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701933B - 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 - Google Patents

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701933B
CN118701933B CN202410958712.8A CN202410958712A CN118701933B CN 118701933 B CN118701933 B CN 118701933B CN 202410958712 A CN202410958712 A CN 202410958712A CN 118701933 B CN118701933 B CN 1187019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base
loading device
piec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9587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701933A (zh
Inventor
葛粲琨
杨宝江
彭晓峰
黄道生
张强
丘迅
张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ngru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ngru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ngru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ngru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9587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7019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8701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01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701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701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22Rigid members, e.g. L-shaped members, with parts engaging the under surface of the loads; Crane hoo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107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for lifting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16F15/06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using only wound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allets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航空发动机单元体的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底座,可以利用底座来承载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支承件,使得支承件的第一支承部能够支承第一目标件,支承件的第二支承部能够支承第二目标件,同时,使得第一支承部与第一目标件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承部与第二目标件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对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的径向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吊装件,进而可以在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装载后,可以吊装至对应位置处。由此,不仅便于装载对应的目标件,还使得装置整体的重心也大致上能够位于支承件上,进而在便于吊装的同时提高了装载装置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航空发动机单元体的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维护,以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对航空发动机进行维修和维护时,需要将航空发动机的不同组件和模块进行拆分。然而,由于航空发动机的各部件体积较大且较重,进而难以装载及转运航空发动机的各部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以便于装载及转运航空发动机的相关部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载装置,装载装置用于沿第一方向装载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第一目标件设有第一轴孔,第二目标件设有第二轴孔,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可拆卸连接;装载装置包括:
底座,具有用于承载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的承载面;
支承件,设于承载面;支承件包括支承本体、围设于支承本体的周向的第一支承部以及围设于支承本体的周向的第二支承部,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支承本体用于沿第一方向穿设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第一支承部用于支承第一目标件并与第一目标件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第二目标件并与第二目标件可拆卸连接;及
吊装件,可拆卸连接于支承本体背离于底座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载装置还包括多个缓冲组件,所有缓冲组件沿底座的周向连接于底座背离于支承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组件包括螺旋弹簧和安装座;
螺旋弹簧具有第一中心轴线,螺旋弹簧绕第一中心轴线螺旋延伸设置,螺旋弹簧具有沿垂直于第一中心轴线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螺旋弹簧的第一侧连接底座,螺旋弹簧的第二侧连接安装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组件还包括设于底座背离于支承件的一侧的第一安装件,以及设于安装座的第二安装件;
第一安装件上设有沿第一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通孔,第二安装件上设有沿第一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二通孔;
螺旋弹簧具有一螺旋延伸设置的延伸路径;沿延伸路径,螺旋弹簧的第一侧依次穿设于所有第一通孔,螺旋弹簧的第二侧依次穿设于所有第二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缓冲组件沿底座的周向均匀布置;和/或
沿底座的周向,相邻的两个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彼此相交于一参考点;参考点在参考面的正投影位于底座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外,参考面为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和/或
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以及连接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连接边;
缓冲组件设有四个,两个第一边和两个第二边四者与四个缓冲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
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彼此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载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第一锁紧组件用于将第一目标件朝向底座的一端固定于底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紧组件包括:
第一锁紧件,设于底座朝向支承件的一侧;及
紧固件,穿设于第一锁紧件和底座,以使第一锁紧件和底座相对固定;
其中,第一锁紧件用于沿第一目标件的径向抵接第一目标件;第一目标件的径向与第一方向彼此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载装置还包括第二锁紧组件;
第二锁紧组件可拆卸设于支承本体背离于底座的一端,第二锁紧组件配置为用于沿第一方向抵接第二目标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紧组件包括:
第二锁紧件,与支承本体背离于底座的一端螺纹连接;及
第一保护件,设于第二锁紧件朝向底座的一侧;第一保护件用于沿第一方向抵接第二目标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承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用于穿设第一轴孔,第二段用于穿设第二轴孔;
第一段背离于第二段的一端连接底座,第二段背离于第一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吊装件;
第一支承部位于第一段远离第二段的一端,第二支承部位于第二段连接第一段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载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护件,第二保护件设于第一支承部背离于底座的一侧;和/或
装载装置还包括第三保护件,第三保护件设于第二支承部背离于底座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上设有配重孔;配重孔配置为用于在装载装置装载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的情况下,使装载装置的重心位于支承本体的中心轴线上;支承本体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彼此平行;和/或
装载装置还包括多个加强件;所有加强件围绕支承本体的周向设置,每一加强件连接支承本体和底座。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载单元,包括第一目标件、第二目标件和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装载装置沿第一方向装载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用于航空发动机,第一目标件为风扇,第二目标件为增压级模块。
上述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中,装载装置用于装载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装载装置至少包括底座、支承件和吊装件。通过设置底座,可以利用底座来承载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支承件,可以利用支承件依次穿设于第一目标件的第一轴孔和第二目标件的第二轴孔,进而使得支承件的第一支承部能够支承第一目标件,支承件的第二支承部能够支承第二目标件,同时,使得第一支承部与第一目标件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承部与第二目标件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对第一目标件的径向进行限位以及对第二目标件的径向进行限位。通过在支承件的支承本体背离于底座的一端设置可拆卸的吊装件,进而可以在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装载后,利用吊装件将装载装置吊装至对应位置(例如,用于转运的箱体内)处。由于支承件大致上位于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两者的中心轴线处,不仅便于将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装载于装载装置上,还使得装载有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的装载装置的重心也大致上能够位于支承件上,进而提高了装载装置的稳定性,从而在利用连接支承件的吊装件吊装装载装置时,便于进行吊装。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载装置中,通过底座、支承件和吊装件三者的相互配合,便于转运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装载有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示意出的装载装置的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示意出的装载装置的缓冲组件中螺旋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示意出的装载装置的缓冲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的第一锁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装载装置100;
底座110,承载面m,第一边b1,第二边b2,连接边b3,配重孔z;
支承件120,支承本体121,第一段121a,第二段121b,第一部分P1,第二部分P2,第一支承部122,第二支承部123;
吊装件130;
缓冲组件140,螺旋弹簧141,第一中心轴线L1,参考点e,第一侧c1,第二侧c2,安装座142,第一安装件143,第一通孔k1,第二安装件144,第二通孔k2;
第一锁紧组件150,第一锁紧件151,调节孔t,紧固件152;
第二锁紧组件160,第二锁紧件161,第一保护件162;
第二保护件170;
第三保护件180;
加强件J;
第一目标件200;
第二目标件300;
第一方向F1,第二方向F2,第三方向F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100装载有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内容。其中,图3中为便于示出第一目标件200、第二目标件300与装载装置100相互配合的部分,去除掉了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部分结构。
请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载装置100,装载装置100用于沿第一方向F1装载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第一目标件200设有第一轴孔,第二目标件300设有第二轴孔。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可拆卸连接。示例性的,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彼此相对的一侧可借助于螺栓结构可拆卸连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沿第一方向F1开设。装载装置100包括底座110、支承件120和吊装件130。
底座110是装载装置100中主要承载部件。底座110可以构造为大致上为板状。底座110具有用于承载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承载面m。具体地,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沿第一方向F1依次放置于底座110的承载面m上,形成了底座110、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沿第一方向F1堆叠的结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向F1为竖直方向。
支承件120是装载装置100中配合底座110用于装载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部件。支承件120包括支承本体121、围设于支承本体121的周向的第一支承部122以及围设于支承本体121的周向的第二支承部123。第一支承部122和第二支承部123沿第一方向F1依次布置。支承本体121用于沿第一方向F1穿设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第一支承部122用于支承第一目标件200并与第一目标件200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承部123用于支承第二目标件300并与第二目标件300可拆卸连接。示例性的,第一支承部122与第一目标件200可借助于螺栓结构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承部123与第二目标件300可借助于螺栓结构可拆卸连接。
支承本体121大致上为沿第一方向F1延伸设置的纵长件。第一支承部122和第二支承部123大致上可以呈环状设置。可以理解,第一支承部122的外轮廓可以适配于第一目标件200的第一轴孔的孔壁来设置,第二支承部123的外轮廓可以适配于第二目标件300的第二轴孔的孔壁来设置,只要能够实现在径向上对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限位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支承本体121、第一支承部122和第二支承部123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是指两个部件之间连接成一个整体所形成的结构,两个部件不再是两个独立的部件。例如,支承本体121和第一支承部12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热熔熔接或一体成型。一体成型是指以同一种材料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一个整体的部件。分体式结构是指两个部件通过相关连接件固定连接形成的结构。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吊装件130是用于配合于支承件120的部件。相关的起吊装置借助于吊装件130对于装载装置100的吊装。吊装件130可拆卸连接于支承本体121背离于底座110的一端。例如,吊装件130可以与支承本体121背离于底座110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因此,通过设置底座110,可以利用底座110来承载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通过在底座110上设置支承件120,可以利用支承件120依次穿设于第一目标件200的第一轴孔和第二目标件300的第二轴孔,进而使得支承件120的第一支承部122能够支承第一目标件200,支承件120的第二支承部123能够支承第二目标件300,同时,使得第一支承部122与第一目标件200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承部123与第二目标件300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对第一目标件200的径向进行限位以及对第二目标件300的径向进行限位。通过在支承件120的支承本体121背离于底座110的一端设置可拆卸的吊装件130,进而可以在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装载后,利用吊装件130将装载装置100吊装至对应位置(例如,用于转运的箱体内)处。由于支承件120大致上位于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两者的中心轴线处,不仅便于将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装载于装载装置100上,还使得装载有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装载装置100的重心也大致上能够位于支承件120上,进而提高了装载装置100的稳定性,从而在利用连接支承件120的吊装件130吊装装载装置100时,便于进行吊装。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载装置100中,通过底座110、支承件120和吊装件130三者的相互配合,便于转运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体积较大,且也较重,相关吊装方式中通常采用在装载有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相关装置的周向设置多个吊装点进行吊装。为了使得吊装过程能够平稳来提高安全性,同时降低对于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损伤,通常需要对多个吊装点进行调试,从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需要多种组装工具、调试工艺相配合来完成调试,导致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拆装和转运的过程繁琐且难以进行。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发明人采用了与相关技术中常见的对于具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的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吊装方式完全不同的方式,从装载有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装载装置10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设置吊装点,利用底座110与支承件120形成的大致呈T型的结构装载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不仅便于将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装载于装载装置100上,还能够利用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重力来提高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图4示出了图1示意出的装载装置100的缓冲组件14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并结合参照图4,装载装置100还包括多个缓冲组件140,所有缓冲组件140沿底座110的周向连接于底座110背离于支承件120的一侧。
由于缓冲组件140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力,在运输装载有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装载装置100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缓冲组件140,提高装载装置100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损伤的风险。
图5示出了图1示意出的装载装置100的缓冲组件140中螺旋弹簧14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4,并结合参照图5,缓冲组件140包括螺旋弹簧141和安装座142。螺旋弹簧141具有第一中心轴线L1,螺旋弹簧141绕第一中心轴线L1螺旋延伸设置,螺旋弹簧141具有沿垂直于第一中心轴线L1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c1和第二侧c2。螺旋弹簧141的第一侧c1连接底座110,螺旋弹簧141的第二侧c2连接安装座142。安装座142可以用于支承底座110。进一步地,安装座142上可以设置便于后续装箱后与箱体连接的相关连接结构(例如翻边结构)。
如此,相较于螺旋弹簧141竖直设置,提供沿第一方向F1的弹性力的情形而言,由于螺旋弹簧141大致上横向设置,进而使得螺旋弹簧141沿第一中心轴线L1的延伸方向形成的螺旋结构中的各螺旋圈均能参与到缓冲过程中。由于相邻的螺旋圈彼此连接,在装载装置100收到外部作用力时,不论是哪一个方向的外部作用力,均能借助于相邻的螺旋圈沿第一中心轴线L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拉扯力进行缓冲,且能够降低装载装置100出现歪扭倾斜的情形,进而进一步提高了装载装置100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由于螺旋弹簧141沿底座110的周向设置,螺旋弹簧141所形成的弹性力大致上均位于垂直于第一方向F1的同一平面上,进而能够在垂直于第一方向F1的方向上对装载装置100进行缓冲,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装载装置100的稳定性。
图6示出了图1示意出的装载装置100的缓冲组件140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图1、图4和图5,并结合参照图6,缓冲组件140还包括设于底座110背离于支承件120的一侧的第一安装件143,以及设于安装座142的第二安装件144。第一安装件143上设有沿第一中心轴线L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通孔k1,第二安装件144上设有沿第一中心轴线L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二通孔k2。图6中,以带箭头的曲线示意出第一通孔k1和第二通孔k2的大致位置。螺旋弹簧141具有一螺旋延伸设置的延伸路径。沿延伸路径,螺旋弹簧141的第一侧c1依次穿设于所有第一通孔k1,螺旋弹簧141的第二侧c2依次穿设于所有第二通孔k2。
如此,通过设置第一安装件143和第二安装件144,不仅便于安装螺旋弹簧141,还能够借助于第一通孔k1和第二通孔k2来对螺旋弹簧141的位置进行限位。由于螺旋弹簧141穿设于第一通孔k1和第二通孔k2,使得螺旋弹簧141在对外部作用力进行缓冲的过程中,螺旋弹簧141与第一通孔k1、第二通孔k2相配合的部分可以更为灵活地产生转动,进而有利于前述所言的相邻的螺旋圈之间实现力的传递,从而充分利用螺旋弹簧141的各部分对外部作用力进行更为稳定地缓冲,进一步提高了装载装置100的稳定性。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1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并结合参照图7,所有缓冲组件140沿底座110的周向均匀布置。
如此,通过将缓冲组件140沿底座110的周向均匀布置,有利于对各方向上的外部作用力进行缓冲。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7,沿底座110的周向,相邻的两个螺旋弹簧141的中心轴线彼此相交于一参考点e。参考点e在参考面的正投影位于底座1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外,参考面为垂直于第一方向F1的平面。
如此,由于相邻的两个螺旋弹簧141可以提供的缓冲力的方向是相交的,进而在螺旋弹簧141缓冲外部作用力时,相邻的两个螺旋弹簧141也可以相互配合参与到对外部作用力的缓冲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缓冲效果。同时,由于相邻的两个螺旋弹簧141的缓冲力的方向沿指向于底座110的外部,进而使得在缓冲组件140对外部作用力进行缓冲时,可以减少外部作用力作用于装载装置100,进而进一步提高装载装置10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6,第一安装件143和第二安装件144沿第一方向F1相对设置。
如此,通过将第一安装件143和第二安装件144沿第一方向F1相对设置,使得螺旋弹簧141能够大致上在第一方向F1上连接于第一安装件143和第二安装件144之间,进而使得不仅能够在第一方向F1上更好地支承装载装置100,还有利于充分利用螺旋弹簧141沿其第一中心轴线L1的延伸方向所能够产生的弹性缓冲力来进行缓冲。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7,底座110具有沿第二方向F2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b1、沿第三方向F3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b2,以及连接第一边b1和第二边b2的连接边b3。缓冲组件140设有四个,两个第一边b1和两个第二边b2四者与四个缓冲组件140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一方向F1、第二方向F2和第三方向F3彼此相互垂直。
如此,使得底座110的四个角部大致上形成了便于进行安装的空间,进而有利于将装载装置100放置于相关部件内(例如箱体)。此外,螺旋弹簧141的第一中心轴线L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该螺旋弹簧141对应设置的边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进而可以结合底座110的结构来实现对应的安装和缓冲。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装载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150。第一锁紧组件150用于将第一目标件200朝向底座110的一端固定于底座110。
由于第一锁紧组件150能够将第一目标件200锁紧于底座110,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一目标件200相对于底座110的稳固性。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100的第一锁紧组件15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3,并结合参照图8,第一锁紧组件150包括第一锁紧件151和紧固件152。第一锁紧件151设于底座110朝向支承件120的一侧。紧固件152穿设于第一锁紧件151和底座110,以使第一锁紧件151和底座110相对固定。其中,第一锁紧件151用于沿第一目标件200的径向抵接第一目标件200,第一目标件200的径向与第一方向F1彼此垂直。
具体地,第一锁紧件151上可以开设调节孔t,进而可以适配于不同的锁紧需求。紧固件152可以是螺钉和螺栓相配合的构件,螺栓可以限位于第一锁紧件151上。当然,紧固件152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如此,通过设置用于沿第一目标件200的径向抵接第一目标件200的第一锁紧件151,以及设置于第一锁紧件151相配合的紧固件152,进而可以配合于支承件120实现对于第一目标件200的固定。示例性的,在第一目标件200的端部具有法兰时,该第一锁紧件151可以抵接于该法兰的周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装载装置100还包括第二锁紧组件160。第二锁紧组件160可拆卸设于支承本体121背离于底座110的一端,第二锁紧组件160配置为用于沿第一方向F1抵接第二目标件300。也即,第二锁紧组件160大致上抵接于第二目标件300沿第一方向F1上的端面。
如此,通过设置第二锁紧组件160,利用第二锁紧组件160与底座110在第一方向F1上的配合,能够在第一方向F1上对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限位,降低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在第一方向F1上产生偏移的风险,进而进一步提高装载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稳固性。
进一步地,结合参照图3,图3中以虚线箭头示意出大致的受力情况,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连接处的受力容易导致第二目标件300的重心往外偏移,进而使得在吊装过程或运输过程等过程中受到外部作用力的情况下,影响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影响吊装稳定性。在设置有第二锁紧组件160的情况下,使得第二目标件300的重心能够更靠近或是位于装置整体的中心轴线处,不仅有利于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也能够保护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彼此连接的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第二锁紧组件160包括第二锁紧件161和第一保护件162。第二锁紧件161与支承本体121背离于底座110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一保护件162设于第二锁紧件161朝向底座110的一侧,第一保护件162用于沿第一方向F1抵接第二目标件300。
示例性的,第一保护件162的材质可以是特氟龙。当然,第一保护件162的材质也可以是其他可以保护第二目标件300的材质,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由于金属等相关材质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使得通常采用金属等相关材质来制作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满足更多的使用场景的需求(例如航空发动机)。相应的,装载装置100也可以采用金属等相关材质制作,以满足对应的装载需求。因此,在第一目标件200、第二目标件300和装载装置100采用金属等相关材质制作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第一保护件162,可以降低第二目标件300被第二锁紧件161抵接而产生损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第二锁紧件161可以设置为具有多条边的结构。具体地,第二锁紧件161具有沿第二锁紧件16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三条直线边,相邻的两条边可以借助于一条圆弧边连接,这样,第二锁紧件161具有三条直线边和三条圆弧边。
如此,相较于第二锁紧件161构造为圆盘状的方式而言,通过将第二锁紧件161设置为前述所言的三条直线边和三个圆弧边相配合的结构,可以减轻第二锁紧件161的重量,进而有助于减轻装载装置100整体的重量,有助于吊装和转运,满足相关的运输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2,第一保护件162可以设置有多个,所有第一保护件162围绕第二锁紧件161的中心轴线布置。具体地,在第二锁紧件161具有三条边的情况下,第二锁紧件161的每一条边朝向底座11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保护件162。第一保护件16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与第二锁紧件161相连,这样,可以更为灵活地使用第一保护件162,满足针对于不同规格的第二目标件300的抵接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支承本体121包括沿第一方向F1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21a和第二段121b,第一段121a用于穿设第一轴孔,第二段121b用于穿设第二轴孔。第一段121a背离于第二段121b的一端连接底座110,第二段121b背离于第一段121a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吊装件130。第一支承部122位于第一段121a远离第二段121b的一端,第二支承部123位于第二段121b连接第一段121a的一端。
示例性的,以图1和图2为例,第一支承部122可看作为设于支承本体121连接底座110的一端的部件,此时,第一支承部122相对于承载面m凸出设置。
如此,通过在靠近于第一目标件200的底部以及靠近于第二目标件300的底部对应设置第一支承部122和第二支承部123,不仅进一步便于安装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也能够利用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第一支承部122和第二支承部123配合于各自对应的目标件。
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承部122和第二支承部123也可以位于支承本体121的其他位置,只要能够实现对于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支承和可拆卸连接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第二段121b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F1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第一部分P1的一端连接第一段121a,第一部分P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部分P2的一端,第二部分P2的另一端可以设置螺纹段,该螺纹段可以螺纹连接吊装件130。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可以在连接处形成轴肩,可以对第一锁紧件161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段121a和第二段121b的径向上的尺寸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装载装置100还包括第二保护件170,第二保护件170设于第一支承部122背离于底座110的一侧。
示例性的,第二保护件170的材质可以是特氟龙。当然,第二保护件170的材质也可以是其他可以保护第一目标件200的材质,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结合参照前述所言,通过设置第二保护件170,可以降低第一目标件200被第一支承部122承接而产生损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装载装置100还包括第三保护件180,第三保护件180设于第二支承部123背离于底座110的一侧。
示例性的,第三保护件180的材质可以是特氟龙。当然,第三保护件180的材质也可以是其他可以保护第二目标件300的材质,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结合参照前述所言,通过设置第三保护件180,可以降低第二目标件300被第二支承部123承接而产生损伤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有第二保护件170的情况下,在第一支承部122与第一目标件200借助螺栓结构可拆卸连接时,该螺栓结构可一并穿过第二保护件170。在设置有第三保护件180的情况下,在第二支承部123与第二目标件300借助螺栓结构可拆卸连接时,该螺栓结构可一并穿过第三保护件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底座110上设有配重孔z。配重孔z配置为用于在装载装置100装载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情况下,使装载装置100的重心位于支承本体121的中心轴线上。支承本体121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F1彼此平行。
示例性的,配重孔z可以设置有多个,所有配重孔z可以围绕支承本体121的中心轴线设置。配重孔z的布置方式不作具体限制,只要能够使得装载装置100在装载状态下的重心位于支承本体121的中心轴线上即可。
如此,通过设置配重孔z,不仅有利于对装置整体进行减重,还能够调整装置整体的重心,进而可以提高吊装的稳定性,有利于进行吊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装载装置100还包括多个加强件J。所有加强件J围绕支承本体121的周向设置,每一加强件J连接支承本体121和底座110。示例性的,加强件J可以构造为肋板。当然,加强件J也可以构造为其他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如此,通过设置加强件J,有利于提高支承本体121的支承稳定性,提高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继续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载单元,包括第一目标件200、第二目标件300和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100。装载装置100沿第一方向F1装载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
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装载装置100所具备的优势,该装载单元同样具备,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用于航空发动机,第一目标件200为风扇,第二目标件300为增压级模块。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可以为其他部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载装置100,通过设置底座110和与底座110相配合的支承件120,采用从装载装置100的中心轴线方向进行吊装的方式,不仅便于装载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还使得吊装方式更为简便,更易于操作,也使得装载装置100整体的结构更为简便,减少了吊装过程中的安装、调试等繁琐的步骤,提高了吊装和转运的安全性。通过第一支承部122、第二支承部123、第一锁紧组件150和第二锁紧组件160从各方向上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装载的稳固性。通过设置缓冲组件140,并使得螺旋弹簧141大致横向设置,其相邻的螺旋弹簧141的中心轴线的交点位于整体装置的外部,进而充分利用了螺旋弹簧141自身的弹性缓冲力以及相邻的螺旋弹簧141相互配合进行缓冲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整体装置在转移和运输的稳定性,降低了外部作用力对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的影响。通过设置相关的保护件,能够保护装载装置100装载的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载装置100不仅能够适配于在复杂环境下的使用需求,也能够满足长时间存储和运输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目标件200和第二目标件300分别为航天发动机的风扇和增压模块的情况下,由于风扇和增压模块为航空发动机重要的寿命件,价格昂贵,且在吊装和转运的过程中需要完全封闭的环境,需要能够防水、防晒、防尘和减震。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载装置100,不仅可以通过吊装的方式将装载有风扇和增压模块的装载装置100吊装入集装箱内,通过配合使用集装箱,满足其封闭环境的需求,还能够满足稳定性、安全性和减震性的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用于沿第一方向装载第一目标件和第二目标件,所述第一目标件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目标件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目标件和所述第二目标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装载装置包括:
底座,具有用于承载所述第一目标件和所述第二目标件的承载面;
支承件,设于所述承载面;所述支承件包括支承本体、围设于所述支承本体的周向的第一支承部以及围设于所述支承本体的周向的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支承本体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穿设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所述第一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第一目标件并与所述第一目标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第二目标件并与所述第二目标件可拆卸连接;
吊装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承本体背离于所述底座的一端;及
多个缓冲组件,所有所述缓冲组件沿所述底座的周向连接于所述底座背离于所述支承件的一侧;
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螺旋弹簧、安装座、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螺旋弹簧具有第一中心轴线,所述螺旋弹簧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螺旋延伸设置,所述螺旋弹簧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第一侧连接所述底座,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第二侧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件设于所述底座背离于所述支承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件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有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有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二通孔;
所述螺旋弹簧具有一螺旋延伸设置的延伸路径;沿所述延伸路径,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第一侧依次穿设于所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第二侧依次穿设于所有所述第二通孔;
沿所述底座的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彼此相交于一参考点;所述参考点在参考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底座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外,所述参考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缓冲组件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还包括第二锁紧组件;
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可拆卸设于所述支承本体背离于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锁紧组件配置为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抵接所述第二目标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
第二锁紧件,与所述支承本体背离于所述底座的一端螺纹连接;及
第一保护件,设于所述第二锁紧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件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抵接所述第二目标件。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二段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轴孔;所述第一段背离于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段背离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吊装件;所述第一支承部位于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承部位于所述第二段连接所述第一段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护件,所述第二保护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承部背离于所述底座的一侧;和/或
所述装载装置还包括第三保护件,所述第三保护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承部背离于所述底座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配重孔;所述配重孔配置为用于在所述装载装置装载所述第一目标件和所述第二目标件的情况下,使所述装载装置的重心位于所述支承本体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支承本体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彼此平行;和/或
所述装载装置还包括多个加强件;所有所述加强件围绕所述支承本体的周向设置,每一所述加强件连接所述支承本体和所述底座。
10.一种装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目标件、第二目标件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装载所述第一目标件和所述第二目标件。
CN202410958712.8A 2024-07-17 2024-07-17 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 Active CN1187019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958712.8A CN118701933B (zh) 2024-07-17 2024-07-17 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958712.8A CN118701933B (zh) 2024-07-17 2024-07-17 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701933A CN118701933A (zh) 2024-09-27
CN118701933B true CN118701933B (zh) 2025-03-14

Family

ID=92815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958712.8A Active CN118701933B (zh) 2024-07-17 2024-07-17 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70193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589738U (zh) * 2020-02-27 2020-09-29 捷普电子(新加坡)公司 支承机构
CN111943014A (zh) * 2020-06-30 2020-11-17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航空发动机起动机的吊挂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18510077U (zh) * 2022-07-21 2023-02-21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减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23929A1 (de) * 1976-05-28 1977-12-08 Lisega Kraftwerktech Gmbh Aufhaengevorrichtung fuer sich verschiebende lasten, insbesondere rohrleitungen u.dgl.
CN108516112B (zh) * 2018-04-08 2023-11-0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自适应欠驱动式非合作目标空间捕获机构
CN112110328A (zh) * 2019-06-21 2020-12-22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吊具
CN111762680A (zh) * 2020-07-07 2020-10-1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吊具
CN115520772A (zh) * 2021-06-25 2022-12-27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吊装装置
CN115072547A (zh) * 2022-06-24 2022-09-20 重庆三峡学院 一种适用于材料加工的物料转载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589738U (zh) * 2020-02-27 2020-09-29 捷普电子(新加坡)公司 支承机构
CN111943014A (zh) * 2020-06-30 2020-11-17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航空发动机起动机的吊挂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18510077U (zh) * 2022-07-21 2023-02-21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减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701933A (zh) 2024-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2194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port of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EP3207299B1 (en) Multi-point mounting system for rotating machinery
US8250759B2 (en) Rotor hub maintenance system
US11725774B2 (en) Isolation coupler for a structura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ttenuating a load
CN118701933B (zh) 装载装置及装载单元
TW201313580A (zh) 裝載於航空器之貨物接收裝置及用於製造貨物接收裝置的方法
US20120008730A1 (en) Lid frame for nuclear fuel assembly shipping container and shipping container for nuclear fuel assemblies
JP2017040206A (ja) 架台及びポンプシステム
CN117740301A (zh) 用于乏燃料运输容器安全性能试验的抱箍组件及试验方法
CN108204254B (zh) 用于旋转式机械的安装系统
CN113895773B (zh) 一种望远镜主镜筒整体运输的包装装置
JP6906006B2 (ja) 貨物用コンテナ
US10823063B2 (en) Foreign object damage screen assembly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KR101444307B1 (ko) 선박용 컨테이너 래싱장치
US9914386B2 (en) Load bearing rail and tie-down ring assembly
CN211110646U (zh) 吊具、吊装组件以及装配系统
CN109823715A (zh) 一种模数化的预制墙板靠式运输架
RU2362724C2 (ru) Траверса для стыковки крупногабаритного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с ракетой-носителем, снабженной надкалиберным головным обтекателем
CN111943014A (zh) 航空发动机起动机的吊挂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20672767U (zh) 一种可吊装电芯装置及吊装系统
CN222145943U (zh) 一种变压器吊板加强结构
KR20230001357U (ko) 가스터빈 운송용 지지장치
JP2024047196A (ja) ガラス梱包体およびガラス輸送体
KR101324975B1 (ko) 선박 블럭의 탑재방법
KR20240102644A (ko) 가스터빈 지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