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595847A - 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 - Google Patents

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595847A
CN118595847A CN202410855434.3A CN202410855434A CN118595847A CN 118595847 A CN118595847 A CN 118595847A CN 202410855434 A CN202410855434 A CN 202410855434A CN 118595847 A CN118595847 A CN 118595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frame
machining
modul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8554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ala Cn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ala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ala Cn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ala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8554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595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8595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595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01Frames, beds, pillars or like members; Arrangement of ways
    • B23Q1/017Arrangements of 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25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3/00Equipment for use with tools or cutters when not in operation, e.g. protectors for stor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包括底座、支撑架、旋转驱动装置、工作台、加工传动装置、加工主轴、刀库装置以及回流收集装置;支撑架设置有加工区,支撑架位于加工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安装位和加工安装位,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垂直安装位上,工作台设置在垂直安装位上并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工作台的反向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工作台在垂直安装位上翻转。本发明通过加工传动装置驱动加工主轴对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加工,实现卧式不停机拆装工件加工,解决了现有数控设备拆装工件需要停机的问题,还可以节约生产空间,减少设备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
背景技术
数控加工设备是一种采用数字化控制系统来控制加工过程的机床设备。它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精确控制刀具在工件上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参数,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操作。数控加工设备通常包括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钻床、数控磨床等多种类型,可以加工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加工、电子制造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1546083 A,公开了一种工作台Z轴运动的卧式五轴翻板加工中心;其通过交换机构带动交换滑台进行360°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待加工工作台和已加工工作台在加工区和交换滑台上的交替动作,实现了对工作台上工件的加工和装卸同时进行。但在实际使用中,其占地面积大,加工稳定性不足,尤其是加工传动部分尤为重要。因此需要针对现有的数控加工设备做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加工传动装置驱动加工主轴对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加工,实现卧式不停机拆装工件加工,解决了现有数控设备拆装工件需要停机的问题,可以节约生产空间,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的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包括底座、支撑架、旋转驱动装置、工作台、加工传动装置、加工主轴、刀库装置以及回流收集装置;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加工区,所述支撑架位于加工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安装位和加工安装位,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垂直安装位上,所述工作台设置在垂直安装位上并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反向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工作台在垂直安装位上翻转,以切换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对加工区的朝向;所述加工传动装置设置在加工安装位上,所述加工主轴设置在加工传动装置上,所述加工传动用于驱动加工主轴移动,以对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所述刀库装置设置在支撑架的一侧,以供加工主轴更换不同的刀具;所述回流收集装置位于加工区的下方。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座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外部的封板,所述封板用于框架的外部封闭;所述框架设置有支撑脚杯,所述支撑脚杯用于框架支撑。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座位于加工区的下侧设置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的下侧设置有通槽。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回流收集装置包括位于加工区下方的回收槽以及设置在回收槽一端的回流模组,所述回流模组与回收槽之间设置过滤模组;所述回收槽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回流收集装置可活动设置在通槽内;所述镂空部靠近加工区的一侧设置有隔网、靠近回流收集装置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朝向回收槽倾斜。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支撑架包括前端架、后端架以及横梁架,所述前端架与后端架之间通过横梁架连接,所述垂直安装位设置在前端架上,所述加工安装位设置在后端架上;所述前端架位于垂直安装位的外侧设置有斜向支撑梁、底部设置有垂直支撑梁。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安装架以及设置在驱动安装架上的旋转动力模组,所述驱动安装架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安装架对称设置在垂直安装位的两侧,两组驱动安装架的中心处均安装有旋转动力模组;两组旋转动力模组处于同一轴心。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驱动安装架的两端设置有加强架、中心设置有驱动安装槽,所述驱动安装架通过加强架固定安装在垂直安装位上,所述驱动安装槽用于安装旋转动力模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均设置在垂直安装位上,并分别连接工作台的两端,两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动力模组同步传动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工作台设置有内架体,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分别安装在内架体的两面,所述第一工作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工作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所述工作台位于第一工作面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斜台、位于第二工作面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斜台。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架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用于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的支撑安装,所述支撑筋条呈“井”字状设置,所述支撑筋条的边角处设置有斜向支撑条,所述斜向支撑条用于连接内架体的边角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加工传动装置包括横设在加工安装位两侧的X轴模组、架设在X轴模组的Y轴模组以及设置在Y轴模组的Z轴模组,所述加工主轴设置在Z轴模组上;所述加工安装位设置有封闭罩,所述封闭罩可伸缩设置,所述封闭罩的一端连接Y轴模组、另一端连接加工安装位的一侧;X轴模组带动Y轴模组移动时,通过封闭罩的伸缩对加工区覆盖封闭。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X轴模组包括第一X轴台阶、第二X轴台阶、X轴导轨、X轴齿条以及X轴电机,所述X轴电机安装在Y轴模组上,所述第一X轴台阶和第二X轴台阶均设置在加工安装位的一侧,所述X轴导轨设置在第一X轴台阶上,所述X轴齿条设置在第二X轴台阶上;所述X轴电机设置有X轴齿轮,所述X轴电机通过X轴齿轮与X轴齿条啮合;所述X轴齿轮与X轴齿条均为斜齿设置;X轴电机并列设置有两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Y轴模组包括Y轴架、设置在Y轴架的第一Y轴台阶、第二Y轴台阶、Y轴导轨、Y轴齿条以及设置在Z轴模组的Y轴电机;所述Y轴架的两端设置在X轴导轨上,所述Y轴架设置有Y轴移动部,所述Y轴移动部的两侧设置有Y轴传动台,所述第一Y轴台阶和第二Y轴台阶均设置在Y轴传动台上;所述Y轴导轨设置在第一Y轴台阶上,所述Y轴齿条设置在第二Y轴台阶上;所述Y轴电机设置有Y轴齿轮,所述Y轴电机通过Y轴齿轮与Y轴齿条啮合;所述Y轴齿轮与Y轴齿条均为斜齿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Z轴模组包括加工立柱、Z轴导轨、Z轴丝杆、Z轴电机以及Z轴传动座;所述加工立柱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可滑动设置在Y轴导轨上,所述Y轴电机安装在连接座上,所述加工立柱设置有传动腔,所述Z轴导轨和Z轴丝杆均设置在传动腔内,所述Z轴传动座可滑动安装在Z轴导轨并与Z轴丝杆连接,Z轴电机用于驱动Z轴丝杆带动Z轴传动座沿着Z轴导轨滑动;所述加工主轴安装在Z轴传动座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加工主轴包括水平旋转驱动模组、旋转连接架、垂直旋转驱动模组以及加工驱动模组,所述水平旋转驱动模组设置在Z轴传动座上、并用于驱动旋转连接架旋转,所述垂直旋转驱动模组安装在旋转连接架上、并用于驱动加工驱动模组旋转,所述加工驱动模组的驱动端连接有主轴座;所述主轴座用于安装加工刀具。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刀库装置包括设置在加工区一侧的刀架、设置在刀架上的刀仓、设置在刀仓的刀库电机、连接于刀库电机的转盘以及设置在转盘的刀夹;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平位,所述平位上安装有封闭盖板,所述封闭盖板用于刀仓的开口处遮蔽。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的数控加工中心,本发明在支撑架的一侧设置了垂直安装位,并设置旋转驱动装置,将工作台连接于旋转驱动装置,使得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工作台在垂直安装位上转动,以切换工作台双面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在加工过程中,一面固定工件进行加工。另一面用于人员操作拆装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加工传动装置驱动加工主轴对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加工,实现卧式不停机拆装工件加工,解决了现有数控设备拆装工件需要停机的问题。
本发明具有两个反向的工作面,即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通过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工作台可以在垂直安装位上进行翻转,实现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对加工区的朝向切换。这使得工作台能够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实现不同工序的高效连续加工。由于工作台具有双向翻转功能,可以在相同的加工区域内完成不同朝向的加工任务。这样可以节约生产空间,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同时,由于无需将工件转移至不同的工作台或设备上,可以减少工件的搬运和固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旋转驱动装置具有高精度的控制能力,可以确保工作台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准度。这对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尤为重要,可以保证加工质量和工艺要求的达成。回流收集装置位于加工区的下方,用于收集和回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切屑和冷却液等。这样可以保持加工区的清洁和整洁,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性。本发明配备数控系统,实现对工作台翻转角度、速度和加工参数的精确控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触摸屏或计算机界面进行设定和监控,实现数字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和操作的便捷性。
本发明的加工传动装置设置在加工安装位上,而加工主轴则安装在加工传动装置上。加工传动装置负责驱动加工主轴的移动,以对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刀库装置设置在支撑架的一侧,用于存放和更换不同类型的刀具。这样可以方便地更换适合不同加工需求的刀具,提高加工的灵活性和效率。加工传动装置和加工主轴的组合,以及刀库装置的设置,使得加工操作更加便捷和高效。可以通过更换刀具和调整加工主轴的移动来适应不同的加工要求,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通过灵活多样的工作面切换、节约空间、提高生产效率、精准的加工定位和回流收集装置的应用,实现了对加工过程的优化和改进。这些技术效果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满足不同加工需求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 为图1中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 为图1中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 为图1中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的工作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6 为图1中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的工作台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7 为图1中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的工作台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8 为图1中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的工作台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的加工传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1 为图10中加工传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 为图11中的A出放大示意图;
图13 为图1中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的刀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框架11、封板12、镂空部13、通槽14、隔网15、导向板16;
支撑架2、垂直安装位21、加工安装位22、前端架23、斜向支撑梁231、垂直支撑梁232、后端架24、横梁架25;
旋转驱动装置3、驱动安装架31、加强架311、驱动安装槽312、旋转动力模组32;
工作台4、第一工作面41、第二工作面42、内架体43、支撑筋条431、斜向支撑条432、定位轴433、旋转定位模组44、顶升机构441、定位块442、定位槽443;
加工传动装置5、X轴模组51、第一X轴台阶511、第二X轴台阶512、X轴导轨513、X轴齿条514、X轴电机515、Y轴模组52、Y轴架521、Y轴移动部5211、Y轴传动台5212、第一Y轴台阶522、第二Y轴台阶523、Y轴导轨524、Y轴齿条525、Y轴电机526、Z轴模组53、加工立柱531、连接座5311、传动腔5312、Z轴导轨532、Z轴丝杆533、Z轴电机534、Z轴传动座535、封闭罩54;
加工主轴6、水平旋转驱动模组61、旋转连接架62、垂直旋转驱动模组63、加工驱动模组64、主轴座641;
刀库装置7、刀架71、刀仓72、刀库电机73、转盘74、封闭盖板741、刀夹75;
回流收集装置8、回收槽81、回流模组82、过滤模组83、移动轮组8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如图1~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涉及了一种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包括底座1、支撑架2、旋转驱动装置3、工作台4、加工传动装置5、加工主轴6、刀库装置7以及回流收集装置8;所述支撑架2设置在底座1的一侧,所述支撑架2设置有加工区,所述支撑架2位于加工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安装位21和加工安装位22,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设置在垂直安装位21上,所述工作台4设置在垂直安装位21上并于旋转驱动装置3连接;所述工作台4的反向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作面41和第二工作面42,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工作台4在垂直安装位21上翻转,以切换第一工作面41与第二工作面42对加工区的朝向;所述加工传动装置5设置在加工安装位22上,所述加工主轴6设置在加工传动装置5上,所述加工传动用于驱动加工主轴6移动,以对工作台4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所述刀库装置7设置在支撑架2的一侧,以供加工主轴6更换不同的刀具;所述回流收集装置8位于加工区的下方。本实施例在支撑架2的一侧设置了垂直安装位21,并设置旋转驱动装置3,将工作台4连接于旋转驱动装置3,使得旋转驱动装置3驱动工作台4在垂直安装位21上转动,以切换工作台4双面的第一工作面41和第二工作面42,在加工过程中,一面固定工件进行加工。另一面用于人员操作拆装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加工传动装置5驱动加工主轴6对工作台4上的工件进行加工,实现卧式不停机拆装工件加工,解决了现有数控设备拆装工件需要停机的问题。
本实施例具有两个反向的工作面,即第一工作面41和第二工作面42。通过旋转驱动装置3的驱动,工作台4可以在垂直安装位21上进行翻转,实现第一工作面41和第二工作面42对加工区的朝向切换。这使得工作台4能够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实现不同工序的高效连续加工。由于工作台4具有双向翻转功能,可以在相同的加工区域内完成不同朝向的加工任务。这样可以节约生产空间,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同时,由于无需将工件转移至不同的工作台4或设备上,可以减少工件的搬运和固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的旋转驱动装置3具有高精度的控制能力,可以确保工作台4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准度。这对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尤为重要,可以保证加工质量和工艺要求的达成。回流收集装置8位于加工区的下方,用于收集和回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切屑和冷却液等。这样可以保持加工区的清洁和整洁,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性。本发明配备数控系统,实现对工作台4翻转角度、速度和加工参数的精确控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触摸屏或计算机界面进行设定和监控,实现数字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和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的加工传动装置5设置在加工安装位22上,而加工主轴6则安装在加工传动装置5上。加工传动装置5负责驱动加工主轴6的移动,以对工作台4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刀库装置7设置在支撑架2的一侧,用于存放和更换不同类型的刀具。这样可以方便地更换适合不同加工需求的刀具,提高加工的灵活性和效率。加工传动装置5和加工主轴6的组合,以及刀库装置7的设置,使得加工操作更加便捷和高效。可以通过更换刀具和调整加工主轴6的移动来适应不同的加工要求,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本实施例通过灵活多样的工作面切换、节约空间、提高生产效率、精准的加工定位和回流收集装置8的应用,实现了对加工过程的优化和改进。这些技术效果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满足不同加工需求的灵活性。
底座1包括框架11以及设置在框架11外部的封板12,封板12用于框架11的外部封闭;框架11设置有支撑脚杯,支撑脚杯用于框架11支撑。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框架11结构提供了坚固的支撑,使整个工作台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这样可以确保工作台4在操作过程中不会晃动或变形,保证加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封板12设置在框架11的外部,用于将底座1封闭起来。封板12的作用是保护底座1内部的机械部件和电气元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防止灰尘、水分等物质进入底座1,从而延长底座1的使用寿命。底座1的框架11上设置有支撑脚杯,用于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支撑脚杯通常由坚固的材料制成,可以承受底座1和工作台4的重量,并通过与地面接触提供更牢固的支撑。这有助于减少震动和噪音,提高工作台4的稳定性和操作精度。
底座1位于加工区的下侧设置有镂空部13,镂空部13的下侧设置有通槽14,回流收集装置8可活动设置在通槽14内。具体的,镂空部13靠近加工区的一侧设置有隔网15、靠近回流收集装置8设置有导向板16,导向板16朝向回来收集装置倾斜。本实施例中,底座1靠近加工区一侧设置有镂空部13,即在该位置切割或挖空了一部分底座1材料。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加工过程中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得废料、切屑和冷却液等可以顺利下落并收集。镂空部13的下方设置有通槽14,通槽14是一个位于镂空部13下方的开口,用于收集从镂空部13下方掉落的废料和液体。通槽14的设计可以将废料和液体引导到回流收集装置8中,方便后续的回收处理。回流收集装置8可以活动地设置在通槽14内,它的作用是收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切屑和冷却液等,并将其导入回收系统中进行处理。通过活动设置,回流收集装置8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清理,确保废料和液体的有效收集和排放。底座1的镂空部13靠近加工区一侧设置有隔网15,它的作用是阻挡较大的废料和切屑,以防止堵塞通槽14和回流收集装置8。而靠近回流收集装置8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板16,导向板16朝向回流收集装置8倾斜,可以引导废料和液体顺利流入回流收集装置8。
支撑架2包括前端架23、后端架24以及横梁架25,前端架23与后端架24之间通过横梁架25连接,垂直安装位21设置在前端架23上,所述加工安装位22设置在后端架24上;所述前端架23位于垂直安装位21的外侧设置有斜向支撑梁231、底部设置有垂直支撑梁232。本实施例中,前端架23是支撑架的一部分,位于加工区的前方。它通常由坚固的材料制成,用于承载工作台和旋转驱动装置等部件。前端架23的设计和结构要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以确保工作台在翻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精准度。后端架24是支撑架的另一部分,位于加工区的后方。它与前端架23相对应,并通过横梁架25连接在一起。后端架24的设计和结构也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以保证整个支撑架的均衡和稳定性。横梁架25位于前端架23和后端架24之间,用于连接并加固整个支撑架的结构。横梁架25通常位于底座的上方,可以采用横梁或桥式结构,以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支撑力。通过横梁架25的连接,前端架23和后端架24可以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确保工作台在翻转过程中的平稳运行。垂直安装位设置在前端架23上,用于安装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是驱动工作台翻转的关键部件,通过安装在垂直安装位上,可以与工作台连接并实现翻转功能。垂直安装位21的位置和设计要能够确保旋转驱动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斜向支撑梁231和垂直支撑梁232的设计对工作台4的安装起到支撑作用,确保在旋转驱动装置3的驱动作用下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阅图4~图6所示,旋转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安装架31以及设置在驱动安装架31上的旋转动力模组32,驱动安装架31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安装架31对称设置在垂直安装位21的两侧,两组驱动安装架31的中心处均安装有旋转动力模组32。具体的,两组旋转动力模组32处于同一轴心。本实施例中,驱动安装架31是旋转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用于安装和支撑旋转动力模组32。驱动安装架31分为两组,并对称地设置在垂直安装位的两侧。这样的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平衡和稳定性。旋转动力模组32是驱动装置的核心组件,负责提供驱动力和控制工作台的翻转。两组驱动安装架31的中心位置均安装有旋转动力模组32。两组旋转动力模组32处于同一轴心,这样可以确保它们能够协调工作并实现工作台的平衡翻转。
驱动安装架31的两端设置有加强架311、中心设置有驱动安装槽312,所述驱动安装架31通过加强架311固定安装在垂直安装位21上,所述驱动安装槽312用于安装旋转动力模组32;具体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均设置在垂直安装位21上,并分别连接工作台4的两端,两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的旋转动力模组32同步传动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强架311和驱动安装槽312的设置,驱动安装架31能够稳固地安装在垂直安装位21上,提供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可以确保驱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松动或晃动,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通过驱动安装槽312的设计,旋转动力模组32可以方便地安装在驱动安装架31上。这种设计使得旋转驱动装置3可以灵活地与工作台4连接,并实现同步传动。这样,数控加工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调整和配置旋转驱动装置3的位置和数量,以适应不同的加工任务和工件要求。通过稳定的驱动安装架31和同步传动的旋转动力模组32设置,可以确保工作台4在翻转过程中的平稳运行和精准定位。这对于加工精度要求高的工件特别重要。同时,驱动安装架31的结构稳定性也能够减小振动和共振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驱动安装架31和旋转驱动装置3的设置使得工作台4的翻转操作更加方便和可控。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旋转驱动装置3实现工作台4的翻转,而无需进行繁琐的手动调整。这样不仅提高了操作效率,还降低了操作难度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上述实施例中,旋转动力模组32为电机,具体为步进电机是一种开环控制的电机,具有精准的定位和较高的转矩。它适用于需要精确位置控制、低速运动和高转矩的应用场景。
参阅图5~图7所示,工作台4设置有内架体43,所述第一工作面41和第二工作面42分别安装在内架体43的两面,所述第一工作面41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工作面42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具体的,工作台4位于第一工作面41的两侧设置有斜台,位于第二工作面42的两侧设置有斜台。本实施例中,内架体43是工作台4的支撑结构,通常由坚固的材料制成。它提供了工作台4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内架体43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定制,以适应特定的工作台4要求。第一工作面41位于内架体43的一侧,用于支持和固定工作件。第一工作面4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这些固定孔可以用于安装夹具、夹持装置或其他工具,以固定工作件并进行加工操作。第二工作面42位于内架体43的另一侧,同样用于支持和固定工作件。第二工作面42上也设置有多个固定孔,用于安装夹具、夹持装置或其他工具,以固定工作件并进行加工操作。工作台4位于第一工作面41的两侧设置有斜台,而位于第二工作面42的两侧设置有斜台。这些斜台的设计是为了提供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可以在内部设置一些控制器件。如固定孔为真空吸附孔,可以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将产品固定。也可以采用电磁铁进行固定。
内架体43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筋条431,所述支撑筋条431用于第一工作面41和第二工作面42的支撑安装,所述支撑筋条431呈“井”字状设置,所述支撑筋条431的边角处设置有斜向支撑条432,所述斜向支撑条432用于连接内架体43的边角处。本实施例中,内架体43内部设置有支撑筋条431,这些支撑筋条431用于支撑和安装第一工作面41和第二工作面42。支撑筋条431的“井”字状设置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工作台4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的力和振动,并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斜向支撑条432的设置在支撑筋条431的边角处,可以进一步增加支撑筋条431的强度和刚性。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工作台4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变形或松动,提高工作台4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结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的提升,工作台4能够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较小的变形和振动。这对于加工中心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需要高精度的加工。稳定的工作台4结构可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定位精度和表面质量,提高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支撑筋条431和斜向支撑条432的设置使得工作台4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这可以延长工作台4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和修理的需求,提高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参阅图9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在垂直安装位21上设置了旋转定位模组44,旋转定位模组44用于对工作台4旋转到一个面之后定位,具体包括了顶升机构441,然顶升机构441上设置有定位块442,定位块442设置有定位槽443,定位槽443用于配合工作台4的内架体43的定位轴433进行定位,定位轴433与定位槽443之间设置自锁弹性卡扣结构,确保连接后的稳定性,而顶升机构441采用液压缸进行驱动,确保稳定性和精度。
回流收集装置8包括位于加工区下方的回收槽81以及设置在回收槽81一端的回流模组82,回流模组82与回收槽81之间设置过滤模组83;所述回收槽8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组84。本实施例中,回收槽81位于加工区下方,用于收集和储存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回流液。回收槽81通常具有一定的容量,可以容纳较大量的液体,并且设计为密封和防漏的结构,以确保回流液不会泄漏到周围环境中。回流模组82设置在回收槽81的一端,用于控制和引导回流液的流动。回流模组82负责将回流液从加工区引导至回收槽81,并确保回流液能够顺利进入槽内。回流模组82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流动性进行调整,以确保回流液的稳定流动和收集效果。回流模组82与回收槽81之间设置有过滤模组83。过滤模组83的作用是过滤回流液中的固体颗粒或杂质,以保证回流液的清洁度和再利用性。过滤模组83可以采用不同的过滤介质和结构,以适应不同种类和粒度的固体颗粒过滤要求。回收槽8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组84。移动轮组84可以使回流收集装置8具有一定的移动性和灵活性,方便进行清理、维护和调整位置。移动轮组84通常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回流收集装置8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运行。
参阅图10~图12所示,加工传动装置5包括横设在加工安装位22两侧的X轴模组51、架设在X轴模组51的Y轴模组52以及设置在Y轴模组52的Z轴模组53,所述加工主轴6设置在Z轴模组53上;所述加工安装位22设置有封闭罩54,所述封闭罩54可伸缩设置,所述封闭罩54的一端连接Y轴模组52、另一端连接加工安装位22的一侧;X轴模组51带动Y轴模组52移动时,通过封闭罩54的伸缩对加工区覆盖封闭。本实施例中,通过X轴模组51、Y轴模组52和Z轴模组53的组合,实现了多轴传动,可以实现三维加工运动,提供更多的加工自由度。封闭罩54的伸缩设计可以对加工区进行覆盖和封闭,防止切屑和冷却液等物质飞溅出去,提高操作环境的安全性。通过结构的合理设计和各模组之间的紧密配合,可以提供稳定的传动和运动性能,增加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X轴模组51包括第一X轴台阶511、第二X轴台阶512、X轴导轨513、X轴齿条514以及X轴电机515,所述X轴电机515安装在Y轴模组52上,所述第一X轴台阶511和第二X轴台阶512均设置在加工安装位22的一侧,所述X轴导轨513设置在第一X轴台阶511上,所述X轴齿条514设置在第二X轴台阶512上;所述X轴电机515设置有X轴齿轮,所述X轴电机515通过X轴齿轮与X轴齿条514啮合;所述X轴齿轮与X轴齿条514均为斜齿设置;X轴电机515并列设置有两组。具体的,Y轴模组52包括Y轴架521、设置在Y轴架521的第一Y轴台阶522、第二Y轴台阶523、Y轴导轨524、Y轴齿条525以及设置在Z轴模组53的Y轴电机526;所述Y轴架521的两端设置在X轴导轨513上,所述Y轴架521设置有Y轴移动部5211,所述Y轴移动部5211的两侧设置有Y轴传动台5212,所述第一Y轴台阶522和第二Y轴台阶523均设置在Y轴传动台5212上;所述Y轴导轨524设置在第一Y轴台阶522上,所述Y轴齿条525设置在第二Y轴台阶523上;所述Y轴电机526设置有Y轴齿轮,所述Y轴电机526通过Y轴齿轮与Y轴齿条525啮合;所述Y轴齿轮与Y轴齿条525均为斜齿设置。本实施例中,X轴电机515和Y轴电机526并列设置有两组,这样可以增加加工设备的驱动力和运动速度,提高加工效率。X轴齿轮与X轴齿条514、Y轴齿轮与Y轴齿条525均为斜齿设置,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啮合时的冲击和噪音,提高传动效率和平稳性。X轴模组51、Y轴模组52和Z轴模组53之间的独立设置和连接,使得数控加工设备具有模块化的特点,便于维护和升级。上述实施例中,台阶的设计用于配合导轨和齿条的安装,由于采用卧式设计的传动结构,通过台阶的支撑,在传动过程中更加平位可靠,确保加工精度,即使悬空传动也可以确保结构稳定性。
Z轴模组53包括加工立柱531、Z轴导轨532、Z轴丝杆533、Z轴电机534以及Z轴传动座535;所述加工立柱531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座5311,所述连接座5311可滑动设置在Y轴导轨524上,所述Y轴电机526安装在连接座5311上,所述加工立柱531设置有传动腔5312,所述Z轴导轨532和Z轴丝杆533均设置在传动腔5312内,所述Z轴传动座535可滑动安装在Z轴导轨532并与Z轴丝杆533连接,Z轴电机534用于驱动Z轴丝杆533带动Z轴传动座535沿着Z轴导轨532滑动;所述加工主轴6安装在Z轴传动座535上;本实施例中,通过Z轴导轨532、Z轴丝杆533和Z轴电机534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精准的加工主轴6升降控制,提高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加工立柱531作为支撑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刚性,能够承受加工过程中的力和振动,保证加工主轴6的稳定运动,提高加工质量。加工立柱531和连接座5311的设计,以及Z轴导轨532和Z轴丝杆533的设置,能够提供较高的承载能力,适应不同加工需求。Z轴传动座535滑动安装在Z轴导轨532上,并通过Z轴丝杆533与Z轴电机534连接,实现平稳的升降运动。
参阅图12所示,加工主轴6包括水平旋转驱动模组61、旋转连接架62、垂直旋转驱动模组63以及加工驱动模组64,所述水平旋转驱动模组61设置在Z轴传动座535上、并用于驱动旋转连接架62旋转,所述垂直旋转驱动模组63安装在旋转连接架62上、并用于驱动加工驱动模组64旋转,所述加工驱动模组64的驱动端连接有主轴座641;所述主轴座641用于安装加工刀具。本实施例中,通过水平旋转驱动模组61、旋转连接架62和垂直旋转驱动模组63的组合,可以实现加工主轴6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旋转运动,实现多维度的加工操作。水平旋转驱动模组61用于驱动旋转连接架62旋转,垂直旋转驱动模组63用于驱动加工驱动模组64旋转,通过这两个驱动模组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精准的旋转控制,提高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旋转连接架62和加工驱动模组64的设计,以及其安装方式,能够提供较高的稳定性和刚性,确保加工主轴6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振动和变形,提高加工质量。旋转连接架62和加工驱动模组64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供良好的承载能力,适应不同加工需求,可以安装不同类型的加工刀具。
参阅图13所示,刀库装置7包括设置在加工区一侧的刀架71、设置在刀架71上的刀仓72、设置在刀仓72的刀库电机73、连接于刀库电机73的转盘74以及设置在转盘74的刀夹75;所述转盘74的一侧设置有平位,所述平位上安装有封闭盖板741,所述封闭盖板741用于刀仓72的开口处遮蔽。本实施例中,刀仓72提供了刀具的存放空间,可以按照需要存放多个刀具,方便切换和管理不同类型的刀具。刀库电机73驱动转盘74的旋转运动,通过刀夹75固定刀具,实现刀具的选择和切换,提高加工效率和灵活性。封闭盖板741遮蔽了刀仓72的开口处,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刀仓72,保护刀具的质量和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架、旋转驱动装置、工作台、加工传动装置、加工主轴、刀库装置以及回流收集装置;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加工区,所述支撑架位于加工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安装位和加工安装位,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垂直安装位上,所述工作台设置在垂直安装位上并于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反向两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工作台在垂直安装位上翻转,以切换第一工作面与第二工作面对加工区的朝向;所述加工传动装置设置在加工安装位上,所述加工主轴设置在加工传动装置上,所述加工传动用于驱动加工主轴移动,以对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所述刀库装置设置在支撑架的一侧,以供加工主轴更换不同的刀具;所述回流收集装置位于加工区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外部的封板,所述封板用于框架的外部封闭;所述框架设置有支撑脚杯,所述支撑脚杯用于框架支撑;
所述底座位于加工区的下侧设置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的下侧设置有通槽;
所述回流收集装置包括位于加工区下方的回收槽以及设置在回收槽一端的回流模组,所述回流模组与回收槽之间设置过滤模组;所述回收槽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组;
所述回流收集装置可活动设置在通槽内;所述镂空部靠近加工区的一侧设置有隔网、靠近回流收集装置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朝向回收槽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前端架、后端架以及横梁架,所述前端架与后端架之间通过横梁架连接,所述垂直安装位设置在前端架上,所述加工安装位设置在后端架上;所述前端架位于垂直安装位的外侧设置有斜向支撑梁、底部设置有垂直支撑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安装架以及设置在驱动安装架上的旋转动力模组,所述驱动安装架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安装架对称设置在垂直安装位的两侧,两组驱动安装架的中心处均安装有旋转动力模组;两组旋转动力模组处于同一轴心;
所述驱动安装架的两端设置有加强架、中心设置有驱动安装槽,所述驱动安装架通过加强架固定安装在垂直安装位上,所述驱动安装槽用于安装旋转动力模组;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均设置在垂直安装位上,并分别连接工作台的两端,两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动力模组同步传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设置有内架体,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分别安装在内架体的两面,所述第一工作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工作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所述工作台位于第一工作面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斜台、位于第二工作面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斜台;
所述内架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用于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的支撑安装,所述支撑筋条呈“井”字状设置,所述支撑筋条的边角处设置有斜向支撑条,所述斜向支撑条用于连接内架体的边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传动装置包括横设在加工安装位两侧的X轴模组、架设在X轴模组的Y轴模组以及设置在Y轴模组的Z轴模组,所述加工主轴设置在Z轴模组上;所述加工安装位设置有封闭罩,所述封闭罩可伸缩设置,所述封闭罩的一端连接Y轴模组、另一端连接加工安装位的一侧;X轴模组带动Y轴模组移动时,通过封闭罩的伸缩对加工区覆盖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模组包括第一X轴台阶、第二X轴台阶、X轴导轨、X轴齿条以及X轴电机,所述X轴电机安装在Y轴模组上,所述第一X轴台阶和第二X轴台阶均设置在加工安装位的一侧,所述X轴导轨设置在第一X轴台阶上,所述X轴齿条设置在第二X轴台阶上;所述X轴电机设置有X轴齿轮,所述X轴电机通过X轴齿轮与X轴齿条啮合;所述X轴齿轮与X轴齿条均为斜齿设置;X轴电机并列设置有两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模组包括Y轴架、设置在Y轴架的第一Y轴台阶、第二Y轴台阶、Y轴导轨、Y轴齿条以及设置在Z轴模组的Y轴电机;所述Y轴架的两端设置在X轴导轨上,所述Y轴架设置有Y轴移动部,所述Y轴移动部的两侧设置有Y轴传动台,所述第一Y轴台阶和第二Y轴台阶均设置在Y轴传动台上;所述Y轴导轨设置在第一Y轴台阶上,所述Y轴齿条设置在第二Y轴台阶上;所述Y轴电机设置有Y轴齿轮,所述Y轴电机通过Y轴齿轮与Y轴齿条啮合;所述Y轴齿轮与Y轴齿条均为斜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模组包括加工立柱、Z轴导轨、Z轴丝杆、Z轴电机以及Z轴传动座;所述加工立柱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可滑动设置在Y轴导轨上,所述Y轴电机安装在连接座上,所述加工立柱设置有传动腔,所述Z轴导轨和Z轴丝杆均设置在传动腔内,所述Z轴传动座可滑动安装在Z轴导轨并与Z轴丝杆连接,Z轴电机用于驱动Z轴丝杆带动Z轴传动座沿着Z轴导轨滑动;所述加工主轴安装在Z轴传动座上;
所述加工主轴包括水平旋转驱动模组、旋转连接架、垂直旋转驱动模组以及加工驱动模组,所述水平旋转驱动模组设置在Z轴传动座上、并用于驱动旋转连接架旋转,所述垂直旋转驱动模组安装在旋转连接架上、并用于驱动加工驱动模组旋转,所述加工驱动模组的驱动端连接有主轴座;所述主轴座用于安装加工刀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库装置包括设置在加工区一侧的刀架、设置在刀架上的刀仓、设置在刀仓的刀库电机、连接于刀库电机的转盘以及设置在转盘的刀夹;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平位,所述平位上安装有封闭盖板,所述封闭盖板用于刀仓的开口处遮蔽。
CN202410855434.3A 2024-06-28 2024-06-28 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 Pending CN118595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855434.3A CN118595847A (zh) 2024-06-28 2024-06-28 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855434.3A CN118595847A (zh) 2024-06-28 2024-06-28 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595847A true CN118595847A (zh) 2024-09-06

Family

ID=92553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855434.3A Pending CN118595847A (zh) 2024-06-28 2024-06-28 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59584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7706A (zh) * 2018-06-20 2018-12-04 吴行飞 卧式双主轴双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CN111515439A (zh) * 2020-05-26 2020-08-11 南京宁庆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多面工作台、应用多面工作台的卧式铣床及其装夹方法
CN111546083A (zh) * 2020-05-29 2020-08-18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台z轴运动的卧式五轴翻板加工中心
CN115255984A (zh) * 2022-07-22 2022-11-01 深圳市华盈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卧式加工中心
US20240189954A1 (en) * 2021-04-15 2024-06-13 Dmg Mori Co., Ltd. Machine too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7706A (zh) * 2018-06-20 2018-12-04 吴行飞 卧式双主轴双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CN111515439A (zh) * 2020-05-26 2020-08-11 南京宁庆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多面工作台、应用多面工作台的卧式铣床及其装夹方法
CN111546083A (zh) * 2020-05-29 2020-08-18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台z轴运动的卧式五轴翻板加工中心
US20240189954A1 (en) * 2021-04-15 2024-06-13 Dmg Mori Co., Ltd. Machine tool
CN115255984A (zh) * 2022-07-22 2022-11-01 深圳市华盈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卧式加工中心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胜勇: "数控机床FANUC系统模块化维修", vol. 1, 31 January 2013, 机械工业出版社, pages: 321 - 322 *
北京航空学院机械加工教研室: "数控机床的结构与传动", vol. 1, 30 September 1977, 国防工业出版社, pages: 251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文献部组织: "专利文献研究 2017", vol. 1, 30 September 2018, 知识产权出版社, pages: 729 *
黄小良等: "机械自动化技术", vol. 1, 31 May 2023,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116 - 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39095B2 (ja) 数値制御工作機械
JP2006326740A (ja) 工作機械
CN105935793A (zh) 雕铣机及其控制方法
KR20140064258A (ko) 칼럼이 유동되는 유동선상의 그립 바를 상하 슬라이딩시키는 상하플레이트가 구비된 수직형 머시닝 센터 및 그 장치를 이용한 툴 교환 방법
CN212043826U (zh) 一种高刚性五轴加工中心
CN208391481U (zh) 一种t型立式加工中心
CN215999849U (zh) 一种铸件打磨机床
CN208306231U (zh) 一种带有机械手的数控精雕机
CN118595847A (zh) 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
KR101727194B1 (ko) 대형 팔레트 자동 교환 장치 및 상기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대형 팔레트 자동 교환 고속 수평형 머시닝 센터
CN101528409B (zh) 架空加工固定工件的装置
CN115256181B (zh) 一种全自动片材抛光机
CN218363950U (zh) 一种全自动片材抛光机
CN217571789U (zh) 一种用于龙门加工中心的工作台
CN114986200A (zh) 一种机床
CN208083408U (zh) 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
CN108176990A (zh) 加工中心机用高稳定机床
CN115780741A (zh) 卧式砂芯减材加工设备
CN111015240B (zh) 一种全自动加工流水线
CN222791181U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
CN117222495A (zh) 机床
CN221937173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轴玻璃精雕机
CN211990935U (zh) 一种三轴驱动式数控车床
CN221290278U (zh) 三轴倒角装置
CN223000171U (zh) 一种智能多通道龙门加工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