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416808A - 一种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16808A
CN118416808A CN202410538464.1A CN202410538464A CN118416808A CN 118416808 A CN118416808 A CN 118416808A CN 202410538464 A CN202410538464 A CN 202410538464A CN 118416808 A CN118416808 A CN 118416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preparation
data analysis
analysis unit
preset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5384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416808B (zh
Inventor
刘宇康
赵英杰
黄德宇
韩卓凌
焦守泽
唐超越
孙玉芳
张佳豪
谢忠阳
郑旭涵
仇文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4105384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416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8416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16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416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16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C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HEMO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 G16C20/00Chemoinformatics, i.e.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f physicochemical or structural data of chemical particles, elements, compounds or mixtures
    • G16C20/70Machine learning, data mining or chemometr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19/0013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319/101,4-Dioxanes; Hydrogenated 1,4-dioxanes
    • C07D319/121,4-Dioxanes; Hydrogenated 1,4-dioxane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49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2219/00051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 B01J2219/00054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heat exchange system
    • B01J2219/0005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heat exchange system involving measured parameters
    • B01J2219/00058Temperature measur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49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2219/00171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dens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49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2219/00191Control algorith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丙交酯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制备;检测L‑丙交脂的含量,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检测结果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若初步判定不满足预设标准,根据剩余反应物浓度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断,若判定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根据L‑丙交酯的含量确定不满足的原因;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时,保持运行参数不变。本发明通过对L‑丙交酯含量进行检测并与预设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并在判定不满足预设标准时,进行进一步判定或确定该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从而保证催化产率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交酯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采取两步法制备丙交酯,首先乳酸脱水缩合形成乳酸低聚物,然后低聚物高温催化裂解得到丙交酯,生产丙交酯主要使用金属盐催化剂,主要是锌或锡的化合物。整个制备过程需要在高温、负压以及催化的条件下进行,期间为了提高整体收率,未反应物要回流重复利用,最后通过一定的提纯手段获得合格的丙交酯产品。丙交酯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缩聚、解聚环化和提纯几个单元。生产丙交酯主要使用金属盐催化剂,主要是锌或锡的化合物。传统工业上的两步法制备丙交酯,产率较低,生成的低聚物量多,影响其制备因素偏多,提纯困难,最终导致成本过高。使用的金属催化剂容易污染产品、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生产率低等等。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111078761.5公开了一种结晶多孔聚合物材料限域催化丙交酯的合成方法,包括:(Ⅰ)合成催化剂;(Ⅱ)限域催化丙交酯的合成;(Ⅲ)提纯丙交酯。由此可见,所述结晶多孔聚合物材料限域催化丙交酯的合成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在原料或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无法根据合成的结果进行对应的调节,从而无法保证制备方法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原料以及其他条件下制备的稳定性,从而使制得的L-丙交酯的催化产率的稳定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制得的L-丙交酯的催化产率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包括:
步骤S1,数据分析单元控制制备单元按预设参数进行制备;
步骤S2,制备完成后,检测单元对制备完成后的混合液中的L-丙交脂的含量进行检测,数据分析单元根据L-丙交脂的含量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
步骤S3,若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初步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剩余反应物浓度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断,若数据分析单元判定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L-丙交酯的含量确定针对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
步骤S4,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时,保持运行参数不变并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在每次制备完成后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重新判定。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检测单元测得的L-丙交酯的含量对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若含量大于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一级预设含量,数据分析单元判定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
若所述含量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含量且大于等于所述制备单元中预设的二级预设含量,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初步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控制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剩余反应物浓度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断;
若所述含量小于所述二级预设含量,数据分析单元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所述含量确定针对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初步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时,根据剩余反应物的浓度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断,若浓度大于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预设浓度,数据分析单元判断反应未进行完全,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
若所述浓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浓度,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断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浓度将所述一级预设含量调节至对应值。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判断反应未进行完全,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时,将所述浓度与所述预设浓度的差值记为标准差值并根据标准差值设置有针对制备单元采用热溶液法制备过程中的溶液的量的修正方式,且各修正方式针对溶液的量的修正幅度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针对所述溶液的量进行调节时,根据调节后的溶液的量设置有针对所述制备单元进行制备时的加热时间的时间调节方式,且各时间调节方式针对加热时间的调节方式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判断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时,将所述预设浓度与所述浓度的差值记为浓度差值并根据浓度差值设置有针对所述一级预设含量的调节方式,且各调节方式针对一级预设含量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时,将所述二级预设含量与所述L-丙交酯的含量的差值记为含量差值并根据含量差值确定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包括:反应时间过长,L-丙交酯在生成后发生降解、气密性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确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反应时间过长,所述L-丙交酯在生成后发生降解时,将所述含量差值与所述预设含量差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并根据第一差值设置有针对所述反应时间的反应调节方式,且各反应调节方式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确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气密性问题时,根据制备单元中的氧气含量对制备单元的气密性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断,若氧气含量大于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预设氧气含量,数据分析单元判断制备单元的气密性不满足预设标准;
若所述氧气含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氧气含量,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断所述制备单元的气密性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判断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反应时间过长,所述L-丙交酯在生成后发生降解。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判定气密性不满足预设标准时,发出气密性异常通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对L-丙交酯含量进行检测并与预设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并在判定不满足预设标准时,进行进一步判定或确定该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从而及时对对应参数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催化产率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对制备完成后的反应物的浓度进行检测并与预设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进一步判定,从而更加精准地判定制备过程的运行是否合格进行更精准的判定,从而在判定不满足预设标准时,及时进行对应的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催化产率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通过热熔液法进行制备过程中,溶液的量对制备的催化产率会产生影响,本发明通过计算标准差值并与预设标准进行比较,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对应的修正系数,从而将溶液的量修正至对应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催化产率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溶液的量的多少会影响加热速度的快慢,从而影响达到预设温度的时间,从而影响反应的时间,因此,将溶液的量调节后,反应的时间也需要进行对应的调节,基于调节完成后的溶液的量确定反应时间是必须的,因此,本发明通过对加热时间进行对应的调节,能够进一步提高催化产率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计算标准差值并与预设标准进行比较,从而选取基于当前情况的参数对溶液的量进行修正,从而及时对判定标准进行修正,从而进一步提高催化产率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计算第一插值并与预设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从而根据确定的原因进行下一步的调节,从而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催化产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判定方式的判定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修正方式的判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采用溶剂热法合成COF,步骤如下:
(1)用耐热热管(Pyrex tube)密封,并在120℃下加热3天,收集合成的沉淀物
(2)用四氢呋喃和去离子水洗涤。
(3)在120℃真空干燥过夜后获得OH-COOH-COF红色粉末。
基于溶剂热法合成的OH-COOH-COF合成丙交酯的方法如下:
本发明所选实施例为:反应在50mL甲苯中进行,预设温度为140℃,预设反应时间为3.5h,反应物为500mgOH-COOH-COF和1g80wt%L-乳酸,通过多次试验得:根据本方法获得L-丙交酯的含量的最低值为70%,即L-丙交酯的含量为70%时,反应合格。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的步骤流程图,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的结构框图,包括:
步骤S1,数据分析单元控制制备单元按预设参数进行制备;
步骤S2,制备完成后,检测单元对制备完成后的混合液中的L-丙交脂的含量进行检测,数据分析单元根据L-丙交脂的含量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
步骤S3,若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初步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剩余反应物浓度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断,若数据分析单元判定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L-丙交酯的含量确定针对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
步骤S4,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时,保持运行参数不变并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在每次制备完成后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重新判定。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判定放方式的判定流程图,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检测单元测得的L-丙交酯的含量确定针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含量大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一级预设含量;设定所述一级预设含量为70%;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初步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控制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剩余反应物浓度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断;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含量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含量且大于等于所述制备单元中预设的二级预设含量;设定所述二级预设含量为65%;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所述含量确定针对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含量小于所述二级预设含量。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根据剩余反应物的浓度确定针对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判断方式,其中:
第一判断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断反应未进行完全,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所述第一判断方式满足所述浓度大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预设浓度;设定所述预设浓度为0.08mo l/L;
第二判断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断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浓度将所述一级预设含量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判断方式满足所述浓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浓度。
请参阅4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修正方式的判定流程图,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所述第一判断方式下,将所述浓度与所述预设浓度的差值记为标准差值并根据标准差值确定针对所述制备单元采用热溶液法制备过程中的溶液的量的修正方式,其中:
第一修正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一修正系数将所述溶液的量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一修正方式满足所述标准差值大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一级预设标准差值;设定所述第一修正系数为0.87,所述一级预设标准差值为0.06mo l/L;
第二修正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二修正系数将所述溶液的量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二修正方式满足所述标准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标准差值且大于等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二级预设标准差值;设定所述第二修正系数为0.92,所述二级预设标准差值为0.03mo l/L;
第三修正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三修正系数将所述溶液的量修正至对应值;所述第三修正方式满足所述标准差值小于所述二级预设标准差值;设定所述第三修正系数为0.96。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针对所述溶液的量进行调节时,根据调节后的溶液的量确定针对所述制备单元进行制备时的加热时间的时间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时间调节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一时间调节系数将所述加热时间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时间调节方式满足所述调节后的溶液的量大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一级预设溶液量;设定所述第一时间调节系数为0.98,所述一级预设溶液量为46ml;
第二时间调节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二时间调节系数将所述加热时间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时间调节方式满足所述调节后的溶液的量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溶液量且大于等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二级预设溶液量;设定所述第二时间调节系数为0.95,所述二级预设溶液量为48ml;
第三时间调节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三时间调节系数将所述加热时间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三时间调节方式满足所述调节后的溶液的量小于所述二级预设溶液量;设定所述第三时间调节系数为0.93。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所述第二判断方式下,将所述预设浓度与所述浓度的差值记为浓度差值并根据浓度差值确定针对所述一级预设含量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调节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一调节系数将所述一级预设含量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浓度差值大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一级预设浓度差值;设定所述第一调节系数为0.94,所述一级预设浓度差值为0.06mo l/L;
第二调节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二调节系数将所述一级预设含量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浓度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浓度差值且大于等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二级预设浓度差值;设定所述第二调节系数为0.96,所述二级预设浓度差值为0.03mo l/L;
第三调节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三调节系数将所述一级预设含量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三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浓度差值小于所述二级预设浓度差值;设定所述第三调节系数为0.98。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所述第三判定方式下,将所述二级预设含量与所述L-丙交酯的含量的差值记为含量差值并根据含量差值确定针对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反应时间过长,所述L-丙交酯在生成后发生降解;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含量差值大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的预设含量差值;设定所述预设含量差值为7%;
第二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初步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气密性问题,根据所述制备单元中的氧气含量进行判断;所述第二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含量差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含量差值。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下,将所述含量差值与所述预设含量差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并根据第一差值确定针对所述反应时间的反应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反应调节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一反应调节系数将所述反应反应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反应调节方式满足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一级预设第一差值;设定所述第一反应调节系数为0.85,设定所述一级预设第一差值为6%;
第二反应调节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二反应调节系数将所述反应反应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反应调节方式满足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第一差值且大于等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二级预设第一差值;设定所述第二反应调节系数为0.90,设定所述二级预设第一差值为3%;
第三反应调节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使用第三反应调节系数将所述反应反应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三反应调节方式满足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二级预设第一差值;设定所述第三反应调节系数为0.94。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所述第二原因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制备单元中的氧气含量确定针对制备单元的气密性是否满足预设标准的判断方式,其中:
第一判断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断所述制备单元的气密性不满足预设标准;所述第一判断方式满足所述氧气含量大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预设氧气含量;设定所述预设氧含量为2%;
第二判断方式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断所述制备单元的气密性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判断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反应时间过长,所述L-丙交酯在生成后发生降解;所述第二判断方式满足所述氧气含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氧气含量。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所述第一判断方式下,发出气密性异常通知。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数据分析单元控制制备单元按预设参数进行制备;
步骤S2,制备完成后,检测单元对制备完成后的混合液中的L-丙交脂的含量进行检测,数据分析单元根据L-丙交脂的含量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
步骤S3,若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初步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剩余反应物浓度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断,若数据分析单元判定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L-丙交酯的含量确定针对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
步骤S4,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时,保持运行参数不变并控制所述检测单元在每次制备完成后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重新判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检测单元测得的L-丙交酯的含量对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若含量大于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一级预设含量,数据分析单元判定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
若所述含量小于等于所述一级预设含量且大于等于所述制备单元中预设的二级预设含量,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初步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控制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剩余反应物浓度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断;
若所述含量小于所述二级预设含量,数据分析单元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所述含量确定针对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初步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时,根据剩余反应物的浓度对制备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断,若浓度大于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预设浓度,数据分析单元判断反应未进行完全,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
若所述浓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浓度,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断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浓度将所述一级预设含量调节至对应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判断反应未进行完全,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时,将所述浓度与所述预设浓度的差值记为标准差值并根据标准差值设置有针对制备单元采用热溶液法制备过程中的溶液的量的修正方式,且各修正方式针对溶液的量的修正幅度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针对所述溶液的量进行调节时,根据调节后的溶液的量设置有针对所述制备单元进行制备时的加热时间的时间调节方式,且各时间调节方式针对加热时间的调节方式均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判断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时,将所述预设浓度与所述浓度的差值记为浓度差值并根据浓度差值设置有针对所述一级预设含量的调节方式,且各调节方式针对一级预设含量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判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时,将所述二级预设含量与所述L-丙交酯的含量的差值记为含量差值并根据含量差值确定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包括:反应时间过长,L-丙交酯在生成后发生降解、气密性问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确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反应时间过长,所述L-丙交酯在生成后发生降解时,将所述含量差值与所述预设含量差值的差值记为第一差值并根据第一差值设置有针对所述反应时间的反应调节方式,且各反应调节方式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确定所述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气密性问题时,根据制备单元中的氧气含量对制备单元的气密性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断,若氧气含量大于数据分析单元中预设的预设氧气含量,数据分析单元判断制备单元的气密性不满足预设标准;
若所述氧气含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氧气含量,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断所述制备单元的气密性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判断制备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为反应时间过长,所述L-丙交酯在生成后发生降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判定气密性不满足预设标准时,发出气密性异常通知。
CN202410538464.1A 2024-04-30 2024-04-30 一种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 Active CN118416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38464.1A CN118416808B (zh) 2024-04-30 2024-04-30 一种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538464.1A CN118416808B (zh) 2024-04-30 2024-04-30 一种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16808A true CN118416808A (zh) 2024-08-02
CN118416808B CN118416808B (zh) 2024-11-22

Family

ID=9232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538464.1A Active CN118416808B (zh) 2024-04-30 2024-04-30 一种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41680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8937A (zh) * 2021-09-15 2021-12-14 青岛科技大学 结晶多孔聚合物材料限域催化丙交酯的合成方法
CN114805285A (zh) * 2022-06-07 2022-07-29 南昌大学 一种从l-乳酸制备丙交酯的方法
CN116013422A (zh) * 2023-02-06 2023-04-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的乳酸聚合工艺
CN117000165A (zh) * 2023-08-04 2023-11-07 大庆永铸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渗吸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46410A (zh) * 2023-08-10 2023-11-14 广州市德先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的维生素c乙基醚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CN117548049A (zh) * 2023-11-10 2024-02-13 中浩建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甲基叔丁基醚的自动纯化装置
JP2024048356A (ja) * 2022-09-27 2024-04-08 東レ株式会社 学習用データ生成方法、材料の物性値推定方法、学習用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材料の物性値推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学習用データ生成装置
CN117853749A (zh) * 2024-02-04 2024-04-09 北京优信新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902797A (zh) * 2024-03-20 2024-04-19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高有机质污泥的脱水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8937A (zh) * 2021-09-15 2021-12-14 青岛科技大学 结晶多孔聚合物材料限域催化丙交酯的合成方法
CN114805285A (zh) * 2022-06-07 2022-07-29 南昌大学 一种从l-乳酸制备丙交酯的方法
JP2024048356A (ja) * 2022-09-27 2024-04-08 東レ株式会社 学習用データ生成方法、材料の物性値推定方法、学習用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材料の物性値推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学習用データ生成装置
CN116013422A (zh) * 2023-02-06 2023-04-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的乳酸聚合工艺
CN117000165A (zh) * 2023-08-04 2023-11-07 大庆永铸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渗吸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46410A (zh) * 2023-08-10 2023-11-14 广州市德先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的维生素c乙基醚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CN117548049A (zh) * 2023-11-10 2024-02-13 中浩建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甲基叔丁基醚的自动纯化装置
CN117853749A (zh) * 2024-02-04 2024-04-09 北京优信新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902797A (zh) * 2024-03-20 2024-04-19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高有机质污泥的脱水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16808B (zh) 2024-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6956A (zh) 一种基于过程迁移模型的间歇过程最优补偿控制策略
CN118416808A (zh) 一种新型丙交酯制备孔催化剂合成工艺
CN114345337B (zh) 一种乳酸的制备方法
CN117225332B (zh) 一种交联剂生产设备及其控制系统
CN105865215A (zh) 水泥窑炉温度多参量控制系统
CN112000149B (zh) 间歇反应釜温度自动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
CN107720778B (zh) 一种高活性氟化钾的连续化生产方法
CN107556465A (zh) 具有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性能的锌配位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019533B (zh) 一种双金属氮化物Co3W3N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11947183U (zh) 一种制备脱氢电解锰的装置
CN109415299B (zh) 甘氨酸的制造方法
CN113501794A (zh) 一种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的制备方法
CN108889330A (zh) 一种氮掺杂碳包覆钌高效析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45721A (zh) 一种呋喃基高分子量聚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13433986B (zh) 温度控制方法、烘箱、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06050B (zh) 一种基于潜变量过程迁移模型的间歇过程集成优化方法
CN114577019B (zh) 烟道闸板自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6748746A (zh) 一种异辛酸生产系统
CN113004229A (zh) 2-乙酰呋喃的制备方法
CN114703487A (zh) 一种用于pem膜电解水制氢的协调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3149025B (zh) 一种球形ltj沸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8774789U (zh) 一种尾气净化尿素水溶液生产用反应釜
CN116230984A (zh) 燃料电池电极封装框加工处理方法
CN118955206A (zh) 一种人工固氮酶制备工艺
CN118308609B (zh) 钒回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