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24345A - 一种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24345A CN118124345A CN202410171391.7A CN202410171391A CN118124345A CN 118124345 A CN118124345 A CN 118124345A CN 202410171391 A CN202410171391 A CN 202410171391A CN 118124345 A CN118124345 A CN 1181243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glass
- binding
- glass assembly
- binding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40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6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943 EPDM rub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8 ed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7 he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40 laminat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41 toughen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包括玻璃和包边。包边包覆玻璃至少一个边部的至少一个表面。包边包括第一包边层、第二包边层和第三包边层。所述第一包边层注塑于玻璃边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包边层注塑包覆于所述第一包边层外,所述第二包边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包边层。所述第三包边层注塑包覆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包边层,所述第三包边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包边层。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用第一包边层包覆玻璃,第二包边层注塑包覆于第一包边层之外,使得玻璃和第一包边层、第一包边层和第二包边层之间紧密贴合,避免硬质的第二包边层收缩翘边影响玻璃总成密封性和防水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汽车玻璃的密封性和隔音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玻璃的周边一般会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形成包边,起到增加密封性和保护的作用。
现有的玻璃包边通常采用注塑的形式将包边固定在玻璃上,先将玻璃和注塑颗粒一起放入模具型腔注塑硬质包边,再对注塑后的半成品注塑软质包边,即完成双料注塑带导轨包边产品的注塑生产过程。
由于无法在玻璃的全部粘结区域应用底涂工艺,硬质包边需要绕着玻璃周圈,形成一个完整的周圈结构,依靠玻璃的支撑来固定硬质包边。由于硬质塑料与玻璃是刚性贴合,且由于底涂工艺的限制,故硬质塑料会因材料收缩变形,容易与玻璃面配合出现粘结无效的区域,产生间隙。在局部粘结无效的区域对烟雾或者液体的防渗漏能力较差。在一些极端实验条件下,烟雾或液体可能会从产品外面渗漏到产品背面,影响乘客使用体验。
硬质包边材料在常温下的收缩率约5‰-10‰左右,在一些极端环境,如-30℃下,注塑的产品会产生更大的收缩变形量,部分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甚至会达到15‰左右的变形量,这属于材料的物理特性,无法通过结构优化来避免此问题。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硬质包边容易翘曲和变形,与玻璃之间出现间隙,导致烟雾或液体从玻璃背面渗漏到玻璃正面,影响玻璃总成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提高硬质包边与玻璃贴合度的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硬质包边容易翘曲和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料注塑的包边总成,包括:
玻璃;
包边,包覆玻璃至少一个边部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包边包括第一包边层、第二包边层和第三包边层;
所述第一包边层注塑于玻璃边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包边层注塑包覆于所述第一包边层外,所述第二包边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包边层;
所述第三包边层注塑包覆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包边层,所述第三包边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包边层。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边层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边层与所述第二包边层的接触面上。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凸起或凹槽。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边层侧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为凸起。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包边层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包边层与所述第三包边层的接触面上。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边层与所述玻璃内表面接触的长度小于5mm。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边层的厚度不大于5mm。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边层和第三包边层为软质塑料,所述第二包边层为硬质塑料。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边层和第三包边层为相同材料。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塑料的邵氏硬度为60-95度。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塑料为TPE、PVC、PU或EPDM。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塑料的洛氏硬度40-95度。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塑料为PP、PVC、PA、POM、PC、ABS或SAN。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包边层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第二包边层一体注塑。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钣金,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钣金的第一通孔;
所述安装部为钉柱,所述钉柱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与所述钣金固定连接。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钉柱设有固定槽,用于与所述钣金卡接。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包边层设置向外突出的密封舌。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舌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至少一个所述密封舌与所述钣金抵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玻璃和硬质的第二包边层之间设置软质的第一包边层,第二包边层和第一包边层紧密粘接从而牢牢固定在玻璃上。当第二包边层收缩变形时,第一包边层与第二包边层接触的一侧也会相应变形,使得第一包边层和第二包边层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连接,而第一包边层的另一侧始终与玻璃固定连接。如此设置,有效提高了包边和玻璃之间的粘合力,使得玻璃和第一包边层、第一包边层和第二包边层之间紧密贴合,避免硬质的第二包边层收缩翘边影响玻璃总成密封性和防水性,也可避免注塑第二包边层22时压力过大使第一包边层21移位的情况发生。
上述发明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应用在角窗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的A-A剖面放大图;
图4为图3实施例A-A剖面放大图的变形例;
图5为图3实施例A-A剖面放大图的变形例;
图6为图1断面结构示意图的变形例;
图7为图1断面结构示意图的变形例;
图8为图2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的B-B剖面放大图;
图9为图7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的B-B剖面放大图的变形例;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应用在角窗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放大图的变形例;
图12为图10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放大图的变形例;
图13为图12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的C-C剖面放大图;
图14为图12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的D-D剖面放大图;
图15为图14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的D-D剖面放大图的变形例;
图16为图12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的E-E剖面放大图;
图17为图16的E-E剖面放大图的变形例;
图18为图16的E-E剖面放大图的变形例;
图1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述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玻璃;
2、包边,21、第一包边层,211、第一连接部,22、第二包边层,221、安装部,222、第二连接部,223、固定槽,23、第三包边层,231、密封舌;
3、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汽车玻璃通常会在粘结区域进行底涂,再注塑硬质包边。由于底涂工艺限制,无法在全部粘结区域都应用底涂。且硬质包边容易收缩,在没有底涂的粘结区域很容易与玻璃面出现粘结无效的情况,从而导致包边与玻璃面之间出现间隙,烟雾和液体从车外渗透到车内,密封效果不佳。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包括玻璃1和包边2。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用于汽车玻璃技术领域,具体地,可用于汽车角窗结构上。玻璃可以用汽车角窗常用的玻璃。不限地,玻璃可以为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也可以是有机玻璃、无机玻璃,在此不对玻璃进行过多限制。
图2为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在角窗上的应用。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包边2包覆玻璃1至少一个边部的至少一个表面。包边2包括第一包边层21、第二包边层22和第三包边层23。所述第一包边层21注塑于玻璃边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包边层22注塑包覆于所述第一包边层21外,所述第二包边层22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包边层21。所述第三包边层23包覆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包边层22,所述第三包边层23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包边层22。
第一包边层21可设置在玻璃边部的上端面、侧端面和下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至少部分第二包边层22注塑包覆与第一包边层21外。具体地,第一包边层21全部包覆于第二包边层22内。第一包边层21的形状和长度可根据第二包边层22的形状和需要进行设计。
第三包边层23注塑包覆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包边层22。具体地,第三包边层23仅部分包覆在第二包边层22的局部。第三包边层23部分包覆在第二包边层22外,第三包边层23的形状和结构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整设计。
现有技术在第二包边层22采用硬质塑料,不仅注塑压力和注塑温度较大,影响玻璃的成品率,而且硬质塑料容易脱离玻璃并翘边。而本方案在玻璃与第二包边层22之间设置第一包边层21,第一包边层21采用注塑的方式设置在玻璃上,第二包边层22可通过第一包边层21紧密、稳定地固定在玻璃上,第二包边层22冷却收缩产生的形变可以由第一包边层21来弥补,避免包边与玻璃之间产生间隙,而且第一包边层21也可起到缓冲作用,提高注塑硬质包边后的玻璃成品率。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玻璃1和硬质的第一包边层22之间设置软质的第一包边层21,第一包边层22和第一包边层21紧密粘接从而牢牢固定在玻璃1上。当第一包边层22收缩变形时,第一包边层21与第一包边层22接触的一侧也会相应变形,使得第一包边层21和第一包边层22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连接,而第一包边层21的另一侧始终与玻璃1粘合。如此设置,有效提高了包边整体和玻璃1之间的粘合力,使得玻璃1和第一包边层21、第一包边层21和第一包边层22之间紧密贴合,避免硬质的第一包边层22收缩翘边影响玻璃总成密封性和防水性,可以防止烟雾或液体从产品外面渗漏到产品背面;而且第一包边层21也可起到缓冲作用,提高注塑硬质包边后的玻璃成品率。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边层21和第三包边层23为软质塑料,所述第二包边层22为硬质塑料。进一步地,软质塑料的邵氏硬度为60-95度。可选地,软质塑料的邵氏硬度可以为65度,也可以是70度、80度、85度、90度、95度等等。选择硬度为70-95度的材料作为第一包边层21和第三包边层23,使第一包边层21和第三包边层23具有一定硬度的同时也可发生一定的形变。可选地,软质塑料为TPE、PVC、PU或EPDM。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包边层22为硬质塑料。硬塑料一般是指热固性塑料,是用热压法加工,成型后不可再次加工使用的塑料。具体地,本方案采用的硬质塑料的洛氏硬度40-95度。不限地,硬质塑料的洛氏硬度可以为45度,也可以为50度、55度……80度、90度等等。可选地,所述硬质塑料为PP、PVC、PA、POM、PC、ABS或SAN。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边层21和第三包边层23为相同材料。第一包边层21和第三包边层23采用同种材料可节省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只要考虑一种软质材料与第一包边层22之间的粘合性即可。不限地,第三包边层23和第一包边层21也可采用不同种材料。
如图4所示,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边层21与所述玻璃1内表面接触的长度小于5mm。第一包边层21与所述玻璃1内表面接触的长度为图4中ɑ所示。具体地,第一包边层21与玻璃1内表面接触的长度可为3.0mm,也可以是3.2mm、3.5mm、3.8mm、4.0mm等等。
第一包边层21采用注塑的方式与玻璃表面紧密连接。若第一包边层21采用粘贴的连接方式与玻璃表面连接,由于注塑第二包边层22时需要较大的注塑压力,则注塑硬质的第二包边层22时容易导致第一包边层21移位。因此,第一包边层21与玻璃1的表面采用粘贴方式连接时,为保证第一包边层21和玻璃1之间有足够的粘贴面积,避免在注塑第二包边层22过程中第一包边层21移位的情况发生,第一包边层21与玻璃接触的长度要大于5mm。但由于一些车型结构的限制,实际上的粘贴长度无法满足第一包边层21与玻璃1粘贴接触的长度要求。且实际生产中采用粘贴方式将第一包边层21粘在玻璃1的表面时,第一包边层21与玻璃1之间难以达到完全粘贴,导致粘贴效果不佳,第一包边层21容易与玻璃1分离。
而本方案的第一包边层21注塑包覆于玻璃1上,与粘贴的连接方式相比,注塑在玻璃上的第一包边层21与玻璃1之间的连接更稳定,第一包边层21与所述玻璃1内表面接触的长度可以更小,可做到小于5mm,甚至可做到3mm。如此设置,可控制第一包边层21与玻璃1内表面之间的接触长度,满足更多车型的结构要求,且有利于减少包边整体的厚度,提高玻璃总成的美观度。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包边层21设有第一连接部211,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边层21与所述第二包边层22的接触面上。第一连接部211用于增加第一包边层21和第二包边层22之间的粘结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为凸起或凹槽。第一连接部211采用突出于第一包边层21表面的凸起结构,或者采用凹陷于第一包边层22表面的凹槽结构。如此设置,可增加第一包边层21和第二包边层22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包边层21和第二包边层22之间紧密连接,提高第一包边层21和第二包边层22之间的粘合力。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包边层21和第二包边层22也可通过第一连接部211进行卡接。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边层的侧表面。如图5所示,第一包边层21的侧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211向外突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若第一包边层21的侧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211为凹槽,则脱模时对模具的要求更高,脱模难度较大。因此第一包边层21侧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211均采用凸起结构。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包边层22设有第二连接部2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2设置于所述第二包边层与所述第三包边层的接触面上。第二连接部222用于增加第二包边层和第三包边层22之间的粘结力。第二连接部222可以为突出于第二包边层22的凸起或者凹陷于第二包边层22的凹槽。第二包边层22侧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222采用凸起结构,可降低脱模时对模具的要求。
如图7所示,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边层21的厚度不大于5mm。第一包边层21的厚度如图7中β所示。具体地,可以是3mm,也可以是3.5mm、4mm等等。第一包边层21的厚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包边总成的整体厚度。
如图7所示,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包边层22上设有安装部221,所述安装部221与所述第二包边层22一体注塑。所述安装部221可以为导轨、卡扣、钉柱或安装孔。第二包边层22设置安装部221,安装部221与第二包边层22一体注塑而成,生产工序简单,无复杂的人工装配工序,无对外采购的附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钣金3,钣金3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钣金3的第一通孔。所述安装部221为钉柱,所述钉柱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与所述钣金3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钉柱设有固定槽223,用于与所述钣金3卡接。固定槽223与钣金3卡接,从而将钉柱和钣金3相对固定。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包边层23设置向外突出的密封舌231。密封舌的形状、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舌23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至少一个所述密封舌231与所述钣金3抵接。不限地,第三包边层23也可设置具有安装或支撑功能的凸起、凹陷。通过在第三包边层23上设置与钣金3、导轨相适配的形状和结构,可提高玻璃总成的密封性和结构稳定性。
现有的双料注塑包边需要绕着玻璃周圈,形成一个完整的周圈结构,依靠玻璃的支撑来固定硬质包边,否则在第一次注塑后硬质包边容易与玻璃分离并脱落。本方案在硬质包边的内侧设置软质包边,大大提高了包边和玻璃之间的粘合力,因此第一包边层21和第二包边层22可以与玻璃表面部分连接,无需围绕玻璃形成全包围结构。
包边2包覆玻璃至少一个边部。如图10所示,包边2包括第一包边层21、第二包边层22和第三包边层23,第一包边层21、第二包边层22和第三包边层23注塑包覆玻璃1的边部。如图11所示,第一包边层21、第二包边层22和第三包边层23注塑包覆玻璃1的左边部和下边部两个边部。如图12所示,包边2注塑包覆玻璃1的四个边部。包边2可包覆玻璃1的任意边部,具体包覆的玻璃边部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图12为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在门玻上的应用。图13为图12中的C-C剖面图。第一包边层21注塑于玻璃1上,包覆玻璃1的上端面、侧端面和下端面,第二包边层22包覆在第一包边层21的外侧,第二包边层22的一侧设有安装部221,安装部221为导轨。第三包边层23包覆在第二包边层22的外侧。
图14为图12中的D-D剖视放大图。第二包边层22可设置在第一包边层21上,局部与玻璃1的表面接触或者完全不与玻璃1的表面接触。第三包边层23的外侧设置密封舌231,密封舌231向外延伸。如图15所示,软质塑料的第三包边层23三面包覆硬质的第二包边层21,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第一连接部211突出于第一包边层21。
图16为图12中的E-E剖视放大图。第一包边层21注塑在玻璃1的上表面、侧表面和下表面。第二包边层22设置在第一包边层21的外侧,第二包边层22的底部设置安装部221,图16中的安装部为钉柱。钉柱包括底座和向外延伸的柱体。第三包边层23的外侧设置密封舌和其他密封结构。其中密封舌23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至少一个所述密封舌231设置在钉柱221的底座上,密封舌231与钣金3抵接。通过将密封舌231设置在钉柱221的底座上,密封舌231的一端与钣金3抵接,使第二包边层22上的钉柱与第三包边层23上的密封舌231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密封舌231不仅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还可以支撑和固定钣金3与钉柱221,使钉柱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
图17所示,第一包边层21设置在玻璃的下面,第一包边层21与第二包边层2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211,用来增加第一包边层21和第二包边层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11可为凹槽,也可以是如图18所示的凸起结构。
如图19所示,第一包边层21设置在玻璃1的下方,第二包边层22设置在第一包边层21上,与玻璃1无接触。第二包边层22的一端设有安装部221,安装部221设计成托架的形状,第二包边层22和安装部221采用硬质塑料注塑而成,无需另外购买和装配托架。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申请的实质理念,利用本申请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
包边,包覆玻璃至少一个边部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包边包括第一包边层、第二包边层和第三包边层;
所述第一包边层注塑于玻璃边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包边层注塑包覆于所述第一包边层外,所述第二包边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包边层;
所述第三包边层注塑包覆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包边层,所述第三包边层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包边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边层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边层与所述第二包边层的接触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凸起或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边层侧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为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边层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包边层与所述第三包边层的接触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边层与所述玻璃内表面接触的长度小于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边层的厚度不大于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边层和第三包边层为软质塑料,所述第二包边层为硬质塑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边层和第三包边层为相同材料。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塑料的邵氏硬度为60-95度。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塑料为TPE、PVC、PU或EPDM。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的洛氏硬度40-95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为PP、PVC、PA、POM、PC、ABS或SAN。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边层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第二包边层一体注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钣金,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钣金的第一通孔;
所述安装部为钉柱,所述钉柱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与所述钣金固定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柱设有固定槽,用于与所述钣金卡接。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包边层设置向外突出的密封舌。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舌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至少一个所述密封舌与所述钣金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71391.7A CN118124345A (zh) | 2024-02-07 | 2024-02-07 | 一种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71391.7A CN118124345A (zh) | 2024-02-07 | 2024-02-07 | 一种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24345A true CN118124345A (zh) | 2024-06-04 |
Family
ID=9123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71391.7A Pending CN118124345A (zh) | 2024-02-07 | 2024-02-07 | 一种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124345A (zh) |
-
2024
- 2024-02-07 CN CN202410171391.7A patent/CN11812434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93867B2 (en) | Vehicle body upper structure | |
JP4546575B2 (ja) | 窓ガラス取付け要素 | |
KR101269016B1 (ko) | 적어도 2개의 인접한 유리 성분으로 구성된 복합 칸막이 유리와, 상기 복합 칸막이 유리를 제조하는 방법 | |
US9103155B2 (en) | Window pane fastening | |
CN104476855B (zh) | 一种带孔的夹层玻璃 | |
JP3221825B2 (ja) | モール部とリップ部が一体に成形された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 |
JP6623974B2 (ja) | 車両用樹脂ウインドウパネルの固定構造 | |
US12030285B2 (en) | Decorative functional component having a transparent partial surface | |
CN217259842U (zh) | 一种嵌件注塑式无缝集成激光雷达的汽车饰件 | |
CN118124345A (zh) | 一种三料注塑的玻璃总成 | |
JPS63173721A (ja) | 樹脂製外板構造 | |
CN103402798A (zh) | 粘结窗和零件组件 | |
JP2012171392A (ja) | 自動車用樹脂ガラス | |
JP6065338B2 (ja) | 枠体付き車両窓用板状体及び枠体付き車両窓用板状体の組付方法 | |
CN114407807B (zh) | 亮条包边总成产品及其与外部部件的连接方法 | |
CN214138183U (zh) | 车窗总成 | |
JP3671912B2 (ja) | 自動車のリヤウインドウ構造 | |
CN203818992U (zh) | 车窗 | |
KR100826680B1 (ko) | 자동차용 외장 몰딩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0602496B1 (ko) | 조립식 휠 밸런스 웨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 |
JPS62265018A (ja) | クオ−タウインド | |
CN114423608B (zh) | 因保护漆涂层而具有改进保护作用的、用于操作部件或装饰边条的、具有层构造的可见部件 | |
CN116215671B (zh) | 一种通风盖板拐角处精致化结构 | |
JP2017185834A (ja) | 樹脂外板 | |
US10596890B2 (en) | Pane assembly, in particular pane assembly for vehicle bod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