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833C - 含有对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具有刺激活性的化合物的化妆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有对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具有刺激活性的化合物的化妆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833C CN1182833C CNB998049689A CN99804968A CN1182833C CN 1182833 C CN1182833 C CN 1182833C CN B998049689 A CNB998049689 A CN B998049689A CN 99804968 A CN99804968 A CN 99804968A CN 1182833 C CN1182833 C CN 118283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ract
- cell
- extracts
- skin
- fermented pro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8—Anti-ageing prepar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12—Face mask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28—Fungi, e.g. yeas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6—Emollients or protectives, e.g. against radi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70—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ion as a whol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80—Process related aspects concern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smetic composition or the storage or application thereof
- A61K2800/85—Products o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ermentation, e.g. yoghurt, beer, w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rontology & Geriatric Medicin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组合物,其中含有混合了制备化妆品用的赋形剂的至少一种具有刺激角质细胞产生IL-6活性的化合物。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含有能够在体内刺激人角质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的活性化合物的化妆组合物。
在由细胞产生的各种广谱细胞因子中,特定的刺激合成IL-6对于在化妆学中的应用具有特殊的意义。除了其对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活化作用以外,IL-6积极地参与到皮肤再生的机制中。在体外,IL-6刺激胶原的合成以及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在体内,在皮肤中过表达IL-6的转基因小白鼠皮肤中,观察到角质层增厚。出现皮肤表层的这种增加而没有前炎症表现,并且被认为反映了皮肤在防护局部损害方面的改善。由文献得到的这组数据表明,IL-6促进修复在表皮出现的损伤和延缓皮肤老化。
可以参考K.Yoshisaki等细胞因子,1990,2,381~387;R.M.Grossman等Proc.Natl.Acad.Sci.USA,1989,86,6367~6371;Kirbauer等免疫学杂志,1989,142,1922~1928;K.Turken等Proc.Natl.Acad.Sci.USA,1992,89,5068~5072;J.Taylor-Papadimetriou等细胞分化,1982,11,169~180;L.Aarden等淋巴因子,1985,10,175~182。众所周知,在皮肤老化过程中,一方面,在表皮中角质层增厚,但表皮生成减少,而且在基底膜附近的细胞内聚力改变。因此,重要的是要给皮肤提供一种活性剂,以便有助于抗皮肤老化,其中该活性剂能够刺激角质细胞的增生,以造成表皮增厚。另一方面,在真皮中,负责构筑皮肤结构的细胞,成纤维细胞具有显著降低的活性,其结果减少胶原、弹性蛋白和糖胺聚糖的合成。与此同时,曝露在光线下的结果导致现有真皮纤维的加速降解(光化老化)。所有这些效果导致真皮结构破坏,这样使皮肤失去其弹性、密实性和紧张性等机械性能,促使皱纹出现。
因此,为了克服老化作用,重要的是给予皮肤一种活性剂,它将刺激成纤维细胞并有助于重新构筑其环境。为了使其有用,此效果不应同时伴随着纤维降解的酶活性,特别是胶原酶活性的增大。也不应该改变皮肤的天然功能。
现在已经发现,能够在体内刺激由人角质细胞产生IL-6的组分或提取物构成可以用于制备化妆组合物的“活性剂”,更具体地说,已经发现,可以将含有能够在体内刺激人角质细胞产生IL-6的化合物的化妆组合物用于重建皮肤组织,而不会干扰皮肤的天然功能。对人角质细胞产生IL-6具有刺激活性的化合物在后面也被称作“活性剂”,它们显示出能够诱导出尤其是对刺激角质细胞增生的作用(在文献中叙述的IL-6对角质细胞的自分泌作用)。
另外,对人类角质细胞产生IL-6具有刺激活性的化合物显示出能够通过其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诱发此细胞真皮环境紧张性的增加。这些化合物甚至诱导胶原纤维数量的轻微增加,但不增加胶原酶的活性。
所以,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涉及一种化妆组合物,它含有能够在活体内刺激人类角质细胞产生IL-6的化合物,并混合有化妆赋形剂。
在此化妆组合物中所含有的对IL-6产生具有刺激活性的化合物,或活性剂可以是非肽化合物、肽、细胞提取物或植物来源的组织,或者是微生物比如细菌或蕈类,更具体是酵母发酵获得的产物。
下面将叙述SEBR 2002菌株特性,以及对角质细胞产生白介素-6具有刺激活性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菌株
发现
按照本发明这个特定的方面,产生对人角质细胞产生IL-6具有刺激活性的提取物的生物是一个酵母菌株,它分离自在Loiret(法国)的石油钻孔地点提取的油田水样,赋予其内部序号SEBR2002。此微生物样品于1997年2月11日保藏于Pasteur研究所的C.N.C.M.,登记号是I 1844。
使用由BioMérieux销售的API 50 CH平台(对糖特异性的),以及通过YT生物学测试(对美国Biolog公司销售的酵母特异性的)测定此微生物的生化特性。鉴定出此微生物属于担子菌纲红酵母属(Basidiomycetes,Rhodotorula)。
它为多形、嗜常温酵母。在28℃下的YPG(琼脂酵母胨葡萄糖)培养基中发育良好,菌落的颜色是带橙色的桃红色。
此微生物显示使其可能与种相关的特性。
以序号I 1844保藏于Pasteur研究所C.N.C.M.的红酵母属菌株及其生产突变体也构成本发明的一个目的。
按照常用的方法进行此新菌株的分离,这包括将少量水样稀释到不同的浓度,将少量体积的稀释液铺至装有琼脂营养培养基的平皿上。在28℃下培养几天以后,这使得这种微生物能够繁殖,分别取样各个菌落,并传代培养到营养琼脂上,如以获得更大量的培养物。
在琼脂营养培养基上培养和多次连续传代培养以后,这使得有可能得到大量而纯的感兴趣菌株的培养物,将贮存菌株保存为第0批,然后制备第一和第二种子批。
为此,由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的平皿培养物并使用恢复培养基制备酵母的悬浮液,此培养基含有低温保护剂,其能够在通过冷冻进行保存时保证微生物良好的成活力。
将得到的酵母悬浮液分配至保存于-80℃的冷冻试管中:这些试管组成第0批。
按照同样的操作程序,但是是由第0批试管开始,制备第一级种子批。
然后,仍按照同样的操作程序,由第一级种子批的冷冻试管制备第二级种子批。
制备出0、1和2批保证了对菌株和由此的所需活性的长期获得。
方法
具有刺激人类角质细胞产生IL-6活性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培养基中和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培养此新菌株I 1844,或者其生产突变体,然后提取活性组分。
活性组分可在生物质中或在上清液中。
发酵
可以用各种需氧培养的方法进行菌株I 1844的培养。为此目的,使用在发酵工业常用的各种类型的设备。下面的方法尤其可用于进行此操作。
培养瓶培养
由第二批种子批,平皿接种,在培养2~3天后产生酵母悬浮液,其被用其来为装有适当培养基并带搅拌的锥形瓶接种。在带搅拌的锥形瓶中的培养可以持续1~3天。
通过用有机溶剂进行过滤或离心提取对得到的生物质进行提取来观察活性的产生。
从在锥形瓶中的第一步培养步骤起,进行两个连续的培养步骤可能是有利的:第一步用于增殖细胞和繁殖生物质,第二步用于生产。在后一种情况下,对于第一步,1~2天的时间足够了。
在培养生物质提取物中所含的刺激人类角质细胞产生IL-6的活性用称为ISIL-6(IS)的刺激指数或因子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用提取物诱导产生的IL-6的量与测量的基础水平(未诱导)的比值:
即:
当在角质细胞SVK 14中相对于干提取物最终浓度为1‰所测定的IS为值1.2~6,优选为1.5~4.5时,则生物质提取物被看作是有活性的。
1L培养物可能得到大约10~15mL刺激指数为1.5~4.5的提取物,用于稀释到1/100。
通过提取在瓶中的培养物的生物质可以得到所需活性,但为了得到更大量所需活性,很明显最好先在发酵器中进行培养,然后从发酵生物质中进行提取。
在发酵器中培养
用在搅拌的锥形瓶中培养1~2天的培养物给发酵器接种,优选培养物仍处于指数期。
在发酵器中,根据使用的培养条件,在培养开始数小时就可以观察到活性,但优选等到达到稳定增长期然后再进行提取。在发酵器培养I 1844使得能更好地控制将在下面说明的培养条件,如pH值和通风情况。
根据所应用的培养条件不同,在发酵器中得到的刺激角质细胞活性可以不同。1L培养物在提取生物质之后可以得到大约50mL具有IS值为1.5~4.5的提取物,用于稀释100倍(1/100)。
培养条件
在发酵方法中使用的培养基应该含有至少一种可同化的碳源、一种可同化的氮源和无机元素。作为可同化的碳源,可以使用比如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甘露糖、麦芽糖、糊精、甘油、氨基酸和蛋白质。
作为可同化的碳源,还可以使用乙酸、环庚酸、柠檬酸、丙酸、琥珀酸和2-酮戊二酸或动物油或植物油。
最好的可同化氮源在蛋白质、胨和氨基酸中找到。这些氮源包括比如,酪蛋白、乳清蛋白、谷蛋白及其水解物、鱼粉、酵母提取物或胨。
在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添加这两种主要物质中的一种和/或另一种,可以增加生物质的生产。
为保证微生物生长,以及使微生物细胞的碳源和氮源同化最优化而在培养基中添加的无机元素中,可以举出钾、钠、铁、镁、钙或锰的盐,以及磷化合物,如磷酸盐和痕量元素。
在10~60小时的时间内搅拌和向培养物通风,这样可得到优化的结果。
培养基的pH值优选保持微酸性值,最佳培养温度为23~38℃,优选的范围是25~33℃。
各种培养条件,比如培养基的组成和pH值、培养温度、搅拌速度以及发酵的通风情况等都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并被选择以获得最好的可能结果。
提取
得到具有刺激角质细胞产生IL-6活性的活性提取物需要许多提取步骤。
第一步包括将生物质与发酵汁的其余部分分开;为此可以使用离心、切向微过滤、旋转滚筒过滤或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分离生物质和发酵汁的方法。然后将生物质和可提取疏水性分子的溶剂混合物接触几个小时。
接触时间优选是过夜,即大约15小时。
然后通过正面过滤分离生物质和加入的有机相,除去生物质。
然后在环境温度~50℃的温度下真空蒸发有机相,直至得到干提取物。
制备活性提取物
可以将如此得到的干提取物溶解于在化妆品学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溶剂中。
选择的溶解浓度使得提取物要完全溶解,并且要与最终的使用相容。
具有刺激角质细胞产生IL-6的活性的提取物,以根据活性是干提取物的5-10%的比例,将其加入到乙醇/水混合物(50/50,v/v)中,它组成了本发明优选的溶剂。如果希望得到粉末,而不是溶液,可以简单地将干提取物冷冻干燥。
对所得到的每种提取物的等份试样中进行的刺激角质细胞生产IL-6的活性的分析使得有可能可以估量其活性,并验证本方法的可重复性。
为了除去所有痕迹量的残留生物质并保证其微生物稳定性,在排阻阈为0.2μm的膜上过滤提取液,并用无菌操作装在灭菌瓶中。此溶液的无菌制备能够避免加入防腐剂。进行了不同的生化实验,有可能证实了由此新微生物I 1844得到的提取物具有极有价值的刺激角质细胞产生IL-6的活性。在不同的实验中证实了其很强的活性,这表明可以修复对表皮引起的损伤,并延缓皮肤的老化。
I 1844提取物在体内对人类角质细胞合成IL-6的刺激作用的鉴定如下面进行。
I 1844提取物和使用的产物
在使用的类似条件下制备来自不同发酵培养物的不同I 1844提取物试样。样品在4℃下保存在乙醇/水(50/50,v/v)混合物中,浓度是0.1g/g干提取物,然后在使用时稀释到所希望的浓度。
诱导IL-6合成的参考产物是脂多糖LPS(E.Coli 055:B5)Sigma,保存在-20℃,浓度为10mg/mL PBS。LPS的抑制剂多粘菌素B由Sigma公司提供。
产物的稀释
在角质细胞培养基中稀释产物(参见下文)。除非另有说明,将如上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I 1844提取物在最终浓度相对于干提取物为1‰时进行评价。在10μg/mL的浓度下测试LPS。
评估模型
细胞
使用的人角质细胞系是在含有4.5g/L葡萄糖、100mmol丙酮酸钠、50U/mL青霉素、50μg/mL链霉素和10%的胎牛血清(SAV)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的SVK 14系(J.Taylor-Papadimetriou等,1982,11,169~180)。作为比较,在与上面的叙述相同但还含有10mg/mL的EGF和50μg牛垂体提取物的培养基中培养,在Ficoll梯度上提纯并来自健康志愿者的正常人淋巴细胞,以及来自A 431系(ATCC CRL1555)的角质细胞和来自乳房成形手术的正常人角质细胞(Biopredic,Rennes)。
用产物培养
为了诱导IL-6,以最终体积200μL将细胞接种三份,在96孔培养微平板上的密度为5×104细胞/孔。在95%的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的气氛下,在37℃培养24小时以后,去除培养基并用相同体积含有如上所述浓度的产物的含1%FCS的培养基更换。再培养18~24hr之后,除去每组三份的培养物的上清液,收集,在-20℃下冷冻,直至测定其细胞因子含量。
细胞因子的检测
借助于ELISA分析试剂盒(英国,Abington的R & D公司)定量IL-6、IL-1β、TNFα和IL-8。按照制造者的说明书对每种上清液进行两次测定。这些检测的检出限是3pg/mL。除了通过ELISA技术对蛋白质的免疫分析以外,通过对鼠杂交瘤细胞B9的生物分析也检测了活性形式的IL-6(见L.Aarden等L淋巴因子,1985,10,175~182)。
结果的表示
结果表示为分泌的细胞因子的量的绝对值(对于ELISA分析为pg/mL蛋白质,或者对于IL-6的B9的生物分析为U/mL:一个单位被确定为诱导50%的B9细胞的最大增殖效果的细胞因子的量),或者表示为如前面所定义的刺激指数IS,其被计算是诱导的细胞因子的产生与基础产生的比值:
结果
在下面将把具有刺激产生IL-6活性的提取物简单称为I 1844提取物。指出了每次实验使用的提取物的序号及其浓度。
I 1844提取物对刺激角质化细胞产生IL-6的影响
I 1844提取物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刺激角质化细胞SVK 14合成IL-6。考虑将产生的基础IL-6的平均量+3SD(11.8+[3×0.8]=13.6pg/mL)为正极限,在0.12%区域(SI:1.23)和以上的浓度时,I 1844提取物显著刺激IL-6的合成,EC50等于0.25%,在浓度等于2%时得到最大的效果,对此IL-6合成的刺激因子为2.3。
研究扩展到其它人角质细胞系(细胞系A 431),以及正常人角质细胞。不象对SVK 14所观察的一样,无论是对另外的角质细胞系(A 431),还是对正常角质细胞的初次培养物,I 1844提取物都能够以大于2的因子刺激产生IL-6。
因此,I 1844提取物的作用不被限制在这些谱系,也适用于正常细胞。
I 1844提取物作用的特异性
通过下面证实了在不同水平I 1844提取物作用的特异性:
—作用不是由于细菌LPS的污染,其刺激产生IL-6的能力是已知的,也能够产生IL-6的淋巴源的细胞,对I 1844提取物是不敏感的。
—在能够由角质化细胞合成的细胞因子当中,仅IL-6的产生是受I 1844提取物的影响。
当LPS所诱导的刺激被多粘菌素合理地抑制时,LPS抑制剂多粘菌素的存在不改变I 1844提取物对角质细胞SVK 14产生IL-6的诱导效果。这个结果表明,观察到的I 1844提取物的效果,并不因为细菌内毒素的污染而导致的。另外,对B9进行的评估表明,I 1844提取物刺激产生的IL-6是有生物活性的。
对不同的细胞靶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与角质化细胞相反,血淋巴细胞(PBMNC)对I 1844提取物刺激产生IL-6的活性作用不敏感。相反,能够刺激两类细胞的LPS在两种情况下都是有效的。所以此项研究表明,I 1844提取物刺激角质细胞而对淋巴源细胞没有影响。
最后,I 1844提取物刺激IL-6的合成而同时具有增加水平的IL-1、IL-8和TNF-α。在细胞素当中,IL-8具有特殊的性质,因为就其趋化性来说它能够在局部水平上吸收多核中性白细胞。因此在炎症当中它起着重要的作用。I 1844提取物刺激产生IL-6而不增加其它所研究的细胞因子的产生。
所有这些数据:不存在LPS效果、仅仅以角质细胞为靶细胞和限于刺激IL-6,都让我们可以得出I 1844提取物作用是特异性的和不存在促炎症作用的结论。
因此,I 1844提取物可以重复刺激角质细胞产生IL-6。此作用在已建立细胞系的人类角质化细胞和来自初次培养的人正常角质细胞中被观察。I 1844刺激角质细胞合成IL-6的性质是特异性的。这是由于I 1844提取物固有的特性决定的,不是由于细菌性内毒素类的外源污染,它不影响淋巴源细胞,并且在被试验的细胞因子中只对IL-6进行了观察:I 1844提取物的特异性是双重的,同时有细胞特异性和分子特异性。I 1844提取物的刺激角质化细胞产生IL-6活性效果的鉴定使得能够定义1.5至4.5之间的IL-6刺激指数作为对于所有基于SKV 14试样进行评估的样品的活性标准。
如下进行了I 1844提取物对胶原纤维收缩的作用的鉴定。
此项研究的目标是测试I 1844提取物对胶原纤维收缩的影响。使用通过将成纤维细胞和胶原混合制成的胶原凝胶。在由细胞所产生的张力作用下,胶原形成纤维。此现象由凝胶的收缩量化。
使用的细胞系是细胞系MRC5,它是源于人胚胎肺的成纤维细胞的一个菌株。在含有包含10%SVF、1%的青霉素-链霉素、1%的两性霉素B和1%的NEAA(非必需氨基酸)Gibco的Glutamax I的BME培养基(基础Eagle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使用的胶原是源于大鼠尾腱的I型胶原,为2mg/mL的醋酸溶液。
获得凝胶的方法
制备细胞悬浮液
在75cm2的平皿中得到的MRC5培养物用胰蛋白酶处理后,以1×106细胞/ml的比例,在含有10%SVF和抗菌素的DMEM中制备细胞悬浮液,以获得500,000细胞/凝胶。
在冰上制备混合物以使凝胶化延迟。
在搅拌下按照下面的顺序和比例加入各种组分:
DMEM 1.76X | 2.3mL |
I型胶原 | 1.5mL |
NaOH 0.1N | 0.25mL |
FCS | 0.45mL |
细胞悬浮液 | 0.5mL |
将匀浆良好的此混合物分配在直径5cm的平皿中(细菌学类型,NUNC)并在37℃下培养。在10分钟内形成凝胶。在大约2小时以后,借助于解剖刀片将凝胶从平皿壁上取下。借助于mm刻度尺,在形成以后24、48和72小时测量凝胶的直径。
处理
在凝胶产生期间,在1.76X DMEM培养基中稀释I 1844提取物,以得到最终浓度为0.1%、0.2%和0.5%。使用最终浓度为6.4g/L的苯酚溶液作为收缩抑制对照。
定量分析
在浓度为0.1%或之上时,I 1844提取物诱发收缩明显增加。被用作收缩抑制对照的苯酚产生0%收缩。
在有I 1844提取物存在和没有其存在下,72小时以后,对收缩的凝胶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所进行的定量分析显示出活性细胞,它们看来处于蛋白质合成期。用I 1844提取物进行的处理似乎基本不改变纤维的数量或尺寸。
剂量为0.1%或之上时,I 1844提取物是有效的。它增加成纤维细胞的活性,这表现为仅在最高浓度时胶原凝胶的收缩增强和纤维数增多。
如下进行I 1844提取物对胶原酶活化的影响的鉴定。
此项研究的目标是测试I 1844提取物对胶原酶活化的影响。为此使用通过将成纤维细胞和氚化胶原混合而制备的胶原凝胶。在此环境下,成纤维细胞将胶原重组、改型并使之收缩,以产生真皮型结构。为此,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酶,其以潜在的形式释放至培养基中,在蛋白酶作用下此潜在的形式可以被活化。以将氚化胶原底物消化为可溶的放射性肽的能力来测定胶原酶的活性。用被1,1-甲苯磺酰胺-2-苯基乙基-氯甲基酮(TPCK)处理的胰蛋白来活化潜在的胶原酶。使用的细胞系是MRC5系,它为源于人胎肺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株。在带有含10%FCS、1%的青霉素-链霉素、1%的两性霉素B和1%的NEAA(非必需氨基酸)Gibco的Glutamax I的BME培养基(基础Eagle培养基)上培养它们。
使用的胶原是源于鼠尾腱的I型胶原,为2mg/mL醋酸溶液。用氚标记的胶原为0.3mg/ml的醋酸溶液,其放射性是0.06mCi/Ml(DuPont Net-660)。
凝胶的制备方法
制备细胞悬浮液
在用胰蛋白酶处理在75cm2的平皿上得到的MRC5培养物后,以1×106细胞/mL的比例在含有10%的FCS和抗菌素的DMEM中制备细胞悬浮液。
在冰上制备混合物以延迟凝胶化。
在搅拌下按下面的顺序和比例加入各组分:
DMEM 2X | 400μL |
氚化I型胶原 | 300μL |
0.1N NaOH | 100μL |
FCS | 100μL |
细胞悬浮液 | 100μL |
在24孔平板上分配200μL良好匀浆的此混合物,并在37℃下培养。放射性是0.4μCi/孔。
1小时以后,在每个孔中放入500μl DMEM+3%FCS培养基。
在7天内,每24小时测量活化和潜在胶原酶的活性。为此,在每个孔中取出500μL培养基,通过液体闪烁计数。在每孔放入300μL的25mg/mL胰蛋白酶-TPCK的DMEM溶液,在37℃下培养15分钟。加入200μL的100mg/ml胰蛋白酶的蒸馏水溶液抑制剂在蒸馏水中的100mg/mL溶液终止胰蛋白酶的作用。取出500μL的培养基,通过液体闪烁计数。在每孔中再加入500μL的DMEM培养基+3%FCS,将该板再培养24hr。
在凝胶产生期间,将I 1844提取物用2×DMEM培养基稀释,以得到最终浓度为0.1%和0.5%。
I 1844提取物没有改变胶原酶的总活性。在给定的时间内,潜在和活化胶原酶各自的比例与对照组没有变化,尽管随着时间的延长,在对照组和处理样品观察到潜在的胶原酶的增加。该产物没有导致任何胶原酶的活化。
在制备本发明的化妆组合物时,将如此构成的I 1844提取物与和局部使用以及实际组合物活性成分相适应的常规稀释剂以及含水或不含水溶剂相混合。适当的溶剂和/或稀释剂将按照其运载本发明提取物活性组分至皮肤表皮和真皮中的能力进行选择。
本发明的I 1844提取物在Ames和DNA修补检测方面也显示出完全不存在基因毒性。
其稳定性与在化妆组合物中的应用是相容的。
本发明的化妆组合物含有为组合物总重量的0.00001%至5%(重量计)的I 1844提取物,其与制备皮肤用化妆配方常用的赋形剂混合。
作为在组合物中包含的I 1844提取物的固有活性的函数,所述百分比可以在上述范围内变化。
相对于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I 1844提取物的百分比优选为0.0001%至2%(重量计)。
在制备本发明的组合物时,将I 1844提取物与适合于皮肤应用以及组合物本身其它成分的常规稀释剂和含水或不含水溶剂混合。适当的溶剂和/或稀释剂根据其将本发明的活性I 1844提取物沉积至皮肤上的能力来选择。
此组合物一般含有赋形剂或添加剂,它们选自根据所设想的特定配方的必要性,用于局部施用的组合物中常用的成分。
它们可以含有例如增稠剂、软化剂、稳定剂、防腐剂、消泡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着色剂和/或颜料和/或其它类型的填料、香精、聚硅氧烷和各种脂肪物质。
相对于组合物的总重量,I 1844提取物总是占0.00001%至5%(重量计),优选0.0001%至2%(重量计),所述量是以干提取物重量计。
本发明组合物优选含有新菌株I 1844的发酵液提取物,其基于重量/重量百分比的比例取决于所用提取物的活性程度,因此就取决于干物质的浓度和此物质的比活。
为了得到本发明的化妆组合物,通常可以使用从发酵直接得到的粗提取物,用不着任何的提纯步骤,其比例为相对于组合物的总重量为0.00001%至5%,优选0.0001%至2%,更优选0.01%至2%(重量计)。
此重量百分比自然是在制备的干提取物重量的基础上计算的。
更具体说,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或多或少提纯的提取物,它们被溶解并可通过发酵来自红酵母属的菌株获得,该菌株以号I 1844保藏于Pasteur研究所的C.N.C.M,或者其生产突变体,同时含有通常用于此种制剂的赋形剂,如在上面叙述的那些。
本发明组合物的形式可以是乳液,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的混合物,与任选的稳定剂一起,被与在化妆组合物中经常使用并与所述组分相容的赋形剂混合,这些赋形剂如羊毛脂、植物油、矿物油或合成油。
本发明组合物还可以以在适当的赋形剂中的凝胶形式提供,这些赋形剂如纤维素酯或其它凝胶化剂,如丙烯酸类衍生物,并可含有呈溶解形式或悬浮于微粒中的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以采取洗剂或溶液的形式,其中各组分的混合物是溶解或微分散的。
因此,本发明组合物的形式可以是一种在液体中的微分散液,其中该液体中含有水以及一种或几种相容的表面活性剂。这些分散液显示微乳液的特性,尤其是透明、低粘度,并实际上具有真溶液的外观。它们还可以即时配制。
本发明组合物一个有利的形式是借助于粘性载体局部施用的流体,在后面称之为“贴片”,此贴片使任选活化的活性组分受物理现象如微电流控制地扩散。
本发明的化妆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其它活性组分,这些活性组分具有与合成胶原刺激剂、胶原酶抑制剂或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血管保护剂或有助于刺激角质化细胞增生、刺激超细胞基质组分(胶原、弹性蛋白、糖胺聚糖)的产品或可用于此类局部施用组合物的产品,比如细胞增长促进剂、胶原酶或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血管保护剂、防辐射剂、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活性剂(神经酰胺、必须脂肪酸)或吸水剂等相同类型的作用。
本发明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在-10~60℃的温度下保存必需的时间以供使用,而没有组分的沉淀或产生相分离,或可损害其使用的活性的活性的降低。
这些组合物有很好的耐受性,它们不具有任何光毒性,将其长时间施用于皮肤没有任何副作用。
为其不同存在形式的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用作各种制剂,用来预防和/或对抗内因性或外因性皮肤老化,在此情况下主要是光化老化。
设计用于抗老化目的本发明的化妆组合物可以与表皮或毛发系统接触,以改善其外观及对其进行保护。
众所周知,为了使皮肤年轻,紧密是重要的品质。实际上这构成了细胞生命力的真实的标志,其消亡就决定了其它老化迹象的演变,如起皱纹或缺乏光泽。
只要真皮保持住其充实的密度和柔软的弹性,表皮就仍然是光滑、柔软和很强壮的。皮肤的老化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从很年轻时就开始了。自由基、遗传因素、太阳是其中几个原因,但它们又是多重和可变的。皮肤的整个结构在所有层次上受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细胞数量减少。这导致组织的品质更差,失去了初始的结实和弹性性质。
已经观察到,表皮细胞的代谢变慢,其基层失去了曲折状,变成了方形的。角质细胞的总群体退化,因此角质层失去了其效果。再有,它还控制水的不良蒸发。还观察到构成真皮关键细胞的成纤维细胞的活性逐年在减少。形成的胶原这时纤维化并变硬。弹性蛋白的合成甚至过早下降。真皮的性质如此改变了组织并变薄塌缩,变得不那么耐肌肉的牵拉。这样的松弛造成裂口,从而形成皱纹。
本发明化妆组合物重建光滑的方法是在所有皮肤的水平上为使皮肤结实的进程重新确立天然的基础。
这相当于对失去紧固性、弹性和青春的皮肤进行感觉不到的微观重建。
本发明的化妆组合物还用于成熟的皮肤,为其进行抗老化治疗。这时,I 1844提取物对皮肤重建的因素起作用,因此重建其结构(紧固性和紧张性)与表面(舒适和光泽),或深处(紧固性和紧张性)与表面(光泽和舒适)的物理平衡。赋予生命活力和重建的本发明化妆组合物可分别在白天和/或晚上使用。
该化妆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其它附加的活性剂。它可以为例如维生素或抗色斑剂。
与比如海洋浮游生物提取物一起使用的协同特性也增强和扩大其无与伦比的重建品质。源于海洋浮游生物的提取物可以保证皮肤的吸水和紧固性的最佳推进。
也可以使用植物刺激素,如水果提取物,例如苹果植物刺激素,由于其抗自由基特性而被选择。富含黄酮、胆固醇、基本脂肪酸和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的物质,它们构成了新型的特别能抗自由基的活性物。这时,皮肤能够最大限度地不受特别是由紫外线产生的自由基和应激的损害的保护。
在本发明化妆组合物中还可以使用全氟的油,此外这些全氟的油具有使皮肤的凹凸不平处和颗粒微突起部分变得光滑的性能。真实地“塑造”青春,这使我们重塑了容颜,在视觉上美化了皮肤表面。
因此,本发明的化妆组合物刺激了表皮细胞的更新和胶原和弹性蛋白的产生,保证了吸水天然进程的最佳实现,更完全地保护了皮肤不受自由基的侵害,而这是导致皮肤老化的主要因素。由于重新赋予了活力,此时表皮重新获得了更好的吸水性,皮肤显得恢复了青春、更加光滑、更加结实。特别是面部的容颜更加整洁,皮肤仿佛被从内部重新塑造过,看起来更加结实。
在上述化妆组合物中所含有的I 1844提取物对皮肤的作用是作为聚集活性剂。
对120名30至60岁的妇女进行了临床试验。她们对本发明的组合物进行了四个星期的试验。
对于87%的人,观察到该产品对她们的皮肤在紧固性、光滑性和吸水性上有可见的效果。对于82%的人对此化妆品的性能给予好评,比如:容易涂敷、渗透迅速、完全没有油脂的膜,感觉良好、舒适。
其它的临床研究包括证实本发明组合物对皮肤突起、微凹陷网状物、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光泽的效果。
专门用于成熟皮肤的品种让我们观察到,在白天护理敏感及干燥的皮肤,使微皱纹、微突起得到明显稳定的缓和,整洁度和微凹陷网状物外观得到改善,皮肤的紧张度也得到改善。
夜间的抗皱纹/重建结实的护理对深皱纹、微皱纹和微突起都得到明显稳定的缓和,整洁度和微凹陷网状物的改善,对皮肤紧固性和结实度的改善。
强化再生护理对微皱纹和微突起显示出明显稳定的缓和,对整洁度和微凹陷网状物显示出改善。
化妆领域专业人员所熟知的各种方法都确认了这些不同的临床结果,比如磁共振图象(IRM)的微量探针技术能够测量吸水性;透射显微镜可以评价皮肤的重建;高分辨率超声回波描记术可以测量皮肤厚度,而磷31的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细胞活性。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标是化妆护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表皮和/或毛发系统上涂敷含在化妆品用载体中的具有化妆效果量的I 1844提取物。
下面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不对其构成限制。
实施例1
制备源于红酵母I 1844菌株的提取物。
1.1发酵
在传代培养基上进行红酵母I 1844菌株的发酵。
1.1.1
a)将在平皿上的谱系移植到接种介质上。
啤酒糖酵母自溶产物 | 10g |
胰蛋白胨 | 10g |
葡萄糖 | 20g |
琼脂 | 15g |
纯水直至 | 1L |
在30℃下培养此培养物48hr。然后在每个平皿中加入10mL具有下列组成的适当回收培养基,得到酵母的悬浮液:
NaCl | 9.00g |
KCl | 0.42g |
CaCl2 | 0.48g |
NaHCO3 | 0.20g |
甘油 | 150.00g |
3-[N-吗啉基]丙磺酸(MOPS) | 3.00g |
纯水适量直至 | 1L |
b)用5mL此悬浮液接种2L锥形瓶,内装500mL具有如下组成的培养基:
啤酒糖酵母自溶产物 | 10g |
胨化的奶 | 20g |
谷物浸渍液 | 10g |
葡萄糖 | 30g |
微量元素溶液 | 10mL |
纯水至 | 1L |
这里,微量元素溶液由如下的化合物组成:
FeSO4·7H2O | 1g |
MnSO4·4H2O | 1g |
CuCl2·2H2O | 0.025g |
CaCl2·2H2O | 0.1g |
H3BO3 | 0.56g |
(NH4)6Mo24·4H2O | 0.02g |
ZnSO4·7H2O | 0.2g |
纯水适量直至 | 1L |
在以150rpm的搅拌下,在2L的锥形瓶中,在30℃下将培养物培养48hr。
1.1.2
a)使用0.2mL来自第二种子批的酵母悬浮液,给500mL装有100mL具有如下成分的培养基的烧瓶接种:
啤酒糖酵母自溶产物 | 20g |
胰蛋白胨 | 20g |
葡萄糖 | 20g |
微量元素溶液 | 10mL |
纯水适量直至 | 1L |
微量元素溶液与实施例1.1.1中所述的相同。
在200rpm的搅拌下,在30℃下将培养物培养24hr.。
b)使用100mL如上面得到的培养物,给装有12L组成与实施例1.1.1.b所述相同的再加入了1mL/L的Struktol的培养基的20L发酵器接种。
在1vvm通风速率下和变化的搅拌下,于30℃下培养培养物,以使得保持30%的溶解氧的压力。用氨将pH值调节到5.0。
在25hr后,加入葡萄糖浓溶液以使继续增长。
在32hr时,增长呈水平状时终止培养。
1.1.3.+
以与实施例1.1.2.相同的方式,在搅拌的瓶中制备100mL培养物,并使用此培养物为装有12L具有如下成分培养基的20L发酵器接种:
啤酒糖酵母自溶产物 | 20g |
胰蛋白胨 | 20g |
葡萄糖 | 30g |
微量元素溶液 | 10mL |
Struktol | 1mL |
纯水适量直至 | 1L |
微量元素溶液如在实施例1.1.1中所述。
在与实施例1.1.2.b相同的条件下培养此培养物。
在31hr时,加入葡萄糖浓溶液使继续增长。在34hr时,增长呈水平状时终止培养。
1.1.4
制备含与实施例1.1.2.a相同组成的培养基的4种2L搅拌锥形瓶培养物。
这4个锥形瓶每个都用0.75ml来自第二种子批酵母的悬浮液接种。在30℃和200rpm下培养此培养物24hr。然后将它们合并给装有230L具有如下组成的培养基的450L发酵器接种:
啤酒糖酵母自溶产物 | 30g |
胰蛋白胨 | 20g |
Roférose | 30g |
微量元素溶液 | 10mL |
Struktol | 1mL |
纯水至 | 1L |
微量元素溶液与实施例1.1.1中所述相同。
在1vvm通风速率和变化的搅拌下,于30℃下培养培养物,使得保持30%的溶解氧的压力。
用氨将pH值调节到5.5,在老化30hr时加入葡萄糖浓溶液,以维持生长期。
在37hr时,当增长达水平时终止培养。
1.1.5
使用0.75mL来自第二种子批酵母悬浮液给包含500mL具有如下组成的培养基的6个2L瓶子接种:
啤酒糖酵母自溶产物 | 20g |
酪蛋白水解物 | 20g |
葡萄糖 | 20g |
微量元素溶液 | 10mL |
纯水至 | 1L |
微量元素溶液与实施例1.1.1中所述相同。
在220rpm的搅拌下,在30℃下将培养物培养24hr。
然后合并6个瓶以对含有300L具有如下组成的培养基的450L发酵器接种:
啤酒糖酵母自溶产物 | 30g |
酪蛋白水解物 | 20g |
葡萄糖 | 30g |
微量元素溶液 | 10mL |
Struktol | 1mL |
纯水至 | 1L |
微量元素溶液与实施例1.1.1中所述的相同。
在1vvm通风速率和变化的搅拌下,于30℃下培养培养物,使得保持约30%的溶解氧的压力。
用氨将pH值调节到5.5,在35hr时,加入葡萄糖浓溶液,以维持生长期。
在老化40hr时,当增长达水平时终止培养。
1.2提取
1.2.1
用9L按实施例1.1.1(18个装有500mL发酵汁的2L瓶子)得到的发酵汁进行提取。
以9000rpm(14,000g)离心10分钟,得到154g湿的生物质。
在室温和搅拌下将此生物质与6L二氯甲烷/甲醇混合物(v/v)接触过夜。
然后过滤除去生物质,在50℃下将有机相真空蒸发至干。
蒸发的残渣(9.8g)就构成了干提取物,将其溶解于112mL甲醇中。
在0.2μ的过滤器上过滤如此得到的级分,进行刺激角质细胞的生物测试,当其被稀释200倍时(1/200),对角质细胞的刺激指数(IS)为1.9。
1.2.2
对12L实施例1.1.2的培养汁液进行提取。
按照与实施例1.2.1相同的操作程序,但是是在用80L的二氯甲烷/甲醇混合物(50/50)获得的1,900g湿生物质中进行提取,即使用的溶剂混合物/湿生物质混合物的比例接近每kg湿生物质40L溶剂混合物。
在接触过夜后过滤除去生物质,在50℃下真空蒸发有机相。
得到93.8g干提取物,将其溶解于375g乙醇/水混合物(50/50,v/v)中。
包含如此得到的0.2g/g干提取物在0.2μm的过滤器上过滤后的溶液显示刺激指数(IS)是2.1,用于稀释1/200。
1.2.3
用11L实施例1.1.3的培养物进行提取。按照于实施例1.2.2相同的操作程序,用80L二氯甲烷/甲醇(50/50,v/v)提取2.2kg得到的湿生物质。
然后过滤除去生物质,在50℃下真空蒸发有机相。
得到98g干提取物,将其溶解于392g乙醇/水(50/50,v/v)混合物,以得到0.2g/g的溶液。
在0.2μm的过滤器过滤后,评价此溶液的角质细胞刺激生物学测试;其显示刺激指数(IS)为2.8,供稀释1/200。
1.2.4
用与实施例1.1.3相同方式制备的12L培养物进行提取,但在此情况下,用连续离心进行生物质分离。得到1.6kg湿生物质,用80L二氯甲烷/甲醇(50/50,v/v)混合物处理此生物质。
在接触过夜后,过滤除去生物质,在50℃下真空蒸发有机相。
得到83g干提取物,将其溶解于747g乙醇/水混合物(50/50,v/v)中,以得到0.1g/g干提取物的溶液。
用0.2μm的过滤器过滤获得的溶液,如此得到的溶液的刺激指数(IS)是3.5,用于稀释1/100。
1.2.5
将230L的实施例1.1.3培养物进行提取,在连续离心分离生物质后,得到29kg湿生物质。用80L二氯甲烷/甲醇(50/50,v/v)混合物处理8kg此生物质,即使用的混合溶剂/湿生物质的比例接近于每kg湿生物质10L混合溶剂。
在接触过夜后过滤除去生物质,在50℃下真空蒸发有机相。
在蒸发后得到314g干提取物的有机相,将其溶解于2,826g乙醇/水混合物(50/50,v/v)中。
如此得到的溶液(0.1g/g干提取物)的刺激指数(IS)是2.8,用于稀释1/100。
1.2.6
将330L的实施例1.1.5培养物进行提取,借助于连续离心,得到54.4kg湿生物质。用272L二氯甲烷/甲醇(50/50,v/v)混合物处理27.7kg此生物质,使用的混合溶剂/湿生物质的比例接近于每kg湿生物质5L混合溶剂。
在接触过夜后过滤除去生物质,在50℃下真空蒸发有机相。
在蒸发后得到1447g干提取物的有机相,将其溶解于13,023g乙醇/水混合物(50/50,v/v)中,得到含0.1g干提取物的溶液。在过滤后,用0.2g这样的溶液进行评价其刺激角质细胞的的生物学测试,其刺激指数(IS)是2.6,用于稀释1/100。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给出的量是重量百分数。
实施例2 日用面霜
Carbomer | 0.15 |
三乙醇胺 | 0.1 |
丙二醇 | 5 |
黄原胶 | 0.2 |
甘油 | 3 |
硬脂酸甘油酯 | 3 |
硬脂酸聚乙二醇酯 | 2 |
Steareth 20 | 2 |
棕榈酸辛酯 | 10 |
鲸蜡醇 | 2 |
硬脂醇 | 0.25 |
全氟油 | 0.2 |
胆固醇 | 0.5 |
合成Abeille蜡 | 5 |
聚二甲基硅氧烷 | 5 |
海洋浮游生物提取物 | 0.5 |
苹果提取物 | 3 |
红没药醇 | 0.5 |
醋酸生育酚酯 | 1 |
葡萄籽提取物 | 0.5 |
防腐剂 | 0.8 |
香精 | 0.5 |
I 1844提取物 | 0.1 |
软化水至 | 100 |
实施例3 面用浓缩护理剂
丁二醇 | 5 |
Carbomer | 0.2 |
三乙醇胺 | 1 |
聚山梨酸酯60 | 0.8 |
硬脂酸缩水山梨糖醇酯 | 0.6 |
凡士林油 | 2 |
羊毛脂 | 0.3 |
[lacuna]Dipelargonate | 5 |
[lacuna]甘油三酯 | 5 |
鲸蜡醇 | 0.25 |
[lacuna]二辛酸酯/二癸酸酯 | 5 |
硬脂酸甘油酯 | 3.00 |
植物甾醇 | 0.5 |
聚二甲基硅氧烷 | 0.5 |
硬脂酸 | 2 |
泛醇 | 0.5 |
透明质酸钠 | 0.05 |
红没药醇 | 0.1 |
醋酸生育酚酯 | 1 |
大豆芽提取物 | 0.5 |
防腐剂 | 0.8 |
香精 | 0.5 |
I 1844提取物 | 0.25 |
软化水至 | 100 |
实施例4 面用乳液
丁二醇 | 5 |
黄原胶 | 0.2 |
硬脂酸甘油酯 | 1 |
硬脂酸聚乙二醇酯 | 1 |
[lacuna]甘油三酯 | 5 |
鲸蜡醇 | 0.5 |
氧化钛 | 1 |
聚二甲基硅氧烷 | 3 |
聚丙烯酰胺 | 5 |
神经酰胺 | 1 |
泛醇 | 1 |
透明质酸钠 | 0.05 |
红没药醇 | 0.1 |
醋酸生育酚酯 | 1 |
防腐剂 | 0.7 |
香精 | 0.5 |
I 1844提取物 | 0.15 |
软化水至 | 100 |
实施例5: 洗剂
聚乙二醇32 | 5 |
磷酸盐缓冲液 | 0.1 |
共聚二甲基硅氧烷 | 5 |
聚山梨酸酯20 | 0.1 |
丙二醇 | 10 |
海洋浮游生物提取物 | 1 |
苹果提取物 | 5 |
红没药醇 | 0.5 |
醋酸生育酚酯 | 0.5 |
小麦蛋白质提取物 | 2 |
防腐剂 | 1 |
香精 | 0.3 |
I 1844提取物 | 0.1 |
软化水至 | 100 |
实施例6: 凝胶
Carbomer | 1 |
中和剂 | 0.25 |
丙二醇 | 5 |
泛醇 | 1 |
羊角掌提取物 | 1 |
矢车菊提取物 | 5 |
酵母提取物 | 0.5 |
小麦提取物 | 0.25 |
透明质酸钠 | 0.01 |
防腐剂 | 0.7 |
I 1844提取物 | 0.05 |
软化水至 | 100 |
实施例7: 防护乳
Carbomer | 0.5 |
三乙醇胺 | 0.5 |
硬脂酸缩水山梨糖醇酯 | 1.5 |
硬脂酸聚乙二醇酯 | 3 |
鲸蜡醇 | 5 |
植物油 | 20 |
氧化钛 | 0.7 |
甘油 | 7 |
泛醇 | 0.75 |
苹果提取物 | 3 |
红没药醇 | 0.5 |
棕榈酸视黄醇酯 | 0.5 |
透明质酸钠 | 0.02 |
防腐剂 | 1 |
香精 | 0.3 |
I 1844提取物 | 0.1 |
着色剂 | |
软化水至 | 100 |
实施例8: 漂洗面膜
丙烯酸类共聚物 | 1 |
三乙醇胺 | 1 |
甘油 | 15 |
C14~16烯烃磺酸盐 | 5 |
聚乙二醇醚和椰子酸酯 | 2 |
海洋浮游生物提取物 | 1 |
苹果提取物 | 5 |
大豆芽提取物 | 0.5 |
磷酸抗坏血酸酯 | 3 |
丝蛋白提取物 | 2 |
防腐剂 | 0.8 |
香精 | 0.5 |
I 1844提取物 | 0.15 |
软化水至 | 100 |
Claims (5)
1.一种化妆组合物,其含有至少一种具有刺激角质细胞产生IL-6活性的发酵提取物,并混合有制备化妆品用的赋形剂,其中,具有刺激角质细胞产生IL-6的活性的发酵提取物是红酵母SEBR 2002菌株的发酵提取物,所述红酵母菌株以I 1844的保藏号保藏于Pasteur研究所的C.N.C.M。
2.菌株红酵母SEBR 2002,其以I 1844保藏号保藏于Pasteur研究所的C.N.C.M。
3.具有刺激角质细胞产生IL-6活性的发酵提取物在制造用于克服皮肤老化的化妆组合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发酵提取物是红酵母SEBR2002菌株的发酵提取物,所述红酵母菌株以I 1844的保藏号保藏于Pasteur研究所的C.N.C.M。
4.红酵母SEBR 2002菌株在制备具有刺激角质细胞产生IL-6活性的发酵提取物方面的应用,其中所述红酵母SEBR 2002以I 1844的保藏号保藏于Pasteur研究所的C.N.C.M。
5.化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表皮上涂敷化妆有效量的含在化妆用载体中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刺激产生IL-6活性的发酵提取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9801637A FR2774695B1 (fr) | 1998-02-11 | 1998-02-11 | Composition cosmetique contenant un compose a activite stimulatrice de la production d'interleukine-6 |
FR98/01637 | 1998-02-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96405A CN1296405A (zh) | 2001-05-23 |
CN1182833C true CN1182833C (zh) | 2005-01-05 |
Family
ID=952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980496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2833C (zh) | 1998-02-11 | 1999-02-03 | 含有对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具有刺激活性的化合物的化妆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2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054660B1 (zh) |
JP (1) | JP2002502868A (zh) |
KR (1) | KR20010040847A (zh) |
CN (1) | CN1182833C (zh) |
AR (1) | AR015230A1 (zh) |
AT (1) | ATE209894T1 (zh) |
AU (1) | AU754975B2 (zh) |
BR (1) | BR9907837B1 (zh) |
CA (1) | CA2320472C (zh) |
DE (1) | DE69900547T2 (zh) |
DK (1) | DK1054660T3 (zh) |
ES (1) | ES2168845T3 (zh) |
FR (1) | FR2774695B1 (zh) |
HK (1) | HK1029946A1 (zh) |
HU (1) | HU228821B1 (zh) |
IL (1) | IL137764A (zh) |
IS (1) | IS2235B (zh) |
NO (1) | NO332272B1 (zh) |
NZ (1) | NZ506095A (zh) |
PL (1) | PL342256A1 (zh) |
PT (1) | PT1054660E (zh) |
RU (1) | RU2207139C2 (zh) |
SI (1) | SI1054660T1 (zh) |
TR (1) | TR200002266T2 (zh) |
UY (1) | UY25383A1 (zh) |
WO (1) | WO199904089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00610B1 (fr) * | 1999-11-05 | 2001-12-28 | Sanofi Synthelabo | Composition cosmetique amincissante contenant une substance inducteur de la production d'il-6 |
US6861077B1 (en) | 2000-03-17 | 2005-03-01 | L'oreal S.A. | Use of plant extracts in a cosmetic composition to protect keratinous fibers |
KR100439426B1 (ko) * | 2001-03-15 | 2004-07-09 | 주식회사 에스티씨나라 | 동물성 플랑크톤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주름방지용 화장료조성물 |
FR2847345B1 (fr) * | 2002-11-18 | 2005-02-18 | Oreal | Procede de criblage et/ou d'evaluation de l'activite anti-ride de produits |
EP1514537A4 (en) * | 2004-03-11 | 2012-10-31 | Shiseido Co Ltd | AGGREGATE AGAINST THE AGING PROCESS AND PROMOTER OF COLLAGEN PRODUCTION |
FR2924023B1 (fr) * | 2007-11-28 | 2010-12-17 | Rocher Yves Biolog Vegetale | Utilisation d'un extrait d'aloe pour la promotion et le renfort de la cohesion des cellules de la peau |
US8865194B1 (en) | 2007-12-20 | 2014-10-21 | Theraplex Company, LLC | Reducing tackiness and greasiness of petrolatum-like materials |
AU2011240875B2 (en) * | 2010-04-12 | 2014-05-01 | Elc Management Llc | Bio-mechanical stimulation of collagen synthesis in skin cells and reduction of appearance of fine lines and wrinkles on the skin |
US11311032B2 (en) | 2010-04-27 | 2022-04-26 | Chr. Hansen A/S | Method for inoculating yeast into fruit juice |
EP2704728A4 (en) * | 2011-05-03 | 2015-04-22 | Dermachip Inc | EXPRESSION SIGNATURES OF AGENTS ASSOCIATED WITH SKIN AGING AND GEN NETWORKS |
CN105748400B (zh) * | 2016-04-25 | 2018-12-14 | 广州市暨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酵母多肽冻干粉面膜组合及其制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264513A (ja) * | 1987-04-22 | 1988-11-01 | Lion Corp | 化粧料 |
GB8806893D0 (en) * | 1988-03-23 | 1988-04-27 | Unilever Plc | Cosmetic composition |
JP2955718B2 (ja) * | 1990-05-24 | 1999-10-04 | 株式会社資生堂 | 皮膚外用剤 |
JPH06345636A (ja) * | 1993-06-08 | 1994-12-20 | Nonogawa Shoji Kk | 化粧料 |
-
1998
- 1998-02-11 FR FR9801637A patent/FR2774695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
- 1999-02-03 JP JP2000531148A patent/JP2002502868A/ja active Pending
- 1999-02-03 SI SI9930020T patent/SI1054660T1/xx unknown
- 1999-02-03 NZ NZ506095A patent/NZ506095A/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2-03 CN CNB998049689A patent/CN118283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2-03 CA CA002320472A patent/CA2320472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2-03 BR BRPI9907837-6A patent/BR9907837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2-03 AU AU21705/99A patent/AU754975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9-02-03 PT PT99901695T patent/PT1054660E/pt unknown
- 1999-02-03 DK DK99901695T patent/DK1054660T3/da active
- 1999-02-03 TR TR2000/02266T patent/TR200002266T2/xx unknown
- 1999-02-03 EP EP99901695A patent/EP1054660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2-03 IL IL13776499A patent/IL137764A/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2-03 RU RU2000121248/14A patent/RU2207139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2-03 AT AT99901695T patent/ATE209894T1/de active
- 1999-02-03 HU HU0102293A patent/HU228821B1/h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2-03 PL PL99342256A patent/PL342256A1/xx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9-02-03 ES ES99901695T patent/ES2168845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2-03 DE DE69900547T patent/DE69900547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2-03 KR KR1020007008742A patent/KR20010040847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9-02-03 WO PCT/FR1999/000220 patent/WO1999040896A1/fr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9-02-08 UY UY25383A patent/UY25383A1/es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2-11 AR ARP990100581A patent/AR015230A1/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0
- 2000-07-14 IS IS5561A patent/IS2235B/is unknown
- 2000-08-09 NO NO20004016A patent/NO332272B1/n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
- 2001-02-12 HK HK01101004A patent/HK1029946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52099B (zh) | 一种用于皮肤美容修复的复合生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182833C (zh) | 含有对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具有刺激活性的化合物的化妆组合物 | |
CN1152667C (zh) | 抗皮脂和抗氧化剂的组合物 | |
CN1939254A (zh) | 黄芪甲苷抗皮肤衰老护肤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26127A (zh) | 用于促进热休克蛋白合成的一种含有以富含羽扇醇的提取物为活性成分的化妆品或药学组合物的用途 | |
CN1416806A (zh) | 具有未分化的植物种子细胞的局部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
CN1465338A (zh) | 用于外用抗老化制剂的皮肤活化组合物 | |
CN101048133A (zh) | 皮肤外用剂 | |
CN1827766A (zh) | 体外细胞的培养方法 | |
CN1237896A (zh) | 含有肽添加剂的化妆品制剂 | |
CN1560228A (zh) | 冬虫夏草的全人工培养方法 | |
CN104928229A (zh) | 一种铁皮石斛干细胞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
JP6869972B2 (ja) | L−ヒドロキシプロリンを含有する酵母ヤロウィア・リポリティカの菌体もしくは菌体培養物又はこれらの抽出物及びその用途並びにl−ヒドロキシプロリンの製造方法 | |
CN1913863A (zh) | 生物相容的盖仑基质的新配制方法 | |
CN1545402A (zh) | 可增强表皮细胞中层粘蛋白5的产生的物质及其用途 | |
CN1564676A (zh) | 含有dhea的反相乳液 | |
CN1731973A (zh) | 皮肤代谢的生物活化剂 | |
CN1638717A (zh) | 植物鞘氨醇作为瘦身剂的化妆品应用和含有植物鞘氨醇的化妆品组合物 | |
CN1280858A (zh) | 去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短状杆菌属的新微生物和其微生物固定的护理衣服或床上用品 | |
CN1589889A (zh) | 霍山石斛萃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289073C (zh) | 生发剂 | |
CN1784215A (zh) | 促黑色素生成剂及促黑色素生成组合物 | |
CN1925840A (zh) | 用于除臭剂中具有益生作用的物质 | |
JP2022027391A (ja) | 髪のダメージを修復し、頭皮の老化を遅らせる松茸発酵物、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 | |
CN1242037C (zh) | 洗净剂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Owner name: SANOFI - AVENTIS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ST. SANOFI - SYNTHELABO CORPORATION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France Patentee after: Sanofi-Aventis Address before: France Patentee before: Sanofi-Synthelabo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20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