设置有承载组件,承载组件上设置有容纳组件,承载组件上方设置有压实组件,承载组件上设置有膨胀组件,膨胀组件包括膨胀管以及设置在膨胀管上的气囊,气囊在膨胀的过程中带动原料逐渐向四周方向移动,混合箱内设置有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混合辊,混合辊上设置有吹气组件,承载组件下方设置有清花组件,通过膨胀组件使气囊逐渐膨胀带动原料向四周方向逐渐移动,混合组件将不同原料进行混合的同时通过吹气组件将原料吹落至清花组件进行切割,使原料进行充分切割混合,保证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杯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和混纺纱既有涤纶纤维光泽好、强力高、抗皱等优点,又具有吸湿透气好、手感柔软、悬垂性好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针织产品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纱线品种。
目前,在生产纺织产品时,需要将不同原料进行充分混合,而目前的纺织原料加工设备粉碎和混合效果不佳,常常出现混合不充分的情况,影响后期产品的质量。
公开号为CN107755042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纺织原料的粉碎混合装置,所述底座的顶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箱体,且箱体的顶端外壁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内壁焊接有进料斗,所述箱体的两边外壁均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壁均套接有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壁套接有同一个粉碎辊,所述粉碎辊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动刀,所述箱体的一边外壁通螺杆固定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粉碎辊形成传动配合。本发明通过增加了能够伸缩调节的定刀,从而可根据粉碎的要求调整定刀与动刀之间的间隙,通过在粉碎辊的底端增加了搅拌罐,从而可将粉碎后的原料直接进行搅拌,无需进行搬运,提高了粉碎混合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该装置通过粉碎辊和定刀对原料进行切割,通过搅拌轴对原料进行搅拌的方式,切割混合效果不佳,无法保证充分混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通过承载组件将不同原料等份放置后,压实装置将原料压实后通过膨胀组件使气囊逐渐膨胀带动原料向四周方向逐渐移动,混合组件将不同原料进行混合的同时通过吹气组件将原料吹落至清花组件进行切割,使原料进行充分切割混合,保证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包括混合箱以及依次设置在混合箱一侧的梳棉机、并条机和转杯纺机,所述混合箱内设置有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上设置有容纳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上方设置有压实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上设置有膨胀组件,所述膨胀组件包括膨胀管以及设置在膨胀管上的气囊,所述气囊在膨胀的过程中带动原料逐渐向四周方向移动,所述混合箱内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混合辊,所述混合辊上设置有吹气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下方设置有清花组件,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原料,所述容纳组件用于容纳不同原料,所述压实组件用于对原料进行压实,所述混合组件用于在膨胀组件的配合下将不同原料进行混合,所述吹气组件用于将原料从混合辊上吹落,所述清花组件用于对原料进行切割击打。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膨胀管上的承载座、沿承载座圆周方向均匀开设的若干个通槽、开设在膨胀管两端的连接槽,相邻两个所述通槽将承载座分割为若干个扇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容纳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混合箱内的底板、开设在底板上的漏孔、固定设置在底板下方的第一电机、转动设置在膨胀管下端连接槽与底板之间的第一螺纹杆、滑动设置在第一螺纹杆上的升降板、固定设置在升降板上的若干个隔板、固定设置在相邻隔板上的弧形挡板,所述隔板与通槽相配合,所述弧形挡板的内壁与承载座外壁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压实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膨胀管上端连接槽内的第二螺纹杆、滑动设置在第二螺纹杆上的压板、开设在压板上的通孔、固定设置在通孔内的限位块、固定设置在通孔上的滑杆、开设在第二螺纹杆上的滑槽以及固定设置在混合箱上的第二电机,所述限位块与滑槽相配合,所述滑杆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通过皮带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膨胀组件还包括开设在第二螺纹杆下端内的第一空槽、开设在第二螺纹杆上的若干个第一气孔、固定设置在膨胀管上的转接套、固定连接在转接套与气囊之间的气管,所述第一空槽与第一气孔相连通,所述转接套设置为中空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混合箱内的转动板、固定设置在转动板上的连接柱、固定设置在连接柱上的转动杆、固定设置在混合箱内的滑轨、固定设置在混合辊上的若干个锥形块、固定设置在混合辊上的齿轮、固定设置在转动板上的齿条、固定设置在混合箱上的第三电机,所述混合辊转动设置在转动板与滑轨之间,所述转动杆套设在第二螺纹杆上,所述锥形块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混合辊上,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转动杆通过皮带与第三电机输出端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开设在连接柱内的滑动槽、开设在滑动槽上方的第二空槽、开设在连接柱上的第二气孔、开设在第二螺纹杆上方的第三空槽、开设在第二螺纹杆上的第三气孔、开设在第二螺纹杆内的连接通道、固定设置在混合箱上的固定套、固定连接在混合辊与固定套上的连接管,所述滑动槽内壁与滑杆外壁相配合,所述连接通道连接在第三空槽与第一空槽之间,所述固定套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螺纹杆内固定设置有吹气管且吹气管与第三空槽相连通,所述混合辊设置为中空结构且锥形块上开设有吹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清花组件包括设置在混合箱底部的收集箱、设置在收集箱上的漏网、转动设置在收集箱上的清花轴、固定设置在清花轴上的切割刀、固定连接在清花轴上的第四电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传输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混合箱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
本发明的另一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不同原料放置在承载座和隔板、弧形挡板形成的容纳腔内,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压板下降对原料压实后,第一电机带动隔板与弧形挡板下降至其顶面与承载座顶面齐平;
步骤二:通过吹气管和气管使气体流入气囊内,气囊逐渐鼓起,带动原料向四周方向移动;
步骤三:通过第三电机带动混合辊沿原料表面公转的同时带动混合辊进行自转混合原料,同时气体通过连接管流入混合辊和锥形块内,将原料吹落;
步骤四:通过第四电机带动切割刀对原料进行切割,通过漏网对原料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得到最终原料;
步骤五:将最终原料通过梳棉机进行梳理,通过并条机进行两次并条,通过转杯纺机纺制成最后的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设置有承载组件、容纳组件、压实组件和膨胀组件,第一电机带动隔板和弧形挡板穿过通槽上升至合适位置后,通过开口可将原料输送至不同容纳腔内,随后第二电机带动压板下降,对原料进行压实,隔板和弧形挡板下降复位,随后气泵开启,气体从第三空槽通过连接通道流入到第一空槽内,随后通过第一气孔、转接套和气管流入气囊内,可使气囊膨胀鼓起,推动原料向四周方向移动使气体流入气囊内。
2.本发明设置有混合组件、吹气组件和清花组件,当原料逐渐被推动时,第三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转动杆和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混合辊进行公转,混合辊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进行自转,锥形块可带落原料,气泵开启后气体通过吹气管依次流入第三空槽、第三气孔、第二空槽、第二气孔进入到固定套内,再从固定套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混合辊和锥形块内,从锥形块内吹出,将原料吹落,对原料进行混合的同时防止原料将锥形块上的吹气孔堵塞,当原料掉落时,第四电机带动切割刀转动,对原料进行切割击打,同时原料内的杂质通过漏网落至收集箱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混合效果好、速度快的优点,适合转杯生产设备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混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压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吹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承载组件和膨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容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螺纹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清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螺纹杆带动压板对原料压实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转动板带动混合辊进行公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齿轮与齿条啮合带动混合辊进行自转时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气体流入气囊和锥形块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A处放大图;
图16为图14中B处放大图;
图17为图14中C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混合箱、5承载组件、51承载座、52通槽、53连接槽、6容纳组件、61底板、62漏孔、63第一电机、64第一螺纹杆、65升降板、66隔板、67弧形挡板、7压实组件、71第二螺纹杆、72压板、73通孔、74限位块、75滑杆、76滑槽、77第二电机、8膨胀组件、81膨胀管、82气囊、83第一空槽、84第一气孔、85转接套、86气管、9混合组件、91混合辊、92转动板、93连接柱、94转动杆、95滑轨、96锥形块、97齿轮、98齿条、99第三电机、10吹气组件、101滑动槽、102第二空槽、103第二气孔、104第三空槽、105第三气孔、106连接通道、107固定套、108连接管、109吹气管、111收集箱、112漏网、113清花轴、114切割刀、115第四电机、1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17所示,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包括混合箱1以及依次设置在混合箱1一侧的梳棉机、并条机和转杯纺机,混合箱1内设置有承载组件5,承载组件5上设置有容纳组件6,承载组件5上方设置有压实组件7,承载组件5上设置有膨胀组件8,膨胀组件8包括膨胀管81以及设置在膨胀管81上的气囊82,气囊82在膨胀的过程中带动原料逐渐向四周方向移动,混合箱1内设置有混合组件9,混合组件9包括混合辊91,混合辊91上设置有吹气组件10,承载组件5下方设置有清花组件11,承载组件5用于承载原料,容纳组件6用于容纳不同原料,压实组件7用于对原料进行压实,混合组件9用于在膨胀组件8的配合下将不同原料进行混合,吹气组件10用于将原料从混合辊91上吹落,清花组件11用于对原料进行切割击打。
如图7和图8所示,承载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膨胀管81上的承载座51、沿承载座51圆周方向均匀开设的若干个通槽52、开设在膨胀管81两端的连接槽53,相邻两个通槽52将承载座51分割为若干个扇形结构。
如图2和图9所示,容纳组件6包括固定设置在混合箱1内的底板61、开设在底板61上的漏孔62、固定设置在底板61下方的第一电机63、转动设置在膨胀管81下端连接槽53与底板61之间的第一螺纹杆64、滑动设置在第一螺纹杆64上的升降板65、固定设置在升降板65上的若干个隔板66、固定设置在相邻隔板66上的弧形挡板67,隔板66与通槽52相配合,弧形挡板67的内壁与承载座51外壁相配合,第一电机63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64固定连接,其中,可将不同原料等份间隔放置在承载座51上,保证混合更加充分,在使用时,第一电机63带动隔板66和弧形挡板67穿过通槽52上升至合适位置后,将原料放置在容纳腔内,提高原料混合效果。
如图3至图11所示,压实组件7包括转动设置在膨胀管81上端连接槽53内的第二螺纹杆71、滑动设置在第二螺纹杆71上的压板72、开设在压板72上的通孔73、固定设置在通孔73内的限位块74、固定设置在通孔73上的滑杆75、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上的滑槽76以及固定设置在混合箱1上的第二电机77,限位块74与滑槽76相配合,滑杆75与第二螺纹杆71螺纹连接,第二电机77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71通过皮带相连接,在使用时,当原料放置好后,第二电机77带动压板72下降,对原料进行压实,随后隔板66和弧形挡板67下降复位,此时,原料被压实后不会出现散落的情况。
如图7至图14所示,膨胀组件8还包括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下端内的第一空槽83、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上的若干个第一气孔84、固定设置在膨胀管81上的转接套85、固定连接在转接套85与气囊82之间的气管86,第一空槽83与第一气孔84相连通,转接套85设置为中空结构,其中,吹气组件10中连接有气泵,可使气体流入气囊82内,使气囊82鼓起,在使用时,当原料压实后,气泵开启使气体流入气囊82内,气囊82逐渐鼓起可带动原料逐渐向四周方向移动。
如图12和图13所示,混合组件9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混合箱1内的转动板92、固定设置在转动板92上的连接柱93、固定设置在连接柱93上的转动杆94、固定设置在混合箱1内的滑轨95、固定设置在混合辊91上的若干个锥形块96、固定设置在混合辊91上的齿轮97、固定设置在转动板92上的齿条98、固定设置在混合箱1上的第三电机99,混合辊91转动设置在转动板92与滑轨95之间,转动杆94套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上,锥形块96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混合辊91上,齿轮97与齿条98相啮合,转动杆94通过皮带与第三电机99输出端相连接,混合辊91设置为中空结构且锥形块96上开设有吹气孔,其中,混合辊91上固定设置有卡块,卡块转动设置在转动板92内且转动板92上固定设置有转动套,可使连接管108只跟随混合辊91进行公转,在使用时,当原料逐渐被推动时,第三电机99通过皮带带动转动杆94和转动板92转动,转动板92带动混合辊91进行公转,混合辊91通过齿轮97与齿条98的啮合进行自转,锥形块96可带落原料,并在转动中可对不同原料进行混合。
如图14至图17所示,吹气组件10包括开设在连接柱93内的滑动槽101、开设在滑动槽101上方的第二空槽102、开设在连接柱93上的第二气孔103、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上方的第三空槽104、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上的第三气孔105、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内的连接通道106、固定设置在混合箱1上的固定套107、固定连接在混合辊91与固定套107上的连接管108,滑动槽101内壁与滑杆75外壁相配合,连接通道106连接在第三空槽104与第一空槽83之间,固定套107设置为中空结构,第二螺纹杆71内固定设置有吹气管109且吹气管109与第三空槽104相连通,其中,吹气管109上连接有气泵,通过气泵使气体流入锥形块96内和气囊82内,在使用时,混合辊91转动时,气泵开启后气体通过吹气管109依次流入第三空槽104、第三气孔105、第二空槽102、第二气孔103进入到固定套107内,再从固定套107通过连接管108进入到混合辊91和锥形块96内,从锥形块96内吹出,将原料吹落,对原料进行混合的同时防止原料将锥形块96上的吹气孔堵塞,此外,气体从第三空槽104通过连接通道106流入到第一空槽83内,随后通过第一气孔64、转接套85和气管86流入气囊82内,可使气囊82膨胀鼓起,推动原料向四周方向移动,配合混合辊91对原料进行混合。
如图10所示,清花组件11包括设置在混合箱1底部的收集箱111、设置在收集箱111上的漏网112、转动设置在收集箱111上的清花轴113、固定设置在清花轴113上的切割刀114、固定连接在清花轴113上的第四电机115,在使用时,当原料掉落时,第四电机115带动切割刀114转动,对原料进行切割击打,同时原料内的杂质通过漏网112落至收集箱111内。
如图1所示,混合箱1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12,通过开口12可将原料输送至不同容纳腔内。
实施例二
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不同原料放置在承载座51和隔板66、弧形挡板67形成的容纳腔内,通过第二电机77带动压板72下降对原料压实后,第一电机63带动隔板66与弧形挡板67下降至其顶面与承载座51顶面齐平;
步骤二:通过吹气管109和气管86使气体流入气囊82内,气囊82逐渐鼓起,带动原料向四周方向移动;
步骤三:通过第三电机99带动混合辊91沿原料表面公转的同时带动混合辊91进行自转混合原料,同时气体通过连接管108流入混合辊91和锥形块96内,将原料吹落;
步骤四:通过第四电机115带动切割刀114对原料进行切割,通过漏网112对原料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得到最终原料;
步骤五:将最终原料通过梳棉机2进行梳理,通过并条机3进行两次并条,通过转杯纺机4纺制成最后的成品。
工作过程
第一电机63带动隔板66和弧形挡板67穿过通槽52上升至合适位置后,通过开口12可将原料输送至不同容纳腔内,随后第二电机77带动压板72下降,对原料进行压实,隔板66和弧形挡板67下降复位,随后气泵开启,气体从第三空槽104通过连接通道106流入到第一空槽83内,随后通过第一气孔64、转接套85和气管86流入气囊82内,可使气囊82膨胀鼓起,推动原料向四周方向移动使气体流入气囊82内,当原料逐渐被推动时,第三电机99通过皮带带动转动杆94和转动板92转动,转动板92带动混合辊91进行公转,混合辊91通过齿轮97与齿条98的啮合进行自转,锥形块96可带落原料,气泵开启后气体通过吹气管109依次流入第三空槽104、第三气孔105、第二空槽102、第二气孔103进入到固定套107内,再从固定套107通过连接管108进入到混合辊91和锥形块96内,从锥形块96内吹出,将原料吹落,对原料进行混合的同时防止原料将锥形块96上的吹气孔堵塞,当原料掉落时,第四电机115带动切割刀114转动,对原料进行切割击打,同时原料内的杂质通过漏网112落至收集箱111内,随后混合后的原料通过梳棉机进行梳理,通过并条机进行两次并条,通过转杯纺机纺制成最后的成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结合附图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各种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包括混合箱(1)以及依次设置在混合箱(1)一侧的梳棉机、并条机和转杯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内设置有承载组件(5),所述承载组件(5)上设置有容纳组件(6),所述承载组件(5)上方设置有压实组件(7),所述承载组件(5)上设置有膨胀组件(8),所述膨胀组件(8)包括膨胀管(81)以及设置在膨胀管(81)上的气囊(82),所述气囊(82)在膨胀的过程中带动原料逐渐向四周方向移动,所述混合箱(1)内设置有混合组件(9),所述混合组件(9)包括混合辊(91),所述混合辊(91)上设置有吹气组件(10),所述承载组件(5)下方设置有清花组件(11),所述承载组件(5)用于承载原料,所述容纳组件(6)用于容纳不同原料,所述压实组件(7)用于对原料进行压实,所述混合组件(9)用于在膨胀组件(8)的配合下将不同原料进行混合,所述吹气组件(10)用于将原料从混合辊(91)上吹落,所述清花组件(11)用于对原料进行切割击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膨胀管(81)上的承载座(51)、沿承载座(51)圆周方向均匀开设的若干个通槽(52)、开设在膨胀管(81)两端的连接槽(53),相邻两个所述通槽(52)将承载座(51)分割为若干个扇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组件(6)包括固定设置在混合箱(1)内的底板(61)、开设在底板(61)上的漏孔(62)、固定设置在底板(61)下方的第一电机(63)、转动设置在膨胀管(81)下端连接槽(53)与底板(61)之间的第一螺纹杆(64)、滑动设置在第一螺纹杆(64)上的升降板(65)、固定设置在升降板(65)上的若干个隔板(66)、固定设置在相邻隔板(66)上的弧形挡板(67),所述隔板(66)与通槽(52)相配合,所述弧形挡板(67)的内壁与承载座(51)外壁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机(63)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6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组件(7)包括转动设置在膨胀管(81)上端连接槽(53)内的第二螺纹杆(71)、滑动设置在第二螺纹杆(71)上的压板(72)、开设在压板(72)上的通孔(73)、固定设置在通孔(73)内的限位块(74)、固定设置在通孔(73)上的滑杆(75)、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上的滑槽(76)以及固定设置在混合箱(1)上的第二电机(77),所述限位块(74)与滑槽(76)相配合,所述滑杆(75)与第二螺纹杆(7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机(77)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71)通过皮带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组件(8)还包括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下端内的第一空槽(83)、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上的若干个第一气孔(84)、固定设置在膨胀管(81)上的转接套(85)、固定连接在转接套(85)与气囊(82)之间的气管(86),所述第一空槽(83)与第一气孔(84)相连通,所述转接套(85)设置为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9)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混合箱(1)内的转动板(92)、固定设置在转动板(92)上的连接柱(93)、固定设置在连接柱(93)上的转动杆(94)、固定设置在混合箱(1)内的滑轨(95)、固定设置在混合辊(91)上的若干个锥形块(96)、固定设置在混合辊(91)上的齿轮(97)、固定设置在转动板(92)上的齿条(98)、固定设置在混合箱(1)上的第三电机(99),所述混合辊(91)转动设置在转动板(92)与滑轨(95)之间,所述转动杆(94)套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上,所述锥形块(96)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混合辊(91)上,所述齿轮(97)与齿条(98)相啮合,所述转动杆(94)通过皮带与第三电机(99)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混合辊(91)设置为中空结构且锥形块(96)上开设有吹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10)包括开设在连接柱(93)内的滑动槽(101)、开设在滑动槽(101)上方的第二空槽(102)、开设在连接柱(93)上的第二气孔(103)、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上方的第三空槽(104)、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上的第三气孔(105)、开设在第二螺纹杆(71)内的连接通道(106)、固定设置在混合箱(1)上的固定套(107)、固定连接在混合辊(91)与固定套(107)上的连接管(108),所述滑动槽(101)内壁与滑杆(75)外壁相配合,所述连接通道(106)连接在第三空槽(104)与第一空槽(83)之间,所述固定套(107)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螺纹杆(71)内固定设置有吹气管(109)且吹气管(109)与第三空槽(104)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花组件(11)包括设置在混合箱(1)底部的收集箱(111)、设置在收集箱(111)上的漏网(112)、转动设置在收集箱(111)上的清花轴(113)、固定设置在清花轴(113)上的切割刀(114)、固定连接在清花轴(113)上的第四电机(1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12)。
10.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不同原料放置在承载座(51)和隔板(66)、弧形挡板(67)形成的容纳腔内,通过第二电机(77)带动压板(72)下降对原料压实后,第一电机(63)带动隔板(66)与弧形挡板(67)下降至其顶面与承载座(51)顶面齐平;
步骤二:通过吹气管(109)和气管(86)使气体流入气囊(82)内,气囊(82)逐渐鼓起,带动原料向四周方向移动;
步骤三:通过第三电机(99)带动混合辊(91)沿原料表面公转的同时带动混合辊(91)进行自转混合原料,同时气体通过连接管(108)流入混合辊(91)和锥形块(96)内,将原料吹落;
步骤四:通过第四电机(115)带动切割刀(114)对原料进行切割,通过漏网(112)对原料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得到最终原料;
步骤五:将最终原料通过梳棉机进行梳理,通过并条机进行两次并条,通过转杯纺机纺制成最后的成品。
CN202410750635.7A 2024-06-12 2024-06-12 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87041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750635.7A CN118704124A (zh) 2024-06-12 2024-06-12 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750635.7A CN118704124A (zh) 2024-06-12 2024-06-12 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704124A true CN118704124A (zh) 2024-09-27

Family

ID=92822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750635.7A Pending CN118704124A (zh) 2024-06-12 2024-06-12 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7041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13631A (en) Formation of a cellulose-based premix
US5456748A (en) Premix storage hopper
US5370322A (en) Filtering particulate cellulosic-based material
CN112044543A (zh) 一种制药用药材粉碎装置
CN210935806U (zh) 一种药材生产用旋转型筛选装置
CN118704124A (zh) 一种转杯纺超柔涤混纺色纺针织纱制造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CN215713576U (zh) 一种用于羊毛、腈纶、棉毛绒混合纤维的开松混合一体机
CN112264428A (zh) 带有定位组件的纸面石膏板的回收装置
CN208075497U (zh)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吸料机
CN217704226U (zh) 生产塑料瓶用原料配料系统
CN217064662U (zh) 一种利用棉花秸秆的制肥机
CN210651461U (zh) 扁丝边料回收装置
CN209798176U (zh) 一种色纺纱多彩混棉装置
CN215404711U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混棉机
CN105961820A (zh) 拉丝蛋白自动无尘生产线
CN217491018U (zh) 一种竹木类有机废弃物破碎分选一体机
CN220589825U (zh) 一种肥料加工的混料机
CN222639695U (zh) 一种墨西哥辣椒腌制机
CN220977248U (zh) 一种棉花清花装置
CN218842437U (zh) 一种混棉装置
CN216129711U (zh) 一种无纺布用混棉机
CN211190868U (zh)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多物料颗粒同步筛选机
CN220346045U (zh) 一种无纺布边角料回收装置
CN211734557U (zh) 一种纺纱用便于出料的清花装置
CN107996640A (zh) 混合器、制面机、面片制作方法、面条机和面条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