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531734A - 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531734A CN118531734A CN202411017404.1A CN202411017404A CN118531734A CN 118531734 A CN118531734 A CN 118531734A CN 202411017404 A CN202411017404 A CN 202411017404A CN 118531734 A CN118531734 A CN 1185317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reinforcing
- supporting
- frame
- hydraul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6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44 continu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or strengthening existing bridges ;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mantling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00—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13/00—Lubricating-pumps
- F16N13/02—Lubricating-pumps with reciprocating piston
- F16N13/06—Actuation of lubricating-pumps
- F16N13/16—Actuation of lubricating-pumps with fluid driv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桩基,桩基的顶部设置有墩台柱,墩台柱的顶部设置有梁盖,梁盖的顶部通过永久支座支撑有T梁,所述墩台柱的中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侧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拱形台,拱形台的顶部设置有加固台,加固台的两端通过支撑板支撑在梁盖的顶部。本发明通过设置加固台,对T梁进行辅助支撑,实现对T梁的加固,通过设置支撑架,减少梁盖的承载负担,在梁盖底部进行支撑,从而对梁盖进行加固,通过设置液压支撑柱,在T梁的底部形成良好的支撑,从而对T梁进行加固,通过设置支撑油囊,在加固框的两端能够形成良好的支撑,从而便于利用加固框对T梁进行加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的梁是指建筑物中在水平方向设置的承受垂直荷载的构件,可以将垂直荷载传递到建筑物的支撑结构上,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桥梁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分支,它与房屋建筑工程一样,也是用砖石、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各种金属材料建造的结构工程。桥梁加固,就是通过一定的措施使构件乃至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使用性能得到提高,以满足新的要求,桥梁加固的方法包括增大截面法、粘贴钢板法、粘贴纤维带法、预应力加固法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对桥梁加固,都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用少量的资金投入,使桥梁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预防和避免桥梁坍塌造成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随着桥梁单孔跨径越来越大,桥梁在受到荷载的时候,中间部分更容易向下沉降,现有技术中对桥梁加固方案多是针对T梁与盖梁连接处进行加固,并不能显著提高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使用性能,容易出现T梁中部发生裂开的问题,并且,由于桥梁的垂直荷载需要通过T梁传递给盖梁,然后由盖梁直接传递给墩柱,盖梁承载的垂直载荷是T梁的总和,在对T梁加固的同时,对盖梁同时加固或者减少盖梁垂直载荷才能提高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具备能够防止T梁下沉以及辅助盖梁承载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能够防止T梁下沉以及辅助盖梁承载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桩基, 桩基的顶部设置有墩台柱,墩台柱的顶部设置有梁盖,梁盖的顶部通过永久支座支撑有T梁,所述墩台柱的中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侧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拱形台,拱形台的顶部设置有加固台,加固台的两端通过支撑板支撑在梁盖的顶部;
所述T梁的中部等间距设置有横隔板,相邻两个横隔板之间设置有加固框,加固框的底部两端通过支撑油囊支撑在加固台的顶部;
所述加固框的顶部等间距设置有液压支撑柱,液压支撑柱的顶部通过伸缩柱与T梁的底部顶紧,加固框的底部中间通过铰链对称设置有两组弧形转动节,相邻的两个弧形转动节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每一组弧形转动节的底部通过铰链连接有铰接块,铰接块滑动设置在加固台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加固环、三角钢架、安装台,三角钢架的顶部支撑在安装台的底部,加固环由两个半圆环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三角钢架的底部与加固环的顶部固定连接,加固环的底部支撑在桩基的顶部或两个墩台柱之间设置的系梁顶部。
优选的,所述拱形台的底部由多个拱形的钢片构成,钢片的顶部与加固台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板,螺栓板通过多个螺栓与加固台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框的顶部等间距设置有圆形的卡紧盘,液压支撑柱的底部开设有与卡紧盘配合卡紧的圆槽,液压支撑柱的内部充满液压油,并且在液压支撑柱的内底壁设置有支撑弹性件,支撑弹性件的顶部与伸缩柱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相邻两个弧形转动节的靠近面均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的底壁开设有高压油腔,高压油腔的内部设置有弧形液压柱,高压油腔内部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支撑柱内部的液压油连通,相邻两个弧形液压柱的端部通过铰接球相互对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框的两端侧面与横隔板侧面贴紧,加固框的两端顶部设置有高度小于液压支撑柱的凸起,加固框的两端底部设置有支撑在横隔板底部的连接板,位于同一个横隔板下方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加固台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铰接块的底部滑动设置在滑动槽的内部,铰接块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防尘板,铰接块在滑动槽内部移动的距离小于防尘板的长度。
优选的,滑动槽的两端均开设有储油腔,两个储油腔的端部通过两个回油通道连通,所述回油通道截面为矩形且两端开口,靠近支撑油囊一侧的储油腔设置有连通油管,远离支撑油囊一侧的储油腔设置有过滤棉。
优选的,所述加固台的内部设置有泵油管,泵油管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柱塞,泵油管靠近铰接块的一端设置有进油管,泵油管靠近铰接块的一端侧面设置有排油管,排油管的出口端与滑动槽连通,进油管和排油管的中部均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支撑油囊的内部设置有顶紧弹簧,顶紧弹簧通过加固台对加固框进行支撑,支撑油囊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油管,连通油管的另一端与泵油管上远离进油管的一端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通过设置加固台,能够对T梁进行辅助支撑,实现对T梁的加固,在T梁受到车辆竖直方向的载荷时,不但能够减少T梁的弯曲变形,在没有车辆通过的时候也能够通过加固框直接对T梁支撑,从而减少由于T梁自身重力造成的形变,减少应力对T梁的持续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T梁的使用寿命。
该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通过设置支撑架,能够减少梁盖的承载负担,也能够在梁盖底部进行支撑,从而对梁盖进行加固,同时在支撑架的两侧能够利用拱形台在加固台的下方进行支撑,从而对梁盖和T梁形成双重支撑防护,提高桥梁整体的承载能力及其使用性能。
该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通过设置液压支撑柱,能够在T梁的底部形成良好的支撑,从而对T梁进行加固,并且通过液压油管与转动节内部的高压油腔连通,在T梁受到竖直载荷向下弯曲的时候,通过将液压支撑柱内部的液压油排入高压油腔增加弧形转动节对加固框向上的支撑力,从而使加固台分担更多的负载,能够根据T梁的实际承载情况对T梁提供合适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T梁的承载力。
该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通过设置支撑油囊,在加固框的两端能够形成良好的支撑,从而便于利用加固框对T梁进行加固,并且在T梁受到竖直载荷位置降低之后,支撑油囊也能够被压缩从而适应T梁的位置,同时支撑油囊内部的液压油在进出的时候能够带动滑动柱塞运动,将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泵入滑动槽对铰接块的底部进行润滑,便于弧形转动节在转动的时候铰接块根据需要移动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T梁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T梁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C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转动节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D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9中E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回油通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回油通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基;2、墩台柱;201、系梁;3、梁盖;301、永久支座;4、支撑架;401、加固环;402、三角钢架;403、安装台;5、拱形台;501、螺栓板;6、加固台;601、支撑板;7、T梁;701、横隔板;801、加固框;802、液压支撑柱;803、弧形转动节;804、铰接块;805、支撑油囊;806、防尘板;807、滑动槽;808、弧形液压柱;809、铰接球;810、伸缩槽;811、伸缩柱;812、支撑弹性件;813、卡紧盘;814、高压油腔;902、顶紧弹簧;903、连通油管;904、滑动柱塞;905、泵油管;906、进油管;907、排油管;909、过滤棉;910、回油通道;911、储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1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桩基1, 桩基1的顶部设置有墩台柱2,墩台柱2的顶部设置有梁盖3,梁盖3的顶部通过永久支座301支撑有T梁7,墩台柱2的中部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顶部侧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拱形台5,拱形台5的顶部设置有加固台6,加固台6的两端通过支撑板601支撑在梁盖3的顶部;
如图6所示,T梁7的中部等间距设置有横隔板701,相邻两个横隔板701之间设置有加固框801,加固框801的底部两端通过支撑油囊805支撑在加固台6的顶部;
如图9所示,加固框801的顶部等间距设置有液压支撑柱802,液压支撑柱802的顶部通过伸缩柱811与T梁7的底部顶紧,加固框801的底部中间通过铰链对称设置有两组弧形转动节803,相邻的两个弧形转动节803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每一组弧形转动节803的底部通过铰链连接有铰接块804,铰接块804滑动设置在加固台6的顶部。
具体使用时,如图1-图5所示,在T梁7的底部设置加固台6,通过拱形台5对加固台6进行支撑,从而防止加固台6由于过度承载变形,保证加固台6能够对T梁7进行良好的支撑,并且拱形台5通过支撑架4支撑在墩台柱2上,在承载T梁7的载荷的时候也能够减轻梁盖3的负担。
支撑架4包括加固环401、三角钢架402、安装台403,三角钢架402的顶部支撑在安装台403的底部,加固环401由两个半圆环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三角钢架402的底部与加固环401的顶部固定连接,加固环401的底部支撑在桩基1的顶部或两个墩台柱2之间设置的系梁201顶部。
具体使用时,如图1或图2所示,通过两张图展示两个实施例,在墩台柱2较高的时候需要设置系梁201,在系梁201存在的时候通过将加固环401的底部与系梁201之间支撑,使系梁201能够防止加固环401下移,同时也能够对加固环401进行支撑,在墩台柱2较低的时候,如果不需要设置系梁201,就直接将加固环401支撑在桩基1与墩台柱2的连接位置,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
拱形台5的底部由多个拱形的钢片构成,钢片的顶部与加固台6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板501,螺栓板501通过多个螺栓与加固台6底部固定连接。
具体使用时,如图3和图4所示,将拱形台5设置成由多个钢片制成的框架,能够在不减少支撑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减轻拱形台5的重量,同时每一个钢片都设置在加固台6承载力最大的位置,能够充分的利用拱形台5对加固台6进行支撑,同时利用螺栓板501将加固台6固定,能够有效的防止车辆在通过的时候加固台6由于震动发生位移,保证加固台6对T梁7稳固的支撑能力,从而实现对T梁7的良好加固。
如图9和图10所示,加固框801的顶部等间距设置有圆形的卡紧盘813,液压支撑柱802的底部开设有与卡紧盘813配合卡紧的圆槽,液压支撑柱802的内部充满液压油,并且在液压支撑柱802的内底壁设置有支撑弹性件812,支撑弹性件812的顶部与伸缩柱811的底部连接。
相邻两个弧形转动节803的靠近面均开设有伸缩槽810,伸缩槽810的底壁开设有高压油腔814,高压油腔814的内部设置有弧形液压柱808,高压油腔814内部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支撑柱802内部的液压油连通,相邻两个弧形液压柱808的端部通过铰接球809相互对接。
具体使用时,如图9所示,在T梁7受到大型车辆竖直方向上的载荷的时候,T梁7由于负载会向下发生弯曲变形,在T梁7向下压紧伸缩柱811之后,支撑弹性件812就会发生形变缩短,如图10所示,由于液压支撑柱802与高压油腔814连通,从而使液压支撑柱802内部的液压油排入高压油腔814,由于高压油腔814内部的液压油变多,就会使弧形液压柱808向外伸出,在通过铰接球809相互对接的弧形液压柱808都伸长的时候,由于弧形转动节803之间相互铰接,就会使每一组弧形转动节803都发生转动,从而使弧形转动节803向上顶起加固框801,利用加固框801对T梁7提供更大的支撑力,从而减少T梁7的弯曲量,达到对T梁7进行加固的目的;
在T梁7没有车辆施加负载的时候,液压支撑柱802内部的支撑弹性件812又能够将伸缩柱811顶出,通过伸缩柱811对T梁7支撑,同时由于高压油腔814内部的液压油减少,能够减少加固框801对T梁7向上的支撑力,避免了T梁7在没有车辆经过的时候持续受到向上的负载而发生向上弯曲凸起,使加固结构能够根据桥梁的载荷提供适当的支撑力,同时又避免加固结构支撑力过大对桥梁造成损伤。
如图6所示,加固框801的两端侧面与横隔板701侧面贴紧,加固框801的两端顶部设置有高度小于液压支撑柱802的凸起,加固框801的两端底部设置有支撑在横隔板701底部的连接板,位于同一个横隔板701下方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具体使用时,如图6所示,通过将加固框801两个端面与横隔板701贴紧,在T梁7受到向下的负载的时候,就能利用加固框801对横隔板701支撑防止T梁7变形,并且设置在加固框801两端底部的连接板不但能将加固框801连为一体,同时连接板底部也能够与支撑油囊805连接,从而利用支撑油囊805对加固框801进行支撑,保证加固框801对T梁7支撑的稳固性。
如图9和图11所示,加固台6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807,铰接块804的底部滑动设置在滑动槽807的内部,铰接块804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防尘板806,铰接块804在滑动槽807内部移动的距离小于防尘板806的长度。
如图11-图13所示,滑动槽807的两端均开设有储油腔911,两个储油腔911的端部通过两个回油通道910连通,回油通道910截面为矩形且两端开口,靠近支撑油囊805一侧的储油腔911设置有连通油管903,远离支撑油囊805一侧的储油腔911设置有过滤棉909。
如图11和图13所示,加固台6的内部设置有泵油管905,泵油管905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柱塞904,泵油管905靠近铰接块804的一端设置有进油管906,泵油管905靠近铰接块804的一端侧面设置有排油管907,排油管907的出口端与滑动槽807连通,进油管906和排油管907的中部均设置有单向阀。
如图11所示,支撑油囊805的内部设置有顶紧弹簧902,顶紧弹簧902通过加固台6对加固框801进行支撑,支撑油囊805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油管903,连通油管903的另一端与泵油管905上远离进油管906的一端连通。
具体使用时,如图9-图13所示,在车辆经过T梁7使T梁7承载较大的竖直载荷的时候,T梁7由于向下弯曲使横隔板701将载荷传递给加固框801两端底部的连接板上,由于汽车通过的时候T梁7发生的是震动,顶紧弹簧902在整个过程中在不断的伸缩变化,使支撑油囊805的体积也是在震动中发生变化,如图11中所示,在液压油不断的运动中,滑动柱塞904就会在泵油管905的内部往复移动,使储油腔911内部的润滑油从进油管906进入然后从排油管907泵出,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将润滑油从储油腔911送到滑动槽807内部,减小铰接块804在移动时候的摩擦力,便于适应弧形转动节803的变化;
同时在铰接块804移动的时候,由于铰接块804两侧设置有防尘板806,能够使滑动槽807内部的环境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防止外部灰尘对内部的润滑油造成影响,同时经过排油管907排出的润滑油在向滑动槽807的另一端流动之后,通过过滤棉909能够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过滤,从而保证对铰接块804底部良好的润滑作用。
本装置具体使用步骤以及原理如下:
在重型车辆从顶部经过的时候,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对T梁7施加了向下的载荷,T梁7会在受力之后向下弯曲,此时如图9所示, T梁7由于向下弯曲使横隔板701将载荷传递给加固框801两端底部的连接板上,由于汽车通过的时候T梁7发生的是震动,顶紧弹簧902在整个过程中在不断的伸缩变化,使支撑油囊805的体积也是在震动中发生变化,如图11中所示,在液压油不断的运动中,滑动柱塞904就会在泵油管905的内部往复移动,使储油腔911内部的润滑油从进油管906进入然后从排油管907泵出,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将润滑油从储油腔911送到滑动槽807内部;
同时在T梁7底部的液压支撑柱802会由于T梁7的压力发生变化,使伸缩柱811被压缩进入液压支撑柱802的内部,同时支撑弹性件812被压缩对T梁7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如图10所示,由于液压支撑柱802与高压油腔814连通,从而使液压支撑柱802内部的液压油排入高压油腔814,由于高压油腔814内部的液压油变多,就会使弧形液压柱808向外伸出,再通过铰接球809相互对接的弧形液压柱808都伸长的时候,由于弧形转动节803之间相互铰接,就会使每一组弧形转动节803都发生转动,在弧形转动节803发生转动变化的时候,铰接块804也会在滑动槽807内部发生滑动,使铰接块804能够根据弧形转动节803的变化进行调节位置,便于使弧形转动节803向上顶起加固框801,利用加固框801对T梁7提供更大的支撑力,从而减少T梁7的弯曲量,T梁7受到的部分竖直载荷通过加固台6和拱形台5能够直接传递给支撑架4,减少梁盖3受到的竖直载荷,同时支撑架4的顶部也能够对梁盖3进行支撑,从而达到对T梁7和梁盖3同时进行支撑加固的目的,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
在T梁7没有车辆施加负载的时候,液压支撑柱802内部的支撑弹性件812又能够将伸缩柱811顶出,通过伸缩柱811对T梁7支撑,同时由于高压油腔814内部的液压油减少,能够减少加固框801对T梁7向上的支撑力,避免了T梁7在没有车辆经过的时候持续受到向上的负载而发生向上弯曲凸起,使加固结构能够根据桥梁的载荷提供适当的支撑力,同时又避免加固结构支撑力过大对桥梁造成损伤;
同时在铰接块804移动的时候,由于铰接块804两侧设置有防尘板806,能够使滑动槽807内部的环境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防止外部灰尘对内部的润滑油造成影响,同时经过排油管907排出的润滑油在向滑动槽807的另一端流动之后,通过过滤棉909能够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过滤,从而保证对铰接块804底部良好的润滑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桩基(1), 桩基(1)的顶部设置有墩台柱(2),墩台柱(2)的顶部设置有梁盖(3),梁盖(3)的顶部通过永久支座(301)支撑有T梁(7),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台柱(2)的中部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顶部侧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拱形台(5),拱形台(5)的顶部设置有加固台(6),加固台(6)的两端通过支撑板(601)支撑在梁盖(3)的顶部;
所述T梁(7)的中部等间距设置有横隔板(701),相邻两个横隔板(701)之间设置有加固框(801),加固框(801)的底部两端通过支撑油囊(805)支撑在加固台(6)的顶部;
所述加固框(801)的顶部等间距设置有液压支撑柱(802),液压支撑柱(802)的顶部通过伸缩柱(811)与T梁(7)的底部顶紧,加固框(801)的底部中间通过铰链对称设置有两组弧形转动节(803),相邻的两个弧形转动节(803)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每一组弧形转动节(803)的底部通过铰链连接有铰接块(804),铰接块(804)滑动设置在加固台(6)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包括加固环(401)、三角钢架(402)、安装台(403),三角钢架(402)的顶部支撑在安装台(403)的底部,加固环(401)由两个半圆环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三角钢架(402)的底部与加固环(401)的顶部固定连接,加固环(401)的底部支撑在桩基(1)的顶部或两个墩台柱(2)之间设置的系梁(20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台(5)的底部由多个拱形的钢片构成,钢片的顶部与加固台(6)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板(501),螺栓板(501)通过多个螺栓与加固台(6)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框(801)的顶部等间距设置有圆形的卡紧盘(813),液压支撑柱(802)的底部开设有与卡紧盘(813)配合卡紧的圆槽,液压支撑柱(802)的内部充满液压油,并且在液压支撑柱(802)的内底壁设置有支撑弹性件(812),支撑弹性件(812)的顶部与伸缩柱(811)的底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弧形转动节(803)的靠近面均开设有伸缩槽(810),伸缩槽(810)的底壁开设有高压油腔(814),高压油腔(814)的内部设置有弧形液压柱(808),高压油腔(814)内部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支撑柱(802)内部的液压油连通,相邻两个弧形液压柱(808)的端部通过铰接球(809)相互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框(801)的两端侧面与横隔板(701)侧面贴紧,加固框(801)的两端顶部设置有高度小于液压支撑柱(802)的凸起,加固框(801)的两端底部设置有支撑在横隔板(701)底部的连接板,位于同一个横隔板(701)下方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台(6)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807),铰接块(804)的底部滑动设置在滑动槽(807)的内部,铰接块(804)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防尘板(806),铰接块(804)在滑动槽(807)内部移动的距离小于防尘板(806)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滑动槽(807)的两端均开设有储油腔(911),两个储油腔(911)的端部通过两个回油通道(910)连通,所述回油通道(910)截面为矩形且两端开口,靠近支撑油囊(805)一侧的储油腔(911)设置有连通油管(903),远离支撑油囊(805)一侧的储油腔(911)设置有过滤棉(9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台(6)的内部设置有泵油管(905),泵油管(905)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柱塞(904),泵油管(905)靠近铰接块(804)的一端设置有进油管(906),泵油管(905)靠近铰接块(804)的一端侧面设置有排油管(907),排油管(907)的出口端与滑动槽(807)连通,进油管(906)和排油管(907)的中部均设置有单向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油囊(805)的内部设置有顶紧弹簧(902),顶紧弹簧(902)通过加固台(6)对加固框(801)进行支撑,支撑油囊(805)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油管(903),连通油管(903)的另一端与泵油管(905)上远离进油管(906)的一端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017404.1A CN118531734B (zh) | 2024-07-29 | 2024-07-29 | 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017404.1A CN118531734B (zh) | 2024-07-29 | 2024-07-29 | 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531734A true CN118531734A (zh) | 2024-08-23 |
CN118531734B CN118531734B (zh) | 2024-10-25 |
Family
ID=92383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017404.1A Active CN118531734B (zh) | 2024-07-29 | 2024-07-29 | 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531734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602961U (zh) * | 2019-01-04 | 2019-11-08 | 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托架 |
CN112442948A (zh) * | 2020-10-30 | 2021-03-05 | 重庆交通大学 | 一种桥梁减震加固装置 |
CN214656301U (zh) * | 2021-03-19 | 2021-11-09 |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道路桥梁简支梁施工结构 |
KR102345997B1 (ko) * | 2021-04-13 | 2021-12-30 | 차현남 | 곡률슬라이딩진자운동·다접점포인트 지지력 균등분배로 이루어진 하이브리드식 보수보강용 교량하부 동시 인상·동시 인하장치 및 이를 통한 교량받침교체방법 |
CN114277698A (zh) * | 2021-12-10 | 2022-04-05 | 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简支梁桥的波纹钢拱式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
CN115045205A (zh) * | 2022-06-24 | 2022-09-13 | 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反力架牵引的简支桥梁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
CN115045207A (zh) * | 2022-07-26 | 2022-09-13 | 韩东亮 | 一种桥梁路面裂缝加固结构 |
CN117127522A (zh) * | 2023-09-08 | 2023-11-28 | 上海砼极建筑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加固抗压结构 |
-
2024
- 2024-07-29 CN CN202411017404.1A patent/CN1185317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602961U (zh) * | 2019-01-04 | 2019-11-08 | 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托架 |
CN112442948A (zh) * | 2020-10-30 | 2021-03-05 | 重庆交通大学 | 一种桥梁减震加固装置 |
CN214656301U (zh) * | 2021-03-19 | 2021-11-09 |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道路桥梁简支梁施工结构 |
KR102345997B1 (ko) * | 2021-04-13 | 2021-12-30 | 차현남 | 곡률슬라이딩진자운동·다접점포인트 지지력 균등분배로 이루어진 하이브리드식 보수보강용 교량하부 동시 인상·동시 인하장치 및 이를 통한 교량받침교체방법 |
CN114277698A (zh) * | 2021-12-10 | 2022-04-05 | 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简支梁桥的波纹钢拱式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
CN115045205A (zh) * | 2022-06-24 | 2022-09-13 | 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反力架牵引的简支桥梁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
CN115045207A (zh) * | 2022-07-26 | 2022-09-13 | 韩东亮 | 一种桥梁路面裂缝加固结构 |
CN117127522A (zh) * | 2023-09-08 | 2023-11-28 | 上海砼极建筑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加固抗压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531734B (zh) | 2024-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14103A (zh) | 轨行式液压水沟电缆槽台车模板系统 | |
CN111890516B (zh) | 一种钢筋混泥土柱制作用辅助添加钢筋装置 | |
CN118531734B (zh) | 一种建筑工程梁加固结构 | |
CN113152267A (zh) | 一种市政桥梁用临时支座 | |
CN112267375A (zh) | 一种桥梁专用阻尼减震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8483313A (zh) | 一种用于重型机械的抬升装置 | |
CN110439289A (zh) | 大跨度转换钢桁架体外张拉预加载施工方法 | |
CN204941570U (zh) | 轨行式液压水沟电缆槽台车模板系统 | |
CN115680318A (zh) | 一种新型钢结构支撑 | |
CN211421125U (zh) | 一种土木工程用打桩机 | |
CN209705142U (zh) |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环保机械 | |
CN210259775U (zh) | 一种垃圾压缩箱体升降导向平衡装置 | |
CN114382177A (zh) | 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抗震节点 | |
CN112575695A (zh) | 一种桥梁钢结构的临时加固结构 | |
CN114046062A (zh) | 一种新型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 | |
CN113250314B (zh) | 装配式建筑梁柱节点连接机构 | |
CN214348792U (zh) | 一种活动房屋用钢结构 | |
CN221798792U (zh) | 一种具有缓冲装置的钢结构支撑梁 | |
CN218521942U (zh) | 抗震型建筑钢结构 | |
CN219639141U (zh) | 一种卧式直联涡压泵 | |
CN220909224U (zh) |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组件 | |
CN217352111U (zh) | 一种预制柱桩结构 | |
CN217026654U (zh) | 一种预制桥梁梁板底部支撑结构 | |
CN110747730A (zh) | 防侧翻金属减振支座 | |
CN222375200U (zh) | 一种大截面双层悬挑钢箱梁顶升滑移施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