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87393A - 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87393A CN118287393A CN202410395584.0A CN202410395584A CN118287393A CN 118287393 A CN118287393 A CN 118287393A CN 202410395584 A CN202410395584 A CN 202410395584A CN 118287393 A CN118287393 A CN 1182873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buffer
- gear
- plate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07C5/3416—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radiation transmissivity, e.g. for light, x-rays, particle radi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02—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e.g.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orienta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07C5/362—Separating or distributor mechanis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 G01N23/04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using tomography, e.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制氢用密封垫片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包括:上料机构,主动转盘,设置在上料机构的旁侧;翻面机构,设置在主动转盘上方,包括缓冲顶盘、缓冲圆板、动力磁盘、撑紧机构、两个夹紧机构、两个衔接磁盘和若干缓冲弹簧,缓冲顶盘滑动设置在主动转盘上方,若干缓冲弹簧沿缓冲顶盘下端圆周方向等角度设置,动力磁盘与缓冲圆板转动连接,撑紧机构设置在缓冲圆板下方,两个衔接磁盘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撑紧机构的两侧,撑紧机构的输出端与两个衔接磁盘固连,两个夹紧机构设置在撑紧机构两侧;两个ct检测仪设置在翻面机构两侧;分料机构,设置在主动转盘远离上料机构的一侧,能将垫片本体的良品和不良品分别导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制氢用密封垫片生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水制氢用密封垫片加工过程中,使用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设备对其进行检测是一个关键的步骤。ct检测通过X射线或其他形式的辐射源,从多个角度对物体进行扫描,然后利用计算机重建物体的内部结构图像。
但是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密封垫片上的加强筋的存在会改变垫片的局部结构和密度,这有可能在ct图像上产生伪影或干扰,从而影响对垫片其他部分的准确检测,在此过程中,由于加强筋的材料密度和厚度通常与垫片的其他部分不同,它们在ct图像上可能显示为明显的亮区或暗区。这些区域可能会遮挡或干扰到我们对垫片其他重要特征的观察,如微小裂纹、气孔或其他潜在缺陷。此外,加强筋的复杂形状和布局可能产生伪影或散射效应,这些伪影会扭曲或模糊ct图像中的真实结构信息。这可能导致对垫片内部结构的错误解读,从而影响到我们对垫片质量和完整性的评估。
同时,密封垫片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在密封垫片的底部和四周设置阻拦物,以减少或消除外部因素对扫描结果的干扰。现有的密封垫片在检测过程中为了上下料方面,密封垫片的周围不会设置阻拦物,但是这些密封垫片在检测过程中由于周围存在其他物体或空气流动,而这些因素可能会干扰X射线的传播和检测器的接收,从而影响ct图像的准确性。虽然阻拦物可以隔离这些外部因素,防止其他物体的阴影或伪影出现在扫描图像中。但是阻拦物会影响密封垫片的翻转,所以没有设置阻拦物的检测设备无法对密封垫片的质量进行精准测试,如果想要提高数据的准确度,操作人员只能对同一批芯片赋予标记后进行二次检测,或者在检测结束后进行人工翻面,以上无论哪种方式都会影响检测效率和检测速度,并且ct扫描使用的是高强度的X射线,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辐射伤害。
对此我们需要针对密封垫片上的加强筋对ct检测设备进行结构上的补充,确保在对密封垫片进行检测时,ct检测设备可以对密封垫片进行全方位测量,避免密封垫片在检测过程中无法得到完整的内部结构图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包括:
上料机构,能带动若干垫片本体依次进行移动;
主动转盘,设置在上料机构的旁侧;
翻面机构,设置在主动转盘上方,包括缓冲顶盘、缓冲圆板、动力磁盘、撑紧机构、两个夹紧机构、两个衔接磁盘和若干缓冲弹簧,缓冲顶盘滑动设置在主动转盘上方,若干缓冲弹簧沿缓冲顶盘下端圆周方向等角度设置,缓冲弹簧的上端与缓冲顶盘固连,下端与缓冲圆板固连,动力磁盘与缓冲圆板同轴线转动连接,撑紧机构设置在缓冲圆板的下方,两个衔接磁盘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撑紧机构的两侧,撑紧机构的输出端与两个衔接磁盘固连,两个衔接磁盘能通过磁力与动力磁盘传动连接,两个夹紧机构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撑紧机构的两侧;
两个ct检测仪,分别设置在翻面机构的两侧;
分料机构,设置在主动转盘远离上料机构的一侧,能将垫片本体的良品和不良品分别导出。
进一步的,主动转盘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成型有若干容纳穿孔,主动转盘的下端设置有主动电机,主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转盘同轴线固连。
进一步的,上料机构包括震动传送带、导料斜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震动传送带固定设置在主动电机的旁侧,导料斜板固定设置在震动传送带的上端,第一卡板固定设置在震动传送带的一侧,第二卡板固定设置在震动传送带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翻面机构还包括承载托板、升降齿条、升降滑杆、升降电机和升降齿轮,承载托板固定设置在主动转盘的上方,升降滑杆与承载托板滑动连接,升降齿条与升降滑杆固连,升降电机固定设置在承载托板的上端,升降齿轮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固连,升降齿轮与升降齿条相啮合,升降滑杆的下端与缓冲顶盘固连。
进一步的,翻面机构还包括缓冲电机、缓冲齿轮、撑紧齿轮和两个衔接支架,两个衔接支架分别与撑紧机构的两侧固连,两个衔接磁盘分别与两个衔接支架转动连接,缓冲电机固定设置在缓冲圆板上端,缓冲齿轮转动设置在缓冲圆板上端且与缓冲电机的输出端同轴线固连,撑紧齿轮与缓冲圆板同轴线转动连接且与缓冲齿轮相啮合,撑紧齿轮与动力磁盘同轴线固连。
进一步的,撑紧机构包括衔接齿座、总成齿轮、承载底盘、若干衔接齿条、若干抵紧压杆和若干抵紧推板,承载底盘与承载底盘同轴线设置,衔接齿座与承载底盘的一侧固连,一个衔接支架与衔接齿座固连,另一个衔接支架与承载底盘固连,总成齿轮与承载底盘同轴线转动连接,总成齿轮与两个衔接磁盘同轴线固连,若干衔接齿条分别与总成齿轮相啮合,若干抵紧压杆分别与若干衔接齿条固连,若干抵紧推板分别与承载底盘滑动连接,若干抵紧推板分别与若干抵紧压杆固连。
进一步的,夹紧机构还包括滑移电机、滑移齿轮、滑移齿条、翻转气缸、翻转支座、夹紧电机和活动夹爪,滑移电机固定设置在承载托板的上端,滑移齿轮转动设置在承载托板的内部且与滑移电机的输出端同轴线固连,滑移齿条滑动设置在承载托板的内部且与滑移齿轮相啮合,滑移齿条与翻转气缸固连,翻转气缸的输出端与翻转支座固连,夹紧电机固定设置在翻转支座的一侧,活动夹爪与翻转支座远离翻转气缸的一端转动连接,活动夹爪与夹紧电机的输出端同轴线固连。
进一步的,分料机构还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次品挡板、良品挡板、两个分料电机、两个分料齿轮和两个下料齿轮,第一传送带设置在主动转盘远离震动传送带且靠近第一卡板的一侧,第二传送带设置在主动转盘远离震动传送带且靠近第二卡板的一侧,两个分料电机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下端,两个分料齿轮分别与两个分料电机的输出端固连,两个下料齿轮分别与两个分料齿轮相啮合,良品挡板与第一卡板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转动连接,良品挡板与位于第一卡板上端的下料齿轮同轴线固连,次品挡板与第二卡板靠近第二传送带的一侧转动连接,次品挡板与位于第二卡板上端的下料齿轮同轴线固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装置采用磁力驱动的撑紧机构实现对垫片本体的撑紧,确保垫片本体可以在翻转过程中从主动转盘的容纳穿孔内脱离,无需操作人员对垫片本体赋予标记后进行二次检测,也无需操作人员对垫片本体进行手动翻面,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其二:本装置通过两个ct检测仪对垫片本体的两侧进行全方位检测,避免垫片本体上的加强筋影响数据,同时本装置无需要求垫片本体在检测时哪面向上,简化了上料的工序,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其三:本装置通过主动转盘带动垫片本体进行检测时,主动转盘和第一卡板能为垫片本体提供阻拦物,避免垫片本体在检测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进而防止其他物体的阴影或伪影出现在扫描图像中,大幅度提高垫片本体的检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中翻面机构的主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中翻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中撑紧机构的立体结构半剖图;
图9是实施例中撑紧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垫片本体的立体结构半剖图。
图中标号为:
1、垫片本体;2、上料机构;3、震动传送带;4、导料斜板;5、第一卡板;6、第二卡板;7、主动转盘;8、容纳穿孔;9、主动电机;10、翻面机构;11、承载托板;12、升降齿条;13、升降滑杆;14、升降电机;15、升降齿轮;16、缓冲顶盘;17、缓冲弹簧;18、缓冲圆板;19、缓冲电机;20、缓冲齿轮;21、撑紧齿轮;22、动力磁盘;23、衔接支架;24、衔接磁盘;25、撑紧机构;26、衔接齿座;27、衔接齿条;28、总成齿轮;29、抵紧压杆;30、抵紧推板;31、承载底盘;32、夹紧机构;33、滑移电机;34、滑移齿轮;35、滑移齿条;36、翻转气缸;37、翻转支座;38、夹紧电机;39、活动夹爪;40、ct检测仪;41、分料机构;42、第一传送带;43、第二传送带;44、分料电机;45、分料齿轮;46、下料齿轮;47、次品挡板;48、良品挡板;4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10,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包括:
上料机构2,能带动若干垫片本体1依次进行移动;
主动转盘7,设置在上料机构2的旁侧;
翻面机构10,设置在主动转盘7上方,包括缓冲顶盘16、缓冲圆板18、动力磁盘22、撑紧机构25、两个夹紧机构32、两个衔接磁盘24和若干缓冲弹簧17,缓冲顶盘16滑动设置在主动转盘7上方,若干缓冲弹簧17沿缓冲顶盘16下端圆周方向等角度设置,缓冲弹簧17的上端与缓冲顶盘16固连,下端与缓冲圆板18固连,动力磁盘22与缓冲圆板18同轴线转动连接,撑紧机构25设置在缓冲圆板18的下方,两个衔接磁盘24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撑紧机构25的两侧,撑紧机构25的输出端与两个衔接磁盘24固连,两个衔接磁盘24能通过磁力与动力磁盘22传动连接,两个夹紧机构32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撑紧机构25的两侧;
两个ct检测仪40,分别设置在翻面机构10的两侧;
分料机构41,设置在主动转盘7远离上料机构2的一侧,能将垫片本体1的良品和不良品分别导出。
本装置在运行时,上料机构2带动若干垫片本体1进行移动,此时若干垫片本体1会被主动转盘7带动进行位移,当主动转盘7带动垫片本体1移动到两个ct检测仪40的下端时,两个ct检测仪40能对垫片本体1进行结构检测,被检测后的垫片本体1会在分料机构41处进行分选,不良品和良品进行分批下料。
而当垫片本体1位于两个ct检测仪40的中间时,翻面机构10会对密封垫片进行翻面,在此过程中,缓冲圆板18会带动动力磁盘22向下移动,此时动力磁盘22和衔接磁盘24通过磁力相吸,动力磁盘22会带动衔接磁盘24向下移动,衔接磁盘24向下移动后会带动撑紧机构25向下移动,直至撑紧机构25移动至垫片本体1的圆心处,此时动力磁盘22转动会通过衔接磁盘24带动撑紧机构25启动,随后撑紧机构25会将垫片本体1进行撑开,以便于带动垫片本体1离开主动转盘7,随后垫片本体1向上移动过程后会被两个夹紧机构32夹紧并进行180°翻转,在此过程中,动力磁盘22会在垫片本体1转动过程中和一个衔接磁盘24脱离,并于垫片本体1转动结束后和另一个衔接磁盘24相吸。而由于两个衔接磁盘24的转动轨迹为圆形,所以若干缓冲弹簧17能为动力磁盘22的避让进行缓冲,避免动力磁盘22无法和衔接磁盘24进行脱离。
垫片本体1的示意图参考图9,其中垫片本体1上成型的加强筋49会遮挡或干扰到我们对垫片本体1其他重要特征的观察,如微小裂纹、气孔或其他潜在缺陷。所以在检测过程中要将垫片本体1进行翻面,以实现对垫片本体1的全方位检测。
为了对主动转盘7的具体结构进行补充,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主动转盘7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成型有若干容纳穿孔8,主动转盘7的下端设置有主动电机9,主动电机9的输出端与主动转盘7同轴线固连,在主动电机9转动后,主动电机9会通过主动转盘7带动若干垫片本体1进行移动,而若干容纳穿孔8能为垫片的周围提供防护层,减少外界因素对扫描结果的影响,如减少散射、防止其他物体的阴影或伪影出现在扫描图像中。
为了对若干垫片本体1进行移动,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上料机构2包括震动传送带3、导料斜板4、第一卡板5和第二卡板6,震动传送带3固定设置在主动电机9的旁侧,导料斜板4固定设置在震动传送带3的上端,第一卡板5固定设置在震动传送带3的一侧,第二卡板6固定设置在震动传送带3的另一侧。在震动传送带3进行移动时,震动传送带3会带动若干垫片本体1沿导料斜板4进行移动,而若干垫片本体1移动至主动转盘7的旁侧时,主动转盘7会通过若干容纳穿孔8带动若干垫片本体1依次进行移动。
为了对翻面机构10的具体结构进行补充,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翻面机构10还包括承载托板11、升降齿条12、升降滑杆13、升降电机14和升降齿轮15,承载托板11固定设置在主动转盘7的上方,升降滑杆13与承载托板11滑动连接,升降齿条12与升降滑杆13固连,升降电机14固定设置在承载托板11的上端,升降齿轮15与升降电机14的输出端固连,升降齿轮15与升降齿条12相啮合,升降滑杆13的下端与缓冲顶盘16固连。在升降电机14启动后,升降电机14会通过升降齿轮15带动升降齿条12移动,升降齿条12会通过升降滑杆13带动缓冲顶盘16进行移动。
为了对翻面机构10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补充,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翻面机构10还包括缓冲电机19、缓冲齿轮20、撑紧齿轮21和两个衔接支架23,两个衔接支架23分别与撑紧机构25的两侧固连,两个衔接磁盘24分别与两个衔接支架23转动连接,缓冲电机19固定设置在缓冲圆板18上端,缓冲齿轮20转动设置在缓冲圆板18上端且与缓冲电机19的输出端同轴线固连,撑紧齿轮21与缓冲圆板18同轴线转动连接且与缓冲齿轮20相啮合,撑紧齿轮21与动力磁盘22同轴线固连。在缓冲电机19启动后,缓冲电机19会通过缓冲齿轮20带动撑紧齿轮21转动,撑紧齿轮21转动后会通过动力磁盘22带动衔接磁盘24转动,衔接磁盘24转动后会带动撑紧机构25启动,以实现对垫片本体1的抵紧和释放。
为了对撑紧机构25的具体结构进行补充,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撑紧机构25包括衔接齿座26、总成齿轮28、承载底盘31、若干衔接齿条27、若干抵紧压杆29和若干抵紧推板30,承载底盘31与承载底盘31同轴线设置,衔接齿座26与承载底盘31的一侧固连,一个衔接支架23与衔接齿座26固连,另一个衔接支架23与承载底盘31固连,总成齿轮28与承载底盘31同轴线转动连接,总成齿轮28与两个衔接磁盘24同轴线固连,若干衔接齿条27分别与总成齿轮28相啮合,若干抵紧压杆29分别与若干衔接齿条27固连,若干抵紧推板30分别与承载底盘31滑动连接,若干抵紧推板30分别与若干抵紧压杆29固连。在衔接磁盘24转动时,衔接磁盘24会通过总成齿轮28带动若干衔接齿条27移动,若干衔接齿条27移动后会通过抵紧压杆29带动若干抵紧推板30移动,若干抵紧推板30移动后会对垫片本体1进行撑紧(或松开)。
为了对夹紧机构32的具体结构进行补充,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夹紧机构32还包括滑移电机33、滑移齿轮34、滑移齿条35、翻转气缸36、翻转支座37、夹紧电机38和活动夹爪39,滑移电机33固定设置在承载托板11的上端,滑移齿轮34转动设置在承载托板11的内部且与滑移电机33的输出端同轴线固连,滑移齿条35滑动设置在承载托板11的内部且与滑移齿轮34相啮合,滑移齿条35与翻转气缸36固连,翻转气缸36的输出端与翻转支座37固连,夹紧电机38固定设置在翻转支座37的一侧,活动夹爪39与翻转支座37远离翻转气缸36的一端转动连接,活动夹爪39与夹紧电机38的输出端同轴线固连。在需要带动垫片本体1进行转动时,滑移电机33启动能通过滑移齿轮34带动滑移齿条35进行移动,滑移齿条35移动后会带动翻转气缸36靠近垫片本体1,随后夹紧电机38启动后能带动活动夹爪39向靠近垫片本体1的方向偏转,活动夹爪39偏转后会和翻转支座37一起对垫片本体1进行夹紧,而当垫片本体1被夹紧后,翻转气缸36启动会带动翻转支座37一起转动,此时垫片本体1会进行180°翻转。
为了对分料机构41的具体结构进行补充,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参考图1、图3和图4,分料机构41还包括第一传送带42、第二传送带43、次品挡板47、良品挡板48、两个分料电机44、两个分料齿轮45和两个下料齿轮46,第一传送带42设置在主动转盘7远离震动传送带3且靠近第一卡板5的一侧,第二传送带43设置在主动转盘7远离震动传送带3且靠近第二卡板6的一侧,两个分料电机44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卡板5和第二卡板6的下端,两个分料齿轮45分别与两个分料电机44的输出端固连,两个下料齿轮46分别与两个分料齿轮45相啮合,良品挡板48与第一卡板5靠近第一传送带42的一侧转动连接,良品挡板48与位于第一卡板5上端的下料齿轮46同轴线固连,次品挡板47与第二卡板6靠近第二传送带43的一侧转动连接,次品挡板47与位于第二卡板6上端的下料齿轮46同轴线固连。在分料电机44启动后,分料电机44能依次通过分料齿轮45和下料齿轮46带动次品挡板47(或良品挡板48)进行偏转。而在此过程中,主动转盘7带动垫片本体1进行移动时,经检测后的垫片本体1会分为良品和次品,良品会在第一传送带42处随第一传送带42离开主动转盘7,次品会在第二传送带43处随第二传送带43离开主动转盘7,此时垫片本体1完成检测并实现自动化分选。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本装置在运行时,上料机构2带动若干垫片本体1进行移动,此时若干垫片本体1会被主动转盘7带动进行位移,当主动转盘7带动垫片本体1移动到两个ct检测仪40的下端时,两个ct检测仪40能对垫片本体1进行结构检测,主动转盘7带动被检测结束的垫片本体1进行移动,由于经检测后的垫片本体1会分为良品和次品,良品会在第一传送带42处随第一传送带42离开主动转盘7,次品会在第二传送带43处随第二传送带43离开主动转盘7,此时垫片本体1完成检测并实现自动化分选。
而当垫片本体1位于两个ct检测仪40的中间时,翻转气缸36启动并通过活动夹爪39和翻转支座37对密封垫片进行翻面,在此过程中,升降电机14启动能带动缓冲圆板18向下移动,缓冲圆板18会带动动力磁盘22向下移动,此时动力磁盘22和衔接磁盘24通过磁力相吸,动力磁盘22会带动衔接磁盘24向下移动,衔接磁盘24向下移动后会带动承载圆盘和两个衔接支架23向下移动,直至承载底盘31移动至垫片本体1的圆心处,此时动力磁盘22转动会通过衔接磁盘24带动若干抵紧推板30移动,若干抵紧推板30移动后能将垫片本体1进行撑开,以便于带动垫片本体1离开主动转盘7,随后垫片本体1向上移动过程后会在两个翻转气缸36的作用下进行180°翻转,在此过程中,动力磁盘22会在垫片本体1转动过程中和一个衔接磁盘24脱离,并于垫片本体1转动结束后和另一个衔接磁盘24相吸。而由于两个衔接磁盘24的转动轨迹为圆形,所以若干缓冲弹簧17能为动力磁盘22的避让进行缓冲,避免动力磁盘22无法和衔接磁盘24进行脱离。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机构(2),能带动若干垫片本体(1)依次进行移动;
主动转盘(7),设置在上料机构(2)的旁侧;
翻面机构(10),设置在主动转盘(7)上方,包括缓冲顶盘(16)、缓冲圆板(18)、动力磁盘(22)、撑紧机构(25)、两个夹紧机构(32)、两个衔接磁盘(24)和若干缓冲弹簧(17),缓冲顶盘(16)滑动设置在主动转盘(7)上方,若干缓冲弹簧(17)沿缓冲顶盘(16)下端圆周方向等角度设置,缓冲弹簧(17)的上端与缓冲顶盘(16)固连,下端与缓冲圆板(18)固连,动力磁盘(22)与缓冲圆板(18)同轴线转动连接,撑紧机构(25)设置在缓冲圆板(18)的下方,两个衔接磁盘(24)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撑紧机构(25)的两侧,撑紧机构(25)的输出端与两个衔接磁盘(24)固连,两个衔接磁盘(24)能通过磁力与动力磁盘(22)传动连接,两个夹紧机构(32)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撑紧机构(25)的两侧;
两个ct检测仪(40),分别设置在翻面机构(10)的两侧;
分料机构(41),设置在主动转盘(7)远离上料机构(2)的一侧,能将垫片本体(1)的良品和不良品分别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主动转盘(7)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成型有若干容纳穿孔(8),主动转盘(7)的下端设置有主动电机(9),主动电机(9)的输出端与主动转盘(7)同轴线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料机构(2)包括震动传送带(3)、导料斜板(4)、第一卡板(5)和第二卡板(6),震动传送带(3)固定设置在主动电机(9)的旁侧,导料斜板(4)固定设置在震动传送带(3)的上端,第一卡板(5)固定设置在震动传送带(3)的一侧,第二卡板(6)固定设置在震动传送带(3)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翻面机构(10)还包括承载托板(11)、升降齿条(12)、升降滑杆(13)、升降电机(14)和升降齿轮(15),承载托板(11)固定设置在主动转盘(7)的上方,升降滑杆(13)与承载托板(11)滑动连接,升降齿条(12)与升降滑杆(13)固连,升降电机(14)固定设置在承载托板(11)的上端,升降齿轮(15)与升降电机(14)的输出端固连,升降齿轮(15)与升降齿条(12)相啮合,升降滑杆(13)的下端与缓冲顶盘(16)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翻面机构(10)还包括缓冲电机(19)、缓冲齿轮(20)、撑紧齿轮(21)和两个衔接支架(23),两个衔接支架(23)分别与撑紧机构(25)的两侧固连,两个衔接磁盘(24)分别与两个衔接支架(23)转动连接,缓冲电机(19)固定设置在缓冲圆板(18)上端,缓冲齿轮(20)转动设置在缓冲圆板(18)上端且与缓冲电机(19)的输出端同轴线固连,撑紧齿轮(21)与缓冲圆板(18)同轴线转动连接且与缓冲齿轮(20)相啮合,撑紧齿轮(21)与动力磁盘(22)同轴线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撑紧机构(25)包括衔接齿座(26)、总成齿轮(28)、承载底盘(31)、若干衔接齿条(27)、若干抵紧压杆(29)和若干抵紧推板(30),承载底盘(31)与承载底盘(31)同轴线设置,衔接齿座(26)与承载底盘(31)的一侧固连,一个衔接支架(23)与衔接齿座(26)固连,另一个衔接支架(23)与承载底盘(31)固连,总成齿轮(28)与承载底盘(31)同轴线转动连接,总成齿轮(28)与两个衔接磁盘(24)同轴线固连,若干衔接齿条(27)分别与总成齿轮(28)相啮合,若干抵紧压杆(29)分别与若干衔接齿条(27)固连,若干抵紧推板(30)分别与承载底盘(31)滑动连接,若干抵紧推板(30)分别与若干抵紧压杆(29)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夹紧机构(32)还包括滑移电机(33)、滑移齿轮(34)、滑移齿条(35)、翻转气缸(36)、翻转支座(37)、夹紧电机(38)和活动夹爪(39),滑移电机(33)固定设置在承载托板(11)的上端,滑移齿轮(34)转动设置在承载托板(11)的内部且与滑移电机(33)的输出端同轴线固连,滑移齿条(35)滑动设置在承载托板(11)的内部且与滑移齿轮(34)相啮合,滑移齿条(35)与翻转气缸(36)固连,翻转气缸(36)的输出端与翻转支座(37)固连,夹紧电机(38)固定设置在翻转支座(37)的一侧,活动夹爪(39)与翻转支座(37)远离翻转气缸(36)的一端转动连接,活动夹爪(39)与夹紧电机(38)的输出端同轴线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分料机构(41)还包括第一传送带(42)、第二传送带(43)、次品挡板(47)、良品挡板(48)、两个分料电机(44)、两个分料齿轮(45)和两个下料齿轮(46),第一传送带(42)设置在主动转盘(7)远离震动传送带(3)且靠近第一卡板(5)的一侧,第二传送带(43)设置在主动转盘(7)远离震动传送带(3)且靠近第二卡板(6)的一侧,两个分料电机(44)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卡板(5)和第二卡板(6)的下端,两个分料齿轮(45)分别与两个分料电机(44)的输出端固连,两个下料齿轮(46)分别与两个分料齿轮(45)相啮合,良品挡板(48)与第一卡板(5)靠近第一传送带(42)的一侧转动连接,良品挡板(48)与位于第一卡板(5)上端的下料齿轮(46)同轴线固连,次品挡板(47)与第二卡板(6)靠近第二传送带(43)的一侧转动连接,次品挡板(47)与位于第二卡板(6)上端的下料齿轮(46)同轴线固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95584.0A CN118287393B (zh) | 2024-04-02 | 2024-04-02 | 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95584.0A CN118287393B (zh) | 2024-04-02 | 2024-04-02 | 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87393A true CN118287393A (zh) | 2024-07-05 |
CN118287393B CN118287393B (zh) | 2024-12-06 |
Family
ID=91675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95584.0A Active CN118287393B (zh) | 2024-04-02 | 2024-04-02 | 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28739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51542A (zh) * | 2024-09-06 | 2024-10-11 | 润福莱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地龙蛋白产品生产质量检测的装置及工艺 |
CN119427628A (zh) * | 2025-01-10 | 2025-02-14 | 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制氢用密封垫片生产模具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69131A (ja) * | 2007-09-10 | 2009-04-02 | Kouritsu Kogyo:Kk | 欠点検査装置 |
CN212041552U (zh) * | 2019-12-30 | 2020-12-01 | 艾姆精密机械泰州有限公司 | 一种垫片表面缺陷及厚度自动化检测装置 |
CN113500300A (zh) * | 2021-09-06 | 2021-10-15 | 山东新豪克轮胎有限公司 | 轮胎生产用激光标刻装置及工艺 |
CN215393925U (zh) * | 2021-08-16 | 2022-01-04 | 安华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cnc加工筒柱翻转机构 |
CN115656195A (zh) * | 2022-09-30 | 2023-01-31 | 海宁上通优必胜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轴承套圈表面瑕疵检测装置 |
CN116423419A (zh) * | 2023-05-29 | 2023-07-14 | 安徽安标紧固件有限公司 | 一种钢构件用定位夹持翻转系统 |
CN220239347U (zh) * | 2023-07-28 | 2023-12-26 | 中山市互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瓶盖装配垫片过程用检试装置 |
CN117584511A (zh) * | 2023-11-22 | 2024-02-23 | 中铧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缆型钢丝圈前序加工分盘机 |
-
2024
- 2024-04-02 CN CN202410395584.0A patent/CN1182873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69131A (ja) * | 2007-09-10 | 2009-04-02 | Kouritsu Kogyo:Kk | 欠点検査装置 |
CN212041552U (zh) * | 2019-12-30 | 2020-12-01 | 艾姆精密机械泰州有限公司 | 一种垫片表面缺陷及厚度自动化检测装置 |
CN215393925U (zh) * | 2021-08-16 | 2022-01-04 | 安华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cnc加工筒柱翻转机构 |
CN113500300A (zh) * | 2021-09-06 | 2021-10-15 | 山东新豪克轮胎有限公司 | 轮胎生产用激光标刻装置及工艺 |
CN115656195A (zh) * | 2022-09-30 | 2023-01-31 | 海宁上通优必胜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轴承套圈表面瑕疵检测装置 |
CN116423419A (zh) * | 2023-05-29 | 2023-07-14 | 安徽安标紧固件有限公司 | 一种钢构件用定位夹持翻转系统 |
CN220239347U (zh) * | 2023-07-28 | 2023-12-26 | 中山市互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瓶盖装配垫片过程用检试装置 |
CN117584511A (zh) * | 2023-11-22 | 2024-02-23 | 中铧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缆型钢丝圈前序加工分盘机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51542A (zh) * | 2024-09-06 | 2024-10-11 | 润福莱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地龙蛋白产品生产质量检测的装置及工艺 |
CN119427628A (zh) * | 2025-01-10 | 2025-02-14 | 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制氢用密封垫片生产模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87393B (zh) | 2024-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287393A (zh) | 一种密封垫片自动化ct检测设备 | |
TWI623741B (zh) | 光學檢測系統 | |
BR112020023799A2 (pt) | Classificação de sementes | |
CN205199964U (zh) | 一种磁环检测装置 | |
CN110653175A (zh) | 注射器外管视觉检测及筛选设备 | |
JP2012228638A (ja) | 実装チップ検査・選別装置 | |
JP3083364B2 (ja) | 核燃料ペレットの周面検査装置 | |
JPH0620922B2 (ja) | 被検物の搬送装置 | |
CN118706753B (zh) | 一种面粉生产用小麦质量检测装置及抽样检测方法 | |
TWI507677B (zh) | 檢測及分類led晶圓的檢測總成及方法 | |
CN108918420A (zh) | 一种检测指甲钳钳体质量的自动化装置 | |
CN109396067A (zh) | 机械零部件视觉检测装置 | |
JP2012073155A (ja) | 磁気ディスク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 |
WO201007457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ssifying eggs | |
CN107472601A (zh) | 一种制酒车间灯检装置 | |
CN117929262A (zh) | 一种元器件外观检测装置 | |
US1020920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re inspection | |
JP3125203U (ja) | パーツフィーダで移送されるローラの端面キズ連続検査装置 | |
TWI759108B (zh) | 可調速之粉體光學檢測系統 | |
JPH10253547A (ja) | 基板外観検査システム | |
CN115445945B (zh) | 一种多层次缺陷分类的氮化硅轴承球缺陷无损检测装置 | |
CN221790168U (zh) | 一种晶片分选机 | |
TW200848722A (en) | 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 device | |
CN219915365U (zh) | 一种aoi检测设备 | |
CN221657198U (zh) | 一种超薄柔性玻璃自动检测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