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885920B - 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5920B
CN117885920B CN202410213908.4A CN202410213908A CN117885920B CN 117885920 B CN117885920 B CN 117885920B CN 202410213908 A CN202410213908 A CN 202410213908A CN 117885920 B CN117885920 B CN 117885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dust collection
aerogel
hinged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139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85920A (zh
Inventor
赵海峰
王乐天
李奚晗
康博奇
韩如锦
王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pace Utilization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pace Utilization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pace Utilization of CAS filed Critic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pace Utilization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4102139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85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85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5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85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5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4/00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涉及空间样本收集领域,展开机构包括尘粒收集箱体和驱动组件,尘粒收集箱体为多个,多个尘粒收集箱体依次连接,驱动组件与多个尘粒收集箱体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多个尘粒收集箱体展开或层叠设置,每个尘粒收集箱体包括箱主体和气凝胶,气凝胶固定于箱主体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多个尘粒收集箱体使用时可展开,不使用时可收纳为层叠设置的状态,可实现高折展比、大暴露面积的效果,使用气凝胶顺利收集获得小行星、彗星、原始星云等多来源空间尘粒样品,为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史提供研究样本。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样本收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
背景技术
行星际尘粒中有一部分来自于彗星和小行星;一部分是在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太阳系中最原始的物质;还有一部分尘粒来自于太阳系外,是原始太阳星云的重要组成之一。可以用来研究原始太阳星云的物质组成和来源,以及太阳系早期的物质凝聚和演化过程。
行星际尘粒呈微米级,运动速度高,动能大。行星际尘粒的高速撞击会对航天器表面造成损伤,使航天器丧失功能。因此获得的尘粒的大小、速度和通量等物理参数,对于空间飞行器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现有的尘粒收集方式主要有:
1)最早平流层尘粒收集是在1970年,利用高空气球,由于收集高度受限,通常仅为数千米,第一次确认收集到了地外来源的物质,但收集到的样品中以地球物质为主。
2)利用火箭收集,因在高空中停留时间较短(约1分钟),收集效果也不理想。
3)在空间收集星际尘粒已有近40年,收集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来自于航天器表面撞击的残留物,二是利用微粒收集装置被动接收尘粒。2015年,日本蒲公英任务装置搭载了捕捉板,主要用于捕获微流星体和空间碎片。捕捉板中装有最新研发的超低密度(0.01g/cm3)硅气凝胶,在国际空间站收集微生物、有机质及星际尘粒,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
然而,目前国内近地轨道的样本收集尚处于空白。国际上对行星际尘粒的研究主要来自于平流层和国际空间站采集的尘粒,以及小天体探测采样返回任务中返回的尘粒样品,收集面积小,可获取的样品数量少。另外,深海和两极冰盖中也收集到行星际尘埃颗粒,但受大气层烧蚀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的影响较强。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实现高折展比,突破收集面积,为后续空间站在轨试验、有效载荷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收集行星际尘粒。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包括尘粒收集箱体和驱动组件,所述尘粒收集箱体为多个,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依次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展开或层叠设置,每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包括箱主体和气凝胶,所述气凝胶固定于所述箱主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多个尘粒收集箱体使用时可展开,不使用时可收纳为层叠设置的状态,可实现高折展比、大暴露面积的效果,使用气凝胶顺利收集获得小行星、彗星、原始星云等多来源空间尘粒样品,为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史提供研究样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还包括连杆组件,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依次铰接,所述连杆组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铰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连杆组件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个驱动组件通过连杆组件使多个尘粒收集箱体展开或收纳,节省动力。
进一步,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还包括多个铰接组件,相邻两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进一步,每个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卡销,所述卡销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铰接。
进一步,每个所述铰接组件还包括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齿轮啮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邻两个尘粒收集箱体相对转动时,两个齿轮互相啮合转动,保证两个尘粒收集箱体的转动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尘粒收集箱体为四个,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
进一步,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和第七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箱体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七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箱体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箱体的一端铰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组件带动第一连杆转动,从而通过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和第七连杆带动第二箱体、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展开或折叠收纳。
进一步,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还包括钢丝绳,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其中一端的所述尘粒收集箱体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另一端的所述尘粒收集箱体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组件通过连杆组件带动多个尘粒收集箱体展开时,同时钢丝绳的一端卷绕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上,将钢丝绳逐渐收短。多个尘粒收集箱体完全展开时,钢丝绳绷紧,防止多个尘粒收集箱体回弹。
进一步,每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还包括气凝胶固定框,所述气凝胶固定框与所述箱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气凝胶夹设于所述箱主体和所述气凝胶固定框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凝胶固定框将气凝胶压住并固定在箱主体上。
进一步,所述气凝胶固定框包括多个气凝胶横挡板、多个气凝胶侧挡板、多个气凝胶盖板和多个固定螺钉,多个所述气凝胶横挡板互相平行并沿纵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气凝胶侧挡板互相平行并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气凝胶横挡板和多个所述气凝胶侧挡板纵横交错设置,多个所述气凝胶盖板对应的覆盖在多个所述气凝胶侧挡板上,多个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气凝胶盖板以及相对应的所述气凝胶横挡板和所述气凝胶侧挡板,并与所述箱主体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气凝胶横挡板和多个气凝胶侧挡板构成网格状结构,气凝胶盖板盖在气凝胶横挡板和气凝胶侧挡板外侧,固定螺钉将气凝胶盖板与气凝胶横挡板和气凝胶侧挡板固定在箱主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的收纳状态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的收纳状态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的展开状态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的展开状态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尘粒收集箱体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驱动组件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驱动组件的仰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尘粒收集箱体;11、框架;12、材料板;13、气凝胶横挡板;14、气凝胶侧挡板;15、气凝胶盖板;16、气凝胶;17、转接件;18、卡销;19、齿轮;
2、连杆组件;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第三连杆;24、第四连杆;25、第五连杆;26、第六连杆;27、第七连杆;28、销钉;29、特制螺钉;
3、驱动组件;31、电机;32、驱动箱盖;33、钢丝绳导引轴;34、电机驱动轴;35、钢丝绳转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包括尘粒收集箱体1和驱动组件3,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为多个,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依次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展开或层叠设置,每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包括箱主体和气凝胶16,所述气凝胶16固定于所述箱主体上。
本方案多个尘粒收集箱体1使用时可展开,不使用时可收纳为层叠设置的状态,可实现高折展比、大暴露面积的效果,使用气凝胶顺利收集获得小行星、彗星、原始星云等多来源空间尘粒样品,为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史提供研究样本。
其中,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可展开至位于同一平面;或者展开至特定形状,例如展开至相邻尘粒收集箱体1构成预设夹角,或多个尘粒收集箱体1围成筒形结构等。
可选的,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依次滑动连接或铰接。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依次滑动连接时,驱动组件3为伸缩驱动机构,例如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伸缩杆,驱动组件3安装于多个尘粒收集箱体1一端的尘粒收集箱体1上,其伸缩端与另一端的尘粒收集箱体1连接。
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还包括连杆组件2,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依次铰接,所述连杆组件2分别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铰接,所述驱动组件3与所述连杆组件2传动连接。
一个驱动组件3通过连杆组件2使多个尘粒收集箱体1展开或收纳,节省动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还包括多个铰接组件,相邻两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铰接组件铰接。相邻两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之间,铰接组件还可设置为三个或四个以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个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卡销18,所述卡销18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个所述铰接组件还包括两个齿轮19,两个所述齿轮19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齿轮19啮合。
相邻两个尘粒收集箱体1相对转动时,两个齿轮19互相啮合转动,保证两个尘粒收集箱体1的转动可靠性。
具体的,铰接组件还包括两个转接件17,两个转接件17分别固定于相邻两个尘粒收集箱体1上,卡销18的两端分别通过销钉与两个转接件17铰接,两个齿轮19分别通过螺钉与两个转接件17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为四个,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杆组件2包括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第四连杆24、第五连杆25、第六连杆26和第七连杆27,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3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2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23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2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杆2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杆25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箱体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杆25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杆26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连杆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连杆27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七连杆2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箱体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箱体的一端铰接。
驱动组件3带动第一连杆21转动,从而通过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第四连杆24、第五连杆25、第六连杆26和第七连杆27带动第二箱体、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展开或折叠收纳。
具体的,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驱动箱盖32和电机驱动轴34,电机31与驱动箱盖32固定连接,驱动箱盖32与尘粒收集箱体1固定连接,电机31的输出轴插入电机驱动轴34并与之固定连接,电机31带动电机驱动轴34转动,第一连杆21的一端与电机驱动轴34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为连杆组件2的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结构图,第一连杆21与电机驱动轴34固定连接连接,第三连杆23通过销钉28与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连接,第五连杆25通过销钉28与第二箱体及第三箱体连接,第七连杆27通过销钉28与第三箱体及第四箱体连接;第二连杆22两端通过特制螺钉29分别与第一连杆21及第三连杆23连接,第四连杆24两端通过特制螺钉29分别与第三连杆23及第五连杆25连接,第六连杆26两端通过特制螺钉29分别与第五连杆25及第七连杆27连接。
可选的,尘粒收集箱体1还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例如五个或六个以上。连杆组件2的布置方式可参考上述方案进行设置,相邻尘粒收集箱体1通过过渡连杆(例如第三连杆23、第五连杆25或第七连杆27)铰接,相邻过渡连杆通过长连杆铰接(例如第四连杆24或第六连杆2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还包括钢丝绳,所述驱动组件3安装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其中一端的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另一端的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固定连接。
驱动组件3通过连杆组件2带动多个尘粒收集箱体1展开时,同时钢丝绳的一端卷绕在驱动组件3的输出轴上,将钢丝绳逐渐收短。多个尘粒收集箱体1完全展开时,钢丝绳绷紧,防止多个尘粒收集箱体1回弹。
其中,钢丝绳的中部可以穿过尘粒收集箱体1上的通孔,从而对钢丝绳导向。
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驱动组件3还包括钢丝绳导引轴33和钢丝绳转接件35,钢丝绳转接件35通过卡簧与电机驱动轴34固定连接,可绕自身轴线自由旋转,钢丝绳转接件35上的通孔用于放置和固定钢丝绳的接头。钢丝绳导引轴33为至少一个,钢丝绳导引轴33固定于驱动箱盖32上,钢丝绳另一端绕过钢丝绳导引轴33后,与最远端的尘粒收集箱体1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还包括气凝胶固定框,所述气凝胶固定框与所述箱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气凝胶16夹设于所述箱主体和所述气凝胶固定框之间。
气凝胶固定框将气凝胶16压住并固定在箱主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凝胶固定框包括多个气凝胶横挡板13、多个气凝胶侧挡板14、多个气凝胶盖板15和多个固定螺钉,多个所述气凝胶横挡板13互相平行并沿纵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气凝胶侧挡板14互相平行并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气凝胶横挡板13和多个所述气凝胶侧挡板14纵横交错设置,多个所述气凝胶盖板15对应的覆盖在多个所述气凝胶侧挡板14上,多个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气凝胶盖板15以及相对应的所述气凝胶横挡板13和所述气凝胶侧挡板14,并与所述箱主体固定连接。
多个气凝胶横挡板13和多个气凝胶侧挡板14构成网格状结构,气凝胶盖板15盖在气凝胶横挡板13和气凝胶侧挡板14外侧,固定螺钉将气凝胶盖板15与气凝胶横挡板13和气凝胶侧挡板14固定在箱主体上。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箱主体包括框架11和材料板12,材料板12固定于框架11内,气凝胶固定框与材料板12固定连接。材料板12上开有螺纹孔,气凝胶横挡板13和气凝胶侧挡板14的连接处具有同轴设置的过孔,固定螺钉穿过气凝胶盖板15、气凝胶侧挡板14及气凝胶横挡板13的过孔后与材料板12螺纹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显示气凝胶侧挡板14的位置,图5中隐藏了最左侧的气凝胶盖板15。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展开过程中,电机31带动第一连杆21旋转,第一连杆21拉动第二连杆22及后续连杆,通过平行四边形机构(即连杆组件2)及箱体侧壁的齿轮19啮合带动多个尘粒收集箱体1同步展开,电机驱动轴34旋转的同时带动钢丝绳转接件35旋转,将钢丝绳绷紧。收纳过程中,电机31带动第一连杆21反向旋转,将多个尘粒收集箱体1收回至层叠状态,同时放松钢丝绳。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利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实现了仅使用一台电机同时完成多个箱体的同步展开及钢丝绳的收紧两个动作,极大程度上节省了机构上行过程中的重量资源。利用现有平行四边形机构可将该机构拓展至多个箱体,进一步提升折展比,实现收集面积的增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纵向”、“横向”、“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尘粒收集箱体(1)和驱动组件(3),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为多个,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依次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展开或层叠设置,每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包括箱主体和气凝胶(16),所述气凝胶(16)固定于所述箱主体上;
还包括连杆组件(2),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依次铰接,所述连杆组件(2)分别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铰接,所述驱动组件(3)与所述连杆组件(2)传动连接;
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为四个,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
所述连杆组件(2)包括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第四连杆(24)、第五连杆(25)、第六连杆(26)和第七连杆(27),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3)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2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23)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2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杆(2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杆(25)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箱体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杆(25)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杆(26)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连杆(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连杆(27)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七连杆(2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箱体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箱体的一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铰接组件,相邻两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卡销(18),所述卡销(18)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铰接组件还包括两个齿轮(19),两个所述齿轮(19)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齿轮(19)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绳,所述驱动组件(3)安装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其中一端的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多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另一端的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尘粒收集箱体(1)还包括气凝胶固定框,所述气凝胶固定框与所述箱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气凝胶(16)夹设于所述箱主体和所述气凝胶固定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固定框包括多个气凝胶横挡板(13)、多个气凝胶侧挡板(14)、多个气凝胶盖板(15)和多个固定螺钉,多个所述气凝胶横挡板(13)互相平行并沿纵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气凝胶侧挡板(14)互相平行并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气凝胶横挡板(13)和多个所述气凝胶侧挡板(14)纵横交错设置,多个所述气凝胶盖板(15)对应的覆盖在多个所述气凝胶侧挡板(14)上,多个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气凝胶盖板(15)以及相对应的所述气凝胶横挡板(13)和所述气凝胶侧挡板(14),并与所述箱主体固定连接。
CN202410213908.4A 2024-02-27 2024-02-27 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 Active CN117885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3908.4A CN117885920B (zh) 2024-02-27 2024-02-27 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3908.4A CN117885920B (zh) 2024-02-27 2024-02-27 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5920A CN117885920A (zh) 2024-04-16
CN117885920B true CN117885920B (zh) 2024-09-24

Family

ID=90641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13908.4A Active CN117885920B (zh) 2024-02-27 2024-02-27 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8592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38215A1 (en) * 1994-02-16 1995-08-17 Walter Conti Aircraft trash collection and compaction apparatus
CN210437113U (zh) * 2019-08-14 2020-05-01 无锡蓝航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飞机垃圾车的便拆装型摄像头安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41918A (ko) * 2015-11-26 2015-12-21 안범주 해변 폐기물 수거 무인 비행체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38215A1 (en) * 1994-02-16 1995-08-17 Walter Conti Aircraft trash collection and compaction apparatus
CN210437113U (zh) * 2019-08-14 2020-05-01 无锡蓝航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飞机垃圾车的便拆装型摄像头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5920A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68869B (zh) 一种平板天线折展单元及二维折展天线机构
AU2011221499B2 (en) Collapsible structures with adjustable forms
US8683755B1 (en) Directionally controlled elastically deployable roll-out solar array
CN107539500B (zh) 一种立方体卫星制动帆离轨装置
Fernandez et al. Deployment mechanisms of a gossamer satellite deorbiter
CN117885920B (zh) 一种适用于空间尘粒收集装置的展开机构
WO2009148625A2 (en) Space station, launch vehicl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RU2389660C2 (ru) Космический модуль
CN113650813B (zh) 一种主动驱动式大型薄膜展开帆装置
CN111547273A (zh) 薄膜航天器
RU2388664C2 (ru) Космический модуль
CN206059620U (zh) 扭簧驱动剪叉式环形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
CN104943876A (zh) 一种空间太阳能电站太阳翼二维展开装置及其展开方法
CN116247410B (zh)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可重复扇形展开机构
Kusumoto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ultifunctional lightweight membrane with a high specific power generation capacity
CN112298624B (zh) 一种空间螺旋展开暴露平台
US20230299714A1 (en) Solar array dust removal
CN115603026A (zh) 含有剪叉单元的单自由度平板天线折展机构
CN115230990A (zh) 一种开放式卫星构型
RU20065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скрытия батареи солнечной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112027118A (zh) 一种太阳电池阵结构及展开方法
CN106945850B (zh) 卫星载荷包裹式预应力薄壁锥形重力梯度杆
Glascock et al. MAFSA: Mars Autonomous and Foldable Solar Array
JP2009262791A (ja) 太陽電池ブランケ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パドル
CN119611792A (zh) 一种空间站桁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