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085C - 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085C CN1179085C CNB988143526A CN98814352A CN1179085C CN 1179085 C CN1179085 C CN 1179085C CN B988143526 A CNB988143526 A CN B988143526A CN 98814352 A CN98814352 A CN 98814352A CN 1179085 C CN1179085 C CN 117908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zone
- air
- generator
- atomic group
- bub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5/00—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35/001—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ozone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5/00—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35/002—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bub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整体设置有气泡产生器、臭氧产生器、和原子团产生器的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在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中,壳体内设有气体混合室。设置在壳体中的气泡产生器产生用于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并将它们泵入气体混合室。位于气体混合室内的臭氧产生器对从气泡产生器引入气体混合室的空气施加高电压、以产生臭氧。原子团产生器具有陶瓷催化器,该催化器将来自臭氧产生器的臭氧还原成产生气泡的氧、和产生与洗涤水中的氢反应的氧,以便产生原子团。该分散混合器可有效地杀灭生活在洗涤水中或衣物上的诸如细菌的杆菌、病毒、霉菌、真菌、或藻类。该分散混合器还可通过臭氧和原子团的氧化和漂白作用改进洗衣机的洗涤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尤其涉及整体设置有空气供给器(air supplier)、臭氧产生器和原子团产生器的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
背景技术
大多数洗衣机利用脉动器的机械力和化学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力洗涤衣物。所以为了改进洗涤效率,许多洗衣机的制造者使用了以下的各种方法:改善脉动器搅拌衣物的能力、以延长电动机的操作时间和水流时间;改进洗衣机中所用洗涤剂的质量和/或增加洗涤剂的数量。但上述方法因以下原因会限制洗涤效率的改善。借助增加机械力来改善洗涤效率的方法会损坏衣物或降低洗衣机的效率。
在增加洗涤剂数量的方法中,大量的不与衣物发生作用的洗涤剂排出后会引起环境污染,而粘附在衣物上的剩余洗涤剂使衣物不能充分地洗净。
1997年8月5日Byung-kew Jang的US 5,653,129专利公开了一种气泡自动洗衣机,该洗衣机具有相互并行连接的气泡产生器和臭氧产生器。
图1表示US 5,653,129公开的具有相互并行连接的气泡产生器和臭氧产生器的传统气泡自动洗衣机100。
洗衣机100包括壳体102和固定安装在壳体102的静止洗衣筒104,静止洗衣筒104内容纳洗衣液体。脉动器106可沿正反方向转动、以在转动洗衣筒112内产生涡流。
洗衣机100上侧设有盖108,用于放入和取出衣物。气泡供给装置110安装在盖108的内表面、并向转动洗衣筒112伸展。图2具体示出气泡产生器110。空气泵116经空气管道114与气泡产生器110连通。在图1中,空气泵116安装在洗衣机100的底部,但也可安装在其它任何适宜的位置。
气泡产生器110包括能上下移动的伸缩管202、和驱动伸缩管202的驱动器204。虽然图中示出3级伸缩管,但只要洗衣机操作平滑、不必特别限制伸缩管的级数。
伸缩管202固定到与可转动筒124同轴的驱动器204的框架218上,框架218固定到盖108的内表面,直流电机206安装在框架218上。直流电机206的驱动轴208操作地连接到第一皮带轮210上,第一皮带轮经皮带212连接第二皮带轮214。
第二皮带轮214具有用于皮带212的槽和分开构成的轮齿,柔性塑料带216缠绕在轮齿上。齿条形成在柔性塑料带216上、以便与轮齿啮合。柔性带216的柔性适于使伸缩管202强制伸出和缩入。
柔性带216穿过形成在框架218上的孔219、并在内伸缩管220内伸展,内伸缩管220与伸缩管同轴安装、并具有固定到框架218的顶端。柔性带216固定到内伸缩管220的下端,内伸缩管220固定到伸缩管202的下端。
伸缩管202的最下级设有多个喷出孔222,用于产生气泡。空气管道114穿过框架218、并与伸缩管202内部连通。伸缩管202与内管220之间的空间用作空气通道,从空气管道114流出的空气吹入可转动洗衣筒112,随后通过该空间并从孔222吹出。
还可将臭氧产生器118安装在空气泵116与驱动器204之间,以便杀灭衣物中的细菌。其结果,臭氧包含在气泡中而吹入可转动洗衣筒124、以杀灭衣物中的细菌。
另外,可在臭氧产生器118与驱动器204之间设置加热器120,用以产生适用于烘干衣物的热空气流。从空气泵116产生的空气流流过空气管道114到加热器120而被加热、并传送给转动洗衣筒112中的衣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并给整体设置有空气供给器、臭氧产生器和原子团产生器的洗衣机提供一个分散混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个洗衣机用的分散混合器,所述分散混合器包括:
一个壳体,其中设有气体混合室;
一个位于该壳体内并与气体混合室连通的空气供给器,用于供给生成气泡和臭氧的空气,并将气泡和臭氧泵入气体混合室;
一个位于气体混合室中的臭氧产生器,用于给从空气供给器进入气体混合室的空气施加高电压、以产生臭氧;
一个位于壳体内并与气体混合室连通的原子团产生器,该原子团产生器具有陶瓷催化器,用于将臭氧产生器的臭氧分解成氧,以产生气泡并使新生的氧与洗涤水中的氢离子反应,从而产生原子团。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可杀灭生活在洗涤水中或衣物上的诸如细菌的杆菌、病毒、霉菌、真菌或藻类。本发明通过臭氧和原子团的氧化和漂白作用还可提高洗衣机的洗涤效率。
结合附图所作的具体说明将使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说明可使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表示具有彼此并行设置的气泡和臭氧产生器的常规气泡洗衣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气泡产生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用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的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线A-A所作的空气供给器的侧端视图;
图5是表示图3和4所示空气供给器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3表示用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30。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30包括:壳体302,空气供给器304,臭氧产生器306,原子团产生器,第一单向阀309和第二单向阀310。
壳体302内有一个气体混合室302a。
空气供给器304位于壳体302内。空气供给器304供给生成气泡和臭氧的气体、并将它们泵入壳体302内的气体混合室302a。
图4是沿图3中线A-A所作的空气供给器304的侧端视图。图5是表示图3和图4所示空气供给器304的操作原理的视图。
空气供给器304包括空气泵312和操作部件314。空气泵312将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泵入气体混合室302a。
空气泵312具有一个固定到操作部件314的隔板312a。借助操作部件314的上下运动,隔板312a增大和缩小泵内形成的泵室312b的体积。隔板312a由例如在外力下能够压缩和膨胀的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空气泵主体312d以预定距离与阀片312c隔开。空气泵主体312d具有空气入口312e,借助隔板312a的压缩和收缩,外部空气从入口312e进入泵室312b。空气泵主体312d具有空气出口312f,用于将泵室312b内的空气排出到气体混合室302a。通过空气入口312e引入的空气通过第一孔312g进入由隔板312a和空气泵主体312d限定的泵室312b。在泵室312b中被压缩的空气经第二孔312h排出到空气出口312f。
操作部件314根据气流供给而压缩和恢复空气泵312。操作部件314包括电磁铁314a、磁铁314b和操作部件314c。电磁铁314a根据供给电流而产生磁场。磁场314b根据电磁铁314a产生的磁场而振动。操作件314c根据磁铁314b的振动而上下运动。
如图5所示,空气供给器304利用电磁铁314a的原理工作。当给绕组铁芯施加200V/60Hz的功率时,电磁铁314a的相位变化使铁芯周围产生的磁场极性发生变化。于是,在每秒钟内推拉磁铁314b的现象重复和振动进行60次。磁铁314b以10Hz的振动周期压缩和恢复空气泵312,以便通过隔板312a进行抽吸操作。
臭氧产生器306位于气体混合室302a中。臭氧产生器306给从空气供给器304进入气体混合室302a的用于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施加高电压,以产生臭氧。臭氧(O3)是氧的三原子的同素异形体,与具有两个氧原子典型氧分子(O2)相比,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臭氧可借助通过高密度电场的空气或氧气产生。一些氧分子将被激励并分成两个分离的原子。之后,这些独立的氧原子将与其它氧分子形成弱键。臭氧分子是高反应性的氧。它具有施放其附加氧原子和增益电子的倾向。这种分子结构赋予臭氧很强的氧化能力,使臭氧能与多种化合物快速反应。臭氧已经用于饮用水的处理,并已作为已知的第二种最有效的氧化剂而广泛用于水处理工业。这一事实导致臭氧三种不同的用途:污染源的控制,如微生物用的和除臭用杀菌剂。臭氧也已用于洗衣业。在洗衣处理中,臭氧是一种高反应性的气体形式,它能以增加的速率与污物反应并除去污物,因而可明显地减少处理时间。因此,使用臭氧和只使用通常所需的表面活性剂一半的数量即可达到良好的洗涤效果。
原子团产生器308位于壳体302中、并与气体混合室302a连通。原子团产生器308具有陶瓷催化器,用于将来自臭氧产生器的臭氧分解成用于产生气泡的氧,并且新生的氧与洗涤水中的氢离子反应而产生原子团。原子团产生器308产生的新生的氧与H*离子反应而生成OH*原子团。OH*原子团的反应速度大于臭氧的反应速度。氧化能力按F>R(OH*)>O3>H2O2>CL2的顺序依次减弱。由于OH*原子团具有第二长的氧化能力,所以它能与洗涤水中的污物反应、并利用其氧化和漂白作用改进洗涤效果。OH*原子团的强力氧化作用可有效地杀灭生活在洗涤水中或衣物上的诸如细菌的杆菌、病毒、霉菌、真菌或藻类。
第一单向阀309安装在空气供给器304与气体混合室302a之间。第一单向阀309选择性地将来自空气供给器304用于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引入臭氧产生器306。第一单向阀309用于防止来自空气供给器304的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反向流动。
第二单向阀310安装在气体混合室302a与原子团产生器308之间。第二单向阀310选择性地将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从臭氧产生器306引入原子团产生器308。第二单向阀310用于防止来自臭氧产生器306的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反向流动。
下面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30的操作。
当电流施加给空气供给器304的操作部件314的电磁铁314a时,电磁铁314a产生磁场。磁铁314b根据电磁铁314a产生的磁场而振动。操作件314c根据磁铁314b的振动而上下运动。
操作件314c的上下运动使空气泵312的隔板312a膨胀,并增加和缩小形成在隔板内的泵室312b的体积。从而抽吸用于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
第一单向阀309将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从空气供给器304注入气体混合室302a,以使气体混合室302a储存用于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臭氧产生器306给储存在气体混合室302a中的用于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施加高电压、以产生臭氧。
第二单向阀310将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从臭氧产生器306注入原子团产生器308。
原子团产生器308将来自臭氧产生器306的臭氧还原成用于产生气泡的氧,新生的氧借助包含在原子团产生器308中的陶瓷催化器而与洗涤水中的氢离子进行反应、以产生原子团。于是,在洗涤水中产生气泡、臭氧和原子团。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有效地杀灭生活在洗涤水中或衣物上的诸如细菌的杆菌、病菌、霉菌、真菌或藻类。本发明还可通过臭氧和原子团的氧化和漂白作用改进洗衣机的洗涤效果。
本发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或基本特征的条件下以其它具体形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而不是由说明书限定,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均包括在本发明中。
Claims (3)
1.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所述的分散混合器包括:
一个壳体,其中设有气体混合室;
一个位于该壳体内并与气体混合室连通的空气供给器,用于供给生成气泡和臭氧的空气,并将气泡和臭氧泵入气体混合室;
一个位于气体混合室中的臭氧产生器,用于给从空气供给器进入气体混合室的空气施加高电压、以产生臭氧;
一个位于壳体内并与气体混合室连通的原子团产生器,该原子团产生器具有陶瓷催化器,用于将来自臭氧产生器的臭氧分解成氧,以产生气泡并使新生的氧与洗涤水中的氢离子反应,从而产生原子团。
2.如权利要求1的分散混合器,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空气供给器与气体混合室之间、用于选择性地将来自空气供给器的用于产生气泡和臭氧的空气引入所述气体混合室。
3.如权利要求1的分散混合器,还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连接在所述气体混合室与原子团产生器之间、用于选择性地将来自臭氧产生器的臭氧引入所述原子团产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KR1998/000448 WO2000037730A1 (en) | 1998-12-19 | 1998-12-19 | Dispenser for washing machin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69028A CN1369028A (zh) | 2002-09-11 |
CN1179085C true CN1179085C (zh) | 2004-12-08 |
Family
ID=1953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881435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9085C (zh) | 1998-12-19 | 1998-12-19 | 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2533140A (zh) |
CN (1) | CN1179085C (zh) |
WO (1) | WO20000377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6923B (zh) * | 2016-05-19 | 2019-01-18 | 浙江欧莱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洗衣机水净化器的臭氧混合装置 |
CN107974807A (zh) * | 2017-12-11 | 2018-05-01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衣物处理剂投放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
ES1304886Y (es) | 2023-07-17 | 2024-04-05 | Servipro 2 0 S L | Dispositivo suministrador de agua ozonizada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0139307Y1 (ko) * | 1992-10-16 | 1999-05-15 | 윤종용 | 오존 발생장치를 가진 세탁기 |
JP3863588B2 (ja) * | 1995-04-29 | 2006-12-27 | 株式会社大宇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 洗濯機用気泡発生器 |
-
1998
- 1998-12-19 JP JP2000589776A patent/JP2002533140A/ja active Pending
- 1998-12-19 CN CNB988143526A patent/CN117908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12-19 WO PCT/KR1998/000448 patent/WO2000037730A1/en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69028A (zh) | 2002-09-11 |
WO2000037730A1 (en) | 2000-06-29 |
JP2002533140A (ja) | 2002-10-08 |
WO2000037730A8 (en) | 2000-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085556A (en) | Dispenser for washing machine | |
US5939030A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ozonated water | |
CA3027660C (en) | Ultrafine bubble generation device for aquaculture 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
CN1161270C (zh) | 自由基发生系统 | |
CN1179085C (zh) | 洗衣机的分散混合器 | |
CN206940501U (zh) | 一种转盘式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4906889B (zh)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用污水处理罐 | |
CN208260501U (zh) | 一种综合废气处理装置 | |
KR100420561B1 (ko) | 미세 용존 오존 부상 분리 시스템 | |
CN101705599A (zh) | 一种等离子体洗衣机 | |
KR100400746B1 (ko) | 가정용수 정수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세탁기 | |
RU2152359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и обеззараживания воды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м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ми разрядами | |
WO2000037732A1 (en) | Dispenser for washing machine | |
KR100445608B1 (ko) | 세탁기용일체형오존발생장치 | |
CN206555106U (zh) | 双作用高效电动隔膜气泵 | |
CN206591315U (zh) | 洗涤装置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 |
CN220779715U (zh) | 一种具有高频接触的生物除臭装置 | |
CN213440503U (zh) | 一种高效的旋爪式密炼机 | |
CN2072986U (zh) | 利用臭氧漂白和消毒的新型洗衣机 | |
CN2712910Y (zh) | 二元消毒机 | |
CN220610414U (zh) | 一种活性炭材料的臭氧活化装置 | |
CN108014763A (zh) | 一种活性炭回收装置 | |
CN2777015Y (zh) | 免洗衣粉负离子超声波洗衣机 | |
CN100357190C (zh) | 二元消毒机 | |
RU46755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окрой очистки издели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103 Address after: Seoul City, Korea Applicant after: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Applicant before: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