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62653B - 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 - Google Patents
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462653B CN118462653B CN202410603954.5A CN202410603954A CN118462653B CN 118462653 B CN118462653 B CN 118462653B CN 202410603954 A CN202410603954 A CN 202410603954A CN 118462653 B CN118462653 B CN 1184626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cavity
- transmission shaft
- cooling medium
- cooling j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12 cooling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06—Cooling the drive syste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6—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04D29/5886—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cooling by inje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6—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04D29/5893—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heat insulation or con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包括:泵体、轴箱、驱动电机、传动轴和冷却套;其中,所述冷却套设于所述泵体和所述轴箱之间,所述冷却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泵体的固定部和所述轴箱的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套设置有冷却腔,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轴箱、所述冷却套后与所述泵体传动连接;所述冷却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本发明达到了泵体运行过程中,利用冷却介质入口向冷却腔内通入冷却介质,由冷却腔内的冷却介质对传动轴上位于泵体和驱动电机之间的部分进行冷却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减少传动轴到驱动电机的热传递,降低传动轴温度对驱动电机的影响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泵体在运行过程中热量会经传动轴传导至驱动电机,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
背景技术
强制循环泵(pmpforcecirclation)是一种利用液体在密闭容器内不断循环流动,将能量传递给流体,防止流体凝固的机械。
其工作原理是:当液体进入泵体后,由于驱动机和泵的能量转换作用,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当压力增加到一定值时,通过控制装置的调节(改变阀门的开度),使流入泵内的液体流量不断增大;与此同时液体的热量由泵体向电机传递。
强制循环泵应用至高温介质输送时,泵体受介质温度影响和在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影响会升温,上升的温度会传导至传动轴上,经传动轴会传导至驱动电机上,进而影响驱动电机运行,且受温度影响,驱动电机在选型上也受到温度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相关技术中泵体在运行过程中热量会经传动轴传导至驱动电机,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包括:泵体、轴箱、驱动电机、传动轴和冷却套;其中,
所述冷却套设于所述泵体和所述轴箱之间,所述冷却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泵体的固定部和所述轴箱的固定部固定连接;
所述冷却套设置有冷却腔,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轴箱、所述冷却套后与所述泵体传动连接;
所述冷却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
进一步的,冷却腔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为扁平的环形腔并绕所述传动轴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所述冷却介质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腔体包括相对设置并沿径向分布的第一环形面和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一环形面和所述第二环形面之间的间距从所述冷却套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以使所述第一腔体的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冷却介质入口连接的部分、以及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连接的部分均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宽度较大的一端。
进一步的,第一环形面相对于所述第二环形面靠近所述传动轴,所述第一环形面的母线平行于所述传动轴的轴线,所述第二环形面的母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线呈锐角。
进一步的,冷却套设置有贯通的轴孔,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轴孔并与所述轴孔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腔体设于所述轴孔的外侧并在径向上靠近所述轴孔。
进一步的,冷却套内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的,冷却腔还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冷却套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轴孔连通,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二腔体;
所述第二腔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腔体包括开设在所述冷却套的第二端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位于所述冷却套的中部并与所述轴孔连通,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设置为环形槽并位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外侧;
所述第一槽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一槽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一槽体连通;
所述冷却套内还设置有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连通,所述第四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连通。
进一步的,轴箱内设置有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滑动轴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并与所述第二槽体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冷却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台阶和第二安装台阶;
所述泵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安装台阶,所述轴箱的端部设置有第四安装台阶;
所述第一安装台阶和所述第三安装台阶在轴上插接装配,所述第二安装台阶和所述第四安装台阶在轴向上插接装配;
所述轴箱和所述泵体之间通过法兰螺栓连接,所述冷却套压紧在所述泵体和所述轴箱之间。
进一步的,冷却套的环侧开设有若干散热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泵体、轴箱、驱动电机、传动轴和冷却套;其中,冷却套设于泵体和轴箱之间,冷却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泵体的固定部和轴箱的固定部固定连接;冷却套内设置有冷却腔,传动轴的第一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传动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过轴箱、冷却套后与泵体传动连接;冷却套上设置有与冷却腔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一方面,达到了泵体运行过程中,利用冷却介质入口向冷却腔内通入冷却介质,由冷却腔内的冷却介质对传动轴上位于泵体和驱动电机之间的部分进行冷却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减少传动轴到驱动电机的热传递,降低传动轴温度对驱动电机的影响,加速驱动电机冷却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泵体在运行过程中热量会经传动轴传导至驱动电机,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能够通过冷却套减少传动轴到驱动电机的热传递,因此在驱动电机的选型上更为自由和灵活。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泵体,2轴箱,3传动轴,4冷却套,40冷却腔,401第一腔体,4011第一环形面,4012第二环形面,402第二腔体,4020第一槽体,4021第二槽体,5冷却介质入口,6冷却介质出口,7散热槽,8第三流道,9第四流道,10滑动轴承,11第一安装台阶,12第二安装台阶,13第三安装台阶,14第四安装台阶,15密封环,16轴承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相关技术中的强制循环泵主要包括泵体、轴箱、驱动电机,三者通过传动轴连接,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旋转,由传动轴带动泵体内的叶轮旋转实现对介质的泵送。在强制循环泵应用至高温介质输送时,泵体受介质温度影响和在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影响会升温,上升的温度会传导至传动轴上,经传动轴会传导至驱动电机上,进而影响驱动电机运行,且受温度影响,驱动电机在选型上也受到温度的限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包括:泵体1、轴箱2、驱动电机、传动轴3和冷却套4;其中,
冷却套4设于泵体1和轴箱2之间,冷却套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泵体1的固定部和轴箱2的固定部固定连接;
冷却套4设置有冷却腔40,传动轴3的第一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传动轴3的第二端依次穿过轴箱2、冷却套4后与泵体1传动连接;
冷却套4上设置有与冷却腔40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5和冷却介质出口6。
在本实施例中,为降低传动轴3至驱动电机的热传导,需要对传动轴3上位于泵体1和驱动电机的部分进行单独冷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泵体1和轴箱2之间设置冷却套4实现对传动轴3该部分的冷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套4作为轴套安装在泵体1和轴箱2之间,传动轴3的第一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传动轴3的第二端依次穿过轴箱2、冷却套4后与泵体1传动连接。冷却套4内设置有冷却腔40,以及与冷却腔40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5和冷却介质出口6。在泵体1运行的过程中,可通过冷却介质入口5向冷却腔40内通入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水或者冷却气体。冷却介质在进入冷却腔40后能够与传动轴3进行热交换,从而带走传动轴3的热量,降低传动轴3的温度。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则通过冷却介质出口6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介质入口5可与外部热交换设备的出口连接,冷却介质出口6可与外部热交换设备的入口连接。冷却腔40可为设置在冷却套4内用于传动轴3穿过的腔体也可为设置在冷却套4内但与传动轴3隔断的腔体,又或者为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本实施例在此对其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一方面,达到了泵体1运行过程中,利用冷却介质入口5向冷却腔40内通入冷却介质,由冷却腔40内的冷却介质对传动轴3上位于泵体1和驱动电机之间的部分进行冷却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减少传动轴3到驱动电机的热传递,降低传动轴3温度对驱动电机的影响,加速驱动电机冷却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泵体1在运行过程中热量会经传动轴3传导至驱动电机,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能够通过冷却套4减少传动轴3到驱动电机的热传递,因此在驱动电机的选型上更为自由和灵活。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强制循环泵的轴箱2在靠近泵体1的一端具有一段空腔。在对相关技术中的强制循环泵进行改进时,可减小该段空腔的长度,并额外布置冷却套4,即冷却套4的长度趋近与减小的空腔长度,从而使改进后强制循环泵的整体外形和尺寸上与相关技术中的强制循环泵接近或一致,以便于将改进后的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直接安装与现有的设备或运行环境中进行使用。
并且,为进一步提高冷却套4的降温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冷却套4的环侧开设有若干散热槽7,通过散热槽7可增加冷却套4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冷却套4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冷却套4对传动轴3的冷却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槽7可为环形槽。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冷却腔40包括第一腔体401,第一腔体401设置为扁平的环形腔并绕传动轴3的周向设置,第一腔体401的两端分别与冷却介质入口5和冷却介质出口6连接。
具体的,需要说明的是,为提高冷却腔40内冷却介质的换热效率,本实施例中,冷却腔40包括扁平的第一腔体401,第一腔体401围绕传动轴3设置,第一腔体401的径向宽度较小,冷却介质在充满第一腔体401后,能够在第一腔体401内能够形成较薄的换热层,较薄的换热层能够快速地与传动轴3进行热交换并快速升温至设定温度后排出,从而使得第一腔体401内的冷却介质流动速度加快,进而使得对传动轴3的换热效率加快,且换热后的冷却介质均能够达到设定温度,提高冷却介质的温度利用率。
进一步的,第一腔体401的最大宽度为传动轴3直径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在该尺寸下,位于第一腔体401内的冷却介质具有更优的换热效率。
为增加冷却介质在第一腔体401内的行程,第一腔体401上用于冷却介质流入和流出的开口位于第一腔体401上的两个远端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腔体401包括相对设置并沿径向分布的第一环形面4011和第二环形面4012,第一环形面4011和第二环形面4012之间的间距从冷却套4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以使第一腔体401的宽度逐渐增大;
第一腔体401和冷却介质入口5连接的部分、以及与冷却介质出口6连接的部分均位于第一腔体401宽度较大的一端。
在第一腔体401设置为扁平腔体的基础上,第一腔体401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401为顺直的环形腔体,即第一腔体401内的两个环形面平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401为锥形腔体,即第一腔体401内的两个环形面不平行。在两个环面不平行后,第一腔体401两端的宽度不同,当宽度较大的一端作为冷却介质流入和冷却介质流出时能有利于冷却介质的流动,从而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环形面4011相对于第二环形面4012靠近传动轴3,第一环形面4011的母线平行于传动轴3的轴线,第二环形面4012的母线与传动的轴线呈锐角。
在第一环形面4011和第二环形面4012不平行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环形面4011和第二环形面4012具有至少两种设置方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靠近传动轴3的第一环形面4011的切面为直面,即第一环形面4011的母线平行于传动轴3的轴线,第二环形面4012的切面为斜面,即第二环形面4012的母线与传动轴3的轴线具有一定的夹角。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环形面4011的切面为斜面,第二环形面4012的切面为直面。
当冷却介质的流入和流出端均在第二环形面4012上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为第一环形面4011的切面为直面,第二环形面4012的切面为斜面,从而更加利于冷却介质的流动。
进一步的,冷却套4设置有贯通的轴孔,传动轴3穿过轴孔并与轴孔间隙配合;
第一腔体401设于轴孔的外侧并在径向上靠近轴孔。
具体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传动轴3需要穿过冷却套4,因此本实施例中在冷却套4内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孔,传动轴3在安装后贯穿轴孔并与轴孔间隙配合,使得传动轴3的旋转不会对冷却套4产生直接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401设置为在冷却套4内但与传动轴3隔断的腔体,进入第一腔体401内的冷却介质不与传动轴3直接接触。进入第一腔体401内的冷却介质能够对冷却套4的内壁进行降温,即对轴孔进行直接降温,降温后的轴孔则能够对轴孔和传动轴3之间的区域进行降温,然后利用该区域对传动轴3进行降温。
为便于第一腔体401与冷却介质入口5和冷却介质出口6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冷却套4内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第一端与冷却介质入口5连接,第一流道的第二端与第一腔体40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流道的第一端与冷却介质出口6连接,第二流道的第二端与第一腔体401的第二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具有多种设置方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为设于冷却套4内壁中的孔道结构,并在第一腔体401上开设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的孔。
在冷却腔40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冷却腔40还包括第二腔体402,第一腔体401位于冷却套4的第二端并与轴孔连通,传动轴3穿过第二腔体402;
第二腔体402的两端分别与冷却介质入口5和冷却介质出口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401位于冷却套4内靠近中部的位置,第二腔体402位于冷却套4的第二端,即靠近轴箱2的一端。第二腔体402作为冷却腔40的一部分同样起到对传动轴3进行冷却的作用,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腔体402的两端也与冷却介质入口5和冷却介质出口6连通。与第一腔体40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401不与轴孔直接连通,第二腔体402则与轴孔直接连通。因此,进入第二腔体402内的冷却介质能够进入轴孔内从而与传动轴3直接接触。
由于传动轴3与轴孔为间隙配合,而为保证传动轴3的运行稳定性,轴孔和传动轴3的间隙不能过大,在间隙较小时进入间隙的冷却介质受到传动轴3旋转作用的影响难以顺畅地进行流动换热,此时位于间隙内的冷却介质却可充当传动轴3与冷却套4之间的导热介质,从而经轴孔的内壁与第一腔体401内的冷却介质进行换热,从而提高对传动轴3的降温效率。
在第二腔体402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二腔体402包括开设在冷却套4的第二端的第一槽体4020和第二槽体4021,第二槽体4021位于冷却套4的中部并与轴孔连通,传动轴3穿过第二槽体4021,第一槽体4020设置为环形槽并位于第二槽体4021的外侧;
第一槽体4020的两端分别与冷却介质入口5和冷却介质出口6连通;
第一流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401和第一槽体4020连通,第二流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401和第一槽体4020连通;
冷却套4内还设置有第三流道8和第四流道9,第三流道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槽体4020和第二槽体4021连通,第四流道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槽体4020和第二槽体4021连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的冷却介质经过冷却介质入口5进入第三流道8内,然后经第三流道8流入第一槽体4020、第二槽体4021以及轴孔与传动轴3的间隙内。位于第二槽体4021以及轴孔与传动轴3的间隙内的冷却介质再经第四流道9流入第一槽体4020内并从冷却介质出口6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流道8和第四流道9同样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流道8和第四流道9均为孔道。第三流道8和第四流道9上下分布,并且第三流道8的轴线与第四流道9的轴线呈一定的夹角,使得在从冷却套4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第三流道8和第四流道9之间的轴线距离逐渐增大。
由于本实施例中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采用在相关技术中前端具有空腔的强制循环泵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因此根据该的强制循环泵的结构特性,在轴箱2的前端具有突出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套接在传动轴3上。为此,为使冷却套4能够适配于该轴箱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轴箱2内设置有滑动轴承10,滑动轴承10套接在传动轴3上,滑动轴承1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槽体4021内,并与第二槽体4021间隙配合。
由于滑动轴承位于第二槽体4021内,因此进入第二槽体4021的冷却介质还能够对滑动轴承10以及该部分的传动轴3进行冷却,从而进一步提高对传动轴3的冷却效果,降低传动轴3至驱动电机的热传导。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槽体4021的右端以及第一槽体4020的右端均为开口结构,为使在安装后封闭该开口结构,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槽体4020的右端和轴箱2之间设置有密封环,通过密封环封堵第一槽体4020的右端开口结构,在第二槽体4021的右端和轴箱2之间则利用轴承盖封堵。
为便于冷却套4的安装和拆卸,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冷却套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台阶11和第二安装台阶12;
泵体1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安装台阶13,轴箱2的端部设置有第四安装台阶14;
第一安装台阶11和第三安装台阶13在轴上插接装配,第二安装台阶12和第四安装台阶14在轴向上插接装配;
轴箱2和泵体1之间通过法兰螺栓连接,冷却套4压紧在泵体1和轴箱2之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时,可先将冷却套4第一端的第一安装台阶11对接至泵体1上的第三安装台阶13,使二者在轴向和径向上定位,然后将轴箱2上的第四安装台阶14对接至冷却套4第二端的第二安装台阶12,使二者也在轴向和径向上定位,最后再将法兰螺栓拧入轴箱2和泵体1上,使得轴箱2将冷却套4压紧在泵体1上。在拆卸时,只需要拧下法兰螺栓使其脱离泵体1,然后沿轴向抽出轴箱2后即可将冷却套4取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台阶11、第二安装台阶12、第三安装台阶13和第四安装台阶14的具体结构形式和数量本实施例中在此对其不做限制,可根据实际的强制循环泵结构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在此对其不做限制。
在相关技术中泵体1的右端需要设置封盖来防止泵体1内的介质泄漏,由于本实施例中在泵体1的右端设置有冷却套4,因此可利用冷却套4的左端端面作为封盖来封堵泵体1的右端,从而使得冷却套4在实现对传动轴3冷却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阻止泵体1内介质泄漏的效果。而本实施例中,位于冷却套4上的第一安装台阶11在与泵体1上的第三安装台阶13配合后也能够实现如封盖的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轴箱、驱动电机、传动轴和冷却套;其中,
所述冷却套设于所述泵体和所述轴箱之间,所述冷却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泵体的固定部和所述轴箱的固定部固定连接;
所述冷却套内设置有冷却腔,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轴箱、所述冷却套后与所述泵体传动连接;
所述冷却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
所述冷却腔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为扁平的环形腔并绕所述传动轴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所述冷却介质出口连接;
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相对设置并沿径向分布的第一环形面和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一环形面和所述第二环形面之间的间距从所述冷却套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以使所述第一腔体的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冷却介质入口连接的部分、以及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连接的部分均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宽度较大的一端;
所述冷却套内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冷却套设置有贯通的轴孔,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轴孔并与所述轴孔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腔体设于所述轴孔的外侧并在径向上靠近所述轴孔;
所述冷却腔还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冷却套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轴孔连通,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二腔体;
所述第二腔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连接;
所述第二腔体包括开设在所述冷却套的第二端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位于所述冷却套的中部并与所述轴孔连通,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设置为环形槽并位于所述第二槽体的外侧;
所述第一槽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一槽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一槽体连通;
所述冷却套内还设置有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连通,所述第四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面相对于所述第二环形面靠近所述传动轴,所述第一环形面的母线平行于所述传动轴的轴线,所述第二环形面的母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线呈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箱内设置有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滑动轴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并与所述第二槽体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台阶和第二安装台阶;
所述泵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三安装台阶,所述轴箱的端部设置有第四安装台阶;
所述第一安装台阶和所述第三安装台阶在轴上插接装配,所述第二安装台阶和所述第四安装台阶在轴向上插接装配;
所述轴箱和所述泵体之间通过法兰螺栓连接,所述冷却套压紧在所述泵体和所述轴箱之间;
所述冷却套的环侧开设有若干散热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603954.5A CN118462653B (zh) | 2024-05-15 | 2024-05-15 | 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603954.5A CN118462653B (zh) | 2024-05-15 | 2024-05-15 | 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462653A CN118462653A (zh) | 2024-08-09 |
CN118462653B true CN118462653B (zh) | 2025-01-28 |
Family
ID=92166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603954.5A Active CN118462653B (zh) | 2024-05-15 | 2024-05-15 | 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462653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72385A (ja) * | 1991-09-10 | 1993-03-26 | Toshiba Corp | 原子炉の再循環ポンプ |
CN101737344A (zh) * | 2010-01-28 | 2010-06-16 | 太仓顺达磁力泵科技有限公司 | 卧式高压磁力风机 |
CN203463373U (zh) * | 2013-07-30 | 2014-03-05 | 广州市白云区吉利机械设备厂 | 水泵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26548Y (zh) * | 2001-11-09 | 2002-12-18 |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克隆集团有限公司 | 磁力泵 |
CN103062133A (zh) * | 2011-10-24 | 2013-04-24 |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式高楼水泵冷却结构 |
JP6692725B2 (ja) * | 2016-09-08 | 2020-05-13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圧縮機 |
CN209510712U (zh) * | 2019-02-15 | 2019-10-18 | 郭建军 | 一种泵轴密封装置 |
CN112324677A (zh) * | 2020-11-20 | 2021-02-05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转速实现精确控制流量的冷却水泵及其装配工艺 |
CN217354918U (zh) * | 2022-04-29 | 2022-09-02 | 广州市昕恒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高温水循环泵组 |
-
2024
- 2024-05-15 CN CN202410603954.5A patent/CN1184626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72385A (ja) * | 1991-09-10 | 1993-03-26 | Toshiba Corp | 原子炉の再循環ポンプ |
CN101737344A (zh) * | 2010-01-28 | 2010-06-16 | 太仓顺达磁力泵科技有限公司 | 卧式高压磁力风机 |
CN203463373U (zh) * | 2013-07-30 | 2014-03-05 | 广州市白云区吉利机械设备厂 | 水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462653A (zh) | 2024-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58465B (zh) | 机械密封用高效循环冷却装置 | |
CN113541401A (zh) | 一种超高速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及其轴端搅液装置 | |
CN118462653B (zh) | 可加速电机冷却的强制循环泵 | |
CN215772843U (zh) | 一种超高速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及其轴端搅液装置 | |
CN114165462B (zh) |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和燃料电池系统 | |
CN106160403A (zh) | 立式风冷型永磁调速器 | |
CN116792322B (zh) | 智能双驱泵及供水系统 | |
CN220566638U (zh) | 多通阀 | |
CN106122037A (zh) | 一种高温泵悬架体的冷却装置 | |
CN115741222A (zh) | 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和电主轴 | |
CN116317359A (zh) | 一种具有并列式液冷结构的低温泵用电机 | |
CN210318503U (zh) | 一种机械密封装置 | |
CN112054636A (zh) | 一种用于无刷外转子电机铁芯散热的水冷头结构 | |
CN113675994A (zh) | 一种箱式电机空气直冷结构 | |
CN208380890U (zh) | 一种离心泵的多作用电机冷却润滑流通系统 | |
CN220505336U (zh) | 智能双驱泵及供水系统 | |
CN208380897U (zh) | 一种适用于高真空环境的潜液式管路型低温泵 | |
WO2024179051A1 (zh) | 轴组件、驱动总成和车辆 | |
CN112865397A (zh) | 一种电机冷却油路结构 | |
CN111379859A (zh) | 一种免冲洗机械密封 | |
WO2010017699A1 (zh) | 汽车用水冷刮片式液涡流缓行器 | |
CN218976510U (zh) | 一种水冷电机 | |
CN217422148U (zh) | 一种用于齿轮箱的冷却装置及齿轮箱 | |
CN221268777U (zh) | 一种涂布机用内循环冷却辊 | |
CN217335244U (zh) | 一种转子水冷却结构及其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