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19548A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19548A CN118119548A CN202180102502.3A CN202180102502A CN118119548A CN 118119548 A CN118119548 A CN 118119548A CN 202180102502 A CN202180102502 A CN 202180102502A CN 118119548 A CN118119548 A CN 1181195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spoiler
- light source
- light
- optical element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尾部(12)的车辆(10),尾部(12)具有至少一个后扰流板(14)和至少一个光源(16),其中至少一个光源(16)与至少一个后扰流板(14)间隔开,并且至少一个光源(16)被配置为沿着光路(18)发射光,其特征在于,至少后扰流板(14)的至少一个部分(20)布置在光路(18)中,其中至少一个部分(20)被配置为在将来自至少一个光源(16)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重定向在车辆(10)的向后方向(28)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具有后扰流板(14)的车辆(10),其更易于制造、更灵活且更具成本效益。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尾部的车辆,该尾部具有至少一个后扰流板和至少一个光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与所述至少一个后扰流板间隔开,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光源被配置为沿着光路发射光。
车辆,特别是汽车,使用刹车灯或停车灯来指示操作车辆的制动。刹车灯通常发出红光。另外,通常在车辆尾部靠近车辆尾灯处设置有两个刹车灯。特别地,汽车可以包括设置在比车辆的尾灯和其他两个刹车灯更高的位置上的第三刹车灯。所述第三刹车灯可以布置在汽车的行李箱盖或后扰流板上。
从DE202006010701 U1已知一种后扰流板,其在扰流板的边缘上具有光源。光源将光引导至扰流板中。扰流板材料通过扰流板的一个表面发射光,从而照亮扰流板的整个表面。光源可以是车辆的刹车灯或其他功能灯。
因此,技术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后扰流板的车辆,其更易于制造、更灵活且更具成本效益。
权利要求1表明了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是权利要求2至10的主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包括尾部的车辆,尾部具有至少一个后扰流板和至少一个光源,其中至少一个光源与至少一个后扰流板间隔开,并且至少一个光源被配置为沿光路发射光,其特征在于,至少后扰流板的至少一个部分布置在光路中,其中至少一个部分被配置为将来自至少一个光源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重定向在车辆的向后方向上。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方面,车辆包括后扰流板,后扰流板由与后扰流板间隔开的光源照亮。因此光源没有布置在后扰流板上。光源发出的光在到达后扰流板的部分之前首先行进穿过光源和后扰流板之间的距离。后扰流板的一部分布置在由光源发出的光的路径中。因此,与后扰流板间隔开的光源照亮后扰流板的一部分。该部分将至少一部分光重定向至车辆的向后方向。然后在车辆后面的观察者就可以看到光。由于光源和后扰流板彼此间隔开,所述后扰流板不需要用于集成光源的支架或凹槽。此外,光源易于使用,并且对尺寸、重量或功耗没有任何限制。光源可以调节以改变后扰流板的被照亮的部分。通过将光源与后扰流板间隔开,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需求和/或设计来选择被光源照亮的后部的部分。
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光源可以凹陷在尾部中,特别是附接至该尾部的行李箱盖中。
然后,光源可以将光引导至至少一个后扰流板的下侧上的表面。此外,光源在车辆的尾部的凹陷式布置对观察者隐藏了至少一个光源。这样可以避免目眩。
在另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部分可以包括透明区域,特别是透明插入件。
透明区域可以用于使光透射通过后扰流板的部分。如果光被发射到至少一个后扰流板的下侧,则光然后可以穿过透明区域到达后扰流板的上侧。后扰流板的上侧可以被配置为将来自透明区域的一部分光重定向至车辆的向后方向。因此,后扰流板的上侧的表面可以被光源照亮。然而,如果光源布置成使得光源发射到后扰流板的上侧,则光可以行进穿过透明区域到达后扰流板的下侧。
在另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后扰流板可以是被配置为将至少后扰流板的不同部分移动到光路中的主动后扰流板,每个部分被配置为将来自至少一个光源的光重定向在所述车辆的向后方向。
主动后扰流板可以是可移动的,以使至少一个后扰流板主动地适应车辆的驾驶条件。在一些情况下,车辆尾部的观察者可以看到主动后扰流板的下侧,其中在其他情况下观察者可以看到主动后扰流板的上侧。如果观察者看到主动后扰流板的下侧,则主动后扰流板可以将不同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布置在光路中。如果观察者看到主动后扰流板的上侧,则主动后扰流板可以将不同部分中的另一个部分布置在光路中。
例如,至少一个后扰流板可以包括布置在至少一个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
光学元件可以支持后扰流板的部分的光的重定向。此外,随着缺少光学元件的部分的表面,光学元件可以将更大部分的光重定向到向后方向。这提高了电子
此外,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可以例如是折射光学元件、反射光学元件或全息光学元件。
折射光学元件可以例如是一组棱镜。反射光学元件可以例如是镜子元件。全息光学元件可以例如是形成全息图像的全息阵列。全息图像可以例如是悬停在至少一个后扰流板上方或下方的全息刹车灯。
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布置在至少一个后扰流板的上侧上。
因此,光可以从后扰流板的上侧重定向。如果后扰流板布置成使得针对位于车辆后方的观察者而言上侧是可见的,则观察者可以看到光。
在另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后扰流板的下侧上。
因此,光可以从后扰流板的下侧重定向。如果后扰流板布置成使得针对位于车辆后方的观察者而言下侧是可见的,则观察者可以看到光。
至少一个后扰流板可以例如包括至少两个光学元件,其中至少两个光学元件中的第一光学元件布置在后扰流板的下侧上,并且至少两个光学元件中的第二光学元件布置在后扰流板的上侧上。
后扰流板然后可以在两个位置之间重新定位。在第一位置,第一光学元件可以将光重定向至向后方向。在第二位置,第二光学元件可以将光重定向至向后方向。
在另一个示例中,车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制动器,其中如果制动器被操作则至少一个光源开启,并且其中如果制动器没有被操作则制动器关闭。
光源然后可以指示车辆是否制动。光源可以例如是刹车灯。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细节和优点源自权利要求的措辞以及基于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附图显示了:
图1是车辆的示意图,以及
图2a和图2b是带有扰流板的车辆的尾部的示意图。
图1示出了具有尾部12的车辆10。后扰流板14通过附接元件32附接至尾部12。后扰流板14可以是主动后扰流板,其可以根据车辆10的驾驶条件在不同位置移动。
车辆10还包括布置成与后扰流板14间隔开的光源16。这意味着,光源16不附接到后扰流板14。
光源16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到车辆10的制动器38。如果制动器38被操作,则光源16可以开启。如果制动器38没有被操作,则光源16可以关闭。
箭头28表示车辆10的向后方向。向后方向是车辆10向后移动的方向。
图2a和2b示出了尾部12的更详细的截面图。
光源16可以沿着光路18发射光。此外,光源16可以凹陷在尾部14中,使得光源14对于尾部14的观察者来说是不可见的。例如,光源16可以安装在车辆10的行李箱盖上。
根据图2a,后扰流板14处于从车辆10后面可见后扰流板14的下侧36的在外位置(outposition)。在外位置可以被称为第一位置。在该位置,后扰流板14倾斜,使得后扰流板14的前部低于后扰流板14的后部。
后扰流板14具有布置在光路18中的部分20。部分20包括至少一个光学元件22。该光学元件22可以被称为第一光学元件。光学元件22被配置为将从光源16到达的光重定向至向后方向。重定向光30导致部分20的照亮。
光学元件22可以例如是反射光学元件,其通过在光学元件22的表面上的反射使光重定向。
在替代示例中,光学元件22可以是折射光学元件。折射光学元件22通过折射使光重定向,其中光穿过光学元件22的至少一个表面。
反射光学元件和折射光学元件均可以产生后扰流板14的部分20的表面的照亮效果。
在另一替代示例中,光学元件22可以是全息光学元件。全息光学元件根据来自光源16的光产生全息图像。全息图像可以脱离后扰流板14,例如漂浮在尾部14上方的光。
图2b示出了后扰流板14的关闭位置。关闭位置可以被称为第二位置。
在该位置,后扰流板14的上侧34从车辆10的后面可见。在该位置,后扰流板14倾斜,使得后扰流板14的前部高于后扰流板14的后部。
在关闭位置,另一部分20’布置在光路18中。另一部分20’可以被称为第二部分20’,其中部分20可以被称为第一部分20。
通过改变后扰流板14的倾斜度和位置,第一部分20或第二部分20’可以布置在光路18中。
第二部分20’可以包括透明区域26,其允许来自光源16的光从后扰流板14的下侧36穿过后扰流板14到达后扰流板14的上侧34。因此,来自光源16的光可以照射布置在第二部分20’的上侧34上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24。该光学元件24可以被称为第二光学元件。
透明区域26可以是布置在后扰流板14的凹部中的插入件。至少一个光学元件24可以附接至插入件。此外,插入件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光学元件22。至少一个光学元件22也可以附接至插入件。
可替换地,光学元件22、24可以附接至或者是后扰流板14的表面的一部分。
第二光学元件24可以具有与第一光学元件22相同的特性。因此,如果第二光学元件24是反射光学元件或折射光学元件,则光源16可以照射后扰流板14的上侧34。如果第二光学元件24是全息光学元件,则第二光学元件24可以产生可漂浮在尾部14上方的全息光源。
光源16可以是刹车灯或停车灯。此外,光源16可以是方向指示器或者可以指示车辆10的另一功能。
车辆10可以是具有后扰流板的汽车或任何类型的车辆10。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之一。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修改。
由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产生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包括结构细节、空间布置和程序步骤,对于本发明本身以及各种组合来说都是必要的。
附图标记列表
10 车辆
12 尾部
14 后扰流板
16 光源
18 光路
20 部分
22 光学元件
24 光学元件
26 透明区域
28 箭头
30 重定向光
32 附接元件
34 上侧
36 下侧
38 制动器
Claims (10)
1.一种包括尾部(12)的车辆,所述尾部(12)具有至少一个后扰流板(14)和至少一个光源(16),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光源(16)与所述至少一个后扰流板(14)间隔开,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光源(16)被配置为沿光路(18)发射光,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后扰流板(14)的至少一个部分(20)布置在所述光路(18)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部分(20)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光源(16)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重定向在车辆(10)的向后方向(2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16)凹陷在所述尾部(12)中,特别是附接至所述尾部(12)的行李箱盖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20)包括透明区域(26),特别是透明插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扰流板(14)是被配置为将所述至少后扰流板(14)的不同部分(20,20’)移动到所述光路(18)中的主动后扰流板,每个部分(20,20’)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光源(16)的光重定向在所述车辆(10)的向后方向(2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扰流板(14)包括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部分(20)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22,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学元件(22,24)是折射光学元件、反射光学元件或全息光学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学元件(22,24)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后扰流板(14)的上侧(34)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学元件(22,24)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后扰流板(14)的下侧(36)上。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扰流板(14)包括至少两个光学元件(22,24),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学元件(22、24)中的第一光学元件(22)布置在所述后扰流板(14)的所述下侧(36)上,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光学元件(22、24)中的第二光学元件(24)布置在所述后扰流板(14)的所述上侧(3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10)包括至少一个制动器(38),其中如果所述制动器(38)被操作则所述至少一个光源(16)开启,并且其中如果所述制动器(38)没有被操作则所述制动器(38)关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EP2021/079007 WO2023066471A1 (en) | 2021-10-19 | 2021-10-19 | Vehicl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19548A true CN118119548A (zh) | 2024-05-31 |
Family
ID=78414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102502.3A Pending CN118119548A (zh) | 2021-10-19 | 2021-10-19 | 车辆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399143A1 (zh) |
CN (1) | CN118119548A (zh) |
TW (1) | TW202402576A (zh) |
WO (1) | WO2023066471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06010701U1 (de) | 2006-07-10 | 2006-12-28 | Funke, Torsten | Vorrichtung zum Beleuchten eines Kraftfahrzeuges |
GB2473293A (en) * | 2009-09-08 | 2011-03-09 | Trysome Ltd | A variable aerodynamic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
JP6332229B2 (ja) * | 2015-10-26 | 2018-05-3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後部構造 |
DE102017101607A1 (de) * | 2017-01-27 | 2018-08-02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Spoileranordn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
-
2021
- 2021-10-19 WO PCT/EP2021/079007 patent/WO202306647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0-19 EP EP21799205.6A patent/EP439914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0-19 CN CN202180102502.3A patent/CN118119548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10-18 TW TW111139540A patent/TW202402576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399143A1 (en) | 2024-07-17 |
WO2023066471A1 (en) | 2023-04-27 |
TW202402576A (zh) | 2024-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82616B2 (en) | Vehicle having lamp | |
JP4733009B2 (ja) | 車両用灯具 | |
JP5852114B2 (ja) | 自動車用シグナルランプ | |
US9791123B2 (en) | Vehicle signal lamp | |
US10173576B2 (en) | Vehicle lighting structure | |
CN104279484B (zh) | 车辆用灯体 | |
US7635209B2 (en) | Lamp for vehicle and lamp-mounted vehicle | |
CN103867983B (zh) | 机动车辆后灯 | |
KR101551079B1 (ko) | 차량용 리어램프 | |
EP2075500A3 (en) | Vehicle headlamp | |
CN115539889A (zh) | 用于车辆的外部灯总成及其使用方法 | |
US20140307476A1 (en) | Multilayer license plate lighting apparatus | |
US20240302019A1 (en) | Light-guide element for a light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118119548A (zh) | 车辆 | |
US20140003082A1 (en) | License plate lighting apparatus | |
KR101199068B1 (ko) | 차량의 리어 콤비네이션 램프 | |
KR20240008743A (ko) | 차량용 라이팅 장치 | |
EP4160082A1 (en) | Vehicle lamp | |
US6364513B1 (en) | Light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 |
EP4314635B1 (en) | Light guide for a vehicle | |
JP7439535B2 (ja) | 車両用ランプ | |
JP2024005943A (ja) | 車両用灯具 | |
JP2023111587A (ja) | 車両用灯具 | |
KR20180076634A (ko) | 차량용 램프 | |
CN114413228A (zh) | 用于探测机动车周围环境的机动车照明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018 Address after: 430056 A404, building 3, 28 chuanjiangchi 2nd Roa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lutes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senheim,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Lut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Germany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